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十篇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2:14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群组;集成知识平台;组织;实践;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9.017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9-0101-06

〔abstract〕BasedonthepracticeofKnowledge-basedsubjectgroupsintegrationplatforminaKeyLaborator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thispaperdiscussedtheorganizationandconstructionintheviewsofdevelopmentdimension,collaborationcapacityandsustainablemagnititude.thecontentsofthisarticlecovereddemandresearch,systemmaintenanceandmanagement,labelandfunctiondesign,mechanismofcooperationandsustainability,andalsogavesomeadvice,soastoprovidespeculativethoughtsandsuggestionsforthefuturedevelopmentoftheKnowledge-basedsubjectgroupsintegrationplatform.

〔Keywords〕subjectgroups;knowledge-basedintegrationplatform;organization;practic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keylaboratory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术界处在泛在知识环境、web20和虚拟研究环境的时代。泛在知识环境下,学术研究表现出个性化、精细化、集成化、便捷性、及时性等特征;web20的网络时代下,科研用户不再只是网络受众,而是科研信息环境的主动构建者和使用者;以e-research环境和机构库建设为主要表征的虚拟研究环境(VirtualResearchenvironment,简称VRe)时代下,研究人员越来越依赖网络进行大范围的协作交流和大规模的数据获取与管理利用[1-3]。面对新的环境变化,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意识,主动提供以用户需求为向导、融入用户科研全过程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构建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是嵌入型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科研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服务发展重点任务之一。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始组织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建设,支持研究所课题组进行个性化集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化、知识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资源信息环境,满足科研人员个性化、知识化的服务需求;培育和提高研究所在平台建设方法、资源组织利用、组织管理和人力等方面的能力,形成院所协同的可持续服务机制[4-5]。项目的进行是嵌入型知识服务方式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提升对知识服务认识,加强院所协同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针对中科院某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的具体实践与组织策略进行阐述。

1研究所群组建设实践

某研究所通过参与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在全院开展的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项目而展开院重点实验室的群组平台建设。在总项目组的组织下,由研究所相关人员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人员组成院所协同的子项目建设团队,开展平台的具体建设。总项目组起着组织、协调、引导各子项目组进行平台建设的作用,宏观把控全院群组平台建设,具体工作是组织项目的申报、评选、交流、审核和提供技术支持等。子项目组负责平台建设的具体实施,包括项目团队的组建、需求调研、具体实施、效果反馈、可持续建设等。根据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项目的总体组织原则,研究所的群组平台建设围绕发展维度、协同维度和可持续维度等3个方面展开(图1)[4]。图1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模式

同时,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平台采用分层模式进行平台系统的架构设计,以提高平台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在整个构建中,各个层次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当面对不同学科组的需求需要改变平台功能时,只需针对具体的层次进行调整,以便快速响应新需求。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分层体系结构主要包括4个层次:基础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平台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图2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平台架构体系

2发展维度

21明确服务对象,制定恰当的调研内容和方式,精确定位用户需求嵌入式知识服务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最终目的。研究所群组平台建设必须了解用户希望解决的问题,分析其需求和行为特征,使平台建设满足用户的需求,保障平台的建设成效和生命力。

211明确服务对象

中科院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服务对象主要可分为3个层次:研究所层面、院重点实验室层面和课题组层面。每个层面的服务对象对群组平台建设的需求可能不尽相同,应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平台建设的组织方式、外观功能等进行设计。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的人员构成和分工为:①院重点实验室领导:包括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等。他们既是科研人员,也是院重点实验室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负责实验室总体发展规划、科研部署、业务与行政管理等;②学科组组长,主要把握学科组发展方向与学科布局;③学术秘书,包括院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和各学科组学术秘书。主要负责协助学科组组长管理学科组日常工作;④一般科研人员,主要负责日常的科研工作;⑤研究生,主要参与学科组日常科研工作和学习相关科学知识[6]。

212确定调研内容和方式

研究所群组平台建设需求调研需要在调研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有效设计和创新。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群组平台建设一般包括针对院重点实验室的总平台和针对重点实验室下的各学科组的分平台建设。

总结各期平台建设经验,对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群组平台建设调研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①参与平台建设的意愿或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即为了实现什么样的功能;②栏目、内容设计。主要是根据平台要实现的功能进行设计,一般可以分一级栏目和二级栏目,栏目下又主要包括了传统的内容模块和个性化内容模块。③平台建设技术的选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针对服务于研究所的群组集成平台建设研发了系列信息服务平台。

需求调研主要方式包括物理组织方式和虚拟组织方式。物理组织方式指走进科研团组,面对面的对科研人员进行需求走访,其优点在于对用户群组平台建设需求能够精确、有效的收集和匹配,缺点是受科研人员时间、地点的限制,缺乏灵活性。虚拟组织方式主要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采访空间,如e-mail、电话、QQ等对科研团组的平台建设进行收集。其优点是提高了需求调研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但在准确性、有效性方面还有所欠缺。

根据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服务对象的角色定位、对平台的不同需求度和参与度等,分析其需求特征和科研习惯,制定适合的调研方式。①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等,决定着是否参与平台建设及建设的方向等,其决定对其它分平台建设也起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对其需求了解至关重要,但他们时间非常有限,平台开建前主要采用物理组织的走访方式,面对面地从平台建设意愿、参与方式、主要栏目内容设置等方面进行初步调研;平台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则主要采用虚拟组织的走访方式,如e-mail、电话等或是通过学术秘书进行间接沟通。②院重点实验室各学科组长对学科团组发展起着全面把控的作用,是是否参与分平台建设的主要决定者,故也是需求调研的重点对象。主要采用建设前物理组织的走访方式结合问卷调查,建设中和建设完成后通过电话、e-mail等虚拟组织方式进行沟通;③学术秘书、其他科研人员、研究生等既直接参与日常的科研工作,也可能直接参与平台建设,对其需求了解主要通过召开项目座谈会、问卷调查、构建讨论小组、QQ群等物理和虚拟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2研究所群组平台建设具体实施

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构建了院重点实验室总平台和4个学科组的分平台,并根据需求对平台相关内容、功能和外观进行设计和建设,最终实现学科团组、科研人员对平台系统的自主维护和管理,实现对科研主体、科研活动、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的管理[7]。

221平台系统的自主构建、维护和管理

学科团组、科研人员等通过掌握平台建设、维护和管理等基本技能,保证平台基本功能的实现及科研用户信息、信息资源的安全,构建院所协同服务团队和的可持续的自主建设能力,这是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总、分平台在构建时通过构建多元化团队、明确任务分工、选择适当建设技术、平台登录权限设置等实现团队成员自主维护和管理平台能力的构建。

(1)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化、相互协作的服务团队对平台建设进行了有效组织和合理分工,形成了以研究所为主的、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进行协作的平台建设团队和力量。

