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运行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2:20

高铁运行安全篇1

1安全管理对高铁运行安全的影响

先进的设备必须采取科学严格的管理,高速铁路快速迅猛地发展,而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来借鉴,一切管理制度必须从零建立。高铁的各个部门,如接发列车工作人员(车务)、高铁司机、线路维修保养部门、电务、车辆、供电等各部门衔接不紧密,各自为政,这就导致高速铁路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不能相互配合,影响联动机的正常运转。举例来说,动车组制造厂家颁布了故障处置守则,但铁路总公司会有相关规章要求,各个铁路局会处置细则,各机务段又会制定土规定,每个规定都会严一码。各个行业标准不一,高铁工作人员往往在某个地段是一个规定,运行到另一个地段就会发生变化。这样给原本任务繁忙调度人员和司机添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也给其他人员加大劳动量,同时也会发生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相互扯皮和互推责任。

对高铁的迅猛发展,要保持科学地研究高铁的安全规律,找出它的风险源、认真对待高铁的薄弱环节、制定切实的改进和防范措施,把高铁和既有线区别对待,根据它们的运行特点、设备特点、管理的技术特点,提出不同的安全应对方案,特别对基层运营人员反映的安全问题,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等,要归纳总结,专题调研,形成详细的故障解决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成熟的工作管理方法要纳入高铁规章,不断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可实性,全面覆盖高铁的各行业、相互衔接紧密。

因此,要从各层面、各环节、各种设备管理单位的规章、制度、作业程序入手,建立健全高铁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从动车组车辆安全管理、工电务设备维修管理、通信信号设备质量管理、旅客服务等生产管理上,细化分工,制定一流的管理制度。

2人员素质不均衡对高铁运行安全的影响

人是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要素。高速铁路的运行不但速度高、还拥有一流科技含量,但依然离不开“人”,也就是高铁运行工作人员,这是关键因素,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都需要人来操作。任何先进的设备,都需要人来维护和管理,设备作用的正确与否,特别是设备故障后,由自动操作转入人工操作时,需要严格的安全保障。这就给高铁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标准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来确保高铁安全。所以为确保高铁运营安全,需要在制定详尽完美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是每一条措施都能解决问题,都能转化为现场作业的指导力量,使每一条都落实到具体问题上。一流的高铁线路,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素质、一流形象,技术标准要更细、作业标准要更严、管理标准要更高。此外,要加大现场作业控制,细化各项作业流程,制定具体的安全卡控措施,确保危及安全的关键环节、容易发生故障的关键点要进行双人确认,事后复检。最后,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因此需要高铁各部门、各单位、各管理及监察机构,共同努力,联劳协作,切实保证高铁的运行安全。

3努力培养合格的高铁运营人员

高铁虽然是新生事物,但其工作和管理人员大多由既有线路转岗过来,所以在运营之初,按照科学规范制度高铁主要岗位人员的准入制,把优秀的人员选拔到高铁岗位。进入高铁岗位后,加强教育培训,优胜劣汰。因高铁运营涉及各专业人员,所以必须从不同单位、专业、跨区域选拔优秀人员。

首先要加强培训,造就大批优秀高铁工作人员。高铁运营后,要推行模块化教学,切实提高高铁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保证培训时间,严格实行岗前培训,对培训不合格人员,严禁上岗作业。

要按照运营需要,统一编制高铁人员模块化培训教材,根据实际分解培训单元,制定详细的课程子模块,并对应不同岗位需要安排学时。结合不同岗位需求,确定职工需学习培训的模块和学时,切实组织培训,做到随学随用。

高铁运行安全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重要性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成为时代快速发展的主旋律,在任何时候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都是很有必要的,其可降低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展,保障职工人员的安全、企业财产的安全,为更好的发展铁路运输创造条件。而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是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为此,本文在通过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来探讨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1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执行铁路运输工作的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注重自身的安全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针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很大帮助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而从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选用适合的铁路运输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铁路运输水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总体来说,加强铁路运输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有效的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为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1危险货物的运输

在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除石油运输和部分危险品在运输中使用的是专用车辆外,运输设施质量存在问题,操作守则也存在缺陷。有些企业没有重视安全技术性能管理,只在乎企业的生产效益;在源头管理与流动监督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不全面,所以必须及时的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是否完好,并且按照相关的要求及时对运输车辆进行监测和维护。

1.2实现从单一产品向综合方向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促使铁路交通向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向发展,对于铁路运输系统来说,必须具有准确的调度通信信息系统,为调度人员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解决单一产品存在的弊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将向自动化方向快速发展,不但能通过有线、无线、移动、固定等形式能与GSm、无线集群有效的连接,而且实现了固定和移动终端相互间的互相视频,使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管理系统能有效的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综合方向发展。

1.3提高机车乘务人员的调度能力

科学合理的行车调度与乘务人员对机车线路的了解及乘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从另一个方面讲机车使用效率、内燃机的燃油的消耗量同样与行车调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社会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铁路运输造成十分巨大的压力,这就给铁路部门运输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目前随着我国列车数量的增加,铁路运输能力基本上能满足现代运输能力的需要,但还需要在一定程度拓展空间,以适应人们对运输量大的铁路运输需求。因此,从机车调度系统方面来说,调度人员对机车的运行情况掌握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调度员必须具有早知、早预见的能力,才能为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提供重要的保证。

1.4建立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是预防理论体系在技术层面的延伸,由安全预测技术、安全规划技术、安全设计技术以及安全评价技术组成。其中,安全预测技术和安全评价技术主要实现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评估。

