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高产栽培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7:28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青皮冬瓜;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青皮冬瓜在龙南县生产历史悠久,小有名气。它具有耐贮运、质地清凉可口、水分多、味清淡的特点,是美味菜肴,在医药上具有清暑解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1品种特性

喜温,耐热,适应性强,丰产,植株蔓生,生长势强。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6~20节,每隔4~5节着生1雌花。瓜长筒形,顶部钝圆,瓜型较大,长约80cm,直径30cm,外皮青绿色,肉厚6cm,白色,组织充实,含水分较多,味清淡,质软滑。产量高,每667m2单产可达8000~10000kg。一般单瓜质量20~30kg,最大单瓜质量可获50kg以上。

2栽培技术要点

2.1栽培方式

采用单扛式: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架高150~200cm,行宽1m,支架“一条龙”有利于光合作用,省架材,降低成本。

2.2栽培季节与瓜地选择

青皮冬瓜于3月中旬(春分前后)播种,4月上旬移栽,6月上中旬至7月采收。冬瓜根群发达,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要想冬瓜高产,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土壤宜选择pH6~6.5,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水稻田,排灌方便,注意轮作。

2.3整地施基肥

土层深耕30cm,做成100cm宽的畦,按行距175cm,株距170cm,挖穴35cm左右深,每667m2穴施30担猪粪或鸡粪肥(有机肥1000kg),过磷酸钙50kg(穴施),做成高于地面7~10cm的瓜墩。

2.4播种育苗及定植

冬瓜喜温,龙南县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以上,春分前后播种育苗,地膜覆盖,床土播种,1叶1心移植营养钵,3叶1心至4叶移栽大田,膜内温度20℃以上。667m2栽350~400株。

2.4.1床土选择肥沃沙质壤土稻田,施腐熟猪粪渣,另可加入少量复合肥,一般以0.2%~0.3%为宜,做苗床。

2.4.2种子消毒。冬瓜种子因种皮较厚,不易吸水,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和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或50~55℃温水先浸泡10~15min(边浸边搅拌),预防苗期枯萎病、猝倒病等。可加入100~150mg/kg赤霉素浸种,以使发芽迅速且整齐。在常温下继续浸10~12h,然后再捞起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以30℃为宜。

2.4.3配制营养土。烤晒过筛的水稻土或塘泥,腐熟猪牛粪渣,谷壳或草木灰,配比为6∶2∶2,然后加入0.2%~0.3%复合肥混合拌匀装钵。

2.4.4冬瓜1叶1心时植入营养钵,温度20℃以上,保持干湿度,约15~20d达到4叶1心即可移植到大田,种植前2~3d用10%稀液肥配80%代森锌800倍药液淋苗,带肥、带药移植。

2.5大田管理

2.5.1前期管理

移栽至开花,主要是疏松土壤、除草;晴天施肥,苗小稀施,每50kg水掺尿素0.5kg浇淋;整枝,引蔓。

2.5.2中期管理

结瓜至成熟,是耗肥、耗水的高峰期,每隔3~4d浇肥水1次,每50kg水掺枯饼液肥0.5kg、复合肥0.5kg、尿素0.25kg浇淋。看苗施肥,重施速效肥,补施磷钾肥。同时,及时进行绑蔓,定瓜(1株1瓜),摘心,注意病虫害防治。

2.5.3后期管理

成熟期看瓜施肥,苗好色浓以浇水为主,苗差适当施肥防止基叶衰老,采取吊瓜、托瓜等措施,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2.6主要病虫害防治

2.6.1青皮冬瓜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日灼病等。防治病害主要以前期为主。

苗期猝倒病:用瓜克宁1000倍液+云大素-120(0.01~0.05mg/kg)1200~1500倍液喷施。枯萎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杀菌宝300~500倍液喷雾。霜霉病: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25%甲霜灵10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白粉病:初期用10%世高1500倍液或粉锈宁1000~1500倍液喷雾。日灼病: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冬瓜,减少阳光直射。

2.6.2青皮冬瓜主要虫害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冬季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目前谯城区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日光温室黄瓜的栽培面积发展更为迅速。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谯城区温室黄瓜栽培的产量和效益,已是谯城区设施蔬菜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现将冬季温室黄瓜的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精选品种

根据谯城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抗病、耐低温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或生产的黄瓜销往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选择黄瓜是否密刺、颜色深浅、把柄的长短等特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根据茬口选择品种的属性,一般越冬茬栽培应选择耐寒性强、早熟、早中后期产量均高的品种,冬春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寒性强、早熟前期产量高的品种,秋冬茬栽培应选择苗期耐热、结瓜期耐低温的中晚熟品种等。谯城区目前种植比较多的是冬美-2、冬棚巨峰、冬冠等品种。

2施肥整地

施足肥料是高产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施尿素1500kg/hm2、硫酸钾4500kg/hm2、标准磷肥2500kg/hm2、钙肥2700kg/hm2、镁肥500kg/hm2、有机肥150t/hm2,以上肥料除磷、镁、钙肥全部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外,氮、钾肥留1/2在黄瓜结瓜期进行追施。整地一定要精细,一般黏土或两合土整地做垄时,垄高15cm左右即可;如果是沙土地,做垄时一定要做高垄,一般垄高25cm以上,以利于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1,2]。有条件的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更好,在黄瓜定植行上按行距开沟,沟深25cm,宽60cm,在沟内填入25cm厚的作物秸秆,可以是新鲜的玉米秸秆、麦秸等,然后踏实,这样不仅节省肥料、改良土壤,而且增产效果明显。

3田间管理

在正常苗期管理的基础上,在营养土中适量加入氮、磷、钾速效肥,能促进壮苗,增加雌花的形成。根据多年的实践,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肥沃的非菜园土6份配成的营养土中,添加尿素300g/m3、磷酸二铵1.5kg/m3、草木灰5kg/m3,能促进壮苗,促进雌花的形成。在黄瓜苗期,温室内增施co2气肥,使白天棚内co2的含量达到800~1500mg/kg的浓度,可增加黄瓜前期和中期的雌花数,增加产量。黄瓜苗期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烟雾剂,能有效地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促进雌花增多、减少雄花的作用。利用揭盖草帘的早晚来控制日照时间的长短,创造短日照,一般日照时间每天8~10h,有利于雌花的形成。一般上午温度23~26℃,午后22~30℃,前半夜16~18℃,早晨8~10℃,昼夜温差为8~15℃,有利于雌花的形成[3,4]。

4水分管理

土壤湿度70%~80%时,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比土壤湿度90%以上时雌花多1倍以上,比土壤湿度40%以下的条件下雌花多2~3倍。因此,在育苗时土壤湿度要控制在80%左右,定植后土壤湿度要控制在70%~80%,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雌花的形成。一般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当卷须呈弧状下垂,叶柄和茎之间的夹角超过45°,中午叶片有下垂现象,此时应该浇水,宜安排在连续晴天的初期。浇水要考虑水温,一般地温与水温的差要小于4~5℃,大于此温差对根系生长不利。因此,应选择上午10时左右进行浇水。采取膜下浇水,在宽行里覆秸秆,以减少水分蒸发面积,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早上揭帘后,棚内温度在10℃以上时,进行短时通风,然后关闭通风口,温度升到20℃时,继续通风降湿,到棚内没有雾气时,关闭通风口进行升温,进行温度正常管理。

5植株管理

在植株缓苗进入正常生长期后,要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瓜须,正常情况下,叶片的功能期为70d左右,之后开始老化、黄化,不但失去光合功能,还要消耗许多能量。因此,对于功能期超过70d的叶片,要及时摘掉,以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并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的发生。在黄瓜4叶前喷施50~80mg/kg的乙烯利,能有效控制徒长,促进花芽的分化,增加雌花的比例。

6病害防治

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细菌性病害、灰霉病,这几种病有时单发、有时混发[5],防治时应注意区分,防治霜霉病可选择霜霉威、甲霜灵、冠菌清等防治;灰霉病可选灰霉净等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冠菌清、dt、细菌灵、农用链霉素等防治,在阴雨、雾、雪天气或晴天浇水后,采取烟熏或喷粉防治效果更佳。

7参考文献

>

[1]马长云.冬季日光温室黄瓜超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8(1):35.