重点实验室建设力量主要由图书馆人员、院重点实验室人员、网络技术人员等构成。所图书馆人员研究所图书馆人员对本所所情、研究团组需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长期服务于科研一线的经验和机遇,负责平台项目的总体组织和实施;院重点实验室领导或学科组长把握着实验室或学科组的发展方向和人员管理,负责在群组平台建设中提出建设需求,总体协调平台建设,在人员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如院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之一)均积极提出平台建设需求,安排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对其它课题组参与平台建设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院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或科研人员是平台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总、分平台具体建设负责人,负责平台栏目设计、内容收集、信息更新、同图书馆员、科研人员、研究生的沟通和意见收集等;研究所网络技术人员负责学习掌握平台构建技术,搭建平台框架,进行需求配置和软件更新等,并负责对图书馆员、总、分平台负责人等进行技术培训,促其掌握平台搭建、数据录入更新等基本操作;研究组其他科研人员、研究生负责对平台进行试用、意见反馈、信息推荐等。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建设力量主要由学科馆员和平台系统研发技术人员构成。学科馆员对科研用户的信息利用习惯和需求比较了解,同图书馆人员构建了良好的协同服务关系,具有较强的学科背景,主要参与项目实施,协助解决技术问题,完成相关规范的制定和资料的收集,并在研究所子项目组和总项目组之间起着桥梁作用;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平台系统研发技术人员是平台技术的开发者,熟练掌握着平台的构建原理和操作步骤,负责平台功能的改进、使用的培训和平台建设技术问题的解决,为研究所群组平台建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平台系统建设技术的选择要遵循功能丰富、具互操作性,所选技术既能满足科研人员提出的建设需求,同时操作方法应具易建性、易维护性,能够为研究所平台建设人员轻松掌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发的三套群组平台建设系统分别为iip、iLibrary、SKe。三套系统既具一般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又各具特色,如iip提供专业领域专题数据库服务[8],ilibrary提供可视化的融汇工具,支持用户自己按一定需求、流程,完成新的融汇服务构建[9];SKe支持通过本体结构实现信息之间的多重关联,形成知识网络[10],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平台构建技术的选择通过两个主要步骤完成:首先,研究所网管人员、院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通过参加总项目组组织的群组平台现场交流会对3种平台构建技术学习、实践和借鉴其它已构建了群组平台研究所的经验,对建设技术进行初步评估;其次,由参加培训交流后的网管人员和学术秘书向科研人员、学科组学术秘书进行技术的介绍、演示,商讨,最终确定选择iip作为平台建设技术。

(3)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在保证基本功能顺利实现的同时,还必须保证用户信息和资源的安全,对于一些实验室或学科组不愿公开但内部又需共享或使用的信息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允许特定用户进行访问。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构平台建设通过平台系统后台对用户权限进行配置,支持不同权限的用户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访问平台相关内容。用户主要包括非重点实验室用户和重点实验室用户。非重点实验室用户通过直接访问平台网址即可获取总、分平台上的开放信息。重点实验室用户可通过登录的方式来访问总平台和各分平台的一些内部信息。重点实验室用户又包括普通用户和管理人员。普通科研人员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用户登录接口来访问相关内部信息,但不能修改系统层面的内容,如数据库、页面及栏目模块等。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模块登录系统,实现对系统内容更新与维护,如页面、栏目模块的创建和修改,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的创建、修改、删除和权限维护等。

222平台外观的统一和个性并重

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总平台和4个分平台外观风格和内容上既有统一性,又彰显个性。①各具特色的平台Logo设计:一个特点鲜明、容易辨认的院重点实验室或是学科组平台网站Logo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而且是研究单元的重要标志,传达着研究单元的研究方向、特点和管理理念等。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总、分平台Logo的设计在整体上风格统一,同时又各具体色。某院重点实验室总平台通过研究动物图片、中国科学院标志及某研究所标志以“中国科学院X院重点实验室”等文字形成体现具实验室特色的Logo。4个分平台Logo同总平台既有统一的风格,体现与总平台的从属关系,又各具特点,体现出各学科组研究特色。各分平台Logo设计布局均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位于第一排,次均以中国科学院标志、院重点实验室标志并配以“X院重点实验室”的文字等统一排版,显示学科组对院重点实验室的从属关系;第二、三层次主要展示其个性化特征。第二层次内容位于第二排,是各学科组(分平台)的名称,显示学科组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并通过不同的字体展现个性化外观;第三层次是以带有能显示学科组研究内容和方向的图片配以恰当的颜色作为Logo背景,彰显分平台个性和研究特点。

223平台主体功能的实现

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的主体功能是为了实现平台对科研主体、科研活动、科研环境和科研成果的管理,提高平台在信息存储与获取、共享与交流方面的能力(图3)。图3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平台主体功能结构图

(1)实现平台对科研主体的管理

科研主体是指科研活动的参与者与主导者,是整个科研活动的灵魂。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在科研主体管理方面主要指对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科研主体的基本信息、科研活动及相关信息的管理,如实验室简介、组织机构、学术委员会、学科组介绍、人才招聘等,使平台访问者能快速、便捷查询与获取所需的科研主体信息,对重点实验及其课题组进行有效宣传,促进同领域或跨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2)实现平台对科研活动的管理

科研活动是科研主体的主要任务和学术活动,是科研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对科研活动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科研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主办人等信息进行归类和管理,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获取最新的相关信息,筛选感兴趣的科研活动,提高科研人员对相关科研活动信息的获取效率和实验室或学科组所举办的科研活动的影响力。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中科研活动管理主要包括对学术交流、新闻动态、研究技术、科研项目、科学实验、学术会议等6个方面的管理,基本覆盖了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促进了科研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等发现具有相似研究方向的潜在合作者和合作项目。

(3)实现平台对科研环境的管理

科研环境是科研主题进行科研活动所必需的基础条件,是科研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科研环境管理主要包括对科研项目、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等的管理,对科研活动所涉及的相关科研环境进行详细记录,并对科研环境因素进行信息化,最大限度地促进科研环境信息的共享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对实验室的特色科研环境进行了呈现:在科研项目上,有学科组专门开辟重大项目专栏(“973项目专栏”、“某先导专项专栏”),展示学科组重大项目的最新进展、项目产出的共享数据库等;在信息资源方面,提供相关下载栏目,包括学术交流ppt、会议资料、实验室年报等特色资源;开辟科普宣传栏目,对实验室的研究动物、研究实验等以视频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宣传(科普视频、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增强宣传效果,提高平台实验数据获取能力;在平台上嵌入了课题组自己研发的数据分析平台,提高了资源共享率,增强了对课题组的宣传,提升了平台的科研服务能力;在平台中嵌入了会议、机构、资源的RSS源,使科研人员能够快速了解相关信息,为科研人员获取领域相关信息开辟了新的通道,提高了特色资源获取效率。

(4)实现平台对科研成果的管理

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最终产出,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科研成果管理主要是对整个科研过程所产生的论文、奖项、专利、专著等成果进行组织和管理,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检索与获取服务,克服传统商业数据库信息滞后的不足,提高科研成果获取率和知晓率,促进科研成果集中存储、共享与交流。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集成知识服务平台科研成果管理主要包括论文、奖项、专利、专著等,有利于平台用户一站式快速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实验室或学科组的科研能力。

3协同维度

群组平台总项目组在协同维度上提出了两个建设内容:服务团队协同机制建设与平台管理机制建设。服务团队协同机制主要是要构建一支院所协同服务的团队,并形成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与研究所图书馆的协同、文献情报人员同科研人员的协同、学科馆员与信息技术团队的协同服务机制[4]。

(1)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平台建设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构建了研究所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系统协同的服务团队,团队成员既包括研究所学科带头人、研究所图书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等平台的主要建设者,也包括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学科馆员和技术支撑人员等协同建设者。实验室总、分平台建设服务团队相互协作,以团队的力量为科研一线提供信息环境知识服务,克服了单打独斗带来的响应迟缓、服务单一、力量薄弱等缺点。同时,团队分工明确,团队成员各自承担相应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快速响应科研人员提出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对平台建设进行调整和优化,保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平台管理机制方面,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平台建设项目组根据总项目组的总体规划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4个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管理:①制定严格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机制。按月份拟定平台建设进度安排,详细列出不同时间段所需完成的建设内容,并据此进行自我监督和考核;同时将学术秘书、网管等参与平台建设的工作纳入到院重点实验室年度考核中,调动参与积极性,从制度上促进平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②构建定期和不定期的交流讨论机制,及时检查建设进度,梳理遇到的问题。如: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子项目组制定了每月召开1次交流会的计划,总结各阶段建设成果并解决相关问题;积极参加总项目组组织的季度交流会,了解其它研究所的建设进程,学习建设经验,提高建设能力;③建立多元沟通交流渠道。如构建了群组平台建设专门的讨论QQ群,平台建设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讨论解决;加入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iip平台建设QQ群”,通过同学科馆员、总项目组技术支持或其他研究所的老师交流来帮助解决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e-mail、电话、走访等保持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交流;④建立灵活的用户反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平台用户开展意见反馈调查和服务效果反馈调查等[11]。如学科组长等重要科研人员十分繁忙,前期采用的e-mail、电话等快捷方式获取反馈意见;平台基本完成后,通过院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在院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季度会议上进行平台建设汇报和意见集中收集等。

