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栽培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7:42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1

关键词东方百合;本土化;基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2-0177-01

东方百合(LiliumorientalHybrids)是国内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百合品系,因其花朵大、色彩丰富、气味芳香而为人们所青睐,成为花卉市场的主流产品。随着切花消费量的日益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很高。地处东南的福建、浙江等地山区有种植东方百合的传统,然而种球来源渠道单一、种植技术不成熟,成花时间控制不到位,使得花农经济收益不稳定,切花的品质也难以保障。通过本土化栽培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切花,对提高农民收益、推动百合生产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1生态习性

1.1形态特征

东方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花朵有特殊香气,分茎生和基生两重根,株高为70~120cm。地下鳞茎是养分贮藏和无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有休眠和低温春化特性。

1.2生态特性

东方百合属于温带球根花卉;喜凉爽潮湿环境;喜阳但不耐强光;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最忌硬黏土;适温下生长期为100d左右;生长、开花温度为16~24℃,低于8℃或高于28℃生长几乎停止。

2栽培技术

2.1设施准备

一是大棚准备:普通温室大棚,具备加温条件。二是栽培基质准备:宜选择保水性和排水性良好、水气比1∶1.5、pH值5.5~6.5的基质。泥炭土和本土杉木锯末都是较好的百合栽培基质。种植前基质采用高温蒸汽消毒12h。

2.2种球处理

2.2.1种球消毒。定植前,一般用多菌灵+甲胺磷800倍液浸种30min,对种球进行灭菌杀虫,或用40℃热水处理2h进行杀螨。

2.2.2冷温催芽、发根。将种球单层排开,置放在湿润、疏松的基质中,种球遮光进入冷库8~10℃催芽2周。当植株芽体长度长到10cm左右,茎生根露出,长度在0.5~1.0cm时即可。

2.3定植

可利用基质草栽或箱栽进行种植。搭建基质草栽种植苗床,一般栽培床宽100~120cm,床高40~50cm,用砖或简易挡板砌槽;箱栽依种球规格不同种植8~12株/箱,箱规格为60cm×40cm×24cm。种植时种球正向上摆种,芽尖向上,基质掩埋深度为种球高度的2倍(约10cm),茎生根完全盖住。定植后整平基面,浇透水。

2.4栽培管理

2.4.1环境调控。①温度:东方百合植株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5℃,最高温度为28℃。一般夏季可采用双层遮阳网、水帘、风机、喷雾设施来降温;冬季,在气温下降到8℃应注意保温,3℃以下会受冻害,可使用双层膜过冬,如遇到特大寒流则应使用燃油加温机加温。②湿度:空气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且保持相对稳定。注意避免相对湿度变化太大引起叶烧,在叶烧敏感期,注意通风去湿,尽量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东方百合生长前期,在进行遮荫的同时,要注意增加湿度,并适当增施氮肥。③光照:苗期忌强光照射,需遮荫,适宜光照度为5000~12000lx。目标花期为元旦和春节的切花百合应适当人工补光,但目标花期为“十一”的,则在阳光强烈的中午(10:00―15:00)必须遮荫[1-6]。

2.4.2肥料管理。①施肥原则:薄肥勤施,基肥为主,追肥配合。发根期不追肥,四叶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分别追1、2~3、2次。②基质追肥:以复合肥、尿素、钾肥、磷肥作基质追肥,每次施150~225kg/hm2,共追3~4次,基质追肥可用液体肥或固体肥(施后立即浇水稀释)[1]。通常,百合定植后的3~4周并不需要施肥。为了补充K、Ca元素,常Ca(no3)2与Kno3共同施用,以促使茎杆坚挺,种球膨大,提高切花质量和花期[1-6]。③叶面追肥:百合种植叶面肥一般用0.15%尿素+0.2%磷酸二氢钾喷施3~4次。植株缺铁时,可用磷酸亚铁或复合铁肥或鳌合铁肥叶面喷施,浓度0.2%~0.3%。

2.4.3水分管理。基质表层要保持湿润,适时浇水,基质水分以50%左右为好,检测方法是用手握基质,有水迹渗出而又不下滴,轻轻一抖,握紧的基质又能散开则说明水分适宜[1]。生根期要补水,生根后控水,防止根茎腐烂。在高温季节,要增加植株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保持基质湿润;每天叶面喷雾1~2次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避免植株因高温而造成叶片、花苞的灼伤和畸形。冬季,应减少水分供给,尤其夜间应保持叶片和花苞干爽,增强其御寒能力[1];冬季浇水时间应在9:00―11:00;夏季应避开11:00―14:00。

2.5花期调控

2.5.1合理安排不同产地来源的种球进行种植。在我国,元月至五一期间为切花市场的旺季,依据2012年上海市场提供的百合切花节假日销售分布统计,1月至五一期间的切花销售占全年销售总量的71.6%。因此,能把花期调控在这一时期对保证切花价格,提高切花效益有重要影响。现在市场有“荷兰球”、“法国球”和“南美球”,“南美球”包括“智利球”和“新西兰球”。荷兰球的成花时间一般在7―12月,1月至五一期间的切花相较荷兰种球,属反季节生产。法国球较荷兰球进口推迟1个月左右,因此元旦花可选择法国球。南美球通常在10月向世界各地供应,如果想出产春节至五一的鲜花,最好选择南美球。

2.5.2选择种球冷藏处理不同方式,分期播种。东方百合种球有有休眠和低温春化特性。经过2个月的2℃低温春化后,种球开始萌动,而后通过2℃冷藏或-2℃冷冻处理调节播种时间,这时必须再经过2个月才能正常出库,2℃冷藏的适栽期大约为4个月,-2℃冷冻则可再延长2~3个月,通过冷冻和冷藏结合处理,可让种球在7个月左右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期播种,持续开花[1-6]。

2.5.3利用海拔高度变化调控花期。海拔每上升100m,南坡、北坡气温可分别下降0.4、0.8℃。海拔每上升100m,东方百合自然花期可推迟5d以上。因此,与平原栽培相比,东方百合在800m海拔山区自然花期可推迟20~40d[1]。利用高海拔、中海拔和平原同时排开布种,东方百合花期即可相应错开。

2.6病虫害防治

2.6.1茎腐病(又称枯萎病)。症状:植株腐烂,生长缓慢,叶片呈淡绿色,鳞茎出现褐色病斑,鳞茎和植株腐烂干枯。基部叶片未成年就变黄,变黄叶片逐渐变成褐色而脱落。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应用杀菌剂灌根及喷雾相结合,用多菌灵500倍液+代森锰锌500倍液+五氯硝基苯500倍液灌根2~3次,配合使用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施植株及表面[1]。

2.6.2百合疫病。症状:受害部呈水浸状病斑,呈褐色,后期茎部上的病斑逐渐向上、下蔓延;叶部病斑发展成灰绿至暗绿色大斑,潮湿环境下病部上呈现白色绵状菌丝。最后导致植株倒伏,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50%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1]。

2.6.3青霉病。症状: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病害。初始,在百合种球上产生褐色下陷的病斑,周围黑色,病部与健部分界明显。寒冷贮藏期腐烂缓慢,需几周时间才将鳞茎烂掉。在腐烂的鳞茎上,孢子成团状时,呈典型的青绿色。防治方法:不使用破损种球。种植前进行种球消毒用0.1%~0.2%高锰酸钾浸种20min。

2.6.4灰霉病(又称叶枯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上通常为黄褐色至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块,天气极度潮湿时斑上生灰霉层:干燥时病斑变薄而脆,半透明状,浅灰色,严重受侵染的叶片引起叶枯。防治方法:初病时去除病叶,减少浸染来源。药剂防治用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50%苯来特1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喷洒。

2.6.5蚜虫。百合上常见虫害,可用氧化乐果1200倍液,或蚜扫光2000倍液交替使用,施药时喷洒均匀,尤其是叶片背面。

2.6.6螨虫。百合种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虫害,螨虫的防治重在预防,前期基质与种球的消毒必不可少,栽培中可用5%氯氰菊酯+50%甲胺磷进行灌根,或用40℃热水处理种球2h也能达到良好的杀灭效果。

2.7切花采收

花蕾基部花苞显色后,即可采收。根据品种保留花茎的长度剪取百合茎秆,茎秆剪口应成45°斜面。剪口要光滑,避免压破茎部。剪下后,尽量在30min内放到清水中,并放入2~3℃冷库中预冷[1-6]。

3参考文献

[1]王闯,张新照,龚新英.百合切花的栽培技术规程[J].农业装备技术,2012(2):43-44.

