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35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1

【关键词】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201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断价值与意义的权威表述。在网络化时代信息传播的放大和叠加效应之下,各种社会思潮借助网络迅速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因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的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以期进一步推进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

一、对社会思潮的研究

自从托拉西第一次把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观念的科学”提出以来,西方学界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已经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实际上社会思潮本质上作为社会生活和交往的产物,其产生的历史伴随人类的始终,只是到了近代以来,人们才将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来研究。国外学者特别是哲学、社会学者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著述甚丰,其关注于社会思潮的观点内涵、构成因素、形成机制、特征以及与社会心理、社会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普列汉诺夫对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社会思潮三者关系的揭示,托克维尔对个人主义的研究,哈耶克对自由主义的研究等。在后工业社会,国外学者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批判主义社会思潮研究成为热点;此外国外学者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行为及心理、交往关系重构、观念传播以及教育过程等的影响也有着敏锐的观察,并且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及其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国内学者对我国当前网络化、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与转型时期所出现社会思潮的现状、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社会思潮本质以及如何应对多元化思潮冲击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有学者归纳总结了在当代中国,有如下社会思潮需要注意:新自由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民族主义思潮、思潮、新殖民主义文化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伪科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普世价值等。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变革所致的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与冲击的问题,学界的研究大致集中在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变革所带来的信息爆炸及多元社会思潮传播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影响等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多元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并得到广泛传播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有学者形象地指出社会思潮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晴雨表”,体现着一定阶级、阶层的价值观念,是判断一定时期意识形态状况的“风向标”。由于社会思潮本质上是以某种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体系,而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中社会意识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这一社会存在意识形态上的本质反映,学者们的研究自然延展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而言,学界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下方面:

1.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概念研究。学者们对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展开比较分析,来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范畴,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凝聚全民族力量和维系全民族精神的纽带。在此基础上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价值范畴展开探讨。

2.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以及科学内涵的详细解读。学者们意识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解析体系的内容及结构并进行多渠道的构建,是整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前提,这个界面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展开解读、分析与论证;学者指出这四个部分是一个严谨的体系,体现着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对客观价值关系揭示的彻底性,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概括的准确性。此外,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学者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界分为思想方法、理论观点和社会心理三种具体表现形式。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意义和作用等方面的广泛探讨。学界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学科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解读,普遍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最高层次的价值准则,统摄和支配社会主义其他价值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更好地激励、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和重大理论创新,有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和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来自各方面的竞争。此外,学界还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

学术界对党中央提出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一命题的研究较为深入,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引领的思路,以及引领方针、引领原则、引领机制、引领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来源的阐释。学者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特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既是内蕴的,又是随着实践创新而不断壮大和增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反映和适应着人们对价值观的内在需要,也来自于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经验、价值观念的积极吸纳,体现在向人民群众宣传、传播与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之中。

2.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的探讨。学界在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探讨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学者们强调有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学界观点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升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夯实社会主义大厦的思想基础,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性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整合社会各层次思想意识的需要;五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六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此外,学界对于当前加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要性进行了积极研究。有学者指出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导致社会思潮传播及其效应的放大效果,社会思潮的传播、衍生、扩散、变异成倍增长,多样化社会思潮对人们价值观念带来极大冲击,也给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带来了信息管理方式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极大挑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和控制力的减弱,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必须积极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3.有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总结和梳理。例如,王占锋(2009)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存在“合作性为主的引领”,即具有和谐、统筹意蕴,强调事物间的联系,突出引领关系中相互协作、互为促进的态势及过程;也存在“竞争性为主的引领”,具有兼顾、包容意蕴,强调事物间的区别,突出引领关系中相互影响、互为存在的态势及过程;还有“斗争性为主的引领”,具有排斥、消除意蕴,强调事物间的对立,突出引领关系中相互斗争、互为否定的态势及过程。整合以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类型,可区分为协调型引领、兼容型引领和排除型引领三种类型。

4.一些学者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思潮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详细探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此情形下,有学者指出必须从思想、理论与实践三重路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思潮进行全方位的引领。还有学者认为应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

5.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的深入探讨。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在具体机制建设上有着见仁见智的见解,代表性的观点有盛秀英(2009)提出通过制度安排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建设,包括分析预测、疏通引导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刘长军(2008)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协调机制这三个机制。张骥、刘云章(2011)指出应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机制、对话机制、分析批判机制。还有学者指出社会思潮多样化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包容机制(闫莹雪,2009)。

此外,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针、原则也进行了探讨。如陈秉公(2009)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遵循四个基本规律:即“魅力”引领、“共识”引领、“整合”引领与“信念”引领。学者们对如何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思潮进行全方位的引领,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对策性的建议,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相关课题的研究。但我们在看到研究成果的同时,仍不可否认目前存在着一定的研究不足,如理论与现实联系不够紧密,理论性有余而缺乏可操作性,就问题研究问题而缺少实证材料的支撑,目前整体性研究、前沿性研究较少,研究视野相对狭窄等。对于新时期网络化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挖掘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之间的联结还不够紧密,这有待于学界进行进一步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探究,并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利于更好地开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2]邱柏生,张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结构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2).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2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界定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二战以后,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剧变:科技进步、经济起飞、政治变革、文化多元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对理性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它最初本来是指称一种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其他诸多领域。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被引入学术界。“德里达(J.Derrida)、福柯等一些年轻的法国思想家开始研究各种后现代主义小说。德里达相继出版了《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等书,宣告解构理论的确立。1979年利奥塔发表了《后现代主义状况:后现代主义状况》一书,在西方思想界引起极大的震动,掀起了后现代主义的高潮。20世纪80年代,由福柯、哈贝马斯(J.Habermas)、利奥塔和罗蒂(R.Rorty)等人发起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大论战,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视野拓展开来,并形成了诸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诸多分支学派文化哲学思潮。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一些不同的理论和立场综合而构建起来的一种对现代主义进行挑战、质疑和反叛的社会批判理论和思潮,没有统一的体系。从总体上说后现代主义思潮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思潮,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努力的反思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试图重新构建一个和谐全新的社会。

1.反对理性,消解主体性

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去战胜一切。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理性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个性的缺失,人性的异化,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后现代主义不完全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而是要对现代主义进行“纠偏”,在现代主义做的不够的地方实现“超越”。

2.反对整体性、同一性,提倡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世界是碎片化、零散化、特殊化和多元化,具有相对性,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每一个人因为其所处的立场和阅历不同,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和作为。

3.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否认世界有终极本原,本质存在,否认基础原则等问题,否认本来意义上的形而上学,认为其只是一种假设。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认为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和没有生机的,强调模糊性、多元性、散漫性、反叛性、分解性、间断性以及反正统性。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客观地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年个体的主体意识,激发青年个体的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后现代主义倡导的休闲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青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后现代主义对于各种中心主义的批判有利于增强青年个体的反思精神,建立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后现代主义反对同一性、主张差异性的特征,有利于建设和维护一个多样性的世界……。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多元化时期,后现代主义思潮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冲击了当代青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自由的自由精神,使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逐渐淡化,理想信念失落,享乐意识增强;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叛、解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基础,解构一元、主张多元的生活态度消解了青年一代的思想意识,消解了青年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这种不确定性、多元性的观点,震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心中的严肃性,严重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

“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它为我们思考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角度,冲击了我们对传统世界的认识。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同样需要在吸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思维视角和研究领域。

(一)协调青年思想的多样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化,实现二者的统一

对青年群体中存在的差异性看法进行保护,以包容的心态对待青年思想的多样性,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要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二要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直面多样性;三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环境建设。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教育

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人文精神的解构和对人性深切关怀的理念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予以辩证性借鉴和吸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因而在教育中应真正地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教育理念上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3

[关键词]非主流社会思潮;大学生;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3)05-0167-06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反映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某种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1]社会思潮是社会演变合力的精神纽带,直接反映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它能够形成舆论、左右社会决策、推进或阻碍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当前,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社会思潮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非主流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高校是各种思想文化创造、传播的集散地,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定型时期,容易受到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化解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冲击与挑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中国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特点

