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9:47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1

关键词:农村循环经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本文对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

1.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物质支持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即用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农村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集约、高效、持续的特点。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比较收益,也就具有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动力,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在农业生产上广泛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耕作与栽培技术以及饲养技术等。测土施肥技术、化肥深施技术、生物肥料的应用、农药的科学施用技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的应用、适时揭膜技术、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中都体现着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对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作用。正是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使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备了技术可行性。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循环经济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服务支持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为农民提供培训、技术、资金、信息等等方面的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农民能够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农村循环经济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

4.农民素质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能力支持

农民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方面,农民思想观念的提高使农民认可、接受农村循环经济,并且具备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另一方面,从生活消费角度考虑,农民可持续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和确立以及可持续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的掌握,必将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农民收入提高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经济支持

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经济能力就逐步增强,农民就有经济实力购买相应的机械设备、建造相应的设施、采用相应的技术。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有意愿去尝试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设备、新的生产技术,以期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就会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环境意识会逐渐增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意识也会逐渐增强。

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

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

2.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

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3.农村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

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

三、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

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为农村循环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体系,而农村循环经济使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在发展顺序上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而应该协同推进。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农村循环经济只不过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没有农村循环经济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农村循环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的协同推进,才是最优的选择,也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安:循环经济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2).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2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秦巴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地建设为载体、产业化经营为抓手,优化区域布局,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用市场手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发展壮大银杏(采叶园)、椪柑、板栗、水禽等四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夯实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基础。

(二)目标任务。全乡新建银杏(采叶园)基地1500亩、椪柑500亩、板栗500亩、新建水禽养殖小区1个;新培育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创建"名牌产品"1个。

二、工作重点

(一)壮大产业基地。以六家坝村为板栗产业带、沙河村至葫芦井村为银杏产业带、新店子村至方居庙村为椪柑产业带,集中连片新定植银杏1500亩、椪柑500亩、板栗500亩。依托宝源白鹅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麻鸭(白鹅)养殖小区1个,养殖小区新建圈舍1000平方米,存栏种鸭、种鹅分别达到3000只和2000只以上。

(二)创新经营机制。积极推行"龙头带动、农民主体"的模式,把农民组织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之中,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采取专业合作社、反租倒包农民土地、建立种植养殖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互惠互利、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三)争创名优品牌。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大力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申报"骑龙椪柑"名牌产品。

三、扶持政策

(一)银杏产业扶持政策。银杏(采叶园)种植面积达到200亩以上的村,对种植户每亩每年补贴200元,连续补贴3年。为定植银杏500亩以上的村配备技术员1名、2000亩以上的村配备技术员2名,按每人每月1000元补贴技术员工资。

(二)水禽产业扶持政策。对新建的标准化水禽养殖小区圈舍,经验收合格后按50元每平方米给予一次性补贴(已纳入中央、省级项目建设的除外);对存栏白鹅种鹅200只以上的养殖场(大户)按50元每只每年给予补贴,对存栏麻鸭种鸭500只以上的养殖场(大户)按20元每只每年给予补贴。

(四)奖励品牌创建。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有机食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首次获得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乡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乡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乡农技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骑龙乡"22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农技服务站,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村、乡属相关部门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落实专人负责"221工程"相关产业发展工作。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咯机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店镇要带领4.6万群众在现有的基础上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足实际、依托优势、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做好、做活农业、农村、农民这篇大文章,要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要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设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的突破。

要围绕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结合任店实际,按照。东部粮油、西部林牧、果蔬园艺、纵贯南北、种植养殖、齐头并进的思路,大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农产品现代营销为龙头、以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区域化布局与专业化生产的特色种养业为基础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积极引导群众由传统农民向知识型、创新型农民转变,依托山水资源优势,以建设。绿化经济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观光农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建设。

二是要在提高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聚集上取得新的突破。

任店镇是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但还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乡镇企业集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龙头,推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提高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发挥乡镇企业在投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特色种养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作用。

三是要在提高农村社区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的机遇,立足任店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全面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水平和文明速度之路。加快中心村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社区服务业,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深化社会保障、土地征用和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大病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农民就业和生活基本权益,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子、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具体来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庄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养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要大力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培训,尽快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和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现阶段,农业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食品,又要满足工业化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既要承担生态保护、观光休闲和历史传承等功能,又要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的目标。这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现代农业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求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观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用高新技术武装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状况,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也不相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走的是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二是以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走的是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学习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农业应该选择第二种模式。即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资源,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

