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游戏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56:17

趣味游戏活动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游戏活动;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37-02

众所周知,一切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当前初中化学课堂上,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学生除了对新奇的化学实验比较感兴趣,在学习其他内容时,还是缺乏活力,只是被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参与程度比较低。如借助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既可以活动学生的手脑、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趣味游戏,引发化学学习兴趣

趣味游戏,顾名思义这类游戏的突出特点就是生动有趣,是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引发探究兴趣的有效方式。初中化学教材设计了很多实验,既包含各种化学知识,也包含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的实验材料。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成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老师为了活动学生的手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目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开始新课,先给学生分组,发放火柴。“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划火柴的小游戏,一起来当一回卖火柴的小女孩,看看哪个组能让自己点燃的火柴燃烧的时间最久,哪个组就赢了,没有动手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火柴燃烧的时间更长一些。”学生们一听这样的游戏,兴趣高涨,跃跃欲试。小组同学之间先进行讨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了一些延长火柴燃烧时间的方法,最后进行尝试。然后老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演,点评。学生们在不断地尝试和与同学的讨论中,已经获得了有关燃烧条件和本质的一些信息,形成了比较感性的认知,为接下来学习燃烧相关的知识做好了准备。

由此例可以看出,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游戏活动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在趣味游戏中,学生们的探索欲望被激发,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可以充分体现化学学习的乐趣发现学习的快乐。

二、借助媒体游戏,创造化学学习条件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化学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不仅提供了诸如多媒体这类功能齐全、效果优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丰富了化学学习的软件资源,充分发挥了媒体设备形象直观的优势,让化学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且有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利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媒体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创设化学学习的有效情境。

例如,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为了让学生可以掌握初中阶段学习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在网络上下载了一个游戏课件,以Flash的形式,针对每种反应类型设计了不同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进行判断。判断正确则加分,错误则扣分,得分高者胜出,设置了不同的等级。学生们对于这种类型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凭借着争强好胜的心理,沉浸在游戏当中,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全身心投入,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方程式的内容已经掌握比较牢固,对于化学方程式这类枯燥的化学知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充满了快乐。

由此例可以说明,借助多种多样的媒体游戏,可以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增添化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优化化学学习效果。

三、运用卡片游戏,巩固化学知识技能

卡片是很多课程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简易教具,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制作卡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在初中化学学习中,老师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特点,以卡片为工具,组织学生开展卡片游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挑战,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锻炼综合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在组织学生复习有关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单质、酸、碱、盐这些初中化学需要重点学习的基本概念时,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前期的学习,在复习时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让学生比较迅速地判断是哪种物质,并且说明自己的依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而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老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卡片游戏。

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卡片的制作,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各种物质写在卡片上。要求会写化合式的也要写在卡片上,(下转46页)(上接37页)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并且应用化学符号。学生们在老师的要求下,每个组制作了50张卡片,每个卡片上都写了不同的物质。

然后,把这些卡片分发给小组每个同学,第一个同学先打出卡片,第二个同学就需要给同类物质的卡片,给对了就过去,出错了就要把卡片全部收走,最后谁手里的卡片最多谁就输了。这样的卡片游戏在形式上与学生们平常喜欢的扑克牌的游戏非常相似,学生们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对于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就起到了强化训练作用,不仅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化学重要概念,还亲身体验了化学游戏的快乐。

由此例不难发现,卡片游戏也是组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式,能够引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进行归类概括、梳理学习方法、夯实化学基础知识、促使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优化初中化学学习效果。

四、组织竞赛游戏,开展化学综合训练

各种各样的竞赛游戏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意识,成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通力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从竞赛游戏中体验竞争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结合初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设计不同的竞赛游戏,让全班学生参与进来,把化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时,老师设计竞赛游戏,把全班学生按照每组6人进行分组,首先,通过复习学过的化学符号导入新课。化学符号是学生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的基础。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用已知的化学符号填写完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每小题10分,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就可以获胜。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符号的知识,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进行准备。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进行了化学符号的复习。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不愿意输,所以,老师出题目,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小组同学分工合作、积极出谋划策,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的脑子飞转,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也为接下来化合价、化学式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由此例可以发现,竞赛游戏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可行手段。在竞赛游戏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倾情投入、高效学习,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获得胜利的自豪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总而言之,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是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有效方式,对于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是大有裨益的。老师可以结合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根据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创新游戏活动的组织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玩乐中习得化学知识,丰富基本技能,让化学课堂充满活力,为学生增添快乐学习化学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谢志刚.游戏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11).

