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03:03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1

一、评估会审的主要内容

重点项目的评估会审,指在我县境内的引资项目,要以会议形式进行评估、会审,对确定落地项目需办理的各类项目审批、许可事项(包括本级审批权限内的审批、许可,以及本级审批权限以上的审批、许可在本级审批部门审查转报阶段),由县项目评估会审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各相关审批部门进行并联审批,确保“一次告知、全程帮办、超常办理、即来即办”的极效行政审批服务。

二、评估会审服务范围

(一)外商项目;

(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

(三)钢及钢制品、煤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型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光伏光电、生物制药等产业项目;

(四)需申报省、市重点项目;

(五)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三、评估会审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县重点项目评估会审服务协调领导小组,作为重点项目评估会审的牵头实施机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宋华章任组长,副县长王春喜、富成海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组织部、监察局、园区管委会、发改、建设、规划、商务、国土、环保、工商、财政、国税、地税、质监、公安消防、安监、卫生、水务、气象等相关审批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重点项目评估会审的组织、受理、协调、督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县发改局,项目评估会审所涉及的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审批服务责任部门。

(二)工作职责

1、负责对引资项目进行目标评估;

2、负责统一受理和组织、协调、服务投资项目办理各种许可、审批手续;

3、负责投资项目办理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并受理投诉;

4、负责帮助客商协调办理其他事项和办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例会制度。建立重点项目评估会审周例会工作制度,听取项目进展情况,专题研究解决重点项目评估会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评估会审工作原则

根据我县“夯基础、抓特色、大发展”的工作思路,“马上办、办好”的工作作风,“稳中快进、进中保稳”的工作尺度,“誓争一流”的创新理念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确定三项工作原则:

(一)全程代办、极效服务。对进入程序审批的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全程代办制,由项目引进单位负责项目所有审批、许可手续的全程跟踪代办。

(二)一次告知、即来即办。项目审批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要将审批、许可事项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项目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和文件、审批流程、许可条件及规费收取等情况一次性告知、即来即办。

(三)容缺预审、跟踪办理。进入程序的重点项目基本条件具备,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其他条件和材料有所欠缺,但不影响审批的,各审批部门先予受理审批(除申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外),坚持边办、边补、边改。同时,各审批部门要跟踪办理,在补齐、改好后,下达审批意见、批文、核发证照。

五、项目评估会审

项目评估会审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引进项目进行集中评估,同时邀请有关重点产业招商小组领导成员、项目引进单位及项目业主参加评估会审。

(一)提交项目简介。由项目引进单位协助项目单位根据评估内容编写项目简介、项目申请报告或项目可行性报告,提前1日提交项目评估会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将项目基本情况分发项目评估会审参会部门提前审查。

(二)评估内容。1、项目建设内容评估。由项目评估小组根据投资项目信息对项目的投资强度、环境影响、纳税额度、产业政策、容积率等内容进行评估,并由相关部门在《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申请表》中签署意见。2、优惠政策对接评估。对通过评估的项目,由县商务和粮食局、园区管委会根据招商项目情况和评估结果,结合《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和《工业园区管理办法》,1日内提出应给予项目单位、项目引进单位优惠政策的初步建议。3、项目选址评估。对确定落地的项目,由园区管委会牵头,国土、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及所在乡镇配合,根据投资项目的实际需要,按照工业园区产业功能1日内提出初步选址意见。

六、项目审批

(一)项目前期手续。经过评估后进入审批程序的重点项目,在各有关部门指导下,项目办和项目引进单位协助投资业主尽快完成项目包装工作,包括:①编写可行性报告书;②编写节能报告书;③编写环评报告书;④进行规划设计;⑤进行施工设计;⑥其他各项行政审批如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生产许可等前期准备工作。对手续齐全并符合规定的项目进行积极争跑土地指标,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二)项目审批内容。对评估后项目,实行“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分段负责、即来即办”的审批方式。主要审批内容包括:(1)工商注册;(2)机构代码证;(3)税务登记证;(4)项目立项;(5)土地预审;(6)环保审批;(7)规划审批;(8)消防审批;(9)建设许可;(10)安全许可;(11)生产许可;(12)其他专项许可。

(三)项目审批程序及时限。凡涉及项目审批或需报上一级审批的,一律实行即来即办工作制度(有具体法定时限要求的除外)。

1、第一阶段

(1)备案类项目。由县工商部门负责名称预先核准登记;质监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发改部门根据名称预先核准、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其他资料正式受理并予以备案,再由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并联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即规划部门出具《建设项目规划意见》;环保部门出具《环境影响登记表》或完成上报审批手续;国土部门出具《土地预审意见》;安监部门审查《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2)核准类项目。由县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部门进行并联审批,出具相关审批文件和证书(即规划部门出具《建设项目规划意见》;环保部门出具《环境影响登记表》或完成上报审批手续;国土部门出具《土地预审意见》;安监部门审查《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之后向发改部门反馈,发改部门正式受理并予以核准。

2、第二阶段

项目单位向县国土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有关审批手续审查的同时,向规划部门申请建筑工程图纸审查。

(1)县国土部门负责项目建设用地手续审批。项目用地由政府统一征地,国土部门需在受理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土地组卷工作,报经上级政府批准后,按项目办理供地手续,属于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的,经过招、拍、挂以后,及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相关部门办理其它审批手续。

(2)建设项目图纸审核。县规委会评审后,由规划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图纸审定工作。消防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气象部门负责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人防办负责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并向规划部门反馈,规划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第三阶段

县住建部门负责项目建筑施工许可手续审批。项目单位具备招标条件后,住建部门受理,当日上网招标公告,按法定程序20日后组织开标、评标、定标,公示3-5个工作日后,中标通知书。住建部门根据项目单位中标通知书和质监、安监、消防、监理等相关手续,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2

关键词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风险评估控制

中图分类号:X92文献标识码:a

对项目风险管理来说,风险评估是对信息工程安全资产所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及三者综合作用所带来风险的可能性的评估。作为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确定信息工程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信息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

