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6:50

社区教育发展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大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按照《*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理念和“优质、均衡、跨越、和谐”的工作方针,以改革促发展,以均衡求提高,以创新促创业,以管理谋效益,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力推全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

——加快新一轮布局调整。计划投入1.093亿元,新(改、扩)建13个重点建设项目,撤并2-3所校(点),完成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村幼儿园(班)布局规划,使全区教育布局更趋合理。

——加速学校标准化创建。启动试点村标准化幼儿教学点建设,加快推进村级幼儿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创建省标准化学校5-6所,全区使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5%以上;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积极推进电子阅览室建设,重点建设6-8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标准化、示范性图书室。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校校通”工程,校园网普及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工程,力争多媒体班级比达到5︰1;装配远程教育视频点5个,基本实现远程教育全覆盖;完善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率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巩固省教育强区复查成果,创建市示范性教育强镇1个。

(二)、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素质教育

——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教育品牌,加快构筑和谐德育新体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测,努力构建和谐教学新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小班化教育,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稳妥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全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7%以上,85%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为市等级幼儿园,幼儿园等级率达到70%以上;全面普及小学6周岁入学,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9.9%和99.8%,初升高比例达到95%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三)、强化教育管理,推进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启动实施“教师——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师德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区域联片教研实践和研究,培育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智慧型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组织开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实施“名师”培养和带动战略,形成以名师重点培养人选为引领的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

——加快学校中青年干部培养。精选一定数量的中青年校级领导干部和学校中层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开展“分层次、有重点、多渠道”的培训培养,提升学校发展持续力。

——构建教师有序流动机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四大镇中心校骨干教师服务农村学校制度,规范教师校际交流。

——健全和完善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制度,制订中小学特色品牌项目评估机制,评选区级教育特色项目5-6个,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生动局面。

(四)、积极贯彻新机制,提升保障水平

——认真落实校舍维修规划。落实校舍维修改造经费300万元,完成10所学校校舍维修项目。

——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收入逐步纳入区财政预算,并逐步纳入财政统一发放范围,稳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规范各级各类学校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提升教育保障水平。

(五)、扩大教育开放,增强服务功能

——整合全区职成教育资源,成立*区社区教育学院。

——以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为重点,完成占全区劳动力总数35%以上的培训总量。

——创建市新农村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市校企合作职工培训基地各1个。

——深入推进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四项工程”,切实增强教育服务功能。

(六)、构建和谐校园,办好满意教育

——合力打造人文校园。高度重视学校“三风”建设,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书香型师生,让书香溢满每一所校园。

——竭力打造平安校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完善学校安全制度,提高师生自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参与率达100%,全区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倾力打造生态校园。实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100%;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争创省市绿色学校3-4所。

——全力打造法治校园。认真组织“*普法”工作;精心开展“推普周”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工作,完成学校财务审计10所;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创建区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

——举力构建和谐教育。加强作风建设,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关注民生,保障公平,提高教育和谐度、人民满意度。

三、工作措施

*年,全区教育工作按照“基础工作做实、常规工作做优、特色工作做亮”的要求,重点推进“六个进一步”:

(一)、以中心城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

1.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加快推进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计划投入1.093亿元,合力推进浔溪中学改扩建、东迁学校新建、练市二中整体迁建、双林二中扩建、菱湖一中改扩建、双林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重兆中小学整合等13项新(改、扩)建项目,撤并学校(村点)2-3所,新(扩)建筑面积74154m2,优化中心城区办学格局,完成菱湖镇、双林镇布局调整,启动练市镇、和孚镇布局调整,全区教育布局更趋合理。

2.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创建省Ⅰ—Ⅱ类标准化学校为重点,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以“校校通”工程、多媒体进教室工程、远程教育工程为抓手,基本实现全区教育教学网络化、电子化,打造数字化校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与东北师大合作,完善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率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省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创建、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为依托,配齐配全各类教学常规仪器设备,合力打造活力校园、书香校园。

(二)、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1.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坚持从小事抓起,深入开展“学习刘霆、孝老爱亲”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基础道德水平;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为抓手,坚持从细节入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国家重点规划课题《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新体系》为载体,深入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辅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深化内涵,拓展外延,进一步激活导师制工作的育人功能,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和谐成长。

2.坚持健康第一、快乐至上,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少年文体素养。以*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以“活力60分、唱响300秒”和“校园吉尼斯”为载体,以“体育、艺术2+1项目”成果展示为平台,广泛开展集群众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体活动,树立典型,示范引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深入推进省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陶冶青少年情操。

3.坚持质量提升、特色发展,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按照“规范、均衡、优质、特色”要求,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八项规范”,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巩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年”成果;形成与新农村建设相配套的村幼儿教学点布局规划,制定出台*区村标准化幼儿教学点建设相关政策,加快村标准化幼儿教学点建设;统筹幼儿教师培训培养工作,发挥镇中心幼儿园引领作用,加强园际结对合作,全面推行幼儿成长档案制度,不断提高办园质量;加强园本课程开发,稳妥推进托幼一体化,试行小学预备期教育,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园,形成*幼教特色。义务教育坚持以质量为中心,深入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开展“有效教学推进年”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进课改,聚焦课堂教学、狠抓教学环节,加强教育科研、完善科学监测,加快构建和谐教学新体系,引领学校追求全面质量;坚持以特色为灵魂,结合校本课程建设、“体育、艺术2+1项目”、综合实践活动,培育学校特色,整体推进“一校一品”建设工程。建立学校特色品牌项目评估机制,开展教育特色品牌示范校创建,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良好局面。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制度为导向,全面推进项目驱动下的学校目标管理工作,引导学校用好办学自,基本形成各校目标管理、精致办学、自主发展格局。

(三)、以师德师能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整体提升队伍素养。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总书记“四点希望”为指引,启动实施“教师——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创业成就感,积极争当“敬业、乐业”好教师。以师能建设为重点,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培训支点,强化校本研训,深化网络研训,推进联片研训,高质量完成班主任全员培训、新教师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幼儿教师培训等各类培训,整体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执教能力,达成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争做“勤业、精业”好教师。

2.强化骨干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干部培训培养工作,创建“*教育大讲堂”,成立校长管理研究会,开展系统化、多元化培训培养,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启动实施“蓝青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实施多渠道、分层次、主题化、菜单式培训培养,加快中青年干部的成长和发展,壮大名师名校长队伍,形成雁阵式队伍梯队,进一步提升干事的领导力、工作的执行力、名师的引领力。

3.深化教育人事制度。完善新教师招聘、考核、定级办法,严格教师准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实施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多岗位锻炼、异地交流等制度,构筑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新机制;建立边远农村学校优先配备师资制度,完善中心镇教师服务期制度、校际交流制度,形成干部教师有序流动机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严格教师聘用制度,强化教师绩效考核;贯彻新《劳动合同法》精神,规范学校临时用工行为。

(四)、以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四项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1.加快推进农村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免除杂费和教科书费政策,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少年儿童公平教育权利;完善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办法,加强对各类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指导、监督和扶持,保障外来人员子女有学上、有书读。

2.全面推行教育资源开放工程。围绕“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工作思路,有序开展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对外开放工作。利用学校教育场地、设施设备、师资,定期面向社区群众开放,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健身、图书阅览提供广泛服务。

3.深入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工程。结合*职成教育实际,有效整合全区职成教育资源,成立*区社区学院,提高职成教育资源的集聚效应和综合利用效益;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特色专业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扎实开展以预备劳动力为重点的各类培训,抓好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切实提升服务“三农”水平;积极探索符合我区特点的社区教育工作模式,不断拓展职成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成效。

4.广泛实施文明素养养成工程。依托学校办学特色,拓宽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渠道,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特色化的活动、多样化的形式服务新农村建设。

(五)、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教育保障功能

1.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贯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合理收入逐步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规范教育附加使用,积极探索、加快建立“分项目、按比例”的市区镇三级经费分担机制,实质性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瓶颈。

2.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根据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精神,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小区建设教育配套费征收办法。征足教育费附加,将超收分成部分和土地出让金净收益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盘活资产存量。积极争取社会向学校提供捐赠。

3.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财务管理。制订实施《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合理公用经费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财务管理的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建立学校年度经费预决算制度、校长任内财务审计长效机制,加大财务审计、监管力度,提高财务安全运行水平。

(六)、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进一步达成教育和谐度、人民满意度

1.因校制宜、注重孵化,合力打造人文校园。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加强校园图书室建设,注重走廊、教室、餐厅、寝室等校园人文环境的设计和布置,积极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氛围,正确引导课外阅读,汲取优秀文化营养,培育书香学生;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科技教育、文体教育等板块,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加强校本文化、特色文化建设,探寻学校文化建设突破口、找准学校特色创建切入点,加快形成千姿百态的学校教育特色品牌;大胆探索校园社团建设,丰富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学生活动载体,搭建学生展示自我舞台;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举办全区校歌比赛,提升学校特有的气质、品质、人文精神和办学品位,努力使每一所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焕发学校活力。

2.强化责任、细化工作,竭力打造平安校园。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严格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学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和中小学生面临安全突发事件的自我防护能力;进一步规范学生接送车管理,确保学生无乘车安全事故发生;实行食堂大宗食品采购公开招标、全配送制度,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参与率达到100%,全区学校不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3.亲近绿色、和谐践行,倾力打造生态校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环境教育大纲》,依托三级课程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高质量普及生态保护科学知识,提高绿色环保意识;注重校园绿化、净化、美化,认真规划生态校园建设,积极创建省市区“绿色学校”;充分利用生态教育基地,认真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科学和谐践行水平。

4.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全力打造法治校园。结合“*”普法,组织开展《浙江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学校干部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季报制度和责任考核制度,丰富教育载体,拓宽教育内容,扩展教育范围,深入开展丰富多采、寓教于乐的党风廉政“大宣教”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清廉*教育品牌;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和教育乱收费,巩固“浙江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强纪检监察和工作,完善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教代会等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制度,深化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工程,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5.关注民生、保障公平,举力构建和谐教育。充分认识教育在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作用,着力破解师生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教育难点和热点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教育形象;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宣传引导,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和谐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社区教育发展篇2

一、科研引路,理论创新:提出了“三是”定位新理念;

二、完善体系,模式创新:形成了“五动”运作新模式;

三、拓展领域,实验创新:开展了全区主导标题新实验。

一、科研引路,理论创新:提出了“三是”定位新理念。

我区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关于面21世纪新形势下的社区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的子课题成员,课题组设在教体局。经过几年的实践,**编写了《社区教育论文集》一、二册。**我们结合我区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实际承担了部级课题的分课题“学习型城区的实践研究”和子课题“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出版了《闪光的事业——**市**区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区工作资料汇编》系列丛书,制作了《生活在学习中》光盘资料、宣传画册和《**区社区教育简介》等各类教育培训、电脑多媒体课件共9套,为深化社区教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成为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有效手段。**年8月教育部职成司在我区召开了“全国社区教育专家组会议和‘推进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开题会议”。之后,我们又承办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分课题交流会。两个会议对我区乃至**市、**省的社区教育工作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市在我区召开了“创建学习型城市动员大会”。**省在**召开“社区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暨经验交流会”,我区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并提供参观现场。我们还经常召开“课题专题研讨会”,“老年人社区教育理论研讨会”,“专家顾问团研讨会”等,为我区的社区教育固本开源。为使人们对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区建设能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高层到基点的整体认识,我们结合研究课题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区是系统工程,发展社区教育是强民途径,开展社区教育是文明抓手”的“三是”定位新理念。