趣味游戏活动篇2

3月5日(星期天)下午2:30—5:30(泉山、云龙)

3月6日(星期一)下午3:30—5:30(贾汪)

(如遇雨天,活动顺延,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活动地点:

泉山校区(一食堂西塑胶篮球场)

a校区(学宿2、3#楼之间)

b校区(教4楼东场地)

三、活动内容:

泉山: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快乐呼啦圈、激光打靶、

小猫钓鱼、趣味保龄球、瞎子击鼓、踩气球

云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踩气球、抢凳子、

趣味保龄球、快乐呼啦圈、小猫钓鱼

贾汪:趣味保龄球、快乐呼啦圈、瞎子击鼓、

踩气球、抢凳子、小猫钓鱼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猜中谜底15个以上或所有游戏均获胜)

二等奖(猜中谜底10个以上或参加任意四个游戏并获胜)

三等奖(猜中谜底5个以上或参加任意两个游戏并获胜)

鼓励奖(猜中谜底1个以上或参与活动)

三八妇女节有奖趣味活动游戏规则:

1、踩气球

游戏规则:两人配合,把气球绑在两人腿上,每组五对,从规定的起点走到终点,每对之间可以互相踩腿上的气球,以最先到达终点且腿上所剩余气球最*多者胜出。(如最先到达终点者腿上所剩余气球非最多,不算作胜出,取下一队,直至最先到达终点且腿上所剩余气球最多者胜出。)胜出者在奖券上盖章。

2、瞎子击鼓

游戏规则:鼓与参赛者距离10米,参赛者拿者鼓锤蒙上眼睛后,原地转3圈,走出去击响鼓者为胜,获奖者在奖券上盖章。(注:手先碰到鼓或桌子再敲鼓则算违例)

3、快乐呼啦圈

游戏规则:每场由4人上场比拼,比赛前每人分别领得1只呼啦圈、10根别针,比赛开始后一边在腰部摇着呼啦圈,一边将手中的别针*首尾相连串成一串,中途呼啦圈掉落需重新领取10根别针再开始,最先按要求穿够10枚别针,就算本场比赛的胜利者,并在奖章券上盖章。

4、趣味保龄球

游戏规则:将15个饮料瓶摆放成正三角形,游

戏开始后队员手持排球站在划定的警戒线外,当哨声响起后持球队员采用地滚球的方式,将球滚向成三角放*置的饮料瓶,每击倒一球得一分,每人三次机会,当最终得分超过6分者胜出并在奖券上盖章。(注意事项:不得用排球砸向饮料瓶,否则视为放弃比赛。)5、激光打靶

游戏规则:2个人一组(男女不限),每人10枪,打中8枪以上(含八枪)者胜出并在奖券上盖章。

6、抢凳子

游戏规则:十人一组,九张凳子,由裁判发令,进行抢凳子,没抢到凳子者淘汰出局,每进行一轮撤掉一张凳子,以最后抢到凳子着胜出并在奖券上盖章。

7、小猫钓鱼

游戏规则:4人一组,2分钟内钓得最多者获胜并在奖章券上盖章。(注:酒瓶必须放到桶内)

趣味游戏活动篇3

1、集队,奏国歌升旗仪式:

2、校长讲话

3、学生代表讲话

3、“六一”班级庆祝活动:

6月1日(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各班围绕“红领巾创业体验教育”精神自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要注重在活动中培养队员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

地点:各班教室

参与人:各中队全体队员及老师。

4、六一预备队入队仪式:

一年级预备队在近一年的活动中对队的知识、历史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迫切希望加入少先队组织。在5月31日下午两节课后对一年级举行正式的入队仪式。

地点:大操场参与人:一年级全体师生。

5、“十佳少先队员”

通过对学生德、智、体等综合方面进行推荐、评比出“十佳”,并进行公开表彰。

6、迎六一“书香家庭”、“书香班级”及“读书之星”的评比活动

活动主题:庆祝六一儿童节暨发展新队员主题大队会

活动目的:

:1、对一学期的各项获奖情况进行表彰。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学生活动。使学校、家长、学生有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

3、举行别开生面的入队仪式,使每位新入队的少先队员感受到自己的光荣,记住这个难忘的六一。

4、各中队组织队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游艺活动,使学生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六一。

活动内容:1、进行优秀家长、教师、学生的各项表彰、

2、发展新队员、

3、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游艺活动

活动形式:1、学校统一表彰、发展新队员。(大操场)