1风险评估概述

风险评估是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安全措施控制风险,使残余风险降低到可以控制的程度。因为任何信息系统都会有安全风险,所谓安全信息系统,实际上指信息系统在实施了风险评估以后做出了风险控制,仍然存在残余风险是可被接受的信息系统我们就称为安全信息系统。追求信息系统安全就不能脱离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就必须运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思想和规范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1)识别面临的各种风险。(2)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3)确定承受风险的能力。(4)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5)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1.1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风险评估概述

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风险管理是围绕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风险而展开的评估、处理和控制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风险评估,因为基于风险评估可以对政府部门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找出潜在问题,分析原因,判断严重性和相关影响,以此确定信息工程安全系统建设的需求。项目是一个过程,从项目的开始到结束,风险评估要求风险评估贯穿到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提出了三个环节要进行风险评估:一是信息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二是系统验收阶段,三是信息系统运维阶段。管理的不确定性,有限的资源和千变万化的危险和漏洞,使得所有的风险不可能完全缓解。一个信息系统的项目专业人员必须要协同用户、项目经理对信息系统各种潜在的影响进行评估,使其达到一个合理水平。

由于种种原因,信息安全系统存在着很多漏洞及缺陷,如黑客攻击或系统本身的原因,会造成系统安全事件,给系统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要对项目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相应的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安全漏洞和系统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相应的等级来进行划分,评估出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1.2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风险评估过程

一般来说,系统信息工程安全项目风险评估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风险评估准备阶段。

(1)根据相应的风险评估准则,调研项目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风险评估的计划表。按照实际操作来看,计划通常要由三个重要的表格组成,这三个表分别是:《信息工程安全系统的描述报告》、《信息工程安全系统的分析报告》和《信息工程安全系统的安全要求报告》。通过这些表格及具体的计划表,要对项目的风险评价进行计划。计划的内容一般要设计如下范围:目的、范围、目标、组织架构、经费预算、进度安排。制定好计划书后要及时汇报给决策层。如果决策层有异议,应该及时根据意见加以修改。只有获得决策层的审核和同意后,计划书才能获得批准,才能够获得相应的资源加以执行。

(2)结合项目的具体实际,对整个风险评估流程加以确定。不同的项目风险评估流程是不一样的,必须要结合具体的项目实际对评估的流程加以确定,如何工作,如何评估,评估结果如何衡量等。这个步骤,通常应该形成一个书面的《风险评估程序》,便于后面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

(3)根据项目具体实际,选择特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千差万别,具体的某个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结合项目实际的具体方法和工具。

第二个阶段:风险因素识别。

(1)对所有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加以清点。根据上文确定的三个相关报告,对单位或项目所有的资产加以清点,找出重要的、对安全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资产并造册,形成书面的《需要保护的资产清单》。(2)结合相关工具,识别出可能面临的威胁。一般来说,目前信息安全行业都有相应的较为全面的威胁或漏洞库,结合这些数据库,对单位的具体资产进行详细的清点和评估,就能找出可能面临的威胁,编制书面的《威胁列表》。(3)根据上面的工作,参照漏洞库,可以对整个单位信息资产面临的脆弱性加以评估,形成书面的《脆弱性列表》。

第三个阶段:风险程度分析。

(1)确认单位目前已经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通过书面形式,对单位目前已经有的具体防范措施加以总结,填写到《已有安全措施分析报告》。(2)对可能面临的威胁的动机加以分析。面临的威胁的动机一般分为:涉及利益者的攻击、对系统好奇、对自己的技术自负等,要形成书面的《威胁动机分析报告》。(3)分析单位可能面临的威胁行为的能力。这一步主要是对可能面临威胁的具体评估,包括强度、广度、深度等。(4)分析信息资产的价值。信息自查的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关键性,价格,敏感性等。(5)分析可能面临的影响的程度。具体包括:资产损失,任务妨害,人员伤亡等。

第四个阶段:风险等级评价阶段。

(1)对威胁的动机加以评价,采用五级划分,分别是:“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2)对威胁的行为能力加以评价,采用五级划分,分别是:“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3)对系统脆弱性加以评价,采用五级划分,分别是:“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4)对资产价值加以评估,采用五级划分,分别是:“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5)对影响程度加以评价,采用五级划分,分别是:“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6)对所有因素加以综合评价,采用五级划分,分别是:“很高、较高、中等、较低、很低”。

一般来说,有公认的具体算法。但各单位具体实际情况不一而足。所以,对于公认的算法可以进行修改,或者提出自己认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算法。

2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风险控制

2.1风险控制概述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进行风险控制,进而最大可能排除系统面临的风险。所以,在信息风险评估之后,就要进行风险控制,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系统面临的风险和漏洞。而系统的风险和漏洞,是不可能完全排除的,不论下多么大的成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一般来说,为了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规避风险。规避就是避免使用。例如有一些信息资产面临很大的风险,如果完全消除风险,需要很大的成本,需要更多的经济投入等。那么,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避免使用这样的资产,或者一些敏感的、需要保密的数据,不在这些资产上使用,从而规避掉可能发生的风险。(2)转移风险。这种方式的思路,就是将已经面临风险的资产转移到风险较低,或者没有风险的资产上。如某单位需要处理技术上足够复杂,没有能力处理的业务时,可以通过寻求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形式,要求对方做好风险处理,从而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3)降低风险。降低风险就是在资产面临风险时,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降低其面临的风险。

2.2信息工程安全系统项目风险控制过程

在信息工程安全项目管理中,风险控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现有风险判断、确定风险控制目标、采取选择和实施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阶段:预备阶段。在本阶段,主要是对单位现有的信息资产激进型识别、编号、评估并造册,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阶段:现存风险判断。在本阶段,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对系统信息资产面临的风险加以评级。一般来说,风险的评级主要分为两种:可接受的系统风险和不可接受的系统风险。然后,对系统目前存在的一些风险加以判断,到底是否能够接受。

