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十篇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十篇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8:17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1

习作指导:1.本次习作可以先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接着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拓展。重点在“感”字上。

2.定题目,可以列出几个标题进行比较,如《永不言弃—读有感》《读有感》《读后感》。

3.找到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不要面面俱到。只有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习作展示:

毅力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海上历险,荒岛求生,独自忍受病痛和孤单,又遭遇食人部落,但他靠勇气、智慧与坚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奇迹。他就是鲁滨孙。这几天,我读了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小说写的是英国青年鲁滨孙一心渴望遨游四海,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优越的生活,在航海中经历无数次险情。这使他具备了航海员应有的一切素质。但在1659年9月30日这一天,鲁滨孙乘坐的航船遭遇暴风而沉船,在这次灾难中,除他之外,无一人生还。他流落到一处荒岛上,不仅没有房子,没有食物,时刻还要提防野兽的攻击。他无依无靠,孤单寂寞,但是从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学会了种粮食、种水果、打猎、编织等一些手艺活,还勇敢地与食人部落进行斗争。就这样,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28年,多么漫长的一个时间。更何况是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独自奋斗28年,这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大奇迹。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的“不成功决不放手”这种坚强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满的生活。我真为他高兴!从他的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顽强的毅力,要与困难作斗争,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去做。

看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学游泳时所遇到的困难。当时,我差点放弃学游泳。后来,在教练和妈妈的鼓励下,我坚持把剩下的游泳课上完了,并且较好地掌握了蛙泳的技巧。学会游泳后,我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了。

想想我的生活,不知要比鲁滨孙在荒岛上的时候幸福多少倍,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一定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勇往直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就像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我前进的方向,我要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向着目标去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点金石:小作者围绕“毅力”,选取书中有代表性的情节来概括《鲁滨孙漂流记》的要点,并通过自己学游泳的生活实际来说明《鲁滨孙漂流记》中所隐含着的“有毅力”“不服输”这个主题!纵观全文,这篇读后感中“读”的内容和感受、感触之间自然融合,一气呵成,有感染力。(叶枫)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2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是我们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领域习关于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1暑假,我读了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内容讲述了有个英国人名叫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业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由于难以想象的坚强,毅力和勇气,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荒种地,砍树建房,圈养山羊,修造船只,并搭救野人“星期五”。正当鲁滨逊准备救出一批沦为土人的西班牙船员时,被一群劫持,被人送上了荒岛。鲁滨逊又一次表现出超常的勇气,他单枪匹马地打败,救出船员,夺回大船,结束了自己的荒岛生活。一次,他乘船前往南美洲时,途中遇上大风,船翻了,同伴们都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生存下来。鲁滨逊被大浪冲到海岛边。这是一个荒芜人烟的海岛。面临着这恶劣的环境,又冷又饿的他不知怎样生活下去。终于,鲁滨逊凭着自己的毅力战胜了一切。

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只有付出了,努力了,劳动了,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苦苦奋斗——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感暑假期中,我迫不及待地找来中文版的读了起来。读完之后,心中有许多感受。首先,我认为书名叫做《鲁滨逊漂流记》似乎有些不太合适。鲁滨逊地一生中最主要的经历是他在荒岛上度过地二十八年,这同漂流根本无关。而其在海上度过的日子里,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进行着有目的的航行,即使偶尔遇上风暴,船偏离航线或他落入水中,他并没有任其漂流,而是奋力将船驶回航线或自己努力像目的地游去。因此,我认为书名叫做《鲁滨逊漂流记》与内容不符,有些名不符实,不妨改作《鲁滨逊大冒险》,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他的冒险经历。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2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鲁宾逊漂流记》。一开始看,我便沉浸于书中了,仿佛跟着鲁宾逊一起在海里死里逃生,跟着他在荒岛上化险为夷。当我看到他发现野人的脚印时,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上了。当我看到他躲过一难时,我的心底都会暗自为他庆幸。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鲁宾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难。随着木块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最后终于回到英国的故事。

鲁宾逊从小喜欢海,他简直就是为海而生的。在一次难得的机会中,他跟着朋友航海。但命运却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他乘坐的船只出了问题,随着木块漂流到一座小岛上。鲁宾逊用船上的物资收服了自己的肚子,用斧头建造房子,用吃剩的麦穗种植粮食······鲁宾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恶劣的环境,把自己从绝望中解救出来。我最敬佩的还是他的毅力,鲁宾逊这么多年以来依然坚持生的希望就是他的毅力。在漂到荒岛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要在荒岛上度过一生。但是他并没有认命,而信念更加坚定了。没有房屋,他自己搭建;没有粮食,他自己种植;没有船只,他自己制造······再想想我们,从小就在蜜罐子里长大,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要是我们在荒岛上生活,又有谁能熬过二十几年呢?

