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59:10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1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考;分析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神圣又艰辛的系统性工作,其工作效率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塑造优秀的品格。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加强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切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学校还是会将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将其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指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当考试来临之前,许多课外活动或者“副课”会被“主课”所取代,让小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有效发展,这种片面甚至错误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

二、确保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的建议

1.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核心。班主任首先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并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影响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在每次进行评比或者活动时,班主任如果对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那么小学生就会在其影响下自觉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为班集体的荣誉争光。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与班主任的接触,潜移默化地养成好的作风和习惯。

2.培养班干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常常需要班干部的帮助,可以说班干部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讲,班干部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对此,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一批积极向上的班干部。第一,在班干部选拔时,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感受到责任。第二,教师要注重对班干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适时适当地检查班干部的执行情况,查看他们的工作是否顺利、是否存在疏漏,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予以纠正,以提高班干部的执行能力和办事能力。第三,班主任还要注重培养班干部的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是为了协助教师、为整个班级提供服务,进而为班级争光。

3.严格要求,松紧得当,做好班主任工作

“严是爱、松是害”,小学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除了要给予学生关爱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和指导。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学生的一个不合常规的举动都有可能让一堂好课留下遗憾,或者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会让班级学生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班主任需要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施一些常规训练,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意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此基础上,今后班级开展任何活动时,都会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氛围,这也是一个班级的班风班貌。

4.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将心比心,不能一味地责罚学生,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争取下次不会再出现类似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班主任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将其扩大,让学生可以在了解自身优点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也会慢慢消除,进而更有利于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三、结语

班集体是学校中的一个小集体、小家庭,是班主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所以,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班干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严格要求,松紧得当,做好班主任工作,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2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没有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用“爱心”拥抱学生,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用民主管理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启发学生,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智,还要有效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使学校、家长、社会有效联动,共同做好小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对学生的纪律要重点抓,保证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良好的纪律是重要保证。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对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加以严格执行之外,同时还可以为本班级制定自己的纪律,对学生做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利用学生座谈会、班会等形式,对校级班规加以反复强调,让学生能够将其牢记于心。此外,班委会一定要积极并且主动地配合班级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维持好班级中的生活及学习等秩序,尽量将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出来,促使师生能够在一种欢愉的心境下进行学习及工作。

2在班级建设管理上,设立目标激励机制

小学班级建设也要有长远规划和实施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可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能凝聚全体同学向同一个方向努力。首先教师要设立班集体总目标,要从整体上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衡量,让学生有清晰认识,激励他们为了集体荣誉增强团队意识。其次要分配给每个人目标计划。集体荣誉的获得不是仅靠几个人就能实现的,需要全体努力。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分类管理方法,先与班干部进行谈话,共同制定措施,要班干部以身作则,以自身素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之后再与其他同学逐一恳谈,按照每位同学不同特点为其设定不同目标。最后在总结阶段通过召开班会进行检验,对努力上进、进步明显的学生以物质、精神奖励,可让优秀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取得学习进步的方式方法,并说说自己今后的发展规划,让小学生不在荣誉中迷失自己。

3正确的思想指导,细化目标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笔者充分利用朝会、班队会、各种班队活动时间向学生宣讲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把长远的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目标。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卫生、劳动、礼仪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办法。文明礼貌方面,借助队会开展活动,使他们学会使用文明用语,尊老爱幼,学会接受别人的爱,学会如何去关爱别人,同学之间如何友好相处。学习上,要做到读好书、写好字,算好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卫生方面,要求爱整洁、讲卫生、不乱扔乱丢,勤洗澡,勤洗头,做一个干干净净的孩子,拒绝零食。在劳动方面,本班则实行“包干制”负责一片,监督一片,把班级的公地、教室划分若干小块,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协调,分任务公布每人负责区域,这样既达到让他们合作协调的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该自己干。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4实施分层次管理

“素质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儿童教育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系统工程,只有三者同步协调,形成合力,才能全面积极地促进儿童发展。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是有差异的,优、良、可、差是客观存在。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教师在管理中就要注意学生的层次,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后进生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心,教师耐心指导,使他们学有所待,不断进步。

5组织多种班级活动课

活动课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可以举办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艺、体育和旅游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活动课的形式、内容要多样化,如组织拔河比赛、开展故事会、组织学习小组等。也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防止消极、不利的心理产生。如开展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活动,使他们懂得遵守纪律,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活动课要长久坚持下去,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使其在校园接受的德育能落实在实际应用中,并进一步拓展。

6关注学困生,做好转化工作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班级良好局面的形成与发展。我千方百计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各种方式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果发现学生有逆反情绪,我宁愿再寻找适当的机会,再寻求更好的办法,而且针对这些学困生,我要么家访,要么与家长联系,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情况,共同寻找最佳的切入点来教育学生。而且每一次我都会提醒家长多给孩子一些肯定。让我感动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很欢迎我家访。由于学生处于学校和家长的双方监督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自信心有所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有所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良好的班风促成了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形势任务在变化,教育方法也在变化,学生更在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建设良好的班级风气,鼓励学生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进.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章,2009,(4).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3

【关键词】诚信教育小学班级管理实践分析

所谓诚实,是指不弄虚作假,始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所谓守信,是指为人讲信用、守诺言,不失信于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然而,现代社会一些团体或者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背信弃义、欺骗他人,这种社会风气严重冲击了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其诚信品质的缺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迫在眉睫。本文以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实践为例,论述诚信教育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宣扬诚信品德,树立诚信理念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背信弃义、欺骗他人的现象,破坏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未成年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小学生年纪尚小,思想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正处在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加强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小学生班级管理中实施诚信教育,首先应该向小学生传达出这样的思想: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上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背信弃义、欺骗他人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价值取向。

为了更好地向小学生宣扬诚信品德,帮助其树立诚信理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班级管理工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进行诚信教育。良好品德的形成源于对这一品德的正确认识,教师可以在班会上向学生宣扬诚信品德,使学生明白待人真诚、信守诺言,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一部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和谐安定,使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单纯的说教有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诚信教育的效果可能不会太好,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诚信品德的宣传。中国历史上关于诚信的故事很多,比如曾子杀猪等,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宣传诚信品德,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看到诚信这种良好品质的发展历史,确切地感受到诚信这种美好品质的魅力所在。另外,组织诚信主题演讲也不失为诚信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这些方法与班会宣讲相得益彰,诚信品德自会深入学生的内心。

