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十篇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十篇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3:33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镇属**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优化配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资产管理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镇属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

第三条镇党政办公室是本镇负责**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镇财政所是本镇负责公共财政、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对镇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行账务处理和监督。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的固定资产,是指核算单价在规定起点,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专项设备在800元以上,且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实物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不满上述起点,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机械、交通运输工具、设备、仪器等。

第五条**单位固定资产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原则,由镇政府统一管理和调配,**单位拥有、使用。

第二章资产管理

第六条**单位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配备管理人员,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第七条对**单位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产权证由各单位负责保管,拥有、使用该不动产的**单位负责实物的管理及维护。

第八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帐目,及时、准确记录**固定资产的存量、增减、分布情况。实物资产应分类编号,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设备除登记以外,还应按台(件)建立技术档案。同时,还应建立使用登记制度,财产领发使用要登记领用卡,明确使用、维护保管责任,因保管不当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要视不同情况追究赔偿责任。

第九条建立全镇固定资产网络数据库,运用资产管理计算机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管理。镇属单位固定资产经批准增减变动时,会计核算、实物使用(管理)等管理部门须同时进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登记,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真实地反映全镇固定资产状况。

第十条年度终了前,镇属单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

镇财政所定期或不定期协调(组织)镇党政办公室、财产使用部门和镇财政结算中心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并与固定资产账簿(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相核对。发现账实不符的,应当查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原因,分清责任,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呈交镇相关领导审定。

第十一条根据“谁拥有,谁核算”的原则,有单独设账的**单位,固定资产在其账上登记反映,没有单独设账的部门,其固定资产全部统一集中在镇政府行政账登记反映。

第十二条**单位从事对外有偿的**服务、资产租赁等活动,其收入必须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三条**单位要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对于长期闲置不用或超编定额的资产,由镇政府党政办公室进行调剂。

第三章资产处置

第十四条**单位固定资产处置,是指**单位对其拥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转让或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拨、出售、报废、报损等。未经批准,**单位不得擅自对其拥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单位固定资产的转让,必须经有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并由镇党政办公室对评估结果进行确认,审批权限按镇政府财经管理制度执行。

第十六条**单位固定资产需要报废或报损的,应由有关部门组织技术鉴定,报镇党政办公室会同镇财政所办理相关手续,审批权限按镇政府财经管理制度执行。

第十七条**单位因机构合并、撤销、改变性质或变更隶属关系的,由镇党政办公室、镇财政所对该**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造册登记,审批权限按镇政府财经管理制度执行,并分别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一)**单位改变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其**资产,经评估确认后实行有偿调拨;

(二)**单位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属于同一系统、同一管理级次、同一性质的,其**资产可无偿调拨或并入合并后的单位;

(三)**单位撤销的,其固定资产由镇党政办公室负责组织清查后,提出处理方案,报镇政府审批。

第十八条**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后的收入统一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单位按规定经镇政府批准,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并取得处置结果的凭证后,镇财政所调整有关资产、资金账目,并及时办理产权变动手续。

**单位对外捐赠资产的,需凭镇政府的批准及接收单位的接收证明进行账务处理。

镇政府出具的资产处置批复文件作为**单位制定资产购置计划、镇财政安排预算资金以及办理政府采购的参考依据。

第四章资产监督

第十九条**单位必须自觉接受镇财政所的监督,定期报告**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按要求填制统计报表资料等。

第二十条镇财政所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及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拥有、使用的**资产是否登记齐全、帐物相符、帐帐相符,报告的数字是否真实、完整、准确;

(三)拥用、使用的**资产是否合理、有效、节约,是否进行了资产维护;

(四)**资产是否受到侵犯、损害,是否出现流失的现象;

(五)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擅自处置镇属固定资产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镇属各公司可根据本办法,制订本公司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2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更加的形象具体。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也更加的清楚,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方式方法发生了一些变化,进一步的完善了固定资产的相关核算标准。这样就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得到明显的优化,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效率明显加快,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变化

1.价值确认

从价值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样就和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也和当前市场的物价水品不期而合。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时候,工作人员排除了很多的简易办公设备,例如桌椅,明显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范围,这样固定资产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就会更加真实。这样固定资产所表示的经济含义就更加准确明显,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行管理费用,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开支。如果大批量物资的类型规格相同,物资的单位价值在固定资产的基本标准之下,但是它的使用期限却大于1年,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相符合,就可以将它归属为固定资产,这也和固定资产的相关标准相一致。当然某种或某些硬件设备必须具备相关应用软件才能使用,那就必须将应用软件归属为硬件设备的一部分,使用固定资产的方式来进行管理核算;如果情况相反则就将应用软件视为无形资产来进行管理核算,在计提摊销时使用分期的方式进行。

2.资产分类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的类型,主要类型包括专业设备、建筑物和房屋、一般设备及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这样就把固定资产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了分类,也使工作人员更加便利的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这样就可以将具体的错事制度切实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了专用设备仅仅只是包括医疗专用设备,医药行业以外的专业设备全都被划分为其他类型的固定资产。