宏观定位:建设学习型社区是系统工程(框架构建的立体定位)。建设学习型社区是以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学习之邦为愿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宏观上立体构筑适合国体民情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系统工程;

中观定位:发展社区教育是强民途径(实现目标的平面定位)。发展社区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教育关怀,让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边缘人群获得最大教育利益,是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人力资本价值,提高综合国力的强民途径;

微观定位:开展社区教育是文明抓手(针对需求的基点定位)。开展社区教育是培育团队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区建设和个人发展,促进城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

“三是”定位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实践,完善学习型城区建设和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思考,其基本思路是:要完成这项极其复杂的整体系统工程,必须先辟强民路径,而打通这条路径的过程就是找准抓手,抓牢抓手,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将社区教育点上深化,面上扩大,科学推进,立体构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个人都应:首先,在认识上确立社区教育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然后,在行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相应的责任,承担应尽的义务。

二、完善体系,模式创新:形成了“五动”运作新模式。

在多年不断完善已成型的“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级网络、四大基地、五支队伍”的基本体系的框架上,又发展形成了“党委政府发动,主管部门推动,有关单位联动,社区组织行动,联合督查促动”的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五动”运作模式。

(一)党委政府发动。主要是将其权威性和统筹性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整体规划,明确进程。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工程,纳入整体规划,搭建了以建设现代文明城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基本单位,以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社会保障、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计划生育、社区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建设总框架;出台了《**区创建学习型城区实施意见》,提出了“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社区教育实施方略;经过在嘉兴、海伦和洛阳路三个街道办事处先行试点,**年末制定了《创建“学习型城区”三年规划(**——**)》,在全区七个街道办事处全面实施;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年又制定了《**区****全民素质教育规划》,使全区社区教育的运作步入了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2、疏通网络,三级运行。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作为一项事业,纳入组织建设,成立了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区社区教育工作指导组并设社区教育办公室,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全区各街道也相应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宣传文化教育科,具体负责实施;教体局连续六年向街道或社区安排专职社区教育助理或辅导员123名,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站或教学点工作。在区、街、居三级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从而在全区建立起区、街、居三级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机构、管理体系和培训网络,保证了工作的有序进行。

3、制定法规,加强行政。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作为政府责任,纳入行政管理,出台政策文件,制定系列制度,从行政上加大推动力度。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企业、社区、楼院、家庭和学习带头人活动的通知》(附:各类学习型组织的评审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和多项规章制度。年年制定社区教育实施意见,如:《**区**年社区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施一项工程(市民素质教育工程)强化四个建设(阵地、队伍、制度、网站)落实五项措施(表彰奖励、资源共享、居民参与、成果展示、经费保障)的“一、一、四、五”工程。定期召开全区社区教育工作会、研讨会、座谈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将学习型城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发展作为政府行为层层发动,不断推进。

4、设立专款,规范使用。为确保社区教育财力支持,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教育经费作为专项开支,纳入财政预算。自**年设立了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规定每年社区教育专项投入不少于20万元,列入年初预算安排。**年区政府决定,由区财政拨付社区教育经费43万元,达到了人均一元的标准,**年制定了《**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使社区教育有了经费保证和使用办法。

5、落实责任,目标跟踪。为使教育部下发的《社区教育示范区标准》(草案)便于运作,我们将内容细化、分解,根据各单位的职责范围,确定了责任归属,列出了目标责任分解总表,拟定了社区教育目标责任书(草案)。年初,由区委书记亲自与全区各责任部门一把手签订社区教育目标责任书;教育督导室和社教办定期深入一线对七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具体指导督查。区党委、政府定期主持召开全区“社区教育总结督察会”。年末,由人大副主任、副区长、政协副主席、教育督导室和区委办、政府办、社教办组成的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对区委、政府部门和七个街道进行了督导评估。实行“年初确定目标,年中交流汇报,年末评估督导”的责任目标跟踪和年度督导考核制度。**年6月19日区委区政府了《关于表彰第二批创建学习型城区活动各类先进的决定》,对全区学习型机关(22)、企业(17个)、社区(33个)、突出贡献单位(7个)、家庭(1112个)和学习带头人(130名)、志愿者(37名)、辅导员(12名)给予通报表彰。

(二)主管部门推动。**年区政府决定将宣传部和教体局作为社区教育的主管部门,将原教体委下属的社区教育指导办公室作为区社区教育办公室,设在区社区教育活动中心,并核定了编制,加大了社教办对社区教育的工作权限,疏通了隶属关系,同时宣传部、文明办和教体局在策划、发动和工作实施中形成了三力合一,将社教中心作为全区社区教育的驱动中心。在阵地建设、资源利用、队伍开发、规范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对全区的社区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整体策划、专业指导、核心驱动和规范运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多方筹集资金,完善阵地建设。我区先后筹资近1000万元,按照高标准要求建成了区少儿活动基地、老年人活动基地、党建教育基地等多个社区教育基地。依托**中专5000平方米校舍建起了“**区社区教育活动中心”,投资80余万元更新添置了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投资50万元建成了“**区早期儿童教育指导中心”。区政府还筹资新建成了“**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新开辟了残疾人的培训教育服务场所。这些阵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建立纵横两线,共享社区资源。由教育率先打破了原大、中、小、幼教育相互封闭的局面,加强了“大小、中小”“小幼”正规教育体系的联系,从纵向上加强了教育体系内部的沟通、交流;同时,我们也注重了联合周边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的联合互动,实现社区内跨行业的教育横向联合。如:小学有的在社区筹建了“图书室”,有的开通校园少儿网吧,有的成立了少儿交警、消防、城管、法律等各类学校,将教育资源早晚和节假日面向社区开放;21中学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职工中专加挂了“**市社区大学**区社区学院”的牌子,**烹饪学校承担了社区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就业、创业任务,在辖区内开创了职业学校面向社区开门办学范例。这些探索使多年来我们努力构架的“大、中、小正规教育纵向衔接,家、校、社非正规教育横向协作”的互动网络,成为社区信息沟通和携手互动的重要保证。

3、根据实际需要,壮大工作队伍。我区**年前已形成了较成型的社区教育管理者、辅导员、志愿员、讲师团、理论研究“五支队伍”。目前我们在此基础上,从实际需要出发,补充了五支新军:一是成立了社区教育专家顾问团,为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增加了科技含量;二是建立了志愿者教师社区教育辅导员队伍,解决了社区懂教育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建立了精神文明指导员队伍,解决社区改陋习中,正面引导和教育不足的问题;四是建立少儿社区教育各类宣传小分队,投身社会实践,配合社区行动;五是成立了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教育服务团,利用假期配合辅导员和指导员,承担授课任务,结合**迎奥运的大环境在社区开展公德、法律、健康、“奥运外语”等培训和“读书明理、革除陋习,走向文明”系列活动。五支新军从不同角度的切入和协同工作,对我区社区教育的实验,起到了全面推动作用。

4、适时建章立制,实施科学管理。为了使社区教育管理规范化,我们针对社区教育的处、室、学校和各类专、兼职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工作职责30余个,建立了各类区级工作档案40余册。还专门制定了学习型家庭、楼院、社区、企业、单位、个人等评选标准,近来,我们又新建了**区《志愿者社区教育服务卡》和与之配套的《志愿者教师社区教育辅导员登记簿》、《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教育服务登记簿》《离岗待退教师社区教育登记簿》等,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居民终身教育学习卡》、《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卡》和与之配套使用的《中、长期社区教育学习培训登记表》、《社区居民教育资源共享申请表》等进行试点。这些表卡的创设和实践,为社区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和课题研究积累了新经验。

为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我们成立了学校与街道联合管理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拟定了《**区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实施方案》,试行全区教育资源无偿、低偿和市场运作三种形式的开放;驻区47所大、中、小学分别与所在社区签订了“学校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开放协议书”,保证资源有限开放,这些文件、制度、协议的、建立与签订为社区携手教育互动的提供了软件保证。

5、完善信息服务,赢得社会支持。为了方便居民对社区教育的了解咨询,我们在社区教育中心新增了社区教育咨询电话,建立了“全区社区教育分类应答咨询网络”。我们还将**年10月创刊的8k版面的《社区教育报》从**年4月(第28期)起扩为4k版,开通了社区教育信息邮箱,增加了栏目和印刷量,定期发放到有关部门和每个社区,至**年7月已发行43期。《社区教育报》已成为我区学习知识、交流信息和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为便于群众就近参加学习和志愿者、离岗待退教师认领课程,我们按月份顺序汇总制成了《全区社区教育培训安排总表》,在“**教育信息网”和《社区教育报》的专栏上,从而使全区各单位某一阶段的培训内容一目了然。为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将教师节所在的月、周、日确定为“社区教育宣传月”、“活动周”和“宣传日”,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和“六个一”活动,即:给居民一封信,一份宣传材料,一份调查问卷,为每个街道社区发放一张光盘,一本《**区社区教育简介》和一套社区教育资料汇编,让社区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家喻户晓。我们还在各社区各广场举办较大规模的“社区教育超市”“职业技术教育成果展示会”“**区市民读书节”等大型活动,集中宣传各单位的社区教育成果。此外,我们还在**区政府金宏网和**区教育信息网上分别制作了社区教育网页,定期信息,并迎来了省内外各地考察学习参观团近50个,产生了较大影响。从**年以来我们发放各办事处的11类近**0份问卷的调查汇总情况看,我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知晓率、认同度、参与率逐年递增,社区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接受。

(三)相关部门行动。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系统的运作需要各部件相互支持产生联动作用。政府机关部门、街道及各类学校是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因此,我们将社区教育作为部门职责,纳入目标管理。自**年始,每年由区委分管副书记和副区长分别与党委、政府部门和街道一把手签订目标责任书,一要结合本部门的社区教育职责完成份内的工作,稳定发挥部件自身的独立职能;二要根据整体部署在大型教育活动和各类培训中与街道社区充分协作,发挥部门的统筹、导向、调控、组织作用,体现部件在系统整体结构中的联动功能。各有关部门联合街道社区,在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健康知识培训,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特殊人群回归社会的先期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方面和教育共享互动中,都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一致性。如有区宣传部、文明办、教体局、文化局、民政局、蹲点办、街道、大学生志愿者等众多部门共同参与组织筹备的“**区市民读书节”“邻居节”“故事会”等活动都有效地发挥了独立与联动的双重功能。