2、各中队组织队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表演和游艺活动(在本班教室,学生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并参与各班活动。)

活动时间:2012年6月1日

活动地点:长田小学操场各中队教室

参加人员要求:

趣味游戏活动篇4

论文摘要: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探究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游戏开发和应用的一些见解,旨在为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体育游戏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体育游戏教育,不仅可以为幼儿感知世界积累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刺激幼儿大脑,促进大脑机能完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和群体意识,促进幼儿心身全面发展,许多幼儿园将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探究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游戏开发和应用的一些见解,旨在为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幼儿生理心理特征

1.,幼儿生理特征

幼儿生理表现出许多特征,从与运动有密切关系的角度看,幼儿的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少,骨骼不够坚硬,尤其是掌、腕、指骨尚未骨化,肌体纤维细弱,力量较小。幼儿胸膛较小,呼吸机能尚未完善,表现出呼吸浅而短促,运动时心跳及呼吸频率高,心脏容积小、心肌薄,收缩力小。

但是,幼儿的神经细胞总数与成人基本相同,有研究表明,三岁幼儿的神经细胞总重量接近成人的75%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幼儿基本具备一定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能力调控。只是幼儿的神经系统易兴奋也易疲劳,好动但不能持久,注意力容易分散。

这些生理上的特征决定了幼儿难以参加长期剧烈的体育活动,而且要求体育活动内容多样。为了有效激发幼儿运动潜能,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生理机能特征及规律,合理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类型。体育游戏正是结合幼儿生理特点安排的一种运动干预方式,通过体育游戏给予幼儿适当的训练与刺激,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机能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幼儿运动潜能的开发。

1.2,合理特征

与幼儿体育游戏相关的心理主要包括幼儿认知和个性心理。幼儿认知主要涉及到幼儿储存的知识技能经验,这使得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成为可能,即幼儿所做游戏的类型是受幼儿已有经验制约的,幼儿认知决定了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具体地,幼儿体育游戏所需要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感知观察能力、表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这是幼儿进行体育游戏的心智保障。

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可知,个性心理表现为:幼儿大多活泼爱动,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到不知疲倦,容易产生兴奋,但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游戏活动的自觉性、持久性受到兴趣支配,意志行为很少起作用。动作概念的形成主要是靠直观形象,而不是抽象逻辑,体育游戏时喜欢具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内容,喜欢在音乐伴奏下做韵律性、节奏性动作。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喜欢模仿动物行走、跳跃、爬行、攀越等动作,等等。

2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激发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手段,其内容和形式与幼儿生理特征紧密联系,它的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心理需要,它对幼儿生长发育、心身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2.1趣味体育游戏可增强幼儿的机体健康

趣味体育游戏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采用游戏的形式,将人体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幼儿教育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拟定特定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比赛规则创编的,兼具运动性和趣味性。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使幼儿的体质不断增强。单纯的体育锻炼枯燥无谓,重复的动作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体育游戏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能引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从而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2.2趣味体育游戏可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幼儿成长不仅需要机体发育完善,更需要接受外部知识信息。幼儿的大多自然和社会知识来源于对事物的感知,趣味体育游戏根据特定需要创设环境,设置情境,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思维活动的条件,通过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不断储存积累知识技能经验,丰富对事物的感知,逐渐完善感知观察能力、表象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的保证。同时,通过体育游戏,使幼儿具备正常的智力,积极愉快的情绪,活泼开朗的性格。

2.3趣味体育游戏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L能和他人保持正常关系,乐于与人嬉戏,友好相处,与多数幼儿建立良好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体育游戏一般都通过集体形式进行活动,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会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体育游戏一般都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能够促使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协调,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处理人际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每个幼儿充当不同角色,在愉快的体育游戏中,渐渐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养成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协作的行为习惯。

3趣味体育游戏开发应用的理性思考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开发应用必须基于幼儿实际生理发展水平和心理需求。

3.1趣味体育游戏开发应用要适应幼儿生理特征

针对幼儿难以支持剧烈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内容要求多样化的特点,开发应用趣味体育游戏主要考虑动作负荷和难度程度。一般要以基本动作为主,重在加强幼儿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根据经验,一些基本的体现走、跑、跳跃、攀登、钻爬、投掷等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为了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可以考虑转呼啦圈,皮球、足球等球类游戏。