[2]薛世库,张胜菊.冬季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3):17,26.

[3]钟松林.日光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02(4):44-45.

[4]秦勇,毛建让.日光温室冬季黄瓜栽培技术探讨[j].北方园艺,1997(3):8-9.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秋黄瓜;冬莴笋;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中图分类号S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0-0068-01

1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

1.1茬口安排

一是秋黄瓜。8月上中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9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收。二是冬莴笋。10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定植,翌年3月中旬采收。三是甜(糯)玉米。2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初采收。

1.2品种选择

秋黄瓜宜选择抗病抗逆、耐热、丰产性好、长势旺的品种,适宜品种有津优11号、津春4号、津春5号等。甜玉米应选择熟性较早、植株高200cm以下的较耐密植品种,如晶甜5号、粤甜11号等。

2主要技术

2.1秋黄瓜

2.1.1播种育苗。秋延后大棚栽培黄瓜,可采用直播法和育苗法。直播法节省育苗移栽的成本和用工,不会因移栽而伤根,秧苗长势强壮。其缺点是因高温多雨难以控制秧苗,往往出现缺苗断垄和幼苗徒长现象。育苗移栽法便于集中管理,在设施内遮阳、避雨、降温条件下育苗,秧苗健壮,根系发达,节省用种。

2.1.2定植。南京地区一般6月至8月上旬均可在大棚上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穴盘育苗,苗龄15~20d,也可以直播。株行距一般为25cm×50cm。

2.1.3温度管理。由于前期处于高温、强光照天气,不利于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必须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每天早晚和阴雨天充分见光,高温烈日中午覆盖。到9月下旬时,温度比较适宜黄瓜的正常生长,去掉遮阳网。进入10月中下旬就要及时覆盖棚膜,根据气温变化合理通风,调节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13~15℃。如遇寒流,可采取临时增温保温措施,使棚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1]。

2.1.4水分、肥料管理。在幼苗4~5片叶时追肥1次,用尿素75kg/hm2对水配成0.3%的肥水浇施,随后搭架绑蔓。此后至开花前都应控制水肥供应,当70%坐住果以后,此时温度降低,适宜黄瓜生长发育,应大水大肥管理,穴施三元复合肥(15-15-15)225kg/hm2或三元有机无机复混肥(10-6-9)450kg/hm2,随即浇透水。

2.1.5搭架绑蔓。幼苗4~5片叶时就应及时插架或吊蔓。架形一般采用人字架,每株黄瓜插1根架材,架材插在小行外侧,人字架交叉处用2~3根竹架横向连接绑扎,使之连为一体。如果吊蔓先在棚内两端设立柱,在其上部对应处固定铁丝,锦纶绳一端固定在铁丝上,另一端固定在植株基部,插架后基本上每周绑蔓1次,每次绑蔓时,要使各株的生长点朝向一致,并逐次交替变换方向,吊蔓朝一个方向上绕蔓。

2.1.6采收。及早摘除根瓜防止赞秧。结果前期光照、温度适宜黄瓜生长,此时结瓜多,产量也较高,可以1~2d采收1次。

2.2冬莴笋

2.2.1播种育苗。10月上旬播种,苗床宜做成宽1m的平畦。苗床浇足底水,种子混合干细土撒播,播种量1g/m2左右。覆盖0.3~0.5cm的过筛细土。播种后搭小(大)棚,上盖塑料薄膜防暴雨。同时,播种畦面覆盖遮阳网,待有1/3苗出土时,去掉遮阳网。苗床土不宜过干或过湿,温度白天保持在20~28℃,夜间保持在18~22℃,如遇寒流,加盖小棚保温。

2.2.2定植。深翻25~30cm,耙碎整平。一般做平畦,沟宽和深都是0.3m。每畦种5行,行距40cm,株距30cm,82500株/hm2。在起苗1d前,苗床地浇透水,挖苗时尽量带土坨,并保持根系完整[2]。

2.2.3田间管理。定植后3~5d,检查苗情,及时补苗。定植活棵后,以促为主,不能缺水,追施提苗肥1~2次,每次用尿素75~150kg/hm2对水后浇施。然后中耕除草,中耕时要细致小心,不要碰伤幼苗,促进根系发育。莴笋生长需较冷凉的气侯条件,初霜期来临前2~3d,也就是在11月中旬上大棚膜,在最低气温达-2℃以下时,大棚+小棚双层覆盖。莲座期要注意防冻及通风换气,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15~20℃,最高不超过24℃,夜间10~15℃。

2.2.4采收。在1―2月,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植株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即可采收上市。

2.3甜玉米

2.3.1育苗。一般采用128穴的育苗盘,进行轻基质育苗,苗龄控制在20~25d,壮苗标准为3叶1心,叶片肥厚、较浓绿,根系发达与基质凝结好。

2.3.2整地施基肥。定植前15~20d扣上大棚膜,施足基肥[3-4],施腐熟有机肥30~45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kg/hm2或三元有机无机复混肥(10-6-9)1200kg/hm2,耕翻粑平,做成2m宽的畦面,铺设滴灌,覆盖地膜,扣上大棚膜。

2.3.3定植。3月上旬定植,定植前按株行距30cm×50cm拉线定位。2m宽的畦面栽种4行,种植密度约为6.75万株/hm2。选晴天下午定植,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2.3.4肥水管理。在幼苗5~6片真叶发棵期,施适量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及时从侧面去除茎基部的分蘖,尽量不要损伤叶片。进入拔节孕穗期以后生长迅速,不能缺肥水,一般在12~13片叶时,用尿素150kg/hm2和硫酸钾复合肥375~450kg/hm2进行株间穴施,对促进幼穗分化、形成大穗影响根大,做到重追穗肥。

2.3.5选留果穗。每株选留1个发育良好的果穗,将多余雌穗及时摘除。

2.3.6人工授粉。开花授粉期如遇不良气候或散粉期已过时,可在9:00―11:00进行人工铺助授粉。

2.3.7采收。早采收,籽粒不饱满,甜度低、品质差。采收不及时,糖分含量下降,果皮变厚,渣增加,影响食用品质。一般情况下,当丝变成褐色、籽粒饱满时为采收适期,在授粉后20~24d采收较适宜。

3参考文献

[1]牛全根,崔卫国.秋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0):41-42.

[2]旷碧峰,余席茂,肖昌华,等.南方秋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3(4):14-16.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4

1.育苗时间

每一年的9月20日左右育苗,到翌年的6月中旬拉秧,生育期为9个月。

2.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的需求,黄瓜选择短把密刺抗寒抗病的高产品种,天津绿丰公司的琬美系列,琬美6号、琬美8号等;天津德瑞特公司的中荷系列,中荷10号、中荷15号,中荷6m12等;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的驰誉a1等品种。砧木大多选择白籽南瓜,抗病性强,结瓜颜色鲜绿,有光泽,商品性好。

3.农家肥的准备

以羊、马粪等热粪为主,每100米棚预备20方农家肥。农家肥必须腐熟发酵,不发酵会造成烧根、气害,甚至绝收等严重后果。农家肥在阳历的5-6月份备下,将其翻倒均匀,在朝阳处堆成堆,喷洒适量的清水后(半干不湿),盖上透明的塑料薄膜,闷至20-30天,可以充分发酵。然后移到阴凉处备用。