(四)社区组织活动。主要将街道社区的区域性和协作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社区组织包括官方组织和民间组织。我们充分发挥官方组织(街道宣教科等)的组织、导向、协调作用,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楼院、社区、机关、企业和带头人等活动。如:在社区开展了“学习型楼院”座谈会,邀请学习氛围较浓的家庭介绍学习经验,带动全社区创建活动的开展;区检察院把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和争当“学习型检察干警”活动结合起来,制定了创建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检察干警”标准,掀起了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和学习型检察干警热潮。**澳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第一个私人企业党支部,带领员工创学习型企业。满足了居民学习教育的供需要求,各街道定期利用社区广场,举办大型“学习超市”,推出各类学习培训班,;展示已开办培训的教育成果,架设教与学,供与求的交流平台,深受居民欢迎,市、区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视察指导。此外,还整合、培育、发展社区教育民间组织25个。其中,盐滩京剧协会由休闲广场自娱自乐的5个京剧爱好者发展而来,其演唱培训班,已经成为拥有学员80余人的学习队伍,连附近洛阳路第二小学的小学生也加入到学唱京剧的行列,成为我区“点上深化,面上扩大,整体构架”思路中,较好的社区组织自主活动的范例;海伦路街道结合韩国居民多的特点,成立了朝鲜族舞蹈协会,并与另外10支队伍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这样官民和生共存社区组织成为社区携手教育互动的组织保证。从**年10月前、**年末、**年7月三个时间段统计的数据看,我区学习型组织所占比例在数量上逐年递增,在规模上不断壮大。至**年6月我们又培育学习型机关22个,学习型企业17个,学习型社区33个,社区教育突出贡献单位7个,学习型家庭1112个。

5、联合督查促动。

从**年,我区就制定了《**区社区教育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案(试行)》,坚持每年年终评估。考评组由分管领导区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政府副区长、政协副主席和教育督导室、区委办、政府办、社教办联合组成。评估办法是先由区委、政府27个责任部门和七个街道进行自评打分,写出自评报告;然后考核组进行了评估打分确定等级,写出意见;最后向各部门反馈。由于评估中是把工作目标作为评估依据,为部门社区的教育工作起到了较好的导向、定位、调整和促进作用。

三、拓宽领域,实验创新:开展了全区主导标题“社区大学堂,文明传**”为主题分类开展培训实验。

把社区作为小社会大课堂,针对现行正规教育难以涉及的门类、领域和对象,以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为切入点,以针对性社区培训为载体,以“施教于缺,施教于弱,传承文明,造福**”为行动宗旨,在全区以“社区大学堂,文明传**”为品牌,广泛开展面向弱势教育,拓展培训领域的育人实验。

1、“社区婴幼儿大学堂”——幼儿教育中的婴幼儿早期养育发展实验。0-3岁早期儿童养育、发展与指导一直是社区幼儿教育的盲区,为此,我们专门开通了妇保所的热线电话,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但实践指导一直困扰着家长,因此,根据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需求,由托幼办牵头,依托“**区早期儿童养育与发展指导中心,将幼儿园作为0-3岁早期儿童养育、发展与指导的社区教育大学堂,尝试构建“无围墙幼儿园”。幼儿园每个双休日抽出半天时间开放,其间,幼儿园教育设施、玩具等共享,教师指导婴幼儿及其家长开展“亲子游戏”、“保教专家社区培训”活动,举办以“绿色医学关爱儿童”为主题儿童早期教育知识讲座和咨询,还为部分婴幼儿建立“保教档案”配合家长进行跟踪指导和研究。这一实验为其提供的实践场所,深受家长欢迎,为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婴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区青少年大课堂”——青少年实践能力培养实验

根据青少年社区实践能力发展的需求,假期,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牵头”与学校联合,将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活动站等作为“青少年假日大学堂”,成立“社区之家”、“假期托管班”,青少年以居民楼为单位报名,社区志愿者辅导员轮流服务,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开学时,社区负责人出席开学典礼评价学生假日实践情况;平日或双休日开展“广场推普”、才艺展示、金点子竞赛等公益活动,如:由**实验小学学生提出的社区举办“邻居节”活动加强邻里沟通,已得到了**市各社区的响应,并付诸实践。这些活动为少儿接触社会,融入集体,尊重他人,发展自身,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3、“社区特殊人群大学堂”——成人教育中的涉足监狱培训实验

根据服刑人员的教育需求和家属的要求,由司法局牵头联合**区成人社区教育基地,将**中专更新下来的微机等送到**市李村监狱,并派出教师,把监狱作为“社区特殊人群大学堂”之一,进行了提高学历和计算机培训。实验深受服刑人及家属欢迎,成为“平安**”、“平安**”工程的组成部分。这个尝试是通过社区教育把教育的关怀送到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把“刑期”变为“学期”,拉近了服刑人员和社会的距离,有利于服刑人员安心服刑,并为其刑满回归社会、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储备了能力,焕发了精神。同时,也为社区特殊人群的教育运作拓展了思路,辟出了新径。

4、“流动人员大学堂”——成人教育中的农民工培训实验

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城市化需求,由外来务工青年郭光玲投资20万,利用**亏损企业的厂房,开办了首家“红叶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该校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外来务工青年中心。“红叶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走上了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但对特困群体和农民工的“先培训,后安置,再扣费”运作方式既体现了其市场运作的合理性。在**烹饪学校召开“**区社区教育烹饪技术培训观摩会”为社区成人职业技能教育进一步疏通了的培训渠道和组织渠道,为社区不同人群的创业、发展提供技能支持,搭建了流动人员、下岗职工和培训学校的沟通桥梁,也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关怀,让农民兄弟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和友善。

5、“社区老年人大学堂”——老年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公益教育实验

根据多元化的生活需求,由区社区教育中心牵头把关,与街道联合,让知名企业走进“社区大课堂”,进行科技知识、消费常识和健康生活知识培训市场化运作实验。如:房产公司经理走进水清沟街道举行“当回行家买明白房房产知识讲座”;乐力中国项目部聘用的93664部队退休主治医师姚玉华自愿加入**区社区教育志愿者协会,利用“社区教育大学堂”在多个社区进行“老年人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宣讲老年骨质疏松等各种常见疾病的原因及防治,使老年人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这项实验就是把企业的部分广告费用来知识普及,企业也在对社区公益事业付出的同时得到经济实惠,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6、“社区管理干部大学堂”——每月一次的“社区教育专家论坛”

为使社区管理人员对社区教育有正确地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除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和工作指导外,从**年3月始开辟了“社区教育专家论坛”,**区专家顾问团成员坚持每月对社区管理干部、下派教师、兼职辅导员作专题讲座和辅导一次,目前已进行了6次。此外,我们集中精力办好每月一期的《社区教育报》,让其成为**区、**市、**省乃至全国社区教育信息交流和知识传递的最好园地,也已成为我区干部群众每月的必读社区教育教材。

区、街、居三级社区教育基地、社区学校和网络在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社区教育活动中心自**年6月启用以来,共举办面向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26个班次,共1256人。仅**年6月,在全社会动员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情况下,社区教育活动中心的同志采用给全区7个街道办事处分批次、小规模培训的办法,对全区117个社区的书记、主任、社区教育兼职辅导员共260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对主动要求到我区阜新路街道担当志愿者的30名青年大学生也进行了岗前培训,充分发挥了社教活动中心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此外,社区中党员教育、老年教育、少儿教育、广场、教学点各种形式的居民教育全面发展。到**年7月止,党员教育基地开设社区居委会主任培训等13个教学班,参训人数达到760人;区老年大学开办23个教学班,在校学习人数达600余人,在各街道设立的分校共有在册学习人数达3000人;成人教育基地除在本校开设汽车修理、电工基础、企业财务管理等21个教学班外,共培训学员260人;少儿活动中心开设了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器乐等共32个内容的教学班,全区共设置教学点27个,仅**年春季参加培训学习的少儿人数就达到8000多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举办的“海信社区修鞋培训班”,由“海信集团”出资一万元,残疾人志愿者陈道真老人当师傅,先后招收学员15名,经过一个多月实践培训,毕业时免费发给服务工具和修鞋材料,城管为其安排工作场所,从事修鞋工作,为残疾人走向社会,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社区、自食其力,开创了先例。我区7个街道办事处设立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心、47所社区教育学校、117个社区教育教学站(点),构建了覆盖全区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社区大学堂,文明传**”主题教育活动,共开设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培训班共4403个,培训人数达到232115人。我区在**年10月以前、**年年末、**年7月三个时间段抽样调查明显反映出我区社区培训率正在逐年递增。

以上是我区社区教育实践中一些较成功的做法。应该说,我区社区教育的、诞生与发展,始终是在国家教育部和省、市、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帮助及各地专家学者特别是同行们的支持、协作中,才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在此深表谢意。

社区教育发展篇3

【关键词】社区;社区成人教育;社展;互动

一、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内涵

社区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总和,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社区成人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为社区居民开设一系列诸如技术培训、岗位培新、知识普及等教育课程,演变为以社区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有利于居民祥和、社区进步的综合教育。这两者都是社区成人教育的两个方面,没有明显的界线将其区分开来,但两者同时又为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是推动社区发展、调整经济协调性的推动力。

二、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

要想实现社区发展,就必须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社区成人教育在社^发展过程中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归根结底,社区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通过教育和组织社区居民来实现。就目的而言,社区成人教育旨在通过增强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来实现社区的发展进步,而社区发展旨在推动社区进步的同时提升居民综合水平,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两者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其目标具有一致性。

1.社区成人教育推动社区发展

社区成人教育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知识水平,实现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社区成人教育可以为居民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精神需求,通过人的发展实现社区进步,最终实现社会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脚步也逐渐加快,对社区的要求与日俱增,社区成人教育也随之发展。近年来,社区成人教育通过发展,已经能将社区各类物质、文化资源高度整合,进而充分调配,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类需求。

2.社区发展为社区成人教育奠定基础

社区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类丰富的资源,这是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有力物质基础。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是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其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对社区成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促使人们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去主动学习,接受教育。在原有的社区教育基础上,社区成人教育不断汲取养料,推动社区成人教育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社区发展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规模,成为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所在。

三、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途径

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互动,要想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从两者的本质出发,找出互相利用的结合点,实现互为体用。

1.激发社区人员学习积极性

社区人员是社区成人教育和社区发展的直接参与者,要想实现良性互动,就必须激发社区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走进来,学进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掌握他们的学习需求。不同知识水平的社区人员有着不同的知识需求,社区工作者要从这些实际需求出发,为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内容;其次要重视社区工作者的引导作用。他们在社区成人教育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对社区人员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来培养社区成人的学习意识。

2.开发社区特色成人教育课程

成人教育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提升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开发具有社区特色的成人教育课程对社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现社区发展的同时,社区个人的发展更为重要,要将两者统一起来,社区工作者首先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全面掌握社区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成人教育课程,避免传统成人教育“一锅煮”的学习模式和重复学习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此外,社区工作者在课程开发时也要注重课程的全程性,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掌握社区发展的整体状况和个体水平所处在的层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本土化”的成人教育课程,循序渐进地对课程进行完善,以期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3.加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培养力度

