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执法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3:10

文明执法制度篇1

一、联席会议组成

贯彻落实《条例》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由司法所牵头,镇综合执法队、社会事务办、市容所、社区办等部门组成。

二、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1、各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条例》的相关执法工作,认真梳理统计本部门在贯彻落实《条例》和依法履职过程中,制定执法措施、罚款金额、案件数量及执法人数、次数等相关数据。

2、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如有需要,经任一成员部门提议,可以随时召开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会议。

3、加强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协调落实《条例》行政执法中出现的矛盾和争议。

4、各部门对联席会议通过的工作方案、重要决定等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分工,严格按照职责要求执行落实。

5、其它相关行政执法问题。

三、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司法所

负责协调各执法部门针对《条例》开展的执法性工作,并做好相关文件的收发、执法数据汇总上报工作。

2、综合执法队

负责针对《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以及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情况等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依据执法情况据实填写相应数据,每月按时报送司法所。

3、社会事务办

负责针对《条例》第七十二条以及文明殡葬祭扫行为规范情况等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依据执法情况据实填写相应数据,每月按时报送司法所。

4、市容所

负责针对《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一条等开展行政执法工作,依据执法情况据实填写相应数据,每月按时报送司法所。

文明执法制度篇2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正稳步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这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执法机关的执法作风也要求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转变。唯有严格执法,才能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才能较好地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体现法律的尊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一切主题,一切形式的违法行为毫无情面地进行法律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是公正执法的本质,做到公正执法,才能保证权为民所用;文明执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我国执法机关的性质决定的,执法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能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最切实有效的保护、社会能否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首先要对其重视,理解其内涵,其次要实行警务公开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保文明。

[关键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是公安机关三项教育①的专题内容之一,是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而来的,是三项教育的归宿点,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公安作为一个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权力机构,面对新情况,加强了对民警的法律教育,强化对执法监督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完成神圣的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保持对法律负责的高度精神,让人民群众满意。通过学习后充分认识到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是公安执法工作的准绳,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重树人民公安警察在群众中威望的形象工程。

一、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

(一)严格执法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警察综合素质,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在公安执法工作中,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执法责任制,强化落实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人民警察队伍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加强执法规范建设,让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成为制度。要开展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技巧,对于屡教不改、蓄意闹事、干扰执法的当事人,多用‘‘智取”,少用“武攻”。要认真并贯彻行政复议法,保障国家法律监督制度在公安工作中的贯彻执行。

(二)法外特权不可为。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公安机关需要一些必要的职权,《人民警察法》第七条第十七条就规定公安具有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人身强制权、留置盘问权等二十个方面的权力。这些都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特有权力,但特有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适用情形下才能使用,反之,如果不具备适用情形而使用,就变成了法外特权,就是。要杜绝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法律业务的学习,提高法制意识。入世②后,一方面原有的法律法规作了相应改动,另一方面出台了的规定,公安执法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公安民警必须提高法律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加强警力保障。基层公安机关由于受经费的限制,警力保障不到位,客观上促成了民警的法外特权行为,要构建优良内务管理模式。优良的内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弥补体制和制度上的不足,减少违规事件发生。

(三)严格不失灵活,公正不乏热情,有理有节,不卑不亢。

公安机关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窗口”警种,如何处理好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是公安民警的新课程。杭州市公安局的有关数据表明,有40%以上的投诉集中在交管部门。曾有交警这样说过:“我们每天要处罚那么多的违章者,这些人不投诉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满意呢?”思想上的结点’’往往导致管理处于“两难”境地。杭州交警蒋定军在实践中善于学结,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办法,创造了从警三年,实现纠违超万却“零投诉”的业绩,以自身的形象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零投诉”的背后,反映的是过硬的执法素质。蒋定军能够大胆管理,掌握执法主动权,这与他深谙法律法规、业务水平过硬分不开;反映的是完美的执法艺术。只用普通话,能体现执法的正规性,面带微笑,能缓解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声音洪亮,能表现理直气壮,不怒自威;更重要的是,“零投诉’’的背后,反映的是端正的执法理念。执法为民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能不能端正执法思想,纯正执法目的,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只有这样,才能使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辉映,才能使管理与服务“双赢”。

二、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所谓公正执法,就是要求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一切主题、一切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毫无情面地进行法律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同时,以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纠正执法活动的偏差和失误,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据资料报道,20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已经审议和通过各种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文件就有328件,这期间国务院还制定了700多件行政法规,各地方省级人大制定和批准了5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仅八届人大五年间,就立法118件。通过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中,更加注意执法的公正性。

(一)切实解决公安民警在执法中思想意识问题。

不公正执法,表现为办关系案、人情案、以罚代刑、降格处理、主观因素融入执法当中等多种形式。存在这些现象主要是在执法时有以下几种意识上的偏差:一是在执法时宗旨意识产生偏差,不广泛深入地调查,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细听群众的呼声,随意执法。二是在执法时证据意识产生偏差,不注意收集证据,搞“疑罪从有’’推定,搞刑讯逼供,漠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对国家、公安部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行为不认真贯彻执行,搞形式主义、听之任之。三是在执法时权力意识产生偏差,把日常执法行使权力与人服务分割开来,以权压民,滥用强制措施,违反警具警械武器管理规定,随意使用警具警械武器,把手中的权力扩大化。四是在执法中利用意识产生偏差。执法创收弥补办案经费不足,因利益驱动产生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执法现象,不按法律法规办理。五是在执法时情感意识产生偏差。一方面碍于上级、领导、熟人、朋友、亲戚等的说情,违背法律意志造成不公正执法,另一方面将个人情感因素融入到执法过程中,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对群众态度生硬,因个人得失问题而歪曲法律法规,主观上造成不公正执法。执法行为的不公正,必然产生严重的执法后果:一是损害了受害人的利益;二是损害了受害人和犯罪嫌人对法律的期望值与客观评价;三是姑息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这直接降低与损害了人民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信誉和形象,尤其是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直接反映出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和行为能力。

(二)换位思考,权为民用。

要杜绝不公正的执法现象,民警应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即在群众有求于你的时候或当你见到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将你自己的身份与需要帮助的群众对换一下,体会他们的难处,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假设你在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民警对你报案不受理、受理不处理、处理不执行、执行不彻底或一听了之、一看了之,甚至一笑了之,你是否对公安民警这种不公正执法的行为产生怨恨之感?因此,民警在执法工作中,要经常想一想百姓受到侵害时的痛苦心情,经常想一想百姓对不公正执法的无奈和怨恨心情,真正做到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做到了换位思考,形形的不公正执法现象就能是到有效遏制。

(三)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素质,全方位督促公正执法。

执法素质是一个民警的执法理念、意识、心态和知识、技能、能力在执法过程中的综合需要和具体体现。除了人民警察综合素质所应具备的理论、科技、体能等素质外,还必须提高执法素质。提高执法素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民警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掌握一切知识、技能的钥匙。这里说的文化素质,是指必须具有中专或大专、本科学历,否则很难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很难把执法中碰到的问题想深、想透、想全面。目前,社会上“泡沫学历”泛滥成灾,令人堪忧。据了解,不能制作讯问笔录等法律文书的民警大有人在。从总体上看,除去那些教学质量低下的“泡沫学历”不算,我们民警队伍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层机关尤其如此。

2、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度责任感是指对人民群众的极端热忱和极端负责,执法是一个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过程中,任何执法都包括若干阶段、环节、项目和内容。一起案件,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个阶段、环节、项目和内容出现纰漏,就可能侵犯公民权利,就可能把案子搞错。所以,执法全过程中,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融于始终。如四川金堂民警饿死案件③,本是不该发生甚至有可能办得较好的事情。假如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在青白江区公安分局团结村派出所实习的警校学生穆羽再多那么一点点责任感,派人或亲自到李德芳家里去一趟,事情还会发生吗?所以,要深刻认识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公,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完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历史使命的立足基本”。

、必须全方位监督执法行为。监督机构不力,执法过程缺少相应的约束,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与制裁,是随意执法现象重要原因。要根除这种现象,必须全方位监督执法行为。全方位监督,要着重加强内部监督。要健全完善纪检、督察、法制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内容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开展执法大检查。全方位监督,还要强化外部监督。要采取开门评警、警力公开、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等多种形式,把党风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执法活动置于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之下,不断拓宽警力公开内容,确保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三、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

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谓文明执法,是指执法人员以人为本,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办理各种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文明执法是人民警察的属性所决定的。《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六十条和六十二条中的法律责任规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对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具体要求。

(一)制约文明执法的因素及原因。

1、公安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有法不依,随意执法,野蛮执法,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武器警械,刑讯逼供、致人伤亡,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二是渎职失职,,有警不出,有警不立,该处理不处理,严重损害公安部门的威信。三是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甚至贪赃枉法,与犯罪分子沆瀣一气,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严重败坏公安队伍的形象。四是滥收滥罚,乱扣乱没,利用手中权力创收敛财,严重侵犯群众利益。五是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对群众的困难麻木不仁,对群众的求救无动于衷,冷硬横推,甚至胡作非为,欺压群众,严重背离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六是内务管理松懈,办公场所脏乱,纪律作风散漫。七是法治意识不强,执法水平不高,办案质量低。

