心理护理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0:01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1

1台州护士学校 浙江省临海市 317000 2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临海市 317000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医学教育领域,pBL教学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心内科护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因为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而广受护理专业教学人员的欢迎。本文从pBL教学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心内科护理教学授课的实际,对pBL教学法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pBL教学法;心内科护理;教学活动

心内科护理教学活动因为自身研究和护理的病症比较特殊,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始终找不到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教学,pBL教学法以护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基础,联系护理活动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将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功的解决了心内科护理教学活动的问题。

1pBL护理教学授课的内容

1.1护理教学授课前的预习

在心内科护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根据心内科的护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选择出具有典型特点的典型病例,并针对这一典型病例设置符合学生理解能力和医护水平的护理问题,将这一系列的关于护理教学活动的内容提前打印出来,分发给护理学生让学生针对提纲中提出的典型病例,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结合所学的护理知识对典型病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1.2护理教学授课方法

在运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的实践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实践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典型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的介绍,让一位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典型病例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其他学生针对这一学生的介绍进行补充,经过这样的一个介绍形式,典型病例的相关资料基本就能介绍全面,让学生对典型病例有一个理论上的系统全面了解,教师再针对典型病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进行结合护理学知识的技能讲述,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全面认识心内科护理活动[1]。

2pBL护理教学授课的效果

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进行一段时间的心内科护理的教学活动之后,通过教学成绩统计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在运用了pBL教学方法后,以前觉得无从下手的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现今突然找到了学习的切入点,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病例进行相关知识的链接和组网,让学生对心内科护理知识开始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意志,让学生意识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并不困难,是可以学会的,从而愿意投入到心内科护理知识的学习实践中来。

3pBL护理教学授课的体会

3.1运用pBL教学法的优点

3.1.1提供给护理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在pBL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指导下,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护理知识的交流,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空前提高,提高了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

3.1.2认识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典型病例进行病例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

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合理的利用最先进最全面的护理知识资源,在雄厚的病例相关资料的支持下进行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讲学,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能够脱离学生理解能力和病例相关资料的缺乏限值,进行不受限制的护理知识教授,学生也可以在雄厚的护理相关知识的支持下,对教师的典型病例护理知识教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心内科护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3]。

3.2运用p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3.2.1实际的问题缺乏系统性

在pBL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心内科护理专业知识的教授,都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病例进行的,相关的知识体系都围绕着病例来展开和构建,所以在这样的形式下教授出来的学生,对于心内科护理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都较强,但是对心内科护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学科认识。

3.2.2对环境要求较高

pBL教学方式要想高效的实施,就一定离不开相关系统的支持,这些支持系统包括学生网上查询资料的大型电子阅览室、学生查阅藏书需要的大型图书馆等,pBL教学方法对这些教育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了pBL教学方法应用的成本上升,很多地区学校因为教学环境的限制无法开展pBL教学活动,或者导致pBL教学方法的应用达不到设计的效果[4]。

3.2.3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在pBL教学方法指导下的心内科护理教学,是围绕着问题来进行的,所以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基于典型病例的护理知识交流,这一形式下学生的学习表现只有教师通过观察得出的感性结果,整个教学环境中缺乏一个量化的评价环节,导致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缺乏评价依据,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有效的评价,影响了学习活动的管理效率。

4结论

pBL教学方法,在心内科护理知识教学活动中,极大的提升了护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经过护理教学实践的验证,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扬长避短的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pBL模式与LBL模式相结合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

[2]周丹丹.护理专业学生对pBL认知、态度及与自我导向学习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2.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71-02

1加强护理管理提高语言沟通

1.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掌握沟通技巧有利于护士更全面地了解患者信息资料,有利于护理评估的进行及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成功的沟通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及家属接触最频繁,护患间的沟通对于了解患者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医疗保健知识、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协助医生诊断、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护士掌握好沟通的技巧,对于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患关系是护理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合理应用护患沟通路径,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需要,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1]。

1.2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该掌握语言的艺术和技巧,认识语言的重要性,针对患者文化程度和心理状态,选择适当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要注意礼貌性语言的运用,以取得护患关系交往的最佳效果。文明用语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体现了护士的素养。能有效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2]。如对新入院的病人,要用亲切热情的语言;治疗和护理时,要用关心体贴的语言;对情绪低落的病人,要用疏导解释性语言;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语调,唤起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心理沟通可促进护患之间相互融洽