近年来,非主流社会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时至今日,它具有了诸多新特点。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异常活跃,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制结构是单一公有制,与之相适应,意识形态领域比较单纯,马克思主义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其他社会思潮尽管存在,但并不活跃,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较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并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各种社会思潮表现出来,社会思潮因而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它们彼此对立、激荡、消长,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国外思潮不断向国内思潮转化

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创新,带来了大众传媒革命,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信息传播内容,使社会思潮的传播、扩散异乎寻常。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国际上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殖民文化思潮、利己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蔓延。

(三)更加关注现实利益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现实针对性不断增强,其与现实利益的相关程度明显提高,人们敢于直面改革中存在的那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深层次问题,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度有所提高。而民众接受、传播某种社会思潮的利益动机更加明显,对某种社会思潮支持与否,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思潮是否合乎自身的利益诉求。

(四)更具实践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增添了实践性取向,积极介入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主导权,并力图导引和影响改革开放的进程。比如,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思潮,它们对改革中出现的权力腐败、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等社会现象的成因和解决途径分别持不同意见。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确性并实现对政府决策的有效影响,二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进行了长期的论战。

二、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随着非主流社会思潮的不断传播和蔓延,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等都受到巨大影响和严重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造成了部分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各种思潮的涌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产生了消解作用,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发生了偏离。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崇尚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建立在功利、金钱的基础之上,把信仰当成了逐利的工具;部分学生欣赏其他社会思潮,厌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部分大学生在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论”和“无用论”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也有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深刻认识,一旦被其他社会思潮所吸引,马上见异思迁。受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加上部分大学生不能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因而他们易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曲折出发,产生社会反差感,以致对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不少大学生认为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大学生失去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向往和远大追求,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千秋大业。

(二)致使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带有狭隘性

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唱衰中国”、“妖魔化中国”,损害中国的和利益,这种状况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和不满。由于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爱国心被激起,民族意识被唤醒。民族主义是“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利益等的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是本民族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昌盛的集中体现”[2]。但民族主义是一种维护区域性权利或个别民族利益的思潮,必然在权益关系上和文化传播中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封闭性甚至排斥性。特别是当代民族主义同一些涉外事件发生联系时,往往引发大学生的一些过激言行,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和简单的民族主义冲动,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都会造成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有些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之情时带有狭隘的民族意识,以对峙的思维方式对待国际争端,甚至有些学生期望政府采用极端方式解决,特别是遇到一些国际争端时,显露出狭隘、偏激倾向,理性的选择易被浮躁和喧嚣所取代。

(三)导致部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

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具有强烈的诉求,但由于思考问题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在价值判断和人生追求上普遍缺乏明确的选择,往往被各种社会思潮华丽的外表和富有蛊惑性的词藻所迷惑,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主要表现在:第一,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在学习、入党、参加社会活动、择业等方面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和功利主义目的。调查显示,对“你努力争取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目的是?”10%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得荣誉证书”,203%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取奖金”,161%的大学生选择了“赢得同学的尊重”,高达533%的大学生选择了“为评优、入党、找工作打基础”。另外,在学习中,他们只愿意选择那些毕业后能够给自己带来直接利益和实惠的学科专业,而对那些有利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文学科则不认真研读。他们的入党动机也存在实用化倾向,把入党作为找到好工作的筹码。[3]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往往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人际交往中崇尚物质、轻视精神、急功近利。第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大学生受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物质欲望不断膨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把金钱作为个人奋斗和进取的唯一目标,生活方式向世俗化、商品化发展。有的学生为了“手头宽裕”,甚至颠倒了学习与打工的关系。第三,部分大学生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如一些学生不顾家庭经济状况,盲目攀比,追求名牌效应,不切实际地过度消费、欠债消费,频频出现“经济危机”。第四,过度注重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社会责任意识减弱。受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影响,在价值取向上,部分大学生凡事从自我出发,更多地关心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实利益,是非观念淡薄,对很多不良社会现象缺乏道德批判。有的脱离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盲目进行自我设计,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个人利益。

(四)造成部分大学生背离传统美德

第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模糊。在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由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同时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使置身其中但又不成熟的大学生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主要表现为道德选择的迷茫、道德评价的失范和道德理想的迷失,丧失了对善恶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第二,部分大学生道德情感冷漠。一些大学生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对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接受较快,追求个人中心、物欲至上,沉迷于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甚至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导致其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情感减弱。第三,部分大学生道德实践表现较差。大学生凭借多年来所学的道德知识虽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但因极端利己主义作祟,不能形成较强的道德意志,道德践行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4]如在公私利益方面,当代大学生接受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但在具体行为上,相当多的学生希望公私兼容、贡献与索取相平衡。在道德修养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同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实际行动中有些大学生则缺乏内省精神,难以做到“慎独”、“笃行”。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讲信修睦、谦虚礼让,但在实际行动中,一些学生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采取冷漠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了许多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水平还比较低的事实。

三、非主流社会思潮影响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想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适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这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又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契机。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层次性。但是,不能因为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就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那么,用什么来引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党的十报告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最新认识,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当前,无论非主流社会思潮怎样传播,都要坚持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一元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以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价值认同并达成共识。首先是认知认同,其次是情感认同,再次是行为认同,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堡垒

“德育为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必由之路。但近年来,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高校。为了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有些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知识技能等硬件展开,把受教育者置于教育的工业流程之中,把学生按照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模版制造成了标准化的教育商品,忽略了对学生生命本身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面对社会思潮复杂的现实,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和大学生思想的变化,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超前部署,进一步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堡垒。其一,从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看,必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组织和行政机构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工作目标,各部门要互相沟通、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具体落实。其二,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其三,高校党委必须将诸如利益多元、需求多样、网络普及、思潮多样等社会发展态势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纳入视野,正确评估各种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正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其四,切实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利益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社会思潮以一定的利益要求为基础,以特定的社会群体为主体。因此,要减少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必须重视大学生工作,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利益问题。高校只有真正做到大学生利益无小事,真正关心、维护、实现好他们的利益,大学生才能真正接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自觉抵制或放弃各种错误或落后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6]

(三)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同各种不良思潮作斗争的重要使命,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当前,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注意教学理念的转换。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和个性是“以人为本”的内在需求,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自发为自觉、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为他们释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第二,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面对当代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合理评价和主动回应。一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说明先进思潮之所以先进的根据、分析落后思潮之所以落后的原因,揭示某些社会思潮的本质,使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影响中明辨是非,有效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二要深刻把握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特点,掌握其传播的规律,从而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三要正视大学生群体中易于流行的社会思潮的性质,增强评判的全面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四要敢于正视非主流社会思潮反映的社会具体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回应,注意对主流社会思潮重要性和合理性的宣传,进而达到以主流思潮引领非主流思潮的目的。

第三,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针对性。目前,必须根据“9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努力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应积极推行专题讲座、演讲、案例、课堂讨论和辩论、社会实践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第四,丰富课外社会实践的形式。一些社会思潮之所以在大学生中有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仅凭个人在狭小圈子里的感受和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就以为这些东西很深刻、很有哲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民生现状,了解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能够入脑、入心。

