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21:40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1

古老的照片煤制油黑白两色,但它能记录下以前瞬间的幸福和忧虑,它经过岁月的冲洗只有,边角旮旯儿已泛黄,但这古老的红的,这深沉的黄色,却将这一刻保留了下来,是它成为永恒……

在我家的杂物堆里,有一个箱子,是个尘封了很久的一个老箱子,上面盖着厚厚的灰尘,在时光的偷袭之下,显得格外脆弱不堪。某个周末,我闲着没事,准备打开那个沉睡以久的箱子。掸去上面的灰尘,箱子干好裂开一条缝,好像在冲我笑,可是没想到尽然是“笑里藏刀”,我“啊”的一声叫了起来,“元凶”是一只蜘蛛,要知道,我最怕蜘蛛了。我它处理掉之后,一张张黑白老照片使我眼前一亮,出于好奇,我将这些照片整整齐齐排好,并挑出了一张我最喜欢的,照片里面并排站着两个年轻女子,她们是谁?这个疑问倏地闪过我的大脑。我突然发现站在右边的哪一个和我外婆好像。照片理的她将两条粗粗的辫子盘在帽子理,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在盼望什么,嘴角略有弧度,穿着当时流行的军装,手里还拽着一本小册子,看起来精神抖擞……我不禁莞尔,可一瞬间,又有另一种感觉直奔我的心窝,让我有了一丝寒意,从照片里面两个人微微上扬的嘴角和明亮的眼神里,有流露出一种忧郁、一种惆怅,一种意想不到的辛酸。我不禁自问:怎么会这样呢?也许,我太敏感了吧。

心里的不解压抑了我很久,我认为,这张照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影响较大的故事发生。在细看照片,只发现照片上留着68。2。4的时间,我并没有看出别的什么来。为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特地去问了外婆。当时,外婆正在做饭,看了看我手中的照片,有看了看我,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活儿,亲切地说:“那个时期正是十年浩劫的起始时候,那时的农民不种地,学生不读书,工人不工作,所有的知识分子还要被拉去游街,全中国正处于最黑暗的时期文化发展几乎在原地踏步……”外婆说完后,抬起头,从窗外凝视着远方,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十年浩劫,当时的生活就如这张黑白照片吧——无色无味。俗话说的好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拒绝知识,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知识造就一切,这十年浩劫,它耽误的不止是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耽误了老一辈学习中国文化的宝贵时间啊!

值得庆幸的是,那段漆黑的时光已经过去,那我是不是应该好好读书?是不是应该把自己所能做到的事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呢?那段岁月不会重演,但是它却留给我了新的体会、新的了解,这些都源于这张老照片,源于那无色彩的世界……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2

其中有张是彩色的,在众多“灰色”的包围中显得十分扎眼,让我的目光锁定了它——是我,很小时候的我,当然还有我的家人,所有家人,我们站在一扇大门前,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望着这有些熟悉的景色,我却怎么也回忆不出它来,就去问家长。

“这是你参加国际象棋比赛时候照的啊!”马上就有了回答——我的比赛,家长的印象却如此深刻。

“哦……”一段段画面渐渐涌上了脑海——大概4岁时吧,迷上了国际象棋的我开始拼命学习棋艺,不久竟获得了去市里比赛的资格,要知道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啊——兴趣和坚持相加,成功在等式的右边。

赛场上,望着从10岁直至70岁的各种各样的人们,我没有胆怯,而是专心地下着每一场棋,战绩还不错。最后一场了,赶上了严寒中的一个雪天,我哆嗦着走进棋室,随着“啪”的一声落定,比赛开始以来的最艰难的一场棋便开始了。对手,是个10岁左右的女孩。我们对峙了大约2两多小时,甚至更长——人在高度紧张中时间总过得很慢。真是场持久战!何其激烈!现在的我甚至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一些步骤来。结果,自然是我赢了。这可是场决胜局!我小小的脸上荡不禁漾起了灿烂的微笑。走出仿佛带了一个世纪的赛场,雪大了,身子却不冷了。

咦,照片上我的家长呢在这里做什么?他们的身影唤起了我另一段回忆。不同的是,这段回忆已经残缺不全了,如果不是这张照片它一定就石沉大海了,这才勉强与上一段接上——全家人,一起在最重要的时刻送我,并在雪中等待消息,一刻不曾离开,直到我出来。听到好消息,他们哆嗦着为我祝贺,而这些,沉醉在快乐中的我所没有看到的……

我仅仅是在开足暖气的室内,便觉得过了那么久,那站在鹅毛般大雪中的家人们呢?瑟瑟发抖地熬着么?但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听到好消息比我还要开心,笑得那么真实。能做到这些的,只有家人、亲人!时隔多年,我所记住的,是赛场上奋勇拼搏的过程、是比赛的结果,却忽略了原本更应该记住的、更为重要的东西。而家人呢,记住的居然和我一样,而并非在雪中颤抖和零下的温度。也许,这就是家人吧……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3

照片上的我,穿着黄色的衣服,站在那巨大的轮船上,一手抓着栏杆,正咧着嘴笑呢。这时,爸爸抓住这个美好的瞬间,“喀嚓”一声,拍下了这张照片。

那是在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来到千岛湖游玩,那儿山水依人:水碧清透明,犹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那颜色另人陶醉,大概有山泉为它沐浴,有水草为它搓洗。水面上微波荡漾,时而还会有几个顽皮的水娃娃蹦起来,在我身旁载歌载舞。山高高地巍然屹立在四周,也是那样的翠绿。山间云雾缭绕,为整座大山遮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好象一位害羞的小姑娘,可它巍然挺立,又如一位勇猛的武士。它们一座连一座,“脚”挨着“脚”,“肩”挨着“肩”,似乎都是自己的亲兄弟一般。也真不愧为千岛湖。

我们乘船来到了第一个岛屿,听说这个岛曾经还被淹没过呢。在岛上看与在船上看又是另一种景色:一棵棵青翠挺拔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也正是它们把小岛点缀成了绿色;也正是它们使小岛上的空气格外清新;也正是它们让小岛像一个原始森林。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4

艾轩:大约1993年开始,那时还没有老照片的拍卖。我经常去潘家园淘东西,当时主要因--为好奇,感觉这些久远的影像怎么会保存到现在?我从小就住在北京,对老北京特别有感情,所以我买了很多关于老北京建筑、人物、风景的照片,而且我一直想画老北京的题材的作品,但是目前只画了两张,我对北京的情结一直没有放下,所以一直找关于北京的老照片。但慢慢发现自己买的老照片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在地摊也很难找到好东西了。

《收藏·拍卖》:能否分享一下您收藏老照片的经历和有趣的故事?