当前,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推广力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质,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建设;把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我国、本地区自主研究结合起来,进行技术组装集成,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要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投入,建立和健全乡村级农业技术队伍;要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下大力气培置农村科技示范户,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根据我国国情,要高度重视土地、水及环境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走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大力培训乡村农民技术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成果是重要的农业资本。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广大的群众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基础。因此,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根据本人几十年从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提出如下思考:

1、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找准着眼点。

当前,发展高效农业,节水、节能农业,无公害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培训工作的着眼点。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配合政府搞好生产结构调整,整体开发规划,并应把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及其他设施栽培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双垅全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下微滴灌技术,新品种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灾害性天气预防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先进技术,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

2、深入农业第一线,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鉴于我市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限,接受新事物有一定困难的实际,培训工作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用农民群众的语言,采取声、形、图结合的办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浅显的道理,使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

3、帮助乡村建立健全农技员队伍,充分发挥农民协会的作用。

面对广大农村、千家万户农民,光靠少数专家和市、县(区)技术人员的培训,科技成果很难进村入户。应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网络,采取层层培训的办法,加快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基层农民协会、专业协会,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他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的示范最具有说服力、带动力,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因此,要帮助乡、村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协会及专业协会,并把他们作为基层培训的重点对象。

4、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科技素质不高,我市区域性经济差异大,种植作物种类、方式多样的现状,培训的形式应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可采用农忙时一事一训,农闲时系统培训;室内课堂式讲授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召开现场会议与组织学习参观相结合;文字讲述与播放光碟相结合……达到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能掌握,用得上,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目的。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5

“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改革试验任务,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强力推进、攻坚克难,改革力度持续加大,改革举措加快创新,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改革典型不断涌现,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但也要看到,龙江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机遇,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要坚持规模化生产,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把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作为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依法依规开展试点,摸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操作模式和技术路线,重点研究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给农民吃下“定心丸”。把搭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作为规模化生产的关键,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农民流转土地提供“短平快”式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把完善农村土地纠纷仲裁体系作为规模化生产的保障,加快建立“一庭三室”,全面落实仲裁工作机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法定机构受理、有专业人员审理、有固定地点办理。

要坚持合作化经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化经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种植养殖结构调整,有利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有利于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注重经营主体发展多元化,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保持适度规模,适合什么类型就搞什么类型,适合搞多大规模就搞多大规模。注重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守住法律底线、按照规矩办事,支持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社和规范社建设,决不允许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决不允许变更土地使用性质,决不允许打着改革旗号套取资金、谋取私利。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合作和联合,打好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组合拳,推动产供销、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重组。

要坚持产业化发展,切实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采取市场化运作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强、中型企业做大、小型企业做精,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技术创新延伸拓展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延伸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畜禽、乳制品等产业链,大力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抓好优化整合叫响绿色食品品牌,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把引进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与突出龙江特色结合起来,支持本地品牌发展壮大,提高龙江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教育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讲,他们却并非是单纯的受益者,更多的则是在现代化浪潮裹挟下的被动接受者。“无论是以民族传统还是以现代化、科学、文明等为教育内容,都是以忽视、贬低、解构乡村当事人的主体性作为推进教育的方式的”[1]。在被动接受现代化语境改变的过程中,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更是让许多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有苦难言,进退两难。在后现代化时代,理性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征及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厘清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首先,当今中国,哪些地方可以成为农村,即农村在哪里呢?其次,农村教师是由哪些人构成的?最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到底应该怎么样呢?唯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才能明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农村在哪里?

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里,还是在百度引擎上搜索“农村”这个关键词,得出的词语释义都是“不同于城镇、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上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是我国主要的国民居住形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也不断地由农村型转化为城市型。在城镇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实际上产生了三种分类:一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仍然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二是位于城市或城镇边缘城郊农村;三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种类型的农村乡土气息浓厚,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方式;第二种类型的农村处于转型期,没有摆脱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同时受城市价值取向的驱动,或被动或主动地接受着城市文化;第三种类型的农村虽然还给自身冠以“村”的名义,但是实际上生活方式已经完全城市化,然而在这种新农村中依然还可以闻到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简单概括上述三种类型的农村,第一种是尚未现代化的农村,第二种是处在现代化边缘上的农村,第三种则是已经现代化的农村。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一直氤氲在这些农村的上空,只是或浓或淡罢了。对于农村的理解,不能脱离乡土文化这个词语,乡土文化滋生和孕育于农村,是农村的精神象征。笔者认为,对于农村的理解不在于户籍制度,而在于这些地方是否体现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从“乡土文化”的视角探究农村,有利于打破城市取向的霸道农村现代化发展理念,更有利于建立适合且体现我国农村发展的特殊性的乡土语境。总之,农村并不遥远,农村就在“乡土语境”里。

(二)农村教师是哪些人?