读了《鲁宾逊漂流记》,我的思绪不得不飘向四年前的一个夏天,往事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那天,我正在做习题,一道奥数题难住了我。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还是想不到。我想:做出这道练习题肯定要很长时间,那我倒不如不做。反正这只是一道练习题,不做也没关系。不料,之后的测验中出现了这道题,我还是不会做。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吃,我就一定会把这道题做完,可惜没有啊!我连做一道数学题的毅力都没有,比起鲁宾逊,我就像世界上的一粒沙子是那么的渺小。从此,我一遇到难题都会弄得一清二楚才肯罢休。

读了《鲁宾逊漂流记》,我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一粒沙子,比起世界是那么的渺小;一只蚂蚁,比起人民是那么的渺小;一朵白云,比起天空是那么的渺小······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3前不久,我拜读了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那传奇般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部小说讲述了鲁滨逊放弃安逸的生活,先后四次出海冒险的经历。最扣人心弦的是他第四次出海,船在赤道附近遭遇了风暴,除了鲁滨逊之外,其他的同行者全都葬身大海。独自一人流落到荒岛的鲁滨逊,他凭借着自己那无比顽强的毅力和那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绝望岛上坚强地活了下来,建城堡,种粮食,烧陶器,养山羊……打造了他自己20_年的传奇人生。

看完了整个故事,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刚刚流落荒岛的时候,鲁滨逊他也曾痛苦过,绝望过,从他将荒岛命名为“绝望岛”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很快就从痛苦和绝望中走了出来,生的欲望激励着他奋勇向前。因为他知道,一切的困难和磨难都只是暂时的,精彩,就在不远的前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越活越精彩,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在20_年之后得以重返故乡。

盖上书本,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再想想我自己,我心中暗自羞愧。记得那是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家和叔叔婶婶他们等几个家庭一起出外旅游。那里有一条玻璃栈道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我们也慕名前往。那栈道嵌在崖壁之上。天生恐高的我一站到上面,顿时就头昏目眩,刚走出三两步,我就有一种要往下坠落的感觉。叔叔婶婶他们一直在鼓励着我往前看,不要紧盯着自己的脚底下。我努力地抬起头来,刚又往前迈出几步,一只飞鸟从旁边飞过,我吓得连忙冲回了起点,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迈上一步了。爸爸妈妈放心不下我,就只好留下来陪我了。叔叔他们带着我那刚刚上幼儿园的小堂弟继续往前。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堂弟将他的手机递给了我。看着里面那些绝美的照片,我的心中空有羡慕之情。我的堂弟似笑非笑地对我说:“要不,回去之后,我将你的照片也p到里面吧,怎么样?”这句话真让我羞愧难当。

现在想想,要是我当时也能够像鲁滨逊一样,多一点坚持,多几分勇敢,我就一定能够战胜心中的恐惧,就一定能够在那绝美的图画当中也留下自己的身影。

是啊,只要你够勇敢,只要你够坚强,精彩,就在不远的前方!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4在我的家里有很多书籍,我最喜欢的就是《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充满危险的漂流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包含了很多道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独立生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次能让自己独立的漂流。

漂流的经历能够让人变得自立。在被困孤岛之前,鲁滨逊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从不需要为自己的生机发愁。然而荒无人烟的孤岛,却让他学会用木头造房子,学会了自己耕种土地,学会了储存粮食和淡水。是漂流让鲁滨逊开始自食其力,独立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

漂流的经历能够让人变得勇敢。当鲁滨逊在孤岛上发现了凶残的野人后,他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虽然开始时他十分恐惧,但严峻的形式让他立刻冷静下来,并慢慢勇敢起来。他从被动躲避转变为主动建造围栏,还拿起枪支打跑了入侵的野人。他不仅战胜了野人也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最终成为了无畏的勇士。

漂流的经历能够让人变得机智。鲁滨逊第一次在孤岛上看到远处的游船时,他企图通过大声喊叫让船上的人发现自己。在浩瀚的大海上,这显然无济于事。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立即采用点燃火堆的方法向远处的船只打信号,最终因此脱离了孤岛。此时的他,已经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孤岛上生活十几年了!

