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十篇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十篇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6:44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1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师范院校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途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方案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探究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关系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84-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加强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内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大批相关人才在各个教育岗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以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为依据,通过有效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理念,制定与其目标和理念相适应的课程教育体系和评估考核制度等的人才培养管理内容[1]。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目标为依据,通过有效运用其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理念,制定与音乐教育目标和理念相适应的评估考核制度和课程教育体系等人才培养管理内容。(二)类型。1.传统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传统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一种以专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2]。一直以来,在传统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虽然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素质养成规模也比较小,并且已不能满足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长久以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人才评估标准、教学定位、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不是依据音乐教育的专业特点来制定的,而是沿用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我们知道,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和专门的音乐人才培养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专业的音乐人才主要是要掌握与之相关的专业音乐技巧,强调的是培养“专才”;而音乐教育专业更多的是要培养具有“通才”的人才,也就是说,所培养出来的音乐教育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有关讲、授、弹、唱、奏等多方面的专业音乐技巧,还应储备一些诸如社会、历史和自然科学等其它领域的知识。但是,传统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些方面还是较为缺乏的。2.创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我国各高等师范院校也都积极地对传统音乐教育才人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明确现代化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创新与改革,从而积极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强化音乐教育专业诸如理论与实践活动等的师范性特点,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认识[3]。因此,在创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音乐教育知识,还要掌握诸如历史、自然科学和人文等知识内容,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养。进一步讲,就是要转变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重视公共理论知识教学和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公共基础知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复合型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复合型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适应了复合型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而所谓复合型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一种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素养和应用素养等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复合型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提高其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学能力,重视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专业领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一)内涵。对于课程设置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如w.H.Schubert认为课程设置是有关单位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不仅包括在规定时间内所安排的课程,也包括课程论述;而廖哲勋教授则认为课程设置指的是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与安排[4]。因此,所谓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就是指高等师范院校对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立与安排。(二)意义。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等的具体体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有关院校办学定位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方案[5]。新时期,各高等师范院校若要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对其课程设置进行不断的改革。这主要是因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而其核心问题也对培养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三、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专业人才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是其专业属性和特点的具体体现。(一)课程设置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相关工作者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践内容等进行了规划。一直以来,各高等师范院校为实现音乐教育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都在掌握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属性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与其专业特点有关的课程设置内容,并且依据其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对其有关专业科目进行合理地配置与安排。(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课程设置内容的重要手段。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其培养方案中细化内容的具体体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实现与完成必须采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径[6]。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实现。因此,为顺利完成其课程设置,有效实现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就必须依据课程设置的内容,合理选择与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三)课程设置的内容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关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课程设置的内容是依据其专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因此,作为其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课程设置为其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合理选择奠定了基础。否则,缺乏课程设置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空洞无物的。(四)人才培养模式是课程设置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包含的各种教育教学和培训实践等方法都是课程设置内容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一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实践指导性较强的、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种缺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即使符合了其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所有要求,也是得不到顺利实施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就是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否则,若是不顾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即使在形式上完成了课程设置的内容,也达不到人们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五)课程设置内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具体体现,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体系在内的等等课程设置都是符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的,而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利完成课程设置内容的主要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内容对于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养成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课程设置的内容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六)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设置内容的更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情感培训等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够对其知识和技术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创造,从而对课程设置内容的更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四、结语总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角度讲,课程设置的内容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讲,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对课程设置内容的更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陈燕翔.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02-204.[2]张艳.建构科学合理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音乐创作,2011,(03):168-169.[3]王州.创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谈“三类课程合力论”与“三维教学实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音乐,2015,(08):59-61.[4]聂安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5,(12):144-145.[5]宿鲁雁.独立学院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5):29-31.[6]李晶.议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2012,(06):51-55.作者简介:张强(1987-),男,河北遵化人,硕士,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系助教,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唢呐。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2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在高职艺术教育中,要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就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对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优化、拓展、外延和深化,逐步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艺术专业教学设计模式,让艺术人才对社会适应程度得到提高,让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符合程度得到提高。

一、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1.高职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现今的教育思想观念注重素质的培养,要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学生主体价值。而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构建的培养模式单一,这种模式不利于高职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不符合已经变革了的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必须进行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多样化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

2.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定型化范式确立

构建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依据是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坚持高职教育大方向的前提下,呈现出多样化。

主体的多元化――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因此,确立高职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规格应当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学校和文化艺术等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内涵的层次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级: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模式的实践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因此,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以及实践形式等紧密联系,通过这些途径,在艺术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能力核心”的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创建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以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高职艺术教育中内容方式体系的改革

1.科学的专业设置

高职艺术教育能否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其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艺术专业设置是否与生产结构的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高职艺术教育要较好地为本地区文化经济建设服务,必须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切实掌握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变化,随着时代的需求灵活调整,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专业结构是否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是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因此,艺术教育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口径宽窄适宜,既便于调整又相对稳定。

高职院校在艺术专业设置方面,还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其专业方向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专业能力”是高职艺术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设置的专业,应符合本地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对口的、有特色的艺术人才,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支持,从而推动本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果所设置的专业不符合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即便专业办得很好,质量再高,培养出来的人也无用武之地,不仅为国家造成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学校办学活力也会受到严重制约。

