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13:50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1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因素定价模型

根据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投资者对一种股票预期收益率的大小确定取决于这种股票的风险溢价或者说风险回报率,而风险溢价又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譬如,某一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不愿意冒高风险,那么他的风险溢价就低,股票的价格也低,反之,如果是风险喜欢型的投资者,那么他的风险溢价就比较高,股价也高。有此可见,风险是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马柯维茨还把风险分成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这里我们把非系统风险因素又称为公司特征因素。

系统风险是指有整个国民经济变动而造成的市场全面风险。影响股价的系统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经济周期、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物价水平、投资者结构、人们心理预期和股市人气状况等。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个股票或者股票组合所特有的风险。它包括每股税后利润、每股净资产、发行价格、股本量、流通盘大小、地区因素、行业因素等。下面我们以上海股市为例来分析一下我国证券市场中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结构特征。股票投资的总风险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部分组成。

由于成长阶段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信息的垄断性和运行机制的不规范性等市场结构性因素,我国股市的价格行为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这种高风险特征已经引起管理层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国内很多学者也因此对我国股市的投资风险结构做了详实的研究,发现我国股市的风险结构具有与成熟股市不同的特点。在我国股市中,单个股票的价格波动受市场大势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各个股票价值运动的相关性增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必然较高。大部分股票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这和我国股市在一轮市场行情的大幅调整中,个股通常呈现齐涨齐跌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在我国股市发展初期,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然而,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作机制的逐步成熟,市场的风险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人骥(2000)采用1993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的日收益率数据,考察了上海股市风险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上海股市的系统风险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齐涨齐跌”的现象正在逐步弱化,与早期相比,目前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和投资决策时更多的考虑公司本身的特点,行为模式已从前几年的“重大盘,轻个股”逐步转变为“重个股,轻大盘”,股票后面所蕴含的公司特征正在逐步得以体现。

由于系统风险在单个股票的投资总风险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各股票的价格运动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因而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的效果将极其有限。施东晖(2000)使用50个股票的双周收益率数据计算它们各自的方差;然后随机地选取一种股票,其收益率方差为4.18%;将这一股票与另一随机选取的股票组合起来,构成等比例投资的两种股票的组合,方差降为4.13%左右;按同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加入随机选取的股票,可以看到,当组合中股票数目达到20种以上时,单个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几乎已完全分散掉了,此时投资组合的方差很快接近极限值3.180/0,这一数值约为原先单个股票风险的78.2%。可见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约20%的风险量,降低风险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风险和收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施东晖(1996)《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实证研究》。施东晖所使用的数据简述如下:

研究样本:1993年底106家上市公司,按规模将样本分成15个组合,每个组合由样本股票等比例投资组成,组合1包含流通股本最小的一些公司,组合15则包含流通股本最大的一些公司。

研究期间:从1994年1月至2000年4月底,共76个月。

收益率计算: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收益率为股票双周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变量定义:实证主要涉及收益率(R)、系统风险(β)、非系统风险(S(e))、公司规模(SL)、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权益市值比率(Bm)等变量。β和S(e)可由公式Rt=αt+βtRm+ξt回归得到。

通过上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结论,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两个原因:①我国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首先,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信息。从中国股市的实际运作来看,由于市场发展尚不规范、不成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不规范、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较为严重。其次,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竞争。由于投资者群体结构、规模经济和进入限制等诸多因素,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还相对较低。②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我国股市的参与者大部分是散户投资者,b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由此可见,Capm关于投资者持有高度分散化股票组合的前提假设也不符合中国股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此非系统风险也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成立是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前提的,中国股市定价行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符,也就意味着中国股市缺乏资本配置效率,就不能有效地通过股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最优地配置稀缺资本,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只能带来稀缺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国股票市场,说到底就是了要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大致有以下措施:①扩大股票市场规模。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④规范政府监管。

参考文献:

[1]才宏远.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金融.2005.(4).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2

【关键词】投资者非理;金融市场联动效应;股票名称与股价

一、引言

2013年中国有168家上市公司改名,2014年有182家改名,2015年已有140家申请改名(截至7月10日),改名的背后一方面有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调整的因素,同时也有公司追随市场热点概念,引导投资者的目的。2015年上半年,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多伦股份意与互联网金融沾边,宣布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尽管公司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股价却是5个一字涨停,封住6个涨停板。可见,a股市场的股票名称确实与股价存在一定的关联,这其中可能与投资者的非理有关。

另一方面,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名称往往由数字和股票中文简称构成,如浦发银行(600001.SH)。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股票的中文简称往往能够体现股票的基本信息,且较数字更容易记忆,所以在中国进行股票交易时,投资者更愿意直接使用股票的中文简称。但是,中文简称往往表达意思非常丰富,对于三至四个字符的中文简称来说往往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混淆。

二、股票名称与股价的联动效应

本文对沪深a股共2781支股票进行了系统分析,最终选取了16组典型的配对股票(如表1、表2),包含股票名称易混淆的8组股票以及改名前股票名称易混淆改名后易区分的8组股票。基于金融行为经济学的视角,需要研究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其他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剔除了具有关联交易的配对组,剔除行业相同可能造成的联动影响,剔除相同地区股票投资的联动效应,剔除公司财务特征相似的联动性影响,最终选取了如下16组配对股票。

对2010年1月1日开始到2015年7月10日的股票收益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计算配对组两支股票对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发现在相似股票名称的配对组,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很大,相当系数最大值约为1,最小值为0.352。但是在相似股票经过某些原因变更名称后,股票收益率的相关性减弱,相关系数最大仅为0.351,最小值为0.158。尽管样本量不是很大,但总的来说,发现对照组之间的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差别相对比较大,可以认为相似的股票名称会对股价以及股票收益率产生联动效应。

三、统计结论

针对金融市场中这一现象,可以认为相似股票收益率的联动效应来自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如果一些投资者并不知道其所持有股票的准确名称,而根据具有相似名称的其他股票的信息错误地买卖所持有的股票,或者在股票交易时错误地买卖了其他相似名称的股票,就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这实际上是由于投资者对股票名称产生的混淆。从理论上看,这种现象可能与认知心理学中的代表性法则有关,人们在不确定情形下通常会抓住问题的某个特征直接推断结果,而不考虑这种特征出现的真实概率以及与特征有关的其他原因。在实际投资中,股票名称是投资者进行决策时所依据的重要信息,由于市场上有很多股票具有相似的名称,当投资者仅仅依赖股票名称中的某个特征而不是全部信息进行决策时,就会犯代表性错误,从而产生混淆。

参考文献:

[1]伍燕然、韩立岩:《不完全理性、投资者情绪与封闭式基金之谜》,《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2]morck,R.,B.Yeungandw.Yu,2000,“theinformationContentofStockmarkets:whyDoemergingmarketsHaveSynchronousStockpricemovement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Vol.58,pp.215~260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3