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作者总体基数小,综合水平不高,专业素质也有待加强,要想实现社区成人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社区的发展,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问题亟待解决。社区工作者首先要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实时关注社区发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认真分析社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全力将其消除。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工作者要锻炼自身的开拓创新能力,以此来应对社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此外,发展社区成人教育志愿者也是解决社区工作者能力不高问题的重要措施,鼓励在校大学生走进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向社区居民普及知识,不仅有利于自身成长进步,更有利于缓解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不足的现状。

四、结语

社区成人教育立足社区,服务社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实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顺应了时展趋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社区教育发展篇4

关键词:社区体育;体育教育;健康社区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77-02

一、我国社区体育教育与社区健康发展的关系

1. 社区体育是健康社区的重要标志。我国社区建设的速度逐渐加快,而大部分社区改建项目中都采取一贯的建设政策,虽然加大了部分绿化面积,增加了安全防护措施,但是在新时期社区的建设更重要的考虑是社区与人的结合,即如何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人生活的需要,建设适合人生存的社区环境。首先,健康的体魄对于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事效率都有一定的改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生活心态是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我们的社区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到人在运动方面的需求,丰富运动方式和内容,加大社区体育运动设施建设,以此来提高社区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区的宗旨和目标,这样的社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其次,社区健康与否取决于居住在社区中的人的健康面貌,健康的社区其社区群众的精神面貌一定是健康的,是运动的,有朝气的。因此,社区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还在于社区体育项目的建设和社区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只有充分具备社区体育开展的场所和条件,全体社区群众掌握了社区体育所需的知识,整个社区的群众才有可能长期保持健康的精神面貌。

2. 社区体育教育是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社区体育建设不仅是体育项目器材的实施和建设,更是社区体育教育的宣传和推广。首先,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体育教育是社区体育活动的重中之重,只有全体社区群众都认识到了社区体育对于健康生活的作用,社区体育对于健康社区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社区体育教育,全面开展社区体育项目,让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体育娱乐项目中,有针对性地得到体育锻炼,获取体育锻炼知识,让有益于身体的体育运动在社区体育教育中传播开来。其次,进行社区体育教育活动可以帮助社区群众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调整好正确的生活心态,在日常的社区体育活动中合理地选择适合自我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这样才能确保社区体育活动的效果。

3. 满足全体社区群众的社区体育教育是健康社区发展的助推剂。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是社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建设新型健康社区的基础。而在社区体育教育中,因材施教,明确社区体育教育的对象和需求,是整个社区体育教育的重心。首先,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开展适应其体育运动的项目,是社区体育教育建设和具体实施的重要步骤,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需求差异科学性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在新形势下建设和谐社区、健康社区、运动型社区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次,建设满足全体社区群众的社区体育教育,不仅加强了社区群众的身体锻炼,而且加强了社区群众对于体育医疗与保健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使全体社区充分掌握运动科学以及运动护理学里的相关技能,能够应变和处理在社区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事故和特殊情况,更加人性化地体现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要求,更进一步改善社区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于社区成长为健康型社区、体育型社区、知识型社区、和谐社区,有利于整个社区的全面发展。

4. 健康社区的发展有利于社区群众明确合理的社区体育需求。健康社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包括全体社区群众思想建设的投入。而针对健康社区建设重中之重的社区体育建设,健康的社区体育教育是树立合理的社区体育需求的关键所在。首先,全体社区群众针对自身情况申请满足实际需求的社区体育项目,是社区体育建设中节约成本和有效开展社区体育设施作用的重要保障。而这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体育教育的成果,即社区群众对社区体育教育的认识情况和理解情况,这个结果直接就反映在社区群众对社区体育项目设施建设的需求上。其次,健康的社区建设不仅加强了社区群众对社区体育教育观念的认识,更帮助社区群众树立了健康的思想理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全体社区群众更加明确社区体育的需求,从而合理地建设社区体育项目,节约成本,实现社区体育建设和健康社区建设的利益最大化。

5. 社区体育教育的发展是社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社区体育教育需要与社区的健康发展保持同步性,需要在社区健康发展的同时,探索满足社区健康发展的社区体育教育。即时获取社区群众对于社区健康发展的需要,并予以同步学习与理解,在社区的各项设施中予以体现。社区体育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不能只是一次性投入,而且更多的应该是合理的逐步建设,不断完善,不断建设。始终把满足社区群众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和理解融入到社区健康发展中来,把社区健康发展的精神内涵深入到社区体育教育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人们的健康需求与社区的建设合理结合,才能把社区健康发展做到有条有理,切合实际。社区体育教育需要同社区健康发展战略思路紧密结合起来,在社区健康发展的目标中把社区体育教育发展作为一个长远规划,在进行社区综合考评和社区教育度量时以是否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教育为指标,将社区体育教育指标化、重视化,从根本上认识到社区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健康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社区体育教育对社区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1. 社区体育教育促进社区群众思想观念的健康发展。社区建设是指强化社区要素,发展社区组织能力,增强社区活力,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等。而社区健康发展就是为了树立社区在社区群众心目中正确的位置,发展社区服务社区群众的各种能力,增强社区活力,努力提高社区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目前,我国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消费水准的提高必定影响着人们对于文化娱乐健康等各种观念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区体育,增强社区体育教育,对于社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一建设的要求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社区群众改变观念,重新认识健康对于人生活的重要性,使社区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社区体育运动,从而有利于社区群众整体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其次,社区体育的全面开展有利于社区群众充分重视社区群众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有利于社区群众团结起来,为了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协调努力,并且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的培养,提高社区在社区群众心目中“家”意识的地位,有利于社区长久、和谐、健康的发展。

2. 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有益于推动社区管理制度建设。我国现阶段社区管理制度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行政化问题严重等,这样必然会引起社区管理的无序化和无效化。而且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首先,有利于全体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积极性的提高,使参与度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提升,社区的各种活动和决议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大多数社区群众的真实意见,有利于社区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次,有利于暴露出社区管理制度中的一些漏洞,从而及时解决,推动社区管理制度的建设。其次,有利于提高社区管理部门在社区健康发展建设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统筹安排,合理调度资源,安排社区体育项目,满足社区群众对社区生活化健康化的迫切需求。只有这样,社区体育活动才能得到统筹合理安排,才能得到科学化管理。

3. 社区体育教育的建设有助于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健康发展建设。社区群众参与社区体育项目的积极性,有助于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健康发展的建设,而社区体育项目的推广,又反映了社区体育教育的宣传作用。社区体育教育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全体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种活动中来,从社区的管理来看,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有利于社区管理的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社区的整体健康发展也就有了保障。当前,我国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有限,这就要求我们社区管理者从社区体育教育的推广和宣传开始,积极宣传,提高全体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体育的活动中来,以此方法来提高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一旦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那么,全体社区群众参与其他项目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强了,这样有利于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健康发展的建设。从社区的建设来看,社区群众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了,对整个社区的发展和规划都可以建言献策,这样有利于社区管理部门全面掌握社区群众的意见,能够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群众的需求,合理利用建设资金和资源,建设全体社区群众喜欢的社区,这样才具有新时期新型社区的特色,这样才能更持久、更科学、更合理地建设健康社区。

4. 区体育教育的推广有利于社区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在我国社区发展过程中,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发展模式的积极性不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社区体育活动的认识度不高。社区健康发展最终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改善社区群众的生活态度,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首先,以社区体育教育的推广和开展为对象,在社区中大力宣传,有助于社区群众逐渐改变封闭的思想观念,逐渐接受新生事物,逐步认识健康生活带给社区和自身的益处,逐渐改变这种观念,朝健康的、积极的、时尚的生活理念发展。其次,通过社区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社区群众树立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社区职能的最终体现。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全面开展了,社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那么,整个社区的健康面貌也就得到了改善,这样有利于社区群众良好生活态度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彭长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28-32.

[2]钱文军,社区体育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72―77.

社区教育发展篇5

制度资本对社区教育机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社区教育机构从成立至今,大多数以电大或成校为依托挂牌成立,受其体制因素等因素,缺编、缺经费等情况普遍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机构本身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制度资本或许是社区教育机构发展自身的一条良好路径,社区教育机构有着其民营化或市场化的教育机构无可比拟的政策优势,如果能够利用其政策优势,寻找突破点,运用民营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去加强与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开展广泛的合作,既发挥自身优势,又让政府部门感受到发展社区教育价值,这种多赢的机制使得社区教育机构的制度资本增强,为今后发展壮大提供更加雄厚的社会资本。理念资本对社区教育机构起着引领作用,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类型多样,以满足居民教育需求为宗旨,但缺乏理念支撑的社区教育机构恰恰就会沦为教育的附属品,而不是教育的引领者,社区教育机构本身就应当知道自身发展的理念、价值。或许它不能与其他优质的全日制学校媲美,但它却可以做到社区居民喜爱的、贴心的、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教育服务机构。这或许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然而理念制度的建立比物质资本、制度资本更难,需要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社区,不断固化其本质特征,最终形成的特定的代表意义的一种文化符号。

二、社会资本维度与社区教育机构发展融合机制

社区教育机构发展紧紧依靠其社会资本来运作,社区教育机构社会资本贫乏,社区教育的发展就相对落后,社区教育机构社会资本雄厚,如果有良好的运作机制,社区教育的开展就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当前,社区教育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需求恰好给予社区教育机构与社会资本融合的机会。在发展社区教育当中,需求、供给、效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社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而社区教育机构的物质资本是满足需求的基础,制度资本是提供供给的良好助力,理念资本是维持效度的根本,使社区教育机构的社会资本充分融入社区教育机构发展之中。

(一)社区教育机构的物质资本更应当注重的是社区居民的便利与高效社区教育机构的物质资本不能简单地以校区的大小、员工的规模来衡量,这些是有形的资本,但无形的物质资本与地理位置有着极大关系,而对社区教育而言,由于机构分散性较强,校区的规模都不可能太大,打造的是10分钟左右的交通圈。这符合社区教育发展的本质。社区教育服务对象的这种潜在要求,恰恰是目前社区教育机构所忽略的。

(二)社区教育机构的制度资本是有效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推动力本文所指的制度资本,是社区教育机构发展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形成的合作协议与框架,以及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可供选择性的项目多少。由于社区教育机构与市场化的教育机构有较大的区别,目前,国内社区教育机构多为公益事业单位,开展的社区教育大部分是公益或半公益性质。它的制度资本往往跟它在整个体制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与相关部门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密切关系。以浙江温州为例,截至2012年年底,温州社区教育机构共有524所,其中,1所社区大学,11所社区学院,121所社区学校,391所社区分校,处于中间位置的县(市、区)社区学院的位置及与相关部门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社区教育发展的好坏。

(三)社区教育机构的理念资本维持的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效度社区教育发展的好与坏,不单依靠社区教育物质资本和制度资本,而更重要的是,依靠社区教育机构的理念资本,理念资本代表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种文化认同、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可以让社区教育服务对象追寻,也让政府部门感受到社区教育发展的价值,理念资本的形成是靠长期实践中发展、积累、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让人去认同、去追寻。这种理念资本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最佳效度。社区教育机构的理念资本,恰恰反映了社区教育的价值,它相当于企业的品牌,符号虽然很简单,但文化内涵却深刻。近年来,国家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一直推动社区教育示范区或实验区,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探索路径。

