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十篇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十篇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8:15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1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中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加,也逐渐意识到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正是中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压力,社会的影响等种种原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中学生的智力、人格、情绪、自我概念等不同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估计自身能力;(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持有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1)智力正常;(2)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4)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5)意志健全;(6)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7)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8)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9)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2.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中学生大多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更多的心理困扰,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智力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3.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4.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灵、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三、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反之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一种锻炼方式是散步、慢跑,另一种锻炼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练习体操与放松练习相结合,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30分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身体健康寓于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4).

[2]赵玉梅.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中等教育研究,2006.

[3]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2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初中生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充裕的同时,人们普遍感觉到身心的疲惫,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活的很累。高节奏的生活,日益激烈的各种竞争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大。有些人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急躁,易怒,多疑,孤闭。尤其是青少年,患有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只会增多,不会减少。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梁启超曾经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所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否,不可小视,而且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的关系

同志就体育锻炼与个人心理健康有过精辟的论述。“勤体育则强筋骨,又足以增知识,又足以调情感,又足以强意志”[1]。这就说明了体育锻炼与心理方面的关系。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可以调节心情。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这时,我们跑跑步,听听歌,发泄一下就会好很多。

人都是运动的。就像哲学里面讲的那样,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但是,现在的中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每天几乎都是坐在板凳上,埋头苦读,忽略了体育锻炼,我们并不是说勤奋学习是错的,但是要学会科学学习。适当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会调节同学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体育锻炼会增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

1、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同学们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特长,自己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又在哪里。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2]。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并作出恰当的评价,所以就不会做一些能力所不及的事情,减少好高骛远和妄自菲薄从而少走弯路。这样就会使成功的几率增强,减少挫败感,从而心情愉快。

2、同时,我们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认识一些和自己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增进友谊。这就提高了我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就不会感到孤单寂寞。有时,人们之间的隔阂源于缺乏交流,沟通,有时还会导致人们之间的误会。引起纷争。

3、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深刻,,成功或失败,进取与挫折交织。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促使学生的情感成熟[3]。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加强抗挫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境界。还可以形成同学们坚持不懈和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4、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体育锻炼中,同学们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等相互交流,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亲切感,并且获得较高的安全感、自信心[4]。所以,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使处在一个集体中的同学学会相互照顾,关心。

四、我们应该怎样加强体育锻炼,以至于使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呢?

第一,在理论教学中,在体育理论教学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教学。使同学们知道,真正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保健方法。使同学们能够进行自我心态调节。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以自己的刚毅、自信、乐观、豁达等高尚的心理品质去感染学生、站在教书育人的高度来帮助学生。启发并引导学生们上好体育课,以及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体育项目,坚持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弱化不良心理的影响,选择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突出学生们的主体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发挥。在自己擅长的运动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我的才华。

第二,教育学生正确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逐渐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忘我的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尽量放松心情。可以在运动前听听音乐,创造一个欢乐的氛围,同时,要求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体育运动的常识。活动后要及时总结,有效地客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第三,要有计划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应根据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学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们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们的意志力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学生们才能投入到活动中去,才会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达到减轻和治疗各种心理障碍的效果。

结语:身心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而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他们的心理健更应该得到关注。有的学生只知道学习对体育课重视不够。其实,体育锻炼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洪宝.论体育锻炼与21世纪初中生心理健康[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4):256-257.

[2]高发民.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袁存柱.对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44-46.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3

一、相关概念及心理健康标准解析

1.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指的是课堂学习之外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和调节精神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这种身体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心,而且可以发展人际关系。身体活动是一种能量消耗高于休息时新陈代谢水平的人类身体运动,其概念至少包含以下三要素:一是由骨骼肌产生的身移;二是对体制有积极的影响;三是能量由高到低变化过程的消耗。

2.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表现为衰弱和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美状态,也因此促成了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也有学者将此“健康”定义总结为两部分:一是生理健康。指的是有完整的生理状态,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二是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心理在环境条件和本身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即把个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归结为心理健康,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人马洛斯对心理健康问题做过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马洛斯的心理健康标准共有10条:有足够自我安全感、能充分了解自己、理想和生活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和谐完整、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保持良好人际关系、适度控制和发泄情绪、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前提下恰当地满足个人要求,这10条标准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和广泛引用。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和特点

1.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当今学校体育中,体育课堂教学己经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因此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的延伸,不仅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巩固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丰富学生学校生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还对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外体育锻炼促进素质教育向前推进。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不受空间、器材限制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故而能使学生在不受太多制约力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体育潜能,提高学生学生的自觉锻炼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课外体育锻炼是改进教材、优化教法的纽带和桥梁。教师把新的教材、教法运用到课外体育锻炼实践,有助于课外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把体育内外各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较好地验证体育教学的改革效果。

2.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课外体育锻炼特点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学生的爱好、兴趣、个性以及特长;是以有安排、有组织的获得感性认识为主的锻炼形式;灵活的锻炼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具有计划性、课余性、自主性、多样性、实践性、指导性、制宜性、独立性、扩展性、补偿性等特点的锻炼形式。

三、课外体育锻炼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依据

对学生来讲,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锻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使我国学校体育对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学术方面的研究也存在不足,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随着不断深入的认知体育功能,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论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程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纪宏、东北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留美博士季浏等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其中留美博士季浏的相关研究受到普遍推崇和认可,他认为: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提高智力、改善情绪状态、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疲劳、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治疗心理疾病等六个方面。

四、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

1.促进学生心理发育

体育锻炼主要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中枢,从感觉开始,在大脑皮层主导下所进行的一种随意运动,它是以人体肌肉效应活动而告终的一种反射性活动。学生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健康程度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教育者必须加倍重视的教育领域。处于学习紧张氛围之中的学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并随时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育。课外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较好的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手段,更是消除成长和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

2.改变学生心理状态

健康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不仅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刘国军在他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研究报告中通过实验得出: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远远大于不自觉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方式;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或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少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幻想”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改变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993年,吕红斌就提出:在体育锻炼行为中获取良好的心理效应类似于医学上标准的心理疗法,这种心理效应分为两种:即身体锻炼产生的长期情绪效益和身体活动产生的短期情绪效益。国内学者韩旭、毛志雄归结出身体活动可产生以下情绪效益: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改善心境状态、产生如跑步者高潮以及行为流畅等良好情绪。

3.推动学生发展自我意识

体育运动是竞争性、集体性的活动,锻炼过程、竞赛过程也是展示自己的能力、修养和魅力以及认知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和认识,提高各种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心理品质,使自己成为更能适应社会、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一个人如果心理健康,就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热情、宽容、友爱、团结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过程也是集体之间、个人之间、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这种交往能够促使群体成员在体育运动中增进了解、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体育运动的公开性和集体性能够促进人际关系融洽、良好发展、团结协作,推动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4.树立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毋庸置疑,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坚持锻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提高运动技能技巧、增强身体素质以及生理机能的过程。当参与竞赛并取得成绩后,认识和情感体验便会自然而然的使人产生自我成就感、幸福感和愉悦振奋感。具备强烈的成就意识和果敢顽强的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体育锻炼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体现在人的价值方面,因此使得体育成为了备受关注、影响广泛的一项事业。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使有抑郁情绪的参与者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获得心理满足,使他们重新认知、把握和提升自我,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从而成为朝气蓬勃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青年一代。