关键词:股票市场;羊群效应;行为金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进入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对一系列不同于有效市场假设的异常现象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备受学者关注。羊群行为是股票市场异象之一,它难以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解释。它的概念来源于动物界,意指动物们群居生活、成群移动等行为;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思考、感官和行动,采取跟大多数人一致的策略,以期降低决策失败的风险,减少行动成本,尽可能地增加收益。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引人金融市场,用以表达在信息不确定下,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出现“羊群效应”、“聚集效应”,导致股票价格就出现系统性的偏差。本文主要针对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进行研究探讨。

1羊群效应的概念及特征

羊群行为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有限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得到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把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称为羊群效应,主要研究信息传递和行为主体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信息传递速度和充分性的作用。

羊群行为的特征包括:(1)先做出决定的投资者的行为对后面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常常会导致投资者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3)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从而开始新一轮方向相反的从众。从羊群行为的特征可以看出,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条件:首先,别人的决策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否则无法模仿;其次,所有决策并不是同时做出的,而是有先后次序发生的。

行为金融学是通过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偏差的系统分析来描述羊群行为的。当证券市场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心理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人类固有的行为模式会不知不觉地主宰着投资者的行为。每一个投资者开始总是试图进行理性投资,并希望规避风险。初始羊群效应使得偏差得以形成,而强化羊群效应使得偏差得以扩散和放大。

2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是既有个体的行为特征又有群体的行为特征。在股票市场中,一方面投资基金的投资决策主要由基金经理做出,因而基金的投资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行为特征;另一方面,投资基金由于是群体性的研究,其信息来源比一般个体投资者要广得多,故而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又带有群体行为的特征。因此,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机制因素

(1)机构投资者的委托机制不完善

从投资股票者来看,作为人其目标是让委托人的满意度最高,尽管在投资初期,基金公司对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投资理念也做了详细地制定,但是毕竟是要取悦委托人。因此,基金公司原先的投机策略不得不让位于对名誉的维护,不得不从众和跟风。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如果采取同其他基金同业相同的投资策略,则至少可以取得平均收益水平,相同的策略操作产生了羊群效应。

(2)缺乏信用经济基础

股票市场的建立需要发达的信用经济基础,但对于信用体系不健全的中国来说,必然会带来不健全的股票市场。同时市场基础不完善的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当投资者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时,特别是当投资者依靠自身能力不能做出正确判定时,投资者将会明显地追随其他人的观点。市场波动性越大,市场风险越大,投资者的预期就越不确定,这时候投资者会更多地观察他人的交易行为并加以模仿羊群行为程度增大。

(3)可供股票投资者选择的优质品种不多

由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股票估值偏高,具备投资价值的优质蓝筹股和绩优成长股的数量过少,稀缺的优质公司股票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基金追逐的对象。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在挑选自己投资组合时都纷纷追逐市场热点,同时买卖相同的股票,选择那些业绩突出,盈利能力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这样就形成了众多机构投资者同时投资于少数蓝筹股绩优股的现象,产生基金投资的“羊群”效应,交叉持股自然不能避免。

(二)投资者自身因素

(1)投资理念模糊、投资知识缺乏

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大多数缺乏专业的股票投资知识,这表现在投资者无法分析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或对国家出台的政策不能从深层次的把握,同时对经济的动向不能很好的把握,这就造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判断股票的价值,很容易形成混乱的投资局面。同时市场上那些专业的投资者一般都系统学习过投资知识并且经验丰富,对信息的把握能力也比普通的投资者要强,也能够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趋势以及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这些投资者往往成为羊群效应的领头羊,而那些缺乏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成为羊群。

(2)从众投资者的非理性跟风

从众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做出的决策并不完全出自其理性的分析,而更容易受情绪、心态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样当投资者处在投资群体当中很容易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采取与其他人一致的行动。这样做可以使个体获得一种安全感。当投资者做出的决策与其他人不一致的时候,投资者很容易怀疑自己的判断进而改变自己的判断,选择与其他人一致的行为。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大部分缺乏专业的知识,对于那些最近几年才加入到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来说更加缺乏相关的经验,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接受投资方面专业知识的训练,对证券市场研究能力不强,不能够对相关的股票进行系统的合理分析,他们投资时候往往是听取各种专家的建议,这些投资者就扮演着跟随头羊的“羊群”。

(3)缺乏良好的心态

我国股票市场建立时间短,多数为新股民,这些投资者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投资者抱有非理性的收益预期;第二,获得虚假的心理安全感;第三,大众化思维。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行为金融学也赞同这个观点,并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3弱化羊群效应的措施

理性的羊群效应对我国的股票市场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个人投资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对市场有效信息的充分掌握,因此理性的羊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获取收益,规避风险。其次,理性的羊群效应有利于加快股票市场价格发现的速度,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护市场的稳定,因为此时羊群效应的发生使得大量资金能够快速的向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流入,从而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职能。除此之外,理性的羊群效应能够促进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得股票的价格更向其内在价值靠拢,这能有效的提高市场效率。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

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形成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只有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才能使投资者及时掌握真实有效并且全面的信息,市场才能够逐渐变得公平。为了增强信息市场的透明度,使投资者获得完全公平的竞争条件,弱化市场羊群效应,就要充分和及时地披露真实信息。所有可能对股票市场中的股票走势产生影响的信息都应该及时的予以公开,包括企业对某个项目的操作情况,如兼并和收购的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不能等到股价急剧变化之后再披露有关资料。而由于上市公司在披露自身信息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因此需要监管制度的约束,对于瞒报信息或者报虚假信息的上市公司应当予以严厉的处罚。

(二)培养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倡导正确的投资方式

羊群效应的另一重要产生原因,是由于投资者抱着投机心态的错误投资理念,普遍持股期限短是其一大特点,在市场出现震荡时,羊群效应会使得市场震荡进一步恶化。因此,一是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向公众传输选择有价值的股票长期投资长期持有,以公司价值为投资目标的理念。二是加强管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红政策,杜绝上市公司不给股东配发红利的现象。三是对股票投资者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倡导以长期投资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理念。在进行投资时应以长期平均收益为中心选择有价股票,即选择一个有潜力的有价股票长期持有,而不是跟风炒作。当市场中的投资者更成熟更理性时,市场中的羊群效会减少。

(三)改善股票投资市场的外部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一方面,规范上市渠道,尽可能地扩大市场的容量,并将重点放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快发展股票类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选择投资组合时有更多的风险对冲工具,为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刀剑,不仅对股票市场起着稳定作用,同时也可能加剧股票市场的动荡。但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推出的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等业务,门槛过高,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无法涉足,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明显,甚至可能成为那些机构投资者操控市场的工具,从而加剧市场短线的风险性。纵观国外成熟的股票市场推出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对市场所起的稳定作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衍生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能够为市场长期的稳定发展带来好处。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衍生工具带来的稳定功能,对衍生工具带来的危害采取弱化遏制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曾云龙.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研究[D].广州大学,2013.