第三阶段: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包括:(1)分析风险控制需求。针对上面提出的不可接受的风险,分析其具体需求;并分析哪些是可以做到,哪些不能做到;如果做到,需要具体的成本和措施等。(2)确立风险控制目标。完全搞清楚其具体需求后,就可以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

第四阶段:控制措施选择与实施。

控制措施选择阶段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如下:(1)选择风险控制方式。确定目标后,就可以采用具体的风险控制方式。选择方式时必须考虑到单位的具体情况,能否实现以及经济投入成本、投入产出比等。(2)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实施阶段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如下:①制定风险控制实施计划:选择好相应的风险控制方式后,即可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必须为书面,便于后面的审查以及对照。②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采用规避、降低、转移等具体方式来控制。实施过程应该遵循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并书面记录在案。

3结语

当前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迅速,任何信息系统都会有安全风险。没有任何一种解决方案可以防御所有危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跟踪新技术,对所采用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进行升级完善,以确保相关利益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StuartmcClure等.黑客大曝光――网络安全机密与解决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40.

[2]魏仕民等.信息安全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41.

[3]曲平.安全信息管理技术的研发与运用[J].信息通信,2013.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3

为了切实做好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以下简称庆祝建党100周年)意识形态安全,结合xx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意识形态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按照强化管理防护、全面排查风险、实时发现预警、及时有效处置的工作要求,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重大风险,坚决遏制意识形态重大事故,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应急处理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常务副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党群办,由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责负责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的日常监测与预警。整合现有的应急服务报警接警资源,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短信等资源,保证信息报告和联系渠道畅通。

(二)应急响应

报告方式、时限、程序与应急处置

发生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相关责任人必须20分钟内赶到事件现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并在20分钟内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报告人应当在30分钟内将相关信息以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向相关部门报告。

及时对事件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可能达到的安全警报级别,并决定是否扩大应急。属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事件的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区委宣传部,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自始至终应跟进事态的发展,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最新的进展情况,在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执行各项应急任务。

(三)报告内容

信息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名称、事件类别、事件级别、接报时间、报告人,发现事件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可能的原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一)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级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主要内容、可能的原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二)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要按每半天报告一次,上午11时、下午5时前进行进程报告。

(三)结案报告。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找到肇事人并得到全面控制或事件已经被全面控制并无后遗症或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由所属事件级别的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是否结案。在确认事件终止后1周内,达到本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由相应级别意识形态安全行政部门组织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技术处理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四)后期处置

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转入善后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要认真清除事件造成的后遗症,并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意识形态安全隐患问题和整改意见及时进行整改。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4

关键词:小组式;健康教育;血液透析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地面初始更低的地方,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血液透析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医院透析过程中还是在家中,因慢性疾病并发症如骨骼的变化、步态失调、直立性低血压等,其发生跌倒较正常人高[1]。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目标,"2008年患者安全10大目标"中将"防范及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列为其中之一。医院管理以预防为主,健康教育则是预防及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小组式健康教育是将相同疾病的患者集中起来,护士进行统一的健康教育。患者聚在一起,能相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护士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使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充分、全面。本次研究运用小组式健康教育模式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发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7月在我科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0~70岁,能独立行走或者须借助助行器行走,且意识清楚,跌倒评分>5分。其中男80人(66.7%),女40人(33.3%);伴有原发性糖尿病15人(12.5%),患者均为初中及以上学历,理解能力及记忆力尚可。

1.2实施方法与健康教育内容

1.2.1首先由本科护士质量控制组(以下简称质控),根据职责查找相关资料,针对跌倒常见原因从人、药物、环境进行头脑风暴,分析跌倒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对策及跌倒应急预案等一整套方案,由护士长对护士进行跌倒预防知识培训、考核,使之能正确掌握跌倒高危因素评估方法,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及预防跌倒措施,并能熟练运用护理干预技能,进行多重护理干预,防止患者发生跌倒。

1.2.2将透析患者的防跌倒健康教育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根据跌倒原因分类显示,患者健康因素引起的跌倒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0%~70%。故患者首次透析由责任护士根据疾病种类、用药及病情状况,综合评估跌倒危险因素,内容包括:年龄>60岁(1分),跌倒史(1分),活动障碍(3分),营养不良(2分),睡眠障碍(2分),服用镇静、催眠、麻醉抗精神类药(3分),视力障碍(1分),意识情况不佳(1分),无陪伴(1分)。综合得分>5分属于跌倒高危人群,进行首次宣教时,告知患者存在的跌倒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让患者和家属在"跌倒/坠床预防告知书"上签字。然后发放宣传图片和宣传单,提高患者的跌倒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明白跌倒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以此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主动性,同时填写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跌倒防范措施记录单,方便相关的质控宣教小组跟踪评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关文献[2]显示,护士的宣教方式和态度对健康教育效果影响显著,护士对患者的口头宣教效果明显高于书面宣教。因此,本次研究中每周组织透析当日的患者及家属学习1~2次,由责任护士及质控组长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以保证每个患者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内容包括跌倒的常见原因、危害、预防措施、跌倒后补救方法等,最大限度地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尽量把跌倒的预防安全知识教育由书面转化为图片或视频形式,尽可能的做到简单易懂,记忆深刻。由于有的患者记忆力差、理解力降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评估不足,小组式健康教育多次分阶段、分重点地实施防跌倒安全教育,重点从环境、用药、营养、运动四个方面进行防跌倒安全健康教育。

环境质控组负责管理和改善透析间及患者通道的内外环境及设施,引导患者熟悉环境。例如:透析间及通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关注重点放在地面是否保持清洁干燥、无水渍;"小心地滑"指示牌是否放在醒目位置;床头是否有"防止跌倒"警示标示;卫生间是否有扶手及扶手高度是否合适;走道扶手有无松脱;通道有无障碍物、是否宽敞;物品摆放是否有序;光线是否充足;生活物品是否放于方便之处;床脚是否处于刹车状态;床边护栏功能情况等。并教导患者在家亦应遵守以上规则,防止跌倒的发生。

