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档案管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13:55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1

关键词:合同档案归类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2;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26-02

随着各大企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经济活动变得愈来愈频繁,致使合同档案的数量也不断上升。要想实现数量多的合同档案的管理,就必须收集完善的合同材料。同时,进行合同档案归类管理也是十分关键的。就目前合同档案管理而言,多采用分散式归类方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方法因企业合同档案相对分散,增加了合同档案管理的难度。分析企业合同档案存在的特征,结合管理注意事项,不难看出,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方式的选择,更适合用集分式归类法。

1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

要想分析企业合同档案的分类管理,就必须掌握企业合同档案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法律性

人类社会中,合同制度是一种最为古老的法律制度。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合同以法律形式存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合同在合同法的背景下,又赋予了法律效力。合同档案是一种原始记录,其记录内容包括合同变更、签订和终止整个过程,因此,合同档案具有法律特征。

1.2凭证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会引发较多的经济纠纷。合同既是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的凭证,又是法院及仲裁机构处理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依据。因此,合同档案具有一定的凭证特征。

1.3规范特征

合同的签订、变更和终止等环节,必须要在合同法允许的范围内执行,也因此,赋予了合同档案规范的特征。就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而言,合同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订立合同的形式有3种,包括口头、书面及其他形式;内容方面,对合同的当事人姓名、数量、价款和住所等一般条款做了明确规定;还特别规定了合同的格式条款。只有赋予合同法律形式,才具备相应的法律效益。将合同作为档案保存时,一旦丢失某一部分,就失去了合同部分及全部法律效力,难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4相关文件多

企业合同档案既包括签订的合同文本,又包括签订前和签订后的任何一个有关材料,例如,签订前的洽谈、招投标,签订后的变更、解除和签订等。邀请函、招标书、投标书、评标报告、会议纪要、议价单、会签审批表及解除协议等,组成了合同档案,要想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就必须做好合同档案的归档工作。

1.5合同档案数量多

与行政机关相比,一个完备的企业,每年内制定的合同档案相对较多,少则几百件,多则几千件。在这种情况下,要区分两种合同档案的分类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做好企业合同档案的管理。

2合同档案集分式归类方法分析

2.1以集分式归类原则为中心

从旧版及新版电力企业档案分类表来看,主要是依据科技档案和文书档案进行归类,科技档案包括电力生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准备。而文书档案包括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两大方面。在这种归类措施下,既给合同档案的分类整理增加了难度,又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及统计管理。对合同档案进行归类时,要以集分式分类原则为中心,依据《合同法》中无名合同及有名合同的种类,重新制定。

2.2集分式分类表

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适用于企业的有名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款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技术合同,承揽合同,供用热力、水、电、气合同,技术合同及建设工程合同9种。依据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制定集分式分类表,并在分类表中,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依次为60~69号。

有名合同,又叫作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无名合同,又叫作非典型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中,未确定其规则及名称的合同。

2.3分类表的使用法方法

将合同档案分类归档过程中,年度、分类号以及件号共同组成档号,年度为签订合同的年份,与合同相对应的具体分类号码为分类号,件号是在相同年度、相同分类号中,按照合同签订时间顺序制定的流水号。“―”作为代码间裂解符号,代码用阿拉伯数值0~9标注。例如:2014―62―002,该档号表示2014年度,借款合同中的第二件合同档案。

3合同档案归类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把合同方案转交至档案室前,企业要安排一个部门,做好办理合同的相关工作,防止出现办理人员和部门相对分散,无法做好合同材料收集工作。

对合同编号实行统一编制,并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从而有助于合同材料的统计、保管和利用。要按照相关原则编制合同编号。诸如,将合同分为几大类,同时采用特定符号标记,例如物资类可以采用wJ表示。随后依据时间顺序,在类别号里编制流水号。独立性是各个合同编号的特性,一旦制定,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私自更改。采用合同编号排列法,对未移交的合同材料进行保管,从而实现简便、快捷地查找相关合同材料。

移交前,由合同主办部门统一负责收集合同材料,并保管好。相关文件多和合同档案数量多是合同档案的两大特征,因此,合同主办部门在收集合同材料时,要将与合同有关的一切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档案室要监督和检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工作,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确保合同档案的完整性。

合同主办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将年度全部合同材料上交至档案室。有些合同在签订结束后,存在变更、作废和解除等问题,难以确定合同最终办理时间。所以,尽量不要将刚签订的合同转移至档案室。对于此类档案,先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收集和保管,待合同办理时间确定后,转交至档案室。

4结语

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合同方案的归类管理,大多采用分散式归类管理,给合同档案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不利于合同档案的查找和利用及统计管理。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管理来讲,充分利用其管理特性,采用集分式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于企业合同档案的有效管理。由此得出结论,在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工作中,集分式管理效果更好,更加实用,更符合企业合同管理的需求,能够在企业合同档案的查找、使用及统计中达到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林峰.企业合同档案管理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3(20):231.

[2]王志伟.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初探[J].机电兵船档案,2015(4):40-43.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2

关键词: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管理模式;合同化

近年来,随着建设领域的市场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项目管理变得急功近利,建设领域的“三重三轻”现象日益凸现,即重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管理轻项目档案管理;重档案验收前突击整理轻项目建设中对档案的过程管理;重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轻对项目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上述现象导致项目档案管理中通常采取的“源头控制”、“全过程管理”等措施因缺乏约束力而收效甚微。因此,亟须创新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模式,提升档案部门“话语权”,加大对项目档案管控力度,补上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短板”。笔者经过多年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实践和探索,认为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项目档案的科学、有效管理,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即在合同条款中明确项目档案的质量要求、管理职责、违约责任,通过履行合同条款实现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机制。笔者认为,合同化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因如下:

1.1从法定依据分析。《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第4.2款明确规定“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方面提交相应项目文件以及所提交文件的整理、归档责任”。[1]另外,由于合同是联系业主和参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项目实施的过程也是合同履行的过程,项目档案管理作为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通过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来实现。因此,通过强化合同管理来实现项目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具有法定依据。[2]

