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6:04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

【关键词】腊罗巴文化;彝族;民族传统体育

导论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发展的软环境、软实力。《文化力》一书开卷伊世界认同和追随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在总结前人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基础上,从云南南涧地区实际出发,分析腊罗巴文化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总结民俗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得到一些较新的观点。腊罗巴文化在彝族的变迁中产生,在娱神慰神悦神的仪式中产生身体运动文化。并对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着深远的影响。

1.彝族的变迁.腊罗巴文化产生。腊罗巴文化内涵及信仰

1.1彝族的族称及变迁

1.1.1族称

彝族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泼”,彝语意为“人”)由于彝族分布很广。

1.1.2族源

彝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内,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砻江支流以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及滇西的华坪、宁蒗、永胜等被称为云南的“小凉山”的地区,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区,广西的隆林、睦边两县。彝族分布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复杂的高山,有的属于高寒山区,平坝和河谷地带很少。

1.2腊罗巴系的由来、族源及分布

彝族“腊罗巴”脉络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和专家学者的分析,六祖分支后,彝祖阿普笃慕后代武、乍两支居云南,进入今云南武定、禄丰、寻甸一带,两支部落相安无事百年。

1.3腊罗巴彝族的生存环境

1.3.1自然环境

每一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地域之内,形成特定的地缘关系。而这种对地域的依恋感则常常反过来强化着人们对开展彝族传统体育的定位。

1.3.2社会情况

“腊罗巴”是南涧县的土著居民,全县面积1731.63平方千米。总人口21.7064万人。

1.3.2腊罗巴文化精神

(1)崇虎尚虎

彝族自古以来有视虎为祖先的信仰。“罗罗”①是现在彝族30多个支系中的一个主要支系,“罗罗”为“罗”的叠音,也即是“虎人”的意思。先秦古籍《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记载:“有青兽焉,状如虎,名为罗罗。”清吴任臣注引明朱谋纬的《骈雅》也说:“青虎谓之罗罗。”[1]吴任臣说:“今云南蛮人呼虎亦为罗罗,老则化为虎,见〈天中记〉。”明代陈继儒《虎荟》(卷三)中说:“罗罗——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据学者考证,古籍中记述的“罗罗”的信仰习俗相一致。现在的南涧彝族巫师仍然认为彝族经过火化,其灵魂便变为虎。对此有研究资料显示,自称“罗罗”的彝族其自称与虎相同,这表明彝族是远古氏族部落的遗裔,故现仍按传统以虎族“罗罗”自居。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只虎,虎死一支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从称呼中可以看出,彝族自称为“虎”。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

(2)图腾崇拜

人类生命发展的历程总是伴随着人类的创造在不断地进行着,所谓“生命的意象”是一种抽象的感性形象。它是建立在原始先民对自身生命的体验和理解之上,并渗入一定主观情感和意味的客观事物,这种感性形象蕴含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比生活中的实际形象更富想象色彩。例如虎图腾崇拜对日月天体的崇拜等等都无不展示了创造者对“生命狂热的追求”。从本质上来讲,崇拜是一种思维,一种诉求;而这种思维与诉求的凝结体便是呈现于观者眼中的“图腾”。

(3)对火的敬畏

彝族的古典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在有关万物起源的叙述中,对火的起源有这样记载:“远古的时候,大地之上空,降下奇特物,降下繁衍雷,降到恩结杰勒地,变成火燃烧——为人类繁衍而燃,为人类利益而燃火尾火翅散,四面八方燃;火渣火种散,红土地上燃。生出儒博伟格,成了人类的祖先——彝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火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彝人一生都离不开火,从出生、成长到回归祖界(去世)。彝族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道出了火在彝人生命中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彝族人崇尚火,对火的崇拜始终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火在彝族人眼里是有生命的,是神圣的。彝族谚语有(汉人敬官,彝人敬火。)的说法。彝族人生下来就在火塘边上命名,长大后在火塘边议定婚事,死后进行火葬,彝族民间的各类宗教仪式也大多借助火进行和完成。火的个性特质和自然特征,影响和创造了山地文化型的彝族人的心理特质。火的热烈、激情、强悍,无不体现在彝人的精神世界中。