4可持续维度

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是项目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只有实现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才能保证嵌入科研过程的知识服务利用与环境建设的效果,实现图书馆服务转型,为图书情报系统的其它嵌入式知识服务奠定基础。某研究所院重点实验室群组平台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三方面实现:

41构建可持续的团队服务能力,从根本上为群组平台建设提供人员保障某研究所群组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平台从初期的设计到后期数据的录入、维护等均由科研人员自己完成,保证了平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可持续的平台建设能力;同时团队成员还积极参加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的各类进阶性的培训,团队内部也不定期举行有关平台建设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实战演练,构建团队群组平台建设能力。

42建设有效的平台建设规范,在制度上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例如完成了“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能力建设运行管理办法”、“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团队建设机制”和“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动物模型与重大疾病机理研究群组集成服务平台操作指南”等,从根本上保障了平台建设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43采取有效的推广模式,为平台后期服务的全面铺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某研究所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采用了“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具体来说即平台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同学术秘书等进行交流,减少对实验室领导和学科组长等的打扰,待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后再请学科带头人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和调整。平台正式后,向其它未进行平台建设的学科组进行推荐,通过具较高质量平台的示范效应来保证平台推广的效果和建设的可持续性。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后期陆续有其它学科组主动提出平台建设需求并投入人力进行建设。

5总结和建议

开展研究所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是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拓展嵌入式学科化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促进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研究课题。面向研究所科研一线的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应从服务模式、嵌入科研组织方式等进行研究,从科研需求的获取和挖掘、院所协同服务团队的构建、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可持续服务机制的探索和保障等方面进行建设。特别要注意:

51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要注意实用性和易用性

实用性、易用性是平台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直接影响着一个平台系统的建设成败[7]。群组平台建设应立足于挖掘和解决用户提出的实际问题,体现平台的价值,这一点是实用性的关键所在。群组集成知识平台还应遵循易用性原则,即为用户提供方便使用的系统,能够快速访问、获取所需的科研信息和服务。

52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要体现专业性

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以说是科研人员自己构建的学科组网站,需实现一般网站所具的展示、查询、交流等基本功能,体现平台建设的专业性。同时,应充分利用图书馆人员及文献情报中心人员在知识组织、知识挖掘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强对个性化科研信息的组织、关联和可视化开发,实现用户对知识环境的专业化定制和利用,保持群组平台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53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要有创新性

同中科院统一设计风格和框架的传统课题组网站相比,中科院群组平台建设的初衷即是构建一个满足科研人员个性化需求,彰显个性特色的集成化知识服务平台,这也是科研团组积极参与平台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建设,应抛开课题组网站建设的传统模式(外包或网管统一建设),从组织方式、构建方法、建设内容等方面积极创新,满足科研人员对群组集成知识平台个性化、集成化、知识组织化等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海艳,郭晶,潘卫.面向科研团队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2,(1):27-30,148.

[2]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eB].http:∥.cn/media/download/5261399e9e3bba248a041cd4cc7a5e61e15b.pdf,2006-02-23.

[3]宋文,刘毅,黄金霞,等.院所协同机制下的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0,(14):116-120.

[4]杨志萍.群组集成知识平台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用实践[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Z1):1-5.

[5]张晓林.研究图书馆2020:嵌入式协作化知识实验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11-20.

[6]陆颖,杨志萍,曾艺蓉,等.提升科研团组情报分析能力的学科化服务机制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8):77-80.

[7]王志超.高校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构建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1-73.

[8]Devarem,Corson-RikertJ,CarusoB,etal.ViVo:Connectingpeople,CreatingaVirtualLifeSciencesCommunity[J].D-Libmagazine,2007,13(7-8).

[9]刘毅,汤怡洁,杨锐,等.基于Liferayportal的所级图书馆集成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6):72-77.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科技条件平台;功能定位;体制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钟会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条件财务处处长,副研究员;陈盛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条件财务处会计师,广西南宁530012;韦永诚,广西药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广西南宁530002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09-04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集成和优化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国家平台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实施步骤,我们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结合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突出自主创新,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共建、项目带动、共建共享”的平台建设工作思路,认真推进平台建设。

一、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一)主要做法

1、成立自治区平台建设领导机构,加强平台“顶层设计”

为加快推进平台建设工作,2005年成立了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科技的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担任,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作为领导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厅,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根据国家《纲要》精神,结合广西实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自主创新的需求,认真做好广西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2006年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发改委和教育厅联合颁布实施了《“十一五”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体,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装备精良,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机制健全的广西平台建设体系。突出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实验研究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资源、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四大平台及重点内容。

2、建章立制,逐步规范平台建设的管理

近年来,自治区先后制定了《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广西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十一五”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平台建设的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有序发展轨道,为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3、以平台建设试点项目为载体,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在推进平台建设过程中,围绕广西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对平台建设的需求,选择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资源,重点在研究实验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和实验动物资源等,以项目试点与示范研究为载体,加强部门联动,集成整合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推进资源整合优化,共建共享。

4、加大投入,建立平台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

会同自治区财政厅设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经费,逐年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2004-2007年,共安排104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工作。2008年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部门预算中安排68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科技资源和科技文献等领域的资源共享建设,力争广西平台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成效

1、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资源整合及使用效果明显提高

1998年,由科技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累计投入资金1800万元,建立了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运行以来,对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整合科技资源,打破条块分割,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到2007年底,入网仪器达到419台(套),总价值2.7亿多元,其中单台(套)在50万元以上的仪器有154台(套),占入网仪器总数的40%以上,仪器开机率从入网前的30%提高到了50%以上。目前,入网大型仪器覆盖南宁、桂林、柳州、玉林、北海、梧州等区域,涉及食品药品安全、机械电器、环境保护、冶金矿业、橡胶、医学等自治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2007年,大仪网通过安排164.95万元专项资金,支持56个单位155个科研项目,完成检测项目5427项,样品2709个,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集聚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已经泛珠三角区域和全国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链接。

2、广西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建立资源信息平台作为整合资源的基本手段,以加快标准化基础条件建设,提高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质量为切入点,建设实验动物资源信息和技术服务共享平台,安排了实验动物专项试点研究。通过试点项目研究,2005年“广西实验动物信息网(省略)”这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广西巴马小型猪实验动物种质资源建设取得好的进展,2007年底,巴马小型猪存栏数200头,确保有一定数量的良种资源;广西食蟹猴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与开发服务平台初步建立,促进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05-2007年广西共出口实验猴达到28000只,创汇超过450万美元,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

3、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技文献资源建设采用“统一规划。统筹采购,规范加工,网上联动,联合建设、共同管理”的基本方式,围绕广西支柱、优势产业发展,抓好重点资源共建共享试点示范项目研究,现已经建成了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并投入运行,该网站服务器和存储器容量达到近20t,配备了最新的操作和管理系统,信息资源仅期刊论文就达到1800多万篇,可提供查询的中文文献和信息超过2000万篇;外文科技文献方面,链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数据库50多个,可提供1万多种外文期刊文摘检索,满足国内外文需求的60%以上;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初步形成,2008年1月4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南宁服务站也已启动。

4、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在科技创新中起到积极作用

围绕产业科技创新,选择机械、医药、制糖、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领域,先后建设了25个科技创新金源单位、19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其中有4个

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国家项目和自治区应用基础战略高技术以及攻关研究任务,其中,2007年承担研究项目814项,获科研经费8810万元,技术成果转让189项,为企业创经济效益24383万元,实现产业化项目5项,实现产值4.5亿元,3286篇,吸引人才179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创新中也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对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依托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平均为1600多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3%,平均每个中心完成新产品开发7项、新技术开发2项、新工艺及流程开发3项、新材料开发及应用2项,获得专利授权6项(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的45.1%),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大约7亿多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2%。