三、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教育机构发展路径

(一)规划社区教育机构布局,拓宽社区教育机构辐射范围

社区教育机构的布局直接影响社区教育的开展,由于社区教育落实在基层,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很特殊,是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补充,构造终身教育“立交桥”。这让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很确定,但服务内容却多样,社区教育机构的布局,不在乎场地规模的大小,更重要的在于网点的布局。其实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以城镇化为进程的人口集聚区,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社区教育机构的定位与布局,这或许是今后社区教育机构发展的关键。

(二)扩大与职能部门合作领域,加强社区教育机构的制度资本

制度资本依靠社区教育所处位置及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社区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社区教育机构想要提升自身地位与价值,需要发挥自身能量,给社会带来价值,帮助政府分忧解难。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机构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合作性的框架与协议,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实现教育职能,还可以让自身发展壮大。从现实来看,哪个地方部门与政府部门合作得好,哪个地方的社区教育就办得有特色。社区教育发达地方的现状也体现这一点,不管是浙江宁波的“四点钟”学校,还是部分地方开展的“新居民学堂”,都是社区教育机构与政府部门衔接的生动实例。

(三)提升社区教育机构自身品牌,树立社区教育机构发展理念

社区教育机构的发展,如果仅有自己的物质资本、制度资本,开展活动内容多样,仍然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今天,必须有自身拳头产品。教育机构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更多地应以社会效益衡量,这种社会效益主要以自身推出的教育产品受欢迎程度以及给社会带来的正价值。而且,社区教育机构本身的品牌塑造中提炼自身发展理念,这将是社区教育机构无形价值。拥有这种价值,社区教育机构在发展中由被动将转为主动。这将更有利于社区教育机构自身的选择权。这就由传统的找“市场”转变为“市场”主动找的发展方式。目前,部分社区教育机构的发展思路也是基于此,但还没有认识到这种理念的价值,或者自身的发展仍未到此阶段。比如:浙江温州社区大学推出的“百姓大讲坛”,弘扬温州精神为主题,它既受到市民欢迎,也符合政府的宣传理念;推行的“老年学习苑”建设,既结合当前老龄化社会发展形势,也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缓解老年教育一票难求现状。这些都是提升自身品牌的推动项目,如果此类项目越多,积聚出来的理念资本就越多,社区教育机构发展社会效益就越大。

(四)增强社区教育机构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教育需求

社区教育发展篇6

以党的*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和谐发展理念和“均衡、优质、协调、和谐”工作方针,以“优资源、高质量、精队伍、强保障、重民生、提服务”为工作主线,促进教育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构建“人有所学、学有所教”的教育新局面,努力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抓好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800余万元,实施东迁学校、双林二中、练市小学、善琏镇中心幼儿园等8项新(扩)建工程;投资550万元,完成石淙学校等10项维修改造项目。

——改善办学条件。启动中小学办学条件“三改”工程,更换课桌椅8000套、更换黑板200块,完成10所学校运动场“煤改塑”,为所有教师办公室安装好电脑、空调,努力推进“学校教学条件现代化、学生运动场地塑胶化、教师工作条件温馨化”。

——促进均衡发展。建设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20个;创建省标准化学校2-3所,标准率达到80%以上;创建标准化图书室(馆)10个;装备多媒体120套、计算机500台,努力实现多媒体班级比1︰3、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力争达到8︰1、9︰1;在充分应用浙江教育资源网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区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率;力争创建省标准化实验室6所;创建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3-5所;撤并整合学校(村点)4所。

(二)深化素质教育,提升育人质量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学生成长导师制”教育品牌,加快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省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建设,做深做优“读、写、唱、动”校园文化建设四篇文章,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提升育人质量。高标准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97%以上;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9.9%和99.8%,初升高比例达到95%以上,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达到100%;高质量完成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指标任务。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人才高地

——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启动实施“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构建家校有效沟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扎实推进“领雁”工程,高质量完成省、市、区三级骨干教师培训185名;创设多元培训培养平台,多形式培训培养学校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提升*教育“软实力”。

——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健全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机制;创设“*教育成果奖”,初步构建促进教师持续进取、专业发展激励新机制;整体推进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校长领导力、发展力;健全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度。

(四)改善教育民生,推进教育公平

——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整体构筑贫困助学体系,做到“应助尽助”。

——保障特殊群体公平教育权利。全面落实“两为主”方针,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多途径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水平。

——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保持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参与率达100%、中小学食堂C级达标率100%、并有一定数量的学校创建为a级、B级,实现校园放心店建设和食堂大宗物品统一配送全覆盖,校园安全应急演练100%,学生安全准时接送,确保全区无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处于全省平均以下,“平安校园”达标率100%。

(五)健全保障机制,强化保障水平

——稳步提高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研究探索教育公建配套建设政策,增强教育发展保障能力;实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健全教师奖金适度稳定增长机制;完成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

——组建区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开展不少于8所学校的教育审计,提升教育事业经费调控力度、使用效益。

(六)提升教育管理,办好满意教育

——加强督政督学工作。有效实施督政督学;加强学校目标管理,开展发展性督导评估,推行学校星级考核办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创建区依法示范学校3-5所;巩固教育强区建设成果,创建市级示范性教育强镇1—2个。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健全和完善学校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升校务公开水平;探索学校依法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促进学校持续科学发展

——深化教育“三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确保教育系统无重大违纪行为,实现群众回复满意率100%;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升政务信息公开水平;实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结满意率100%;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机关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措施

2009年,是*教育加速转型升级、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之年。全区教育必须积极主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快推进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普遍打造硬实力到开始追求软实力、从比较单一的学科教育到追求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转变,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努力推进教育新发展。

(一)以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着力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

1、抓好教育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800余万元,实施东迁学校、善琏镇中心幼儿园异地新建,双林二中、练市小学扩建、等8个教育项目基本建设,优化教育资源;投入1500余万元,建设20个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投入550余万元,完成石淙学校等10项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水平。

2、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计划投入1600万元,全面启动中小学办学条件“三改”工程。一是实施学校教学条件改善工程。计划投入400余万元,装备多媒体120套、计算机500台、更换课桌椅8000套、更换黑板200块,使全区所有学校多媒体班级比都达到1:3以上,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分别达到8:1、9:1;全面启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力争有6所实验室达到省标准化实验室要求,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校教学条件的现代化。二是实施学生活动条件改善工程。计划投入800余万元,完成10所农村中小学校田径运动场的“煤改塑”工作,逐步实现学生运动场地的塑胶化。三是实施教师办公条件改善工程。按照“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的标准,计划投入400万元,为全区所有教师办公室改善办公条件,全面实现教师工作条件的温馨化。

3、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持续推进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以创建省一类标准化学校为重点,推进浔溪中学、双林二中创建省一类标准化学校,浔溪小学创建省三类标准化学校工作,使全区标准化学校达到39—40所,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继续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二是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完成双林庆同小学三田漾、西杨,练市花林小学农兴教学点,长超小学漾东教学点4个农村小规模学校(村点)的撤并整合工作,促使全区教育布局更加合理、资源更加优质。三是积极争创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按照湖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力争有3-5所学校率先创建为湖州市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

(二)以立德树人为重点,着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进一步放大“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机制的育人功能。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学业成绩后20%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为重点,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辅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发“学生成长导师制”导师工作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学生成长导师制”长效工作机制;有机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快构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德育新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基础道德水平。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充分利用行为规范示范校创建这一有效抓手,着力推进学校“三风”建设,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夯实德育常规,提高学生基础道德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学校德育师资培训工作,依托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班主任队伍建设论坛、健全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等形式和途径,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注重德育与学科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广大教师的育德能力。

2、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坚持“均衡、优质、协调”的原则,以内涵建设、有效教学、教育科研为着力点,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高职成教育。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按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较好的学前教育”的总体目标,积极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继续加强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双林镇中心幼儿园迁建和善琏镇中心幼儿园新建工程,进一步发挥镇中心幼儿园的发挥示范、辐射,引领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大力推进二级中心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水平;有序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网络,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开展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稳步提高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实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幼小衔接,提高保教质量,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7%以上。二是优质发展义务教育。按照“全体、全员、全程”的工作要求,以“教育质量提升年”为总抓手,以“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和“抓大扶弱,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开齐开足规定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深入推进“联片式研训”实践与研究,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加快推进区域“轻负担高质量”格局的形成;按照“抓大扶弱”的工作思路,健全大规模学校协作体工作机制,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强化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学业后20%学生”跟踪分析制度,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分析反馈制度,完善以增量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学校、教师、学生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机制,主要教育教学指标位居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其中初升高比例达到95%以上。三是巩固提高职成教育。按照“上质量、强服务、促就业”的工作原则,围绕*产业实际和市场需求,高质量、多形式开展劳动力培训,年度培训总人数占全区总劳动力的35%以上,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积极构建“学有所教”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3、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在抓实抓好“校风、学风、教风”和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以“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开展“读书、科技、艺术、体育”四节活动,做实做细“读、写、唱、动”四篇文章,巩固提高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做好“读”字文章,打造“书香校园”。制发《*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实施意见》,丰富完善图书资源,扎实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图书使用效率;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建设,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优秀校园文化;构建学校师生读书长效机制,营造“教与书相伴,行与文相随”的浓郁读书氛围,促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二是做好“写”字文章,打造“笔墨校园”。大力弘扬湖笔文化,积极开展“书法教育进课堂”活动,区域整体推进练字练人工程,做到“以字育德、以字启智”,着力打造“笔墨校园”。三是做好“唱”字文章,打造“雅韵校园”。广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唱响300秒”活动,大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多形式开展题材广泛新颖、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学生情趣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增强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着力打造“雅韵校园”。四是做到“动”字文章,打造“活力校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障大课间、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积极探索推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项目和全校性的大课间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激励学生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学校体卫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区“体育、艺术2+1项目”成果展示活动,积极推广“望远锻炼,预防近视”科研成果,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提升青少年体育竞技水平。

(三)以提高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建设。一是抓好师德主题教育。以关爱和责任为核心,启动实施“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为师、为生、为学”大讨论,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能力,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二是深入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模,树立一批教书育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典型,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三是构筑多元多向和谐教育平台。探索建立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关心师生心理健康,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全面推行家长委员会制度,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有效沟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家校关系,促进形成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健康工作、家长关心教育的良好环境。

2、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培养。以“领雁”工程为主体,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培养工作,持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扎实实施“领雁”工程。高质量完成省、市、区三级“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185人,积极探索建立领头雁领飞“群雁”活动模式,进一步放大优质师资辐射效应。二是系统推进各类培训。依托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大讲堂”等有效培训培养平台,继续系统组织开展分层分类组班培训,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三支”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三是深入实施名师重点培养工程。按照“高端培训、导师引领、任务驱动、自主发展”的总体策略,搭建多元培养平台,加快推进名师成长,打造*教育的领军人物。