2.腊罗巴文化在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

2.1腊罗巴文化引导彝族民族传统体育起源

(1)虎崇拜——老虎笙舞蹈

彝族崇拜虎。认为虎是他们的祖先,在危难时刻会得其保佑和庇护。彝族先民还认为自己是虎的后代,死后会变成虎。在彝族集居地,所居山名、水名、地名乃至人名多以虎命名,并且认为万物起源于虎,虎能为彝族人民消除灾难,带来吉祥。彝族祖先思想上的这种烙印流传至今,从现代彝族虎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中,彝族同胞所开展的传统体育舞蹈——老虎笙中得到充分体现。

(2)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哑神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南涧县公朗镇盖瓦西村都会举行盛会,四乡八里的村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盖瓦西村点燃篝火,吹芦笙,打歌,跳哑神之舞,祈求平安吉祥。人们通过这种古朴粗犷的摊舞,来驱除鬼怪、驱除瘟疫达到心灵的寄托的祭祀活动。在以前祭祀活动期间有相当多的生殖崇拜内容,现在随着时代变迁的发展渗入了大量娱乐活动,少了最初的严肃及沉重,多了一些欢乐。

(3)火崇拜——“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腊罗巴彝族人火崇拜中最直接、最广泛的一个典型体现。火把节的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羊对火神进行各种祭拜仪式,并举行赛马、摔交、斗牛、斗羊、斗鸡、选美、“摩尔秋”、“朵落荷”等彝族民间民俗活动。延伸出跳火绳、爬油杆、打陀螺、赛马、斗牛、摔跤、蹲斗、磨儿秋、藤秋、射箭等风格独特的各种竞技项目。

2.2腊罗巴文化促进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彝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只有从彝族传统腊罗巴文化的传承和演进中才能深刻体会到。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生产劳动、、节庆习俗、家族、收徒拜师等方式进行。

2.2.1生产劳动中传承

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它源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远古彝族先民为了生存、自卫、生活,一些奔跑、跳跃投掷、攀登等项目就成为基本肢体活动,逐渐演进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射箭”“摔跤”“磨秋儿”。

2.2.2宗教祭祀中传承

在图腾崇拜、宗教祭祀和节庆活动中许多具有体育元素的身体活动应运而生。彝族腊罗巴人崇拜虎,信奉火文化,哑神节祭祀活动中形成与传承了“老虎笙”“哑神舞”等。一年一度的哑神节活动促进了彝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3节庆习俗中传承

“节庆是指固定时间,以特定节日为主题举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约定成俗、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活动。”彝族“火把节”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出很多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跳火绳”“爬油杆”“斗牛”等。

2.2.4家族中传承

家族传承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南涧腊罗巴彝族“跳菜”就属于家族传承中的体育表演类项目。

2.3腊罗巴文化促进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腊罗巴文化将彝族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纳入到当地的民俗节日全民健身体系中,作为他们休闲娱乐、健体强身的锻炼项目,像老虎笙舞蹈、跳火绳、赛马、跳牛以及打秋千等等,通过有组织地推进实施,既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达到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目的。二是突出比赛传承主题。为调动彝族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可举办不同层级或跨区域的体育比赛,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不断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自娱自乐的属性,民俗节日气氛增加趣味性,扩大娱乐性,增强普及性,使彝族民族传统体育真正成为与时俱进的大众娱乐项目。

参考文献:

[1]夏思永《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民族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社.

[2]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3]《云南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精神文明;现代化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概述