二、当前医院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时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t严重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意识

医院的医疗活动要想正常开展,就必须有充足的固定资产作为基础保障,同时医院的固定资产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总的来说医院的医疗设备越先进,就会尽可能的降低医生的医疗风险,当然患者也会更加信赖医生,配合医生接受治疗。不幸的是现在有些医院的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意识,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简单的制定出管理核算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管理流程,没有真正的建立形成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会大大的损害医院的名誉,对于医院今后的良好发展是及其不利的。

2.没有健全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有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很多医院的高层领导和医生都认为医院是国家出钱办的,怎么都不会倒闭,这就反映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固定资产风险管理的意识。如果医院及其工作人员不改变工作理念,随着近年来医疗改革的发展及医院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就会对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及发展目标的规划产生极为不利影响。很多医院只是高度关注流动资产的风险,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和指派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评估、分析、规避固定资产的相关风险,更不用说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

3.固定资产内部信息的沟通存在问题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绝大部分医院都建立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平台,但是仍然还有一部分医院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平台,这样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内部科室之间不能顺畅的进行信息沟通交流,更为严重的是有的部门严重短缺固定资产设备,有的科室部门却有大量的固定资产设备闲置下来,导致固定资产,没有被充分利用。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策略

1.增强工作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意识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施行,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与此同时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医院应培养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意识,定期开展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不断向工作人员渗透养成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必要性,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意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运行情况,弄清自己的角色和相应的职责,认真做好分内的事情。

2.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制度

医院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一把手牵头,各个科室部门的领导则带领本部门的人员参加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还要专门设置一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采购,以及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入库及维修虽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还是有明显的不同,医院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必须严格分开。当然医院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固定资产风险控制人员及预算管理人员,更加完善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组织机构,将工作任务明确划分到个人,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各尽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尽可能的减少工作人员舞弊行为的发生。

3.加强并重视固定资产清查

我们都知道,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从基础工作抓起,当然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也不例外。在管理核算固定资产时,我们应该从基础做起,将定期盘存制度认真落实到实处。在全面清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数量,而且更要注重质量。首要工作就是清查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其次要弄,明白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追溯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费用,对于没有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要补提折旧。依据原有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使用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标准调整处理原有的固定资产,在处理固定资产盈余、盈亏及报废等情况时也必须依据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标准。这样就弄清了医院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更加真实可靠。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3

【关键词】财务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当中,对各种固定资产的清点、核算和盘查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水平,能够反映医院总体行政管理的水平。从我国医院的整体状况来看,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还比较粗糙,对医院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妨碍。针对这种状况,我国在2012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计算方式出现了改变,强调固定资产管理的效能发挥。本文将对比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转变,提出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背景

医院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医院只有使用权。医院固定资产必须要进行妥善利用和管理,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是,以我国各级医院的现状而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很大不足,一些医院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不顾医院自身的经济状况,一味地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又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或者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造成医疗设备闲置,白白浪费了医院的资金。所以,我国的各级医院必须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进行优化和改进,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应运而生。

在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指的是那些价值在一千元以上的一般设备,或者是价值在一千五百元以上的专业设备单位,使用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原本形态。还有一些虽然单位价值没有超过一千元,但是使用年限远超一年的大批量物资,也可以算作医院固定资产的范围,比如说医疗用床、被服、各种家具等等。所以,医院固定资产可以分为房屋建筑、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四类。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这四类固定资产中每一类型都设置了专门的代码,详细规定了每一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方便财务会计进行核算。

二、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转变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各种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和基础。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形式,遵从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医院必须及时转变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树立起全方位、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我国许多医院的发展受到阻碍,都是因为管理层的管理理念没有转变过来,仍然对固定资产采取过去的粗糙管理模式,这就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导致大批的设备出现限制状况,或者设备损耗严重,造成资金浪费,给医院带来巨大损失。对此,医院的领导层必须形成重视,转变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树立起精细化、全方位的管理观念,发挥医院上下各部门的协同作用。

(二)设立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

目前,我国各大医院都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家医院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都不同,还有些医院由多个部门共同进行管理。有些医院由财务部门管理固定资产的账目和金额,由总务科管理房屋建筑和办公家具,由器械科管理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这就造成了各部门沟通不畅,固定资产管理脱节,不能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查,不能及时发现一些固定资产的遗失、损毁,账目与实物不符。另外,这种管理方式还会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确,在出现问题时无法确定相关责任人。所以,医院必须设置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比如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

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是医院财务部下属的二级科室,掌握着医院中所有固定资产的状况。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要领导所有分管部门的财务管理会计,划分各个分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职责,明确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