二、以身作则,将诚信品德转化为诚信行为

再天花乱坠的宣传也不及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有效果。因此,要做好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工作,教师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出榜样。教师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认真履行诺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教师威信,其所进行的诚信教育才能为学生所信服,诚信这种优秀的品质才能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另外,教师以身作则,学生看到老师这么做自己也跟着这么做,教师的以身作则带动了学生们的诚实守信行为,诚信不再只是班会上的道德规范或是故事里遥远的过去,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了学生们为人处世的现实标准。如果学生只是认识到诚实守信是正确的价值取向,知道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为了个人的利益欺骗他人、言行不一,用不诚信的方式为人处世,那么我们的诚信教育必然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不失信于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竭尽所能地做到,让学生意识到诚实守信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真正地落到实处。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学生不仅认识到诚信本身的价值,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用诚信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这样的诚信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三、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诚信氛围

家庭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加强诚信教育还应该注重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学生在学校受到诚信教育,但是回到家以后他的父母却告诉他现实生活中讲究诚信就会吃亏,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必诚信做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突,结果会怎样呢?显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冲突势必会造成小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冲突,影响其健康成长。因此,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工作还应该得到家长的通力配合。家长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诚信做人,为孩子树立榜样。另外,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将诚信教育理念也贯穿到家长的头脑中,让学生家长认识到诚信及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四、结语

目前,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人们为了个人利益不惜背信弃义、欺骗他人,诚信价值理念受到冲击,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诚信教育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理念,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而且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从诚信价值观的确立到诚信习惯的最终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诚信品德,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启洪.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231.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4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公平

【正文】

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正如埃里克森的个性理论所述,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思考他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策略。因此,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对众多环境信息有意或无意的处理方式。埃里克森认为,如果这一阶段能做好,人们就会获得自我同一性,这对发展健康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从这一时期起,也是个体开始完全主动地掌握自己的时期[1](p150-153.p164)。班级管理的任务就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化并不排斥个性化,统一性并不排斥个体的自由发展,一个真正社会化的人,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只有多样化的个性和无数个人的独特性的发展,才能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文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仅是社会化过程,而且也是个性化过程,然而我中国小学过分强调班级管理的工具性、驯服性,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这就出现了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这种管理主义则是指把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和重要形式的教育管理绝对化,变成一种目的本身[2](p54)。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加强管理是必要和应该的,但是,把对班级的管理绝对化就不必要了,这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对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管理主义片面强调学生社会化和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方面的要求,在班级活动中,过分强调“听话”和“遵守纪律”,不恰当地突出班主任的权威,甚至把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的权力绝对化。(2)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简单的规范和服从,而不是一种个性和主动,它强调的更多是一种同一性,而不是差异和多样性。而缺乏个性和主动精神,没有一种恰当的求异性思维和活动的取向,是不可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是,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不能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或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实际上影响了班级活动的教育功能。(3)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为它所强调的是标准化、模式化、整体划一,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失去了一部分发展的机会,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遏制。实质上造成每个学生发展的不公平,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最终造就的是表现服从、内心对抗的“残缺不全”的人。

班主任应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方位地考虑班级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平等的发展。当然,班级需要管理,而决不是放任自流。但不能把具有个性化、生动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绝对化,进而导致管理主义。从公平的角度来说,班级恰恰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的中心地位。要确立学生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班级活动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犯错误,形成一种真正民主、和谐和宽松的班级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蔡元培认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3](p578)。蔡元培的“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

群体是由于某些社会原因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并以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方式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人群或共同体。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每一个班级中,除了每一个学生都参加的班级群体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着若干比较正式的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此外,在一个班级中还有为配合开展班集体活动,完成某一方面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学生小组。如学术类小组,文体娱乐类小组,服务、勤工、实践类小组,这些学生小组也属于正式群体。正式群体的目的任务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活动。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自发性、相容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共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班主任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不平等现象。正式群体得到班主任的支持和领导,非正式群体得不到班主任的重视,甚至产生歧视。

班主任应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它确有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弥补正式群体之不足。每个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之余,都需要过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生活。这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而且使班集体生活充满友谊与欢乐。当然,非正式群体也有盲目性、消极性。例如有的过分热衷于小群体活动而不关心班集体,不愿担负班级工作;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团结同学;有的则迷恋于吃喝玩乐,甚至制造恶作剧、违法乱纪。不过,只要班主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就可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如果班主任不能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只看到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把它视为小圈子、小集团,横加指责,那将人为地迫使它与正式群体对立,严重影响班集体的活动及其发展。班主任要公正、热情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和打击非正式群体。班主任要了解、接触不同的学生群体,要善于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正式群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为了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三、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

由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状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科学、不公正的教育评价观推波助澜,所以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占据优势位置,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这样就形成了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中小学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家庭经济贫困生、心理不健康者、“差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孤星”。这些学生处于劣势地位,容易被班主任所忽视。班主任不能只看到处境优势的学生,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也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不管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贫富、男

女、正常残疾,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而不应受到任何歧视或忽视[4](p25)。

