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策划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39:03

公共策划方案篇1

【关键词】公共政策;城市设计;政策分析

1公共政策简述

公共政策通常被认为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的本质就在于其公共性,政府通过对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考量,在减少主观差距和减少客观差距之间做出选择,进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其最基本表现即:公共性、权威性和合法性。

2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设计维度

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通常不如法律法规严格精确,但比法律法规更具有可变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之一,根据范围和规模大小可分为:微观政策,即某一个体从某一行政管理机构那里寻求有利的裁定、许可等行为,例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具体事项;中观政策,即与特定政策领域相关的某些关系模式,例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类专项规划;宏观政策,即吸引广泛注意或争论的政策,参与者极其广泛,例如城市总体规划等。

2.2城市公共政策中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符合城市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无论城市发展目标、组成要素的发展政策还是有关城市规划编制的政策,所有关于城市发展的政策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城市规划与城市中的各项组成要素是紧密相关的”,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所有政策,“应当与城市政府的所有其他政策是相互匹配的,相互促进的”。

2.3具象的城市公共政策——城市设计

维度“城市设计是一个实际生活问题”,对城市空间形体进行规划,使城市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它补充了传统规划对空间形态控制要求和建筑形体关系的缺乏。完整的城市设计过程是物质性过程和社会性过程两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涉及设计实施、运行保障体系和过程组织机制等内容。其中,城市设计中对有关城市体型、空间环境等提出的具体设计和控制导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客体部分;为保障城市设计运行的总体策略、评价体系甚至公众参与则可归为公共政策的主体部分。

3城市设计中的公共政策分析实证案例a:

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规划对宁波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分别进行了框架格局和要素管控分析,将奉化江、甬江、余姚江不同流域区段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为确保中心城区滨江绿地的公共性、完整性,保证滨江道路的通达性、连贯性,将滨江空间划分为五个区段、九个中心节点以及保护更新类、改造升级类、拓展培育类和转型发展类四大功能类型,对其发展策略和开发强度等进行引导;确定了18处核心管控区域,形成良好的滨江景观天际线,对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分别予以界定。该规划是介于宏观和中观的导控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侧重点不在于具体导则,而是宏观设计原则,尽管控制全面且力度大,但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弹性。

实证案例B:

宁波南站区域综合规划与城市设计专项研究规划为实现南站地段“宁波高铁时代人文活力品质客厅”的功能定位,提出了绿脉延续、文化廊道打造、生态系统链接、步行休闲体验等设计策略。基于上述目标,对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水岸景观系统做了分析梳理,并将其中5个组团11个重点区块作为设计亮点,以具体开发项目为切入点,空间设计引导为主线,辅以交通组织布局和建筑风格建议。该城市设计还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部分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校核,对南郊公园中心绿地的景观及地下空间进行了创新设计。该规划是介于中观和微观的方案型城市设计,公共政策以标准控制来体现,在力度上公共政策的控制态势强大,针对性强,但其控制弹性却相对较小。

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公共政策包括:

规划实施政策(如容积率等技术经济指标),规划推进政策(如功能业态引导等),促进社会协调政策(如土地混合使用等),促进政府协同政策(如交通组织统筹等),完善决策过程政策(如公众参与)等。能否达成以下四方面的相对平衡,可视为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的衡量标准。第一,“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平衡。在城市设计中,由于建筑退界、容积率等刚性指标,开发商(“少数人”)利益实际被削弱,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保证市民(“多数人”)对公共空间享有权、视觉眺望权等诸多利益。案例a中,鄞奉-长丰区块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40米”,案例B中,B组团3号地块建议“西侧支路取消,形成滨河景观绿带”,开发商均受到了利益的严格控制。第二,主体利益与客体利益的平衡。城市设计中的开发和改造满足了主体利益,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剥夺客体利益。这一点在案例B中犹为明显,由于火车南站地段为宁波中心城核心区域之一,开发建设势必损害原有土地和房屋产权人的利益,公共资源被更多占用和消耗,交通更为拥堵,原住民的迁移,区域原有的社会属性被破坏都很难复原。第三,政策稳定与政策创新的平衡。

过于稳定的政策会使城市流于平庸,但过分革新的政策容易存在风险。案例a前身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发展管控与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最终完善成稿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决议,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稳定城市公共政策。案例B是基于《宁波市火车南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动态更新调整,在尊重现有法定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城市门户节点特色,是对原有政策的创新。第四,政策数量与政策质量的平衡。案例a中“方桥滞洪湿地斑块须保证集中3平方公里规模的生态涵养空间,严格限制城镇开发与建设活动;结合生态涵养与农田,可建设适度的旅游、游览、休闲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款在整个规划中数量众多,其内容多为原则性指引而非指标化限定,弹性与刚性兼顾。公共政策内容越细,单个政策的涵盖面就越窄,可供自由发挥的领域就越少,城市设计作为政策本身容易失去导向的宏观作用。

4结语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寻求公共问题的解决,第一,减少主观差距,降低或转移公众的期望值,缓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第二,减少客观差距,即公共政策着眼于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解决公共问题。城市设计作为空间设计和政策制定的结合,不仅关注视觉审美,更注重环境品质提升、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等要求。各层次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应得到公共政策的全面保障,实现利益价值的相对均衡和绩效指标的实现,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城市设计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孙施文王富海,城市公共政策与城市规划政策概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0(6):1-6

[2]庄宇,试析城市设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74-80

[3]冯健刘玉,中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展望[J].城市规划,2008,32(4):33-40

[4][美]戴维•戈斯林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美国城市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210-216

公共策划方案篇2

关键词:群体协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中图分类号:D63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77-02

0 引言

群体协同以其互动共享与协调合作的特点,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充分理解群体协同的本质内涵,加以灵活使用,构建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对适应不断出现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应急管理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与群体协同机制

1.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各类事件不断出现,我国已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从应急管理角度,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后提供高效合理的决策支持以及进行快速灵活的指挥调度,是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有效地开展应急物流,进而降低灾害影响、提高救助水平极为重要的保证。应急决策是整个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是贯穿于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管理、反应、恢复、重建全过程的灵魂,对应急管理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决策涉及众多部门,同时伴随着信息的不确定性,要求快速高效的制定出完善的总体应急方案,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层次性与模糊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不确定、紧迫及严重威胁的特性,应急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直接决定了事件的影响和损失程度。

各种突发事件的非独立性及相关性使得应急决策过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应急决策总体方案通常由指挥人员凭借知识、经验对部门方案进行整合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各部门分属不同领域、专业性强,部门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业务系统数据库标准、格式不一,导致信息采集、交流不畅,共享度低:②各部门对灾害的评估以及各自以往的经验均存在差异,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应急方案,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难以适应现实中抢险救灾活动复杂多变的特点;③应急决策对象极其复杂,决策环境一般难以控制、变化迅速且通常趋于恶化,无法及时掌握动态数据、信息,决策分析滞后,应急反应效率低;④总体应急方案制定与调度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的进行定量分析和多方案比选。

总体应急决策方案要求合理调整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决策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快速反应,调动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人力、财力与物力间的有机配合,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有限条件下寻求“满意”的处理方案。面对不同部门的应急方案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复杂的矛盾冲突,且各部门间存在信息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指挥部门单凭自身的管理力量将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应急方案整理、制定出完善的总体方案是有一定难度的。若不能高效合理的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在总体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干扰、排斥,降低应急方案的执行效率,无法高效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甚至错过最佳救援时机,造成恶劣后果及影响。

1.2群体协同机制协同原理从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统一性等基本原则出发,揭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与要素围绕系统整体目标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呈现出稳定有序结构的规定性。群体协同机制根据特定任务目标,将相关个体形成相互协同的群体结构,实行有效的沟通交互,处理好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积极正确的发挥每个个体的独特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协同合作最大限度地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效益增值,实现总体协同效应。

基于个体智能有限,群体协同从对策论、系统论及控制学的角度出发,将相关个体围绕系统共同的目标确立一定的关系构建一个有组织的协同系统。群体协同工作以任务为导向,群体成员为实现特定的共同目标而在特定的时间段结合在一起,强调工作过程的交互与协作。群体内个体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获得对任务的共同理解,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进行协同工作以解决大规模的复杂问题。群体协同重视集体理性,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自组织能力,实现系统的整体最优性。其作用效果不是协同群体中个体要素作用效果的简单叠加,它还包括一个“线性和”之外的基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通过发挥综合效应产生1+1>2的功能。

1.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与群体协同机制的结合当前,尽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决策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预警、预案及决策机制。但现有应急体系在频繁发生规模大、影响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暴露出不少问题。应急决策很大程度上依靠指挥人员的个人经验、知识,系统中部门分割,交互协同性不足,无法很好的解决各部门应急方案相互干扰与冲突、甚至难以实施的现象,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在客观上为群体协同机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条件。应急决策涉及众多职能部门,是一项高度综合的复杂问题,各部门若缺乏联动协同,无法很好的协调与配合,对救助减灾的不利影响是极为重大的。

作为整个应急救助过程的重要基础的应急决策应迅速而行之有效,合理调整系统内外要素,结合先进技术,综合利用各方应急服务资源。应用群体协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的机制,比对以往经验调整灾害评估,及时获取动态信息,运用群体协同决策的方法对不同部门方案进行快速有效的交互协调,组织各部门的协商配合,整合不同体系、部门的救助减灾力量进行快速决策,制定出最大限度满足各方利益的总体应急方案。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将消防、公安、医疗及交通等联动部门从管理上聚合起来,统一在一整套智能化信息处理与通信方案中,发挥各相关部门的群体智慧,保证各部门在应急决策中密切协作,合力完成总体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力求减少依赖指挥人员的主观认识对应急方案间矛盾冲突进行协调,降低决策受阻或失真情况的出现的概率,避免出现调度指挥方面的决策失误,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决策问题给突发公共事件的救助减灾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群体协同应急决策将分散的各个部门进行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实现了合理调度以及优化控制,减少了由于部门间的分割而产生的损失,使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处理能力得以大大改进,同时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2 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2.1设计思想不同部门应急方案间复杂的交互与协商活动是科技、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经验的统一和协调过程。决策支持系统应按照群体协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的机制进行设计,重点突出群体协同机制的作用,因为其应用水平是决定应急决策系统发展程度的关