(三)加大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

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认证标准进行了改变,比如一般设备单位的价值标准由五百元提高到了一千元,专业设备单位的价值标准由八百元提高到了一千五百元。另外,还新增了一些规定,比如每个月都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计算,制定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等等。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医院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工作量大,内容繁琐,很容易出现各种差错。医院的财务会计必须在固定资产清查当中严格按照核算方法计算,与财务部门、总务科、器械科的账目进行对比,为实行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准备。

(四)保持对固定资产的监控

想要对医院的固定资产保持监控,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要完善固定资产的采购制度。固定资产的采购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在采购之前要仔细考察采购活动的必要性,然后由财务部门拨付资金。其次,在采购新型医疗设备之后,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每个月都要对新进医疗设备进行分析,评估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最后,固定资产的报废流程也要进行完善。由固定资产的使用科室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管理办公室对设备进行鉴定,作出评价报告,交给医院领导层进行审批。

三、结论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医院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管理方式粗糙,管理部门不明确等现象,对医院的发展进步造成了阻碍。我国医院必须顺应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转变固定资产的管理观念,设立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加大固定资产的清查力度,操持对固定资产的监控,提高医院的行政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霞.新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对比[J].中国外资,2012.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4

一、旧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明细账是会计账目的重要一项,仔细记载有助于了.解医院的账目支出、收支等内容,而医院对此所做的工作欠缺很多,或是设有明细账,却无及时的更新,或是根本缺失此项内容。与此同时,医院各部门融合力度明显不足,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明显不够,管理、使用、职权、限制等都不具体,又缺乏沟通,因此常常无法深入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影响对资金的管理使用。除此之外,在设备的采购环节也问题百出:或购置金额远在预算之上,造成资金周转困难;或因赶时间等原因不走正规程序直接使用,造成账目无法对号入座;或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仍然缺少发票等相关手续,造成账目与资金有所出入;或是各科室无纪律缺手续的将设备串换使用,造成部分设备不知所踪……类似情况数不胜数,究其原因,皆是由于'相关人员缺少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能严肃对待而造成不小损失。

(二)固定资产核算不合理

传统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基本全通过借贷两项来填写,对固定资产的增减也是将包括“修购基金”、“银行存款”等几项内容反复使用。以上缺少细化项目的使用方式,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基本没有浮动,管理核算并不合理,账目数据早已失去真实性。正常情况下,医院的固定资产是被不断使用的,难免会有消磨和破损,如果财务上始终维持原有的金额,无疑是对资产的虚增,循环往复必是难以填满的深坑,不加制止,终会有无法收场的周面。

二、新制度提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资产管理专业化

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多采用较为分散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我们从经验中总结,所谓办对事要找对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应率先做好相关人的工作,明确具体负责机构,使资产管理专业化。在落实明确负责机构时,可参考团队力量的优势,将具有与此相关特长经验的人聚集在一起创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走专业化、全面化的管理之路。

(二)提升报表信息质量

会计南细账是账目的细分,会计报表是账目的整体,医院在做好细节的同时也要注重整体,通过合理提升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从而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更上一层。会计报表有严格的填写要求,应认真仔细对待,尤其避免信息失真状况的出现。医院应对新制度做到心中有数,并将新制度中的相关内容适时、正确的运用于会计核算当中,通过规范化的会计操作和高质量的报表信息,提升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三)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已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对于医院而言合理利用网络是有助于其发展的途径。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沟通畅通,强大的硬件条件可以将医院的管理分门别类,对购置、使用、折旧资产均可系统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有利于医院对成本精细化的控制和对固定资产动态的及时了解,它既是管理者的得力助手,也是配合政府或自身工作的合理方式。

(四)强化监管意识_

会计制度的成功只有制度是不够的,同时也离不开相关人员的监管意识。相关人员应摆正使用与管理、资金与资产的天平,尽量不偏不倚。通过对之前工作的总结,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能合理对待、强化监管意识;多加记录,做到有账可依,并做到来源、使用、去向三个明确。

(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与资产管理专业化紧密相联的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如果说资产管理专业化是上层建筑,那么相关制度便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得牢固,上层建筑才坚不可摧。对于管理工作来说,其制度应科学且健全,可包括日常管理制度、相关责任制度和奖罚明确制度三个部分。日常管理制度是基础,责任制度是超越,奖罚制度是激励,三项合一,所求披靡。