班主任对处境不利的学生总体上应坚持“无歧视原则”。但对不同类型的弱势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策略。(1)、家庭经济贫困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庭经济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仅穿戴好,使用的学习用品档次高,而且花钱出手大方,常常能笼络一批同学。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往往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认为他们太“寒酸”,因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经常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有些班主任也歧视贫困生,这样,对贫困生心理上会造成双重压力。所以,班主任应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引导同学正常交往,同时更多的同情、帮助弱者。(2)心理不健康者。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人数逐渐增多。班主任理应成为一名心理卫生工作者,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心理失常或心理障碍,缓解学生过度的焦虑、孤僻、羞怯、嫉妒、猜疑、自卑、冲动、执拗、亢奋,防止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后,班主任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减轻受挫折者的痛苦,并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差生”。歧视“差生”是班级管理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座位安排上歧视“差生”。有些班主任安排学生座位不是依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以“考分论英雄”,“优等生”的座位都在前排,“差生”则分布在后排。这样“差生”就成为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的“边际人”。二是教育评价中歧视“差生”。一个“优等性”偶犯小错,仍然受到班主任的喜欢,而一个“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会“从重处理”。班主任应消除歧视,公平地对待“差生”。“教育中的许多偏见和失败,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5](p27)。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差生”,尤其对学习差,行为落后的学生,更要透过表象,寻求原因,把握特性。赞可夫曾指出:“假如你班上有一个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违反纪律,作业总不认真,而且不懂礼貌。这些事情本身不可能让教师对学生有好感。但这些外表后面,可能潜藏着良好品质,有时候还是很重要的品质。对这种‘难看的’学生,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他,教师很可能发现,原来他有一副爱钻研的头脑,一颗体贴和同情别人的好心肠,以及一种异乎寻常的积极性”[6](p31)。班主任对“差生”的了解,不仅可以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采用正确恰当的教育方法,而且可以滋生对“差生”的爱心。(4)人际交往中的“孤星”。为了确定班级中学生关系的微观结构,不少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运用了社会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理诺(J.L.moreno)最早使用社会测量法,苏联社会心理学彼得罗夫斯基进而对社会测量选择动机系统、参照往范围与参照性选择作了实验研究。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为了确定每个学生在班级群体中的地位,设计了一种社会网络图,并由此揭示了学生人际关系微观结构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他们揭示了学生人际关系微观结构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他们揭示了学生人际关系微观结构的两极。其中一级是未被其他任何人积极选择的学生,称之为“孤星”、“受轻视的人”、“被抛弃的人”。另一个极端是在班级中享受极大信任和威望的学生,被称之为“明星”、“受欢迎的人”。这些称之为“孤星”、“受轻视的人”在班级中就处于不利地位。班主任可通过科学地设置“班干部”制度来改变这些处境不利的学生。让他们担任“班干部”以影响他们的自我角色期望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他们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R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2]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J].教育研究,2000,(6)

[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韦禾.儿童的权利—一个世纪性的新课题[J].教育研究,1996,(8).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5

关键词:小班化;班级管理;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分析探讨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班级人数相对减少,这是实现小班化班级管理的前提。作为社会与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班化班级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小班教学已经逐渐成为规模,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收益。但是鉴于当时师资缺乏,教学设备不足的现实状况,小班化班级管理只是在小范围内开展推广。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各项教学资源的配备到位,使得小班化班级管理成为可能,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与推广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小班化班级管理的深入开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小班化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小班化班级教学管理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与缺陷,针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班化班级管理的优势,实现小班化班级管理的推广。我们将小班化班级管理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发课程结构混乱与硬件设施的紧缺

通过大量的调研我们发现,在我国很多学校中,甚至包括小学,在课程体系上都存在课程总数与教学课时多的情况,导致小学生学习负担重、学习吃力。此外,推广小班化班级管理需要更多的师资与教学设备的投入,加剧了教室资源与师资资源的紧缺状况,有限的固定的教室也是限制小班化班级管理的影响因素之一。

(二)班主任充当全能角色,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

在进行小班化班级管理的初期,对于一些缺乏管理经验的年轻教师来说,在管理上往往是充当“全能”角色,大包大揽,这是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上的缺陷。班级管理者在进行小班化班级管理时如果对学生活动的管理力度过大,这相当于潜移默化的弱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在出现问题后,学生想到的是求助而不是切实的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导致学生对班级管理者形成依赖,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没有自我管理经验与锻炼,将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班级成员少,很难增强学生的管理意识,提升其管理能力

在进行小班化班级管理后,班级的成员更少,相较于我们之前的50――60人的班级,小班化改革后,人数很可能递减到20――30人,在小环境与小班级氛围中,只有少数的学生才能担任班级干部,发挥一定的管理作用,锻炼自身的管理能力。剩下的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管理的被动角色上,自我管理意识差,管理他人的能力更不乐观。而这与小班化班级管理的全员参与管理理念是相违背的。这种管理能力培养上的不足时小班化管理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之一。

二、小班化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小班化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实在另一种意义上,进行小班化的班级管理虽然在人员上减少,但是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任务更重了。要求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更加深入的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把小班级凝聚成大集体,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主动性,融入到和睦的班集体中。要想实现小班化班级的有效管理,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与气氛

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在小班化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针对环境的营造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着手。例如,可以在教师外面设计充满个性的展示墙,可以开设班级班务公开栏,经常举行小组班级交流活动,倾听大家的管理意见与建议。通过这些细节上的关怀与鼓励,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小班级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班级观念与班级意识。这是班级管理者班级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管理与班级团队意识,在短时间内培养起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教师在观念上要有所转变,让学生的主体角色凸显出来,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管理,也应该适当的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与管理他人的能力,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管理意识,在发现问题时学会自己尝试解决。

(二)班级管理者既要注重整体又要兼顾学生个性

即使是最小的班级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班级整体意识,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集体的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还要适当的关怀个体,尊重每个班级成员的个性。在进行个性对待时要注意保持公平。在实际的小班化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者总是不自觉的对个性比较突出的学生的进行特别关注,而更多的时候对于个性不鲜明,比较乖巧老实的学生忽略了。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在处理学生个性时要学会兼顾,针对学生突出的个性进行肯定与引导,使其发挥出个性的正能量。在兼顾整体与个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小班化的有效性管理。

结束语:小班化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与突破,小班化的班级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为其平等均衡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小班化的班级管理,教师的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化解学生心中的难题。小班化班级管理将是新时期教学教育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更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霞.“小班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究[J].网友世界.2012(23)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6

在年级管理工作中,以班级为最小组织单位,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学为最小实施单元,在承认并贯彻“教学质量是德育管理质量的副产品”的前提下进行年级的德育与教学的统一管理,是我们的基本认识和总体原则。从教学看德育,从教学看管理,如同“执果索因”,探求的目的绝不会偏离事物的本质。

但是,在当今以数据引领管理和管理决策的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原有的年级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仍然没有达到数据时代应有的分析质量和分析层次。

1.借鉴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手段和数据分析,形成管理的数据思维,实现从“经验型”到“数据型”的转变

