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11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1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增强农作物以及畜禽鱼的抗性、品质改良、提高产量和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物质等。其中以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运用最为重要,发展最快。根据统计资料,到2000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达4420万公顷,比1996年增长了25倍;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从1996年的6个增加到2000年的13个。这其中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达到了3030万公顷,占68%;其次为阿根廷,1000万公顷,占23%;加拿大300万公顷,占7%;我国为50万公顷,占1%。

   根据有关专家的看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表现为:

   ——研究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加速。目前,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并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有关专家预测,本世纪生物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将达到10%以上,而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又将占相当的比重。世界银行下属机构预测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产业的交易额为2000年20亿美元,2005年60亿美元,2010年200亿美元;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iSaaa)的预测则分别为30亿美元、80亿美元和280亿美元。

   ——研究方式集约化、规模化明显。在政府以及公共机构对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进行投资研究的同时,众多私有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一领域将是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私人公司已逐步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主体。以美国为例,民营机构1992年对这一领域的投资为5.95亿美元,而1999年则达到15亿美元。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物技术企业领域的兼并和收购狂潮,并购金额从1997年的12.37亿美元陡然升至1999年的138亿美元。一些资产过百亿美元的巨型跨国公司由此形成,过去分散的研究基地也随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促成公司并购的原因,一方面是为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人员组合,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产业,小公司在资金、技术、以及抗风险能力上均难以独立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进行研发和推广。只有强强联手的大型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企业才能有效占领市场,与其它企业抗衡。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农业领域;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9-0307-01

随着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商品国际化革命、信息产业化革命的推进,许多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必将产生一次生物技术革命,而这一革命的主战场就是农业。现代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的营养品质。因此,现代生物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1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设计好不同来源的基因顺序,在体外成功构建杂交Dna分子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表现出人们需要的表现型,产生出人们需要的物质。在农业领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优质、高产、抗性强,还可获得畜、禽新品种及具有特殊作用的动、植物。例如,经过7年的努力攻关,2011年胜利突破了大面积示范(即6.67hm2示范)平均产量为13500kg/hm2的超级杂交稻第3期目标,达到了13899kg/hm2[1];运用转基因技术将相应的基因导入油菜中有望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油菜新品种[2];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不受除草剂的影响,目前已生产出多种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应用广泛[3]。

1.2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细胞工程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胞,以改变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为目的将不同作物或动物进行细胞杂交,使植物或动物个体繁殖速度加快,以获得优良品种或新品种及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的一门技术[4]。细胞工程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较多,如可以将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杂交,可获得上结番茄下结马铃薯的“番茄马铃薯”;将豆科植物与向日葵进行细胞杂交,可培育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向日豆”[5]。

1.3发酵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发酵工程即利用微生物具有的特殊作用生产出对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的一门新的技术。发酵工程主要可应用在农业领域的2个方面,一是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果酒、茯砖茶、食醋等;二是生产一些食品添加剂。如茯砖茶的制作过程中就运用到了发酵工程技术,通过调控渥堆时间、使用接种剂、发酵剂等方法可以改进茯砖茶的加工工艺,进而可生产出“金花”饱满、品质优良的茯砖茶。

1.4酶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酶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酶工程可应用在农业领域中的制酒、制酱等方面。例如,随着我国粮食的不断增产,一些地区出现了粗粮过剩的问题,需要解决粗粮的淀粉利用。解决办法之一是生产葡萄糖,但由于葡萄糖甜度不大,难以在市场上应用。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运用酶工程技术的手段,将葡萄糖转变为甜度大的果糖,果糖不仅比葡萄糖甜度大,其比蔗糖的甜度还高50%以上。

2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2.1微生物肥料的特点

微生物肥料是含有活的微生物的特殊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该种肥料可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6]。生物肥料的定义分为2个方面,从狭义上讲,生物肥料就是指微生物肥料,是由具有特殊作用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活性高。施入该种肥料能够产生活性物质,能够增加作物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使作物的生长环境变得更好,使作物生长更优、产量更高。从广义上讲,生物肥料泛指各种具有特定肥效的生物制剂,包括特定的活的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此种生物体不限定,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7-8]。

2.2生物肥料的应用优势

微生物肥料具有其他化肥和农药没有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目前微生物肥料已应用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9-10]。微生物肥料本身无毒害作用,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同时,施用量一般不大,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少,因而可节约农民的施肥成本。此外,微生物肥料还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土壤营养流失和富营养化的产生,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化利用。

2.3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

目前,微生物肥料在农业领域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也得到了农民以及社会的逐步认可。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理想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合理的使其替代化肥并更

稳定地发挥其生态作用是未来研究的方向[11-12]。

3参考文献

[1]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J].科技导报,2012,30(1):3.