[2]张文明.东方百合优质鲜切花栽培技术[J].甘肃林业,2012(4):35-37.

[3]方少忠,郭文杰,郑大江.东南山区香水百合花期调控综合措施[J].中国园艺文摘,2012(7):114-115.

[4]杜永刚,张海军.东方百合鲜切花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09(4):74-76.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2

关键词:百合;胚败育;组织培养

中图分类号:Q949.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27-1

百合(Liliumspp)属于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鳞茎类球根花卉。我国百合种质资源丰富,许多百合具有相当优良的性状,如毛百合可以很好抗镰刀菌。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百合的育种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外,特别是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百合中用于杂交育种的品种相当有限。百合杂交育种中存在普遍的胚败育现象,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胚拯救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现象。

1外植体选取与消毒

选取百合杂交授粉后种子的胚作为外植体。在百合杂交授粉后50~60天,取下膨大的子房,剥出子房中的种子,选取发育饱满的种子。并用稀释50倍的84消毒液将种子浸泡一夜进行初步消毒。

初步清洗消毒后的种子需要再次灭菌处理。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将浸泡后的种子转移到实现准备好的无菌瓶中,用事先配置好的1%的生汞浸泡种子20分钟,进行进一步消毒。

浸泡后,回收用于消毒的生汞,取出种子并转移至新的无菌瓶中,用事先准备好的无菌水清洗三遍后转移至无菌纸上待用。

2胚培养阶段

将消毒好的种子放在无菌吸水纸上沥干水后,用无菌手术刀将种子切开,挑出中间细长的胚,放在胚培养基上。需注意的是胚要接种在培养基表面,不要没入培养基。

以每瓶培养基接种10个外植体为宜。初代培养进行的是萌发诱导,经过多次试验,初代培养基以mS+蔗糖30g+琼脂7g+1.5naa为最佳,pH5.8-5.9之间,并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5℃左右。

在12小时的日光照时间下,一周左右发生胚萌动,一个月前后抽叶成球并生根。这时候可以修剪根叶,并进入继代(增殖)的培养阶段了。

3继代培养(增殖培养)阶段

百合的新球进行第一次继代培养时繁殖率一般较低,但2~3次之后,繁殖数可达到5倍左右。继代培养的培养基选用mS+1.0Ba+1.0naa,pH维持在5.8~5.9最佳,并继续予以每日12小时的光照时间。

试管苗经30天的培养后,便可以进行切割以扩大繁殖数量。当其数量达到一定值后,即可进行下一个成球培养阶段。

4成球培养阶段

当继代苗扩繁到需要的数量之后,即可转移到养球培养基上培养。养球培养的培养基可直接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蔗糖80g,7天左右可见白色根生成,经过20~30天后再转一次瓶,转瓶4~5次后,即可进行炼苗驯化,并准备移栽。

5炼苗及过渡移栽(驯化)

过渡移栽是整个组培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准备不充分,整个组培过程将前功尽弃,因此移栽前要准备充分。

用镊子将幼苗从培养基中取出,用流动的清水将根部洗净并晾干。由于幼苗植株脆弱,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对根系的损伤,以提高栽后成活率。将晾干后的种球和甲基托布津粉剂以及千分之五高锰酸钾消毒后的草炭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用报纸包裹好后,放入4℃~5℃冷库内冷藏2个月。

冷藏后的百合幼苗最好能够先栽植在温室大棚内进行驯化,即将组培苗从无菌环境中移植入大田前,逐渐增强对外界抵抗力的一个适应过程。

未经消毒的苗床土壤很容易污染抵抗力较弱的组培苗,因此需要在炼苗前将土壤用甲醛进行醺闷消毒后,再用千分之5的多菌灵将苗床充分浇透灭菌,即可使用。

苗床宽1米左右,床底整平,上铺10公分的栽培基质,基质以珍珠岩:蛭石:泥炭=1:1:1为好。按行株距10cm×10cm规格进行种球栽植后,上覆10厘米栽培基质即可。

栽入苗床后,幼苗需要充足的水分浇灌,尤其是清洁的水源为佳。有条件的可以在苗床上方搭建小拱棚,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减少幼苗的死亡率。

移栽当天可喷施1/2的mS营养液,2周后喷施叶面肥料进行营养补充,促生新根。在驯化养护过程中,需每隔一周喷施一次1000倍液的多菌灵,连续喷施3~4次以防治病害。

2周后可喷施叶面肥,进行营养补充,以促进新根生长。移栽初期需特别注意保持苗床和空气湿度,采取间歇喷雾的方法,保持基质湿润,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温度维持在15℃~25℃。百合苗栽下约半个月后长出新叶,30天左右便可进入大田移栽阶段。

6大田移栽

大田移栽应选择温暖晴朗的天气,通常在小苗长至5cm以上时移栽成活率较高。移栽苗的后期管理工作与百合种球的大田种植一样操作即可。

参考文献

[1]洪坡.百合花卉的综述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

28(2):68-70.

[2]龙雅宜.几种主要切花的生产技术.第二讲百合[J].西南园艺,2001,29(3):49-51.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3

关键词百合;优质;丰产;栽培;定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2.2+9.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1-0215-01

百合是重要的切花之一,目前栽培的百合大多是经过人为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种,主要有铁炮杂交型百合、亚州型杂交百合、东方型杂交百合三大类,生产上主要也是种植这3类品种,种球以荷兰进口为主。近年来,清流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全县已种植苗木2533.33hm2,花卉逾533.33hm2,被评为“中国苗木花卉之乡”,目前在清流县种植的是铁炮百合。现将百合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地块选择与土壤处理

百合忌连作,旱作需4~5年轮作1次,水旱轮作的稻田需2~3年轮作1次,且前茬不宜选择葱蒜类作物。土壤宜选择土质疏松、土质肥沃、地势较高、排水性及通气性良好、土层深厚、灌溉方便的砂质壤土。栽种前提前翻耕晒垡,深翻做到净、平、碎、细,并做小高畦,畦面略呈龟背形,开好主沟、畦沟。结合整地进行土壤处理,强碱或强酸性土壤均需在植物种植前加以改良,土壤pH值调节为6.0~7.0,不可低于5.5或高于7.5。进行土壤消毒,以避免土壤传播性病害及根蛹等危害,可以用化学药剂熏蒸消毒或蒸气消毒等方法[1]。

