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十篇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十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9:36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环保发展趋势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是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再次利用实现能量的传递,这样高效环保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产品加工生产的过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由来已久,它以化学工程相关理论还有实际的一些运用为指导,利用这一学科知识对各种产品进行研究、开发跟生产。化工工程领域的相关行业非常多,比如石油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炼化工等相关行业。化学工程领域相关的行业都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化工工程还与一些高新科技领域相互影响作用,共同推动着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目前化学工程领域正向着自动集约化、高效精细化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化工工程涵盖的专业领域范围非常广,因此,加强对化工工程与工艺发展研究时非常有必要的。

一、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特点趋势

1.化学工程与工艺特点

化学工程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为代表的相关工业的,化学工程与工艺这门学科是一门工业特色十分显著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范围广,是一门应用十分宽泛的专业。如一些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冶炼业、医药生产、材料化工等都是建立在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基础之上。化学工程与工艺这门课就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想要在这一门学科能够为我国各个行业都做出贡献,就必须要组织构建一个能够发展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的研究基地。构建适合专业特点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创新型体系。

2.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化学工程与工艺这门学科是一门工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它覆盖了原有的各种化学相关的专业。现阶段,环保已经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跟生活态度。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相关研究是实现环保节能这一理念的重要实现途径。对于化学工程跟化学工艺的研究发现,人类在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的时候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人们都愿意进行节能环保方面的尝试。很多跨国大型企业都针对这种情况成立专门的科研小组,进行相关绿色环保方面的研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要求绿色环保的概念。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发展一定会占据重要位置。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积极改变策略加大对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研究。

二、相关新兴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研究

1.绿色化学工程

绿色化学也就是现今的人们所说的环境友好化学,这种化学方面的术语是现如今最为流行的术语。绿色化学就是环保,降低污染,用一些化学方面的技术还有方法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运用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减少一些有害的原料还有催化剂等的生产还有使用。从根本上杜绝环境污染的产生,绿色化学的技术就是从源头来阻止污染的产生,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并且对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

2.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就是使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一种非自发的过程,在一些重力、压力还有一些温度、电的影响下由外力的作用,这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并且这也是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分离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今使用比较多的分离工程方法就是蒸馏法,我国在蒸馏分离方法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理论依据跟实践经验,但是蒸馏分离方法在速度方面还是要进一步的改善。并且在一些蒸馏设备上也值得改进,蒸馏分离法如果在设备上采用现今新型的材料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于提高蒸馏吸收的效率,降低蒸馏分离时间上,可以采用新型的吸收剂,吸收剂对蒸馏时间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吸收剂的研究开发也是值得关注的。

膜分离技术也是现今比较流行的分离技术,膜分离具有节能、高效、易于清理等一些特点,被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认为是当下最有发展潜力的分离技术。膜分离就是吸附分离,这种吸附分离的办法被广泛运用一些气体的干燥、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等等。膜分离的研究重点在于新型吸附剂的开发,膜分离的主要问题就是膜的污染还有防治。膜分离的研究必须要实现膜使用的长寿还有高效。

3.SupercriticalFluid,SCF(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Fluid,SCF(超临界流体)是一种温度还有压力都在临界点之上的无气体液体的相界面,同时具有液体跟气体性质的一种流体。这一技术在化工、食品加工还有生物医药工程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SCF质量高、工艺要求高。开发附加值高使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的发展利润。近几年来,SCwo(超临界水氧化法)用于环境治疗保护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在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研究较少,还处于研究试验期。

三、结束语

当今世界面临着资源还有能源的短缺,全球国家都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且提出资源的节约还有保护环境的要求,这就需要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配合共同发展,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概念,所以,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行业领域应该要积极配合,对于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相关技术研究必须要重视其发展的环保性,推动传统的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成为绿色的工艺。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走科技发展与环境友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艾宁,计伟荣,项斌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26(6):28-31,35.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高职 化工专业课程 研究性学习 选题 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参与、尝试、体验中学会主动学习,能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被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认同并广泛加以实验研究[2]。在我国,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本科及高中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相关指导性文件。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

1、研究性学习切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针对具体职业而言的,学习专业课程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其学习目标包括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典型产品的合成工艺、精细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和常用合成设备等。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维持性”为特征,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忽视了学生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需求[3]。教师只能部分地呈现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介绍典型产品的合成原理,从理论上讲解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倾听、练习,没有办法感受真实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不能获得有机合成的整体知识。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与课程相关的项目研究,学生主动查资料,学会如何获取知识;通过设计合成路线,能够知道什么是生产工艺;通过主动深入企业,能够清楚什么是生产技术。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机合成知识的获取开辟多种渠道。

2、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欢迎,企业支持

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是坚持学生的自主性和项目研究的实践性,需要学生主动与企业广泛接触。首先,研究项目的确定必须来自于当地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教师需要经过对企业的调查,才能找到与课程相关的典型产品合成的研究项目,学生需要下企业,亲身感受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才能有目的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项目;其次,学生必须与生产与技术岗位的工人师傅接触,才能搞清楚典型品种的合成工艺;第三,学生必须深入到车间,才能懂得典型的生产设备及其操作技术。通过研究性的学习,学生在研究的活动中产生的愉快反应会激励他们自发地学习、科学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早地接触职业世界,掌握生产技术,进入职业角色,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也将成为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4]。同时,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频繁地与企业接触,让企业充分了解学生,为企业挑选人才创造了机会。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得学生欢迎,同样也得到企业支持。

3、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广阔的空间、时间

高职教育的背后是企业支撑,化工高职面向的是当地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企业,专业教师与这些企业或多或少的都有联系,这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既没有普通高中所要面临的升学压力,也不需要像本科生那样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充裕的时间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1、选题原则

(1)属地性原则。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把知识和技术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5]。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伴生发展关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离不开属地相关企业的支撑。所以,研究项目应在通过对属地化学工业园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化工企业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产生。

(2)全面性原则。《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以单元反应为体系,单元反应包括:卤化、磺化和硫酸化、硝化和亚硝化、还原、氧化、重氮化和重氮盐的反应、氨基化、烃化、酰化、水解、缩合和环合。教师在确定选题指南时,应根据属地有机化工合成产品的实际,尽可能涵盖所有的单元反应。学生自主选题时,应避免重复,确保所选的研究项目覆盖所有的单元反应。

(3)专一性原则。《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是一门专业课程,学习《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一是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二是懂得典型产品的合成工艺,三是掌握精细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四是熟悉常用的合成设备。《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尽管各单元合成条件不同,但合成工艺基本上大同小异。学生选题时,只要自主选择一个项目,通过系统研究,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效果。

2、项目来源及选题

(1)项目来源。《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项目属仿真课题,应由教师事先确定。

教师首先根据课本相关章节教学目标确定选题方向,然后从当地化学工业园区的化工生产企业的产品中确定研究项目,编制并《选题指南》。选题指南应包括: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法与手段、合成产品与企业休息、企业技术人员休息等。转贴于

(2)学生自主选题。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由2-3人组成课题组。选题之前,教师应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有机合成的生产组织、工艺流程、合成设备及产品用途等,激发学生研究欲望,为学生自主选题创设情境。每个课题组的学生在参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选题指南自主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研究。

3、研究项目举例

根据《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单元反应,从当地化学工业园区化工生产企业的近百种产品中,筛选了20种产品作为学生研究的项目:如合成有机中间体,“2,5-二溴-3-甲基吡啶”;合成防治麦类锈病的“邻氨基苯磺酸”;合成油溶性的偶氮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合成金属钝化剂“n,n’-二亚水杨基-丙二胺”;合成有机合成中间体“对甲氧基肉桂酰氯聚丙烯酰胺”;合成农药地亚农的中间体“2-异丙基-4-甲基-6-羟基嘧啶”;合成化学抗菌剂“2-巯基吡啶”等等。这些研究与项目几乎包含了《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中的卤化、磺化、硝化、重氮化、酰化等所有章节的内容,同时又是当地生产的产品,学生研究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研究性学习,采用三种学习模式,即开放课堂学习模式、项目研究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

1、创设情境阶段

长期以来,高职教学与中小学一样,基本上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学生也习惯于这种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研究性学习,必须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引导,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意义;二是精心组织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该课程与化工企业生产的关系;三是下达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和研究目标;四是开放学校资源平台,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

2、研究准备阶段

首先,建立研究小组,一般2-3人。其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研究兴趣,从教师编制的课题指南中选题。第三,研究小组根据选定的题目查阅文献和资料,主动与聘请的企业指导教师联系,自主咨询和参观,根据教师的开题要求完成开题报告。第四,教师利用课堂组织开题活动,交流设计方案。

3、研究实施阶段

合成有机化合物,其原理基本都一样。首先是研究反应机理,然后是研究合成工艺,最后是选择合成设备。研究反应机理,需要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必须学会从课本、从参考书、从互联网等媒体中查找资料、选择资料、分析资料。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研究合成工艺,需要化学工程方面知识,学生必须学会从课本中学习一般的生产工艺。然后到企业去,从实际化工生产中了解、分析、总结所研究合成产品的生产工艺。选择合成设备,学生必须依靠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一起研讨合成产品所需的反应设备。

研究实施阶段,一要注意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相结合,需要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经常下企业,深入车间。通过自己观察、向工人师傅请教获取实际生产知识。二要注意课堂辅导与班级交流相结合,教师要善于引导,利用课堂,向学生提供包括研究程序、学习信息、学习资料等学习服务。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设计,如反应机理、合成工艺、生产设备等,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及时做好学习评价工作,以促进研究的深入。

4、总结评价阶段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研究成果,就是每小组提交一份《××有机产品合成工艺说明书》,教师必须统一编制说明书格式,包括反应原理、反应机理、设计基础条件(原料规格、产品规格)、工艺方案选择及论证、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选型、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环境保护及重要参考资料等。研究结束,要组织答辩和评价。研究性学习,及时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非常重要。通过终结性评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系统化,学生能够锻炼化学思维能力与应用技巧,能够培养和增强化学应用意识和统筹全局、合理安排布局的意识,以及能够具备应用最优化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因为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不满足于书本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允许学生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实践情境中,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研究中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敢于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的研究主体,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才会得到充分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成菊高职院校实施研究性学习之我见.高教论坛,2009年11期。

[2]缪雪晴林道荣吕效国大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实施.高等函授学报,2009年第2期。

[3]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创意产业导师工作室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给原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了大学创意园的建设中。这种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学创意园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这方面,国外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t)与政府合作的KevinGrove都市村庄创意社区。借鉴对国外高校创意园的调研,本文提出了“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这一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模式。

一、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内涵

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是在当前“新经济的引擎”――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借助自身人才智力优势,纷纷建立院校、企业、政府三方合作的创意产业园的形势下,将高校创意产业园内导师工作室的运作与学位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导师制度。