2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的对策

安全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的工作,这需要铁路运输企业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能够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职工的安全及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并以此来选用适合的对策,改善和调整铁路运输,这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2.1注重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意识

铁路运输方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协调好“严”与“情”的关系,使其在思想和心理上诱导职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在工作中时刻的保证自身和铁路运输的安全。所以说,在铁路运输方面注重文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帮助,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

2.2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铁路运行安全

铁路运输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结合当前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来对铁路信号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铁路运输效果,及时调整铁路运输中存在的不足,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在传统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得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科学化、高效化、数字化,这是铁路运输的安全的重要保障。

2.3注重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对铁路运输提出厂更加严格的要求、更高的目标,铁路运输中所应用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铁路运输的需求,对此,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技术等来构建新型操作平台,以此来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铁路运输,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其实,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铁路运输存在的缺陷、存在的安全问题、信号系统运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进而选择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等,合理的开发一个新型操作平台。但是,新型操作平台可以使铁路运输信号进行处理,进而得到铁路运输实际信息,调整铁路运输的安全措施、处理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等,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水平。所以,即便新型操作平台的构建很困难,但也要不断努力构建,为促进我国铁路运输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3结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共同的推动下,我国铁路运输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应用于铁路运输中的传统信号设备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越来越不适用,这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提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对此,应当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出发,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比如增强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合理的应用新技术、构建新型铁路运输操作平台等,能够真正意义上强化铁路运输安全,促使铁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稳定,为更好的发展铁路运输做铺垫。

参考文献:

[1]万树勋.强化铁路运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策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

[2]束利民.浅谈铁路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建设[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4(06).

高铁运行安全篇3

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合资铁路委管双方的安全管理职责。合资铁路公司安全管理职责主要是:对确定以委托运输管理模式开展运输生产经营、选择受托方的决策行为负责;提供开展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必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如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安防设施等;对受托铁路运输企业承担业务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问题。受托铁路运输企业根据委管协议约定,开展受托范围内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健全铁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并落实运输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合资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安全;对受托运输管理工作的安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合资铁路安全管理职能的行使。在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委管双方安全管理职能的履行需要在委管协议的框架下、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程序,互相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在委托运输管理实施前,合资铁路公司对铁路运输生产设施设备保障安全运营直接负责,直接行使安全管理职能。委托运输管理实施后,受托铁路运输企业承担运输生产工作,直接行使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能;由于铁路运输生产委托给受托方,合资铁路公司不再对安全生产直接负责,而是通过对受托方承揽工作的检查、监督、向受托单位提出安全问题整改意见,并督促受托单位及时整改,间接行使安全生产管理职能。在委管实施过程中,合资铁路公司通过受托单位掌握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受托方提出确保运输安全的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建议,形成更新改造计划预算再履行决策程序,双方协作配合共同完成安全的资金投入。

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合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合资铁路安全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尚未正式启动,在铁路政企不分、政府监管与行业监管职能集为一体的背景下,合资铁路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体系不可能完善。表现在:一是合资铁路安全监管的立法落后。2000年颁布的《合资铁路与地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办法》的时间过久,不适应现行合资铁路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要求,立法环境和立法依据也发生重大调整和改变,与2005年颁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也存在矛盾与不适应,操作性不强。同时,未对实行委托运输管理的合资铁路委管双方的安全管理职责予以明确的界定。二是监管的重要依据行业规章制度不完善。现行的铁路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是在总结国铁安全管理经验教训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的,对合资铁路特别是合资铁路中的高速铁路不相适宜。

②合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铁道部既是政府部门,又是合资铁路的重要实际出资人,还是铁路行业的监管主体,铁道部派驻到地方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安监办”)与铁路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来执行监督职能。铁路局集合资铁路公司的大股东、运营实施者、安全监管者于一身。因此,合资铁路与受托铁路局的安全管理责任难以清晰的界定,铁路安全管理与安全监督管理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安全监管的主体和客体容易混淆、错位。

③合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方式方法不适应。安监办对合资铁路的安全监管主要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安监办很容易将对国铁的安全管理方式简单套用到对合资铁路的安全监管上。现阶段,对合资铁路的安全监管主要是以受托铁路局安监室的人员对合资铁路运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督来实施,作为行使政府职能的安监办扮演的是企业安全管理和现场监督的角色,而且代替委管双方做了本应由各自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见,现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与合资铁路的企业法人属性不相适应。

④铁路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滞后。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是一项政策性、行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各地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的人员现有素质,尚不能满足对合资铁路尤其是高铁运营安全的有效监督,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铁路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完善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合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

①完善铁路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在我国铁路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融入标准化、体系化的法律法规框架,明确划分各方主体的安全管理责任。当前重点是要具体明确合资铁路在实施委托运输管理后,委管双方和第三方的安全管理责任。分线路、分等级认真做好铁路安全管理规范和技术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各地铁路安监办要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属地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形成国家和地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的合资铁路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②理顺合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职能。铁道部是全国合资铁路的安全监管的最高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合资铁路安全监管制度办法、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管理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各地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根据铁道部的授权,对管内合资铁路进行安全监管与业务指导。作为委托运输管理双方的合资铁路公司和铁路局是安全监管的对象。

③强化合资铁路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对合资铁路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的监管机制,保证各项标准安全性并得以贯彻实行。建立合资铁路安全管理信息通报机制,对合资铁路安全生产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加强安监办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建设,明确对合资铁路安全监管的各级组织机构、规程规范、人员职责与权限,建立安全监管的标准体系、考核规章制度和问责机制。