2种球处理与定植

目前,百合种球大多从荷兰进口,应选择中等大小(单个鳞茎小形种重25~30g,大形种重100~125g、直径3.3~5.0cm)、鳞片紧密抱合而不分裂、鳞茎无损伤、无霉点、洁白、无病虫伤害、只有1个鳞芽的鳞茎栽植,严格剔除夹有烂瓣、畸形的种球。种球运来时已先经过低温处理且已打破休眠,因此不可在高温下放置时间过长,应立刻种植,如果种球还未萌芽且无法立刻种植,则必须放在0~2℃的冷藏室中贮藏,但应注意冷藏时不要破坏已发出的根系,且贮藏时间不宜超过10d。百合虽属浅根植物,但种植深度宜稍深,一般为其种球高度的2~3倍,具体视栽培季节及种球大小而定。一般种球顶端到土面距离为8cm左右,晚春、夏季种植宜稍深(8~10cm),秋、冬、初春应栽种的浅些[2]。株行距约12cm×12cm,依种球大小再适度地调整栽植距离,种球种植量约为30万~40万个/hm2。土壤应充分疏松、稍湿润。

3土肥水管理

苗未出土时,撤除覆盖物,选晴天锄松表土。要多施有机质肥料(如堆肥),如果施用化学肥料,则施用硫酸铵360kg/hm2、过磷酸钙830kg/hm2、氯化钾500kg/hm2,另在栽培过程中补充氮素125kg/hm2,制成溶液浇灌。百合需肥量并不大,尤其化学肥料不可施太多,否则有可能发生盐害,且易使植株变矮[3]。在温网室设施中持续种植时,由于都是连作,最好在每一期种植前先将土壤送检,测定土壤中所含的各种无机成分的含量,以便作为施肥的参考。栽植后要浇透水,以后生长期间只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即可。由于百合种植时通常采用做畦栽培,其根部属于浅根性,浇水时宜采用喷洒法给水,不可用沟灌法[4]。并要经常清沟排渍,防止土温过高和土壤过干。

4温度与光照控制

百合生长的最适日温为25℃以下、夜温为10~15℃,在高温季节,应尽量降低土温或做畦面遮阴。百合属长日照植物,但在其生长过程中应避免过强光照,普遍采用遮荫设备。温带地区,冬天光照不足时可能会发生落花、落蕾现象,因此,栽培上最好选择较耐低光照的品种种植[5]。

5设立支撑物

有些百合品种植株较高,容易倒伏折断,应立柱保护。比较省工的办法是在种球定植后,长至一定高度时架设栽培网(如网),让百合的茎自然地从网洞中穿出,由于有网绳保护,百合植株就不会倒伏了。

6病虫害防治

防治根腐病可于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500倍液,或50%代森铵200倍液灌根,每株灌液200mL,隔7~10d灌1次,连灌2~3次。防治炭疽病可于发病初期喷洒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隔7~10d喷1次,交替使用,共喷2~3次。防治百合叶枯病应于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洒。防治灰霉病可选用53.8%可杀得,或86.2%铜大师10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续喷药2~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喷雾均匀透彻。在百合枯萎病刚开始表现症状时,应立即用5%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或绿亨一号5g对水10~15kg,每株灌药液200~250mL,每隔5~7d灌1次,视病情轻重续灌2~4次。在白绢病防治上,重病地避免连作,应水旱轮作;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1000~1600倍液。结合翻地,追施尿素和钢制剂掺施石灰粉1500~2250kg/hm2。在病毒病防治上,可用高兴龙大功臣150~300g/hm2,或蚜虱通杀150~300g/hm2,喷药防治蚜虫。在叶烧病防治上,注意遮阳、降温,控制植株的生长速度。根外追钙肥,叶面连续及时补充0.5%硝酸钙溶液3~5次。在蚜虫防治上,田间挂黄(下转第221页)

(上接第215页)

板涂粘虫胶诱集有翅蚜或用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用40%康福多或10%抗蚜氯菌酯2000倍液喷施[6]。在根螨防治上,选择优良种球并于种球贮存前或种植前,用三氯杀螨醇浸泡种球30min,或以40℃温水浸种球2h,或以45℃温水浸种球0.5~1.0h;生长期田间使用米乐尔37.5kg/hm2根部撒施,或40%辛硫磷800倍液浇灌根部。

7适时采收

当百合花序上最下端的花转色后,就可以采收。太早采收花朵发育不好,会影响开花品质,太晚采收花已开放不好包装,花瓣容易受伤。

8参考文献

[1]修海旺,刘秀菲,亢亚峰.百合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100-101.

[2]毛军需,张金良,董廷猷.豫西山区百合生态适应性分析及高产栽培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2003(8):51-52.

[3]郭友红,马文奇.切花百合生物量动态及其与施肥关系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22(S2):180-183.

[4]吕建华,魏志华.百合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0(11):37.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4

关键词:野生百合;引种;栽培技术;贵州省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草本植物。百合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2]。我国的百合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收集、新品种的培育、产业化生产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越来越多的百合种处于濒危的边缘,应当加强百合种质资源的保存和收集工作,建立濒危百合种保护区。百合种质创新已成为我国切花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瓶颈。而珍贵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搜集、评价和利用是种质创新的基础[3-6],野生百合种质资源调查亟待加强。贵州百合属植物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百合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百合属植物种质基因库,为选种、育种及深度开发做准备;加强对外宣传,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分区域地开展调查、收集、鉴定和评价,重视栽培繁育技术,建立科学系统的繁殖体系,为濒危种的繁衍发展创造新的可能性;建立长远的百合育种计划,开展有效的保护,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并对其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现将贵州野生百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繁殖方法

1.1鳞片繁殖

对既不易获得种子,又不易产生株芽、子球的百合种类,可用母球的鳞片扦插繁殖。用小鳞茎繁殖虽然速度较快,但容易退化,球茎产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进行鳞片扦插最为适宜。鳞片繁殖是常见的繁殖方式[7-9],方法简便,易掌握,繁殖系数最高。在秋季选择健壮无病植株,采挖鳞茎作繁殖材料,剥除鳞茎表面病枯鳞片,采用苗床扦插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生产期间注意追肥、管理,3年后鳞茎长成。

1.2子球繁殖

对不易获得种子的百合种类,可用其茎生子球繁殖。即利用植株地上茎基部及埋于土中茎节处长出的鳞茎进行繁殖。先适当深埋母球,待地上茎端出现花蕾时,及早除蕾,促进子球增多、变大。也可在植株开花后,将地上茎切成小段,平埋于湿沙中,露出叶片,约经30d,在叶腋处也能长出子球。在10月收百合时,把小鳞茎摘下,种在苗床上。苗床宜选在湿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或腐殖土地段,整细,做到畦高、沟深。

1.3珠芽繁殖

珠芽繁殖是用叶腋间产生的珠芽于夏末成熟时采收,然后直接播种或湿润沙混合,贮藏在阴凉通风处,于9~10月在苗床上开沟3~4cm,点播行距10cm左右,株距6~8cm,覆细土盖草帘保温。待翌春揭除草帘追肥。出苗1周后即可将其移栽于苗床上,日常注意遮荫。到第3年秋季有一部分可达到种茎标准,较小者可再培养1年。

1.4种子繁殖

利用百合成熟的种子播种,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百合子球,供鳞茎生产和鲜切花培育用。百合种子发芽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2种类型,前者播种后15~30d子叶顶端露出土表;后者种子在土中形成越冬小鳞茎,至翌年春季才由小鳞茎内长出第1片地上部的真叶[10,11]。播种用土可用2份肥土、2份粗沙和1份泥炭配制,同时加入少量磷肥。床内温度保持在15~25℃,10~15d出苗。