[2]张建忠,邵兴华,肖红艳,等.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467-471.

[3]刘小红,张红梅,张红伟,等.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53-57.

[4]荆绍凌,孙志超,代玉仙,等.细胞工程在玉米种质改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9,29(2):19-21.

[5]杨静玲.生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119.

[6]王敬国.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34-60.

[7]陈国祖.微生物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1-184.

[8]黄秀梨.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4-218.

[9]王素英,陶光灿,谢光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161-165.

[10]葛诚.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前言

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下的产物,其自问世以来即得到了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拓展。信息技术属于通信技术的一种,其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来开展工作,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功能集于一身,根据对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我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对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做出了假想。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并未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如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很多新型教育模式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够应用,图书馆的管理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另外,我国物流业近年来成为了热门行业,为了促进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该方面,又或者是通讯技术的开发和完善,信息技术在此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总之,当今设计几乎各个行业中均能够应用到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1]。

二、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2.1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光电子技术

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此种时代特征也利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势必会出现新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情况可知,今后电子学以及光电子均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所谓光子,其主要指的是一种传输载体,然而其并非孤立状态,而是能够以信息和能量为平台,并衍生出信息光子学和能量光子学。此两项技术若能够得以应用,势必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信息技术中所暴露出的弊端,并将市场需求作为主导向,充分推动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目前来看此种发展趋势前景一片大好,得以实现后将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

2.2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在信息技术中,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使其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其能够逐渐走向小型化和微型化。微电子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历经了多种形式,如大规模、超大规模以及特大规模,而如今也已经进入了极大规模状态。集成电路制造方面的发展情况如何已经能够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两者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而其中所存在的共同点是,两者均正朝着微电子技术的方向而发展,一旦可以实现此目标,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出行等方面也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2.3计算机技术向多媒体、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分属同根,而智能化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智能化也成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今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势必要应用到更为先进的技术。另外,信息技术也在渐渐朝着实用化方向发展,该技术融合了多种技术的优势,如计算机、家电以及通信等,逐渐形成了数字与图像技术相互交融的时代,根据此发展趋势,今后电脑也会呈现出更多形态,以及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3]。

2.4趋于数字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已经充分体现了数字化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的变化,如在视频、音频、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均有了以往所没有的优势,甚至直到今天,数字化技术依然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化技术的作用有很多,具体如下:一,促进视频、音频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的相互结合;二,实现了音频、视频以及音响技术的微型数字化融合;三,多声道环绕声的实现。通过此些变化也可以看出数字化依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三、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通信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近年来,我国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且小有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挑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最终才能够取得更为可期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197-198.

[2]王彤.3G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4:316-317.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采矿工程;井下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09-0072-02

井下采矿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祸首。而井下采矿技术是否合理与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采矿企业必须根据矿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采矿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采矿效率,还能消除大部分不安全因素,从而确保采矿的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国家,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这就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同时也促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难免就会出现过分开采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短缺,且在开采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倡,矿物开采事业中也融入了这一理念,国家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出台了相应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以便为矿物开采事业实现环保、节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井下采矿技术特点