高铁运行安全篇4

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是铁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铁路安全管理,可以利用文化建设的形式,有效提高落实规章制度的效果。笔者从这一角度切入,围绕建设安全的铁路运输企业,对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一些探讨。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安全是铁路发展的保障。保障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铁路运输企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直接体现,也是铁路运输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根基。抓好铁路安全工作,既需要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需要借助文化的手段。如何适应铁路安全发展新形势,大力培育全员共同安全价值观,规范管理和作业行为,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真正把文化力转化为凝聚力、生产力,对于铁路运输企业尤为重要。在当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更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安全文化的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征集几句安全警句、格言,叫响几条安全口号。而是要建立一种理念贯穿于制度,精神落实于行动,价值体现于共识的“行为文化”,并着重抓好干部职工安全文化理念的灌输和正确行为的引导。

一、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内在作用

铁路运输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技术的铁路运输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总结形成了以铁路运输行业的显着特点,是安全的生产,生活,思想和身体状态的精神安全的总和。铁路运输安全文化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文化,它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行为,规则及规例,本着安全,安全建设,安全技术,安全环境和安全物质文化。这些文化都是靠互相存在于间。安全文化意识直接关系到其他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网,直接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渗透力。安全文化主要是员工激励和团结,使全体员工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有效的,”价值“安全就是幸福”和“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为行为准则。促进全体员工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它的作用靠拢向安全;鼓励员工实现企业的安全,健康,稳定发展,和谐,幸福的家庭,社会的进步,铁路运输企业与努力发展,并与运输企业和进步的铁路发展。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的发展将是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与时俱进,丰满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铁路运输生产经营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是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的理念,建立铁路运输安全的形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科学发展。

二、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管理人员理解有误。

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的员工,而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影响企业负责人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文化;一些企业高管相信,企业的员工,企业安全文化,并为员工进行约束,管理者高高在上,在安全没有企业文化的范畴。

2,对安全文化的员工理解不够。

企业人员的企业安全文化理解常见的有:第一,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知识和内容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企业安全文化作为名词只是成为一些员工的知识;其次,是铁路运输安全文化意识的建设是不够的。不能把轨道交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风格,不能体会的安全就在于日常生活的价值不能有严格的安全道德意识,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理念,学习安全文化不够透彻,没有深刻的理解安全文化的潜在价值;第三,不足的铁路建设和文化意识的铁路安全管理水平。这个概念无法区分这两者,认为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是确保铁路安全。只要确保铁路的安全性是加强铁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安全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铁路管理员,以取代惩罚制度的灵活的系统来管理铁路运输企业,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文化,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企业安全文化出现在表面上营造氛围。

铁路运输企业,团队,工作区,团队,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安全+文化,安全和文化交流之一,主要致力于打造安全的企业文化,各种口号在进行各项活动中,铁路运输的安全文化仍将是表面上,限制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文化的发展。

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缺失。铁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部分到位的安全文化建设,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和独立的组织,从而使铁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是难以实施的铁路运输企业。

三、加强通路的铁路运输企业文化建设的安全性

1,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安全习惯,行为规范。生命是一个先决条件,所有的存在,如果不是生命,这个世界在它的无感方面的存在。在当代社会,以确保所有的安全性。安全就是生产力,是生活的好处,价值安全观。在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运行,只有建立一个安全的行为,行为训练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安全责任的认识,以确保铁路运输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由人在生活习惯逐渐养成计划。培养人的安全习惯是逐渐养成安全文化的重要举措。在其中的危险和安全并存的铁路运输业务。只有加强员工的技术规格,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标准和操作程序,从而铁路运输企业的文化建设。调节人体安全的行为意味着建立安全制度文化。主系统是规范行为的人往往会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铁路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我们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正确合法的方式,严格执法程序。

2,建立安全操作机构的科学文化

构建安全的运行机制,必须首先建立劳动的领导机制,分工明确,科学的文化;其次是逐步构建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机制;是再次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建立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再次,建立协调机制,使各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其效能,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了制度文化的安全运行。

3,成为创新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企业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具有时代精神。创新安全文化,通过业务创新领先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创新,安全和安全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构建企业的价值取向,并结合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管理实践安全文化。

4,实现安全文化变革的管理理念。

铁路运输企业在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单一的管理纳入全面管理;变换成一个预先预后处理数据;故管理到风险管理;目标管理纳入电源管理;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六是传统的常规手段成为法律的现代化手段。

高铁运行安全篇5

关键词:地铁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渐加快。人员的流动以及物资的交换,对于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人口密集程度比较高,城市的汽车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地铁作为交通工具的一种,具有高效低廉的优点,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然而,地铁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会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安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泰国曼谷的列车相撞事件、香港的地铁火灾事故、莫斯科的恐怖袭击等,都表明了地铁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铁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地铁安全运营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现状

近年来,地铁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已成为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地铁运营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管理较为完善。为确保地铁能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在2008年《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正式实施。各地方地铁安全运营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并且在地铁站中安装视频监控、门禁、安检排爆和报警等安全装置,保障人们的安全出行。但是,各地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地铁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地铁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的管理措施需要不断地改进。另外,地铁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力度,做到安全事故零发生。

2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影响因素

与其他城市交通工具相比,地铁处于较为封闭的空间,在运营的过程中又会聚集大量的人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明确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采取有效的对策,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1设备设施的因素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地交通工具,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所输送乘客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其运行的频率也比较高。然而,由于地铁列车自身的原因,在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意外。例如,列车脱轨、闸门自动解锁拖钩故障以及机械故障等,都是列车在设备设施方面出现问题所引起的。因此,设备设施是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要想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应当从列车的设备设施方面入手,定期检查、保养列车,尽量避免因故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2人的因素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人口量急剧增加,人员的大量流动为城市交通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地铁在运营的过程中,如果人流量过大,就容易出现拥挤、混乱等现象,从而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人的因素也会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近年来,由于地铁站拥挤带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在上下班或者是节假日等乘坐地铁的高峰时期,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乘客的乘车秩序,那么就会增大踩踏事件、乘客被被挤下站台等事故的发生概率。

