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十篇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9:13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新媒体;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传媒产业的升级转型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现阶段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促使媒体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传媒形态呈现多样化。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形式多样的融媒体、新媒体先后涌现,一批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呈现,新的传播体系与媒体矩阵形成,新媒体传播机制推陈出新,媒体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发生显著变化;二是顺应新媒体的发展特点,陆续产生首席内容官、直播视频记者、微信微博运营、新媒体编辑、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自媒体推广等众多新的职位。新兴的新媒体岗位标准既需要掌握传统媒体的采写、编制、剪辑等基本专业技能,还要熟悉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懂用户会互动、懂数据会信息整合、懂内容会产品运营、能策划会短视频制作,并熟练进行可视化新闻报道等新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面对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专业人才的职业内涵需求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对应调整,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是最重要的改革突破口。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产生巨大冲击,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受众粘性、信息整合、内容形态、传播渠道等对传统媒体产生深刻影响,传统媒体已走上融合媒体的发展道路。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互联网+”式跨媒体型人才培养特征薄弱。融合媒体已向纵深发展,全媒体传播体系已成为趋势,“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的诉求准确分析的能力也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技能,当前数字内容管理、数字信息存储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也是“互联网+”式人才需求的特征,而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局限在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媒介岗位的采编、播制、拍摄技能,缺少融媒体需求的具有复合型的“互联网+”式人才培养的特点。二是“专业+”式复合型技能特点不显著。现阶段,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不能体现新媒体传播分众化、窄播化的特点,仍然以传统新闻写作、拍摄、视频制作为主的技能培养,对学生缺少用户分析能力、新媒体产品内容整合、策划与运营能力、新媒体小程序、微视频、微传播等产品的策划与设计能力、创意剪辑合成能力、网络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观念滞后于产业发展态势,课程体系与新媒体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有很大差距,课程内容也缺乏与新媒体工作内容相关的项目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不能有效对接新媒体岗位的需求。

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于理论教学体系,是与知识理论体系相对应的一项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训体系,包涵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保障、实践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既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性,又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为此,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当主要从下以几个方面进行构建:1.构建基于新媒体职业需求的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通过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分析而构建。现阶段,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深刻变革传媒产业,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已呈现数字化、网络化、碎片化、渠道化、可视化、多媒体形态化的发展,媒体生产内容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内容融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混合传播形式,内容报道丰富,尤其短视频、H5、VR可视化形态报道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对新媒体相关岗位需求较多的领域主要分布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娱乐、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新媒体岗位职责集中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多渠道与平台的内容更新、策划运营、产品推广等,尤其对用户、内容数据分析、线上活动组织、与用户互动的能力需求日渐明显。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聚焦现阶段新媒体产业的变革与发展,围绕融合媒体、新媒体领域职业岗位的新变化、新需求,确定新媒体人才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根据新媒体内容制作、数据分析、媒体技术、内容策划、新媒体运营等核心岗位技能,分析融媒体、新媒体就业岗位群的专业基础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构建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新媒体人才需求呈现“专业+”复合型,策划能力、写作能力、采编能力、摄制剪辑能力已成为专业通用能力,新媒体技术、融媒体内容整合编辑、文案策划、融媒体内容运营等能力为专业核心能力,数据挖掘与分析、融媒体产品设计、品牌策划、互联网市场运营等能力逐步发展为专业的拓展能力,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应遵循“产业需求调研—行业人才需求分析—主要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确定实训课程领域与目标—确定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实训模块—开发实训项目及任务—开发单项、综合、顶岗实训项目”的流程,构建以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相结合,实训项目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实习平台与生产平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体快速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2.构建“层次递进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每个实践课程不是独立割裂的,而是依据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设计的体系化课程。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对新媒体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需求分析,递进的职级岗位主要涵盖新媒体内容编辑、运营主管、新媒体总监。新媒体内容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内容、用户、活动、推广”四个模块,工作内容为资讯的收集与整理,素材信息、数据的收集,文章的编排与排版,根据主题、活动等撰写新媒体文案;与用户互动并解答问题,建立粉丝交流群,策划与组织线上活动;撰写活动推广方案,对各新媒体平台、渠道进行信息推广与管理。新媒体运营工作内容主要有“分析、团队、运营、市场”四个模块,对行业网站或新媒体各平台进行市场分析定位;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确定用户画像;对内容、活动数据分析,优化运营方案,对项目进行规划,确定每期内容选题,制定项目整体计划,制定管理团队并绩效考核;聚拢媒体资源,商务谈判等。新媒体总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运营、管理、市场”三个模块,具体为制定项目战略目标,对行业市场预判,整合行业渠道、媒介等资源;独立带领团队,协调内外部资源,运营栏目或平台;开展市场、商务谈判等。基于新媒体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变化,高职新闻专业要培养具备复合专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引入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新媒体内容生产、文案创意与策划、新媒体数据分析、运营推广、数字产品制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需求,开发与新媒体工作岗位对接的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模块化课程,每个模块化课程可采用三级化实践教学,即课程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暑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层次递进化”能力培养,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3.打造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高职新闻专业要培养具有新媒体思维,具备新媒体复合专业能力的人才,就需要持续结合传媒产业发展,联合行业优质融媒体企业,建立校企融合多元化的实训教学平台。校企协同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构建虚实仿真工作情景,训练学生适应复杂化的新媒体实践任务;引入新媒体行业资深人士,成立“大师工作室”,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复合式新闻实践能力;以教室、仿真室、实训室“三室”为基础,以识岗、习岗、顶岗“三岗”为途径,拓展课堂的内涵外延,通过仿真、模拟、实践能力训练、新媒体技术培训、社会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功能,深度融合课内、课外、企业“三课堂”,学生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仿真”或真实的生产项目的教学实践,切实感受职业标准,才能实现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实践教学目标。4.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是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衡量,也有益于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评价主要面向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学生四个维度来设计评价指标。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基于新媒体的岗位工作内容,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类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尚需完善,需要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合新媒体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新媒体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发新媒体系列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依据职业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系统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变革,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满足新媒体行业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魏胜宏,唐红雨,王琳.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J].镇江高专学报,2016.

[2]杨静民,纪惠军等.基于“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20.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融媒体;传媒人才;能力培养;“一三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09-02

从介质融合到理念更新,从技术与业务整合到价值与制度的重构,从过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简单叠加与浅层合作,到近年来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全面整合的新媒体时代正在全面到来。学者们也在“媒介融合”概念基础上提出了“融媒体”[1],标志着一个新的媒体生态系统正在生成。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发展也在与业界的变化同步呼应,从术业有专攻的类型媒体细分型传媒人才培养,到“全媒体人才”“全能型记者”等能力整合型传媒人才培养;而在融媒体时代下,传媒人才的培养必将再次面临重塑升级。为了适应新的媒体内容生产传播的环境,改变当前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不足,新的能力培养模式应在“融媒体”的思想前提下展开,破除传统的类型媒介的边界思想,打开新的格局。

一、当前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方案滞后,脱离融媒的时代要求

传媒行业是更新进度最快的社会行业之一,因此对于以教学、研究为主的高校,传媒专业的更新总是追不上日新月异的传媒发展,当高校新一轮的培养方案研讨酝酿出来,传媒业界又有了更新的、甚至是颠覆式的变革。融媒体(即媒体融合)从概念提出、政策呼吁到业界逐渐落实经历了大约五年的时间,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真正的“融媒体元年”[2],但眼下除了部分高校增设了数字媒体、新媒体技术的等相关专业外,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实质性的更新,更没有与融媒体相结合设置时展的能力培养体系。宏观上,培养理念没有跟上融媒体的发展步伐;微观上,能力目标与课程设置依然以传统媒体的理论、业务为主,没有实质更新。

(二)课程设置不稳,缺少变革的核心杠杆

落后的现状由来已久,因此一些高校也在不断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来更新人才能力培养,但这一些改革大多流于表面,无疾而终,根本原因是缺少改革的核心杠杆。比如:当市场突然需要互联网技术人才,课程里就增加网络编程类课程,而缺少计算机基础的学生难以掌握;当市场新媒体发展风头正劲时,又增加新媒体技术类课程,在缺少教材、系统大纲和相应教师的情况下,这类课程只能“挂羊头卖狗肉”。传媒人才的能力培养应有与时展方向吻合的且较稳定的核心标准,因此,缺少扎实的考察规划,跟风而动的改革反应适得其反,增加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不稳定性。

(三)培养层次不清,影响能力的落实效果

盲目跟风式的能力培养改革,还表现为“眉毛胡子一把抓”,偏误地将“融媒体”归为一种大集合,传统的、新式的,原属于各种媒介的能力都统统收罗起来,形成一个大而杂的“能力容器”。内部缺乏层次的梳理划分、系统的搭建统筹,学生在这样模式下的能力培养,会难以分清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孰急熟缓、孰硬孰软,平均化地去学习,最终导致什么能力都掌握得不好。

二、建立“一三一”融媒体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一三一”融媒体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以“融媒体”为指导前提,以应对媒体多变的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部能力平均化的培养,主张能力的层级划分。具体来看,能力应有核心能力、基础能力、特长能力的区别,每一个融媒体人才应具备这三种不同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其共同的目标能力;而后一种特长能力则应该因材施教、各取所长,秉承差异性培养的理念。

(一)一个核心能力

媒体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能够统领整个能力系统的中心,既可以辐射和关照到其他能力,又是其他能力培养的根基与杠杆;而在媒介融合的三个层面(即“理念融合”、“物质融合”、“操作融合”)[3]中,“理念融合”也是最为核心的。因此,这种能力表现为一种宏观的、综合性的、深层次的逻辑思辨能力,我们将这一能力定义为“融媒体思维能力”,该能力的培养时间最长,培养难度也最大,但培养成效却是提纲挈领、辐射全局的。当前国内的“融媒体”概念是以“互联网”这一载体为基础生成的,因此,“融媒体思维能力”与热议的“互联网思维”是相通的,具体来看,主要反应为三个层面:

一是服务思维的能力。融媒体时代媒体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尤其是新闻媒体,需要从居高临下的信息权威平台转变为信息服务的载体,在这一前提下,曾经的“受众”变成了“用户”,曾经的新闻信息转化为“产品”。一方面,“私人定制”、“精确投放”、“智能匹配”等针对用户的传媒服务不断升级;另一方面,用户地位的提升也使互联网“共享”、“开放”、“互动”的意义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服务平台搭建形成,信息产品质量获得提高。因此,新的传媒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就需要培养起服务的思维,这是最基础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一种意识认知,它将决定其他几个层面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完善。