漂流是艰苦和危险的,可如果没有这艰苦危险的漂流经历,鲁滨逊恐怕一生也无法获得让他足以面对一切人生挑战的自立、勇敢和机智,从而成为一个真正自立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鲁滨逊在脱离孤岛后又坚定地返回了孤岛,成为了这个岛和他自己的主人。

每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不禁会问自己:在这个世间的芸芸众生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成为像鲁滨逊那样足够自立的人呢?我们几时不再依靠父母、朋友和他人生活呢?我们又何时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呢?所以,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次能让自己独立的漂流!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5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受当时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书中主人公坚定不移的求生精神感动了世界,让我们共同了解它、走进它——《鲁滨逊漂流记》吧。

全书讲的是一个叫鲁滨逊的人在一次意外的航海事故中被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并凭借着自身坚强的意志在危险重重的岛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最后终于乘船逃生。

当读到鲁滨逊险些被灾难夺去生命时,我为他暗暗捏了把冷汗;后来在他被冲上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时,我稍稍松了口气;在他面临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时,我又为他感到同情与担忧。但令我钦佩的是他迅速地振作了起来,努力适应着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只身一人的孤独……

一个人在这样的逆境,甚至都可以说成是绝境的情况下,仍不放弃那及其渺茫的求生希望,实在是令人心生敬佩。我想如果是我面对与鲁滨逊一样的情况时,一定不会抱有任何求生的希望的,我会在绝望中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到来。每每想到这就更加使我对鲁滨逊产生了崇敬之情。

之后鲁滨逊在自己的努力下使自己过上了较为“舒适”的生活,但他在一次无意的行动中发现了另外的不属于自己的脚印,是野人!他起先十分惊慌,尽管害怕,但他却没有退缩。还利用自己的智慧救下了被其他野人围攻的俘虏——“星期五”。鲁滨逊和星期五成了最忠实的朋友,偶然中他们发现并解救了一艘被劫持的商船,得此机会终于逃出了这个将他困住了几十年的孤岛。

我想象着如果我是鲁滨逊,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看到了那些未知脚印;野人人肉宴后留下的人骨和即将被野人杀死的俘虏……我知道,人在面对未知事物与危险时,人会本能地胆怯,而后将自己藏入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而他虽然害怕但却不逃避,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精神。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3

一、选择题

考题1.(黑龙江哈尔滨)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

考题2.(江苏南京)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解析】像这种选择题,解答起来较容易,只要动用平时的阅读积累,通过筛选的方法,逐一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就可做对。

如考题1,命题人故意把《三国演义》中与“三”有关的故事放在一起,想以此来达到混淆的目的,这题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只有“三打祝家庄”不是《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考题2是对四部文学名著的点评,涉及到作品的内容、主题和表现手法,像这种题型对知识的考查面广、点多,可谓一举多得。要解答好这道题,不仅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回忆,还要对作品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有真正把握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才能对这些“点评”作出正确的判断。此题的选项C与小说的故事情节不符。

二、填空题

考题3.(河南)写出下面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1)《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考题4.(福建福州)填空。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解析】这两道填空题,要求填写出与故事相关的人物以及书名。像这种纯记忆性的题目,只要对作品的内容掌握得较牢固,解答也就轻而易举了。像考题3里面“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晁盖,至于“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连小朋友都知道是孙悟空。考题4里填书名《水浒》这很容易,后面的人物“豹子头”,只要稍做联想(人物名称的由来),填出“林冲”也不难。

三、填表题

考题5.(贵州贵阳)在你读过的中外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本),按照要求填写下表。

【解析】这是一道非常灵活的文学名著考查题,自由度很大,可供选择的范围也很广泛。当然在众多的名著中,应选择你最熟悉的、掌握得最牢靠的一部来填空,这样你得满分的把握性就比较大。解答时还应注意该题的字数限制,对要点的概括既要全面,表达又要准确简洁。

四、概括题

考题6.(辽宁省)选文中提到的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100字左右)。

【解析】这道题要求考生概括作品的内容提要,在文学名著类的考题中属于较难的一种。想做好此题,要对作品的内容了如指掌,可以根据平时的阅读积累,首先给作品的主要内容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分不同的阶段概括来写,每个阶段都应把握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表达时尽量做到要点全面、语言简洁、不写错别字。

此题可以这样概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中考模拟训练】

1.(四川泸州)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写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诗集。

D.《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有彻底反抗精神的梁山好汉。

2.(湖北鄂州)“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哪个人物之手。()

3.(江苏盐城)打开名著。

(1)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借芭蕉扇采用了()方法。

(2)《鲁滨孙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孙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选项:a.假冒牛魔王B.遭遇三百多个野兽