从难易角度考虑,体育游戏的开发应用要始终坚持突出幼儿主体性,让幼儿处于主动地位,积极、独立完成游戏,这就要求体育游戏简单易学,易于开展。

3.2趣味游戏开发应用要符合幼儿认知能力

趣味游戏活动篇5

关键词:幼儿;趣味;建构游戏;教学

0到6岁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养成和性格雏形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幼儿各种知识的吸收都来自于家庭以及幼儿园的系统性教学。幼儿园承担了幼儿各科知识的基础教育、能力养成及个人学习方法的培养。活动教学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方式,而趣味建构游戏教学有相当不错的教学优势。

一、幼儿趣味建构游戏教学优势

在众多幼儿教学方式当中,趣味建构游戏教学以其思维活跃性大,引导性、开发性、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部分幼儿园都在班级中设有幼儿建构区。一般地,建构游戏教学的过程指的是,幼儿园方面通过提供幼儿在建构游戏时需要的空间、物料、道具等物质支持,再由教师出主题,从旁作适当的引导和协调,使幼儿在主题基础上对物料道具进行相应的构建、联想。趣味十足的建构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当中极具优势。

二、适用于任何学科,能全面增强学习兴趣

1.幼儿园开设的教学课程一般针对基础培养,以学习识字、数数、绘画等为主

幼儿自觉性较低,容易分心,在学习上不够主动,要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往往需要在如何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动脑筋。趣味建构游戏教学可以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

2.丰富幼儿在生活方面的模拟体验

在趣味建构游戏过程中,老师设定各种主题和场景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建构,并在建构过程中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创造,主题来源一般以日常生活题材或者儿童游戏等为主,例如“过家家”“煮饭游戏”“商店买卖”“城堡故事”,等等。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会将幼儿的思维向健康的态势引导,以增长知识为主,以培养其生活当中的美好品德为辅。

3.加强幼儿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趣味建构游戏当中,教师应该作为主导角色存在,而幼儿才是过程中的主体,是整个过程的真正行为者。幼儿在整个游戏的建构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的创作思维想象和分配建构物料,更要亲自动手完成游戏所需的场景、环节安排等。无论在分配建构物料和想象结构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要经过观察、思考和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当中,以游戏的形式发挥自身无限的想象和创作。使幼儿的能力在游戏教学中逐渐得到提高。

三、趣味建构游戏教学的教学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需求,制定教学任务,将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要点作出归纳并多加注意,通过总结归纳教学要点,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1.不同年龄阶段需求不同

首先,趣味建构游戏教育必须应幼儿的能力和需求去设计课程,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幼儿园分大、中、小班,不同的阶段,在游戏的设置上应当有所区别。

其中,小班的孩子一般在3岁左右,思想上完全没有“学习”的概念,所以,在建构游戏过程中,无须要太多复杂的环节和游戏背景支撑,可任由孩子做无目的的建构,在过程中引导他思考自己在“砌什么”;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已经可以从游戏过程中自主而有意识地学习,也注重建构成果的好坏,在此阶段,教师应当设置目标明确的主题,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想象、建构,对孩子的成果多鼓励、提点。最后,对于大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已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思维和计划能力,在教学时,可以选用环节较为复杂、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建构游戏,甚至让孩子自设主题,并引导他们完成游戏各个环节的建构和进一步美化整个游戏。

2.以幼儿为教学主体

趣味建构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在过程当中,必须明确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谨记孩子的主导位置,切忌在孩子建构游戏过程中出现否定孩子、动手帮助或限制孩子构建等情况。

3.注意控制游戏场面

在趣味建构游戏教学是活动教学,幼儿由于好奇心强、自制能力较差、定力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很容易造成游戏场面的失控或者实际情况不按老师的预设进行,教师应当在这个问题上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认识,才能确保在突况下,能更加及时和妥善地处理好相关问题,化解争端和意外,重新控制好整个游戏场面。

参考文献:

[1]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

趣味游戏活动篇6

摘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区域教育活动结合促进幼儿发展的必备因素,以游戏式教学方式促进幼儿智力、情感发展。游戏在幼儿区域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对其应用方式进行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区域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79-02

1前言

游戏化幼儿教学是指运用玩具、游戏器材、游戏材料等,以培养幼儿自主游戏为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以快乐教学为宗旨,将幼儿区域教育与趣味性游戏化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在游戏及学习中不断成长。幼儿易对游戏的活动方式感兴趣,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采取游戏方式,易于引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2注重游戏组织性,规划区域教育目标