2.3社会灾害

地铁站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人员密集型场所,一旦发生社会灾害,将会威胁到大量乘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社会灾害也是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或者毒气等突发事件,不仅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还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

3加强地铁安全运营的对策建议

地铁的安全运营,不能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条件,还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通过上文的分析了解到,地铁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设备设施、人以及社会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加强地铁的安全运营,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概率,使地铁真正成为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

3.1完善地铁的运营环境

为了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首先应当完善地铁的运营环境。通过提高地铁列车以及地铁站控制系统的各种硬件基础设施,有助于降低机械故障、列车脱轨等事故的发生概率,从而保证地铁控制系统、地铁列车、地铁运行系统能够高效、安全的运转。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地铁运营企业结合国家的相关部门,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安装、运营相关的硬件设施,增强发现各种安全隐患的能力。

3.2强化安全教育工作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强化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有助于维护好乘车秩序,从而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首先,从地铁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讲,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能力,从而对地铁安全事故发挥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地铁安全、高效地运行,一定要重视对地铁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要让地铁工作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运营准则,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其次,从乘客的角度来讲,强化乘客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维护乘车秩序,还能提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自救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换而言之,乘客的素质对地铁安全运营具有重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地铁安全运营水平,还应当强化居民的安全乘车教育。地铁公司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组织地铁安全知识巡讲,让乘客懂得如何乘坐地铁安全出行。

3.3提高地铁站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地铁站是一个人口密集、人口流动量极大的地方,为了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地铁公司应当安装包括乘客、设备、隧道等监测指标在内的风险监控体系。这样地铁安全管理者就能及时地观测整个地铁运营情况,在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排除,避免留下安全监控的“死角”。与此同时,地铁站还需要安装安全事故风险预警系统,以便于及时地发现可能潜在的危险。一旦系统监测到某一类事件,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安全预警,从而帮助地铁公司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结束语

地铁的运行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汽车尾气污染等众多问题,对于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保证地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地铁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完善地铁安全运营,减少地铁事故发生率,才能使地铁真正成为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方式。文章首先描述了当前我国地铁安全管理的现状,在分析地铁安全运营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完善地铁的运营环境、强化安全教育工作以及提高地铁站的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等角度,探讨加强地铁安全运营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邹磊,江毅.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研究,2012(02).

[2]宋维华,殷位洋.地铁运营安全的风险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2).

高铁运行安全篇6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U29文献标识码:a

一、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铁路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铁路经济效益受到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制约主要体现在铁路货运事故造成的损失和无效运输造成的损失这两个方面,以下对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1铁路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由于铁路运输事故造成的货物不能安全送达目的地的情况需要铁路部门给予赔偿,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成正比关系。通过货运赔款率也可以反映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数值的大小与铁路货运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成反比关系。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提高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的方法来减少货运赔款率,从而增加铁路经济效益。近几年,国家合格组织部门,已经对这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重视,但是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

2无效运输造成的损失。铁路货物运输中常见的另一种现象就是在货物送达指定地点之后,还有可能出现货物被盗、货物受损等危害货物安全的现象出现。这就造成了无效的铁路运输,因为货物运输所产生的费用也将白白浪费,需要铁路部门自身承担这一部分费用,同时由于是铁路部门的原因造成的货物被盗、货物受损等现象的发生,铁路部门还需要对货物本身做出赔偿,增加了不必要的大量支出,严重影响了铁路经济效益。

二、铁路货运安全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铁路货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社会经济效益中占有的很大的比重,直接关乎到我国经济效益的好坏,而铁路货运安全质量又是影响铁路货运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效益受到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制约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财富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工程进度这两个方面,以下对这两个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

1社会财富的损失。食品的腐败、污染、货物的损坏、丧失使用功能、液体天然气燃料的泄露等等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的事故都会严重影响货物本身原有的使用功能,造成实社会财富的严重损失。

2影响工程进度。由于铁路运输是我国工程材料和零部件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工程材料和零部件的丢失或损坏,虽然有些零部件的损坏程度较轻或者修复之后仍可以在工程上继续使用,由于这些现象的存在仍会影响原有的工程进度,对社会经济效益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基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经济效益增长方法

铁路部门是保证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主要部门,同时对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要通过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方法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就需要铁路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各个过程严把质量关。铁路货物运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经历很多铁路部门的共同协作才得以完成,所以铁路货运安全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针对一个部门来提高,而是应该对每个部门的每道工序都严格把手质量关,这样才能使得铁路货运这项综合的过程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举个例子来说,例如某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损坏,而造成损坏的原因可能是装卸过程不符合正常货物装卸的规定。还有可能是调车过程中出现了冲撞等意外发生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安全问题。所以对于货运、装卸、运转、机务、工务、电务、车务、车辆等等铁路各部门都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管理方法和质量监管方法和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建立安全保障系统,从而保证铁路各部门、各工种、各项工作等等这些分开的独立机构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得铁路货运安全能够更加高效的得到保证。