键因素。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念引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根据群体协同应急决策的实际特点,以系统工程、运筹学、人工智能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专家系统、数据库、网络计划技术、群体决策理论、知识管理等手段,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应急问题,建设基于群体协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协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决策机制、模型表达、统筹协调、信息交流等方面完善的手段和环境,基于时间的紧迫性快速整合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和资源,有效解决不同部门应急方案间的复杂的矛盾冲突,形成一个一体化、透明化、网络化的应急系统,实现各部门问的群体协同效应,运用决策支持方法修改完善模型、分析比较协商,共同完成应急方案的调整与制定工作,达到应急方案的总体最优化,以提供及时、快捷、高效、优质的应急服务,提升应急方案执行效率和整体应急能力,提高救助水平,降低灾害影响。

2.2系统设计应急决策具有多因素、多目标、动态、非线性的特性,比任何常规决策更能考验决策机制。群体协同机制是贯穿本决策支持系统的主线,在系统构建的环境下发挥作用。

突发公共事件的群体协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

2.2.1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建模子系统应急决策涉及众多联动部门,每个部门根据应急指挥部门下达的任务提交一种或几种可行应急方案。该子系统综合运用群体网络计划和决策网络计划建立总体方案模型,通过网络计划图将各方案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对决策体系、组织结构的描述,并根据各部门方案间相容相益的相关关系建立相容关系矩阵和相益关系矩阵,进而构建应急决策模糊关系向量矩阵,运用隶属程度表达部门方案相互间关系的深浅,对模糊关系矩阵进行合成可得其他部门方案同时对某一部门方案影响的模糊隶属函数。群体决策网络计划指明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项目,通过对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图的调整,对各部门应急方案进行时间与资源的优化处理,比较科学的做出更符合实际的改善。形成初步方案。

2.2.2应急群体协商子系统各部门都有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决策中的矛盾冲突是方案优化的基本内容。该子系统以不完全信息合作博弈为理论模式,结合群体决策理论、知识管理等手段,采用群体协商的方式对群体决策网络计划中的矛盾冲突进行解决。将多属性决策、效用函数分别用于决策的评级指标和评价函数的求解,共同构建谈判协调的评价体系,对应急方案制定与调整中各方矛盾冲突进行协调与仲裁。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决断与协商信息不断地在指挥部门和联动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反馈。将任务要求按对应的目标重要性由高到低进行排队,不同部门之间进行相互协调修改,自上而下尽量满足所有的任务要求。如果最终协商结果能够满足所有任务要求,则协调后的方案便为最终的执行方案,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图也会相应的转化为peRt格式的网络计划图;反之,则需要应急指挥部门对任务进行适当的松弛后,重新进行协商、比选、判断,这样经过往返几个回合的协商和优化,直至最终满足所有任务要求为止。

2.2.3分布式协同应急专家子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是一项多部门协作的十分复杂的过程,参与决策的每个部门处在网络中的不同节点。决策需要综合性的知识、高实时性的信息以及丰富的以往应对经验。因此,能否根据特定突发事件对知识进行高效的获取、匹配、合并、推理及创新尤显得至关重要。应急决策所需知识来自非常广泛的不同领域,知识类型复杂、知识量大,往往具有很大差别。针对应急决策所需知识的多样性,该子系统运用分布式技术建立应急决策的信息供需网络模型,以最快速度聚集相关信息,实现应急信息即时的连通与共享。结合专家系统、知识检索手段寻访知识库、数据库、经验库等模块,实现各部门间专业应急信息供应及需求匹配,为应急方案协同整合提供信息共享与集成,有效提高应急决策的自动化处理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系统的有效集成为指挥部门和各部门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运用案例匹配和知识推理两条途径为应急决策及时准确的检索、综合所需信息,确保知识的多样性,结合专家经验,为各部门协调修改应急方案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和智力支持。分布式协同应急专家子系统的有效运用,能很好的处理数据的一致性问题,有助于解决不同部门应急方案间的矛盾冲突,极大地提高制定总体方案的效率和应急决策的准确性。

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是环环相扣、密切协作的,共同完成应急决策总体任务。相互之间不断高效的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与反馈,对应急群体决策进行统筹协调,推动应急决策向前动态发展,使群体协商问题中的矛盾冲突得以高效合理的解决。群体决策网络计划建模子系统构建群体协同应急决策的网络计划模型,分布式协同应急专家子系统通过信息检索与方法索引快速提供群体网络优化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专家经验,及时减少和消除系统中的信息障碍,加强组织的协调能力。应急群体协商子系统是在群体决策网络计划的基础上,反复调用专家系统,调整相应参数,对应急方案多次规划协商,进行优化的过程。统筹协调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

3 总结

近期频繁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考量着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弹性能力,群体协同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以科学有效的群体协同应急决策方法和手段作为技术支撑的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了应急响应的及时性、信息传递的透明性、方案协同的有效性及决策制定的科学性。通过运用群体协同应急决策系统对应急方案进行及时、动态、科学的快速整合,能够提高应急决策的处置效率及准确性,进而实现应急管理整体效能的提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金钟.协同论与企业离退休群体和谐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6):153-154

公共策划方案篇3

公共关系策划试题

课程代码:00645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关策划的客体是

a.策划人员

B.策划内容

C.策划依据

D.策划方法

2.被誉为公关策划职业创始人的是

a.艾维·李

B.乔治·迈克尔利斯

C.乔治·密奇斯

D.卡特里普

3.古人说: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讲的是公关策划的

a.新颖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4.横向思维的特点是

a.平面性

B.静态性

C.同时性

D.历时性

5.聚合思维的特点是

a.逆向性

B.逻辑性

C.多向性

D.流畅性

6.公关活动离不开信息,而公关信息获取的关键途径是

a.分析

B.调查

C.总结

D.评估

7.对人脑信息进行检索的主要方式是

a.查阅

B.阅读

C.回忆

D.背诵

8.表示食物在消费中所占比率的是

a.基尼系数

B.大岛指数

C.洛伦茨系数

D.恩格尔系数

9.在公关时机策划中,通常所说的“制造新闻”运用的策略是

a.造机

B.乘机

C.借机

D.偷机

10.一般来说,生产日用品的企业开展公关活动的地点是

a.广场

B.会堂

C.闹市

D.工厂

11.广播、电视媒介共有的局限是

a.信息传播费用高

B.普及程度低

C.转瞬即逝,难以记存

D.信息简单,感染力差

12.一个国家经济体制由经济力量支配,而选择经济体制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力量

B.传统力量

C.文化力量

D.技术力量

13.就公共关系战略目标而言,确定员工心目中组织形象的核心是

a.“可以依托的组织”

B.“值得骄傲的组织”

C.“员工自己的组织”

D.“愉快的工作环境”

14.对媒介传播速度的分析,首先要考察媒介的

a.提供时段

B.提供版面

C.传播空间

D.传播周期

15.“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窥一斑而见全豹”谈的是创新思维中的

a.直观判断

B.取代式想象

C.组合式想象

D.洞察力

16.人为危机事件是指由与组织具有直接关系的人的行为所造成的

a.突发性事件

B.必然性事件

C.日常性事件

D.常规性事件

17.为防范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危机,一个长远发展的组织应建立管理上的

a.监察系统

B.检查系统

C.预备系统

D.预警系统

18.部门型专业公关策划公司的创作部包括公关策划的设计部门和

a.制作部门

B.决策部门

C.流通部门

D.营销部门

19.“众人拾柴火焰高”指的是群体结构的

a.马太效应

B.凝聚效应

C.蝴蝶效应

D.晕轮效应

20.我国的公关活动最早出现在沿海城市的

a.制造业

B.纺织业

C.运输业

D.旅馆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公关策划的要素包括

a.策划目标

B.策划内容

C.策划想象

D.策划人员

e.策划方案

22.古代准公关策划的特点有

a.策划主体依然多是些“英雄”

B.策划的客体具有明显的经验性

C.重点是为了协调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

D.多借助本能的、传统的传播方式

e.以“策”取胜

23.公关策划的目标是提高组织的

a.美誉度

B.和谐度

C.现实性

D.科学性

e.认知度

24.创新思维的特点有

a.非逻辑性

B.逻辑性

C.求异性

D.发散性

e.求同性

25.运用统摄法必须注意

a.给定并详细介绍问题

B.了解问题实质

C.远离问题

D.分析和排列问题

e.确定与完善方案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和谐度

27.公众舆论

28.公关战略

29.非人为危机事件

30.企业文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公关策划的作用。

32.简述公关策划的趋势。

33.简述公关策划整体性原则的内容。

34.简述公关时机的作用。

35.与生产企业相比,商业企业公关有何特点?

五、论述题(10分)

36.试述公关策划公司的经营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7.某科技公司预购进一台大型电子设备,半年来一直与a公司接洽,但双方就价格问题迟迟未能达成一致。在最后一次谈判中,该科技公司公关营销代表认为,a公司设备的技术性能在国内并不处于地位,而且在交货日期上,科技公司也可以延展期限。a公司谈判代表认真考虑了科技公司代表的意见后,终于提出了合理的价格,僵持半年的问题终于圆满解决。

该科技公司的谈判代表采取了什么公关技巧?这一技巧主要有哪些办法?