5.治疗心理疾病

1990年美国科克凯尔迪等人提出:体育锻炼己经成为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同样表明:参加体育锻炼频度越高自我反应引起的生活和心理紧张度就越低。现代社会,生活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许多人包括青年学生在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进一步演化为孤独、忧郁等心理障碍。有学者曾经对1750名心理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和消除焦虑症的一种有效手段;80%的心理医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和预防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学生经常参加课外锻炼有助于消除紧张情绪、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从而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从锻炼中产生积极的成就感并获取心理满足,从而降低焦虑,摆脱悲观压抑的消极情绪,消除忧郁等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

[2]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体育学科,2004(6).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4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智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8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教育制度的改革,都使当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同时受社会,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当代青少年作为民族未来发展的栋梁,无可避免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近年来,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从体育锻炼本身的生物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入手,阐述一下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青少年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条件。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前提,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体育锻炼对于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良好的智力有助于青少年学科知识的掌握。anthony的研究指出,是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与智力、记忆能力间存在着高度的正比例关系。国内学者做的有关研究也同样证实,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人的智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青少年在学校期间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包括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独立能力、适应能力和意志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在这诸多的能力中更为重要。就像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家丁肇教授所指出的:“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而来的。”我国目前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考试分数,却忽视了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这个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这就导致他们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缺乏相互理解、忍让和关心,缺乏感情交流,人际关系逐步疏远。

体育锻炼的魅力就在于冲破这种隔离和疏远,聚集在运动场上,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2];著名学者麦欹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3]。体育锻炼的许多项目都需要同学们之间的协作配合,也需要同学们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和互相爱护。让不同班级、不同性格的同学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的练习和比赛,就能使他们之间产生亲近感,有时他们甚至不用言语,只需要通过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或不自觉中就产生了一种情感。也就是说同学们可以用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以m应将来的社会。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现在的青少年常常会因为繁重的课业问题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科学家发现,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促进睡眠。这已得到了试验证明:如mclnman(1993)等人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状态焦虑、忧郁等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Hay-den(1984)等人有关有氧锻炼与忧郁关系的研究发现,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其焦虑和忧郁的水平比不锻炼者要低;Berger(1993)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每次锻炼时间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4]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主要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可以归纳为: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5]当代青少年从小成长在百般呵护的环境中,父母对他们的偏爱,以及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人格教育、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正确引导,致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才智缺乏一种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在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定位方面出现了偏差。

青少年与社会现实的实际接触中,一些来自于周围环境的客观评价与本身的自我价值产生出入,或相抵触的负面信息过多时,将导致心理失衡。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失望、悲哀或是尴尬、犯罪感……如果不能很好的予以调节,持续时间过长,就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体育锻炼是以身体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积极特殊的实践活动,大多是集体性、竟争性活动,自己能力高低、修养好坏、魅力大小,都会明显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还有助于自我教育,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焦虑和抑郁是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遇到的最为常见的困扰,在大学生中,也有不少人由于学习或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了焦虑和抑郁,目前国外的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就能调节和消除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疾病。这一科学研究的依据有两方面:1.体育锻炼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它能使青少年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2.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青少年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

总之,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任何其他方式、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它以其自身的生物学、社会学特征,加之其良好的经济性、低风险性和有效性,在青少年群体中大力推广体育锻炼,普及和实施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有利条件,有意识地发挥其健身和娱乐功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共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StuartBiddle: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相关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体育科学,2000,20(4):71-74.

[2][4]殷恒蝉,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5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自尊感;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个人的成熟;人格的统整;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另外,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一)体育锻炼与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体育锻炼能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增强意志品质,培养集体观念,有助于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大学生以体育活动为纽带,平等地从事体育锻炼,锻炼者胸怀坦荡、心情舒畅,没有任何的思想负担,不带有任何个人隐私目的,这种体育锻炼过程能够促进参加者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产生亲密感,联络与他人的感情,使其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有利于大学生忘记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可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不同性格的大学生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体育锻炼有利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体育运动本身是有章可循的、有规则约束的社会活动。参加者必须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同伴,在运动过程中,参加者会努力地控制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此外,体育运动一般伴随有激烈的、对抗的竞争性特征,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是严峻的考验。

(二)体育锻炼与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能培养人的意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大学生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体育锻炼与情绪

体育锻炼中,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和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抵抗作用。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体育锻炼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学习之余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三、结论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6

【关键词】体操;自我评价(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2-0139-03

20世纪末国家教委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23%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2]。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随着对体育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体育锻炼不仅具有健身功能,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3-7]。为深入了解体育锻炼、身体自尊、心境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以便为制定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体育运动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扬州大学公共体育课二年级健美操选修班2个班级作为试验班。一个为小强度试验组(28人),年龄为(19.75±1.24)岁;另一个为中等强度试验组(29人),年龄为(19.73±1.22)岁。从三年级平时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中选取1个女生班作为对照班(30人),年龄(22.53±0.86)岁。试验过程中,对照班不参加体育锻炼。

1.2方法

1.2.1测试方法试验组分别用中、小强度健美操运动连续干预10周,受试者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30min。对照组不参加体育锻炼。经学生知情同意,试验前、后分别测量被试安静状态下身体自尊、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水平3项指标。测试前向被试介绍填答问卷时的注意事项。试验组的锻炼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中强度锻炼干预控制心率在135~150次/min,小强度锻炼干预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每隔5min测量1次心率。

1.2.2测量工具身体自尊量表(pSpp)[8]。由徐霞修订,采用4级评分,包括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和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4个分量表。主量表与各分量表的Cronbach系数为0.72~0.84,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简式心境状态量表(pomS)[9]。由祝蓓里根据澳大利亚学者Grove的量表修订而成。其信度在0.60~0.82之间,平均r为0.71。量表的计分方法为:“几乎没有”为0分,“有一点”为1分,“适中”为2分,“相当多”为3分,“非常”为4分。

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由王征宇修订,共90个问题,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每个项目分别采用5级评分,该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polar心率遥测仪。由上海中胜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产品编号为HD008,产品型号为S625X。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协方差及回归分析。

2结果

2.1试验前后pSpp、pomS及SCL-90测试得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价值感(p<0.05)、心境指数(p<0.01)及强迫症状(p<0.05)、人际关系敏感(p<0.05)有显著影响。中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吸引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对照组试验前后被试pSpp、pomS及SCL-90各项心理指标几乎没有发生变化(p>0.05)。见表1~3。

3组被试在pSpp各因子上,前后测差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omS愤怒、疲劳、抑郁及tmD4个因子上,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总均分因子上,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进一步比较可知,在愤怒、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小强度组显著优于中强度组及对照组(p<0.05),中强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疲劳因子上,中强度组显著优于小强度组及对照组(p<0.05),小强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mD因子上,中小强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但试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上,中强度组优于对照组(p<0.05),小强度组优于对照组(p