从概念范畴视角溯源“文化”原始含义,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共时概念和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华民族文化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演变后形成的现当代文化。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历史特征。《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可见“文”含义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文化象征符号和民族文物典章等。“化”本义为变易、造化、生成,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①这里“文化”的概念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文化理想主义色彩。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随着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中国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表征。正如贾敏曾指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折射出各民族的精神文明渊源,同时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明传统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集体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内在基本特质和该民族外在精神风貌的传统文化。中国由56个民族构成一个大家庭,其中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蒙古族的草原传统文化、朝鲜族的盘索里、农乐和散调等传统文化、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传统节日文化、藏族的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等、彝族的农耕文化等。实际上众观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有原始宗教文化、婚姻习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丧葬习俗传统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传播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记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以此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历史性,指历时性的文化整体,而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具有生命力文化内容。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体现各民族各种逻辑思维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各民族民间各种神话传说是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述内容,如“开天地”、“神农尝百草”、“女娲造人”、“仓颉造字”。众观中国各种思想文化渊源,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孔子“仁义礼智信”、释教佛法“慈悲普度”等。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儒、释、道信仰与各民族的原始和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以各民族原始为核心,以包容、发展和维护人间伦理道德等优良的传统思想为可持续发展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以《中庸》《大学》《孟子》《论语》为主要代表著作,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思想核心;2.道家传统文化思想,主要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以“道德,无为、逍遥”为传统文化核心思想;3.墨家传统文化思想,以墨子、《墨子》主要代表,并以“兼爱、非攻、举贤、节俭”为传统文化思想渊源内核;4.法家传统文化思想,以韩非和李斯为主要代表人物,以《韩非子》著作为代表作,以“君主集权,以法治国”为传统法制文化中心思想;5.名家,代表人物如邓析、惠施、《公孙龙子》等;6.阴阳家,如“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等传统文化;7.纵横家,如鬼谷子、苏秦、张仪为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战国策》;8.杂家,如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如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和施耐庵(《水浒传》等;还有兵家、医家等。琴棋书画,比如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还有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地域文化(如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等)、传说神话、传统音乐和衣冠服饰等文化内容。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积淀着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创新根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和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由民族的气节、民族的信仰、民族的传统、民族的审美、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愿望等构成。以上提到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先民生活实践的精髓,是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文化发展脚步的遗迹。实际上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主要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因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各种传统文化。以功能视角为出发点看,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许多传统思想观念与人类精神文明,可以对远古时期的氏族或部落或国家秩序起着重要的巩固和稳定作用,对当时人类现实生活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和理论服务作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道德观念、民间信仰、哲学思想、艺术精神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塑造和培养具有民族特质的优秀精神品格和高尚道德品质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民族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人民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同时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底蕴,对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根据前面谈到的“文化”所富有的含义,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集体所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③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它涵盖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亲属关系、民间社会组织、社会交往、岁时风俗和人生礼仪以及娱乐游戏等)和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习惯法等)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存在形态,前者主要以物质形态留存于民间,后者以口头等形式存在于民间。目前多数学者对文化分类如下,有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亦之分;有主体文化和从属文化;有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等。这些分类仅表现个人对文化分类的初步认知,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主要谈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民族传统文化满足当代社会人类的需求,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关怀当下民族群众的生存现状,用传统文化思想来一些和塑造人民的正确价值观念,进而推动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④民族精神主要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民族团结、协调社会发展、指导社会实践、推动民族生存和促进建设精神文明等。民族精神是一种孕育人类的精神样态,也可说是一种民族人民内在的心理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外在精神风貌,彰显出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品质,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意识、生态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习俗和哲学思想等,折射出该民族的集体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富含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国各民族人民友好交往的文化思想观念,是各民族与国内外交流与共同生活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对该民族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它可以集中凝聚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内部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共建和谐文明家园。独特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民族信仰、民族道德、民族自信、文化自觉等的肥沃土壤。民族传统文化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具有渊源关系。民族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经济生活、艺术成就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民族现代化精神文明的表征。中华民族拥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坚定不移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理想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某个程度来说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根脉,而民族精神却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各民族精神文明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核心内容和精神灵魂。只有在民族精神的关照和指引下,民族文化才有前进的巨大动力和正确的方向。这种动力和方向正是对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既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特点,也有中华文化共同特质的一面。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形成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知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和生命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国力鼎盛时期的唐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具有历史的渊源关系。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和精神归属所呈现出的民族精神面貌。只要各民族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传承与保护,可以促进维系社会伦理,进而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文明家园。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仅要保持原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现有的民族文化特质和特点,同时以发展的眼光要吸收和接纳外来文化。正如曾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⑤可见精神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认识和创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生活现代化的厚重底蕴;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是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趋势;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唤醒民间群众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加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科学的逻辑思维、民族的法制观念、辩证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民族精神、民族情节和民族思想意识等成了当今文化知识结构体系。我们祖先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善恶有报”是民众社会意识的具体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们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忠孝节义”是人们在世的行为标准。这种传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充分体现,如彝族道德经《玛穆特依》中详细记载人与人、人与自然等要和谐相处的思想道德。相对而言,传统文化是旧的,现代文明是新的,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关系,事实上呈现出统一和对立的双重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人云:“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中而不知外,谓之鹿砦;知外而不知中,谓之中转蓬”。可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需要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要珍惜和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同时选择性的借鉴和接受外来民族文化,即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