2、严重败坏了公安队伍的声誉,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客观方面,有社会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程序不严密的问题,有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警力不足,经费困难的制约等。从主观方面来检查,首先是执法思想不端正。长期以来,队伍一直存在着在强调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对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在强调加强治安管理的同时,为群众提供热情服务不够;在强调破案的同时,注重严格执法、确保办案质量不够等问题。一些民警没有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真正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的问题。其次是特权思想作怪。一些民警群众观念、法治观念、服务观念淡薄,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动辄以管人者自居,凌驾于法律之上。甚至粗暴、野蛮对待群众。第三是由于入口不严、出口不畅,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素质不高的民警,不仅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甚至执法犯法,成为害群之马。

(二)必须注意“文明不能执法,执法不能文明”的谬论。

有些人认为执法是责令违法者纠正违法行为或予以处罚,必须严格、严肃。违法者是不讲文明的,文明执法纠正不了其违法行为。如,如交警在纠正交通违章时,向违章者敬礼,没等出示证件,违章者就开车溜走了。其间当事人为阻挠执法,侮辱执法人员,蓄意扩大事态,引起路人围观,堵塞交通。公安民警为了尽快平息事态,将辱骂、洒泼当事人制服,这难道是不文明行为?如果不强制制止,事态就不能平息,执法就不能顺利进行,破坏执法的状况就不能得以改变。首先,符合法律程序的强制是完全必要的,要注意区分在执行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执行和制止群体性闹事事件中发生的推搡、拉扯等行为不能与不文明执法混为一谈。文明执法是一个过程,有的群众对公安“强制执行”缺乏了解,单凭看到强制性情景就指责或投诉警察“不文明”,有失公允,是对公安机关的误解。对于人民警察奋起自卫,冒着生命危险制服闹事者,从法律上讲,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益免受侵害,对于那些使用暴力袭警行为的人,使用警械武器予以制止,这是正当防卫,不仅不负法律责任,而且应当受到鼓励和表扬。其次,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和对公安工作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在行使他们的权力的同时普遍并愿意承担法定义务。要加大全民普法教育,宣传、教育、新闻等部门要加大市容宣传教育力度,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人民群众了解公安,理解公安,支持公安,明确不接受处罚或暴力依法执法是违法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四、在公安机关中贯彻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的必要性。

强调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相对于公安队伍目前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而言的。它关系到公安队伍在今后能不能完成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艰巨任务,给党、国家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因此,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保障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重树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势在必行。

首先,这是由公安机关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体现就是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公安机关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践者、执行者,又因其作为国家及其的强制力量为全社会及各行业遵守国家法律,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能否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任和信心。所以,必须从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意义。

其次,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和执法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对公安机关服务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认识公安工作的本质,把握公安工作的规律,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公安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建设来抓。公安工作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执法就是公安工作的本质特征。公安工作的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与本质同一程度的范畴,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就是公安工作的规律性要求。所以要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和为公安工作的规律性要求提出来,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做好公安执法工作,从而达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服务社会、服务公民的目的,维护社会主义。

再则,贯彻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活动也是党和政府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199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公安法制建设,各级公安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1996年第十九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八严格执法,加强公安法制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指导方针。1999年4月,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全体政法干警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肃执法,秉公办案。

五、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搞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职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既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实现公安工作让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在实践中搞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呢?

首先,我们要重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理解其内涵实质。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之策,需要有法律的保障、执法机关的公正执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等多项措施的有机统一。从抓教育入手,增强广大民警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和思想认识。民警每日接触的是社会上的各种阴暗面、错误思想、丑恶现象,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难保不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前失足。因此,要帮助民警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树立公仆意识。思想工作做好了,行动才能跟上去。在工作中要实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制度、规章把民警的行为规范到法律允许的尺度内。我们不仅要对民警的八小时内进行管理,还必须将管理效用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对知法犯法、徇私枉法者要从快、从重处罚,对问题严重的坚决清理出公安队伍,不能怕露丑揭底,影响队伍形象,以起到敬戒他人,保持队伍整体的纯洁性的目的。

其次,就是要实行警务公开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排除暗箱操作,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保文明。近些年来,由于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也不断提高,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法院的审判监督、新闻媒体的新闻监督以及人大、政协、纪检等部门对公安执法的监督都在不断加强,这对公安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民警树立换位思考,要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机制,制订内部监督机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案件评制制度、回执回告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仅从执法者的角度出发,也要从当局人的角度考虑;不仅要从公安机关角度出发,同时也要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还要利用多种方式的监督渠道来获得执法反馈,通过外界的反馈来修正我们的执法行为,来改善我们的工作作风,来赢得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实事求是的作风,认真严谨的态度,自查自摆问题,认真积极整改。确保公安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一个台阶。就是不断规范公安执法工作,加大对执法活动的监管力度,有力地推动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注释:

①公安机关三项教育:是指2001年度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

②入世: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③饿死案件::2003年四川省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等人,在对吸毒人员李德芳执行强制戒毒过程中,对李德芳提出的其三岁的女儿在家无人照看的情况,在和李德芳家人联系不上时,仅仅向李德芳居住地的青白江区公安分局团结村派出所打了一个电话,让该所处置,在团结村派出所实习的警校学生穆羽接到电话后,也只是往打李德芳家人的电话,联系不上时既不亲自去李德芳住处,也不向领导汇报,最后导致李德芳女儿饿死家中十余天后才被发现的惨剧。

参考文献资料:

总书记“七一”讲话

《人民公安部》2003.7.24第五版

《人民公安部》2003.7.30第五版

文明执法制度篇3

关键词:强制执行;公证管辖;金融机构;债权文书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或者以其他形式运作资金时,对项目所涉债权文书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情形越来越多。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据此,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以向公证机关申请出具《执行证书》,并据该《执行证书》跳过漫长的案件审理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实践中,各地法院对强制执行公证的态度不尽相同。然而,作为我国法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债权人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办理强制执行公证事宜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减少《执行证书》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况发生。本文就强制执行公证制度中的一些法律及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1关于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的范围及要件

1.1强制执行公证的核心是公证机关赋予具有给付内容的债权类文书强制执行的效力

关于可以进行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文书范围,我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中对于债权文书的范围进行了列举式界定,主要包括:一是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赊欠货物的债权文书;二是各种借据、欠单;还款(物)协议;以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学费、赔(补)偿金为内容的协议;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

目前,金融机构绝大部分业务所涉债权文书均在上述规定范围之内,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可约定由债务人承担公证费用)可以做强制执行公证。如果项目进行之初未做强制执行公证,在项目进行中出现需要重新订立还款协议、需要债务人重新开具欠单等新的或者补充性的具有给付内容的文书时,依然可以进行此操作,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2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文书中要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中对于债权文书的要件有比较明确的要求:第一,债权文书具有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的内容;第二,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第三,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如果关于强制执行公证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债权文书有明确的要件要求,那么在实践中,不符合该要件的债权文书,比如债权文书中没有明确条款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可能会导致公证机构无法正常出具《执行文书》,或者即使公证机构出具了《执行证书》,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审查时(也可能债务人基于此提出异议)也可能会因此裁定不予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金融机构根据需要对债权文书进行强制执行公证的,应当在债权文书中增加条款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

1.3强制执行公证的债权文书应当包括担保类协议

关于主债权文书(主合同)是否在强制执行债权文书范围内比较容易界定。然而,对主债权进行担保的保证合同(限定于连带责任保证)、质押合同以及抵押能否直接进行强制执行公证在法学理论研究领域有不同看法。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倾向于将保证类合同纳入强制执行公证范围,如《江苏省公证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主债权文书给付义务上设有抵押、质押或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并经公证的,适用强制执行公证制度。如此操作不但方便全方位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也符合《合同法》、《担保法》等立法精神。

尽管如此,金融机构在业务操作中也应当严格按照对债权文书的要求严格规范担保类协议,并且尽量在法律方面设计周严,减小在运用强制执行公证制度时产生的风险。首先,我国《担保法》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据此,在制作担保合同(保证合同需为连带责任保证)时,可以在合同中增加特殊约定条款“非因甲方(债权方)原因导致主债权合同无效的,本担保合同继续有效,担保人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担保范围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以此来增加担保合同时独立性,明确担保人为附条件的义务履行人。其次.在所有担保协议中增加条款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担保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最后,从合同的连贯性及严密性来看,可以在主债权协议(如债务重组协议)中增加担保方作为一方合同当事人,将担保情况明确在主债权协议中,并由担保方签字盖章。