第五,构建自我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都活跃、心理活动都复杂、对新事物接受得都快、对社会问题更关注。他们评价、调节、控制自我的能力不断提高。据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实现从被动教育向大学生自主教育转变,这是帮助大学生分析鉴别各种社会思潮的基础工作。如应组织学生成立社会思潮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且把学习心得通过墙报、自办刊物、演讲、报告等形式反映出来,相互交流,促进大学生政治素养的不断提高。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人们,要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必须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则起到固定、成型的作用。因此,帮助大学生抵制各种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积极互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深化改革开放,铲除不良社会思潮产生影响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成果为基础的。”[7]列宁也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8]社会思潮一般在社会大变革、转型时期出现且传播迅速,这是因为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大变局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与新困境。中国当前流行的社会思潮,绝大多数是同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主题有关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阶层、群体、组织的不断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被唤醒和强化。这必然会在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中有所反映,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思潮也应运而生。在此形势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首先,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流行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紧密相关。因而,应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公正合理的、使人们能够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经济体制,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公正、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其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消除现行体制中的效率不高、、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政治运行中的弊端,完善各种法规和制度,这对净化社会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强化大众媒介舆论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传媒提示或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或不公正的意见,也会被受众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引起“沉默的螺旋”的启动,使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的舆论的产生。[9]“沉默的螺旋”理论告诉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制造、传播什么样的信息直接关系到媒体的价值导向。在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对于大学生能否正确地判别是非具有重要作用,要十分注意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使其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首先,大众传媒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报刊、网络等多种载体,始终着眼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广泛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次,要提高媒体从业者的责任意识,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水准,加强其自我约束和管理。再次,强化国家、政府对大众媒体的管理与监督。大众媒体在监督社会时也必须受到社会的监督。中国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大对大众传媒犯罪的打击力度,优化舆论环境,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舆论的推动下广泛传播。同时,要使不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思潮的错误观点及理论受到批判和抑制。唯有如此,才能从源头上限制大众传媒对非主流社会思潮的传播,从根本上监控大众传媒的方向,优化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

第三,规范网络环境。“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接触网络,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正是通过网络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因此,应致力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要运用网络媒体快捷的优势,对大学生进行迅速、直接、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养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入侵。同时,应强化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限制和剔除那些反动思想和庸俗信息,正本清源,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的正确导向。

第四,加强社会主导文化的开放性和宽容性。社会主导文化的宽容性是一个多元社会中各种利益、观点相互容纳、相互协调,避免对抗性冲突发生的必要前提。社会主导文化与社会现实的整合程度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这就要求主导文化不能对在新社会环境中产生的非主流社会思潮一味地排斥,而应当研究其流传的原因,并从中采纳合理的成分,增强主导文化的宽容性,以此减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其自觉抵制非主流社会思潮腐蚀的能力。

当前,不良社会思潮已进入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些与社会提倡的主流思潮相背离的观念。因此,应加强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接受主流社会思潮,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1):36.

[2]张志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J].理论探索,2003(4):32.

[3]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55.

[4]张红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文化多样化视角[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97.

[5]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03.

[6]黄成忠.论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人民论坛,2012(23):195.

[7]马克思,恩格斯.“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4

关键词:新课改;目标;理念;反思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这场全民性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去,使我国的教育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新课改的价值追求与目标

(一)新课改的价值追求

教育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也在变化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

教育要着眼于把人类知识中基本的部分,把对不同人才成长起基础性奠基作用的部分传授给新生一代,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再造就的可能。

2.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新课改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扭转教育现状的教育不公平的局面。同时还要实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3.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本着求真的价值追求

广大课程研究者及一线教师应以“求真”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抱着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扎实稳妥而不盲目地推进改革。

(二)新课改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具体目标表现在六个方面:(1)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3)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影响新课改价值形成的现当代主要教育思潮

我国新课改从理念上吸收了现当代众多教育思潮中的各自合理因素,展现出全新的姿态,有着全新的价值追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当代出现的一些重要教育思潮做轮廓式地了解。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由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复归到塑造人的精神与道德,使人摆脱社会的束缚,以人的完善达到社会完善之目的。

(二)后F代主义教育思潮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平等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以培养求知者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建构主义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是一种理论思潮,它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

三、正确把握新课改的目标与理念

(一)新理念的合理性辩析

新课改既然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一大改革与创新,是时展和进步的产物,它对教育教学必然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

新课改能在旧的教育教学基础上推陈出新,它以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传承文化、培养建设国家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改革创新,能在新时代下更好地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

(二)新理念贯彻中的适切性叩问

学习新课改以来,我不仅对其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我还努力将具体的科学理论落实到相应的教育教学中,可是我始终觉得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没有理论描述中的那样理想。自从阅读了王策三老师的《“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与学习凯洛夫教育》以后,我顿时茅塞顿开,激动不已。下面就王策三先生提出的新课改理念在贯彻中的适切性的反思进行了简单论述。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5

关键词:近代化;教会学校;社会思潮;新式教育机构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宜人,物产丰饶。浙江民众一直有崇尚书学,尊重知识,兴学育人的优良传统,故素来人杰地灵,有“文物之邦”的美称。1840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依仗军事侵略的胜利,开始大肆进行文化侵略。“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其目的“在于造就服从他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民。”[1](p.624)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从此被打破,开始走上一条无奈而痛苦但又别无选择的近代化道路。

一、影响浙江教育近代化的主要因素

(一)在浙外国教会学校的创办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浙江的宁波成了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西方传教士从此纷至沓来,他们为了更有效地达到在中国传教的目的,往往通过开办学堂的方式向儿童灌输教义。1844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东方女子教育会传教士爱尔德赛(missaldersey)到宁波传教,首创女塾。这是浙江第一所教会学堂,也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女子学校。1845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医生麦嘉缔(D?B?mccartee),在宁波开设男生寄宿学校——崇信义塾。这是浙江最早的男子洋学堂。该学堂后迁入杭州,又易名育英书院,是日后之江大学的前身。《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传教士取得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办学、置产等特权。于是,他们以宁波为跳板,逐渐向浙江各地扩展。美国浸礼会、青年会、圣公会,英国的安立甘、内地会等也陆续在宁波、杭州、湖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定海、温州等地相继开设男女学塾。据统计,到1907年,仅天主教在浙江省所办的文教事业,就有训练任神职者之学校3所,学生计58人;普通学校115所,学生计1207人。[2](p.128)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会学校多创立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有在鸦片战争后即已创立的,远早于国人自办的公私立新式学堂。这对浙江教育的近代化而言,无疑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特别是女子教育,早在1844年时宁波就有教会女校的设立,不仅对浙江,而且在全国女子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会学校在浙江的创办,尽管其主观上是为了传播教义,为扩展教会势力而培植一批中国籍的传教助手,试图藉此而达到经济、文化侵略的目的。但是,在客观上也给古老的浙江大地带来了许多较之封建教育确乎进步的东西。如数理化课程的开设与一些科学实验机会的提供,使学生学到了在传统旧学中难以学到的近代科学知识。其它如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想等,都使一部分有爱国心的青年因此引起思考,燃起富国强民的思想,从而培养了一批区别于旧式文人的知识分子。这在促进浙江教育近代化方面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1851年(咸丰元年),浙江学政吴钟骏在目睹教会学校给宁波各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所带来的变化后,向上呈报时称:“宁波府城诸夷杂处,左道易惑”,因而建议“见饬各学教官于乡镇劝立义学,以正人心。”[3](p.3)可见其影响之大。

(二)挽救民族危亡的客观要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增强,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彻底打碎,唯我独尊的“天朝”时代已然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华夷”共处之时。随着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客观上急需大量“通习外国文字之人”;同时,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急需大量掌握近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人才。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欧风东渐的前沿,其情形更加明显。而这又与现行的科举制度相悖。作为封建官僚的李鸿章,在作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之后,不得不承认科举制度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认为我国并非没有聪明才力之士,实因士大夫大多耽搁于章句贴括而不知寻求至富至强之术,以至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指出“西人学求实际……”[4](p.868)而中土人才则大多空谈学问。因此,相互间应该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可见,李鸿章主张兴西学,通过改变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和教育模式,来改变中国积弱积贫、落后挨打的局面。这种兴学强国的思想较典型地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特别在官僚阶层)的共识,并直接成为其支持并创办近代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近代社会思潮及其对浙江教育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深重的民族危机,迫使爱国志士纷纷提出拯救祖国于危亡的思想和主张,形成五彩缤纷的社会思潮。它们中主要的有爱国主义思潮、变法维新思潮、君主立宪思潮、教育救国思潮和实业救国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及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等。每种思潮的出现,无一不对教育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其中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潮则影响更甚。