2.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模型检验表4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和心境对心理健康(总均分)影响作用显著,身体自尊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不显著(图1)。

3讨论

3.1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研究结果表明,锻炼强度极大地影响着锻炼者的心理效应[11-13]。本次试验结果表明,中小强度组被试试验前后身体自尊水平变化均有上升趋势,其中小强度组身体价值感和中强度组身体吸引力变化已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一结果与何颖等[6]的研究结果不一致(4周的体育锻炼就能使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发生明显变化)。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一次连续锻炼1h的效果要好于2次30min锻炼。尽管试验后3组被试身体自尊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从各组试验前后变化趋势以及各组间变化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中强度健美操运动更有利于改善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因为对于平时不爱参加运动的女大学生而言,中强度体育锻炼在减少身体脂肪、改变体型及提高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至于3组间差异不显著问题,锻炼时间短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

从各组试验前后比较来看,小强度健美操锻炼有利于女大学生心境(tmD)、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的改善。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小强度健美操锻炼有利于被试pomS愤怒、抑郁、SCL-90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的改善;中强度健美操锻炼有利于被试pomS疲劳症状的改善;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有利于女大学生心境(tmD)、心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状、总均分)的改善。尽管可能由于统计方法的不同,造成了组内组间比较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该试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适宜刺激理论假说”。体育锻炼之所以能改善锻炼者的情绪状态,可能是因为锻炼促进大脑分泌一种具有类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降低抑郁、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14]。

3.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心理机制在路径分析中发现,体育锻炼影响身体自尊和心境作用显著,身体自尊影响心境作用显著。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自尊或身体自尊的某一纬度已得到许多研究的证实[6,15]。在体育锻炼对心境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多数研究结果认为适宜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被试心境状态的改善[12-16]。pinto等[17]在身体自尊与心境的关系研究中指出,身体自尊与心境相关显著,高自尊者具有良好的心境。身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整体自尊水平的改善,又因自尊是心境的一个重要纬度,因而身体自尊对心境具有促进作用是可能的。

心境对心理健康(总均分)影响作用显著,身体自尊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不显著。有研究报道[18],心境与心理健康各项因子相关显著,该结论支持了心境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良好的心境可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最终改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朱荣春等[19]研究指出,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自尊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表明自我效能和自尊水平(总分)变化会对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樊富珉[20]用自我概念各个纬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进行相关研究,发现生理自我与心理健康(总均分)相关显著,以上研究结果提示,作为与生理自我非常相近的身体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可能也存在显著相关。然而,路径分析显示,身体自尊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不显著。对此作如下2点解释:第一,本研究考察的是身体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朱荣春研究的是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9];第二,研究使用的量表不同,以及量表信效度、灵敏性等原因所致。以上只是推测,对此尚须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71-572.

[2]王建中,樊富民.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状况调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3]张志勇.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78.

[4]黄志剑,郭志平,姚家新.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一项元分析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1):79-80.

[5]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16-918.

[6]何颖,季浏.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体育与科学,2003,24(4):58-60.

[7]BeRGeRBG.exerciseandmood:aselectivereviewandsynthesisofresearchemployingtheprofileofmoodstates.JappliedSportpsychol,2000,12(1):69-92.

[8]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34-137.

[9]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10]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7(2):69.

[11]李学砦.不同锻炼项目、强度和时间对大学生焦虑、抑郁及自我概念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77.

[12]方敏,江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锻炼强度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198-199.

[13]安雅然.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35-37.

[14]BeRGeRBG,owenDR.Relationoflowandmoderateintensityexercisewithacutemoodchangeincollegejoggers.perceptmotSkills,1998,87(2):21-611.

[15]朱风书,颜军.篮球锻炼对男大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81-582.

[16]李林.中国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影响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165-166.

[17]pintoBm,tRUnZoJJ.Bodyesteemandmoodamongsedentaryandactivebreastcancersurvivors.mayoClintproc,2004,79(2):6-181.

[18]刘宇晔.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2003,9:23-24.

[19]朱荣春,王通理,钱铭怡.大学生羞耻感和心理健康以及自我效能、自尊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25-227.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7

【关键词】体育锻炼;职专中学生;不良情绪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种有形或无形压力,导致中学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例如社会信息影响、中学生自身心理不成熟、学校老师影响、学校环境影响、家庭教育影响,都是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诱因,而体育锻炼作为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式,备受社会和学校的推崇,如何处理好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于身体锻炼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已有很长历史了,20世纪初期以来,已有1000多篇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与否与抑郁程度关系显著,即愈有参加体育锻炼,患上抑郁的概率愈低。我国学者何颖等(2003)对身体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身体锻炼有助于抑郁的缓解。本文通过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不良情绪之间关系的问卷调查。探讨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提出中学生体育教育资源要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体育学科在塑造中学生健康情绪方面的作用,为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以及情绪健康教育中对中学生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

从福州市区随机抽取3所职专,随机抽取6个班级。作为正式施测的被试。调研过程中共发放问卷285份,收回285份剔除无效问卷15份实得有效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4.7%。具体被试为福州财金校和闽侯职专、闽清职专的高一学生。其中男生占30%,女生占70%。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问卷调查法

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所在学校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对随机抽取的班级在上课后10min进行集体无记名方式的问卷填答,即时回收问卷。

(三)测量法

(四)数量统计法

时间、地点、对象、方法、步骤。

运用exce12003、spsswindow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工具

(一)身体锻炼情况调查表

该调查表总共有7道选择题,主要调查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强度、时间、目的、项目、作用认识、次数、及中学对健康问题反映。

(二)中学生体育锻炼诱导情绪问卷

《锻炼诱导情绪量表》包括4个分量表,得分范围和意义如下:活力激发分量表:1、6、9题。得分范围是0-15,得分越高,活力或精力就越得到恢复和激发。身心平静分量表:2、5、10题。得分范围是0-15,得高越分,生理上就越疲劳。积极投入分量表:得分范围是0-15,得分越高,对锻炼活就越投入。

(三)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表

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2、3、4四级评分法,指数范围为0.25-1.00,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SDS≥51分界定为抑郁,该量表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四、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中学生体育认知情况分析