艾轩:收藏确实有很多趣事。有一个故事是关于溥仪的一张照片,2007年的时候我去看预展,看到一张《溥仪、婉容与威林顿夫妇、庄士敦合影》,该照片1926年摄于天津张园,溥仪带着墨镜、婉容穿着清朝的服饰,上款“威林顿伯爵惠存”,落款“宣统”,拍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日本人山本赞七郎,照片背面附有一张打印的小纸片,上面用英文写着“如果没有发生革命,这位年轻人应是大清国的皇帝……”这张照片的拍摄背景很有意思,1924年溥仪逊位,一年后他从北京跑到天津,照片里的张园是他第—个行宫。溥仪复辟的心情非常急迫,所以他频繁向国内外各方势力寻找支持,经常在家里会见来访的各国官员,但来客多数只是对他逊帝的身份感到好奇,溥仪与婉容在张园和加拿大总督威林顿夫妇的会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我当时非常喜欢这张照片,但错过了拍卖的时间,照片被人买走了,后来我托华辰的人帮我联系买家,想从他手里买回来,结果那人加了一点钱卖给我了,大约20万左右买了下来。我买到之后特别高兴,这张照片里面的故事特别重要,而且照片可以说是博物馆级别的。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最近我买的一组军旅照片,这照片有400多张,记录了解放战争中晋冀鲁豫野战军行军状态,照片大多数都出自一个叫福顺的摄影师,一开始专家们都不知道这位摄影师是谁。这组照片非常特殊,我们都知道战争时代的物质条件异常艰苦,摄影材料是极其珍贵的,为了节省材料,而摄影的首要任务是政治宣传,所以大多关于红色时期的照片都是摆拍,而这组照片全部都是从各个角度鲜活的抓拍,感觉是这支军队有充足的设备让摄影师在战地随意拍照一样。后来专家考证出来,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是陈赓,他喜好文艺,也喜欢摄影,他把打仗时候缴获的摄影器材都分给部下,所以这支部队的政治部宣传科就有许多摄影战士,每次打仗结束后,陈赓都让他们把照片编成册子,或贴在墙上给军队的人看,起到鼓励斗志的作用,就像是一个随军的流动的摄影展。我觉得这样的照片特别珍贵,以很真实的方式记录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这组照片可遇不可求,类似的作品很多在战争年代被毁掉了或者都在档案馆、博物馆里面,可以落在私人藏家手里真不多。

最后一个故事和我个人关系特别密切。有一次我买完东西之后打算离开,突然看到墙上一张很长的照片,我仔细一看,原来是1953年第二届文代会的合影,我想到那时我爸(艾青)还没被划成“”,他也许会在照片里面,我顺着照片中的人物找,果然找到我爸,他就站在的后边。当时我特别激动,有点控制不住了,委托了拍卖行的人帮我举牌,那张照片的估价是1.5万,但我自己的心理底价已经去到20万了,也很担心被人看出来我特别想买,和我抬价。后来在电话委托的时候,拍卖师从一万五起拍,我应价之后居然没有人和我抢,结果这张照片就以一万五买下来了!也许在其他人眼里,这张照片没有太大意义,但它对于我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收藏·拍卖》:听起来是被您捡到漏了?

艾轩:捡漏这个概念还是看不同人的需要,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张照片过若干年之后会翻几倍,但你自己对这张照片并没有兴趣,这种漏就不怎么好,买了之后会一直关注这张照片的价格有没有涨。捡漏对于我而言,是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很想要的东西。比如我需要画老北京,我会收集关于老北京的护城河、城墙、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等照片作为素材。有时候我买东西也没想那么多,一下子买了几十万,回来之后发现有些买重复了!

《收藏·拍卖》:听了您的故事,似乎您都喜欢收藏特定历史时刻的照片,您的收藏是否按照某个系列来收?

艾轩:我买东西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喜欢这两个原则,没有投资的考虑,比方说画画素材,还有一些特别罕见的老照片我也会买,因为好玩。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5

取舍亮点

情与理融合在一起的党教片才会更好看,这个道理众所周知。但如何才能寓情于理呢?对此很多电教工作者都表现得无所适从。因为按照组织部的行文习惯,文字稿必须大而全,用全景式扫描的方法展现工作的方方面面,务求让读者尽览全局,不留“死角”。而我们在撰写解说词时,也很容易便会按照这个惯性思维绞尽脑汁地缩写工作过程、工作成果,甚至根本顾不上考虑是不是应该给“工作”安插点儿事例。通常情况下,按照汇报材料缩写出来的解说词字数都在5000字以上,再加上同期声采访,做出来的党教片大概就有30分钟左右,已经很长了。如若在这基础上再加一个故事,即便简述出来,也要600字左右才能讲清楚,体现在一部汇报片里,就需要3分钟左右的时间。

如果故事“占领”了大量工作成绩,就无法展示清楚这些成绩,这时候我们往往选择不要故事,只要工作汇报。殊不知这样一来,成片效果往往很差,与广大党员群众的喜好背道而驰,领导看着也不见得喜欢。其实,我们何必非要展示全部呢?人们对一头牛身上的肉各有喜好,有的喜欢吃牛尾巴,有的喜欢吃牛筋,有的喜欢牛蹄子,有的喜欢牛耳朵。制作汇报片其实就像厨师做菜,领导来哪个处室调研,根据他们的工作要点、工作方向、工作目标,确定选择哪几个亮点、哪几条经验来介绍就可以了。组织一处、二处、三处、干部处、监督处、人才处的领导来调研,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切一盘牛蹄子还是煮一条牛尾巴给他们端上来。

假如部里工作亮点有18个,一般选择5个亮点来展示便足矣。中间用过渡性语言来安插故事,就显得松紧有序、张弛有度。若不懂取舍,处处是亮点,其结果必然导致三个结果:一是“亮点不亮”,就像一大群照相机对着人的眼睛闪光,反而容易使人看不见,一团黑,领导看完“全面”的片子其实也不容易记住亮点;二是“平板式”叙述导致观者“平板式”接受信息,片子没有起伏,观者也止水无波;三是观众不买账,5秒钟之内换台,成片上传到网上点击率也寥寥可数,片子的宣传面无法扩大。因此,要想让工作汇报片变好看,首先就要学会取舍亮点。

深度挖掘

在故事的遴选上,既要贴合全片内容,又要确保有波折、有看点。这需要充分挖掘故事素材,用细节组成情节,用情节组成故事。比如,要制作一部非公党组织在企业发挥作用的汇报片,故事选择的是企业党工委学习焦裕禄同志甘于奉献的精神,帮扶贫困村五保户的一些感人事迹,那么在稿子里就要体现出这样一些细节。

入村怎么帮扶?帮老人挑水、送药、看病,老人得了什么病?吃什么药?如果吃药不起作用故事就有了矛盾和波折,这些矛盾和波折最终又是怎样得到解决的?把这些问题连接起来,故事的基本脉络就由这些细节积累出了情节。