幼儿游戏化教学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运用趣味性游戏,需提前规划区域的教育目标,注重游戏的组织性、有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游戏方式既可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给予其多方面的信心,以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带入学习的乐趣中,有利于对游戏化课程的掌握,也由此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多种能力,由此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幼儿素质教育进程。幼儿教育工作者需善于为幼儿构建良好的自由、开放环境,以此培养学生强大的动力。幼儿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其对新事物的内容易感兴趣,而结合游戏教学则会减少晦涩难懂的内容。

目前,要求在幼儿游戏化区域性教学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擅长发散自身思维,将一些现实现象结合到游戏教学中,以此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其全面的素质。幼儿更为适合运用游戏化教学,应用此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推进幼儿游戏化教学发展水平,进而全面培养幼儿对于游戏化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可结合游戏化教学方式探索游戏化与推进教学进程。此外,将游戏进一步引入游戏化教学,可为幼儿创建轻松的教学环境与气氛,使幼儿生带着轻松的心态进行积极学习,令其在游戏中学会知识。

此外,在趣味化教学方式下,结合思考进行锻炼,培养幼儿的思维良好发展。幼儿需在幼儿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的前提,运用想象力看待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趣味化方式教学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鼓励其进行深刻理解,并逐渐形成观念及思维方式[1]。

3注重游戏创新性设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在幼儿区域教育活动中运用游戏,需不断注重游戏创新性设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趣味化教学方式利于丰富幼儿的常识及知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幼儿教育工作者需以提升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为出发点,运用趣味化、游戏化模式为幼儿日后的语言学习之路奠定坚固的基础。幼儿在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其选择的适合的范围之内,根据兴趣进行游戏与记忆。幼儿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幼儿,培养其形成良好意识,通过语言知识、生活常识的游戏式讲授,进一步促进幼儿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帮助幼儿学会理解道理,注重运用游戏教学方式为幼儿学生拓展知识素养。

生动的游戏形象,有趣的游戏材料,有利于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在幼儿成长中,培养游戏能力是幼儿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幼儿园应积极构建优质教学设施环境,积极为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拓展游戏形式,为幼儿教育提供稳固的基础,进而促进幼儿智力、情感发展的进程。教师在运用游戏趣味化教学培养幼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中,培养幼儿独特的思维以提高游戏学习的效率。在这个形成幼儿智力的关键时期,需不断培养其养成类似游戏的兴趣及学习能力。此外,幼儿游戏能力的培养将易于促进幼儿语言与表达能力的优质发展,最终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之路奠定基础[2]。

4注重游戏应用方式,幼儿教育工作者适时引导

对游戏在幼儿区域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幼儿教师需注重应用方式,对幼儿进行适时引导。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幼儿年龄、各自性格特点、日常课程学习中的差异性认识与不同语言水平,为其选择不同类别与难易程度的引导方式,这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前提及关键。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选择一些形象化的、生动的、有趣的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需充分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结合欢快的音乐舞蹈形式、有趣的寓言性故事与童话故事等,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环境。

幼儿教育工作者需提升幼儿的游戏素质与语言文化发展能力,在进行幼儿早期游戏教学过程时需懂得选择游戏种类。须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吸引幼儿兴趣为重要考量因素,进而选择游戏种类、游戏应用方式,并进行适时引导,培养幼儿活跃的思维方式,促进开放性思维的形成。

在促进幼儿游戏能力发展过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需擅长注重运用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方式与想象能力。幼儿教育工作需为幼儿创建一个自由、轻松的游戏环境,勤于鼓励幼儿,培养其与人交流的能力。幼儿园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轻松、有趣的游戏环境,创造机会请幼儿表达自身的语言,可令其采用讲述书籍故事等方式。此外,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幼儿游戏趣味化、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游戏乐趣。

5注重积极评价,培养幼儿学习意识

幼儿教育工作者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尤其需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评价的结合。此将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因此,幼儿游戏化区域教学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分析幼儿评价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改善教学观念,如在幼儿游戏课堂中实施教学评价策略并不断反思与改进,审视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不断寻求与探索最优方式,以此提高幼儿游戏教学水平与质量。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新理念与思维方式,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追求幼儿游戏化教学成果,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从评价反思的角度不断进行改善,进而促进幼儿素养的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需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储备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在此过程中不断对讲授方式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或使学生对教学方式发表意见,以共同促进教学质量。在评价式教学中,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提升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幼儿学习进行游戏表达也才能有更强大的动力。在评价式教学中,幼儿教育工作者需多培养幼儿的交流沟通的能力。