七、综合题(10分)

公共策划方案篇4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应用能力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综合应用学科,该门课程主要是研究社会组织的管理行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社会组织的传播活动,通过社会组织一系列公共关系活动,建立与公众之间的良好的关系,以塑造和提升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所以该门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公关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笔者通过几年的公共关系教学工作,总结出几点实践教学方式以供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巧妙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应不仅仅局限于阅读和分析文字,同时,它还可以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并用,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真实性。

我院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班级都是非公共关系专业,这样的专业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公共关系咨询专家,而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激发创意思维,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掌握公共关系调查、策划、传播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能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喜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也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1.课堂模拟融入案例教学

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的学习机会。在播音主持专业及公共管理专业的公关教学中,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将模拟带入案例教学中。

如讲公关礼仪之前,请同学们先演示这样些简单的镜头:1.某工商局长去某企业视察工作,安排工商局长、董事长、秘书等角色;2.两个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参观交流,安排a公司总经理、公关部长,B公司公关部长等角色……请同学们现场发挥,并做介绍、握手、引领、端茶水、参观等环节演示。讲课之前让学生参与,在互动环节中,各项礼仪规矩会有一些偏差。老师再结合演示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会客、介绍握手、交谈等礼仪,尤其是学生示范有偏差的地方,更能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这种方法一个突出的优势是能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公关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气氛极其活跃。

2.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启迪策划创意

公共关系实务流程中的“形象塑造”是需要创意和策划才能高质量完成的。但公共关系创意和策划不会凭空产生,经典案例的创意策划过程及实战经历剖析,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先后精选了“举世欢腾合家团圆――中华团圆饺子宴”、“褚橙的故事”、“史上最牛车”、“同一个亿,不同的王石王老吉”等多个经典公关关系案例,作为常用案例讲解,并结合社会上最新热点事件和品牌策划案例讲解,这些案例都比较有代表性,且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富有说服力。

在这些案例讲解中,讨论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能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广益,便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自我解惑,自我提高。

3.“查、找、讲”,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同样,它不再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地方,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知识以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打破传统的灌输和接受模式,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为“学”服务,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以5-7个人一组,通过“查、找、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查”就是通过教材、参考书籍、网络媒体等平台查询学习公关策划、危机管理、公关礼仪等章节的相关知识及公关热点事件等案例;“找”就是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或小组找出各章节的案例和热点事件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讲”就是分享案例,同学们通过小组的学习、查找等结果,制作ppt,每堂课前十分钟抽取一到两个组派代表到课堂与其他同学分享,讲解案例中相关的知识、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措施等。

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锻炼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意灵感,更好地理解了危机处理,掌握了公关礼仪等知识;相比传统的学习和接受,学生们参与了“教”的过程,受益匪浅。

二、游戏体验激发潜能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加入一些室内拓展小游戏,进行创意启发。比如通过头脑风暴式的互动讨论甚至争论,请同学们结合我院验收转设后的具体情况,进行我院的品牌策划宣传、品牌校园文化建设等,很多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新奇的点子,对同学们的思维是创造性的开发;连城环的游戏,同学们通过匿名的方式提出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也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解决了某些同学的燃眉之急;明七暗七和零零七等游戏,锻炼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和辨别能力,在紧张有趣的氛围中思考问题,更能激发大家的潜能。

问题严肃紧张,游戏体验轻松有趣,让同学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考,不断的激发潜能,提出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柯林斯在其著作《基业长青》中指出,每一家能成就百年基业的卓越企业,无一不是沟通上的高手。沟通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必备技巧,也是公共关系的重要观念。沟通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来说意义深远,对个人的成长和成功也大有助益。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呼吁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许多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很少花时间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沟通障碍。

因此在公关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交谈和说服技巧外,还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沟通在学习、生活、工作及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性。考虑到很多学生即将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我们加入了毕业求职的模拟练习。通过主考官的问,求职人员的答,锻炼同学们的沟通交流、临场反应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企业创意体验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曾带领2013级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走进绵阳市126文化产业园,参观学习了小雅书屋、氧吧、抟泥社等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策划创意。这里主要介绍下同学们在小雅书房的学习感受。

小雅的营销策划给同学们介绍了小雅三层楼的格局及功能,一楼是小雅有机餐厅;二楼是小雅书房及咖啡;三楼是小雅空间。小雅书房的创始人认为开书店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跟客户打交道,所以,小雅书房里的书都是不归类的,让读者在里面有淘书的感觉,自己喜欢什么书,自己去寻找,找到后有意外惊喜的感觉。小雅在看书和购书基础上,在这三个空间里赋予了更多的形式和内容:读者见面会、新书会、同学会、手工课、以旧换新、亲子游戏活动、周六免费电影、周日有声绘本等等,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健康生活的平台,让有需要的人能够有地方去交流,去学习,去互动。通过对小雅微信的关注更多了解了小雅的策划创意,小雅通过这些活动的创意策划吸引了众多的公众慕名前往。

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开拓了视野,并了解了一些企业的公关策划创意,同时,他们对其中的一些创意环节很感兴趣,并有意融入进去,比如小雅的手工课、以旧换新、有声绘本等,抟泥社的自制陶泥作品、陶泥培训课等环节,很多同学都表示很喜欢这样的创意,想参与实践,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带到这些活动中体验。

五、结语

我们学院现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仍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同时也缺乏对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的实证研究,以及对公共关系技术的深入研究培养,培养的学生不能真正满足专业公关公司或企业在公共关系技能方面的要求。对于公共关系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只是做了一些浅显的尝试,在实践教学中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情景教学方面还有欠缺、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等,希望在以后的课程教学中,注意方式方法,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通过夯实理论教学并加强实践教学来锻炼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公关传播、公关策划、公关危机管理等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文君.“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总第103期)

[2]温春玲.案例教学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运用[J].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4期

[3]杨清波.模式构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以公共关系学ppCa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6期

公共策划方案篇5

一是对公共政策能动吸收意识的欠缺。有的地方立法机关认为立法和公共政策分属不同的工作场域,后者主要为党政机关的工作范畴,与立法无涉,不愿对其吸收;有的则对公共政策发展的现状和规律及其与立法的关系等研究不够,疏于对其进行主动吸收。二是对公共政策中显性或者隐性的“部门利益”破除不力。部分公共政策中存在“部门利益”,既有直接利益——规定了不当甚至不合法的行政权力,如无法定依据创设行政收费等,也有间接利益——体现为重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轻行政监管,或者重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轻行政指导、行政服务。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因未建立规范化的立法吸收机制,致使政府层面的意见征求和利益表达相对充分,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主体层面的利益表达和意见征集不够充分,对公共政策中隐藏的“部门利益”破除不力,从而与法治的内在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对公共政策和地方立法两种范式的转换机制缺乏把握。表现为对两种范式的性质、特征、功能和转换的具体机制,缺乏研究和把握,致使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难于吸收或者吸收不充分。

二、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机制建构

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十分必要,但在吸收的过程中又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建构以下四个方面的吸收机制予以保障。

(一)能动吸收机制

树立能动吸收的理念。基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驱动,地方立法应当坚持把公共政策作为重要的立法资源予以开拓和吸收,使制定的法规成为行政部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社会各类利益主体的权威的行动指南。如国家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应进行工伤等级鉴定,但因对“伤情稳定”理解不一,致使工伤职工、用人单位和医院三方有时发生纠纷。广东省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职工外伤、职业病医疗终结鉴定标准(2006年)的通知》(粤劳社[2006]155号)等公共政策的实践,于2011年制定《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时,将“医疗终结鉴定标准”这一行政制度吸收为有关具体法律制度,实现了对上述三方的定分止争。建立反应—推动的联动装置。“相对于社会变迁而言,法既是反应装置又是推动装置;在这两种功能中,尽管法对社会的被动反应得到了更普遍的认知,但法对社会的积极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加强。”地方立法应当适时发挥规范、确认等顺应作用,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稳定、成熟的公共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有益经验予以固化,并在顺应基础上增强法律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弥补成文法滞后性的不足,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作用,“立法工作应当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设定价值目标去引领实践、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因此,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应当建立基于反应功能的反应—推动的联动装置。

(二)利益衡量机制

马克思强调,人们需要的对象构成了他们追求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现实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现代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从其动态视角看,利益冲突是利益关系的表现形态。博登海默指出,“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调整和调和上述种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无论是个人的利益还是社会的利益。”社会上的各种利益经由立法成为法律利益,为法律确认和保护,并具有稳定性和法定性等特征。因此,建立立法过程的利益衡量机制十分重要。在借鉴西方政治学和法学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学者将立法过程的利益衡量机制分为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两个阶段和两种机制。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张德江委员长关于“更好地发挥立法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论述,将立法过程的利益衡量机制分为利益表达、利益平衡和利益调整三个阶段和相应的三种机制:

1.利益表达机制立法中的利益表达机制,既是各类利益主体对其利益主张的充分表达和利益博弈的平台,也是利益平衡和调整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如果在立法之前所有人的主张都已得到无偏见的考虑,即使最终某一阶层的主张从属于其他阶层的主张,该选择可以从偏见或不公的指责中解脱出来。”立法中的利益表达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制度予以实现:

(1)立法公开制度立法公开包括立法信息、资料和会议三方面的公开,是专家和公众参与立法的前提。该制度要求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将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修改稿、法委的审议报告等立法文件与资料,有关立法会议的时间、地点、讨论事项及议程等内容,以及其他与立法工作有关的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以保障公众的立法知情权和监督权。

(2)立法征求意见和反馈说明制度地方立法机关应当搭建各种利益主体意见充分表达的平台,将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修改稿等,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及时整理研究,对是否采纳有关意见及其理由等情况予以说明和反馈。

(3)专家和公众参与立法制度专家参与立法制度,是指地方立法机关打造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三会”等平台,充分发挥立法专家的智力支持作用,保障科学立法。如2013年5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与五所高校合作建立了五个具有“产学研”综合功能的省级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并制定了相应的运行和管理规则,是专家参与立法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公众参与立法制度,是指地方立法机关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和方式,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包括引导公众参与规划、计划、立项、起草、审议等各个阶段的立法工作,以及立法后评估、法规清理等后续立法工作;允许公众依照规定旁听立法会议;发挥工青妇、行业协会、消委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立法的作用,增强公众参与的针对性和组织性;发掘博客、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吸引广泛人群参与立法讨论,以收集民意和集中民智。如2013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立法听证规定,特别规定了网络听证,探索了听证的新方式。

2.利益平衡机制该机制

由两个操作步骤组成:利益厘清。按照利益主体的不同,学界对利益结构的划分有“两元结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和“三元结构”(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两种主要方式。结合当前国情,本文认为,立法中的利益可划分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立法和公共政策均为利益分配机制,但立法是一种法定和权威的分配机制。现代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和多元,增加了立法中利益分配的复杂程度。为此,在利益表达机制运行的基础上,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开展立法调研等社会调查,厘清立法所需吸收的公共政策中的各类利益主体、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包括厘清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强势群体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等。利益平衡。利益的识别与厘清是立法中利益平衡的前提,而利益平衡则是立法的核心环节,其实质是立法中的价值判断和利益选择,其实现则应依据平衡原则(人权保障、统筹兼顾和效益最大化)和平衡方法(利益位阶、成本效益、利益兼顾和利益倾斜保护等)。同时,立法中的利益平衡也要受公共政策、利益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利益衡量过程中,立法者会根据公共政策的指引适时地废止一些过时的利益,确认和保障一些新生的利益,合理地调整利益格局。”