1.2从业务需求分析。项目档案作为项目建设的历史见证,业主和参建单位都期望进行规范化管理,便于日后查考利用。但由于一些参建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项目档案科学管理的需要,需要建设单位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而建设单位档案部门由于工作千头万绪,不可能在项目档案管理中事必躬亲,需要参建单位担负起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责任,双方互补性强,容易对合同中的档案管理条款达成共识。

1.3从预期效果分析。建设项目的合同涵盖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环保、地质勘测等种类,涉及所有参建单位,覆盖所有建设环节,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每一份档案资料均可以通过合同条款的履行实现无缝管理。不会导致无主档案或责任缺失的情况发生,有利于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和有效管理。同时,因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有效规避传统管理模式缺乏管控手段的弊端,预期效果明显。

2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2.1规范招标文件,为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打好基础。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因多数招标文件很少涉及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导致在合同中增加档案管理条款时,遭到合同乙方的抵制。为此,经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和协调,在项目招标书中增加了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投标方需对档案管理条款进行点对点应答,作为中标单位签订合同的依据,避免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为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2.2固化参建单位职责,为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合同作为固化签约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载体,合同约定的内容直接影响项目档案管理的效果,因此,合同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既要措施有力,又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权责明晰,又要赏罚分明,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2.1质量要求。为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合同条款应对项目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验收、归档工作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①项目档案载体及字迹材料要求;②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③项目档案的整理规范;④项目档案的验收内容及评分细则;⑤项目档案的归档要求。

2.2.2管理职责。合同条款在确定参建单位的管理职责时,应总分结合,职责明晰,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项目档案管理网络,便于参建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监理单位负责对项目进行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在监理合同中明确并落实监理单位在项目档案工作中的监管职责,是实现对文件材料实时监控和全过程管理的关键所在。[3]具体来讲,建设单位负责前期依据性文件及竣工验收后形成的各类文件的收集和整理,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勘察设计文件的收集整理,施工单位负责竣工技术文件的收集和整理,供货单位负责设备随机资料、安装调试、软件研发、功能测试等文件的收集和整理,监理单位除负责监理文件的收集整理外,负责汇总各单位移交的归档文件,并编制移交清册。

2.2.3违约责任。为提高参建单位对项目档案的重视程度,合同应设立档案质量保证金条款。根据投资规模,保证金的比例一般占合同额的0.5%~3%,如果验收时档案综合评定分数在90分以上(含90分),竣工验收后一个月内全额退还档案质保金;如果档案评定分数在60分~90分之间(含60分),则扣除档案质量保证金的30%并要求限期整改;若档案评定分数在60分以下,则没收全部档案质保金,将其中一部分作为聘请专业档案服务机构进行整理的经费。

2.3强化项目法人管理义务,为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建设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法人代表,是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核心,对整个项目档案工作负有组织、协调和指导的总体责任。除做好本身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外,还要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保、供货等单位进行监督、指导、培训、检查等,合同条款应明确项目法人的权利义务:

①审阅监理周报,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应通过监理周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②编制项目档案管理手册,将有关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编制成册,通过多种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提高项目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技能。③邀请行业主管机关档案部门或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项目档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加强过程管控,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④组织项目档案竣工验收。根据合同条款中档案验收评分细则,对项目档案的组织管理情况、齐全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编目整理情况、安全保管情况逐项打分,确定档案验收等级。

2.4严格落实质量保证金支付会签制度,为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提供管控手段。为增强档案质量保证金的管控效果,笔者所在单位采取了质保金支付会签制度,即向参建单位支付档案质量保证金,应履行项目主管部门、财务部门、档案部门三方会签制度,只有三方全部签字同意,方可进行款项支付。[4]档案质量保证金是项目档案管理实践中摸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参建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参建人员的档案意识,提升档案部门在项目建设中的话语权,提升项目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让合同化管理模式切实取得成效,真正体现出传统管理模式不具有的法律约束力、经济管控力等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3.1加强沟通协调。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同很多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在取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建设流程的再造,例如:在项目招标书的编制中增加档案部门会审职责,在合同签订中增加档案部门会签环节,在竣工验收中强化档案部门的组织管理职责,在档案质保金支付中赋予档案部门“一票否决权”,提高档案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话语权,以增强管控手段的有效性。

3.2完善配套制度。单纯采用合同控制建设工程档案质量,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档案业务规范,[5]在项目档案的形成、收集、积累、整理、验收、移交归档等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减少管理的随意性,增加管理的合法性,做到规范、有序,为合同化管理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3.3量化考核指标。在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中应改变“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大锅饭”考评机制,完善正向激励措施,量化考核指标。例如:将项目档案验收结果作为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的加(减)分项目,90分以上增加1分,60分以下扣除1分,有利于相关人员尽职尽责做好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3.4推行项目档案管理后评价。建设单位档案部门应积极推行项目档案管理后评价制度,在竣工验收后审视各个工作环节和做法的利弊得失,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完善作业模式,确保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机制的运行活力。同时,将项目档案管理后评价同合同争议解决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管控分歧和解决争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逐步优化、完善合同条款,促使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日臻完善。

结论:实践证明,建设项目档案合同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档案部门在项目档案管理中的话语权,通过合同管理强化项目档案管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管控有力,为项目档案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参考文献:

[1]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S].

[2]刘海波.合同管理强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做法[J].中国档案,2010(9):50~51.

[3]裴岚.浅议企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J].云南档案,2008(3):25~26.