2关于强制执行公证被法院裁定不予执行

2.1目前强制执行公证并未在法院范围内得到广泛支持,出现裁定不予执行的情况不在少数

对于债权人而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的内容有争议提讼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问题的批复》,当事人一旦选择强制执行公证,便失去先诉权,而只能进行强制执行申请,被执行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时方可进行诉讼。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强制执行公证剥夺了其对这部分案件审判的权力,减少了诉讼费用的收取。并且,法院有权决定是否依照《执行证书》进行强制执行,我国《公证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以及《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二款均规定,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2.2债权文书内容及公证程序是否合法有效是法院确定公证债权文书是否“确有错误”的关键

法律对于何为“公证文书确有错误”并没有给出具体规定或解释,导致法院可以扩大化解释“公证文书确有错误”,从而对强制执行公证裁定不予强制执行。除此之外,有的法院对于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错误,比如不符合办理公证程序、公证机关在出具《强制执行证书》时没有告知债务人相关权利义务的,均作为做出不予执行裁定的理由。因此本文认为,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情况有:一是公证债权文书中的债权为非法债权.如借款合同中关于利息的约定超过法定上限等;二是公证债权文书不符合前文所述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债权文书的范围,如给付内容、给付期限不明确等;三是债权文书中未明确载明债务人(连带责任保证人及抵押人)愿意接受依法强制执行的承诺;四是公证程序存在严重违法的情况。

基于此,除了按照强制执行公证制度相关规定来设计债权文书及关注程序外,金融机构在选择公证机关做强制执行公证后,应当在公证机关的协助下与未来执行法院进行充分沟通,主动向执行法院介绍债权文书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最大程度地争取执行法院的支持。

3关于公证管辖及强制执行公证的司法管辖

3.1应当选择适当的公证机构对债权文书进行强制执行申请公证

我国《公证法》第二十五条及《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三条均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公证机构的执业区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该公证机构设立或者变更审批时予以核定。

在选择公证机构时,不能只考虑公证费用,更要考虑公证管辖的问题。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的公证处与法院具有一定的协同性。考虑到公证处出具的《执行证书》被法院认可的程度,在选择公证处时,可以在申请人(债权人、债务人均可)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涉及到不动产的为不动产所在地)中选择与将来可能有执行管辖权的法院交流沟通较多、协同性良好的公证处。

3.2强制执行公证的管辖法院为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债权文书中可以约定诉讼管辖,但该管辖为案件产生纠纷时审判阶段的管辖,并不一定是强制执行公证中的执行管辖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条规定“仲裁机构做出的国内仲裁裁决、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因此,债权人依据《执行证书》申请强制执行时,只能在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金融机构债权文书中一般将诉讼管辖约定在所在地法院,这一约定符合法律关于约定管辖的规定。在执行管辖的法院裁定不予执行、需要通过审判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时,债权文书中的管辖约定依然有效,可以按照约定向金融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讼。司法实践中,执行法院可能会为争取自身利益(如争取诉讼费等)要求申请人在其法院提讼。此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考虑是否在执行法院提讼请求,如果债权人认为可能在案件审理时无法与执行法院进行良好沟通而能够与债权文书中约定的管辖法院进行更有效沟通时,可以先期与执行法院保持良好交流,拿到不予执行裁定后,向债权文书中约定的管辖法院提讼。4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公证的态度

4.1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制度在个案中持支持态度

关于执行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标准从法律及法规层面上尚未细化,最高人民法院也未就此做出指导性的司法解释。然而,最高人民法院(2011)执复字第2号民事裁定书对于强制执行制度从个案裁定的方式给予了支持。案例概况为:重庆市国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让重庆市商业银行和平路支行对重庆德艺地产公司不良债权,并由重庆恒通房地产公司提供抵押担保,债权文书中明确规定若重庆德艺房地产公司未能按期偿还本息,重庆恒通房地产公司无条件接受人民法院对其抵押物的强制执行。重庆市渝中公证处出具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力的公证。重庆市国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德艺房地产公司未能按期偿还本息而申请公证机关出具《执行证书》,并据此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期间,被申请执行人因债权文书内容中利息过高,及其系被“诱迫”签订等提出异议,最终最高人民法院驳回德艺房地产公司的异议。

4.2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裁定等对下级人民法院具有实质性指导作用

上述案例及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例的裁定,在金融机构具体办理强制执行公证案件中可以作为资料提供给执行法院,从而引导执行法院支持强制执行公证制度。

5关于使用强制执行公证制度的建议

文明执法制度篇4

关键词:公证文书强制执行效力

一、公证文书的价值

公证是非诉讼机制,相对仲裁解决纠纷的效力而言,公证效力的执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纠纷。公正效力通过公证文书具体体现,公证文书是公正效力的载体。噶尔冯教授认为公证文书提供的基本保证就是避免各方纠纷和减少法庭干预的预防性法律保障。《公证员入门》一书对公证文书的定义是:它是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程度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所制作的各类法律文书的总称,是我国司法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文书范畴。因此公证文书具有法律所赋予的特殊的对双方当事人约束力,加拿大法学教授塔比认为,公证文书是司法安全、司法稳定的工具。另一方面,公证机关是国家法律所认定的特殊的机关,它最直接的职能就是证明事实。毫无疑问所有的公证文书都具备法定证据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内容如下:“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公证证明的除外”。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也对此规定明确,并无异议。其实,公证文书并不受单一国的法律或政治制度的影响,它是通用于全球的合法有效的公证文书。

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是公证机构的主要业务,主要目的在于实现权利的高效性,将预防纠纷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实际上,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公证制度中,公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主要特征之一,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尽管公证机构在公证活动实践中备受疑虑,但是我国公证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已发展成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来源。

二、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来源

世界上各国的公证制度起源于欧洲,而欧洲的公证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帝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代公证人的历史发展脱胎于最初的抄录事务者、速记者以及后来的记录人,在这几个阶段公证文书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证明效力。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到了13世纪,公证书在证明效力之外产生了强制执行的效力,也就是当代公证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最早可追溯与13世纪。早期的强制执行效力时期被称之为“假设诉讼时期”,该说法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公证程序所引起的,依照当时的法律条件,双方当事人订立契约为取得强制执行的效力,必须先向法院提起形式上的诉讼,所以称之为“假设诉讼”。简单来说,“假设诉讼”的目的在于获取公证文书强制执行的效力。从当时的程序不难看出过程的繁琐,因此后来逐步改为非诉讼事件程序进行,也就是由公证机构负责,由专门的公证人员执行,这大大地简化了程序,且一直沿用至今。

三、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价值

强制执行公证文书是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公证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院、公证机构、公证人员、双方当事人等其他参与人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在所有公证文书中,强制执行公证文书是唯一具有司法属性的文书,不需要经过审判就可以而且应当直接以国家强制力实现该项文书载明的权利,它体现的是中国民事立法与公证相关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一)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特点

首先是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准司法性。强制执行公证文书可以越过法院的审理程序,直接进入执行程序,它是与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仲裁机关的仲裁文书相并列的活动。其次是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意思真实性。公证机构在赋予公证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之前必须确保双方当事人之间关系很明确且不存在任何争议,否则公证机构不能受理此类公证业务。其三,公证文书强制执行范围受法定的约束。我国法律对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适用范围要求严格,公证机构必须严格遵守前提条件,才能在受理纠纷的过程中赋予公证文书强制执行的效力。并不是所有的公证文书都可被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也就是说只有符合法定条件的公证文书,公证机构必须在此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例如,债权公证文书是强制执行公证文书中的一类,该类公证文书具有预置性的特征,债权人一般会在债权公证文书中设定一个履行期限,只有在履行期限届满而债务人仍不完全履行甚至完全不履行义务,此时债权人才有权要求公证人签发执行文书。最后一个特点是执行程序的高效。有学者调查发现,我国2007-2099年,农村发展银行所涉及的经济纠纷案件胜诉率分别为99%、100%、100%,但是同期法院的执行收回率只有5.9%、8.3%、7.5%。通过两者的数据对比可发现就算诉讼程序为债权人得到胜诉,但是并没有执行到位,这是日常所认为的“一纸空文”。而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可直接进入执行程序,这对司法程序而言,有效节约资源节约成本,对债权人而言可尽快获得合法利益。

(二)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效力

在探讨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效力之前,有必要先阐述公证文书强制执行制度当前所存在的争议。有学者研究认为强制执行公证文书会阻碍甚至使得当事人丧失诉讼权,另外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是否会出现不可控的局面。其实笔者认为无需担心这些问题,学界针对强制执行公正当事人是否仍然享有诉权的看法分为两大学派,一是肯定说学派,二是否定说学派。持否定说看法的人数居多,笔者也赞同该观点,这是因为在当事人申请公证机构赋予其公证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前,该当事人已经自愿放弃公证事项的诉权,选择直接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这是当事人行使程序自主选择权的行为。同时,当事人的自主选择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体现的正是强制执行公证制度的社会价值性,若在当事人不完全履行义务甚至不履行义务时仍保留诉讼的权利,那么便会使得公证制度的社会价值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强制执行效力其实是公证人准司法权的具体体现,它使得公证人出具的强制执行文书具有与法官出具的生效裁判文书同等的执行力。其次,此类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并不是公证人的主观认定,而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定,公证人的裁量是建立在契约自由原则之上的。