参与强度百分比参与时间百分比参与目的百分比参与项目百分比

中等出汗64.2%20分钟31%交朋友1.1%球类56.8%

出大汗18.4%40分钟33.2%参加比赛2.1%体操14.2%

不知道11.6%40-60分钟26.38%娱乐消23.7%田径17.4%

没有感觉5.8%一个小时8.9%治疗疾病4.2%其他11.6%

减肥健美21%

促进健康49.5%

表1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强度、时间、目的、项目

锻炼认识百分比参与次数百分比健康问题认知百分比

治疗疾病12.1%0次0补充营养7.4%

使人愉快39.5%1次3.7%参加体育锻炼16.8%

增加交流20.7%2次24.2%改善生活规律31%

无影响11%3次40%去医院20%

浪费时间4.2%4次13.6%改善不良习惯15.8%

容易9.5%5次17.8%其他8.9%

表2中学生体育锻炼认识、参与次数及对健康问题认知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关于参与体育锻炼强度,中等出汗和出大汗总和是82.6%,这说明中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强度基本上达到中等强度以上,只有5.8%学生运动后没有感觉,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其运动强度偏小,选择不知道的占11.6%,这些学生对自身运动强度体验和认识还不够。关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大于20分钟占69%,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是比较合理的,中学生也是比较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参加体育活动是他们的生理需求,关于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从数据可以看出,促进健康、消遣娱乐、减肥健美、是中学生锻炼的主要目的,大部分中学生也比较认可体育锻炼是可以促进健康的。治疗疾病、交朋友、参加比赛或其他,这些比例相对占得少一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多样性。关于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球类占56.8%,远远高于其他项目,其中篮球受nBa影响,对中学生体育锻炼类型的选择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田径受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体操和其他类对学生要求比较高,运动起来有一定风险,所以选择此运动的学生比较少。关于参与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说明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自身健康、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和交往的需求这些心理。少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是不够和消极的。关于中学生对出现健康问题的反应,选择医院和参加身体锻炼的占36.8%,这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在健康出现问题时能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选择补充营养和改善生活规律的各占7.4%和15.8%,其他的占8.9%。这也说明了中学生在现今社会的影响下对身体健康有更多的认识与看法。

(二)体育锻炼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类别活力激发

分量表身心平静

分量表生量疲惫

分量表积极役入

分量表

女生8.68.57.37.6

男生8.98.26.98.2

总体8.758.357.17.9

表3中学生体育锻炼诱导情绪不同量表评定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男生总体平均值比女生高,但是总体来说是正常的。可以看出中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活力或精力的恢复和激发也是可以接受的,身心平静、生理疲劳状况和对锻炼活动投入,都趋于一个较好的状态。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都有一个良好心理状态。

(三)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学生抑郁程度

一周次数012345

X047.640.639.839.739.5

表4中学生一周锻炼频率与抑郁自评表(SDS)的(X)的比较

从表2和表4可以看出一周参加体育锻炼一次抑郁自评量表(SDS)值平均得分47.6,两次至五次的SDS值平均得分是39.93。可以得出参加一次和参加两次以上平均得分差7.67分。由此可以推出有参加体育锻炼和基本上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SDS值存在一次差别。在对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进行分析,他们的SDS值分别是47.6、40.7、39.8、39.7、39.5,参加一次的平均值最高,一周参加五次平均值最低,其他平均值比较接近。斯凯福(Scherf,1987)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与低水平抑郁有关,有乐观倾向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比有悲观倾向的大学生多。

(四)适中体育锻炼能促进中学生的良好情绪状态

类别中等出汗出大汗不知道没有感觉

X38.639.544.347.2

表5中学生体育锻炼强度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X)的比较

从表5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体育锻炼中有感觉,中等出汗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根据数据统计这些中学生SDS值是38.6,出大汗的SDS值的(X)是39.5,选择不知道的同学的SDS值是44.3,没有感觉的同学的SDS值是(X)47.2,根据表1和表2数据分析,在运动中出大汗和中等出汗的同学,他们在一周中运动次数最多,他们的SDS值(X)比较低。选择不知道和没有感觉的同学一周运动次数比较少,他们的SDS值(X)比较高。说明一定运动强度对不良情绪是有积极影响的。尽管关于锻炼强度对心理健康所产生的效应的研究目前还有争议,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取得较积极的锻炼心理效应。例如,伯格(Berger,1992)等人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活动,每次活动20-60有助于情绪的改善。斯特波等人(Stepoe&Cox,1988)也研究发现,适中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锻炼后的情绪状态。

(五)适中锻炼时间有助改善中学生的情绪

类别20分钟40分钟40-60分钟一个小时

X43.241.539.541

表6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X)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中学生锻炼时间在20分钟至40分钟的比较多,锻炼时间在一个小时或以上的相对较少。但是40-60分钟SDS值的(X)最低,其他都比较接近。根据数字分析选择锻炼40-60分钟的比较多,这说明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对个体不良情绪有较大帮助,能够更好提高中学生学习的效率。伯格(Berger,1992)的研究发现,锻炼者每次进行20-6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六)体育锻炼对情绪产生一定影响

类别交朋友参加比赛娱乐消遣治疗疾病减肥健美促进健康

X43.842.839.842.742.339.5

表7中学生体育锻炼目的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X)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促进健康、消遣娱乐、减肥健美、是中学生锻炼的主要目的,大部分中学生比较认可体育锻炼是可以促进健康的。治疗疾病、交朋友、参加比赛或其他,这些比例都较少,但这也能说明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多样性。从数据分析显示,选择促进健康和消遣娱乐的中学生,他们锻炼次数也是最多的SDS值的(X)最低。选择其他的中学生锻炼次数相对就比较少,说明中学生体育锻炼目的多样性,不同群体具有不同特点。体育锻炼若是以增加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消遣娱乐和消除烦恼为目的的其对不良情绪影响最为突出。

(七)团体运动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更能促进中学生积极运动

类别球类体操田径其他

X39.542.340.145.2

表8中学生体育锻炼项目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X)比较

从表1可以看选择球类最多,这些中学生SDS值的(X)是39.5。体操、田径和其他分别占42.3、40.1、45.2选择球类明显比选择其他的低,根据数据分析看出球类的锻炼次数和强度都比其他多,球类是一项团体运动,田径比体操和其他项目运动次数和强度要大,说明团体运动和一定的运动强度都能更好地促进人体心理健康。

(八)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锻炼参与程度

类别锻炼容易浪费时间无影响增加交流愉快治疗疾病

X43.246.54539.839.240

表9中学生体育锻炼作用认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X)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识选择的是愉快、增加交流、治疗疾病。他们SDS值的(X)分别是39。2、39.8、40,少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选择的是锻炼容易、无影响、浪费时间,他们SDS值的(X)分别是43.2、45、46.5。根据数据分析对体育锻炼作用认识是愉快、增加交流、治疗疾病的学生锻炼次数比较多,他们的(SDS)的(X)比较低,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是锻炼容易、无影响、浪费时间的学生锻炼次数也比较少,他们的(SDS)的(X)比较高。这表明如果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这对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类别补充营养参加体育

锻炼改善生活

规律去医院改善不良

习惯其他

X44.239.639.539.841.845.2

表10中学生对健康问题反映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X)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健康问题的反应选择改善生活规律、去医院、参加体育锻炼和改善不良习惯的,他们的(SDS)的(X)分别是39.5、39.8、39.6、41.8。选择补充营养和其他是44.2和45.2,根据数据分析学生对健康问题反应选择改善生活规律、去医院、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不良习惯他们的锻炼次数和锻炼强度都比较大,他们的(SDS)的(X)比较低,选择补充营养和其他的学生他们的锻炼次数和锻炼强度比较小,他们的(SDS)的(X)比较高。中学生对健康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处理健康问题更加多样化,不再认为去医院是唯一的解决方法,说明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重视。根据凯恩(Kyan,1983)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抑郁症。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和有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可以消除中学生抑郁、焦虑情绪,对一些不良情绪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意识,参与身体锻炼的时间,每周锻炼的频率,喜欢的锻炼类型以及锻炼强度和持续时间,通过不同方法和不同教学手段,借助科学可行教学评价,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规律发展,进一步消除中学生不良情绪。