2.合理的课程设置

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普遍推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作用,多途径、多形式地进行。通过“双向选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学生就业面;通过增加选修课,增加艺术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艺术创新学分,增加第二课堂活动,来打破课程的传统的系统性概念,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减少总学时,减少必修课学时,有机结合第一、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中的本体性得以实现。

合理的高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应该像苹果的核、肉、皮那样,形成一个由学科内核、学科肌肉、学科表皮共同构成的知识体系。优化高职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要求来完善,使之具有“厚、宽、活”的特点。艺术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内核主要应该由基础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能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等)构成;中间应由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及具有一定专业方向的一组专业限选课程构成,如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声乐等课程;表皮应由一些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任选课及讲座构成,学生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选择。

3.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高职艺术教育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如果不在微观层面上对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那么再合理的课程设置也只是一个缺乏真正创新内容的空框架,因此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根据修订好的教学计划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梳理,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重新认识、解释和设计。如高职艺术专业教学法课程,可在建立微格教室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综合训练教学新模式”,强调“教、学、做”,即“理论指导、技能训练、能力转化”三位一体。其次,在梳理和重新解释、设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广泛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总结经验,增设一些新的课程。

4.重视艺术实践

高职艺术教育应遵循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艺术实训,升华专业素质。艺术实践是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证,给学生打造了发挥和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一个平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艺术实践能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提高专业技巧、增强心理素质。通过多次教学、实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逐步提高艺术学生合格的专业基本素质,并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升华。

三、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

当今,教育领域正发生着一场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的革命。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在高职艺术教育中,构建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递权威转变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辅导者、高级伙伴和合作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完成职业能力的提高。

高职艺术教育教学设计模式可以表示为:艺术职业岗位(群)要求――艺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够用的基础课――必需的公共课,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提高学生从事艺术相关职业能力的目的。此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突破了“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单一模式,体现了“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念。具体而言,这个过程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首先,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要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了解艺术及相关行业的基本情况。应主要包括本地区艺术行业的宏观背景及行业内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艺术技能水平,对第一线艺术人才和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等,并据此作出准确的市场分析。

其次,根据“有效需求”原则,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着手识别和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相关的专项能力,进一步分析与艺术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艺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特色上找准位置,以便有选择地确定本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岗位工作。

再次,进行有关的艺术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与分解,这是高职艺术教育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艺术综合职业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要创新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艺术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教育或艺术相关职业的能力,从而让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在不断变革,社会对高职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就不能一成不变。构建新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注重内容方式体系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保障体系的完善。作为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要遵循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规律,借鉴国内外高职相关艺术院校的经验,主动探索和实践,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3

关键词职业素养;课程化;中职学校;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7)05-0028-05

职业素养教育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2012年开始教育部分批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各地方和学校纷纷开展基于专业教学标准的地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校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工作。相关文件中关于“人才规格”一目,明确提出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即把职业素养作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衡量一个职业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关于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

明晰职业素养的内涵,是开展职业素养培养相关研究的起点和基础。虽然职业素养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从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理解依然存在分歧。对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和应用可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职业素养,是将职业素养进行全面概括。例如,裘燕南等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1]。这种广义的概念界定由于不需要进行细致的分类辨析,在理论和使用上都比较方便,因而得到大量应用。但因其语义宽泛,不利于人们深入具体讨论。

狭义职业素养,是将职业素养概念特别限定于排除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等教学培训内容之后的倾向性因素。如黎光明等认为职业素养主要是指从业者的精神文化潜质,是后天养成的且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彭娟等提出的职业素养培养要素构成中,具体涉及到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等方面的内容,都是单纯以精神文化的形式描述[2]。也就是说,狭义职业素养是把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表现出来的职业能力等剔除后,仅把人的精神方面的综合内在因素定义为职业素养。

这种狭义的概念界定,突出了职业素养培养的价值取向,与目前有关政策文件表述和人们习惯语境相一致。例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3],其中的职业素养是指精神品质方面的,也是目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本文探讨的职业素养取狭义界定,即不包含专业知识、技能,而是特指精神层面,具体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4]。以此为依据,确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内容的基本结构。

本文所述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是指把学校职业素养教育建设成课程[5],即在基于对新时期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厘定基础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借鉴课程教育之长,按照课程的形式对职业素养教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以期改善和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二、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开展的职业素养培养实践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归结如下:一是内容概括抽象,缺乏针对性。学校还未形成针对专业的较为具体的职业素养内容,多采用抽象、理想化原则来要求学生,使培养的学生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二是培养方法传统,缺乏实践性。目前学校不少教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培育与现实职业活动割裂,教学低效。三是落实方式单一,缺乏全程性。学校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索,往往停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增设一门或几门课程上,未能有意识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四是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整合性。学校对如何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更多地停留在理念上,缺乏顶层设计,导致教育教学活动各施各法,课程教学、德育管理、顶岗实习等没有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合力。五是校企之间未形成职业素养培养互动机制。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可操作的、有效的参与方式,导致学生缺少职业活动实践平台,学校难以突破职业素养培养的瓶颈。