二是极致思维的能力。融媒体追求信息的海量化、环环相连的信息链接,最终形成规模化的信息集成,因此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应该培养一种极致的思维,用“穷尽”的方式在技术与业务上展开信息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回馈。同时,极致思维也针对用户而存在,在服务理念的配合下,力图让用户能够享受到“超越预期”的、“引发爆点”的、极致的服务效果,而这也是与前期工作上的极致息息相关的。

三是融合思维的能力。融合思维首先表现为一种跨界,在当前各种类型媒介的壁垒并未完全破除的实际情况下,传媒人才应该率先具备综合文、图、音、视、网各种媒介知识运用的能力,从理论到实操、从理念到技术,融媒体时代的人才必然是整体的、复合的、跨越的人才。其次,融合思维在跨界的基础上还应该整体升级为一种大视野的融合,这种视野需要跳出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将传媒的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高度,即它不再仅属于新闻传播业,而属于社会各行各业。在认为信息传播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层面的整体行为前提下,传媒人才的融合思维应该覆盖用户生活各个层面的社会意识体现。

(二)三个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相对于专长能力而言的,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上带有通识意义,能够人才培养专业基本功的能力。媒体人才通常分为技术人才、制作人才、经营人才,而在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则需要在媒介技术、内容制作、媒体营销三个方面都培养起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体系。在融媒体表述的前提之下,架构起新的基础能力层级,即“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融媒体市场运营能力”。

首先,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传统的分属于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数字的媒体的技术能力经过整合后形成的跨越文、图、音、视、网的媒介综合技术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属于融媒体的新型技术工具的掌握,如: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提供的内容)、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专家权威提供的内容)、aGC((automatic-GeneratedContent软件自动生成内容)等工具,视频简编工具(用于到微博视频的编辑),以及针对大屏互动、weB、SnS(SocialnetworkService社交网络服务)、栏目app的编排工具,[4]等等。传统技术的综合掌握,加上新型融媒工具的使用与操作,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

其次,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过去的媒体内容制作分媒介而定,形式、角度、风格各不相同,传播效果也各不相干。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制作首先表现为一种针对市场与用户的生产,信息被全面整合之后,再根据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和用户特征,进行媒体生产制作方式和流程的重构,选择性、精确性地传播给用户,使不同阅读或收视习惯的人,都得以满足。因此,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既是一种整合,又是一种细分。传媒人才需要在全面的融媒体业务制作平台搭建下培养能力,表现为能写、能说、能拍、能录、能编、能策划等“多能”集合;同时又具备诸如:信息拆分重组、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等新兴能力,能够在生产中遵循信息表现形式碎片化、精细化的创新规则,制作出与传统媒体内容本质不同的产品。

最后,融媒体市场运营能力。在技术操作与内容生产能力更新后,就要实现完成更有用户接受并消费的媒体产品,融媒体正在要追求用户的积累,而这背后的终极目标则是产品的经营与销售。换句话说,融媒体这一新型媒体形态就是与传媒商业化、市场化的升级裹挟而生的。传媒人才的市场运营能力培养,应该首先改变传统媒体的经营理念――媒体依靠广告而生存的“倚靠型”运营惯例,学会抓住融媒体形式带来的商业机会,将媒体产出的信息内容更好地与商业资源结合,实现多元的收益,比如:将搜索盈利、在线交易,以及汽车、旅行等各种与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项目介入媒体内容产品的运营系统,重新建构新的应用型运营平台。因此,以融媒体为渠道建立起来的市场运营能力,是能够利用融媒体规模性、跨越性、链接性、精准性等特征,扩展盈利范围、创新盈利增点、变革盈利模式的能力。

(三)一个特长能力

特长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差异性的体现,强调传媒人才各自的专长,这应该是学生在初步具备基础能力之后更高阶段的培养目标。在融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不应是各种能力聚合叠加,所有能力平均化的培养模式不利于人才成长,应该实现人才能力既能“通”,又能“专”,既有“同”,也有“异”。同时,培养在基础能力之上的特长能力,会使人才更具有竞争实力,也更加适应传媒行业蓬勃繁荣背后分工细化、能力极致化的发展趋势。

特长能力首先体现为一种实用性较强的能力,是人才在实践操作环节的一种可执行能力,涉及媒体产品从前期策划调研,到中期制作生产,最后到后期包装营销的所有阶段。另一方面,特长能力是根据人才的兴趣、实力逐渐筛选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而它的选择范围是覆盖很广泛的,笔者整理梳理之后认为这些实践能力大约包括了:导(编导、导演)、策(策划调研)、写(文字写作)、采(信息采访汇集)、编(信息编排、音视频编辑)、摄(图片、视频拍摄)、录(声音录制)、美(后期特效美编)、播(播音主持)、译(图文编译)、网(网络技术)、设(设计包装)、销(产品推广销售)等十多种伴随媒体产品生产传播全部过程的执行能力,学生则需要在其中选择并培养出一项自己的专长。

三、“一三一”能力培养的践行途径

(一)注重“学”“业”互动,形成能力培养活性循环

融媒体对于业界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之路,对于学业则是跟进关注并研究预测的热点。在业界,媒体融合也在不断变化,经历着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升级成熟;在学界,融媒体人才的“一三一”能力培养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反而需要汲取业界实际充实、完善,正是不断修正、调整的过程。因此,学界与业界应该在融媒体发展上加紧互动,共同探寻出融媒体人才能力培养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由学界教师与业界人员共同组成的“传媒人才能力培养方案专家团”,根据业界发展实况及时更新“一三一”能力培养的微观形式,并充实其内容,同时也通过这种互动,对口输出传媒人才,再从业界反馈信息,从而指导下一步的能力培养模式微调,形成一个能力培养的活性循环系统。

(二)打破单一培养,创新能力建设综合平台

高校的传媒人才能力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课程教学来完成,尤其面对风云变化的传媒业,高校的课程设置既难以跟上其变革进度,也不能盲目跟从地朝令夕改,要实现人才的能力体系建设,需要在课程之外寻求新的培养平台。“一三一”能力培养模式从核心的思维能力,到基础性的技术、内容、经营三维能力,再到提升性的专长能力,注重能力培养的层级、顺序,因此培养的途径也应有层次的多元性、顺序的先后性,最终形成一个综合的能力建设体系。从融媒体理念出发,以学分制为评定标准,降低课程培养的比例,增加一些如:第二课堂、技能实训、项目实作、比赛驱动等等多元的融媒体能力培养渠道,这些渠道往往比传统课程培训更具有灵活性,随时应对融媒体时代的能力需求。由此,传统与新式的能力培养方式共同建成综合性的融媒体能力培养平台。

(三)深化校地合作,拓展能力实践校外基地

软硬条件的短缺一直是高校传媒人才能力培养的一大软肋。资金不足使想要更新建设的实验室设备、实践基地建设遥遥无期,这无疑形成了与技术飞速更替的传媒业更大的落差。同时,融媒体从业界到学校,发展时间都较短,具有相关成熟知识体系的人才本身就不多,且多数集中在业界,再加上高校教师引进往往以学历、文凭为重,因此,融媒体师资短缺也成障碍。“一三一”能力培养模式所需要的硬软条件是很多高校一方难以具备的,所以在这些条件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高校人才培养走出去,深入与地方传媒行业的合作是必然之路。融媒体技术设备到实践基地也是目前地方传媒行业正在新兴、筹建的项目,因此,过去那种高校到地方企业的挂牌的表面合作,如今可以直接深入到与其共投、共建、共用实训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这不仅拓展了融媒体人才的实践范围,而且使他们能力培养的落实场所更接地气、更结合实际。

参考文献:

[1]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传播与版权,2015(4).

[2]尚策.融媒体的构建原则与模式分析[J].出版广角,2015(10).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微传播;新媒体;教学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1-2-0038-03

根据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1]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基于新媒体的微传播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主流传播方式。这些变革和变迁重塑传媒环境,挑战传统新闻教育,不少高校除在原有新闻专业中开设新媒体课程之外,还增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但传统的新媒体实务课程内容、方法及实践体系等已不能满足行业的新要求,为此,新媒体实务教学的创新和探索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

一、构建新媒体实务课程群,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新媒体实务教学的课程多是以“新媒体实务”或者“新媒体业务”统称,并未将“实务”以具体不同的课程划分,在微博、微信和app客户端发展之初也未尝不可,但在微传播已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的今天,“新媒体实务课程”应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实际操作中,新媒体实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可以说其内容具有学科交叉特征。比如,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创建、运营等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产品策划、设计、内容编辑与制作、形式设计、推广、营销等工作,涉及新闻采编、页面制作、文案写作、市场营销等多种知识。

(一)以“微传播”为主线,重新明确新媒体实务教学内容

传统互联网浪潮下,全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较早开设了网络新闻业务课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实务课也适时被众多新闻传播专业纳入到专业课程中,虽然内容有所优化完善,但大多是在网络新闻传播实务课基础上,略增手机媒体运营和传播知识,总体内容设置基本一致。

据统计,当前关于新媒体实务方面的教材多达二十余种,出版日期多集中在近5年,这些教材编写体例大多遵循传统新闻教材的采写编评逻辑,部分教材在章节上增加了博客、微博运作的内容,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信、客户端等产品鲜有涉及。例如,近年来风靡业界的HtmL5动态新闻,几乎所有教材都没有涉及;业界发展如火如荼的数据新闻,也难以在众多教材中觅得身影。新媒体实务教学内容也需适时延伸、优化和调整。文华学院新闻系教师及时关注和搜集相关的业界动态,通过大量典型鲜活案例,深入解读新媒体实践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的特征与优势是什么?企业如何设计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服务号?HtmL5新闻专题如何制作?数据新闻如何创新?新媒体的用户体验如何评价和提升?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与社会实践进行了有效对接。

(二)以“小前言”贯通课程群,有效整合新媒体实务课程群

文华学院依据微传播背景下新媒体实际运营,对新媒体实务课程进行了较系统的设计。主要体现为围绕新媒体的写作、策划与制作、运营与推广三大业务内容,开设对应主体课程,并辅以摄影摄像与非线性编辑、网页制作与编辑、数字录音技术、Flas制作、数据新闻制作等课程,构建新媒体实务课程群。课程群以设置上的延续性和课程间的互动性,带动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革新。虽然在实际运营中,策划、制作、运营、推广很难真正分开,但从教学角度来划分,有必要对整个运营流程进行梳理并合理规划各部分内容。

为贯通新媒体写作、新媒体策划与制作、新媒体运营与推广三个主体课程,各课程需设置一个独立又联系的“理论小前言”辅助学习,实现主体课程联而不黏。

二、构建新媒体实务资源群,不断拓展资源合作平台

新媒体实务课程教学需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提供不同的资源,为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这些课程,了解业界动态,在整合课程群基础上,构建新媒体实务资源群,立体化拓展资源合作平台,运用不同教学资源平台诠释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果。新媒体实务资源群包括以新媒体(融媒体)实验中心为基础的硬件资源、从校园到社会的新媒体资源、从“送出去”到“请进来”的师资资源等。