针对公证文书是否会出现不可控局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公证文书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执行依据。其次,公证法以及公证程序规则的明确性表明了公证机构是一个能够独立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机构。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公证行业已经建立全国联保的行业责任保险,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业务在保险范围之内,因此,这就为该公证文书的抗风险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公证强制执行制度是公证机构依法赋予的民事执行制度,它是以人民法院的执行为后盾的,也就是说人民法院是执行的主体,公证事项是执行的客体。纵观国际上的其他国家,德国的两部法律《民事诉讼法》以及《强制执行法》同时对公证书做了这样的规定:“公证书是执行证据,公证证书法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执行证书签发作了规定”。同时西班牙《公证法》也做了类似的规定:“公证书具有证据效力,特定的公证证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公证法》都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文书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因此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效力是司法所拥有的,以国家强制力执行的,在一定履行期限内、空间范围里所赋予的主体行使权利或者督促主体履行义务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国家法律所派生的,是刚性的效力,对社会现实生活而言意义重大。

(三)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现实意义

1.疏减诉源,节约司法资源

公正是公证制度毋庸置疑的内在品质,并且上文阐述过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准司法性,最大的作用在于预防纠纷,它是一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即使公证文书强制执行制度是一项非诉讼的程序,公证权与司法权并不重合,但是它的效力与法院裁判文书的效力相当,这对于司法程序来来说起到了分压的作用,为法院的审判程序减少了诸多不必要的诉讼案件。

另外,在公证文书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公证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Henryw.ehrmann(1974)在《比较法律文化》中这样描述过:“公证人居于市民生活千事万物之开端与终点,恰如教士在宗教秩序中之地位。”公证人探究的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真实表示,在公证活动中起到“照相机”的作用,保障当事人充分自愿的原则,从而使得只有极少部分的案件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司法资源。

2.督促债务人履行义务,降低债权人实现利益的成本

强制执行公证文书与普通文书最基本的区别在于债务人对公证文书做出的执行承诺。执行承诺是债务人必须就期限到期但是仍未履行义务而愿意接受法院的强制执行,它体现的正是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正当性。另一方面,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运行具有单向性的属性,这种单向性以人民法院为强力后盾,从而使得债务人在执行程序中的反抗力量相当薄弱。同时反抗力量的薄弱凸显了公证文书强制执行制度的强大威慑力,从而使得债务人会更加自觉履行义务。据某学者的调查结果发现,约80%的债务人能够在公证执行程序中自觉履行义务。

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运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程序审限是六个月,特殊情况则可延长六个月,这对于通过诉讼手段保障利益的当事人而言,不仅耗时而且耗费较高。而如果公证事项的双方当事人因某种合法行为所形成的关系明确的债务债权关系,该关系中金额确定、期限明确,就可不必经过司法的诉讼程序而直接依靠强制执行公证文书的签订直接进入人民法院的执行程序,这对出于保障利益目的的当事人来说通过公证手段比通过诉讼手段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

3.进一步提升社会诚信度

信用是当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下市场经济的基石。因此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与其相适应,而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仅包括诉讼体系,也应该包括非诉讼体系。在民商事交易活动中诚信缺失较为明显,已成为民商事活动发展的瓶颈。公证制度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预防纠纷的作用,在民商事交易活动中帮助双方当事人迅速实现利益的保障,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其实,公证制度是基于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它能够快捷高效地帮助债权人实现利益,且成本低廉,这对于民商事交易活动的顺利完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利益实现的过程中,由于债务人对于公证文书强制执行的认识,知晓不完全履行或者完全不履行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间接增强了债务人履行公证文书的责任心,提高了履约率,这对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双方认识而言是一种互信度的提升,从而也就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诚信度。

参考文献:

[1]薛凡.公证文书价值谈[J].中国公证.2006,02:13-15.

[2]蒋笃恒.公证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

[3]关世捷.公证文书的改革[J].中国公证,2003,06:40-42.

[4]薛凡.公证文书的种类[J].中国公证,2006,04:15-19.

[5]王洪三.论完善我国公证制度[D].合肥:安徽大学,2003.

[6]牛维,宋芳.我国公证强制执行效力运行程序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7]邱星美.强制执行公证问题研究[J].政法论坛,2011,05:63-73.

文明执法制度篇5

一、工作落实情况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一是召开三项制度专题会议。在机关干部学习会、执法人员工作例会、执法人员专题培训会等会议上多次学习及部署落实,要求进一步明确各职能岗位和工作岗位职责,切实推进三项制度工作的落实。局属各执法单位也加强对三项制度实施的组织工作、学习培训,通过宣传和学习,强化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做到人人熟知三项制度,人人遵守三项制度,人人自觉执行三项制度,为此项工作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加大三项制度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民乐政务网站、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窗口、公示栏公示服务的内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相关具体事项,向社会和公众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进一步确立执法权限和明确执法责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法定的行政职权分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监督检查。目前,我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通过培训考核均取得交通部和甘肃省行政执法证,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取得甘肃省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并于2019年11月15日参加了县司法局组织的岗前通用法律知识及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学习。在从事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中,严格按照行业执法规范,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活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并按照法定职能,强化道路运输、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依法打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依法履行职责,认真落实责任。此外,根据县法制办《关于印发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落实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阳光透明。建立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行政执法监督制》,《行政执法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等制度,并将制度执行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内容,发挥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制度的保障作用,有效地维护了行业稳定,促进了行业发展。

(三)落实三项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根据省市县行政执法工作要求,我局积极拓展行政执法公示工作,规范操作,注重实效。根据行政执法工作相关的要求,在执法信息公示采集系统公示了本系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标准。需在政务服务窗口公示的相关内容,由政务大厅规范标准,所需材料由我局制作提供给政务大厅相关工作人员。同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制定了行政执法公示具体办法,明确了执法公示的范围、内容、载体、程序、时限要求、监督方式和保障措施等事项。

二是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根据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要求,我局在执法过程中全程拍照留证。绘制行政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环节记录的内容、方式、载体等事项。推行执法文书电子化,并逐步推广应用说理式文书,明确执法案卷标准,确保执法文书和案卷完整准确。通过文字、音像等方式,对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行政执法活动进行记录,实现行政执法行为的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

三是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局机关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法制审核领导小组,对执法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并形成处理意见后上报。对列入重大执法决定范围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事项,由本部门在实施依据、认定事实、履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开展法制审核,出具书面意见。通过严格、规范的法制审核,确保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公正、公平、合法、适当。截至目前,我局共审核6起重大执法决定事项,同时已上报县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是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案卷是实现公平公正执法的有效载体,也是衡量行政执法机关执法活动的综合体现。我局领导班子对案卷评查工作高度重视,每年举行一次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严格按照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对行政处罚案卷从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决定、送达、执行、案卷归档等七个方面对整个执法案卷的规范性,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评查。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三项制度”在具体实施上不够深入,在公示执法结果的内容、方式上有待完善,在影像资料的入卷方面不够规范。

二是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法律专业知识上明显缺乏、缺少培训,执法经验不足的情况较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局贯彻落实“三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职能,充分认识实施“三项制度”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三项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执行“三项制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在改进我局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形象上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宣传。组织学习三项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有关文件,更加深刻地领会实施三项制度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加强对三项制度的学习理解和把握,确保三项制度的正确实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宣传。

文明执法制度篇6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规范基础性工作

交通法制工作就一直被作为我局一项重大议事日程来抓,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部门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1—2次的专题会议和2—3次的小组成员会议,部署本年度及各阶段的工作,及时商讨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法制工作顺利开展。并根据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依法治交等各类领导小组成员,确保法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常抓不懈。目前,我局由xx副局长分管这项工作。同时拟定了交通法规宣传计划,并制定了法规职责,在法规职责里明确了普法、执法、执法监督、行政诉讼、行政听证、错案追究等制度,以及执法证件发放管理、法律咨询服务和企业法律顾问等有关工作。建立并认真组织实施了听证制度、听证案件报备制度、行政诉讼案件报告制度、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制度。准确及时地上报各种执法报表,对涉及政策法规的规范性文件都由法规股进行审核把关,并提出修改意见。

二、注重依法行政质量

执法严格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执法执纪部门的形象。基于这种认识,我局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作为突出的重点难点工作来抓。一方面,紧紧结合"十五"交通教育扶贫任务,狠抓干部职工队伍文化水平的提高,鼓励大家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参加全国高等学历教育。至目前,全局xx个干部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达xx人,另有xx人在读大专或参加"专升本"考试,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强化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学习。除了各部门股室每周二晚上的政治学习时间外,我局专门就法规方面学习要求每个干部职工每周学法(自学)不少于1个小时,加强对《公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等有关知识的学习。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县纪检委、司法局等专家来给执法人员授课,同时通过召开法规座谈会、开展以案释法活动、举行模拟处罚听证等途径,切实提高交通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200*年以来,全系统没有一例因为行政执法违法而被上级政法机关立案,也没有一例行政执法案件被投诉。此外,还以今年交通部执法证换证年审工作和省政府执法资格考试工作为契机,对全体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重新核查登记。