3.利益调整机制

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其独特的机制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作用于人的行为,义务以其特有的利益约束和强制功能作用于人的行为,两者有机结合并影响人们的动机,引导人们的行为。”立法对利益的调整也基于这一调整机制,即把厘清和平衡的各种利益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并归属于相应的法律主体,是在矛盾的焦点上砍一刀和对各种利益的首次分配。经由利益衡量机制所初步确立的行政部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力)和利益,体现在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等立法文件的相关规定中,并通过立法审议(主动审查机制)和表决程序予以最终的确立。

(三)主动审查机制

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了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包括审查的性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和法律监督权)、对象(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标准(越权、违法和其他不适当情形,监督法第三十条对此作了规定)、方式(被动审查和主动审查)和纠正程序(沟通说明、书面建议和撤销等)。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借鉴上述审查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立法过程中对相关公共政策的审查机制,实现立法审议制度的具体化。即地方立法机关应当将其所需吸收的公共政策经由现行立法审议程序导入立法过程,建立立法审议中的主动审查机制(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权),并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有关公共政策进行审查或者列明(国家政策等):形式审查(或者列明)方面,确立审查(或者列明)公共政策清单和吸收说明制度。根据立法法第四十八条“提出法律案,应当同时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资料”的规定,明确法规案应附相关公共政策清单及其文本和吸收说明等资料,包括立项阶段收集与整理立法资料、起草阶段制定法规草案指引和审议阶段制作立法文件时,均应附有相关公共政策清单及其文本;对地方政府提请审议的法规案,要求其在法规草案的说明中增加一个部分为“参考的公共政策”,并对吸收的情况和理据予以说明。实质审查方面,明确审查的对象、标准和重点。一是扩大审查范围。在有权审查的前提下,除立法法、监督法等法律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审查范围,还应纳入两类对象,包括行政部门制定的公共政策(目前大多由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内部备案审查)和法规草案中的授权条款(通常表述为某种情形“按省〔或市〕的有关规定执行”、“某某实施办法,由省〔或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但该规定可能具体由行政部门制定和实施,未纳入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备案审查)。二是完善审查标准。包括重申监督法规定的前两条标准,以及细化第三条标准——“主要是指不恰当、不合理、不公平,有损人民利益和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宗旨”。三是明确审点。即公共政策中已为地方立法初步吸收的部分,体现为地方性法规草案及其修改稿中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尤其是配置了权利、义务、责任的法律规则。

(四)范式转换机制

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过程,也是公共政策范式向地方立法范式转换的过程。两种范式转换的动力、基点、要件和模式,构成范式转换机制。

1.转换的动力地方立法和公共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种范式在法治内在要求上的不一致,是其转换的范式动力。其深层动因,则是社会的时代变迁推动社会问题的法治化、权威化解决,要求将公共政策转化、上升为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法律规范。

2.转换的基点建设法治国家和依法行政的时代语境,决定了法治主义(核心内涵为依法规范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形式则表现为立法和法律至上)是两种范式转换的基点。对公共政策进行吸收后的地方立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成为新的公共政策制订的“元政策”,即为其提供了法治框架。由此,实现了以法治主义为基点的地方立法与公共政策两种范式的双向转换。

3.转换的要件具体而言,公共政策的指导思想或工作原则、工作目标、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行政制度、措施、手段,以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语言等,经由地方立法这一路径,吸收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目的、工作方针、立法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具体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以及法规的结构和语言等。

如广东省于2011年制定《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时,积极探索了地方立法对公共政策的吸收。参考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政府为其配套的五个子规划等配套政策,将其中所规定或者蕴含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目标(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先行发展)、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等)和政策措施、手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五个一体化),通过立法予以了转化和吸收。包括突出了《规划纲要》的重要战略定位及指导地位,《条例》规定《规划纲要》是经国务院批准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建立了促进产业布局一体化等五个具体法律制度;重点构建了组织协调机制、争议处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法制协调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等保障规划实施的新机制;甄别、吸收上述公共政策的语言规范,将其转化为法规的“法言法语”。

4.转换的模式以法治主义为转换基点,地方立法和公共政策两者相互吸收和转化并构成双向对流模式,是两种范式的转换模式。

三、结语

公共策划方案篇6

[关键词]社会转型公共政策创新回应型政策人事档案制度

社会型态与公共政策范式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社会的秩序状况简单地把社会型态划分为常态社会和非常态社会。一般来说,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规范、社会理性、政局稳定、生活有序,非常态社会表征为制度混沌、社会病态、问题丛生、生活无序。为此,为了巩固公共权力机构的权威地位和建构良性的社会秩序,不同型态的社会类型要求不同的“宏观性”公共物品。比如,针对常态型社会所对应的相对正态的公共事务就必然需要维护型公共政策,也必然要求常规性的、程序化的公共管理;与此相反,针对非常态型社会所对应的相对病态的公共事务就必然需要回应型公共政策,也必然要求非程序化的公共管理或危机管理(见表1)。当然,这种“两分法”不是截然对立的,比如常态社会亦存在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也需要回应型政策和危机管理,且在一定的时间段比较突出,如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SaRS危机等,只不过相对于非常态社会而言它所表露的显度、频率、强度较轻较少而已。同时,我们发现一个社会并非只是“静止地”存在仅有的两种社会型态,还存在着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常态、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非常态的“过渡”型态,即通常所谓的“转型社会”。1其实,转型社会是隐含的、必需的社会型态形式,任何社会变迁都无法摆脱这一阶段。

表1不同社会型态下宏观性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社会型态公共物品常态社会非常态社会

公共事务正态、静态病态、动态

公共政策维护性回应性

公共管理常规管理危机管理

根据常态与非常态性质不同的社会型态,我们可以发现转型社会可能存在四种转换形态2,即非常态到常态的过渡类型(a类)、常态到非常态的过渡类型(B类)、常态到常态的过渡类型(C类)、非常态到非常态的过渡类型(D类)(见图1)。例如,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军阀割据到国家统一、从殖民半殖民到国家独立等弱势转换成强势、负态转换成正态就属于a类转型形态;从强大无比的封建王朝到衰败破落的殖民半殖民,从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到任人宰割、民族分裂等诸如此类强势转换成弱势、正态转换成负态就属于B类转型形态;依此类推,由一种强势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强势形态或从一种正态转换成另一种正态就属于C类转型形态,由一种弱势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弱势形态或从一种负态转换成另一种负态就属于D类转型形态。相比较而言,a、B两类属于重度转型,C、D两类属于轻度转型,它们所引发的社会振动幅度显然不一样。从四种形态来看,B、D是公众最不愿意看到和接受的,而公众经常讨论的也就是a、C两类。那么,在正常时期的转型社会通常指的就是C类,即在良好的统治秩序下社会形态从一种正态转换成另外一种正态。一般而言,这种转换形态基本上涉及体制的转轨、制度的变迁、观念的变更,而不涉及“伤筋动骨”颠覆式的政权更替,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规则”的形态变换。

非常态――――常态(a)

常态――――非常态(B)

常态―――――常态(C)

非常态―――非常态(D)

图1转型社会的不同转换形态

不同的社会型态需要不同的公共政策范式。比如,按照上述宏观性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常态社会更多地需要维护型公共政策范式,那就是根据社会公共事务的正常要求通过公共政策工具开展维护性的常规化管理;而非常态社会更多地需要回应型公共政策范式,那就是针对复杂多变的公共事务通过公共政策工具进行回应性的非程序化管理。因此,维护型政策范式与回应型政策范式是“有机社会”当中两种常见的公共政策范式。根据著名政策科学家叶海卡•德洛尔(YehezkelDror)提出的三种公共政策制定类型,即“繁荣时期的政策制定”、“严重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和“巨大灾难形势下的政策制定”,1我们也可以推导出社会共同体所存在的三种公共政策范式:顺境型政策范式、逆境型政策范式和危机型政策范式。国内学者胡宁生教授依据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对法律范式所进行的一般性划分而把公共政策范式区分为压制型政策范式、自治型政策范式、回应型政策范式三种类型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公共政策一般表现为“准法律”,重大的、稳定的、成熟的公共政策会转化成法律,因而法律范式与政策范式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致的)。德洛尔、塞尔兹尼克以及胡宁生的著述对于我们理解公共政策范式类型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思考和有用的学术支持,对转型社会的公共政策范式形态提供了适当的类型参照。但不管依据什么样的标准对公共政策范式进行解构,无论是德洛尔的“社会具体情境”,还是塞尔兹尼克的“公共治理方式”,都可回归到“维护型”与“回应型”这两种基本的范式类型当中来。

那么,转型社会的公共政策范式又如何呢?从一种常态过渡到另一种常态所谓“规则”的社会转型,与其他相对“非规则”的社会转型一样,裂痕、冲突、对抗都是在所难免的。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公共权力机构一方面通过传统公共政策范式去维系社会原有格局,另一方面又急欲寻找新的公共政策范式去弥合新出现的“缝隙”以及“非对称”的社会状况,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范式守护、范式冲突和范式叠加,所谓的“双轨制”就是这一阶段的特色产物。作者认为,转型社会的公共政策范式基本上呈现为“维护型+回应型”的所谓“双轨制”二元型政策范式。这种范式表明:(1)人们留恋既存的社会型态,希望维持原有利益格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进行风险性制度转换,因而“政策格式”表征为信息垄断、决策单一、沟通阻滞、执行刚性;(2)随着新的事物、新的情况不断地出现,旧的平衡慢慢打破,旧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此时的“政策格式”表征为主体分化、信息失衡、执行无序、效率缺失;(3)在社会“混沌”状态越来越明显的情形下,政策受益者与政策受损者分化严重,受益者既希望享有原有格局所得的既成政策利益,又希望在转型中获得更多的政策收益,因而期冀享受政策“双轨制”的“差价”好处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权力、声望等更多资源;(4)在“制度阻隔”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新型的、理性的制度秩序安排成为政策议程,由“政策断裂”走向政策均衡,突破政策双轨制“瓶颈”已经必不可少,公共政策创新成为可能,渐进式增量改革成为理想的路径选择,公共政策的回应力显得特别重要。