[4]李金峰.项目文档管理纳入合同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档案时空,2012(8):25~26.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3

【关键词】档案

规范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档案局于2005年6月制定了《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并在全省各机关、企业、科技事业单位、各级档案馆开展了评审认定工作。我院于2006年底通过了四川省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二级的认定。成为荣县科技事业单位中首家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的单位,作为基层综合医院,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

一基本情况

我院于1988年就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下设2个分室,集中保管所形成的各种门类或载体的档案,分别于1989年、1991年经四川省档案局批准我院档案工作达省三级、二级标准,2006年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现有库房面积234平方米,阅览室3间60平方米,办公室面积40平方米,电脑3台,共库存15种门类的档案共444647卷(件、册),每年提供利用档案2000多卷(袋)。

二抓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医院通过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使医院医疗业务建设和发展取得长远进步,同时也对档案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上级贯彻《档案法》力度的加强以及《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四川省医药卫生档案实体分类试行规则》的下达。医院决定下大力气,按照以上规定,抓好档案工作。其基本做法简要概括性为“一个提高,两个坚持,三个规范,四个到位”。

(一)一个提高。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档案是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是方法的汇集、经验的汇集、智慧的汇集。档案工作,档案建设是一个整体,只要各单位重视档案工作,自觉贯彻《档案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提高。

(二)两个坚持。

1、坚持把档案工作列入单位发展规划,档案工作与单位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单位事业发展为档案工作的进步构筑更高的平台和宽松的环境,档案工作的进步又反过促进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国家综合医院评审,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医院需要做好档案工作。

2、坚持把档案工作纳入整体管理,在把档案工作列入发展计划的同时,应更加重视落实工作,使档案工作与各项工作在年初同时布置,年中同时检查,年末同时目标考核。

(三)三个规范。规范档案管理机构、职能分工和业务建设。

1、规范档案管理组织机构,由一名院领导分管、综合档案室组长主管档案工作,各科室负责人为档案资料员,形成了档案管理网络系统。

2、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职能分工。医院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下设2个分室,配备了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和文件材料的收集、档案整理、归档工作,监督和指导档案资料员的档案资料形成和收集工作。

3、规范档案业务建设。按照《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四川省医药卫生档案实体分类试行规则》的要求,一是按照档案管理有关业务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加大了档案管理基础设施、装备、装具等的投入。对业务档案库房进行了扩大调整。二是重视和不断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定和完善了符合该院实际和档案工作人员职责、档案管理、利用、保密、鉴定、销毁、库房管理等制度。制定了《荣县人民医院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大纲,保证了新规则在医院有效实施。三是做到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科技活动、业务工作“三同时”(同时计划、同时检查、同时总结)。有效地保证了档案资料收集及时、完整。四是抓好档案日常管理。明确了各种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的归档立卷时间。日常管理重点是档案库房管理,它是档案人员自觉性的管理、责任心的管理。档案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档案温湿度情况,安全状况等,做到每天检查,常年不断,并天天有记录,确保了室藏档案无霉变、无虫蛀、无鼠咬等受损现象。五是搞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档案工作根本目的是利用。我院搞好档案利用,重点放在档案作用的宣传、档案服务方式的转变和提供服务态度等方面,引导档案信息利用,使其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病人病历咨询等方面收到较好效果。

(四)四个到位。

1、资金投入到位。俗话说经济是基础,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有与医院发展相辉映的档案管理水平。

2、人员到位。人员的投入以及组织起有效的运作,是搞好档案管理必不可少的,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

3、制度到位。档案管理是一项制度的管理。自觉的管理是非常可贵的,但还不够,必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过程。

4、管理到位。管理到位就是工作落实到位。硬件投入了,人员机构到位了,制度也有了,最终靠落实。就是使用上述各要素高效结合起来,有机运转。管理重在过程,抓好过程,才能显现于一时。要重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程管理。

三抓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几大因素。

(一)领导重视是决定因素。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前提。搞好档案工作管理因素很多,组织机构、挑选人员、资金投入、规范管理等都重要,但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认识到位了,工作重视了,办法就有了。因此,领导重视是搞好档案工作决定性因素。

(二)档案工作人员是关键因素,挑选好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综合档案工作人员是搞好档案管理的关键,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繁琐、单调、清苦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二要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三要淡泊名利,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四是要一丝不苟,甘于吃苦。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4

abstract:thearchivesareoneoftheassessmentindicatorsforthefinalacceptance,goalrealizationandpowergenerationandgoodqualityofthepowergridconstructionproject.Facedwiththenewsituationthatpowergridconstructionacceleratingduringthe"twelve-Five"period,weshouldfurtherraiseawarenessoftheprojectdocumentationmanagement,incorporateditintotheprojectmanagementprocess,strengthenthewholeprocesssupervisiontoachievestandardization,standardizationoffilemanagement.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档案管理

Keywords:powergridconstruction;projectfiles;archive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084-02

1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建设现状

“十二五”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电网将建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地区电网联系紧密、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其中,一是要加快推进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省内东部大型煤电化基地及风电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和合理消纳;二是要加强500千伏电网与特高压工程的协调对接,完善东部500千伏送端网架结构,保证东部煤电化基地电力可靠外送,完善西部500千伏电网结构,建设西部第二个500千伏输电通道,加速推进500千伏电网向建三江等地区延伸;三是不断优化220千伏电网分层、分区结构;四是加大城乡配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五是加快电力生产运行各环节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六是加快建设荒沟抽水蓄能电站,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高达300多亿元。

2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电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建设管理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公司重要的国有资产。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竣工验收,而且对于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和优质工程评优,档案都考核、评选的指标之一。面对着电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形势,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直至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切实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在新的形势下,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适应项目建设发展的新,更好服务于公司的“两个转变”、服务于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必须在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意义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实现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达到齐全、完整、准确的要求。

3新形势下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思考

3.1应进一步提高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认识

3.1.1电网建设项目档案是指电网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采购(含招投标)、勘测、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竣工验收及试运行全过程中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纸质、光盘等不同载体的全部文件,也就是说,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的形成牵涉到上述的各个单位或部门,确保这些文件材料全部归档,不仅仅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而且与这些文件材料形成的单位、部门和人员密切相关,最为关键的应是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将其纳入项目管理程序,纳入“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管理[2]。

3.1.2为了提高相关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以及项目档案管理部门有责任进行档案管理意义的宣传和进行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种宣传与培训的对象不应只限于档案管理人员,应扩展到相关单位或部门的主管人员以及相关的工作者,使档案意识深入到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让大家意识到档案管理是全员参与,人人有责;每个部门、每个工作环节都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在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以更好地实现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意识。