用药质控组负责患者用药情况及对跌倒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健康教育,加强用药指导。由于慢性尿毒症常合并较多并发症,出现低血压、心衰、失眠、便秘、视力下降、精神和神经异常等,因此,对使用镇静剂、安眠药、麻醉抗精神类药、降血糖药、降压药、缓泻剂等药物的患者,应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告知在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使用降血糖药的患者透析前不使用药物,并告知低血糖的症状及预防方法。指导患者改变时遵守"三部曲",即平躺30s,坐起30s,站立30s再行走。居家如感头晕、服用镇静安眠药、降压药、卧床时间较长等情况时,下床前先坐于床沿,再由照顾者扶下床;告知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在服药前应完成洗漱,必要时如厕亦要协助,防止服药后活动发生意外。

营养质控组负责患者饮食及营养补充的指导。尿毒症和透析患者几乎都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一些患者的营养不良处于早期不易被察觉或不被患者所重视[3]。许多研究表明,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有关[4],所以改变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护士应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对跌倒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指导患者合理补充营养,例如饮食要求做到"三高一低",即: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必须氨基酸、低磷。并补充适量的水溶性维生素、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注意调节水分和电解质的摄入量。根据透析次数、肾功能情况等作适当调整,尤其是水和盐的控制,要保证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或每天不超过1kg,以免超滤过多引起低血压,告知患者水分控制的技巧,尽量每天早晚测量体重。

运动质控组负责患者的日常活动监督及安全工作。运动治疗作为康复医学中最基本、最积极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慢性疾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5]。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规律的身体锻炼或功能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等。告知患者要穿大小合适的鞋,鞋底应防滑,系紧鞋带,裤子也应长短合适。行走不能过长时间和距离,不做剧烈运动。如患者在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和不能移动时,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要使用轮椅时应检查轮椅制动情况,教会患者及家属安全使用轮椅或步行器,并交待患者活动时由家属陪同。

除此之外,医院还建立了"护理部-护理安全质控组-病区护士长"三级护理安全监控体系来监管患者跌倒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由质控员每月汇总填写患者跌倒记录本,如发现问题,进行上报,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由当事护士进行补充宣教,及时地消除了危险因素,保证各项安全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1.3跌倒应急预案及讨论患者院内发生跌倒后,护士及时赶赴现场,查看患者,了解情况,同时报告医生,查看患者的摔伤情况、受伤部位,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协同医生处理,使对患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并立即报告护士长,查看是否有外伤、骨折情况及患者出现跌倒后的精神状况等,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作好患者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护送患者到住院部继续治疗,并详细交接班,将事件发生的经过及时、如实的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立即了解患者病情,作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书面向护理部报告。院外发生的跌倒,护士详细询问跌倒经过、原因、后果,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各质控组一起分析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和消除发生跌倒的有关因素,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1.4评价工具和方法根据透析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和预防知识,自行设计调查表,包括:①发生跌倒的个人因素;②发生跌倒的药物因素;③发生的的环境因素;④发生跌倒的心理因素;⑤发生跌倒的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总分为100分。对2015年6~7月于我科透析患者120例进行小组式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2实施小组式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效果

实施小组式健康教育前,患者对跌倒的高危因素以及预防认知评分较低,为35.4分,干预后平均分达到87.7分,说明实施小组式健康教育有较好的提升作用。我科通过小组式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后,患者院内外跌倒的发生率及伤害程度均较低,2015年6~7月仅发生1名患者院内跌倒,院外跌倒2名,均为轻微伤且未出现重复跌倒。

3讨论

3.1小组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安全护理质量小组式健康教育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和综合干预,为质控小组指明了方向,责任明确,使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提高了,也提高了护理团体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国际质量指标数据显示,每1000名患者日均有3.8次跌倒,其中有9%为重复跌倒,有31%造成轻度损伤,6%造成重度伤害。我科实行小组式健康教育以后这3项指标均低于其指标。小组式健康教育降低了患者的跌倒率、重复跌倒率和跌倒损伤程度,得到患者好评,值得推广。

3.2小组式健康教育增强了护患双方防跌倒的安全意识小组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反复进行,使患者及家属清楚了防跌倒的重要性,增强了护患安全意识,减少了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慧娟.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干预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6-59.

[2]沈翠琴.入院宣教流程图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76-77.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5

一、规范了“阜才中学一岗双责实施方案”以及“阜才中学网格化管理方案”,健全了“阜才中学全员安全岗位职责”,完善了“法制安全工作一二三管理模式”。

二、签订了“学生早、晚自习安全管理责任书”以及“阜才中学各层次人员责任书”“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

三、完善党建工作,催收离退休转岗人员党费并上交组织部,全体党员信息录入,组织党员进行“喜迎.不忘初心跟党走”知识答题,收听收看会议报告。

四、组织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18次,排除整改隐患170余件。

五、迎接上级检查8次,其中消防检查4次,参加县教育局安全工作专题会4次,县公安局、安监局安全工作专题会2次。

六、完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档案,做好灭火器年检工作,新配备灭火器60具,组织6名教师到消防大队接受消防能力培训,完善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系统注册录入,参加消防重点单位约谈会2次,组织召开防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逃生自救能力。

七、召开法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8次,“开学第一课:秋季话安全”、“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规范安全制度、强化安全责任”、“培养健康心理、应对校园暴力、严防校园欺凌”、“和谐校园、拒绝伤害”、“注意采暖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完成法制安全教材的征订上报工作,法制安全工作做到了五落实。

八、开展“全国第十七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12月4日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教育活动,5.12防震减灾日宣传活动,召开“预防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法制安全报告会,增强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守法用法意识。

九、做好“迎新会、表彰会、节术节、感恩报告会”等大型活动的学生疏散工作;

十、做好“学平险”的上报工作以及“学生意外险”的鼓励宣传工作,做好受伤学生的报险处理工作;