3、创新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以促进教师队伍专职化为导向,完善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机制,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以“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为导向,改革“*教育奖”奖励机制,创设“*教育成果奖”,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初步建立促进教师持续进取、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加快构建正向、有序、科学、合理的优秀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持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落实《劳动合同法》,规范临时聘用人员管理。

(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民生工程

1、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认真做好减免学生学杂费、免除国家教科书费、免除符合条件学生借读费、为贫困学生提供“爱心营养餐”等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完善资助体系,区域整体构筑爱心助学长效机制,保障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书读、有学上”。

2、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按照“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原则,稳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尽可能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扶持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

3、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健全校园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学校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确保全区无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处于全省平均以下,“平安校园”达标率100%。

(五)以提升保障水平为重点,完善义教经费保障新机制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稳步提高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研究探索适度提高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拨付标准,努力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二是积极探索教育公建配套有关政策,增强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三是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积极构建教师奖金依法适度稳定增长机制;四是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

2、扎实做好教育财务管理工作。组建*区教育财务核算中心,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经费调控力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统财务预决算制度,有计划开展中小学经费预决算审计和校长财务管理责任审计,全年开展学校内审不少于10所,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六)以建设和谐校园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满意度

1、加强督政督学。进一步明确责任区督学职责,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以教育经费保障、办学行为规范、安全工作管理等为重点,开展督政督学工作,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推行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施学校星级考核办法,促进学校内涵式、自主式发展;创建1-2个市级示范性教育强镇,巩固教育强区创建成果。

2、推进依法管理。一是继续做好“*”普法工作,重点开展《民法通则》学习,并结合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了解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规范教师民事活动实践,切实提高教师依法执教能力。二是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并对区级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开展随机抽查,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学校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升校务公开水平,探索推进学校依法管理、自主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3、深化“三风”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分工制,加强对学校收费、食堂财务、资料征订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全面贯彻执行《*区教育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具体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季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通报;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和谐稳定。二是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严格落实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打造阳光政务。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化局领导联系片区、科室联系学校、教研员联系薄弱学科、一日专题调研等制度,完善重点工作政务督查、满意科室创建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确保建议提案回复满意率达到100%;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建立群众来信来访来电通报分析预警机制,认真及时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确保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切实提高师生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谐度。

四、学期起讫时间

*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师于2009年1月19日开始寒假。*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师生于2009年2月10日报到,2月11日正式上课;7月5日中小学教师离校,暑假开始。200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教师于8月25日报到,学生于8月31日报到注册,9月1日正式上课。

五、重大教育活动

1月份:“元旦·春节”走访慰问;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干部新春团拜会;全区教育工作年终总结会;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教育;公布学校*年度考核结果。

2月份:“*教育十大骄傲人物”表彰暨2009年“爱与责任”师德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开学工作检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召开全区学校安全工作、教育督导工作会议。

3月份:“书香校园工程”建设工作研讨会暨全区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观摩活动;新教师公开招聘;教育工会第二届二次扩大会议;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

4月份:善琏镇、和孚镇申报市示范性教育强镇评估;名师专题论坛;中小学办学条件“三改”工程启动;“校园吉尼斯”挑战赛暨“体育、艺术2+1项目”成果展示;“双文明”和“新*人”评选。

5月份:民办学校(幼儿园)规范用工情况专项督导;“多媒体进教室工程”推进会;举行红五月教职工歌咏比赛;家庭教育工作暨家长学校建设现场会。

6月份:安全教育月活动;五星级学校发展性水平督导评估和考核;初三学业考试;启动2009年度校舍维修工程;初升高工作;学校校级领导民主测评、名师名校长考核。

7月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师年度考核和教师新一轮聘用;全区幼儿园标准化教学点建设现场会及专项督导;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比赛;科技夏令营活动。

8月份:全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暑期学习会;暑期师德培训;新教师职前培训、幼儿教师分层培训、班主任全员培训;“领雁工程”区级初中数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财务内部审计。

9月份:开学工作检查;召开*区教育工作会议;庆祝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大会;目标管理四星级学校发展性水平督导评估和考核;教育事业年报统计;校舍维修项目审计。

10月份:市示范性教育强镇申报;目标管理三星级学校发展性水平督导评估和考核;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名师大课堂展示活动;2010年布局调整计划制订。

社区教育发展篇7

以年初工作计划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新路子,优化德育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区教育系统“十一五”发展规划打好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继续突出“两大教育”重点,进一步优化德育内容。

1、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特别是要结合今年9月第三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需要倡导集体主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1)继续组织和落实好第三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活动。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校要以此为契机,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精心设计、策划和全面开展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系列教育活动。

以校园开放日为主要形式,在9月份选择一天为校园开放日,集中开展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全区结对的学校(包括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结队的学校)要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并把活动的内容向家长开放、向社会及媒体开放。相互间交流学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中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2)充分发挥人民防空试点学校的作用。今年,区教育局和区人防办在全区中学和4所试点小学开展了人防教育。下半年各校要继续抓好本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记录,能经受检查。

(3)引导和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使用地图和辨别错误地图,特别是带有政治性问题地图的能力,形成正确使用中国地图的氛围,自觉维护国家版图的尊严。

2、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点放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学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讲卫生、爱劳动、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做到仪表整洁,行为文明,维护秩序,热心公益。

(1)进一步深化班集体创建和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我们将在适当的时机召集全区骨干班主任针对班集体建设进行专题论坛,集思广益,探索班集体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2)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善于与人平等相处。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生理健康教育,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健全人格。

(二)以“四项建设和一个促进”为基础,坚持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培训为途径、以激励表彰为重要抓手,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认真抓好班主任培训工作。不断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今年暑假期间已经推荐了部分学校部分班主任参加了各级班主任培训班,下半年还将加大推荐力度。

(2)充分发挥各级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各校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和评价方法,严格班主任的任职条件,精心挑选和培养班主任(特别是新上岗的班主任),要尝试实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班主任的校本培训通过培训全面促进班主任成长。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到所有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教学内容视为学生精神升华和德行发展的智力基础,把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视为促进学生合作互动、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的载体。

下半年我们将以市半年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新课程,实践新德育”这一主题为中心,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启动高中新课程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实施方案的研究工作。各校要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和德育创新活动,并结合“三校”建设的实施要求,针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认真总结归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取得突破。年底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各校“三校”建设进行督察和考核。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校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每一堵墙壁、每一处景点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各校要坚决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级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社区教育发展篇8

社区教育既承载着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的使命,也日渐成为全面推进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实践途径。历经多次发展与飞跃的社区教育,正以不断丰富的课程内容、不断多样的学习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学习者的积极融入。这种发展也使得社区教育机构可承载的教育规模逐渐趋于饱和。探寻适度规模下的社区教育将能最大化呈现其规模效应,多样化发展的社区教育实践也将成为其实现规模效应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

作为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区域集合,社区教育正成为当今社会全面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与实践路径。自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从最初兴起到逐步推进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我国东部沿海与经济发达的城市更为突出。进入21世纪以来,多批次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与实验区的设立,为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各地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经历了实体化建设、标准化发展与特色化推进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推进与飞跃。不但成立了社区学院(城市大学或老年大学等)、社区学校和居(村)委会学习点,实现了社区教育的管理网络多级化与推进层级多元化,而且各类社区教育机构正呈现出学习者人数不断扩大、课程类型不断丰富、学习形式不断多样等社区教育活动的规模特色。在我国东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或地区,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者人数正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其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学习形式也基本达到社区教育机构可承载的最大规模的边缘状态。因此,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区教育及其发展状态,实现在社区教育办学规模整体化持续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发展规模,实现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的最大化发挥,不仅有利于社区教育的科学发展,还有利于学习型城市的积极构建。

一、社区教育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需求与实践思考

(一)理论需求:学习型社会推进的思想指导

随着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建设目标,并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于首要位置,这既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也表达了全体社会成员对小康社会的真实期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无疑,学习型社会建设已成为推动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的重要精神力量与发展潜能。历经“十二五”期间的深化改革与社会发展,推动以社区教育为载体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能成为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无论是学习型城市建设,还是学习型组织创建,都需要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教育与学习载体的支持与配合。而作为提升社区居民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促进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与载体的社区教育,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达到相对适度的发展规模,也取得相对满意的社会效应。如何在拓展社区教育发展规模的基础上,提升社区教育效应,以充分体现社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正能量,是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为此,积极把握社区教育规模与教育效应的正相关性,理清现状、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探寻特色与价值,提升社区教育的发展成效与社会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各地社区教育机构理清发展思路,还有利于推进社区教育深化发展,并将成为更好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手段。

(二)实践思考:学习型社会推进的行动召唤

由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与保障,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构都将成为其重要的现实力量,而且也都会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现实土壤和社会条件。随着社区教育机构的办学规模及其社会效应不断趋于饱和,社区教育学习者规模、课程内容与形式无限制扩大的非现实性,以及社区教育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源投入的阶段性与时效性等社区教育发展性问题,都会在社区教育实践中不断呈现,并演绎为社区教育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也将成为相关社区教育机构今后可能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可以说,规模效应视域下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既是对社区教育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性关注,也是对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发展的实践思考。立足区域社区教育实践,探寻社区教育规模效应,分析推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升社会成员积极融入社区教育活动,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将成为进一步有效促进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紧密融合、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社区教育规模及其效应: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作为工业经济学术语的规模与规模效应,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理解与运用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作为促进全民学习与终身教育重要载体的社区教育,随着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实践活动的日渐增强,其发展规模与承载使命正趋于不断延伸与扩展。科学界定与理解社区教育规模及其效应,将能有效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规模效应:工业社会进步的风向标

在工业设计领域,规模多指规划出来的实体模型;在社会生活领域,规模多指事业、项目与机构等所具有的格局或形式;在社会生产领域,多指生产的批量性,包括生产条件不变时的生产批量变化与生产条件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情况。作为经济学术语,规模效应原本是指社会生产应该达到或超过的盈亏平衡点,即规模效益。人类生产一般需要考虑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成本,而要达到生产盈利,必须使得生产收益大于生产成本。当固定成本不变时,生产得越多,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越少,则生产盈利也就越多。当生产规模扩大时,若可变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盈利也会上升。据此,规模效应是由边际成本递减推导而来的,也被称为规模经济,即因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这里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生产批量的扩大,经济则是指节省与效益的意思。规模经济在工业生产与经济生活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多指在一定科技水平条件促使生产能力扩大的情况下,平均成本长期下降的趋势,即费用曲线的长期下降趋势。拉夫经济学则把规模经济界定为给定技术条件下(即技术不变),如果某一产品在其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呈下降(或上升)状态,则被称为规模经济(或不经济)。而当规模过大时,可能因信息传递速度降低、管理复杂化等因素影响,反而会产生“规模不经济”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规模效应指的是一定规模下的效益值,它既可指规模产生效益,也可以指效益制约规模。在社区教育实践领域借用规模效益一词,可以有效阐明社区教育办学成本与其社会效益、社会功能及其价值发挥之间的相关性。也就是说,可以用规模效益来描述社区教育在规模状态下对其发展的相关要求,并以此探究规模效应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发展思路与推进策略。