3.1.3为了确保依法加强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宣传与培训的重点内容应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GB/t11822-2008《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档发[2006]2号文《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以及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文《国家电网公司输变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及《国家电网公司输为优质评选办法》(2008版)的相关条款。

3.2必须明确项目档案归档时间国家电网公司及下属单位的项目建设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内工作后1个月内,向项目法人和建设管理单位移交项目归档文件。①参加项目建设的各施工、监理、调度等单位需将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规范整理,项目档案在竣工投产后1个月内移交到建设管理单位。②设计单位必须按项目档案的管理和工程进度同步的要求,将通过审查、审批后的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的文件材料整理组卷,1个月后向建设管理单位移交。在项目竣工投产后,设计单位根据竣工图的编制要求进行项目的施工图编制,并在两个月内将竣工图提交施工、监理单位审核签章。③采购机构(招标机构)、物资采购供应单位在完成环评、水保、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材料)等招投标及签订合同、技术协议、设备监造等工作后1个月内,将形成的文件材料移交到物资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中心),由物资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中心)按要求,组织有关单位整理、组卷并向项目法人移交或向项目法人委托的建设管理单位移交。

3.3必须以合同保证档案的移交

3.3.1《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应纳入电网建设管理程序、工作计划及合同管理。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时,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有关提交项目档案的责任[2]。”,即要求在签订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合同时,应明确各方提交项目档案的套数、整编、移交范围、移交时间及电子文件等具体的责任。合同对于双方或多方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协调手段,将档案移交纳入到合同管理中,进一步地使档案管理走向了法制化轨道,必然对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发挥良好的保证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是“依法治企”的一项重要内容。

3.3.2为了充分发挥合同的作用,除了各参与合同起草、签订单位应注意到对项目档案管理、移交的责任外,应主动邀请档案管理人员参与招投标文件、合同等关于档案管理、移交条款的制定、审核以及合同谈判,切实保证能明确规定对档案的要求、相关条款的详尽,同时应在罚则中明确占质量保证的比例,保证档案管理部门参与合同支付控制。通过合同管理,制约档案形成的主体,进而确保档案标准的统一和档案管理的提高。

3.4明确责任,各负其责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涉及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也就是说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也是档案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办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明确地规定了项目法人、建设管理单位以及包括设计、监理、施工、调试、采购(含招标)、物资供应及运行等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职责,要求各单位建立项目档案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将项目档案工作纳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中[3]。

项目法人负责建设全过程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性工作,管理或全权委托建设管理单位负责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当项目范围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建设管理单位时,项目法人应明确一个建设管理单位,其他建设管理单位为配合协调方,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档案工作。电网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管理体系。建设管理单位、各参建单位及物资采购、供应部门应遵循“谁形成,谁负责”的原则,完成各自职责范围和合同规定的整理、归档及项目档案的编制、移交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落实责任,首先要明确责任,必须使有关领导、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在档案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中的责任。一提到档案工作,人们往往单纯认为这只是档案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份内的事,却忽略了自身的责任。为了治疗这种通病,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必须加强对有关领导、相关及工作人员的宣传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只有涉及档案管理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明确了责任、负起了责任,才能保证顺利地完成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等各项工作,才能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保管、利用。

3.5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为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各参建单位能认真地履行自己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必须建立相应的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监督机制。一方面,监理单位应切实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监理范畴中,承担起对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日常监督工作;另一方面,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各参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或委托建设管理单位债权负责档案管理工作,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应对各参建单位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应对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的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3.6应做好项目档案验收工作项目档案验收时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①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家档案局提出验收申请,并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的验收。②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各区域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的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省档案局负责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验收结果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4]。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由建设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项目建设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②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所采取的控制措施;③项目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与归档情况;④竣工图的编制情况及质量情况;⑤档案在项目建设、管理、试运行中所起的作用;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前,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根据国家有关项目档案验收的要求进行自检,并在项目投产后3个月内向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织单位报送项目档案验收申请表。凡档案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验收组应提请项目法人或建设管理单位于项目竣工验收前,限期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安排项目档案的复查工作。整改后复查仍不合格的,项目档案验收不予通过。

参考文献:

[1]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2]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5

一、中外电子档案管理理念比较分析

(一)国外电子管理理念

目前,一些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电子档案管理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大多采用前端控制和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指导电子档案的管理。电子档案前端控制,是基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可以划分为设计、形成和维护三个阶段)提出的,指档案管理工作要再电子档案的形成之前就进行介入,贯穿于整个运行和归档管理过程中,建立起统一标准、相对独立的运行模式,从而保障电子档案真实性和完整性。前端控制理念更加注重文件从孕育到生成的整个动态过程,强调文件跨时空的保管和利用,同时强调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各环节责任上的连续,以及电子文件管理中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前端控制理念要求对电子档案的管理要从源头上进行把握,以相互之间关联的视角看待电子档案,在系统设计阶段就要把可能的管理功能纳入其中,以免造成后期的资源大量浪费。该过程对于电子档案管理意义重大,改变过去分环节阶段性管理为协同管理,而协同的关键在于预测后序可能出现的问题使之提前得到解决,尽可能把电子文件各阶段的管理要求放在系统设计阶段予以考虑,来实现功能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全过程管理理念要求对电子档案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者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都要进行管理,对各个阶段的管理活动进行控制、管理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追求信息资源的最佳效益。

(二)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理念

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实践中奉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整合的管理理念,即针对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各自不同的属性以及特点,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进行一一对应集中统一管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电子档案具有接收方便、归档及时、信息存储的密度高、存储的方式多样、共享性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对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依赖性强、信息易丢失、易被无痕迹更改等缺点。纸质档案具有载体性能相对稳定、保存时间长、内容不易被修改等优势,但具有文件形成的周期长、检索不便、整理难度大、存储密度小、共享性较差等不足。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进行整合的管理可以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关系。目前我国实行电子档案归档时将相同内容的纸质档案一并保存,这样既可以保存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纸质档案,又可以充分发挥电子档案在检索、利用等方面的优势。