5、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条件支撑

2004年至2006年,自治区共安排40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共投入建设经费1580万元。其中:安排科技经费379万元,建设农业示范基地面积5710亩,进行农业新品种示范112个,新技术示范93项,提供种苗种畜178万株(头、羽),培训农民42086人次,辐射带动应用面积139280亩,示范基地创造经济效益1176万元,认定为“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并挂牌18个。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之一,也是科技部2001年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园区建设在广西百色市右江河谷盆地。园区建设坚持“面向西部、面向东盟、面向‘三农’”的做法,发挥右江河谷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强招商引资、引技术、引人才等工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园区初步具备了现代农业展示、科技交流、成果推广和示范的功能,已经成为农业科技推广辐射源,人才培养、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和区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园区将继续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推广应用,加快建设核心区1.2万亩,带动示范区6.5万亩,辐射面36万亩。

二、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几点启示

(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必须明确平台建设战略和功能定位

1、明确平台战略定位,把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定位在比较高的起点上

国家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属性明确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战略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基于与国家平台建设相衔接,又要结合广西实际,我们把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如下战略定位:立足于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发展,为构建广西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面向国内外,构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平台;在建设水准上,努力建成国内先进适用、有地方特色和优势,能提供科技基础条件公共多元化服务,有效开展研究与开发,促进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和物质保障。

2、明确平台建设功能定位,为各类科技条件平台构建框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功能定位,要体现平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分工,即根据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资源禀赋、整合资源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把选择能充分利用要素资源和市场空间的科技资源集成和优化、研究与开发、服务产业或行业,作为自己发展导向的行为。对广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功能定位是:国家科技平台的组成部分,广西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发展的引导者,科技交流的窗口,学科带头人和高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把广西各类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成为产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成果孵化、高素质人才培养与聚集创业、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的试验和示范基地,对广西科技、经济、产业和社会发展有极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广西区域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力量。

(二)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建立稳定的平台建设投入机制,试点示范先行

1、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是国内外先进地区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的实践体会。根据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和功能定位,充分考虑到各主要部门、各行业和各重点领域对科技条件平台迫切需求,统筹兼顾,对各类平台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

2、夯实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实质内容,突出建设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涉及面宽,必须夯实建设的实质内容,突出重点。我们在资源建设方面,突出以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实验研究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和科学数据资源及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四大平台为主要内容,以及其各类平台建设的主体(资源)要素、公共服务功能、服务能力和共享环境三大要素;在建设布局方面,提出以南宁、柳州、桂林等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共享平台,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享平台建设;在资源共享的制度机制即软环境建设方面上,提出制定《广西各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暂行管理办法》《各类平台运行绩效考核评估办法》等,促进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

3、建立稳定的平台建设投入机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其惠及各方面,要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需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我们会同财政部门研究设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制订了《自治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资金来源,重点支出范围、管理和使用、经费管理职责、经费开支范围及监督管理与检查等具体规定,为平台建设提供了保障。

4、试点示范先行,推动资源整合与优化

面向广西经济发展,面向重点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分别选择具有影响和覆盖面宽的建设项目作为试点,启动了“广西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广西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桂林地区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与科学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试点示范研究”、“广西实验动物大小鼠资源整合、优化及利用研究”、“广西食蟹猴实验动物化服务体系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及质量控制地方标准研究”和“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和试点示范研究,为资源建设、整合、共享、优化提供了经验借鉴。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3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部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著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科技平台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部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部级质检中心和部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部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平台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力度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本文作者:黄华平王家保陈卫军魏玉云李海亮徐兵强工作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4

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

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

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

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

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

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

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

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

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

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

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

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

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

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

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

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

、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

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

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

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

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

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

、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

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

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

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

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

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

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

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

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

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

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

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

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

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

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

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

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

、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

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

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

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

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

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

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

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

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

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

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

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

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

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

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

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

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

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

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

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部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

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

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

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

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

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

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

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

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

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

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

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

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

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

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

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

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宣传和弘扬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

共享意识。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科技平台标准化发展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G301文献标识码:a

StandardizationDevelopmentReviewandoutlookof

Scienceandtechnologyinfrastructure

ZHoUQiongqiong[1][2],CHenGping[1],wanGZhiqiang[3]

([1]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infrastructureCenter,

ministr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Beijing100862;

[2]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031;

[3]China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ization,Beijing100088)

abstractthispaperfirstlyreviews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frastructureandrelatedstandardizationwork.Secondly,thispapersummarizestherealityeffectofthestandardizationworkduringthe11thfive-yearplan,andanalyzestheproblemsthatstillexistatthesametime,andthenpresentsmainreasonofit.Finally,accordingtotheneedsof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infrastructuretorunandputsforwardsrelatedsuggestions.

KeywordsS&tinfrastructure;standardization;development;review;outlook

1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现状

图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总体体系结构

2003年,科技部开展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启动了四十多个科技平台专项。为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①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其实施方案中建设确定了平台“三个层次、六个领域、七个共性问题、一个国际接口”的体系结构(见图1),系统提出了平台建设任务,并研究了各自特点及支持方式;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平台建设包括的6大重点领域,详细部署了各领域的重点任务,指出每个领域都由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构成,并包含了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和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

近年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整合、共享、完善、提高”为方针,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科技资源集成优化效果明显,向社会开放服务成效显著,共享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初步建立了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和人才队伍三大保障体系,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逐步得到广泛认同,并且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平台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2“十一五”平台标准化工作回顾

平台标准化工作是编制、和实施平台标准的活动,是科技资源整合的基础和共享的前提,其目的是有效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十一五”期间,平台标准化工作坚持以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为宗旨,面向平台建设实际需求,遵循统筹规划、急用先行、继承发展、共建共用的原则,开展了大量工作,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1)积极推动平台标准化工作起步。在科技基础性工作和平台试点工作的支持下,在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等领域开展了有关科技资源数字化描述方面的标准规范研制工作。据统计,“十一五”初期,已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自然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描述规范和技术规程,其中仅植物种质资源就形成了技术规范类文件140余项。在早期的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划中的“基础科学与前沿研究”领域,设立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以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学家个人通过科研活动所产生的分散科学数据,并作为首批平台建设试点之一。

(2)借助平台建设专项实施,积极开展平台标准研究和制定。2005年科技部、财政部实施了平台建设专项,支持了一批平台项目建设。在平台项目中,围绕科技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信息化,专门设立了有关标准化的子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平台标准化工作。如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建设与整合”项目中,设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标准规范研究”子项目;在“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项目中,设立了“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子项目;在“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中,设立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信息资源建设”子项目。同时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中,将标准化整理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通过平台建设专项的支持,平台各建设单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标准化工作,初步满足了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对技术标准的需求。据统计,截止2009年初,各个平台已经制定了700余项技术规范。③

(3)成立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系统推进平台标准化工作。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平台标准化工作存在的平台建设单位各自为战,平台技术标准重复分散、层次不高,缺乏统筹组织和科学布局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平台发展的迫切需求,亟需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专业的标准化组织,以便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科技平台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一批重要的技术标准,培养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此,2008年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科技部、财政部决定筹建专业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具体负责整合、研制并实施一系列共性与通用标准规范。2009年11月,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平台标委会的成立是平台标准化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并陆续开展了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组织申报国家标准、组织开发平台标准化工作网站、承担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任务等工作,系统全面地促进了平台标准化工作。

3主要成效

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取得了积极成效。

(1)平台标准化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工作机制日臻完善。平台标准化工作由前期的项目建设转变为平台经常性的基础性工作。2010年,科技部、财政部对平台标准化工作以专项工作经费予以支持,为平台标准化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平台标准化工作。平台标准化工作实现了整体部署和统一归口。平台标委会成立和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促进了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平台标委会已经逐步建立起在科技部领导下,委员会指导、秘书处总体负责、各内部工作组协调、各平台参建单位参加的工作机制,在平台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凝聚了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在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集聚了一批具有丰富标准化工作经验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科技资源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改造,培养了一支平台标准化工作的队伍,提高了平台标准化工作的科研和管理水平。