早在甲午战争时期,以“救亡图存”为已任的维新派就大声疾呼:要救国,必须改革教育!因为他们意识到要改变中国的处境,当先变法。但要变法就要找到本原。而本原就在教育。在他们年来,今天形成“北托于俄,南摄于英、法,东割于日本,岌岌几不国”的局面,其“所以倾败之由,在民愚之故,”[5](p.124)并明确指出是科举制度与传统的学术(即汉学、宋学、词章之学)使“朝无才相,阃无才将,疆无才吏,野无才农,市无才商,肆无才工,”[6](p.971)成为无益于国、无益于民的废物。因此,他们竭立主张,欲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改革教育。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乃至洋务派官员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等即是代表。

洋务运动后期的张之洞,教育救国的思想十分明晰。他认为一个国家能否得以长治久安,能否得以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日多,则国势日强。1895年,在其《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更是提出了“广开学堂”的见解。其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以及充分体现其“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论着《劝学篇》等,无不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这一点,康有为较之张之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明确地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根本手段,其论着《大同书》和《长兴学记》基本上是采纳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中许多科学教育的因素。从表面上看,随着“戊戍维新”的失败,他的教育救国主张也随之破产了;而事实上,其重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人才,积聚了推动历史发展的新生力量,其改良社会和发展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也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诚然,在民族危亡之机,教育是救不了国的。而且若是只从现象来看,旨在挽救清王朝的教育救国思想实施的结果,却在客观上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封建王朝的掘墓人。但是,如果从民族的新生及其近代教育的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则张之洞们的教育思想在摆脱我国传统教育定势的教育近代化上,以至在摆脱落后、走向发展上,显然是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的。而教育的历史连续性与继承性,也决定了该思潮在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

与教育救国思潮同时出现、而对教育界有着直接影响的还有实业救国思潮。实业救国论者主张通过举办实业、振兴商务来增强国力、民力,进而达到抵御外力入侵之目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郑观应、张骞、汤寿潜、汪康年等。郑观应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7](p.586)其他如张骞等也持是论,认为应以实业教育为自治基础。

应该指出,在19世纪90年代末,实业救国思潮的声势并不大。到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和财政资本的统治业已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8](p.259)于是他们也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殖民地化更加加剧,这是实业救国思潮高涨的重要原因。1895——1898年,一度出现投资设厂的热潮,其中有不少企业因此而获利颇丰。这在客观上给许多人以无穷的诱惑。许多官僚、地主和商人也纷纷加入投资近代企业的行列。可见,有利可图也是实业救国思潮高涨的内因之一。

然而,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最终“实业救国”论者往往也是“教育救国”论者,因为当为了发展实业而兴办教育以培养实业人才时,两者就自然地合二为一了。

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无疑给浙江的教育界带来极大的冲击,其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兴学育才的热潮。“广立学堂,储为时用。”[9](p.963)许多人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而走进教育界并为之奋斗终生,也有不少人或募集资金,或捐献巨款兴办学校,甚至有不惜性命去惊醒“当道”,兴学自强的。①(p.1090)其它如女子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军国民教育思潮等等也莫不如此。浙省教育界由此而出现一批新式的近代教育机构。

二、近代浙江新式教育机构及其特点

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办学“上谕”,明令:“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10](p.4719)虽然“中外政治艺学”仍以辅之,但毕竟已被纳入课堂而合法化。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学校制度;1905年,清政府“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清廷设学部,以管理全国学堂。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劝学所及教育会、宣讲所。

1897年,寓居上海的杭州人汪康年回到杭州。试图在浙江兴办新学。后因顽固官绅从中作梗而未能如愿。但此举对兴办新学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是年,杭州知府、福建候官人林启,在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的普济寺首创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招生30名。于当年四月二十日开学。林启自任总办,并延聘士绅名流为教习,讲求实用之学,学制五年。开设国文、英文、算学、格致、化学等,后又添设选修科目日文。之后,又先后创办了养正书塾(即浙江省立杭州一中)与蚕学馆(即后来的蚕桑学校),从此风气大开,如孙诒让创办的温州蚕学馆、瑞平化学堂(1905——1908年间,温处两府创立了300余所新式学校);吴锦堂在慈溪创办的初等实业学堂(即后来的锦堂师范);陈屺怀在宁波创办的宁波府师范学堂、旧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等,全省各地各类新式学堂竟如雨后春笋。纵观浙江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发展的重点在以普及文化为主的中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主要原因是:①小学为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基础教育的优劣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实际有更紧密的联系。②新式学堂多为邑绅主动兴办,创办小学堂相对于创办其它更高层次类型的学堂,其所需资费少。囿于个人实力,只能取前者。当时浙江各地盛行赴日、沪或京师留学之风,故社会上举办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十分强烈。

第二,这些新式教育机构大多改变了旧式教育的空间位置,缩短了士人的空间距离,增加了以前从未有过的互相砥砺影响的机会,利于养成团结之心和群体意识。

第三,在体制上参酌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学习年限和学习目标。在教育的组织和内容上,改从前的个别教学制度为班级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已不再是单纯地学习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括帖制义等课程,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西方先进技术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其它课程,也即已经更多地世俗化。教学方法上更注意使学生理解,不再单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更趋民主化。

第四,注意学生的出路。传统上,各类士子都十分注意将来的前途,这是其为学的根本动力。近代新式教育机构能否给他们带来同样辉煌的前程,直接影响着旧式士子对西学的接受与否及其程度。浙江同样如此。因此,近代教育机构很是注意与科举“正途”者的结合,使西学者(无论在国内、国外)享受与之同等待遇,以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从而最终有利于西学和近代教育在浙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新式教育机构的出现,大开了社会风气,改变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如在新式学堂创办之前,浙江的知识分子多居家攻读,足不出里。然而,随着新式学堂的创办,许多有志之士则远离家乡,奔赴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及海外求学,固守之习为之一变。

第六,传播了近代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新式学堂的大量创办和教育内容的改变,扩大了青年学生的知识空间。一则以综合性科学教育取代家庭式经验传承,知识面与知识结构大为优化,改变了单一纵向比较的传统价值评判准则;二则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个社会层面,相互交流信息,拓宽了眼界;三则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工具,可以直接面向大众传播媒介。这些新式人才聚集在大都市和中小城镇,其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容量与影响社会的能量、质量,远非昔日以天下己任自诩的士人所能企及。

第七,新式教育机构的出现,也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的新式人才队伍,使得传统社会的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通过这些学堂毕业生对政、教、军、警、报及工商各界的渗透,改变了各分支部门的内在结构,初步形成以国内毕业生为基干,留学

生、开明人士和外籍人员为引导和补充的近代化人才体系。

总之,浙江近代新式学校教育已成为浙人近代化的重要途径,加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对社会风尚形成有力的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维行为方式发生剧烈震动,对于更新民族心理素质,改良文化土壤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①杭州贞文女校创办人、校长惠兴女士,在贞文女校开学典礼上,割臂肉痛陈:“这块臂肉,作为开学的纪念。这贞文女学校,倘以此日推广,我臂肉还能重生。倘这女学校半途停废,我必要把这身子,来殉这学校的。”后终因缺乏固定收入,至次年秋,已几次停课。惠兴便以身殉学。在遗书上她写道:“愿将一死,以动当道。”——《惠兴女士殉学记》.《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第1090页.

参考文献:

[1].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624页.

[2]李国祁.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七十四(1985)年五月再版.第128页.

[3]王先谦.十朝东华录·咸丰东华续录十[m].光绪二十五年仿泰西法石印.第3页.

[4]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68页.

[5][6]徐勤.中国除害议.戊戍变法(3)[m].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9.第124页.第971页.

[7]夏东元.盛世危言·商战.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9.第586页.

[8]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m].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第259页.

[9]张之洞.劝学篇·序.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3.第963页.