从本质上讲,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构建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做的一种顶层设计,其中大学创意园建立建设的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是构建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依据;导师结构、教学管理的组织实施是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重点内容;而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完善的创意园管理机制、导师队伍建设等保障措施。

二、构建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依据

1.大学创意产业园的建立

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城市独特的文化、信息、资本、人才等资源为依托,通过对创造力、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创造社会财富、发展动力、就业机会的系统性活动。创意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强渗透性的新兴产业,是将现代文化和信息服务与传统工业相结合,以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产业集群现象,其技术和人才高度聚集,是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具有独特的产业、经济、文化、艺术、技术、资源、市场和管理特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认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创意设计人才培养以及创意产业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在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下,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大学所具有的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学术基础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思维源泉。清华大学科技园、北大科技园、浙江理工大学创意产业园等“大学创意产业园”越来越多地被建立起来,这些创意园把大学的人才、学科和地方的产业、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得天独厚资源优势,成为中国创意时代的引领者。

2.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1)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在遵循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一般规律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艺术专门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学位获得者应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技能、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2)课程设置的特殊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据此,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程、方向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增强其理解作品、表现作品和把握作品风格的能力为目的的课程;“方向课程”则是为学生进入到各自的专业领域学习而设置的专门性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修养,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修养都得到提高;“选修课程”主要是为学员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而设计的,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选修课程丰富自己,以利于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设计教育在我国已经形成受众面极大的教育项目,如果不能很好地与实践结合,那将是极大的浪费,诸如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都是社会比较急需的。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条件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在此过程中,尤为强调设计教育的实践性特色。注重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设计实践活动,就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实际案例,培养其在艺术设计职业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的能力。

因此,构建有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这就要求院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和校外的试验示范站、推广基地、合作企业等联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研究、实践的条件,使其学习、研究与技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

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导师因素。

1.对导师的挑战

(1)对培养方案制定的挑战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该是能把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所以,除了要进行素质、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训练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显得十分重要。然而,大多数导师对社会实际和企业现场情况了解较少,在为学位研究生制定培养方案时就面临一定困难。

(2)对课程教学方式的挑战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和应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对前者和后者采取不同的教学侧重。对于前者,由于其工作经验丰富,容易理解与实践有关的课程,但其理论知识不够深入,需要多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对于后者,由于其对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对与实践相关的内容理解相对模糊,需要导师依据职业意识形成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顺序,循序渐进讲授与职业有关的课程,避免与实践环节有关课程开设时间和内容的随意性。

(3)对指导方式的挑战

由于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两年,第一年的前半年学生主要是上课,与导师接触较少,后半年可以进入实验室,第二年就要开始到企业去实践,这对其导师的指导方式提出了挑战。

(4)对学位论文的挑战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一般来源于应用课题,需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而对形式多样学位论文,如何保证其质量和水平也是摆在导师面前的问题。

2.对导师选聘制度的挑战

(1)对选聘条件的挑战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其导师既要有较高科研水平,又要具解决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导师的遴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考核制度的挑战

由于专业学位应用型研究生大多要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在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能力时,应该考虑授课与实践的结合情况。

四、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总体构想

1.“双导师制”教学培养模式

(1)导师遴选与职责分配

校内导师一般由具有硕士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具有一定相关专业水平、有丰富实际工作阅历和经验的社会人士担任。

两位导师都应参与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制订、论文选题与开题、课程学习与考核以及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同时,针对双方导师的优势进行分明确分工,建立紧密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机制,制定相应责任书的职责分配方式。

(2)导师与学生管理

校内导师由学校来进行评价和管理,校外导师由学科委员会根据校内导师的提议聘请。学校设立校外导师信息数据库,被聘校外导师的情况将及时得到掌握和更新。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项目实施,校内导师主导,校外导师起主要辅导职责;对学生论文的开题、写作和中间环节的把关,校内导师负主要职责。

2.教学管理的组织实施

(1)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研究生与工作室导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导师在使学生接触实际项目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地分配任务,而是激发研究生进行自主研究,运用创新思维寻找与工作室外单位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及项目切入口;鼓励他们利用各自不同的优势组建项目团队进行协作,并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总体把控和指导作用。

(2)学术研讨活动组织形式

在安排研究生进行学术研讨活动时,应减少虚拟命题,并邀请外单位相关人员参与讨论。工作室不定期地邀请合作单位的高级设计师、高级工程师、富有经验的其他专业人员给研究生做项目相关情况的讲解,使研究生能全方位、多学科地了解项目的立项意义、目标、难点、重点、需要创新的部分及时间进度要求。

(3)学位论文过程监控

创意产业园区导师工作室制采用集中与分散并行的方式。在教学及学术研讨活动等培养环节中,按个人培养计划、学术研讨计划进行授课、讲解、主持讨论、给予评定,由校内导师负责,校外导师参与;在立项研究、实验分析、论文写作、中期检查等环节中,校外导师直接进行过程指导,校内导师进行定期集中指导,接受电话及网上咨询,并给出相应辅导。导师应要求本工作室研究生将其第一阶段的学习、研究记录形成实践报告,应定期对研究生的设计成果(包括手稿、成稿及实物)等证明材料进行检查讲评,并留实物或相片存档。每学期末,工作室内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应予以公开展示;工作室教学情况应由导师进行总结,并以书面材料形式上交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

五、建设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的保障措施

1.完善大学创意园管理机制

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应该具备良好的营运环境。这种营运环境包括工作室自身的软、硬环境,也包括了整个大学创意园管理环境。工作室的教学软环境包括了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学习建设等;硬环境指教学需求一切设施,比如展示橱窗、实验设备、工作室内部网络平台等。而整个创意园的管理环境的健全改善则包括以下几个必须由校方与合作的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协调方面:对“依托高校模式”的创意园的政策(包括专业化创业设施、技术服务、经营管理和政策指导等)支持仍需改进;加强监管力度,形成动态监管制度;正确选择产业导向,探求创意园未来发展;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诸如提供研发、经营等基础服务;提供商务办公设备服务;代办企业工商、税务登记等服务。申报认定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认定;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软件产品、软件企业认定等。培训及咨询服务;提供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等方面的培训及咨询服务;物业服务等。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培养能力评估机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培养创新实践人才为导向;强化导师自身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建立合理的校外导师引入机制;成立跨学科、跨专业方向的导师联合指导小组。

建立导师培养能力评估机制,建立导师综合培养能力评判表,应考虑: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对研究方向引导;对研究生负责情况;导师素质;个人教学情况;个人科研能力。此外,校研究生部门每年组织专家对研究生的设计作品、论文质量、导师指导态度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综合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组的评定建议,得出导师培养能力的考核得分。

六、结语

以上所述,是对我国例如杭州这些位于创意产业发展前端的城市中高校建立“大学创意业园导师工作室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构想与初探。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各高校参与创意产业、建设创意产业园活动的增加,以及综合类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集教学、研究、创业与一体的大学创意园导师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将呈现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洪权.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导师工作室制[J].林区教学,2007,(2).

[2]汪维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09,(8).

[3]杨卫.研究生教育突破传统“师徒式”[n].中国教育报,2007,(7).

[4]张景鸿.完善与改进高师美术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思考[J].艺术探索,2003,(2).

[5]王玲玲,赵群,蔡翔.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8).

[6]宁绍强,穆荣兵.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10)

[7]齐民.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eB/oL].第四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2010,(5).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指导原则;化学原料药;制备工艺

我国在西药引进的基础上不断研制新的药品,然而在研制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大量的化学原料药,为医学界研究新的药品提供参考性依据。纵观国际,虽然我国医药工业以及制药企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药技术、制药设备等各方面都相对比较落后,以致于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与不足。针对于此,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5年制定并了《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以此来限制研究者研究化学原料药原则以及标准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并与国际发展同步。

1概述

概述部分就本指导原则起草的目的和意义、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介绍。

众所周知,制药工艺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如果在其中稍加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安全。2005年我国制定的《化学药物原料制备和结构确证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也就是对化学原料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其中的指导原则并不是硬性规定,而是需要根据制备药物的实际特性考虑的。在该指导原则当中,虽然没有对研究中的所有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其中包含了化学原料药制备的一般原则,这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依据,具有指导性作用,使众多研究者在某一问题上达到共识,从而有效的提高药品的研发效率,保证制药企业以及医药工业有序的发展。

2原料药制备研究的一般过程

原料药制备研究的一般过程分为六个阶段:①确定目标化合物。②设计合成路线。③制备目标化合物。④结构确证。⑤工艺优化。⑥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化生产。

从上述六个阶段中,充分说明了化学原料药的制备全过程。但是我们在这六个阶段中还应该明确的知道,在制备化学原料药的过程中,不一定全权按照该过程进行,这就需要制备人员对药品进行反复研究、深入掌握其制备的过程中,从而将六个阶段合理的运用在制备化学原料药当中。也就是说,当研究者开始研制某种药物或者化学原料药是,就需要对后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预测与评估,以免半途而废,不利于新药品的研制与生产。

除此之外,在药品研究与生产的全过程中,制备化学原料药属于最基础的工作,说明药品在后期的研制过程中,可能会对药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我国的众多化学药品中,由于种类极多,所以在研制过程中必须要对每种原料药的性能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3原料药制备研究的基本内容

3.1工艺的选择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合理的实施。在制备化学原料药时,选择制备工艺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根据药品的化学反应进行选择;其二是分离纯化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机合成化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非常纯熟的运用在药品的实际制备中,研究者可以通过合适的化学反应将某些结构分子进行反映,从而制备出新的化学原料药。所以,我们当前的问题并不在于药品的反应过程,而是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进行制备。但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选择制备工艺方法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必须要使结构分子进行良好的反应,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化学原料药的制备,在此过程中,分离纯化方法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但将其运用在实际制备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该考虑原料药的制备原料、植被设备、生产成本、外界环境等各个方面。由此看来,影响工艺选择的因素涉及到各个方面,这就给制备工艺的选择加大了难度,就算我们对各个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之后再选择制备工艺,也可能不够适合化学原料药的制备,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我们必须使化学原料药的生产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制备过程的稳定与安全。

3.2起始原料和试剂的要求

化学原料药的制备是从一些纯度相对不高的商业化原料和试剂开始的。一般情况下,制备工艺中的起始原料和试剂应当具备明确的分子式、化学结构和化学名称,其理化性质和杂质概况应当有公开发表的文献作为参考,申报注册时中应一并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如果不能提供相关研究文献,则要作为全新化合物对待,应对其工艺、结构、杂质和稳定性等进行全面研究,并建立必要的过程控制方法和终点检查标准,相关研究资料应与其他申报资料一并提供。

3.3制备工艺的过程控制和中间体要求

在制备工艺研究的初级阶段,通常要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认真检查,每一个中间体都进行或简或繁的表征;随着研究经验的增加和工艺数据的积累,工艺中的关键反应和关键中问体逐渐浮出水面。在申报注册阶段,过程控制的关键点、关键中间体和终产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已经建立起来。