十一、做好环保治理工作,清除学校取暖用锅炉,食堂燃煤大灶,做到了“烟囱倒地、锅炉移位、断管断电、场地清理”;

十二、做好“法制情景剧”及“法制精品课”的排练上报工作,并积极投票,当好评委;组织“学法知法讲宪法”知识演讲活动,积极参加邯郸市优秀法制安全课件制作参评工作。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6

论文关键词基本原则全程监管信息公开

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则是食品安全法基础理论中的核心,它是食品安全法的精神和灵魂,它体现着食品安全法的根本价值,反映着食品安全法的本质,并对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和贯彻执行起着普遍的指导作用。客观、准确、科学地概括、分析、提炼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法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食品安全法》的本质,有利于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内容,更好的指导食品安全活动,满足国家在调节社会食品安全活动中所产生的对食品安全关系调整的需要。由于食品安全法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范畴、任务和目标与其他法律不同,所以食品安全法具有独特的基本原则。

一、分段监管原则

分段监管原则是指在坚持按照食品生产、加工、流动每一个环节由一个行政部门负责下,采取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各尽其责为主导方针的多机构分段监管原则i。

分段监管原则首先形成与美国,1906年6月30日,美国通过了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之后的32年为了适应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美国先后颁布了五部法案,进行了两次大的修改,确立了详细的检验标准和检验程序,使涉及食品和药品安全的法律不断得到完善,这些法律涵盖了美国所有的食品领域,使各个食品环节在监管上做到了有法可依,至此分段监管原则在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中被充分体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完善这种分段监管原则,美国在1998年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来协调全国的食品安全工作。这样就形成了由一个委员会总协调,六个部门来进行分管,对各自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段监管从分落实了分段监管的特。

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将《食品卫生法》的监管体制变为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充分体现了分段监管原则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到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遵循分段监管原则,对应的实行分段监管体制。在这种分段监管的原则下我国形成了与之适应和配套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种监管体制是国家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采取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2010年2月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分段监管体制,国务院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最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共有15个部门参加。至此我国正式形成了在中央层面由一个总体机构协调,具体监管由五个部门在各自领域分别管理的分管监管体制。因此,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就是在分段监管原则的指导下构建的,他直接体现了食品安全法分段监管原则的核心精神。

二、信息公开原则

信息公开原则,是指为了实现公众的知情权、食品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除依法不得公开的信息外,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任何信息应向公众公布的准则。iv《食品安全法》始终坚持信息公开原则,食品安全信息如果不公布或公布不规范、不统一,会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恐慌。《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开制度,坚持信息公开原则。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信息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总体情况、标准、监测、监督检查(含抽检)、风险评估、风险警示、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和其他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首先,明确了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客观。根据食品安全信息的内容,及其重要程度、影响范围的不同,公布信息的部门主要有:(1)卫生部负责公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以及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即现行体制下的省卫生厅、直辖市卫生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统一公布其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这些信息的特点是影响力限于特定区域。(3)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县级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形式公布本部门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其次,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报告、通报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获知《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应当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立即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相互通报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

三、预防性原则

预防性原则,它是一项行动原则,是指将来很有可能发生损害健康、或者以现有的科学证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可能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现有科学证据尚不足以充分证明因果关系的成立,为了预防损害的发生而在当前时段采取暂时性的措施。v食品安全预防原则意在将食品安全事后规制变为重点预防事故的发生,这是对食品安全监管理念的重要转变。预防原则和风险分析原则是相对应的,它针对的是风险,而不是损害。风险是将来发生损害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那就是实际损害。预防的目的并不是将风险降为零,因为从实际情况来讲,即便根据预防原则采取措施,也不可能将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的根源在当前消除为零。

预防原则的概念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Vorsorge法则。2002年《欧盟食品基本法》该法第7条第2款对预防原则的具体措施提出如下要求:“根据第1款所采取的措施应恰如其分,对贸易的限制作用不超出实现共同体所选择的高水平健康保护所必须的、技术经济上可行的,以及考虑事情的其他合法因素。应在适当时期根据鉴定作出的风险对生命及健康危害的性质及所需科技信息种类,澄清科技不确定性并开展更全面的风险分析。”vi美国采取的开放政策和欧盟的限制管理截然相反,其认为对风险预防原则的过度适用将阻碍技术的进步、妨碍贸易自由,因此必须给予一定的限制。

我国规定的预防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要比欧美更加宽泛,预防性原则在我国《食品安全法》中体现在下具体内容:第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第二,食品安全标准制度。制定并且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的前提条件。食品安全标准为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应成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依据。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第三,食品安全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第四,食品安全标签制度。食品标签是粘贴在产品外包装上的标识。食品标签提供了食品的内在质量信息、营养信息、时效信息及食用指导信息等,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重要依据。食品标签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食品与标签应当一致。

四、风险分析原则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原则是指的是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程度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控制或者降低风险并且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保证风险相关各方保持良好的风险交流状态。viii这一原则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现也是制定食品安全管措施和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依据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风险分析是对人体接触食源性危害而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对健康不良影响的科学评估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科学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性信息来回答关于健康风险的具体问题的评估方法。

1997年4月30日欧盟委员会铁于欧盟食品法的一般原则委员会绿皮书肋欧盟食品法确定了6个基本目标“确保法规主要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是其中之一。2000年2月12日《欧盟关于食品安全自皮书》,该自皮书在第二章食品安全原则中认为风险分析必须成为食品安全政策的基础欧盟必须把它的食品政策建立在三项风险分析的运用之上:风险评估(科学建议和信息分析)、风险管理(管理与控制)和风险交流同时认为如果合适的话预防原则将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决议中。