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困顿

对社会转型作出研究的主要集中于社会学学者,而经济学学者则偏向于从“过渡”或“转轨”来表达社会的转型1。在学者们的学术视野中,“过渡”或“转轨”的涵义基本上描述的是从一种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制度安排、从一种实践模式转变到另一种实践模式。根据经济学家科勒德克的估计,目前已有35个国家、占世界1/4的人口,被卷入了这场转轨变革中2。经济学家科尔奈(J.Kornai)对这种转轨经济的趋势作了概要性的论述,他认为转轨经济的趋势主要有市场化、私营部门的发展、宏观非均衡的再生产、一个立体的发展、民主制度的发展、民族团体的重新定义、福利提高中的不公平等七种3。科尔奈所预测和描述的这些趋势很好地说明了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其中也蕴含着社会转型中旧体制与新体制的冲突与融合,反映了转型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非静止与非均衡状况。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转的转轨,因而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形成了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市场经济过渡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这样就规定了市场化的可能性边界和一般约束条件;同时,现实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会反过来推动政策、法律和制度的一些变化。经济学学者张宇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最重要的特征和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它把市场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三重重大的社会转型浓缩在了同一个历史时代,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双重约束下推进市场化4。

由于“可能性边界”与“一般约束条件”的存在,也由于制度环境的非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在由计划模式(旧体制)转为市场模式(新体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政策困顿与制度失范,“转移性制度效益缺失”、“二元治理”、“时空错位”等现象就是例证。所谓“转移性制度效益缺失”指的是原有的公共政策与其他制度形态随着政策或制度语境的变换而遭遇“侵蚀”乃至于“失语”,比如计划时期的粮食供给制度和原有完善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同时,新的政策或制度出台刚开始由于固有阻力或动员不力等原因也使政策转移产生低效或无效,比如农村费改税政策的最初推行等等。所谓“二元治理”指的是在同一时空条件下同时使用计划与市场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公共治理模式,即如上述所言的公共政策“双轨制”二元化现象——新老结合、并行不轨,比如高等教育政策中的公费(计划内)与自费(计划外)的区别、价格政策中的“指标”(计划价)与“黑市”(市场价)的差异、开放政策中的特区与非特区的设置以及“城乡分治,一国两策”1的现状等等。所谓“时空错位”指的是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政策文本却固守不变,此所谓“语境的转换与文本的固化”现象,因而导致了公共政策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对不一致,也说明了公共政策的惰性、刚性与不适应性的事实存在,比如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等等。这里,我们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理解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是如何存在困境的。

人事档案制度最初开始于延安时期,是为了适应党对干部的考核而设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全面推广。最初的人事档案不仅是一个人的履历记录,而且还是政治生涯的体现。后来,纸质的人事档案的功能不断地放大,成为了人们出国、升学、评职称、调动、晋升、结婚、生育等方面的“人生硬件”。无可否认,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作为公共管理的载体与凭证,在计划体制时期对于国家安全、官吏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具体说来,人事档案的作用体现在:首先,人事档案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的必要手段,是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其次,人事档案是确定和澄清个人有关问题以及进行正常的政治审查的凭证;再次,人事档案是研究和撰写各类历史、传记的珍贵资料。2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弊端亦显露无疑:

第一,设置“人才壁垒”,限制了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度。一个社会真正的发展在于积极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说过“资本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人力资本也是如此。在一个人力资源还相当稀缺的国度里,过度的“人才壁垒”只能妨碍个人自由、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同时,这种“人才壁垒”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显性浪费”和“隐性浪费”,把一些适合承担某些职位的人予以排斥,将一些不适合的人去承担这些职位;把愿意承担某些职位的人予以排斥,而将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强力留住。因而,单位制下“粗工”、“窝工”、“怠工”的现象在所难免,工作效率、制度效益低下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实施“行政控制”,强化了行政的随意性,传统人事档案制度成为某些领导压人、整人的操作手段,是典型的“人治行政”。人事部门只管人不管事,在管人当中全凭主管领导的偏好进行人事鉴定,而对“单位人”的品行和工作鉴定处于极度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之中——许多人也许一辈子也不知道他的档案到底有些什么内容。把不称职者写成称职,把称职者写成不称职,更有甚者把人家档案中的“不清白”拿来说事,因此档案也被神圣化为权威的权力符号,成为操纵别人的手段。本来属于公权力领域的事情硬要变成私权力,而对于“单位人”来说便是公权力严重侵犯私权利。至于个人思想品德的记录,只能任凭领导者的“定性描述”。直到今天,如何量度思想品德仍然是一个“歌德巴赫猜想”。

第三,产生“制度交易”,致使人事档案制度进一步扭曲,本来平等的公共雇佣关系演变为金钱和权力的“角斗场”,制度外公私关系的“幕后交易”有增无减。由人事档案衍生的一系列腐败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档案成为了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必需品。一些人为了把档案从原单位调走千方百计想办法,找关系、走后门,于是本来不具商品价值的东西有了价值。而一些人利用档案作掩护,名为公共事业单位上班,实则为自己干活,同时也可以在多个单位领取薪金。这说明,仍然有许多“单位人”还把人事档案当回事,对他来说人事档案还是身份和地位的文字记录,甚至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护身符。而有的单位则根本不在乎原来的档案,承诺对引进人才重新建立人事档案,因此档案成为“鸡肋”。其实,全国已有相当多的城市明里或暗里承诺高级人才不受人事档案限制,这一方面说明人才已经成为地方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人才大战的帷幕已经徐徐拉开;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功能日益式微,有档案和无档案已经不太重要。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一项可有可无的政策或制度进行高成本维持有不有必要?

第四,制造“单位封闭”,消弱社会的整合性,妨碍着正常的社会分化。传统的人事档案制度产生于以政治出身为依据的政治身份等级体系、以城乡户籍和所有制为依据的社会身份等级体系、以平均主义为依据的单位系统内资源分配等级体系,为了维护本位利益,就必须对其他社会群体或其他社会系统进行排斥,因而人为地制造了“单位封闭”和低度化的社会流动。这种刚性化的制度隔离,加剧了单位与“单位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不信任状态;同时,也促使某些人不“唯实”(事实)、不“唯书”(真理)、只“唯上”(领导),造成了本真人格的扭曲。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差异成分越来越多,刚性的制度阻隔毫无疑问对正常的社会分化起着阻碍作用。在公共事业单位以外,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已经愈来愈高,传统的“二元人事体制结构”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越发显得与社会整体不相调和。

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文本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环境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相生相存、相互振荡,但也造成了公共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尴尬。正是因为上述一些原因和其不良影响的存在,作为原先人生“生命线”严肃而又神秘的人事档案,可在今天它的神秘性正在慢慢地打破且易于失范,具体表现为:(1)“弃档死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弃档族”有60万人,主要包括“下海”者和大中专毕业生。仅成都市人才中心代管的档案中,就有五分之一的档案成为没人要的“死档”,存放时间最长的已达15年,四川省有关部门估计,全省的人才“死档”已超过20万份。1(2)“人档脱节”。档案在原单位(体制内),工作却在单位之外(体制外),这部分人主要集中于从原单位“下海”者,他们中一部分人是“停薪留职”,一部分人是“辞职”,还有一部分人原因不明。(3)“人质档案”。一些单位为了留住人才或逼迫跳槽人员办请相关手续而扣留人事档案,因而也出现了一些档案价格相当昂贵的现象。如某高校的一位教授欲调到广东某校,原单位死活不放他的档案,后来经过百般努力才以3万元“成交”。(4)“档案克隆”。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只能有一份人事档案,如果不是因为遗失或损坏,人事档案是不能重建的。但一些地方为了吸引那些被“捆住”的高级人才采取重新“制造档案”的办法(这些地方和单位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软引进”),从而确立其劳动关系。(5)“虚假档案”。把假材料、不真实信息塞进档案或改写原始档案材料,导致坊间流传“工龄越来越早,年龄越来越小,文凭越来越高,资格越来越老”。据《湖南日报》2001年10月23日的报道:乡镇班子换届选举之时,有些干部为达到提拔的目的,在档案上弄虚作假。永州市冷水滩区委组织部对全区近3000名干部的“年龄、党龄、工龄、学历”逐一审核查实,共发现问题572处。其中年龄不符的333人次,工龄不符的160人次,党龄不符的79人次。人事档案的“尴尬”处境——犹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正在拷问着现行人事档案制度!

公共政策创新及其路径选择

公共政策要走出转型期的困境,消除“政策硬化症”2,就必须因时而变、适时创新。按照约瑟夫•熊彼特的经典定义,创新就是“实施新的组合方式”(新的商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市场以及新的组织)。1那么,作为社会创新之一的公共政策创新就是基于旧政策老化失效的情况下,寻求新的政策组合方式,选择成本小、收效快的组合路径,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从而摆脱转轨阶段的政策困境,使适应相关制度环境的、新型的公共政策回到常态社会当中来。我们从社会转型时期一般性的公共政策二元转轨演绎轨迹(见图2)当中可以发现:公共政策的“创新替代”在经过“接触渗入”、“摩擦磨合”之后已是时候。显然,旧政策(图中以黑色圆圈表示的)的退出和新政策(图中以白色圆圈表示的)的替代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旧政策的守护者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固化已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而且还可能会对新政策的实施作出种种阻碍,作为政策创新者(包括政策规划者、设计者——我们也可谓之为“政策工程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表明了公共政策创新与公共政策变迁只能选择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从而把转轨成本或创新成本降到最低,使转轨效益或创新效益发挥到最佳最大状态。由此,公共政策创新的时机、方式、策略等方面的选择就显得很有必要。

a.接触渗入B.摩擦磨合C.创新替代

图2公共政策二元转轨演绎轨迹

我们知道,在二元型双轨制公共政策范式的作用下以及公共政策出现大面积耗损的情形下,公共权力机构必须而且应当作出策略性回应,从而形成回应型公共政策创新。公共管理学者格洛威•斯塔林(GroverStarling)认为,回应(responsiveness)一词是指公共组织快速了解民众的需求,不仅“回应”民众先前表达的需求,更应洞识先机,以前瞻主动的行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民众常常批评政府行动迟缓、犹豫不决、无能为力,便指的是政府的回应力不够。2著名学者俞可平先生也认为,回应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回应性越大,善治的程度也就越高3。由此,回应型公共政策主要表现为政策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对来自政策环境及基层、民众的信息的反馈速度,对公共问题、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水平。比如,基于SaRS危机所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基于“孙志刚事件”由原来的《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而代之以《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些都是回应型公共政策在具体实践中的及时与有效表达。近几年来,中国公共政策的人性化与文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公共政策的人本性与回应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可以从艾滋病人可以结婚、取消婚检、结婚离婚无需单位介绍信、wHo针对娱乐场所的100%使用安全套试点、公务员招考中的“乙肝歧视”突破等等方面感受出来。如今,阻碍中国人才流动的带有身份歧视的户籍制度已经慢慢消融,而被认为人才流动另一大阻碍的同样也带有身份歧视的传统人事档案制度何时才能走向终结呢?又如何实现它的创新替代呢?

