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4:35:57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1

一、思考而不讨论,从盲目到理性

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历史老师完全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难易度,盲目地开展小组讨论。出现这种形式主义的原因是历史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片面理解,仅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成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唯一手段,从而使得课堂表面热闹非凡,但效果却是差强人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体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老师要能够掌握学生的历史基础和水平,根据所教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精选一些有真正讨论价值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更能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疑问,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和效果,使盲目的小组讨论转向理性的小组讨论。

二、先思考后讨论,从形式到本质

历史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内容后,不应立即让学生进行讨论,因为任何形式的有效讨论都是建立在每个学生认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对讨论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归纳整理和独立思考,就不会真正掌握论的内容,就不会深入地理解讨论内容。

真正的、有效的小组讨论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都能贡献自己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都能从其他人的发言中学到知识,从而使小组讨论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在学生进行讨论前,要给学生留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先思考、理解和消化讨论内容,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和新的认识,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据可依,促使学生通过深入讨论,激发起深层次思维,从而使小组讨论从形式转向本质。

三、讨论中有思考,从低效到高效

在小组讨论中,不发言的小组成员不能只是单纯地听其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而是要积极地开动思维,思考别人的观点正确与否,是否有合理的地方、不合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中获取正确的观点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以使自己能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除了上面的考虑外,还要思考怎样使自己的观点融入小组的集体意见中,以及怎样使小组的意见在全班的讨论中被大家认可。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2

1转变的表现

陈独秀在经历了由民族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之后,又逐步实现了从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一是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的转变。自由主义国家观只是在抽象意义上谈论国家,对于国家的阶级性则毫无涉及。二是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转变。陈独秀向往西方的民主与自由,极力号召向西方学习,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当陈独秀认清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时,逐步向劳农阶级转变。三是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转变。陈独秀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改良,然而,在内忧外患的中国,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暴力夺权的重要性,实现国家观由自由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

1.1从抽象的国家向阶级性的国家转变在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抽象的国家观。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说:“不暇远征,且观域内,以吾土地之广,惟租借居民得以安宁自由。是以辛亥京津之变,癸丑南京之役,人民咸以其地不立化夷场为憾。”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极度热衷于西方的自由主义,认为中国民众只有通过学习西方的思想才能由愚昧走向科学,由保守走向进步。陈独秀主张国家的全民性,认为西方的自由与民主属于全体人民,国家是为全民服务的。然而,他并没有看到西方民主的虚伪性,更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性,使得民众只是抽象地爱国,空喊爱国口号,不知道国为何物,没有理解国家的本质并做出实际的爱国行为。在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国家的阶级本质。陈独秀在《谈政治》中一改以前的提法,“意识到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不久,陈独秀又进一步深化了其阶级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统治阶级的所有物,谁取得统治权,谁便有权拿国家这一名义做统治全国人民之工具;国家权就是统治权,国家的利益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阶级性的提出是陈独秀国家观转变的重大标志。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因此,陈独秀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本质的基础上,对自由主义国家观逐渐失去信心,为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2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转变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处境。此时,陈独秀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情有独钟,他表示“吾人宁取共和民政之乱,而不取王者仁政之治。[3]陈独秀认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民众可以摆脱受剥削受奴役的窘境,获得自由与独立,实现自身的解放。陈独秀之所以倾向于建立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是因为他将其与中国的封建专制作了清晰的对比。一战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弊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以西方的三权分立为模板,实行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事实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此,陈独秀开始寻找新的政治制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看到工人阶级的力量,积极主张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工人与农民的力量,依靠工农联盟夺取政权,而不是依靠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在《谈政治》中也表示“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我国是一个工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因此,实行劳农有利于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其革命力量,掌握革命主导权。总之,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向劳农阶级的国家的转变是陈独秀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迈进的一大表现。

1.3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五四之前,陈独秀主张以和平改革的方式实行对中国民众的教育,使其通过个人素质的提升,树立爱国情感,获得伦理的复归,实现爱国心与自觉心的高度融合。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因此,以个人为本位的改良忽视了社会客观环境的作用,对社会制度进行轻微的改良不但解决不了国民爱国心不强的问题,而且容易陷入抽象自由的环节中,使国民盲目地追求绝对的自由与民主。陈独秀号召“平民征服政府,此时还停留在幼稚的阶段,认为只靠和平的改革就能使平民的力量得到彰显。五四之后,陈独秀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使受剥削受奴役的劳农阶级获得解放。在五四期间,学生的爱国运动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使得陈独秀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前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陈独秀认识到在内外交困的中国实行暴力夺权的重要性。总之,陈独秀从和平改革向暴力革命的转变是其摒弃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

2转变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第一,一战的浩劫和巴黎和会的失败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丧失信心。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得陈独秀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获得应得的权益。因此,陈独秀对西方国家的态度由追捧逐渐转向愤恨。面对中国备受压榨的情况,陈独秀重新思考学习西方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逐渐了解西方的抽象自由与民主的实质。西方列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不断地欺压与封锁。陈独秀企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获取其对中国的帮助与扶持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与幻想。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与欺骗性使得陈独秀对自由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怀疑。第二,十月革命的影响和的开展使得陈独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为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陈独秀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与失望时,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处于迷茫的陈独秀带来了新的救国救民的思想。俄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采取武装反抗、阶级斗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进行坚决地反抗,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展了,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陈独秀逐步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事实上,国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劳农阶级的国家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与西方的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此基础上,陈独秀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

2.2主观原因第一,陈独秀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虽然陈独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国家观,但是他始终秉持着爱国精神,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奔走呼号。当自由主义国家观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能使中国人民普遍觉醒时,陈独秀必然要重新思考国家未来的方向。正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撑着陈独秀在慢慢长夜中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第二,陈独秀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纵观陈独秀的一生,其思想的复杂性、多变性尤为明显。就其国家观而言,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陈独秀复杂多样的国家观。针对不同的情况,陈独秀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策略。陈独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其国家观的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陈独秀不拘泥于现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寻找新的出路,他才能不断地破旧立新,为实现新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契机。第三,陈独秀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了解到西方自由民主的抽象性后,开始向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其实现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陈独秀写了一系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谈政治》等,而且,在《新青年》的《俄罗斯研究》专栏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极大的宣传。