需要强调的是,仅仅依靠生产的终点检验往往难以控制原料药的质量和纯度,同时还要对生产的过程进行适当控制。从保证药品质量、降低杂质水平的角度出发,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制备工艺进行控制:①对起始原料、反应物和试剂的质量和纯度进行适当控制。②建立中间体的控制方法。③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验证,并严格执行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④对原料药进行充分的终点放行控制。

3.4工艺数据的积累

工艺数据的积累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①有助于判断工艺的可行性、稳定性与产品质量的重现性之间的联系。②有助于过程控制方法和终点检验标准的的建立。尤其是在确定质量标准的杂质限度时,工艺分析数据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其他要考虑的因素还包括临床和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批次的研究数据、稳定性研究的数据以及检查方法的影响和限制等等。指导原则的附件中给出了工艺数据的参考表格,表格内容包括生产地点、时间、包装、批量、工业参数、质检结果、收率等等,除表格所罗列的内容外,还应说明该批次样品的用途。

4小结

工艺的设计、选择和实施过程是赋予产品质量属性的过程。好的质量或者不好的质量都是“经由设计而生产出来的”。检验是反映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无论检验项目的设置还是检验方法本身,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性地反映产品在某些反面的质量属性。评价产品优劣的标准是依产品的用途而定的,就药品而言,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始终是评价其质量的最终标准。因此,在制备工艺的选择上,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生产出符合纯度要求的原料药就可以了,研究者应当将工艺设计、实施和改进的过程始终放在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大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技术预见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10-05

ResearchonStrategyFormulationofGreenprocessinnovationformanufacturingindustryBasedontechnologyForesight

tianHongna1,BiKexin1,2,LiHaitao3

(1.Schoolofmanagement,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40;

2.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HarbinUniversityofengineering,Harbin150001;

3.teachingadministrationoffice,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echnologyforesightintothestrategyformulationofgreenprocessinnovationformanufacturingindustry.itreviews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einnovationstrategy,andanalyzestheeffectoftechnologyforesighttoinnovationstrategyformulation.then,itclassifiesthestrategyformulationintofourstagesfromtheprocessanglethataredeterminationofkeygreenprocess,systemanalysisofstrategicquestions,productionandselectionofstrategicscheme,modificationandperfectionofstrategicscheme.itpresentsthethoughtsofbringingtechnologyforesightmethodssuchas“Bibliometricanalysis,Scenariosanalysis,Delphimethod,KeytechnologyChoiceandRoutemap”intostrategyformulationprocess.Keywords:manufacturingindustry;greenprocessinnovation;strategyformulation;technologyforesight

技术预见(technologyForesight,简称tF)是集优化与预测、协调与整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先进的战略管理工具。20世纪70年代至今,技术预见的实践经历了“始自美国—日本发扬—欧洲追随—各国使用”的演进过程。我国的技术预见实践始于1993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1],它涵盖了信息、通讯与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资源与环境、化学与化工技术、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材料科学与技术共8个领域、62个子领域和737个课题[2]。

技术预见涉及领域众多[3],但在制造业产业围绕绿色工艺进行预见的活动并不多见,依据技术预见方法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活动更是基本空白。因此,本文将技术预见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制定过程,科学化预测并系统化选择制造业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力求把握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发展趋势,为推动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1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2010年G20峰会形成了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共识。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世界能源和工业生产重大技术正在向低碳、高效、环保的方向过渡,主要发达国家着力推进“低碳革命”,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欧盟委员会推出的“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了构建“创新型联盟”的设想,其中五项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20%,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20%、能效提高20%。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机遇,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宏伟目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传统“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生态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对制造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我国实现碳排放的目标紧密相关。

低碳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制造业成为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我国制造业能否把握全球绿色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是其能否实现产业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此,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制造业产业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应对低碳经济的重大举措,有必要从制造业层面来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并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以节能、降耗、降低污染为目的的绿色工艺创新。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作为指导、管理制造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更是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把握我国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既适合于世界制造业绿色工艺发展的主流、又符合我国制造业具体实情的创新方向。积极制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并努力实现制造业的绿色工艺创新是事关中国制造业长期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2基于技术预见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原理

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和他组织性,仅靠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的自发运行将难以实现创新的成功,需要制定一套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来指导和管理系统整体和各子系统的规范运行与长远发展。而且在有限资源制约下,政府需要把握绿色工艺创新趋势,制定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创新战略,实现创新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据此,本文引入了技术预见的方法,利用其进行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制定。

2.1技术预见的内涵释义

关于技术预见的内涵目前在学术界尚未统一,但几位学者对它的界定引用率颇高,主要包括英国技术预见专家BenRmartin教授在1995年提出的定义。他认为技术预见是指通过对未来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可能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最大效益的通用技术[4,5]。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技术预见的界定应用也十分广泛,将其定义为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远发展,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6]。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积极进行技术预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科院的研究成果指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探索的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7]。有学者将其界定为一种技术发展的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8]。还有学者认为技术预见是指由政府把技术预见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和战略选择,通过区域科学共同体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把社会各领域专家的智慧有效整合,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适合区域技术创新、主导产业选择和区域发展的方向[9]。

根据技术预见的内涵阐释,可见技术预见能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展望,确定制造业绿色工艺的未来创新方向,帮助制造业制定绿色工艺创新的长远战略规划。

2.2技术预见的方法体系

技术预见的发展演化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技术预测为主的第一代技术预见;第二,在第一代基础上重视市场作用的第二代技术预见;第三,加入对相关利益者的关注并强调交流沟通过程的第三代技术预见。现在,技术预见的研究范围已经从主要科技领域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随着第三代技术预见的发展,其方法论也迅速成熟,已经发展到了以情景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德尔菲法、路线图法、专利地图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全面考虑技术、社会、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第三代技术预见方法体系[10]。目前,可用于技术预见的方法接近百余种,常用方法达十多种,对它们的描述如表1所示。在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中,本文将集成使用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关键技术选择法和路线图法,避免单一技术预见方法造成的局限性,使创新战略方案的制定过程更具科学性。

2.3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

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识别市场需求、明确创新方向、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具体作用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识别市场需求。技术预见结合制造业发展状况识别绿色工艺创新的市场需求,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绿色工艺优先发展序列,明晰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趋势,确定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方向,把创新力量集中在将要出现的潜在市场上,并从我国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优先支持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的绿色工艺创新。通过满足这些绿色工艺创新需求,提高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能力。

第二,明确创新方向。技术预见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预见方法,汇聚专家意见,协助制造业判定绿色工艺创新方向,预测制造业关键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技术、操作方法和生产技术装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突破点,理清需要培养和提升的工艺类别,找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确定创新需求和创新主体(政府、产业和企业)间的关系和绿色工艺创新模式(包括自主研发、工艺引进和工艺合作),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整合创新资源。anderson提出了技术预见的三个目标,包括选择关键技术、优先发展技术和培育新的合作关系[11]。在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中,通过技术预见活动可以促进制造业部门之间、制造业企业之间,以及政府、制造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在技术预见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整合了政府、制造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推动公众参与。由于制造业产业的发展和绿色创新的推进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制造业绿色工艺的创新发展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技术预见倡导公众参与创新战略决策,重视从社会的角度关注创新[9],因此,创新战略制定者不仅可以将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公布于众,而且可以通过科普化的形式传播到全社会,增强公众对于绿色工艺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和创新政策的了解和认知,营造全民参与的绿色工艺创新环境。

3基于技术预见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

根据上文提到的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可见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重点在于通过政府主导、制造企业重点参与、相关利益者参加的形式,利用技术预见这一工具,经过高效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创新战略。从战略制定流程的角度,本文将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把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的技术预见方法融入创新战略制定的过程,具体思路如图2所示。

3.1“关键绿色工艺确定”与“文献计量法”

在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准备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专家工作小组,动员相关利益者参与技术预见,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了解国内外制造业绿色工艺开展技术预见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实践的过程及细节,确定创新战略制定应该采用的预见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在此阶段将使用文献计量法预见制造业关键绿色工艺,明确未来绿色工艺创新的目标。

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建立在对文件数据库的统计处理方法之上、快速调查各种研究领域、了解研究领域变动情况、预测科技创新发展并制定创新战略的较为客观的方法与工具。它能够利用文件数据库迅速了解并分析遴选出制造业中快速发展的绿色工艺,通过对快速发展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分析,制作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图谱,从视觉上直观确定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关键绿色工艺,同时与专家合作根据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图谱和论文表对绿色工艺研究领域的内容进行时间分析和领域间的相关性分析,从而寻找出绿色工艺研究开发的趋势。

3.2“战略问题系统分析”与“情景分析法”

在确定未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方向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分析法使参与预见活动的人员对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目标、环境和资源进行系统分析。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脚本法,是基于某种现象或趋势将持续到未来的假设前提下,根据专家对重要研究领域的前途,描绘多种未来发展的情景画面,并构思技术需求及其发展的直观定性方法。它不仅强调预见对象本身的特征,而且考虑心理、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状况,使人易于全面理解预见对象,因而有助于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例如欧盟的“2010年的欧洲(Scenarioseurope2010)”和挪威的“2030年的挪威(norway2030)”项目都是应用情景分析法出色地完成技术预见[12]。

运用情景分析法对创新战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从政府、制造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中遴选出合适的专家;第二,确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目标是规范绿色工艺创新管理、引导绿色工艺创新实践;第三,收集并分析社会、技术、市场、经济及政治等影响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环境因素;第四,厘清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资源条件;第五,依据上述战略制定目标、环境和资源的情况,识别创新战略制定的决定因素,通过调研、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与专家沟通,描述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4~5个期望场景[13]。

关键绿色工艺确定和战略问题系统分析流程具体如图3所示。

3.3“战略方案产生与选择”与“德尔菲法和关键技术选择法”

德尔菲法是在日、德、韩、英、法等国进行技术预见时经常应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需求导向,具有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和统计性等特征[15],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收集、过滤和交互专家看法的方法[16]。它利用连续的多轮调查问卷,对专家进行询问并汇集各种观点,对每轮调查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得到明确、一致的结论。

关键技术选择法是在美国和法国等国家进行技术预见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每两年一份对关键技术进行预见和确定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这种方法属于供给导向或技术推动型方法,常与德尔菲法结合使用[17]。使用该方法需要先选定一个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评价标准,然后将标准与其他国家制造业进行对比,最后根据这一标准选出若干适宜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

在关键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的产生与选择阶段,具体的流程包括:第一,根据战略问题系统分析中对期望场景的描述,利用德尔菲法提出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以供选择,以充分有效地解决绿色工艺创新问题;第二,使用关键技术选择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第三,以评价体系为标准,遴选出最科学合理的绿色工艺创新战略[14]。

3.4“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与“路线图法”