(二)对体育锻炼作用正确认识能更好促进中学生情绪状态健康

体育锻炼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我们应该更注重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对中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科学指导,使中学体育教育资源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结合,发挥体育学科在塑造中学生健康情绪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作松.锻炼心理学: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林恩・克拉克著,姚梅林,庞晖,姚枫林译.救助情绪:处理常情绪问题实用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宁波: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刘迎泽编著.情绪心理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5]张力为,毛志雄主编.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8

论文摘要: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首先对我们的奥运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高度赞扬;其次,我国进入了奥运后经济时代,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的浪潮,无论是儿童、学生、中年还是老年,都积极踊跃的投入到健身的行列当中。但是光有热情还不够,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问题,不同的群体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地选择身体锻炼的项目、进行活动的时间、锻炼的强度等等,而且锻炼应该合理科学;最后,由于不同的群体进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机是不同的,本文正是以这个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群体的心理效应进行分析,探索引发他们产生不同方式的身体锻炼的心理动机,从而为指导他们参加最有效的身体锻炼提供理论依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身体上和心理上健康和谐的发展。

abstract:BeijingolympicGameshascometoanend,weshouldspokehighlyoftheoutstandingperformanceofourathletesatthisolympicGames;thesecond,ourcountryhasenteredeconomiceraaftertheolympicGames,nationalsetoffthewaveofthenationalFitness,whetherchildren,students,middle-agedorelderly

Hasapositiveinputtothelistoffitness.Yet,itisnotenoughtohavetheenthusiasm,italsoneedtopayattentiontoacertaindegreeofmethod,Differentgroupsshouldb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irownphysicalexerciseareasonablechoiceofprojects,sportstime,strengthtrainingandsoon,exerciseshouldbeareasonablescientific;Finally,thegroupsdonothavethepsychologicalmotiveforphysicalactivityisdifferent,thisarticleisthestartingpointforthis,tostudythepsychologicaleffectsondifferentgroups,leadthemtoexploredifferentformsofphysicalexercisepsychologicalmotivation,inordertoguidetheminthemosteffectivephysicalactivity,theultimategoalistopromotetheirphysicalandpsychologicalhealthandharmoniousdevelopment.

Keywords:physicalexercise effect exercisepsychology mentalhealth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一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现在不单单只追求着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已经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并逐渐成为生活中的主导因素。那么什么是健康?什么又是心理健康?可谓人云亦云。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健康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多少年来人们在不懈的努力着,研究它,创新它进而完善它。健康包括两部分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由于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起心理健康,这就使得对于它的研究尤为重要。

心理健康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概念,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人们进行身体锻炼不仅仅是为了使身体强健,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使自己感到满足,最终完善自己的个性特征,在这其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不能盲目的从事一切身体活动,应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选择什么方式来锻炼,合理有效的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的互动关系、不同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以及产生动机的原因着手,对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进行进一步探索,为锻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身体锻炼与心理的互动关系

1.1学术界关于两者关系的理论假说

实践表明,多参加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生理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皮肤性疾病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非就了解进行锻炼还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例如情感、意志、认知水平等等,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

1.2身心的解释假说

1.2.1唯心论

该理论认为,唯有精神存在,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心理事件的知觉基础上的,所假设的知觉基础的物质只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之中。

1.2.2唯物论

该理论认为,唯有身体存在,身体才是一个真正的原子和分子的世界,而精神仅是一种幻觉。

1.2.3万物有灵论

该理论声称,精神控制身体,但精神不受身体的影响,精神活动引起身体现象,但物质事件不能引起精神事件。总之它认为灵魂使身体存在。

1.2.4副现象论

该理论认为身体事件引起精神事件。精神活动被看成是来自大脑的秘密。

1.2.5相互作用论

基本观点是,身体和灵魂、大脑和心理、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关键问题是,非物质的精神如何影响物质的身体和生理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心理事件。

1.2.6双面论

该理论指出,精神是大脑的特性,也是大脑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精神被理解为来自大脑特别部分的自我知觉。

1.3生物学理论假说

第一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引起的体温升高可使人产生短期安静的效果。该理论似乎有道理,但缺乏研究。

第二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可以促使人释放儿茶酚胺,它随着度锻炼而增加。

第三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可导致内啡肽的释放,这种物质具有像麻醉剂一样的效应,可使人产生愉快感和减少疼痛。

1.4心理学理论假设

第一种理论认为,身体锻炼可促进身体健康,使个体从中更多地获得竞争感和成功感,从而使自我效能得到提高。

第二种理论认为,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

第三种理论认为,锻炼可使人产生恍惚状态,它是一种“变更的意识状态”。

1.5存在的问题

以上各种假说都试图去解释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都存在着片面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充分的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参加锻炼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愉悦一个人的心情,使其身心全面发展。以下是对不同的群体参加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

2儿童锻炼的心理效应

2.1参加锻炼的动机

少年儿童参加锻炼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要锻炼身体,掌握运动技能,更多的属于一种从众行为。他们认为这个运动项目很有趣就会不自觉的参与进来,从身体锻炼当中获得一种愉快感。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导致内部动机的不稳定性,因此他们参加锻炼的行为大多是不自主的。

2.2身体锻炼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阶段,除了补充必要的营养之外,还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锻炼,身体锻炼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发育,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自尊。想像一下,如果一个儿童在要求参加某项身体锻炼时被拒绝,他肯定会心里难过,自尊心受挫,从而产生自闭心理,不利于他的成长。

2.3身体锻炼的坚持性

大多数儿童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不会只局限于某个或某几个锻炼项目,因此会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退出不代表他们不继续进行身体锻炼,而是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别的身体活动中去了,这种现象受儿童的锻炼动机、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

3学生锻炼的心理效应

3.1参加锻炼的动机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最系统全面的教育,这个时期学生的各方面发育都趋于成熟,他们会自主的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进行锻炼,动机水平也逐渐稳定下来,对于他们的研究相对容易。我国对学生时期的心理效应研究比较关注,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身体锻炼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效应产生影响。

3.1.1身体锻炼与认知水平

研究表明,认知水平与身体锻炼有着某种规律似的联系,身体锻炼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能产生积极的情感,这些积极的情感可以减轻他们进行锻炼的焦虑、恐惧、自卑心理,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更好的投入到锻炼中来。

3.1.2身体锻炼与应激

随着知识数量的增多,知识难度的增强,无形中给了学生们极大的压力,他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中,所谓应激是指个体对应激源或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即个体认为所拥有的资源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并对其健康产生威胁。只有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他们才会全面发展。多进行身体锻炼可以使他们暂时从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活跃自己的思维,放松绷紧的神经,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消除疲劳,从而完善心理特征。