(一)以校内实验中心为基础,充分挖掘校内新媒体实验室资源

建设或整合已有的实验室,构建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交互式新媒体实验室。文华学院新闻系对原有的实验室及网络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由微媒体+app+户外屏+成果数据库构成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移动数字新媒体传播实验实训平台,形成特色文科综合实验实训体系。

移动数字新媒体传播实验实训平台是新媒体实务实践教学的硬件基础,具有较强的教学实用价值,功能涵盖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媒体应用,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二)以校内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的作用

新媒体实务实践教学需要稳定的教学基地,有效整合校园新媒体(包括官方新媒体如网络电视台、网站、微博、微信等),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对于专业或者课程认知来说,这一步必不可少,也只有在校内媒体上才更容易实现。新媒体实务课程资源群建设以新媒体实验室为基础,从校内新媒体起步,逐步迈向校外新媒体。

(三)以拓展校外新媒体共建合作平台为目标,努力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

与校外新媒体共建合作平台是校内外相互配合的重要教学实践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与业界紧密相连,了解业界实际运作,还可以搭建起功能多元化、合作方式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

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新媒体资源平台。校外新媒体平台除了满足学生的日常实践和实习外,还可以项目合作方式共建。比如针对某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做个案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诊断,提出完善的运营方案。文华学院新闻系新媒体创新团队对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加油汉江”、“游襄阳”微信公众号做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拿出整体方案,就项目合作达成意向。

另一方面,激活“送出去”、“请进来”的师资资源。目前,新媒体实务课堂和业界实践缺乏顺畅沟通。新媒体实务的教师多数理论储备充分而实践欠缺,因此在课堂上教学时多数基于对新媒体的想象,而非从经验层面来展开,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当然不能培育出适应业界实践的能手。可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送出去”是鼓励和引导教师走出校园,到新媒体机构带职实习,参加新媒体的一系列流程实践业务;“请进来”是大量聘请业内人士或定期开办讲座,或担任兼职教师,随时带来最新的业内资讯和经验,此举给课堂注入活力,让最前沿的理念和操作技术进入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为了跟上社会的需求、行业的变化,跟上媒介融合和新媒体创新的脚步,新媒体专业的师资也要重新组合搭配。专任教师与业界兼职教师搭配、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高校就拥有了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能力,具有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三、构建新媒体实务实践群,不断丰富师生实践载体

新媒体实务教学以实践为主,形式和层次单一的实践模式都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和目的,因此需要构建形式多样和层次多元的实践群,以丰富的实践载体来保证教学效果。实践群设计围绕三个层次依次展开:课堂案例教学实践、项目参与与竞赛实践、校外新媒体提升实践。

(一)课堂案例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历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实践性很强的新媒体实务课来说,亦是如此。该部分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调研、策划、设计等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实现对典型新媒体案例的系统研究分析,为学生后续项目参与和更高层次的实践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项目参与与竞赛实践。项目参与或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是基于前期课堂案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项目参与式实践模式是:项目导入,教师讲授与引导,学生团队的合作与分工,根据项目展开过程进行项目各阶段内容的体验学生形成与项目实施阶段相对应的方案以组为单位进行,将成果班级分享教师点评学生完善方案教师单元总结与项目方反馈项目方案实施方案完善与实施。“项目参与式实践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探索,让学生分组承担不同的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交流,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以项目引导和管理者身份出现,学生则以成为完成项目的主体,这就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实践和职业体验一体化特征,有利于实现学校和行业的无缝对接。”[2]137

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微作品大赛、新媒体运营大赛等相关竞赛活动,加深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和体验。以赛代练,既能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习得和专业能力养成情况,又能提高实践活动的含金量,实现日常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融合渗透。

(三)校外新媒体提升实践。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下,新媒体实务教学中的初级内容比较容易付诸实践。但对于更高层面的实践,却难以通过纯粹的教学、校内实践以及项目实践完成,还需要到更高层级的校外新媒体单位去实践实战。以微信运营实务为例,从入门期(0粉丝)、起步期(0-1000粉丝)到发展期(1000-10000粉丝),可较好地在校内实践,并且大多是师生一手创办微信公众号,从策划、设计、内容都可以体验完成,从后台到前端运营者也比较熟悉。一旦要涉及到真刀实枪的运营推广和商业化,就需要到处于运营期(10000-50000粉丝)和商业期(50000以上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才能真正实现。由于校内载体和自办新媒体载体难以模拟复杂的传播环境,因此新媒体运营推广和商业化实现方面的实务教学只有走到真正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获得更多的实战案例和经验积累,才能得到真知、实现提升。

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国际知名院校提出的CDio最新教育模式,“以练代学”和“项目化教学”可以增进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以主动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3]81文华学院新闻系不断探索和丰富新媒体实务课程群,大力推进新媒体实务实践群与专业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融合创新,以多元化的实践载体充实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

四、构建新媒体实务成果群,不断创新教学实践成果

新媒体实务教学与专业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密不可分。构建新媒体实务成果群,是创新教学实践活动和成果的重要支撑。

(一)开辟专业建设新路径。课程发展以专业发展为基础,专业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地修订和完善体现一个专业的进步和成熟。文华学院新闻系从2007年起着手进行以媒介融合为主旨的“一专多能”型新闻传播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4年初,本专业将专业定位从媒介融合再向前进一步――落实到新媒体实务技能培养上,从而为媒介融合的专业定位从行业理念着陆到具体的行业岗位上,找到新的专业特色生长点。

当前,社会对新媒体人才的技能要求已从内容生产转变到懂微博、微信、app制作和社交媒介运营管理,简单的新媒体课程增加和原有新闻专业改造已不能满足众多新媒体要求。据笔者统计,截止到2015年7月,全国已有77所高校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于此,文华学院新闻系积极申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加快推进新媒体实务教学建设,并对全国新媒体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努力打造与同类院校新媒体专业的比较优势。

(二)实现师生团队教学相长。新媒体实务课程群的涵盖写作、策划制作、运营推广、动画制作、数据挖掘等,涉及实务较广。目前的专业教师授课尚能从事网页制作教学,然而这种技术在实践中已经让位于app制作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这两个方面可谓新闻专业教师的软肋。为破解这个难题,文华学院在新媒体实务教学的授课教师队伍上充分考虑课程需求,从中文、广告、计算机专业吸纳相关教师,使全校范围内资源共享,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团队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对课程内容进行探讨和改进。

在构建新媒体实务实践群中,文华学院新闻系对学生团队作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成立了以兴趣为导向的新媒体运营工作坊、数据新闻工作坊和新视听工作坊。新媒体工作坊不是一时的团队组合,而是有梯队、有承接、有延续的。该工作坊坚持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参与和校外实践为方式,积极承接与新媒体相关的实践业务。2015年初,工作坊为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加油汉江”等多个微信公众号所做的策划运营方案,得到业界同仁的好评和采用。

(三)构建原创新媒体产品和案例库。除了注重专业建设和师生团队建设成果,原创新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也是一大重要成果。可以说,这些新媒体产品将新媒体实务技能掌握情况运用实践的最直观表现。文华学院新闻系师生团队创建了“文华新闻”官方微信、微博以及37度人物微信公众号、枫华app客户端等新媒体产品,正在建立学生作品库、课堂教学案例库等。这些原创新媒体实务教学成果,既锻炼了学生对新媒体产品的全程把控能力,又丰富了校园新媒体类型,实现校内外实践资源和平台的共享。

“这是微传播时代的最新数据:微博账号12亿,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媒体发帖2.3亿条;微信账户6亿,其中境外账户1亿,微信日均发送160亿条。”[4]25微传播时代,新媒体加速发展是大势所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努力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新媒体实务教学改革,推动专业教育创新,真正实现新媒体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15].

http://.cn/.

[2]李艳平,王姗,周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媒体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传播与版权,2015(5).

[3]耿延宏,张秀琴.CDio理念下研究生外语教学体系重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4

当前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需要有跨媒介营销能力

政策层面。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央逐渐减少对广播电视单位的财政拨款,要求广播电视单位充分认识到其产业性质,增强“造血”功能。通过媒介营销,获取更多的收入成为各个广播电视单位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卫视大战”、“团剧大战”的背后,无一不反映着媒介营销的重要性。而在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提出要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发展。2010年7月1日,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包括北京、上海、绵阳在内的12个城市入围。至此,“三网融合”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政策方向。媒介营销在政策层面上进入了跨媒介营销时代。与之对应,我们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也应作相应调整,在“三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让学生适应变化后的媒介生态,获取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市场层面。“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信息传播在国家的三网融合政策下已不再是台的传播而成为跨媒介平台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视频、语音、数据业务的综合载体,成为人们工作、娱乐、生活、资讯、服务、通信的综合信息平台。媒介正在出现融合,媒介市场竞争正在由寡头垄断向寡头竞争、垄断竞争的市场转变,广播电视将与电信、互联网在诸多业务上展开竞争。因此,我们的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必须对正在变化的市场状况有所认识,从培养学生跨媒介营销实践能力入手,使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层面。在当前的“三网融合”推广工作中,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的竞争与合作无疑贯穿始终。在提出和规划下一代电信网络(nGn)及广播电视网(nGB)的同时,广电部门的数字电视,电信部门的iptV、3G分别成为当前各自重点发展的媒介。截至2010年底,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试点城市的iptV电视用户数超过了400万户。3G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G3”、中国联通推出了“wo”、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等各自不同的品牌与服务。但无论是数字电视、iptV、3G、nGn与nGB,它们的核心点都是跨媒介的平台整合技术。因此,未来的广播电视营销也将不单是广播电视单独平台的营销,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应该对基于3G、nGn及nGB平台的营销都有自己的了解。因此,高校对学生跨媒介营销实践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内容层面。“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介在市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关键因素,也是媒介营销的重要内容。在“三网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一大重要特点是非组织内容生产商的出现。所谓非组织内容生产商,我们认为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DV、摄像头、微博等非传统内容生产手段的普及,个人、论坛跟帖者、微博者及关注者等都在有意无意中成为观众内容的提供商。他们之间是没有组织的,他们的内容生产手段可能是非传统的,但他们数量众多,有着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制造内容热点,然后引来众多的围观者,这些围观者在成为观众的同时又会成为创造者,会对最初的内容热点进行添加、充实,后来者与最初的热点内容制造者之间、后来者之间,内容制造者与观众之间、内容制造者之间往往会进行互动。整个内容会不断根据观众的爱好进行改善、发展,最后在众多参与者的力量下以很小的投入制造出规模相对较大的作品。这类作品因为吸引了众多人的参与,因此天生具有相对广阔的市场。人们会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自己能参与的作品、自己能与创作者争论并影响它改变的作品。因此,这类内容具有较高的“用户黏着度”,更有市场潜力。而这类非组织内容生产往往跨媒介平台进行,要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营销,更需要我们学生具有跨媒介营销能力。