(二)社区教育规模:社区教育适度发展的标杆

依据生产力经济学理论,只有适度规模的生产才能使单位产量成本降到最低点,从而获取最佳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借用规模经济理论,对于社区教育机构来说,在其适度产出量的范围之内,应当有一个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备投入与维护等固定的投资量。假设社区教育产出量为零时,由于固定投资量的实际存在,其平均投入量将不可能为零,而应是一个正值。当社区教育产出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平均投入量将随产出量的逐渐增大而递减,直到平均投入量降到最低点。当社区教育产出量增大到一定限度后,如果产出量再进一步增大,固定投入量将无法保持固定不变,而必须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平均投入量随之递增,而其产出量将随之减少。因此,社区教育机构的规模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而应具有适度规模。当社区教育机构的规模小于适度规模时,意味着它的平均投入量(即社区教育总投入与总产出之比)不能达到其可能的最低点,从而赋予其上的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将会较差。当社区教育机构的规模大于适度规模时,意味着它的平均投入量超过其可达到的最低点,从而它的智力投资的经济效益也将较差。当我国社区教育处于有限投资的前提时,探寻社区教育发展的适度规模,有效提高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现有社区教育资源的效能,显得格外迫切。因此,可以把社区教育规模认定为在现有的、相对公认的适度平均投入量的前提下,社区教育产出的合理阈值及其社会效应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社区教育规模效应是指各地社区教育机构所示范与辐射的区域社区教育规模状态下适度社会效益的相关问题。

三、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源泉

随着党的十七大、十等中央会议及相关文件多次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构想不断推向深入,全国各地正以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步伐。其中,以社区学院与社区学校建设为载体、以社区教育为核心的推进思路正有效引领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序开展。

(一)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终身学习需求扩张的必然趋势

探究区域社区教育发展及其规模效应,可以挖掘各地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实际成效。通过发现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规律与启示,可以有效探索我国社区教育规模发展之路。以上海市普陀区社区教育实践与发展为例,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工程建设要求,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普陀区于2006年4月挂牌成立了普陀区社区学院。作为区域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服务与指导中心,普陀区社区学院积极探索服务与指导区域终身教育功能。为强化此功能,普陀区教育局把一座七层楼近8400平方米的教学楼划拨普陀区社区学院,专门从事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的办公及教学场地。同时,该学院还根据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对相关硬件设施设备进行了合理改进与完善。在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该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不断拓展,已经开设了包含保健型、知识型、休闲型与技能型等四大类课程。所开设的课程数、班级数与学习人次,2011年分别为39门课程、105个班级和2970次学习人次,经过三年的努力,2014年办学实践已经发展到332门课程,354个班级和9975人次的学习规模。目前,该学院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整体运作能力已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然而,该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在得到极大拓展的同时,受教学场地、教学师资与教学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依然有大量社区居民更广泛的学习需求无法满足,也成为制约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索规模效应背景下的社区教育发展既是社区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现实困惑,也必将成为我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新的研究视域。

(二)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社区居民综合素养提升的必然回应

人类的教育活动往往都有其具体的教育目标,而教育创新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开展的为实现特定教育目标的创新活动。我国总体教育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培养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因此,教育创新活动不仅应围绕这一总目标而展开,还应包括教育体系、结构与观念,以及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蕴含人类的教育实践创新活动。社区教育创新,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区教育目标,在社区教育体系、结构与观念,以及社区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同时,针对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与生活实际,社区教育创新还需要关注社区教育实践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等因素。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个体素质的提升,人们对社区教育的追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为此,社区教育创新发展不仅包括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形式的丰富、教育手段的突破,还涉及社区教师的素养与信念更新、社区教育受众的思维进步、社区教育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基于此,探究在社区教育适度规模的前提下提升其规模效应、推进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将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探索思路与推进策略。

(三)多样化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展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实践与体验活动,可以有效推进社区教育规模发展。随着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以及社区居民社区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社区教育可以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进一步为社区居民提供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服务。针对社区教育需求更具多元与规模日趋饱和的发展态势,深化信息技术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科学规划、合理运用与有效服务等实践探索,将会成为社区教育资源与服务功能最大化发挥的有效推动力量。积极发挥社区教育优秀学员的集聚作用、拓展社区学习团队的综合影响是对确保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的创新探索。向社区居民提供其所需的社区教育服务,是区域社区教育机构的重要职责。随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进入社区教育机构参与学习,社区教育师资与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日益明显,使得许多社区居民将无缘社区教育实践体验。积极拓展社区教育的辐射功能,合理发挥优秀学员的集聚作用等举措显得日益必要。开展优秀学员的集聚实践,通过以点带面等形式把他们的学习收获向更广泛的社区居民辐射,实现社区教育优秀成果的最大化传播,既是对社区教育现有资源的有效深化,也是对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积极拓展和有效延伸。社区教育机构不仅需要加大对社区学习团队的技术支持、专业引导与资源支撑,还需要加强对社区学习团队领袖人物开展专业素养培养,指导社区学习团队逐步完善结构,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与自主发展性的社区学习团队。通过积极支持与努力保障社区学习团队和谐发展,实现社区教育的民主自治的社会功能,推动学习型社区与和谐社会建设。依托各种社会组织资源可以成为促进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社区教育是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优势,为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开展的教育实践。利用各种社会组织的资源,既是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广泛性、社区教育对象的全面性、社区教育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的充分重视,又是对其融入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的持续拓展,从而有助于其自身的社会价值。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既可以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民间自发需求转化,也可以促进社会组织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寻求自身发展空间。通过助推社区居民和谐发展的功能呈现,社会组织将成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机构还需加强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搭建各类学习平台,为社区居民构建不同类型的学习载体。通过成立完备的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居(村)委会学习点,搭建有形的社区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通过建造形式各异的网络学习资源,搭建无形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还可以通过培育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家庭,搭建有形与无形紧密交融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社区教育机构既可以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在积极营造浓郁的社区学习氛围、增强社区居民学习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对学习活动的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与全民学习活动,也可以通过表彰学习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培育多元化的社区学习实践活动。在实现学习型社区向纵深推进的同时,既能培育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彰显其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又能推动全民学习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探寻社区教育发展规律:社区教育规模效应的积极应对

当社区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状态时,如何实现其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与合理化,不仅是社区教育管理者、实践者、经历者与体验者共同关注的实践话题,还是对社区教育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一是社区教育的有序推进,需要社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教育机构积极构思社区教育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科学、规范与合理的社区教育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是成为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可靠保障。二是科学管理与功能拓展是对社区教育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科学管理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能有效确保社区教育有序深入推进。在此基础上,实现社区教育社会功能的积极拓展,能为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提供重要的支撑。三是努力构建一支素质过硬、业务较强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与服务队伍是成功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只有具备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强大的志愿者队伍、数以万计的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融入,社区教育之花才能常开常新。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不断深化。一方面,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深厚的社区教育资源的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社区教育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居民数量和日益增强的社区居民学习需求。这既对实现社区教育多元化发展提出要求,也将成为社区教育覆盖面进一步拓展的关键。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实践探索,努力提升社区教育的规模效应,积极加强社区教育发展的模式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更广泛的学习需求,还可以进一步引领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深入推进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作者:王仁彧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业余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王萌萌.欧洲终身学习计划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6).

[2]陈乃林.创新社区教育治理体系略论[J].职教论坛,2014(5).

[3]张鸿韬.台湾成人教育探析[J].成人高教学刊,2007(2).

[4]汪国新.社区教育:提升城乡居民的幸福力的有效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8).

[5]李学红.社区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6]叶忠海.新型城镇化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8).

社区教育发展篇9

关键词:社区教育呼和浩特服务体系

一、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1.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社区管理部门健全,人员配备完整、系统设施完善,各种职能运行正常,但在社区教育工作上,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仅有部分社区的老年大学开设“老年书画班”、科协的“科普班”及部分社区自开的“老年心理健康班”,大多数社区无任何社区教育活动。同时,参加社区教育的群体也非常单一,仅仅是常住社区的老年人。教育内容偏重老年人爱好、需求。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及驻区单位的多层次、多种类的需求。先进的社区教育应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满足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人员的需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完成社区教育。而现阶段的社区教育是缺乏系统规范的组织、缺乏长远规划、缺乏行之有效的安排。长此以往,不仅社区失去了组织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连学员也没有了学习兴趣,社区教育就会陷入停滞、无活力、走形式的状态,无法有效连续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2.社区发展不均衡

呼和浩特市的社区发展极不平衡,新建社区的硬件设施齐全,条件优越,工作人员配备整齐、素质高、工作环境好,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老旧社区的硬件设施落后,工作人员老化、素质相对低,工作条件差,已远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部分老社区改造难度很大甚至根本无法完成改造,连最基本的社区职能也不能发挥,就更不用说社区教育了。这样的现实情况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的推广与发展。

3.社区教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

呼和浩特市各个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需求也各不相同。以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高级知识分子等为主要居住对象的社区,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层次较高,以满足精神需求、健康需求为主。而老企业职工、旧城区老住户、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社区,社区教育还停留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层次,多以学习教育知识、就业知识、工作技能为主。因此,在以往开设的社区教育课程里,呼市电大都先调查居民的实际需求,然后安排课程计划、开设课程,较好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大部分的社区居民和单位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4.呼和浩特市从事社区教育的主体不明确

虽然从事社区教育是很多机构和单位都能完成的事情,但片段式的、简单的、运动式的教育形式和自行安排教育内容对社区缺少针对性的教育方式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教育突出地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思路、缺乏统筹的安排、缺乏科学的考察、缺乏有序的组织、缺少有层次的教师、缺少相关机构的支持,所以,各机构和单位就成了敲锣打鼓地组织开幕式,请领导和新闻媒体参加社区教育仪式,以后的教育效果无人负责的运动式社区教育活动,这样的社区教育不是居民真正需要的社区教育。

5.基层社区缺乏积极性

各社区日常事务繁杂琐碎,无暇顾及社区教育,虽然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但由于工作繁忙,经费缺乏、场地匮乏、人员不足而不得不放弃社区教育。同时,社区的工作人员对社区教育的概念也较模糊,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聘请教师、培训教师及解决社区教育的对接问题。

综上所述,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已成为提高社区居民素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呼和浩特市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社区教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关心。城市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矛盾,很多矛盾都需要社区教育去进行调和,同时,城市发展也是在为社区教育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社区教育是在社区建设中最主要和核心的要素和内容。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要紧密依靠教育来实现,这是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柱。

社区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起点和抓手,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推动着教育的变革。而社区教育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特点,可以起到弥补学校教育这方面缺失的作用。

社区教育首先要以了解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居民素质为目的,切实做好社区需求的教育培训。居民如果想了解政府决策,社区教育就提供“时事及政策讲座”;居民如需要再就业,就会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化培训、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教育求真务实的态度是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保障;方便、快捷、就近是社区教育的优势;成本低、见效快、覆盖广是社区教育效率所在。