4.(湖北咸宁)《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以高妙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请以范进这个典型人物为例略作分析。

5.(山西太原)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6.(福建三明)填写下表。

7.(贵州贵阳)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名著浩如烟海。为了便于记忆,有人编了一首二十八字口诀: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书西厢镜。

请你说出这二十字诀包括哪些古典文学名著,至少说出其中的十部。

8.(河南)填空。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美在它_______________;鲁智深美在它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_______美在他__________________。

9.(江苏无锡)加强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读中外名著其实是在跟大师对话,能使我们获得很多的启示,充实自己的生活。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了解生命的意义;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能懂得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请以“――读《XXXX》有感”为副标题,自拟题目,就自己读过的课外名著(或文章)谈一点体会和感想。要求:(1)可就文中人物、事件、写法等谈体会,观点要明确,材料要详实。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想,要写出真情实感。(2)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字数不少于600个。(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4

“天使的翅膀,挥动着的光芒,一路走来学会了坚强,每一次你努力认真的模样,让我很欣赏……”是啊,我们凡事都要学会生存、坚强,这样,才不会害怕恐惧。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我的脑子里全是(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鲁滨孙,他是一个勇敢而又坚强的人。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漂泊了28年,“28”这个神奇而又伟大的数字,同时也令人有疑问,28年岂不很久,那鲁滨孙他是怎么熬过这种黑暗的?原来,他都是用自己的双手来打造光明,让自己走出黑暗,迎来光明。我们也应该坚强。记得有一次,爸妈都上班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了。那时我还小,煮饭根本没碰过。到了中午,我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动手。我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要放多少水,米要量多少……于是,我一遍遍地鼓励自己:“要学会坚强,不要被这么一点小事打倒。”然后,我便依靠我的直觉来判断,走出黑暗,迎来光明。最后,一碗有点焦的米饭终于诞生了。我吃着自己所劳动出来的成果,感到特别的幸福。就在那一天,我学会了独立自主与坚强。“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一些困难、挫折与坦坷,但是只要在这道路上,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那就会像鲁滨孙那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并且成功了。主要的是有一颗不偎艰险、勇敢生存的心。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5

一、与作者沟通

丹尼尔・笛福(1660?~1731),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他青年时期经过商,当过兵,到过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地。由于对政治一直有较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执政党,结果,笛福数次入狱,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二、和故事对话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十七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多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三、阅读放大镜

1.具体自然。就拿鲁滨孙造船的那个细节来说吧。作者把鲁滨孙造船的全过程及其细节交待得清清楚楚。大到每个步骤,小到每个细节,勾画出一幅幅清晰的画面,让人感到真实具体,亲切自然。

2.勇于追求。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有扣人心弦处,有催人泪下处,更有发人深思处。

3.帐簿精神。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心情很沮丧,于是采用“记账”的方式列表分析自己的处境,最终他从悲观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4.真实体验。我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于是,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喜爱这本书了。

四、与思考同行

1.生存问题:在鲁滨孙看来,再没有比活着要求更低的事情,再没有比一个人更少的世界。面对孤独的自己,恶劣的环境,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摆在鲁滨孙面前的艰难抉择,鲁滨孙的选择是什么?他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少年?刚到岛上时鲁滨孙是怎样想的?那后来又是怎么想呢?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物质问题: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物质条件非常缺乏,他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人总不能盲目地活着,总希望自己活得明明白白,那就必须了解时间,他是怎样做的呢?人活着光了解时间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一些生活必需品,鲁滨孙的生活必需品是怎样得来的?他在荒岛中创造了哪些物质条件?

3.精神问题:人活着就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精神寄托。鲁滨孙具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呢?他是怎样调整自己的生存心态的?你怎样看待鲁滨孙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他安心于荒岛的生活后有没有打算要离开?

4.感悟问题:鲁滨孙是一个热爱航海、冒险的青年,在孤岛的生活中,他有着不同的“身份”。你能总结出鲁滨孙的不同“身份”吗?经过笛福的创作,鲁滨孙被赋予了人类的种种优良品质,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说说你的理由。小说通过讲述鲁滨孙在荒岛上求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你认为他这样活值不值?

五、和活动同步

1.生存大本营。鲁滨孙独自一人漂流荒岛,并在那儿顽强地生活了28年,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生存史上的一个奇迹啊!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流落荒岛,你会怎样想?又将怎样做?

2.我崇拜的人。在你的生活或阅读中,你肯定有许多崇拜的人物吧,想一想你崇拜谁,这个人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呢?