根据韦伯(merriamwebster)词典的解释,路线图(Roadmap)有三种涵义:第一,表明路线的地图;第二,一份详细说明;第三,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制定的用以引领发展或进步的详细计划等。维京百科词典除了以上定义外,还将路线图定义为一种管理和预测工具或指南,如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Roadmap)[18]。RobertGalvin认为路线图是对某一特定区域未来延伸的看法[19]。Robertphaal等认为技术路线图是一个灵活的技术,被广泛用于支持行业内的战略和长期规划[20]。本文认为,路线图是指根据文献和市场调查获得的信息制定一个预见框架,把未来的市场需求、发展重点、发展策略、发展趋势、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等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可视化的形式来表现,借此进行理性决策的行动过程。

在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方案的修改与完善阶段可以运用路线图法。利用这种方法在拥有大量、准确的信息基础上,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充分讨论、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分析从绿色工艺研究开发到应用、扩散中的主要特征,找出最优战略方案绘制成为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愿景图,以此引导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活动开展,并对其进行管理。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在复杂、不确定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完善创新战略方案,科学地对创新战略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

4结语

技术预见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科技战略规划的有效工具,已经得到相关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肯定。本文阐释了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作用:识别市场需求、明确创新方向、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公众参与。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技术预见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的四个阶段:利用文献计量法预见制造业的关键绿色工艺;系统分析创新战略问题,运用情景分析法描述绿色工艺创新战略的期望场景;使用德尔菲法产生战略方案,利用关键技术选择法进行战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最后,利用路线图法对战略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

目前,产业发展与技术预见相结合已经成为技术演进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趋势下,利用技术预见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21]。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科学、完整地制定创新战略需要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但部分数据资料涉及到制造企业的商业机密,不能全部获得,所以没有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的过程有了全面了解,从而为制定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提出了可循途径和行动帮助,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muRongping,RenZhongbao,YuanSida,etal.technologyForesighttowards2020inChina:thepracticeanditsimpact[J].technology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2008,20(3):87-307.

[2]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项目组.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报告[R],2005.

[3]Kuwaharat.technologyForesightinJapan——thepotentialandimplicationsofDeLpHiapproach[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1999,60(1):5-14.

[4]BenRmartin,RonJohnston.technologyForesightforwiringupthenationalinnovationSystem:experiencesinBritain,australia,andnewZealand[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1999,60(1):37-54.

[5]BenRmartin.matchingSocialneedsandtechnologicalCapabilities:ResearchForesightandtheimplicationsforSocialSciences(paperpresentedattheoeCDworkshoponSocialSciencesandinnovation)[C].tokyo:UnitednationsUniversity,2000.

[6]万劲波,崔志明,浦根祥.整合技术预见与技术评估的科技发展战略[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6):62-68.

[7]杨耀武.技术预见的基本理念[J].世界科学,2003(4):61-63.

[8]李高,温宗国,杜斌.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从技术预见到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18-22.

[9]陆小成.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61-65.

[10]RegerG.technologyForesightinCompanies:FromaninDicatortoanetworkandprocessperspective[J].technology&Strategicmanagement,2001,(4):533-553.

[11]Joeanderson.technologyForesightforCompetitiveadvantage[J].LongRangeplanning,1997,30(5):665-677.

[12]陈峰.技术预见活动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以《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8):133-136.

[13]michaelJBloom,maryKmenefee.ScenarioplanningandContingencyplanning[J].publicproductivity&managementReview,1994,17(3):223.

[14]任中保.创新政策制订过程融合技术预见方法的思路[J].科学学研究,2008,26(5):994-999.

[15]LevaryRR,HanD.ChoosingatechnologicalForecastingmethod[J].Forecasting,1995(1):14-18.

[16]michaeladler,erioZiglio.Gazingintotheoracle:theDelphimethodanditsapplicationtoSocialpolicyandpublicHealth[m].JessicaKingsleypublishers,1996.

[17]刘育新.技术预测的过程与常用方法[J].中国软科学,1998,(3):92-96.

[18]潘晓东.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线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13-18.

[19]RobertGalvin.ScienceRoadmaps[J].Sciencemagazine,1998,280(5365):803.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6

机械加工过程是非常典型的制造阶段,在把半成品或原材料加工成尺寸、形状、精度符合要求的零部件或成品的时候,不但消耗了非常多的资源和能量,还形成了大量的噪声、废料等污染。所以,绿色制造具有很重要的应用前景与研究意义。针对当前绿色制造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绿色制造需求,文中开展了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制造技术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制造技术研究,构建涵盖时间t、成本C、质量Q、环境e、资源R这5个具有绿色特性的机械加工工艺评价体系[1]。

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述

企业生产的零件一定要符合“优质、低耗、高产、清洁、低成本、安全”的要求,所以,零件的工艺过程一定要遵循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方法及原理,同时结合具体生产条件与生产实际进行确定,生成工艺文件,不可只依靠经验进行确定,该工艺文件有工序卡片及工艺过程卡片两种格式。工艺规程指的是规定零件或机械产品的操作方法及制造工艺过程的有关工艺文件。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则是零件机械加工操作方法及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为现场生产指挥提供了依据,它为在新产品投产前,实施生产准备与技术准备的依据,为新建、改建及扩建车间(厂房)的依据,为机械加工过程的主要技术文件。制定工艺规程主要有2个方面的内容:拟定各道工序及工艺路线的详细操作。

2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制造体系

2.1绿色制造技术体系结构绿色制造技术关系到产品的完整的生命周期,有可能还会是多生命周期。该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包含了材料选择、产品设计、制造加工、包装、装配、使用,以及产品生命结束的管理、拆卸、回收、再制造等。绿色制造则要对全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尤其是环境影响与资源消耗问题,同时要兼顾经济、技术等因素,从而让企业的外在社会效益与内在经济效益优化协调。绿色制造的关键则为在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如何实现重用(Reuse)、减量化(Reduce)、再制造(Re-manufacturing)及再生循环(Recycle),简称“4R”。面向机械加工的制造体系主要是三项具体内容、绿色制造两大目标,以及2个层次过程控制的集成。其提供给人们实施机械加工中研究与绿色制造全面的模型与视图。其实现的目标是在实现企业外在的社会效益与内在的经济效益二者协调优化统一同时,尽最大程度低优化资源配置,让资源利用率实现极高,并且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极小[2]。

2.2机械加工的绿色制造研究体系相对于制造系统来说,绿色制造关系到多个方面研究。该类研究主要可以分成3类:减少有害物使用技术(toxicuseReduction,tuR)、污染预防技术(pollutionprevention,pp),以及面向环境设计技术(Designforenvironment,De)。依据各种的制造活动,能把上述3种技术划分成3类:基于生命周期、基于产品技术和基于生产过程技术,如图1所示。这种技术体系为实施绿色制造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参考。依据上述机械加工系统框架描述,能够组合或分解出很多可研究的绿色制造问题。大致可将这些问题划成如下3类:

(1)极小化资源消耗问题。依据资源的使用,能够细化成极小化能量消耗问题、原极小化材料消耗问题及极小化辅助消耗问题。

(2)极小化环境排放问题。各种废品,如废液、废气、废渣极小化问题电磁辐射极小化问题、及噪声排放极小化问题等。

(3)面向环境影响极小化及资源消耗整体决策问题。实施机械加工时,会发生很多决策问题,如模具、机床选择决策、工艺方案决策、切削液、冷却液选择决策、以及夹具、刀具选择决策等。把上述三类问题再实施细分,可形成机械加工系统制造问题研究,如图2所示。

3绿色制造工艺过程规划的优化

(1)绿色制造工艺参数优化在绿色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中,工艺参数优化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通过零件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实现最低能源与物料消耗的目的。通常工艺参数优化针对它采用的制造加工工艺,实施此工艺的相关工艺参数,让加工过程得以优化进行。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参数,如切削液类型、刀具种类等,对零件的能量消耗、加工质量、刀具磨损、环境污染、噪声均有很深的影响。

(2)绿色制造工艺路线优化确定工艺路线是工艺设计合理与否的关键,是工艺过程设计中最难也最重要的环节,其在缩短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资源、减少产品成本及减少环境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确工艺路线的传统方法,是以生产效率及加工成本为基本的因素,没有对资源利用及环保进行充分的考虑,因而使得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

(3)多机床多工件节能型调度优化技术优化配置当前现有的机床设备资源,是比较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多机床多工件共同加工,但同一加工方法能够在不同机床上加工,并且同一机床也会有不同的规格与型号,机床与工件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环境影响及资源消耗等方面产生的效果会明显不一样。依靠机床与工件科学的安排与调度,可以实现有效节约机械加工系统的总体能量消耗[4]。

4机械加工制造评价方法

通常评价传统的机械加工工艺采用最低成本、最高生产率及最高利润等要素为依据。然而伴随着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的要求,机械加工以往企业追求的内在经济效益的单一目标模式,开始向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一些文献采用能源属性、资源属性、环境属性、宜人性、经济性、设备维护性和绿色管理7大类指标进行绿色制造评价,也有一些文献将经济性、绿色性和整体性作为评价指标。文中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评价目标体系选择了5个主要因素,即质量(Q)、时间(t)、成本(C)、环境影响(e)、资源利用率(R)。该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7

Summaryofthe2010nationalartinstituteConstructionConference

tianJun-ting

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工作会议暨2010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培训会议于2010年1月14-15日在桂林召开。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平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余益中,桂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桂林市政府副市长陈丽华等出席了会议。余益中厅长、陈丽华部长分别代表广西自治区文化厅、桂林市委市政府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桂林市的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建设与发展情况;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以及广西、重庆、河南、上海、新疆、天津、福建等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建设发展情况作了大会发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艺术研究院所的60位代表听取了大会发言并围绕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发展的定位与途径、艺术科研建设与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于平司长作了大会总结讲话,他强调围绕文化行政部门中心工作,做大拓宽艺术学研究项目,抓准夯实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科研课题立项在艺术研究机构职能拓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副巡视员陈迎宪,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分别主持了会议。

一、大会发言:彰显艺术研究院所开拓进取之路,具特色,成效显著

1.中国艺术研究院倾力打造“三位一体”、“三个中心”。

中国艺术研究院从我国新阶段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要求出发,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建院目标:建设集科研、教育、创作为一体、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科研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与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与廉政建设,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实施无漏洞管理和效益管理;坚持以科研为中心,鼓励学术创新,拓展研究领域,完成了《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一系列代表国家水准的奠基性史论著作,并拓展了文化艺术发展中带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对策研究领域,承担了《中国艺术科学总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先后成功申报昆曲、古琴艺术、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发挥学术、人才资源优势发展艺术教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艺术学8个二级学科的单位,设有艺术学、音乐学等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及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近500人,并已具备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从单一史论研究拓展为科研、教育、创作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增设创作机构,聘任著名艺术家加盟,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方针,显著提高了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加强对外文化与学术交流,努力成为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积极搭建与重要国家和区域性学术机构的制度流平台,重视文化价值观层面交流,重视交流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共同建立了“中欧文化对话机制”,与法兰西艺术院联合举办“中法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层论坛――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法兰西艺术院文化对话”,承办了与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美文化对话”,适时将与韩国韩中文化艺术协会共同举办的“中韩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扩展为“亚洲文化艺术界高层学术论坛”的多边国际学术会议等;该院还将结合新的实践与时代要求,坚持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与艺术创新,重视对文化艺术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课题研究,重视政策性与对策性研究,重视现实文化艺术现象研究,更好地发挥艺术科研国家队的作用。