(2)形成了一批技术标准规范,使科技资源收集、保藏和研究有章可循。实现了我国部分科技资源领域标准规范建设“零”的突破,初步建立了科学分类、统一编目、统一描述的技术规范体系。“十一五”期间,人类遗传资源平台研究建立了由资源描述标准、实验技术规程以及伦理规范等三大体系构成的人类遗传资源整合共享标准规范体系,标志着我国人类遗传资源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整合。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系统研制了110种作物描述规范,336个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首次统一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度量指标。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制定了11项顶层数据资源分类和12项底层数据资源采集、处理与质量控制规范。材料腐蚀观测研究平台制定的10项关于极端物质的国家标准,成为了西部大开发中工程选材及机电设备设计必须遵行的标准。④

(3)对已整合的存量科技资源进行了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为共享服务奠定了基础。平台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科技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描述质量。一是解决了科技资源类型多样、分类复杂、异构性强以及整合难度大等困难,使得保藏在不同部门且属于不同领域的异构性科技资源,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改造。二是提升了科技资源的规范化水平。农作物种质资源平成了27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占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数的69.2%。微生物资源平台实现16.2万株菌种完全数字化表达,累计出版各种《菌种目录》16本。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已经整理了12大类农业学科的60个农业核心主体数据库,数据库(集)600个,占我国农业科学数据资源存量总数的80%。三是初步改变了我国科技资源领域技术规范落后、与国际不接轨的局面。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平台通过制订共性技术规范,将已整合的5000多种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资源全部实现信息化,使我国的标准物质资源逐渐迈向国际并取得国际互认。

(4)促进了平台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科技资源共享利用效率。平台标准化工作将信息化标准作为重点,根据平台门户建设与服务对元数据的需求,提出了资源核心元数据,服务核心元数据及其注册维护规范,对实现平台门户统一通畅的数据汇交、信息导航检索和资源利用,实现各领域平台分散异构数据库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产生了重要作用。目前,平台门户按照统一规范已经整合了516万条资源信息,形成了涵盖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野外观测台站、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网络科技环境等领域28类资源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面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先后制订推出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的建设与整合标准与规范(试行)》等十余个标准规范,为大幅度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科技界已经有了较大影响。林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几年来完成研究编制并已经执行的林业科学数据库和数据共享技术标准与规范共计45项,“林业科学数据分类与编码”等技术标准,实现了林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的数据实体的有效链接。

4问题和形势分析

4.1问题分析

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目前处于由项目建设向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转变的阶段。虽然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好成效,但面临新的形势发展需求,应该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对于标准规范的需求非常旺盛,另一方面对于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又缺乏动力。仅仅依靠平台参建单位自发性、探索性、各自分散独立地开展平台标准化工作,不但不能满足平台发展建设的需要,也很难在全国范围内从宏观总体上发挥技术标准的作用,甚至可能形成一个个的“标准孤岛”。此外,虽然平台建设过程中产生了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标准规范,对推动平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整理的700多项标准规范来看,大部分都集中在项目层次,很多标准都是为了各自的平台(项目)的建设而制定,标准的范围相对过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标准的适用性不强,仅在项目内部适用。特别是这些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政,通用性不强,科技平台标准化有待提升标准编制的质量和水平。

分析以上问题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平台标准体系尚需完善。平台标准体系框架目前尚未发挥全局指导作用,难以适应顶层规划设计的要求,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平台本身的建设、运行与服务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传统的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不同,需要采取创新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在科技平台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基础上,紧密结合实践和需求,不断评估和完善平台标准体系;此外,还要密切建立平台标准化工作与相关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关系,联合推动科技平台标准体系的改进。现有立项和的平台国家标准基本属于基础通用层面的标准,⑤在实施和应用支撑方面没有考虑实际需求,应当加强标准立项前的预研和论证,积极吸收标准用户各方参加研制。

(2)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思路还需转变。随着科技平台的不断发展,平台运行服务已经成为了新时期科技平台的主要特征,然而目前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与平台的运行服务需求缺乏有效衔接,原有的标准不能满足新时期平台运行服务需要,而新标准的制定常常滞后,存在较长时间的效应延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平台的建设、运行和服务水平和质量。从标准体系设计到单个标准编制工作,都需要尽快实现由技术标准编制为主向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编制并重的转变。

(3)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缺乏保障。由于各平台自身的管理运行特点,缺乏持续参与平台标准化工作的人员队伍,因此也导致平台国家标准无法实施。此外,科技平台标准化工作没有直接的经费保障,平台参与各方对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不高。

4.2形势分析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在“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战略任务中提出要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更加突出平台的开放运行和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在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能源、海洋、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以及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推动多学科交叉集成、面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共享平台建设。继续加强科学仪器设备、计量基标准装置、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网络科技环境、自然科技资源等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建立健全平台运行服务的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网络建设,构建国家科技资源调查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标准化工作。按照分层建设、分级管理的要求,加速中央和地方优质资源的衔接互动。

(1)在“推动科研条件开放共享”方面:提出加强条件平台运行服务,完善平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健全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提升平台开放运行和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完善国家平台体系,开展平台认定工作,建立以开放服务绩效为导向的平台运行评价体系和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形成的科技资源汇交,夯实平台运行服务基础;继续发挥平台在濒危资源抢救、保存和积累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新技术,加强平台门户系统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云建设。完善国家科技资源调查长效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准化工作。按照分层建设、分级管理的要求,加速中央和地方平台的衔接互动。

(2)在“强化科研条件质量保障”方面:强调要推进科研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大质量认证体系的应用推广力度,引导科研条件研制机构建立健全科研条件的生产、检测和质量监督标准。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实验动物、科研用试剂、科技文献等科研条件资源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的研究与应用。支持和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参加科研条件质量国际比对等工作。鼓励企业参照国际公认技术指标,建立检测方法与质量控制平台。

新时期,面向平台建设重点任务,加强平台标准化工作与平台建设重点工作的结合,为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突出体现三个作用,即重点解决科技平台国家标准体系完善和科技平台标准应用两方面的问题;突出体现标准对科技资源管理的规范作用,突出体现标准对科技平台资源整合和服务的支撑作用,突出体现标准对科技平台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5建议

(1)继续加强重点标准的研制。围绕平台认定、资源汇交、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平台门户建设、资源调查工作等平台建设核心工作的需求,优先开展有关标准的预研;依托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继续开展关键标准及资源目录体系的研制;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启动相关领域的部门和地方标准建设工作。

(2)加强面向服务的标准化工作。创新服务能力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活动,实际上是一个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通过本次调研,各平台单位对科技服务标准化的强烈需求反(下转第50页)(上接第48页)映了这一趋势:组织制定科技服务标准体系。积极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体系,依托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制定各类科技服务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通过科技平台标委会,切实将这些标准化需求转化为最终的标准,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3)强化平台标准的宣贯及培训工作。一是开展标准业务知识和平台标准化相关业务工作的宣贯和培训;二是开展国标的标准宣贯,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三是开展一批重要基础性及通用性标准的应用试点工作;四是积极开展标准应用范例的宣传,提高科技平台相关单位、相关人员的标准化意识。

注释

①“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n].[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2005.7.