三、结语

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健全,也有了较多新型元素注入其中,医院的财务会计核算管理都面临全新的挑战。新制度的一项重要要求是资产折旧,要求医院一方面应对除图书之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另一方面要将在用的所有固定资产重新计提折旧。医学还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之中,医院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包括会计工作,以更合理规范化的服务为更多人提供便利。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5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2007年根据财政部部署以2006年12月31日为基准实行了统一清理,各单位按照要求对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了认真地核对和清理,摸清了家底,报废了废旧资产,基本保证了账卡、账实相符。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六个方面加以应对: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3、统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4、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5、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6、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关键词:行政事业;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2007年根据财政部部署以2006年12月31日为基准实行了统一清理,各单位按照要求对账面资产和实物资产进行了认真地核对和清理,摸清了家底,报废了废旧资产,基本保证了账卡、账实相符。但在财务检查及与其他单位财务人员的交流中,大家都感到固定资产管理很棘手,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清理不到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长期重购置、轻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账不到位,造成固定资产账卡不符,有的是有账无卡,又由于长期未清理盘点或清理盘点不彻底,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又不符,2007年清理时,无从下手,清理核对工作量太大,只能从某一年度开始清理,以前年度部分就没有做到位;部分单位财务管理薄弱,财务报销手续不全,没有办法查清资产的来龙去脉,也是造成固定资产清理工作难以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按照《会计法》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要求,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应当分离,资产的价值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实物管理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信息维护、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等工作都推给财务部门一手操办,实物管理部门没有完整资产台账及资产卡片,更谈不上账实核对,工作职责不清,资产管理很难做好。

(三)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经常更换,并且很少有人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固定资产的界定及日常管理知识缺乏,资产管理主动性差、资产调配手续不全,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位。

(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没有和单位的财务软件实行有效衔接

各单位财务软件固定资产管理模块是按照以前的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和格式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是按照新的分类标准及要求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一项资产有有新旧两种分类、两种资产卡片、两个编号,给固定资产的核对、调整带来很大麻烦,也增加了资产核算与管理的工作量。

(五)固定资产的购置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固定资产的年度预算编制不细致、购置和年度预算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房屋等基建工程未批先建、超预算超规模建设,设备购置随意性、资产采购不规范或监管不到位等常有发生。

(六)资产处置时效性差

土地、房屋、车辆等专项资产处置需报财政部门审批,其他资产在一定限额内各厅局本级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审批、下属单位报各厅局审批,超过限额由财政厅审批。在实际工作中,审批效率太低、时间太长,尤其是专项资产处置上报后,长时间得不到批复,造成新的账实不符。

二、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

只有加大宣传、强化督查,转变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维模式,提高所有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才能将上级各项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位,也才能制定本单位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长期化。

(二)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

各单位应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设定准入门槛,实行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能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最新知识和上级的各项要求。

(三)统一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财政部门加强培训、应设定模式、强化督查、答疑解惑,统一固定资产入库、出库、部门转移、处置等凭据的格式、内容和日常管理手续和流程,努力实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实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对一些历史遗留长期核对不清的资产,财政部门也应拿出处理意见,指导各单位做好具体处置工作。

(四)规范固定资产购建工作

努力推行固定资产部门预算,并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增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性,实行财政集中采购,杜绝分散采购,促使固定资产购置实行实物发放,严禁单位自行购置固定资产,从而严把固定资产进口关,体现部门预算的严肃性,保证固定资产配置标准的统一,实现财政资金的节约使用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对房屋、大型资产的构建推行建用分离,由政府组织专门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负责资产招标、建造、审计等事项,实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保证资产的配置标准和工程质量,杜绝无审批构建,超预算构建、超标准构建等现象发生,同时也将各单位从资产构建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五)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各单位财务软件的有效衔接

财政部门应努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和主要财务软件的衔接工作,实现以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直接代替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各单位财务部门不再直接产生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增加、变更时,由办公室等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填制、修改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在线的方式将固定资产增加、变更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自动生成增加、变更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固定资产处置时,由资产管理部门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向上级部门提交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并报送相应的纸质请示,上级部门同意处置时,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在线方式自动将资产减少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软件总账模块生成减少固定资产的会计凭证,并在会计凭证后附上级批准文件,从而从制度上保证各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卡一致,减轻财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明晰上下级之间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六)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6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

(1)执行财经纪律观念淡薄。不少单位是单位领导收支审批“一枝笔”,执行财经纪律存在着极大的个人随意性,很多财务行为不受约束,未能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从而为某些干部占用、挪用资金提供可乘之机。

(2)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有些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有章不循、有规不守;有些单位出纳兼任记账、档案保管,记账兼任复核;还有的是驾驶员兼任会计,材料保管员既保管实物,又承担部分会计职能。各单位均普遍存在着这种严重的兼岗现象,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1)固定资产的计量不科学,资产管理信息比较混乱。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同于企业固定资产,其购买和建设费用全额列入事业费支出。不按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在这样的账务处理中,以收入数额为基数计提的“修购基金”和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产生脱节,无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数作出正确反映。

(2)固定资产监管力度不够。固定资产没有专人管理,造成部分固定资产未经批准也未办理产权变动手续,就被作为本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向外出租或兴办经济实体,国有资产处置也比较随意。有的对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随意报废,使大量资产流失。