[2]崔显林.论当前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的危害及对策[J].全国商情,2009,4:49-50.

[3]罗冠男.我国股票市场中“羊群效应”行为分析[J].经济视角,2013,12:7-8.

[4]李厚泽.中国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比较及其演化研究[J].时代金融,2012,3:145-146.

[5]尹晓光.我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沈潇茹,陆珩,李晓钟.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2013,15:108-110.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4

【关键词】证券交易税调整轨迹政策建议

一、证券市场交易税概述

证券交易税一般是指政府为了调节和规范证券市场股票、投资基金以及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以上述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为课税对象,同时以证券市场交易的成交金额为基准,按照比例税率确定的一种税收制度。

理解证券交易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由于证券交易税是针对有价证券交易的双方进行征税,因此,此税种税源较为分散,一般税收征收机关会委托证券交易机构和托管机构等作为此税种的扣缴义务人。其二,一般来讲证券交易税分为印花税、资本利得税和红利所得税三种。本文中所分析的证券交易税指印花税。

二、我国证券交易税的特点

我国的印花税是在90年代初证券市场建立时开始开征的,开征此税种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抑制过度的投机,具有中国特色,其特点如下:

(一)证券交易税税基方面的特点

由于开征证券市场交易税时,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种类主要是股票,因此证券交易税主要针对股票交易进行征收,而对证券投资基金、国债、金融和企业债券不征收此税。然而,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有价证券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股票以外的其他有价证券的规模在整个证券市场的占比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说,我国目前只对股票交易征收交易税存在不公平,有失其合理性。另外,我国目前只对股票交易的二级市场征收交易税,而对股票一级交易市场不征税,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公平;同时,目前我国二级市场的投资主体是个人投资者,一级市场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征收印花税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证券交易税法律法规方面的特点

首先,从税收的一般理论上来看,印花税属于凭证税的一种,目前我国只对股票的交易行为征收印花税,而不是征收严格意义上的印花税,这点与理论相悖。其次,从实践角度来看,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的做法是从一般的一些临时性规定衍生而来,没有根据证券交易的特殊性而专门设置相应的税种。另外,根据印花税相关法规和暂行条例,该税目的规定税率为0.05%,而我国一般按照0.3%左右的税率征收,这一做法欠缺法律依据。

(三)证券市场印花税对证券市场调控方面的特点

自从1990年开征印花税以来,目前我国已经数次对证券交易税进行调整,对证券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表1为证券交易税自1990年至2008年的调整情况。

从我国证券交易税的调整轨迹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证券交易税由地方税调整为中央税,规范了税收征收程序;其次,证券交易税的政策性明显,即在股市行情低迷时调低交易税,股市行情高涨时调高交易税;再次,通过调整轨迹发现,当股市处于低迷时,对股市的调控效果有限,当股市行情高涨时,对其影响有限,无法改变大盘趋势。从另一个角度说,频繁的调整反而加剧了股市的波动性;最后,证券市场交易税的调整过于频繁,基本上每年调整一次,甚至更短时间。这违背了税收的一般特性,即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这使得投资者过分关注交易税率的变动,从而根据其变动调整投资行为,不利于长期投资者的培养,更加重了投机氛围。

三、对我国证券交易税发展的建议

根据以上关于我国证券市场交易税的特点介绍,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证券市场交易税的情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证券交易税的发展所应借鉴的是:

其一,国际上关于证券交易税的经验介绍。目前世界上不到20%的国家在征收证券交易税,虽然有些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建立之初,为了抑制股市过度投机开征印花税,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取消该项税收,取消的目的是这些国家普遍认为征收交易税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其二,从上述我国证券市场交易税的调整轨迹来看,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的十年左右时间里,具有较强的调控效果,而后对证券市场的正面调节作用越来越弱,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加大了股市的波动性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可以效仿其他国家逐渐取消印花税;另一方面,证券交易税是对证券交易行为征税,而不管此交易是否盈利,这一行为无形中增加了证券投资的成本,我国的股票交易成本中,印花税与佣金成本就高达0.6%。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其对证券交易征税,不如对证券资本利得征税。

参考文献

[1]魏雅华.证券交易税有碍于资本市场的繁荣[J].检察风云,2008(07).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5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的专家分析论文范文一:

【技术课堂】新股如何避免骑上“黑马”又坐“过山车”而赚不到钱!

为了避免投资者骑上“黑马”又坐“过山车”而赚不到钱,甚至被套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首先梳理以下投资理念:

投资者需要有计划、有目标。但是,如果眼睛里只有盈利目标,就会迷失自我,就会不了解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素质,就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更无法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投资者若给自己定下违背市场规律的过高赢利目标,如同是给信鸽冠军带上沉甸甸的金牌,迟早会因为被金牌拖累得精疲力尽,而被迫摔下来。

我们前期通过对平台突破启动点及平台突破力度大小的了解与认识,在今后的实~盘~操~作中,当你发现了横盘震荡期间“红肥绿瘦”、“牛长熊短”等主力吸筹的特征之后,一旦介入就要有信心与耐心,卖出时要有决心,盈利目标要切合实际,不可过于贪心,在行情见顶信号发出之后,不可仅仅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未到盈利目标而死守不撤,结果坐了“过山车”盈利成了“过路财神”,这种现象在散户中极其常见。我们目前虽然仅仅介绍了这一种简单的获利方法,但在瞬息万变的股市中,没有最好的投资理论和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投资理论和方法。能够适合当前行情的市场条件,适合投资者自身的风格和个性的就是最好的投资理论和方法。

量在价先,成交量是股票市场的温度计,许多股票的狂涨并非是基本面出现实质的变化,而是短期筹码市场供求关系造成的。个股的启动及拉升过程必须具备“红肥绿瘦”的量能特征,那么,主力在出货过程中会在量能上留下什么特征呢?即:“绿肥红瘦”、“高位放量收阴”的量能特征。

主力出货的操作手法并非难以辨别,因股价经过连续拉高之后,必然带来大量的获利盘,由于主力船大难调头,为了达到高位出货之目的,大多采用横盘震荡平台出货的手法,并留下“绿肥红瘦”的出货特征,同时也会留下“高位放量收阴”的出货迹象。有的主力更为狡诈,在出货的同时,对敲推升股指再创新高,吸引跟风散户高位接盘,我们只要认清这些出货特征,只要不过于贪心,准确把握离场点并非难事。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股票也是一样,世上有哪一种股票能够只涨不跌呢?一定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个股的阴线离场点。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6