6结语

总之,幼儿区域教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幼儿游戏带入学习的状态,结合思考进行锻炼,结合游戏教学减少晦涩难懂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思维良好发展。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强教学实践与游戏化探索,最终使结合游戏形式的幼儿教育取得进步。因此,游戏在幼儿区域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值得进行深刻探讨。

参考文献

趣味游戏活动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013-01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都决定了玩是他们最大的乐趣。而体育教学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以玩的心态去学习体育技能,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享受。将游戏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桥梁,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一、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也是有效延长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的措施。游戏的应用是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措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把快乐带到课堂中,用游戏教学法最为有效,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节成功的体育课,应该是老师教得有利,学生学得有趣,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利用游戏可以轻松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

二、体育游戏的涵义理解

体育游戏是一种专门用于教学的游戏。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一种与知识密切结合的实践活动。游戏中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具有很大的娱乐成分。体育教学中的游戏具有自由性、规则性、娱乐性等特点;游戏是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一种手段,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游戏的特点

1、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特点

初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所表现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学中要积极采用游戏这种教学形式。把游戏和体育知识及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游戏,保证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愉快和教益,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中应用游戏,其目的不仅仅是活跃课堂气氛那样简单,而是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融合在游戏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和愉快

2、游戏的趣味性特点

体育课和其他教学不一样,如果过分的严肃紧张,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学生学得枯燥乏味,缺少活泼生动和有趣。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活动更需要活泼和有趣。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提高。体育游戏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例如体育课伊始,教师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准备活动,一般是围绕体育场跑几分钟作为热身。如果将这种乏味的热身变成一种游戏,让学生不在感到枯燥和乏味,那么热身运动就不再是一种枯燥和乏味。学生在游戏中实现了热身,而且还享受到了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保证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欲望。

3、游戏的竞争性特点

竞争是体育竞技活动的主要特点,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他们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而这一特点正符合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很多的体育活动都是具有竞技性和竞争性,竞争性是学习活动和体育锻炼的精神因素,具备了这种竞争的精神,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主动和积极。学生这种自我表现能力和意识,正是体育教学中技能形成的必备心理因素。

四、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的方法

体育教材中也设计了一些体育游戏内容,但是这些游戏内容对于整体教学来说远远不够,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设计。具体怎样应用游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学习内容自行安排,下面就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1、应用趣味性游戏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选择恰当的游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跑、跳、攀、爬对他们的健康都十分有益。

比如训练学生的中长跑能力,我把简单的跑设计成接力跑、随着音乐往返跑等形式。有趣还有意义,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陶冶。再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比较适合应用游戏,进行传球教学时,我设计了“两传一抢”的游戏,学生在这样的竞争中,体会抢夺后的胜利喜悦,使教学变得情味盎然。

2、注意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但是在体育游戏中,老师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学生一起进行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也便于教师在游戏中实施主导性地指挥活动。一些竞赛类的活动,往往使学生乐此不疲,即便下课也是意犹未尽。但是有时候也会酿成争执和矛盾,这时需要教师进行局面的掌控,调整学生的情绪和游戏节奏,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而且,游戏的运动负荷也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学生的体能是有一定限制的,运动负荷的调节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用游戏,要注意时间安排、练习次数等,密切联系生活中学生的体能,仅仅围绕教材内容,力争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要注意游戏选择的合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效性,这是保证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高效教学,一直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子建.试析中小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的作用及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8)

趣味游戏活动篇8

木土的趣味游戏形式多样,娱乐性和趣味性强,捉迷藏、丢沙包、老鹰抓小鸡等等我们熟知的游戏都属于木土的传统趣味游戏这些游戏经久不衰,为各个年代的儿童所喜欢,人人所熟知,可见其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之高这些传统的趣味游戏除了给孩子们带来许多童年的欢乐,还对孩子们各方面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趣味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表达、沟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良好性格,帮助其形成社会认知、积累社会经验,不断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木土趣味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影响

木土趣味游戏既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是幼儿发展必不可少的游戏,也常常被学前教育广泛使用,因此,其对幼儿的身心、情感和能力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处于启蒙认识阶段,对社会万事万物处于初级的认知阶段,新鲜的事物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幼儿喜欢咬玩具、拆玩具,在游戏中喜欢问很多为什么,就是孩子表露好奇心和发挥想象力的表现例如搭积术这个趣味游戏,幼儿通过把玩各种形状的积术,发挥想象力将不同形状的积术想象成搭建房子或者各种建筑物的材料,然后通过观察图纸,照葫芦画瓢,或者通过模仿能力搭造出类似的形状,又或者通过发挥创造力,搭建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或物体。简简单单的趣味游戏,既耐玩,又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这个阶段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培养幼儿的表达、沟通和交往能力