3.1.3身体锻炼与人格品质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参加身体锻炼可以达到实现自我的一种心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难,如果他们能坚持下来就可以使意志品质加强,自信心树立起来,更驱使他们继续进行身体锻炼。

3.1.4身体锻炼与情绪

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老师的批评、考试的失误、知识的复杂等等,一旦这种情绪产生后,会持续很长时间,严重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而参加锻炼可以使这种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使大脑充分放松,从这个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3.1.5身体锻炼与人际交往

大多数锻炼活动都属于群体活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结识很多新朋友,扩大自己的交友面,使人际关系越来越融洽。

4中年人锻炼的心理效应

4.1锻炼的一个现状

目前的研究说明处于这个时期的人进行身体锻炼的是最少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锻炼意识浅薄、工作压力大、家务事多、社会责任重等,这就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身体锻炼,身体各机能都明显降低,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4.2参加锻炼的动机

4.2.1兴趣的需要

中年人在工作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锻炼项目,既锻炼了身体,又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要。可以从百忙中找到属于自身的乐趣。

4.2.2审美的需要

为了给自己的老板或同事留下好印象,中年人通过多参加身体锻炼,可以保持一个好的体型,使自信心大增,通过锻炼还能提高自尊水平,使其有了主观幸福感,体育锻炼也就容易坚持下来。

4.2.3健康的需要

繁琐的工作使中年人的身心不能很好的发展,几乎每天都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度过,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使他们的身体条件每况愈下,而进行身体锻炼可以改善这种现象,延缓衰老,增进健康。

5老年人锻炼的心理效应

5.1锻炼的动机

人到老年后,无论是体力、脑力还是精力都明显下降,而且随着衰老的加剧,各种疾病也接踵而来。为了抵抗这些因素,他们会通过少负荷的运动量来缓解自己的衰老,这个时期的人们有大量的时间来进行锻炼,但由于身体机能的低下,应妥善的选择锻炼项目,还要注意安全,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延缓衰老。

5.2锻炼的注意事项

锻炼要合理有效,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项目来活动,锻炼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持之以恒,最后最重要的也就是安全第一,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其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6结论

综上所述,多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从生理上影响着人们,比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能从心理上作用于人们,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帮助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虽然我们还不能全面的理解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规律的身体锻炼绝对有助于心理健康,让我们一起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吧!

参考文献

[1]毛志雄,付舒,高亚娟.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69-74

[2]刘鎏,唐旭.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综述[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2):50-52

[3]季浏,李林,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1

[4]马蔷,佟立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3):137-138

[5]李曼.简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7):77

[6]曾庆贺,张然.论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J].科教文汇,2007

[7]司琦.身体活动的行为科学理论综述[J].体育科学,2007,27(9):72-79

[8]肖磊,林泰昌,陈作松.儿童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J].福建体育科技,2003,22(4):20-22

[9]任波.体育锻炼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44-646

[10]李金平,徐德均,邓克维.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5):1505-1507

[11]郭英梅,仇银霞,侯选莉.浅析中年人体育锻炼与其心理健康[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2):48-49

[12]毛志雄,高亚娟.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32-37

[13]武晓兰.老年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5):121-124

[14]范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114-116

[15]李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132

[16]刘芳.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6):93-95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9

关键词:社会体育;锻炼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1-0064-07

珠江三角洲(下文简称“珠三角”)作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吸引了众多外来的劳力。大量本省的农村劳动力和省外的劳动力向珠三角城镇转移,使全省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2007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以上市中除江门和肇庆市外,其余7个市的城镇人口比重均超过80%。农村劳动力的城镇转移促进了珠三角人口结构的城乡一体化,这意味着农村人口从统计上成为城镇人口。但是,城市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下所产生的一类弱势群体。关于这一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吕树庭在其《流动人口:社会体育的新课题》研究中列举了关于流动人口社会体育问题的8大挑战,涉及到城市农民工的工作与生存、文化素质、文化冲击、流动困扰、企业效益等。近年来对城市农民工社会体育的研究涉及到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农民工的责任主体、农民工体育制约、农民工身体健康与体育行为调查等领域,反映了近年来对农民工的城市体育问题研究视野不断拓展,但研究方法多以现状调查分析与理论分析为主,实证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以珠三角农民工为主体,从较为广阔的个体与社会背景上对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Sem)建立指标与潜变量,潜变量与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锻炼行为的关系,以多因子结构关系对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综合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珠三角农民工群体,全部调查对象均为农村户口。从事的工种分布各个行业,但以电子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珠宝首饰工艺品加工、建筑为主,占87.5%。男女性别比例各为57.2%和42.8%。年龄为20―40岁的占85%。小学至大学学历结构基本呈正态分布。样本的代表性较高。

1.2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由32个指标构成,涉及对体育的认知、生活状况、文化状况、体育知识与技能、企业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资源、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调查农民工每周参与运动的次数、每次锻炼的时间。问卷设计过程,走访了北京、广州、深圳的部分专家、学者。征询了专家对调查内容与调查指标的意见。同时,在深圳、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邀请26位不同类型工厂企业的厂长举行座谈会,了解企业对农民工体育的理解和支持现状,以及企业农民工体育的开展与管理现状。

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位于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中山、佛山等24家工厂的农民工2405人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对调查对象分批集体培训、集体填答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2405份,回收2231份,其中有效问卷2092份,有效回收率为87%。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符合社会调查统计的标准与要求。

2)统计处理。

(1)因子分析:采用SpSSi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提取影响体育锻炼的主因子。

(2)结构方程模型:采用SpSS公司的amoSi7.0软件进行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锻炼行为的结构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具有很多其他统计方式不具备的优点:一是它可以依据不同理论观点提出变量关系,对数据进行拟合,检验已有假设,并可以结合数据反映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已有理论。二是它可以同时考察多个变量,为多变量的综合研究提供重要支持。三是它可以从多个观测值出发,估计潜在变量,通过建立基于观测值的潜在变量关系模型,提高数据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的提取

依据因素分析理论,对问卷的初测数据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应性考察。首先对全部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经Kmo检验(Kmo=0.946)和Bartlett’s球性检验(p

第1主因子中,有较大载荷的包含提供体育文化信息服务、体质测量服务、体育场地设备、组织体育比赛及管理等,体现了社区与企业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属性,将因子1命名为“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

第2主因子中,工作时间、工作程度、生存空间和生活预期4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农民工工作时间、工作的强度以及与外界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对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命名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因子”。

第3主因子中,体育知识水平、体育认知水平、体育运动技能、参加体育动机、组织比赛和体育活动能力5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体育的认知水平以及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对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命名为“体育态度和能力因子。”

第4主因子中,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3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生活方式和文化差异对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命名为“文化与生活方式因子”。

第5主因子中,心理压力、生存压力、患病担忧等3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命名为“心理和生存压力因子”。

第6主因子中,收入与消费水平、消费需求指向于生存必需品、生活预期3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和经济购买力对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命名为“经济条件因子”。

第7主因子中,追求健康、身体健康、身体疲劳及体育兴趣4项指标的载荷值较高,反映了农民工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对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命名为“身体健康因子”。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提取了7个影响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主因子。由于因子分析结果的解释依赖于专业知识、经验及主观判断,不同的研究者可能对因子分析结果具有不同的“合理”解释。例如,