3.生活多棱镜。人需要一种精神,鲁滨孙能够克服困难并坚强地生活下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见他是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只看到事物坏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遇到不幸或挫折就心灰意冷,怨天尤人……回忆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仿照下面图表中“坏处”和“好处”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列出来。

4.心存感恩。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足,是由于对已经拥有的东西缺乏感激之心。如果拿自己的处境和那些处境比我们更差的人相比,我们就会感激上苍,才会珍视自己原来享有的东西。

5.对鲁滨孙的评价。结合对鲁滨孙的分析,用一段文字、一个符号、一种图形或是一种声音来表达你对鲁滨孙的评价。

六、资料袋袋库

1.海明威曾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在《老人与海》中我们也许能够找到桑提亚哥“硬汉性格”的影子。

2.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曾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但你相信她是个残疾人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会告诉你答案。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6

【案例说明】

《荒岛余生》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的节选。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不朽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许多学生已在课余时间阅读过。在以往的教学中,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通过心理刻画描写人物性格,体会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话语,看似面面俱到,却流于肤浅。这样处理往往费时不少,效率不高,难免留下遗憾。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评价人物,获得生活的教益呢?关键在于选好切入点和兴趣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入探究解读文本。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案例描述】

一、导入激趣

上课伊始老师提问:哪位同学读过《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请你简略说说其故

事梗概。

生:鲁滨孙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幼年起,就立下遨游四海的雄心。他几次离家出海航行,但每次都历尽艰险。有一次,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除他死里逃生爬上了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外,其余人均葬身大海。鲁滨孙凭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荒岛上建设了自己的家园,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后来在船长的帮助下,鲁滨孙结束了航海生涯,过着安稳的生活。

师:说得很好。在这样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滨孙整整生活了28年,他究竟是怎样生存的,带着这一问题,请同学们按自己的阅读习惯快速阅读小说《荒岛余生(节选)》。思考:假如我是小记者,遇到了28年荒岛生活归来的鲁滨孙先生,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假如我是鲁滨孙先生,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回答,让记者满意,让听众满意,让作家笛福满意。任务分配为:两个小组以小记者身份,两个小组以鲁滨孙身份,。

二、采访在线

师:请小记者寻找你认为合适的鲁滨孙先生,任意发问。

小记者a:尊敬的鲁滨孙先生,当您被冲到荒岛上后,您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鲁滨孙a:当不幸降临时,我痛不欲生,冷静后脑子里想的是如何生存下来,活着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记者a:鲁滨孙先生,是什么让您选择了努力奋斗,而没有放弃生的希望?

鲁滨孙a:说实话,上岛之初,我又有过孤独、恐惧,甚至失去了活下来的勇气。卡看着苍茫的大海,想到死去的同伴,,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应活出人的尊严。

小记者a:当您遭遇灾难时,有没有后悔您当初的选择?

鲁滨孙a:出海航行那是我的梦想,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不怕任何困难。

师:准备充分,双方表现不错。看看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设计问题呢?

小记者B:鲁滨孙先生,你是怎么解决衣、食、住、行的?

鲁滨孙B:我先是从船上搬下来许多价值不大但用处很大的东西。因为这个地方是热带气候,衣服也就穿不住了。没有房子,我动手去建;没有食物,我尝试着打猎、种谷子,养山羊;我还想方设法去造船。

小记者B:你既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工作,更没有一个读者,为什么要记录时间、写日记?

鲁滨孙B:因为记录时间这是以后生存的必要条件,至于写日记不是为了留给别人看,只是为了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

师:请其他同学可以来补充完善。

小记者C:假如你的小狗会说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生笑)

鲁滨孙C:我会对它说:“我们都是幸运的,一定得好好活着。”

小记者C:身处逆境的你取得了什么经验教训?

鲁滨孙C: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得到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的事情。

小记者D:鲁滨孙先生当你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用哪些态度或方法战胜了困难,恢复自信的?

鲁滨孙D:人为何能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他能够主动地寻求最佳处理途径。当我感到沮丧无聊时,理智就会用反面的理由劝说自己;我还分析自己遭遇的幸与不幸,把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正是因为我善于调整自己的精神世界,鼓励自己勇敢、乐观地面对命运,求得心平气和的精神状态,最后恢复了自信。

师:为她鼓掌。她的发言很精彩。仍有同学举手,再请他说说吧。

小记者e:我想请问鲁滨孙先生,你在岛上生活了28年,外界已有了很大变化,你再回到这个社会中来,能适应吗?(生笑)

鲁滨孙e:我猜想这是许多人想知道的。在荒岛上生活了整整28年,还有什么比这更艰难的呢?有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冒险经历,我相信自己什么环境都能够适应。