关键词:股价波动;基金持股行为;实证研究

自2000年10月证监会颁布实施的《开放式证券基金试点办法》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取得迅猛的发展。截至2006年12月14日,中国已成立的基金公司共有56家,在发行的所有基金产品中,开放式基金占据了绝大多数,一共有268只,资产总额超过6000亿元;另外还有封闭式基金51只,资产总额也达到1100亿元。伴随着2006年牛市的疯狂,证券投资基金(下面简称“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而2007年2月27日沪深股市遭遇10年来最大寒流,近900只a股跌停,紧接着马上传出了基金要大幅度减持重仓股的行动,进一步加剧两市的震荡,足可见预测基金持股的变动,对一般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最早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的是S.G.Badrinath等人(1989),其发现规模大、过去业绩好的公司更能吸引机构投资者持有;而股票市场风险、交易流动性、上市时间均与机构持股比重正相关。Falkenstein(1996)和Brand(2002)分别发现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基金都偏好持有高波动率、大市值、市场关注度高、价值型的股票。遵循国外的研究方法,国内的不少学者也探讨分析了基金持股的特征。汪光成(2001)发现基金持仓量与股票的每股收益呈显著的相关性;杨德群等(2004)则指出与基金持股比重具有显著相关的特征变量中,股票价格、上市市龄等市场特征变量占了大多数,而公司特征变量中,只有每股收益对持股比重影响显著。

本文延续上述思路,实证检验了股价波动对基金持股行为显著影响的理论假设,同时考虑到这样的影响可能具备惯性作用,以及在熊市与牛市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而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二、模型设计与实证检验

(一)样本选择

本文将采用季度数据对两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在过去的若干年里经历了从熊市到牛市转折的历史背景,同时为了能集中考察股价波动对基金持股行为的影响,本文特意选取了2004年至2006年一共12个季度里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并且还要求样本在选取时间内基金的持股总量要有明显的变动。为此,本文根据金融界_全部基金重仓股一览表(a股),从2004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四季度提供的所有股票数据中去选取出有效个股样本,而股票价格变动的具体数据则来源于广发证券分析软件,在计算过程中对于除权除息等进行了复权处理,以真实反映其收益率。而统计软件则是SpSS13.0。

(二)模型设计

股价波动会导致股价收益率的变化,从而作用于基金持股行为,使得基金改变了对个股的持仓量;鉴于这种影响可能短时间内存在着惯性,因而把上一期的股价波动也考虑进来,建立下面的二元回归模型:

Δioi,t=αi+β1SRi,t+β2SRi,t-1+μi

其中,ioi,t为基金持股比例,即所有基金在季度t内对股票i所持的股票市值占该股票流通市值的比重;Δioi,t即基金持股比例的季度变化,就是对股票i而言,所有基金在季度t的持股总比例减去上一季度(即季度t-1)基金的持股比例,它反映了基金的持股行为;SRi,t代表股票价格的季度收益率,就是股票i在季度t内涨跌的幅度,它反映了股价的波动;而αi为常数项,β1、β2是自变量系数,μi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模型,类似地把2004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四季度三年的数据,作当期与上一期股票价格的季度收益率对基金持股比例的季度变化进行回归,得到12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除了在2005年第三季度大盘走势发生转折的一个时间段外,在其他的11个季度里,当期股价波动都与基金持股行为显著正相关;而上一季度个股价格变动的影响效果则有正有负,但由于其回归系数大多不显著,因此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

回归结果中,校准的R2值在不同季度里波动较大,表明了基金持股行为是个复杂因素综合的结果,当期股价的波动在不同时期内对基金持仓变动解释的程度不太一样。同时,ViF值始终约为1,显示出模型以相邻两期的个股价格收益率作为回归元的设定,并没有引入多重共线性的问题,而D-w值介于1.77到2.16之间,说明了序列的自相关问题不明显。

本文分析探讨后认为,基金对个股持仓量的变动应该受到长期与短期因素的共同影响。从长期来说,基金对股票的持仓量主要受基金持股偏好的影响。一般而言,作为理性的专业投资机构,基金首先会关注上市公司的基本层面,偏好于选取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较高的优质股票;其次,基金会特别留意市盈率和市净率两个反映公司成长潜力的指标,希望能通过发掘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来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再次,出于审慎性,基金通常偏好于规模较大、换手率较高的个股。但是,基金也会从短期获利的目的出发,青睐于个别股价波动大、股票价格收益率较高的公司,基金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迅速隐蔽的行为,在短时间内进行股票买卖交易并实现资本利得,达到获利的目的。鉴于本文实证分析采取的季度性数据是一种介于长期与短期之间的时间数据,因此回归结果会显示出当期股价波动是一个显著性因素,并解释了基金持股行为的部分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经上述的实证检验及分析,本文认为,当期的股价波动对基金持股行为有显著的同向影响,而前一时期股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同时这种关系在大盘处于熊市与牛市中并无太大差异。作为理性投资者的基金,出于短期内的获利目的,同样会考虑到个股价格波动的问题,因而短期内对个股增持或减持的行为受到股价变动的显著影响。通过该点结论,可建议一般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民在做出买入或卖出股票的选择时,适当地通过股价波动去预测基金短期持股行为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定。

[参考文献]

[1]Badrinath,S.G,GeraldD.Gay,JayantR.Kale.patternsofinstitutionalinvestment,prudence,andthemanagerialsafety-netHypothesis[J].JournalofRiskandinsurance,1989.

[2]Falkensteine.G.preferencesforStockCharacteristicsasRevealedbymutualFundportfolioHoldings[J].JournalofFinance,1996.

[3]SimoneBrands,DavidR.Gallagher,adrianlooi.activeinvestmentmanagerportfoliosandpreferencesforstockcharacteristics:australianevidence[R].SiRCa,workingpaper,2002.