现阶段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的缺失

课程设置方面。相对于媒介市场的不断变化与高速发展,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广播电视专业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的课程设置严重忽视。不少学校仅仅开有和其他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同样的媒介营销与管理课程,很多学校甚至连媒介营销与管理课程也未开设。跨媒介营销的课程与新闻写作、新闻策划、新闻采访、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课程相比处于不对等的位置。而跨媒介营销在当今时代是一个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必备技能。目前这种课程设置状况与飞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对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必须加以改革。

专业师资方面。目前高校广播电视专业的师资一般由各级高校科班出身的硕士、博士构成,有的甚至是中文专业或其他专业出身,对媒介营销知识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大部分教师工作范围一直局限于学校,缺乏在媒介市场摸爬滚打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社会资源,缺乏对跨媒介营销的切身体验,无法对学生进行跨媒介营销的教学与指导,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不能围绕狭窄的专业来安排课程,教师应紧跟“三网融合”的发展,能够指导学生通过综合的学习、实践,掌握相关的跨媒介营销技能,获得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便在信息社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但是,目前具备这些能力的广播电视专业的高校教师还相对缺乏。

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的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多着眼于新闻采访、节目摄制等专业技能的实践,对媒介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而针对学生跨媒介营销能力的实践教学就更少。即使已有的媒介营销实践教学也多处于广播电视专业教学的从属地位,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各个学校媒介营销实践教学的手段很多,但是各自的营销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少数几个实习基地,使用的案例往往多年不进行更新。实践单位对学生的实习也时常抱有应付的心态,平时很少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跨媒介营销业务中,最后实习结束后也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公正评价,往往简单按学生意愿写个实习鉴定了事。学生的实践过程多流于形式,很少能体会到紧跟时代不断发展的营销手段,更不用说针对跨媒介平台的产业链进行媒介营销的相关实践了,学习效果因而大打折扣。

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进行适应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需要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办学指导思想的物化和具体化,也是教学体系构成中的关键环节。当前跨媒介营销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此任务下,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大致可采取三种模式:

首先是独立模式,即专门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开设相对独立的课程。如四川外语学院专门开设的“媒介融合营销研究”课程,华中科技大学为广播电视等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媒介市场营销等。

其次是交叉模式,即为适应跨媒介营销的需要,在不完全打破传统专业界限的情况下,实现新闻传播专业间媒介营销课程的交叉选修、互补互融。如华中科技大学从2003年开始,在传统的4个专业间实现相关核心课程的互选。

最后是融合模式,即将相关的跨媒介营销专业内容整合到融合新闻教育知识体系中,构建“复合课程”。例如在网络新闻课程中加进跨媒介营销的内容等。

构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为满足跨媒介营销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构建含三个子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跨媒介营销认知子系统。通过指导学生了解跨媒介营销产业链上的内容生产商、内容集成商、平台运营商、网络传输商、终端开发商等企业,让学生初步了解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情况与跨媒介营销的基本知识,对不断发展的跨媒介营销现状与市场挑战形成较为直观的理解与认知。二是专业实验室系统。通过组建专业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实践网络跨媒介营销、数字电视跨媒介营销等相关流程,让学生对从前一跨媒介营销认知环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对跨媒介营销基本技能进行进一步提升。三是跨媒介营销实习系统。学校与相关跨媒介营销企业进行配合,组建实习基地,校企共同设计实习任务,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掌握跨媒介营销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和业务技能。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专题实训改革:通过紧跟市场发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实训来加强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建立第二课堂学生兴趣小组、校内媒体等,通过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校内跨媒介营销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设立与跨媒介营销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方式来最后完善学生的跨媒介营销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高校可以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要有开题报告、中期指导、最后检查考核;有督促,有经费,有目的,有可行的操作方式和最终成果,充分运用校内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平台来达成最后的实践目标。

加强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师资队伍的建设。广播电视专业跨媒介营销的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熟悉相关媒介的运作,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线媒介营销人员中引入适合从事跨媒介营销教学的人才,以迅速扩充相关课程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担任相应课程的教师应保证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参与广播电视跨媒介营销实践,以此来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互补的教师队伍。同时,我们需要采取开门办学的方式,高校和传媒机构联手,进一步加强两者的联系,在高校与媒体间建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实质性合作。

增加紧跟跨媒介营销市场发展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各种市场营销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使用案例教学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发展跨媒介营销技巧,形成解决各种营销实际问题的相应能力。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一是要建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跨媒介营销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案例库。案例库要兼顾到跨媒介营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和不断发展的跨媒介营销市场现状,对老旧的案例要及时进行更新。二是案例教学要面向实际运用,要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设计相关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让案例教学能够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修正。三是案例教学要注意创新性,跨媒介营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没有人能全面预知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新的挑战和开拓将贯穿跨媒介营销的始终。我们的案例教学应对此有所认识,适当设置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的案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适应跨媒介营销市场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亦之:《视频时代的跨媒介营销价值》,《广告人》,2010(6)。

2.陈少波:《对广播电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3)。

3.周叶:《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时代文学》,2008(1)。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创业;新闻;人才培养;课程;项目

教育部将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为首要任务,要求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与传媒行业变化休戚相关、学科专业点规模快速发展的新闻传播学,亟须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善教育教学资源。

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对传媒业的职业理念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传媒业随之成为创新集中的高地,一方面媒体机构内部越来越重视内容及管理上的创新开发,另一方面从业者也不断从传统媒体身份转型为创业者,开办诸多自媒体或加入新型媒体机构。这也导致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之间的张力进一步抬升。新闻教育是退缩回采写精彩的新闻故事这一核心能力的培养还是扩散到对跨媒体、众包、数据新闻等业界新动态的响应?这是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的最棘手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其影响也辐射到相应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课堂组织等各个方面。综合目前对于新闻教育的各种争辩,我们认为在保持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足够培养的同时,应该对整个传媒生态发生的巨变做出响应,提升学生对行业变革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走向社会时的就业竞争力,这就需要将创新创业这一当下传媒界的基本理念和基础思维适度引入到大学新闻教育中来,激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行动力。

一、数字技术革命与新闻从业者创业

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破坏和颠覆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重构之中。有学者指出,“数字化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改写了现有传媒市场的版图和游戏规则,旧有的运作架构和赢利模式日渐式微”。

数字革命在颠覆传统新闻业的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分支: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计算新闻(ComputationalJournalism)、多媒w新闻(multimediaJournalism)、移动新闻(mobileJournalism)、超本地化新闻(HypefloealJournalism)等应运而生,这些新业态成为整个新闻行业中最具创新性和活跃度的部分。“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的自由化与私有化带来了无限商机。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抓住发展机遇,媒介企业需要更多创新和创意”“这一变化更可能发生在新兴的创业媒体企业中,而非试图固执地去把正已经破败的旧船”。

在这种大背景下,媒体从业人员更应该要用新思维和新技能全面武装自己,把握新闻业的未来趋势,然而,反观新闻学教育,严重脱节于行业的发展,无法培养出匹配数字化潮流下市场对于新闻人才的需求。2012年6月在智利召开的第一届新闻学研究国际会议(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JournalismStudies)指出目前新闻学教育的薄弱现状:“新闻院校面临着新闻教育质量低、概念混杂、生产力低、知识更新慢、与行业脱节等问题”。而在新闻学院内部,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也在大大降低。根据2013美国年度新闻与大众传播入学状况调查(2013annualSurveyof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enrollments),本领域的入学率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作为新闻教育的重要革新,创业新闻教育是通过培养创新型新闻人才,实现对某些不合时宜的新闻教育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以及从教育领域展开对新闻行业发展的自救。事实上,“创业新闻学”的提出,不仅是概念层面上的创新,更是对新闻学教育理念的颠覆,对传统的新闻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冲击与挑战。新闻业也可以盈利,媒体组织也可以像企业一样经营,商业运营的核心原则与游戏规则在新闻行业同样行得通。当然,这就对新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传统的新闻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如何将商业法则、创新创业理念有机地融于新闻业中,需要新闻教育领域的不断摸索与探索。

创业新闻(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也称作mediaentrepreneurship,newsentrepreneurship)这一概念的提出,起源于2010年的美国新闻教育领域。2010年1月,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杰夫・贾维斯(JeffJarvis)召集了一个由三十多位新闻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研讨会。来自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等美国的新闻学院及澳大利亚、北欧和墨西哥的与会人员讨论了新闻学课程设置改革问题,都认同今天的学生需要“理解新闻的经济学”,“将创业精神引入新闻行业十分重要”。会议上,学者们认为记者有必要去理解市场经济和媒体经营,前《星星论坛报》(startribune)的编辑麦奎尔(mcGuire)提出“记者说‘我不知道如何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创业新闻作为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纽约城市大学创业新闻学教育的创立者杰瑞米・开普兰(JeremyCaplan)认为:“创业新闻学是关于新思想、新收入、新的出版和发行模式,以及探索新闻业可盈利和可持续的新方法的学科”。还有东海岸一所大学的管理者这样定义:“人们创立自己的事业或公司,通过独立的报道和事实发现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波因特学院研究员马克・布里格斯(markBriggs)强调,这是门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整合独立创业的能力的学科。还有中国学者认为,所谓“创业新闻学”,顾名思义,就是教新闻从业者如何开展基于新闻内容的商业计划,并赚到钱。

通过对21世纪前后新传播科技所引发的一波创业潮的观察,当代美国媒介管理研究者安妮・豪格(anneHoag)在2005年首先撰文指出,媒体管理学界应重视新传播科技出现所引发的小型媒体事业的创业行动,同时也尝试为“媒体创业者”与“媒体创业”行动的概念提出定义。“媒体创业者”主要是指“一群掌握传播科技的技术创新者尝试透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来开展媒体事业,”同时,创业者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也需兼顾到社会责任面向。媒体创业概念与一般创业概念是有差别的,“媒体创业”不仅是一门研究媒体组织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以获取商业利益的知识,更是探究传媒业如何成功扮演起社会中传递信息之媒介组织的学问。

学者们的定义与诠释虽然不尽统一,但是创业新闻学至少有以下几个内涵:(1)是新闻行业的创新创业活动;(2)强调盈利的正当性与合理性;(3)运用科学系统的商业原则与规则对新闻行业组织采取企业式经营与管理;(4)是对传统新闻业的破坏性创新,依托数字革命下的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平台。