3.财务管理行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部分事业单位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写存在漏填、少填、不填、虚假的现象。这些不完整或者虚假的原始凭证被纳入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财务管理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或个人利益,不顾诚信道德而损害单位和公众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做,造成账实不符,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粉饰业绩等目的。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有效的相互约束机制。事业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管理、财产审批、审批权限分配、财务计划制定和实施、资金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2)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的基本依据和行为规范。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的要求,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以财政部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布为标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要逐步使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以法律形式明确行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同时,要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之中,督促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2)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认真搞好资产清查,严格设定资产登记管理和考核体系,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构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促进资产调剂或调配,优化资产配置和分布。

3.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

(1)充分认识财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执证上岗制度,把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责任心强的人员调到财务岗位上。

(2)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各级财政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财务管理人员要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和政策水平,加快财务信息传递。

4.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1)规范内控措施,实现有效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不相容职务分离”及“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环境建设。明确职能,强化责任,真正做到确保支出合理真实,凭证有效,审批手续明确、严格;事业单位领导应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专职人员的配备。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7

【关键词】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一、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单位的财产资源效率情况息息相关,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水平,需要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其各项财务开支,应建立在科学预算的基础上。即交通事业单位在保证交通运输有序进行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提高其工作和资源利用的效率,通过完善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够实现单位的工作效益的提高。

二、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主要由财务部门开展工作,由于缺乏足够的制度安排,导致财务部门的影响力难以发挥到其他部门,因此财务部门对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力度有限,不能发挥其最佳的效果。二是财务管理的资料信息来自单位的各个部门,而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由财务部门单一负责,一方面其任务量巨大;另一方面如果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协助配合,财务管理难以达到有效的水平,其制度方案会缺乏组织力和执行力。

2.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

交通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开支,应建立在科学预算的基础上,因此,编制预算是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基本前提和依据。同时,能够有效严格的执行预算安排,是防止单位预算流于形式,发挥其实质作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部分交通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工作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方面均存在着不足。首先是预算编制,由于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单位编制预算时趋向于从易从简,预算编制简答计算,较为随意,从而影响了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其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不够规范,即编制的预算并没有对单位的项目选择和开支情况发挥其约束作用。

3.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缺陷

交通事业单位拥有较多固定资产,但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仍有待提高。相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环节,从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到存放、甚至出租和报废等管理的规范性还有待加强,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足,严重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这使单位在固定资产上投入的资金并没有达到更高的效率,是财务管理需要重视的内容。如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有的甚至不对固定资产入账管理,使之形成帐外资产,由于固定资产涉及大额资金,在这方面的管理混乱使总账和明细账对不上,而有的单位长期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和清理,更加剧了单位的实际资产和账面资产不相符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三、加强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1.完善交通事业单位的账务管理制度

基于有些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低效的原因,需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安排,使其能够促进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需要提高领导者意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单位的财务纪律意识,并制定严格规范的财经规定,使单位拥有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一方面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细节;另一方面促进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只有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之下,才能有效发挥财务部门的影响力,提高财务部门对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力度,使其他部门协助配合完成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2.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约束力度

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从预算的编制和对预算的执行两个方面去完善。首先,编制预算应是单位的财务管理的依据,应建立在单位的发展战略基础上,覆盖尽可能全面的可能开支,使单位的预算编制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和编制手段上,避免预算编制的随意减低了预算编制的严谨性。此外,单位需在各项实践中,重视对预算的执行力度,使得每一笔开支都有据可依,通过有效严格的执行预算安排,才能防止单位预算流于形式,并控制单位的各项成本开支。在此基础上,做好预算的绩效考评工作,规范内部管理机制,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管理。

3.完善和提高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安排

交通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固定资产在使用、维护、存放、报废等各环节的管理的规范性和管理力度,由此提高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必须将单位的各项固定资产全部进行入账管理,严格避免形成帐外资产。其次,应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查和清理,单位的实际资产应和账面资产相符。规范事业单位的大宗物品采购,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制度和政府采购监督体系。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仓储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完善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单位在固定资产上投入的资金才能达到更高的效率,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完善交通事业单位的账务管理制度,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力度,完善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安排。另外,还要注重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货币资产管理等,这些,都对于提高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43-01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从会计概念角度讲,它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中职学校的发展形势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2010年,国家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召开了全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教育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会议。一个纲要和两个重要会议的鲜明特点就是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做了十分详尽的阐述,特别是在《规划纲要》中首次将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单列为一章(第六章),可见国家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重要地位的加强,集中体现在国家陆续出台的改革措施和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尽快地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而随着固定资产在中职学校的资产结构中占有比重的越来越大,中职学校必须把固定资产管理放在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上,加大重视力度并重新规划,从而更好地满足学校职业教学工作,不断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固定资产管理理念落后,制度体系跟不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总的来说,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惯性地停留在“重教学、轻管理”的思维模式上,只关注传统的招生规模、教学计划和教学质量,而对固定资产缺乏管理意识,对固定资产的综合效益也从不评价。究其根源则在于传统上学校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上级的直接拨付和集中拨付。在日常管理中,固定资产管理随意,机构建设不合理,没有设专门的管理部门,造成与固定资产直接相关的三类部门即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使用部门之间职责分工紊乱,缺乏必要的配合、监督和约束机制。在固定资产的进入、运行和退出机制上,固定资产购置缺少审批程序和分析评价制度;购置后缺少领用及管理制度,使用过程中缺少维护保养制度;在资产的占用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价方面缺少系统的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