2.1护患沟通时注重心理疏导:焦虑、恐惧是病人共同的心理特征,而寻求尊重,关怀是病人的共同情感反应。对此,在护患沟通时,护士要善于运用心理疏通引导法,根据病人的认知程度,有针对性运用医学知识和临床护理经验,帮助病人分析治疗的弊端,认真恰当地解释疑问,进行有意识的积极引导,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心理认同。让病人感到自己被理解,被重视,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沟通是心理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是一种技巧,目的是帮助患者面对与适应不能改变的环境和状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及学习如何与他人有益相处。良好的沟通可起到治疗的作用,是一种剂。有效的沟通可以培育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相互融洽,相互信任,彼此配合的关系。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3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3.1俗话说: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作中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建设和科学修养,不断更新业务知识,要有时代紧迫感,不能满足现状。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改进工作方法。如果一个护理人员具备了广博的专业知识及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并能灵活应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到遇事沉着稳重,果断,干练,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3.2良好的形象将会潜移默化的感染病人,使他们在心里上产生安全感,在信任感和依赖感中,放心的将自己宝贵的生命托付于护理人员,反之,对于业务不熟,不注重提高知识水平的护士,很难得到病人的信赖。因此护理人员要勤学苦问,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伦理道德学和营养学等,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用知识、技术得到病人的信赖和称赞。

4体会

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由于护患双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感觉、情感、对于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互动的感觉和期望,并进一步影响彼此间的沟通和由此表现出来的的行为。护士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极致的、建设性效果,建立一个互信的护患关系。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收集相关信息,与患者商讨有关的健康问题、护理措施及护理目标,取得患者合作,向患者提供有关的咨讯及心理支持,从而减少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愉快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早日恢复健康。综上所述,沟通交流既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一种治疗性的护理艺术。护士只有熟练掌握语言性沟通交流的技巧,灵活运用聆听、沉默、反馈、恰当发挥表情、目光、姿势、接触、距离等非语言沟通技巧的作用,就能及时正确识别并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缓解并消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焦虑情绪和紧张心理,这对预防纠纷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3

关键词: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iCU收治的患者主要特点为疾病病情危重,且病情对生命危害较大,iCU的设立目的是提高该类危急重症患者的存活率[1]。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存活率[2],本文旨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的iCU专科护士在职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学依据。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入组的研究资料为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参与我院基层iCU专科护士培训的学员40名,其中女39名,男1名,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为(27.15±5.71)岁。其中拥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31名,中专9名;其中职称为护士的人员有19人,护师有16人,主管护师5人,工龄2~18年,平均工龄为(6.19±2.27)年,其中于iCU工作人员有25人,无相关经历人员15人。

1.2方法

本组研究主要观察“入学评估-集中授课-每周随班考核-结业理论考核”的培训方法在基层医学iCU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及意义。第一阶段:成立课题小组,遴选专家,构建初步iCU专科护士培养方式函询框架,拟采用Delphi法[3]对专家进行函询。具体方式为通过数轮专家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并将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供他们分析,以提出新的论证。反复多次,意见趋于一致,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比较大的意见。本研究拟采用两轮咨询对专家的反馈结果进行分析,达成一致性意见,构建基层iCU专科护士培养方式。重症监护学理论考核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感染控制由感染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机械通气、呼吸相关护理由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由心内科主任医师及护士长考核、神经系统相关知识由神经内科教授及护士长考核。第二阶段:选取符合标准条件的40名学员进行培训,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重症监护学相关理论;各种基本监护技术与病情评估;各系统的监护要点与技能;iCU感染控制;iCU心理护理。实际培训计划主要包括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呼吸相关护理、心电图、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入院程序、临终患者、家属护理、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处理心脏骤停、意外脱管紧急处理等。基础理论体系、急救护理技能训练、急救护理文书疏泄、护理质量控制、医院相关信息应用、人文知识体系、急救相关医护沟通、自我心理调节、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相关管理能力。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iCU相关感染控制及心理护理等方面是需要重点培训的内容,也是参与人员知识薄弱的地方,需要进行全员培训。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分析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考试分数;评价标准包括两个部分:(1)对接受培训人员进行理论考核;(2)评价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度,评价学员桑方面知识的掌握度,评级方法为五级评分[4],分值越高掌握程度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3.0,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对数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学员于培训前后

iCU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的比较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度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