二、创业新闻教育的实践形态

美国是创业新闻学领域的先行者。2010年3月,福特基金授予美国著名的传媒教育机构新媒体研究重镇波因特学院(thepoynterinstitute)750万美元用于研究处于危急机中的新闻业,为数字时代媒体的创新模式做探索,创业新闻学成为该机构的重要研究议题。研究员马克・布里格斯编写了《创业新闻学:如何构建新闻业的未来》(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Howtobuildwhat’snextfornews)一书。这本书是创业新闻学教学的启蒙书,也是“教新闻人创业的完全手册”。从分析新闻环境到追逐商业利益,从产生创意到利用新技术,从制定商业计划到面向市场,作者对创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这本书为新闻创业提供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路径图,更重要的是,“从实践的、可操作性的、经济的层面而非感性层面,重新探讨了新闻业的未来”。

2010年9月,纽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率先在开设了全美第一个创业新闻学硕士学位(m.a.in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并在2011年正式招生。自此,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苏里大学、马里兰大学、西北大学、美利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大批美国著名院校纷纷开展创业新闻学的教育试验,探索新闻学教育的新形式。

目前,美国创业新闻学教育开展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专门设立的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具有较为系统的课程安排的双学位教育、对新闻系学生设立的创业新闻学课程项目或是提供专业核心/选修课程、设立教育研究机构提供证书教育。

1.专门设立的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

专设硕士项目以纽约城市大学、美利坚大学为代表。纽约城市大学设立了全美第一个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将会在下重点介绍。纽约城市大学与美利坚大学设立的硕士学位有所不同,前者为两年制全日制硕士,后者为20个月的由10门在夜间和双休日面授的课程构成的在职硕士项目。

专门设立硕士项目,面向有志从事媒介创新与创业的人士,招生目标明确,培养方向明确。创业新闻学硕士项目除了夯实学生在新闻实务和行业伦理法规等方面的基础外,提供创业新闻学科的核心课程,将商业运行原则规则、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创业意识与创业实战知识融于新闻业发展中,力图指导学生在旧有的行业中,找到颠覆性创新之处,制造新的变革。硕士项目要求学生紧扣实际,制作商业计划书,鼓励学生出成果,将媒介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具备跨学科的专业背景、新旧媒体资深的从业经验、丰富的创业经历是授课师资的必要条件。

2.双学位教育

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已经很难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双学位教育将新闻学与其他技术或专业学科相结合,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是高校较为普遍的举措。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与校内其他院系、国外名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多种双学位教育,如新闻学与商学、新闻学与法学、新闻学与宗教学、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其中,新闻学与商学项目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与商学院合办,面向对媒介组织与运营管理感兴趣的学生。合格完成5学期课业可以同时获得新闻学理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iniournalism)与企业管理硕士学位(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

双学位教育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同时接受两个学科的教育,实现跨学科、复合型,而各自的课程安排科学合理系统化。但是,“复合性”的专业教育不等于“复合型”的专业教育。两个独立学科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机整合。事实上,学生仅仅是增加了一倍的课程负担,能否将商业原则灵活运用于新闻业,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体悟,而很难实现“1+1>2”的效果。换句话说,创业新闻学是否就等同于新闻学与商学的简单叠加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3.课程项目、专业课、选修课

这一类别主要是对传统的新闻学课程体系的补充,在新闻系学生原有的知识框架上,加入创新创业的新元素,以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这种举措一般来说是临时性的,过渡性的,是在创业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刚兴起之初的应急手段。直接在课程列表中增加创业新闻学相关课程,而尚未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的“媒介创业”(mediaentrepreneurship)与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阿兰・穆特(alanmutter)的“创业”(entrepreneurism)都是各自学院新开设的创业新闻学课程。

而课程项目相对于简单的加课,更具体系性和全面性,目标更多元,对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学生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斯坦福大学的“数字媒体创业”(Digitalmediaentrepreneurship)项目便是很好的例证。此项目通过带领学生在新闻业破坏性变革下,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新闻业现有资源、社会网络、数字工具等基础,构建新的数字媒体模型,创立新的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处理新闻价值与企业价值、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利益冲突等矛盾关系。项目配备拥有跨界专业背景和资深媒体从业背景的授课教师,课程内容覆盖转变中的媒介模型、媒体商业模式创新、新媒体分销渠道、商业计划、项目团队建设、新媒体的利基市场等,要求学生以跨学科创业小组(原则上每组包括新闻、商业和科技专业的学生)的形式,开发一个数字新闻项目,制定可持续的商业计划,并展示给专家评审团。整个项目持续10周左右。

4.机构教育

除了新闻学院直接提供创业新闻教育的形式外,一些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中心也会对学生和社会提供创业新闻学辅导课程。当然大部分机构仍然与高校新闻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纽约城市大学的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雪城大学纽豪斯学院的纽豪斯数字媒体创业中心等。前者向新闻媒体从业者、有志申请创业新闻学硕士的人士提供为期15周的高级课程,完成课业颁发结业证书。后者开办相关课程、提供相关资讯,鼓励学生创办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公司文化,与创业成功校友取得联系等。

著名的波因特学院也向公众开放“创业新闻学”证书课程(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Certificateprogram),包括“创业新闻学:收益与营销”“成为创业记者:从构想到实践”“创业新闻学:企业运营”等6个科目,每人收费150美元,完成在线视频课程并通过测试可获得结业证书。

机构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向社会公众开放,向媒体从业者提供在职培训,任何对创业新闻学感兴趣的人士也均有机会,无需向大学申请学位资格。

三、创业新闻教育的操作模式:纽约城市大学个案

纽约城市大学设立的创业新闻硕士项目是全美第一个专门为创业新闻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设立的专业硕士学位。其在项目架构、课程设置、师资条件、培养方式和初步成果方面都有瞩目之处,值得我们分析借鉴。本文在此对这一项目进行具体介绍,展示美国创业新闻学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

纽s城市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于2006年8月。学院认为,新闻业的未来属于有能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实施创新计划的企业家们,不论他们是自由职业者、创业者还是传统媒体工作人员。2010年9月,在陶氏基金(thetowFoundation)和约翰一詹姆斯・奈特基金(Johns.andJamesLKnighlFoundation)的赞助下,学院成立了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该中心成为全国最精良的创业新闻学教育与研究基地。同年,学院设立了全美第一个创业新闻学硕士学位。依托于陶氏一奈特中心,纽约城市大学创业新闻学教育开始启航。2011年,中心开始对外开放第一个奖学金项目(pilotfellowshipprogram),课程从1月持续到5月。2015年冬春学期项目(winter-springprogram),意味着该项目已经走到了第五个年头。中心主任贾维斯说:“本项目旨在激发创新,打造一个优质新闻的未来。我们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的媒体领袖和创业家。”

1.项目架构

创业新闻硕士学制为两年制,共4个学期课程。前三个学期主要学习新闻采写基础和新媒体技术。第四学期开始学习创业新闻学的高级课程。在这学期里,学生将学习商业基础、创业模式、创新思维、现代科技、新闻行业的商业形式等一系列核心课程,在学界导师和业界专家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创业项目(startupproiect),并在学期末展示商业计划,通过竞争陶氏一奈特中心的奖金来进一步完善他们的项目,以付诸实践。

同时,第四学期的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共15周),也向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院其他研究生和有意申请本硕士项目的学生开放,学院也欢迎有深厚的商业、技术、设计和其他相关领域背景并对新闻学和媒介发展有兴趣的人士申请。完成课程学习后,颁发“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证书”(advancedCertificateofentrepreneurialJournalismprogram)。

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是包含在创业新闻学硕士两年课程中的一部分,而其他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申请者只需要完成这15周的课程,即可获得证书。当然,两者所上的高级课程内容是没有差别的。

2.师资条件

纽约城市大学陶氏一奈特创业新闻中心有8名主要教师,其中2名专任教师,6名兼任教师,分别具有丰富的杂志、报纸、数字媒体、科技等行业的工作背景。

总体上来看,该项目师资力量雄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跨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交叉领域研究较多。单一的新闻学教育已经在学科发展与就业实践中显示出其诸多弊端,将计算机技术、商业、设计、政治学、环境科技等领域融入新闻学,培养复合型媒体人才成为趋势。创业新闻学即为融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需要教师具备多领域的专业背景。该中心8名教师基本都获得两个以上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位,跨界经验丰富。如专职教师、中心教育主任杰瑞米・开普兰就同时拥有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学士学位、哥伦比亚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商学院mBa学位。此外,兼任导师中,大多具有新闻传播学相关的学习研究经历,不过也有像中心研究主任詹妮弗・麦克法登(JennifermcFadden),并无新闻学学位,在辛辛那提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专攻金融与创业,不过本着对媒体和技术的交叉领域的兴趣,一直专注于寻找新闻中新的商业模式。

二是多为资深媒体从业者,实战经验丰富。导师多在新闻传播行业(包括传统媒体或新媒体)有多年的实战经历和卓越的成就,在权威报纸、杂志、网站等(包括《时代》《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新闻周刊》和雅虎网站、Youtube等)担任过新闻实务或媒介运营等重要角色(如总裁、Ceo、创始人、创始主编、专栏作者等),是资深的媒体从业者,在业界有丰富的经验与扎实的人脉。

三是媒体创业经历丰富,社会资源雄厚。教师们对创业或商业运营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有丰富的媒体创业经历,为创业新闻学的课程讲授和研究奠定实践基础。业界的兼任老师中,很多本身也是创业项目的投资人,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业指导,还可以直接对接投资,支持学生项目,实现互利。例如杰夫・米尼翁(Jeffmignon),他是国际数字广告商RevSquare/mignon-media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也是opentopic和Fuzumedia两个创业企业的投资者。米尼翁是目标受众为儿童的新闻网站的者,在法国联合创办了第一批面向儿童的日报monQuotidien和1epetitQuotidien等,联合创办法国第一家由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媒介――,它是2007年总统大选中最成功的时政类网站之一。他在巴黎创办媒体咨询公司Formulespresse,并担任联合Ceo与创意总监;在纽约协助创立信息图表制作公司5winfograohics,在华沙创办媒介咨询公司mediapolis等。这类兼任导师事实上也是一种创业资源。

3.核心课程

创业新闻学硕士前三学期主要学习新闻实务(CraftofJournalism)、新闻伦理与法(Legalandethicalissues)、新媒体叙事基础(FundamentalsofmultimediaStorytelling)等必修课,第二、三学期加入分别加入两门选修课,鼓励学生选择商业与经济类报道、其他学科的课程