[4]汪光成.证券投资基金持股特征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1,(2):28-33.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7

一、引言

传统观点认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来自发达国家的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拥有成熟的投资策略,强大的研究能力等,是理性投资者。外国投资者的进入,有利于扩大市场规模、增强市场有效性、改变东道国投资理念、提高市场的稳定性。但是,由于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规模小、股票质量较低和本国长期投资者缺乏,加之外国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变化敏感,资金的频繁流动,可能加剧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因此,外国投资者究竟是稳定了股票市场还是加剧了波动,成为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被关注的首要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把资本市场开放视为一次性事件,考察事件窗内波动性的变化;二是检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三是研究外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学者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早期的研究把资本市场开放作为一个一次性事件,检验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开放前后波动性的变化。但是,从政策变化到外国资金流入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开放政策,部分国家是完全开放市场,而还有部分国家是实行渐进性的开放策略,因此,一些学者转而检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一)资本市场开放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

部分学者从资本市场开放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是否发生了变化的角度检验研究外国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这些研究假定资本市场开放是一次性事件,检验事件窗内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不同的学者运用不同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

1.外国投资者的进入降低了新兴市场国家(地区)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运用多个国家的市场指数数据进行检验,一些学者发现外国投资者的进入降低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Bekaert和Harvey运用波动性对表示资本市场开放的虚拟变量进行回归,发现17个金融市场开放的国家中大部分股票市场波动下降,有五个国家或地区显著下降。在控制其他可能导致股票波动变化的因素后,结果仍然显著[1]。Bekaert和Harvey在此基础上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收益、波动性、β值以及与国际市场相关性等的影响,得出相同的结论[2]。Kim和Singal得出相似的结论。他们发现在开放后前两年波动性没有变化,但是在第四年和第五年波动性显著下降[3]。Kassimatis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前后股票市场波动性对消息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样本国家中除菲律宾有稍微上升外,其他国家股票市场波动性在外国投资者进入后都降低了[4]。Richards认为出现波动性上升的误解是由于在外国投资者投资组合中新兴市场国家股票数量增加,关注度上升,而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波动性要大得多[5]。台湾是最早实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地区,相关研究也发现了外国投资者降低台湾股市波动性的证据。Kwan和Reyes研究,发现实施QFii后,台湾股票收益分布产生结构性变化,股票收益波动率下降,市场更为有效[6]。Lin等把波动区分为正常波动和非正常波动,结果发现外国投资者对台湾股票市场正常波动具有持续的影响,但是对非正常波动的影响逐步消失。在放松对QFii的限制后,外国投资者购买量持续增加(包括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对台湾股票市场的稳定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台湾投资环境[7]。

2.外国投资者加剧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此前的研究基本都把资本市场开放时间点视为给定,以政府放松管制或者允许投资作为分界点。但是政策的变动如果没有导致外资的大量流入,则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结构变化点与官方金融改革的时点可能不一致。Bekaert等通过构造一个带置信区间的内生于经济的资本市场结构变化点,检验该点前后波动性的变化,发现金融市场的开放使证券市场规模增大,市场流动性增强,但是同时收益波动性上升,与国际市场收益的相关性也增大[8]。

3.外国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确定

DeSantis和imrohoroglu对五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与股票波动没有明显的联系,不同的国家金融市场开放对波动的影响不同。他们认为样本数据(iFC指数)包含的证券多样性增加、市场规模增大以及市场有效性提升等因素使得股票价格波动降低[9]。Huang和Yang和Jayasuriya研究发现外国投资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影响不确定,有些国家的波动性上升,有些国家的波动性下降,还有一部分国家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特征[10][11]。Jayasuriya在此基础上根据波动性变化把样本国家分成三组,研究发现波动性下降与良好的社会制度和市场特征有关[11]。资本市场开放前后一些其他事件也可能影响股票市场波动,使研究结果出现偏误。eizaguirre等在剔除样本期内发生的其他事件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之后发现,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开放确实带来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变化,但是变化并不一致,拉丁美洲国家的波动性下降,而亚洲国家的股票市场波动性却上升[12]。

(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关系

Bae等(2004b)认为采用虚拟变量忽视了金融市场开放渐进性的特征,因此,他们采用个股可被外资持有的程度来度量资本市场开放水平。研究发现,在控制国家、行业、公司规模和换手率等变量后,新兴市场国家股票的可投资性与收益波动性正相关。同时,由于与国际市场的风险关联度增加,允许被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比不可被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13]。直接采用市场指数估计波动性可能因为不同公司股票间的协变性而使估计出现偏差。为准确估计波动性,Umutlu等利用Sp/iFC全球新兴市场各国指数构成公司的股票收益估计股票总波动,并把总波动分解为国际市场波动、本地市场波动和特质性波动。另外,他们还用四个连续变量度量资本市场开放水平。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市场开放水平与总波动负相关,金融市场开放降低本地市场波动和特质性波动,在控制规模、流动性、国别和危机冲击后结果不变[14]。Li等(2011)从公司层面研究外资高比例持股①对公司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影响。他们研究31个新兴市场国家2002-2005年数据后发现,外资高比例持股与股票收益波动负相关,这意味着外资高比例持股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稳定[15]。

(三)外国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外国投资者行为是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新兴市场国家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另一个角度。Chiyachan-tana等运用43个国家交易前15天和交易后25天的股票价格数据样本来研究外国机构投资者决策和交易对股票波动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该研究发现:只在外国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很短一段时间内股票波动性有轻微的上升,他们把该现象归因于外国机构投资者交易时的价格冲击;而交易完成后,股票波动与交易前相同甚至有轻微的下降。他们的结论是外国机构投资者不会导致股票市场不稳定[16]。Richards从外国投资者交易行为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外国资金流入对发达国家股票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反馈效应,同时外国投资者的买入与当天的股票收益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Richards认为,这一发现表明外国投资者和成熟市场的行情对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的影响比早期的估计要大得多,因此,外国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增加了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不稳定性[17]。外国机构投资者被认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危机爆发后外国资金的大规模撤出更加深了危机。学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Choe、Kim和wei。对于危机发生前的外国投资者行为,两者都发现,韩国投资者趋向于负反馈交易而外国投资者则采取正反馈策略。但对于危机期间的外国投资者行为,结论则并不一致。Choe等发现,在1997年的最后三个月,外国投资者的正反馈交易和羊群效应减弱且不显著,表明没有证据显示在危机期间外国投资者导致市场不稳定[18]。Kim和wei在Choe等的基础上把样本期延伸到1998年6月,同时把外国机构投资者区分为具有本地独立法人资格的外国投资者和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分支机构两类,得出相反的结论。其研究发现,危机期间不管是国内投资者还是外国投资者,都倾向于采取正反馈交易,且程度有所加强。此外,外国机构投资者较国内机构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危机期间羊群效应有增强,但是不显著[19]。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与其他地区的研究相似,我国主要从引入QFii是否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QFii的投资行为特征两个角度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一)引入QFii是否改变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部分学者研究发现QFii的进入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孙立、林丽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QFii季度持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QFii在遵循价值投资的同时也根据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策略调整[20]。此外,殷红和蓝发钦、陈泽慧从行业的视角考察QFii进入对基金重仓股行业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QFii的进入不会增大行业收益率的波动性,其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有利于稳定我国股市[21][22]。另一部分学者则得出相反的结论,研究发现QFii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波动性。张佑辉等采用spearman系数检验和多元回归法研究QFii持股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大盘波动率、每股收益后QFii持股比例与股价波动正相关,相关性大小受上述两个因素影响[23]。还有部分学者发现QFii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不显著。张雪莹、沈小炜和蓝发钦、王麟乐等通过GaRCH模型设置虚拟变量考察实施QFii制度前后股市波动性。研究结果表明,QFii对a股市场收益波动性没有显著的影响[24][25][26]。