细节1:挑水时稚嫩的肩膀磨出血痕。

情节1:还是没能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到底什么困难?老人生病。

细节2:老人的病因、病根挖掘出来。

情节2:送药上门却还是无法治愈老人的病。

细节3:去找乡村医生,医生不在家。摔了一跤,好不容易找到医生。

情节3:医生来了,去卫生院取药,打针,治愈。

细节和情节一个接着一个,构成矛盾;矛盾解决了,故事就生动了。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过渡到一个企业非公党组织真心诚意学习焦裕禄精神,再过渡到全县乃至全市的非公企业都在贯彻同志讲话精神学习焦裕禄,“放大镜”式地展示出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发挥着巨大的凝聚力这一主题诉求。这样一来,故事就为工作汇报片增添了许多人文因素,不仅领导喜欢看,广大党员群众也会觉得片子生动好看,有说服力。

当然,既然是工作汇报片,在拍摄过程中万万不能让当事人来“演”,因为“演”出来的故事显得很假,会大大伤害故事的真实性。多用一些细节镜头来展示即可,如老人躺在床上,满是皱纹的脸,无神的眼睛,老人家里的破簸箕,烂房子上的蜘蛛网,等等。这些镜头一用上,既真实又贴切。所谓挖掘,不只是挖掘故事深意,还要学会挖掘一些极具说明意义的好镜头。

属性相异

如果在一部工作汇报片中故事属性相同,就会让观众看了感到乏味。如上级组织部门负责基层组织建设的处室来调研工作,汇报片中需要拍摄一些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假如插入三个故事,第一个是讲述甲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养鸭子,第二个故事讲述乙村党总支带领群众种核桃,第三个故事讲述丙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养蚕。

这三个故事主体相同,情节近似,都是党支部引领搞种植养殖,属于同种属性的故事。这样就单调了,观众看了之后会认为党组织发挥作用就是在种植养殖上,不仅全片内涵不够,而且还很乏味。

换个思维想一下,甲村党支部为什么就不能带领村民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沙场呢?就地取材,本小利大,叙述出来又很新颖。沙场从建设到分红,诸多困难、矛盾体现出来,故事既有波折,又具备完整性。乙村党总支为什么就不能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呢?利用天然资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与外地游客接触也增长见识,形成思维观念上的良性循环,这样的故事更新颖更有个性,如果再有雷同,那就真的“纯属巧合”了。

体现农村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不一定非要采用种地的故事。确定了拍摄思路之后,摄像机也要拍摄一些不同属性的镜头。比如甲村故事讲建设沙场,可多用写实性镜头来拍摄,用长镜头叙事,显得真实动人;乙村故事讲述生态旅游业,则可使用具备娱乐元素的拍摄方法,大远景体现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山间风貌,特写镜头拍出树林下憩息嬉戏的生态虫子鸡,以及色香味俱佳的全鸡宴让游客们大快朵颐的场景。每个故事体现的内容属性不同,镜头属性不同,在工作汇报片中就会呈现出“立体型”的观看效果,亮点纷呈,层次分明,观赏性自然就提高了。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6

一、专题照片的种类

在谈论各种景别之前,有必要先概括一下专题照片的种类。专题照片分为一般专题、故事性专题、综合专题三种类型。2012年10月,笔者拍摄的《前不塔气村的变迁》共由8幅照片组成,从类型看,它属于一般专题。笔者抓住一个事件,站在宏观角度观察,从不同侧面切入,反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对象的不同生存状态。笔者于2013年7月拍摄的《中校刘祥增当列兵》则属于故事性专题,从生产劳动、文娱竞赛、整理内务到训练,笔者用4幅照片细腻地刻画了刘祥增这个新闻人物,整个专题带有很强的故事色彩。故事性专题大致有两个特点,一是所选题材面窄而具体;二是故事本身均处于运动变化状态。这些特点决定了摄影者的拍摄难度,为此摄影者必须细致观察、快速反映、快速判断、准确无误地捕捉精彩瞬间。

在《内蒙古日报》上还经常看到三种类型之一的综合专题,这种专题照片通常由版面编辑人员在各个重要时期和重大节日,根据新闻宣传的需要进行编辑之后见诸报端。2011年春节到来之际,内蒙古各地春联、烟花爆竹等年货销售火爆,在呼和浩特市通达商场内,一个门市每天能卖出春联800余幅,卖家乐不可支,欣然接受笔者采访。关于迎新年的照片,当时各地的记者、通讯员都在拍摄,最后《内蒙古日报》的版面编辑选了两张(其中有笔者一张)组合到一起发了出来,取名《浓浓的年味》。2013年,以《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为标题见报的三张照片(其中有笔者两张)也属于综合专题。在综合专题中,版面编辑所选照片的代表性强且有典型意义,另外图片的画面较为生动,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冲击力。

二、景别的4个变化

针对专题照片,笔者分别从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四个方面谈一谈景别变化,也就是专题照片的画面质量问题。

1.景别变化中的全景

在较远较高位置,把某一场景相对完整地收入画面,按下快门,即可得到全景照片。全景画面的场景大,具有宽阔感和完整感。比如水利设施建设工地、震区抢险救灾现场等大范围的新闻场景最好用全景。

2.景别变化中的中景

中景画面的摄距比全景近、其画面空间比全景小。值得注意的是,中景画面一定要有恰到好处的衬景存在。

3.景别变化中的近景

毋庸置疑,近景在中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近拍摄对象。2013年3月,笔者在呼和浩特市救助管理站拍摄工作人员给被救助小女孩蕊蕊(化名)梳头的照片,用的就是近景。梳头的照片刻画的是蕊蕊(化名)对母爱的渴盼,此处用全景和中景,会淡化画面的情感气氛,画面中的两人关系也难以交代清楚。当然,这张梳头的照片拍摄的好,还得益于笔者在摄影构图中采取了均衡布局法,其画面表现力是别的画面形式无可比拟的。

4.景别变化中的特写

特写镜头的画面特征是,形象充实丰满,无关紧要的部分被取景框排除在画面以外,拍摄对象的周围空间极少或者没有空间。

2013年4月,笔者拍摄了专题图片《古稀老人的造林梦》,受到社领导的高度评价,虽然时隔多年,仍让许多报社同仁记忆犹新。2013年年初,笔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呼和浩特市农民边成厚20多年如一日坚持义务植树,在榆林镇阳曲窑村的荒山荒坡种活了2000亩地的树木。笔者在现场看到,一排排的油松、樟子松、柠条、沙棘、杨树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绿色地毯顺着山体铺展着,煞是壮观。那时的边成厚已经74岁了,身体也患了病,但他仍然每天坚持到林地里转悠,哪些树需要浇水、剪枝、打药,都做到心里有数,老人还让远在城里上班的女儿牺牲休息时间过来帮忙管护。笔者被老人的行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也由此坚定要宣传这位老人的想法。在笔者拍摄的《古稀老人的造林梦》专题照片中,其中有一个画面采用了特写镜头。笔者将画面四周空间完全舍去,只留下两只托着树苗、布满老茧和沾着泥土的双手,这个手部特征是整幅画面的视点,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专题照片中常的问题是缺少景别变化和视角变化,照片画面雷同、内容肤浅,文字不能对事物做本质地概括,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