以上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校和教师要努力解决的。实践证明,学校要落实培养目标,需要依靠课程,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和平台。同样,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有效落实,也必须以课程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因此,学校需要通过职业素养教育n程化,才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使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得以系统化和规范化。

(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可行性

1.政策文件为职业素养纳入课程实施提供指引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其中对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尤为重视。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把加强职业素养教育作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6]。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提供的专业标准编写框架中,有关人才培养规格方面,要求明确列出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的“职业素养”目标[7]。以上这些文件精神,为学校和教师开展职业素养目标、内容和实施研究提供了指引。

2.校企深度合作为职业素养课程实施提供有效平台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指导相关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推动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8]目前中职学校广泛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倡导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形式,注重在真实工作情境中以职业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教育教学,这既使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的活动体验和锻炼下,有效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基本策略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过程,就是开发并形成职业素养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建设过程。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职业素养要求,但也具有某些相同的素养要求。结合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本文将职业素养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都应该具有的素养,是职业人共性的要求,称为基础职业素养;二是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需求确立的职业素养,是对某一行业、职业岗位从业者的特定要求,具有行业特点,称为行业职业素养。

(一)总体规划:系统确立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

1.基础职业素养目标的确立

基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是共性的培养目标,主要源于学生需求的研究,同时也会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这方面的培养目标,往往已经比较集中反映在现有的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关文件中。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了科学定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9]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上文件要求中可见,当前中职教育的基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应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道德培养,同时,注重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因此,查阅并研究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关文件并进行归纳,同时结合传统教育经验,基本能掌握并提炼出较全面的基础职业素养目标。

2.行业职业素养目标的确立

行业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行业、职业特征的品质。行业职业素养目标主要源于对行业企业需求的研究,主要通过企业调查,根据专业对应职业群的主要职业活动的需求进行归纳[10]。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对应的职i有网络客服、电话客服、网络推广助理、运营助理等,这些职业岗位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商业意识和就业、创业的抗压能力”。一般来说,行业职业素养集中反映在企业文化中的规范、标准等方面,所以,调研中除了重点关注人力资源方面的要求外,还应了解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并从中归纳更明确具体的行业职业素养目标。

(二)目标引领:全面建构职业素养培养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从以往有关职业素养培养效果欠佳的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在于目标比较模糊,内容比较随意,职业性、针对性不足等,因此,需要在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引领下,选择具体的课程内容或参考标准[11],以保障培养质量。一般来说,职业素养课程内容的选择分两步走:首先根据所确立的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然后考虑所选内容对中职学生培养的有效性和重要性进行再次筛选,从而全面建构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框架。

1.基础职业素养内容的构建

依据“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基本结构”,将基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中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进行分类和细化,构建适合中职学校的“基础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要素”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12]。

该框架中各内容要素的选择,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文件中有关中职学校德育目标要求,也整合了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经验,突出当前中职学生特点和教育实操性。其中大部分内容要素在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中都有一定体现,已有比较完善的课程资源。当然,各学校在课程开发中,可以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增减和细化。

2.行业职业素养内容的构建

行业职业素养是具体到不同行业、职业的具体要求,其内容标准直接指向行业职业活动,因此,行业职业素养内容取材的依据是职业活动[13]。内容建构思路如下:

首先,全面收集具体的行业职业素养要求。具体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基础职业素养培养内容要素出发,相应地收集和归纳行业、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行为习惯表现;二是结合行业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将所对应行业、职业群的主要职业活动中涉及的品质、行为习惯等要求具体化。例如,“乐于沟通”是共性的基础职业素养要求,但具体到不同行业、职业,对沟通的具体要求会不同。如电子商务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沟通,通过调研分析,要求做到“普通话标准流利、语言规范、声音甜美,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对所收集的行业职业素养进行有序梳理。即参照“职业素养培养内容基本结构”,从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等方面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形成行业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即内容标准。

最后,依据内容标准开发学习内容。由于行业职业素养是各专业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因此,需要开发相关学习资源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目前,有关行业职业素养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比较成功的做法是采取案例形式,即将从职业活动中提取出来的职业素养内容以直观和形象的案例方式进行阐释。由于行业职业素养内容是从职业活动中选取归纳的,切实体现职业活动要求,因此,所选取的内容既能使学生与职业世界的认识和经验建立联系,又能较好地实现企业对人才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提高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

(三)合力实施:打造多途径融合培养格局

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化的关键环节是有效实施职业素养培养。当前中职学校职业素养教育主要采用“外加式”和“渗透式”为主[14],不足之处在于比较随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为此,首先要明确职业素养教育的特殊性:一是职业素养教育不能抛开中职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而单搞一套,而是要让职业素养教育融合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以此获得生长和发展;二是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职业素养的形成是观念意识树立、情感态度形成、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这四个过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结果,而职业素养的各种行为表现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即职业素养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教育行为。基于以上特点,在开展职业素养教育中采用“融合式”,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目标的融合,即将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分解融合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目标中;二是内容的融合,即根据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特点选择针对性的职业素养课程内容,使其融合成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三是教育途径的融合,即要改变以往将职业素养教育仅作为一门课程或某一个阶段突击教育的旧观念,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为导向,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的优势,尤其是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方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把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特点,融合相应的职业素养要求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职业素养培养首先要融合到学校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尤其是要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优势。目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普遍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融合相应的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学习,实现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发展相互促进。而在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中有丰富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资源。因此,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特点,把职业素养要求具体化并融合到各课程教学中,从而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供了水到渠成的优势。另外,尽管单独设置职业素养专门化课程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但便于学校开展课程实施和进行针对性素养训练,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专门化课程以提高培养的针对性。