(二)QFii的交易行为特征

羊群行为和惯易可能导致股价过度波动,破坏市场稳定,因此,QFii交易行为成为研究QFii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另一个角度。现有研究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中,QFii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和采取惯易策略。刘成彦等以2005年股改开始为分界点分析股改前后QFii的羊群行为。研究发现,股改前QFii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羊群行为,但股改期间及之后,羊群行为表现明显,且小盘股表现尤甚。究其原因,积极参与股改是最重要因素,其他原因还包括投资理念相同、信息同质性、多家QFii实际控制者相同等[27]。李学峰等(2008a)得出相似的结论。其研究结果表明,QFii与开放式基金都存在羊群行为,QFii的羊群行为程度大于开放式基金,但是有趋同的趋势。同时还发现QFii的卖方羊群行为程度大大超过开放式基金,且超过其自身的买方羊群行为程度,因此,QFii在下跌行情下加大下跌的幅度而在上涨行情中则有利于稳定市场[28]。李学峰等(2008b)从交易策略视角比较国内开放式基金与QFii投资行为差异,发现两者都采取惯易策略,但QFii的程度低于国内开放式基金,对稳定市场起积极的作用,但是QFii的交易策略有向开放式基金趋同的倾向,作用有限[29]。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8

一、概述

所谓市场分割就是市场间的流通障碍和差异及其导致的同质产品在不同市场的各种差异。人们最初认识市场分割是在产品市场上,产品在各市场间的流通障碍形成了产品市场分割,市场分割反过来导致同质产品在不同市场的差异。随着国家间资本项目往来的加剧增长,人们发现国际资本流动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障碍,如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限制等,这些障碍导致了国家间资本市场的分割。资本市场分割首先带来的是融资渠道的局限,这促使企业采取一些可以有效减少与资本市场分割相关的负效应的融资策略。企业证券在国外市场上双重上市就是策略之一(StapletonandSubrahmanyam,1977)。但是采取这些融资政策,会带来资产价格的重新调整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即出现双重上市公司在不同分割市场上市的股票价格违背一价原则的现象以及分割市场的回报与风险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这些问题是传统的、财务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资本市场分割所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减少了国外投资者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所带来的好处,导致投资者福利降低。其次,它抑制了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了企业的。最后,由于阻碍了国际投资,也必然推迟国际化的进程,抑制一国经济的发展。当然,我们所说的弊端是笼统的概念,市场分割给各市场带来的具体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细致的。随着各国市场的国际化或者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市场分割现象应该会逐渐减弱,各种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的建立标志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已开始走向整合。但资本市场的整合比较滞后,这是因为资本项目对一国经济的冲击较大,各国都需慎重考虑。许多证券交易所都在商讨联合的战略,这是世界资本市场整合的开端。

研究资本市场分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导致市场分割缺陷的原因以及市场分割的检验;其次是市场分割给各市场的投资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是市场分割的消除。早在1970年代就有经济与财务学家在研究国际资本市场结构和国际投资的时候提出资本市场分割的问题。研究表明资本市场的分割主要体现在股票市场上,因为股票市场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部分,而且最容易得到检验。

二、相关领域理论背景与研究成果

从狭义来看,股票市场分割是仅仅由股票的投资限制(investmentbarriers)或所有权限制(ownershiprestriction)以及股票市场间的物理差异所造成的。这种市场分割我们把它称为“硬分割”。股票市场的投资限制有多种形式,但最主要有:(1)本国政府限制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资本市场;(2)限制本国投资者进入国外证券市场;(3)限制外国投资者持有本国企业证券的比例。其它还包括限制外国投资者将资本和红利输出国外的自由度,等等。在资本市场分割的研究之初,所有的理论经济模型都建立在投资限制造成的硬分割基础上。按照前两种投资限制程度的不同,硬分割又分为三种状态:处于两个极端的完全分割、完全整合与处于中间状态的温和分割(mildsegmentation)或部分分割(partiallysegmentation)。errunza和Losq(1985)最早完整地提出这三种分割的状态,并在三种状态连续的市场基础上,建立了温和分割下的均衡模型。在他们之前也有许多论文建立市场分割的均衡模型,但都没有像他们那样做出连续市场结构的分析。如在经常被引用的adler和Dumas(1975)的论文中没有指出既不是完全分割又不是完全整合的市场风险与回报的均衡关系。而Stulz(1981)在他的具有进入障碍的国际资产定价(internation-alassetpricingwithbarrierstoentry)模型中则没有涉及一种特殊类型的资产,即那些能够被各分割市场上所有类型投资者交易的资产。errunza和Losq所谓的温和分割指的是外国投资者能够无限制地进入一国的国内证券市场,但国内投资者却完全排斥于外国证券市场之外。这与国际市场的通常情况比较相符。许多相对缺乏资本,处于发展早期的新兴证券市场如墨西哥、韩国、澳大利亚,允许一部分的国内证券在外国证券市场上市,或允许国外市场的特殊证券基金投资这些证券,但同时不允许本国居民投资外国证券。此外,第三种硬分割形式是所谓的“S约束”,即限制一个国外投资者所能投资国内企业或国内投资者所能投资外国企业的证券最高比例。“δ”是国内或国外企业的流通股数,它也是常见的硬分割形式。eun和Janakiramanan(1986)推导了一个在“δ约束”下,即为国内投资者投置了国外证券最高投资比例情况下的封闭形式估值模型。这种资本控制的例子可以在芬兰、印度尼西亚、马宋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的股票市场上找到。当然,投资限制的各种形式有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上。