(1)数据思维要求年级管理从对学生成绩、班级成绩的粗糙了解,转变到精细的数据分析和对数据特征及规律的把握。

(2)数据思维要求年级管理从对考试中某一群体成绩的粗糙了解,转变到精细的分类和对每一个体特征的把握。

2.借鉴大数据时代的管理理念和组织原则,明确与挖掘管理对象的本质,实现从“分数型”到“知能型”的转变

(1)重新审视传统的“一分三率”(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和低分率)关注的是什么,从学校及教学管理层关注“一分三率”,转变到学生和教师共同关注数据分析反映出来的知能问题。

(2)“知能型”分析不仅仅把进行教学分析的主体放在年级管理人员、班级管理人员一方,更注重把成绩分析的主体放在学生和家长一方,从而引导“教”的一方改进“教”的方法,促进“学”的一方改进“学”的策略。成绩分析更应注重使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分析和质量评估的过程中来。

3.借鉴数据挖掘的思想,从“横断型”转变到“追踪型”数据分析,并确切地表现为决策、管理与实践

(1)从对一次考试的深入分析,转化到深入进行历次考试的纵向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比对。

(2)通过追踪分析多次考试成绩的变化规律,转变到思考教与学和管理细节,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决策与措施,更重视反思若干个连续的时期的措施与管理的系统工程的实施。

4.管理的精细化必然要求评价指标化、数据化,教学与德育管理中的数据存储与数理统计,需借鉴大数据的“数据存储仓库”和“网络数据分布”手段

(1)借助于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往不能或难于进行的分析将被解决,但这需要评价人员革新观念和管理方式。例如,在传统的模式下,数据以“一周”或“一月”为周期的阶段性汇总和分析,以体现被观察对象的阶段表现。而在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下,数据可随时以任何时间间隔汇总与分析,并以方便的图表化方式呈现规律与状态。

(2)以往的成绩分析,因其技术性及专业性,只能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而借助现有的计算技术和统计模型,成绩分析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和普通教师提取信息的操作。

(3)数据及分析结果的可靠存储和检索、便捷的提取和访问、即时的分析与使用,使得“用数据表述事实”、“用数据权衡资源调配”、“用数据判断决策”和“用数据改进管理”成为现实。

(4)以数据技术、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背景的数据分析、结果描述的数据思维成果,是教学资源的组成部分。同样,教学与德育的管理层、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需要进行教育评价、数理统计和组织管理知识的自我“充电”,毕竟统计与评价是一门综合的科学。

案例问题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学校及教学管理层中所强调的“一分三率”标准,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策略,并成为教师教学与管理的事实标准。这种依据“一分三率”的管理目标,在指导教师教学时,使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较好地针对每一个人,同时,各学科之间也将失去联系与沟通,从而优势力量与优势资源不能集中,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偏科”和教师“拼抢”时间现象成为普遍。正因为过度关注“一分三率”,学生的层次差距、班级的针对性管理就成为笼统的分析,而不能建立在数据基础上清晰地描述年级和班级之中出现的层次分化,也不能建立在如何调整后续工作的思考上。

我们在多次以数据进行思考的成绩分析的尝试后,逐步认识到要尽可能引导教师以数据来分析和反思成绩分析所反映的知能问题。这种引导,不是仅限于“一分三率”,更注重直观化、图表化和数据化问题,体现成绩分析中表现出来的学生整体结构问题、阶段性问题、时序性问题和层次问题,从而追踪和返回到教学问题、班级管理问题以及家校互动问题。这样的分析,就把年级管理的上层与下层,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完全纳入到问题的分析之中,形成教育与思考的合力。

问题解决

1.在年级教学管理中,关注班级整体和学科整体的分析与比对

(1)关注各个班级的学科成绩是否均衡,从差异上观察班级与任课教师特征。通过统计的方法,得到某次考试的班级“学科成绩均衡图”,直观反映单次某一班级各学科的优势。这样,结合“各科成绩对班级贡献度比较”,年级组长、班主任可详细掌握班级各学科学习情况和动向。

(2)关注各个班级的历次总分的追踪性对比。基于网络存储的数据,可方便地得到“历次考试成绩总分对比”图表,由此可追踪班级整体发展和规律,借以研究一个时期的班级发展情况;若参考“总分”、“名次”和“标准分”的追踪性对比,则可反映不同侧面,如学生是否出现了层次的分化等。

(3)年级组长与班主任可通过数据存储仓库,提取到其他数据,如通过“考试总体情况”数据、班级历次或单次的成绩册来细致研究每一位学生,或者某一特异性群体的学生;查看备课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数据报告,则可反映教学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再次强调,德育管理与教学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有些就是德育管理中的问题;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就是教学问题。

2.关注备课组,研究纯粹教学上的细节问题

(1)关注备课组,从统计学角度细致研究整体与个体、全局与部分。可以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单学科或总体成绩的单次考试成绩“箱线图”。“箱线图”可以最直观地反映五数总括(最高值、最低分、中间分数、上下四分位数)和数据散布规律、异常值。当然,若对统计图表较为熟悉,也可以分析和使用“茎叶图”,则可更为细腻地刻画班级学生成绩分布情况。结合“班级平均成绩―班级标准差对比表”,则可反映学生成绩的集中或离散与总体平均分情况。

(2)关注备课组的单一学科历次考试班级对比,以追踪教学与管理的变化。使用“标准分追踪对比图”来反映班级成绩的变化,则使对比不再依赖具体试卷难易等情况,可以真实地反映整体与个体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同样,在标准分计算时所反映的差异数值,则可反映班级学科成绩的变化,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与管理的协同性。

若备课组长参考“卷面质量分析”、“命题分析和能力分析”等数据,则从知能基础及学生个性特点上把握管理中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参考班主任数据、任课教师数据,进一步去研究和反思问题。

3.关注学科教师的统计数据,以探求教学、管理和学生群体的知能问题

(1)学科教师分析成绩,应关注发展性和“人”的因素。只依赖一种或几种统计方法来表现和反映学生成绩、教学成绩不完善,也不客观。但它是必然的导向。同样的,没有建立数据模型,不从数据出发,不用数据说话,这种分析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就更为荒唐了。在当前已经进入“细节管理”、“数据管理”的时代,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与发展,本质上是某一方在管理中极为微小的进步超越了对方,那种一方大幅度超前于另一方而获得发展的时代,几乎一去不复返了。