2.Y合学生德育管理工作,建立多样化素养养成训练载体

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重点在日常训练。因此,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注重将学校各项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相对接,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和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习惯相对接,实现职业素养培养与学生日常管理有机融合。同时,通过各种德育主题活动,建立多样化的职业素养养成训练载体。例如,通过竞赛活动强化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文体活动强化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实践创新精神等。

3.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营造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员工良好的行为及企业的环境等。学校要围绕优势专业,引进与专业对接的优秀企业文化及职业精神,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便于搭建以职业素养为主题、形式新颖、学生参与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4.加强学生职业活动体验,培育和践行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职业素养的最终形成离不开真实的职业活动。在校企合作条件下,为给学生提供更多职业活动体验机会,比较有效的是“仿真式”和“实境式”。一是实训课程“仿真式”培育和践行职业素养。职业学校的实训室基本按照真实的职业情境进行改造,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开展相关职业活动,并将有关职业素养要求纳入实训课程的教育目标,使其贯穿学生实训过程,从而为学生形成并践行职业素养提供条件和保障。二是顶岗实习“实境式”培育和践行职业素养。顶岗实习使学生处在真实职业情境中,为学生践行职业素养并提升学习效果提供真实平台。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将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分解到顶岗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指导、及时教育,帮助学生在真实职业情境中践行和提升职业素养。

(四)评价促进:校企合作开展职业素养评价

开展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职业素养课程的实际效果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便于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各要素,促进职业素养课程建设。目前学校对如何开展职业素养的评价普遍感到困难,而校企合作开展评价,能较好地突破学校评价的瓶颈,发挥评价功能。

首先,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共同制定评价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内容和考核方法既能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实际,又促进企业更深层次地参与到职业素养培养中,更好地能发挥企业实践平台优势,从而使学生素养较好地反映用人单位的需求。

其次,构建多元评价模型,实现“以评促培”。根据职业素养评价标准,将评价目标分解成以课程、德育、实践项目等若干评价载体,构建多元评价模型。各个评价载体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在校内课程教学和德育中突出对学生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等要求;在企业实践项目、技能竞赛等环节突出对职业行为习惯等要求。通过多元评价,既便于学校全面落实职业素养的目标和要求,又便于引导学生尽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和明确素养要求,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和培养职业素养的积极性。

再次,校企共同参与评价,突显企业人员作用。参与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人员既要有学校教师,也要有来自企业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尤其是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要以企业考核为主、学校考核为辅,对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企业鉴定、实结等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课程化的优势在于为职业素养培育提供明确的目标、内容和评价依据,能进行有效的实施和监控,实现职业素养培育的系统化、规范化,切实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实效。但是,教育实践也表明,职业素养教育课程无论如何系统打造,培养方法无论如何创新,决定培养效果的关键还是内因。因此,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世界,激发内在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裘燕南.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0-12.

[2]黎光明.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8):l25-127.

[3]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职成[2015]6号.

[4]康世斌,唐佩.职业素养概念再辨析[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1-36.

[5]许亚琼,徐国庆.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教论坛,2009(21):52-54

[6]国务院.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通知[Z].国发[2014]19号.

[7]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Z].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8]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通知[Z].教职成[2011]6号.

[9]教育部.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Z].职成[2014]14号.

[10]许亚琼.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职教论坛,2010(25):15-18.

[11]王振洪.确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系统格局[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3.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4