2选地整地

2009年3月,把引种的百合种植在贵州省植物园内。百合喜凉爽,较耐寒,喜干燥,怕水涝,适应范围广。百合栽培地选择在贵州省植物园内。贵州省植物园地处中亚热带,地理位置为北纬26°34′,东经106°42′,海拔高度1210~1411m,常年平均气温14℃。栽培地是肥沃的砂壤土,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选好地后,施足基肥。先撒施优质腐熟厩肥,耕翻25~30cm,耕细整平。整地成平畦,畦面宽120cm,长240cm,畦间距30cm。

3田间管理

百合在种植前进行田间除草,彻底清除土中草根等。在封垄前进行多次除草和中耕,中耕宜浅不宜深。在百合生长期进行适当除草,以不伤百合的根部为宜。百合比较喜肥,应适当追肥。百合休眠期在畦面上施1层腐熟厩肥。在生育期追施2次肥,第1次在百合苗高10cm左右,第2次约在6月中旬收获珠芽后。百合的水分管理主要是排水防涝。春末夏初,温度高,湿度大,应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7~8月,百合进入休眠应保持土壤疏松,以保持土壤湿润。

4病虫害防治

百合主要发生病毒病、茎腐病、疫病、立枯病、叶斑病等病害,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发现严重病株,应及时拔出、烧毁。叶斑病用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虫害主要是地蛆、蛴螬等,可用呋喃丹或乐果喷杀。

5采收及贮藏

试验引种的野生百合于2

[1] [2]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5

【关键词】牡丹芍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芍药p.lactiflora同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也是世界的著名花卉,牡丹被尊为“花中之王”,芍药被推为“花相”。牡丹和芍药也是有名的药用植物。牡丹的根皮、芍药的根均可入药,牡丹的根皮加工后的成品称为“丹皮”,芍药的根加工后的成品称为“白芍”。

1中国牡丹、芍药生产国内存在问题

1.1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足中国既是世界牡丹、芍药野生种的原产中心和分布中心,也是世界牡丹、芍药园艺品种的栽培中心。芍药科只有1个属即芍药属,其中的牡丹组9个种,全部产于中国,也就是说世界各国栽培的牡丹,追根溯源,都是从中国引去的。芍药组22个种中9个产于中国,占了世界芍药野生种总数的41%,其中包括芍药这个园艺化最早、影响最大、中国芍药品种群唯一的种源[1]。这雄厚的牡丹、芍药野生资源优势,使我国素有世界牡丹、芍药第一大国的誉称。

牡丹、芍药的众多园艺品种虽然备受人们的尊崇和喜爱,但是对牡丹、芍药野生原种的保护和开发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目前尚没有相应的资源保护法,近年来,牡丹对外贸易大幅度增加,国内对出口的牡丹资源却缺乏有效的监控,许多优良种质外流,成为国外培育新品种的材料。中国虽有得天独厚的野生资源和长期积累的丰富的栽培经验,但由于对其重视不足和技术落后,使野生资源没被充分利用。

1.2品种资源利用与体系亟待完善牡丹、芍药野生种质资源是良好的育种材料。目前中国普遍栽培的牡丹品种群的形成,就是矮牡丹(p.spontanea)、紫斑牡丹(p.rockii)和杨山牡丹(p.ostii)之间相互杂交选育的结果,而其他野生原种还没有参与到牡丹育种工作中来[2]。原产于我国的9个芍药原种和6个变种中,现在仅有1个原种即芍药(p.lactiflora)参与了芍药品种群的形成[1],其他原种与变种将是我们未来芍药育种工作的重要原始材料。

我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其品种类型和花色、花型丰富多彩。据资料统计,我国唐代宫苑栽培品种约二十余种,宋代增至一百多种,明代有三百多种,清代曹州牡丹兴起,在过去品种繁殖的基础上,增加到三百八十余种。目前已经审定的牡丹品种有六百多种[2]。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对中国芍药进行系统全面的品种审定,品种良莠不齐、品种名称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国内外市场营销和中国芍药品种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此,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牡丹芍药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2-05在山东省菏泽市进行了芍药品种的审定工作,共审定120个芍药品种。品种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花色丰富而不齐备,缺乏金黄色、黑褐色等纯色品种;以中花品种占绝大多数,早花、晚花品种较少,无真正的“寒牡丹”;品种类型不全,以庭院应用居多,优良的盆栽品种、催花品种较少,尚无真正的切花品种;以观花为主,观叶、观干、观芽的品种虽有资源,却无人系统的整理与培育;缺乏新奇品种(如新奇花色、花型、特香型品种)的培育等等。

1.3生产经营与生产配套技术落后目前,牡丹与芍药生产发展仍是低水平的重复扩大,“小而全”或“大而全”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生产经营以小农经济方式居多,没有形成集体优势,很难做到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栽培仍以传统技术为主,育种工作长期处于半盲目的状态,绝大部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和优秀人才。牡丹的促成与抑制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技术要在牡丹的产业化生产中应用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而我国的芍药,尽管栽培历史有三千九百余年,比牡丹还悠久,品种数量也有三百多个,但在国内受重视程度远不如牡丹,对于芍药育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改进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芍药专用切花选种、育种及相关切花生产技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芍药切花没能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没有成为大宗商品进入国际市场[3]。

1.4品种鉴定受制国外,市场竞争激烈日本牡丹商品化水平世界领先,一直是国际市场的主流商品。欧洲各国经引种,栽培选育已形成欧洲品种群。由于向美国出口,美国牡丹发展很快,现有品种400个。美国建立了牡丹、芍药品种登录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对牡丹品种鉴定具有一定权威性。我国由于育种和栽培、管理水平的滞后,中国牡丹和芍药在整体上处于落后状态。

2实现牡丹、芍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种质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种质资源是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占有花卉种质资源,才能为花卉商品的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对花卉种质资源要实行综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便实现对其利用的可持续性。野生的牡丹、芍药种质资源是牡丹、芍药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它们为牡丹与芍药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培养提供了稳定的遗传基因信息,这对牡丹、芍药的生产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牡丹种质资源实行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完善牡丹种苗市场,实现国家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加强对我国牡丹种质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栽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发挥资源优势,进行牡丹产品的系列化开发和研究。增加资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使苗木生产实现批量化、规范化、各类品种系列化的集约化生产,盆花生产向矮、小、轻及无土栽培方向发展。加强育种工作,实现品种的定向培育,为中国牡丹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品种资源利用与体系完善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建立品种资源库,保护和收集地方品种:如在菏泽和洛阳建立中原品种群的品种资源圃;甘肃省兰州市作为西北牡丹品种群的生产和繁育中心;四川省彭州市作为西南牡丹品种群的生产和繁育中心;安徽省铜陵县可作为江南牡丹品种群的生产和繁育中心;哈尔滨可作为北方耐寒牡丹品种群的生产和繁育中心等。同时引种、驯化国内外牡丹品种,如陕西的矮牡丹、甘肃的紫斑牡丹、西藏的大花黄牡丹、云南紫牡丹、日本寒牡丹、欧美牡丹品种,建立国际性牡丹品种保护基地和研究中心。