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都明确地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探索该原则实现的法律机制,其实质在于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贯彻执行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措施。《食品安全法》首次提出的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从经验监管向科学监管、从传统监管向现代监管逐步迈进。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7

xxx镇经济发展局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

时间一晃而过,弹指之间,20xx年已过去,过去的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回顾过去一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态度端正,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对于每个人都是终身任务。一年来,我不断地从书本上、从周围的同事、前辈身上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参加工作以来,我自觉地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首先树立的是“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任务逼人,不学则退”的紧迫感,紧跟时代步伐,在持久学和深入学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防止浅尝辄止,从而进一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加强自身修养。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本人根据工作的需要,经常翻阅相关的材料,努力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坚持把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注重向实践学习与向书本学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本着谦虚、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服从、服务于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对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能够积极完成,从不推诿拖沓。回顾2018年,主要进行的工作有:

一、硫磷化工产业园拆迁工作。对xxx一队,xx四队185户拆迁户开展前期摸底调查,入户测量,价格评估,拆迁动员工作。

二、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行动开展情况月报表。每月底按照县安监局求,对经济发展局所管辖的冶金有色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并填写上报月报表。

三、不定期进行企业安全检查。配合镇安委会对xxx镇管辖企业进行生产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并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检查记录。

四、每月对市场菜价进行调查并制作表格。对xxx市场的蔬菜、水果、粮油、肉类等生活必需品进行每月的价格调查并制成表格,每月上报xxx镇政府所有党政领导。

五、配合县安监局举办企业安全管理培训班。按照县安监局要求,对xxx工业企业进行电话联系并告知企业安全管理培训班的培训内容,并对各企业需要进行培训的岗位人数进行登记,制成表格上报县安监局。

六、配合xx进行中小园区环境整治。对中小园区各企业的厂区门口硬化工程进行前期摸底,告知硬化标准并进行督促,对进行硬化的不配合企业进行劝说监督,使其更快更好的做好硬化工作。

七、配合学校进行学校股权交易中心托管挂牌登记工作。对符合要求的50多家xxx镇属企业进行电话沟通,告知xx省股权交易中心托管股权的具体步骤,并告知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和申请需要的相关手续,联系企业进行股权托管申报,收取企业申报资料并上报金昌市工信委。

八、配合镇安委会进行2013年度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环保局安排的工作进度,配合并随同检查xxx镇重点行业企业,对企业的非法违章作业进行排查和整治,并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限期整改,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

九、       配合镇安委会进行xxx餐饮场所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县安委会下发文件,对xxx镇范围内使用天然气、液化气和人工煤气灯燃气的餐饮场所进行专项治理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餐饮场所责令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十、       联系社区解决xxx镇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根据县长热线所投诉的xxx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联系市场管理办公室和市场所在社区对xxx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进行检查和整治工作,并填写问题处理说明上报县长热线。

十一、对xxx各大超市、商场、宾馆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根据镇安委会要求对xxx各超市、宾馆、商场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消防警示标志进行专项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单位进行责令整改,并进行相关记录工作。

十二、配合办公室完成日常工作。配合办公室其他同事日常各项工作进行中需要帮助的项目。

十三、配合县工信局、统计局对2013新入规企业进行摸底和资料收集并上报县统计局。

十四、配合县工信局对xxx中小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

十五、对xx十四、十五队的拆迁户开展前期摸底调查,入户测量,价格评估,拆迁动员工作。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8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近期,我省及周边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警觉,充分认识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前谋划,牢牢把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主动权。严格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要求,规范、科学、切实做好今年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

(一)加大投入,确保防疫经费落实到位

建立以多级财政资金投入为主,整合部门项目资金、专项经费投入为辅的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各乡(镇、社区)要将不低于10000元的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将上级拨付的专项工作经费及时兑现给防疫员,为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资金和物资保障。

(二)科学组织,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继续巩固重大动物疫病常年程序化免疫工作成果

今年在总结去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我区将继续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常年程序化免疫工作模式。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原则,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要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保证免疫密度达到应免数的100%,并于2016年4月15日、10月20日前完成春秋季阶段性普免任务,同时上报工作情况汇报材料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监测评估制度

区级动物防疫部门要在往年基础上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加大免疫抗体监测力度,提高监测技术科学性,继续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为评估免疫工作成效提供可靠依据。全区规模养殖场(户)监测工作要全覆盖,对监测不合格的群体及时查找原因并整改,确保群体免疫合格率保持在85%以上,适时开展重大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充分发挥监测的预警预报作用,提高全区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

3.加强培训宣传,强化动物疫情报告

一是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对防疫、协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人员到位,保证免疫、检疫、溯源体系建设、能繁母猪保险投保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宣传,提高群众主动配合防疫的意识,切实做到群防群控。二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发现疫情或可疑疫情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配合区农业局等相关部门按“早、快、严、小”的原则依法及时、果断处理,防止疫情传播和扩散。

4.做好痕迹管理,夯实基础工作

进一步完善全面启动兽医痕迹化管理工作,规范各种工作记录,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要指导村级防疫员如实填写《村级防疫员考核记实手册》,并时时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有据可查,促进动物防疫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5.加强工作信息报告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工作进展实行月报告制度,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工作信息收集、统计及上报工作,按照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规范、真实填写相关报表,并于每月24日17:00前报告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强化督查,落实责任

1.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工作成效

区农业局进一步探索建立工作目标考核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区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切实按照该办法对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动物防疫相关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逐项检查评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区委、区政府纳入区级综合目标考核。通过考核,进一步完善责任明确、目标细化、要求具体、激励创新的工作机制。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9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以及相应的参建单位名称;

(三)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五)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六)事故报告单位、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事故调查报告怎么写。

建设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会同相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首先应听取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的汇报和分析。由于各参建单位的相互制约作用,可以更加有利于揭示事故真相。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面的调查取证。这种调查决不应就事论事,而要从全局整体出发,逐项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程序方面:从立项,规划,设计,报建,招标,施工图审查,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消防安全评估,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等等,在各道程序关卡上是否办理了相关手续?手续是否合法齐全?

二,组织方面:各参建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资格?相关人员是否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和上岗证书?证书是否合法有效?现场相关人员是否齐全在岗?是否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三,实体方面:所采用的是什么设计、施工、监理规范?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大纲所采用的参数是否齐全适当?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实施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计划执行?是否按期进行各项观测?是否发现异常并发出警报?