2.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努力推进“11321”建设发展战略。

为适应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特别是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工作的新的形势要求,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艺术研究所于2001年7月更名为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并从广西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建设及民族文化资源与科研实力等实际出发,明确了本院工作职能是: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开展民族文化艺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实践,研究民族文化艺术生产与管理规律、建设发展战略,收集、整理、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归纳概括为“11321”:围绕一个中心――以配合广西文化工作开展为中心,夯实一个基础――以民族文化艺术考察研究为基础(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与舞台艺术研究),突出三个重点――以舞台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文化产业研究为重点,坚持两个结合――传统研究与当代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树立一个目标――为广西文化艺术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与智力支持;内联外引,开门办院,坚持科研立院,积极推进以科研管理机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聘任制,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科研业务评价与管理制度;采取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学术带头人,选送年轻学者到高校深造,通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急需人才,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完成或承担了《珠江流域少数民族铜鼓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17个部级、省部级研究项目;通过办刊打造品牌,搭建交流平台,团结、联络国内外学者,院办《民族艺术》杂志因学术个性鲜明、学术视野开阔、学术品味较高获得国内外学术界高度评价,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等;以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与墨尔本大学、越南民间文化研究院、台北新竹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外学术界合作《中越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研究》等5个科研项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等区外学术机构合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研究》等3个研究项目,与广西文化厅、社科院、文联等区内单位合作《岭南地区苗族瑶族“乡规民约”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等10个研究项目,与百色、宜州等区内市县合作《百色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5个研究项目;配合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组织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3个政府文件,成功组织申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承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创办南宁艺术职业学院,策划与实施《广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广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题片》等,参与壮族歌剧《壮锦》、自治区50周年大庆文艺晚会《山歌好比春江水》等相关创作工作,参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4项重点课题,出版《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等学术著作35部,发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蓝皮书•文化事业部分》、《多维视野下民族文化建设的六对关系》等300余篇学术论文。

3.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积极探索多学科、多功能、开放型的综合发展道路。

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按照《文化部关于加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科学发展为统领,设施建设为基础,机构改革为动力,人才培养为关键,艺术科研为中心,课题项目为支撑,成果应用为拓展”的发展思路,把文化艺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有机结合,为彰显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长江上游文化中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着力推进文化艺术科研的思维创新与组织机构、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中心工作”的大局意识,既注重对文化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更强调自觉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组织科研课题,编制申报部级“非遗”名录文本,被文化部采用并作为范本在网上公布,完成《关于重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其中许多建议内容被写入中共重庆市第三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具体承担重庆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全市课题的组织评审、立项、实施、管理等日常工作职能,制定了《重庆市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细化职工年度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建立科研成果激励制度、科研项目分工负责制度等,将工作实绩与职工津贴挂钩,把考核结果与干部职工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紧密结合;准确把握文化艺术科研发展的内在规律,积极推进文化艺术科研工作改革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科研的核心内容,在全面完成“非遗”资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策划编制建设重庆“非遗”博物园和建立渝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项目,并已纳入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与高校联合成立重庆文化遗产学院并举办了中国高校首届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艺术科研平台,精选一批部级“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先后完成了《重庆民间舞蹈》等3个艺术资源调研课题;坚持以课题项目为支撑,成果应用为拓展,搞好自身建设,促进艺术科研事业持续发展,将新进院的年轻研究人员安排到重点科研课题小组,在田野调查中提高业务综合能力;采取“广收信息,先接任务,保证质量,后争资金”的策略,注意平时多收集课题项目的来源,进行前瞻性思考,凭借以往20余部专著、100多个川剧、曲艺等传统剧节目抢救资料的成果积累,多项政府社科优秀成果奖与全国、市级先进集体等称号所形成的较高信誉度,扭转了借钱搞研究的尴尬,形成了有钱搞科研的局面;把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方式,在重庆电视台开办《重庆记忆》栏目已播出20期,与重庆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重庆市部级“非遗”名录系列项目16张DVD专集,与高校联合筹建重庆市“非遗”虚拟博物馆,组织“非遗”项目赴德国柏林参加“中德文化交流活动”;启动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拓展业务成果的应用领域,充分发挥科研力量优势,获国家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授权,负责开展重庆市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不懈地搞好自身建设,不断夯实开展文化艺术科研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抓住本市文化系统调整业务办公地址的机遇,争取到占地10亩、建筑面积14315平方米的原市图书馆特藏书库馆舍大院作为该院办公地点,重新策划并提出设置“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厅方案,获得市财政1100万元支持,该院还投入80万元更换和新添置业务办公设备;结合机构改革,壮大科研队伍,多渠道建立科研工作体系,该院向市编办争取到15个全额事业编制,编制达45人,并采取公开招考、特约聘请等形式,引进一批专兼职研究人员,充实和加强科研力量。

4.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围绕三大职能努力践行科研立项与艺术实践、河南文化发展需求两结合。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以艺术科研为中心,坚持艺术科研项目的立项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与河南文化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承担并完成了《河南曲艺史》、《河南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等多项部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中国戏曲观众学》作为首部系统研究戏曲观众的理论著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誉为“新世纪中国戏曲学的开场锣鼓”;在重视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还针对本省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开展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应用性研究,如《〈梨园春〉现象调查报告》等受到有关部门、领导和广大艺术工作者的好评,《河南曲剧音乐的调性扩展》的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本省戏曲音乐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而且在艺术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推动了本省地方戏音乐创作的学科建设;坚持艺术科研为主,创作与科研相互促进、并行发展的建院思路,直接参与《香魂女》、《村官李天成》、《程婴救孤》、《常香玉》、《惊蛰》等多个获奖剧目的创作与研讨;紧密结合本省艺术实践开展基础资料建设工作,保存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本省民间艺术的珍贵文献资料,包括2000余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数千册明清以来的手抄戏曲剧本,中国古籍善本,1000余盘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戏曲原始录像录音带等,为全省艺术研究、创作提供了资料支持,在本省艺术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上海市艺术研究所关注现实,走理论与应用并重、文献与调查结合的科研之路。

上海市艺术研究所在进行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研究方向与课题立项方面进行大幅度调整,研究方向从单一的理论研究调整到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研究方法从单一的文献研究调整到文献与调查结合;强化智囊团意识,主动设计应用类课题,就政府决策与文化政策、城市发展、公益性事业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服务型政府职能转换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调研成果,完成《上海文化贸易服务中心研究》、《上海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研究》、《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效能研究》等一系列为政府管理文化、发展文化献计献策的调研报告,受到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领导的肯定与鼓励;对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推出《构筑“交流”魔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的关键》、《促进上海文化出口研究――动漫产业出口研究》等多项成果,与上海市文广局共同编撰的《上海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指导手册》为企业投资提供了来自政府的权威性指导;撰写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策划方案,进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议题议程策划;成功组织申报“海派旗袍制作技艺”为首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市委、市政府推动的上海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用“四个跟上”抓住“申遗”机遇,促进艺术科研持续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在实践中明确了研究、保护新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服务于社会与大众生活等职责定位,用在意识、行动、事业、项目上的“四个跟上”,确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作为科研主题”的思想,将工作机制逐渐转移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事业上来,成功申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并与该所合署办公,新增7人编制,总编制数达39人,成为全国第一家既挂牌又增编的单位,使“非遗”保护研究的工作职能在本所得以明确及落实,研究所集中科研骨干,侧重“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研究、申报,中心则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侧重“非遗”项目的普及宣传、展演展示和传承人保护;承担全疆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维吾尔歌舞艺术研究》,展开全疆南北33个县、行程3万余公里田野调查,访传承人469位,摄录视频素材249盘,音频光盘136张,拍摄照片5000张,编撰出版《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等一批研究成果;初步建立起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非遗”代表名录体系,已有部级第一、二批“非遗”名录项目共52项,自治区第一、二批“非遗”名录项目共185项,地(州、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共535项,县(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共2480项;多次参加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08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等展演活动,派出专家为“上合组织”高研班、乌市文化讲坛等开办讲座,应邀担任新疆师范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参与培养维吾尔木卡姆攻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举办“第六届国际木卡姆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建立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传习所、传承中心、民间艺术学校、“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网站”等。

7.天津市艺术研究所以艺术科学研究规划管理为抓手,整合全市科研资源,促进本所建设与艺术科研发展。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承担了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科研管理职能,负责本市艺术科学研究项目的规划管理、申报评审等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部署,紧密围绕本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理论创新,指导文艺实践,坚持导向性、学术性、实践的指导性及地域性文化特点,为本市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依据。已评审立项两批共177项研究项目。

8.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坚持自身科研优势,开拓创新求发展。

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以地方艺术研究为本,采取剧种史研究、戏曲理论研究、剧目生产“三结合”方法,打通艺术研究与艺术生产通道,努力在两方面取得“双赢”,出版《莆仙戏史论》、《福建地方戏曲音乐》等22部专著,完成《福建地方剧种状况调查》、《闽粤地方戏曲团体经营模式及演出市场研究》、《闽台戏剧交流史》等部级项目及文化部重点项目,不仅把握了本省地方剧种的历史、传统剧目、表演特色、音乐唱腔特色、演出习俗、生存状况等,还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戏曲理论批评、福建地方剧目生产方面的成果;承担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职能,负责全省的戏剧剧目生产与创作,形成三级剧目生产网络及三年一届戏剧会演,深入剧团,对剧本与舞台呈现结合进行讨论修改,组织青年编剧及表导演培训班,共有《江上行》等40个剧目57次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惠安女人》等6台戏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承担省艺术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负责全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申报、年度检查、鉴定结项、经费管理等工作;承担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职能,参与省政府办公厅、省文化厅等4个厅局委托的《福建省“十一五”文化专项发展规划》、《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及《总体规划》、《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研究》、《福建省文化艺术家调查报告》、《福建省第四届艺术节设计方案》等的制定及撰写。

9.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坚持服务大局,持之以恒,开拓进取,求真务实。

从国家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国家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所急需的项目的设计、资料的掌握与深入的研究开始;每个项目都坚持前期研究及案例的积累,《中国节日志》在正式申报与被批准立项前就已连续开展了3年调查、资料及前期研究的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农村就是深入田野,在城市就是深入社区;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必然趋势,必须充分认识数字化能力的决定性影响,通过搭建“中国记忆”平台,实施若干数字化抢救计划项目;拓宽统筹兼顾的视野,建立与各大学的广泛合作。