随着我国当代农村实际情况的变更,农村的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学校可依据农村的三种类型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位于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农村学校;第二类,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第三类,现代化的农村学校。在这三种类型的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的队伍构成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多数来自于当地农村,仅有较少接受过大学教育,少数为城市的支教老师,此类农村学校经常面临师资质量低以及师资匮乏的窘境,且流动性极大;位于城郊的农村学校中的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来自于当地的城郊农村,也有的来自于周边的城市,因为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得了城郊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格;第三类的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前两类农村学校难以企及的,因为这些学校已?达到了城市学校的办学水平,师资也多数来自当地的新农村或者周边市区,多数都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位于尚未现代化的农村,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是非常浓厚,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能够获得现代化资源非常少,因此他们是一个欠缺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由于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上,地域经济条件是有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现代化资源较多,然而由于处于转型期的农村,这些学校的农村教师很容易迷失在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浪潮中,而丢失了本应该保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转型危机。现代化农村的农村学校除了名义上被冠以“村”之外,实际上这类学校的农村教师享受着同城市学校一样的现代化资源,在他们身上却很难再看到乡土文化,原因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行为显示了自身与整个乡土社会的不同,而乡村社会在给他们贴上‘城里人’的标签之后,也不可能同时再把他们视为‘村里人’或者‘自己人’”[2]。因此他们是现代农村中过度现代化的群体,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农村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他们有的面临着欠缺现代化的危机,有的面临转型危机,还有的则面临着过度现代化的危机。

(三)何谓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展对高质量教师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城市教师的特殊群体,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单纯按照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来要求,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应建构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理念。例如,对于那些正处于欠缺现代化危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以提供现代化资源支持和增加农村教师现代化培训为目的”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对于那些正处于转型危机的城郊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应该建构既能够使他们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现代化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而对于那些正面临着过度现代化危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农村教师,则应该建构帮助他们科学利用现代化资源并回归乡土文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概言之,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其实都涉及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乡土性,即坚守乡土文化,因为农村学校位于乡土文化中,而农村教师应该成为乡土文化的代言人;二是现代性,即获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技的资源支持,因为农村学校并不是真空的,它们需要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而农村教师更需要利用各种现代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即是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目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既能够坚守乡土文化又能够提升自身运用现代化资源的素质,进而提升不同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无论是身处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对于处于弱势位置的农村教师而言,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农村教师来自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农村学校,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差异很大,所以,应该从乡土语境的视野来探究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一)多元化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众多,不同地域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正应了那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过去十几年推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刚性标准――即以城市取向来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农村教师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危机。时过境迁,在过去刚性的现代化措施的推进下,不同地域的农村教师现代化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结局。现在再来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打破刚性标准,建立弹性理念,鼓励多元化的农村教师发展趋势,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不同于城市之处在于它的乡土文化,农村的每一个人都浸染在乡土文化中,不同地域的农村又具有不同的乡土文化,多元化的乡土文化必然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性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三类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所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是不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建构多元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二)乡土化

正如目前央视7套的纪录节目《乡土》所传递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理念一样。乡土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今日的乡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理论上,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农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的坚守者,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欠缺现代化农村学校中坚守的农村教师,虽然他们身上的乡土气息依然浓厚,但若是他们有机会接触现代化教育,在强势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他们或许也早已抛弃了乡土文化的“土”外衣,而穿上了城市文明的时尚新衣。在转型期和已经现代化的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在城市文明的诱使下,他们正在努力摒弃“乡土”带来的烦恼。“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大多数‘身在曹营心在汉’,常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城市情结。”[3]“乡村教师的话语并不针对乡村生活,而是自身生存环境之外的现代化语境,其在无意中成了学生远离乡村文化土壤的帮凶。”[4]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导致乡土文化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城市文明的强势进攻。似乎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提到“农村”、“乡土”等字眼,就会让人联想到贫穷落后,一提到“城市”,就意味着文明和富裕,其实以上种种都是线性的思维在作祟,这也是传统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唆使。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文化,反而,具有乡土性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更适合我国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实际情况。