从学校层面来看,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培养五个方面。

1.培养方式

地方高校高等工程人才培养应当注重“专才”为主、“通才”为辅的发展策略,注重满足地方需求,在培养方式上应重点考虑针对性和灵活性,多层次多方位相结合。比如,学校除了招收普通非定向化工专业学生外,还可以与企业合作,设置定向班,采取定向、非定向相结合的方式。另外,在现有校企一一对应的定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完善,开拓多家企业与学校联合定向培养的新方式。这样的联合定向培养方式,将使培养过程既能充分发掘校企合作的潜力,有效利用不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取长补短,还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锻炼机会,拓展视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培养质量,更重要的是引入适宜的竞争/淘汰机制,同时妥善衔接其他培养方式,给学生和企业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这种带有竞争性的双向选择的定向培养模式,必将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2.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确定与培养方式密切相关,不仅要协调专与通,还要兼顾质量和效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方向性强,要求培养方案需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而非定向培养则需要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大方向上,创造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方案,给予学生更多不同发展方向的选择机会,兼顾较高的专业性和较大的发展自由度。目前,有些高校所招的定向生,虽是与企业合作培养,但校企合作培养的优势仍未充分发挥,仅定向协议和假期企业培训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素养。应当更充分的利用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和工程经验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吸纳和发挥企业的长处,弥补和完善学校工程背景的欠缺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在培养方案方面需打破常规,不仅要校企共同制定,还需校企合作共同完成培养过程,以保证培养的质量。这样既能充分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同时又能加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使得学生能更快的融入企业环境,此外,半工半读的培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除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外,一些地方高校还与知名重点大学合作,采用“1+2+1”模式,精选成绩优异的学生开展联合培养。选派学生赴重点大学联合培养这一举措,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也主要体现在第一学年;一旦为期两年的外派优质生源被选定派出,剩余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明显下降,榜样的缺失也直接增加了剩余学生后续学习、管理的难度;同时,两年培养返校时已是大学四年级,联合培养的引导作用很难惠及其他学生。因此,与这种“1+2+1”联合培养模式,尚有较大改进空间:首先,外派优质生源联合培养应当控制规模,榜样在精不在多;其次,一次性连续两年的外派联合培养时间实在有些过长,可以考虑一次一学期或一学年、间隔轮换培养的方式。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抽象、单调、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通病,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工科教学内容明显脱离实际。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工程技术的更新换代步伐越来越快,不少技术尚未应用成熟就面临淘汰;同时,工程师所面临的工程问题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特点,这些都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应具有时效性、应用型、关联性特征,要求教师需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同时还需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紧跟科技发展的方向。此外,在公司文化、企业管理、职业道德、工程研究和项目开发实践活动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应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着手,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例如,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但该课程内容却在过去几十年间没有明显改进,片面强调专业基础知识而忽视新技术新理论的应用,必然造成人才培养与时代脱节。因此,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尚需进一步调整完善,应当站在更宏观的工程的角度,看待和组织教学内容,增强课程与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贯通,从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切入专业基础教学。

4.教学方法

工科课程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强、应用性强、理论性强,单纯灌输式教学将学生置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教学效果差。在这方面,国内外的工程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广泛的、建设性的改革和尝试。目前,正在国际工程教育领域实践推广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正是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倡导者。它提倡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过程环境基础上的工程教育,即强调以项目实现为教育的组织原则。结合化工专业的学科背景和应用方向,可考虑设置工艺开发、设备设计、过程优化与合成、过程控制、生产管理与调配、技术经济评估等主题作为专业培养的载体,通过对各主题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来安排和组织教学,使学生的专业学习能紧扣主题、有的放矢,既做到贴近工程实际,又做到学习实践的系统完整、有始有终。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问题教学的引导性、案例教学的启发性、项目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教学的应用性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性,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5.师资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的师资培养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工程背景,高校工程专业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然而这与当前我国高校高等工程教育教师专职化、学术化、理科化的现状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地方高校为了快速提升专业水平及知名度,不分专业性质差异,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高等级科研项目,产生了错误的导向。究其原因,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水平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因此,师资培养方面的首要任务,是政府和学校须尽快调整相关政策,引导专业和人才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地方高校还需积极联系企业,采用挂职、兼职、科研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工程专业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第三,积极引入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高等工程教育,并结合自身师资状况,着力培养和打造理论、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育人才,为高等工程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保障。

二、结语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5

1.1课程设置基础化,着重强调通才教育

目前,大部分国家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偏向文、理科课程相互结合的综合化编排,这样有助于新学科和综合性课程的发展。而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在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来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三个方面,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埋下伏笔。

1.2课程设置选修化,即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大部分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倾向于实践化设置。然而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院(系)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院(系)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和地区环境进行课程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人才市场输送满足要求的体育人才。

1.3课程设置国际化,个性化

每个国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特色课程的设置;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除了开设常规运动项目外,还可以选择性的设置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目前,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实践课不在局限于竞技运动项目,还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医疗、娱乐、休闲和野外生存等课程中来。

2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健身职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呼唤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受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小学教育对于体育教师的能力越来越看重,这时候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这个大背景下,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才能灵活的应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基础教育在课程功能的转变特别明显,主要有如下四个发展趋势:从以往注重学科内容的介绍,转变为关注学习者实践,这样使得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从以往目标计划培养,转变为吸收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从以往的单一教材来教授知识,转变为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个因素的整体优化;从只注重显性课程的培养,转变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同等地位进行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在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会有相应的改变。所以,合格的师资力量就是要求师范院校给中小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能力强和素质高等综合能力。这就给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积极配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快教学改革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是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关键。

2.2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呼唤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机遇,能加快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目前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这就使得高等学校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科技知识的不断更新,新学科不断出现,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方式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个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组合课程不断加快更新,学生对于课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技术条件有了多种多样的需求。

2.3终身教育思想的呼唤

目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进行职业更换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大部分国家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理念,开始向“终身教育”转变,而“终生学习”的思想肯定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等教育要反思过去“一次教育享用终身”的理念,以及学科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此同时,要在时空上告诉学生他们进入高校学习不是接受教育的最后一次学习,而是教会你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有助于自己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健身职业课程方案的构建

3.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应该是在教育思想与观念不断更新的基础上来实现的。通过发现以往教学思想与观念中的不足之处,对教育思想与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使其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在更新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和发扬以往优秀的地方,并对一些跟不上时展的教育思想与观念要予以剔除。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改革就是对现行的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育思想的改革有助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如“加强素质教育”就要求全面的培养目标、综合的培养模式和协调的培养过程,“终身教育”就要求进行阶段和持续的过程培养方式,并且还要设置基础和有效的教育内容,“注重个性发展”就要求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更加自主的培养环境。