2.2学员于培训前后

iCU相关理论知识考试分数比较学员于培训前后、iCU相关理论知识考试分数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简称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而iCU护士既是先进仪器的使用者,又是危重病人最直接的观察者和抢救者,其护理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优劣及危重病人救治的成败[3]。目前国内尚无iCU护士培训中心,现有的iCU护士无正式的专业证书,待遇方面无响应改变,与国际、国内危重病护理学的发展和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国内已有开始尝试培养iCU专科护士,但是由于其概念理解和培养标准各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的培养方式。因此探索一种新型且适合我国国情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对于基层医院iCU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培训方式所采用的试题是在带教老师严格甄选之后的选用的,该套培训内容结合iCU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且以重症监护病房的岗位需要为导向,以提高护士专业能力及素质为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广东省地域面积较广,区域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不平衡,来自偏远地区基层医院的护士对于iCU相关知识需求更加旺盛,培训效果也更好。综上所述,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可以促进护士加强自身理论和实践水平,也应该注意到对于低工龄和低学历护士的加强培训。

作者:张小文梁水英唐素勤唐映莲梁慧娟周丰华莫文庆罗艳慧单位:连州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潘夏蓁,方希敏,包向燕,等.身体约束在iCU的应用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10:1031~1033.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4

作者:何晓璐唐英姿李芳阳娟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讨论

法律知识方面1993年3月26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对护士的工作职责和义务及执业资格等一些事宜作了规定。2002年2月20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施行,规定了医疗事故的定性和处理等原则,是卫生行政处理和法律裁决的依据。该条例中增加和改变了许多内容。2002年,4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本属于原告应负的部分举证责任分担给被告承担,举证倒置不但把责任的行为转移给了被告,而且也把举证的结果责任转移给了被告,在规定的期限内,被告拿不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结果。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熟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1]。大部分护生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低,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如医疗事故的处理办法回答问题正确率大专仅为19.1%,中专更低,仅为13%,在所调查的十个问题中,回答问题正确率达到50%以上的仅有三个问题:护理侵权行为与犯罪、疏忽大意与渎职罪和品与物品的管理,而这个问题是《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涉及的重点及考点,因此护生掌握程度较好。而其他问题课堂内容涉及比较少,不是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不重视,因此调查中护生掌握程度低。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明显学历差异,学历不同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专科护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比中专护生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历层次不同,护生年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综合素质均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中专护生由于起点较低,且学校护理专业教育时间有限,其对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较差,另外中专护生年龄偏小,责任心也欠佳,故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低。而专科护生大多已成年,学习能力及意识均优于中专护生,并关心专业相关知识,故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大部分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有需求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有需求,但也存在明显的学历差异。在所调查的护生中,大专护生仅有3个、中专护生仅有6个持无所谓态度,而大专护生有61.7%表示有强烈需求,中专护生仅有27%有强烈需求。这说明学历层次高的护生对工作质量要求高,学历层次低的护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欲比较低。同时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有学习的欲望,只要有合适的途径,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护生希望增加法律教育在调查中,如表3所示,护生获取相关法律知识现有的途径及希望获取途径排前三位的均为:课堂教育、讲座及医院培训。这说明调查的护生中,大部分喜欢采取被动的受教育方式,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主动的通过关注新闻媒体、法律法规来获取相关知识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建议

课堂授课增加相关法律知识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只开设了《法律基本知识》,而没有专门的与护理有关的法律课程,只有在《护理学基础》基础中涉及一些散在的、不系统的相关法律知识。而在德国护理基础教育中设有《与职业有关的法律》、《公民法》两门法学课程,总共140个学时,占全部理论课学时的5%[2]。因此,在护理专业授课过程中,增加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定期举办护理法律相关讲座大学学习生活应该是多样化的,讲座已成为现在大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讲座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很多专业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让护生认识到护理相关法律的重要性,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定期举办护理相关法律讲座,这是护生获取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实习医院定期法律知识进行培训要提高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的掌握程度,医院与学校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在护生进入医院前,可以进行岗前培训,不仅培训护生的护理专业知识及护理操作实践,同时也要注重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在实习期间,可以不定期的组织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使护生明确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已降低实习期间法律纠纷的发生率。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5

【关键词】妇科患者;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健康教育日趋重要,针对基层医院老年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采用个体强化、文字图片教育等形式结合通俗易懂的方言进行教育,使科室的护理水平、护士整体素质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68例老年妇科患者围术期资料分析,将健康教育特点和体会具体介绍如下。