3陈独秀国家观第二次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陈独秀由自由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对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构建和谐社会、个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理论意义第一,有利于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使国家理论开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实现由自由主义国家观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转变时,对普通大众的国家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中国人民逐渐改变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在工人阶级的领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维护群众自身的利益,打破向西方学习抽象的自由、民主的幻想。陈独秀主张国家的阶级性本质,主张武装夺权与阶级斗争,实行劳农阶级,在此影响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观逐步确立。第二,有利于认清自由主义的本质,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后,思想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陈独秀毅然选择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面对西方侵略压榨我国的事实,陈独秀认识到靠学习其制度与思想使得中国人获得伦理上的觉悟只能治标不治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领导群众运动取得革命性胜利。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3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考察剖析了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拙,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客观地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落实“以史为鉴”的修史目标。

要从整体上完善地考察中国的现代新闻事业,就不应忽视被称之为“第三条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闻活动。在旧中国,他们坚守自由主义的独立新闻思想的信念,借助报刊进行思想启蒙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对旧中国的政治走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旧中国新闻界一道独特并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储安平创办的《观察》周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刊物,他是继胡适之后我国又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在那个异常专制的时代,储安平创办政论周刊《观察》,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顽强不屈地进行着自由主义思想传播的新闻实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刊物的最高发行量曾达到平均日销量5万份,最高时10.5万份,实际读者在百万人以上,一度风行全国。

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实践为考察旧中国新闻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演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关照视角,梳理和研究储安平的新闻思想确有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由于过去的新闻史著述中存在着惯用的对照政治史单纬度评价的局限,在涉及储安平和《观察》周刊时,通常冠之于非主流、旁门侧枝的定位,或盲目简单、武断偏激地评断,或只言片语,一笔带过。这种单向、线性思维的新闻史阐释缺乏“时空通观”的评价规范,没有将新闻现象和史实纳入多维联系和全面解读之中,从而导致对史实意义的忽视。从科学理性的学术角度思考,任何新闻史实都是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研究价值的。笔者将着重考察剖析他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这有助于真实把握旧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的新闻理念和心路历程,从一个新角度更加广阔客观地去思考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人生境遇和求学经历对储安平新闻观念的影响

储安平190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母亲在其出生时去世了,父亲既赌又缥,从小失去父母之爱的孤苦,多病的身体和后来在外漂泊的艰辛造就了储安平忧郁敏感的心灵,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这种忧郁性格:“我得承认我自己的感受力太强了”,“我是一个神经质十足衰弱的人”,“我常常为一些极琐小的事,不自制地悲伤着,”“母亲给我带来一副容易感伤的气质。忧郁象一条河流般在我心头流过。”思想者往往是忧郁的,这种忧郁的性格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冷静思考上,如果他早期的忧郁主要沉溺于个人“我”的病痛和不幸,那么在后来就自然地转向国家落后腐败现实和人民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的忧虑,“这种感伤是一种属于人性的感伤……我非常爱他们(孩子,笔者注)。可是这个时期,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们。有关利害或感情的思念,只有一项,在当时曾经占据过我的心灵,就是关于国家的前途……万一我此去一闷不醒,最使我不能螟目的,实莫过于今日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走上轨道的一点。”储安平幼时寄养在伯父家,伯父在家乡兴学和造福桑梓的士大夫品格使他一生对伯父非常敬重,“床前一直挂着他伯父的像”,可以说伯父身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士大夫精神是储安平一生敬仰和追求的。另外,从小经历的艰辛,“如漂息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片舟……”使他从小就有较强的自立精神,养成了能吃苦爱节俭的品质,独立自强、非常自信。从青少年时代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中磨练出来的不怕风吹浪打、独立处世和独立思考的自由个性,为他后来不惧怕黑暗势力的摧残破坏始终坚持不懈的新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储安平早期的文学活动可分为光华大学读书时期和《新月》时期。这一时期是储安平自由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1928年,他进人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就读,“二三十年代中国活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几个主要人物当时都集中在光华大学,如张东荪、胡适、罗隆基、潘光旦、徐志摩、王造时等一大批教授学者,自由空气浓厚,这样的大学环境培养了青年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后来他加人了“新月派”,作为一个崇尚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的后起之秀,忧郁感伤的气质特别强烈,这一点从他此时期发表的散文可见一斑,如“一天到晚完全在幻灭和空虚里呼吸着,充满对个人前途的深深忧虑。他对新月派盟主徐志摩充满了敬仰,认为自已写散文多少受着他的影响,在他的散文《悼志摩先生》中,对徐志摩的热心、率直、诚挚、提拔后进和写作认真的性格不胜啧啧称赞,尤其提到志摩认为:作编辑最大的快乐永远是作品的发现。这些都对储氏全心投人于编辑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设想,崇拜徐志摩的储安平对徐氏《为要寻一个明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理想也一定心有灵犀,所以徐氏尽管身处“黑绵绵的昏夜”仍然矢志不渝地“向着黑夜里加鞭”的追求民主自由的不懈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储安平。就读“自由空气浓厚”的光华大学和加人新月派这两个时期的人生经历使储安平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信仰者。自由主义和新月派提倡的个性解放、争取民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的思想,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也是五四精神的时代反映,有着存在的时代依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储安平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编辑工作的实践,出于对政治的兴趣,他于1931年编辑了一册《中日问题各家论见》,作者包括陈独秀、、张东荪、梁漱溟、胡愈之等。题为“各家论见”显示了储氏张扬自由主义的学术争鸣风气的端倪,也在自由主义思想内容和编辑工作实践两个方面为储安平后来从事奉行自由主义的刊物编辑打下基础。