另一方面,形成专利品种,完善品种体系。研究表明:仅有2~3个牡丹野生原种和1个芍药野生原种参与了现有的牡丹、芍药栽培品种形成过程,更多的牡丹、芍药野生原种尚处于未被开发利用阶段,甚至鲜为人知。目前,虽然牡丹、芍药的栽培品种很多,但是其中缺乏黄色、蓝色等新奇品种,而且应用类型比较单一,缺乏盆花、切花、催花的专用品种类型。因此,积极开展育种工作,形成专利品种,对牡丹、芍药产业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3生产经营与生产配套技术的可持续性在生产经营中注重克服“小而全”或“大而全”的生产方式,努力开拓中国牡丹文化品牌,突出有中国特色的牡丹产品,引导国际市场欣赏并认同中国牡丹,是开发和拓展国际市场的长远之计。重视对牡丹、芍药科研工作的开展,加强工厂化育苗、设施栽培技术,以及保鲜、贮运等配套技术的研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向生产,使其发挥作用。目前,在牡丹、芍药的组织培养技术尚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快速繁殖是制约牡丹、芍药生产产业化的直接因素,即使是培育出了新的优良品系,靠现在的传统技术手段进行扩繁来满足产业化生产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首先要增加科研投入,尽快解决牡丹、芍药的快速繁殖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针对牡丹、芍药不同应用类型的品种,建立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如盆栽品种的盆栽技术、催花品种的催延花期技术、切花品种切枝技术与采后保鲜、贮运技术、药用品种的深加工技术等。

2.4产业结构和宏观调控的可持续性逐渐地在现有牡丹、芍药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特有的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形成特色产品,在高科技装备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商品生产;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适度发展牡丹、芍药产业的规模,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保证合理的供求关系。建立完善的立法和管理机制,加强宏观调控,从法律和政策上保障产业的发展。如依据法律程序对珍稀牡丹、芍药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用专利法对新品种、新技术加以保护;建立正规的权威机构,由权威机构来制定标准,对花卉市场中流通的牡丹、芍药商品加以规范;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前提下,对从业人员也要加强管理,实现国家统一管理,使产业的发展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保证牡丹、芍药产业能够沿着科学化的轨道健康地持续发展。历史的发展将使我国的芍药和牡丹迎来又一个新的高峰发展期,“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应该用跨世纪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一切工作,在促进我国芍药和牡丹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议借鉴apS发展的有益经验,对有关入会章程进行修改,吸引更多的人入会,同时创办发行会刊,向全民宣传和普及栽培养育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牡丹、芍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莲英,袁涛.中国牡丹与芍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6

摘要介绍了麦茬西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麦茬西瓜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麦茬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麦茬西瓜要获取高产,栽培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一定要跟上,方可达到预期目标。现将麦茬西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茬口与品种选择

麦茬栽培西瓜时,一定要选择5年以上未种过西瓜的麦茬地块,且土地肥力上等的地种植。西瓜地茬口选好后,在小麦收割后立即整地[1-2]。整地时要把地耕翻耙平、耙细。然后做成宽1.5m或3.0m的垄,垄之间挖成宽40cm、深25~30cm水渠道,以备旱天浇水和雨天排水。在整地前重施基肥,基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调剂,一般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75t/hm2、过磷酸钙375kg/hm2、硫酸钾375kg/hm2、尿素150kg/hm2。肥料要施均匀,避免撒肥不匀而影响西瓜生长或产生肥害。要选择适宜麦茬种植的西瓜品种。目前在生产上已推广的品种如霜王、双抗京欣王、翡翠4号、华翠9号、华蜜早甜王等都可选用。

2播种育苗

麦茬西瓜采取育苗移栽方式,可以使生育期提前,提早上市。育苗采取营养钵育苗的方法。营养土的配制:取6份优质细碎的菜园土,掺入4份充分腐熟筛细的有机肥,搅拌均匀后在土中加入磷酸二氢钾2~3kg/m3、尿素500g/m3、80%多菌灵100g/m3或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或袋排放于畦中。播种前2d浇足水,以备播种。播种时间可选择在5月中旬。种子播入营养钵中覆盖细土厚2cm,晚上一定要盖好塑料薄膜保温。白天要揭膜,但要注意营养钵防雨设备,以免雨淋。

3移栽

麦茬西瓜育苗期间正值麦初,气温偏高,瓜苗生产旺盛,容易形成徒长和旺长,不利于移栽后西瓜的正常生长。育苗期要注意控制浇水,尤其要注意防止雨天大雨淋浇。移栽苗龄不宜过大,以20d左右为宜。这时西瓜苗具有2叶1心或3叶。将西瓜苗及时移栽到大田中,移栽前5~7d要进行阳畦炼苗即晚上揭开薄膜,但要注意防雨。畦宽1.5m(栽单行)或畦宽3m(栽双行),株距60cm为宜,需苗1.05万~1.20万株/hm2。移栽的当天以下午为最好,可以避免晴空当午的阳光曝晒,影响移栽成活率,移栽后3~5d要注意给西瓜苗遮荫。

4田间管理

西瓜移栽后正值夏季,雨水较多,要注意防止涝害。在西瓜坐果有拳头大小前,一般不追肥浇水,以后可追施尿素75kg/hm2、硫酸钾150kg/hm2,追肥后及时浇水,以促进瓜体的膨大生长。西瓜在雌花开放前,如果不及时整枝,易受高温的影响而造成疯长,很难坐果。因此,在西瓜移栽后10~15d开始整枝,麦茬西瓜采取二蔓整枝法,即在相距25~30cm平行生长,以后及时去掉主蔓或侧蔓上长枝的侧蔓。麦茬西瓜根据长势分别采取不同的压蔓方式:长势过旺,则采取暗压即将蔓压入土中,叶和叶柄留在外面,蔓的先端露出地面,长20~30cm,此法还可以防止瓜蔓不被大风刮翻瓜秧;长势过弱,则采取明压,就是瓜蔓不入土,先把瓜蔓提起,铲松拍平地面后,把瓜蔓拉直放平,压上土块。一般在西瓜坐果后10~15叶打顶,以控制枝蔓继续生长。打顶后要注意整枝,以防侧蔓迅速生长,同时注意拔除杂草,松土保墒。由于西瓜花粉比较黏重,在雌花开放后,要人工辅助授粉,促其结瓜[3-4]。方法是每天早晨7:00前取开放的雄花对住雌花碰几下,使雄花花粉落到雌花上。一般情况下人工辅助授粉比自然传粉增产20%左右。

5病虫害防治

麦茬西瓜病虫害多,应及时观察及早防治,以免造成损失。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苗期。防治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或杜邦升氏1000倍液进行喷雾,尽量使药液接触地面根茎部,防效显著。西瓜枯萎病是由西瓜枯萎病菌侵染根部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伸蔓期开始发生,膨瓜期达到高峰,此病症状是萎蔫,初期夜间尚能恢复正常,持续3~5d后即枯死,发病维管束组织明显变为褐色或淡褐色。在伸蔓期和膨瓜期,可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或杜邦升氏500倍液进行灌根;在西瓜生长期,用80%多菌灵或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或可杀得500倍液灌根,可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虫害关键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因为小麦收后蚜虫需迁移,蚜虫危害造成西瓜拢头,防治方法可用吡虫啉有效成分60g/hm2,或啶虫脒有效成分30g/hm2,或抗蚜·吡虫啉有效成分54~72g/hm2,或25%的吡蚜酮240~300g/hm2,对水600kg喷雾,确保西瓜丰收。

6参考文献

[1]王凯,盛振庆,扈凡童.麦茬西瓜无公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8(1):11-12.