1健康教育的内容

1.1评估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患者入院后,护士可利用沟通技巧、查阅病历等方法全面收集资料,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家族史、药物史、本次发病情况、治疗情况及专科检查准确评估,从而为其制定不同健康教育方式。

1.2疾病的有关知识制定妇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计划、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特殊用药(如化疗药物、激素)的知识、心理护理知识等。

2健康教育的实施

2.1入院教育责任护士应根据健康教育计划,患者及家属文化程度及接受程度进行评价,记录教育内容、方式、时间、患者掌握程度。如发现问题,应再次给予指导,再次评价,避免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根据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阶段、文化程度、理解程度,进行以讲解为主、示范及提供宣传资料为辅的“个体化”教育。基层医院患者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言、图片等进行讲解,使患者较快地了解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

2.2术前及术后护理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外,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异性,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为老年患者安排恰当的饮食,让患者处于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护士指导各项术前检查,胃肠道和外阴阴道准备,并于术前一日由手术室护士与患者见面,让患者了解麻醉和手术情况,减轻其心理紧张,提高手术的耐受力。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术后伤口疼痛、头痛等),进行前瞻性健康教育,增加其应对能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术后开始对患者进行术后教育,包括饮食、用药、切口观察的指导,鼓励和协助早期活动,介绍手术结果等。

2.3出院教育出院前一天由责任护师对其进行出院前的健康知识指导及出院指导,主要针对患者出院后用药,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的剂量、服法与注意事项以及营养、休息、活动、复诊时间等知识进行口头及书面的介绍,并强调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阴道出血等)应及时来院随诊。

3效果评价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实施的基础和保证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了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使患者及家属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有充分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实施健康教育后提高了患者自身健康意识水平,改善了护患关系,强化了护理服务质量。

3.2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开展围术期的健康教育,融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交谈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对患者的提问耐心解答,对患者的某些敏感、忧虑的问题,提供隐蔽、安静的环境交谈,并严格保守医密。

3.3全面的知识实施健康教育面对的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的患者,要对患者进行好健康教育及病情解释,就要求护士有一定的知识面,组织护士学习妇科疾病发生、转归的相关知识,如营养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功能锻炼等相关知识,并定期考核护理人员专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丰富自己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掌握护理新进展,提高自身素质。使患者对健康教育有更多的了解,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也满足患者健康教育的需要。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6

【摘要】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医疗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相互协助的人际关系,病人进入医院后,护士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各方面情况,以迅速建立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个人需要,这就必须在护患相互配合,关系融洽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关系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专业的技能,优质的服务,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而就如何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着手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关键词】护士,综合素质,护患关系

一努力提高护士的整体形象

1.1护士良好的精神面貌能给予病人乐观饱满的情绪,增加病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要求护士行为大方、举止端庄、衣着清洁整洁、语言和蔼可亲,这样才能从无意识的影响中,使病人产生信赖感。当病人来院就诊时要面带微笑,热情、友好、主动地接待,使病人感到亲切,消除陌生感,护理人员的情绪稳定对患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的热情微笑、举止优雅、谈吐不凡、操作娴熟等无形中给患者一种温馨、圣洁和亲切的心理安慰,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护士的亲切语言,有利于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保持接受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

二努力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

2.1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全心全意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开展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使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同情心,做到视病人为朋友,不怕累不怕脏,热爱护理专业,继续南丁格精神。

2.2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加强护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医德医风精神,提高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全体护理人员转变护理理念,共同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廉洁行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三努力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3.1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护士要不断充实自我,在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道德修养和美学等有关知识的学习,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如通过外出进修、自学考试、论文交流等途径不断完善护理操作技能,掌握运用临床护理的新业务,新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不断的增加知识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以不断发展的精湛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

3.2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是护理人员不单纯以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解除疾病痛苦,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根据病人的表现判断其内心世界,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解决,使病人得到减少外界压力,更好的接受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应观察病人的行为举止及日常生活变化,以便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与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施行安全护理,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将护理差错或事故杜绝于萌芽中。

3.3建立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我科以总护士长为组长组成护理安全管理质控小组,按质量控制标准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科护士长深入病房,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处理。负责病区安全管理,督促检查各班护理人员贯彻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3.4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更富创造力。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加强各学科知识学以及预防保健、健康保健等知识来丰富自己,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与患者进行换位思考,让其充分体会作为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从而将我们的感情及知识融入到护理工作中,学以致用,优化护理。