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不仅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精神基础,而且还要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和新时代的需求,即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建设精神文明,不能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索民族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促进创新民族精神文明理论和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加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文化、经济等基本制度体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等移风易俗的途径改造日常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协调的和谐生活。在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实践中改造人类精神文明世界,在传承和传播民族精神文明过程中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精神文明的载体,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发挥鼓舞人民和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和可行的方法,重新认知和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表征,是世界人类交流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子孙后代自觉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总结经验,指导实践,进而促进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形成民族信仰文化体系,进而推动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价值体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精神文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正确的有价值的选择,以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保护、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致使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注释:

①参考姚敏:《析中国传统文化,传民族文化精髓》,《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年21期。

②贾敏:《试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及其路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5期。

③库兰・尼合买提:《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传承、弘扬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4期。

④王钊:《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初探》,《世纪桥》,2012年5期。

⑤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的内容,转载佘双好、田贵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1期。

参考文献:

[1]李存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J].哲学研究,1994(9).

[2]夏振坤,唐龙.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5(2).

[3]杨沛艳.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1997(4).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这充分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吸纳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开拓自己的视野,能够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爱国情怀,并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要想学习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影响力。教学中可以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讲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而让学生更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入脑、入心、入行。

3.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相连,文化相通,不可分割。民族地区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各民族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会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少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和歧视,能够更好地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精神融合、文化认同、价值互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容易形成平等、理解、接纳的认同态度和价值取向。

4.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并且落实到德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实践中,使德育教学工作落在实处。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

1.增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的内容

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教学上,应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寻根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爱国、友善、诚信、公正、和谐等理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而来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

2.增加与爱国主义教育及自强不息精神相关的内容

民族地区的大学生一直都是敌对势力渗透拉拢的一个重要群体,我们一定要动用一切资源,使用所有办法来与敌对势力做斗争。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内容,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充分利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高职院校各民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了解我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爱国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着力引导民族地区各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3.增加与诚实守信和品德教育相关的内容

民族地区各民族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考试作弊、欺骗师长、恶意欠费等诚信缺失的情况。“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范。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对于立身做人、成就事业非常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更好适应社会的需求。

4.增加与多民族和谐共处、相互了解相关的内容

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各民族学生了解汉族同胞的年俗、各种节日的由来等等,在增进民族理解和认同、协调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用中华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弟子规》等来强化民族地区学生的文明意识、自律意识、报恩感恩意识,对于形成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中认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正当其时。当然,由于各民族学生之间语言不通、思维和生活习惯不同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使这项工作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不懈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全力以赴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静,刘世强.活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02).

[2]郭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83.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4

民族文化是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国家文明,民族文化符号承载了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人文等重要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族文化符号作为民族象征,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艺术的设计当中。艺术设计者往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这种设计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应用中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本文讲述了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使用的现状以及分析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如何正确使用民族文化符号。

关键词:

民族文化符号;现代艺术设计;应用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史文化作为民族象征,是民族发展历史的积淀和浓缩。社会总在发展和进步,民族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符号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及资源,现代艺术设计引入了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不仅是对民族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提升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赋予现代艺术浓厚的民族韵味,

一、民族文化符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当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历史不断向前留下的社会文明。青铜、陶瓷等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都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它可以是文字、图形、建筑等实体事物,比如长城、故宫、图腾等,甚至可以是非实体,比如一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筑、绘画、艺术设计等领域,民族文化符号都有参与应用。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不仅能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比较含蓄,有的具有抽象性,有的则以形传神。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现状