井下开采技术是一个统称,其包括多种不同的开采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井下采矿作业。长壁开采技术是众多井下开采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在煤矿井下应用长臂开采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采矿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若是在金属矿层开采中应用长臂开采技术,获取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矿层厚度、矿源存储量、分布深度等都与金属矿层不相同。所以,长臂开采技术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不适用于金属矿开采。井下采矿具有施工复杂、安全性能缺乏保障的特点。井下采矿施工受影响因素较多,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所以为了确保井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采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井下采矿的成本费用。进入井下进行采矿作业时,采矿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整齐佩戴好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并确定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无任何疾病,只有这样才能下井作业。此外,在正式进行井下开采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井下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严格仔细的检查,以此确保开采的顺利、安全,避免火灾、塌陷等开采事故的出现。鉴于井下采矿作业的特殊性,采矿企业若想在井下采矿工程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快速革新井下采矿技术,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3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井下充填技术的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技术众多包括干式填充技术、尾砂胶结技术、碎石水泥浆胶结技术等。随着矿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以上这些井下采矿技术已经无法在满足矿产行业发展需求,所以,更先进的采矿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井下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井下充填技术也逐渐向高浓、高尾砂方面发展,不仅降低了胶结材料的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有效的改善了井下采矿环境,对于机械化、大型化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井下深部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社会的发展,导致矿产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加大,使得矿产资源存储量在迅速减少,同时这也就对井下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很好地满足了上述情况的要求,还有效提高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也是促进我国井下采矿事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深部开采技术起步较晚,当前在应用和研究方面仍处在初级阶段,加上井下深部开采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出现矿震灾害和爆破事故等问题。所以,作为新形势下的采矿企业重视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3.3井下支护技术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作业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所以,井下支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井下采矿时,应是有计划、按顺次进行开采,以此确保井下采矿安全。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使得井下支护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当前锚杆桁架就是全新的井下支护技术。锚杆桁架主要由高强度钢杆和两个涨壳式锚杆结合形成,该支护技术在井下采矿作业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俗的绩效。新型的井下支护技术不仅能有效避免井下采矿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进一步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3.4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深海开采技术是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包括深海矿产的采集、海底软管输送系统、海底矿物制备装载和输配电、从深海将矿物输送到洋面的提升、海面支持以及采矿船动力定位和采矿及输送过程的监测控制。其核心技术是适应海底作业环境回采率高的智能化采集设备,回采过程形态复杂多变的软管输送技术,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相流提升技术和设备,深海开采水下设备吊放回收技术及悬吊采矿系统的起伏摇摆补偿装置,开采过程采矿船、提升管道、采集设备随动定位及作业过程的监测控制,水下大功率高压输配电技术。以上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才能建立完整的深海金属矿产的工业开采系统,使我国成为拥有这一高新技术的国家。

4结论

总之,矿产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地表矿产资源的枯竭,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目标放在地表之下的矿产资源中,所以,井下采矿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以及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勇.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141.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5

化学工程技术涉及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就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应该得到十分的重视。分析研究当代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不断提高化学工程的技术水平,从而让化学工程技术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化学工程技术的产生及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进一步的扩展,已经从一些小型化工产品向着研究大型化工设备的方向前进,出现了许多能够生产大量化工产品的大型装置。60年代后,计算机开始应用到化学工程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至此70年代以来各种高新的化学工程技术不断地出现,化工领域的变化也称得上是日新月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化学工程技术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

化学工程的迅速发展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级工程学科,在新的世纪呈现与相关的学科交叉结合的趋势。

1.化学工程与相关学科的交叉

1.1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交叉。化学工程与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的交叉的学科工程就是所谓的材料化学工程。这一发展趋势是将工程化学原理应用到材料的制造过程中,把自然资源的粗材料加工成精细的化工材料。这一发展趋势的应用领域十分的广泛,如农业中用的薄膜以及各种新型纤维,汽车器材的制造。1.3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的交叉。化学工程与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交叉学科就是精细化学工程。这一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化肥的生产以及石化企业的石油精细化产品的加工生产。

1.4与环境学的交叉。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不断发展的化学工程技术也要注意到环境的发展,这就是环境化学工程。目前主要应用于一些无公害产品的生产,以及净化环境技术的研究。

1.5与物理、微电子学的交叉。化学工程技术与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的结合,有利于各种微电子产品如硅、线路板的生产发展。

2.化学工程与数学、物理学、基础化学进一步结合

2.1与数学的结合。当代化学的发展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工具,化学工程中非线性代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表明化学工程技术与近代数学的进一步结合。