4.育苗

4.1浸种催芽

现在用的砧木基本都是白籽南瓜,亩需种子1千克。黄瓜亩用种量85-100克。先将种子放入干净的小盆中,少放一点温水泡20分钟,用手轻搓,把粘膜搓掉,然后将种子放在55℃的热水中浸泡15-20分钟,边浸边顺时针不停搅拌,直到水温降至25-30℃时继续浸泡4-6小时(黄瓜4小时,南瓜6小时),然后捞出用清水投洗干净,用湿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在瓷碗里放在25-30℃的温度下催芽。南瓜一般2-3天出芽,黄瓜24小时可出齐。种子胚根露白尖即可播种。如果发芽后不能及时播种,则可用湿毛巾将种子包好放在冷凉处(10℃左右)抑制幼芽生长。

4.2营养土的配置

用腐熟的农家肥与田园土按2:3的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的生根剂,如土质粘重,则可适当加入炉灰渣、沙子。每亩需要20平方米的育苗畦,接穗和砧木的育苗畦要东西分开做,便于育苗后控制温度。将育苗畦做好后,铺上10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拍实,刮平。

4.3播种

播种前将苗床一次性浇透底水,黄瓜先播3-4天(砧木是白籽南瓜),按2X3厘米的株行距在苗床上打上方框,每个方框平摆一粒种子,黄瓜覆土1厘米厚,南瓜覆土1.5厘米厚,然后覆上地膜。注意,南瓜一定要稀播(与黄瓜密度一样)。

4.4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前半夜控制在18-22℃,90%出苗后,赶紧揭去地膜,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前半夜14-16℃。注意待苗出齐,要及时放风,以防止瓜苗太细太高。南瓜苗如果太矮太粗,在育南瓜的苗床处减少放风,培育出标准的南瓜苗是保证嫁接质量的基础。出苗后,不旱不浇水,防止植株徒长。

4.5嫁接

(1)靠接法:先播接穗3天左右,接穗播后12-15天,长到一叶一心期,苗高7-8厘米。砧木(白籽)播后10-12天,两片子叶夹一心,苗高6-7厘米,开始嫁接。起出接穗和砧木苗,先去掉砧木的生长点,再用刀片在砧木幼茎上距生长点0.5-1厘米处向下斜切一刀,角度35°-40°,刀口长0.5-0.7厘米,深度为茎粗的一半。然后取一株接穗苗距生长点1-1.5厘米处向上斜切一刀,刀口长0.5-0.7厘米,角度30°左右,深度为茎粗的3/5,把两切口结合,使接穗的子叶压在砧木的子叶上呈十字形,用嫁接夹固定栽到营养钵中。

(2)插接法:先播砧木,砧木子叶展平后,再播接穗。在砧木第一片真叶手指肚大,接穗两片子叶刚刚展开时开始嫁接。嫁接前一天将砧木的第一片真叶掐去,第二天嫁接。嫁接的方法是一个人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黄瓜的子叶,将下胚轴放在中指上,用刮脸刀片在黄瓜苗子叶基部0.5厘米处与黄瓜子叶垂直的一面向下削成30°约0.5-0.8厘米长的斜面(把下胚轴削断),待用。另一个人将把嫁接签斜面朝下,从砧木紧贴子叶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叶柄基部成30°左右方向斜插,嫁接签贴近但不穿透砧木表皮,也不要插入髓部。接过切好的接穗,拔出嫁接签,将接穗迅速斜插入砧木切口内,使接穗与砧木吻合,砧木子叶与黄瓜子叶交叉成“十”字型,嫁接完成。

(3)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前三天,白天温度25℃-30℃,夜间17℃-20℃,低温20℃左右,相对湿度达90%以上,采取拱棚覆盖及遮光措施。嫁接后第四天起,白天22℃-26℃,夜间15℃-18℃,并逐渐通风见光,采用早晚见光,中午遮阴的方法,7-8天嫁接缓苗后可全天见光,撤除小拱棚。嫁接后12-15天断根。

5.定植

5.1棚室及土壤消毒

(1)高温闷棚:于9月末10月初,温室覆膜(最好用旧棚膜,低温时再换新的)后,高温条件下密闭5-7天。

(2)硫磺粉熏棚:高温闷棚后,为了进一步防止上茬作物残留的病虫害,还需要用硫磺粉(100米棚)5-8斤加敌敌畏2两进行熏棚。方法是将硫磺粉放在纸板上,每隔7-8米放一堆,用引燃物将其引燃,点燃时要从里向外逐渐引燃。

(3)土壤消毒:地面清理完后,把发酵好的农家肥撒在地面上,然后每亩地撒多菌灵500克,阿维菌素500克,喷施辛硫磷500毫升,再深翻35-40厘米。

5.2整地做畦

建议采用双垄或者单垄高畦栽培。双垄栽培方法一,做1.5米的畦子,作业路0.5米,起垄1米,畦高15-2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22厘米。双垄栽培方法二,做1.2米的畦子,作业路0.4米,起垄0.8米,畦高15-20厘米,小行距0.4米,株距25厘米。单垄栽培方法,做1.1米的畦子,作业路0,4厘米,起垄0.7米,畦高15-20厘米。在起垄处做单垄栽植,株距15厘米。上面用双铁丝掉线。亩保苗3800-4000株。

5.3底肥的选择

一亩地准备磷酸二铵100斤,硫酸钾80斤,钙肥80斤。均匀撒在畦子里,深翻35厘米,拌匀即可。

5.4定植

黄瓜苗龄30-40天。定植深度为种苗培养基和土壤表层保持同一水平,嫁接刀口距土层距离在2厘米左右,让土壤与培养基充分接触,不留缝隙,利于根系的伸展。定植时适当浇水,定植后6天左右浇一次缓苗水,缓苗水一定要浇透,一直到开花期基本不旱不浇水。缓苗后进行松土,隔3-5天连续松土两次。然后覆上地膜。

5.5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前7天,白天28-32℃,前半夜18-20℃。缓苗后,白天22-28℃,前半夜15-18℃。水分管理,此期温度好,秧苗极易徒长,管理以控为主,促进根系发育,如果造成徒长,结果期极易出现花瓜、花打顶,早衰等生理病害,建议黄瓜5节以下花全部抹去,以促根为主,为以后高产打下基础。当黄瓜植株长到15厘米,具有5-6片叶时秧苗已甩蔓,用渔网线配合落秧夹调蔓。

6.采摘期管理

6.1温度管理

12月份进入采摘期,采用变温管理法。上午温度超过32℃时放风,下午降到15℃时盖帘子,前半夜15-18℃,后半夜11-13℃,凌晨7-8℃。

6.2光照管理

每天上午清除薄膜上灰尘,最好放刀条布自然除尘,一般每米2条即可。在温度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早接晚盖保温覆盖物。

6.3肥水管理

根瓜长到15厘米左右开始第一次用冲施肥,以高钾型为主。每100米棚不超过20斤肥料,7天冲施一次。腰瓜采摘期冲施n、p、K平衡配方型的肥料,每100米棚不超过40斤肥料。进入低温期以后,尽量冲施生根养秧的氨基酸、腐殖酸等生物肥料,每15天-20天冲施一次,或根据棚温、地温、是否用滴灌等情况而定。必须严格控制水分,避免瓜苗寒根。浇水的原则是: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晴天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浇温水不浇冷水,小水勤浇少吃多餐,有滴灌的最好用滴灌,没滴灌的三九天最好浇埯水。

6.4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温室冬季放风量减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不利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施用二氧化碳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特别是在1月下旬-2月末,室内基本属于封闭状态,这时补充二氧化碳对黄瓜增产极其有利。可以用二氧化碳发生器,也可以用简单的二氧化碳专用吊袋。