2.固定资产投资缺乏计划性。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一次性投入、金额较大、使用期长的突出特点,若投资失误,必然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学校的财务状况。目前中职学校招生越来越市场化,招生规模的波动是常态。如果在购置固定资产前,未能对职业教育市场进行有效分析,盲目为扩大规模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必然造成新增的固定资产和购入的实训设备资产长期闲置,资产利用率低下。

3.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重购置轻管理”现象严重。许多中职学校都缺乏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由低值易耗品库管员兼任有之,由财务人员兼任有之,且人员经常更换、极不稳定。这样,必然造成固定资产有人购无人管的局面。具体表现在:资产购入后缺少必要的验收检验制度,资产领用借用不办理交接手续,日常使用过程不按正规操作使用也不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最终造成财务账面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严重不符,甚至出现“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结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中职学校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和处置环节也不按程序报批,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4.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准确、不及时。有的中职学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只进行简单的增加、减少记录,没有按固定资产类别设立明细账,也没有登记固定资产卡片,也未按会计核算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缺乏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监督制度,形成固定资产购入时到财务部门报账记了增加,但固定资产报废、丢失或者处置时资产使用部门却不办理相关手续,不通知财务部门,形成财务部门不记账或记账不及时,“账实”难以相符。

四、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1.从思想转变入手,牢固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新理念。一方面,学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是学校实现专业建设,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应从战略发展角度深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另一方面,学校上下要从企业化管理角度来重新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固定资产关乎学校财务状况的根本和大局,关乎学校资产的效率化使用,关乎学校的经济效益状况,关乎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关乎学生的经济负担,关乎学校整个教学质量、教学成果和教学效率的最终提升,所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和管理固定资产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从量本利的财务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广阔的节约空间,从效益和效率角度来管理固定资产有着夯实发展的巨大潜力。

2.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只有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物尽其用,发挥其最大的效能。首先,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管理制度,要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分析招生市场,按照专业建设的需要,对将要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可行性研究,测算其净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等指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预算,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第二,健全固定资产验收保管、借用领用、维护保养、定期清查盘点、报损处置制度。要明确管理责任,实现责任到人,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第三,还要建立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考核评比制度。学校应定期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表扬先进,督促后进,最大程度地维护固定资产,使固定资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3.从部门设置入手,建立三方制衡机制。一般讲,固定资产的管理应遵循三方制衡的原则进行:{1}实物使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和维护等,由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及相关人员行使;{2}实物管理:负责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验收、编号、建卡、登账、调拨、修理、处置、报废等,由资产管理部门行使;{3}账务管理:负责对固定资产的登记账簿、账务处理、联合有关管理部门进行资产清查盘点等,由财务部门行使。

4.从财务管理入手,加强固定资产财务核算。首先,采用条形码管理,给每个实物张贴一张唯一的条码资产标签,涵盖资产购入直至资产退出的整个有效使用周期,对实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账卡物经常不符的老问题,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轻松、准确和及时。第二,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账,实地清查盘点,做到固定资产“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合,定期编制固定资产管理报表,为领导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五、结束语

中职学校要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在大力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系统和效益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沈金东.关于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5)

2.蒋业香.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9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这表明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对教育的投入也会逐年而设备购置在教育经费投入中占有重要比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加强资产维修、维护,提高资产的使用率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清

许多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生搬硬套,或流于形式,在管理中不按制度规定单凭个人意愿与理解运作,尤其是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由于费时费力,经常是空有制度却没有执行,还有就是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没有责任到人,或多头管理、或将责任都归到财产保管员,导致固定资产流失或闲置造成浪费等。

(二)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管理手段落后

2013年1月1日执行的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第四十七条定义为: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学校的资产管理员很多是有后勤人员或教师兼职,在公办小学这种现象存在较多,他们既缺乏专业知识又身兼多职,只能应付式地完成工作,完成质量不高。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界定以及入账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更是差强人意。随着学校财政投入的增大,固定资产购置量大,固定资产的类别更复杂、数量更多,而教育资源整合后,许多学校拥有多个校区,固定资产存放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一些学校还延续着手工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等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为固定资产管理及清查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及处置各环节脱钩

财政部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提高了各学校对资产的重视程度,而清查后也发现了如下比较集中的问题:

1、采购的人与付款人以及资产管理员没有沟通,导致货到了并且已经投入使用后没有付款,或先付款而货物却没有收到,造成财务帐与固定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不符。