四,其他方面:包括气象异常和其他外部干扰情况,

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怎么写》

在全面了解情况之后,才能发现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以及事故隐患和管理漏洞。对事故性质(责任事故或非责任事故)应做出判定;对事故工程应做出报废,返工,修理,补强等处理意见,同时分清各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果发现有刑事犯罪,应立即移送司法机关。调查报告出台前还应当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讨论,如有不同意见,应当加以说明。这样写出来的调查报告才能有根有据,有理合法。

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一、背景信息,包括: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涉及到的人员及其他情况、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操作人员及证人、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二、事故描述,包括:事故发生的顺序,破坏的程度、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事故的类型、事故的性质、承载物或能量;

三、事故原因,包括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四、事故教训和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建议,包括立即采取的措施以及长期的行动规划;

五、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

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书篇10

2011年10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建,媒体评论认为,该机构的出现填补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长期缺乏专业技术机构造成的空白。

至今已运行近十个月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究竟对哪些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估?如再遇到类似“三聚氰胺”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如何及时提供评估报告?能否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发出预警?

7月25日,本刊记者探访了位于潘家园南里七号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中心成立以来,正试图实现各种层面的期待,不仅要成为独立的食品安全权威技术支持机构,也要作为中央编办批准的第一家理事会管理模式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迈出突破性的一步。

确定优先评估项目

评估无疑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首要任务。所谓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食品中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

“评估是复杂的系统,不是短时间内能赶出来的。鉴于这种复杂性,评估报告的完成不是一次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中心对复杂性带来的挑战还是有底气的。中心研究员严卫星告诉本刊记者,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目前的主力人员中,约150人都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直接划拨过来,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是国内最早从事食品安全研究的科研机构。从“苏丹红事件”开始,该所自发做了第一份较为系统的评估报告,积攒了科研实力。

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后,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开始有计划地展开。因为委员都是兼职,一年最多开两次会,评估的具体任务包括收集数据、撰写报告全都落在了秘书处头上,而秘书处就设在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庞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让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这支队伍得到锻炼,2011年10月,这支队伍全部移入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拓展力量的同时,也迎来超出以往的任务量。

“中心在每年年初都会确定本年度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优先项目。这些项目由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部门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委员提出。中心随后针对每一个评估任务成立专门工作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李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成立后,优先评估项目共有12项,其中已完成的有4项,有8项正在进行中。这些都是常规的、需要长时间系统去研究的评估任务。目前,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正在实施的优先评估项目包括:铝、反式脂肪酸、重金属铅、镉的膳食暴露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将为修订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食品安全监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灭火”也需要时间

常规之外,更多的则是应急评估。有时因为突发事件出现,中心就需要立刻着手评估来回应社会关切。“这种评估往往没有可依据的数据,必须现做,而且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有点类似灭火。”李宁说。

中心最近一次大型“灭火”行动当属“苏泊尔锅锰超标事件”。2012年2月16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苏泊尔品牌一些不锈钢锅的锰含量比国家标准高出近4倍,可能引发人体锰中毒。

事件刚曝光,李宁就接到弟媳妇打来的电话:“苏泊尔锅还能用吗?”李宁去医院看牙,遇到熟悉的主治医生,第一句话也是同样的问题。

2月24日,李宁所在的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给出了评估结果。不少公众在网络上留言抱怨评估结果等了一周多,速度太慢。而李宁说,其实背后的评估过程已经是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了。

央视报道次日,中心理化部的实验人员鲁杰接到不锈钢炊具锰迁移量的检测任务。2月19日一早,她与其他11位实验人员兵分三路赶赴北京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搜寻各种高端、低端的不锈钢炊具,半天时间,将40种品牌的炊具带回了实验室。

应急评估要求“结果出来越快越好”。当天下午,针对不锈钢炊具锰迁移量的浸泡实验有序展开。在极端条件下,加入4%的冰醋酸将炊具煮至100摄氏度,之后再浸泡过夜并进行测定。鲁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因整个评估时间紧而任务重大,需要实验员24小时连轴转。

日夜不停地实验了4天后,2月22日,40种样品全部检测完毕,得出第一批用于评估的数据。鲁杰说,应急评估的特点是“数据出一批就立即上报一批”,这次应急评估前后共有三批数据,市场上主要品牌的不锈钢炊具锰迁移量基本摸清。

鲁杰说自己非常理解公众的焦急心情,但即使是灭火般的应急评估,也需要相应的时间来获得数据。“消费者到底通过不锈钢炊具吃了多少锰,必须用实验数据说话。”

“比起常规项目,我们现在‘灭火’的任务似乎更重,今年上半年的应急评估包括问题胶囊、苏泊尔锅等等,工作量特别大,有些已经向社会公布。”李宁说。

从闭门研究到主动解释

让食品风险评估中心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评估结果如何与社会沟通。作为权威的专业机构,的结果是有说服力的,但食品安全领域复杂而专业的知识构成,如果不能准确、有效地传递,很容易造成社会误解。

2012年7月6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新标准:今后液态婴儿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mg/kg。《法制晚报》等媒体经对比指出,中国的(三聚氰胺)标准比这一国际标准宽松6倍。

3天后,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首先报道的媒体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稿件出现了翻译上的错误,导致了社会误读。实际上,三聚氰胺新的国际标准,并非对原有标准数值的改变,而是明确了液态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规定。我国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与上述国际标准是一致的。

虽然解释及时公布,但有关标准宽松的争议仍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此次三聚氰胺国际标准的本来没有任何问题,国内已参照这个在做,国际法典只是用了另一种表达方式。”严卫星说,之所以发生误读,不能全怪媒体,也得怪专业机构没有主动、积极地与媒体和公众交流,没有将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传播给大众。