……

三、研读赏析

师:同学们开动了脑筋,设计的问题真不少!大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鲁滨孙

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请同座合作,要求用“从……中,我发现鲁滨孙是一个……的人”这个句式说话。(学生讨论后交流)

生1:从鲁滨孙耗费一年的时间做一个小小的木栅栏中,我发现他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他始终相信劳动会创造奇迹,会带给他生的希冀,所以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生2:从全文中,我发现鲁滨孙是一个坚毅的人,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挑战,他没有失去生的意志,而是一次次勇敢坚强地面对,对自己充满信心。

生3:从课文第4自然段中,我发现鲁滨孙是一个聪明、知识渊博的人。

师:这个问题可进一步思考,看能不能作出其它的解释?

生4:鲁滨孙根据观察推算出自己所在位置的纬度,我发现鲁滨孙是一个有丰富生存经验的人。

师:这位同学补充得很好,有比较,令人信服。

生5: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我发现鲁滨孙是一个平凡的人,上岛之初,由于他看不到脱离荒岛的可能,认为命运抛弃了自己,面对困境,他也会怨天尤人,感到沮丧、失望、孤独、寂寞。

生6:从课文第10、12自然段中,我发现鲁滨孙是一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他能找出许多理由证明自己是幸运的,从而回到了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之中。

生7:从鲁滨孙得到的经验教训中,我发现他是一个不惧困难、有勇气的人,虽身处逆境,但能够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

生8: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中,我发现鲁滨孙珍惜生命、追求尊严的人。

教师小结:遭遇海难被陷荒岛之初的鲁滨孙,遇到了生存问题、物质问题、精神问题,但他最后能安心于荒岛生活,是因为他面对现实,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没有悲观绝望,努力寻找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正是人类智慧的理性思维之光,照亮了鲁滨孙创造、进取的道路。让我们齐读第10自然段,再次感悟辩证思维的力量。

要求:朗读鲁滨孙列出的好处和坏处部分时,老师读坏处部分,同学们读好处部分,同学们读时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你”,师生朗读。

师:请大家认真体会文中以第一人称“我”来写的好处。

生1:能自由充分地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

生2:从作品情节看,主人公在荒岛上是一个人独处,用第一人称叙述,能大大增

强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更有兴趣和感染力。

四、体验反思

师:具有探险精神的人往往是对生活最热爱的人,他们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的价值,

因而能够奋斗一生,超越自我。置身孤岛却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鲁滨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同学们结合实际,为自己如何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困难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生动手创作)

生1:逃避便是灭亡。

生2:时间束缚懒惰者,勤奋者控制时间。

生3:智者在黑暗中挣扎,愚者在黑暗中毁灭。

生4:困难是一颗钉子,而你就是一把锤子。只有你坚强了,才能使这颗钉子屈服。

生5:捡起身边实在的贝壳,不要让手中的篮子空着。

生6:我一定保持人的尊严,尽力把生命维持到最后一秒,不可以中途放弃。

生7:强者战胜厄运,弱者只会被厄运埋灭。

……

师:想象丰富!读了这篇文章,肯定能启发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很想真诚的对每个人说:生命是宝贵的,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去畅游孤独而顽强的冒险家鲁滨孙的世界,去催发人生航帆直挂沧海。

五、课后作业

结合《真正的英雄》一课,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鲁滨孙是英雄吗?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评价。

【案例反思】

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学完了这篇小说,没有充分的预习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笔者在课前要求学生搜集作者资料、写作背景,并要求他们熟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争相讨论,效率很高。感受颇深,主要有两点:

一、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鲁滨孙漂流记》,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文学作品特有的魅力,这也是把人物性格的探究引向深入的关键点。这一点突破了,就可以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主题了。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7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66-02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促读、局部研读、读思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文本教学时需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从而让教学过程更为集中,让学习者在紧致集中的思考中思悟文字,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1.问题导入,悬念重重。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用问题设置悬念,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在教授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如向学生提问: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能耐很大,可是却接连几次打白骨精都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白骨精太强大吗?这个问题围绕文章标题展开,教师设置了悬念,将学生带入了思考之中。又如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孙悟空打白骨精是为了保护唐僧,但是唐僧对孙悟空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呢?唐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关注文章中的其他人物,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三打”自主阅读文章,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但是白骨精只有三变,可是就是这区区三变却难倒了孙大圣,你能在阅读课文之后追溯白骨精三变的全过程吗?这个问题和文本内容有关,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感受白骨精、孙悟空等不同人物的性格。