(三)现代化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提倡从乡土语境中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指出单纯地按照城市取向的现代化标准来要求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农村教育实际的,这并非不认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农村教育现代化依然是当务之急,因为城市教育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农村教育的落后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农村教育必然需要先进的现代化资源的各种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明晰现代化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现代化只是帮助农村教师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工具;现代化并不是舍弃乡土文化,而是利用现代文明中的各种先进资源来更好地保护和坚守乡土文化。经??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师最迫切需要提升现代化素质的,因为他们身上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多少带有一些乡野之俗气,缺少一些乡土文明之雅致。笔者坚信,通过提升他们的现代化素质有利于化俗为雅。而其他两种类型农村学校中的农村教师并不缺乏接触现代化资源的机会,对他们而言,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让他们重拾对乡土文化的兴趣,积极利用现代化资源来弘扬乡土文明。

(四)协同化

在过去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霸道的城市取向标准使得农村教师处于文化冲突之中。也就是因为这种文化冲突,面对城市文化的强势诱惑,有的农村教师片面地放弃了乡土文化,奔向城市文化,然而他们在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却遭遇了身份认同危机的尴尬境遇。在当今提倡协同并进精神的时代,农村教师遭遇的文化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必然引起人们的深刻认识。时至今日,协同发展无外乎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三类农村学校的发展差距决定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的农村教师采取不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而且三种策略必须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必然存在文化冲突,二者完全可以协同共生。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协同多元的视角看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来坚守和弘扬最代表中国农村特色的乡土文化。只有建构协同化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才能够保证当今时代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适合当地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

当下的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从乡土语境出发,结合多元化、乡土化、现代化以及协同化等特征于一身。这也就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即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既坚守和弘扬乡土文化,又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素质。但事实上,无论哪种类型的农村教师在过去十几年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或多或少遭遇了文化冲突、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价值取向的混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科学定位是当务之急。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迷失

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然而,当下的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就像一只迷途中的羔羊,在行走的?^程中,迷失了初心,混乱了方向,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陷入了价值取向存在冲突的尴尬境遇。到底是走向城市还是坚守农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农村教师群体在适应国家教育要求和满足乡村社区需要之间产生困惑,在国家控制与乡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冲突。”[5]农村教师在国家要求的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乡土文化所需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之间陷入了迷失。

那么,农村教师为什么会迷失呢?笔者认为,农村教师在过去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迷失在了线性的现代化语境中。人们一般将“现代性”理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实,传统的“现代化”所代表的是一种霸道的文化侵略。“现代化”一词从西方学术引进而来,历史上,人们认为西方文化就是进步的,西方文化所代表的一切就是“现代化”,走向西方文明就是走向现代化。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依然没有改变对现代化的线性理解,同样认为,城市文化比乡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人们必须走向城市文化而丢弃乡土文化才能走向现代化。“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相对于农村来说总是意味着‘进步’,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优先指标。城市化意味着地区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的相对集中,意味着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区的扩散。”[6]在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语境中,城乡二元割据的现象越来越大,农村教师必然会陷入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冲突之中,更不可避免地陷入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农村教师身份认同低下的事实已向社会发出了身份震惊(identityshock)的信号,究其深层次原因,社会转型导致的农村教师的身份优势正在丧失不可忽视。”[7]在传统的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师走向迷失是必然的后果。因为,在城乡二元分割体系下,农村教师“很难通过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去转换政治资本与经济资本”[8],而与此同时,在意味着先进和文明的城市文化的高度诱惑下,农村教师很难不陷入价值取向的混乱之中。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回归

“现代化”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始,人们就提出要走向现代化。而在经历三四百年的发展之后,“现代化”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因为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化时代。后现代化时代是一个提倡多元思维的时代,当今,对现代性的理解应超越线性思维的束缚,走向多元思维。现代性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比乡土文化进步,反而乡土文化有许多城市文化所不能取代的地方。毋庸置疑,城市文化有着其不可忽略的进步之处,这是乡土文化无法能比拟的,然而走向现代化是学习其先进之处来弥补乡土文化的不足,并非要将农村变成城市。在后现代化时代,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可以协同并存的,并且农村学校在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将农村学校办成特色学校,促使农村教师发展成更具乡土特色的专业教师。在后现代化时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回归多元化思维,回归理性。