二、中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一)国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国外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和档案馆集中管理模式。采用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有日本,而美国和澳大利亚则采用档案馆集中管理模式进行电子档案的管理。机构自行分散管理建立在文件连续体理念的基础上,是指电子档案存放在档案形成部门。部分机构设置档案室来负责接收、管理各部门档案,或者只负责管理机构历史档案等。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避免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相互分离,把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整合到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档案馆集中保管模式,即将应归档的电子档案及其载体集中保管到档案馆。根据文件的生命周期对文件进行管理,对于处于现行使用阶段的文件由文件形成机构进行保管。而对于失去现行使用价值的文件交由档案馆进行保管来避免文件生成机构因为其失去暂时的使用价值而对其疏于保管造成的资源破坏,也不利于档案的综合利用。美国于1998年开始启动美国电子文件档案馆项目(eRa),该项目是由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专门针对联邦政府电子文件的持续采集和长久保存而开发。电子文件档案馆将作为集中永久保管文件的专门机构,在电子档案管理链上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在协调全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方面发挥着枢纽的作用。2005年文件属与著名的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于2011年完成了eRa基本的系统建设和数据准备,2011年9月与iBm建立合作,标志着eRa开发阶段的结束进入操作与运营阶段,文件属还制定了《eRa运营与维护工作草案》对开发商在该阶段的任务进行了部署,还要求大部分美国联邦机构工作人员使用该系统对文件和档案进行管理与移交,公众则可以opa检索系统对收录的电子文件进行检索。

(二)我国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我国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中,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采用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大多采用档案馆集中管理模式。电子档案管理方式主要采用双套制,即将具有重要凭证作用和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采用电子和纸质两种载体同时存储和管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的《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档案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也必须将电子档案以相应的纸质档案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三、中外电子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比较分析

(一)国外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美国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也比较健全,因此,选其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美国法律法规对政府、组织和个人的电子档案信息都做了相关规定。美国电子档案相关法律中主要代表性法律有以下一些(见表1)。

(二)我国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经过党和政府以及档案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已经逐步将电子档案管理纳入法制化进程。我国电子档案相关法律中主要代表性法律有以下一些(见表2)。而后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等。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6

普遍存在着地位不合法的问题由于我国的档案工作特别是新中国的档案工作是从机关档案室的工作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大环境下,单位内设档案机构的地位是否合法并不直接影响其职能的发挥,单位内设档案机构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在档案界,长期以来都是将单位内设档案机构(档案处、科、室、馆)作为档案工作的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来看待。这一点在档案学理论、法律法规和档案工作的实际工作中都有所反映。1.1在理论上,已将单位内设档案机构作为档案组织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国家全部档案和全国档案工作,必须设置全国规模的档案机构进行管理。各机关的档案,由机关内设立的档案室(处、科)集中管理。”[5]1.2在法律法规上,将单位内设档案机构作为依法应存在的机构明确赋予了其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如《档案法》第七条,《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九条又进一步明确其履行以下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二)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三)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四)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1.3在整体档案工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档案工作行政规章中也将单位内设档案机构作为单位内部必须建立的一个机构来要求并赋予了其相应的工作职能。如《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第六条要求“机关必须建立档案工作,成立相应的档案工作机构。不需要建立档案机构的机关,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档案人员。机关档案部门受办公厅(室)领导”。第四条“机关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是:(一)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二)负责管理本机关的全部档案,积极提供利用,为机关各项工作服务,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三)中央和地方专业主管机关的档案部门,应根据本专业的管理体制,负责对本系统和直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第二十七条“科技档案工作必须按专业实行统一管理。国务院所属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应当建立相应的档案机构,加强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第二十九条“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要设立直属的科技档案机构;小型企业、事业单位可以设立单独的科技档案室,也可以设立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统一管理的档案室,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管理。各单位的科技档案工作,由领导生产、科研的负责人或者总工程师分工领导”。因此,在以往的档案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都将单位内设档案机构(档案处、科、室、馆)视为一个合法存在的机构来实施管理并赋予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但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依法行政、政事已分、政企已分的大环境下,来重新审视和考量单位内设档案机构,就会发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除少数按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的《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的要求已获得批准或备案的档案机构是合法存在的机构之外,因档案机构属于单位内设机构不在《组织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工商登记管理条例》调整的范畴。又因其多属于办公厅(室)领导下的机构,也不在单位《三定方案》的调整之列,没有明确的职能配置和机构及人员编制。所以,单位的档案机构多数都不是合法存在的机构。因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普遍存在着地位不合法的问题。

2单位的内设档案机构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没有行政管理权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资格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因单位的内设档案机构多属于办公厅(室)领导下的机构,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它不是一个实际合法存在的机构,它要行使管理的职能,则必须依托它的上级机构办公厅(室)或所属机关,并由所属机关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同时内设档案机构又不是一级社会组织,不具备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资格,因此,单位的内设档案机构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没有行政管理权。

3单位的内设档案机构因不具备行政相对人的资格,不是档案行政管理的对象

以往在档案系统,无论是业务指导、执法检查或其他形式的档案行政管理活动,往往直接针对的是单位档案机构,这实际上是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错位”,是搞错了管理的对象。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而单位的内设档案机构不是一个实际合法存在的机构,因此,它不仅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同时也不具备行政相对人的资格,不是档案行政管理的对象。档案行政管理的对象应是该单位而不是其内设的档案机构。单位内设档案机构不是档案行政管理的对象。

4区域化属地管理与条化垂直管理并存的法律依据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7

关键词:医院档案医疗档案档案体制档案制度

1.医院档案管理

医院档案管理是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医院档案,同时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作为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着无法代替的作用。所以,明确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有:医院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医院档案的保管工作;医院档案的质控工作;医院档案的统计分析工作;建立规章制度、集中管理的工作。随着医疗工作的进步,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原则、理念、方法等都需要适应新时展的要求,树立新的管理意识,变革陈旧的管理理念,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医疗事业进步和谐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已经成为必须。

1.1医院档案的前端控制

医院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即在医院档案形成之前采取有效行动,控制与医院档案形成密切相关的各种要素,为医院档案形成的标准化、规范化作准备,是确保医院档案真实、完整的有效策略。把医院档案文件可靠、安全、完整的措施附加于文件形成过程中,可以有效防止其他环节对医院档案的破坏。医院档案的前端控制是文档全程管理和一体化控制思想的具体体现,能够以更科学、有效、合理的原则对以往的档案进行流程重铸,前端控制的有效开展是医院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