四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4.1态度诚恳善解人意。要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向病人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帮助病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对病人要诚恳,给以温暖和适当的关心。当接触病人时,更多是以朋友的心态和立场给予建议和交流,更容易让病人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在治疗护理中,更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沟通,以相互理解,相互协助的方式共存,进而积极正面的对待疾病。从而达到配合治疗、恢复健康的目的。

4.2探索人性化服务路径,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服务中处处从方便患者的角度出发,尊重患者的权利,尊重患者的自尊和隐私,使患者拥有更好的治疗同时,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在接触患者时,针对其病情,社会背景,文化知识程度不同,制定相适应的护理方案。以便在护理治疗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4.3让患者参与管理,共同构建新型的护患关系。护士要不断改善工作并注意利用各种形式与方法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听取患者及其家属就护理医疗工作的方方面面发表意见进行总结、梳理,让他们的合理化建议用来不断改善护理工作。而护士在于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不单一是为了解除病痛,更多的是通过护理知识的认知了解自身健康隐患,协助护士共同参与护理治疗。

结语: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热爱护理专业,勤奋好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在工作中做到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的健康服务,坚决杜绝职业性的呆板及工作中的亲疏之别,才能在和谐的护患关系中塑造出美好的护士新形象,在倡导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今天,作为一名临床护士要适应时代要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对自身内在的、外在的各个方面进行历练和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运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的关爱和服务,这必将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左丰玲.如何搞好护患之间的关系[J].医学创新研究,2009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7

关键词:分级护理;防范;护患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7-495-03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07.0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不客观、不全面的报道,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1],导致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就会造成患者的不满和投诉,引起护患矛盾甚至是护患纠纷。为了减少护患纠纷,护理工作者应该主动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新知识、新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风险意识,才能保障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将结合卫生部新颁布分级护理指导原则,针对近年来普遍存在的护理纠纷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纠纷防范对策。

1原因分析

1.1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

护士对新知识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未能及时掌握相应的新的考核标准,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未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临床护士大多数时间都与患者直接接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处理。若平时不注重业务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对新标准、新知识掌握不清,将会直接影响护士的观察护理不到位,而引发护患纠纷。

1.2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的专业自主性未得到有效的利用与体现。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医护认知差异在分级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护理质量。52.55%的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实际病情不符,分级护理划分不当引发的护患纠纷也有很多的例子。例如:某医院医生为一位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开具了一级护理,在病人病情稳定且生活能完全自理后亦未及时更改医嘱,病人住院期间不慎意外摔倒造成损伤,以护士未按规定时间巡视、未得到相应护理为由提起法律诉讼,要求医院支付巨额赔偿。

1.3护士不会表达“同感心”[2]

护士人文关怀缺乏唯治疗而操作[3]。临床护理人员缺乏人文关怀相关知识的理论和技巧培训,对人文关怀本质和内涵的认知程度不高。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基础操作中,唯治疗而操作,漠视病人生理、心里和情感方面的感受和需求,以至有些护理治疗操作不能得到病人的理解而拒绝配合,导致了护患质量的下降,而引起护患纠纷。

1.4忽视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毛中强等认为[4],病人就医时享有下列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知情权;③安全权;④求偿权;⑤受尊重权;⑥获取知识权;⑦选择权;⑧监督权;⑨病人有权复印病历。

1.5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很多纠纷并不是纯技术原因造成的,而是医护缺乏沟通意识和沟通不到位引发的。例如:病人治疗用药必要性的解释因医护不统一而引发的纠纷;抢救病人时执行口头医嘱,而抢救结束后未及时与医生沟通据实补记医嘱,而导致护理记录与医嘱不符所引起的纠纷等。1.6管理者缺乏整体思想

护患纠纷常由科室薄弱环节导致,这些薄弱环节往往是工作的死角。常表现在工作时间上的死角和补位,比如:交接班时间、节假日时间、夜班时间,低年资护士与高年资护士的不合理搭配等等。

2防范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对制度的熟知度

注重对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及相应规章制度的培训与学习,以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自觉遵守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比如:分级护理中对于三级护理病人的巡视时间由过去的每日3~4次改为了每3h一次。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应增加相应级别病人的巡视频次。

2.1.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还必须精通护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只有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才能保障护理安全,防止差错事故。

2.2强化法律意识,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2.2.1法律、法规的学习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与护理人员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法规,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护理人员通过学习,还应该具备两点意识:(1)纠纷意识。(2)举证责任意识。“举证责任倒置”使得医疗机构承担了较重的举证责任。各种护理文书资料都有可能成为医疗事故鉴定调查取证的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病历的书写,确保所写的记录与实际相符,保证护理与医疗文件之间的同步性,能经得起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证。