二、分组讨论:理清艺术研究院所建设思路,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分别由全国各省(区、市)文化厅局代表组成的第1、2组与由各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代表组成的第3、4组通过积极热烈的讨论,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形成愈益明确的共识,代表们普遍认为:

1.会议及时,主题明确,内容充实,体现了创新务实、服务大局的精神。

作为2010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后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从战略高度探讨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及艺术科研管理工作,找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增加了在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发展与艺术科研管理上的紧迫感。

2.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落实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有关艺术科研建设的要求,支持艺术研究院所建设与发展。

重庆、吉林、贵州等省(区、市)文化厅(局)组建了省级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的日常管理职能划归本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承担;上海市在每次会议结束后都召集本市有关单位传达落实会议精神;吉林省重视科研人才培养,通过培训充实艺术研究院;山西省文化厅与本省科委合作立项三个数据库项目,并由本省艺术研究院所承担;云南省文化厅计划将本省艺术研究所升格为院等等;但部分省(区、市)对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及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职能机构、人员及相关经费配备不落实或不足。

3.各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坚持自身特色与个性,充分发挥艺术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开门办院办所,围绕并服务于文化行政部门中心工作,扩大研究领域与业务职能范围,开展文化产业、表演团体改革、发展大文化培育大市场等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提供表演艺术作品,努力发挥文化建设的参谋与智库作用。

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抓创作成绩突出,创作作品占全省创作作品总数三分之一;贵州、湖南等省艺术研究所提出扩大职能,将研究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剧目及作品的创作、制作;民族艺术研究所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但部分艺术研究院所的科研工作与本省(区、市)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仍存在一定距离。

4.从艺术研究院所建设与艺术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建言献策。

会议建议:今后应明确分管厅领导参加每年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工作会议及艺术科学规划管理工作会议,并可采用现场工作会的形式,以提高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艺术科研规划管理工作及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指导,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强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各地艺术研究院所联系,发挥该院在科研骨干培训、项目策划设计等方面的基地作用与龙头作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向各省(区、市)艺术研究院所推荐优秀毕业生,充实科研队伍;推动建立省级艺术学项目单列等等。

三、总结讲话:把握艺术研究院所建设发展趋势,拓展职能,提升效能

于平司长在题为《拓展职能,提升效能,开创艺术研究院所建设新局面》的总结讲话中,通过一系列调研分析,将艺术研究院所现状归纳为三种情况:一、办公条件尚可但研究经费严重不足;二、研究刊物水准较高但研究队伍青黄不接;三、基础性研究成果尚可但对策性研究明显缺席。于平司长将艺术研究院所一个时期以来所进行的探索与开拓概括为“开门办院,研究转型,科技自觉,形成特色”等特点,提出开创艺术研究院所工作新局面所必需的三方面“合力”:第一是我们的艺术研究院所自身一定要有求生存、谋发展的动力。第二,全国各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帮助整合资源、引导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第三,文化部文化科技司要从当前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着眼,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课题设计、支持、提升作用,引导艺术研究院所再启新程,重焕生机。同时,于平司长着重阐述了开创艺术研究院所建设新局面必须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1.当前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关键在于职能定位

我们艺术研究院所当下的生存与发展的确有个重新审视与思考职能定位的问题。早在2002年,文化部就发出了《关于加强全国艺术研究院所建设的意见》这样一个文件。其中对艺术研究院所的职能表述为:“围绕文化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科学学科体系,开展艺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文化艺术实践,研究文化艺术生产与管理规律、建设发展战略;收集、整理、保护、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建立并完善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及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研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文件还特别强调:“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在政策规章及制度上明确并落实上述内容,指导、推动艺术研究院所努力适应上述任务与职能的要求”。

当然,这一方面要看文化行政部门是否对所属艺术研究院所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看我们的艺术研究院所是否能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至于职能表述的其他方面,在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研究院所中有多少不等、程度不同的存在,目前文化系统艺术研究院所较为普遍的职能是“收集、整理、保护、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2.艺术研究院所“后集成”时期的职能拓展

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赋予”还是自身的“拓展”,文化系统艺术研究院所可以胜任并且应当胜任的职能有以下方面:

其一,艺术研究院所应完成文化行政部门交办的文化规划、文化政策制定、文化热点现象分析等带有研究性的文化行政工作,这应是艺术研究院所一项基本的职能,似可称为“文化行政工作的预研究”职能。事实上,有不少省、市的艺术研究院所承担了本省、市《“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的调研、论证、起草工作,在即将开展的“十二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的制定中也应发挥作用。

其二,艺术研究院所应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摸底、申报、抢救、传承和保护性开发的职能。我们注意到,不少省、市将“非遗”保护中心的职能交于艺术研究院所(如新疆、重庆等),“非遗”保护中心和艺术研究院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避免了设置新机构又延续了艺术研究院所既往“长项、硬性”的课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其三,艺术研究院所应负责艺术档案收集、建档、管理及咨询服务工作。艺术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许多省市在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远远不够,机构的职能化、人员的专业化、档案的系统化工作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这方面,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和艺术档案馆合二为一的做法体现出档案建设和艺术科研的双重效益,也体现出两项工作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其四,艺术研究院所可以合并一定时期专为进行艺术创作而设置的剧目工作室、创作室等机构(有的艺术研究院所本身就是自上述机构转型而来),使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共同提高。在当下的拓展中也应充分重视现状的研究,也应更多地关注艺术创作的未来指向。湖南、湖北、福建、河南等省的艺术研究院所都在本省优秀剧目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五,条件具备的艺术研究院所,还可以与普通大学就艺术学研究生教育进行联合办学。这样做一可以将研究成果进行文化传习,二可以为社会也为自身培养专门人才。这样做还可以通过“教学相长”促进研究深化。事实上,有不少教学单位已经用我们研究院所的退休研究人员在“发挥余热”。省级艺术研究院所也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发挥“龙头老大”的作用,对各地学有所长并研有所优的同志聘为硕士及博士生导师。

其六,艺术研究院所还可以承担一些艺术学研究课题申报的组织工作,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研究院所的管理意识,而且有助于促进研究课题贴近当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前沿意识。目前,有半数以上的省市未能成立艺术科学研究规划管理机构,其实让艺术研究院所师其职担其责,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题。

3.艺术学课题立项要引导并支撑职能拓展

为使艺术科研有效地服务和促进文化建设,艺术学课题立项工作至少应当在两个方面创新思路:

一是就研究理念而言,要在基础性研究中加强对策性研究,要在反思性研究中加强前瞻性研究,要在学理性研究中加强技艺性研究,要在业态性研究中加强区域性研究。

二是就研究对象而言,要把既往专注于以艺术之史、论、法的研究拓展到艺术技艺传承、艺术产业链接、艺术市场营销以及艺术生产新要素、艺术服务新手段和艺术传播新媒介的研究。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8

一、(略)

二、新媒体艺术教育与文化科技

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一句名言生动揭示了文化与科技的内在联系:“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历史表明,文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技术创新和扩散的结果。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传统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三维动画、数字特效及互动媒体等一系列新兴业态,使文化科技内容更加引人、文化科技传播更加快捷、文化科技的影响力更加深远,科技和产业革命对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前所未有。新媒体艺术以其特有的禀性契合了国家发展目标,从而被我国列入“十五”期间国家推进高薪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发展领域。[1]国家的重视、大众的需求、技术的完善,这些有利因素正促使我国新媒体艺术相关行业全面振兴,新媒体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更要不断更新、不断创新,勇于打破一些继承的规矩和习惯。研究新媒体艺术设计文化的科技创新实际上就是探索文化、艺术和科技的有机整合,以下三个方面,或许可以视作新媒体艺术教育文化科技创新的教育趋向。

(一)跨学科

21世纪,新媒体艺术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将无法在单独的领域里面解决,而是必须由艺术家、设计师、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等彼此互相联合,在一种开放互动的研究环境中共同解决。如生物工程与电脑技术结合,产生了基因艺术的研究;电影与互动技术结合,开启了互动式电影的研究;网络与远程通信结合,产生了远程通信艺术的研究等,这些新学科的相互启发极具探索性。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内容涉及众多学科,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跨学科范畴。新媒体艺术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部门的团队合作已成为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新特点。[2]对数字技术的掌握是当下新媒体艺术的重点,无疑也是传统艺术跨入新媒体艺术的一道门槛,这道门槛对于专业的美术院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更是机遇。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理工学院的技术引进来,把艺术学院的灵感送出去,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合作,让学科之间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从专业价值来说,新媒体艺术不同领域的软件和硬件非常多,要达到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就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技术的教学。

(二)独创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创成了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创新研究难在产生独创的概念和成果,并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此应为新媒体艺术的教学重点。独创可以理解为对既有问题的独特解决方案,独创的来源是对问题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艺术和技术的整合中,技术不再局限于一个简单的使用目的,而是纳入到背景宏大的生存方式的研究中,艺术问题也不再是简单的艺术审美,而是必须融入整体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在相互联动中探求新媒体艺术独特的表达方式。“新”是新媒体艺术的生命,新媒体艺术的这一特征,使得新媒体艺术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新媒体艺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设计技巧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更应培养具有思想张力的创造性人才,以适应数字化未来的发展需要。为了开拓独创的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教育要突出独创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力,创造性地由外向内、由此及彼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成长为可持续发展、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

(三)开放

科学无国界,科学探讨着超越民族,超越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普遍真理。[3]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免费向全世界开放远程课程,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接触到高质量课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计划”执行主任安妮•马古利斯说:“我们认为,当知识得到公开和自由分享时,教育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4]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完全对外开放,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者来此开阔眼界,了解新的媒体研究方向,得到可靠的技术产品资讯。在实验室里教授、学生以及赞助者来自不同领域,研究项目高度整合,合作交流非常紧密频繁。在当前知识社会、全球社会的背景下,寻求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各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战略,不同的大学都在采取各式各样的措施与方法来寻找与扩展自己的国际化之路。[5]新媒体艺术学科是一个面向前沿、高度国际化的学科,打造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交流,是我们尽早进入国际媒体行业或文化产业的主流平台,也才能真正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我们要加强对整个国外的学科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了解;大量聘请相关领域的国外专家和国内权威专家任教;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国门,把国外的学生引进来,共同完成项目,以此建立一个更开放的国际化学习研究平台。

三、新媒体艺术设计教育与文化市场

进入信息时代,全球范围内以数字动画、影视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媒体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目前全球数字媒体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新媒体艺术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之一。新媒体艺术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部分,其市场化本质不可回避。其实市场并非是唯利是图的代名词,市场体系也受消费者理性选择的制约。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只有形成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才会有新媒体艺术的大规模生产。文化消费的需求促成市场的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空间对于艺术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媒体艺术教育要面向市场,市场在哪里?怎样去面对?新媒体艺术必须要靠得牢,用得上,要有社会价值,要具备整合的能力,整合就是创新。[6]虽然与新媒体艺术相关的学科体系范围广、领域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主抓一些和实际结合、学科相近的领域,如三维动画、互动媒体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以及影视特效等。新媒体艺术教育既要仰望天空,思考许多前沿问题,又要脚踏实地,考虑许多实际问题。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让教学能够兼顾社会实践,让实践成为教学的动力。同时,科研项目也要向产业化靠拢,使科研项目走出模拟项目,与文化产业结合。研究者从赞助者那里了解市场动态,赞助者从研究者那里得到必要的资源,实现双赢。#p#分页标题#e#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9