利用问题导入可以让文本学习变得悬念重生,这很好地利用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点,能促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

2.细节品析,心灵共振。

要想更加深入地阅读文本,光靠整体感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品味文本细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局部研读,感受文本中的某些细节,分析作者创作该细节的意图,这样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内容。

学习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文中主人公部分的细节描写,感受老者坚强的精神品质和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让学习者抓住文本的细节,并对其进行分析。如“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于此段文字里你能看出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从老人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老人有怎样的性格?“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此处的景色描写在文章里起着什么作用?学生在分析文本细节时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对老者外貌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经过大自然风吹雨淋的劳动者的形象;学生通过分析老者的语言能得知老者对于天游峰有着深切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险要的石梯则表现了山势的险要,进一步衬托老者的不易。通过文本分析,学生能感受到这篇文章通过外貌、语言、环境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天游峰的奇险和老人自信开朗的性格。

鲁巴金说过:“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品味文本的细节正可以促使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促使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共鸣,进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

3.激情诵读,体验情感。

在文本学习中,感受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诵读课文,并尝试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苏教版六上《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时,要想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一些介绍肖邦和课文背景的文字,让学生在充分感悟教材内容的情况下诵读课文。“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在诵读这段文字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应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诵,并思索肖邦为什么要将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写入自己的音乐作品之中。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地感受到肖邦对祖国的深情厚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朗读――带着情感的朗读和普通的朗读,在对比中他们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文本的情感互动。

4.课外链接,差异对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合理并有创意地使用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多研发与之有关的教学资源,带领学习者于实践学习中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习者围绕所学内容进行课外链接品读,并有让学生将不同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能帮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在学习苏教版六上《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内学习内容和课外阅读进行链接,让学生尝试阅读文章中提到的《鲁滨孙漂流记》一书。由于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已经简要地介绍了《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所以学生在阅读时会更有感触。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对比,找一下课文中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鲁滨孙漂流记》里的片段,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时,是否找到了这些片段,《鲁滨孙漂流记》中又如何详细描这些片段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找出《鲁滨孙漂流记》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和文章中提到的那句关于“害怕危险”的名言进行对比,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在差异对比中,学生可以对阅读的文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8

《鲁滨孙漂流记》这是一部小说,二十八年生活在一个荒岛上,无疑是掺和了想象成分。但是看完之后,我有所启发。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主人公鲁滨孙不顾双亲反对,决意舍弃家乡发展事业,一心想要航海,出外实现他遍游世界的梦想。可是从他踏上第一艘船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他必须时时面对危险的命运……在一次海难中,他失去了同伴,失去了船,独自沦落到一座人迹绝至的荒岛上。鲁滨孙感到特别悲观,但他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后,立即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他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挖山洞,修栏杆,养山羊,种谷物,制独木舟,焙制陶器,加工面粉,烘烤面包等,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条件,然后成为了荒岛之王,万物主宰。最后因为援助一位英籍船长收复失船,才在离家三十五年后,回到人事已非的故乡。

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9

一、让学生充分认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阅读名著的重要。在接手新一届初中生的时候,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都应该对家长们进行指导,告知他们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让家长积极的帮孩子们搜集一些名著并且辅导孩子们进行阅读。“名著是知识堡垒的制高点,只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得心应手。”这是余秋雨先生对于名著阅读的一个形象的说法。虽然有些名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只有把这些名著真真正正的读透读懂,才能让学生们从这些名著的身上学到更多具有价值的东西。另外,还需要澄清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对于名著的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

二、推荐给学生有质量有效用的作品

初中的孩子有其各自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来选择名著。

像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头脑中还充斥着一些童真童趣的幻想。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们推荐名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童话类的书目,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等,而一些语言活泼的书则可用于他们课堂演讲或是课下自己阅读。同时要给他们规定一些必读名著,比如初一上学期必读《繁星・春水》、《鲁滨孙漂流记》等,下半学期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高尔基的《童年》等等。此外,还可推荐一些比较浅显的名著比如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来供暑假或寒假的时候阅读。

对于初二的学生,他们在思想和阅读能力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这时,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合适的类目,比如像小说、散文、传记等,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再让他们分期读一些名著,前期可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后期读一些传记如《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等。而寒暑假,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读一些文言文版的名著,比如《水浒传》等。