三、专题照片文字部分的组成

成功的专题照片除了有好的画面外,文字部分也是不容小觑的,换句话说,专题照片的文字写作与画面同等重要。专题照片的文字部分由标题、总说明和分说明组成。标题在专题照片中起到表达主题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总说明用来详细叙述新闻事物的前因后果,对新闻事物进行宏观而又详实的报道。与摄影画报不同,报纸上的专题照片总说明长短不一,字数的多少应根据题材的特点、报道的规模和传播价值而定;分说明是为说明每一幅画面内容而存在的,一般只需要一两句即可,简洁明了。

浏览一些媒体,我们有时会发现专题照片的标题没有特色、难以引人入胜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的摄影者对待专题照片存在着重图轻文现象。虽说是一名摄影者,也有必要培养过硬的文字功夫,不然自己“烹制”的专题照片会缺少“味道”,留有缺陷。

语句通顺、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中心思想明确,这是专题照片文字写作的起码要求。

专题照片通常占有较大版面空间、以较大规模的形式出现在读者视界,不能因为文字部分可以详尽具体就七拼八凑,嗦嗦。繁琐的语言非但无助于叙述主题,反倒难以切中事物的实质妨碍主题表达。语言一定要精炼,但精炼不等于简单。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7

回想《血沃新平》的创作,从前期采访拍摄、撰稿到后期制作,我们都是在泪水中完成的,革命先烈的容颜定格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他们的故事感动着哀牢山、感动着新平大地,更感动着走近这段历史的人们。本片的完成引发了我对电视文献纪录片的进一步思考,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新平哀牢山区的本土记者,期望通过对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思考、提炼,进一步提升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能力,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文献纪录片是利用影视的多种表现手段,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审视和观照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样式的影视作品。作为历史的回顾,由于受到那个历史时期的条件制约,不可能留下完整的影像资料供我们现在使用,历史对我们而言也只是只言片语,恍若云烟。我们创作文献纪录片,就是要在现存的历史碎片中寻找和理清历史的脉络,用影视的艺术手法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一文献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抢救历史是文献纪录片的责任,通过文献纪录片完成史实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是文献纪录片创作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时间的年轮逐渐老去,历史事件也在时间的推移中渐行渐远,许多事件的主角和实物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口耳相传的精彩故事也在逐渐淡去。新平哀牢山的那段历史也不例外:大多历史遗迹已不复存在,当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正纷纷逝去,哀牢山剿匪的故事也只在清明节时才偶尔讲起。基于这样的现状,《血沃新平》的编导思想从一开始就定位在了史实的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上,所以片子的创作必须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充分尊重历史,并让后人通过一部文献纪录片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当年在新平工作的老同志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这段历史还是首次,也帮他们完成了一个多年夙愿。新平县革命烈士陵园的陈列室只是一个小窗口,却承载着传播和展现哀牢山乃至滇中的那段革命历史的重任。也许,这就是文献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吧。

二文献是文献纪录片的灵魂,文献资料的价值决定着文献纪录片的根本价值、历史价值和可参考性

以文献价值取胜是文献纪录片的显著特征。文献资料包括记录历史事件的影像资料、图片、文件、文字记载、与事件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实物等。为获得第一手文献资料,节目组深入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博物馆、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室、玉溪市档案馆、新平县委党史研究室、新平县档案馆等,寻找文献资料,李润之投降协定书、作战地图、委任状、老照片、祭文诗词等一批珍贵的史料从尘封的馆藏资料中取出翻拍,成为首次公开的文献资料。同时,节目组还深入居住在昆明、玉溪、峨山、新平等地的老同志家中,收集老同志珍藏的笔记本、日记、照片和留存的实物,为节目提供了翔实的史料,真实地印证了许多书籍的记载和老同志的记忆。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还深入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遗址进行采访,力求寻找事件的遗迹,以及与事件有关的文史资料和实物。丰富的文献资料是文献纪录片羽翼丰满的前提,是解说与画面互为补充的基础。

三口述历史是文献纪录片史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历者和见证人的采访为还原历史的真实提供了“活化石”般的依据,真实是文献纪录片的生命线

口述历史是借助亲历者和见证人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或亲自看到、听到的史实而进行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手法,主要用于已经过去或完成的事件叙述。近年来,口述历史在纪录片中被大量采用,它在丰富和印证史实的同时还能有效弥补了电视画面不足的问题。《血沃新平》的创作走访了许多亲历者,大多都已是80岁以上高龄,60多年前战争的硝烟已在大多数老人的脑海里成为模糊的记忆,但也有脑海清晰的老人为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古城土匪暴动的幸存者、原云南日报记者谢清平在云大医院的病房里向我们讲述了土匪暴动的过程和幸免于难的经历;原滇中独立团三营营长王道清在自家的小院里兴奋地向我们讲述了三营如何唱着《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打赢了小抱垴战役;98岁高龄的新平县第一任县长史同知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惨烈的老虎山战役。他们思维清晰,讲述史实清楚,连细节都讲得十分传神,增添了纪录片的艺术欣赏性。运用口述历史的手法值得注意的是,所选择的人物与事件的关联度越高,其文献价值就越高,其所讲述的事件必须是真实的,离开了真实,文献纪录片就会成为虚构的躯壳,违背了对历史的尊重。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8

[关键词]《八月照相馆》;韩剧;视听语言;色彩运用

《八月照相馆》在情感的表露上四平八稳,很难为它区分出高潮段落,但这种克制并不刻意的做作,反而在不徐不急的流动中愈发散淡温婉。如果说“纯爱”可以算是日韩电影的一种特色的话,那么《八月照相馆》绝对是其中之佼佼者,并且深得含蓄美的精髓。而且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它可以轻易地获取我们的喜爱与欣赏,不得不说这是许秦豪导演事业道路上值得庆贺的一笔。但在整体意念上,它却有失情怀的豁达,陷于唯美纯净式的单调,不过在许导的第二部作品《春逝》中,这种局限已可喜地消失了。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这种唯美纯净式的单调,《八月照相馆》又怎会像涓涓细流,滋润了观众的心脾。“电影理论对电影娱乐性的强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在社会现实中的独特作用之一就是给大众带来娱乐,调节精神。”《八月照相馆》带给观众的永远是那份唯美、含蓄的情感体验,永恒而又淡淡的回忆。