为了避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再次陷入迷失之境,在后现代化时代,我们要思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才能回归理性呢?首先,加强在社会上对乡土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只是农村要重视乡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整个社会都需要加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其次,增加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的经费支持力度。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现实,这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农村学校以及农村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农村教师能乐其师,乐其业。“中央政府在政策层面要督促省级政府制定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尤其是制定农村教师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尤其要大幅度提高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7]再次,增加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在不少农村学校中,有许多农村教师来源于城市,甚至居住于城市,在他们身上很难到找到乡土文化的存在,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乡土文化培训,使农村教师爱上乡土文化。因为“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法制意识,创新本土文化,及时表达政府意愿与党的方针政策,开创先进文明之风气。”[9]最后,提升农村教师的现代化素质。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化素质是人人需要具备的,担当农村教育重任的农村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现代化素质,才能说他具有了从事教育的专业技能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7

〔关键词〕农业基本法;基本法农政;综合农政;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三化同步”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1961年制订《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三化同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1950年增长10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比战前增加2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1950年代出台了《农地法》、《粮食增产5年计划》、《奶农振兴法》、《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195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1959年成立“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本政府研究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从1961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农业基本法》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20世纪60—80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一)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基本法》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年颁布《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年的10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13695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9.3%(见表1),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生产现代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业生产结构。1962年开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50%。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2.4—9.1%,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9%(见表2),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年修改《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30a为标准)、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年总投资2209.2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24.8%(见表3),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二)综合农政与农村“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197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综合农政》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业现代化的加强。1969年制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年修订《农地法》、1973年修订《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在1968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年颁布了《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和《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工业再配置促进法》和《国土利用计划法》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年实施《农业基本法》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一)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1962年修订《农地法》,1969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土地改良法》(1964年修订),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建设事业”和“农产品专业化生产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1956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261项。主要是围绕《农业基本法》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1960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Gatt(1954年)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和《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综合农政”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1960年到1975年的15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33695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10%。

1960年到1970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世纪70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三)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简新华。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1997,(10):80—84.

〔2〕夏恩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J]。农业经济,1995,(3):93—97.

〔3〕〔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1850—2000年[m]。东京:有斐阁书房,2003.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m]。东京: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97—116.

〔5〕〔日〕御园稀薄。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m]。东京: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6—11.

〔6〕〔日〕犬塚昭治。松浦利明。现代兼业[m]。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77—94.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8

〔关键词〕农业基本法;基本法农政;综合农政;三化同步。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时期。就农业和农村而言,也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来源由过去主要依靠农业转向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使农业和农村经历着深刻变化。在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进行、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央去年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但三者又是相互伴随、交织发展的统一体。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原动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能创造农业和农村以外的更多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工业化、城镇化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积累,搞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2]。

如何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农村“三化同步”的支持体系,就能够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日本在1961年制订《农业基本法》,依靠政府指导性政策手段、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积极的财政支持,成功地推进了“三化同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与日本农业基础比较相似,都具有人多地少、小农户分散经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尖锐等特点。正由于此,吸收并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日本《农业基本法》的实施。

战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粮食恐慌和农村衰落等困境,采取了经济自立政策,将发展重点由战前的军事工业和纺织工业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这一阶段,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工业的起死回生提供了机会,美国的大量战需品的需要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发展。[3]1960年,日本金属、化学、机械工业产值比1950年增长10倍。[4]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战争中成为废墟的城市也得到恢复,1960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6%,比战前增加2倍。[5]以此同时,日本也采取了积极的农业发展政策。1950年代出台了《农地法》、《粮食增产5年计划》、《奶农振兴法》、《农产品价格稳定法》等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但是到了195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外流严重,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和农业衰退等现象。对此,日本政府1959年成立“农林渔业基本问题调查会”,该机构调查发现,农业生产率低下、价格条件不利、雇佣条件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农工间收入差距、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的局面。因此,日本政府研究制定了《农业基本法》,从1961开始正式实施。

《农业基本法》规定,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同时,采取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和农业结构改善等三大措施,[3]达到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目标。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通过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来实现的。提高生产率、培养自立农户、实现规模化经营是中心环节。农业生产的选择性扩大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影响,通过禽蛋肉类产品和蔬果产品的生产扩大,一方面满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需要,另一方面对抗海外廉价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农业结构改善是以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大力发展设施园艺农业和蔬果、畜产品等高效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颁布《农业基本法》之后,日本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区域综合发展。其主要措施是“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20世纪60—80年代,日本政府利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的农业投入,大规模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了高效现代农业。对于农村发展,在继续加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在农村区域导入工业企业,进行村镇合并,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一)基本法农政与农业现代化。