(2)统计的学生数较少时,对数据更有意义的处理,不仅仅是统计,而是分类、追踪和挖掘。从学科教师角度看,较少学生的分数是否趋中或正态,现实意义不大,此时针对个体进行深入分析的意义更大。

(3)学生成绩相对于知识、习惯、能力、态度等,在成绩数据上是如何表现的,需要对现实与发展同时关注,而不是只关注现实或发展的一种情况。必须承认,学科教师的数据统计知识的素养和能力,技术与数据的支撑,也会影响到成绩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4)学科教师“追踪性”地关注班级整体情况。借助当前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强大优势,可从各个角度研究班级总分、对比历次考试成绩的变化、研究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关注进步与退步的具体学生,落实、定位到个人,以解决管理的各个细节问题。

(5)反思个体作答与试题情况。学生在考试中的反映,本质上是操行的意识与习惯问题。例如,以网络技术采集数据,可从学生作答的“小分统计”,研究每个题目的得失分;“知识点统计”对应到知能问题;“错题名单”对应到个人。基于数据采集技术和分析技术的作答分析,实现了人、题、答的一一对应,从而为“定位”和“盯人”做出了技术和实现的准备。三个要素的对应,本质上指出了教学与管理中要寻找的问题――个体与知识、能力的情况与后续管理。

利用数据分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经验性”的容易知识点,数据却显示出现实与经验的大相径庭。数据会揭示教师、学生和教与学双方作用的变化,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情况的不同,以往的经验和固有的做法,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而数据则将显示这种改变与方向。

(6)从数据指导管理,让数据说话,以指引学生进行自我反馈、自我监控和内省性的学习与自我管理行为。数据的这种指导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学生身上,也将指引教学的管理。例如,提取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二次利用作答分析数据,做出知识与能力的考点“灰度矩阵图”,用灰度表示通过程度,迅速掌握个体的知识(或能力)的薄弱点,迅速对学生进行辅导层面的分类。这是一个富有启发的实务性的工作,它可以被利用到管理的很多方面。

案例反思

学校的年级管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系统管理工程,涉及教学、德育和组织管理的资源调配等方面,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年级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成绩及操行表现的整体提高,达到上级管理部门和社会的需求。

管理必然要涉及评价。以“教学管理”带动“班级管理”,为教学管理在年级层面上形成一种数据所表现出来的有积极意义的客观性描述,这种客观性描述,描述教与学的事实本身,促进教师思考与改进,促进学生思考与改进,同时也促进年级管理人员和家长、社会在服务层面上改进服务质量。借鉴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方法,实现成绩统计与分析从“经验型”提高到“数据型”,以实现管理与评价的科学性;从“分数型”深入到“知能型”,以实现管理与评价的积极性;从“横断型”转化到“追踪型”,以实现管理与评价的发展性。在这三个方面力量综合起来的状态下形成师生自我反省并积极改进的价值管理理念,从而能够调动全员管理的积极性,尽可能规避只有年级管理人员才去管理年级的局面。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7

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方法分析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稳定持续进行,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在我国社会环境处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也逐渐趋于多元化,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相应的,班主任在校园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引导人,还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人际交往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重要责任。

一、班级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传统式班级管理方法较为单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过于强调班主任的管理地位,单方面按照相关规定对学生实行专制化管理,学生干部及普通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弱化,积极性受到重大打击。随着“90后”学生的入学,充满个性及叛逆精神的学生同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矛盾,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班级建设造成困难,并进一步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

(一)学生班级集体观念的缺失

“90后”为主体的在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无论是思想、性格还是行为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而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乃至生活习惯都具有相应差异,使得大部分班级的集体凝聚力都较为匮乏,学生对班级缺乏认同感,相互间交流过少,部分人无法良好的融入到班级集体生活,而逐渐形成了以同乡、寝室、小组等为单位的小团体,班级集体的作用逐渐淡化。

(二)班级学习氛围较为浮躁

以“90后”为主的学生群体,大部分人较为排斥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也逐渐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各式各样诱惑,部分学生无法针对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规划,缺乏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刻苦努力学习,但是在社会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上表现较差。两部分学生在班级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均较为浮躁,缺乏良好的班主任引导。

(三)学生的自主式发展被束缚

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沿用以往单一的管理方法对各方面均有所不同的学生进行管理,而没有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与学生情况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此外,一定程度上以学习成绩为衡量标杆,对学习成绩较好和不佳的学生缺乏较为全面的激励措施,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阻碍。

此外,由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者较强的管理角色,使得班委及学生组织的作用也无法正常发挥,学生的自主活动受到打击,自主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更不用说学生的自我管理乃至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均受到阻碍。

(四)班级管理缺乏互动性

传统式的班级管理工作,往往过于看重班主任下达任务及指令给学生干部,再由学生干部传达到班级内,单纯的强制性要求学生遵从教师意见,遵守学校管理规范,而没有同学生积极的进行双向化联系并收集其建议与意见。班级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严重缺少双向互动式的交流,且学生自身的意见及学习习惯得不到尊重。长此以往,不仅使得班级关系之间缺乏相互信任与理解,更使得学生逐渐丧失自主发展能力,逐渐成为单纯的校纪校规及班级规定执行者。

二、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方法分析

结合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及其他各方面实际情况,对新时期下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进行分析。

(一)设置班委会的创新

良好的班委会团队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这要求班委会具有责任心,积极性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在选择班委会组成人员时,需要选择具有领导能力且综合素质较完善的学生,此时就可以进行适当创新,为这部分学生提供较好的展示机会。以新入学的学生为例,由于此时学生同学生、学生同教师之间均缺乏深入了解,选举班委会往往较为困难,可以采取多次室外班会的方法,采用团队活动的形式,选择需要大量参与人数、团队沟通与合作及团队引导等综合能力才能完成的趣味活动,在此过程中即可发现能够胜任班委会工作的学生。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进一步进行职责划分,从而构建出完善的班委会。