1.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

现代设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日渐成熟,设计理念也有着变化,之前中国的设计思想会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近几年,这种思想慢慢减弱,许多设计师们转向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使得设计作品具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这种运用民族文化符号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者中间流行起来,甚至有些设计者并没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深刻的理解,完全体会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仅仅一味的机械般的滥用,不仅表达不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更使设计作品变得刻意,不自然。

2.民族文化符号的搬用

民族文化符号体现的是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不应该单纯地被看做是一种符号。设计者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运用时,应该结合现代的时代精神,选用合适的民族文化符号,表达出正确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就目前设计行业情况来看,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时,仅仅是简单的将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剪接、组合,完全是照搬照用。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没有任何创新理念可言,对民族文化也是一种不尊重。

3.民族文化符号的错误使用

民族文化符号具有深层的、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它代表了当时社会人们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以及民风民俗等,因此,在现代设计行业中,要想正确合理地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必须正确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含义。在如今的设计行业中,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各个艺术设计方面都有民族文化符号的参与。但是从一些设计作品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和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意愿是不相符的。虽然设计师们融入了很多民族文化符号,但是他们却不能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符号代表的意义,这种设计做法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亵渎。

三、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正确应用

1.领悟民族文化符号内涵

正确应用最重要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每种民族文化符号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文化意义,势必会造成对民族文化符号运用错误的现象。因此设计者除了研究如何设计作品,创新设计理念之外,还应致力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和意义。设计者在对民族文化符号使用之前,应该仔细正确理解这种民族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现代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创造,在艺术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并且还可以与时代结合,在传统文化意义上增添时代特点,让设计作品更具有时代感。

2.使用公共识别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

艺术设计面对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要结合受众的需求、欣赏水平,不能只顾自身的满足和表达。受众的接受度也是判断一件艺术设计作品是否成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极少的机会可以接触到民族文化符号,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接受能力下降,所以,设计者在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时,一定要选择公共识别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这样受众对这些艺术设计作品才有比较好的接受能力。

3.寻找创新点

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是必要的,做到民族文化符号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观相结合也是极其重要的。创新的脚步不能停下,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运用时,可以适当地对一些符号进行加工变换,进而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这样不仅在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基础上增加新的价值体现,也使得艺术设计作品有了更浓厚的文化内涵,更符合了现代对民族文化的创新要求。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民族文化符号和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结合使得二者在原有的层次基础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四、总结

传统民族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现代人们所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它,新一代人要继承并且发扬。现代艺术设计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民族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者们要正确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内涵和意义,将其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去,二者相结合,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继承和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感,也是帮助艺术设计有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更向外界展示了创新设计理念。

作者:施楠单位:昌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畅.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的相关探讨[J].戏剧之家,2014(18):313-313.

[2]曹梦依.分析艺术设计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J].才智,2013(35):193-193.

[3]朱星亚.浅议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认知意义[J].电影文学,2009(14):25-26.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繁荣;发展

中图分类号:J1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07-0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几代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目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将社会和谐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化、具体化,并赋予其更丰富、更科学的内涵。

一、民族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

社会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文化和谐。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在于构建和谐文化,而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和谐文化的多民族、多样性特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传统文化既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又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地域、民族传统、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传统文化无不以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艺术为载体和表现方式,体现了各民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特征的时空貌像,从而折射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纵观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内向存在和外向表现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传统艺术是民族成员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文化体现,民族文化的根脉深植于民族传统艺术,民族传统艺术蕴含了本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特征,也正因如此,民族传统艺术是一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社会符号,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对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国家为边界的广义民族和以地域、血缘、为标志的狭义民族莫不具有上述特征。因此,尊重、保护和繁荣民族传统艺术,展现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杰出文化创造力,研究民族传统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促进民族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保护与繁荣民族传统艺术的时空条件