[10]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12..总4719页.

theinfluencefactorsoftheeducationalmodernizationofZhejiangandthecharacteristicsofeducationinmoderntimesinZhejiangprovince

BaiJinbiao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方法创新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是办学史、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管理手段等方面因素都有别于本科院校。尤其是高职生源素质相对差于本科院校。网络的普及程度逐渐增大,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内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展相比,显示出严重的滞后性。在高职文化知识传授,提高学生实操技能的同时,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认识与政治立场和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为社会培养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社会变迁导致学生价值观“泛功利化”。

我国目前社会变迁快,社会结构整体调整幅度较大。社会阶层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各阶层内部出现分化,社会价值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转型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在价值取向上,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价值多样化导致社会价值在不同群体或个人中的分配存在争议,市场经导致社会阶层分化,消极作用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改变了学生对利益关系的理解,同时受到各种利诱诱惑,可能演变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高职学生价值观“泛功利化”明显抬头,某些学生在对校内外事情的处理上,抛开是非原则,而是用实际利益得到与否进行衡量,对自己有利的就蜂拥而上,对自己利益不大的,逃而避之。

2.改革深入导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

党的十以来,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等西方的主要社会思潮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观念影响加大,传播和渗透的途径更加现代化,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了新钥匙。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着我们一直坚持的爱国主义思潮、生态主义思潮,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般都会体现其民族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模糊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传统的道德观念。

3.网络的开放性导致学生价值观“部分异化”。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化的今天,互联网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在当今社会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高职学生把上网当做一种时尚,是高校网民群体的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时间大部分被网络占据。在获取知识与资源信息上,网络的快捷性和超大信息承载量是没有任何媒介能够比拟的,但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干扰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传递,网络文化中的霸权主义影响高职学生的世界人生观、道德价值观的正确构建,学生价值观呈现“部分异化”。不良信息的涌入降低了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网络中道德的维持难度大,网络中新道德问题层出不穷,不健全的约束机制侵蚀了学生的道德观念,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一些人的个人自由权利,但同时出现的个人道德责任无法追究。目前高职学生的自身诚信问题大打折扣,这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二、与时俱进开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1.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发展――注重学生自我教育。

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传统的局限于学校的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的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转向对高职学生职业理想与道德、职业纪律与行为等渗透。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价值取向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实践潜能,因材施教,辅导员的工作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生的任务,逐步向为学生“服务”的角色转变。笔者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和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构建自我“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发展”的育人模式。

2.引领社会思潮,推进价值观教育――稳固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在校学生,积极普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活动,稳固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旗帜和灵魂。笔者在管理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思潮,推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认同。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社会实际中贴近学生的实例中,引领学生分析,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净化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认同,有效引领、整合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思潮中,稳固马克思主义理念的信仰。

3.从案例出发,传递正能量――构建学生诚信体系。

网络平台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师生交流、参与社会生活,网络文化的发展中一些不良信息冲击着高职学生思想,极端行为被放大,威胁着缺乏社会经验的高职学生的传统诚信文化的存在。笔者解决这一问题不是采用干瘪的说教,而是选择学生身边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体味,帮助学生触摸道德的真正含义,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构建诚信体系,促进诚信典型的正能量在校园内外传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规模逐年扩大,如何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每一位辅导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张耀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2(03).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学生;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0-02

在高等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保证社会思潮在涌动激荡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分析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引导的方式,真正的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学生,从了解开始、从贴近开始,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发展和变化中的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同样也包括学生。这一变革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否认还有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影响的存在。同时,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也有着各种差异,如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精神烦闷、思想困惑、理想迷失和信仰动摇等现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需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思潮作出正确辨析。此外,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教育工作者是要认真学习,理解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吸收消化,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择分析,因地制宜,对学生思想情况做调查,做分析,进行教育和谈心,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地做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及“第二课堂”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校园的文明程度。要确保广大高等学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建立起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宣传网络。同时也不应忽视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学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争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思想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生。

“第二课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到“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程度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三、着力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放在建设和谐校园上。校园环境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摇篮,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

发挥科技学术活动的龙头作用和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占领积极健康的社会思潮,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

四、组织有益的学生社团活动,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力度

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也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具有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而且应采取措施以使大学生们力所能及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和人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就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责任、奉献社会的途径。应该通过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好受教育与作贡献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技能,也让学生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因此,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是提高实践效果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关键。首先,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设立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其次,要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适合青年成长规律,按照受教育与长才干相统一,学术性与思想道德性相统一以及人才、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做好规划,使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预见性。再次,要认真准备,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宣传准备、物质准备,为社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最后,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价体系,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升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

高等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的社会思潮,核心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的社会思想。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予以抵制、驳斥和批判。我们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牢牢把握校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学生思想舆论的导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使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学生不断巩固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理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7,(5).

[2]李斌雄,张俊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社会思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8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高校德育;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2)05-0103-05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潮,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奈勒、莫里斯等把存在主义应用于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些主张,于是形成一种教育思想流派。20世纪60年代存在主义教育广泛流行于一些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逐步走向衰落。“存在主义教育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及个性自由发展,注重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采用对话式的个体教育等。”[1]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教育哲学家莫里斯、奈勒,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教育人类学家波尔诺夫以及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贝尔等。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所蕴含的积极德育因素

存在主义教育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以其人的哲学、主体的哲学、生存的哲学而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而道德教育正是以人为对象、由人来操纵且为了人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2]122123。因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就必然成为人们考察道德教育的本质、探究道德教育的目的、调控道德教育的过程之重要的思想参照。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既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关于道德教育观的表达,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主动借鉴存在主义方法论而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某种转化、改造。

(一)明确自我实现的道德教育目的观

作为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存在主义,它所谓的“存在”,“就是人的主观感受中那些尚未意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的形式,就是这种同个人以及个人的感情、情感、情绪、体验紧密相连的东西。”[3]8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意识的存在,而人的意识是自由的,故人的存在即是自由的存在。因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由选择与自我实现。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诸自由,……教育以从自由中不断获得的东西为内容。”[4]55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必须立足学生的生存境遇,引导其摆脱既定的限制,实现内在的精神完善和面向未来的自由超越,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决定、选择与策划,达到自我实现。另一位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奈勒也把道德教育的目的看作“扩大所有人的选择的自由,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把自己确定的目的或根据社会的要求所确立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首先作为自己选择的目的,他要对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负责,同时也要对自己行为的一切可能后果负责,从而形成一种自主、自尊、自责的精神品质。”[2]162马丁·布贝尔则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者并不仅仅考虑学生的个别的功能,像任何一个教育者那样只打算教学生认识某些确定的事物或会做某些确定的事情;而是他总是关切着学生整个人,即当前你所看到的他生活的现实状况,以及他能成为什么样人的种种可能性。”[5]因此,教育力量对人格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从这些存在主义教育家的观点可以看出,存在主义教育所强调的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开发人的创造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超越。

(二)创新基于对话的道德教育方法论

用平等对话取代教师的独白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建构道德教育方法的重要观点。存在主义反对教师专制,提倡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师生之间开展“对话”。“对话是诱发儿童的道德冲突,激发其道德创造性的最佳途径,也是保证道德教育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摒弃对学生压制的最佳方式。学生的道德结构只有通过主体间的相互对话这一方式才能建立起来。”[2]168对话的道德意义在于,它能保证师生是以个人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话使师生之间进行丰富的、有意义的、现实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真理性的知识就流淌于其中。“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4]12对话不是机械的说教、简单的言谈,而是师生双方彼此打开心扉,彼此接纳,是一种精神的交往。德国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波尔诺夫也赞成对话的教学方法,他认为:“真理不能获自个人的孤独思维,而只能获自相互对话。对话是获取真理的必由之路。而且,由于对话是双方处于同等地位、具有同等权利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体现着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平等、自主关系,它最适合于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创造的要求。”[2]171而要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使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布贝尔说:“对于面临着一个不可信赖的世界因而恐惧失望的青少年来说,信任就意味着使人豁然开朗地领悟到人生的真理、人的存在的真理。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对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特殊情况:他把教育者看做一个可以亲近的人。”[6]250理想的教育关系也正是一种师生平等相遇、彼此信任的“对话关系”,师生双方在这种对话关系中实现道德交往,达成道德理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月第28卷第5期罗佳: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三)构建和谐、平等的道德教育师生观