2.2.2护理制度的熟悉根据新的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各级医疗机构应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完善相应的监督与考核体系,确保各项护理行为有可追溯性。

2.2.3熟知新的分级护理新的分级护理要求护士主动参与护理级别的确定,护士参与护理级别的确定有利于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护士在工作中应该充分行使专业自主权,加强与医生的沟通,确保护理级别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而避免因为分级护理划分不当引起的护理纠纷。

2.3提高护士人文关怀应用能力

2.3.1同感心的表达同感心是指进入并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并将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的一种能力。具有同感心的护士能协助患者的自我表达,有助于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满足病人的个体化需求,也有利于建立护患信任关系。研究发现,能够取得病人信任的护士往往是那些具有同感心的护士[2]。

2.3.2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随着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人文关怀的服务已经成为医学文明和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应主动实施人文关怀。自然亲切的问候,耐心细致的解答,温和善意的提醒,比操作本身更能传达对病人的关怀。例如在做晨间护理时,对于物品的摆放要求,是仅注重病房的整洁,还是更应该考虑方便病人的使用。

2.4维护患者权利

2.4.1尊重患者的权利护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有义务尊重和维护患者应享有的相关权利。

2.4.2给予理解和支持北京朱恒鑫教授的关于《现代医院经营与医院营销学概论讲义》的报告中的一句话:“患者家属才是从兜里掏钱来看病的人啊”,很多家属在护理患者期间,难免会出现紧张、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就会变相地把怒气发在护士身上,由此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不仅能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理解,也会帮助自己更好地为患者实施各项治疗与护理。

2.4.3重视对价火速的关爱分级护理要求护士要为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健康指导。而实际工作中,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大多时候都是在对家属进行指导,家属了解之后,由他们再与患者进行沟通。在病人的心理支持、疾病的恢复过程中,同时受过健康指导的病人家属在对病人饮食、功能锻炼中起重要作用[5],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对家属的关爱。

2.5强化医护及时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新的分级护理明确提出了护士发现病情变化、出现问题,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例如:某骨科护士在单独值班期间,一手术后老年患者自诉感气紧不适,该护士仅给予了吸氧观察未及时通知医生,半小时后病人又出现了胸痛,经医生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所以,临床工作中,改善护患关系,传授具体的沟通技巧固然重要,培养医护人员主动沟通、及时有效沟通的意识更重要。

2.6护理管理者应该强化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2.6.1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护理管理者必须强调全科一盘棋的思想,消灭死角,并做好补位工作。加强护理工作连续性及薄弱时段、薄弱环节的无缝隙管理,如交接班时间、夜班时间、节假日等。使每个环节的管理达到服务到位的目标。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8

笔者2013年在新加坡参加trainingoftrainers培训期间,感受到新加坡不仅护理人力资源充足,而且非常重视护理人员的态度、知识、技能(aSK)培养,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护理落实到位。相比之下,我院近年来由于规模扩大,护理队伍年轻化,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核心能力较为欠缺,影响了我院优质护理的深化和推进,急需提高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我们借鉴新加坡tot项目的1+5培训模式,对全院各科优质护理组长进行培训,提升责任护士核心能力,促进全院护理人员提高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优质、安全、满意护理。

2项目设计

2.1基线调查

为了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我们首先进行了基线调查,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和培训意向。

2.2确定重点

根据调查结果,围绕学员培训需求,确定培训重点为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态度、知识、技能、护患沟通能力、护理评估能力、护理评价等。

2.3培训流程

讨论确定培训流程,安排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准备培训讲义和ppt;确定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完善各项教学设施的准备;设计制定签到表、调查表、考核表、反馈表。并在培训前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培训后再次考核,对比两者的差异程度,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3项目实施

3.1培训内容

结合培训前调查结果,本次培训共安排五位老师授课,培训内容紧紧围绕责任制整体护理所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的核心能力展开。《胜任力执行力学习力》重点阐述护理人员提升态度知识技能(aSK)的重要性,促进学员转变观念;《护理评判性思维的临床应用》,从专业角度阐述评判性思维的应用,促进学员掌握方法;《责任评估体现专业》重点强调护理评估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员转变行为;《临床工作中的护患沟通》结合典型案例讲解,促进学员掌握技巧;《护理评估》强调护理程序是一个动态、持续、循环向上的过程,促进学员反思陈旧的工作模式。培训内容贴近临床,紧扣实际,具有专业性、实用性。