民族传统艺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民族国家的社会文化领域,对民族国家乃至国家内部的民族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在缩短信息传播距离、降低经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传播手段的革新,使文化艺术的大众化交流与传播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作为一种普适性价值在全球范围的确立,不仅为产品包括文化、艺术作品的流通提供了基本的、共同的价格机制,也要求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和服务目标的大众化;全球化则以其开放性对民族国家及其内部的民族心理边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即使民族传统艺术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又为民族传统艺术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艺术发展的本质在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因而,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就建基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之中。民族性的解构与嬗变构成时代性的赋存,而时代性的展示与活化需要民族性的支撑,艺术一旦丧失了民族性便丧失了艺术应有的内涵。近年来我国许多民族传统艺术如纳西古乐、裕固族口传文学、瑶族服饰、苗族木制家具等所面临的困境无不呈现出艺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相互抗争态势。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裂解和嬗变。一些民族区域政府为发展旅游产业,对本区域传统民族艺术进行不切实际的改造与包装,反而导致传统意识的本真丧失。因此,民族传统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艺术风格”。当前的时空条件下,民族传统艺术发展应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保留和反映真实的历史,彰显其历史教育功能;二是展示和刻画生动的现实,彰显其现世启示功能。所谓“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虽着眼点与侧重点不一,但立意均在于凸现对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教育与现世启示功能的统一。

三、保护与繁荣民族传统艺术,市场化原则与公益化方式不可偏废

创造恬美家园,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心愿。民族传统艺术由自然状态进入制度化过程进而参与全球化过程,是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艺术必然会面临与外部文化的交融、整合乃至冲突,也要求民族传统艺术的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既顺应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从而以艺术特有的魅力构建民族和谐文化,就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务实的措施发展与繁荣民族传统艺术。

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市场化原则。这里的市场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走产业化道路,发展艺术产业。二是摆脱封闭思维,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内外市场,在艺术的交流与整合中求得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

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8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高潮,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

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

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3]林炎志.国学的当代价值与民族精神之塑造[J].科学社会主义,2007(3):78.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广大官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既要充分发挥它对官兵思想的引导和凝聚功能,又要注意克服其消极和负面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官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形式存在着。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积累世代延续,已深深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内化为中国人民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甚至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当社会化过程把传统文化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素质时,便赋予他们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第一,有意识继承与无意识渗透的相互交织。有意识的继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启发官兵的主观意识活动而被其意识所掌握和接受,从而形成新的意识。这种影响,是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达到的。无意识的渗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官兵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作用。生活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当代革命军人,其思想意识无不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其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的、不知不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无意识地遵循着一定的方式、习惯及行为模式。

第二,稳定性与变动性的有机统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性格情感一旦形成,就将深深地潜藏于官兵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长期产生影响。但某些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情感倾向一旦形成之后,由于新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情感模式的作用而被否定。因此,传统文化对广大官兵的影响又具有可变性的一面。

第三,积极效用与消极效用同时并存。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两面体,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色调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它包含着一些优秀的成果、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赋予理论以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封建专制制度和剥削阶段的思想意识主导之下,使中华民族文化被严重扭曲,包含有一些消极、落后、负面的因素,如封建纲常礼教以及封建的愚忠思想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加以剔除。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官兵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双重的,这应当引起部队思想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二、把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

长期以来,在部队开展的思想教育教育中,往往注重对广大官兵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有所忽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部队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而民族精神主要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因此,民族历史越悠久,民族文化越丰富,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就越深邃,从而也就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对象化,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在对广大官兵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时刻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二,珍视和爱惜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的首要条件。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直接思想来源和宝贵思想资料。否定民族的文化传统,必将导致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失落,从而导致民族精神和社会道德的滑坡。在对广大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和弘扬民族精神,离不开对广大官兵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广大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消除当代革命军人的种种误区。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价值导向的一些失误以及市场经济某些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当代革命军人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步入了种种误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精华则有利于消解这些误区。例如,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以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有的官兵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个人欲望、个人需要,把个人得失看作是高于国家、军队和集体利益的东西,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成长和部队建设发展的关系。这种个人主义导致了少数官兵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因此,对他们进行传统的群体精神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社会是一集合的整体,个体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是家族、国家或天下的一员,如果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个体的生存也便随之失去根本保障。因此,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利益。因此,在对广大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继承和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将群体精神的民族文化营养注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并以此对广大官兵进行教育,无疑会有助于消解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对广大官兵产生的消极负面影响。