[2]吴广柱,李守北.麦茬西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63.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7

摘要阐述了冬瓜的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其春季栽培技术,以为提高冬瓜栽培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冬瓜;生物学特性;春季;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性

冬瓜为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其根系强大,须根发达,深度50~100cm,宽度150~200cm,根系吸收能力强,容易产生不定根;叶互生,叶片宽大,掌状,5~7个浅裂,绿色,叶面叶背具茸毛,宽30~35cm,长24~28cm,叶脉网状,背部突起。叶柄明显,长14~18cm,直径0.5~0.7cm,被茸毛;茎蔓性,五角棱形,绿色,密被茸毛。茎分枝力强,每节腋芽均可抽发侧蔓,侧蔓各节腋芽也可抽发副侧蔓。冬瓜一般为雌雄同株异花,个别品种为两性花。一般先发生雄花,随后发生雌花。雄花萼片5个,近戟形,绿色,花瓣5片,椭圆形,黄色。雄蕊3枚,在花的中央三角形排列,顶生花药,几度弯曲开裂。雌花瓣与雄花瓣相同。子房下位,形状因品种而不同,有长椭圆形、短椭圆形,绿色,密被茸毛,花柄较雄花柄短而粗,被茸毛。花柱短,柱头瓣状三裂,浅黄色。冬瓜一般靠主蔓坐瓜,侧蔓坐瓜的可靠性差。冬瓜花一般在晚上10时左右初开,翌日上午7时盛开,花瓣约经2d凋谢。

2春季栽培技术

2.1选地

冬瓜应选择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或粘壤土上栽培[1]。同时应避免在前作为瓜类作物的田块上种植,最好是几年未种过瓜类作物,以减少病害的产生。

2.2播种

2.2.1播种时间。五华县春种冬瓜应选择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既可提早上市,又可获得高产。

2.2.2浸种催芽。浸种前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然后再将冬瓜种子浸在55℃温水中,维持稳定的温度15min,任其冷却至30℃左右,继续浸种10~12min,将浸种后的种子搓洗干净,再将种子混合湿润细沙后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待种子露白、芽长至0.3~0.8cm时即可播种。注意在催芽过程中,应经常将种子翻动,并保持湿润,以利于出芽齐整。

2.2.3播种。冬瓜种植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即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细碎混均,以防伤种伤根。配置营养土时应进行消毒,每1000kg的营养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g溶于水中进行喷洒,喷后拌匀营养土,再用薄膜覆盖2~3d后即可使用。播种前1d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cm,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约25~30d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d,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代森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2.3定植

2.3.1整地。起畦种植,畦面宽2m,沟宽0.4m,畦高0.5m。在畦中央开沟条施有机肥,一般施用土杂肥15.0~22.5t/hm2、过磷酸钙或花生麸750kg/hm2。种植前施土杂肥15t/hm2、过磷酸钙450kg/hm2或复合肥300kg/hm2。

2.3.2定植。五华县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现多为大型品种,冬瓜栽培方式一般采用单行植,于畦面中央种植,株距80~100cm,可栽植8250~9000株/hm2。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优质,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2]。

2.4田间管理

2.4.1选择栽培方式。冬瓜栽培方式有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3种。结合实际,一般采用矮棚冬瓜栽培方式。以棚高0.6~0.8m、2.5~3.5m为宜。

2.4.2整蔓、引蔓和压蔓。冬瓜靠主蔓结果,但冬瓜分枝力强,应进行整蔓,在坐果前后摘除全部侧蔓,坐果后保留若干叶后打顶[3]。冬瓜引蔓主要采取每株植株在自己的株距范围内环形引蔓,冬瓜上架后,要勤引蔓,以免断蔓。大型冬瓜在引蔓的同时应进行压蔓,在茎节下方土壤挖5~10cm浅沟,将爬地绕圈生长的1.6~2.0m的茎蔓用细土盖住。

2.4.3肥水管理。冬瓜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植株生长旺盛可少追或不追,如果叶色淡或发黄,应及时追肥[4]。冬瓜生长前期应少追肥,植株雌花开放前后应控制水肥,1~2个瓜坐果后应重施肥,施尿素225~300kg/hm2和复合肥225kg/hm2,以后至采收前10d左右每隔15d追肥1次,追肥数量可适当减少。冬瓜进入抽蔓期后需水量较大,应灌1次跑马水,开花期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果实膨大期需水量最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产量。

2.5病虫害防治

2.5.1病害防治。猝倒病可用70%敌克松3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防;疫病可用58%瑞毒霉锰锌300~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防;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20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喷防;炭疽病可用70%早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500倍液喷防;日灼病可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果实,减少阳光直射。

2.5.2虫害防治。蓟马可用18%杀虫双水剂250~400倍液或扑蓟灵1000倍液喷防;守瓜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90%巴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防;瓜绢螟可用40.7%乐斯本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制剂等喷防;瓜实蝇可用40.7%乐斯本1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防;螨类可用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或73%克螨敌2000倍液喷防。

3参考文献

[1]谭雁飞,贺昌荣,雷永进,等.冬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西南园艺,2005,33(B05):82-83.

[2]王成业,刘红霞,李海军,等.日光温室早春茬冬瓜栽培技术[J].致富之友,2003(10):44.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8

[关键词]果木盆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果木盆景培育是一项投资少、经济、观赏效益产值高的产业。我国有着悠久的盆景栽培历史,随着盆景栽培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的转变,果木盆景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了盆景栽培历史长河中独秀一枝的奇葩,其具有观叶、观花、观果、观型美和独有的劳动丰收美,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又带来丰收的喜悦。但是,果木盆景对培育技术要求严格,这也使很多果木盆景培育者由于缺乏培育经验,致使果木盆景栽培成活率降低,严重滞碍了果木盆景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果木盆景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介绍,为果木盆景栽培者提供有用的培育管理方法。

一、栽培技术

1.选购景桩

果木盆景栽培易受容积限制,景桩过大则会导致营养缺失致使死亡,过小又缺乏整体艺术感,因此在景桩选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神美、干奇。人们通过对果木盆景的叶、花、果、干、根的观赏,来享受果木盆景的美。因此,在选择景桩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花美、果奇、神、型独特等特点的基桩作为培育对象。株型矮小、根系发达。果木盆景一般都会摆置于室内,受室内空间限制,株型过大会影响室内空间的协调感觉,另外由于受室内小坏境制约,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吸收养份,增加盆景成活率。生长时间长、耐修易活。果木盆景培育制作是一个需时较长的过程,景桩寿命过短盆景无法进入挂果期,失去了盆景观果效果,而作为观赏盆景需要对景桩不间断修饰才能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因此,在选购景桩时应选择耐修剪、萌发力强的景桩作为培育基桩。[1]

2.营养土配制

果木盆景的培育土壤一般要求具有排水性能好、质地肥沃、土壤透气性强等特点,其原料可分为:腐殖质土。腐熟后的植物残枝落叶。生物有机肥。经无害化处理的动物粪便加植物枯枝落叶充分混合腐熟后的肥料。山泥土。深山林间采挖富含腐殖质的泥土。草木灰。植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田间地表土。经过3~5年轮作的田间地表土。[1]

常用配制方法为:山泥土、腐殖质土、田间地表土、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按40:30:20:10的比例加入少量草木灰和珍珠岩混合均匀过筛消毒后装盆。

3.营养土消毒

营养土的消毒方法可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摊平铺薄,在阳光下暴晒数日或密封在100~200℃蒸汽锅炉中加热1~2小时,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虫卵。化学消毒:将配置好的营养土使用40%多菌灵粉剂,每立方米50克搅拌均匀,盖膜3~4天,晾晒通风待药味散尽后使用,也可在每立方米喷洒400~500毫升40%甲醛稀释液,搅拌均匀盖膜1~2天,晾晒通风待药味散尽后使用。

二、矮化技术

1.人工矮化

在果木盆景生长到一定的理想高度时,可采用截顶、摘心、拉枝、扭稍、去须根等方法控制顶端优势生长,促其横向萌芽发枝,控制景桩树高,起到矮化作用,但是,人工矮化技术需要一年四季不间断地对景桩进行修护,费时费力,且技术不易掌握,也极易对景桩造成损害。