存在主义强调对话的教学方法,而对话关系则体现了师生之间相互宽容、尊重差异、德行共进的现代道德教育理念;对话关系也使得师生在面对共同的道德世界时,能够彼此敞开、相互理解、共同交流,进而实现双方的精神交融和心灵相通,最终达到道德教育塑造人的优良品格和提高人的精神修养的目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开篇便提到“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从而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以我为中心。”[4]1须知,人生来是未完成的、不完善的、可塑的,有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而教育是一种努力改善、完善或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尝试,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特定的人格特性,使之有能力独立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地生活。因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以一种平等、真实的姿态与学生交往、交流,以自身丰富的学识魅力和崇高的人格品质吸引、感化学生,而不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方式对学生施加权威,突出自我。马丁·布贝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把他人当做一个客体,对他人施加影响,即‘我’与‘它’的关系,一种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关系,即‘我’与‘你’的对话关系。”[7]64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我”与“你”的关系,“我”—“你”关系才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学校道德教育只有建立一种没有隔阂、相互包容、道德平等的真正的教育人际关系,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和相互联系,才能激发学生生成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中的消极德育因素

存在主义以“主观性”为第一原理,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而且其哲学观点带有一定的悲观主义色彩,反映到教育思想上,则势必会有一些消极的成分。在道德教育上,存在主义教育否定普遍价值准则和社会约束,崇尚自我的价值相对主义,否定理性和科学,鼓吹“自由选择”的道德标准,这都鲜明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色彩。

(一)严重的个人主义倾向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的本质出于人自由的创造。人的一切特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或上帝之类外力给予的,而是作为自由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造成的。“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身的。……人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入存在以后,自己所志愿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8]萨特认为,在人的面前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究竟成为一个什么人决定于人自己的设计、谋划、选择、造就。这种哲学观点反映到教育上,表现在: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学习和成长”[4]34,“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4]4尼勒也认为:“真正的自由和个人的独特性的坚决的肯定是存在主义为今日的教育哲学提出的动人的使命。”[6]249个人主义取向,虽然有助于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性的回归与解放,却带来了个人欲望的膨胀、唯我主义的泛滥,从而使得以个人利益与需要为旨归的价值观、道德观大行其道。因此,这种取向有严重的危害性,我们要懂得:“一个人要真正成为自己,断不能仅借助自身的力量,而是在与社会、他者相互遭遇、彼此交流中实现的。因为任何个人都不是自足的,只有通过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与他人一同生活,才能获得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脱离了社会共同体,人之人性、道德、善良、意志、价值都无法得以体现。”[2]185

(二)片面强调非理性因素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有丹麦神秘的唯心主义、德国现象学、德国的唯意志论、法国的直觉主义,因而其理论观点带有浓厚的非理性特征。存在主义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持反对态度,是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派别。“存在主义的非理性主义首先表现在,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看成是非理性的、杂乱的、盲目的、险恶的力量的体现,表现在它认为这种不可克服的、非理性的力量在统治着人,社会过程不是被客观物质要求所决定,而是被种种非理性力量所决定,因而社会存在无意义,历史过程无前途。而且还表现在它强调情绪感受这一基本特征上。”[3]14存在主义强调反思,比如“克尔凯郭尔的双重反思、马塞尔的第二反思、雅斯贝尔斯的自身反思、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从反思到阐述、萨特的纯反思和混杂反思,梅洛庞蒂的超反思”[9],他们通过反思活动而达到主观性,在自我中介中获得超越自身,这种反思活动注重精神的体验、直觉的顿悟。雅斯贝尔斯认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对教育来说,科学更多地意味着知识价值的匮乏。”[4]30从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教育观点可以看出,他们否认理性的作用,否认知识的真理性,因而,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人的道德品质不仅是“知”与“情”的融合,而且是“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理不通,则情不达。道德教育中运用非理性因素,如情绪感染、情感激励、精神陶冶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道德教育也必须蕴含一定的理性知识,如道德教育内容需要理性选择、道德教育过程需要理性指导。因此,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是不可偏废的。

(三)绝对的自由观

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主义者认为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存在主义者相信,“世界的意义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决定和选择,在外在的异己力量面前,在险峻的环境中,人们只有甘冒风险,作出自己的选择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7]56对存在主义的自由观论述得较为详尽的是萨特,他认为,“自由不是由人争取得来的,因为人的存在就是自由”,“人在各种情境中都是不受限制地绝对自由的,情境不能决定人的自由、不能限制人的自由,倒是人的自由创造情境,情境的意义是由人自由选择的,因而是人的自由的产物”[3]24。在这里,萨特所说的自由就意味着选择的自主。他说:“自由选择是绝对的,‘绝对’的意义是无条件,就是说,选择不受任何条件的决定;除了人自己的自由选择之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决定人的存在。”[10]这种对自由选择的重视甚至绝对肯定,同个人主义带来的危害一样,也会导致价值标准的混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学校的教育形式。人们的意志自由和个体价值的实现,总是历史地表现为一个社会生活过程,不存在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意志。人是社会动物,他的思维、活动必然要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制约。每个人在作出选择、落实行动前,总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权衡利弊,实现各种可供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有质地实现目标。存在主义所推崇的自由选择,由于受到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学习和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既不能将当代西方的思想视为唯一的“新潮”和“科学”,片面夸大其合理性,采取绝对肯定的态度,也不能仅看到它同我们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与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对立,而采取完全排斥或否定的态度,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这些思潮。对于当代西方思潮的重要流派——存在主义教育思潮,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筛选、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纳合理因子,剔除落后成分,以为我所用,从而丰富、完善中国的高校德育体系。具体表现在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在德育目的上:坚持学生个性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它的主题是“人之生成”,它内在要求把“人是目的”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准则。这就首先要培养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个性,包括发展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是人成为真实主体的前提和基础;主动性表现在自觉地、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性活动;而创造性则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高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德育陷入“人学空场”的尴尬局面,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生成和个性培养,统一的标准、机械的要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要提高高校德育的育人作用,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我建构”,这意味着学生“自我”和“我性”的获得,也就是通过教育使他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也意味着“自我”的扩充,进而推动自我生长、生成,使自己不断突破“是其所是”的实然状态而向着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应然状态迈进、提升。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的使命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符自身情境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4]139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是有所承担的,没有承担、不负责任,其道德的意义就无从体现。因而,高校德育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时,也要帮助他们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社会发展。任何人的个性、个体性都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性”的烙印,在自身价值实现上,也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才能找到实现的途径和可能,个体性和社会性不可分割。因此,德育既要“以生为本”,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性、积极主动性、开拓创新性,使他们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的鲜明个性特征;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个性特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社会作贡献,在引领社会潮流、建设社会事业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二)在德育方法上:坚持理论讲授与沟通对话互补

理论讲授作为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道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教师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可以启迪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道德品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很多德育教师将这种方法机械化、僵化,他们只是照本宣科地复述教材内容,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心理,导致道德知识不能进大学生头脑,反而引起他们对道德教育的反感甚至排斥,因而收不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要运用好讲授法,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处理好教材。坚持依托教材与超越教材的统一,即道德知识讲授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但是又要借鉴其他学科将教材扩展、深化,对教材做到“不即不离”、“若即若离”,既将道德理论以大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将道德观点融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信息。

其次是改进教学法。在以理论讲授法为主体的基础上,辅之以研讨法、形象化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以教学法的优化整合达到教育效果。

最后是投入情感。这种情感既包括对道德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包括对学生的关爱。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增强职业自信,主动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关爱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福祉,关注学生精神利益,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道德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道德的形成过程,它比教学过程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因为,学生已经形成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有的可能成为接受新的教育的基础,有的则可能和新的教育相矛盾,甚至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思想基础和心理状态,很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了解“心之莫同”,就很难做到“长善救失”。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讲授,还要同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与交流,通过运用网络工具或其他形式与学生进行开放的、富有哲理的研讨、对话,打开学生的心理枷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可信赖听众,师生共同解决道德难题,提升彼此的精神境界。

(三)在德育师生关系构建上: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步

“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认为,师生关系就像一场对话中的甲乙两方,其中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始终是一个主体。”[11]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双方完全是平等的,以平等的人格、身份、姿态进行富有意义的精神交往和交流,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所要倡导并予以践行的。而具体到中国高校德育实践中,这种积极、平和的师生关系要顺利进行,则应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步。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敢于质疑、求知欲强烈,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增强。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尊重、鼓励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使他们按照自觉、自主、自治的“三自”要求,内化道德规范,促成道德行为。教师在课堂讲授和课下交流时,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够展现出来。但是,大学生感性多于理性、冲动多于思索,要使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合理发挥,还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是帮助学生判断、分析问题,为其指引正确方向,并不是为教师的权威、专制进行辩护,也不是阻碍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首先明确“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成效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4]150高校教师必须将研究和教学并重,因为“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4]152教师只有在研究过程中,才能明确学生的实际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道德教育,才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理解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其次,教师要严格自律,以良好的形象吸引、感染学生,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用贴心的交流走近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一种体现,两者不能割裂,并且要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在建构平和、顺畅的师生关系中同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斌贤.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69.