1.2医院档案的实体和信息管理

医院档案的实体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做好前端控制的前提下,开展医院档案的接收、整理、统计、保管、检索等工作。实体管理是整个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

医院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以信息管理思想为指导,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组织和利用服务工作。在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医院档案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必须按照医院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特点和规律行事。

2.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医院档案管理机构是上世纪八十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和档案室的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出现均是近些年逐渐形成的,医院档案管理体制和流程仍然不够科学和完善。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以及对医院档案利用范围的扩大,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病日渐突出。目前管理部门无法对医院档案产生的过程实行全流程监控,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监管和专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2.1人员配置方面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只有二十几所有医院档案管理专业的中专,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在办好中等专业教育基础上创办了高等专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但这仍远无法满足新时代医院档案管理的需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对医院档案的发展和转型是一大障碍。同时,在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编制方面,人员编配普遍不足。按《全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统计专题学术会议》中的规定:一般300床配4位档案人员,每超过100床位递增一人的编制,已经大大低于国外的发展水平。我国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编制少,工作任务重,职称无法晋升,很难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也难以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2.2管理体制方面

首先,医院档案管理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医疗机构体制的变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范围内医疗体制开始市场化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给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要求。

其次,医院档案管理的体制已经难以应对新型医疗机构的出现。伴随着医疗机构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到长足发展,多种新型医疗机构的出现,民营医疗机构、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和合资医院等的出现,也给医疗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合作医疗”)是近些年来国家为改善农村就医条件,让农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一项重要的工程。同样,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逐步开展,参保人数的增加,档案的数量也会快速增长。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工作是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的管理科学化,尽快步入管理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将成为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民营医院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然而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档案工作相比仍滞后太多。许多民营医院管理的随意性过大,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更加薄弱。民营医院的医院档案也是经营过程中形成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维护民营医院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因此,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档案规范管理力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实体管理方面

首先,医院档案实体管理规范化程度低。医院档案的形成涉及医院业务的任何一个环节,目前造成档案规范化程度低的表现要有涂改现象严重、丢失和损缺现象频繁发生等。按照规定,上级医师可以修改下级医师记录的内容,医师因笔误或上级医师审查需对内容做出修改时应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认。但当前医疗档案被任意涂改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为了经济利益私自改动欺骗患者;二是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时,为逃避责任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涂改、伪造医疗档案。同时,医疗档案的丢失和损缺现象亦很严重,医疗档案的缺损是造成目前医院在纠纷中败诉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医疗档案管理部门权限限制,医师重医疗、轻档案的意识一直存在,医务人员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来不及写病历,或者因医生或者患者外借而致使有些医疗档案被丢失。这些行为对医患双方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

其次,医院档案实体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虽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院医疗档案的书写、保管等作了具体规定,但一此具体问题的处理无据可查。特别是保管期限问题,保管期限及分类鉴定规定模糊。比如,卫生部规定住院病历保管期限是30年,但对于30年以上病历如何管理并没有规定。事实上全国各家医院,各地政策规定的标准均不统一,有的保管期限甚至低于30年,有的地方保管期限可能是永久保存。这样使得医疗档案实体数量繁重,具有科研教学价值和反映不同时期医疗业务、医疗管理水平的原始文本的医疗档案得不到有效保存,医院成为堆积医疗档案的仓库。

2.4电子医疗档案管理方面

随着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电子医疗档案出现在医院档案管理的领域,成为医院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档案以其网络传输、信息共享、资料完整、快捷方便等特点,实现患者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它包括患者的个人一般信息、医生对患者下的医嘱、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医疗过程的全面信息。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随之增多。比如电子档案中的身份识别问题,影像资料如何处理的问题,网络现代化中的档案保管安全隐私问题等,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电子档案的信息如何保障其法律效力。我国目前对于电子档案的数据文件尚未纳入民法和刑法的法定证据形式范畴,也就是说电子医疗档案不能作为独立的证据,其效力值得怀疑。

电子医疗档案是医院档案发展的一种全新模式,但是真正做到完全的电子医疗档案应用和管理,其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如何建设电子档案是一个问题,同时还要求在立法上有所配合从而使得电子医疗档案的拥有合法化的途径,提高其证据效力。

3.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思考

在医疗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从管理体制和模式上对医疗档案管理进行改革和突破,意义重大。

首先,要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实现医院档案的集中管理。在医院档案质量控制上,应对档案的形成者提出具体性要求的同时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医院工作中的大量信息进行全面系统收集和整理,从源头控制医院档案质量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在医院档案真实性控制上,通过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制度等方式保证其证据价值的存在,保证医院档案的客观性,不能有捏造和虚构。在档案全程控制上,将文件的形成、整理、归档等各个业务工作内容进行统一设计,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形成和归档过程进行监控,以便达到医院档案整体优化的目标。在人员培训上,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建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从多方面发展各种形式的医院档案管理教育成为必需;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档案内容规范化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医院档案文件的内在质量。

其次,要从完善管理制度入手。近年来,我国医疗档案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但这些法规中除了一些医疗档案管理方面的基础内容外,均没有相关医疗电子档案等专章专节论述。医疗档案的法制化管理,就是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制度以规范医疗档案管理的机构建设,建立有效的医疗档案管理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和约束机制,保证医疗档案内容真实有效,保证医疗档案得以妥善保存和充分利用。制定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医院档案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彼此之间的衔接,完善管理制度就是要使医院档案的管理能够相互协调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成效。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医院也越来越认识到患者权利的重要性。所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依法管理,做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法可依”,逐步达到医院档案管理法制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蓉,吴峥华.病历档案新变化探讨[J].北京档案,2003(3).

[2]徐洁.病案管理在解决医患矛盾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02(2).

[3]刘彩虹.加强医疗档案管理维护医患双方权益[J].兰台世界,2005(10).