3.2深化课程体系

建立培养人才课程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五个内容:一是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基础和全面;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四是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五是强调终身学习。课程体系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从中也可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在许多收集到的信息中,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结合现状给体育教育专业理清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在这个社会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学习终身化、经济全球化和教师教育开放化的大环境下,社会的需求总是稀缺的,只有不断的提高人才素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着手,去深化体育教育健身职业课程教学改革。

3.3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迫切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最迫切的内容。为此,我们提出了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思路、方式方法和实施方案,并在一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

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把设计实践作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手段,以设计为主线,把设计应用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各个人才培养环节着重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是以设计为主线,应用多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材的内容、开课前的预先培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课外作业的内容和完成的方式方法、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实验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课外辅导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各个教学环节着重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应用研究型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且设计合理的课外设计作业体系和成绩考评体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及其它各方面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

1.教材内容的改革。目前大多数教材根据其编著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特别偏重于理论论述,对系统设计部分只做大略的介绍,学生使用起来不易入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初学者或系统设计水平较低的本科生使用,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另一类特别偏重于技能的应用,缺乏理论的论述,实践不能与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非常不适于本科生教学,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时我们不得不选用几本教材,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为此,我们把系统设计思想引入到教材内容的编写过程中,编著一套以系统设计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别突出工程实践的实用教材。

2.增加开课前预先培养环节。传统的教学内容缺乏这一环节,每学期开课时,任课教师首次就课程相关学习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很难快速进入状态,尤其是对于设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能掌握简单的设计知识,教学质量很难全面提高。为此,增加开课前预先培养环节,在每门课程开课前,我们利用课程授课前的一个假期,在相关教学班级选拔3-5人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养,使其深入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设计技能。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及传帮带,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设计兴趣,一点带面,全面提高班级其他学生的设计能力,把简单的课堂沟通改变为课前沟通、课堂沟通、课外沟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了相互沟通的能力、互帮互助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本着教育的根本宗旨,充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大力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1)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把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设计型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及本科生参与科研等多种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其设计能力。

(2)大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正确的认知能力,增加其学习的动力。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感恩教育、自信心的培养、对未来信心的培养、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用本专业已毕业的事业有成的同学及其他典型人物作为其学习样板等等。通过思想教育,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等,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自信心逐步树立。在感恩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感恩父母,增加其认真学习的压力;感恩老师,增加其认真学习的动力;感恩同学,增加其认真学习的活力;感恩任何人,增加其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3)进行全面的能力培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自信心增强的同时对其进行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培养其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建立班干部、小组长、课题组长等组成的多层次管理小组,由学生管理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其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设立两个设计题目,有两个班组相互pK,在互动中锻炼其团结协作能力;互帮互助,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友爱能力;沟通能力,在与老师沟通、与同学沟通的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沟通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

(4)重点进行设计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综合设计能力。通过若干个前后呼应、循序渐进的实际设计作业,对学生设计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全面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资料查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硬件设计能力、软件设计能力、系统调试能力、数据测试能力等等。

4.课外作业内容和完成方式方法的改革。以设计为主线,应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设计合理的课外作业及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设计过程中彻底掌握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5.考试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考试思路,由“考核”改为“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合理的成绩考评体系,让学生掌握自己成绩的主动权。学生成绩为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设计作业以及综合设计等成绩的总和。传统的课外作业全部由设计作业取代,以设计为主线,应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设计合理的设计作业和合理的设计内容,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彻底掌握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用综合设计取代传统的靠死记硬背才能取得高分的卷面考试,使学生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轻松、愉快地进行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成绩评定时,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力求公平、公正。学生成绩是动态变化的,完全透明的,随着课程的进展,学生可随时了解、掌握、并控制自己的成绩。尽可能做到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不下一番功夫肯定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各个教学环节务必全力以赴,对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竞争意识,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6.实验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一般为演示性、验证性和操作性实验,基本上能够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但也存在着诸如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验操作走过场等问题,很难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的目的,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成效。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改革突出的是以设计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主,通过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完成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书写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全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树立严谨的工作、科研作风和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

7.课外辅导内容和方式方法的改革。在课前沟通、课堂沟通、课外沟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中,与开课前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预先进行培养环节一样,课外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及时跟踪学生动态、及时进行辅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本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只是一小部分,大量的是课外设计作业和课程综合设计的设计。设立email热线和电话热线随时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个别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地向所有同学进行深入的讲解,帮助他们快速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1.把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应用到教材的内容、课前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作业的内容和完成的方式方法、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实验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课外辅导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及其它各方面能力,为学生将来顺利进行毕业设计、寻找工作、踏入社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把系统工程思想较好地应用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综合设计及实验等课程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3.增加开课预先培养环节,把简单的课堂沟通改变为课前沟通、课堂沟通、课外沟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点带面,切实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设计兴趣,进而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4.应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设计出一套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前后呼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外设计作业体系设计方法,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设计过程中彻底掌握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该作业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兴趣,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5.改变传统的考试思路,由“考核”改为“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学生不用考试,没有考试的压力,解脱了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的烦恼,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轻松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以设计为主线,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施成效及进一步思考

本教学改革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实践已经结束,得到了学生的极高评价。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精神面貌、设计能力及其它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适用于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对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任一学生来说,如果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每学期选择一门课程按照这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实践,到大学毕业为止,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其它各方面能力肯定会达到较高的水平,为他们成功踏入社会,成为高质量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如果经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对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培养机制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程科技人才研究专项”成果(10JDGC011)、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

张东阳,沈阳理工大学装备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马星国,沈阳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教授。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2]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3]朱高峰.工程教育中的几个理念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4]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2]高原,等.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网.