幼儿阶段是孩子学习语言和表达自我,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初始阶段,事实表明,经常和小伙伴或者家长一起参与传统趣味游戏的孩子,经常与人沟通交流的孩子,与那些从小就玩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而缺乏集体游戏的孩子相比,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协作能力更强,也更有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过家家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主题,其实就是把他们对现实社会以及成人世界或者口常生活的情景通过自身的理解、模仿和想象表现出来。孩子们通常会选好玩伴,并根据玩伴的特征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年纪稍人的男生会扮演爸爸,女生扮演妈妈,年纪较小的扮演孩子等,通过一些玩具、泥沙、树叶等物体,发挥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加上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将故事演绎出来,从中获得体验的乐趣。这些木土的、传统的游戏,增进了孩子之问的沟通和合作,增进了他们的友谊,也增强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情感、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其情感体验、性格、个性以及生活习惯开始形成的时期,益智的趣味游戏对于幼儿情感、性格及生活习惯的形成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幼儿在进行石头剪刀布、弹珠等趣味游戏时,经常会面对游戏的输赢,在游戏中输了,将会给幼儿带来挫折感和失败心理;倘若赢了,则能带来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这些情感体验对于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幼儿通过这些失败和成功的体验,提高了抗挫折能力,形成乐观健康的性格。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能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正确面对成败和得失,实在难能可贵。除此之外,趣味游戏还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勤动脑、勤动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角色扮演这类游戏中,可以让孩子动手去干一些简单但是能体现其自身价值的事情,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而在孩子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和提出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存在的问题,让孩子做得更好,表扬的这个过程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动手所带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孩子的自身存在感,让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更加自信和阳光。

(四)形成社会认知,积累社会经验

本土的趣味游戏人多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和演绎,幼儿游戏的过程往往就是对社会认知的过程,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见闻和经历加入到游戏中,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就是模仿、学习和积累经验,重复以往经验的过程,幼儿通过游戏的再现和重复性,不断地巩固生活的点滴,对于积累初步的社会经验十分重要。例如,幼儿在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可以提前假设场景,告诉孩子假设:我们现在是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我们要有人扮演教师与同学,要进行日常对话,或者上课等等,然后指定由年龄人一些的孩子轮流去担任教师,其他人分别扮演学生中的班长、小队长、队员等角色,然后让孩子们自发地回想以前在校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所作所为,尽量让孩子们能够融入到情境当中去。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教师的难处,更能开心地、没有压力地和自己的小老师进行互动,相互帮忙完成各自的角色扮演这个游戏是幼儿很喜欢的游戏之一,通过小黑板等工具,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孩子形成社会认知和积累社会经验具有重要作用。

(五)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最后,民间本土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营养的饮食加上适当的运动对于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动作的协调性都有很人的帮助木土游戏多以户外游戏为主,例如踢毽子、跳皮筋、老鹰抓小鸡、捉迷藏和丢沙包等趣味游戏都是在户外举行,孩子们能充分享受阳光和运动,并且在游戏时放松身心,尽情奔跑,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跑步、跳跃、平衡等身体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心脑血管、肌肉韧带、骨骼的正常发育以及眼、手、脚的协作能力发展。与此同时,游戏对于孩子内心的健康发展也很重要,孩子们通过亲子游戏、小伙伴之问的嬉戏,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和信任感。经常参加游戏的幼儿,往往内心更善良,心胸更开阔,性格更开朗,不易形成自我为中心或者自闭等不良行为。

趣味游戏活动篇9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216-01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熔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本文试从体育游戏的创编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体育游戏的创编

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尤其现在正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游戏本身也要不断发展和更新,现成的体育游戏,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有相对的局限性,较难与实际需要一拍即合。因此,怎样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创编更新颖的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每个体育游戏组织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良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一)新理念的原则

游戏要针对“健康第一”是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加以思考。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三维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游戏创编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空间,发挥学生创造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例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游戏创游戏。

(二)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如;人数较多时,应避免创编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的游戏;尽量创编每人有均等活动、动作较活泼、自然而又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创编那些游戏规则较简单、活动方法较实用,不造成游戏过程中费解、费时的游戏。总之,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三)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可创编有一定动作难度的“支撑跳跃”、“障碍跑接力”等游戏;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可设计分队竞赛的游戏形式和个人得分与团体积分相结合的记分方法等;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构思完成游戏的方法时,可留有一定的余地,干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另外,体育游戏的名称要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游戏后的奖罚也应考虑不同参加者的承受能力,力求合理可行。