曾埋首于实验室的食品安全研究人员,进入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后,逐步意识到“风险交流”在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性。“过去,一瓶矿泉水合不合格,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专业问题,现在才发现它是一个社会属性很强的问题。尤其在传媒发达的年代,食品安全问题能迅速发酵为社会事件,中心必须学会团结社会的力量来应对食品安全舆论事件。”严卫星说。

应对食品安全舆论事件的过程中,中心试着通过对事件科学的解读,把有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传递给公众。“虽然在现有框架下有关食品安全信息的传递还有所限制,但中心正力图使其‘独立的专业技术机构’的定位更加清晰。”李宁说。

目前,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已准备将“风险交流”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以保证“对外沟通能力”能够跟上需要,中心为此专门建立了舆情研判工作小组会议制度。

严卫星介绍说,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现已形成定期收集、跟踪、分析食品安全信息的机制。根据这些信息,中心一方面会向政府部门提交相关报告,同时针对社会层面了解不足的信息组织专题活动,与媒体、公众保持沟通,这就是“风险交流会”。

“风险交流会”有点类似沙龙,它并非单纯的消息会,而是通过互动的方式,共同交流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李宁透露,评估中心未来还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当然是以独立的科学机构身份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人的编制下人手不足

中心目前的编制架构是200人,在成立之初,这样的编制人数曾被不少舆论评价认为是中央编办在编制基本冻结下给出的破例待遇。

但是在严卫星看来,“从专业角度说,200人的编制相对中心的实际运作还是给少了。写中心建设方案报告的时候,保守地写了500人的编制。要知道,德国8000万人口,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却有700人的编制,而且这700人只做风险评估,如此,它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就非常深入。”

在中央编办印发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建方案”中,本刊记者发现,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并不仅仅负责评估,它的职责还包括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交流等职能。

除了上述职责,食品风险评估中心还承担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按照200人的架构,食品风险评估中心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有30人左右,而这30人承担的是5000多个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加快速度,将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行业标准,变成一套具有强制性的食品安全标准。

“单是标准清理、整合就是一个庞大的工作体系。当初设计组建方案的时候,曾建议食品安全标准单独设立一个机构,编制在100人左右。”严卫星说,这100人还不是负责制定标准的人,只是参与标准的技术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标准以后,做跟踪评价。

过去,国内针对食品安全标准五年回顾一次,修订一次,社会舆论基本没有太多评价。现在的形势要求更系统地跟踪、总结已经的食品安全标准:能否适应健康需求?可行性如何?还要研究与国际标准间的关系。

“如果总是没有精力系统地跟踪一些事情,科学评估的发展就会带来一些问题。”严卫星说,作为提供科学依据的机构,食品风险评估中心除了完成各种应急任务,也要致力于长远的食品安全科学研究,否则就不能掌握最新动态,不能为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现实是,应急任务已经让中心忙得晕头转向。”李宁也认为,评估中心确实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放在系统研究上,积累相当多的数据,特别是现在有很多新的资源、新的技术需要去掌握、去评估。

我国的食品安全系统研究基础比较薄弱,这已经成为摆在桌面上的问题。李宁坦言,目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基础数据缺乏,家底不清,居民膳食消费的数据远远不够。

严卫星说,关于营养调查的数据,国内现在掌握的是大米、面粉等初级农产品大宗的消费量,但是,普通公众吃得更多的是加工食品,比如汉堡,如果汉堡里加了某种物质,得先了解汉堡的消费量,才能知道给健康带来的影响,“而我们对加工食品的消费量并不掌握”。

即使是初级农产品大宗的消费量,也没有及时更新,目前能够使用的还是2002年的数据,也就是十年前的数据。值得欣慰的是,相关数据的新一轮调查已开始,结果还没出来。

作为一线实验人员,鲁杰深知,评估工作到目前为止还只是粗线条的,并没有区分那么细致。“评估里面有那么多污染物,有细菌的、有病毒的,化学里面分有机的、无机的。现在区分不了那么细,没那么多人手,负责评估的人目前还不足20人。”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评估中心的编制还有可能增加。”严卫星说,“十二五”期间,评估中心的目标是实现400人的架构。

“资源共享”不是技术难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成立之初还有一个特别身份:中央编办批准的第一家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并以理事会的模式运作。

“2011年,中央编办主动提出要建评估中心,各部门报告都没有上去,中央编办就编制出了组建方案,要求卫生部来牵头组建评估中心,这是少有的。”严卫星透露。

中国的食品安全领域一直是多部门管理的体制,按照以往的做法,每个相关部门下面都会成立一个食品安全机构,但是,在中央编办的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组建方案中,本刊记者看到这样的一条:“其他相关部门不得再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构。”

中央编办的思路是,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评估领域内的资源相当有限,且有限的资源没有形成合力,新成立的这个机构应为所有部门服务,体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整体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刘金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理事会的体制目标主要是保持评估中心的公益性和资源的广泛性,“资源整合”是此番改革试点的关键目标。

资源整合的首要对象就是理事单位。在理事会名单中,卫生部作为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的理事长单位,食品安全办、农业部为副理事长单位,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作为理事单位。“评估中心需要把广泛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汇集起来,其中并不仅仅是卫生口的信息,农业也有相关检测,比如农药残留,质检也有,工商也有。”刘金峰说。

中心试图实现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不久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里也明确指出,将依托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构建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但是,信息系统的共享目前还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严卫星说,因为部门的数据不一定符合评估的需要,很多数据标准的技术问题还有待沟通。

在刘金峰看来,资源共享目前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问题主要出于各部门对部门利益的考虑及其他一些顾虑,“这都属于体制性的干扰,不是技术上的难题”。

食品风险评估中心章程明确规定,理事成员单位有义务共享资源。但章程并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执行起来仍有难度。“这种义务毕竟和部门利益没有关系,可能需要国务院食安办这样的机构出面协调,行政干预或规定成法定职责。”刘金峰说。

纠结于“资源共享”难题的同时,中心还面临着更大的困扰:在理事会的体制下,事业单位改革成法人治理结构到底怎么改?在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上,中心目前并没有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