(二)班级管理机制的创新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学校相应的工作人员与日益上升的学生人数两者比例逐渐失调。班主任在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有科任老师及心理辅导员等多方面工作,既要负责繁琐的学生管理工作,又要进行科目教学工作,往往难以确保工作深入到位,一定程度上与班级管理工作的需求相悖,此时就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协助工作。

通过对班级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合理设置学生干部,从而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机制的长期可持续运行,除传统的班委会学生干部,还可以额外根据班级管理需求增设组织委员、纪律委员等班委干部,确保充分掌握每名学生的情况。

(三)师生关系的创新

应当摒弃原有的说教式班级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可以采取开展班级论坛的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方法的讨论、人生规划等多方面讨论,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在班主任融入学生内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疏导学生的内心压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四)试行班分制同班级管理制的融合

一方面,应当将班级管理工作的主体权交还给学生,通过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另一方面,结合学生自主管理,将班级评分作为学年考评的一部分纳入学年奖励等机制中,在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积极性的同时,使班级管理工作逐渐变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在其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新时期下的班主任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教师投入更多精力,但也会取得更为优秀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掌握新时期下的班级管理艺术,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从而在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静.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吴玉贵.浅谈新时期班主任角色的定位思考[J].才智,2009,(21).

[3]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8

关键词:评价量规;班级管理;应用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我国教育事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授予学生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懂得为人处事做学问的方法,而这主要就是依靠班级管理。多年以来,各业界人士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经研究发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最根本办法是既要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学生与班主任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将班级管理水平提高,而评价量规在整个过程当中则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1]。

1.评价量规的基本概念

评价量规其实就是一种真实性的评价工具,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或是表现进行评价或是按照一样的等级进行评定[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评价量规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通过评价体现教学效果,同时教学效果又可通过评价来进行分析,以做出更好的教学决策[3]。

2.初中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课堂教育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高高在上”,而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知识,再者教师的权威是绝对的,而学生也只有服从。在初中进行班级管理时也有些类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班级内部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绝对权威。班级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班级活动,其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及规范,通过利用适当的方法,以管理并教育该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等。进行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以促进全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班主任在班级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管理、监督并引导学生,有着绝对的权威。然而现代化教育理念认为,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引导者及组织者,其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某个方面说,其也是班主任的合作伙伴,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生,其都是为建设优秀班集体而服务的。因此在整个班集体当中,班主任应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尊重和信任,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缺乏全面管理,管理方式单一。缺乏全面管理主要是指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其因过于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分析影响学生成绩及教学效果的其他因素。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核心是智育,但实现智育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高其认知能力。而管理方式单一是指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过于简单。班主任采取何种方式管理班级、教育学生会直接对教育质量及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方式,不仅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而且还要发挥学生的作用。

3.评价量规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评价量规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班级小组化管理方面,其具体设计可按照如下方式: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所占的比重、评价等级及分值,另外最重要的是设计自评及互评的得分[4]。我在班级小组化管理中,曾为学生设置了一个课题:讲述如何丰富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每周读书日”活动、“篮球俱乐部”、“英语节”、“英语阅读俱乐部”、“数学竞赛活动”等等。每次活动结束后我还组织学生对活动的成果进行总结,同时学生将自己参与活动的心得体会以论文形式上交进行整理和分析。在这次课题研究中课题准备所占分重比例为30%,课题探究的过程与成果展示占30%,小组合作的评价与总结占40%(如下表1所示)。

此表可每月进行一次汇总,通过整理及分析各个学生的评价量规表,可了解学生在整个月当中的优秀表现及不足之处,同时还可通过分析学生的自请及互评分来了解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状况。针对评分较低的学生要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其在整个月当中得分较低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指导,从而提高对整个班级的管理水平。

4.结语

评价量规其实质就是一种评价工具,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记录等都可反映在最终的评价量规表当中[5]。评价量规表中的评价及评定等级相对来说是比较客观、公平的,因此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也可适当引入此方法,通过分析最终的评价量规表可了解班级管理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反映在进行管理时的可取之处,以评价量规表来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达到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心.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2009(23)

[2]钟志贤,王觅,林安琪.量规:一种现代教学评价的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9(10)

[3]李明励.巧用评价量规活化小学数学复习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9

〔论文摘要〕班级是由一群学生与教师共同生活、学习与成长的场所。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将是学生健康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拟从团体动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学教师班级辅导策略:首先,对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其次,认识班级管理中的团体动力形态;最后,提出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一、团体动力的理论基础

团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且具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而相互结合成的组织。团体具有互动与相对动态的性质,是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组织,团体遵循共同的规范,具有目标性。

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以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一种方式。团体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是一门探讨团体结构及团体与成员间相互动力关系的学问。其理论有场地论、因素分析论、社会团体工作理论、心理分析理论等。场地论代表人物勒温认为,应该把团体看作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它是由一些力量或变量组成,它们是影响团体内成员的重要变项。根据此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班主任若能将班级作为心理场地并作数量化呈现,才能分析、控制班级与运用班级动力。因素分析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认为,团体动力主要受到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在决定团体的发展时,需要了解团体内的关键因素。根据卡特尔的理论,若能对团体内的各项属性一一加以评估,掌握有关的独立变项,可以有效运作团体。社会团体工作论是将团体工作者的叙事性记录及团体成员的个案史等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团体对成员人格发展的影响;重视团体经验与个体成长的交互作用,注重行动研究,即领导者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迁移,促发成员转移团体咨询情景的积极经验,以协助成员产生建设,增进社会适应。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团体历程中有关的情感因素,包括领导者和成员、成员与成员、成员与他人,强调透过对成员过去经验的了解及个案记录的分析解释,促发动力性的团体经验,协助成员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与人格发展。

班级是一个团体,班主任是团体的领导者。如何消除团体的冲突,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进而形成团体的动力,并运用团体动力的辅导策略,这些是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应涉及到的内容。了解团体动力理论,借鉴动力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形成自己有效管理班级的教育理念。

二、认识中小学班级中的团体动力形态

21世纪社会急剧的变迁与转型,使得传统的结构功能论受到现代文化的挑战。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层的单位,而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室管理模式较忽视与压抑班级团体动力的影响性。班级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其潜在的影响力。作为班主任,应善用这些团体动力来使得班级管理更具有成效。