2.化学矮化

在景桩栽植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对景桩浸泡8~12小时,也可在栽植景桩完成后喷施具有矮化作用的比久(B9)、多效唑(pp333)、缩节胺(DpC)进行化学矮化处理,从而起到削弱景桩长势达到矮化目的。[1]

三、管理技术

1.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在果木盆景培育过程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措施,果木盆景由于受栽培容积限制,导致土壤水分吸溶值相对不高,养分不能自给,当水分减少或养分缺乏时如不及时对其补水施肥,很容易造成景桩因缺少水肥发生委焉、枯黄,严重时可至死亡,但水肥补充过量又会造成植株烂根或生长过盛,因此在水肥管理中应遵循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和薄肥勤施原则。[1]

2.花期管理

花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果木盆景后期的观赏价值,因此在果木盆景开花期应加强养份供给,促其花芽发育,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疏花。盆景花量多时要及时进行疏花,减少开花密度提高坐果率。?喷施叶面肥。在盛花期对叶面喷施硼砂水溶液、磷酸二氢钾可提高盆景坐果质量。?授粉。果木盆景由于树种单一主要采用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方法为:采集花粉量大、花瓣松散、尚未完全开放的花朵,让其温度在22-25℃通风干燥条件下,自然开裂散粉,收集花粉去除杂质用毛笔蘸上花粉,轻点需授粉花柱即可。

3.果期管理

果木盆景具有观果效果,果实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盆景的观赏价值,因此在结果期应做好以下措施:加强营养。在落花后30天左右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可防止因营养不足造成的落果。疏果。去除营养不良、果型不正和枝端稍头果,保留品相好、个头大的幼果。喷施激素。在果实成熟前30天,每隔10~15天喷施30~50ppm的萘乙酸,连续喷施2次,预防因成熟导致的落果。

四、病虫害防治

果木盆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1.果木盆景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锈病。发病后叶片有淡黄色铁锈状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似火烧状。防治方法: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叶,使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2%波尔多液,每隔10天左右喷洒整株一次,1~2次即可。炭疽病。发病后叶尖或边缘出现黄褐色至灰白色圆斑。防治方法:摘除病叶销毁,喷洒6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白粉病。发病后叶片正反两面出现白色霉斑,严重时新叶枯萎老叶扭曲变形。防治方法:通风透光,用0.3%~0.5%石硫合剂喷洒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喷洒病株,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2~3即可。黑星病。发病后幼果脱落不能正常膨大,果实畸形凹陷,病斑木质化。防治方法: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2~3次即可。

2.果木盆景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食叶类害虫:刺蛾、毛毛虫、夜蛾、金龟子等。防治方法:人工诱杀或使用氯氰菊酯、辛硫磷、敌百虫等捕杀。刺吸类害虫:介壳虫、红蜘蛛、蚜虫、螨类等。防治方法: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地下害虫:蝼蛄、蛴螬等。防治方法:毒饵诱杀或敌百虫600倍液浇水灌根捕杀。

参考文献

[1]吴国兴,武新,宁景华,谢艳红.盆景苗木保护地栽培[m].金盾出版社2001.(12):39-44,68-69,85.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9

关键词棉花;矮化高密栽培;选地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

吉木萨尔县位于准格尔盆地南缘,棉花大多种植在沙漠边缘和平原交汇区。近些年新开辟的吉木萨尔棉区过去一直被学术界视为不能种植区,通过近20年的种植证明,棉花种植不但获得成功,而且和当地传统产业小麦、玉米相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当地农户已开始自愿种植。但吉木萨尔县和南疆棉区比较存在着春霜结束晚、秋季降温快、秋霜来临早、生长期短、生长期内热量不稳定等特点[1,2]。如何根据吉木萨尔棉区植棉气候特点,做到趋利避害、扬长抑短,在农业上根据农业气候特点和土壤地力在棉花种植生长过程实施矮化裁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选地整地

播种棉花的地要求实行秋耕冬灌,播前用钉齿耙地,耱平即可播种,这样土壤墒足,上虚下实,利于出苗。而相对于春耕春灌地,土壤太虚,需多次镇压,方可播种。对于地下水位高且春播春灌地或下潮地,棉花播种宜干勿湿。耕翻之后应晒地至地表发白,再耱地铺膜播种。否则遇到播期降水多,空气潮湿,地温降低,极容易引起烂种。

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针对吉木萨尔的气候特点,在棉花种植中要首先选择早熟品种,适宜在吉木萨尔地区种植的棉花品种有新陆早系列和720新品系,根据近些年种植比较,720较新陆早生育期短10~15d,产量也高于新陆早。播前需进行硫酸脱绒,漂去秕籽。选择晴好天气晒种3~4d,以促进酶的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为了防止播后烂种,促进棉苗健壮生长,可用敌克松、硫酸锌拌种[3],加少量水和种子拌均匀即可播种,用种量90kg/hm2。

3适时播种

由于春季冷空气活动较频繁,热量波动大,根据当时的气候特点确定播期就显得非常重要。一般当地面5cm的温度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以此确定吉木萨尔地区的最佳播种期为4月15~28日。一般从播种至出苗需要9~11d,所以播种要根据当年的气候特点,做到暖头播种,终霜后出苗;适期播种抓全苗、壮苗;带肥下种,棉花苗期叶面积小,根系入土浅,伸展范围小,需肥量虽不多,但对肥料敏感。此时肥料充足可促进棉苗健壮生长,提早现蕾开花。一般情况下,施尿素45~75kg/hm2、二铵60~90kg/hm2。

4田间管理

棉花播种后,特别是遇到大于5mm的降水或者突发性阵雨,必须破除板结,可在雨后土壤半湿半干的情况下,用直径15cm左右的圆木头,拉动圆木头在地膜的土层上滚动,压碎覆盖的土层。棉花在现行时应进行中耕松土,不但能起到灭草和防碱的作用,而且能提高工作层温度,促使棉苗生长,消灭地老虎虫卵。一般情况下,从出苗至浇头水前要求中耕3~4次。在浇头水前1~2d揭去地膜,便于中耕、松土和施肥,此时温度高,棉田封行,应揭去地膜并回收,防止污染土壤;同时开沟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棉花全生育期需浇水3~4次,头水的早晚是根据降水的多少和棉花的长势确定的,当棉株生长与顶部幼蕾相平,上部蕾较多并进入始花期,应立即浇头水,时间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重点浇好2~3次水,头水后每隔10~15d浇1次水。但正常年份8月15日必须停水。否则棉花贪青晚熟,霜后花增多,纤维品质差。

5适时化控

在生产实践中,产1500kg/hm2左右皮棉地块经过2次化控即可,产1200~1500kg/hm2皮棉需经过3~4次化控,第4次是否进行化控,主要根据当时棉株生长情况、地力和热量条件而定。一般的化控原则是:地力较差,热量条件充裕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化控;而地力好、热量条件差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增加化控强度[4]。另外,遇到热量条件不好的年份,为防止贪青晚熟,在追肥时尽可能少施氮肥,而多施磷肥和钾肥。

6病虫草害防治

在枯萎病常发、重发区(田),结合移栽浇活棵水,灌12.5%治萎灵浓可溶剂250倍液100ml/株。防治小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晶体750g/hm2,对水7.5kg溶解,喷在52.5kg筛过的棉枯饼粉上,拌匀做成毒饵,于傍晚顺棉行撒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根护苗。防治棉蚜,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100倍液点滴棉苗顶心;或用高兴龙大功臣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棉红蜘蛛,及时采用25%单甲脒乳油1500倍液,或75%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进行挑治。防治棉盲蝽,当棉田虫量超过15头/百株,采用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未达防治指标棉田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棉苗移栽活棵后,用50%龙胺乳油或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对水750kg,均匀、定向喷雾于地表,控制杂草萌芽生长。注意药液不要粘在棉苗叶及绿色嫩茎上,以免产生药害。

7参考文献

[1]刘征.夏棉花矮化密植高产栽培[j].安徽农业,1998(5):9.