1.由专门的教育机构组织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也是内蒙古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聚集地。社区教育是实现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基础之一;社区教育应该面向本社区全体成员,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旨在提高本社区全体成员的人文素质、生存技能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与社会的最广泛融合,摆脱教育功能单一化、学校化的狭隘属性的教育。由专业教育机构组织社区教育不仅会提高教育的质量,还会丰富社区教育内容。职业学院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社区教育的优势,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师参与教育能解决社区居民获得就业技能的需要、改善生活的需要、陶冶情操的需要。

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自身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呼市建立多处直属电大学习中心,网络已普及并覆盖全市,同时,呼市电大也拥有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建起了呼市电大终身学习网,能够通过网络完成社区教育。呼市电大并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教师资源就成为呼市电大社区教育的共享资源,从职院教师中招募志愿者教师,经系统培训后,深入社区进行社区教育。呼市电大从事社区教育已有三年,为社区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入门与辅导操作、合唱团、书法绘画班、婴幼儿行为规范教育、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道德教育等多种社区教育课程。不仅呼市电大在教育与培训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社区教育经验,还能够按社区的需求培训教师定制课程,组织社区教育教学,呼市电大已逐渐成为呼市地区社区教育的主要力量。

2.社区的大力支持

有针对性的社区教育才会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才能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社区的工作也好开展。在社区系统中,区属社区办和街道社区办是基层的政府机构,最贴近群众生活、最了解民生、最熟悉居民,所以基层社区办真正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把居民的需求与教育机构沟通,教育机构才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专家定制课程,并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改善社区的学习条件,加强网络的全天候使用,免费教育培训、由政府指导和引领,有政策支持,专业教育机构、志愿者的补充会使社区以积极的态度、持久的生命力投入到社区教育中。

3.实效的政策及充足的经费支持

社区教育是一项全民受益的教育,可以丰富全民生活,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化解社会矛盾,传递政府思想。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是社区教育的风向标,引导社区教育的走向。政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就是社区教育的发展动力。积极鼓励部门机构参与、鼓励群众参与,能够增强社区教育的活力,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使社区教育成为群众生活所需的教育。社区教育是解决民生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单靠有积极性的几个机构和部门是无法把社区教育做大、做强的。

社区教育也是一项消耗资金的教育,没有经费来源的社区教育无法持久开展,社区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越早投入、就会越早受益,也会全面提升呼和浩特地区的居民素质及生活质量。

三、综述

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实质就是政府、社区、教育机构的三点共建的模式,缺一不可,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会稳固构建维系社区教育的支点。政府优惠政策与充足经费的支持,社区的有效组织和合作协调,教育机构的专业师资培训辅导,三方共同努力利用社区教育把呼和浩特市打造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居的典范城市。为了全面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近期呼市电大策划并逐步推出“全民有奖网上读书”活动,此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社区办和呼市电大三家联合举办。通过网上和网下两种途径,吸引社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学生参与。该活动设立一二三等奖,答题内容将结合要求市民必须知道和掌握的条文、法规及有关知识。此次活动将会把呼市社区教育活动推向一个崭新的水平。

社区教育必须由政府主导;面向社会不同人群生存和发展的多方面终身学习需要;以本社区居民为对象;内容多元化(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形式多样化(包括各种活动、面授教学、远程教学等)。经过上下努力,多方合作,使呼和浩特社区教育步入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社区教育发展篇10

1.先进的网络与通信设备为远程社区教育提供了发展前提

早期的远程教育只能通过广播单向传递声音信息,电视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单向的接收图像与声音信息,但只能定时、定点地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后的远程教育依托国际互联网技术与现代远程通信技术,人们不但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智能手机看到图像听到声音,而且可以进行实时的双向互动,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主动地学习。开放的网络环境与海量的教育资源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个人远程信息接收终端设备性能的不断创新,如笔记本电脑的无线上网,智能化移动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与广泛普及,为社区成员全天候个性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远程社区教育模式利用现代网络与个人智能终端实现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为社区教育提供了物质与技术前提条件。

2.良好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环境为远程社区教育提供了发展保障

运用远程教育促进社区教育发展,虽然具备了先进硬件的支撑,但也需要有不断升级的软件的运行,以及相应的日常维护,特别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与法律的保障。目前,各级政府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倡导终身教育的理念,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多次指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国各地都陆续出台了有关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法规条例,成立了终身教育委员会与社区教育委员会等机构,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的理念,在政策与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良好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环境,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与法规保障。

3.健全的系统与协调配合机制突破了社区教育发展的瓶颈

运用远程教育手段促进社区教育发展,还需要有具体的承载系统与机制,而现成的中央电大办学系统与协调机制,完全有能力并且已经主动地承担这个任务。30多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心倡导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实现有了现实的载体,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了具体的平台,特别是“开放教育”项目的开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如今,中央电大的“三网”遍布全国城乡,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分校以及县级学院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办学体系,加之系统内部配合协调机制的完善,电大系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如今,不少省市的电大又主动介入社区教育领域,目前福建省8个地级市已全部依托电大成立了社区大学,42个县(市)依托电大成立社区学院,全省电大系统“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五级社区教育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推动了全省社区教育的发展。某些地方推行的那种各自为政、封闭办学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与新任务的要求,而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突破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瓶颈。

4.广泛的需求与多层次的人群展现了远程社区教育的发展空间

当今社会,人们的学习需求空前高涨。从纵向来看,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占据重要阵地,而职前职后的技术培训与继续教育需求旺盛。从横向来看,学历教育的压力正在减轻,而休闲教育正在兴起;职业教育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不断延伸。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退休居家老人也有大量的学习需求。可以说,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正规的学校学习只能满足人生个别阶段的学习需求,而远程社区教育是个庞大的学习平台,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从早期教育到老年学习的终身教育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多领域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而远程社区教育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远程社区教育模式优势显著

1.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系统性强,利于整合社会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

远程社区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系统性强。它可以依托现代的远程教育技术平台,整合全国各个大学的网络社区教育优质资源;它可以依托电大的系统优势,整合各级基层电大社区教育的特色资源,促进各地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有些社区教育模式还是局限于个自属地来推进社区教育,缺乏系统思维与系统运作。如泉州电大分校举办的“刺桐讲坛”,一年举办三两次讲座,一次讲座只有百十个听众,效果有限。福建电大如何利用已经建好且已在使用的“福建终身教育在线”以及“福建电大在线”等多个平台的优势,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2.远程社区教育模式覆盖面广,利于解决区域性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的另一个独特的优势,是地域覆盖面广。但目前有些社区教育覆盖面太过狭窄,如鲤城电大的“依托电大成立社区学院模式”,其受益人群极为有限。基于福建省自然地理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远程社区教育模式更加适合于解决区域性教育不平衡问题。如果从更高层面来看,甚至可以使社区教育的各种资源传送到四面八方,覆盖全国的城乡,最终达到每一个具有网络接收终端(个人电脑或智能手机)的个人手中,以实现最大的信息覆盖,这对于解决我国区域性教育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远程社区教育模式有效性高,利于社区居民自主学习

远程社区教育模式还有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的有效性。目前有些社区教育模式都普遍存在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如泉州电大选择几个社区作为试点,各方投入不少人力财力物力,可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教育内容与活动,其有效性几乎为零。而远程社区教育,因为有远程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撑,有海量的社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储备,有各地电大教师的参与,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就有了许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他们可以非常便利地从平台中获取自己想要学习的资源,实现内容选择的充分自主。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对学习者的制约,为居民的自主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推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既然利用远程教育手段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很有必要,且具有充分的可行性,那么,基于远程教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该如何构建呢?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政策资金的保障、办学主体、学习客体、学习资源、拟达成的目标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整体系统效用。

1.各级政府应该从政策与资金方面来保障支持远程社区教育发展

社区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体系的向下延伸与向上发展。从纵向来看,可以从早期教育到老年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向来看,可以包含休闲教育、职业教育、职后教育、生活教育等。因此,各级政府在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时,更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首先,各级政府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远程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各级政府在提倡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等方面,已出台了不少政策。各地相继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的终身教育委员会,统一协调所辖区域内的终身教育工作,如福州电大在参与社区教育探素中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主导,电大实施、互相支持、合作共管”的社区教育新局面;其次,各级政府要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社区等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促进远程社区教育的发展;再次,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远程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保证远程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2.电大办学主体应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推进远程社区教育发展

在远程社区教育模式中,政府主要负责政策的制定,把握其大方向,而具体实施,还必须依托具备实施远程教育实力的教育机构,才能将任务落到实处。地方电大作为推进社区教育的办学主体,其实力与优势是其他办学机构所不能超越的。在远程社区教育发展中,首先,各级电大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政府的指导、授权下,积极地推进远程社区教育的发展;其次,远程教育是学习型社会中形成全民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切入口和基本载体,两者应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这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有力手段和有效保障;再次,要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设备的作用,如福建电大建立的终身教育在线的网络平台,就是一个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很好的平台,可以将其建设成开放性、公益性与自主性的远程社区学习超市,供全省各地社区居民自主学习,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效。

3.社会各远程教育机构应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推进

远程社区教育模式选择电大作为办学主体,是因为较其他高校与办学机构更具优势,但并不排除其他高校或办学机构的共同参与。许多知名高校在网络教育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地方老年大学在老有所学方面也成绩突出,某些民间办学机构在公益培训方面也有独创。在远程社区教育发展中,首先,应该把这些优质的资源,通过征集、购买、无偿提供等方式,整合到远程社区教育的公共平台上,让社区居民能进行自主学习;其次,社会各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大至覆盖全国、小到覆盖某个社区的各级“远程社区教育网络平台”来实现全民学习型社区的构建,如福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整合海西专栏、生活百科、学习资源等3大栏目,为社区教育提供大量优质资源。以学习资源为例,涉及社区教育4256讲,继续教育3205讲,职业教育1456讲,青少年教育3037讲,老年教育2424讲和农村教育1689讲,共6大类,较好地满足各个学历层次、年龄阶段和专业领域人群的学习需求;再次,社会上各种远程教育机构应该协同作战,互通共享各种优质资源,共同推进远程社区教育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4.社区属地居民应充分利用远程社区教育平台积极参与

远程社区教育模式还有赖于社区属地居民充分利用该网络平台,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收益。社区居民是社区教育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参与远程社区教育的学习。目前社区居民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从早期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学历教育到技能培训,从休闲教育到娱乐消遣,都不乏积极参与者。如泉州市的鲤城社区学院,有面向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面向工厂企业的培训,还有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培训。但如果利用远程社区教育的网络平台来开展社区教育,那么,受益者将不止局限于某个区域,某些人群,其整体效益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5.全民学习需求的个性满足将助推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的更新发展

远程社区教育模式能够较好地达成构建学习型社会与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能够使全民的学习需求得到个性化的满足。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年代已经到来,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需要的满足给予了更多的期待,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各级政府努力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鼓励支持人们终身学习;其次,电大系统充分发挥其系统与远程教育优势,推进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并得到民众的认可与参与。再次,全民个性学习需求的不断满足,也将反过来助推远程社区教育模式的更新与发展,使得远程社区教育模式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