三、强化执法监督

为加强对执法人员及全县交通行政执法的监督,我局于制定了《20*年xxx县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并相应调整了执法监督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制定了《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11个多月来,行政执法监督小组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先后举行了3次执法监督大检查,对上路执法的路政、运政、通行费等进行现场检查和随机抽查,共询问司乘人员xxx人次,并召开司乘人员座谈会2场,查阅执法文书档案157份,进一步要求交通执法人员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牢固树立文明交通人形象。

在执法监督过程中,我局将监督过程分为日常监督及群众监督。日常监督主要以检查为主,如在去年9月10日至19日,由xxx副局长带队、xxx纪委书记参与对交通各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秉公执法、执法文书制作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询问执法(本文章来源于“”!)人员,调阅有关档案,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各部门也高度重视,针对通报情况给予及时整改并反馈。群众监督主要是受理群众的投诉,并针对投诉问题难予及时查处。我局向社会公开了举报投诉电话,并聘请了人大、政协、运输企业等单位9位代表作为我局行风及效能建设监督员,定期不定期走访了解他们的意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四、强调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制度篇7

版权所有区交通局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和弘扬依法行政,服务社会的理念,结合交通系统实际,针对交通系统依法行政的特点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交通行政执法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特别是近二年来,交通行政执法坚持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要管理手段,以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为目标,不断地强化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地提高执法队伍素质,不断地完善执法监督各项制度、不断地增强执法人员执政为民的意识,树立交通行业良好社会形象。

如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通过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探索和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关键,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是根本,健全执法监督制度是保证。

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关键在于建立执法责任制。

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就要建立权责一政、责任到岗到人执法责任机制,以增强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解决行政执法部门存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按照区委、区政府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试点工作的安排,依据交通法规体系框架要求,结合交通行业管理体制特点,二年来,我们根据先试点后推行,再巩固、深化的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总体工作思路,先后在全系统建立健全了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是统一认识抓领导,搞好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是关键。提高领导的认识最重要。我们通过会议,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推行执法责任制意义和目的,提高基层执法单位领导的思想认识,打消顾虑,实现领导思想上的二个转变,即变被动应付,为积极主动;变要我搞,为我要搞,从而调动了基层执法单位实施执法责任制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和推动了全系统执法责任制的开展。

二是精心组织,抓操作。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交通实际形成了执法依据,执法责任,执法程序,执法目标等为主要内容责任书。在具体形式上,责任书分二个层次进行签定,先是由局法定代表人与被委托执法组织领导签定责任状,然后由局属执法组织负责人分别与各岗位执法人员签定责任状。形成层层签定执法责任书,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心中有责任的局面。交通执法人员责任感明显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执法行为不断规范,执法水平不断提升。二年来,全系统行政执法单位共查处违法违章车辆24162辆/次,作出行政处罚的共16621起,补征规费30余万元,罚款389.7万元。受理各类执法投诉举报案件28起,其中有行政复议案11起,行政诉讼案2起。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在受理投诉过程中,做到投诉有记录,举报有登记,受理有查处,结果有反馈。受到了群众欢迎。

三是完善配套,抓落实。推行执法责任制一要配套,二要强化考核,把责任制的内容落到实处。配套就是将责任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制定了《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百分考核细则》使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标准科学全面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强化考核就是要重点考核行政执法责任制中行政复议变更、撤销率,销案率等钢性硬性指标。同时每年年中要进行抽查考核,年终进行考核评分,考评结果不仅同年终奖金挂钩,还作为年终人事部门年度考核参考依据。

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根本在于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说到底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没有高素质执法队伍要实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目标是不可能的。为了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我们通过二个环节一个活动,努力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一)执法队伍的进人环节,严把入口关,在执法人员的管理上严格按照《江苏省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依法进行管理,对新调进执法队伍的执法人员的资质,条件严格把关,严格审核,统一组织上岗培训或组织参加省厅、市局举办的法律业务培训并考试合格,年度对所有执法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一律转岗或下岗培训、待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对违反规定实施行政执法或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执法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不合格及时淘汰清退。根据省厅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局145名在岗在编执法人员(除年龄在45周岁以上外)全部达到大专文化,通过省厅文化素质达标工程验收。此外,全系统都要经常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形式,每年送到市里接受专业执法知识学习80多人次。

(二)执法证件管理环节,在执法证件管理上,我们严格按《江苏省交通执法证件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所有持执法证件人员对照持证条件,按照相应规定对申领、换领、补领执法证件的人员进行初审把关,凡不符合条件一律取消年审资格。对违反证件管理规定的执法人员实施暂扣执法证件或提请上级吊销执法证件。今年五月,为全系统138人换领交通部统一制发的证件。

(三)通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我们坚持不懈在全系统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经常抓,抓长期,重点放在长效管理上,使创建活动富有特色。通过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在全系统推行“十字”文明用语。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努力实现零投诉目标,全系统文明执法形成风气。出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交管员,去年,在正常执法稽查中,交管员韦必萍由于进行正常执法,遭到被检查人员殴打,但自始至终以理服人,虽然自己受伤,但仍然耐心宣传解释政策,终于使被检查人员接受了处罚。同时,还涌现了许多文明站所,全系统14个执法单位、先后被市、区评为文明站所和文明窗口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有力促进执法队伍素质提高,有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文明执法制度篇8

一、领导高度重视,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一是制定工作计划。年初制定了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根据计划对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定期跟踪检查,并结合行风评议工作,就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自查自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层层成立领导机构,把工作责任分解到领导、部门和岗位;层层制定工作方案,把工作的内容、目标、方法、步骤、时限、检查、评比等等工作要求一一细化明了;层层签订责任状,为推动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夯实内务基础。对局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律由分管局长审核通过后局长签发,对执法文书全部使用法定的预定格式,对各级文件整理装订成册,对各类办案会议、检查记录,对举报材料及查处结果归类存档。

三是进一步充实了领导基础。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调整充实了市“扫黄打非”暨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修改完善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廉政制度》等工作制度,为开展各项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领导保障。

二、确立执法主体,健全规章制度今年4月,按省统一要求,经市编委批复,我市撤销原市文化市场稽查队,新组建成立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负责市区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

文化(新闻出版)市场综合执法是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我局依法行政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不断健全,特别是《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市法制办的有力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执行一系列文化市场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文化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化市场管理、新闻出版管理、“扫黄打非”及文物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连续十年被评为湖北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行政执法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进一步推动了我市文化行政执法工作。

按照文化(新闻出版)综合执法的规范要求,我们在严格按照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18项制度的基础上,将文化、新闻出版、版权、文物综合执法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所涉及到的条款,逐一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和排序,并为每一个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图,对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标准和细则区分轻微、一般、严重情节,进行了细化和量化。为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案件办理,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化市场,我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市文化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市文化局行政执法督察制》、《市文化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市文化局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如:“稽查制度、稽查员岗位责任制”,“文明用语、文明忌语”,“廉政守则”,“举报查处制度”,并建立了行政执法人员公示栏。在日常稽查中,始终坚持两人以上亮证执法,每个文化市场管理人员都凭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新闻出版稽查证上岗证。

为了保证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成立行政执法评议小组,对执法工作中的问题、难题,进行商讨、评议、研究处理,保证了文化行政执法的公正性。也从制度上规范了行政执法工作。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从查处、扣押物品、鉴定、告知、处罚等环节,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办理,由于制度健全,措施落实,责任到位,我市文化市场管理没有一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发生,综合执法人员无违法乱纪案件发生,在广大经营者当中树立了良好的文化执法形象。

2011年,行政服务中心文化局窗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中心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考勤制度。坚持“便民、高效、廉洁、公正”的服务宗旨,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之制》、《首席代表制》、《服务承诺制》、《窗口无缺位制度》、《审批专用章制度》、《网上审批制度》、《绿色通道制度》等十四项制度,依法履行行政审批职能,做好行政审批工作。我们加强和改进了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通过梳理,行政服务中心文化窗口审批环节精简50%、审批时间缩短50%,一般事项办事者往返次数不超过2次,实现了服务中心文化窗口由“接待型窗口”变为“审批型窗口”的目标。对没有产生的审批事项进行了分析,取消了音像出租、零售许可的收费。行政审批窗口所有办件信息全部进入行政审批应用系统,按规定的审批环节和时限进行流转,并自觉接受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截止12月,市文化窗口共受理44件,其中图书经营许可证21件;音像零售出租许可证4件;印刷经营许可证18件;娱乐场所经营许可证1件;办结通过44件,其中即办件25件,所有事项承诺时限内提前办结率均为100%,全年未发生因窗口工作人员责任导致所受理事项不能按时办结的情况。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积极参加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的创建“党员示范岗”、“红旗窗口”、“服务明星”的评选活动,窗口人员以“彰显服务水平,展示标兵形象”为主题,积极参与全市“行政服务标兵”劳动竞赛活动。本年度窗口多次受到表扬,2011年窗口工作人员先后二次被评为季度“服务明星”,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坚持学法用法,强化监督考核一是坚持学法用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我们以“强化素质,提高能力”为抓手,大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努力锤炼一支政治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通的文化执法队伍。局机关工作人员坚持个人学法和集中学法,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对于全局性的工作坚持做到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举办了全市文化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培训班,开展文明执法教育活动。连续多批次安排人员参加省文化厅举办的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稽查人员素质和执法业务水平。