6.5落秧管理

落完秧子,叶片不能少于13片叶,不能低于1.3米。植株最好保持在1.7米-1.3米。这样可以减少低温期冷害和高温期温度过高而影响产量。

6.6低温期留瓜管理

低温期保持2-3节一条瓜就可以,不要等幼瓜化掉再摘瓜,一定要在刚长出的幼瓜直接摘掉。这样彭瓜速度快,产量会更高。

6.7连阴天后管理

连阴天后突然晴天,室温不能骤然升得太高。此时地温低,植株弱,温度高造成根系吸水不足,地上蒸腾太快易使植株萎蔫,导致病害发生。所以不要直接打开草帘子,先打开几片花帘子之后,赶紧喷施农用链霉素兑百菌清兑叶面肥,然后再全部打开草帘子,避免植株失水萎蔫。

6.8立春后的管理

刚刚立春后,不能浇大水,浇一回大水死一回瓜秧,小水勤浇,三月中旬后,可适当加大浇水量。这一阶段,叶片大,节间长,瓜秧长得快,膨瓜慢,易化瓜,黄瓜起霜挂灰,高夜温造成的,白天温度正常管理,通过晚放帘子等控制夜温。三月中旬后,多施钾肥促进膨果,如果还未缓解花打顶症状,配合生根养秧肥,生长后期施肥一次浇一次清水,减轻土壤盐渍化。

7.黄瓜病虫害的防治

7.1病害

(1)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小斑点,病斑沿叶脉呈多角形,变淡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层。属于高温高湿的一种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结瓜初期以及立春以后。霜霉病的治疗用苦参碱,阿米妙收,杜邦抑快净,杜邦万兴等交替或搭配使用。

(2)黄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感病叶片上出现黄豆粒大小的黄白色斑点,后期逐渐扩大,连成片干枯。多伴随霜霉病同时发生。属于高温高湿的一种病,所以大部分发生在结瓜初期以及立春以后。在治疗上用特效药多效二号、多康、靶斑灵等。

(3)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雌花上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受害花瓣呈水浸状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属于高湿低温的一种病,所以大部分发生在春节前后。灰霉病菌属弱寄生菌,从刚开败的花头侵染,因此防治时用药应着重往黄瓜花头上喷药,蘸花可以有效地防治黄瓜灰霉病的发生(蘸花时加入适乐时)。灰霉病的药剂防治:特效药剂灰核敌、丙烷脒,该两种药剂属于生物制剂,无副作用,无药害。

(4)细菌流胶病:主要危害茎部。感病时茎部流出胶状物,茎部溃烂导致上部死亡,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极大。用药以可杀得叁千、喹啉酮、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因可瑞等交替或搭配使用。

(5)细菌角斑病:主要浸染叶片,初呈水浸状斑点后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后期干枯脆裂,形成穿孔,湿度大时,叶背面出现乳白色菌脓。多伴随霜霉病同时发生。在治疗上可用可杀得叁千、农用链霉素、噻菌铜、因可瑞等交替或搭配使用。

7.2生理性病害

黄瓜生理性病害主要有小老苗、花打顶、弯瓜、尖嘴瓜、大肚瓜、苦味瓜、化瓜、叶烧等多种症状。

(1)小老苗发病原因:土壤干旱缺水,蹲苗过很;地温低;水分过多,引起沤根。

(2)花打顶发病原因:地温低,地温长时间低于15℃;夜温低;施肥不足,干旱;施肥过多,伤根;冷天浇水,寒根;不及时采摘,养分截留。

(3)弯瓜发病原因:光照不足;肥水缺少;地温低;高夜温,昼夜温差过大或过小。

(4)化瓜发病原因:灰霉病严重;夜温高,后半夜温度长时间高于15℃;低温或连续阴天,气温长时间低于10℃;肥水过多,秧苗徒长;二氧化碳浓度长时间过低;植株密度过大;采摘不及时,养分截留。

(5)尖嘴瓜发病原因: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植株长势弱;彭瓜时肥水不足。

(6)苦味瓜发病原因:伤根、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土壤过于干旱;品种遗传。

(7)叶烧:高温干旱,不及时放风。

(8)大肚瓜发病原因:立春后棚内飞进蜜蜂导致授粉不均。应及时上防虫网。

黄瓜生理性病害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所以不要混同于其它病害,要从温度、湿度、光照、肥水等管理入手,避免发生。

7.3虫害

温室黄瓜主要虫害是白粉虱、螨虫、蓟马、斑潜蝇。用药以阿维菌素、阿维.炔螨特、啶虫脒、艾绿士(乙基多杀菌素)、哒螨灵等药交替或搭配使用。虫害可以在害虫发生很少时悬挂黄蓝板进行诱杀。黄板主要诱杀白粉虱、潜叶蝇、蚜虫,蓝板主要诱杀蓟马。每亩挂20-25块,高度以高出生长点5-10厘米为宜。

黄瓜病虫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措施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病虫害无害化治理原则。如果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菜田禁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在蔬菜上使用的限次和安全间隔期。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5

罗强,西南财经大学重庆教学部,重庆渝北,401120,电话:18580693099,

e-mail:

罗丽,四川资阳市简阳市工商局

收稿日期:2014-10-25

简阳市地处西南地区,当地有多年的早熟玉米、冬瓜栽培历史,但多数农户因种植结构不合理,管理方式粗放,光照、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经济效益始终得不到提高。近年,部分菜农尝试早熟玉米和冬瓜间作种植,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鲜食玉米已成为日常餐桌上的优质食材,市场需求量陡增,尤其是糯玉米、水果玉米等商品性好、耐贮藏的早熟栽培种。冬瓜含水量丰富、口感细腻、栽培方式简单、无需施用农药、绿色生态,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鲜食蔬菜之一,也是月饼、罐头等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市场需求量巨大。

目前在西南地区,大部分农户采用传统的单独种植的方式栽培早熟玉米和冬瓜,未充分利用立体栽培优势,单产收益率低。且冬瓜以无架栽培为主,授粉率低,瓜体与土壤接触面凹凸不平、上部着色不均匀、瓜形不正,导致冬瓜商品性大大降低,未实现增产增收。2013年,笔者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栽培管理模式、收益产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西南地区农户采用的早熟玉米和冬瓜栽培方式进行了优化,利用间作套种原理,对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科学调整,实现了玉米秸秆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作物生长优势互补,极大地提高了冬瓜的商品性及土地单产收益。现将其关键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技术

1.1品种选择

各地区可根据地域情况及当前市场供求情况综合考虑,选择表现优良的品种,如玉米可选择糯玉米、水果玉米等新优早熟品种,冬瓜可选择银辉冬瓜、黑皮冬瓜等优良品种。

1.2茬口安排

西南地区玉米播种育苗时间宜在2月中下旬,行距30~50cm,穴距40cm。每穴3苗,3行为1组,每组间隔2m。冬瓜播种育苗宜在3月上中旬进行,4月中下旬即可定植。冬瓜种植在玉米的组间隔中,居中栽植2行,行距1m,穴距50~80cm;每穴1~2株苗,每667m2栽培700~800株为宜。

1.3播种育苗

玉米、冬瓜播种育苗多采用穴盘、营养钵及方块育苗[1]等方式,可节约种子,提高发芽率。冬瓜播种育苗前用30℃左右温水浸泡10h,先进行集中催芽,再播种育苗,25天左右即可定植;玉米育苗在2月中下旬,20天即可定植。定植前施足基肥,可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

1.4田间管理

玉米、冬瓜定植后,破膜出苗期需要格外注意天气变化,早春气候变化多样,易出现低温雨雪或强日照干旱天气。幼苗生长以白天气温25℃、夜间18℃左右为宜。管理方式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如晴天时地膜午揭晚盖,低温雨雪时加盖薄膜。幼苗高30cm后,注意保水保肥,还要加强对根腐病、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病虫的防治。

1.5玉米适时采收

玉米的适时采收是该模式的关键环节。早熟玉米采收期一般在6月,鲜玉米可于授粉28天后采摘。对于糯玉米、水果玉米等优质品种,采后根据市场行情择机上市,必要时可冷冻贮藏。6月瓜蔓已超过1.5m,具22节以上节位,正值冬瓜授粉坐瓜期,此时玉米及时采收有助于为冬瓜提供生长所需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与冬瓜竞争,为冬瓜后期引蔓、授粉、坐瓜提供保障。