一、含蓄淡雅的情爱表达方式

片中男主角崔永元与女孩间的接触,有别于成年男女之间的试探。其东方式的含蓄,倒更似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间的交往,这种朴实的表演风格与剧情安排,反而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他们之间情感的纯而又纯与简单松弛;另一方面,女主角沈银河的表演风格时常接近于不谙世事的少女,与其服装设计的简约与色彩搭配的单调相配合,正好迎合了影片爱情主题的淡雅而不雕琢。比如片中的一句台词,她问永元:“先生,你为什么不结婚?”实际上,也可以视作是一种无邪的,但永元的绝症和女孩倔强的自尊,最终还是令这段若即若离的情事无疾而终。

演员的表演技巧醇厚,又给影片所传达的无奈与平淡的情感增亮了一笔。因为得了绝症,永元屡屡作出为避免亲朋和恋人心灵受到创伤的善意之举,在坚韧中迎接死神。但这一善意的伪装,又让他不可避免的忍受着某种尴尬和悲凉,他那常常发自胸腔的爽朗大笑中有着难以掩饰的空洞与苍白。这一点上,演员的表演技巧与故事主题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为整个剧情的发展与情感的阐释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绝症和自尊所产生的相互避让,始终无法让两人全身心的热恋起来。一方面传达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憾惋感;另一方面也让影片在情感深度和强度上徘徊不前。爱情所带来的狂喜和伤害是与恋人是否狂热投入成正比的,轻轻地来,最终也只能轻轻地走,痛或许真痛,但对于活下来的人,你能保证它不过只是个人情爱史的一个短暂花絮吗?“一个画家不论有多巧,他的作品总要被打上不可避免的主观印记。”同样,一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演个人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外在体现。永元的完人决定的确令人感动,而导演许秦豪的个人见解却不至于让这个故事滥情,但也没有让它上升至更为悠远的情境,留给观众的只是那淡淡的、温馨的浪漫之感。

二、于琐碎和平淡中渲染亲情的暖意与感动

对于导演来说“家”的温情是影片的另一个着力点,而且塑造的比爱情故事本身更为质朴与不经意。《八月照相馆》中一些典型场景所塑造出的经典影像镜头,其所表现出的亲情感又是该片感动观众的浓墨重笔。如:永元教父亲学放录像机一幕;深夜永元因失眠蜷身在熟睡的父亲身边时,从演员眼中流露出的对父亲的无限依恋与寻求庇护的温情一幕;永元与姐姐吃西瓜时比谁吐籽更远的情景等等,无不透露着亲情的温馨和隐藏于永元内心深处的对人世的无限留恋和痛楚之情。但“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无论结果怎样,永元也只能默默的承受了。“家”也往往是阴霾的温床,《八月照相馆》和《春逝》中,老人都是这种阴霾的根源。影片讲述到当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来照相馆拍全家福之际,已年老的儿子颇为不好意思地暗示年迈的母亲拍遗照这一序幕时,可谓构成了接下来的类比蒙太奇。当日夜里,精心打扮过的老人再次来到照相馆,拍了一张饱含笑意的遗照。她对死的平静,感染了的永元。最终,在老人坐过的地方,他也为自己拍了一张遗照,穿着随意,一切的一切,都藏在了他的微笑之后。他那淡雅的笑也正应和了影片淡而无味的基调。至此,影片运用类比蒙太奇把老太太和永元对死亡的共同感受很好的表现了出来。

三、影片故事情节:于平凡中展露新意

《八月照相馆》在情节方面,完全是生活化的情节。在可爱的八月,在小小的照相馆里,产生了一段迷人的爱情。永元是一家小照相馆的年轻老板,女警德琳喜欢到他的照相馆冲洗照片,两人因而产生爱意。永元没有让德琳知道自己的一个秘密:他患上不治之症,死期很快便会来临。德琳不知道心上人因病入院,仍然来到休业中的照相馆等候。最后,他们两人都要接受既定的命运。听起来,这故事极像一个老套的文艺片《桥》的片段。可是,从电影题材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层面来看,该片故事已经脱离以往韩国片的民族悲情及哀痛场面,取而代之的是感性的画面,这又是影片不俗套的一面。就像《重庆森林》中王菲在CafeCalifornia等待时下了一场大雨般,雨停后温暖的阳光穿过玻璃窗照射进酒吧内;亦有一点像侯孝贤在《恋恋风尘》最后的一幕,在田间工作的李天禄身边的植物被一阵微风吹得摇来摇去,这些充满感情的场面将两位主角包围。

自从《接触》大受欢迎之后,韩国出现文艺片热潮,《八月照相馆》是这其中一部。影片的故事情节的确简单,但正是这简单的故事所折射出的看似平淡的爱情最终为该片赢得了观众的赞许。也许观众看厌了《太极旗飘扬》的悲壮情感、滥觞爱情与宏大场景的巨制,在体验《八月照相馆》的悠悠情事后,却又像沐浴阳光般的惬意与舒适。但是,单看《八月照相馆》的剧本也许会令人感到沉闷,因为文字无法表现出感情的起落。但是电影却可以以其独特的手法把“感性”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八月照相馆》就是很好的一例。韩国电影给人的印象,是主角的悲愤及民族的悲情,气氛非常沉重。现在,新一代韩国电影抬头,有力量向香港、台湾及日本电影挑战。从《八月照相馆》开始,它代表了新一代的感性韩国电影的兴起。

四、细节刻画:影片的经典

电影叙事与小说叙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是视听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传达意向的方式主要就是靠音乐与演员的表演。细节刻画是表现剧情的非常重要的手法,《八月照相馆》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事例。剧中永元是那样一个让人感到温暖朴实、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德琳又是那样的年轻活泼,因为工作的关系,日复一日,他俩之间凝聚了一股暗涌:爱情来了!这爱情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从天而降,影片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镜头慢慢把爱情渲染出来的。影片细节刻画的镜头:在照相馆门口大树下永元请德琳吃雪糕;德琳先后两次到化妆品市场买口红,在梳妆镜面前细心的试用口红;永元在照相馆门口静静的看着德琳的离去;到后来,德琳换下呆板的制服,青春洋溢、眼角眉梢全是喜悦和快乐。这些情节都是那样的生活化,好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发生过。

在影片中,导演给男、女主角很多面目特写镜头。永元每次睡觉醒来,慢慢的睁开眼睛,一旦清醒,脸上就自然而然的浮现笑容。这是他的天性,也是永元面对绝症能从容乐观的活下去的根本原因。永元照样敬业的每天为不同的客人把他们的生活片段留下来,仍旧和朋友们一起野外聚会,痛苦的时候也大声的叫出来,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一起吃雪糕、一起打伞回家,甚至在等德琳的过程中比较两个橘子的大小,这些琐碎的镜头都显得的那么真实。而女主角德琳的面部表情也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刚开始交往时候的公事公办,镜头前的娇羞可人,到后面恋爱中的青春洋溢。德琳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写了信得不到回音之后;在一而再的徘徊等待在照相馆门外之后;在郁郁寡欢的跳舞后悲从中来,哭得眼睛像个桃子的时候;面对夜间那个永远安静着的照相馆,她捡起了石头砸了照相馆的玻璃窗。这是她孩子气的本能表现,也是对无辜的照相馆表达着对照相馆主人的生气、伤心,自身的无可奈何的悲伤。最后一次德琳出现在照相馆面前时的镜头,更是展现了她依旧美丽。穿着黑色大衣红色毛衣越显得皮肤白皙,她的脸上是平静从容,也许曾经过去的一切都变成了最美丽的梦,永远永远,却不需要再去追忆。