实施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是,在调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同时保持农产品价格平衡,扩大蔬果、畜产品生产,改善农业结构,培养自立经营生产主体,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日本政府根据《农业基本法》有关条例,结合基本法农政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律,加大农业投资,改善了农业结构,积极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具体措施有如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农业基本法》制定之后,1961年颁布《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实施农业现代化资金制度。该制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农协系统资金,在国家贴息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设立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保证债务偿还。1960—1970年的10年间,农业投资总额达到13695亿日元,每年投资平均比例占财政总投资的9.3%(见表1),农户中长期资金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购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生产现代化程度。

第二,改善农业生产结构。1962年开始,日本政府在继续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同时,对农业生产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畜产业等需求增加的农产品,对工艺作物、设施园艺等高效特色农业进行选择性扩大;组建综合性农协组织;兴办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和农业机械等共同利用设施;促进农产品共同加工、共同销售体制;努力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些农业结构改善措施的影响下,1960—1970年,日本水稻生产农户减少了50%。与此相反,工艺作物、设施园艺和畜牧业等设施农业生产农户比例大幅度增长,增长率为2.4—9.1%,经营现代农业的户数占了近64.9%(见表2),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农村进入了繁荣时期。

第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后日本十分重视土地改良和农地造成事业,基本法农政实施后,1964年修改《土地改良法》,加大农业投资,大力发展农田基础建设,按照土地条件的规格化(30a为标准)、均质化要求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耕地整平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960—1970年总投资2209.2亿日元,平均每年占农业预算总额的24.8%(见表3),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地利用率。

(二)综合农政与农村“三化同步”推进.

基本法农政实施以来,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下农业农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基本法农政的弊端逐步呈现出来,如稻谷生产过剩,经营规模扩大进度缓慢,劳动力流出严重,农户兼业经营扩大,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6]因此197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综合农政》政策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基于农业基本法的综合农政的基本方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育成规模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农产品价格稳定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现代化;[7]通过农村区域引进工业企业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生活环境建设和村镇合并,建设农村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等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综合性政策。其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农业现代化的加强。1969年制订《农业振兴区域促进法》,加快了自立农户和兼业农户的收入,消除了与其他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奶业等大规模、高效率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调整农产品需求关系,稳定农产品价格,积极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化。1970年修订《农地法》、1973年修订《农业现代化资金促进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

第二,农村城镇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中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引起了城市周边地区的乱开发、耕地转用等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日本政府在1968年制定了《都市计划法》,一方面控制城市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了农村区域的城镇化建设。1970年颁布了《过疏地区对策紧急措施法》

和《农业生产者养老金制度》,推进了农村区域生产基础和生活环境综合建设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措施,促进了农村城镇化。

第三,农村工业化的推进。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鼓励农村工业化,颁布实施了《低开发地区工业开发促进法》、《新产业都市建设促进法》和《工业建设特别地区促进法》等法令,进行了工业配置的地方分散政策。1971年颁布了《农村区域工业引进促进法》、《工业再配置促进法》和《国土利用计划法》等有关农村工业化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户非农化创造了有利条件;[8]并且对于农村区域转移的工业企业实施长期低利息融资、税收减免、农民工雇佣补助等优惠政策。

三、农村“三化同步”推进的经验。

1961年实施《农业基本法》之后,日本政府在基本法理念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农村区域引进工业,进入新一轮农村建设。为了确保“三化同步”发展,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和财政支持政策。

(一)有效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基本法的理念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改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农地政策、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等政策措施。

1.农地调整。

首先是优良农地的确保以及有效利用政策。日本政府1962年修订《农地法》,1969年制定《农业振兴法》,实行了“农地转用许可制度”,有力地制止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耕地乱占用现象,确保了优良农地。其次为农地流转和自立农户规模扩大政策。根据《农地法》,促进土地使用权、转让权等所有权的合理化,重点支持自立农户的规模扩大,设立农协组织、农业团体等法人化农业组织。同时实施农业者养老金制度和农业生产者农地取得资金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2.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日本政府从土地改良着手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政策。首先,根据《土地改良法》(1964年修订),制定了土地改良中长期计划。同时,大力推进灌溉排水、农业用地开发、水田建设、旱地综合建设、修建田间道路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其次,针对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制定了“工业引进关联农业基础建设事业”和“农产品专业化生产事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对选择性扩大对象的畜牧业和蔬果生产采取了“畜牧业综合发展对策”、“果树农业振兴特别措施”、“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等一系列生产政策。通过政府融资与金融支持,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等养殖业和水果蔬菜生产。