[3]张典兵.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内容职业化

[作者简介]段伟红(1982-),女,山西平遥人,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学。(陕西咸阳7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资助引进人才项目“幼儿家庭玩具调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XSYK32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40-02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三年制初中起点中专学前教育、三年制高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四年制本科学前教育和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在这四种模式中,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以其就业形势好,进入领域早而吸引着广大中考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严峻就业压力形势下暴露出来种种问题,有必要对五年制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职业化问题进行研究。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的必要性

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在此背景下,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逐渐被学历教育所替代,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教学方法单一,管理方法僵化,课程设置死板。这种单一的、封闭的、僵化的培养模式下设置的相关课程显然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从用人单位角度考虑,大多数单位希望雇佣“招之即用”的学生。调研数据显示,企业最希望招聘的学生具备学术性、职业性和事业心,这也正是柯林的“三张通行证理论”。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来讲,需要从培养学生职业化角度入手。职业化也可以理解为职业化能力。日本著名学者、企业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职业化》中提出,职业化包括职业形象、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四个部分。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意识,是立其“德”,职业形象和职业技能就是强其“技”。只有德技合一,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西北地区5所涉及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的院校教师、学生分批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3份,其中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上学院有4所主要采用学科型课程模式,其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满足社会的职业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忽视职业道德建设

就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现有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包含了文化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文化课主要有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等,专业课又分为专业理论课(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教学法等)和专业技能课(乐理、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体操等)。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课程内容安排似乎很合理,但是从社会对职业需求的角度来看就大有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缺乏职业道德类课程的设置。近年来,有关媒体相继报道了幼儿教师的各种虐童现象,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背后都突出地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幼儿教师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然而现有的课程中并未涉及有关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但职业道德本身的内隐性和自律性又决定了用人单位无法及时发现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另一方面,课程内容相对狭窄,不能满足其职业的需求。学前教育包含的范围很广,从教育对象来看,包括了胎儿、婴儿、幼儿;从教育内容来看,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从发展状况来看,包括了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由此看来,与学前教育有关的职业不仅仅是幼儿教师,还有胎教中心、早教机构、特殊儿童训练与康复中心、儿童读物出版社、学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87.5%的学生认为现有的五年制专科学校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设置的。这样的课程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备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能力,而无法从事相关职业。如只能讲课但当不了管理人员,只知道怎样教3~6岁幼儿但不知道如何进行0~3岁的早教,只会教正常儿童却不知如何面对特殊儿童……

(二)课程设置统一呆板,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据问卷调查显示,92%的学生和87%的教师认为现有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固定的统一模式,包括文化课和专业课(即理论课和技能课)。但事实上,学生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在社会上适合从事的职业也不尽相同。可见,针对幼儿教师一种职业设置的统一课程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学前教育各种相关职业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部分学校也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例如,早期教育指导与培训、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幼儿园管理等,但由于是选修课,并未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仅仅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已,还是不具备从事有关职业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实际脱节,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就必须加强实践,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也要求其必须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但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校有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非常少,主要表现为教育实习和见习。实习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才进行,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短短几个月的实习就能完成的。问卷调查显示,82%的学生认为学校给予实践的机会比较少,需要提供一定的平台。长此以往,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并不能很快地适应幼师及其他相关岗位。

三、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的对策

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应该加强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内容职业化的研究。重点从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校企合作实践等方面进行构建探索。

(一)改进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是在初中基础上的五年制,这一层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论功底欠缺,但专业功底较好。因此,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专业培养应以“2+2+1”模式和“梯次实习”方式为基础,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实践锻炼。“2+2+1”模式,即在五年学习的时间分配上,第一、二年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本技能;第三、四年主要学习专业知识,通过开设实践课,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五年主要进行岗位见习和实习支教,重点培养其专业能力和其对从事职业的认识。“梯次实习”方式,即在五年学习时间里,把实践内容穿插融合进每一学年,从第一学年的每学期一周教育见习,逐渐递增到最后一学年的全年实习和支教。而且在见习与实习内容的安排上,每学期应有所不同。通过改进培养模式,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实践,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设置以多样性与选择性结合为标志的课程体系