作者认为,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终结,新的、科学的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前台。1人事档案及其制度的公共政策创新必须沿着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法制化是人事档案制度创新的必然路径。所谓“契约化”,就是必须明确公共权力机构与公共事业单位人员的公共雇员(publicemployee)地位,取消原有的干部身份,强调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实际上,传统人事制度只规定“单位人”的义务而没有保证其权利,或是“契约短缺”或是“契约异化”,是与规范的公务员制度相违背的。建立真正的公共雇员制度,单位组织与单位成员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雇佣合同,就可以避免那种“来去自由”的混沌状态,也可避免那种把人事档案当作“人质”扣留或因人事档案滋生“寻租”(rent-seeking)的现象。雇佣合同保存于新型的人事档案之中,按人事合同办事,这样既对单位组织不构成太大损失,也对个人权利进行了有效保护。由身份走向契约,由依附走向平等,充分实现公共雇员的权利与义务对等,是制度文明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公共雇员在签订人事合同、建构业绩档案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哪些权利和义务呢?我们认为,公共雇员的权利主要包括宪法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工资决策/获得报酬权利、磋商谈判权利、申请辞职权利、要求培训权利、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权利等等;公共雇员的义务主要包括服从命令义务、保守秘密义务、限制兼职义务、保守信用义务以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等。

所谓“社会化”,就是要求围绕人事档案工作所开展的人事认定、人事争议、人事流动、档案保管等必须让渡给拟建或已有的社会中介机构——人事事务所、人才交流中心、公民文件中心等,让公共权力机构或公共事业单位与公共雇员“袖手旁观”,从而充分实现社会的“人事”和公共管理。比如,人事工作的认定与仲裁可以交给人事事务所、人才的开发与流动可以由专门的人才交流中心完成、人事档案可以由专门建立的公民文件中心保管。由此,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意义一方面在于规范人事工作、严肃人事档案内容,杜绝因人事档案产生的种种失范现象,克服现行人事档案制度所出现的“既无法把人往坏里写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把人往好里写的问题”,使人事档案制度走向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节约各种社会成本,减少各个单位琐碎的、复杂的“人事臃肿”,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其本职工作。当然,其社会化的意义还在于打破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的限制,推动人力资源由“单位所有”转变为“社会所有”。

所谓“电子化”,就是要求把原先的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通过电子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从实际情况来看,沿用几十年的人事档案具有偏重静态性资料描述、注重历史性和过去时的记录、不具公共性和共享性、不能动态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等缺陷,这样的人事档案在市场经济当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甚至是阻碍的,因而它不具备市场经济价值。正是因为纸质型人事档案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不充分、形式上的非公共性与易作假性,导致个人信用体系非健全化、个人身份过分政治化、档案内容的神秘化、操作的非正当化。加之,纸质型人事档案传递过程中的人为性,也可能导致因磨损而毁坏乃至个人信息失真的现象。徜若实行人事档案的电子化,借鉴发达国家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制度,让每一个公民有一个类似于身份证的社会安全号码,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由社会中介的联合征信系统把每个人的财产收入状况、婚姻家庭状况、居住就业状况、职务业绩状况、教育背景信息、债务债权信息等采集并反映出来,就可以避免目前人事档案所存在的制度困境。因此,人事档案电子化的意义就在于采信真实、规范管理、节约成本、减少风险、建构信用。

所谓“法制化”,就是必须按照宪法及《公务员法》、《劳动法》、《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档案管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作为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公民基于人事档案的有条件的知情权、话语权是必需的,公权力不能过多地妨碍和压制私权利。而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却从一定程度上讲妨碍了公民的有限知情权,绝大多数人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人事档案里面到底有哪些内容,也不知道档案里面是否塞了“黑材料”,况且法律对违反人事档案管理的现象也没有明细的监督和惩戒制度,因而人事档案撰写也就轻易地成了“领导们”的专有权力和身份象征了。因此,人事档案及其管理必须遵循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充分维护公民的尊严、人格和权利。个人与组织在缔结工作合约时,一定要遵循《劳动法》,严格按照《劳动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对组织与个人的权利进行维护,对违反劳动权利的现象进行处置。目前,为了健全公务员制度、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法》呼之欲出,公务员管理正在慢慢地纳入法制轨道,这是令人可喜的成果。同时,人事档案的使用和管理也必须强调不能泄露国家机密、组织机密(特别是商务机密),必须遵守《保密法》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

现行人事档案制度的创新路径反映了公共政策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系统性,它需要充分考量创新的边界与约束条件,必须考虑创新的技术与质量要求,必须衡量创新的成本与效益比较。因此,公共政策创新的回应性已经成为社会转型增量函数中的重要变量,公共政策创新也成为了转轨政治当中的必要因素和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肖梦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傅华:“聚焦人事档案”,《中国档案》2003年第4期;

陈潭:“传统人事档案制度走向终结”,《南方周末》2004-02-26;

陈潭等:《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基于理论的与实证的视角》,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胡宁生:“体制转轨阶段公共政策创新特点分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王法雄:《人事档案管理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吕炜:《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陆学艺、景天魁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公共策划方案篇7

1.作为一门独立体系的专业课程,它有自己一整套的内容体系。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完成一整套理论的讲授又要保证实训的效果,显然无法做到。这也是多年来秘书学专业公关课的一个严重问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把知识讲授精简化,增加实训的内容,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臵秘书工作所需要的庆典、宴请、参观等公关专题活动策划,演讲、秘书礼仪、求职礼仪、新闻、公关调研、危机事件处理、新闻稿件和活动文案的撰写等实践教学内容,并安排相应内容的实训教学和社会实践项目,以验证、巩固所学公关知识,培养学生沟通协调、活动策划与应对危机事件等实际公关能力。

2.增加公关策划实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关策划能力。长期以来秘书学专业公共关系课程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我们普遍认为秘书需要协调沟通、接待等公关能力,至于公关策划是公关部门的工作。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办公室工作包括调查、新闻、庆典、参观等专题活动策划与组织,所以,公关策划能力是秘书应该必备的能力之一。另一方面,秘书学专业虽然开设了基础写作和应用文写作,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公关策划文案是一种有别于一般文书的文种,有它自身的特点。再者,公关文案不光是写作能力具备就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写作者具备一定的公关活动策划的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公关策划知识、视野与能力的秘书才能将领导头脑中组织战略性策划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形成公关文案。所以,公共关系学课程要增加策划实训的内容,加大策划能力培养的力度。完成专业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组织对学生实际公关工作能力的需求。

二、结合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多采用教师讲授,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没有实践机会而只能纸上谈兵。所以,公关课程实践教学应该采取多种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公关技能。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闻名世界的美国商学院培养学生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特别适合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它是通过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场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精选案例。根据秘书学专业的特点和公关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案例,形成案例库。搜集的渠道有报纸、电视、网络、书籍等。搜集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提前布臵成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案例,并在课上进行交流;二是采取多种具体操作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先讲理论,再讲案例,最后再重申理论。其次,先讲案例,学生分析案例,引出理论,教师总结。第三,把案例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看教材上的理论,再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每组同学展示本组分析结果,最后教师总结理论。总之,课堂分析案例时不但要接受理论的指导,按照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实际操作,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总结经验,进行必要的理论提升。

2.场景模拟法。场景模拟法是一种学生互动,学生参与性极强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新闻会、庆典仪式、危机公关等内容的实践教学。在当今这个危机频发的时代,秘书陪同并协助领导进行危机公关是办公室中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任务,所以,危机公关成为秘书学专业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具体操作方法:首先要预设一个危机场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策划应对危机的公关文案。然后,各组分别在课堂上以课件形式进行展示,全班评出最好的一个方案。按着这个方案进行演练,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实训使学生在活动进行中掌握了公关实践技能,提高了策划运筹、沟通协调、组织交往、语言表达、灵活应对、机智创新等公关能力。

3.网络互动法。网络互动法是利用公共邮箱和QQ群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设臵公共邮箱和QQ群。教师可以把下次课上要讲的案例提前放在其中,供大家预习,还可以贴上最新发生的案例。学生也可以往上贴一些公关案例,特别是新近发生的公关事件,还可以在上面对案例进行评析,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补充,不但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4.实地观摩法。实地观摩法是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关注近期一些组织的专题公关活动,要求学生实地观看、观察、记录活动全程。这种方法作为课堂方法的补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他们的活动策划和组织实施能力。如我院百年校庆和承办河北省第十七届大运会期间,我就布臵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学校组织了哪些活动、活动期间企业搞了哪些赞助活动、最后媒体关于此次活动的报道情况如何等问题。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实地观看。结果学生参与积极踊跃,他们不但实地观看而且还用相机拍下很多活动资料,搜集了一些文字和影像资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开辟多种实践渠道,全方位搭建公关实践教学平台

1.建立完备的秘书公关实训室。实训是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渠道。通过实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严谨的态度,使理论与实践得以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学校应该重视实训室的建设,有计划地加大对实训室的投入。包括教室、电脑、桌椅等实训设施的配臵,以保证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

2.合理设臵校内实习岗位。为了满足公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该课程阶段性实习创造更加方便的条件,要在校内设立实习岗位。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校内的办公室、宣传部等公关部门,以及学生活动举办比较多的部门如学生处等设立学生实习岗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岗实习。如学校的学生处和本系每年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节日的纪念活动。要大胆让实习学生参与公关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他们作为秘书的组织能力,从事秘书部门公关工作所需的公关活动策划能力。

公共策划方案篇8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11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061-05

〔abstract〕inthefaceofthecitypubliccrisiswhichoccursfrequently,theproblemsoftheshortageofstructuredresearchdataareincreasinglyprominent.thedevelopmentofbigdataprovidednewopportunitiesforthestudyofcitycrisiscasebase.thispaperexpoundedtheconnotationandthoughtpatternsofthebigdataandthefactualresearchbasedonthebigdatatechnology,andthepaperconstructedthefunctionaldesign,systemsarchitectureandsystemimplementationofcitycrisiscasebasebasedonthebigdata.theinnovationofthepaperwasthatrelevantthinking,overallthinking,fault-tolerantthinkingandintelligencethinkingofbigdatawasintroducedintotheconstructionofthecasebase,fillinginthecoordinationworkofthefunctionsofthecasebase.