3.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农业基本法实施之前的1956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基本法农政和综合农政实施期间,日本政府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控制农村区域人口减少,进行了农村综合建设模式、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排水事业、定居促进、高新技术工业集聚开发等项目,对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有力的法律体系。

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解决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些农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地被修改,为农业政策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法律体系复杂多支,共有261项。主要是围绕《农业基本法》这个农业母法而展开,涉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主要针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是应对农业国际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而设立的法律体系1.农业现代化法律。

从1960年开始日本农政从农业保护逐渐转变为合理主义农政。在此期间,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政策的首要任务,为此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法令。其主要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业、蔬菜、水果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资金、农业信用保证、农业生产组织化以及农地所有权法制化和土地改良等方面。为高效现代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农业结构调整法律。

日本加入Gatt(1954年)后,迎来了农业国际化时代。由于农产品进口税大幅度消减和取消进口限制,海外农产品大量流入国内,对本国农业的冲击很大。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修正和加强《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和《农村区域振兴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农业政策从价格政策转移到结构调整,修订农地法、粮食管理法、农业改良补助法、奶农振兴法等法律,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合理化。

3.农村综合发展法律。

基本法农政实施之后,使日本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是,稻谷生产过剩问题和农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失地农户和离农现象日趋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过疏化等凸现出来。因此,日本政府结合“综合农政”颁布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关于农协组织的合并和农村区域引进工业,新农村建设事业,山村、过疏地区对策以及农业生产等如何进一步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积极的农业支持体系。

日本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经验是积极的农业投资发挥的关键作用。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日本增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1960年到1975年的15年期间农业预算达到了33695亿日元,每年农业预算比重占财政预算的近10%。

1960年到1970年的农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补贴,20世纪70年代以后投资主要是农业结构改善、自然灾害对策、农村社保建设、技术开发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并且通过工业企业的农村转移,为农村建设吸收了大量的产业资本,加快了农村建设投资。这种积极的财政支持和农外资金投资,对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日本农村“三化同步”推进的启示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遇到的农业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比较相似。总结日本在经济高度增长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有许多启示。

(一)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

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并使这些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适应。从农地政策改革到农业生产政策以及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形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这些政策体系对我国目前解决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

日本在工业化、城市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时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农地的不断转用和农业劳动力外流、农村过疏化、农工间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通过建立《农业基本法》

为母法的一系列法律体系,在采用立法手段制止农地乱占用的同时鼓励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并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保驾护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日本的农业关联法律体系可以看出,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会更好更快地实施有关政策,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三)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日本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大了农业投入。农业投入方面首先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农田建设抓起,然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组织,最后投入农村综合建设,使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地建设和农业经营组织的育成,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日本经验还告诉我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能够促进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但是必须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农会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和农户兼业经营过度会难保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一些地方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和专业农户的大幅度减少现象,并日趋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头等问题。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转移,在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充满有活力的群体的同时,必须保护和培养专业农户与农业生产组织,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农业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简新华。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适度同步发展[J]。农业经济,1997,(10):80—84.

〔2〕夏恩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症结[J]。农业经济,1995,(3):93—97.

〔3〕〔日〕晖峻众三。日本农业150年—1850—2000年[m]。东京:有斐阁书房,2003.15—122、150—216.

〔4〕〔日〕一井昭等。农业结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m]。东京:中央大学出版社,1978.97—116.

〔5〕〔日〕御園稀薄。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再建[m]。东京:日本经济评论社,1985.6—11.

〔6〕〔日〕犬塚昭治。松浦利明。现代兼业[m]。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8.77—94.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9

在各方面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将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样,支持新农村建设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广大农村没有现代化,城市也很难真正实现现代化

带动农村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大责任。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管县,市管县体制本来是有利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但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下,却造成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客观现实。而目前,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已经从多方面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到了逐步改变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局面的时候了。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中国的现代化。在现行市管县的体制下,广大农村没有现代化,城市自然也很难真正实现现代化,至少是不能全面实现现代化。推进城镇化可以转移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农村是直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应当通过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特别在城乡建设规划上要实行统筹考虑和安排,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因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略,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可靠保证,又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城市如何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但重点应当是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通过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工业,着力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有步骤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小城镇转移,努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较快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值得指出的是,向农村转移的二三产业,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绝不能以牺牲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代价。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依托市管县的现行体制,进行包括城乡在内的统筹规划,使农村基础设施能够逐步与城市对接。重点是加强农村道路、通讯、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染治理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扩展包括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上马,必须纳入非农用地计划,做到高效节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特别是要利用城市丰厚的社会资源,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建设,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篇10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信息服务站;意义