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也在不断更新。以幼儿教师为例,过去更多需要从业者具备看护孩子的保育技能,而如今则不仅需要保育技能还需要教育技能。不仅如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和自由的时代,更换工作、多部门兼职、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也变得极为普遍。这就要求学生拓宽知识面,具备从事一类或几类工作的能力,追求职业综合化的目标。因此,学校应加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该专业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些职业增设能够满足其需求的课程内容。如“学前儿童早期教育”“育婴师”“儿童营养与保健”“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儿童读物编辑”“儿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等。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课程设置上要依据培养目标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立足学科特点,构建“六大模块”。模块一:公共基础课程。主要解决理论功底薄弱的问题,夯实学生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模块二:职业道德课程。包括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社会伦理道德等。模块三:专业理论课程。包括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概论、早期儿童发展、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模块四: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是以操作性为主的基本技能类课程,涵盖了弹、唱、跳、说、写、画、玩等组织教育活动的专业教育技能,包括美术、舞蹈、音乐、英语口语、玩具制作、计算机技能、健康教育与活动设计、社会教育与活动设计等课程。模块五:教育实践课程。包括军训、教育见习、实习支教、毕业设计等。模块六:素质拓展课程。主要是体现学生特长的实践课程,可包括保育技能、特殊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等,这部分主要是选修课。当然,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要尽量避免范围过广、过宽,实现课程的精细化、微型化,增强课程方案的灵活性。

(三)改变以理论为重点的传统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对理论性较强的共同课目和基础课目的考核上,采取“统一联考制”,即集中考试,教考分离,流水阅卷;在对专业技能的考核上,采取“目标牵引,分级实施”的方法,即将基本技能按照教学目标分为若干级别,具体化到每个学期达到什么等级。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唱、弹、说、跳、画的基本技能。还要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如英语四级证、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国家教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育婴师等。对于教育实践课程,在学生毕业成绩的分值分配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实践不合格,就不能毕业。实践课的成绩由其实习单位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判定。实习成绩获“优秀”者,学校可登记在就业推荐表中,从而给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

(四)促进以校企合作为模式的教学形式

企业是最终的用人单位,也是学生未来的归宿,没有任何人任何单位比他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需求。所以,学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应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必要时请用人单位的有关人员来校讨论,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内容才能更有针对性。不仅如此,学校还应拓宽合作单位的类型,不能把目光仅局限于幼儿园,还可以与托儿所、早教机构、教育局、出版社、电视台等相关部门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方向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要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就近与幼儿机构及其他单位加强联系,积极协商建设多种形式的实习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慧君,陈丽娟,谢坤.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探析――基于我校三年制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J].理论导报,2012(1).

[2]黄友珍.我国师范院校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9

【论文关键词】: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能力 创新 培养

【论文摘要】:如何运用远程开放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多样化,中国高等教育应构筑怎样的能力目标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目前,当代大学生能力素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弱,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何运用远程开放教育资源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课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以加强学生的交流、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以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3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二、改革课程体系

积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适应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从一次性就业转向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教育,解决教学内容的陈旧及教材的滞后,体现多元趋向教学的特点,又便于实施学分制管理;既考虑学生的学历教育,又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指导思想,实现“与国际接轨、与行业接轨”的改革目标。实现此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课本内容及课堂讲授是难以达到的,而内容丰富多彩的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能弥补此不足。为此,高校教师应能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并能整合于日常教学中,改变讲授信息容量小的局面。

三、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构建一个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与全面性。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客观物质世界,引导他们去探索新的知识。

其次,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为此,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各种远程课程教学资源,弥补课本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前沿的学科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利用Ftp、Cai授课、专题讨论、综合课程设计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

四、构建基于校园网(或院系网站)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先要从改变教学方式入手,而新的教学方式的实现,又依赖于自主学习服务系统予以支持。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激增,导致职业的更新频繁,这就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解决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时间、接收能力和理解有限与知识激增的矛盾。为此,应积极开发基于web方式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利用互联网中巨大的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平台,拓宽学生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突破传统授课的时空限制。

五、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现有的考试方式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给教师适当的权利,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综合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考评。

其次,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各高校应对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与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部级或省(部)级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创新实践活动中作出成绩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相关课程。

最后,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质量的知识质量观,构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为民,刘大信,杨伯龙,等.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文件夹”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

培养教育主要内容与方式篇10

关键词:公安院校素质教育考试改革

一、公安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指在先天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和体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它是个体在完成一定的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清楚受教育者应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对于公安高等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政治可靠、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公安人才为核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身心健康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公安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人民警察作为一种特殊职业,肩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在公安部“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战斗力”的总体思想的指导下,对公安院校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公安院校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公安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还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素质教育实施中考试改革的思路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公开、公平、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传统的教学活动中,闭卷考试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这种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尤其是公安高等教育所包含的各门课程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单一的考试方式无法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早在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要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他还指出:“考试改革是涉及我们整个人才培养很当急的问题。”因此,考试改革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

公安高等教育活动中,教师通常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拟定试题,学生在考试前通常寄希望于教师划定考试范围和重点,根据课堂笔记,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不少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应用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无法取得实效。为了确保素质教育在公安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全面实施,不仅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要改革考试方式,确立“以育人为本”的考试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考试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教与学效果的阶段性总结,学生通过考试能强化公安实战能力;教师通过考试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

(二)科学设计考试内容

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不能完全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内容,还要涵盖学生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多种学习活动和实践训练活动,使学生通过考试,强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提高和培养自身的公安实践能力的理念,从而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效率。考试内容方面,科学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试题,并加大考核综合素质和公安实战能力的知识内容所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