[2]唐爱民.20世纪西方社会思潮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5]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99300.

[6]单中惠.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赵修义,邵瑞欣.教育与现代西方思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74.

[9]科莱特.存在主义[m].李焰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24.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9

关键词社会思潮德育影响对策

20世纪初,世界上各种思潮和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丰富表现,真可谓此起彼伏、目不暇接。这些社会思潮都是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并且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认真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适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弘扬积极影响,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当今社会思潮的概念及特点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①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达到对社会存在的调控、改造和导向作用。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综观当前这些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其所以能在校园中广泛传播并为青年学生所接受,是因为它们均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1性质上更具有隐蔽性

从社会思潮本身的性质看,包括积极上进思潮、消极落后思潮、还有一些中性思潮,而且这些性质特征有时并非明显地表现出来,甚至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以错综复杂或隐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难以准确把握其性质。全球化趋势带来了各国文化、制度的交流和互动,社会思潮也体现出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回应。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并没有表现出以往那种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化和界限分明的特点,而更体现出一种适应外部需要的隐蔽性。尤其表现在关注发展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科技问题上,它阻断了人们对它本质的客观认识,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1.2内容更具现实利益性

以往社会思潮主要集中在抽象层面的学术思想领域,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大多比较间接。当前一些社会思潮研究转向对当下具体问题的关注,试图从不同视角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更具有现实利益性。马克思指出,人类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因此,利益问题始终是人们最先关注的。当今社会思潮始终抓住大学生的这一需求,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更加重视制度层面的、可操作层面的问题,往往针对某些社会问题抛出相应的“药方”。不同思潮代表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人们接受某一思潮在出于思想认同的基础上,更多地掺杂了现实利益因素,支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思潮与自身利益要求的相关度。

1.3发展更具动态性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必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认知能力的变化、认识主体的转化而不断变迁和消长,这就显示出了社会思潮的发展动态性。首先体现在我国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即随着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一种社会思潮会被另一种社会思潮所取代。在社会思潮存在理论冲突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相互渗透、补充和借鉴,相互之间不断分化和组合。社会思潮可以分成国内思潮和国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大批国外思潮,这两类思潮相互激荡,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经济私有化、“去意识形态化”、利己主义等思潮则很难在本土与外国之间寻找到准确的归属。

1.4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立体化

当前的社会思潮在借助书籍、报刊、大学讲坛等传统渠道进行传播的同时,还紧紧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所具有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及多元性特征挑战已有的德育模式。从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上,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往往紧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贫困等问题阐述观点,表达方式更加通俗易懂,有的在语言表达上甚至趋向“煽情化”。

2当今社会思潮影响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2.1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受到冲击,理想信念教育难度加大

处于各种思潮和信息包围中的大学生,对一些西方社会思潮有一种盲从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刻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全盘西化、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极力宣扬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取代论”。而大学生思想理论知识匮乏、对党史与国情不够了解,加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较低,思想政治教育仅留在理论层面上,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青年学生极易受各种西方思潮影响,在政治观中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我国的政治一元化持怀疑态度,理想、信念被弱化,爱国主义教育被忽视。有些大学生被西方文化所“感化”,盲目崇尚西方发达国家制度。在无意识中放弃信念,以反主流文化开始,不断反传统,丢失了理想归属和精神寄托。有些大学生对中国国情了解不足,不能够深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盲目产生悲观情绪。

2.2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冲击

以往的社会思潮主要集中在抽象层面的学术思想领域,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大多比较间接,多是对社会的宏观解构。当前我国处于社会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社会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一些社会思潮则直接反映现实需求,主要关注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更加重视制度、体制机制层面的可操作的问题。大学生在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尤其是利益调整和社会竞争面前无所适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与思想困惑;而西方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偏激理论主张一切从利益出发来衡量人的价值。部分大学生受此影响,学习和生活上也唯功利化和实用化,甚至把自己的人生信仰也建立在功利基础之上,少数大学生入党动机实用化,把入党作为谋求更好的工作的筹码。价值取向唯功利化、实用化的结果是人为物所役,失去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追求。在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社会推崇的所谓“普世文明”的文化影响和动摇着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大学生极易被别国文化所感染,使自身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当代大学生反传统、反权威意识的增强,追求人格的独立自主,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国家的关系时,更看重自我发展、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对个性和个人价值的极端推崇,容易淡化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2.3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受到影响

道德观是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境界以及社会道德行为的价值标准与评价尺度。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受当今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思维的平面化和人生态度的游戏化,从而淡漠传统优良道德而奉行一种现世操作伦理。在所谓的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对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接受较快,追求性自由、自我中心等在大学校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大学生认为世界是不确

定的,把生活当作永恒的现在,生活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意义,享受现在、享受过程是他们的座右铭。在义利观上,为了眼前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追求个人中心、物欲至上,沉迷于即时行乐、游戏人生。在恋爱观上热衷于“短平快,一脚踹”,“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有些大学生受社会思潮负面影响毒害,对正确的道德教育产生下意识屏蔽,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的严重被动局面。因此,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性是当务之急。

3积极探求引领社会思潮的对策

3.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本着尊重多样、包容差异的态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②社会思潮属于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差异性和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尊重差异绝不是放任自流,包容多样绝不是放弃主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民族感和时代感,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积极推进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辩证学习当代社会思潮,正确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方面,对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的社会思潮,积极吸纳;另一方面,针对敌对的社会思潮要给学生讲清楚其来龙去脉及其反动本质,“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因为其来源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说,本质上看当然是必须否定的。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其真正认识和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科学性和革命性,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投入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去。

3.2加强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介绍、分析、解构社会思潮

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一般不大注意了解非主流社会思潮的状况,就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具有很强的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由专门的队伍从事这类课程的教学,形成了独立的话语体系。而大学生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非常广泛的信息。非主流社会思潮借助于一些大众文化产品、生活方式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资讯媒体对大学生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其知之不全、悟之不透,反而觉得很深刻、很哲理,因而仿效、盲从。

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③高校应加强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介绍、评析和批判非主流社会思潮,在教育内容、方式和机制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通过鼓励、引导学生敢于与西方各思潮展开交流、对话,对其进行解构、批判,削弱其隐藏文化霸权的话语效果,引导学生积极选择、吸纳那些维护、补充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为我所用,把现阶段的“引进型社会思潮”转化、整合为“输出型社会思潮”,捍卫和实施我们的话语权。④同时,把这些适合我国国情、“为我”的社会思潮向世界传播、辐射。教育内容上:给传统教育内容增添新元素。现有的教育内容,特别是“两课”的内容上主要是正面的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把各个时段上出现的社会思潮列入教学范围。但学生在课堂外又经常接触这些思潮,在没有正确点拨的情况就容易出现误导。所以与其“堵”不如“疏导”,以开放的态度主动向学生介绍、引进各社会思潮,主动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对其进行分析、解构,使学生能分辨良莠,把他们先进的思想整合到主流意识形态并加以优选到教材中去,真正起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目的。