2、购入后没有填入库单,或没有传递给财务入账,使固定资产明细账与财务帐不一致,导致“账账不符”。

3、购入后没有通过财产管理员登记直接给了使用人,导致“账实不符”。

4、使用过程中,变更了存放地点、使用人、或变更了价值没有更新信息。

5、缺少维修维护意识,造成资产提前报废,使用效益低。

6、重复购置,导致闲置资产没有得到合理使用。

7、长期外借,没有及时收回。

8、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没有切实落实,没有形成半年或每年一次的长效机制,导致需要报废的资产没有及时清理、闲置资产没有利用等,也无法对是否做到“账实相符”作出核对。

9、固定资产报废没有及时按规定进行申报,造成堆积。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1、固定资产管理应采取集中登记分散管理,层级负责,责任到人。固定资产的进出、调动信息首先归集到财产管理员,由财产管理员登记后,填制相应的单据由使用人做领用登记再调配实物,做到一物一卡,一人一卡,一室一卡。

2、明确管理责任。固定资产管理不是财产管理员一个人的事情,从学校领导到学校的教职工都应该是管理的一员,应形成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机制,责任到人。固定资产制度的制定、执行与监督的分层管理应如下:

校长-副校长-总务处主任-财务=财产保管员=资产使用人(校长至财务是上下级,财务至资产使用人是平衡关系)

(1)校长。校长是学校的财务负责人,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校长应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负第一责任,需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度的制定起决定作用、对执行起监督作用,对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及报废申请作出最后审批决定。担任资产清查小组组长,审查工作实施计划与结果。

(2)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应协同总务处拟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对固定资产的采购的预算及报废申请作出初步审批意见。担任资产清查小组副组长,监督工作实施与执行情况。

(3)总务处主任。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者。应根据各级组、各科组、各办公室提出的申请对比现有固定资产做出编制预算的分析依据;根据上级预算批复进行固定资产的采购并办理付款报账手续,跟进固定资产验收入库过程;根据各使用固定资产部门及个人提出的申请调配固定资产,对报废申请提出意见;担任资产清查小组副组长,制定清查计划,执行计划,并对结果进行总结。

(4)财务。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负责支付固定资产采购款,核对固定资产的合同与采购款是否一致,核对报销手续是否齐全,如:发票、合同、采购清单、固定资产入库单等,并根据固定资产入库单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担任资产清查小组成员,将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与财产保管员的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核对。

(5)财产保管员。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负责固定资产的进出登记,办理入库验收及报废手续;登记固定资产登记簿、固定资产卡片;对各部门及使用人提出的固定资产维修维护申请进行汇集,报领导审批后联系维修公司对资产进行维护及保养;将使用部门及个人提出的报废申请及时上报主管领导,领导审批后,及时办理报废手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结果,对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删除登记,并报送财务做账务处理;担任资产清查小组成员,提供固定资产卡片及领用登记明细,清查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使用人、使用状况等。

(6)资产使用人。是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对领用的固定资产负有保管责任,需对固定资产状况定期清查及基本维护;对需维修、专业维护及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报告财产保管员;协助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管理,而管理依托于具体的使用人,因此,应采取集中登记分散管理的模式。根据存放地点管理,以仓库为中心,作为收发平台,其它地点围绕的中心点,由指定的专人对存放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在各地点办公的个人又对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负保管责任。对因保管不妥善导致遗失、被盗、破损等均应由保管人作出相应的赔偿。如:1、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的固定资产由各使用人任保管人,公用设备由各办公室负责人任保管人;2、普通教室由班主任任保管人;3、专业教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由专任教师任保管人,由于有多人使用,各使用人使用前及使用完毕做好清点、整理、登记工作。4、各功能室、实验室、队部室由电教员、实验员、团队负责人等任保管人;5、会议室、档案室、图书馆、卫生保健室由会议室管理员、档案员、图书管理员、校医任保管员;6、传达室由门卫负责人任保管员;7、仓库由财产保管员任保管员;8、公共场所的固定资产则指定专人负责查看。另外,门卫需严把固定资产出学校关。

(二)加强财务及财产管理员的专业知识。

财务及财产管理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固定资产管理。首先是固定资产的界定,如:《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有以下三种情况:(1)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的一般设备;(2)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的专用设备;(3)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课桌、图书),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虽然对固定资产金额作出了界定,但对如何界定为批量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其次是对政策文件的把握,体现在入账手续、领用手续、报废手续等环节。所以,学校应重视财务及财产管理员的学习与培训,及时传达新政策与上级有关文件以适应形势发展与要求,如:广州市某区出台本区教育系统关于固定资产处置的文件,文中明确固定资产盘亏及处置的审批权限、程序等,这类部门性的规定要求在规定范围内执行,只有掌握基本规范,熟悉日益变化的新文件、新政策,才能使资产管理更规范。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由于学校的规模及规范化要求,学校配置的固定资产从数量到种类正在逐年增多,而且许多优质学校,更是拥有多个校区,也给固定资产管理增加了难度,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不能适用新的管理要求,而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这就需要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通过软件,可以实现以下几点:1、一物一卡;2、对固定资产实行条形码管理,条形码可以根据需要标注固定资产的信息,如:启用日期、价值、存放地点、领用人、固定资产号码等;3、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如:存放地点、领用人、价值等信息的变更,通过软件都能体现;4、为统计数据取数提供方便,通过查询功能掌握固定资产的总体情况,如:数量、类别、价值、使用状况、存放地点等,也可以对其中的个别情况进行查询;5、为固定资产清查提供便利,可以将固定资产以存放地点为依据做清查表,在存放地点利用软件配套的读卡器读取固定资产信息,与清查表核对,既快速又准确;6、可以及时掌握已到使用年限可以报废的固定资产,便于更新换代,及时跟上教学需求。7、可以及时掌握闲置资产加以利用。