〔Keywords〕bigdata;citypubliccrisis;casebase

城市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已经进展多年,有关专家和学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Birch和Guth把危机管理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等3个阶段,并且分别论述了3个阶段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1]。RobertHeath提出了危机管理的4R模型,并将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过程分为减弱、就绪、响应、恢复等4个阶段,提出了不同阶段的风险管理理论[2]。王传清、毕强提出了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等[3]。

然而,人、机、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引发了公共危机案例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模式的高度复杂化,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4-5]。仅仅依靠传统案例处理模式、联动处理模式等是无法完全支撑公共危机管理的问题的。由于大数据隐含着巨大的社会、经济、科研价值,已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6-7]。城市公共危机事件中多形态、多信源、高冲突的危机数据可能与大数据的特征相吻合,在构建数据库、系统模型等方面尝试融入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可能会为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的建设和应用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公共危机的管理问题提供相关理论借鉴和经验尝试。

1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城市公共危机案例管理系统、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尚比较弱,相关文献也仅限于相关模型的构建、数据挖掘模式的构建、关键技术的支撑等。实体研究方面例如兰州大学共危机信息管理研究团队组织研发的《中国公共危机事件案例知识库》[8],该系统收集了2007年以来我国发生的四级以上关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以及网络舆情的突发公共事件案例等。北京天演融智软件公司研发的《中国危机事件与管理案例库》[9],该系统为各类型组织提供一个学习型的集成化危机预警与辅助决策支持平台。但是系统模式、功能模块的构建还需引入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3V定义[10],即大数据的特点可以总结为3个V: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面向大数据的思维是多维的,研究者所关注的点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大数据思维主要有定量思维、总体思维、容错思维、相关思维、智能思维、实验思维等[11]。

大数据在城市应用领域有着迅速的发展,目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研究机构有: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智慧城市理论研究与技术攻关、时空间行为大数据研究及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应用[12];龙瀛博士创建了北京城市实验室BCL,BCL是致力于采用多学科结合的定量方法进行城市研究的非官方学术研究网络[1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了可持续智慧城市实验室SU-SmaRtCitYLaB,SSCL是一个以集成数据与原创研究为依托的城市研究与规划设计机构[14];北京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了北京西城―清华同衡城市数据实验室UDL等[15]。网站也开始重视大数据和城市应用研究领域,例如城市数据派UDparty[16];城市规划云平台CitYiF等[17]。

目前在城市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大数据思维模式下的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建设尚比较弱,在建设中引入大数据思维,构建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尝试突破传统思维造成的信息壁垒,利用大数据所集成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利用大数据定量分析、智能判断等优势,实现对城市公共危机案例管理的智能化、大数据化等具有深刻的意义。

2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功能设计

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据相关案例库的用户需求,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大数据视域下的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系统。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系统的总体框架由危机案例数据获取模块、危机案例大数据处理模块、危机案例检索与决策支持模块3个功能模块和案例库、工具库、规则库等相关数据库构成。功能模块和功能数据库协同工作,实现危机案例库系统的设计功能。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21危机案例数据获取模块

城市危机案例信息采集是整个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建设的基础,也是案例分析及大数据处理的前提和条件。传统数据分析我们主要使用样本分析法,这是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无法获取全部数据的无奈选择。舍恩伯格认为:“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18]为了实现大数据的总体数据思想,模块中设置城市数据信息采集、危机案例数据采集、城市危机案例采集引擎等功能项,这一功能主要由人机交互共同实现。

城市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大系统,案例库中城市数据信息的采集不是简单的信息任务上传,采集的数据也不都是结构化的数据,很多数据信息是动态的、隐性的,分析城市危机案例,首先要把城市的全部基本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存储,这是研究城市公共危机案例的基础。城市数据信息采集功能项需要在大数据的总体思维下把城市的基本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并存储,这部分主要由人工采集存储。

在现实社会中,危机一般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19]。城市危机不但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高度不确定性等危机的一般特性,而且还具有突发性与紧急性并存、公共性与灾难性并存、共振性与复杂性并存、不确定性与时间的有限性并存等特点[20]。危机案例数据采集功能项需要在大数据的总体思维下把城市公共危机事件数据进行全方位采集并存储,重点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数据的采集,这部分主要由人工采集和计算机智能采集存储。

由于大数据的量大,案例库设置城市危机案例采集引擎。该采集引擎注重信息源及其内容的全面性,数据来源包括各大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采集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采集引擎借鉴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代替人工智能采集城市公共危机事件,重点采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事件数据、隐性危机信息数据、价值密度低数据等,强调采集数据的完整性。

危机案例数据获取模块经3个功能项获取大量数据后,经过数据集成形成最初的危机案例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大量数据的聚集地,没有经过系统处理和加工,交由危机案图1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系统结构图

例大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22危机案例大数据处理模块

由于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发生了重大转变,处理数据的流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大数据普遍适用的处理流程分为采集、导入和预处理、统计和分析、数据挖掘四部分。危机案例库可以借鉴大数据处理数据的流程和大数据思维设置大数据处理模块。

经过危机案例数据获取模块集成的数据导入到分布式案例存储集群,经过专业化信息工具处理进行简单的数据清洗和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及计算集群对存储于存储集群的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分类汇总等,形成具备一定功能形态的城市危机案例库。例如把非城市公共危机范畴的数据进行筛除,对自然灾害危机、意外事故危机、公共卫生危机、社会安全危机等案例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等。

由于危机案例库更多的要体现大数据思维,更重要的在功能上还要体现智能化,所以要进一步应用大数据视域下的核心思想,引入大数据的关联思维、容错思维及智能思维对城市危机案例库进行深层次地数据挖掘。与简单的数据清洗和分析分类不同,数据挖掘在过程上具有发散性,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法的计算,为了更好地满足高级别数据分析的需求。

221关联数据挖掘

在小数据时代,人们常常关注城市公共危机案例的因果关系,试图通过有限样本案例来分析总结其中的内在机理,但是这些有限的危机案例样本数据不能很好地、全面地反映出案例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危机案例之间的隐性关系,获得更多隐性数据的显性化,利用显性化的数据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数据获取和数据预测,从而进行更加准确的决策推理。在大数据处理模块引入关联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案例库用户检索案例、检索决策、进行决策推理、向用户推送信息等。

222容错数据挖掘

由于小数据时代人们获取的危机案例样本量比较少,所以比较注重危机案例数据的结构化和精确化。舍恩伯格指出:“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的。如果不接受混乱,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都无法利用,只有接受不精确性,我们才能打开一扇从未涉足的世界的窗户”[16]在大数据背景下,引入容错思维,适当忽略一定层面上的精确性,接受一定程度的错误和混杂,可能在数据的宏观层面获得更多隐性数据的显性化,帮助决策者进行数据获取和数据预测等。在大数据处理模块引入容错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案例库用户进行决策推理、向用户推送信息等。

223智能数据挖掘

大数据时代要求数据库处理数据从线性等简单的思维向智能思维转化,这是大数据处理的显著特征和核心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引入智能思维,可以对城市公共危机案例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智能判断、科学预测等。大数据处理模块引入智能挖掘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撑危机案例库的数据处理功能,为各项功能的协调运行提供智能化支撑。

在关联挖掘、容错挖掘、智能挖掘等相关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支撑下,对城市危机案例库进行大数据处理形成城市危机智能案例库。该库可以有效支撑案例库用户的案例检索、决策检索、决策推理等功能。

23危机案例检索与决策支持模块

危机案例检索与决策支持模块主要实现用户的检索需求与决策推理需求。由城市危机智能案例库中的案例数据库、决策数据库、决策推理模块等构成。数据库和功能模块协同工作,实现用户检索与决策推理的设计功能。由智能决策推理形成的新决策方案充实到决策数据库中。用户的检索效果与决策推理效果反馈到案例库的数据获取模块与大数据处理模块。

3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系统实现

基于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的功能设计,结合大数据技术,给出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的系统实现。

31案例库的系统架构

在构建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系统功能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案例库的系统架构,其核心部分如图2所示。图2城市危机案例库的系统架构图

案例库系统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器,实现对各类数据库、系统、第三方应用的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案例库系统对采集的案例数据进行清洗、抽取、处理等操作,生成案例数据索引;案例库系统是通过分布式系统建立数据仓库,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数据挖掘功能;数据服务层为其上的数据应用层提供各类数据接口。用户权限系统可以从数据的各个层面进行嵌入。

32案例库系统的交互环境

在案例库系统功能、系统架构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案例库系统的交互环境案例库交互环境中的案例检索的部分功能实现如图3所示。

在案例检索交互界面中,设置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等功能。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检索界面的左侧,设置危机属性、危机描述、利益相关、案例分析等功能链接。以“2015年8月12日天津大爆炸”为例,危机属性包括天津爆炸的时间、地点、主要影响、危机领域、危机类型、所属行业、危害程度等各项数据;危机描述包括天津爆炸案例的前兆、紧急、持续、结果等阶段的具体数据描述;利益相关主要是指危机利益相关者数据分析等;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危机案例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后进行处理结果的展示,包括案例数据对比分析、案例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宏观指导、数据智能判断等,例如港炸案例数据分析、图3案例检索交互测试界面

化学品爆炸案例数据分析、智能爆炸案例数据统计等。

4总结和展望

本研究依据案例库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城市公共危机案例库的功能结构和系统实现,在案例库中嵌入了大数据思维,从技术实现和功能需求上为城市危机管理的减缓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但是系统实现方面还有很多挑战,例如如何在这些数据库之间进行负载均衡、如何实现大数据的智能算法等问题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功能模块的系统性、精确性、效用性等;工作流程的逻辑性、系统性、规则性等;案例库系统实现的稳定性、实用性、创新性等。

参考文献

[1]张岩.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演化和调控机制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2]HenthR.危机管理[m].王成,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8-21.

[3]王传清,毕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2,(9)31-36.

[4]李国杰.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8(9):8-15.

[5]Jamesmanyika,michaelChui,BradBrownetal.BigData:thenextFrontierforinnovation,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Z].mcKinseyGlobalinstitute,2011.

[6]Divyakantagrawal,philipBernstein,elisaBertinoetal.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withBigData[eB/oL].CyberCentertechnicalReports,February,2012.http:∥docs.lib.purdue.edu/cctech/1.