[2]刘宏山.棉花矮化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1981(2):18.

[3]曹春波,邢新生,柳文利,等.棉花密植增株高密度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2(3):12.

[4]苏彩虹,李永山,王靖稳,等.棉花密植、化调、水肥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棉花学报,1993(1):57-64.

5适时化控

在生产实践中,产1500kg/hm2左右皮棉地块经过2次化控即可,产1200~1500kg/hm2皮棉需经过3~4次化控,第4次是否进行化控,主要根据当时棉株生长情况、地力和热量条件而定。一般的化控原则是:地力较差,热量条件充裕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少化控;而地力好、热量条件差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增加化控强度[4]。另外,遇到热量条件不好的年份,为防止贪青晚熟,在追肥时尽可能少施氮肥,而多施磷肥和钾肥。

6病虫草害防治

在枯萎病常发、重发区(田),结合移栽浇活棵水,灌12.5%治萎灵浓可溶剂250倍液100ml/株。防治小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晶体750g/hm2,对水7.5kg溶解,喷在52.5kg筛过的棉枯饼粉上,拌匀做成毒饵,于傍晚顺棉行撒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浇根护苗。防治棉蚜,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100倍液点滴棉苗顶心;或用高兴龙大功臣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棉红蜘蛛,及时采用25%单甲脒乳油1500倍液,或75%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进行挑治。防治棉盲蝽,当棉田虫量超过15头/百株,采用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未达防治指标棉田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兼治。棉苗移栽活棵后,用50%龙胺乳油或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对水750kg,均匀、定向喷雾于地表,控制杂草萌芽生长。注意药液不要粘在棉苗叶及绿色嫩茎上,以免产生药害。

7参考文献

[1]刘征.夏棉花矮化密植高产栽培[j].安徽农业,1998(5):9.

[2]刘宏山.棉花矮化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1981(2):18.

百合花的栽培技术篇10

双色紫罗兰的特性

品种特性

双色紫罗兰,原产瑞士,又名瑞士或欧洲紫罗兰。由国外引入两个矮型盆栽花卉品种。紫色,双瓣黄心,几十朵小花集聚中心呈圆形大花冠,如群星捧月,蓝色,单瓣黄心,花茎潇洒飘逸似仙女散花。其最突出的特点是:①花浓郁高雅独特,叶肥厚翠绿纹里清晰,花叶共赏,观赏性强;②四季开花,常年不断(尤为紫色),③生长迅速,易繁好养,生育期短且繁殖快,可周年繁殖生产,⑧无病虫害,抗逆性强,便于管理;⑤适合盆栽、吊蓝等应用性广,家庭、办公、室内、环境美化皆宜。

温室生产的习性

双色紫罗兰喜温暖,喜光和土松软的环境。偏湿润通风条件下生长开花旺盛。适温20℃~28℃,能耐15℃以下低温和弱光(忌高温强光、湿度过大),照常生长开花。其耐低温弱光、喜湿润、常年开花的习性,较适于温室生产、集约栽培(立体、架式、多层),可在温室中周年开花繁殖生产,供应市场,以弥补其盆栽花卉淡季供应量不足及品种短缺等问题。

家庭(室内)养植的习性

随着花卉走入室内的发展趋势和百姓的观赏需求,需要更多的花色品种装饰家庭、美化室内。虽然市场上有许多中高档盆栽花卉品种,但多不适合用于家庭养植,最突出的问题是其要求栽培、技术等条件比较严格,非专业人士难以掌握。花虽好看,但不易养活,价格较贵。而双色紫罗兰特别适合室内养植。试想一下,如果有一盆浓郁高雅独特的花,常年开放在室内,摆在您的窗台、办公桌、书架上…,伴随您左右,您只需要在放松时,周之内给它浇上些水,即可尽情地欣赏,感到优雅娴静,十分温心和惬意。

扦插繁殖意义和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花卉做为温室生产的主要产品,在温室效益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经济支撑优势和集约农业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发展优势,所谓“一亩花,十亩菜”,可见花卉的经济价值。花卉的繁殖生产,直接关系到效益问题。目前中高档盆栽花卉的繁殖,见于杂交种多采用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因种子和种性,技术成本高,培育时间长等因素制约着效益生产。双色紫罗兰的扦插繁殖,可迅速提高繁殖系数(百株以上);当年繁殖并生产,快速投入市场,缩短生产进程;零投入,降低成本,单株效益高;观赏生产两不误,捷径生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适宜扦插的中高档盆栽花卉品种,进行扦插繁殖生产,可降低成本,以提高温室生产效益。

扦插繁殖的优势

生长迅速,繁殖力强

双色紫罗兰茎粗、叶肥厚;维管组织发达,生长迅速:叶环状株丛生,叶片数多;极易生成不定根,再生长活力强,繁殖快,便于扦插,生育期短,四季繁殖,季即可成株开花,常年随时可利用老、小、新叶、损叶扦插繁殖,并且扦插叶可反复扦插生产,大幅度提高繁殖速度,达到当年应用生产的目的,特别适合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的方法简单,极易成活,操作性强,技术成本投入低

生产上农民最需要的是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科学技术,成本低,见效快,低投入,便于应用生产。双色紫罗兰的扦插繁殖,比种子、组织培养繁殖更加便捷,且不仅降低了技术成本还缩短了培育时间。

缩短生长周期,推进生产进程,提高生产效益

扦插株3个~4个月即可成株开花,可多茬次繁殖生产且观赏。每年一株可扦插繁殖100株以上,一株按10元计,当年可获1000元以上,百株即可年获10万元以上,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

扦插繁殖方法

双色紫罗兰的扦插繁殖,结合整理株型,随时利用成株叶片(或定大小新叶)进行扦插繁殖。先装好盆土,浇半水,挖坑(两倍株茎为宜),用刀将成株基部外叶(一定大小新叶)切下,叶茎长3cm左右,直接迅速栽入盆土中,茎土上下各1.5cm左右为宜,避免栽过深过浅,过深不易出苗影响发新叶,过浅影响直立成活。然后培土,略提一下茎叶,防弯茎影响生长,浇透水,培严实土使叶茎与土壤紧密接触,放置温暖避光处,忌暴晒。一周左右缓苗,浇缓苗水,半月后新根生长,随后同成株管理。重点是水分的管理。隔5天~7天浇1次水,晴天略多,阴凉少浇,见干见湿,略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出新叶,5片~6片形成叶环,2个月伸花茎现蕾,3个~4个月成株开花。

当扦插株一定大小形成叶环而未伸花茎前,要及时切除扦插叶(防与扦插株争夺养分影响生长),重新栽置盆土中同上法,可继续繁殖。在抽花茎前分出扦插株上盆。

扦插繁殖技术重点是扦插方法和扦插后的水分管理。只要扦插方法与水分管理得当,极易成活,可达100%。一般一成株1次可扦插20株左右,且不影响开花,达到扦插与观赏并行的效果。

扦插繁殖,模式化生产,推动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