2对货运和装卸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货运和装卸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货物运输的安全,而目前的货运和装卸员工存在着业务能力生疏和文化水平低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货运和装卸员工队伍中,新员工占了员工总数的60%之多,这些还不包括从别的岗位调度过来,而此项业务能力生疏的老员工;货运和装卸员工队伍中员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这就造成了一大部分员工不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对专业流程和规章制度理解不够透彻;同时还会有委外人员在装卸队伍中出现的情况,而这些人更是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以上几点都会造成在事故出现后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更大的浪费,或者不能及时预防事故出现的现象。所以对货运和装卸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专业素质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3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货运、装卸的科学管理。造成铁路货物运输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铁路运输的货运、装卸管理不够科学,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具体细节过于粗糙。这就需要管理部门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出标准化、符合实际科学规律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访法规程,这样通过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来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4货运、装载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强。货运、装载基本设施的建设满足要求也是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另一重要因素,而现在货运、装载的基本设施存在着货运设备不能满足货运需要、货运线、货运仓库破旧不能充分满足货运需求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会导致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丢失等严重损害铁路运输安全的现象发生。所以保证货运、装载基本设施满足要求对于铁路货运安全得以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效益,所以通过提高铁路货运安全性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从铁路货物运输安全质量与铁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联系分析入手,提出了各个过程严把质量关、对货运和装卸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货运、装卸的科学管理、货运、装载基本设施建设的加强这些基于提高铁路货运安全质量的经济效益增长方法,从而为铁路相关部门保证铁路货运安全系统的完善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并且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高铁运行安全篇7

关键词:英国铁路;管理体制变迁;现状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46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109-03

英国的铁路网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成型。19世纪50年代是英国铁路修建高潮时期,到1880年主要线路基本建成,1928年路网规模达到32565km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由于受到世界大战和公路激烈竞争的影响,铁路运输市场份额逐渐萎缩,路网规模不断缩小。截止2011年,英国铁路线路里程为15777km,其中电气化线路为5262km,客货混用线路为14506km,货运专用线为1271km。2010-2011财年,英国铁路的客运量为15.54亿人,旅客周转量为541亿人公里,货运量为0.9亿吨,货运周转量为192.3亿吨公里。

一、英国铁路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运输部诞生之前,英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扮演三个角色:制定法律确保旅行者安全、制定道路维护机制、以及对运输垄断行为进行管制。

1919年英国颁布《运输部法》,该法案明确指出,要将政府其他部门与交通运输(除航运)有关的事务全部移交给新成立的运输部。包括:铁路、轻轨、电车、运河及内陆水道、道路、桥梁及渡口、车辆及相关交通、海港、码头及防洪堤。1919年,英国运输部宣布成立。

1953年10月,运输部与民航部合并,成立了运输及民航部。

1970年,运输部被纳入环境部,由环境部下设的一名次长负责运输事务。1976年运输部脱离环境部,恢复运输部的称谓。此时运输部的职能涉及所有内陆运输,包括英国铁路、巴士、货运、港口、国家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网。运输部还负责监督地方政府的交通规划、道路安全、车辆检查及监管、公交、公路货运许可、司机证件及车辆牌照等。

1997年,英国政府机构做了较大调整,新设立的环境、运输和区域发展部取代了运输部。然而这个新设立的机构并不实用,很快被拆分。2001年,运输、地方政府和地区发展部成立。但是,该部门的成立一直纷争不断,因为很多人坚持认为应该成立一个独立的运输部。

2002年6月,英国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管理以及地方事务3个部合并,成立了大部门——英国运输部,延续至今。

二、铁路行业现状

1994年,英国铁路启动网运分离和私有化改革,改革后将原英国铁路公司(BR)拆分成近100家公司,包括路网公司、客运公司、货运公司、机车车辆租赁公司等,路网公司负责编制全国列车运行图和客、货列车的调度指挥。目前,英国铁路行业由以下主要企业组成:1个路网公司——networkRail,24家客运公司、6家货运公司和3家机车车辆租赁公司。客运公司以特许经营的形式开展客运服务。

三、铁路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一)组织架构

英国运输部(Departmentfortransport,DFt)负责英国境内除管道外的所有交通运输方式的行业管理,包括公路、铁路、民航和海运等,主要职责是制定各运输方式的行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由下议院的运输委员会进行监管。运输部由运输部长领导,另有3名大臣辅佐运输部长开展日常工作。在内阁大臣的领导下,运输部设立一名常设秘书负责管理运输部的日常事务。

2013年1月,运输部对其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目前主管部门主要由5个业务部门组成,分别为:资源及战略署、铁路署、高速铁路2管理局、国际战略及环境署和公路、交通及地方事务署。运输部主管部门组织机构图如图1所示。

除运输部主管部门外,运输部还有24个执行机构和公共机构,其中与铁路相关的主要是铁路监管办公室(officeoftheRailRegulator,oRR)、铁路事故调查处(RaiB)和英国运输警察局,其中铁路监管办公室属于运输部资助的非内阁部委,主要负责英国铁路的安全及经济监管。铁路事故调查处设在国际战略及环境署,主要负责铁路安全事故的调查。

(二)主要职能

由图1可以看出,目前运输部内与铁路相关的直接管理机构共有两个,一个是铁路署,另一个是高速铁路2管理局。

铁路署是运输部内管理铁路运输的主要机构,下设7个处,分别为铁路政策处、铁路项目处、商业及技术服务处、铁路商务处、铁路特许经营处、国内商业建议处及跨铁路融资处。

铁路署的主要职责包括:铁路改革;重要铁路投资项目的交付使用,包括跨行业项目的管理;确保铁路客运的特许经营能为客户带来效益,并对财务及其他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为了确保高速铁路2线项目的顺利进行,在2013年1月进行的运输部组织机构调整中,新增了高速铁路2管理局,高速铁路2管理局下设3个处,分别为HS2政策处、HS2通信及策略处和HS2项目资助处。高速铁路2管理局负责有关HS2线的各项事宜。