如果说储安平在国内求学期间受到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是间接感性的,那么留学英国的经历则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了直接、理性的认识,也巩固了他信奉自由主义的信念根基。回国后,1940年他到了抗战大后方的湘西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书,写下了有关英国的著作《英国采风录》、《英人法人中国人》、《英国与印度》,探讨中英两国强弱的缘由。在对比中英两国人之性格和作人作事的精神的长期思索中,强调对国民性格的思考说明储安平已侧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寻求中国落后的原因,这比此前中国思想界出现过的侧重从物质、制度层面对国家落后的思考更深邃,更本质化。此后,他到达重庆在中央政治学校做研究员,参加称作“渝社”的学术性社团,渝社曾以“中国未来的前途”为题进行过两次讨论,后来储安平主编《观客》和《观察》两个周刊时,对于中国未来前途的许多想法都与“渝社”时的讨论有联系。①对国家政治的关心是中国“文人论政”传统的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素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教化天下的士大夫精神传统,在坚守这些中国传统精神素养的基础上,储安平引进介绍西方现代的民主自由、新闻自由等理念进行理论阐释的支撑,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为储安平后来从事“放言论事”的新闻评论工作奠定了比较厚重的理论素养基础,他的政论既含有传统善良道德基础上的人文关怀,又具有现代西方先进的理论论辨意识等特征。他对新闻自由有独特的认识和贡献。

二、储安平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思想基础

追溯储安平的思想轨迹,《观察》周刊所信守的的独立客观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和立场有着多方面的思想基础。

一是源于储氏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认识方法论和“动”“静”辨证关系的深层哲思,也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推己及卜人”处世哲学的反映。在储安平的“新月”时期,赢弱多病且感时忧怀的文人敏感特质让他从病中体q未到一种“极微妙的意境”:“一切事物,人,思想,总不外乎,是动,或静。,··…人在动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是这样,在静的时候,他所能看见的,又是那样。当局迷,旁观者清。那只是一句俗语,然而要当局不迷,便必得要有在动中能参悟到静的功夫……在动时要忘不了静,就得靠自已平时的自省和反躬。社会是流动的社会,生活是变换的生活;人,他的心和脑,永在无止的波动中起落,他的欲望和行为,永向求新刺激的一个方向上飞奔。静,除非生就是阴沉的人之外,然而那只是一个寄生的货物,平常,人们总欠缺了这一方面的修养。人,应当在动的余暇,常常从静的孔孔中,来观察观察这个世界,这个活动的舞台,这个复杂的人生……人生如一舞台。有的人,他观察人生,他自己也在舞台上;有的人则自己站在舞台的背后,再去观察舞台上的人,究竟也应站得离舞台近……我相信,一个病了的人,以=种极达观的、极心平气和的眼光来关照一切,他必定会了悟出一些平时所不易了悟出的奥秘的管理的。”

对于一生因体质赢弱而多病的储安平来说,从独处的“静”处观察世界成了他一生的思考习惯,贯彻于人生的始终。从多灾多难的年轻岁月到后来成为独立报人,“超然”、独立态度和偏爱从旁观的“静”处哲思是一脉相承的。在《小病》这篇充满哲学智慧的散文中,储安平对于超然独立于“动”“乱”世界之外的从“静”处冷静观察的思考方式有着深切全面的感悟并陶醉迷恋于其中,这种“动”“静”感悟观沉淀于他的内心,成为蕴藏于心理深层的储氏哲思定势,成为他的认识方法论,也很自然地发展成为后来《观察》时期“超然”独立的办报精神。那种“站在舞台的背后”而不站在舞台上并“应站得和舞台近”的“超然”、独立的观察方法与“超然”、不偏不倚和“不直接介人政治活动”的办刊独立态度同出一辙。

在对储氏哲思线索的梳理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动静辨证观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且独立的“旁观”世界的视角;这种“超然”的观察角度,能使观察者心态平和,可以得到与常人认知不同的崭新视野关照下的的独特见解,使得观察的效果更客观真实,也更加真切和清醒;于静处的冷静观察,赋予观察者思维的时间和绝佳的观察空间,他的心是沉静的,“静”也扩充了他观照的胸怀空间和思考能力。并且,储氏这种超然于忙乱躁动追逐欲望的尘世之外的独立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方式是“以社会发展的优性条件为出发点”“去关照一切的”,这种经世济用的中国传统责任意识使得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旁观”客观方式成为储氏的一种人生态度,成为一种自觉修行,最后达到为“静”观而放弃“动”中的欲利的认知和处世态度二个境界的共同提升。中国文人文化传统习惯于经常的反躬自醒,有着特有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而以文人身份从事独立报业的储安平自然自觉地从职业和人格两个层面自我约束,把“超然”“独立”作为《观察》周刊的思考方式和观察态度。

二是来自于对《泰晤士报》独立办报模式的推崇。

《泰晤士报》以“公众良心的独立言托者”的独立姿态,评论政治,反映舆论,成为新闻事业最有权威的高级报纸。正是基于独立报纸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人们才开始把报人看作“第四等级”、“无冕之王”,并把报纸提升成为与行政、司法、立法平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第四权力”。储氏对英国民主制度推崇倍致,他在留学期间对《泰晤士报》因独立而“权威报界”并积极影响英国民主社会之完善的积极作用感触颇深。于是,储氏很自然地希望也能在中国办一份这样的独立刊物。

据储氏报界同仁冯英子回忆,储氏一直想办一张类似英国《泰晤士报》那样的报纸。而《泰晤士报》之所以能成为英国“舆论界的领袖”,就是因为它是一份同政府分离的独立报纸。《泰晤士报》能执行“决不出卖或出让任何权利”的独立言论政策是与经济独立息息相关的。储安平深知其理,所以他把《观察》周刊办成了一种纯粹的同仁刊物模式,“身后无任何组织”。因为只有经济上独立,才可能真正做到言论独立,做到政治倾向独立,摆脱商业性和党派性的纠缠。《观察》所采取的同人刊物办报模式(《观察》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后的同人刊物)也具有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从发展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考虑,创办刊物可以为自由思想分子提供一个说话的场所。储安平基于以下判断,作出了创办独立刊物具有生命力的论断:国内拥有广大的一群自由思想学人,他们想说话,而当时国内缺乏这样一个带有全国性的中心刊物。假如刊物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无党无派,可以将他们吸引成固定读者群,在市场求得生存。③通过对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上的分析,储氏相信自己的独立刊物可以成为自由思想分子的论坛,从而广开言路,在全国形成“健全的舆论”环境,为中国的言论界秉公论政提供一种基本的稳定力量。储氏对《观察》的言论力量和作用的估计颇为自负,对自由思想借助《观察》各抒己见、畅欲所言的繁荣舆论界局面充满必胜期待。