(一)非主流文化团体取向的小团体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指相对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它是边缘的、附属的与次要的文化。中小学学生的他律性较强,容易受到同辈团体的影响而在班级中形成学生非主流文化团体,容易受到媒体与流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属于次级文化的小团体。例如在中小学中流行的女孩们的影视歌星崇拜现象,中小学男生当前所流行的网络游戏,如魔兽争霸等,都是典型的学校非主流文化。班主任若能留心观察学生无意间形成的非主流文化团体,运用引导的方法把这些团体的动力凝聚起来向着具有教育性的方向发展,对于班级管理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个性、兴趣结合和教师评价取向的小团体

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在教室中的小团体比较倾向于个性与兴趣的结合。但也可能会因为受到功课与教师的标准化评价而形成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与调皮学生的小团体。通常所谓的好学生小团体对班级管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而调皮学生的小团体可能造成班级管理的问题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必须消除个人的喜好,对于还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要给予社会的标准评价,因为每位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引导这些班级中的小团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以座位分配取向的小团体

中小学生常会因为在教室中的座位分配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由于座位的分配所产生的班级气氛值得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若与不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会影响其学习动机;而若与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则会非常兴奋而显得士气高昂。因此,在班级座位安排方面,班主任必须作适时的调整与更新。在座位的分配方面,必须考虑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将学习表现好的学生与学习表现差的学生交错分配在一起,如此才不容易造成学生的被标准化。此外,高效能的学生座位安排将有助于师生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分组也需要思考,应打破性别意识与学业成就的界线,善用小组间积极的合作与竞争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与民主素养,如此将产生最佳的团体动力。

(四)以性别取向的小团体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和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而这个阶段女生的发育比起同年龄的男生要早,因此这个阶段的性别界限特别明显。在这个青涩的成长阶段,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开始初步定型,自尊心与好胜心、喜欢与厌恶、好奇与排斥等特别明显。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女生在班级中常会组成许多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会基于兴趣与个性而组成在一起,且团体之间的界线会比中低年级的学生们来得更明显。而小学高年级的男生和中学男生在心智与生理发展方面显著慢于同龄的女生,会有被同龄女生领导的现象,因此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男生的小团体界线比较模糊。中小学教师在这个阶段的班级管理要特别留心于性别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应避免性别间的小团体冲突,并善用此阶段学生的语言模式与学生沟通,尽量以“活动式”与“主题式”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团体动力,并善于借助相互合作与竞争之间产生的最大的效能。这将有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

三、班主任运用团体动力的班级辅导策略

在中小学中,过去偏向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控制学生的常规与秩序。而在新时代的班级管理中,必须融入民主的精神与多元的风貌,运用团体动力的心理辅导策略。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间的人际影响,进行师生间的积极沟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声音,并适度地给学生建设性的反馈,最终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一)角色意识培养策略

在班级这个生命空间中,每个学生的动力聚合成班级的凝聚力。要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教师要抓好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培养,通过班级的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的合理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积极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自己在班上是受重视的,是有地位的,是负有责任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安全感、归属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从而自觉接受各种集体规范,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得到培养。再如,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负责一些事务,锻炼他们的能力。这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促进其动力的产生,也能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营造健康民主的心理环境的策略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校风、舆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育健康的舆论、风气,能够使学生经常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逐渐形成积极上进、开朗乐观、关心集体、团结互助的良好的性格特征,不断提高对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目前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权威者的角色,站在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立场,适时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民主的气氛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并学习其他人的优点。教师应在民主健康的气氛中引导班级向积极正向发展,建立积极、正确和健康的舆论导向,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并让学生经由民主的程序共同建立班级的规则与秩序,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与互相学习,从而获得全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有助于教师成功地管理班级。

(三)班级学习分组策略

学生非主流文化所组成的小团体以及班级内的各式各样的小团体所产生的团体动力,与教师的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教师在管理班级时,需要关注时代的发展,融入民主的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策略,转向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可进行引导而不急于帮学生作决定,如此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班级教学分组方面,必须着眼于班级成员的全面提升,把各类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分散并综合,这将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可以进行相互指导。这种学习成绩混合的分组为学习成绩高的学生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了补救的机会。善用此类分组方法将会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最佳团体动力。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内容或不同的活动形态进行分组,如此将增加班级成员间的互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向心力。

(四)团体游戏辅导策略

狭义的团体游戏辅导是指游戏、唱跳,唱跳包含了歌唱与上下肢体移动的音乐律动。从儿童发展理论中可以得知,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团体游戏能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学生对组织的向心力,对于激发学生新的创意与新的思维模式大有帮助。团体游戏辅导有助于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团体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团体游戏对于培养创新性的儿童,对于激发班级的团体动力,具有很大的帮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适度运用团体游戏辅导的理念与技巧,并迁移至学生的学习上,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班主任是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他们除了应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的管理能力。“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情况,他们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学生在与班主任朝夕相处时,容易产生依赖和归属心理,班主任将成为学生最为亲近和信赖的人。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2]沈贵鹏.师生互动的隐性心理教育价值.当代教育论坛,2004,(11).

[3]贾晓波.陈世平.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4]陈晓红.班主任应成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呵护者.教育探索,2006,(2).

[5]刘兴翠.“心”“法”“德”并举.育时代新人.基础教育研究,2006,(2).