2.2与物理学的结合。化学工程技术与物理学的进一步结合体现在X光衍射、气相色谱程序以及电镜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利用方面。

2.3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进一步结合。化学工程技术与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学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人力学参数的预测和生物环境的治理上,通过与生物化学学技术的深层次结合,是这两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

三、促进化学工程技术发展的对策

1.着眼全局提高化学工程技术水平

化学工程科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明显地呈现与多学科交叉的现象,要进一步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进步,就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与化学工程交叉的各个领域的情况。要统筹考虑各个领域的运用,做好整体的规划,协调各项科学的开发利用。并且统筹现有领域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使各个学科领域相互促进,最后实现共同发展。

2.提高化学工程机械设备研究水平

机械设备是提高一项技术必须具备的,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为更高水平的技术研究硬件支持。但是相对而言,目前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机械设备还比较落后,应该加强研究力度,向世界化学工程技术研究的机械水平靠近。有了这些高科技水平的机械设备,在化学工程技术领域赶超世界水平指日可待。

3.做好化学工程技术的教育工作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不能离开高水平的人才,所以要促进化学工程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化学工程领域的教育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培养化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其相关的学科的教育与培训也要加强。不仅仅培训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储备人才。

4.积极开拓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市场

当今化学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很广泛,但是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发展还要积极研究开发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寻找新的市场。市场是产品开发的动力,有了市场的需求才会带动产品的生产,也就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X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02-01

前言:就我国油田来看,其产出液大部分都属于水包油。在这些水包油中,原油中的平均含水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哟天企业处理污水问题带来了一定的技术困难。现阶段我国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含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处理技术三种。本文就针对这三种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从而分析出污水处理技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1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1物理处理技术

作为现阶段使用频率最为频繁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物理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工作中使用的范围最为广泛。但由于物理技术只能够将污水中包含石油、水和固体物质等组分进行分离,所以,该项技术只能够被应用到一些对处理技术要求较低的污水处理工作中。就物理技术本身来看,其有包括了离心机、过滤、渗透膜、重力分离等几大工艺种类。在过滤分离油田污水前。应当利用无烟煤和石英砂作为主要的填充材料,对污水展开粗粒化的处理,从而扩大无水中油粒的粒径。而后,将完成粗粒化处理后的污水置入到过滤器之中,以便完成过滤分离的工作。简单点来讲,重力分离的工作原理就是以污水中不同组分间存在的密度差异,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能够自然分离和沉降,所以,重力分离工艺也是当前成本最低,工艺最为简便的一种技术。但同其他方面相比,此种处理工艺的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较差。所谓的离心机分离,其指的主要就是通过英语离心机设备,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的一种处理技术。由于油田污水中包含的组分类型较多,且不同组分间的密度也具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当污水在分离机中进行旋转运动时污水中的不同组分就会因为向心力的差异而被分散到离心机的不同位置上,而后再被逐一离心机的出口分离出去,从而达到处理油田污水的最终目的。渗透膜分离技术在使用时,主要是使用不同性质的渗透膜对油田污水中存在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但因为在对不同组分进行分离时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渗透膜。因此,为了满足实际操作需要,在渗透分离前,分离人员要选择较多的渗透膜种类,从而确保所有粒径的组分都可以被过滤分离出来。

1.2化学处理技术

采用化学基础对油田中的污水进行处理时,其主要是通过将油田污水中包含的所有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将其污水本身的危害性。现阶段,我国处理油田污水时使用频率较为频繁的化学技术主要有混凝沉淀法、中和法和化学转化法这三种[1]。其中,混凝沉积法是通过将一定剂量的混凝剂添加到油田污水之中,来达到沉降和吸附污水中一些胶体粒子和金属离子的作用。同其他方法相比,此种处理方法更加的使用,所以,其应用范围相对来讲也更加的广泛。由于部分油田污水本身呈酸性,而有些油田污水却是呈碱性,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污水,其本身都具有极强的污染性,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处理人员可以使用中和法度污水性质进行中和,通过将对应性质的中和试剂添加到污水中的方式,来达到中和污水性质的目的[2]。所谓的化学转化法,主要是通过将一定量的强氧化剂添加到油田无水中的形式,来引发污水的氧化反应;或者是借助外接电源,使油田污水可以产生电化学反应,以便将无水中含有的有毒物质转变成无毒或者是毒性比较低的物质。