在早期建立的一系列模型基础上,1980年代以后,对市场分割的研究有以下三个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学家和财务学家研究的重点开始放在实证方面。用建立的模型实证检验各国市场问的分割程度和分割特点。二是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主体都放在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因为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分割市场上的价格、回报和风险特征是股票市场分割的直接体现。除此之外研究的主体还包括各种能在不同市场融资的权益工具,如aDR、GDR等,它们的实质与股票相同。三是经济和财务学家在对双重上市公司价格差异的实证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硬分割以外的分割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分割市场间的法律、制度、政策、成本等物理障碍,而是一些由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市场障碍和差异,如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流动性差异、投资者偏好和心理的差异等,我们把这些因素称为“软分割”。根据这三个发展趋势特征,我们可以沿着两条线索来捕捉股票市场分割现状及其整合趋势的理论和实践脉络。一是看学者用什么因素和怎样用这些因素解释市场分割现象;二是看他们用这些因素解释哪种分割现象,用哪种指标表现,这些指标包括价格、回报和风险。对于第二条线索只是一个问题,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早期的研究多注重“硬分割”因素,即投资限制、资本控制和成本的影响,而影响的指标往往是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研究重点转入实证后,发现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研究的指标也开始多样化,但主要的还是股票价格。这是因为:首先股票价格是均衡或定价模型的当然指标,符合传统的经济分析习惯;其次,价格是最容易观察的指标,不含有经过处理的衍生信息。如Domowitz,Glen和mahavan(1997)研究了墨西哥股票市场上由所有权限制所导致的市场分割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实际上,我们关注的是第一条线索,即哪些因素对分割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化产生贡献?贡献几何?在这一方面许多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Hietalalal(1989)认为β风险的差异可以解释芬兰市场上双重上市公司国外上市证券相对国内上市证券的溢价。Stulze和wasserfallen(1995)认为两类股份的需求弹性是造成溢价的原因。Chuhan(1994)的调查发现,流动性问题和有限信息是投资于新兴市场的两个关键瓶颈。nishiotis(1997)也发现流动性因素和信息因素对封闭式国家基金的溢价有解释作用。Bailey和Jagtiani(1994)认为,外国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获取大企业的信息相对于小企业更容易,因此,外国投资者更愿意支付较高的溢价投资大企业。同时他还发现相对无流动性的股票有较高的期望回报,并因此定价较低,以补偿投资者所增加的投资成本。这是分割市场上的股票产生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Domowitz(1997)提供的证据表明,对汇率风险的高厌恶度意味着较少的外国投资,也因此有较低的溢价。

总之,导致市场分割从而产生双重上市证券在分割市场价格差异的因素很多,但什么是主要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差异的贡献几何?如何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消除差异,从而整合市场?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成果综述——中国股票市场的“疑惑”

1960年代以来,众多新兴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给国际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增加了资本市场分割的复杂性。特别是1990年代初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股票市场,由于其特有的股权结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结构,使得对资本市场分割的研究由过去关注国家间关系又重新回归到纯粹的市场关系上来,因为,在中国国内就存在着至少三个分割的股票市场a、B、H股市场。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资本项目目前还不能自由流通,所以B股市场和H股市场就是中国公司利用股票融通外资和国外投资者利用股票投资中国市场的主要渠道。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分割来说,中国的股票市场分割无论从现象上还是理论解释上都有其独有的特征:

首先,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独特,在中国境内就有三个分割意义上的独立市场,三个市场间有严格的投资限制。a股市场的证券只允许中国居民用人民币购买,不允许国外投资者介入。B、H股市场只供外国投资者交易,不允许国内投资者介入。但2001年初B股已部分对国内投资者开放。开放之前,a、B股市场之间,a、H股市场之间是完全分割的关系;开放之后,a、B股市场之间是部分分割的关系。这使得中国市场充满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魅力。

其次,a、B、H股分割市场上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回报、风险呈现出与国际上其他分割市场截然不同的特征与变化趋势。我们注意到,在其他分割市场上,国内市场股票价格通常比国外市场股票价格低,即出现“溢价”现象。但在中国市场上,外资股市场上股票价格比相同公司国内a股市场上的价格要低,即出现“折价”现象。而回报与风险的特征与变化也与其他分割市场不同。Bailey(1994)早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初就发现了B股相对于a股折价交易的现象。Fernald和Rogers(1998)更直接地提出同一上市公司的a、B股价格差异有悖于通常的模型和其他分割市场的状况是一个“中国股票市场的难题”。

最后,与其他分割市场不同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中国特殊市场分割现象因素的解释。大多数者都认为,中国的现象难以解释,但他们还是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ailey(1994)把它归因于中国投资者缺乏投资替代品。ma(1996)发现B股的折价与国内的p正相关。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缺乏理性,追求风险。Fernald和Rogers(1998)用传统的红利折现模型这一现象,认为中外投资者之间的期望回报差异是主要的因素。Su和tong(1999)则把H股和红筹股纳入分析范围,认为解释的重点在于中国市场上外资股的特殊地位。H、B、红筹股市场的相互影响是折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他们还找到了中国投资者具有投机性的证据,这也对折价现象有解释力。以上各因素仅仅是一部分,也许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因素等待我们去发掘。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股票市场分割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中国股票市场特殊分割状况的研究,都有许多尚待解决的值得深入地分析。更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已正式成为wto的一员,面对严格的国际约束,中国市场的开放迫在眉睫,资本市场也不例外。怎样才能在开放过程中,既享受消除市场分割带来的好处又最大程度地维护国家和国内投资者的利益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是由原来计划改革而来,使得公共政策呈现不成熟和过渡的特征,与世界市场分割明显。中国上市公司的a、B、H同股同权却不同价、不同回报、不同风险便是证明。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共政策将面临重大的调整。

四、股票市场分割消除的思路探讨

1.股票市场分割消除的表现

表现一:既然双重上市公司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是市场分割的表现形式,那么市场分割的消除也可以由价格差异的变动趋势来表现。

表现二:不同市场的相关性也是市场整合的表现形式。

(1)两个仅有地域差异而无其它差异的市场,其实是一个市场的两个交易地点。

(2)两个市场即使不同,但高度相关,投资者也不必要到远离自己的市场持有证券(投资者的投资有地域偏好),只须在自己偏好的市场复制另一个市场的投资组合,就达到持有另一个市场的证券的目的了。

2.市场分割消除的方式

阐明消除市场分割的方式,还是要通过消除双重上市公司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来说明。我们依照errunza和Losq的分类将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划分为合格证券市场与非合格证券市场。同时我们也将双重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划分为局部投资者与全局投资者。合格证券是能够由不同市场投资者购买的证券,不合格证券是限定市场投资者的证券,比如说,a股为不合格证券,它不允许国外投资者投资;B股为合格证券,它允许任何投资者投资。局部投资者对于固定的上市公司来说,是受投资限制的投资者,而全局投资者是不受限制的投资者。如我国国内的居民投资者,只能投资于a股,不能投资于H股(已经可以投资B股了),而外国投资者只能投资于H股,不能投资于a股,因此对于a、H股双重上市的公司来说,没有全局投资者只有局部投资者。而对于a、B股双重上市的公司来说,国内投资者既能投资于a股,又能投资于B股是全局投资者,国外投资者不能投资于a股,只能投资于B股,是局部投资者。

消除市场分割可以结合市场分割的两种表现形式,按两条线索进行。第一条线索是通过直接套利消除。两个市场如果有不受所有权限制的投资者,那么他们会对不同市场上同一公司股票的价格差异进行套利,套利的结果将轧平价差。因此,在有充分全局投资者的两个市场,即使有价格差异,也不会是长期的。在这条线索上,有两个方面可作文章:一是引入全局投资者,这与QFii、QDii的机制相符;二是引入合格证券,这与CDR机制相符。可见第一条线索解决的主要是硬分割中的投资限制问题。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9