3.2培训对象

本次培训得到护理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申报为荆州市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有优质组长,还有临床各科的护士长、健康教育组长、年轻护士、进修护士,达到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3.3培训特点

3.3.1团队协作:护理部领导对培训资料的准备给予亲自指导;护理部大力支持,派遣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协助;小组成员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完成培训项目任务。

3.3.2注重互动:培训过程中注重互动,课堂氛围融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有效教学方法相结合[3],提高培训效果。

3.3.3精简高效:每位老师授课时间小于3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培训内容,精炼、简洁,体现工作的高效率。

4实施效果

4.1知识改善

项目实施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核心能力相关知识测试,培训后成绩提升60.76%。其中aSK相关知识提升46.83%;护理评估相关知识提升66.67%;评判性思维相关知识提升76.17%;护理评价相关知识提升35.73%;护患沟通相关知识提升79.23%。

4.2态度改善

培训后评价反馈显示:95%的学员选择“我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我的工作”;100%的学员选择“我要将项目中学习到的态度、知识、技能传播给其他人”。

4.3技能改善

在培训前后考核关于“护患沟通技巧”的内容中,培训前仅有12.5%的学员知晓,培训后知晓率达到95%,改善幅度达77.5%。

4.4学员满意

培训项目结束后,对学员的反馈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8.74%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给予肯定。

5分析总结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9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改进;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4.171

护理工作往往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率,尤其是面对病程较长、住院周期较长的心内科患者尤其重要。本院在原有的护理措施前提下做出改进,效果较好,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200例住院心内科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74例,女26例,年龄48~60岁,平均年龄(54.2±5.8)岁;冠心病48例、高血压28例、心律失常24例。对照组男78例,女22例,年龄50~57岁,平均年龄(53.9±4.1)岁;冠心病40例、高血压33例、心律失常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要求患者谨遵医嘱,定时巡视并观察患者情况,检查其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随时做好调整,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从环境和患者心理上着手,增强患者的护理体验,为了满足患者需求,可设置如家庭病房、阳光病房,通过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或是改变房间主题,增添病房中的色差,也可以由患者自行要求,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患者的恢复,也能让患者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鼓励[1]。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在面对突况时也具有一定的自行处理能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2]在护理过程中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内容,具体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细节护理三项,根据本院相关准则予以评价,按百分制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护理服务满意率,并附加疾病知识问答,调查护理过程中的疾病知识普及率问卷内容为20个小题,满分100分,>80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s)检验。p

2结果

2.1护理质量各项评分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护理的具体质量内容上,运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获得更好的护理质量和效果,在病房管理和细节处理上优化程度显著提升。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更专注于细节上的处理优化,如病房环境、与患者的沟通等内容,给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在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患者更倾向于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满意率达到95%,对人性化的护理内容予以了肯定的评价,同时疾病知识普及也获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效,知识问答及格的患者高达98%,这证明患者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尤为关心,对疾病知识具有相当的兴趣与需求。

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病程较长,需要长期住院进行治疗。优秀的护理是患者病情康复的关键,通过提高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增强人性化护理,通过人性化理念的融入,使患者能够进入到一个和谐的环境中[3]。护理人员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更多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更全面周到的护理。减少操作上的失误,并具备充分的知识能力水平和足够的认知程度,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增强并优化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加快缩短了康复周期。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将护理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深化,在具体工作实行中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广泛掌握多层面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的帮助情感交流和表达的知识,从始至终帮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关怀,强化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优秀,患者评价良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红.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措施经验.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2):692.

[2]王文静.探究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791.

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篇10

[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6(a)-0145-03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onthedemandofprenatalcareandnursingservicemodeofhighriskpregnancy.methodsConvenientselectionfrommay2014toDecember2015the100casesofhigh-riskpregnancyaccordingtothenursingmethods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Comprehensivenursing)andcontrolgroup(routinenursing),toinvestigatetheprenatalcareneeds,nursingbeforeandafterhighriskpregnancyrelatedknowledge,traitanxiety(t-ai)andstateanxiety(S-ai)score,adversepregnancyandcesareansectionrate.Resultsmainprenatalcareneedsforfetaldevelopment(75.00%),pregnantwomenbodynursing(54.00%),psychologicalcomfort(53.00%),highriskpregnancyknowledgelearning(43.00%);andcomparedtothecontrolgroup,nursingobservationgroupsofpregnancyrelatedknowledgescorehigher,t-aiands-aiscoreslower,postpartumhemorrhageandotheradversepregnancyandcesareansectionrate(48.00%)lower,thedifferenceofthewassta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Highriskpregnancy;nursing;adversepregnancy