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完成。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全面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依据各自职责和责任分工,层层签订责任书,使目标分解、制度落实,案例查处、过程监督的责任相互挂钩,互相联系。凡是制度要求,都要严格落实;凡是违反制度的,都要追究责任。坚持“谁分管、谁承担,谁延误,谁负责”的原则,树立不抓落实就是失职、标准不高也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坚持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健全层次管理、分项管理体系。坚持职能部门负责,细化、量化工作的标准和细节,确保工作无盲区。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严格奖惩兑现。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依法规范执法行为。将执法职权逐个分解到每个执法人员,定职责定岗位,定期组织执法评议考核。目前,已在我局形成一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办事高效、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营造一种团结协作、争先创优的良好的氛围。加强过程监督,是对工作完成的全程监控。坚持在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简化办事程序、保持清正廉洁方面强化考核,对所有项目审批、案件处理实行全过程、经常性的检查和督查。同时我们还通过明查暗访、调查走访、参与现场踏勘,召开业主、义务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及热线电话等形式,邀请经营业主、服务对象及相关科室评判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全年共向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县市区文化部门、经营单位发送征求意见函200多份,回收率达98%,总满意率达到96%,网上回复群众意见、建议27条。

制定了《市文化市场及“扫黄打非”案件举报受理、奖励制度》,对日常行政执法工作中群众实名举报,经查证违法事实确凿,视其情况给予100-1000元或罚款10-15%的奖励,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我局行政执法工作。

四、着力专项治理,整顿市场秩序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与为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进一步规范出版物市场经营秩序。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车站码头、步行街、广场天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打击无证照经营为突破口,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8000人次,检查市场2000余家次,取缔无证地摊游商500余处、无证书店5家,无证打字复印店3家。

大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中小学校周边书刊、音像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开展以打击盗版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加强对图书集中经营场所尤其是学校周边图书经营场所的管理和检查,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8870余盒(片),非法书报刊9650余册,有效地维护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强化日常管理。我局全年组织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沟,出动检查人员17600多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0600多家次,收缴各类非法书报刊2190多册、色情侵权盗版音像制品1225盘,收缴盗版图书及教辅1200多册、软件105盘,低俗光碟1396盘,非法电视棒17根,受理文化市场举报61起,查证办结举报案件38起,查处文化市场违规经营单位512家次,责令停业整顿51家次,责令改正303家次,警告158家次,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亮剑”销毁活动中,市文化部门销毁收缴的盗版、、色情光碟12000多盘、盗版教辅、非法图书、报纸期刊2万多册,游戏机8台,游戏机电路板120块有效的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

文明执法制度篇9

推进依法行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建设法制政府、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县、乡人民政府处于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第一线,承担着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繁重任务,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县、乡人民政府和县级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能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也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进一步加快推进县、乡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进程,我们对__县县、乡政府和县级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广泛听取了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掌握了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__县实际,就进一步贯彻落实《纲要》和《决定》,全面推进县乡依法行政工作谈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近年来,__县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行政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重点,以深化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为载体,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培训教育活动,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全面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着力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为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行政决策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进一步增强。县政府修订完完善了《__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听取意见制度,明确行政决策的权限和程序,畅通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渠道,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大大减少了决策的失误。20__年以来,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情况次,研究重大事项项。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编制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一步增强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按照“简化程序、减少环节,规范管理、便民利民,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改革审批方式,建立了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公开公正的行政审批制度。20__年以来,先后开展了2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项,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个。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工作机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门受理、转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简化了办事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前置审批。

(三)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制度健全完善,文件合法性、有效性不断提高。建立法制机构审核把关制度、各方协调论证制度和政府常务会议审批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把关,确保新出台规范性文件的质量。20__年以来,全县共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35件,其中县政府出台22件,乡镇、部门出台13件;因政策、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审核未通过的4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对县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向上级法制机构报备审查,主动接受监督。对乡镇政府和县政府工作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定期督促上报备案,从发文主体是否合格、内容是否合法适当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存在问题的提出书面审核意见,该纠正的责令纠正,该撤销的坚决撤销,保证文件合法。按照“谁起草、,谁负责清理、修改或废止”的原则,及时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各类规范性文件,严格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核,凡有明确依据的,予以保留、规范和修改完善,无明确依据的,坚决明令废止,做到一项不漏,一件不错,确保文件执行效果。

(四)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全面推行和落实,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执法依据明确、主体职权法定,执法行为规范、程序完善公开”的原则,依法核准、界定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权,建立完善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确保政府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一是明确执法主体,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按照“统一清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行政部门“三定”工作方案,严格依法核实确定行政执法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受委托执法单位,明确执法主体机关的名称、单位性质、实施主体的权力来源、执法类别、权限、范围、内容和职责,确定行政执法的主管、共管和配合机关及其法定职能,做到了执法类别、执法权限、执法责任明确。在清理执法主体、职权、依据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各行政执法部门根据执法依据修订、修正或废止情况,适时将本部门实施的法律、法规整理汇编,调整执法权限,将法定执法项目一一列出,逐项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明确职责,夯实责任,做到权责一致,有效避免了执法部门和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和空缺。全面推行了行政执法程序公开和听证制度,建立了操作简便、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法环节,做到执法程序规范合法。坚持规范与监督并举的方针,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承诺制、评议制,将执法依据、权限、范围、程序、时效、责任处罚、收费(罚款)项目、办事程序及结果、监督举报方式等事项向社会公开,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群众反映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违法行为,公开执法程序,限时承诺办结,及时报备审查,自觉接受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坚持以“两个规范”为目标,统一行政处罚的程序和文书格式,做到了行政处罚主体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罚适当,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准确。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行了统一票据、罚缴分离制度,各行政部门凡有收费项目和罚没权的,均办理了收费许可证和罚没许可证,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部上缴县财政。建立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认真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机关科学执法、规范执法的能力和水平。20__年以来,共评查行政处罚案卷122件,督促整改和纠正13件。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得到加强,有效化解行政争议能力不断提高。始终坚持合法、公正、公平、及时、便民的原则,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认真开展行政复议,积极参与行政应诉,及时有效地化解行政争议,较好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严肃性,塑造了诚信政府形象。加大层级监督力度,对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的及时予以撤销,坚决纠正到位,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对个案反映出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涉案机关提出建议,督促涉案机关完善管理,建章立制,加强执法工作,使个案的监督逐步向纵深的执法层次监督延伸和扩张,促进了政府机关依法行政。近年来,累计受理行政复议案件5件,其中办理3件,申请人自行撤回2件;依法答辩了行政诉讼案件6件,其中维持5件,改判1件。

(六)法制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县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监察、物价、编办、司法、法制、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政府法制办下设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陕西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各乡镇、各行政机关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本乡镇、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为法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县政府组建成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团”,聘请法律顾问2名,建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及时解决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的问题。县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列席政府常务会议,有效发挥了其在政府决策中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证件管理,坚持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佩戴标志,着装整齐,做到文明执法,逐步建立了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的行政执法队伍,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法制干部形象。

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报告制度、备案制度、案件评查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土地征用拍卖、违法建筑拆除等社会普遍关注的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报县政府,经会议研究讨论集体决定;对违法行为严重、情节复杂的较大行政处罚案件,报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审查;对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案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案件的执法依据、违法事实、惩处标准等项进行评查;对执法违法案件和执法错案,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切实提高了行政执法的整体水平

增强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纲要》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以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使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统一到《纲要》上来,为贯彻落实《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纲要》的学习、培训工作,按照“统一部署,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主要领导带头学、带头讲,带头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处理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按照建设效能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制定出台了《行政效能监察办法》、《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办法》、《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备案监督规定》等,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真正做到了权限法定、内容明确、程序公开、行为规范、监督有力,使政府职能转变到了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县、乡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从目前全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法制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是:

(一)规范性文件审查不严,备案不够及时。部分乡镇和部门为了规避监督,对本乡镇、本部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不报审,缺乏规范的审查制度,一些规范性文件质量不高,执行效果不够明显。有些乡镇和部门对规范性文件报备不够及时,甚至故意拖延报送备案,加之法制机构权限、手段有限,致使备案审查的意见难以落到实处,备案审查的监督效果不明显。