②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n].[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2004.6.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科研创新团队产学融合高职建设模式

[作者简介]王华锋(1977-),男,河南鲁山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宋嵘嵘(1979-),女,浙江奉化人,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产学研合作对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CG076)和2013年度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课题“基于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项目编号:ZpCSR2013010)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85-02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专业技能互补、致力于共同的科研目标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高职院校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是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科研组织工作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成为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近年来,作为具有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自身实际,探索构建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取得初步成效。笔者现对产教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3年,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园区与企业和高校的互动情况以及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情况,课题组在浙江省内开展了抽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访谈,其中包括浙江省高职院校中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浙江省内的5个产业园区管委会,以上5个产业园区中的20家企业。

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份;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开展了有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座谈会和实地调研活动,期间发放问卷20份,最终回收18份,有效问卷16份。在两次发放问卷的统计中,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89份,有效样本率为90.8%。

基于问卷数据,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团队人员结构亟待优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与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有显著区别,前者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而后者则主要集中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主要立足于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为产业及地方发展服务,为产业、企业及地方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技术革新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服务。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人员结构必须符合高职特色,体现出多维性、系统性、整体性的非线性特征,更好地服务产学结合。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在人员结构上普遍不合理,在团队形成之初很少考虑到与产业加强互动,往往出现纯粹由校内教师组成的现象。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在受调查的20个科研创新团队中,有11个全部由校内教师组成,有7个团队吸纳了企业研发人员,仅有2个团队中吸纳了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研的管理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思维容易受到局限,整个团队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科研成果远离产业及市场,最后难免会步入为科研而科研,为评职称而科研的歧途。

2.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机制。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一般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服务型科研服务平台,科研创新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及密度不够,更重要的是难以与产业建立长效的互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团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多的是与单个企业合作的“点对点”,少的是与产业园区合作的“点对面”。团队与单个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以科研项目为平台,由团队的核心人员所主导,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最后校企合作组织横向课题研究。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0%的团队没有与产业园区管委会建立任何联系,受调查的产业园区中仅有20%的园区与高职院校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种“点对点”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双方的合作往往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而告结束。而与此不同的是,团队如果能与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由园区管委会作为中介机构和合作平台,将园区的中小企业以“打包”的形式与团队建立发散性合作关系,同时再建构一定的合作保障机制,这种合作无疑更具可持续性。

3.团队的产学研合作缺乏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创新平台(platformforinnovation)最早由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题为《走向全球:美国创新新形式》(1999年)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创新平台旨在利用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充分发挥系统集成的功效,使高校教师能够以此平台为契机,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受调查的企业了解到,70%的企业认为在产学研合作中存在信息不畅问题,难以通过科研创新平台寻求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等难题。从受调查的科研创新团队了解到,95%的团队认为所在学校需要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二、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探索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职高专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组建优秀、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整合、优化有限的基础资源,凝聚科研力量,承担更多市场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工作。近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符合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即以“多维开放为导向、政校企三方人员为主体、校地校企合作为动力、科研创新平台为载体、校级科研机构为抓手”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政校企三方联动,形成了产、学、研良性循环,把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引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具体的产学融合型团队建设过程中,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我校立足产业地方特色和优势,围绕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重大关键技术等需求,积极创建科技创新平台。首先是积极投入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打造产学研服务产业和地方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主动服务宁波发展,加入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在我校设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同时,还实施“搭船出海”战略,加强校校合作力度,与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建立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基地、宁波生物医药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促进“创新平台、创新团队、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二是促进校企密切互动。我校牢固树立“融入产业,服务地方”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新理念,迎合和满足产业企业的客观需求,正在探索建立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把学校办在产业园区,把学校办在企业,形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推进政产学研用的融合。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可以简称为“1+n”,建设思路是做大并依托学校本部(1),同时在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以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区域设立实训基地(n),并努力整合资源,建立起具有产业政策服务、区域性教学、联合培训、检验检测服务、科研服务、创就业服务等“八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目前,绍兴、台州实训基地已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绍兴实训基地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同意批复。通过产业服务型实训基地群建设,我校与相关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了解和信任,校地校企合作逐步深化,一些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科技服务及研发的相关人员,也被吸纳到我校科研创新团队中。三是整合设置校级科研机构。我校充分利用自身专业和科研优势,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成立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功能食品研究所、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生物药物研究所、药物化学研究所、地产药材资源开发研究所等5个校级科研机构,充分发挥校级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科研平台建设。据统计,2013年度5个内设科研机构到账科研经费金额合计为79.66万元,纵向课题立项数为10项,横向课题立项数为12项,建科研平台1个,发表学术论文共33篇,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鉴定2项,获厅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项。

三、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启示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如何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发展相结合,服务于行业企业及地方的需要,既是高职特色科研创新团队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发挥自身优势、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实需要。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更能体现高职特色,推动形成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增强团队的生命力。以下是笔者对高职院校产学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及地方需求。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企业研发人员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反馈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态能够使科研团队更加迅速准确地把握正确的科研选题。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要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更多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从而使团队建设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确保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同时,还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拳头和品牌。

2.积极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促进平台与团队良性互动。科研创新平台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构建团队的重要途径。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针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不同情况,统筹建设多形式、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平台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其次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高职院校科研实力较弱,一般不具备部级省级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因此,较难汇聚优质的科研资源。所以要通过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借船出海”的方式,搭建各类创新平台。以我校为例,近年来,学校与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了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建设。如我校药学系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宁波工作站暨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与宁波镇海化学工业园区的相关医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宁波立华植物提取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近期,该团队已经结题的“中药渣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横向课题,不但有效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中药废渣再利用的技术难题,而且进一步锤炼了团队成员跨专业协作能力。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吸收政学企等各个领域的人才,更好地从事跨专业的研究,以求提出创新型的科研成果,从而增强团队服务产业企业及地方的能力。产学融合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是多维和开放,尽可能地打破校地校企以及专业之间的藩篱,强化成员之间的协同和互动。校内的团队成员具有多专业优势互补的优势,可以促进跨专业的交流和合作,而校外的团队成员则具有思维多元、信息灵通、协调有力等优势,可以帮助凝练科研方向,促进产学深度融合。尤为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应建立柔性的人才流动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在此项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以智力服务为主,使人才在政校企等各方自由流动。

4.突出协同创新导向,完善评价及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动机是为职称评定创造条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仍然把、科技成果鉴定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对教师在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践成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种不良导向会影响教师产学研合作的热情。构建产学融合型团队是高职院校推动协同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产学融合型团队能充分整个各个团队建设主体的资源,形成综合集成的创新模式和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在高层次上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院校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产学深度融合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科研创新团队面向产业企业及地方这个主战场。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产学研合作作为衡量团队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细化业绩考核细则,突出产学研合作导向,从而充分调动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林娜.基于高职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4).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7

科技创新是促进科技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发展综合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技创新,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是关键。政府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科技平台建设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政府最大的职能在于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几年来,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政府的职能作用问题,各级政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效运行机制。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步伐。为此,本课题组从政策、体制、法规等制度方面的不健全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影响出发,提出了通过强化制度保障,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满足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现实需求服务。

一、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政府的制度保障概况

为了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达国家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政策、法规和办法。首先,强化政府在科技平台建设中的决策能力和调控能力,是各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美国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英国的科学技术委员会,都体现了科技进步在国家最高决策层上的重要地位。其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官产学结合的措施,美国政府为加强对高风险技术的研究开发而实施的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的“先进技术规划”atp,日本各省厅设有负责本部门有关产业技术的研究,支援民间企业研究开发的中介机构。欧盟集成了欧洲所有的科技资源,形成了欧盟科研创新合力。欧盟针对欧洲各国金融、经济和法律法规体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技术平台内部专门成立了自主创新专家组,负责识别和分析现有的或潜在的行政法规方面的障碍,部门间的合作机会,潜在的市场结构等,以提高欧洲科研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能力。欧盟科技创新平台采用了互动网络合作科研模式,集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公私合作伙伴等进行科研创新,集所有某项领域之长,整合该领域科技资源,大大提高了创新速度。

二、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目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组织协调机制,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方面缺乏统一部署,没有建立起打破省际、市际间壁垒的有效组织协作机制,科技平台的建设仍处于条块分割、部门封闭、单位所有的状态,难以按统一目标凝聚和集成。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低,共享机制缺乏,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环境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法律保障,长期以来,国家科技政策林林总总,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则不多见,目前,各地区现行的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和规定多局限于科技管理部门,具有全局性、综合性的政策不多,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关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法律规定更是缺乏,由于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技术产权交易等诸多领域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