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是储氏创办独立刊物的理论支撑力量。追求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自由主义理想作为一股基本的原始动力,坚定储氏创办《观察》的决心,他试图创办一个真正超然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自由主义独立刊物来维护和宣扬自由主义的理想。他相信通过自己亲身创办和把关的这个纯粹独立刊物,可以宣传自由民主的思想,可以客观公正地评论国家政治生活,改变国民性弱点,在全国形成一种有影响的舆论力量,实现最终的自由民主政治目标。储氏对自由主义的中国领袖胡适的独立处世态度和人格充满崇拜,精神上将胡适视作自己的师长和前辈。《观察》的一个特色,就是特别偏重对胡适思想、言论和行迹的报道评说。另外从刊物经营角度,也可以通过突出胡适凸现刊物的自由主义特色和立场,吸引更多自由思想者的关注。

在对民主国家目标的求索中,储安平以新闻刊物为工具力图成为自由民主的呼吁者、实践者和促进者。真诚的爱国情怀和独立立场使储氏不怕刊物刊登任何有利于国家和人民而不利于统治者当局的独立言论;借助那些言辞激烈但真实而有利于国家进步的言论,储氏显示了为了理想敢于斗争的韧劲。他认为,只要思想的出发点正确、就照登不误,不计后果。例如最终造成下令查封《观察》的军事通讯《徐准战局的变化》在被《观察》刊载之前,作者张今铃担心文章中可能有一些当局认为不宜的军事实情,问储安平:“如内容分量重一些,你敢登吗?”储答:“只要你敢写,我就敢登。”其“超然”“独立”的气魄确实难能可贵。在风闻因《观察》刊登激烈的反对国民政府的言论将遭查禁时,储安平没有被吓住,在刊物头条位置上发表文章《政府利刃指向<观察>》,历数的言论管制,据理力争。刊物最终被冠以“攻击政府,讥评国事,为匪宣传,扰乱人心”的罪名予以永久停刊。统治者对《观察》言论的恐慌证明了《观察》的广泛影响力量,而储安平临危不嗅据理力争的态度也验证了储安平不屈不挠的自由民主立场。民主不光是用以口头标榜的,而是必须有人实践的,储安平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新闻史上用尽心力,坚守自己独立自由主义立场,苦苦追寻民主政治的理想信徒和实践者。

应该看到,浓烈的爱国情感在感性上使储氏很难彻底“独立”,但是,储氏总是从力图在更理性的思考中解脱自己,加上在各方面的自我约束(如不参与政治,甘于新闻从业的寂寞),努力向独立立场的刊物理想接近,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和刊物达到独立的境界,创造了一个独立于混沌世界之外的相对独立的自由舆论空间,吸引着人们到这里呼吸着自由愉悦的空气。“独立”“超然”的办刊态度反映着储安平求得真理的至诚品格,在旧中国知识界拓展了求真求实的社会风气。储安平以独立报人的立场和亲身实践,推动着中国的民主进程,在中国新闻界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4

果真如此吗?想错了此不想好吗?衡量问题的界限在哪里呢?

这里姑且不论先生们所说的“别人”——和马克思主义观点相同或者和党的论调相同的人——是否就是思想僵化、就是不会独立思考,也姑且不谈先生们所说的“天下能独立思考者,舍我其谁哉”这句话是否有道理。那么他们想错了是否比不想好呢?我看这不能一般地谈论,首先要搞清分子的想错了是什么性质的想错了?“思想活跃”是什么样的活跃?

思想活跃只是一种表象,它本身没有好坏。决定它的好坏的还是人的政治立场。如果立场站对了,则思想愈活跃愈好,愈能发现问题,愈能有所创见;反之,如果立场错了,则思想愈活跃愈糟,愈能出坏主意,愈反动,古今中外的反动头子,乃至恶霸地主、梁上君子,尽亟剥削勒索、偷盗之能事,能说他们的思想不活跃吗?分子为了欺骗群众,故意撇开了政治立场来谈思想活跃,而他们又恶毒地把所有站在属列主义立场来思考问题的人都叫思想僵化,因此,他们所谓的独立思考,所谓思想活跃,实际上只是站在反动立场的思想活跃。譬如,今天的社会明明是光明,他偏要认为是黑暗,要“彻底改革”;人人都说,共产党应该拥护,他硬说共产党是“腐化”了,成了“特权阶级”,应该赶走;大家都唾弃资本主义世界,他反而更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镇反”“肃反”老百姓都双手拥护,他却要同情反革命,为反事命“伸冤”。分子总站在右边,与党、与全国人民背道面驰,所以思想愈活跃就愈右,愈反动,就愈反人民、主义,这种“思想活跃”难道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5

线索一社会主义运动

考点一运动

【命题角度】

在中考主要以选择题的题型考查运动的时间、纲领及地位。

【典型题例】

【例1】(2016・山东泰安・37)英国运动()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开展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运动中工人阶级要求取得普选权

D.目标是资本主义统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的内容。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政治纲领《人民》,要求获得普选权,这场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失败。据此可以判断C项符合史实。

【答案】C

【例2】(2016・辽宁丹东・33)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的要求是()

①要求获得选举权②参与国家管理③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④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运动中,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故符合题意的有①②④。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故排除③。

【答案】B

考点二《共产党宣言》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辨析改错题等题型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发表时间、意义。

【典型题例】

【例3】(2016・江苏常州・11)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认为,1848年2月发表的某一文献,“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a.《人民》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歌》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对无产阶级而言是“救世福音”,对资产阶级而言是“魔鬼学说”。a项发表于1837年;C项是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创作的;D项发表于1863年。因此,a、C、D三项均可排除。

【答案】B

【例4】(2016・福建厦门・27)“……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属于基础拓展题。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a、B、D三项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关,故选C项。

【答案】C

考点三巴黎公社和《国际歌》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考查巴黎公社的性质、成立的时间、失败的标志及《国际歌》创立的背景。

【典型}例】

【例5】(2016・山东东营・19)图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图1

a.英国运动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党宣言》发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巴黎公社。图1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其中“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指巴黎公社,故C项正确。a、B两项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排除;D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故排除。