第四学期的创业新闻学项目由5门核心课程组成:“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newBusinessmodelsfornews)、“商业基础”(FundamentalsofBusiness)、“新企业孵化”(newBusinessincubation)、“技术浸润”(technologyimmersion)和“新媒体学徒”(newmediaapprenticeship)。其主要教授内容、课程形式、学生提交成果分别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梳理的情况来看,这5门课程各有侧重,又部分重合,而其间也包含着有机的内在联系。“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与“商业基础”有较多重合,又相互补充,加深学生对于新闻业商业运营的了解,通过学习基础的商业原则和概念,探索未来新闻业的新运作模式。这两门课主要都以课堂案例讨论分析为主,并鼓励学生在现实中寻找突破,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评估现有企业。“技术浸润”强调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工坊、在线课程等形式夯实学生技术运营能力,从HtmL/CSS技术、app制作、Seo以及管理软件等具体技术,到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投放推广、商业与技术整合等高级运营能力。“新媒体学徒”将学生完全置于真正的创业环境下,体验创业公司的氛围,参与到创业公司实际运作中,并通过实地考察,提出对实习公司的改进意见。“新企业孵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运用所学知识和累积经验,在学界和业界导师的指导下,发展自己的商业点子,制定商业计划书。学生既可以创立新的媒介运营平台或媒介运作模式,对行业的某些方面形成破坏性创新;也可以为传统媒体运营提供新的产品或战略。

具体来看,5门核心课程设置的特点如下:

一是课程设置科学,逻辑严密。5门课程从逻辑上来看,并非是并驾齐驱的关系。纵向上,从理论到实践的程度不断加深。“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与“商业基础”更加理论与基础,“技术浸润”显而易见,上升到技术运用层面,“新媒体学徒”进入实战阶段,而“新企业孵化”要求学生完全运用所学创建新商业模式或提出商业战略。而横向上,课程间互动关系强,事实上,以“新企业孵化”课程为主线,其余四门课程都在为其最终的学期成果――撰写新企业的商业计划书服务这一目标服务。“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商业基础”“技术浸润”与“新媒体学徒”分别提供新闻业的商业运作情况、企业运营的核心原则、创建与运营企业的技术支持、完全实战环境,培养学生观察新闻业现实,提出颠覆行业的战略与防御方案、评估现有企业运营状况、为自己欲建立的企业撰写技术方案、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所需创业本领,并观照自己的商业模型,一步步完成商业计划书。

二是重视知识掌握与现实运用的结合,注重培养实操能力。首先,课程形式采用的案例分析、实战模拟、走访企业、业界人士分享等都显示了课程设置者对于新闻业创业现实的重视;其次,从课程成果呈现来看,每门课都要求学生最后提供报告,运用所学知识,在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企业,做出分析,对学生的实操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后,“技术浸润”“新媒体学徒”与“新企业孵化”三门课本身就是实践课程,最终呈现的商业计划书也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通过争取陶氏一奈特中心的奖金将商业点子付诸实践,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实践。

三是强调新媒体平台与互联网技术在创业中的运用。纵览五门课程的大纲可以发现,新媒体、互联网技术等在媒体创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如“新闻业的新商业模式”第一课就深入探讨了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的颠覆,并将“线上创业”单独列为一课,还将搜索引擎最优化作为重点的营销战略讲授;“技术浸润”还突出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技术、Facebook等社交网络的市场营销技术。通过创业新闻学项目高级课程,优秀的创业项目在中心的支持下投入运营。

四、创业新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2012年12月15日,波因特学院马克・布里格斯在北京发表了题为《全球传播:机遇、挑战与新闻业》的演讲,指出新闻创业成功的六大要素:会和资本打交道、有开放的理念、能推销产品和创意、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介图景、会寻找合作伙伴并保持合作关系、能在方法上寻求创新。这些理念已经进入到国内新闻业界和教育界的视野中,以中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为例,笔者在“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中开始试行传媒创业项目的训练。特别是在媒体运营商业化程度高的港台地区,新闻创业教育己开始起步。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媒体理学硕士课程提供选修课“新媒体创业”。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开设了“媒介创新与创业”选修课。辅仁大学传播学院还提出要进一步增进产学合作:要举办微型创业工作坊,鼓励微型创业、SoHo、创意工作经纪人相关研究,和传播微型创业领域的部落客、独立记者、SoHo族建立合作关系;尝试与辅仁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共同发展传播类的社会企业等。

目前创业新闻及其教育在中国还是媒体转型中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在事业属性、企业运营体制下发展的传媒业来讲,基于从业者个体的职业开发和业态重构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对于创业新闻学是否适合在中国普及,有学者认为:“因为想象在美国那样做个人的新闻事业的环境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表面上看,创业新闻学的理念是不适合中国的”。然而就目前中国的传媒业转型实践来看,虽然规模化、制度化的媒体创业尚未展开,但我们应注意到两个层面的传媒实践及其带来的新闻教育需求变革:

一方面,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传媒行业加速转型,提升新形势下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媒体将在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谋求创新,诸多传媒机构研发了大量新媒体项目如“澎湃”“无界”“封面”等等,旨在采用新的理念和机制生产及传播内容,以增量的活力带动存量的影响力,这一部分增量空间亟须了解受众需求并能熟悉运用现代传媒市场方式的新闻人才去充实,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是其核心诉求,这将不同于现有的以培养新闻制作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

展示设计泛指交易会、展览会、博览会、博物馆等空间展示的设计,是与会展业相伴而生的一门设计专业。就我国会展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而言,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前景,都相当可观。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下,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更为迅猛,在展馆的数量、规模乃至面积上都取得了极大的突破。也正是在会展业的带动下,展示设计专业在各高校纷纷开设,截至目前,已经有数百家高校开设了本科及专科层次的展示设计专业,展示设计的人才培养愈加丰富。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展示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如优质师资的短缺,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尤其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而创新恰恰是展示设计最为重要的内容。对此,自媒体环境的到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自媒体环境下展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究。

一、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展示设计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各种不同层次的会展在我国举办的次数与频率也不断增多,从经济类会展,如东博会、南博会,到文化类会展等层出不穷。展示设计作为服务于会展行业发展的专业,以提供专业化的设计服务为核心工作内容。而在设计服务中,紧扣会展的对象与内容、创新空间的布局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而这又离不开创新创造意识很强的新型会展人才。因此,展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展示设计的必然要求。

(二)展示设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高校的展示设计教学中,专业设置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仅仅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目前,展示设计专业作为我国众多专业中的一种,广泛地分布在本科、专科教育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展示设计专业每年输送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甚至超出了会展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另一方面,大部分会展行业中高素质设计人才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这表明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产生了脱节,人才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对此,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最为根本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同样是展示设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二、自媒体在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营造创新环境

在展示设计人才培养中,教学环境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教学环境的创新性直接关联到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与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磨练与提升。自媒体指信息化、数字化、大数据等多元信息传播的途径,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其在环境营造,尤其是创新环境营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以博览会的展示设计为例,其需要根据展览会所展示的内容、参展企业及国家的文化特征来设计外部形态。大型展览会的现场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如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就是展示设计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展示,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现场观展的要求,而通过自媒体使学生得以在移动终端的帮助下,细致入微地感受展示设计中的细节,全面提升展示设计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培养创新观念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培养是最为基础的内容。自媒体作为一项新事物,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与其便捷性有着很大的关联。能否接受自媒体,并充分认识到自媒体除了社交功能以外的教育功,是学生思想转变中的重点所在。将自媒体纳入到展示设计的教学体系中,能够使学生突破对以往教育形态的认知,逐步培养其创新观念。不仅如此,在展示设计教学中,学生设计理念的更新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点,而前人优秀设计中的理念精华则是学生汲取养分的重要资源。自媒体对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国家博物馆为例,其在展厅的设置上,没有遵循单一的分类依据,而是综合采用了时代划分法与专业划分法,并且在常规分类的基础上加入了临时展厅,使得展览兼有针对性和全面性。自媒体可以借助二维平面乃至在VR技术的辅助下,以三维呈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博物馆空间,培养其创新观念。

三、自媒体环境下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点

(一)教育形态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教育形态本身是否具有开放性,对人才培养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教育形态越开放,教学中所能引入的资源就越多,相应的人才培养效果也就越佳。然而,一直以来,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都是我国教育形态的主流,展示设计虽然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其在人才培养中也难以彻底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以课堂作为主要阵地,依托相应的课时,对教材内容分解教学,教育教学活动受到较为严重的时间、空间限制,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自然不佳。对此,自媒体环境的到来给教育形态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教师要把握住这一契机,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使教育形态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举例而言,以微信等为代表的具有实时社交功能的自媒体,在师生交往中有着非常不错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制作相应的展示设计教案,然后到班级专业微信群中。如此,学生可以随时浏览教学内容,使课后学习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开放式的教学形态使得传统课堂的边界日益虚化,人才培养的载体也在不断丰富与创新,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要径。

(二)教育目标从知识走向能力创新

能力是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基本技能,是展示设计课程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学校的教育目标较为单一,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将教材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随着展示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学实践的日益深化,教育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能力发展取代知识传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追求。自媒体环境对教育目标的转变有着较为不错的功能与价值,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平台,在学生的展示设计能力训练以及成果展示上有着突出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好自媒体这一教学利器,以之作为教育目标转变的媒介。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展示设计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创立相应的公众号,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与理念,把自己的展示设计方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上传到公众号中,便于全班乃至全系学生浏览、查看。如此,可以让学生的设计思路、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呈现在其他学生面前,而自媒体平台则为学生群体的展示设计案例讨论与互动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教育理念从共性走向个性设计

以创新为灵魂,展示设计作为设计的一种形式,创新在其中同样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与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就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发展而言,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只有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才能有所体现,这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但在传统的展示设计教育中,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教育理念仍然是“一锅端”式的,教师给所有学生提供同质化的教育服务,学生的个性意识得不到有效的凸显。自媒体指以私人化为特征、现代化为手段的媒体形式,相比于大众媒体而言,大大凸显了个人在媒体中的地位。因此,在自媒体内容的传播上有着浓厚的个人化风格。自媒体环境的到来,尤其是自媒体平台在展示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能。以小程序为例,这是一款以微信为平台的程序,教师、学生分别以各自的身份注册账号,教师可以借此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时监控与指导。如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空间形态和材料运用的分析中,教师可以观察不同学生分析的观点与理念,与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互动,在学生的分析后面给予点评,指出其中的亮点与不足,并引导学生从个性化的角度出发完善作品设计。也就是说,使教育理念从共性走向个性是展示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