五、影片主题:由爱情升华到对人生的探讨

影片的主题涉及到死亡以及人该如何面对死亡这样一个人类永恒的主题。正是因为这个主题,使影片没有仅仅沦落为一个单纯美丽的爱情故事,而有了人性思考和人文厚度,加重了影片的主题厚度和力度。在这个重大的、人人都可能面临的生死问题上,导演选择了一位普通人做为主角。在这一点上,导演独具匠心。这样的选择显得真实,贴近了观众的心,也更容易让人动容。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你会怎样度过剩下的日子?在影片里没有呼天抢地的喊叫。永元面对绝症虽然也有黯然神伤的时候,因为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值得他留恋的东西:认识多年的朋友、年迈的父亲、亲爱的姐姐,还有一个她。影片中的这个细节镜头刻画的非常传神,恰当的升华了该片主题。在一个夜晚,永元躺在床上睡不着,然后偷偷跑到父亲的房间里,躺在了父亲的身边。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渴望再得到父亲的抚爱,回味小时候父子同被而眠的温馨,观众可以看出他对生的留恋。但同时,他并不想把自己的生活变得跟正常人有什么不同。依然睡懒觉,依然开心的和小孩子逗笑,依然爬上单杠一试身手;爱情来临的时候,依旧微笑着接受,全身心地投入去表达自己的爱。同时默默的为父亲写上详细的放录机使用方法,静静的翻阅那些曾经的照片,然后坐在照相馆的椅子上平静的为自己照好了遗像。最后一次在玻璃窗里看喜欢的女孩,发现她已经把自己忘记。影片在永元的死亡上处理的很含蓄,大红色的摩托车依然静静的停在照相馆门口,曾经那个年轻的身影却已经不在。留给观众的只有那年迈的父亲踽踽的离开,落寞、老迈的背影让人辛酸,我们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什么可以超越生死?永恒的爱情不能、平淡的生活不能,平静从容地面对生死的高贵态度却可以。所以永元走了,他亲切的笑容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最后,在色彩应用上,影片多使用温暖的色彩做底色,灿烂迷人的八月阳光、永元大红色的摩托车、德琳橘红色的工作服,加上男主角嘴角永远迷人的微笑,这一切都给影片奠定了温暖、感人的基调。影片中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大喜大悲的伤感、哀痛。那从容细腻的韵味,舒缓淡雅的节奏,灿烂迷人的八月阳光,以及东方含蓄的若即若离的情事,都让影片《八月照相馆》张显出一种唯美、纯净的情感基调。

[参考文献]

[1]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第53页.

[2]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5页.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9

电影《平壤之约》海报2009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作为中朝友好年系列活动的一项,即两国首度合作拍摄电影《平壤之约》,这也是朝鲜建国60多年来第一次与外国合拍电影;经过三年的制作,此片在2012年登上银幕。

《平壤之约》故事线索设计巧妙,情节发展合理,人物的情感、心理几经波折;故事内容贴近生活,虽为主旋律影片,但没有连篇的口号。影片真实地反映平壤的城市面貌、居民生活、乡土文化,清新、自然,一改外界长期对朝鲜的刻板印象。其整体基调是愉快和谐、昂扬向上而暗含伤感,各条线索逐步汇聚,在阿里郎的正式演出场景展示中,将中朝友谊常青的主题推向高潮。纵观全片,艺术感浓厚,具有韵律美与内涵美,看完让人觉得很舒服。

《平壤之约》的故事线索特点是多而不杂、平实简约、不落俗套。全片可以划分为五条线索,两条主线——一明一暗,三条副线——优化影片的观赏性。

一、两条主线

(一)明线:王晓楠寻找舞蹈灵魂之旅

24岁的王晓楠练习朝鲜舞17年,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在一次大赛的半决赛中,她的奶奶——青年舞蹈学院名誉教授陈秀珍担任主评审。在其他评委陆续亮出高分的情况下,陈秀珍却面露异色。这一段采用了插叙方式,一面是王晓楠完成舞蹈时,在潮水般掌声与欢呼中得意地等待胜利,一面是她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公共汽车上孤独失望落寞的神情。这种巨大反差折射出主人公王晓楠在舞蹈技艺方面虽然得到观众的认可,却不能得到奶奶的肯定,这也是她多年来的心结,她自己彷徨且迷茫,不知前路何方,不知怎样才能得到她最希望得到的赞许,怎样才能找到舞蹈中缺失的东西。

悲观失望的王晓楠准备告别舞蹈生涯,中朝艺术交流协会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陈秀珍向凌建华院长推荐王晓楠参加,王晓楠认为奶奶总与她过不去,开始拒绝了;后来为了完成奶奶一个多年来的心愿踏上了去朝鲜的旅途。

在朝鲜的十天,依靠向导金成民的穿针引线,王晓楠渐渐与阿里郎创作团舞蹈指导,26岁的金银顺成为好朋友,在金银顺的帮助下,王晓楠学习和体会到朝鲜舞的精髓——不是简单的技巧与动作,而是一种民族精神。舞蹈中浸润着“阿里郎民族”对于和平、统一、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由衷的喜悦。

(二)暗线:支离破碎照片的合并之旅

在王晓楠寻找舞蹈灵魂之旅的过程中,还有一条并行不悖、贯穿始终、紧扣中心的主线索:一张支离破碎的照片,如何在远隔千里、跨越甲子之后,重新合并在一起。

这是一张60年前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军战士、朝鲜群众的合影,由中国战地摄影师,片中副线人物高飞的祖父拍摄。王晓楠的奶奶陈秀珍、金银顺的老师李慧英(当时叫李秀美)的父辈是东北抗联的战友,抗美援朝时期同在战地文工团从事前线慰问工作,她俩从摄影师那里剪下了照片上的自己,并互相交换。于是一张照片随三个人的分离而分离,直到60年后,高飞和王晓楠两位孙辈不期而遇,乘坐同一趟列车来到平壤。

不过要是一碰见,就把照片的事儿问清了,故事就没有什么味道了。再加上李秀美早已改名叫李慧英,即便她是朝鲜家喻户晓的功勋舞蹈艺术家,也没法问到她的下落。好在李慧英是“大舞蹈家”金银顺的老师,金银顺后来认出照片上的人,三条线索汇合,照片重新拼回一个整体。