【答案】C

【例6】(2016・青海西宁・14)以下文献及内容,哪一项不是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

a.《共产党宣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B.《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C.《人权宣言》――人们生而自由平等

D.苏俄政府《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苏俄政府《土地法令》出现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人权宣言》宣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不是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因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C项。

【答案】C

考点四苏联(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等题型考查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设成就及斯大林模式。

【典型题例】

【例7】(2016・山东菏泽・16)2016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发表500周年,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促使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变为现实的是()

a.英国的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运动发生时,社会主义理论还没诞生,故排除a项;B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故排除;D项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十月革命之后,故排除。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理论由理论到现实的标志,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答案】C

【例8】(2015・广东深圳・28)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什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新在()

a.了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B项是二月革命的结果;D项是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故a、B、D三项均排除。十月革命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选C项。

【答案】C

【例9】(2016・江苏苏州・16)列宁曾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_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材料中的“退却”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新经济政策。由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0年战争结束后,不再适应苏俄,导致苏俄社会矛盾激化,故排除a项;C、D两项都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的,与列宁无关,故排除。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使俄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故选B项。

【答案】B

【例10】(2016・湖北孝感・20)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

C.都巩固了工农联盟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综合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由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故排除;C项只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故排除;D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排除。B项是两者的共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助于在内战时期打败敌人;新经济政策有利于内战后恢复经济,故选B项。

【答案】B

【例11】(2016・江苏常州・12)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改革了斯大林模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斯大林模式。由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C项正确。a项是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改革,故排除;B项是列宁的作为,故排除;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是从1953年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的。

【答案】C

【例12】(2016・江苏南京・24)“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

a.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B.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斯大林模式。由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斯大林执政时期,农业上实施集体化运动,农业全盘集体化,剥削农民,损害了农民的权益,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因此,C项正确。a、D两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相符,故排除;罗斯福新政前,美国的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存在集体化,故排除B项。

【答案】C

【例13】(2016・山东淄博・13)某班历史活动课上举行辩论赛,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如表1所示。该辩论赛的主题是()

a.法西斯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经济全球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辩手的两种观点分别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故选C项。

【答案】C

【例14】(2015・广西来宾・16)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这场运动的先驱者是谁?

(2)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这部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

(3)在材料三体现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1917年的成功实践又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文艺复兴运动、《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第(1)问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理解,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达・芬奇、莎士比亚、但丁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正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第(2)问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材料三出自《共产党宣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第(3)问考查学生对世界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认识,无产阶级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1871年法国人民武装起义后建立的巴黎公社,但最后失败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1)文艺复兴;但丁。(2)《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巴黎公社的建立;十月革命。

【例15】(2016・福建莆田・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政策,这种政策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这种政策的目的是组织产品分配以保证对前线革命军队和后方工人的供应。

――斯大林

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1)根据材料一,简要归纳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第(1)问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俄国革命面临的危机回答。第(2)问考查新经济政策,围绕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回答即可。

【参考答案】(1)战争环境、武装干涉。(或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2)纠正错误;促进经济的发展;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答出其中2点即可)

考点五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的题型考查东欧剧变的实质、苏联解体的时间和影响。

【典型题例】

【例16】(2015・湖南娄底・49)“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匈牙利事件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上述材料反映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的史实。

【答案】D

【例17】(2015・山东莱芜・17)表2的内容与社会主义运动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实\&结论\&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②巴黎公社革命\&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③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④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表2

a.①②B.①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英国运动是第一次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失败,只能说社会主义运动遇到了挫折。因此,②④错误,本题答案为B项。

【答案】B

线索二民族解放运动

考点一“三角贸易”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三角贸易”的时间、过程及影响,特别要注意识记“三角贸易”的路线图。

【典型题例】

【例18】(2016・云南曲靖・19)对图3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欧洲][美洲][非洲][中程

奴隶][烟草、蔗糖][归程][枪支、杂物][出程]

图3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贸易”。示意D反映的是“三角贸易”的相关史实,最早从事这一贸易的是葡萄牙人,故排除a项;“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故排除C项;“三角贸易”中受益的是欧洲的奴隶贩子和美洲的种植园主,印第安人也是受害者,故排除D项。“三角贸易”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原材料,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选B项。

【答案】B

【例19】(2016・江苏南京・19)“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

a.增加资本积累

B.丧失精壮劳力

C.沦为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综合考查殖民主义的罪恶。从15世纪到17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日益密切,殖民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并给亚非拉许多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例如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亚非拉许多国家或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美洲印第安人遭到大肆屠杀等。因此,B、C、D三项都属于“灾难”,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考点二章西女王和玻利瓦尔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读图题等形式考查英国殖民侵略、章西女王的主要事迹、拉美独立运动及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

【典型题例】

【例20】(2016・四川广安・11)人们如此歌颂一位民族解放运动中的英雄:“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这位英雄是()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尼赫鲁

D.克伦威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印度”“女王”“民族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印度人民在章西女王的带领下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因此选B项。

【答案】B

【例21】(2016・贵州黔西南・18)在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的英雄人物,其中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玻利瓦尔B.圣马丁

C.章西女王D.哥伦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侧重考查世界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根据题干中的“南美的解放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答案为a项。

【答案】a

考点三亚非拉的崛起与振兴

【命题角度】

中考主要以选择题、组合列举题及辨析改错题等形式考查印度独立、非洲独立运动、古巴独立和巴拿马人民收复运河等相关知识。

【典型题例】

【例22】(2016・福建三明・20)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独立前对它们实行殖民统治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西班牙D.葡萄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印度独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英国在印度实行印巴分治,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故选a项。

【答案】a

【例23】(2016・江苏常州・14)1960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该宣言通过时,仍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或地区是()

a.巴基斯坦B.埃及

C.古巴D.纳米比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纳米比亚的独立。由所学知识可知,巴基斯坦是在1947年独立的;埃及是在1952年独立的;古巴是在1959年独立的。纳米比亚是在1990年独立的,故选D项。