(四)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功夫。

增加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主要从游戏的活动形式和分组两方面考虑。一般来说,各种内容和各种形式的接力游戏,竞争较为激烈,而实力大致平衡的分组是公平竞争基础、趣味竞争的保证。

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主要是看动作设计是否新颖、惊险(惊而无险)、象征和有一定难度。如:使生活中的常用动作戏剧化;用变异的动作替代习惯动作:用器械来限制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把较难的专项技术动作简单化;让平时常用的动作在较高的要求下完成等等。

在制定判定胜负的方法时,为增加趣味性,可同时兼用记时和记数法,也可运用个人得分法结合团体积分法以及限制加倍记分法等等。而游戏中考虑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进行方法,主要出现在少儿体育游戏中。

(五)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六)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参加者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并紧密结合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偏体育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般来说,少儿适合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小,并富有一定情节和想象余地的体育游戏;高中生或大学生则可创编动作难度和运动量较大,竞争较激烈,对判断反应要求较高的体育游戏:而对于有一定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的校代表队来说,创编竞争激烈,含有专项技术和专项素质要求的体育游戏能获得效好的训练效果。

创编体育游戏时必须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任务有紧密的联系。如创编与基本教材接近或难度较低诱导性游戏,能使大脑皮质的相应中枢先有粗糙的分化过程,对学会基本技术动作十分有益。也可把单一的或结合的基本技术动作作为游戏中动作设计的核心部分,以达到巩固提高基本技术或熟悉简单战术的目的。

趣味游戏活动篇10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意义原则方法

众所周知,体育游戏是受到很多小学阶段学生喜爱的,由于游戏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多样性,通过体育游戏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帮助他们体力与智力良好的发展,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造性的才能。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体育游戏的特点,上好体育课,让小学生可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走、跑、跳、投等基本动作技能及各种基本体育形式,创编出多种身体动作,并根据教材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入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它既是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体育游戏大多都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而且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此游戏总在不断丰富、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创造性地发展游戏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并且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

2.体育游戏都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在游戏活动中,人们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一般说来这些角色与个人在现实生活的角色毫无联系。根据游戏的这种虚构和假想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到游戏的情景中,“假戏真做”,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游戏是需要一定的规则的,规则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关系,是游戏得以公正、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游戏的规则可以让儿童学会遵守纪律,履行应尽的职责,培养少年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因此,教师要重视规则的教育作用。

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其目的是要能够锻炼身体、发展智力、愉悦身心以及陶冶情操等。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发展体育的各项基本能力,使参与者在游戏中容易掌握各项基础技术动作,提前打好运动能力的扎实基础;体育游戏过程相对会有简单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情节,又具有竞争性,因此,特别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的特征。其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将体育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更易激起小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学习兴趣。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是在玩游戏,而不是在完成某项体育任务。这样寓枯燥的教学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使得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与行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从而达到习得理论,获得技巧,增强体质的教学目的。其次,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学生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再次,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生通过体育游戏可以使自己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各器官、系统的肌肉得到有效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最后,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贴切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热情。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边动手,边动脑,有效的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判断力,提升了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体育游戏教学的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才是主体。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是,学生在学习,不仅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而且要投入大量的体力进行身体活动,才能对所学内容加以理解和掌握。正因为体育教学有这一特点,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设计游戏环节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等情况来区别对待。

2.趣味性原则。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是趣味性,一旦失去了趣味性,那么体育游戏也就失去了其“吸引”师生的功能。游戏的趣味性表现在它的多样性、生动性和竞争性等方面,这此特性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因此在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性。一些普遍性的体育游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经很普通,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加工,比如变换下游戏规则或者评价方式,使得这样的游戏又受到学生的欢迎。

3.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体育游戏是为体育课教学服务的,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就一味的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游戏选材是组织游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要能反映游戏的具体活动内容,又要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思想性。

四、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体育游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例如:进行“锤子、剪刀、布”节奏跳游戏教学,教师先讲解“锤子、剪刀、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动作的演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或者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上,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以及具体的人员示范,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过程及其相关的规则。如“跳单双圈”游戏教学,可以创设勤劳的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的故事情境。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搬运游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从中获得协同合作的体验,增进了协同合作的意识。

总之,游戏教学是小学重点教材之一,它深受学生喜爱,又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我们要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