(四)明确固定资产各环节的职责,理顺各环节之间的衔接

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购入入库与记账领用及调拨报废。各环节的职责与衔接手续如下:

1、购入。采购员根据预算批复采购,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申报由财政直接支付后,便完成购入环节。此环节需要将发票复印件及采购清单送至财产保管员作为入库资料,将政府采购申报资料、合同、以及发票等送财务记账。

2、入库与记账。财产保管员根据采购清单及发票验货,为固定资产建卡并登记,生成固定资产入库单,并在发票背面的验收人栏签名。打印固定资产卡片,为固定资产拍照,并将发票复印件及固定资产照片作为附件附后,为以后报废提供依据。此环节需要完成固定资产入库单移交财务记账。

3、领用及调拨。固定资产入库后,根据由领导审批的固定资产分配或调用单由领用人签名领用,并登记固定资产领用信息。

4、报废。根据已无法使用或已到使用年限且不适应新的使用要求的固定资产填报固定资产处置申请,先由总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审批,再送主管部门审批,报废程序视乎各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最后根据报废批复结果调整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移除固定资产卡片等。

(五)加强固定资产维修、保养

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无非就是购买、使用与报废环节的管理,忽略对固定资产在使用的操作培训、保养与维修,导致固定资产提前报废,这无形中增加了财政投入,造成重复投入与浪费。所以,对一些专用设备,必须对使用人进行简单的操作培训。使用人为保养及维修第一负责人,对故障及时申报维修并定期申报保养。

(六)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制度

固定资产清查制度的制定是基础,执行才是关键。执行依托的是人,所以必须责任到人,这在上述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中已详细列举。而且需形成定时清查的长期机制,并对清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一般分以下情况:

1、盘盈的固定资产需查明原因后补入固定资产账;

2、盘亏的固定资产需分原因作出不同的处理。

(1)被盗的需及时报案,并取得公安机关的报警回执确定固定资产被盗,以此回执做账务冲减处理,若被盗物品寻回则补入账;

(2)因个人原因导致固定资产丢失由个人赔偿;

(3)账务处理错误导致账实不符的,确认后调整账簿有关内容。

综上所述,要管理好固定资产,首先从思想上要重视,其次是建立健全可行的制度,再次是责任到人,最后是借助先进的管理工具。只有做好了人的宣传工作,使全体人员都重视这项工作,自觉投入管理,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不会成为空谈,成为日常工作的部分。

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制度篇10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单位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疏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在平时的财务管理中,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对有严格的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比如对经费的开支权限和开支标准、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小车油料维修、集体福利等方面的规定较多而且较为具体和明确)。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只在会计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登记账;资产领用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的不明确。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

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的问题。其表现:一是调拨、接受捐赠及其它渠道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由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的和其它单位调拨的微机、汽车、一些专用设备,按财务制度规定应纳入单位固定资产账进行核算,但大多数单位未在账上表现;二是会计人员有意无意漏记固定资产账的现象常有发生,对某些单位为个人配置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归个人使用的公物,会计人员往往有意不记入固定资产账,还有些单位由于会计人员为兼职人员或者无证上岗,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而无意间漏记固定资产账;三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四是移交不清,有些单位在领导变更移交及人员调整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尤其是在乡镇,人员变动频繁,造成单位固定资产账面数连续多年保持不变;五是固定资产账簿记录不完整,有些单位由于会计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对单位购置的图书、其它固定资产以及虽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六是存在账外资产,缺乏有力的监管。

(三)固定资产增减变化不严格履行规定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

大多数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固定资产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经审批,自行处理,不严格履行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账务处理不规范。

(四)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近年来,受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趋紧,对公用经费支出的管理和控制较为严格,但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

二、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严格遵守有关的财经法规,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并规范执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节约使用国家资金;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持按规定程序申报、审批。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明确落实资产的管理责任,增强并牢固树立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从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现状来看,对固定资产疏于管理,缺乏长期、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因此,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当务之急。只有加强日常监管,落实管理责任,才能逐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账务处理。

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四)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落实资产管理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