首先,设计学是最古老的学科。设计是人类基于生存的本能,以进化达成的智慧,通过思维与表达,诉诸于器物发明,进而完善自身文明进程的生活方式。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下,古代的中国民众创造了灿烂瞩目的农业及手工业文明。那时的劳动实践与原始信仰、巫术活动、审美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常常是混沌统一的,实用与审美统一的造物活动是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也就有了设计。

其次,设计学是最综合的学科。设计是一种艺术与科学整体交融的创作方式。一方面,它以形象思维的感性特征作为创作源泉,以人的主观情感与想象作为设计原创的动力;另一方面,它以逻辑思维的理性特征作为理性规范,以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作为实施的保证。

再次,设计学是离哲学最近的艺术学科。考察中国传统哲学著作,有大量的有关设计思想的论述。《周易・系辞上》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被众多理论研究者认为是我国最朴素,也最准确的论述工艺美术思想的表述。朴素的道器观念以及数千年来致力于“道器合一”的设计思想体现了古人对器物与人、器物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邃思考。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设计学的学科定位相对模糊。主要表现在大家对设计学学科本质认识的偏差:在传统的工艺美术学科称谓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人们普遍认为“工艺”“设计”都是美术的衍生产品,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所有人造物,无一不是手工的制作,将“工艺”理解为手工,将“美术”类比于传统的以绘画为主的视觉艺术,就忽视了二者相融合所产生的学科交叉地带,而设计学的本质属性恰恰契合着这一交叉地带。

应该说,设计学学科称谓的最终确立,得益于“学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以知识细分化和专业化的现实,学科既可以代表作为真理的科学知识体系,又可以作为大科学属性下的不同层次的若干分支学科,文理交融、互相渗透的现代科学发展模式造成了“跨学科”“交叉学科”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科都处于一张复杂的知识体系网络的一个节点上,互相之间传递能量。所谓的“知识体系”和“学术分类”只能是以一种“学科群”“学科域”或者“学科场”的形式存在;所有的学科都是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正因为如此,古代“分科治学”中暗含的“学科”是一种静态的指称,而现代意义的“学科”是一种动态的发展,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发展,学科的内涵在发生着变化。

交叉学科是已经存在并被普遍承认的学科,这种存在突破了已成定规的习惯,打破了自我和他人之间习惯的界限,了事物现成的秩序。交叉学科源于无法凭借自己的学科单独解决问题,而引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所以,交叉学科意味着某种新学科的诞生。而“设计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广大从业者共同接受的学科称谓:传统的工艺美术、实用美术、应用美术均无法合理地解释“道”和“器”之间的融通转化问题。

经过艺术学学界多年的呼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中,艺术学从原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升格为学科门类。成为原有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科之后的第13个学科门类。“设计学”由此上升为一级学科。设计学的地位和概念因此而确立。

目前,设计学是艺术学门类下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级学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包括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开设有设计学专业的院校逾1705所,常年在校生已逾176万人。从事设计学学科建设研究长达20年的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汗青的一席话,可以说是对设计学学科现状的最客观总结,“设计学生源火爆,学科点显著增长,但发展过速,鱼龙混杂,问题凸显,学科方向笼统,学科建设理论滞后。全国高校范围的扩招与并校,部分院校设计专业存在仓促上马、基础薄弱、膨胀过度、管理模式削足适履、人才培养结构与知识结构面临重塑等问题,亟待解决。许多学校的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只能是艰难图存,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加强与规范设计学科的建设,建立一套科学的、适于国情的学科评估体系,使设计学科健康、有序地发展,势在必行。”

学科基础:规模庞大质量堪忧

20世纪50年代,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以后,各地美术院校几乎都开设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原有的美术学二级学科中自然就多出一个具有合法地位的分支,即“应用美术”或“实用美术”的三级学科。实用美术作为一个具有宽泛意义的跨学科称谓,在该三级学科下,诞生了数量繁多的专业方向,包括“装帧艺术设计”和“染织美术设计”等专业方向的室内装饰设计方向、室内环境设计方向的“装饰”艺术专业被确定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本科专业,并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主要专业内涵。

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修订专业目录和进行专业整顿,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设计学科的专业面。1998年,教育部在制定高校专业新目录时正式提出“艺术设计”专业。自此,“设计”概念被正式引入学科之中,实现了工艺美术到设计的转换。然而在教学实践上,真正能够将设计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进行教学的院校在中国仍是凤毛麟角,业内对于设计的内涵尚未清晰。这一时期,我国经历了设计教育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发展高潮,设计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设计专业招生量逐年提高。

进入21世纪的设计学呈现出一种新的活跃姿态。整个20世纪及其之前的设计学以西方设计学学科为中心和唯一标准的格局,日益被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所取代,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蓬勃兴起的新设计观念与设计教育呈现出积极创新的态势,使得全球设计学学科发展更趋多样;同时设计活动与设计教育对地域社会的介入、追求设计民主和均衡化发展的潮流也日益明显,这些都为我国设计学学科及设计教育在国民经济与文化实力整体增强态势中的提升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在“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带动下,设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产业力量,视觉传达设计、媒体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设计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后,此前与“设计”相联系的“艺术”二字被取消。设计体现出从文科领域剥离出来的趋向。除艺术学学位以外,学习设计的学生还可以被授予工学学位。实施设计教育的院校类型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到2012年为止,在全国22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超过1700所开设设计学科相关专业,在这其中,有29所单科艺术院校,900所高职院校,400所理工科院校,其余皆为综合性院校或独立学院;以往以艺术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大量工科及其他学科资源成为学校实施学科交叉、资源整合的有利条件,但是,在现实的设计教育中,主动实现多学科交叉的设计院校仍属少数;而在艺术院校中,工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交叉的有效资源更为有限,真正实现多学科交叉发展、结合多种学科成果的设计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因此,依附于宽口径的学科基础条件,加上艺术学升门类而带来的设计学成为一级学科的有利条件,成为设计学学科跨越发展的良机,也成为设计学学科体量庞大的直接诱因。如今的设计学学科,不但拥有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以及成人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形成的多层次的完整的设计教育体系,专业范围涵盖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等广阔的领域,并与哲学、科学、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密切关联互动。

大量低门槛的学科布点,一方面使得设计学成为艺术学学科门类中专业覆盖最广的一级学科,每年数十万的招生人数使中国设计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这也使得设计学专业毕业生饱受“就业难”之苦。例如,某专业机构在2014年6月10日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艺术设计列为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这一消息直接促使教育管理部门对设计学专业布点“过饱和”现状的反思。如福建省教育厅宣布,今年将暂缓增设24个本科专业,其中就包括了2014年就业红牌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这3个专业都是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艺术设计二级学科之下的本科专业。

学科环境:严密清晰成果丰富

设计学是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目前,全国有超过20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设计学相关专业,这其中,有超过100所院校(研究所)开设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有超过50所院校(研究院)开设设计艺术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另外,还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再加上数量相当可观的高职高专层次教育,设计学拥有着一般新兴学科难以企及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科建制。设计学目前还容纳着包括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电脑美术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等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与设计学有关的学术组织众多,包括全国工艺设计学会、国际形象设计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学会等横跨工科与艺术的学术组织,成为中国设计学学术交流的平台。在学术刊物中,有定期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装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等杂志。可以说,设计学具备了一个规范的学科组织应该具备的一切条件。

第一,研究对象。设计学以人类的设计创造行为为研究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属性、内涵、目标、价值、程序、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另外,设计何以形成价值、设计何以诉诸行为、设计何以影响历史,这些自人类社会形成设计以来就如影随形的基本问题,构成设计学三大核心范畴。所以,设计学研究设计创造的方法、设计发生及发展的规律、应用与传播的方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为基本方法,展开关于设计实践的、历史的、文化的、教育的研究;设计学强调以设计对象的物理特征、事理特征、情理特征的把握与体现为要旨,探讨构建人与理想世界的现实关系的原理与方法,建构设计学研究的理想坐标与科学体系。

第二,理论体系。一般认为,设计学的理论体系包括4个大的范畴:设计历史理论、设计认知理论、设计方法理论、设计教育理论;由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4个子知识领域构成的基本知识结构,该结构涵盖设计调查、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工程、设计管理以及设计教育等多个专业环节。经过反复研讨,业界基本上将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设计教育这8个二级学科作为设计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研究方法。学科方法的研究是学科成熟和深化的标志,在欧美国家有关人文社科方法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专业细分、操作性强的背景下,不少中国学者已经认识到不重视方法研究将不可能推进学科进步,并由此而加强了方法及方法论的研究。如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教授曾经出版《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专门探讨该问题,体现了该学科的研究者在方法论上的自觉。

第四,研究中心。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基本形成了5个相对集中的研究中心,首先是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即原来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班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班底;二是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设计学学科的一些研究力量;三是广州、深圳一带立足于实际需求而开展的设计学研究力量,如广州美术学院、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是以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为代表的几所高校的研究力量;五是以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西安工程学院服装与设计学院为代表的设计学科组织等。

第五,培养模式。在现有的学科范围之内,设计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培养模式。但是也存在一些衔接上的问题。比如西安工程学院服装与设计学院院长张星就提出,随着艺术学提升为门类,设计学相应地提升为一级学科,通常把三级学科的方向作为本科专业方向,本科专业方向比较齐全,但相对应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短缺了很多方向,在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的衔接上并没有实现良好的对应。

第六,学术著作。目前出版的设计学学术著作比较丰富。仅考察国家图书馆的设计学科藏书就超过10万本,有关设计学的博士、硕士论文数量巨大。

学科体系:结构清晰创新不足

设计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两个系统类型:第一是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第二是艺术设计史论系统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前者主要包含艺术设计思维训练、三大构成规律的学习、设计素描、色彩的课程的学习、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设计实践类课程的学习等内容。具体来说,艺术设计创作及制作系统是一个建立在艺术创作、制作实践、技巧发展等基础上的应用型系统。后者的艺术设计史论系统教学,主要研究艺术设计历史脉络、艺术发展规律、美学流派表现、理论方法呈现等内容的系统,包括历史发展、美学理论流变等多个范畴的研究内容。艺术设计发展研究,主要聚焦于艺术设计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等在内的系统的史料史学研究,包括了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历史的比较研究,以及科技、社会、文化等历史发展对艺术设计发展历史的影响,努力建立科学系统的艺术设计史发展体系等。艺术设计史论研究,主要对艺术设计美学思潮、理论批评研究观点、研究角度等基本规律,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对艺术设计的审美本质、创作主体、美学特征、大师研究、作品研究、理论体系进行宏观与微观并存的理论把握。