(二)行政执法监督不力,行政违法和不当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重视合法性监督,忽视合理性的监督,对行政机关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监督比较严格,但对自由裁量行为监督不够,一些部门打着合法的目的的名义,谋求非法或不当利益。同时,重事后监督,轻事前、事中监督,事后监督有硬措施,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影响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效果。

(三)行政执法体制不顺,权责不清。依法行政体制与现行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形成全方位的对接,一些部门之间管理权限、执法依据相互交叉过多,职责不清,造成多头执法、乱执法。有些部门为保护本部门利益,争权夺利,导致行政机关之间相互掣肘或互相扯皮推诿,超越职权、现象较为突出。

(四)行政执法责任制缺乏明确标准,责任没有真正落实。一些部门执法主体资格、职责范围、职权依据不明确,执法程序混乱,未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对行政执法过错行为只纠正不惩戒,只追究单位责任不追究执法人员责任,只考核不奖惩,削弱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作用。

(五)政府法制机构的定位不准,职能作用难以发挥。在20__年机构改革时,政府法制机构被设置为事业性质,与其承担的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政府法律顾问和依法行政工作的综合协调等职能很不相适应,甚至有些职责无法履行,也难以发挥行政监督纠错功能和作用。

(六)依法办事意识不强,

三、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纲要》,目标是建设法制政府,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纲要》规定的推进依法行政措施中,有部分项目属日常工作,需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有部分项目已具备实施条件,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付诸实施。做好《纲要》中已具备条件项目的实施工作,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提高文件制定质量和执行效果。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对行政机关立法性活动进行监督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及其部门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严格审查,及时报备,确保文件制定质量和执行效果。一是认真做好报审论证工作。政府法制机构要科学编制年度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对各部门报送提交县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从起草阶段提前介入,做好指导把关工作。对于涉及执法部门多、直接影响群众利益以及一些公共管理政策性文件,要通过召开讨论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保证文件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相一致,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与本级政府现行规范性文件相协调,符合规范要求,符合群众利益要求。二是加强备案审查工作。要建立规范性文件公告制度,对政府新制定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在政府网站或县有线电视台予以公布,并逐步建立公共场所政府规范性文件投放制度,方便公众查阅,接受群众监督。健全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明确备案时间、报备格式、登记条件,严格审查文件的合法性(包括主体、权限、程序是否合法)、适当性(合理、公开)和协调性(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衔接),对符合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资格、制定程序和公布方式的,予以登记备案,对不符程序要求的,及时予以纠正或撤销,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监督。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上下贯通”的备案工作目标,建立规范性文件统计、报告、审查责任追究等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途径。要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完善体制,规范行为,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一是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严格按程序执法,注意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利益关系人的权益,防止发生违法行使权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按照职权法定、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切实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问题,提高执法的整体水平。三是加强执法监督。行政机关要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重大决策事项,接受人大的监督;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支持和维护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群众举报、揭露严重违法行为,强化层级监督,建立经常性的监督巡视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须追究;加强专门监督工作,审计、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执纪,提高监督实效。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是建设法制政府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明确政府职权和职能范围,从“万能政府”中解放出来,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业交给企业、社会和中介组织,把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宏观规划、调控、服务和引导方面。要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审批,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决策程序,建立决策公开制度,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要将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公开,方便公众查阅,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三是加强对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要建立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机关、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做到行政决策权责一致。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文明执法制度篇10

一、摘要…………………………………………………………………………………2

二、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正文……………………………………………………3

1、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3

2、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4

3、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6

4、在公安机关中贯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活动的必要性……………………8

5、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搞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9

三、注释………………………………………………………………………………10

四、参考文献资料…………………………………………………………………10

论文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正稳步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这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执法机关的执法作风也要求向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转变。唯有严格执法,才能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我国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才能较好地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体现法律的尊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一切主题,一切形式的违法行为毫无情面地进行法律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是公正执法的本质,做到公正执法,才能保证权为民所用;文明执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我国执法机关的性质决定的,执法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能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最切实有效的保护、社会能否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首先要对其重视,理解其内涵,其次要实行警务公开制度,加大监督力度,以公开促公平,以公开保文明。

[关键词]:严格 公正 文明 执法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是公安机关三项教育①的专题内容之一,是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而来的,是三项教育的归宿点,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健全,公安作为一个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权力机构,面对新情况,加强了对民警的法律教育,强化对执法监督力度,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完成神圣的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保持对法律负责的高度精神,让人民群众满意。通过学习后充分认识到进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是公安执法工作的准绳,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重树人民公安警察在群众中威望的形象工程。

一、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严格执法是对执法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

(一)严格执法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警察综合素质,提高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在公安执法工作中,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执法责任制,强化落实各种形式的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人民警察队伍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加强执法规范建设,让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成为制度。要开展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技巧,对于屡教不改、蓄意闹事、干扰执法的当事人,多用‘‘智取”,少用“武攻”。要认真并贯彻行政复议法,保障国家法律监督制度在公安工作中的贯彻执行。

(二)法外特权不可为。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公安机关需要一些必要的职权,《人民警察法》第七条第十七条就规定公安具有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罚权、人身强制权、留置盘问权等二十个方面的权力。这些都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特有权力,但特有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适用情形下才能使用,反之,如果不具备适用情形而使用,就变成了法外特权,就是。要杜绝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法律业务的学习,提高法制意识。入世②后,一方面原有的法律法规作了相应改动,另一方面出台了的规定,公安执法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公安民警必须提高法律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加强警力保障。基层公安机关由于受经费的限制,警力保障不到位,客观上促成了民警的法外特权行为,要构建优良内务管理模式。优良的内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弥补体制和制度上的不足,减少违规事件发生。

(三)严格不失灵活,公正不乏热情,有理有节,不卑不亢。

公安机关是与群众接触最多的“窗口”警种,如何处理好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的关系是公安民警的新课程。杭州市公安局的有关数据表明,有40%以上的投诉集中在交管部门。曾有交警这样说过:“我们每天要处罚那么多的违章者,这些人不投诉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满意呢?”思想上的结点’’往往导致管理处于“两难”境地。杭州交警蒋定军在实践中善于学结,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交通管理办法,创造了从警三年,实现纠违超万却“零投诉”的业绩,以自身的形象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零投诉”的背后,反映的是过硬的执法素质。蒋定军能够大胆管理,掌握执法主动权,这与他深谙法律法规、业务水平过硬分不开;反映的是完美的执法艺术。只用普通话,能体现执法的正规性,面带微笑,能缓解被管理者的对立情绪,声音洪亮,能表现理直气壮,不怒自威;更重要的是,“零投诉’’的背后,反映的是端正的执法理念。执法为民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能不能端正执法思想,纯正执法目的,直接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只有这样,才能使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辉映,才能使管理与服务“双赢”。

二、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公正执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所谓公正执法,就是要求在执法活动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一切主题、一切形式的违法犯罪行为毫无情面地进行法律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同时,以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纠正执法活动的偏差和失误,有效地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据资料报道,20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已经审议和通过各种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文件就有328件,这期间国务院还制定了700多件行政法规,各地方省级人大制定和批准了5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仅八届人大五年间,就立法118件。通过普法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执法中,更加注意执法的公正性。

(一)切实解决公安民警在执法中思想意识问题。

不公正执法,表现为办关系案、人情案、以罚代刑、降格处理、主观因素融入执法当中等多种形式。存在这些现象主要是在执法时有以下几种意识上的偏差:一是在执法时宗旨意识产生偏差,不广泛深入地调查,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细听群众的呼声,随意执法。二是在执法时证据意识产生偏差,不注意收集证据,搞“疑罪从有’’推定,搞刑讯逼供,漠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对国家、公安部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行为不认真贯彻执行,搞形式主义、听之任之。三是在执法时权力意识产生偏差,把日常执法行使权力与人服务分割开来,以权压民,滥用强制措施,违反警具警械武器管理规定,随意使用警具警械武器,把手中的权力扩大化。四是在执法中利用意识产生偏差。执法创收弥补办案经费不足,因利益驱动产生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执法现象,不按法律法规办理。五是在执法时情感意识产生偏差。一方面碍于上级、领导、熟人、朋友、亲戚等的说情,违背法律意志造成不公正执法,另一方面将个人情感因素融入到执法过程中,因个人情绪波动而对群众态度生硬,因个人得失问题而歪曲法律法规,主观上造成不公正执法。执法行为的不公正,必然产生严重的执法后果:一是损害了受害人的利益;二是损害了受害人和犯罪嫌人对法律的期望值与客观评价;三是姑息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这直接降低与损害了人民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信誉和形象,尤其是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直接反映出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和行为能力。