1.3生物处理技术

由于油田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相对较大,要想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就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同其他处理技术相比,生物处理技术本身最大的优势就是技术成本相对较低,处理效果更好[3]。一般情况下,生物处理技术使用的主要原料就是微生物。现阶段,好氧型和厌氧型是生物处理技术中最为常用的微生物原料。在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时,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适合的微生物种类。

2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发展趋势

伴随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油田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在随之不断的加快,这使得该项技术在对油田污水展开处理时,无论是处理效果、还是经济性和实用性,都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随着相关配套设备功能愈发的完善、严密性不断的提升,不断更新现有的几种处理油田污水技术,解决这些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势在必行。对此,我国油田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在污水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重点需要放置在提升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效果、改进传统技术缺陷、研发新的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4]。此外,因为生物处理技术更加的绿色环保,所以,油田企业的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应该将研究重点放在生物处理技术方面,不断的开发新的微生物原料,应用新型渗透膜,以此来提升生物处理技术的效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理、化学和生物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主要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从而类型和应用情况来看,这三种处理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因此,对油田产出的原油和原油处理期间产生的污水等进行合理的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技术,便成为当前油田企业必须要完成的工作目标。此外,结合我国油田企业污水处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对其发展趋势展开要求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文.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02:108-110+118.

[2]闵志华.油田污水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07:57-58.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应用未来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迅猛发展,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使其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受到了变革,并且通过与各个学科的整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对其在行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和了解,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思路。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情况

1.在制造行业的应用

传统机械制造业一般是依靠重复劳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获取竞争力的,将传统人力生产转变为机械生产,降低了人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用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工作效率。而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制造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通过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传统机械制造技术与创新科技的结合,产生了虚拟制造、计算机数字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等创新制造技术,实现了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

2.在钢铁企业的应用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在钢铁企业中建立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了现场总线技术、交流传动技术等创新技术,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开放式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方面监督和控制。钢铁企业中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将整个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使管理者能够从原料进厂、生产一直到产品发货的全过程中,都能够实现控制和管理。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对取代传统信号传输技术,使更多的信息通过智能化仪表装置与高新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开放式控制系统能够对不同厂家的仪器进行兼容,实现资源互享,进一步扩大了钢铁企业的信息交流速度。

3.在饮料行业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成果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饮料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食品、饮料包装的设计和开发环节都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形成了具有连贯性的生产线,不仅使生产自动化程度得到提升,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为操作中存在的误操作行为,使饮料、食品的质量得到提升,使饮料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1.网络化趋势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出现了新的变革,并且网络的普及使得很多行业都实现了远程操控和监视。这种远程控制的设备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将家庭中的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集成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庭中就可以享受机电一体化产品带给人们的好处。同时,这种远程机电一体化产品还能应用在工厂、办公室中,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便捷。

2.数字化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融合,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不断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并出现了虚拟设计等数字化设计,使机电一体化产品更加稳定、安全,并具有易操作性、便于维护、能够自我诊断等特性,并且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和维护。

3.人性化趋势

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应用在生产中,也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性化发展,除了使各项功能更加完善,符合人类的操作习惯,还能够使造型更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协调,使人们在使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时候,能够更加贴近生活习惯。

4.微型化趋势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科学家对机电一体化提出了微型产品和微观领域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的微型化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尺寸向着微小的方向发展,制作几何尺寸不小于一平方厘米的机电产品,并且向着微米、纳米发展,体积较小的机电产品能够在生物、医疗、军事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机电一体化的微型化是指对机电设备进行精细程度更高的的设计,例如加工生物智能计算机的芯片。在建各行各业中,精细化程度更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能提升建生产的准确性,对测量、勘察等方面的工作都提供了更高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5.绿色环保化趋势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方向。传统的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噪音、沙尘、化学物质等,而当前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尽量降低机电设备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健康的伤害。而绿色环保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用和推广,将更好的践行了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各种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都应用了大量的机电设备,因此机电设备绿色环保化的发展也是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6.模块化趋势

生产和研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企业有很多,在研制和开发的过程中,很多接口的尺寸和大小并没有形成规范,使不同厂家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兼容性,影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便捷性。因此,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设备的研发过程汇总,模块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厂家更加注重研制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和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这样能够快速研制出新产品,有效缩短研发时间,将创新机电一体化设备快速投放到市场中。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希望机电一体化技术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带来更多的便捷。因此,我们应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并注重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思考,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来创造更加新颖的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科学之友,2013,10:15-16.