1.6冬瓜引蔓

玉米采收后将秸秆在1.3m处掰折,折而不断置于土中。随即对冬瓜进行引蔓,使瓜蔓攀附在玉米秸秆之上,使无架变成“有架”,同时也提高了授粉率。坐瓜后,随着瓜体质量不断增大,瓜尾坐在地上。这种“有架”栽培模式不仅使冬瓜在夏季高温时节避免暴晒灼伤,也改善了传统栽培中瓜体与土表直接接触而导致的着色不均、瓜形不正等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冬瓜商品性,深受市场青睐。

1.7水肥跟进

据试验观察,西南地区采用该模式栽培银辉冬瓜,水肥跟进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重施基肥,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40~50担(50kg/担),第二、三雌花稳果后,猛施追肥,该模式下栽培的冬瓜上市整齐度高,平均单瓜质量达20~25kg。

1.8因地制宜

早熟玉米生长周期140天左右,冬瓜生长周期约160天,各地采用该栽培模式时,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对播种育苗、采收引蔓、病虫防治等管理措施适时调整,合理选择品种、恰当安排茬口,高效利用土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效益评估

据调查估算,在该栽培模式下,667m2可产鲜玉米棒1800kg;冬瓜按每667m2栽植700株苗,每株按1个冬瓜计算,每个单瓜质量20kg,可产冬瓜14000kg。鲜玉米棒按1.5元/kg、冬瓜按0.6元/kg批发价保守计算,每年可实现11100元/667m2。若后期水肥跟上,冬瓜可连续坐瓜,还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鲜玉米贮存、冬瓜露地贮存[2]等管理技术,继续深挖该栽培模式的潜在附加值。

参考文献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6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越冬茬;栽培技术

越冬茬黄瓜栽培在菏泽市开发区的日光温室栽培中的比例约在60%左右,对菏泽春节市场新鲜蔬菜供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农民对日光温室黄瓜种植的积极性不太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建造日光温室投资成本较高,按1个60m长的温室来计算,年均投资约3700元,而菜农棚均收入一般在9600元;二是原有的日光温室保温性差,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特别是近年来频繁的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使严冬季节室内气温极低,与黄瓜开花、结果需要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光照存在非常大的矛盾;三是不少农户仍按照过去传统的经验技术管理温室,并没有针对天气的变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灾害,提高室温,度过严冬这段非常时期。也没有采取相应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使产品及时上市,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我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的161个日光温室进行了多年的增产、增收措施的探索和专题研究,摸索出了一整套建棚、栽培管理技术。 

1采用优质结构的日光温室,并运用多种措施提高温度 

优质结构的日光温室采光、保温性能比较好,是越冬茬黄瓜栽培的保证。建造优质结构的日光温室必须参照有关温室结构标准。大致来说,它由北、东、西3面墙体、保温屋顶、棚架及塑料薄膜等构成。墙体要有足够的厚度,须达到当地最大冻土层厚度的1.5倍。山东省墙体厚度一般为1m,后墙高度为1.8m为宜。后屋顶的厚度不少于30cm,取材可用玉米秸、麦秸等。较厚的后墙和后屋面可以在白天多积蓄太阳辐射热量。塑料薄膜最好采用无滴膜,较有滴膜平均增加光照15%以上。在严冬时运用多层覆盖,如盖双苫等来保温,最大限度减少夜间的热量散失,以保证黄瓜不受冷害。 

2品种选择 

用于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的黄瓜品种应具有耐低温性、弱光性,雌花节位低、坐瓜率高,且抗病、丰产、品质优良。目前,以新泰密刺、长春密刺、津优3号、中农13号为主。 

3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越冬黄瓜栽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产品能否按期上市的保证。菏泽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播种。实践表明:播种过晚,黄瓜幼苗及植株难以抵御12~1月的恶劣天气;播种过早,前期棚内温度偏高不易控制,易造成幼苗徒长,抗逆性差。 

4采用嫁接培育壮苗 

越冬茬黄瓜栽培应采用嫁接育苗,它不仅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还可以提高其抗寒性,使植株生长旺盛、早熟、丰产,结瓜期长达6个月,是黄瓜丰产的重要保证。采用嫁接培育壮苗首先要育出健壮的接穗黄瓜和砧木南瓜,具体操作技术如下:播前苗床应浇透水,水分不足会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易于老化。苗床营养土应富含有机质,无菌田土、腐熟农家肥比例为6∶4。播后出苗前气温应保持在28~32℃,夜间21~23℃;采用靠接法嫁接要求黄瓜比南瓜早播5~7d。苗床上黄瓜播种密度为3cm×3cm,过密易造成苗弱、徒长,覆土1cm。南瓜播种一定要密,目的是让南瓜苗稍微徒长一些便于嫁接,覆土2cm。齐苗后白天24~26℃,夜间14~18℃。并且可交替喷施500倍的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加强苗期病害的防治。 

当幼苗长到适宜大小时及时嫁接,即在黑籽南瓜2片子叶展平,黄瓜第1片真叶1cm宽时进行嫁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嫁接头天下午在苗床上均匀喷百菌清800倍液,第2天早晨,当子叶苗上露水下去后再嫁接,若带水珠嫁接,嫁接后伤口易感染,造成嫁接苗霉烂。注意:不要用手或布擦黄瓜、南瓜苗的茎部,一次起苗不能过多,以防止幼苗失水萎蔫。嫁接前用竹签或小铲起少量苗放在苗盘里。嫁接时先取出南瓜苗,去掉生长点,然后用刀片在南瓜子叶下0.5cm处自上向下斜切1刀,角度为30~40°,深达茎的中心,并在黄瓜子叶下1.5cm处朝上切一同深的斜口,深达3/5,斜面长约0.8cm。若黄瓜切口过短,断根后缓苗时间长,甚至枯死。而后将2个切口契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固定。嫁接后苗床盖小拱棚保温保湿,棚内温度保持28~30℃。栽苗时,在苗床上每隔10cm划出1条小沟,先浇水后栽苗,株距为10cm,这样不易把泥水沾在嫁接苗的伤口处,有利于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试验表明,嫁接后先划沟浇水再栽苗比先栽苗后浇水成活率提高27%。从第2天起早晚见光,发现个别苗有萎蔫时,抓紧盖草苫遮光;以后逐渐加大见光量,3d后,揭开小拱棚通风,以后逐渐加大通风量排湿,5d后酌情揭掉小拱棚薄膜,10d后给黄瓜苗断根,锻炼嫁接苗独立生长。 

5适时定植 

冬黄瓜于11月上、中旬开始定植,施优质农家肥180t/hm2,或者鸡粪30~45m3/hm2、二铵750kg/hm2、草木灰2250kg/hm2。深翻30cm,整细耙平。移栽前可对嫁接苗喷1次500倍的百菌清,傍晚对苗床浇透水,第2天,按小行40cm、大行80cm开沟,沟深15cm,每行撒施二铵0.1kg作定植肥,浇1桶水,边浇水边带水栽,株距27cm,栽完后扶垄,垄高15~20cm;覆盖1.2m宽地膜,掏出定植苗,在晴天上午浇透水,浇水只浇足小行,白天气温保持28~32℃,夜间15~20℃;定植时幼苗应具备3~4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深绿,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应尽可能降低夜温(6~8℃),采用大温差育苗,以增加黄瓜苗的抗寒能力,促进雌花的形成。