高危妊娠是妊娠期妇女因为病例因素或致病因素影响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导致难产等现象[1]。高危妊娠增加了剖宫产率、不良孕产率,因此需要进行针对性、全面性、实用性护理进行干预。为此,于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调查了该医院100例高危妊娠妇女产前需求,以便根据这些需求制定综合护理方案,并通过综合护理展开对比研究综合护理对不良妊娠的影响,为今后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可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5月―2015年12月方便收集该院妇产科100例高危妊娠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平均(25.60±3.15)岁;孕周(33~41)周,平均(35.6±2.44)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50例,平均(26.10±3.19)岁;孕周(34~40)周,平均(35.8±2.21)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23例。入选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分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两组患者产前护理需求,内容孕妇心理状态、身体素质、高危妊娠相关知识、期望的护理内容等。发放100分问卷,回收率为100.00%。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鼓励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保暖等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①外阴护理:每日擦拭2次外阴,力度轻柔,保持内裤清洁干燥;必要时进行消毒会阴垫。②心理护理:与产妇积极交流,促使其家属配合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特征行进心理干扰;产妇摆好体位后护士用温柔的语言进行安抚,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恐惧、紧张心理[2];播放舒缓、快乐的乐曲调节其情绪,音量为40dB,2次/d,30~60min/次,并轻闭双眼,放松思维。③环境改善:定时清理病房,保持病房洁净,打开换气窗保持空气流通;选择明亮温暖或清爽的颜色装饰墙壁;添加家用冰箱、空调、电视等设备;不影响胎儿及孕妇变态反应情况下摆放一盆绿色小植物。④休息及锻炼:一般取左侧卧位,对胎盘功能减退者增加卧床休息时间;进行肌肉放松锻炼,教导患者循着躯体由上至下收缩各部位肌肉5~10s,深吸气,使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再松弛30~40s并深呼吸,使其感受机体放松的轻松感,训练10~10次/d[3]。⑤健康教育:了解患者对高危妊娠的了解,并纠正其错误观点,告知该病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病机、常见并发症;介绍院内先进治疗手段和护理;告知胎儿发育情况及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避免患者夸大高危妊娠危险性,使其正确对待治疗和护理;教会孕妇自己检测胎动,识别异常胎动,听胎心音。

1.3观察指标

调查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得分(包括危险因素、与胎儿发育的关系、胎动监测方法、异常胎动判断、自我护理等),满分100分;使用心理应激指标特质性焦虑(t-ai)[4]评分及状态性焦虑(S-ai)[5]评分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记录不良孕产发生率及宫产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使用[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前护理需求

主要为胎儿发育情况、孕妇身体调护、心理安抚、高危妊娠知识学习,与其他要求百分比形成明显差异,p

2.2护理前,观察组高危妊娠相关知识

得分为(43.20±9.54)分,对照组为(45.20±7.74)分,(t=5.18,p=0.0000);护理后观察组高危妊娠相关知识得分为(73.30±8.44)分,对照组为(52.70±6.99)分,(t=13.29,p=0.0000)。

2.3护理前两组S-ai及t-ai得分

护理后,观察组S-ai及t-ai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

2.4护理后两组妊娠结局对比

观察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心理护理需要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心理状态患者需求。高危妊娠孕妇主要存在疑虑心理、恐惧心理、紧张心理。孕妇得知自己有孕高症后会出现疑虑心率,担心胎儿先天发育不正常,以及难产风险等。恐惧、紧张是高危妊娠孕妇普遍存在的情绪,紧张和恐惧使患者精神随时保持紧绷状态,不利于孕妇机体调整,无法静心待产,这种心理通常是孕妇在对高危因素有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下产生,越来越担心高危因素是否会突发不良后果,例如突发性抽搐并影响胎儿[6]。针对这种心理状态,需要使用音乐护理环节其紧张情绪,并集合肌肉放松训练使机体达到最佳放松状态,并一面说明院内常用的预防性护理及相关处理措施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并纠正其对妊娠高危症的错误认识,避免夸大危险性,甘秀英[7]等研究者使用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护理使高危妊娠产妇负面情绪得到改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下降至(32.50±2.56)分,(34.20±3.33)分,与护理前比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