【答案】D

【例24】(2016・江苏镇江・24)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1999年,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拔掉了这面“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上的外国国旗,结束了屈辱的历史。被拔掉的这面外国国旗是()

a.英国国旗B.法国国旗

C.西班牙国旗D.美国国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因此,这面被拔掉的国旗是美国的国旗,故选D项。

【答案】D

【例25】(2015・山西・13)19世纪以来,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亚非拉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的斗争。下列史实发生在亚洲的是()

a.纳米比亚摆脱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B.玻利瓦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C.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D.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意识、锻炼学生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重点工作。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很多弊端,严重阻碍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极为可怕的现象。笔者将在下文中阐述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探索,最终得出结论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锻炼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数学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该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我国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强化技能,还要对小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现状

尽管我国教育事业正在阔步向前、高速发展,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这与数学教育目标相悖,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进行,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工作和难点工作,数学知识抽象、枯燥,小学生思维简单,在理解一些较有深度的数学问题时会遇到困难,因此,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偏重于接受式教育。“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主旋律,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使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使学生把考试分数作为接受教育的唯一动力,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了课堂之上的标准,学生在进行自主练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抄袭课本、背诵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够得到锻炼,面对困难,就会主动放弃思考机会,逐渐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看法的“好学生”。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数学难度较大,教师和家长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小学生每天为了完成数学作业忙得焦头烂额,长时间持续性的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情绪,逐渐使做作业的过程变成了一项体力劳动,学生无暇思考问题也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因此那些繁多的数学练习也就毫无意义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竞争中一决高下的重要武器,该能力是企业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着重加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归还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上述所论可知,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作。在这种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小学数学课堂气氛压抑,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形成欢快的学习气氛,在教授知识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自由发言,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将生活实际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增加学科趣味性,努力挖掘新颖的教学内容,创新出更有活力的教学模式,如充分地利用教学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讨论

课下讨论与课上学习不同,具有宽松的讨论氛围,学生有高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将班内学生分成几个课下讨论小组,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定期对课下讨论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检验,这样可以保证课下探究的高效进行,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与此同时,对学生的谈论方法进行指导和帮助,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7

(一)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四)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对自身地位认识的转变也极为重要

教师与学生必须从原有的教与被教的关系,转变成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点拨者与被点拨者的关系。不要以权威自居,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提问,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尊重学生发表的意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01-02

爱默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靠承袭别人的思想而活在世上,或墨守自己的主张而遗世独立,这都不是什么难事;然而,那种鹤立鸡群而独保自主之芬芳者,才是了不起的。"这段名言对我们今天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促进他们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个性,具有独特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在扎实进行基础知识培育的基础上,应把着力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本文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此谈两点粗浅的认识。

1.教师首先要学会独立教学,提高施教水平与艺术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集思广益进行探讨,能提高备课、讲课、教案设计、教法运用的质量,让优秀的教学经验得到推广与运用,在共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学信息,能够接触到更为创新的教学方式。但是,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自己的作用,在研讨时不能发表自己独立见解;在教学中不会运用符合班情、学情的有自己个性的方法,这能适合每一个班级的实际状况吗?会达到因人、因课、因事、因时而灵活施教的要求吗?这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吗?能够进行独立创新吗?

我们语文教育界的一些佼佼者,如叶圣陶、于漪、魏书生等哪个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哪个没有自己的独特创新。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学会独立教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实际的。学会独立教学,我们才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想出对策。在语文教学时,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差异、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的学校风格,灵活机智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学会独立教学,教师才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独立思考,独立反思,独立得到自己学识与教学艺术的提升,才不会机械地套用别人教学手法,才不会东施效颦,才不会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只有学会独立教学,当遇到问题时才会独当一面,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凸显出教学的大智慧,才会有所发现,有所作为,这才是教学中的创新。而正是凭借这样的创新,教师才有所成长,由一名默默无闻者逐步成为有独特创新的佼佼者。而教师独立的教学风格、独立的创新精神正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最好教科书。这才是教师学会独立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情感等会无形的影响学生的性格,影响学生的人生,这就是语文教师的真正魅力,这才应该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最高目标。

2.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矫正他们的人生航向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渗透的主阵地。

首先,在知识传授中,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谭嗣同等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张衡、蔡伦、沈括,他们之所以历代被人们称颂,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天山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内蒙的辽阔,都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

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拿来主义》教会了学生如何对待传统;《纳谏与止谤》学生从中领悟了从谏如流的重要、自我批评的不可缺少;《〈呐喊〉自序》让学生看到了一个伟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阿Q正转》让学生了解了一个灵魂残缺之人的可悲;《师说》可以让学生摒弃盲目自大,养成求实好学的习惯。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关键是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最忌单纯说教。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又怎能仅凭说教就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呢?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积水成渊,形成创新型的思维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射。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思想不丰富的人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名言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讲授为学生正确认识、分析事物提供了方法,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源头活水,加上长期培养和及时校正,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高,并进一步形成思考习惯。生活中充满了哲理,认真反思生活,可净化灵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可了解并认识社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可极大丰富学生思想。"我是阿Q吗",让学生反思自己性格的弱点;"嫉妒好不好",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是要发展,还是要纯净空间",让学生认识到它保护环境的重要;"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中国足球腾飞说明了什么",从中悟出苦难与辉煌的含义。学生在争论中学会了思考,摒弃了无用的牢骚。一系列密切联系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提出,打破了高中生活的枯燥单调,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增添了高中生活的色彩,发掘出了写作宝库。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9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短篇小说家,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并且是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艾略特对吉卜林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个无冕的桂冠诗人,是个被冷落的名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他被看做是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辩护人,承受着帝国主义作家的骂名。正是出于这一情况,中国很少有人论及吉卜林。吉卜林幸福的童年是在印度度过的,但是直到今天,他在印度仍然没有正面的声誉,这是因为在印度人看来,他的作品帝国主义色彩十分明显,特别是那些一战前几年的作品。在印度大学教育中开设的英国文学的课程,除去吉卜林作品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他的很少涉及,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在必须书目里收录了吉卜林的作品,英国其他作家的作品并没有像他这样。在对帝国主义理论课程进行研究时,吉卜林的作品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在英国,吉卜林也被视为一个非常难以进行定位的作家,虽然他作为大英帝国时期的作家,难以避免地表现出帝国主义色彩。吉卜林所处的历史时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其作品不能仅仅被视为帝国主义文学。在我国,有些学者也认为吉卜林作品中的帝国主义与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英国所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不尽相同。虽然在进行帝国主义军人培养的联合服务学院,他曾经接受过严格的帝国主义教育,帝国主义意识是十分强烈的,然而他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让他的帝国主义产生了独特之处。