(四)教育手段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

手段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也是对教育效果影响最大的元素。在展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单一化的教育手段,即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势必难以满足学生创新发展的要求。因此,创新教育手段自然也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点。至于如何创新,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条件,使课堂教学朝信息化、共享化、实时化、互动化的方向发展。首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自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将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发到学生的账号中;其次,如前所言,自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可以构建全天候的自媒体学习平台,如展示设计论坛、展示设计贴吧等,为学生构建一种迥异于课堂风格的学习阵地。

(五)教育内容从单薄走向丰富教学

活动由教学者、受教者以及教学内容三个主要元素构成。其中,教学内容是教学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桥梁,对受教者的学习与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理论上说,教学内容越丰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越佳,尤其是在知识体系更新换代不断加速的今天,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与实时化发展更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内容。自媒体以网络为依托,可以将展示设计的发展脉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来,为校本资源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可以沿用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与主要案例外,还可以根据展示设计发展的新阶段,不断充实、丰富案例的形态与内容。实践是展示设计专业的重要内容,学生实践成果中凝聚了其对展示设计的理解,既是学习结果的体现,也是学习资源的一种形式。将学生的实践结果纳入到自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不足。

结语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7

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也催生了媒体产业的整体变局。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广电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的产业边界被打通,传统、互联、移动这三大类型传媒在传媒市场的转型中利用自身的优势互相合作、展开竞争。广告作为媒体依存度极高的行业,在产业格局、媒介形态、受众角色以及品牌营销传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和社交媒体运用的普及,广告新媒体层出不穷、消费市场日趋碎片化、传授关系更加灵活和互动,广告的定位由单一的传播工具向“集多种交流渠道和交流方式于一体的沟通平台”演化。[1]“平台化”是以数字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传统的广告传播主体逐渐向消费者转移,广告信息更趋向UGC(用户生产内容),个体消费者的需求与满足得到更多的关注,广告创意方式也更为个性化与精细化。其次,传媒业态的变化也改变了广告行业的分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告与新闻宣传、公关、营销等其他形态的界限逐渐模糊,在技术、资源和策略上与其他传播手段不断整合。由过去单一的广告产业逐步走向融合广告传播、公共关系、营销咨询、文化会展、信息服务等多元化服务的“大广告产业”。广告公司的业务范畴也扩展为全面解决企业的“传播管理、创意传播和传播接触”问题,“创意传播管理”成为广告公司扩展整合营销传播领域的新功能。[2]第三,凭借媒体融合的强大渗透力,广告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得到扩展和强化,既从宏观上影响着社会权力关系和消费文化,也从微观上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消费心理、情绪体验和消费行为。但这种影响方式和传统媒体时代更加细微、更难洞察。融合媒体既有多媒体、全符号的表现形态,也横跨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传播形态,由此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终端三个环节和广告产业的对接更加精细和复杂,也随之产生了诸如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等新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广告营销的手段。

二、传统广告教学面临的挑战

媒体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广告产业的发展,广告业态的整体变革直接影响着广告教育。伴随着新媒体的普及而成长的“网生代”大学生群体,无论从知识的获取方式、新知的习得途径、关注的兴奋点和遗忘、强化规律上,都与传统媒体环境下培养的学生大不相同,这些都给传统的广告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精确性极大提升

媒介融合中越来越丰富的移动互联服务,越来越简便的信息生产方式,越来越迅捷的移动在线方式以及低廉的网络服务费用,使得传统信息传递的方式从“广播”变成“广取”,信息的交互性特性在社会群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众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学生不再满足于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习惯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与能力,主动选择新知的内容、层次与接触方式,并与教师在各自多媒体平台上进行互动。另一方面,随着微信、QQ等社交媒体的盛行以及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的扩展,学生可以通过更私人化、更精确化的渠道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并且在信息的转发与分享中形成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在表达权的扩展中抵抗教师的权威。在这种信息需求的转变下,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精确性都大大提升,传统课堂教学的一言堂不再被学生接受,没有进行“受众细分”的大课堂授课模式也遭到冷遇。

(二)学生关注新知的兴奋点日益多元和分化

在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动机作为学习过程的起点,直接影响到知识习得的深度与广度。动机是指能引起、维持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意念或愿望。当主体因知识的缺乏造成紧张,并由外在的诱因得以强化时,对知识的渴求便构成了学习强有力的动机。[3]“网生代”的学生群体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便利,视野更为开阔,对行从定制到体验:媒介融合背景下业动向的感受更为敏锐,因此难以在课堂上产生对基础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同时,网络世界丰富的信息容量也增加了课堂学习的干扰,当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奋笔疾书做着笔记,一边抽空刷“朋友圈”或回复微信,这种对新知的渴望与未满足的紧张感被娱乐的松弛所冲淡,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影响使得对“网生代”的阅读习惯从“经典阅读”逐渐向浏览式娱乐式的“浅阅读”过渡,这种外在的诱因明显偏向更为轻松和自由的课外世界,如此以来,对于知识习得的动机被彻底动摇,课堂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更加重视知识习得过程的个人体验和情感卷入

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来源更加多元,也对信息的呈现形态要求更为苛刻。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在高达6.68亿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中,10-29岁的年轻网民比例达到31.4%,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4.61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3.54亿。[4]这说明,年轻受众越来越多的成为视频信息产品的用户,也更加重视信息的细节和即时的观感,更加在乎信息获取的全方位体验与情感满足。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的“重要程度”,而是知识所呈现出来的“精彩程度”;对于教学形式所期待的不再是被动的“收听”或者“记录”课堂,而是深入的参与和体验课堂。尤其对于广告学这样的应用型文科,教师在课堂表现的沉闷与过时,课程设置的枯燥和单一,课堂教学的呆板与缺乏互动,都会让学生止步于课堂,而更向往课外自学的丰富体验。

(四)专业教师的权威与角色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专业教材、专业课堂,都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和崇高性。学生由于获取信息来源的限制、自身能力的缺失和渴望新知的强烈动机,促成了课堂教学的服从态度和对教师权威的敬畏。但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应用平台的普及,一方面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再专属于一流的大学课堂,而是走出地域的藩篱走向世界。当面对itunes-University里来自耶鲁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些世界顶级名校免费共享的新闻传播学课程,以及“网易大学”里国内一流新闻传播学院精彩绝伦的名家讲坛,知识陈旧又平淡如水的课堂教学如何与之抗衡?另一方面,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查询大量的资料来答疑解惑,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寻求帮助,甚至直接和业界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这就使得教师的角色在这一环节中更为尴尬。当学生将成熟思考的问题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讨,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更新的速度都是极高的要求,对于维护老师的专业权威也是极大的挑战。

三、改革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对策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和学生自身知识习得行为的变化,对广告专业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从传统广告教学模式向“定制型”和“体验型”教学模式转型的创新路径。这个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全媒体专业知识的分层和对全媒体人才需求的特点,强调广告教学内容面向广告产业的精准化传播、平台化扩展、全媒体呈现和创意传播化管理,注重“网生代”学生群体知识习得方式的主动性、精准性、个人化、参与性以及对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精准“定制式”教学

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信息的生产方式和组合方式,也改变了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获取途径和获取成本。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没有区隔的教学方式,开展精准“定制式”教学。定制式教学的精髓在于,依照市场细分理论(marketSegmentation)对教学对象进行“细分”。市场细分理论作为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将市场看作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集合体,企业应根据不同需求、购买力等因素将市场分为若干个子市场,根据自身战略和产品情况从中挑选出具有发展前景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来进行产品定位。[5]市场细分理论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告教学改革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能力、不同秉性的“网生代”学生群体是知识需求的集合体,由专业教师在授课前先告知授课主题、留置课件,由学生自行去搜索和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在此过程中依据产生的问题和初步思考确定“目标市场”。回到课堂后经由老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师生间的答疑解惑共享对知识点的领悟和启发,最终攻占“目标市场”。与传统的“因材施教”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网生代”对知识习惯主动获取、反馈迅捷、喜欢质疑的特点,并结合广告学实践先于理论这一学科特点,变“因材施教”为“因材共享”,最终促进课堂内所有学生这个“大”市场的满意。以《新媒体营销与传播》课程为例,第一步,由教师结合新媒体营销的相关理论和行业的发展前沿,对新媒体营销的行业现状进行深入挖掘,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层面筛选出一系列的研究主题,如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站转型盈利模式、社交媒体营销、新媒体广告等;第二步,将选题到SnS空间、RSS索引等教学平台上,构建体验型教学所需的情境,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和知识结构,选定主题后组成讨论小组,收集资料并提出问题。教师通过教学平台监控并指导小组讨论的全过程,并对疑问予以解答;第三步,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陈述,展示各自对选定主题的研究成果,同时在课堂讨论中进一步完善内容,将成果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实现共享。整个课程设计遵循学生的个体兴趣、态度、知识结构和信息需求,将学生的个体成长作为衡量授课效果的标准,从而增强专业知识的认知、重复与记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法需要学生在修习专业通识课和基础课之后再进行,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尝试“体验式”教学,增强课堂吸引力

媒介融合消弭了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角色,媒体由单纯的信息产品提供商延伸为提供多元信息服务的服务商,受众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享受媒介信息服务的用户。因此,在这种信息需求的转变下,应注重所传授“知识产品”的品质和使用体验,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体验式教学(experienceteaching)是指在教学中围绕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切身需求,通过创造或再现知识情境,让学生在亲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发展能力。[6]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仿真模拟和情感卷入,通过营造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赋予个体独一无二的学习体验,以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适合培养创意传播管理人才。体验式教学方法包括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在广告教学中较常用的是案例分析法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商学院倡导,常见于mBa教学,因为符合广告学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因此在广告教学中也常被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互动和研讨,由教师在课程的相应环节设计案例,启发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案例讨论和课下品牌追踪,总结问题、发现规律并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法适用于《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案例分析》、《商务策划》等实践性较强、知识更新迅速的课程。项目教学法则是以一个完整的广告运作周期为教学内容,核心在于训练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对广告流程的整体把控。项目教学法分为情境模拟和实战。在情境模拟中,由教师创设情境,设定目标,学生亲身参与某一个品牌的广告营销项目,自行组建工作室或项目小组,完成从前期调研、创意策划、广告设计、媒体组合、广告效果监测的全部流程。这个项目可以是由教师命题的围绕品牌营销实践的虚拟设计,也可以是和企业合作的真实项目。广告实战主要是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型的广告专业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创业大赛等。教师将课堂教学融入竞赛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整方案、总结经验并解决问题。参赛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奖,而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能,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不管是案例教学法还是项目教学法,都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在整个情境中的自我参与、自我体验与自我感受和自我成长。同时,这种体验式教学也是集多种教学法于一体,形成活跃的课程互动和积极反馈。但需要注意的是,体验式教学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尤其不能忽略一些学科基础课本身的教学规律和授课逻辑。