影片临近最后,才将这张照片的来历娓娓道来,但照片的重要性是全片不可或缺的。首先,照片是逻辑成立的前提,正是照片的一角促成了王晓楠的平壤之行,如果不是要帮助奶奶找到“李秀美”,王晓楠定会拒绝前往朝鲜,那么后来的故事都不会发生;其次,照片是一种象征,陈秀珍与李慧英交换了各自的那部分影像,从此天各一方,但深深的情谊和对舞蹈艺术的共鸣却影响二人一生。影片由对“李秀美”的寻访展开,在回国后陈秀珍、王晓楠、高飞三人共同观看摄影展收尾,照片象征着陈秀珍、李秀美的友谊,也象征着中朝友谊在四代人中间的传承。所以说《平壤之约》的主线既是王晓楠寻找舞蹈灵魂之旅,又是支离破碎照片的合并之旅,一明一暗,共同推进剧情发展。

二、三条副线

(一)王晓楠和金银顺从隔阂到信任到交心

王晓楠和金银顺无疑是影片的两大主角,全片自两人幼年时分别练习舞蹈的场景开始,以分别后的隔空对话结束,首尾呼应、美感十足;故事情节是在两人关系的发展这条线索上走向深入的,从漠视对方、增进了解,到相互学习、心意相通;“平壤之约”可以说就是两人再次相见的一个约定。

王晓楠和金银顺是同龄人,都是青春的舞者。但是二人的初识谈不上很友好。首先是王晓楠,在了解交流对象是阿里郎创作团舞蹈指导后十分不解,她认为自己是民族舞演员,干团体操何事?另一方面,正忙于排练丝绸姑娘这一段舞的金银顺,也表现出不太愿意接待王晓楠的意思。王晓楠兴致冲冲地跳了段《铃铛》,希望金银顺认可自己跳的是真正的朝鲜舞,结果换来的评价仅仅是“是……也不是。”金银顺在丝绸姑娘中,始终觉得不太流畅,晓楠琢磨了一晚上,为金银顺设计了一种道具,但没能得到金银顺的正面回应。金银顺冷淡的表现积累了王晓楠心中的不满。终于因为一次迟到,王晓楠愤怒了,故事出现一个“危机”。

王晓楠和金银顺关系的两个“剂”分别是对金银顺有好感的向导金成民和金银顺的养子7岁的朴中原。朴中原是个小孩子,与王晓楠很快成了好朋友,王晓楠带他去游乐场,还送给王晓楠墨镜;金成民一直在两个人中间牵线搭桥,帮助王晓楠。在爽约“危机”发生后,金成民向王晓楠和盘托出朴中原的身世,王晓楠这才知道,金银顺收养了烈士遗孤,并为之感动。“危机”化解,丝绸姑娘中加入了王晓楠的创意,金银顺为王晓楠表演了《铃铛》:

春天百灵鸟飞翔在蓝天上,呼唤春耕。

弯弯曲曲的山岭上,麦浪滚滚。

王晓楠开始赠送给金银顺一枚戒指,金银顺却将戒指和她送给朴中原的礼物一并退回,造成两个人之间的尴尬。在互相谅解后,金银顺决心帮助王晓楠深入地了解朝鲜民间艺术,接触普通农户,让她领悟跳好朝鲜舞的关键,那就是舞蹈最原始、最纯粹的东西——朴实、快乐、发自内心。

在李慧英老师的带领下,三代人一同练习舞蹈,将淳朴、内敛、美丽的朝鲜舞表演得淋漓尽致。离开朝鲜后,王晓楠的舞蹈终于赢得奶奶的肯定。

这里还有个呼应值得一提:60年前,李秀美和陈秀珍除了互换照片,还交换了别的信物,李秀美送给陈秀珍一把梳子,陈秀珍送给李秀美一枚戒指;60年后,金银顺和王晓楠除了一起找回缺失的那一半影像,也交换了别的礼物——金银顺送给王晓楠一套漂亮的朝鲜民族服饰,王晓楠的戒指金银顺也最终接受。

在伤感的主题曲中,王晓楠与金银顺隔空起舞,并做了点题式的“心灵对话”:

王晓楠:“奶奶总是问我,为什么跳舞?以前我跳舞,就是为了赢得观众的掌声和鲜花。这次朝鲜十天之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阿里郎的表演,他们既是十万人也是一个人,他们既是个人跳舞,又是在为这个民族而舞,他们每一个人的呼吸和吸气,每一次呼吸和动静的转换,都是心灵与肢体的沟通。”

金银顺:“命运好像是个交叉口,在我和王晓楠相处的短短几天里,我们相互学习到了各自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注定还会相见的。”

(二)高飞的寻访祖父摄影作品人物

高飞来朝鲜的目的,是完成爷爷的遗愿,用那部老相机,找到他曾经拍过的老战士们,在同样的场景,再重新拍摄一张照片,回顾历史沧桑,延续深情厚谊。

高飞先寻访到李慧英老人。后来李慧英老人回忆起照片来历,提到“一个年轻人”带着一张残缺的照片来找她,王晓楠这才意识到高飞正是随军记者的后人,两块残片得以完璧归赵。陈秀珍老人观看高飞举办的展览,称赞他做的事“老一辈看着高兴。”

如果没有这条线索的存在,可以说影片仅仅是在说陈秀珍、李秀美与她们流传人间的故事,有了这条线索,故事丰满起来,旨在告诉观众,中朝友谊代代相传,“平壤之约”绝非个案。

(三)金银顺和金成民的感情发展

金银顺和金成民互相吸引,擦出爱情的火花,但是都不迈出那一步。一方面,金成民扭扭捏捏、不敢主动;另一方面,金银顺要照顾养子朴中原,害怕朴中原不能接受这个父亲,逃避了这段感情。

王晓楠的出现,的确改变了这对有情人的命运。王晓楠发现金成民喜欢金银顺,便鼓动他主动表白;在金成民被拒绝后,王晓楠又成功说服金银顺接受了金成民。

王晓楠和金成民一起帮金银顺照顾朴中原,朴中原因为生病将错过阿里郎的总彩排,王晓楠和金成民将他带到五一体育场,虽然金银顺本着对阿里郎演出负责的态度,拒绝她的儿子入场,但是王晓楠、金成民作为朴中原的观众看着他一个人在体育场外演完自己的节目,在成功拉近金成民和朴中原关系的同时,也消除着金银顺的顾虑。

在离开平壤前,王晓楠和金银顺在画板上“对话”,终于捅破了窗户纸,金银顺和金成民在一起了。

老照片的故事作文篇10

关键词图片故事深度报道新媒体创新

当前,我们生活在信息传播的“视觉化”“图像化”时代,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影像”。摄影记者应坚持用图片讲故事、用镜头做深度报道,而新媒体技术也让图片故事在表现力、传播方式等方面有显著突破。如何把握好新媒体时代图片专题的传播特性?传统时代的图片故事拍摄技巧是否需要坚守?需在哪些方面做出创新?