2003年至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强调要推进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建设。2011年颁布施行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2012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加强面向基层的涉农信息服务站点和信息化示范村建设。2010年,科技部联合中组部、工信部启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2011年批准了山东、湖南两省,2012年初批复了安徽、河南、湖北、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工作,农村信息化示范全面开始实施,作为农村信息化实施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农村信息服务站处于关键地位。

一、农村信息服务站与农村信息化

从农业发展阶段来看,先后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信息农业,中国农业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现代农业和信息农业)一个叠加时期的叠加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信息化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农村信息服务站是指在农村一定范围内建立的配备现代信息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带动农民重视、学会搜集使用信息,为推动农村生产生活信息化为宗旨的多功能综合站点。在概念上,农村信息服务站是农村信息化的引导者、推动者,是基本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单元。农村信息服务站功能的有效发挥能促进信息流通、激发变革创新、打破农村发展困局,实现农村现代化和信息化,农村信息服务站对农村信息化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农村信息服务站对农村信息化的意义

(一)农村信息服务站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分布、信息、技术等各种资源分散状况,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利用。农村信息化缺少技术、资金、物质设备支持,其直接表现是农民缺少信息获得渠道及方法,缺少电脑互联网等自主性现代信息工具,而农村信息服务站点配备有懂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专业人员,具有获取信息技术的专业设备和场所。农村信息服务站既是农民获得信息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与信息技术接触中潜移默化提高了信息利用意识和信息获取技巧,在没有增加个人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获得并有用信息,为农民提供了现实的交流平台,农村信息服务站点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

(二)农村信息服务站是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关键环节

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上看,农村信息化重点分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农村示范站点建设两大系统板块,其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城市信息化的已有成果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真正在农村发展应用,受农村现有信息化意识、经济水平、技术手段以及农村经济体制的阻碍,存在着诸多困难。作为深入基层贴近农村的信息服务站点承担着一线思想解放、道路指引和信息武装等多个方面的任务,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力量,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信息化的实现程度与效果。而农村信息服务站点所必须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专业设备较多、资金费用较为庞大,农村信息服务站面临着力量薄弱、肩负任务较重、建设基础较差的现实。实现农村信息化农村信息服务站既是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政府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三)农村信息服务站是信息综合平台实现的桥梁

汇聚各种农业信息的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充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农民缺乏信息的获取途径、技巧与综合信息平台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障碍,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职能之一在于“推销”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的吸引力拉近农村和信息源之间的距离,实现农村生产增值增收、方便日常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平台价值,使农村信息服务站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得到有机融合。农村信息服务站是农村和信息源的中间沟通链接环节,成为农村信息化的桥梁。

三、农村信息服务站对“三化”的意义

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在促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其“外溢效应”不可避免的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时也对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产生重要影响。有利于农村剩余人力资源向城市聚集,解除目前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资源阶段性资源短缺问题,有利于城镇化、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

(一)促进农村现代化实现

从内涵以上看,农村现代化更多的理解为农村机械化过程。“农村现代化”一词本身包含着农村不够现代有必要追赶城市或者其他国家农村的意思,说明了农村与城市的不同步、农村发展落后的现实。

回顾农业发展历程,农村信息化应该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然而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采取了优先发展城市的道路,造成农村经济长期滞后发展,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也决定了农业大型机械推广应用在农村现有条件下受到诸多约束,农村产业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但是农业现代化的成果不可能直接跨越,跨越的只是一种发展方式,假设农村信息服务站点顺利发挥功能,信息知识激发了农村自我的改革与创新,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第一,农业出现产业化经营,土地资源越来越集中于一部分人手中,出现了农场式规模化经营。需要明确的是不要期望用信息化知识、意识、设备来信息化全体村民,因为农村信息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农业经营产业化,一部分人实现城市化,他们不是农村信息化的重点。

第二,通过信息技术的获取与吸收,在某些地方可能出现集约化经营,对土地农产品等进行更深层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而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表明了,农村信息化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信息在农村的价值得以发挥,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