[4]李俐.病案档案管理中的安全隐患[J].陕西档案,2004(1).

[5]曹印专.试论病历档案的保管期限[J].中国档案,2006(10).

[6]张丽萍.怎样规范医院病历档案的借阅[J].丽水学院学报,2006(3).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8

医院综合档案室建设是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如何建设成能够涵盖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三个院区文书、基建、设备、科技、荣誉等多方面档案信息的综合档案室,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作用,是新时期石家庄市四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1.档案室面积受限。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河北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妇产医院,年门诊量80万人次,住院量3.6万余人次,年分娩近2万人次,遥居河北省各医疗机构之首,是省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医院之一。但由于医院地处市中心,占地面积不足12亩,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档案室规划面积较小,发展空间受限。

2.医院档案用房不固定。随着医院各项业务的发展,特别是二胎政策的放开,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次与日聚增,为了保障医疗业务用房,行政用房全部改造为医疗用房,档案室随之迁移,同时由于档案资料不断增加,档案室管理难度增加,服务水平受影响。

3.档案室信息化设备不完善。各院区档案室分散,档案室设施较简陋,虽然医院很重视此项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改进档案室设备设施,但终因环境受限,科技、设备等档案不得就近单设档案室管理,增加人力物力,事倍功办,档案室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受到制约,档案综合管理缺乏深入研究的基础环境。

二、对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由于综合档案管理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普遍存在重视临床病例的档案管理,而忽视综合档案管理现象,主要表现:一是在年度目标管理工作中没有将综合档案纳入医院管理体系中;二是医院投入到综合档案管理的资源不足,现代化设备配备不足,档案库房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

2.档案管理执行权限界定不清。我院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相对独立的管理状态,没有形成共同管理的工作架构,如设立综合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收集鉴定小组、销毁鉴定小组等,以致除档案部门以外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权力执行的内容、范围界定不清。

3.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目前我院部分档案资料散落在各职能部门各自保管为主,医院只制定了院内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办法和未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档案分类编号方案,管理较分散。首先,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切合实际具体化,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档案管理职责理解不清晰。其次,没有规范综合档案收集标准和范围,许多本应纳入管理的档案得不到完整的保存,甚至在人员岗位变动时,由于工作交接不清至档案资源流失。最后,没有统一的档案目录标准,职能部门只是根据各自的理解和使用习惯对档案资料进行简单整理,造成医院档案目录不统一,查找困难。

4.档案工作效率低。首先,档案工作与个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工资等不挂钩,人员积极性差,尤其是职能部门档案兼职工作人员对综合档案管理工资制度和知识关心程度不够。其次,档案管理人员未及时掌握档案管理的新知识,综合管理仍沿用传统方法,造成收集的档案资料可利用率低,档案查阅时间长等问题。

三、解决办法及措施

2016年5月,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家庄市四院新院区已完成主体建设,新院区总建筑面积128000平方米,规划、设计及建设省市一流的科学化、现代化的综合档案室已列为医院重点工作计划。因此,针对目前医院综合档案建设及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1.完善综合档案管理组织架构。要建立综合档案管理办公室,根据医院管理架构建立由各职能部门共同组成的档案管理组织,列出档案组织的不同职权,明确考核量化标准,逐级逐人落实,确保档案各项规章制度执行顺畅。建议成立“综合档案室建设项目攻坚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由院办室、设备处、基建办、科教处等处室主任为成员,重点研究综合档案室的建设项目,把档案的收集、保管、移交、利用等集中管理起来,指导、督促各部门按时、按质、按量移交档案资料。

2.提高综合档案管理意识。要采取各种方法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各项活动提高医院员工对档案工作配合度和支持度;其次,主动为医院决策层提供有价值的档案数据,加深医院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建立档案管理奖惩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管理专、兼职人员的年度考核成绩挂钩,提高相关人员对待档案工作的热诚度。

3.健全完善综合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一套健全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分工办法,明确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职责、权限和移交流程等;其次,医院要形成完善的综合档案工作手册,详细列明各门类档案定义、收集范围、目录标准、保管期限,方便职能部门区分档案资料,保证医院的历史能在档案中得到真实、全面的记录和延续。

4.强化综合档案室软、硬件配备。组织参观学习国内先进档案室建设与管理经验,并结合医院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综合档案室建设方案,按照《国家二级档案室建设标准》、《石家庄市单位机关档案室建设的一般要求》,确定综合档案室选址、建设标准,科学合理设计档案室。同时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标准优化硬件及软件设备设施的配备,确保综合档案室可容纳三个院区档案保管、检索、利用,实现三个院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加强档案队伍建设,做好档案知识培训及岗位练兵工作,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岗位职责清晰。

5.加强综合档案电子化建设力度。电子档案是新时期档案建设的重要内容,医院在利用好电子档案的同时严格按照电子档案管理规定,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力度,首先,要按电子档案归档要求,既快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和办法,明确电子档案管理要求,规范电子档案移交要素及格式;其次,利用现代化技术达到电子档案可认证的目标,例如二维码技术、电子印章等,确保电子档案唯一性、真实性;最后,按音频、图像等区分电子文件存储载体,并按年份集中备份,确保档案保管质量。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9

一、城建档案整合存在的问题

1、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清首先,由于我国城建档案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单位众多,加上各单位之间职能和权限划分不明确,极易引发各级部门之间档案管理权限方面的矛盾。其次,城建档案产生于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并由不同单位对其进行保管,且既有集中管理,又有分散管理,加上不同单位职工素质、档案保存条件和执行监督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极易造成城建档案的缺失和损毁,破坏城建档案资源的成套性。

2、缺乏社会导向,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城建档案工作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涉及各类企事业单位。部分城市规划档案、建设施工档案、设计档案和管理档案都分别保管于不同单位,由于其内容杂、距离远、公开程度不同和保管方式不一等原因,导致城建档案缺乏社会导向,档案信息资源交流闭塞,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完全被社会共享,造成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极低。

3、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监督力不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建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级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建档案管理法规也不断健全和完善。例如中央颁布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部分地方也颁布了城建档案管理办法等,都对城建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做了不同程度的规定。尽管如此,但是针对法律法规而产生的城建档案管理的执行力和监督力却不强,从而导致城建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都不高。