小学班级管理分析篇10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87-03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刻,处于心理发展的骤变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不再一味顺从,对教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崇拜。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教育管理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情感教育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特征。情感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是要实现教育关怀人的本质,是教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特殊的教育形式。

目前,仍有许多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学生情感教育,只注重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态度、价值观以及品德修养方面,导致学生只关注学习成绩,集体意识淡漠,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他人,不能感悟生活的美好。

这些情感缺失表现在班级管理中,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而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将情感教育融入班级管理,探求情感优化班级管理的新策略,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市内3所小学六年级学生200人,年龄12~13岁,其中女生109人,男生91人。

(二)研究工具

结合市教育局已有的问卷自行修订的《小学生情感教育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班级管理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程度;情感管理的具体状况;班干部的工作现状;个人情感状况以及不良情绪宣泄的方式等。问卷试测两个周后重测,重测信度为0.86,针对问卷内容对实验班的42名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的对照分析表明,有3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与观察和访谈的结果相一致,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信效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总体心理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拥有好朋友的数量”、“生活幸福指数”、“学习的愉快心情”以及主动认错的态度均占到总数的七成以上。虽多是独生子女,但大部分学生的心态还是比较阳光和健康的,这也为运用情感教育进行班级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当然,在“是否离家出走”这一问题上,有12%的人离家出走过或有过此想法,这个数字应充分引起家庭以及学校的重视,也说明应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高年级小学生之间的友谊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但由于意志力还不够坚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尚待发展之中,所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容易灰心、颓丧,或者会出现理智不能驾驭感情的现象。从调查结果来看,也比较吻合,高年级小学生的情感还是比较细腻和敏感,虽然有个性偏执的一面,但主要体现为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品格。

(二)学生基本情绪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九成的学生面对教师误解、生活困境等情景,表现出移情和正确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当问及“看到路边乞丐时,你手里恰好有多余的零钱,你会怎样做?”有78%人赞成提供帮帮助,有20%的人赞成“不给,认为他有可能是骗子。”有2%的人赞成“不给,跟我没关系”。虽然只有2%,但也应引起教育者的关注。考虑到社会上确实有许多骗子,也感觉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也许是小学高年级不好管理的一个因素。学生在情绪宣泄方式上,60%的学生通过移情行为发泄;31%的学生采取打枕头、打沙袋、狂打电脑等行为发泄;9%的学生采取关起房门哭、绝食等无助的行为发泄。

小学高年级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有所提高,已经能够正确辨认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仍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和宽慰的能力,易受情绪的影响或支配。这是促进学生健全发展,适时开展情感教育的良好时机。

(三)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任课老师的程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被问“你感觉老师喜欢你吗”时,认为喜欢自己的占56.5%,有13%人认为教师“不喜欢”,30.5%的人“没感觉”。被问及“最喜欢老师的什么”时,学生选择“微笑”的数量高达92%。遗憾的是,在“你经常看到老师的微笑吗?”学生回答“偶尔”的居多,占45.5%,“从来没见”的占到16%。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反思。一味严厉未必就是好老师,微笑成为了一种稀贵的教育资源。

这说明教师的情感教育是不足或欠缺的,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他们的专业水平对学生的影响远远比不上他们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多学生之所以喜欢某门课,不是因为它重要,而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任课教师。朱小蔓[1]认为,如果说有两个小学教师,一个的知识水平为90分,情感水平为60分;另一个的知识水平为60分,情感水平为90分,那么,后者更有资格上岗任教。小学教师一定是要学生喜欢的教师。

(四)学生对班主任的评价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有七成的学生认可班主任的工作。但对于“班主任是否经常性、针对性地与学生谈心”、“班会课,班主任是否都能认真准备,形式多样,效果突出”以及“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态度类型”等问题,认为“收效不大”的占42.5%,认为班主任“工作被动”、“说的多做的少”、“很少与自己谈心”、“对自己关心一般化”、“对待同学公平方面一般化”也为数不少,占到总人数的23%~42.5%之间。说明班级实行情感管理方面还要加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关系上还有待改善。

(五)学生对班干部的评价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班干部的认可度并不是太高。对班干部对班上的管理持否定意见的高达73.5%,这个结果值得让人反思。50.5%认为自己能胜任班干部,可同意“当干部要多做事”的却只有4.5%,足见学生只有“官念”,却并无“实干”的思想,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在班级管理、班干部培养中,应加强“以人为本”的情感化管理。

班主任把班级管理权长期交于班中少数几位班干部手中,置大多数学生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造成学生班级地位的差异,引起一些学生不服管而捣乱。学生大多提到班干部在管理方面不以身作则,好打小报告。同时好使用一点小特权,如让学生替他做值日,经常庇护与自己关系好的几个同学等。很明显,这是一种不以学生为中心,不以实现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的班级管理。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学生总体心理状况是阳光和健康的,主要体现为与人为善、积极向上的品格,为运用情感教育进行班级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可能。

2.学生能够移情和正确理解他人情绪,并做出反应。但仍缺乏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和宽慰的能力,易受情绪的影响或支配。这阶段是促进学生健全发展,适时开展情感教育的良好时机。

3.任课教师情感教育存在不足或理解有偏差。

4.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关系上还有待改善,在班级管理应加强情感管理方面的内容。

5.在班级管理和班干部培养中,应加强“以人为本”的情感化管理。

(二)研究建议

1.班主任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自身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影响重大。要想引领学生的情感,班主任就需要修炼自己的情感。

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养成平和、阳光的心境。班主任的不健康心理特别是不健康的情绪状态和暴躁的性格,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

其次,在班级中运用情感的力量,让学生参与管理,自己维护纪律,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了解,增强了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形成情感教育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自知力。情绪自知力是指学生能够正确感知和表述自己正在发生的情绪。小学高年级学生遇事表现出情绪化、易冲动的特点,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显得很不成熟。所以,班级要形成情感教育的氛围,培养学生在同学交往中的情绪自知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任课教师也要借助教学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要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主动对思想上、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解疑释难,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班主任应重视调动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安排,激活学生的情感潜力。改进班级管理、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才能将班级生活变成学生个性发挥和发展的舞台。

班级情感无疑是凝聚集体向心力的无形纽带。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营造团结、合作、互助、彼此信任、奋发向上的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激发和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进而增强班级情感。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旗、班标,美化自己的班级,创设自己的评比台。通过这些活动,使班级标志化、统一化,促进班级同学行动的一致化,通过制定班徽等象征物,使抽象的班集体意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和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

4.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情感教育合力作用。学校应突出情感教育氛围,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应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很有帮助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交流,提出建议,树立学生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气氛,这也是建立学生间友好合作关系的必要前提。

在学校运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加强与家庭及社会的合作。一个和谐、互助互爱的家庭氛围,对于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是不可替代的。家庭中父母应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帮助、指导子女确立正确的交往目标,端正交往态度。而社会的舆论导向也有责任引导整个社会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和培养,社会有责任通过媒体、网络等现代传播手段把积极向上的情感注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在众多情感合力的影响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