关于本研究的第1主因子为“社区与企业体育”,该因子包括企业提供体育文化信息服务、提供企业间比赛及组织管理服务、社会公共大众化体育设施支持程度、政府政策支持引导等方面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但是,这些因素究竟是反映了农民工对企业体育环境的主观倾向与期待呢?还是对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呢?在没有进行与实证结合之前,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具有不定性:既可以解释为“目前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体育锻炼活动方面的政策引导比较缺乏、农民工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短缺、保障农民工参与体育的各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也可以解释“由于农民工的体育消费能力较低,农民工更多地参与企业或社区组织的企业型体育活动,企业提供的体质健康测试、健康咨询、场地设备、政策引导等,对引导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再如:影响农民工参与锻炼的第7主因子为“身体健康因子”。追求健康是人生的重要目标或本能,虽然为生存所迫或博取财富可能阶段性地牺牲身体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作为影响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而言,“身体健康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远远低于其它因子的贡献率,从一般逻辑上不易解释,也需要通过结构模型的方法进一步分析。

2.2 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锻炼行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1)初始模型的构建及检验。

为了使模型简化,将第1主因子的10个指标分为4类,分别是服务供给、政策保障、经费支持、组织比赛。此外,“身体健康因子”反映了为追求身体健康而进行体育锻炼,而其中的“身体疲劳”指标与其它3个指标的含义具有明显的相反性质,在建构方程没有将其纳入,由此得到结构方程初始模型(图1)。模型中的t2为农民工每周参与运动的次数,t3为每次锻炼的时间,用来测量农民工的体育锻炼行为;Z代表测量指标,e代表测量误差。如:Z1-Z4为测量“社区与企业体育”主因子的指标;e1~e4为指标测量误差,其余类推。

通过构建影响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7个主因子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的模型,研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这7个主因子是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提取出来具有代表性并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然而,这些因子到底对珠三角农民工的实际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有多大?不同因子对体育锻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不同因子之间对比,究竟是哪一类因子对体育锻炼产生的影响效应最大?本研究将通过结构方程(Sem)模型来探讨这些问题。

根据结构方程对模型拟合参数的判断,X2/df为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当X2/df在2.0-5.0时,模型可以接受;RmSea低于0.1表示好的拟合,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tLi(nnFi)和CFi的最优标准为0.9-10较大的数对应于较好的拟合。但在实际情况中可具体分析。经运算,初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X2/df=3.19,RmSea=0.049,tLi(nnFi)=0.849,CFi=0.857。初始模型数据拟合一般。

2)初始模型的修正。

依据结构模型修改的模型限制原则,初始模型去掉模型中不具有显著意义的路径关系。通过模型修正,得到新的结构模型(图2)。新的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X2/df=3.34,RmSea=0.045,tLi(nnFi)=0,853,CFi=o,860,模型拟合指数比初始模型稍好,模型具有一般的可接受性。使模型在现实性和解释性方面得以提高。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2。其参数反映模型修正后各个路径、载荷系数在95%的置信度下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2.3 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锻炼行为结构模型的解释

1)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的剔除。

在模型的修改中,删除了路径系数不显著性的路径,剔除了“文化和生活方式”、“心理和生存压力”、“体育态度和能力”3个因子。这表明:当没有考虑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时,7个因子被认为是影响体育锻炼参与的主因子,而当采用结构方程对这7个因素同时估算与农民工的实际体育锻炼行为时,文化与生活方式、心理与生存压力、体育态度与能力3个因子的重要性降低了,与体育锻炼无显著的直接效应。

关于文化和生活方式因子,调查显示:珠三角农民工初中学历的占54.6%,受教育程度较低,但他们对“文化素质”影响体育锻炼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认为文化素质对其参与体育有非常重要和重要影响的占51%,认为不重要和不大重要的只占17%,说明珠三角农民工认识到文化素质对体育参与的重要性。但是,高认知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背离,这种背离可能与工作压力及低收入等有关。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工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与他们的实际体育锻炼行为并无直接的影响效应,在结构方程中该因子被剔除。

关于心理与生存压力因子,通过珠三角农民工SCL-90测定值与全国常模比较显示:总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1.40±0.40)、焦虑(1.41±0.39)、敌对(1.51±0.47)、恐怖(1.36±0.40)、偏执(1.45±0.42)、精神病性(1.41±0.37)因子分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意义(p

关于体育态度与能力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在以往简单相关关系中,研究结果呈一定的相关性,但近年来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时,一些研究结果反映体育认知、态度与锻炼行为之间相关程度不高。这可能与体育动机转化为锻炼行为需要一定的条件及诱因有关。本研究的结果为:在珠三角农民工群体中,体育态度与能力因子对体育锻炼行为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

2)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锻炼行为分析。

从图2可以看到,社区与企业体育、工作和生活、身体健康、经济条件4个因子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但这种影响效应具有非同质性: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身体健康因子、经济条件因子对

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工作和生活因子对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对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31,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和企业体育因子提高1个单位,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可提升0.31个单位。从实证的角度而言,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与体育锻炼存在直接的显著效应,反映了社区和企业对体育的有效组织对珠三角农民的体育锻炼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换言之,参加企业、社区体育活动的珠三角农民工,在体育锻炼的频度及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坚持性特征。由于农民工受收入与消费、生活圈等限制,不可能参与消费较高的体育锻炼,而就近、便利、免费、以农民工群体为对象的有组织的企业或社区体育,对农民工参与体育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调查显示:农民工非常希望和希望企业组织体育活动的分别占27%和54%,无所谓的仅为19%。

身体健康因子对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26,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身体健康因子提高1个单位,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提升0.26个单位。本研究的结果为:在珠三角农民工这个群体中,身体健康对体育锻炼行为有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说明对身体健康的追求,对该群体的体育锻炼参与和坚持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关于经济条件因子,一般认为经济收入是影响居民对体育投入的一个主要因素。本研究的结果为:经济条件因子对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27,说明经济条件对体育锻炼参与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调查表明,农民工运动服装的购买目的并非只为参加体育运动,大多数将运动衣当日常衣服穿着。这说明在体育消费方面,农民工崇尚节俭及多用途原则,体育消费开支与生活日用相兼顾。因此,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引导体育消费开支,将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对体育锻炼的实际参与程度。

关于工作和生活因子,本研究的结果为:该因子对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产生直接的负效应,其路径系数为-0.19,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与生活压力每提高1个单位,珠三角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减少0.19个单位。在本研究最初提取的7个影响珠三角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因子中,实证研究有3个因子与体育锻炼无显著效应,工作和生活因子是唯一的对体育锻炼产生显著负效应的因子。此因子包括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生存空间以及生活预期等方面,其中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因子载荷很高(0.746、0.716)。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是农民工工作的基本特点与生存状态。大强度的工作负荷使得农民工在下班后处于身心疲劳状态,难以将时间分配于参与体育活动。此结果说明,工作和生活压力是导致珠三角农民工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