一、坚持报道深度,挖掘影像艺术价值

自媒体时代,“有图有真相”成为网络传播新特点。面对不断产生的网络新闻图片,作为职业摄影记者要怎么做?笔者认为,摄影记者要彻底跳出新闻碎片的桎梏,转向视觉冲击力强、具有原创性的图片故事,利用专题报道的深度和影像艺术价值打出影响力。

因此,必须有一种讲求专业的态度,沉下去认真观察、精心拍摄,获取更多有助于表达主题的好照片。

2016年初,笔者得到线索,在武汉青山船厂一个废旧幼儿园里,没有老师,只有13个被放养的孩子。这群孩子来自四川西昌、攀枝花等地,他们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4个月。白天父母出门去船厂上班,孩子们则杲在废旧幼儿园里,大孩子做饭,负责照顾弟弟妹妹。

当拿到这条新闻线索时,我首先明确拍摄立意和主题:不要刻意渲染没有鲜花、没有课堂的童年,要让孩子们懵懂、无忧的画面唤来关爱、援助。同时,我舍弃了对题材的“惯常”做法:花40分钟时间,拍摄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做到“有图有真相”便结束采访。

主题明确了,关键是用什么拍摄技巧来表现。刚从大山深处来到大都市的孩子们,面对镜头既好奇又羞涩,无法呈现自然真实的状态。我告诉自己,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完成采访。

这群孩子听不懂普通话,也没有汉语名字,很难交流。我每次去采访,都带些零食送给他们,因为走近他们,才能读懂他们。经过半个月的深入采访、拍摄,透过镜头,映入我眼里的是一双双童真无邪的眼睛,令见者酸楚,又感怜爱。图片的视觉语言力求凸显影像的艺术价值,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孩子们“想上学”的愿望。

二、坚守记录历史,寻找影像的时代价值

影像,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由此,对专业摄影记者以历史的目光审视当下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高楼大厦次第崛起,“城中村”渐行渐远。近年来,武昌火车站及周边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与火车站一路之隔,矗立于中山路边的一栋三层红色楼房。这座慢慢老去的“红楼”,经历了60年风雨,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梦想与变迁。从2016年2月开始,我历时5个月,数十次走进“红楼”,走进“红楼”人的生活。

这座“红楼”位于武汉市千家街203号,至今还居住着一批武汉老居民。这里有岁月挡不住的破败,有阳光照不进来的潮湿,但也有留守居民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期待着,城市开发早点覆盖这块“城中村”的寂寥之地。

城中村改造是老选题,但也是当下具有时代气息的题材,“红楼”选题有影像的时代价值。笔者认为,有时代价值的影像因历史厚重感而流传,它记录着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缩影。笔者要通过红楼里的老居民,客观地拍摄他们生活的常态,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境况以及发展、变迁。

2006年至2010年S年间,北京市对171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目前,武汉的“城中村”改造正在推进。这座“红楼”是武汉数百个“城中村”中最典型的一个。为什么要进行城中村改造?记录这些红楼老居民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2016年7月4日,图片故事“红楼里的人生”经《楚天都市报》报道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城中村改造得到市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三、坚持寻求与众不同的典型瞬间

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与摄影爱好者的区别,更多地表现在能否对拍摄内容和对象予以新闻专业视角的观察和呈现。

摄影号称“瞬间的艺术”,经典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要捕获摄影作品的唯一性,关键是能否静下心去了解和研究被拍摄对像,然后再选择拍摄时机,拍出具有唯一性的经典作品。

笔者在拍摄图片故事“红楼里的人生”时,对红楼的第一感觉就是破旧,且与众不同,走进楼道如同进入煤窑。在武汉南大门、武昌火车站对面,居然还有这样的房子,让人震撼。这种与众不同的反差构成了特殊的影像,具有唯一性的影像价值。

根据被拍摄对象的特征,笔者选择瞄准局部,紧抓细节不放,寻求有特色的影像。在S个月的时间里,笔者仔细观察着红楼里的人和事,把人、环境和问题融入影像之中,力争一张照片反映一个问题。

漏雨是老房子的常见问题,在“红楼”亦是如此。如何用一张照片来反映老居民房子狭小、破旧且还漏雨的情景是个难题。

我在走访中发现,三楼住着一对2015年6月刚刚结婚的任先生夫妇,婚房是一间12平方米的单间,听说还漏雨。经过多次夜间登门拜访,任先生夫妇同意了我的拍摄请求。5月14日晚,任先生夫妻俩横躺在婚床上,翻看平时收集的新楼盘广告单。带着对新房子的憧憬,任先生抱着广告单进入了梦乡,伴他入睡的还有4个接雨水的桶和盆。执着的留守,只为等来“红楼”脱胎换骨的一天。

组照中有一张讲述卫生间的故事:每层楼只有一间公共厕所,使用起来不方便。由于楼房建得早,每户没有独立洗澡间,冬天大家只好在房内搭塑料帐篷洗澡。经过多次沟通,拍到住户在室内帐篷里洗澡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珍贵之处在于若没有真诚沟通,记者很难走进拍摄对象的私人空间,拍到此类私密性极强的照片。

四、对接市场需求,探索实现影像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不时有这样的消息传来,曾经供职于传统媒体的一些摄影记者纷纷辞职,但他们并未离开新闻摄影,而是成为独立新闻摄影人,专注于拍图片故事,卖给各大商业网站或通过通讯社等平台进行交易。他们的收入不仅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超过在传统媒体的收入。

图片故事逐渐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和推崇,许多网站已经意识到原创视觉图片的重要性,纷纷开设图片频道,并高价征集图片故事和图片专题,少则一组2000元,独家且有深度的高达5000元。这也标志着图片故事已进入商业化时代。

能满足网友的阅读胃口,适应图片市场的传播需求,新闻图片在传统媒体之外,正在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笔者的图片故事“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在商业流通中获得不菲的收入。

新媒体为图片故事实现自身商业价值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激发强烈的创作热情。

五、融合多种元素,放大影像的传播价值

在屏幕上阅读文字,常让人疲惫不堪,而阅读图片则使读者更加轻松,也更具传播价值。新媒体时代为图片故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载体。

笔者认为,只要融合艺术价值、时代价值、唯一性价值、商业价值,摄影记者的图片故事将更具有传播价值。

以笔者拍摄的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为例。首先,废弃的幼儿园,却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游玩嬉戏的天地。孩子外表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影像,选择完美的角度和光线,使影像更具张力、感染力。其次,这群孩子共13人,学龄儿童占半数,但都因照看弟弟妹妹而没有上学。这种现象与现代化的武汉格格不入,游离“义务教育”时代之外,选题具有有时代价值。最后,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的影像商业价值和影像传播价值并存。5月17日,“没有老师的幼儿园”经《楚天都市报》全媒体首发之后,立即被国内近百家媒体转载,《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跟进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