(三)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全媒体广告人才

媒介融合不仅改变了媒介市场的业态结构和媒介生态,也带来了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些高水平大学广告专业和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不再将传统媒体作为就业和发展的主要出路,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开始成立新媒体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培养新媒体人才。因此,为了顺应媒介市场的变化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广告人才培养方式上应该按照广告产业融合化、平台化、整合化的特点培养三类人才:传统广告公司的广告创意、策划和设计人才、“大广告产业”的整合营销人才和创意传播管理人才、以及适应全媒体形态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依此来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来看,

1.传统广告人才培养模块包括传播学和广告学基础理论课程类、广告创意与策划类、广告媒体研究类、消费行为研究类和广告创意设计五大类,包括《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媒体研究》、《广告调查》、《消费行为研究》、《广告经营与管理》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广告市场的分析和洞察能力,对于广告活动规律的把握和策划能力,对于媒介组合与媒介排期的操控能力以及对于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能力;

2“.大广告产业”人才培养模块包括市场营销类、公共关系和品牌管理三类课程,以《整合营销传播》、《公共关系学》、《品牌研究》、《媒介经济学》等课程为代表,培养学生在广告产业的扩容中对大广告范畴的认知能力,进行整合营销传播以及其他辅助形式的传播能力,以及对创意文化产业的整体认知和活动策划能力;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8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9

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电视作为最具大众影响力的传统媒体,要在逆境中求发展,需要一支具有前沿战略眼光、高尚职业精神和过硬工作本领的干部职工队伍。在我国现有的电视网络中,地市级媒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庞大而复杂的群体。据统计,我国总共有地级市260个,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电视台,覆盖人口3.5亿,平均每天播出自制节目4.2小时,地市级电视媒体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市级电视媒体在稳定地方政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和谐运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地市级电视台也具有一些先天不足的问题。地市级电视台从业人员一般学历较高,但大都非科班出身,特别是县级及以下电视台,从业人员很少受过专业传媒教育,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因此,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从业人员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接触不到前沿的行业信息和知识,没有开阔的视野和鲜活的创造力,大大限制了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因此,对各地市级电视台媒体人进行科学系统、细致到位的在职培训势在必行。进行在职培训的前提是考虑到电视台的发展战略、培训资源等重要因素,明确电视台各个岗位工作需求和电视台员工的实际情况,了解员工现有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状况与电视台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最需要最实用的培训需求,从而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二、地市级电视台的岗位分析

地市级电视台的人员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行政管理人员、一线采编播人员、市场经营人员、工程层技术人员。具体来看:

1.行政管理人员

通过分析,各类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有所不同。台领导层次的培训目标是开阔视野、启发思路、塑造理念;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前沿、宏观、理念、信息量;在培训形式上注重研究、对话。部门领导层次的培训目标包括深化各自主管业务的专业能力水平和提高作为现代传媒行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前沿、精深、理念、实用、系统化;在培训形式上注重案例。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最主要的是文秘人员的培训,培训目标是提高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实用,在培训形式上注重实效。

2.采编播人员

通过分析,我们较清晰地了解采编播人员的培训需求。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人才,培训方式应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课程内容要开门见山、简要精炼地涉及采编播业务的精华和要领,同时也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作支撑。

3.市场经营人员

从市场经营人员岗位要求来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财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都是需要的,针对这类人才的培训也应当把各学科的理论与传媒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课程内容。

4.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分为两个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层次、一线技术人员层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包括科技事业中心、网络传输中心、数字电视公司、移动电视公司等部门中的技术骨干人才和负责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负责人。一线技术人员包括各个岗位上从事技术操作工作的人员,如非编技术、视频技术、电视播出技术等。从培训需求来看,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需要提高他们的技术视野和对传媒新技术新业务的跟踪和理解能力;一线技术人员需要着重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专业型人才。

三、地方电视媒体人的构成分析

1.学历结构

当地市电视台的人员学历层次在本科及以上的为43.9%,专科层次为23.2%,高中及以下层次仅为14.9%。通过对电视台人员学历结构的统计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高学历人员占据了较大比重,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逐步向高学历水平迈进。2.学科背景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学科背景丰富、文理科兼备,覆盖了经营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理工技术类等各类学科。

3.年龄结构

地市级电视台的工作人员,50岁以上占10%,40—49岁占21.3%,30-39岁占35%,20—29岁占33.8%。其中,一线采编播人员的年龄最具有年轻化特征,行政管理人员则总体年龄偏大。

四、课程设计方案应涵盖内容

根据对地市级电视台人员的岗位分析,在给他们课程设计方案时需要有针对性。

1.行政管理人员

对集团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涵盖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改革、国际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内容;集团总部部室主任、副主任涵盖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团队管理、沟通技能等内容;频率(频道)总监、副总监,中心主任的课程可包括频率(频道)定位与品牌塑造、大型电视活动策划与操作、广播和电视栏目综合评估体系等内容;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的课程方案要涉及各类公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请示、报告、通报、通告、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简报等。

2.采编播人员

对频率(频道)内设部室主任、制片人等的课程需涉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策划与实践、国内外主要热门节目形态、制作广播节目创新及核心竞争力等内容;对记者、编辑、制作人员的课程要涵盖新闻媒体如何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解说词写作,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分析等内容。而播音员、主持人的课程要涵盖新闻播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口语表达、主题性业务研讨等内容。

3.广告经营人员

广告部室主任、副主任的课程包括电视媒体运营模式的创新与展望、媒体整合传播与广告客户投资价值分析、品牌营销经典案例赏析等内容;广告策划及业务人员的课程包括广告环境与广告市场、广告设计基础、媒体市场调查及收视率解析等。

4.工程技术人员

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课程群;广告学;人才培养

一、引言

广告学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400余所高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大致可分为广告设计、广告传播与营销两个方向:广告设计方向注重广告创意表现、设计能力、文案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传播与营销方向注重广告经营管理、策划与创意、文案等[1]。随着广告行业的蓬勃发展,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广告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行业。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广告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不断提升,探索适应广告行业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创新性复合型广告人才,是高校广告教育的重要任务。广告学专业在培养方案中选择关联性密切的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在充分考虑广告产业发展需求与学科专业定位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置与分类,构建科学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广告策划、市场调研、消费者心理、广告实施与等方面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平台,更有利于实现广告学专业的特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如何对广告课程进行改革,以更好、更科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任课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课程群是某一学科内诸多课程的集合,是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3]。广告学以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视觉传达为基础,专业涉及广告学、传播学、媒介学、艺术美学、营销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等诸多学科和领域[4]。广告传播的方式是以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广告活动过程包括广告定位、广告目标、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表现、媒体投放与效果评估等。广告学课程群建设,应基于广告学专业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应用领域及市场发展趋势,以培养应用型广告创新人才成为主要培养目标,结合广告传播方式与运作模式、媒介形式、受众状态,充分考虑广告发展趋势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大类课程”的框架下,优化教学方法与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与国际广告教育接轨,注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强调对学生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广告学、传播学、管理学及各种艺术修养的能力[5]。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课程群中应以核心课程为中心,全面规划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相关、相承、渗透、互补,相互支撑、循序渐进,一体化实现课程的选择和整合,保持统一协调性,实现课程之间知识无缝衔接,构建知行合一的广告学课程体系。

三、广告学专业课程群的建设

根据我校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与教育实践创新,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广告人才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重点,探寻符合现展的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发展的对策。依托我校财经管理学科的优势学科背景资源,突破国内广告学高等教育专业定位局限,对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梳理,选择关联性密切的课程作为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对象,按照基础、理论、素质、设计、应用,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构建多层次知识体系,建设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广告学专业课程群平台。1.广告学课程群广告学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核心,主要包括广告学、中外广告史、广告心理学、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原理与实务、广告调查与效果研究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是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给予学生关于广告学专业的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广告学专业的基本素养,夯实广告学理论基础,熟悉各种广告媒介的特点及运作方式,掌握广告创意与表现的理论与原则、特点与规律、主要方法与相关技巧,通过广告创意进行视觉化与艺术化的再现,提高学生广告策划能力、广告创意能力、文字表现能力及审美能力。2.传播学课程群传播学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媒介管理、广告经营策略、广告心理学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规律,研究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正确进行媒体选择,明确其运作规律,科学地做出媒体投放策略。帮助广告学专业学生理解广告运作的对象和环境;使学生更加明确广告运作规律。为实现广告有效传播、科学经营与管理奠定基础。3.广告设计课程群广告设计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群,提供广告学专业的素养与基础表现工具,主要包括美术基础、三大构成设计、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电脑三维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广告创意和表现的能力、软件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建立前卫的设计理念,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以美术和构成理论为基础,以应用软件为工具,通过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广告设计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艺术创造力。本课程群围绕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基本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广告设计能力,通过美术基础、构成设计、设计软件的应用等课程,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创意;第二,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设计表达能力与视觉传达能力;第三,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实训、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各类竞赛作品的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4.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程群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程群是广告学专业的对企业品牌形象表现工具,主要包括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新媒体广告、影视广告策划、网页艺术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本课程群在于帮助学生利用视觉传达理论科学正确地塑造企业形象与传播品牌,通过企业形象调研,提炼企业的理念系统,并用视觉图形表现,使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的个性形象。通过艺术设计表现企业形象,进行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提高学生视觉要素的形态掌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视觉设计的创意能力、设计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企业形象策划能力与视觉传达能力,使学生具有Ci策划、设计、实施、管理和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5.人文素质课程群人文素质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与基本素养。该课程群主要包括中国经典文化导修、美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广告道德与法规、大学语文等课程。本课程群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文字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使学生在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艺术品位、气质修养等方面得到提高,将能力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以优化广告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先导,以育人为宗旨,以应用为目的,以创新教育为重点进行课程群设计,通过整合课程、优化结构、革新内容、改革方法,为学生搭建多层次知识架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广告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提高专业竞争力。建设了内容联系紧密、层次清晰、相辅相成、特色鲜明的广告学、传播学、广告设计、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人文素质等5大课程群,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实现了广告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和设计创意,广告市场项目方案设计、媒介投放策略、品牌形象及视觉传达课、广告投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广告项目实施所需要具备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广告策划与创意能力、媒体应用能力、设计表现与视觉传达能力等。通过课程群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竞赛,使学生在专业实训及各种竞赛中实施广告实践过程,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广告策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毕业生在广告行业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了我校广告学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星河.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新模式建构[J].中国广告,2012(2):138-142.

[2]林怀宇.论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J].东南传播,2011,88(12):115-116.

[3]刘春侠.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群建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81-182.

[4]罗奕.供给侧改革下广告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探索[J].今传媒,2017(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