二、特殊的人生经历

1933年,吉卜林曾经有过一次讲话,当时他已经将近70岁,身形消瘦,胡须浓密。他认为,我们同木材是相同的:木材里的每一个罅缝和节疤,都是树木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某种伤害或某种疾病的印迹。那吉卜林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又有过什么样的遭遇呢?吉卜林于1865年在印度孟买出生,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幸福快乐的6年童年时光。在其晚年创作的回忆录《我的一些事》中他这样写道:“我的眼睛最一开始捕捉到的是黎明、阳光、色彩和肩上方那紫金色的水果。我还清楚地记得,清晨我和保姆赶去孟买的水果市场,后来我们还将坐在童车里的妹妹带上了。回来的时候,我们的筐装得满满的。傍晚的时候,我会和保姆、妹妹一起到海边散步,十分惬意,在这里能够听到夜风拂过棕榈和香蕉叶的悦耳之声和树蛙的歌声。”从这些描绘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吉卜林对印度的无限眷恋以及他对短暂的幸福童年时光的珍惜和怀念。吉卜林一边学习英语,一边从保姆和挑夫那里听到了很多印度故事和印度歌曲,同时学习了印度语言,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启蒙。按照当时英印社会的风俗习惯,未满6岁的吉卜林和他的妹妹被送回了英国去接受英国的教育,以便避免他们被印度所“污染”。但是,吉卜林在印度生活的经历让他不被英国的亲朋好友所欢迎。在英国生活的吉卜林是孤独无依的,遭受了房东的虐待,而英国的学校教育也让他感到十分压抑。在他的自传中,吉卜林将离开父母的12年称之为凄凉屋里的恶意折磨。他的这些生活经历让他的内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联合服务学院,吉卜林接受的是大英帝国培养殖民人才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一种殖民地印度形象将吉卜林童年记忆中的印度形象取代了。我们应当肯定吉卜林对印度所持有的态度,他一方面深深折服于印度文明的古老神秘和文化智慧,另一方面又对无力自治的“政治侏儒”的印度十分鄙视。在他的印度题材作品中,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得非常充分。国外有关学者指出,吉卜林的人生经历在其性格形成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黑羊咩咩》是他早期的作品,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对他的自传进行细读后,就会发现他的生活经历是这个故事的创作基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表现出一种自我认知断裂和被出卖的感觉。他在凭借殖民帝国的梦来进行自我倔强性格培养的同时,也在以创作来对自我内心的身份困惑进行表现。

三、吉卜林《如果》中的人物心理

《如果》是一首励志诗,是吉卜林写给自己12岁儿子的。目前有27种语言的版本,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常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向前。

(一)独立思考的精神

要想实现独立思考,就要经历如下过程:首先拥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排出万难并最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所谓独立思考,就是指创造者、思想者内在的一种心灵、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是一种非依从状态、非奴隶状态的思维,是一种思维破除束缚后的自我开展和成全,是思维从已知向未知领域的自我舒展。独立思考是尤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往往有如下表现:对传统不盲从;对私念不屈服;对权威不迷信;对权贵不惧怕;能够对所有事物进行自我审视;能够自主的观察世界;独立的思考问题;根据客观规律进行理性的判断。吉卜林对儿子的期望同独立思考的特征是相同的。

独立思考的哲学精神在批判现实时往往表现出真善美的特征。所谓真,说明这种批判不是出于任性和冲动,具有充分的历史必然性和理性的力量。而“善”则表明对于现实的批判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表面行为和现象,其价值目标是明确的,是一种本质性批判。“美”则意味着这种对于现实的批判能够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是依靠感性的形式展开的。对于英国,吉卜林是满怀爱意的,他曾经说,英国独立后的15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很大的,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这就是吉卜林所坚信的“真”。因此,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德国践踏,这是“善”。当德国入侵者即将践踏自己的祖国时,他满怀愤慨进行演讲,鼓励人们抵抗入侵,并支持儿子参加抗战。儿子牺牲后,吉卜林在感到悲伤的同时也充满安慰,因为他的儿子用生命捍卫了“真”,这份“美”是无法超越的。在英国文坛上,鲁德亚德・吉卜林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是英国文学学者从来不将他的作品和同时代的狄更斯、哈代的作品相比较,因为在他们看来,吉卜林是神秘的。吉卜林在中国是以帝国主义作家的身份被认识和接受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吉卜林,西方评论界又进行了重新审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其作品来多角度阐释吉卜林是具有必要性的。

(二)追求真理

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精神就是独立思考的本质。所有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都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和重重阻挠,始终如一地坚持独立思考,就是因为对于真理有一种执著的精神,渴望获得真理。真理是迷人的、崇高的、充满魅力的,让人为之振奋,并甘愿为之付出。对于真理的探索会让人生变得充实而辉煌。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法国作家拉・梅特里一生都在苦苦追求真理,他曾感叹:“越接近真理,就会越发现真理迷人。”坚持独立思考,就是为了获得真理,独立思考的动力和灵魂就是追求真理。执著追求真理的人必然是独立自主、大公无私的,必然会反对束缚心灵、玷污精神的思想。吉卜林希望儿子能够“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可以说,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社会就不会获得发展和进步,思想就难以创新,理性也得不到弘扬。在吉卜林看来,如果儿子能够做到独立思考,那么他的修养就如同天地一样博大了,而他也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21世纪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从哲学层面上而言,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着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执著于真理的精神。青少年正处于增长知识和智慧、确立世界观的时期,如何对其加以引导,增强其自身修养,让其养成独立思考,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所有青少年培养者以及青少年自身应当密切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那对于青少年而言,要具备的心理和修养应当是什么样的?在吉卜林的作品中,人要具备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积极进取的完美人格,而且还要有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对于当今青少年,这首诗歌仍旧能够起到指导和激励的作用,特别是当青少年备受心理压力之时,能够对这首诗的内涵进行深入的体会和领悟,必然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使其心理调控能力有效提高,并成为保持心理健康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对这首诗歌的深刻内涵进行自己的体会领悟,唯有如此,我们才会从这个作品中得到更为丰富的收获。