一、股票

(一)含义与特征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由此可见:一是股票只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而非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二是股票代表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包含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股息红利等;三是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股票后,不能再要求退还购买股票的资金,但投资者可以在证券交易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股票,以收取现金。

(二)分类

1、普通股和优先股。依据股东的权利义务的不同,股票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股东享有决策参与权、利润分配权、优先认股权和剩余资产分配权。优先股是享有优先权的股份,公司对优先股的股利须按约定的股利率支付,不受公司盈利大小的影响。

2、国有股、发起人股、社会公众股。按投资主体的性质不同,股份有以上分类。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家法人股,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或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股份。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实物、工业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资产作价折股。社会公众股是个人和机构以合法财产购买并可依法流通的股份。

3、内资股和外资股。按投资者是以人民币认购和买卖还是以外币认购和买卖股票划分以上分类。内资股一般是由境内人士或机构以人民币认购和买卖的股票;外资股主要有境内上市外资股和境外上市外资股。境内上市外资股一般标为B股;境外上市外资股一般以境外上市地的英文名称中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其中有:在香港上市的H股。在纽约上市的n股,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

(三)股票的发行条件

1、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应符合以下条件: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行的普通股限于一种,同股同权;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5%;在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部分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2、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股票的,除应符合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所应符合的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发行股票的前一年末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公司近3年连续盈利。

3、增资发行条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可以增资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也可以向原股东配售。但必须符合条件: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并间隔1年以上;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以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4、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条件:符合国家利用外资和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的规定,所筹资金用途符号国家产业政策;公司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所得资金的用途与募股时确定的用途相符,资金使用效益良好;公司净资产总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等。

二、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

(一)含义与特征

债券是企业(包括公司)或政府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而向出资者出具的债务凭证。持有者凭借这种凭证有权在约定期限内要求发行者还本付息。公司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因此,公司债券具有以下特征: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只限于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债券注有还本付息的日期;债券须依照法定程序发行。

(二)发行债券的条件

股票投资的特征篇10

   关键词:交易制度;t+0;t+l;收益率

   一、引言

   t+1与t+0之争属于中国特色,所以在国外的理论文献中并不多见。

   徐英、竺亚等人(2001)在对上海股票市场稳定性机制的实证研究中认为t+1制度对股票市场的起到了稳定性的作用。宋军、张光毅、曾鹭坚(2003)在对深圳交易所的t+0课题研究中得出结论:(1)t+0可增加市场交易量。这对交易所和券商有益,但对投资者不一定有利,进一步增加交易量不一定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2)t+0取消了t+1回转交易制度的人为时滞限制,释放目前被t+1压抑的交易需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这对投资者有利。(3)t+0较t+1更容易诱发异常交易行为,这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方便,而对中小投资者不利,也不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4)t+0对市场波动没有显着影响,不会增加市场风险。陈雯、屈文洲(2004)对深圳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进行测度,得出实施t+0可能性的结论,认为t+0会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陈有禄(2008)从我国股票市场的ipo与高换手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有必要实施t+0的结算制度。

   交易制度是一个市场的基本规则,其不仅对市场的活跃度、安全度有很大影响,也关系到监管部门是否能有效监管市场的交易。

   t+0清算体系,是指投资者在交易日当天买卖的股票得到成交确认后,可进行反向交易操作,即买进委托成交确认后,清算交割前可将当天委托买入的股票再委托卖出;卖出委托成交确认后,清算交割前可将当天卖出股票的资金用于再委托买进。

   t+1清算体系,是指投资者在交易日当天买卖的股票成交后,不允许在当天进行反向操作,必须于次日清算交割后,才允许进行反向交易操作。这种清算体系使得股票交易速度减慢,投机性减弱。t+0交易制度,就是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甚至一天可做多次交易,晚上再由登记结算公司根据交投轧差(对冲买卖差价)。这种交易制度的好处在于增加了市场的交易量,为市场提供了投机空间,但缺点在于市场过度投机会引起价格的过大波动,不利于稳定市场。

   为了防止过度投机,现行的t+1制度是指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当天不能卖出。即今天买了,晚上由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清算,次日过户交收;只有完成过户交收后才能交易。所以,我国的t+1制度只是t+0.5。

   二、检验

   首先选取的上海股票市场的时间区间为2006年1月4日至2009年3月18日的日收盘指数,共564个样本点。

   有关指数收益率时间序列的一些基本数据如图2所示。根据图中所显示的基本统计资料,上海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存在比较明显的尖峰厚尾的分布特征,因此,收益率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

   在对上海股票市场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笔者将通过egarch模型对上海市场进行拟合,从而分析股票市场对非对称冲击的反应。

   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以下面的模型对市场进行拟合。

   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对于上海股票市场,其波动性对正的冲击的反应系数为-0.052095+(-0.08532)=0.137415,对负的冲击的反应系数为{-(-0.052095)}+(-0.08532)=-0.033225。因此可以看出,在上海股票市场中,负的冲击的影响大于正的冲击的影响力,这反映了我国股票市场长期以来的大熊市与小牛市的基本特征,即上涨过程慢而下跌过程比较快。

   三、t+1存在的问题

   1.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在股票市场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无法获利,而最好的策略就是抛售然后希望能在低位再买进,从而获利。因此,在市场下跌过程中大量的抛售行为造成下跌过程更加迅速。

   2.如前所述,我国股票市场是t+0.5制度,它使交易者再买入股票后收到交易限制,而在卖出股票时却不受限制,因此交易者出于对交易限制的厌恶,更容易做出卖出股票的交易行为,而对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表现出迟疑,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股票价格下行时的下跌。

   3.由于跟进者在t+1条件下不能抛出,无法平抑上涨的价格t+1的助涨作用由此显现。而同时这也为以后的下跌蓄积了能量。在下跌市道中,短线当日买进后,只能在次日止损,主力只要利用少量筹码,击破关键价位,就能引导跌势,短线多头只能翻空,另外在t+1条件下做空能量不能累积和释放,往往出现阴跌绵绵,少有反弹的特征。

   四、结论与建议;   香港证交所行政总裁邝其志曾称t+0是全球市场的发展趋势,但要看市场情况能否适应才会推出。从目前西方资本市场大多呈现出缩短清算时间间隔的趋势来看,随着交易制度和交易设施的进一步提高,加快资金的流动将成为必然的方向,从技术上看实行t+0已不存在任何问题,当然t+0制度也存在诸如增大投机风险等问题,但这可以通过强化监管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