6加强田间管理 

6.1温度管理 

黄瓜生长发育的适温是18~32℃。3~5d缓苗后,白天最高温度不超过25℃,夜间维持在10~12℃。缓苗后应及时通风,控制黄瓜植株生长不要太旺盛。严冬前,棚内温度达到适温下线时,夜间要留通风口,即盖苫后,将后立柱上面的薄膜间隔扒开小缝,可减少湿气,并防止夜温过高,以后随天气转冷,通风量要逐渐减少。深冬时,一般不通风,若棚温超过30℃,可在中午前后短时间通风,以降温、降湿、换气。连续阴天,可短时间加火炉用来保温。3月,气温回升,用通风及草苫揭盖来控制棚温,实行温湿三段管理防病。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7

   植床;3)种子处理:先用40%盐水将种子漂洗1次,除去种,用55℃温水浸种10min,然后在常温条件下,黄瓜种浸种4h,黑籽南瓜种浸12h;4)催芽:将浸泡好的黄瓜种放在25~28℃条件下催芽,黑籽南瓜种置于30~31℃下催芽,每天用温水冲洗1次;5)播种;6)苗期管理。

   3定植

   1)整地施肥作畦,用Jt30型多功能履带式拖拉机深耕30cm,施有机肥2000~3000kg/667m2,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30kg,用红机牌田园管理机旋耕耙平整地、扶垄,双行栽植。2)定植时间: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9月下旬-10月上旬。3)密度:行距60cm,株距26~27cm,定植4000株/667m2。4)定植方法:按株距明水放苗后覆土盖膜,栽苗宜浅不宜深,避免嫁接苗接口处与土壤接触产生不定根。85%嫁接苗3叶1心为定植适宜苗龄,大小苗分开栽,按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28cm划沟浇垄定植并覆盖地膜。

   4定植后管理

   1)定植初期控制水分,诱导根系向纵深发展。缓苗后选晴天上午用卷盘式自动喷灌机喷灌。2)结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2~15℃,空气相对湿度白天50~65%,夜间80%~85%。棚内温湿度可通过放风调节。结瓜初期适当控制浇水,根瓜采收后可根据天气、植株情况酌情浇水,结果盛期因气温升高,应适当加大浇水量和次数。结瓜初期可随水追肥,一般施复合肥25kg/667m2或尿素15kg/667m2,随水施阿波罗智能963冲施肥20kg/667m2,促根杀菌宝1000mL,连续冲施2次,10~15d1次;盛瓜期施复合肥35kg/667m2或阿波罗963冲施肥15kg/667m2,促根杀菌宝1000mL,连续冲施,10~15d1次,同时配合阿波罗100叶面喷施,10~15d1次,连续喷施4~5次。3)定植缓苗后至苗高30cm卷须放开时,用塑料绳进行吊蔓,固定植株,绑蔓时要调整好瓜高度,注意及时打杈,摘去雄花和卷须,减少养分消耗。摘去病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蔓延。

   5病虫害防治

   5.1黄瓜霜霉病1)症状:初期叶面出现水渍状斑点,渐变为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受叶脉制呈多角形,最终变黄褐色,病斑连片后,叶片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叶背面生成1层黑霉。2)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生育前期少浇水,阴天不浇晴天浇;适当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高温闷棚。浇水后,晴天中午密闭大棚,使瓜秧上部气温上升至42~45℃,保持2h。3)药剂防治。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600~800倍液或安克锰锌800~1500倍液,隔6~7d喷1次,连喷2~3次,采摘前7~10d停药。

   5.2黄瓜角斑病细菌性圆斑病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2000倍4000倍液、77%可杀得500~600倍液。每隔6~7d喷1次,连喷2~3次,采摘前7~10d停药。

   5.3黄瓜白粉病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用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2)药剂防治:喷施20%粉锈宁乳油2000~3000倍液、施宝灵1000~1500倍液、粉必清200倍液防治。

   5.4黄瓜灰霉病   1)加强栽培管理:阴天不浇,宜晴天下午小水勤灌。及时放风,控制湿度,认错温保持在10℃~14℃,摘除病果、病叶,清出深埋或烧掉,防止病原扩散;2)药剂防治:可用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6~7d喷1次,连喷2~3次。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8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大棚蔬菜发展较快,2009年冬春茬面积1482hm2,已成为江南地区较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大棚瓠瓜作为魏塘镇大棚蔬菜的主要作物,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冬春茬面积196hm2。近年来,通过改进栽培方式、应用先进技术,产量、效益不断提高,在江苏、浙江、上海的市场占有率较高。2008年冬至2009年春种植的瓠瓜平均产量68.85t/hm2,平均经济收入16.545万元/hm2,高的产量超过97.5t/hm2,经济收入超24万元/hm2。现将魏塘镇冬春茬大棚瓠瓜爬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选早熟、耐低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瓠瓜品种,如浙蒲2号。10月中旬前后播种育苗,用种2.25万粒/hm2左右。用水稻田表土90%,腐熟猪粪10%,再加过磷酸钙3kg/m3和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150L/m3,混合堆制30d以上,配制营养土。过筛后将营养土装入10cm×10cm大小的营养钵,排放于育苗大棚中。晒种1d后,将种的种子放入50~55℃温水中浸泡15min,再在冷水中浸8~12h,在30~33℃条件下催芽40~50h,芽长3~5mm即可播种。播种的前一天先将营养钵浇透水。每钵播催好芽的种子1粒,随后盖1cm厚的细土。播后在苗床上搭小拱棚,晚上加盖无纺布或草帘保温[1,2]。从播种至移栽,白天温度应掌握“二高二低”的原则,即播种至出苗要求高温30~35℃,出苗至真叶展开降低温度到20~22℃,真叶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8℃,移栽前7d降低温度到20~22℃,齐苗后夜间最低气温保持在15℃以上。苗床内水分掌握“前促后控”,并保持营养钵内下层潮湿,表土干燥,表土不发白不浇水,如浇水,要点浇,防止出现徒长苗。壮苗标准为:秧龄30~35d,真叶3叶1心,株高8~10cm,叶柄短,叶色厚而深绿,根系发达、白嫩,营养土不散。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选择前作为水稻田的地块,施优质厩肥30~45t/hm2、三元复合肥750kg/hm2,于移栽前7~10d结合整地施入,做成宽3m的畦,畦的中间略高,有利于瓠瓜根系生长。畦上覆盖地膜,每畦打1行种植穴,深10cm,直径11cm,穴距30cm,然后在每畦上搭建小拱棚,棚宽1.6m,棚高40cm。在定植前1~2d,抢晴天浇足定植穴底水,在11月中下旬达到壮苗标准时定植,每穴1株,株距30cm,定植9750株/hm2左右。定植后营养土略高于畦面,营养土周围用竹签将泥封实,浇上定根水,在小拱棚上覆盖“二膜一布”(保温),即0.03~0.04mm的无滴水农膜2层,2层农膜中覆盖1层无纺布。采用爬地栽培方式,采用“五膜一布”覆盖,即在大棚内搭内大棚与拱棚,覆盖大棚农膜与内大棚农膜各1层,在拱棚上覆2层农膜,2层农膜间覆无纺布,地上覆地膜[3]。

3温湿度与光照调控

瓠瓜不耐高温,温度上掌握前促、中控、后稳的原则。定植后7~10d内,视瓠瓜秧苗素质,一般以高温为主,促进幼苗早发新根,白天最高气温掌握在30~35℃,最低地温在地表10cm处稳定在12℃以上;幼苗定植新根生长以后,最高气温控制在25~28℃,超过28℃,注意放风,防止植株徒长;瓠瓜雌花开放后,最高气温宜稳定在32℃左右,以加速果实生长发育,缩短膨瓜周期,有利于早熟高产。瓠瓜根系喜湿、怕渍、忌旱,定植时浇足底水后,前期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浇水,促进根系生长,扩大根系群,坐果后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如土太干要及时浇水。瓠瓜坐果前一般不施肥,坐果后每隔15~20d施1次三元复合肥,每次用量150kg/hm2;结合防病治虫,坐果后及时喷施绿芬威1号、绿芬威2号等植物营养液。