[2]杨卫平.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24.

[3]郭广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电子世界,2014,06:196.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8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机电一体化正式出现,在计算机、电子及信息等技术与机械工程深度融合,由此产生了机电一体化。随着二者之间融合不断深化,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综合机械技术,将自动控制、传感测试等综合技术优势融合到一起,使得各项技术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技术水平。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将智力、动力及结构等要素作为基础,对各个组成要素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实现对机械系统系统、规则化运作。

二、化工机电一体化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尚处于发展阶段,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运用电子技术完善机械设备、产品性能,日本东川电机公司首次提出“机电一体化”概念,但当时技术发展水平并不高,还存在很多局限性,故机械与电子技术之间的融合深度不够,且通过各个学科渗透出来的产品,在实践应用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推广和普及,发展缓慢。进入70、80年代,此时化工机电一体化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之所以这样,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也获得了发展,在此推动下,各项技术之间互补关系愈发深化,创新出很多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不仅如此,机电一体化概念被人们所熟知,该项技术凭借自身高效、便利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此时,国际市场上出现很多高技术含量机电一体化技术产品,为技术未来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9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渗透至机械系统当中,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朝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该时期,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此时机械设备在很多方面能够代替人们开展工作,且人们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远程控制。技术快速发展,微传感器、执行器等技术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技术精密化水平,此时各项技术发展繁盛,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出现,且在诸多学者研究下,使得该项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体系。而在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起步较晚,直至80年代我国才开始引入该项技术,但近年来,越来越多专门性研究机构的建立,我国在该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距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三、化工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综合性特点,集机械、电子及光学等多项学科,该项技术能够获得长足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相关技术的发展。随着各项技术不断发展,化工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朝着如下趋势发展:(一)高智能趋势。高智能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人工智能化将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实现高智能化,能够使得该项技术取代人类完成复杂、危险更高的工作,缓解人们工作压力,且能够确保产品质量、性能过关。从根本上来看,高智能是对机械设备行为的描述,将控制理论作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运筹学等多项学科知识,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处理,赋予机电一体化系统予以判断和推理,提高技术水平,使得人类能够更加便利、自由地把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实现对化工生产的高效控制目标。(二)区域模块趋势。针对机电一体化产品来说,其构成较为复杂,各单元对应不同的接口。为此将接口集中到一起,实现区域模块化管理非常必要。如对于智能减速等动力单元来说,可以实现集图形图像识别、视觉效果等功能为一体的控制单元。模块化能够对控制、动力等单元进行标准化衡量,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上提高技术有效性。最为关键的是能够将多项功能集合到区域模块上,不仅能够更加便利地运用产品,且能够增强产品可装配性,能够适应不同生产需求,降低后续维修成本。实现区域模块化将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对于区域模块化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不断提高集约性。(三)环保绿色趋势。化工工业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的同时,还要面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在选购产品时更加关注产品是否绿色、环保。因此环保绿色将成为技术发展的亮点,在实践中,无论是设计、制造,还是使用和销毁都要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尽可能避免对环境产生危害。新时期下,人们愈发注重环保重要性,以往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只有注重和加强绿色环保化工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从而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四)网络趋势。近年来,随着技术高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二者相互促进和推动,向前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借助该项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目标。不仅如此,针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国际上先进机电一体化产品予以深入研究,且将新产品推向市场,以此来证明我国在该方面的实力。如今,人们运用网络技术,针对技术能够实现零距离交流,第一时间获取先进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五)微型精密趋势目前,机电一体化产品规模、体积较大,使得生产、维护工作量较大。随着纳米技术持续深入,微型精密化将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通常情况下,产品微型精密化程度越高,那么其应用和普及范围也将随之拓展。加上产品体积下、功耗小等优势,能够为技术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该项技术发展需要极其精密的加工工艺,为其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随着未来社会发展,技术人员还要深入研究该项技术,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实用价值。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趋势,建议

【abstract】thistextoverviewstanzawaterirrigationtechniquecontent,systemanddevelopmenttrend,putforwardpropulsionstanzawaterirrigationtechniquedevelopmentonthisfoundationof4policysuggestion.