3.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创新平台的供给与需求对接不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科技资源的主要聚集地,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依托力量,但是这些部门的科技活动多以成果为导向,以争取政府奖励,、著作为目标,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以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创新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错位。

三、政府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应提供制度保障

1.建立多元化科研投入体系,积极培育风险投资新机制。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际出发,尽快改变科研投入单一的现状,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探索以政府引导性风险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新途径,鼓励企业通过创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证券市场等形式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融资,努力建立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及外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新机制。

2.建立共享制度体系,实现资源整合。政府要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鼓励引导现有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科研、教育、与企业的科技条件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双边、多边科技条件使用的协作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围绕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调整学科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急需的后备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培养研究生,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计划”密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信息、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鼓励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形成一支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各种创新要素的互动。另外,要通过地方立法,把分散的科技资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建立起共享制度体系,以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快速发展。

3.积极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创建友好性市场。在科技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中,政府、企业等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参与者,也要成为技术平台科技创新的资助者,和科技创新产品的主要购买者。要积极吸引企业、公共机构、消费者等主体参与到科研活动来,采纳这些潜在用户的需求和建议,在研究出科研成果并进行商品化后,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直接购买使用创新产品,而政府采购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仍主要以节约资金为目的,对促进自主创新的作用不甚明显的现状,要率先使用科技创新产品,把保护和鼓励自主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这样就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将知识转化为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良性循环。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029-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科技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服务于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在“十五”期间就已开始启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在《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促进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共享,构建网络科研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科学研究手段、方式的变革。为此,大连科技信息研究所结合大连市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着力进行科技信息资源的建设、整合、服务等系列科技平台的建设,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等各类用户提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和增值信息高端科技服务。

1现状

1999年,随着大连科技信息网的建设开通,拉开了科技服务平台为全社会提供创新服务的开端,构建以万方数据、重庆维普数据等科技文献为主的网络资源服务,实现6000余种核心全文期刊和100余种数据库的信息共享。

近年来,整合科技资源,改版门户网站,建立特色科技服务平台。

(1)以“大连科技信息网”为主,“大连市三下乡网站”,“大连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宣传网”,“大连市科技计划申报系统”,“科技奖励申报系统”等,构成大连市科技政务服务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科技信息浏览,计划项目申报等功能。

(2)同时,将大连市科技信息研究所长期工作和实践中所产生和积累的各种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如:①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科技文献数据库;②科技视频数据库:含国家、省、市电视媒体中有关大连科技发展的科技视频、市政府科技活动新闻视频、农业科技、以及其他专题科技等视频资源的整理与建设;③行业发展报告数据库建设:围绕我市密切相关的技术领域、主导产业及新兴战略产业的行业发展报告,通过自主撰写及外购两种方式进行建设;④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数据库:我市科研院所和高校主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包括大型仪器基本信息及利用情况、研究实验基地及其科技基础条件信息、生物种质资源及其保存机构的基本信息和利用情况);⑤科技发展动态信息:以《最新科技政务信息观察》、《大连科技信息》为载体,收集、整理、筛选国内外最新科技政策、高端科技领域导向性信息;⑥大连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综合科研机构年度统计、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调查等权威科技统计调查数据信息;科技管理部门政务工作的信息收集、加工和保存,包括大连科技志和大连年鉴等。整合在一起,形成区域性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改变科技信息资源不足的局面,避免信息资源建设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范围信息资源重复引进与低效率利用现象,合理协调信息资源配置并充分开发利用。

(3)建立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在我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名词”之一,其高知密集、高附加值和高整合度等特性,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特殊作用。创意产业的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例如,新媒体)以及非技术创新(例如,设计和创造性的合作)。无论是技术驱动还是非技术驱动的研发,都是建立强大创意部门和开展创新工程的关键战略。根据大连市政府正在制定的政策和计划,建立大连市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以期创建各行业各学科间的合作关系并制定其合作战略,影响和刺激创新。

2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面临的制约瓶颈

大连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服务平台相比,仍存在的较大差距,面临着明显的制约瓶颈有以下几点。

2.1缺乏全面的整体建设规划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应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由于建设中没有形成整体部署,从而导致建设上的盲目重复,资源配置上的多头管理。

2.2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

科技服务平台存在部门分割、单位所有的局面,缺乏共享的观念和社会氛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

2.3资金投入机制不够合理

科技服务平台目前主要靠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单位自筹维持运转,尚未有效吸引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及国内外投资机构参与平台建设。

2.4缺乏稳定人才队伍的机制

由于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严重偏差,导致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明显失稳。

3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的关键

3.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是建设好科技平台的首要理念

纵深部署、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的集成实施,充分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类平台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最大限度激发释放当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3.2立足实际、面向社会需求是建设好科技服务平台的基本思路

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是为全社会创新创业提供科技基础保障和共性技术支撑,因此,必须立足地方产业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科技服务平台的目标任务、重点内容、管理和运行模式。离开实际需求,科技平台就会失去根植的土壤和成长的基石。

3.3开放共享、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好科技服务平台的关键环节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促进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因此,在科技平台建设中要充分整合集成官、产、学、研等各方面的资源,以联合共建、会员制等方式加强产学研联合,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让知识尽快转化为经济。

3.4持续投入、政策引导是建设好科技平台的重要保障

科技平台的功能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提业共性技术、创新创业和资源共享服务,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通过项目建设、运行补贴等多种方式给予经费的持续支持,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科技平台建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技服务平台的良性运行。

3.5健全对于专业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的激励

通过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具有正确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保证平台建设与运行对于人才的需求。形成层次鲜明、体系完备、相互配套、特色鲜明的人才政策体系。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应用现状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032-01

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需要大量的、专业的科技文献来支撑,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文献的数量虽然出现井喷的现象,但是在质量方面却有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而专业的科技文献书刊的价格又不是经费紧张的各图书机构能够长期承担的。另外,中国的科技文献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重复率高质量低、分布散乱查找不易、共享不够利用不足等。要摆脱当前的困境,需要建立大量专业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搜集各类科技文献,对其进行重新归类和优化后开放共享,促进全社会对科技文献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达到科技进步和创新更具有竞争力的目的。

1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应用

1.1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应用意义

建设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并投入应用对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参考其它同行的研究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最新的科研成果,对于科研工作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的缩减科研人员查找文献所消耗的时间,给科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不仅能够提供科研文献的参考,还会对各行业的科技情报进行研究,提供各科学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的专业分析,能够极大的推动全社会各科学行业的活力与创新。

1.2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主要用户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主要用户是针对全国各地的科学研究院、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医院等,当然也包括各地其它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3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使用费用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应用主要是采取购买消费模式,为了保护原作者的知识产权,网站会收取较为低额的下载费用,用以支付鼓励原作者以及维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健康运营。对于研究机构来说,可以采取包月包年等消费方式来节省下载资源的费用,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单篇购买下载的方式。当然,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都鼓励用户共享自己的科研成果,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会按照下载量支付给原作者一定的报酬。

2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

2.1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为了通过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源,大力地推动社会各行业科技创新和发展,为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因此,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就是搜集整理各行各业的相关科技文献资源,并作出筛选和整理,不仅要做到分门别类,还需要挑选出专业水平高的科技文献进行大力的宣传推荐,更好的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科研人员服务。

2.2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需求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首先要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就是门户网站,是对外开放浏览的门户,后台是负责对前台网站功能板块进行维护管理。

对于数据库来说,一方面是储存用户的注册信息等资料,另一方面是保存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内部科研文献数据。对于科研文献的资源来说,分为核心数据和数据,核心数据就是建站时的具有某种特色的核心数据库,数据则是指联合其它组织的数据库后获得调取对方数据库的权限所获得的外站数据。

前台网站所需要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账户充值、信息检索、购买文献、下载文献、上传文献等基本功能。前台网站的模板需要对各类科研文献进行细致的分类,让用户一目了然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板块。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核心功能应该是检索,不仅包括站内的,还包括站外的,比如其他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这就是所谓的调取数据,需要联合组织给予调用数据库的权限。