上述两个系统关系密切,前者是产业化推进和创作实践拓展的关键系统,后者是推进艺术风格丰富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除了上述两大系统的核心内涵之外,艺术设计学科体系还包含相当广泛的外延,它在与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研究内容、理论架构。艺术设计学科并不局限于一种以行业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而是建立于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对学科体系的逻辑划分,客观上反映了从不同视角切入学科建设问题的研究方法,比如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邹明认为,“重道轻技”古来有之,表现出一种价值观,而“以技通道”“以道观器”,是一种融合,立足学理建构、学科品质、寻源问道。譬如评价一幅名画常常离不开对其精湛技艺具有超高难度的肯定,同样,好的设计也少不了绝妙的技术,风格创意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表现形式,方可产生活力。设计学科体系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由的学术精神、跨界的知识修养、综合的表现技能,凝聚成一个“史、论、术”的整体。它不是一种静态,而是动态的,重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去发现、创新,从这一点说,设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关注社会、关注时尚、关注科技、关注商业,学院主义精神不只是对书本知识的学术研究,同时要有实践体验,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对学科体系的认识,还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取舍,有关专家建议,不应过分地将目光放在引进吸收外来设计学科思想上,而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改善设计学学科建设的方法。我国长期沿袭西方的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特别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包豪斯提倡的三大构成教育,大大促进了我国设计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不太了解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忽视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李炳训认为,学科体系建设应当追溯到设计学立足于“善”与“美”的目标所体现的价值之中。就其价值而言,可以划分为3个部分:一为实用价值,二为审美价值,三为伦理价值。设计的实用价值是设计的基本价值,在设计的各环节中必须达到功能属性的目标,以及不遗余力地去刻意表达“善意”,来满足人的活动行为的需求和欲望。所以我们常说“设计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以表达充满道德属性的善意内涵。设计的审美价值即艺术价值。设计的作品审美特性是由设计创造的,美是可视的、可触的,美与审美对物而言可分为形态(造型)美、结构美、工艺美和材料美。设计的审美价值应存在于设计作品的最终结果之中,即适用与被使用的主客体之间功能关系形成之时。设计的伦理价值是设计造物中超越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更高道德层面的内涵,是控制、实施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人文精神层面能力与自身道德修行的体现。

对于设计的价值观而言,一切为人服务的设计作品若达到善与美的标准,其设计创造的作品应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使用者的“善意”与“尊严”实用价值内涵、使用者对作品的“美意”认同而获得的“喜悦”,而“至善至美”的寓意应体现于对设计作品的价值的总体判定或对于精神层面的伦理价值内涵的确认。

在教育模式上,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我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还主要是一种美术型的教育,教育模式依然主要沿用传统艺术和美术教育的方式,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受写实造型艺术教育的深刻影响,形成长期以来“重艺轻技”的状况,忽视了设计教育应与专业实践结合的特点,尤其是缺乏技术实践教学,设计与市场相距甚远,理论与实践脱节,违背了艺术设计实用性的本质,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社会需要。这是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章利国先生在《现代设计美学》一书中所说:“进入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呼唤现代设计教育的信息化、系统化和高科技化……信息科学、系统论、电子计算机原理和应用、生态学、行为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以及某些相关能力,已经或正在成为包括工业设计师在内的现代设计师必备的素养,对这些方面的教育培养绝非可有可无的事情。”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我国目前的现行高考制度,使得艺术类考生一直享受着十分“优惠”的政策――降低文化分数录取线,对艺术类考生在文化素质的要求上是网开一面。20多年的实践证明,正是这种“优惠”政策,造成了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艺术类专业教育整体上缺少文化底蕴,使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匠气十足”的“工匠型”技师,较少有人能成为“大师”级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其根源在于对文化教育重视不够。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虽然1998年教育部以合并专业的方式,试图扩大专业的口径范围,以避免专业的过细过窄。但时至今日,大多数专业院校在执行时多以重设专业方向予以应对。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老牌专业院校,还是以专业方向为主设计专业系科,诸如装潢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而综合类院校的专业系科,则采取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分设专业方向来细分专业。这种以专业方向为核心的设置方式,直接造成知识结构偏窄,带有十分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加之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存在着“重技轻文”的倾向,对学生的培养往往过多地注重专业技巧的训练,将理论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作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对待。这种教育状况造成了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这种肤浅而缺乏市场导向性的学科设置必然导致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相当大的供需断层。

学科文化:内师心源外师造化

设计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作为一种与人类史前文明几乎同样古老、在第一块砍砸器被确定功能时就已经蕴含于其中的创造方式,物的“意匠”的历史悠久而漫长,而且在各民族文化关于文明与历史的认同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设计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态势,其学科文化应当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更为注重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注重实效与实战。相对应的学科组织,应当保持一种常态格局,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而真正产生学科组织作用的主要在于教师,一个强有力的学术团队,有方向性、有责任感、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团队。

探究设计学的学科文化,近2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趋繁荣,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提升,但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当代设计市场化味道浓郁,缺少有影响的设计思潮。从中国目前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对于国外某种流行“艺术语言”进行一哄而上的复制和抄袭。这种立足于大规模高等教育群体的“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毫无意义。

为了获得短期的艺术效应,一部分人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而沉溺于对形式与技法等视觉刺激的追求。殊不知,这正是在慢慢背离中国特色艺术设计学的主旨。相当多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追随国际潮流之后,走别人已走过的路并且乐此不疲,“照猫画虎”,生硬地设计出一批“国际主义”的刻板面孔。大量国际风格的运用,使艺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性、地方性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中国制造”的状态一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尤其是“设计的民族风格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人才饱和、扩招继续的无序现实,加剧了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过剩,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高考制度的缺陷更进一步影响了设计学在更高层次上的迈进,使学科文化低位徘徊。从高职高专到硕士、博士形成的体量巨大的金字塔形人才培养规模,使设计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文化课较差导致整个专业的从业者文化底蕴不足,培养出的只是具备一定技巧的“工匠型”设计师,从而制约了学科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培养单位立足自身优势,越发注重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以期培育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科文化。邹明指出:“不同的院校设置设计学主干专业显然有着不同的特点。从专业布局到地域布置无疑都会受到所在院校的影响。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置身于综合性大学,学科间的跨界、交流与影响,客观上会对设计学科的发展带来一些机遇。置身于深圳‘设计之都’特定的环境,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我们在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之中,已经卓有成效。设计学主干专业本身也是跨界和动态发展的,专业特点的形成,不是刻意而为,常常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当然,其中也必须有发现的过程。不同院校,不同地域,对设计学科的制约与发展,也是顺势而为。”

而张星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思考,“当前设计学学科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的美术院校,这些学校的设计学科都是从美术学科中顺其自然地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比较齐全;另一类是我们这种有行业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这一类学校的设计学科大都注重与职业的衔接,纺织、服装、染织等专业方向性比较强;还有一类是一些民办院校或三本院校,这些学校没有完整的学科支撑,往往只开设一到两个零散的专业。所以,也就形成了现实中的三种学科文化。”在采访中,张星也表达了对当前设计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担心,“首先是设计学毕业生总量的确很大,供大于求,造成人才市场竞争加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科文化要有特色性;其次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很快,今年比较热门紧俏的专业,到了4年后很可能就落后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科文化要有前瞻性。”

学科文化的养成,反过来作用于艺术设计思想的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考试制度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学生在参加高考前的教育和进入高校后的教育差别较大,这就使学生在进高校后不能很快地投入正常的设计学习阶段,对自身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仍长期徘徊在对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的掌握中,对纯艺术领域与设计艺术领域的界限划分没有清晰的认识,过分注重基础技法,忽视了设计思想的培养。

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处于一个转型期,市场也呈现出不成熟的发展态势,从设计竞标、设计研发、设计管理直至设计投入市场以及后期的设计效果反馈等一系列系统化、规范化的运作体系都尚未形成规模,而这种缺乏良性循环的结果只能带来混乱的市场秩序。

大众对设计艺术学科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居民的购买力还很有限,使得设计研发尤其是对中高端的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对西方设计的“拿来主义”之后,近些年来,中国的设计界终于意识到了“中国设计”的重要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丧失了民族文化原创力的设计艺术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中国不同的思想、宗教、民俗、地域环境造就了五光十色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如果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发掘,将会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产业形成一个“质”的提升,成为“中国设计”的一种文化身份标识,大大加强了中国设计在世界设计产业中的竞争力,而为渐趋多样化、多元化的世界消费方式所欣然接受。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方向篇10

(一)基于产品设计应用技能培养的“双轨道”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设计创意与表达和设计实现为核心培养内容,既要注重创新意识与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创意思维的快题与效果图表达训练,又要注重产品后期物化阶段的材料选择,加工成型工艺等技能的积累。根据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将课程体系构架确立为两类核心能力和两类核心技能模块。两类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创意与表达能力、产品设计实现能力。两类技能模块:设计创意与表达模块、设计实现模块。同时,将四年总的专业主干课程分解为:一般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培养———产品设计初步(创意思维实践)———产品设计(设计哲学实践),专业技能由低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二)层进式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设计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服务就业为导向,做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设计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并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规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灵活分配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设计实践课,培养学生设计服务生活的意识与理念,构建层层深化,综合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递进式课程系统的阶段性目标规划课程子系统,其中包含几门基础课,以及至少一个设计实践课,每个课程子系统内形成相互支撑,重点培养学生阶段性的专业知识与设计能力。课程子系统从低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子系统之间的课程具有知识体系的继承性与逐步完善性。

二、注重实践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应用型专业技能以适应职能需求

针对学生毕业后的从业岗位将课程体系构架确立为两类核心能力和两类核心技能模块,探索具有突破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法”,积极开展合理适用的课题项目,实现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一方面教师可自定长期科研课题研究,结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分阶段由浅入深的组织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并指导学生完成特色课程设计。例如,结合“‘坐’的艺术”为主题的长效课题规划设计专业主干课的部分实践课程。综合造型基础课要求学生完成“瓦楞纸的承重‘坐具’设计”的实验课题,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到“坐”与材料、结构、造型、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关联,接着学生会在人机工程学课程中学习掌握人体坐姿生理尺寸的知识,并完成公共空间座椅的快题设计实践,同样在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程序等专业课程中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内容拟定诸如“坐”的骨骼、“绿色”座椅、座椅开发设计流程等实验课题,逐层深化“‘坐’的艺术”的课题研究,如此的“教、学、做”一体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理论体系、掌握产品设计所需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依附工作室平台承接合作企业的实训项目,展开产品设计实训实践,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项目在项目实施流程、团队合作、作品呈现等方面更接近企业内部真实的设计项目:“Kickout———项目规划———前期调研———创意操作———效果图———物化实现”及各项任务的规划实施。”

三、服务区域经济,融合地域特色的专业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