对当代革命军人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直接关系到官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应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部队思想教育领域,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常态化,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有漫长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和家庭本位的生活方式以及专制主义的官僚政治,养成了许多根深蒂固的陈旧习惯、腐朽作风和落后观念。这些陈规旧习随着历史的进程,也逐渐积淀到人们的心理之中,形成一种固化的社会心理,影响着当代革命军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在对广大官兵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应设法避免和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给广大官兵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官兵接受新思想和观念更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不但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而且本能地排斥新思想和新观念。传统文化毕竟是过去的、历史的东西,是以往历史时代的产物,与当今时代对官兵的要求之间必然存在某些矛盾和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不利于当代革命军人接受新思想,形成新意识,从而实现思想转变和观念更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广大官兵要紧跟时展的步伐,适应时展的潮流,把握时展的脉博,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的思想,这既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在开展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时,尤其要注意克服和消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给官兵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网络;民族虚无主义;边疆民族稳定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35-03

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崭新的文化。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原因,边疆地区的网民的绝对数量虽然低于中东部地区,但是网络的影响却是存在的,边疆地区还更易被渗透。境外敌对势力和国内“”、“”、“”等多股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制造事端,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对加强边疆民族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

当前,重新滋生泛滥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在边疆民族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网络环境下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是“黄色文化”,是“糟粕”,是“精神包袱”,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2)美化殖民侵略,认为应该“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去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正当性”,殖民是一种“历史进步”的举动,鼓吹“殖民地救中国”的谬论;(3)根本否定中华民族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认为“中华民族不行,”“中国人种不行,天生就低人一等”,而且近代以来已出现“人的退化,民族的退化”,“民族正在自戕”,“造成了中国人生命力的枯萎”,叫嚷“中国不是要解放,而是要解散、要解体”;(4)咒骂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人愚昧、落后、麻木、非人性,并在各种文化作品中以渲染这些东西为时髦,主张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民族文化;(5)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出路就是“全盘西化”,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认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6)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性,国家统一的悠久性,民族团结的坚固性;(7)认为中华民族是限制和阻止其他民族发展的罪魁祸首,妄想独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等。其突出的特点是迷信殖民主义,缺乏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与爱国主义完全对立的。这些论调为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以及“”、“”、“”分子分裂活动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当前,“民族地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社会稳定”。可见,网络民族虚无主义就是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本民族文化、民族的历史和民族发展前途的一种社会思潮。

2网络民族虚无主义对边疆民族稳定的危害

网络里泛滥的虚无主义思潮极大地损害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涣散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提供了历史和理论的依据;鼓吹民族虚无主义和思潮,不仅是个文化的问题,而且是个政治的问题;不仅是个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个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因此,绝不可低估它对边疆地区民族稳定的严重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2.1否定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完全是为了否定边疆民族稳定现实

应当说,目前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争论,包含了中国选择道路、选择社会制度的实质内容,只不过它侧重从文化的、思想的角度来探讨问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概都是“封建主义的糟粕”,由此形成了一个所谓“封建主义的文化场”。他们“之所以那么起劲地否定中国历史,咒骂传统文化,其实,他们的真正用意却不在历史而在现实,不在传统而在当今,也就是要用歪曲和否定历史,特别是歪曲和否定革命历史的办法,用诋毁和丑化传统,特别是诋毁和丑化革命传统的办法,在意识形态领域为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打开缺口。”可见,当代中国民族虚无主义否定传统的目的,就在于否定中国今天的现实,民族分裂主义打着反传统的旗帜,把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指向社会主义,极力从事民族分裂主义活动,破坏边疆稳定的现实。

2.2民族虚无主义侵蚀边疆民族与国家认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一直在利用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渗透和破坏,主要涉及的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地区,对国家认同造成直接的破坏。“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边疆地区基本上可与少数民族地区划上等号,少数民族地区就是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就是少数民族地区,致使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模糊性、变迁性的特点。民族的认同不应仅是对本群体、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它应超越于本民族之外。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若干次分裂的局面,但都是短暂的,最后总是归于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心理基础,也是彻底战胜和消除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民族构成复杂的国家来说,如果国家认同的程度较高,边疆各个民族就能主动维护国家的利益,使民族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在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上争取、实现维护民族利益。反之,就会破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根本问题,给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留下可乘之机,导致边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活动频发,民族认同上出现断裂。对于中国来说,要重视边疆地区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与国家认同的侵蚀。