2.3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内容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各种科技文献资源,这些科技文献资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平台自有的科技文献资源,这类资源是通过整合筛选当地图书情报机构的数据建立起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有数据库,可以作为吸引科研人员的特色,同时也能够树立平台在该方面的权威性。第二种是引进的科技文献资源,这类资源主要是指那些极具科研价值的文献,大多以国外的经典科技文献或者最新科研成果为主,这是为了丰富平台的科技文献资源,拉近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利用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第三种是跨平台搜集整合的科技文献资源,这类资源主要通过互联网的各大搜索引擎搜索而来,以及和其它的组织、平台共享而来的资源,通过整合后共享在平台上。

2.4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模式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本质是对资源的整合,而不是搞重复的建设,通过对种类繁多的资源进行整合归类,为各行业的科研人员提供更方便的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同时因为地域性的差异,各地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应该建设具有地方性的特色,在特色行业做到权威,打造自己的品牌力量。而建设模式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各地的科技文献资源状况、投入资金多少、科研人员的专业程度等因素决定。是只提供付费下载的一次模式还是建设更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就需要因地而异,量力而行了。

2.5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问题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本身的意义是搜集整理后共享,但是大部分地区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知名度不够导致现有的科技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缺少进行资源共享的其它服务平台,主要是因为对外的联合力度不够;对用户的服务工作没有深入,主要是因为服务不够深入;科技文献资源的特色建设不足,主要是因为对本地的特色挖掘力度不够;涉及社会行业不够丰富,主要是因为搜集广度不够。

3结语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建设要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科技文献服务,同时要建立自己特色的文献资源,树立自己的权威性,并且要加强对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技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最后需要丰富科技文献所涉及的社会行业,这样一来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和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屈宝强,吴家喜,赵伟,等.地方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J].情报杂志,2011(8):71-75,70.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学科方向;学科队伍;学科平台

绩效评价通过对学科建设期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或估量,实现系统、有效的科学评价。这一评价有助于学科清楚地知道自身的专长及劣势所在,从而更明确其发展方向、发展途径、资源分配等,并在随后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有目的地调整学科资源配置和加强管理,以取得更明显的成效。科学的绩效评价对学科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可引导学科朝向更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是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科学方法对学科建设的绩效进行评价,将学科建设绩效与学科建设管理监督和决策导向结合起来,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1]。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学科建设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仅以我校为例,2012年之前,省财政厅投入的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为每年100万元左右,从2012年开始每年投入的建设经费达1275万。这么大的投入,如何衡量其所产生的效益,笔者认为,仅从标志性成果来评价学科建设绩效是不科学的,因为产生高级别学术成果的因素是很多的,而建设经费有其规定的用途,其投入只是为学术成果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并不是产生成果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投入越多,所产生的成果就越多或越高级。因此,应区别开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学科建设的目标,学科建设绩效的评价应从“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和构筑学科平台”这一根本任务着手,纵向比较学科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完成的质量。

1内涵是评价学科方向凝练的标准

学科方向主要是指学科学术研究方向,是支撑学科建设发展的学术研究领域。学科能否做出一定的成绩,选择、凝练合适的研究方向至关重要。学科内涵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最本质的内容,是学科知识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内涵是评价学科方向科学性的标准。学科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有几个研究方向或研究方向是什么,必然不能脱离学科的内涵。即使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学科的外延不断地拓展,其发展的基础仍离不开本学科的内涵。而且越接近学科内涵的学术研究方向,也越容易出现创新和突破,促进本学科学术的发展。学科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个学术研究方向,这些方向大都与本学科的内涵有一定联系,但也不排除为了争取某一学术地位或科研项目而远离或甚至完全偏离本学科的内涵,这种舍本逐末或急功近利地做法将成为无源之水,只能呈一时学术繁荣的假象,注定行而不远,对推动学术的进步不会有太大的裨益。学科内涵属于学科最本质的东西,其专业性很强,如何评价某一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的关系,或学术研究方向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学科内涵,并不是任何专家都能够判断的,必须由同学科或领域的专家来审视。凝练学科方向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学科内涵或在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科方向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名称,它可以由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体现出来,即科研项目支撑着学科方向。因此,判断学科方向凝练的是否合理,可以学科的科研项目为媒介,学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验研究,是否属于学科本质的内容。

2凝聚力是评价学科队伍汇聚的标准

人是学科建设中所有因素的决定性因素,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条件建设,也包括为发展学术和创新知识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学科队伍或团队协力完成,学科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将决定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如何评价学科队伍的合理性呢?目前,在评价时主要参照的指标有学科队伍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科人员的自身素质,但正如部分不等于整体,个体的素质和水平并不能代表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近年来,我校充分认识到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实施人才兴校工程,如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位、校级特聘教授岗位及校级创新人才项目和校级骨干教师项目等。内培外引,不但引进了大量的博士、聘任了在业内知名度较高专家学者到特聘教授岗位,还积极通过创新人才项目和骨干教师项目等促进学科人才脱颖而出。按照目前的学科队伍的评价方法,我校的很多学科其学科队伍已经符合结构合理的要求。但在实际的学科建设工作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的潜力,做出其应该做出的成绩。究其原因,是学科队伍的凝聚力还不够强。凝聚力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学科队伍的凝聚力包括学科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学科的向心力,以及学科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凝聚力的基础是学科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和共同的价值观。强大的学科凝聚力会使学科成员有一种归属感,既是维持学科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科队伍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一个失去了凝聚力的学科,其存在已属不易,更不用说其能高质量地完成学科建设任务和达到学科建设的目的。因此,“汇聚学科队伍”这一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建设得如何关键在于学科是否具有凝聚力。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凝聚力可体现于学科成员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尤其是大项目研究,更离不开这种合作和协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科承担大项目研究的能力即反映了其凝聚力的强弱。

3满足学科需求是评价学科平台构筑的标准

学科平台主要是指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以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特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为使命的物质平台[2]。这里强调学科平台的物质性,它是学科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活动的基本条件,是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的载体。目前,从国家、地方政府到高校的各个层面都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业已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纵观学科建设的三大根本任务,投入学科建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学科平台的建设,足见学科平台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学科平台已成为高校科研创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3]。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科发展,因学科性质的不同、地区的差异及学科基础的不同,在评价学科平台建设的质量时亦不能单纯以学科申报到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级别和多少为标准,而应充分考虑到这些不同因素。既然学科平台是学科从事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各种活动的载体,那么,通过1个周期的建设,这一载体在满足学科这些活动时有多大程度的改善,比如,原来不能开展的研究工作,通过1个或几个周期的建设,现在能够进行,或者原来能够开展的研究,通过建设改进了方法,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研究的层次。把学科平台的改善或完善纳入学科平台建设评价体系,比较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科从事各种活动的需求应是评价学科平台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学科平台的完善也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研究的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学科平台不可能拥有开展学术研究所需要的全部仪器设备。但学科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的或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完备,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科所需的新的或需要更新换代的设备是否能及时添置或更新也应成为衡量学科平善的依据。

4结语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方面,其绩效评价也相对复杂。特别是学科建设项目的“投入-产出”之间,具有非关联性、时滞性以及异质性等特点,很难直接对项目的产出成效进行准确的评价。因此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既着眼于评价指标和绩效目标的正相关性,又要考虑教育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公共性等特征[4]。围绕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通过纵向比较,把“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这一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纳入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把与内涵的相关程度作为评价学科方向凝练的标准,把学科队伍的凝聚力作为评价队伍汇聚的标准,把满足学科需求作为评价学科平台构筑的标准。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与学科建设目标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一根本任务建设好的学科才有可能实现学术发展和知识创新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梁传杰.学科绩效评价方法的构建与应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26(4):36-44

[2]李磊,张明光,孟丽华.基于重点建设平台的高校学术团队建设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5):544-547

[3]王葆华,冯佐海,庞保成,等.高校学科平台建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