瓠瓜叶片肥大,属较耐弱光的作物,在膨瓜期相对光照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光照不少于8h,除白天及时揭去棚内覆盖物外,夜间保温宜选用白色无纺布覆盖,从而延后光照时间,防止叶片黄化,减少畸形果,提高商品率。 4植株调整

瓠瓜定植发根后,主蔓4叶1心至5叶1心时进行主蔓整枝摘心,控制主蔓生长,促进侧蔓生长。一级侧蔓蔓长10~15cm时,选留3条长势旺的侧蔓,整掉其余侧蔓,待选留的侧蔓有15叶、蔓长80cm左右时对一级侧蔓进行摘心,控制一级侧蔓的营养生长,使植株养分集中转向生殖生长,促进膨果,一般一级侧蔓整株留果1~2个。二级侧蔓根据叶面积多少而定,单株选留3~5条二级侧蔓,一般留5~8叶摘心,一般二级侧蔓单株留果2~3个。对于三级、四级侧蔓

[1] [2] 

的整枝摘心原则为:见空隙多留轻摘,见封行少留重摘;依此类推,长期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每批单株留果~个。由于冬季及早春气温低,无雄花花粉或雄花花粉成活率低,故早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来提高坐果率,增加早期产量,月开始雄花花粉成活率较高,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从而提高坐果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药剂为早瓜灵,早瓜灵mL加水.~.kg,当雌花开放时用早瓜灵稀释液浸子房或用小型手提喷雾器喷整个子房,把整个子房均匀喷湿。在生长前期摘心不摘叶,生长中期摘病叶不摘功能叶,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及时摘除基部老叶、遮住果实叶、相叠叶、长柄叶、黄叶、病叶,叶面积指数控制在以下,防止植株徒长;在冬季单株同时留果~个,在春季单株同时留果~个,多余的幼果在手指粗时及时疏去,防止养分流失。

病虫害防治

大棚瓠瓜主要病害为白粉病、霜霉病、疫病,主要虫害为蚜虫、斑潜蝇。白粉病可用%特富灵(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倍液,或%多氧清可湿性粉剂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霜霉病、疫病可用%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倍液,或.%印楝素乳油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斑潜蝇可用%乐斯本乳油倍液,或.%阿维菌素乳油倍液,或%灭蝇胺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防治。

适时采收

早期瓠瓜,由于气温低,生长较慢。一般在开花后d左右,每瓜重~g时采收为宜;中后期,气温上升,其生长变快,一般在开花后~d,每瓜重g时采收为宜。

陈福权.嘉善县冬春茬大棚瓠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计建科,浦超群,李建军,等.大棚瓠瓜冬春爬地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李国景,张秀清,徐福新,等.冬春季大棚瓠瓜优质高效爬地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9

关键词小麦;地瓜;套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S6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3-0041-01

鲁西南地区地瓜栽植最大的误区是翻秧和不施肥、不防治病虫害、粗放管理。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几乎覆盖全区,使栽植地瓜的效益直线上升。于是进行了地瓜—小麦种植模式的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1]。

小麦施肥原则:总施肥量为施纯氮210kg/hm2、五氧化二磷105kg/hm2、氧化钾105kg/hm2。

地瓜施肥原则:产鲜地瓜75t/hm2的地块需施纯氮375kg/hm2、五氧化二磷105kg/hm2、氧化钾847.5kg/hm2。氮∶磷∶钾肥的比例为1.0∶0.7∶2.0。

1小麦栽培技术

1.1地块选择

选择通气性良好、疏松的土壤,施纯氮300kg/hm2、五氧化二磷105kg/hm2、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2、土杂肥45~60t/hm2。撒肥后耕地起垄。要求耕深耙透,垄底宽40cm,垄高30cm,垄距40cm。

1.2选用良种

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单穗生产率高、抗倒伏、株型紧凑、抗病、抗逆性好、抗旱耐肥的品种[2]。

1.3足墒播种

使用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人工播种在垄与垄之间。于日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冬性品种。折算后的播种量要求基本苗45万~60万根/hm2。

1.4田间管理

及时查苗补种,浇好冬水,一般应及时浇冬水,不施冬肥。早春返青期主要是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不浇返青水。起身期或拔节期由于基肥中氮肥充足,故不再施氮肥,干旱时可浇小水。重视挑旗水或扬花灌浆水,在浇了起身水或拔节水的基础上,浇好挑旗水或扬花水,就满足了小麦籽粒生长的需要,要求没有积水。不浇麦黄水[3]。

1.5病虫害防治

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拔节期的纹枯病及后期的白粉病、锈病、蚜虫、地下害虫,可以在耕地、拌种时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防治[1]。

1.6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以保护地瓜秧苗。

2地瓜栽培技术

2.1选择优质品种

根据生产用途选择相应的地瓜品种。如蒸煮食用为主的选用北京553、瑞拉普等;用于加工淀粉的选用含淀粉量高的品种,如徐薯18、鲁薯1号~鲁薯8号等。

2.2培育壮苗

采用酿热温床加盖塑料薄膜的方式育苗。壮苗标准:百株重500g以上,顶叶3叶齐平,叶片肥厚较大,叶色绿,茎粗节匀,株高20cm,剪口浆液浓,茎上无气根,无病虫害,苗龄30~35d,不要用喷过化肥或生长素的秧苗。高剪苗能减少病毒病、茎线虫病、黑线虫病等。

2.3适期栽植

气温稳定在15~16℃时栽植春地瓜,栽植密度要根据品种、地力、水肥条件、栽植时期4个因素共同决定。同一品种栽植的越晚密度越大,高肥水地要稀植,低肥水地要密植,在平原地区一般中短蔓品种栽植6万株/hm2。

移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苗基部10min,防治黑斑病。窝水下渗后,施毒饵15kg/hm2,也可以施茎线虫灵或铁灭克颗粒15kg/hm2,防治茎线虫病。

栽植时,在垄上开沟,浇窝水要足,秧苗斜栽或沟栽,培土封埯,弧座距离地面5cm左右,地上留6cm左右。

2.4田间管理

从栽苗至分枝结果,大约从栽植至6月下旬。此期以促苗早发、早结瓜为主攻方向。栽后6d就抓紧查苗、补苗、壮苗。浇水结合小麦浇挑旗水或扬花水、灌浆水。

生长中期即从茎叶封垄至茎叶生长达到顶峰,从6月下旬至8月下旬,此前应保持茎叶正常生长。主要措施:一是排涝防旱。有积水排涝,久旱不雨适当浇水,不要有积水。二是除杂草。地瓜是旋花科植物,对除草剂很敏感,要注意使用。三是化学调控。在薯秧接近封垄时,可用15%多效唑300g/hm2对水225kg,喷洒叶面,防治叶蔓徒长;如有食叶害虫,再加治虫药。喷药最好在16:00左右进行[4]。多效唑的用量要灵活掌握,天气干旱、地瓜长势弱时要少用,反之则多用。7月用背负式喷雾器,取下喷片,每桶水加尿素0.5kg、硫酸钾1kg、硫酸二氢钾0.5~1.0kg、硼砂100g、辛硫磷或甲基乙硫磷200~250g,完全溶化搅匀后往地瓜裂缝中灌施,用水60~75桶/hm2,最好选在下雨前进行,可起到追肥和杀灭地下害虫的双重作用。四是严禁翻蔓。如果秧蔓扎根,可以提断秧根,再放回原处。

从茎叶生长高峰到收获为后期,大约从8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主要保护已有茎叶,促使瓜块快速生长。主要措施:一是防旱排涝。干旱严重时浇小水,下雨后有积水,尽快排水排涝[5]。二是追肥。用背负式喷雾器,取下喷片,每桶水加尿素0.5kg、硫酸钾1kg、硫酸二氢钾0.5~1.0kg、硼砂100g、辛硫磷或甲基乙硫磷200~250g,完全溶化搅匀后往地瓜裂

缝中灌施,用水60~75桶/hm2,防止早衰。三是保护茎叶,禁止采叶,翻蔓。

2.5适时收获

一般10月下旬收获,选择无风,晴暖天气,上午刨,下午入窖。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放、入窖地瓜严格选择无病,无破伤,无冻害。

3参考文献

[1]黄新花.农业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范秀华.旱地夏播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70,78.