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对策

1、结合城建工作实际,开展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我国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涉及范围广、档案类型多、管理结构复杂,因此在建构整合模型时,要充分考虑实施的理念模式,以突出重点、找准角度和循序渐进为原则展开。有关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施模式主要涵盖从局部整合到整体整合、从初步整合到完全整合、从横向整合到纵向整合再到立体整合以及以实体整合为辅,信息整合为主等四种实施模式。在具体的城建工作当中,我们应以实际为基础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服务目标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服务。

2、合理整合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明确信息来源要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首先要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储备,为此,要注重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搜集和整合,确保各类信息资源的可持续性,不断为城建档案信息增添新的信息元素,做到城市建设发展到哪,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就开展到哪,最终为我国城建档案资源整合工作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

3、立足用户需求,实现城建信息资源的整合城建档案信息的整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存放和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为此,应努力搭建领导组织结构模型,全面了解城建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为用户提供提前的定制服务,全面构建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城建档案集中式管理策略的实现,实现信息服务产品对用户输出,最终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目标。

合同档案管理方法篇10

关键词:企业合同;档案管理;归类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随之不断的提高,合同作为人们维权的重要依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与运用。企业合同的定义是,在一个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经济项目的目的,通过相关法律条例,由公司法人或相关负责人与其平等的民事个体之间的共同设立的及可变更也可以终止的民事的权力与义务之间关系的书面合同。在企业之中合同档案是企业的经济项目活动中产生的,记录这一项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的重要凭据就是企业合同,也是企业维护自己权益的关键凭证,其档案的归类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合同档案管理的特点以及其内容

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其涉及的经济项目活动也越来越多,加上企业维权意识的加强,所产生的合同也日渐增多,要想管理这些合同就要合理化的进行归类存档,为其能更好的为审阅者更方便快捷的查阅这些资料,收集和整理合同材料就是其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其归类整理也是其重中之重。就目前而言,合同档案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整个档案库中归类到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之中的分散式管理归类法,这使得查阅有些困难。档案的管理基本要求按照企业运行情况和其管理方式来制定合同的内容。

我国最早的法律依据,在现如今更是市场权益保护的法律凭据的重要组成方式,它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有明显的法律特征,有很强的制约性。在合同进行的内容里面都是根据相关法律来进行的,否则将会受到制裁,正因为这种法律制约力使其有有力的凭证。[1]对于合同的甲乙双方,合同是重要的法律凭证,使得其在形式之前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规范的合同是运用书面的形式进行内容拟定,实行的合同技术资源的系统和真实可行的证据,其中包括:鉴定报告、责任书、技术合约等一系列操作来完成的,再按照当事人的要求进行拟定。

二、企业合同档案中出现的问题

(一)不利于的合同档案统计

现如今还有一些企业,在经济合同制定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对方的严格审查,轻信一些“熟”人的口头承诺,仅仅只凭借对方一个通知单就进行物品的交易,这样以来对方一旦失信,就会引起纠纷,从而影响公司的利益。另外一些企业虽然拟定的合同,具有一定规范性,但是其合同内容可能会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这样很可能陷入诈骗当中。其中关键的就是,这样口头和不规范的合同收集起来相当困难,企业合同文件过于分散,经常会出现查找不清楚和丢失的问题,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得公司利益受到损害。

(二)企业合同过于分散

企业在合同签订之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档案规划和监控措施,导致合同的法律依照不高,也使得履行率非常低下。其主要的表现就是对要进行变更的合同文件没有及时处理,合同文件没有及时传送,使得整个合同档案管理出现了混乱,归档没有进行分类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得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档案管理部门或是相关责任人都没有在进行关注,企业合同的效率不高,其查找困难,有一部分原因是合同的档案管理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排查,这也正是工作效率不高造成的,这也是其中必要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合同档案不重视

档案管理除了在合同的有效期内进行能对合同双方进行制约和行事权力以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企业经济项目有效档案证明,其能在企业疏通管理流程制定计划等一系列的行动中为其提供帮助,企业之间的合同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劳务合同还能起到抑制员工流失的作用,和维护员工的劳动价值的重要作用。[2]但是就实际来说,企业合同在根本上没有起到其相关的作用,无论是员工或是领导都对其不是很重视忽略了其本身的意义,使得合同的查阅力不高,因为其不重视所以合同档案的管理一直没有被整改,还存在着很大的不完整性。

三、企业合同档案的归类管理的必要性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合同越发的重视起来,企业合同档案的归类管理合理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上文提到,一般的企业都是采用分散管理文书档案中的方法,这就给日常整理文件带来了非常大的不变,下面是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合同规范化

合同的相应负责人应了解正常的合同程序,规范合同的形式,必须起到合同材料搜集的齐全并保管和移交给档案部门,从合同的特点可以清楚的知道,合同必须有全面的关联材料,不可随意拟定,应该按照标准的合同规范走,这样可以减少企业与相关主体的纠纷情况。档案部门也要随时进行合同档案的整理与归纳,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公司要制定相关的规定,每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同的审查以避免可能发生的情况。[3]

(二)合同的归类原则

企业正常的档案管理,是将其分散到档案管理的两大类型当中,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改革与创新,根据每一个企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合同分类管理,其中包括在每一个档案分类中对合同进行单独分类,建立单独的归档处理,打破以往过于分散的合同归档,也可以按照《合同法》合同种类的相关规定进行合同归档管理,这样档案就清楚明确了。

(三)建立合同意识

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对合同必须重视起来,建立合同确立意识。档案管理人员也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知到合同是公司企业发展关键,也是企业发展的记录者。其应该对合同进行精细规划,可以对合同进行统一的编号处理,每一份合同都有自己唯一的标号,方便查找与保管。

四、总结

企业合同档案的归类管理是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必须要严谨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终结,找出其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提供最佳的法律凭证,从基础的材料收集入手,对其加强管理,对每一个小的环节的精细把控和合理的运用都是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然而企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忠卿.电力企业产品档案分类管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4):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