四、铁路安全监管机构的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

(一)组织架构

英国铁路的安全监管主要由铁路监管办公室(officeofRailRegulation,oRR)负责。铁路监管办公室(oRR)成立于2004年7月5日,是一个独立于英国铁路的非内阁部委。oRR设立之初的主要职责是对铁路的经济进行监管,铁路安全监管由健康与安全执行委员会(HSe)负责。2006年4月,健康与安全执行委员会(HSe)下设的铁路监察(HmRi)撤销后,铁路监管办公室在其原有的经济监管职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铁路安全监管的职责。

目前,oRR下设8个部门,分别为总裁室、企业服务部、对外事务部、法律服务部、市场经济部、规划执行部、政策研究部和铁路安全部。铁路的安全监管主要由铁路安全部负责。

铁路安全部由主任领导,下设路网监管室及运营监管室。路网监管室根据地理区域的不同划分为7个小组,分别管理不同地区的线路,还有一个独立的小组负责整个国家路网。运营监管室下设6个小组,分管客运公司、货运公司及轻轨等。oRR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图2铁路监管办公室组织机构图

(二)主要职能

铁路监管办公室(oRR)的主要职能包括:

——确保铁路基础设施(线路和信号系统)的所有者和经营者——networkRail对路网的有效管理,并确保其管理方式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

——为铁路资产的经营者颁发许可证,包括路网公司、客运公司、货运公司、车站和轻型维修站;

——对英国铁路网运能的有效利用进行监督;

——对车辆的准点率、客户满意度、旅客及员工的人身安全等进行监督;

——对铁路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

——批准或授权新型、升级或改造车辆在英国境内的使用;

——对机车车辆进行调查,并监督铁路运营商将机车车辆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批准或授权任何在英国境内建设新线或升级、改造路网的工程,包括泛欧高速铁路及既有线的新线建设、改造或升级;

——监督线路及车站等工程的建设情况,对交付使用的工程进行验收;

——针对基础设施进行调查并执行相关法规,以确保铁路运营商可以将由于列车运行所带来的基础设施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鼓励铁路持续提高安全水平;

——制定政策,加强相关的铁路安全立法,并要求铁路经营者遵守相关的安全法律,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采取强制措施;

——制定经营者使用铁路网和其它设施的相关规定,推动铁路领域的竞争;

——路网公司的经济管理。

在铁路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铁路监管办公室(oRR)与铁路事故调查处(RaiB)及英国运输警察局(Btp)紧密合作。铁路事故发生后,一般由oRR派出调查员与铁路事故调查处(RaiB)及英国运输警察局(Btp)进行合作,开展事故调查。RaiB的主要职责是调查事故起因,从事故中吸取教训,研究如何提高铁路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但并不追究、责罚事故的责任单位。调查结束后,铁路事故调查处(RaiB)和英国运输警察局(Btp)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向oRR提出改善安全的建议,oRR根据提出的建议将具体改进要求下达给相应的责任单位,并监督责任单位正确执行。如有必要,oRR还有权根据相关法律对责任单位进行。

五、英国铁路行政管理体制对我国铁路改革的启示

(一)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可促进各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英国较早就充分认识到,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是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运输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的制度保障,为此,早在1953年就在合并当时的运输部和民航部基础上,成立了运输部与民航部,从形式上实现了公路、铁路、水运等传统运输方式与民用航空管理的统一,后来经过20多年的调整,运输部对交通运输管理的职能和范围不断拓展,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实现了运输部对除管道外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全面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城市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问题日益显现,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地方发展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协调和统一,交通运输管理开始与环境保护、地方事务管理进一步融合,2002年6月,英国成立了新的运输部,统一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以及地方事务。

(二)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应充分考虑当前运输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根据运输业战略规划及重点项目的不同,英国不断对运输部的组织机构进行微调。2007年,英国运输部将公路和铁路的业务职能合并,撤销铁路署,成立了铁路及国家路网署;2011年,运输部又将公路、铁路及地方事务三项职能合并,成立了国内事务署,同时为了筹备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召开,成立了伦敦及重大项目署;2013年,运输部撤消了伦敦及重大项目署,同时随着对铁路运输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及高速铁路2项目的出台,运输部又将铁路运输的行业管理职能分离出来,成立了铁路署和高速铁路2管理局。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确定的铁路建设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仍是我国铁路建成投产的高峰期,在铁路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上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三)实行所有权、监管权及经营权的分离

路网基础设施作为国有资产,在管理体制上,应将所有权、监管权和经营权有效区分。英国铁路网实际上归国家所有,其代表是国会,oRR作为监管机构,对作为所有者代表的国会负责。但作为监管机构的oRR并不是铁路基础设施的具体经营者,而是以契约形式将铁路基础设施交由国家路网公司、客运公司等公司经营。即在英国铁路的管理体制中,所有者不直接监管,监管者不干预经营,经营者按契约规定而自负盈亏,实现了所有权、监管权和经营权的相互制衡

(四)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在运输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设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安全及经济监管机构。英国铁路改革之初,政府对网运分离后的铁路,通过铁路监察员办公室、客运特许经营办公室(opRaF)和健康与安全执行委员会(HSe)实施监管,职责不够明确,监管力度较小。随后,英国逐步调整监管机构职能,加大政府对铁路的监管力度,将安全与经济监管的职能相合并,交由铁路监管办公室负责,铁路安全事故的调查交由铁路事故调查处负责,各机构职责明确,分工合理。

参考文献:

[1]陈洪年.对英国铁路改革的再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01,(01):15-17.

[2]魏杰.英国铁路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7,(66):40.