【keywords】stanzawaterirrigation;technique,trend,suggestion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1.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2.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3)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要符合农村实际。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

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篇10

1农田节水灌溉技术

现我国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地面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地下灌溉。

1.1地面灌溉杈术ife面灌溉运术主要有畦灌沟灌膜上灌以及低压管道灌溉畦灌是指利用防渗沟渠或是管道*将用于灌溉的水源引入畦田当中,然后水源的就可沿着畦田上的纵坡逐渐渗入泥土当中此技术多用于小麦或是谷子等行距较窄种植较密集的作物。

1.2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低压管道输水就是指将水渠用管道代替,然后通过低压将水源输送到田间,低压管输水系统主要有移动式半固定式及固定式3种'1.3喷灌喷灌是指经台加压后将水喷射到空中,水流形成水滴再洒落到地面使地面保持湿润喷灌技术主要有固定式半固定式以及移动式相比于地面灌概,其可节约30%到50%的永,可增产10%到30%/其具有省地保地及保肥等优势进行喷灌要用到的机具很多,喷头的种类也比较复杂,比如有摇臂式垂直摇臂式全射流式及蜗轮蜗杆式等。

1.4地下灌溉地下灌溉主要有地下水浸润灌溉和地下渗灌其主要是行在地下修长管道,然后利用地下管道将水源引入田间,通过毛细管将水渗入泥土当中。

2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由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多种优势可知,该技术势必会在将来的农业发展中有更加广阔的应用而通过研究发现,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在技术方面含量会更高并且逐步向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其次,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今后的应用中,其管理水平也会向着精确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再次,在农作物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方面,木仅仅只是依赖于喷_技术,而是要向着综合利用方面发展,从而在节能方面做到更好总而言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未来我国农业灌溉方面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我们相信,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广泛的运用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并且为农业的进步,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3农田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以及对于水资源的节约等都有看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农田灌溉领域要不断的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状如研究,并且着眼与未来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其技术发展的方法和对策笔者在此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k可以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做出一些贡献

3.1大力发展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这方面首先可約用水稻

旱育抛秧覆盖地膜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施有机肥等措施*加强土壤对雨永的蓄集能力以及保瑜能力其)欠,可通过引进抗旱品种或是对作物结构进行调整,尤其是#对干旱缺水的地区,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实现节水从农作物的生长阶段来看,灌溉主要发生在播种前催苗期生长_以及冬季等。

3.2要因地制宜地推产节水灌溉技术4使节水灌溉工程能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全局及长远出发,决策慎重,管理严格,以使令水灌溉工程能够合理推进另外还要注意,节水灌溉技术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其关系着整个社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若不能使农民从中受惠,那么此技术就得不到农民的拥护,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因此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来决定其发展方式及管理模式

3.3提高人们的节水灌溉意识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同时更需要农民在实际的灌溉中加以应用而要想使得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田领域,就必须要高人们的技术灌溉意识一方面,可以通过电视宣讲等多种媒介来对农田节约用水重要性如宣传,从而从思想上运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给予政策上设备上的支持和鼓励,进而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4加强科研投入,改造技术要想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除了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土作外,还需要在科研方面进行进-步的提高,进而使得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有更有效的实施方法因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科研接入,使得更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之上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所以,对于其技术及趋势的研究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而以上仅仅只是笔者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其发展趋势的几个圭要方面的研究,并且由于笔者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以上研究也比较浅显,因而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农业领域的发展,同时,更加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然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再加之我国相关领域对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入程度,因而不利于实际技术灌溉技术的发展所以,在今后的农田灌溉领域的发展中,要不断的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个方面,从其发展趋势的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