等到了初三,大家都为了中考紧张的学习,为了不影响学生们全科目的发展,老师应尽量安排学生们阅读一些散文,舒缓一下它们紧张的学习气氛。

三、对学生们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应当把学生课外阅读名著这一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对于学生的名著阅读严格要求,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并且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吸引自己的部分摘抄下来并背诵,然后,定期对学生们进行抽查。比如读《鲁滨孙漂流记》,老师可以安排他们两周之内读完,读完之后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作品主旨,对于框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且要要求他们能回答一些具体问题,如: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鲁滨孙在荒岛上住了多长时间?鲁滨孙居住的地方必须符合哪四个条件?鲁滨孙带了什么样的牲畜到荒岛上?鲁滨孙一共出海航行了几次?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来督促学生们彻彻底底认认真真的进行阅读,保证阅读质量。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发现问题,对于不懂的知识要乐于去请教他人或老师,并善于总结问题,善于积累,善于发现。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应当不断进行思索和想象,将已有的知识和名著中的一些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比如,初三人教版教材中有课文《骆驼祥子》(节选),在阅读《骆驼祥子》原著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联想到课文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作者情况:《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现代小说家和戏剧家,它的代表作品还有《四世同堂》等。

主要人物情况:骆驼祥子起初是一个老实、坚忍又肯吃苦耐劳的人,到后来变成了一个麻木、狡猾、好占便宜并吃喝嫖赌又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内容篇10

[关键词]师生共读操作方法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0-013

语文课外阅读的好处已显而易见,而有效进行师生共读课外书,不仅能带动不爱读书的学生一起阅读,帮助他们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还能给爱读书的学生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营造出一个人人爱读的好氛围。

一、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浏览性阅读,为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搜寻到相关的内容,并从中获得最多的信息。

1.读封面。由书名开始,仔细阅读,副标题也不放过。看题目猜测一下书中可能涉及的内容,封面、封底的插图也是提取信息不容忽视的细节。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后,学生对这本书的主题就已经有了概念。

2.读目录。目录是一本书的基本框架。读目录,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之后,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选择地阅读。

3.粗略阅读。学生可以一目十行地浏览,甚至几页几页地翻过,也可以细细读一页,有时连续读几页,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一遍,随时关注主要论点的信息,特别是书的最后几页。学生粗略又系统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在大脑中留下基本的信息,就能随时随地在需要的时候拿来做参考。

二、欲擒故纵地引读

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好的办法是欲擒故纵,激发他们对新知的探求欲。

如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学生对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问我:“蝉真的在地下过了三年黑暗的生活,而在地面上仅仅生活一个月就死去吗?”此时我就故意留下悬念,提供阅读信息:“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吧。”我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应发出三种感叹:第一种感叹――“哇,我找到答案啦!”当读到具体答案时,是多么希望有人能分享这种喜悦,这是激发学生阅读情趣的最好时机。第二种感叹――“咦,奇了怪了!”这是读到困惑的地方时发出的声音,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讨论。第三种感叹――“哦,原来如此!”这是阅读达到“柳暗花明”时发出的感叹,此时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赞许,获得继续阅读的勇气。

三、分析式阅读

读完整本书后,应对全书的内容做一个回顾。教师要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梳理,找出一些交流的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阅读,对书中的情节、人物角色、关键的细节等进行交流、评价。

例如,交流曹文轩的《草房子》:书中主要人物是哪几位?你喜欢谁?说出自己的理由。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就让学生画一画鲁滨孙的漂流图:他依次到过哪些地方?呆了几年?干了些什么?这些话题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读出故事中的“我”。

四、反刍式阅读

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刍式阅读方法的指导。

1.“品”中反刍。学生在读完文章后再回过头来仔细品读内容,对文章中的相关文字会产生更多的联想、想象,从而更深层面地感知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情感。

2.“写”中反刍。记读书笔记是反刍式阅读不可缺少的。但教师对写的要求不宜提得过高,应多给学生提供写的机会,让学生在写中将自己的体验及感悟具体化,从而达到读为写服务的目的。

(1)写批注。在阅读时,边读边画,把书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符号标记出来,把自己随时产生的想法在空白处写下来。

(2)写提纲。学生读完一个篇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每一段内容概括地表述出来,也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生在提纲的编写中既学会了概括,又理清了思路,还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3)写体会。整本书读完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体会或认识,及时结合自己的实际用语言记下来,表达的就是学生真实的思想情感。

3.延续活动中反刍。书读完后,还有许多的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读书的生活。教师可针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的延续活动。对学生感兴趣的《鲁滨孙漂流记》,可以让学生为主人公画像,为书配上插图。学生喜欢的《窗边的小豆豆》可以将其中的某一章节排演成话剧。读了《昆虫记》后,就让学生去观察一种小动物,写出它们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