3.3增加德育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其现实社会性和生活化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贯穿和渗透政治原则性,同时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提升教育内容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思潮其内容具有社会现实性,大多紧扣社会现实问题和人生的困难境遇问题,有些内容契合了大学生的某些心理需求,所以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和精神关注。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做适当的调整,变纯粹政治性内容为一定的生活化关怀,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它们跟学生越亲近,越生活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就越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种亲近往往又是通过间接政治社会化的丰富样式表现出来的,从而直接对接着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心理感受,使大学生容易产生明显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是吸引大学生注意,并且有助于建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愿景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与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关系的外部律令及要求的话,就无法达致“建立共同愿景”的境界,至于应该丰富和补充哪些教育内容,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至少需要将上级的教育要求具体化和细致化,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的粗放教育模式。⑤

3.4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有意识的加强新媒体话语权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这一重要课题,敏锐地抓住了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意义重大。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网站缺乏针对性和与“网民”的沟通与交流。为此,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政工干部中,遴选理论功底和文字能力较强的人员,组成网络评论员队伍。让他们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围绕着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在网站上发表观点正确的文章,牢牢把握网上舆论话语权和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网上舆情强势。高校不但要引导社会思潮,而且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现实需要,努力去创造新的社会思潮。要根据我国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理论研究,直面问题,解疑释惑,不断提出新概念、创造新理论,形成新体系。然后层层传播开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5创新教育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只有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才能站得住脚跟。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识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出自己的判断,才能最终说服自己。当今一些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共鸣并形成误导,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多,理想主义色彩与情绪化思维活动较浓,对社会思潮中的一些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常常脱离社会现实。因此,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及时宣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绩,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街道、企业、厂矿、农村、乡镇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者服务、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激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自觉地否定和抵制一些社会思潮的错误倾向。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理解,从而主动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注释

①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②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07-2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篇10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对策

[作者简介]吕云超(1977-),男,江苏无锡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68-02

社会思潮通常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某一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的思想潮流。①

历史表明,大学生是接受社会思潮最前沿、最敏感和最活跃的群体,虽然他们接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但是,社会思潮凭借其特有的现实性、群体性和传播性正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冲击,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当代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共同促进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分析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反复的过程,涉及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等因素,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的反复的作用下,在群体和个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过程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从大学生个体心理过程的视角,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价值心理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思潮相关联的自发的心理活动。价值心理是价值观形成前最原始的心理趋势,价值心理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最基础的和最低层的阶段。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平时可能对社会思潮并不了解,但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是与某些思潮相关联的,如由于他们对历史政治的漠不关心而导致的心理特点、由于家庭等原因而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行为特点等。这个阶段是现实利益和自然心理驱使自身行为产生的阶段,是前期家庭教育、个人习惯和性格特点所共同表现出来的自然状态,这个阶段不会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造成本质上的影响。

2.价值认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盲目推崇。价值认知是指“对历史、现实、未来的价值的认知和评价活动”②,价值认知阶段是大学生开始认识到社会思潮的存在,并主动向某些思潮靠拢、信奉的阶段。一项调查显示,许多社会思潮已经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在调查中,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依次为:民族主义(占30.2%)、民主社会主义(占24.3%)、个人主义(占19.4%)、新自由主义(占17.6%);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渠道中,课外渠道占77.7%,课内渠道占22.3%。③可见,社会思潮已经涌入大学校园,但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认知较为分散,表现出多头分散的盲目推崇状态。

3.价值认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理性认同。价值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价值认知、评价、选择等活动,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在价值认同阶段,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某种或某几种社会思潮的认同,这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理性成分。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均有一定的认同度,对各种社会思潮“认同度高”的大学生比例如下:新自由主义占13.9%,民主社会主义占15.7%,民族主义占16.9%,占13.1%,文化保守主义占16.2%,普世主义占17.8%,后现代主义占15.3%。④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个性突出、思想各异,他们“接受社会信息的敏感性与偏激性、求知欲和好奇心、独立性和批判性、影响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接受社会思潮的必然”。⑤

4.价值践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思潮的接纳与内化。价值践行是指大学生通过理性分析与比较之后,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经验,对所认同的价值进行内化,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是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高级阶段。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29.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思潮现实针对性强,18.4%的学生认为社会思潮理论观点新颖,18.1%的学生认为理论说服力强,15.4%的学生认为社会思潮能满足人的利益诉求。⑥由此可见,社会思潮凭借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及部分成分的合理性,已经将其观念、意识植入大学生的思想中了,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完全被社会思潮占领精神世界,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也将被彻底改变。

二、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特点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存在影响的差异性。同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具有一些消极因素,但从大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分辨是非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因此,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体现出全面性和差异性共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及深入性与有限性共存等特点。

1.影响的全面性和个体差异性共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全面性的特点。一是多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覆盖具有全面性。在社会思潮盛行的情况下,多种社会思潮较为均衡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二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渠道具有全面性。社会思潮在原有传统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更是利用网络新型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同时,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社会经验、生活环境及认识能力的交互影响,他们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部分大学生会从价值心理阶段直到价值践行阶段都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有些大学生可能从价值心理阶段或价值认知阶段等中间阶段就已经把社会思潮对自身的影响拒之门外。

2.影响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共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包括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两个方面。有许多积极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有帮助的。一是能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社会思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思想性。二是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与社会的发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有些思潮能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国内外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养老、医疗、住房及分配制度等。同时,社会思潮的消极因素是显而易见且广泛存在的。如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如、新自由主义等;有些社会思潮会动摇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例如,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差距、住房医疗等个别问题;有些思潮会混淆大学生的荣辱观,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

3.影响的深入性与有限性共存。社会思潮的题中之义包括了传播性特点,社会思潮一旦被一部分大学生所认同、支持和呼应,他们会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潮流或舆论力量,极易深入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有限性。一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渗透是有限的。社会思潮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性、阶段性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一旦解决,社会思潮就丧失了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二是社会思潮理论体系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的接受是有限的。“社会思潮的理论形态和所具有的复杂性特征给青年在以群体方式认识和接受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⑦从而,大学生对其接受也是有限度的。三是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对他们接受社会思潮是有限的。大学生长期接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虽然暂时对社会思潮产生新奇与追捧,但他们在思想上会保持一定的警惕,因此,也决定了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局限性。

三、解决当代社会思潮阻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思潮都是伴随着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而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如果不主动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那就会发生思想的蜕变和立场的动摇,后果不堪设想,苏共丧权、苏联解体就是最惨痛的例子。面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冲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充分利用大学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以此来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成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传播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是引领与被引领的关系,绝对不是否定与被否定的关系。要处理好引领关系,进一步巩固引领地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之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形成共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这个前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指导中国的实践,尊重不同阶级社会群体、集体和个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共识。三是要加强党的领导。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手里,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地位。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影响的高地,必须率先抢占教学、实践与校园文化等阵地,才能卓有成效地避免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思考。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系统地进行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分析,让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传承与发展过程,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信服,从内心深处接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准则。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优势。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品位大众化的冲击,校园文化建设容易产生价值导向不明、价值成分缺失的问题。因此,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导向作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要充分依靠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优势。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必备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这就要求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要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意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在方案设计、过程指导、报告撰写及成果考核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

3.注重培养高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是意识形态的博弈,但理论传播的核心还在于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007年,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可见,构建一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注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严格选拔机制。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出发,以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和最高目标为依据,选拔思想先进,能力突出,值得信赖的优秀青年进入培养行列,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与可靠性,通过理论学习、文化传输、素质锻炼及社会调研等方式,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让他们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队伍。二是要优化培养模式。要进一步优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模式,构建精英塑造与普通培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结合、新型阵地与传统阵地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培养模式,让优秀的高校大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让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确保辐射全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以点带面,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员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全部树立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的精心培养,形成一支相对固定的并不断壮大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传播者,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鉴别力与理性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吸取社会思潮合理性与积极性的同时,全面树立核心价值观。

[注释]

①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3.

②王玉梁.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3.

③④⑥佘双好.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6):3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