以上结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增进身体健康是体育锻炼最普遍的共同认知。其他两个起主要影响作用的“经济收入”与“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可控性较低。故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受从属、被动、非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文化和生活方式、心理和生存压力、体育态度和能力尚未成为农民工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子。

3)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标准化比较。

在因子分析中,主要依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大小来判定变量的重要性。本研究中,影响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社区和体育因子(22.15)、工作和生活因子(7.94%)、体育态度和能力因子(6.97%)、文化和生活方式因子(5.15%)、心理和生存压力因子(4.08%)、经济条件因子(3.54%)、身体健康因子(3.18%)。但这种依据因子方差贡献率的大小来判别因子影响作用大小的方法,存在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因子的解释具有不同的方向性,因子分析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二是当没有同时进行多因子与锻炼行为关系估算时,因子贡献率仅说明了因子的重要性,但不能证实该因子与锻炼行为关系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对影响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进行标准化比较。通过am0s17.0以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like-lihood)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将各变量原始变量转换为Z分数后输出标准化系数。通过标准化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变量间的标准化系数,并对各变量的影响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从表3中看到,依据标准化系数对各因子的排序,对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大小的因素是:第1位是身体健康(0.536);第2位是经济条件(0.397);第3位是社区和企业体育(0.392);第4是位是工作和生活压力(-0.312)。前3位因子均为正效应,而第4位为负效应。

通过Sem的估算,排序的结果更为客观合理和更具说服力。首先,将因子的影响效应区分为直接的正效应和直接的负效应。对因子的解释的确定性具有因子分析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次,通过Sem的估算改变了因子分析的排序:影响珠三角农民工锻炼行为的前3位主因子为身体健康因子、经济条件因子、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起负性效应的则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因子。身体健康因子和经济条件因子在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实证联系中大大地提高了其重要性,更为符合珠三角农民工参与锻炼的特征。

3 结论

1)当没有考虑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时,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是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工作和生活压力因子、体育态度和能力因子、文化和生活方式因子、心理和生存压力因子、经济条件因子及身体健康因子。

2)当考虑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与体育锻炼行为关系时,身体健康因子、经济条件因子、社区和企业体育因子对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工作和生活因子对体育锻炼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工作和生活压力是导致珠三角农民工较少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文化和生活方式、心理和生存压力、体育态度和能力尚未成为农民工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子。

3)通过各因子标准化比较,依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对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重要程度的排序为:身体健康因子、经济条件、社区和企业体育、起负效应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参考文献:

[1]佚名,1978-2007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综述[eB/oL],gdstats.省略/,2008-08-20

[2]鲁长芬,王健,罗小兵,等,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5):10-12

[3]吕树庭,王铮,张宏,等,流动人口:社会体育的新课题,来自调研中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1):2-4

[4]冷晓春,张册,张明记,城市农民工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3):47-49

[5]胡科,黄玉珍,金育强,关于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167,169,

[6]孙世成,一个不可忽视的农民工问题――体育权利的缺失[J],体育学刊,2007,14(8):4-7[7]赵晓红,李会增,于林佳,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5):45-48

[8]陈小蓉,谢红光,张勤,等,珠三角农民工身体健康与体育行为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3):11,20

[9]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5-17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篇10

关键词:大众健康需求;体育锻炼行为;影响;促进;策略

1大众健康需求的内涵

对人们来说,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做什么事情都是白搭,一个良好的身体是人发展的基础,而健康需求主要是个体为了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而在行动、心理以及意识等方面的健康目标实现过程。一般来说,一个积极的健康需求可以有效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提升体育锻炼的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如何更好地诠释大众健康需求,也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2大众健康需求特征

2.1多样性特征

所谓的健康并不是说没有疾病就是健康的,健康指的是人的心理、身体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一个良好的表现。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必定会受到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在今后激励人们关注的时候,也能够对人身体、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追求健康的时候,要保证其健康的多元化需求。

2.2主动性特征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健康的心理及身体,才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好地进行生活、学习,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由于会受到工作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整个人的身体构造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不断增长的压力影响下,个体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实际需求也有了一定的上升,这种主动性需求也给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带来了强大的驱动力。

2.3动态性特征

人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都是随着年龄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因此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很好的体现出这一动态性特征,而这种动态性特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打个比方说,人们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以及工作任务的变化,使得人们自身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只有尽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够真正的满足这一阶段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而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以及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变,由于新压力的不断增加,人对压力的理解还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会有新的压力出现,这时在追求身体健康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倾向性,所以人们的自身健康需求一直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3大众健康需求对体育锻炼满足的相关策略

3.1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在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非常有必要,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体育健康的重要性,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康锻炼中。所以一定要加强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网络等手段来对体育健康进行实时宣传,通过宣传来提升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健康行为,不断提升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这样也是保证人们锻炼主动性的基础。

3.2组织好大众健身体育活动

在组织环节,需要做的就是激发更多的人对体育锻炼感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和工作中,使其成为人们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开展日常体育工作时,最好利用上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一些人们喜欢的、愿意参与的运动等专项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来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这时再组织体育活动就会非常的得心应手,人们的热情也会非常高涨。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还要派专业的人员对专门的区域进行管理,出现问题直接与专人进行对接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所组织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健全俱乐部制度的同时,发挥出良好的带动作用。

3.3培养人们健康锻炼意识

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体育技能是当前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真正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时候,体育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加强对个体体育兴趣及技能的锻炼,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按照趣味性的原则进行体育项目的推广。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单独拿出来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将趣味性融入其中,就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再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提升人们的体育锻炼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健康需求。

3.4做好人们的健康心理疏导

人在接触社会之后,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都受到了非常大的考验,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加强对人们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可以极大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健康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心理疏导还需要工作人员积极的组织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锻炼中放松自我,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缓解工作以及生活中带来的压力。舒缓身心,让自己心情舒畅,以一个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中。

3.5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在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参与人员以及场地设施的影响,导致很多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其积极性都会受到一定的打击。例如,体育场地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锻炼的需求,场地设施老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体育锻炼安全。所以在群众体育工作中,一定要加大对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在优化体育场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体育场地的设施使用率。

3.6培养人们适应体育环境的能力

在参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善于加大对个体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并按照不同的气候环境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来利用各种场地,从而实现从事锻炼,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社区中可以组织人们练习太极拳等健身技能,帮助人们在相对有限的锻炼场地能够很好地实施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组织的管理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能够承担相应的组织管理事务,在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让人们自己去做,去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在社区中可以让人们去承办运动会,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去组织去承担,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7促进人们终身体育意识

大众健康需求对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非常大,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为体育锻炼只有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发展之后,才会对身体产生效果,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三分钟热血,那么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所以只有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体育锻炼的发展,大众健康的需求才能够真正的达成。

4结语

在我国大众体育开展的过程中,深入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提高人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技能水平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也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主要目的,更是体育健康促进的关键。基于此,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还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优化,对体育场地进行改善,增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运用运动会等形式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让人们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健康需求基础上不断提升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加高效的完成大众健康需求,促进体育锻炼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宁文晶单位:黑河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