高铁运行安全篇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得到了日益完善的发展,而铁路设施的出现成为我国商品及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因此,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已经对我国经济、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阶段,而铁路运输过程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实力会直接受到影响自身的安全性,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铁路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已成为铁路运输行业共同关注的难题。

【关键词】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预警系统;交通运输

目前,我国铁路的安全状况较差,一般性事故及货车险性事故频繁发生,客车伤亡事故时常发生,列车大型事故也尚未杜绝,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仍没有实现可控化,这种发展情形不能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所以,解决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1.1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概念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运输安全的确保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式对那些违法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并在遵守秩序与纪律的前提下切实展开作业与劳动。并从多个方面对铁路运输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对于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是由一个单位完成的,它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合作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运输安全问题的预防比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事后的补救已无法弥补已经形成的损失。因此,在对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强调防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铁路运输安全的基本特点

铁路运输安全具有系统性、严重性、动态性、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等特点。首先,我国的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铁路运输包括线路及运营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包含车辆安全、铁路设备安全、从业人员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隧道安全、运输安全及道口安全等多个方面。铁路运输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其极易受到内、外两方面条件的共同影响。其次,铁路运输安全具有严重性及动态性。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其一旦在高速行驶的状况下发生事故,不仅会引发连续性的事故,同时救援工作的开展过程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事故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及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最后,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及复杂性的特点。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紧张与关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懈。

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分工不明确

目前,我国的铁路运输管理体系已经展开了多次改革,在撤销铁路分局之后,对于各分局工作任务的分配已经不再清晰,也缺乏明确的界线以实现对人员权利及职责进行划分。因此,导致原机构及人员的安置过程缺乏一定的统一性,最终使得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发生。

2.2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了多次改革,但只是为了使原有制度能够为自己所用,而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因为时间及效率的限制,该工作的进程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安全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对于责任的监管也不够清晰,同时使得一些监管环节失去原有作用,约束力度大大降低。

2.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在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进行改革之后,管理层的数量有所降低,而管理人员的水平及数量也随之减少。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的改革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工作人员所要担当的责任及处于的位置了解不足,该现象易导致工作人员产生消极怠工等恶习。

3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科学的安全管理管理体系的建立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第一个环节,其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数量,同时也能确保铁路运输过程高效运行的实现。第一,铁路安全管理人员应树立起自身的铁路安全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准则,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安全、有效的管理机制的最终形成,同时,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经验性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科学的管理模式。第三,工作人员要落实好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紧抓工作过程中相对薄弱及较为关键的环境,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2重视安全技术装备的应用与开发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有效减少或排除人为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铁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关注安全技术设备的开发过程,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取代人为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技术设备,从而在提高运输安全性的同时为铁路的安全运输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部门应在现有条件下合理规划安全技术装备体系,并根据不同的线路制定出不同的安全技术装备标准。

3.3建立铁路运输事故预警系统

铁路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通常是严重的、灾难性的,其给社会和国家所带来的危害及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此外,铁路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突发性,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铁路事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和杜绝的。所以,铁路运输事故预警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对事故灾害的减少与降低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铁路运输事故预警系统的建立,就是在对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建立起一种能够对相同性质事故进行矫正及预防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在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铁路安全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并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着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根源上寻找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从管理方面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改善与治理,从而全面推动整个铁路运输行业的进步与革新,最终实现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雪林单位:成都铁路局调度所

参考文献:

[1]苏天祺.关于铁路新体制下强化地方铁路公司车间安全管理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85.

[2]张经风.浅析大西铁路跨南同蒲铁路连续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四川建材,2013(6):188~189,192.

高铁运行安全篇9

关键词:地铁运营运营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127-01

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首先要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而地铁以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的优点成为很多大城市缓解交通问题的首选。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1国内地铁运营发展趋势

现今国内地铁发展越来越快,目前拥有庞大地铁网的城市有北京(442km)、上海(439km)、广州(236km)、深圳(176km),其中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量达到850万,上海地铁达到750万,广州也达到650万,乘坐地铁出行越来越成为市民的首选。目前已经开通地铁运营的国内城市有成都、南京、武汉、长沙、天津、昆明等,在建的城市有东莞、佛山、福州、厦门、郑州等。

地铁发展的趋势是建设一个经济、舒适和安全的地铁系统,对行车安全有很高的要求,我国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均推行列车自动驾驶、自动控制和设备自动诊断等先进技术来实现行车安全。

2地铁运营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地铁网络的形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同时,列车追尾、脱轨、火灾、爆炸、水淹、人员踩踏等事件时有发生,伴随恐怖主义的泛滥及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地铁安全环境及安全运营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地铁运营方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确保运营安全可控。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3.1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宣传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上,要采取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宣传教育方式,时时说,事事说,要充分利用安全活动、安全会议、事故案例展示、张贴安全标语等形式,宣传学习安全知识,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企业安全文化。

创建一种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其深入每个员工心中,成为安全意识,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督为员工自我需求。

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确立安全考核指标,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体现一岗双责,对安全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安全责任无小事,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责任机制。

3.2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

根据应对重大地铁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人是造成重大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运营员工的误操作、乘客携带易燃物质以及恐怖袭击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地铁事故,因而需要提高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专职培训师队伍,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开发设备模拟操作系统,提高员工的动手能力,避免员工误操作。营造一个“学技能,明责任,我的岗位请放心,我的岗位无差错”的良好氛围。

此外,还需加强对乘客安全意识的教育,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乘客安全乘车守则,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加大宣传力度,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守则的行为和乘客加以制止、处罚,形成一股震慑力,非常时期需要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防止乘客携带违禁品乘车,营造一个文明乘车的良好环境。