2.3抨击和贬低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

2010年12月10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奥斯陆上演的政治闹剧,西方世界包藏的祸心是昭然若揭。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诺贝尔和平奖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司法,这一正义立场得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重要国家组织理解与支持。作为“获奖者”的刘晓波历来把自己的民族和同胞贬得一文不值,说“中国人从肉体到精神统统阳痿”,“中国人的素质这样低”,“中国人缺乏创造力”,而一切的原因“与人种有关”,“人类的不少弱点是共同的,只不过中国人把它发展到没法再操蛋的地步”。把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勃兴污蔑为“狭隘民族主义”重生,主张用“世界主义”来代替爱国主义。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要拔除这条民族文化的劣根。诅咒和丑化“黄河文明”,歌颂和美化“蓝色文明”,即西方文明。甚至叫嚷要更换“人种”,“解体中国”,鼓动人们去做“世界公民”,也就是去做洋奴才。在今天,爱国主义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祖国统一,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越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就更要坚持爱国主义,更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

正如同志指出的:“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重要讲话,不仅指明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互联网,认真分析和引导网络文化建设,反对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对于稳定边疆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3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防治

边疆民族地区网络民族虚无主义的防治,既要看到其复杂性,也“要看到网络技术的演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依法管理,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网站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新闻信息,坚持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和内容,落实依法治国也是落实祖国统一、边疆稳定的政治任务。必须立足于满足边疆地区民族的需求,充分认识边疆民族的各种诉求,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民族扶持政策、文化管理、加强法治、反腐倡廉、净化网络环境等几方面来构建边疆民族的稳定关系,强化边疆民族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冲击的能力,基于网络虚无主义思潮挑战的新形势,西方国家把意识形态斗争引入网络空间,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西化”、“分化”的企图尤为明显。亟需在把握其传播速度、传播载体以及传播者心态等方面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力和控制力,结合网络时代特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大力宣传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

3.2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好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工作。始终坚持把理论学习与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3.3要坚决迅速的屏蔽影响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的一切内容,处理好网络里“堵”与“疏”的关系。加强网络的疏导,堵截、抵制各种有害思想文化和信息的侵袭,如果处理不好,会让边疆地区民众对网站甚至网络产生厌恶情绪和抵触心理,影响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4构建边疆群众自由有序表达、诉求利益的网络平台,加大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建设

学者庄晓东调查了云南边疆10多个少数民族,涉及10多个州市的20多个县50多个乡镇,43.7%的被调查者认为,互联网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促使当地经济生产以及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不过一些当地政府建立的网站,在内容更新、形式多样化、互动性、易用性、平等性上,均存在一定缺憾,致使其传播的效果受到影响。此次调查发现,由于网络诈骗以及网络虚假信息散布等因素,一些没有接受过很多正规教育的少数民族受众,产生了某种排斥情绪。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的网络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创造性,通过多元化教育途径,加强大众传媒的文化教育功能,建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网络生态环境。进一步明确建立特色鲜明、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网站,加大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建立各种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网站。尽量缩小网络传播的“不对称性”,建立边疆群众思想信息反馈机制和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掌握边疆群众的各种心态,洞察边疆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创建多层次的民族文化网站,努力建构少数民族的现代网络话语空间。

3.5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化民族认同感,就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要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清除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加强民族认同感。

此外、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切实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够高,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的差异较大,甚至还有一些群众生活在温饱状态以下,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子女上学、就医仍然是生活的主要压力,尤其是主要劳动力得了重病,往往会导致家庭陷入贫困和困难。总之,深入批判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边疆民族地区坚持什么方向乃至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的统一,加强边疆稳定与和谐的民族关系,边疆各民族同心同德,共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贺敬之.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几点看法[J].求是.1991,(6).

6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

7吴仕民、俸兰,金炳镐.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8[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