(二)换位思考,权为民用。

要杜绝不公正的执法现象,民警应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即在群众有求于你的时候或当你见到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将你自己的身份与需要帮助的群众对换一下,体会他们的难处,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假设你在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民警对你报案不受理、受理不处理、处理不执行、执行不彻底或一听了之、一看了之,甚至一笑了之,你是否对公安民警这种不公正执法的行为产生怨恨之感?因此,民警在执法工作中,要经常想一想百姓受到侵害时的痛苦心情,经常想一想百姓对不公正执法的无奈和怨恨心情,真正做到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做到了换位思考,形形的不公正执法现象就能是到有效遏制。

(三)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素质,全方位督促公正执法。

执法素质是一个民警的执法理念、意识、心态和知识、技能、能力在执法过程中的综合需要和具体体现。除了人民警察综合素质所应具备的理论、科技、体能等素质外,还必须提高执法素质。提高执法素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民警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掌握一切知识、技能的钥匙。这里说的文化素质,是指必须具有中专或大专、本科学历,否则很难正确理解、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很难把执法中碰到的问题想深、想透、想全面。目前,社会上“泡沫学历”泛滥成灾,令人堪忧。据了解,不能制作讯问笔录等法律文书的民警大有人在。从总体上看,除去那些教学质量低下的“泡沫学历”不算,我们民警队伍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基层机关尤其如此。

2、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度责任感是指对人民群众的极端热忱和极端负责,执法是一个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过程中,任何执法都包括若干阶段、环节、项目和内容。一起案件,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个阶段、环节、项目和内容出现纰漏,就可能侵犯公民权利,就可能把案子搞错。所以,执法全过程中,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融于始终。如四川金堂民警饿死案件③,本是不该发生甚至有可能办得较好的事情。假如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在青白江区公安分局团结村派出所实习的警校学生穆羽再多那么一点点责任感,派人或亲自到李德芳家里去一趟,事情还会发生吗?所以,要深刻认识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公,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完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历史使命的立足基本”。

3、必须全方位监督执法行为。监督机构不力,执法过程缺少相应的约束,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与制裁,是随意执法现象重要原因。要根除这种现象,必须全方位监督执法行为。全方位监督,要着重加强内部监督。要健全完善纪检、督察、法制等部门分工协作的内容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开展执法大检查。全方位监督,还要强化外部监督。要采取开门评警、警力公开、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等多种形式,把党风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执法活动置于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之下,不断拓宽警力公开内容,确保民警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三、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体现。

文明执法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谓文明执法,是指执法人员以人为本,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办理各种案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文明执法是人民警察的属性所决定的。《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六十条和六十二条中的法律责任规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这些都是对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具体要求。

(一)制约文明执法的因素及原因。

1、公安机关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有法不依,随意执法,野蛮执法,滥用强制措施。滥用武器警械,刑讯逼供、致人伤亡,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二是渎职失职,,有警不出,有警不立,该处理不处理,严重损害公安部门的威信。三是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甚至贪赃枉法,与犯罪分子沆瀣一气,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严重败坏公安队伍的形象。四是滥收滥罚,乱扣乱没,利用手中权力创收敛财,严重侵犯群众利益。五是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对群众的困难麻木不仁,对群众的求救无动于衷,冷硬横推,甚至胡作非为,欺压群众,严重背离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六是内务管理松懈,办公场所脏乱,纪律作风散漫。七是法治意识不强,执法水平不高,办案质量低。

2、严重败坏了公安队伍的声誉,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客观方面,有社会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有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程序不严密的问题,有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警力不足,经费困难的制约等。从主观方面来检查,首先是执法思想不端正。长期以来,队伍一直存在着在强调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对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在强调加强治安管理的同时,为群众提供热情服务不够;在强调破案的同时,注重严格执法、确保办案质量不够等问题。一些民警没有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真正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的问题。其次是特权思想作怪。一些民警群众观念、法治观念、服务观念淡薄,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动辄以管人者自居,凌驾于法律之上。甚至粗暴、野蛮对待群众。第三是由于入口不严、出口不畅,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素质不高的民警,不仅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甚至执法犯法,成为害群之马。

(二)必须注意“文明不能执法,执法不能文明”的谬论。

有些人认为执法是责令违法者纠正违法行为或予以处罚,必须严格、严肃。违法者是不讲文明的,文明执法纠正不了其违法行为。如,如交警在纠正交通违章时,向违章者敬礼,没等出示证件,违章者就开车溜走了。其间当事人为阻挠执法,侮辱执法人员,蓄意扩大事态,引起路人围观,堵塞交通。公安民警为了尽快平息事态,将辱骂、洒泼当事人制服,这难道是不文明行为?如果不强制制止,事态就不能平息,执法就不能顺利进行,破坏执法的状况就不能得以改变。首先,符合法律程序的强制是完全必要的,要注意区分在执行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执行和制止群体性闹事事件中发生的推搡、拉扯等行为不能与不文明执法混为一谈。文明执法是一个过程,有的群众对公安“强制执行”缺乏了解,单凭看到强制性情景就指责或投诉警察“不文明”,有失公允,是对公安机关的误解。对于人民警察奋起自卫,冒着生命危险制服闹事者,从法律上讲,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益免受侵害,对于那些使用暴力袭警行为的人,使用警械武器予以制止,这是正当防卫,不仅不负法律责任,而且应当受到鼓励和表扬。其次,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和对公安工作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在行使他们的权力的同时普遍并愿意承担法定义务。要加大全民普法教育,宣传、教育、新闻等部门要加大市容宣传教育力度,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人民群众了解公安,理解公安,支持公安,明确不接受处罚或暴力依法执法是违法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四、在公安机关中贯彻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的必要性。

强调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相对于公安队伍目前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而言的。它关系到公安队伍在今后能不能完成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艰巨任务,给党、国家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因此,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保障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重树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势在必行。

首先,这是由公安机关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体现就是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公安机关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践者、执行者,又因其作为国家及其的强制力量为全社会及各行业遵守国家法律,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能否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任和信心。所以,必须从公安机关在依法治国进程中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意义。

其次,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和执法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对公安机关服务的质量要求。因此,必须认识公安工作的本质,把握公安工作的规律,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公安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建设来抓。公安工作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执法就是公安工作的本质特征。公安工作的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与本质同一程度的范畴,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就是公安工作的规律性要求。所以要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和为公安工作的规律性要求提出来,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做好公安执法工作,从而达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服务社会、服务公民的目的,维护社会主义。

再则,贯彻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活动也是党和政府对公安机关的一贯要求。199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公安法制建设,各级公安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1996年第十九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八严格执法,加强公安法制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指导方针。1999年4月,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中提出,全体政法干警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肃执法,秉公办案。

五、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搞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执法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职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既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实现公安工作让人民满意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在实践中搞好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呢?

首先,我们要重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理解其内涵实质。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之策,需要有法律的保障、执法机关的公正执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等多项措施的有机统一。从抓教育入手,增强广大民警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和思想认识。民警每日接触的是社会上的各种阴暗面、错误思想、丑恶现象,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难保不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前失足。因此,要帮助民警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树立公仆意识。思想工作做好了,行动才能跟上去。在工作中要实行严格的管理,通过制度、规章把民警的行为规范到法律允许的尺度内。我们不仅要对民警的八小时内进行管理,还必须将管理效用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对知法犯法、徇私枉法者要从快、从重处罚,对问题严重的坚决清理出公安队伍,不能怕露丑揭底,影响队伍形象,以起到敬戒他人,保持队伍整体的纯洁性的目的。

其次,就是要实行警务公开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排除暗箱操作,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保文明。近些年来,由于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也不断提高,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日益增强,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法院的审判监督、新闻媒体的新闻监督以及人大、政协、纪检等部门对公安执法的监督都在不断加强,这对公安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民警树立换位思考,要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机制,制订内部监督机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案件评制制度、回执回告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仅从执法者的角度出发,也要从当局人的角度考虑;不仅要从公安机关角度出发,同时也要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还要利用多种方式的监督渠道来获得执法反馈,通过外界的反馈来修正我们的执法行为,来改善我们的工作作风,来赢得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实事求是的作风,认真严谨的态度,自查自摆问题,认真积极整改。确保公安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一个台阶。就是不断规范公安执法工作,加大对执法活动的监管力度,有力地推动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注释:

①公安机关三项教育:是指2001年度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

②入世: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③饿死案件::2003年四川省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等人,在对吸毒人员李德芳执行强制戒毒过程中,对李德芳提出的其三岁的女儿在家无人照看的情况,在和李德芳家人联系不上时,仅仅向李德芳居住地的青白江区公安分局团结村派出所打了一个电话,让该所处置,在团结村派出所实习的警校学生穆羽接到电话后,也只是往打李德芳家人的电话,联系不上时既不亲自去李德芳住处,也不向领导汇报,最后导致李德芳女儿饿死家中十余天后才被发现的惨剧。

参考文献资料:

总书记“七一”讲话

《人民公安部》2003.7.24第五版

《人民公安部》2003.7.30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