通过定期举办“地铁开放日、地铁安全进社区、地铁安全进校园”等活动来培养市民安全乘坐地铁的习惯,教育市民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安全装置,充分利用列车上和地铁站的多媒体播放安全知识宣传片,普遍树立“安全运营,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

3.3建立全面的运营安全评估体系

地铁建设的遗留风险威胁着我国地铁的运营安全,因此,运营方需将安全管理工作前移,介入到工程设计与建设环节,使运营方与建设管理单位协同合作,及时发现整改各项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遗留风险。

轨道交通的设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地铁车辆、信号、屏蔽门、轨道、接触网等各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处理故障的及时性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运营方需建立地铁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与专业机构或高校合作,建立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开发相应的安全评估软件,正确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状况,纠正管理偏差,实现科技兴安。

3.4重视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在地铁车站、重要设备房现场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的“6S”活动,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排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动场所、设备和不安全环节。规范各类物资的存放,确保数量和状态良好,在不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示,制作醒目的“6S”标示,实行全面目视化管理,对地铁车站和设备房划分管理区域和确定管理责任人,张贴安全责任牌,为员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让员工一开始就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减少误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3.5构建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体系

“预防为主”是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不同的地点,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应急预案需与时俱进,需根据事故处理经验不断丰富和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不断进行优化。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提高应急处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模拟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检验救援设备是否足够、检验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预案,提高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能力,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结语

地铁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应该积极做好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地铁运营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人民在安全的基础上享受地铁的便利与快捷。

高铁运行安全篇10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U2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146-01

地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我国的地铁发展较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关于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问题。人们乘坐地铁是为了高效、快捷,如果地铁运营管理部门疏于管理将造成巨大的事故,给国家、企业、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本篇文章就几个问题谈了一些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新思路。

1地铁系统

地铁,通常指地下铁路,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底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可能也会有地面化的路段存在,因此通常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底与地面上的高密度交通运输系统。是城市对到交通中运力最大的一种运输方式。它与轻轨相似。地铁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运营功能来看看分为列车运行、客运服务、检修保障三大系统。

2在运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就是指不发生行车、客运、人身伤害、火灾爆炸、设备设施故障等事故。而运营安全问题产生与繁重的旅客运输任务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身特点(系统复杂、人员密集、空间封闭等)紧密相关,而这些又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无法改变的事实。

2.1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地铁站是人员密集场所是安全事故高发地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由于拥挤导致的恐慌甚至踩踏事件,又兼有地下空间封闭性,隐蔽性高等特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员疏散极其困难,所以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就是要加强加强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2地铁应急管理

地铁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其成为近年来引起媒体和社会极大关注、严重威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问题,导致人们对城市地铁交通安全保障信心下降。如何应对地铁突发安全事件,加强城市地铁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成为地铁运营商迫切需要应付的严峻挑战。

2.3公共安全恐怖事件

地铁由于位于地下具有隐蔽性和不易逃生和搜救的特点,近年来被盯上了。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纵火事件,死亡人数约200人2005年7月7日在英国伦敦发生了爆炸事件。地铁正成为恐怖主义者攻击的目标。2010年3月2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发生了两次地铁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已上升至34人,初步判断为恐怖袭击。2011年4月11日17时56分发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十月”地铁站爆炸案都被定性为恐怖事件。

3解决问题的思路

地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地铁运营方应强力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抓好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地铁安全运营。

3.1加强地铁安全措施管理

地铁应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应以危险源为核心,强化“以预防为主”安全文化理念。经常组织开展危险源识别、评价、验证,实现危险源动态、三级管理,在日常安全基础管理中,强化安全预防为主的理念,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并加强日常检查,防患于未然,降低和控制安全事件/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弱危害性。建立整改专项台帐,对各级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进行复查。并做好日常运营事件的分析总结工作。重视安全事件/事故的总结、分析、统计工作,提高员工安全管控能力和各层级安全管理预见能力。认真总结和分析涉及运营的安全和晚点事件,通过数据整理,查找规律,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优化相关应急预案。

3.2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是基于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地铁安全运营事件的预测,对应对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落实应对过程中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是实现“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有效途径。所以地铁安全管理人员在平时编制应急预案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并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意见、深入论证,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并通过应急预案的研制,可以增强运营管理部门和地铁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危险源的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体系可以组织地铁相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的演练,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应急体系的综合处置能力。其次地铁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结构上的合理化:首先要保证各部门上下级预案体系逻辑上的完备性和管理上的协调性。其次要实现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实行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相结合三级预案体系。并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各种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3.3实现地铁反恐智能化防控体系

地铁车站反恐防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部分重点车站监控,巡视,实现乘客的乘车的安全开包检查,更需要我们加强对所有地铁运营线路安保摄像设备的覆盖范围及密度,提高地铁系统的反恐智能化水平,逐步实现地铁反恐智能化防控体系的建立。如在地铁车站进站口、检票处、售票机,出入口等地部署智能化摄像头,推进预研人脸采集比对预警、实时视频图像预警、视频录像情报分析系统预研防控及情报业务,通过在进站口、检票处、售票机,出入口等地的部署,实现对地铁进出人员、城市内部流动人员的管控。确保地铁公共安全有序。

4结语

目前来说,我国的地铁发展事业还不成熟,但安全是地铁运营的生命,安全管理者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也始终是地铁工作的重中之重,地铁建设及运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提升,纳入地铁运营公司的日常管理规范之中,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培训和教育,在地铁各个站点逐步推进完善地铁反恐智能化部署,确保地铁公共安全平稳有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