四、结语

在中国文学评论界,吉卜林所接受的情况不同于英国文学批评界。受到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吉卜林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却没有像其他外国作家一样被中国文学批评界迅速接受和关注,而是经过了很长的时期他才逐渐在中国文学评论界获得认同。总体来说,中国对于吉卜林的研究能够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前,对于吉卜林,国内学术界了解得并不多,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从1950年到1970年,中国政治氛围十分严苛,由于意识形态,吉卜林被列为研究,对于他,国内学者仅进行了零星的介绍。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术界才开始真正关注吉卜林。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吉卜林的研究,国内学术界也仅仅集中在其印度题材小说所表现出的帝国主义思想和文化身份的研究上,对于他后期的小说和诗歌缺乏充分研究。《如果》这首诗歌是他写给12岁的儿子的,其中对成长的精神本质,即追求真理进行了阐释。这首诗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文作了重点分析。

[参考文献]

[1]郭晓静.吉卜林的多视角阐释[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2]宋朝.吉卜林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与叙事伦理[J].世界文学评论,2008(01).

[3]萧莎.今日重读吉卜林[J].外国文学评论,2004(03).

[4][英]鲁德亚德・吉卜林.吉卜林短篇小说选[m].文美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独立思考的意义篇10

孤独是一种哲学。现代哲学以强大的摧枯拉朽之力震撼着这个世界,改变着这个世界原有的价值观念,而首先发出这种振聋发聩的就是那个高喊“上帝死了”的尼采。十九世纪,当人们还在每天为上帝的恩赐而祷告的时候,他就从神学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勇敢地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人类社会几千年被囚禁在上帝的信仰里,从没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人不需要精神,上帝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这是多么可悲的“奴隶哲学”。人要最终走向独立,必须获得思想的而不是肉体的自由。当上帝真的“死了”的时候,人作为自己的主宰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尼采正以他伟大哲学远见照亮着后人的路。然而,尼采又是极其不幸的,他几乎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孤独中,因为没人理解他,人们都把他当作疯子,虽然他极力地呐喊,然而铁屋子里的人仍执着地睡着甚至不愿意醒来。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摧毁尼采,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超人”。这个超人具有强大的精神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战胜一切的力量。正是这个新时代的“巨人”,一方面认为“孤独是可怕的”,一方面又安于孤独,甚至追求孤独,因而被称为“孤独的狼”。在这世间他甚至找不到一个共鸣者,孤独成了尼采最终的归宿。他后世的一个信仰者卡夫卡也有深切的同感,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孤独:“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的,是对我的巨大诱惑。”然而这孤独却又并非使尼采走向沉沦,在孤独中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思考着这世上的一切。然而要忍受这种孤独,就必须镇压任何“诱惑”。诱惑是一种磨难,但尼采顽强地战胜了这种磨难,他甚至热情地赞美磨难,因这磨难,更彰显出他的生命意志。尼采说: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为此,他愿意接受苦行僧似的自我折磨。尼采宣称:“我要像所有别的人那样,艰难熬日。”这种自我受虐式的孤独最终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独行者,而这孤独,正好成了尼采思想的催化剂。

这世界正因为有了尼采才走向精神的自由。这甚至令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依德感到极其苦恼,他发现尼采与精神分析学地数的实验所证得到的结论不谋而合,于是弗洛依德常常强迫自己长时间不看尼采的著作而独自做出自己的判断。当他们共同为20世纪的精神奠定坚实的基础时,20世纪的文学迎来了卡夫卡、艾略特、乔伊斯和普鲁斯特。他们是尼采精神上的共鸣者,他们用文学演绎着尼采的思想,他们为自我的生命张本,他们在虚无的世界中战胜自我,前方虽然茫然,但前行总是必须的。

孤独为尼采带来了深邃的思想,为卡夫卡带来了《变形记》,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的生命中孤独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少年杜小康的在困顿中苦苦寻找着新生路。生活把带到了这片无法摆脱的芦苇荡中,它是如此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迎接他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独。在孤独中他开始发生着蜕变。他开始从一个无知的小孩变成一个新生者,一个强大到可以战胜孤独的“超人”,这种变化是痛苦的,也是极具魅力的,生命在这里显视出它强大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似乎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少年,而是一个强大的生命符号。这个符号展现了孤独的强大作用,生命的强大力量。尼采曾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用三个形象表达了“超人”形成的三个阶段:

骆驼:是忍辱负重的“人世者”,是耐力的考验。要走这条“孤独者”、“创造者”的路,就必须先学习骆驼忍受烈日烤炙、沙漠干涸的毅力,向漫漫滚沙,无垠前路,不停的走去。“坚毅、容忍的精神,蕴含诚敬,接受无数重荷。

狮子:是战斗的力量与自我的肯定。不顾滚滚奔腾的浊流,勇敢的做自由的选择,哪怕是其中最困难的抉择,也要挣脱一切权威、价值、道德的束缚,建立自己的标准,成为精神上的新贵族。因此,尼采以狮子的威猛与力量,作为这一阶段的象征。。

小孩:是纯真的新生,是对生命的再度肯定,是大自然至美、至善的表现。

杜小康正是像骆驼一样在孤独中忍受,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他学会了坚毅,容忍,但这种容忍又不是软弱而没有目标,而是重新审视人生,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时又必须像狮子一样战斗,因为沉默不是妥协,生命的意义在于战斗,绝不放弃努力挣脱一切束缚与羁绊,终于获得了新生,对生命再度肯定,成为一个“小孩”。生命不是上帝施舍给我们的尊崇于他的躯壳,生命的意义在于蜕变为一个强大的“超人”,拒绝一切懦弱,拒绝一切虚无,获得从无有过的自由,生命的魅力至此才真正彰显出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蜕变之后的杜小康与众不同,在回到油麻地后他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不自欺,充满自信。这段承受孤独的旅程的意义也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