[3]赵慧芳,潘一展.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8):49.

冬瓜高产栽培技术篇10

关键词杜瓜;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9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2-0065-01

杜瓜,又名栝楼、瓜蒌、苦瓜等,是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瓜全身是宝,其根、果实、果皮、种仁(子)都可药用,《中国药典》2015版记载,瓜蒌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功效;瓜蒌子具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功效;瓜蒌根(天花粉)具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功效。杜瓜为多年生草质藤本,一般长达10m。块根肥厚,茎攀援,多分枝,表面有浅纵沟,光滑无毛;卷须腋生,细长,先端2歧。叶片近圆形或近心形,长、宽各8~20cm,常为5~7浅裂或中裂,少为3裂,裂片倒卵形、矩圆形、椭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疏齿或再作浅裂,幼时两面疏生柔毛,老时下面有粗糙斑点[1-2]。杜瓜为雌雄异株植物,其花单性,雄花3~8,排列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筒状,长2.5~4.0cm,萼片5,线形,稍反卷,长1.0~1.5cm;花冠白色,裂片5,倒卵形,先端细裂成流苏状;雄蕊3,花丝长4~6mm;雌花单生,萼、瓣与雄花略同;子房下位,长卵形,花柱长,柱头3深裂,呈丝状。瓤果卵圆形至广椭圆形,熟时橙黄色,光滑。种子多数,扁平,长方卵形或圆卵形,边缘有线纹状形成窄边,熟时黄棕色。

丽水市吊瓜种植面积逾4000hm2,但因种植多年,吊瓜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败,有些地块甚至已绝收,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为促进农民增收,在吊瓜地换种杜瓜,能耐连作,同时种植杜瓜管理与吊瓜相近,产量与新种植相仿,但瓜籽价格比吊瓜籽高,经济效益在6万元/hm2以上。现将杜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抗病、丰产、抗逆性强的杜瓜品种,如浙杜4号、浙杜6号,这2个品种表现果形大、皮色黄而光滑、易栽种、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

2选地整地

杜瓜不耐旱涝,必须满足其对肥水的要求。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块,宜高墩、高畦栽种,以提高其防涝能力;对于地下水位低的坡地、岗地及滩地,以低畦、低穴栽种为宜,以提高其抗旱性,但均需开深沟,确保排水畅通,土壤透水通气性好,暴雨期间避免受涝[3]。

冬前深耕20cm以上,然后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用磷钾肥,施腐熟畜肥15t/hm2,腐熟饼肥600kg/hm2,磷肥750kg/hm2,复混肥225kg/hm2,硼肥7.5kg/hm2。按行距要求开深50cm、宽30cm的深沟、做高畦,严防积水。

3棚架搭建

按行株距4m×3m立棚柱,柱高2.5m左右。将棚柱埋入地下0.5m深,地上留2.0m高,棚柱四周打好斜撑,各柱横纵用10号不锈钢丝线连结固定。主架拉好后,上面铺上20网眼的尼龙网。

4合理密植

杜瓜种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水情况、繁殖方式、栽后年限等确定,一般土壤肥水条件好的地块稀植,投产园适当剔苗稀植。4月上中旬,用雌株根(按比例选择雄株)作繁殖材料。选用根直径3~6cm,长6~15cm的新鲜杜瓜根,将块根顶部朝上或平放,植入后用地松泥或黄沙护好块根并压实,上面再覆土10cm厚起墩,适量浇水,以利块根发根长芽、防止积水。禁止雨天栽植。一般在栽植后20~30d出苗。一般第1年种植行株距为4m×1~2m,栽植1500~1800株/hm2,之后逐年剔苗稀植,第3、4年留足正常投产园株数,即750~900株/hm2。因杜瓜是雌雄异株,且以自然授粉为主,播栽时雌雄株按15∶1搭配种植为宜[4]。

5田间管理

5.1肥水管理

杜瓜栽植当年要采取“前促后稳”的管理措施,适量多次追肥,促进生长,争取当年早结果、多结果,提高当年产量。已经投产的杜瓜采取前控、中促、后稳的管理措施,控肥控水,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出现落花落果现象,促进多结果、结大果。

杜瓜苗长出15cm左右时追施1次提苗肥,施尿素75kg/hm2,5月下旬至7月中旬再追肥2~3次,每次施45%复合肥225kg/hm2。此阶段要注意多雨天气排水防涝,避免杜瓜出现涝灾。杜瓜开花坐果视土壤肥力、杜瓜的长势、坐果状况而适当追肥。7月下旬再施1次追肥,促使7月底至8月上旬多发新枝多坐果。10月上旬对长势弱、缺乏后劲的植株补施叶面肥或根外追肥。杜瓜生长中后期,气温高、叶面蒸发量大,要注意浇水保湿抗旱。否则,生长受阻,不易坐果,果小籽少,千粒重低,品质差,影响产量和效益[5]。

5.2留蔓整枝管理

根据架面空间每株选留1个蔓,引蔓上架,去除全部侧蔓,主蔓上架后左右错开均匀引蔓,留取侧蔓;已经投产的杜瓜园,春季新芽长出后,根据棚架空间选留2~3个主蔓,引蔓上架约10cm后摘心,摘心后再选留生长健壮的6~7根侧蔓。保留架下适量的侧蔓,并对第1次选留侧蔓上坐果节位前的第2次侧蔓进行摘除。坐果后,生长势减弱,要及时疏掉一些细弱枝和重叠枝,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同时,经常理蔓,保持藤蔓生长,防止蔓头下挂,影响继续开花结果[6]。

6病虫害防治

杜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蔓枯病、病毒病;主要虫害有蚜虫、黄守瓜、瓜绢螟、栝楼透翅蛾等。一是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加强中耕除草,做好冬季清洁田园。二是物理防治。宜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有色粘虫板等诱杀害虫,悬挂银灰膜(条)避蚜。三是生物防治。保护与利用天敌,应用昆虫性信息素和生物农药等进行生物防治。四是化学防治。防治原则、防治药剂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7适时采收

9月下旬开始,当杜瓜果皮表面_始有白粉,由青绿变淡黄色时,即可分批采收。采收不宜过嫩,否则籽粒不饱满、产量低、品质差。采收时一般从果柄处剪下,先摊在地上晒2~3d,使后熟变软,然后剖瓜,并将杜瓜籽装进塑料袋或滤水的容器内,通过踩踏、摩擦去外皮,洗净晒干即可。以洁净、粒大、饱满、油性足的籽粒为佳。

8越冬管理

杜瓜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其栽培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采摘结束,大部分叶黄时在离地5cm处剪断藤蔓,去除杜瓜藤,扫尽落叶集中烧掉,有条件的可用玉米秸或麦秸等对田块覆盖,厚度不少于30cm,或将栝楼基部周围的土集成土堆,土堆高出地面30cm。做好清沟、排水工作,沟深需30cm以上,将沟泥铲在畦面上,形成龟背形畦面,畦沟要达到雨止即干的要求,防止杜瓜块根因土壤积水而腐烂。利用冬季相对空闲时机,对杜瓜棚柱、棚绳、棚架进行全面进行检查维修,以保证棚架的牢固安全。

9参考文献

[1]杨金龙.瓜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3):90.

[2]刘苗苗,郭庆梅,周凤琴.瓜蒌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183-185.

[3]徐和兴,王长水.瓜蒌的生物学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8(2):80-81.

[4]汪祖宏,孙斌,张永娣,等.瓜蒌新品种皖蒌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4(6):1139-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