[7]pattern-BasedStrategy:GettingValuefromBigData[Z].GartnerGrouppressRelease,2011.

[8]兰州大学.中国公共危机事件案例知识库[eB].http:∥/.

[9]麦尼哲中国危机管理资源网[eB].http:∥.cn/index.aspx.

[10]Grobelnik,m..Big-dataComputing:CreatingRevolutionaryBreakthroughsinCommerce,Science,andSociety[R/oL].http:∥/eswc2012grobelnik-big-data/,2012-01-02.

[11]张义祯.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n].学习时报,2015-01-26.

[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eB].http:∥/intro/info-5000.shtml.

[13]BeijingCityLab[eB].http:∥/.

[14]可持续智慧城市实验室(SSCL)[eB].http:∥116.236.160.182:1310/SmartCity/SuSmart/lab/FirstpageCn.

[15]清华同衡城市数据实验室UDL[eB].http:∥/.

[16]城市数据派UDparty[eB].http:∥/

[17]城市规划云平台[eB].http:∥/.

[18]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01-01.

公共策划方案篇9

(一)公共关系学引入教学实践社会工作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他们是一定社会组织的代言人,要与特定的社会公众进行交往和沟通,其工作具有明显的公关性和实务性,因此公共关系学在社会工作专业中不可或缺。许多研究公共关系学的学者提出,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研究表明,公关意识是一种现代经营管理思想、观念和原则,是一种综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公共关系意识能使人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因此,具备公关意识和公关能力的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能力。公共关系课的实践性极强,所以实践教学至关重要。在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吴倩和明在其文章中提到了六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语言艺术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电化教学法,它们都强调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自主参与、多种方式教学的重要性。丁光梅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身教与言传相结合”阐述了公关实践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潘彦维在其文章中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等公共关系实践性教学的好处。

(二)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工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实行同步实习。学生进入实习机构后,每周前两天在学生上课期间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针对实习计划讲述相关公共关系理论;周三到周五的实习期间,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在实习现场利用电话、电邮等形式进行指导,并同步在课堂进行讨论讲解。

1.根据同步实习进程和相关作业,课堂教学主要内容:公共关系概述及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目的是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逐渐适应以后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公共关系人员和机构,设计情景模拟,进行案例分析。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成功的案例分析和答辩,如怎样把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分析中,以及案例分析中要注意的事项等。进入实习机构后,学生在服务案主时,会自然进入角色,快速适应机构工作。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和公关评估。我们在并行实习中设计了学生参与组织和策划实习机构的大型活动环节,让学生根据各自实习机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定某个主题策划一次活动,按照公关四步工作法进行。公共关系传播与沟通。让学生们选定一个主题策划一场新闻会,围绕主题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新闻会的策划书和组织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表演,最后完成评估报告。整个过程当中,既锻炼组织策划能力,还能提升组员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危机管理。利用网络收集近年来与专业相关的典型案例,运用公共关系的知识与原理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处理危机事件的一般程序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具备危机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出解决危机的初步思路。公共关系实务。举办各种活动,如与社工专业相关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活动、校园活动等等。

2.实施过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对每个知识点,从公共关系案例讲起;将案例进行提炼,概括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及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的进入理论知识学习。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要注意讲重点、讲难点、讲知识结构,而且理论知识讲授要想着为实践活动做铺垫。针对性的作业讨论、案例答辩,策划活动和角色扮演。首先,理论讲授后布置复习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要有开拓性,除了课上的知识外,还要有引申的实践性较强与社工专业联系紧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课上知识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引申内容要求合作完成,最后老师批阅后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质疑和思辩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感知、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其次,除了作业之外,要布置相关的案例,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高。在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即按照老师督导小组组成,每组6~7人左右。小组是固定的,案例分析报告将以小组为单位呈交。每位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报告撰写及有关的资料收集、方案讨论和课堂宣讲等工作。再次,设定和社工专业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基本划定每个督导小组为一组。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案例或情境要有两个小组参与,因为不同组别人员不同、思维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会不同。分析方法的思路多样性,可以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案例的分析没有统一的方法或标准,没有规范性的东西,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往往比结论本身更重要。同时,在案例分析时,要营造一种轻松、活泼、开放的氛围,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地归纳、整理、分析,逐步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是答辩环节。学生要对报告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有演示风度、组员合作、逻辑清晰度、语言表达能力、生动、沟通、问题回答和总的感觉等八个方面,然后老师给出报告和演示成绩。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说服、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延伸所掌握的知识,在并行实习中具体应用。让学生领会知识,也就是把学生通过听课、作业讨论、案例答辩、角色扮演和策划活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延伸,使学生在实习机构实习时领悟所学知识,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行实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达到了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公共关系学的精华所在。

二、公共关系学课程效果评估

通过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追踪观察及调查,我们发现,把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在同步实习过程中,能使实习效果得到很大改观。学生很喜欢同步实习前公共关系内容的讲解和演示,活动参与度高,师生常有互动,讨论氛围热烈。从实习作业反馈的信息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公共关系的能力与技巧,策划社区活动详细,小组活动有创意,个案访谈公关沟通协调比较专业。许多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在个人成长和专业知识上都有所收获。我们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效果评估方法主要是比较试验法:选取一个小组及其他学校同专业实习学生进行比较试验。我院小组人数共计7人,实习期的主要工作是社工;比较组的学生也是7人,实习期的主要工作也是社工。两组人数相同,所在实习单位、实习职务大致相同,因此排除了不同机构评判标准不同、实习要求不同等主观性因素,以期评价结果达到最可信。通过比较试验法发现,把公共关系学的知识引用到学生同步实习中,尤其在人际关系处理这一点,实习机构对学生的评价明显提高。往年,实习机构对我们某些社工专业学生评价是沟通协调能力欠缺,说话办事能力不足,策划组织项目或会议时无从下手等等。2014年我院小组的实习机构评定表以及学生自己的阐述状况,实习机构负责人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同时,通过实习过程中的追踪观察以及后期访谈两个督导小组(不同的督导老师)之间的比较发现,我们组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组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实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小组同学更好地合作完成实习任务和调整与机构的关系。根据同学们的集中反映,普遍认为:

1.公共关系学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各种关系。公共关系学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最主要的是人际沟通。社会工作面向的服务对象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包括儿童、老人)以及社会工作者服务的机构和服务对象所处的机构,都是与人打交道;公共关系的运用也存在于小组中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够进行资源共享,团体合作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2.公共关系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实习期间同学们的心态有了明显改变,从语言表达、礼仪等方面逐步完善了自己。

3.公共关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由于平时的公关训练,设计一些情景模拟,包括危机公关等,学生们在实习期间遇到突发状况时比较冷静,反应也比较快。

4.公共关系的客观存在,覆盖面广。公共关系更多的是隐性作用,在公关实务中到处都能感觉到它的作用。接受过训练的同学把公共关系学知识与同步实习相结合,实习时显得比其他人更得心应手,感受也更加深刻。

5.公共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很重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中的感悟可以带到实习工作中。同样,在同步实习中加入公共关系学的教学,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理论知识,印象深刻。在同步实习期间,我们对教学实际效果做了追踪调查。在公共关系学与社会工作是否有关系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关系;在并行实习中,大部分同学愿意接受公共关系训练;在学习公共关系学对大三的并行实习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帮助或有潜在帮助。很多同学表示支持和喜欢课堂情景模拟教学及课堂案例教学,对课堂角色扮演及课后学生分组活动表示支持;还有同学希望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践。在了解并行实习中实习单位对学生有什么公关能力的要求时,同学普遍认可的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及谈判的能力、公关交际能力、善于公关调查策划和能够组织大型公共关系活动。在我院并行实习中,学生们认为公共关系可以帮助他们在实习单位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可以帮助他们更流畅地与服务对象沟通;可以帮助他们组织协调大型公共关系的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也有同学认为同步实习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征求对公共关系学教学方式意见中,有学生希望增加课堂的师生互动,增加课堂实践活动;有学生希望考核方式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们写下对公共关系学教学方式的喜欢之处在于:课堂氛围比传统课堂更加轻松、快乐、平等,让人更加有安全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增强与同学的沟通,收获实际操作的能力;体验式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感悟道理、学习知识和专业技巧。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注重课堂的实践和反馈,也使学生获益良多。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改进的建议:有学生提到课堂教学应当教学相长,要能够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对每一位同学给予关注;教师要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总结与提升;教学活动设计上,从学生与专业结合的特点出发,注重社会实践性。

三、公共关系学课程中教师思考

这次公共关系学在同步实习中实践性教学的尝试,不论是追踪观察还是后期调查,学生反映出来的不同感受和收获很多,需要我们在今后公共关系学教学中思考:

1.此次教改的有利之处是教师督导一个小组,在同步实习过程中给予关注、指导。由于教师对各方面情况都比较了解,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教师面对的成员是一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可以对每个学生关注到位,如果换成大课后是否还能像这样小规模教学效果一样好值得思考。

2.无论是从本组学生收获的反应,还是从其他组学生需求的反应,我们认为公共关系学可以给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带来收益。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公共关系的学习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更有效的经验,能够让他们比较从容地与同事配合、与机构相处、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经过公共关系教育的学生,能够比较独立地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尤其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学生能够冷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3.实践性的教学比较适合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从评估效果看,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实践性的教学,不仅能够让他们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要点,还能激发他们对公共关系学学习的热情。单纯的理论式教学不仅让学生难以理解,而且让学生感觉课堂学习乏味枯燥。在此次同步实习督导中加入的情景模拟等实践性教学方案,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从被动听课变成了主动吸取。

公共策划方案篇1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glhbaker”为你整理了这篇规划土地监察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在大鹏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和市规划土地监察局的大力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家依法行政的工作总要求,按照市、新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严查严控违法建设1+2文件决定,依法严查严控各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认真开展临时建筑、临时用地审批工作,着力提升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取得积极成效。

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责。一是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全年严格审查临时建筑、临时用地审批申请42宗,其中予以许可19宗,不予许可8宗;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已实现线上全过程办理,全部向社会公布并按标准实施。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持续保持查违高压态势开展重点区域风险隐患排查,共查处规划土地监察案件17宗。三是持续推进违建消化减存。截至2020年12月31日,拆除消化违建面积56.21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年度任务152.12%,排名全市第一。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加快制度供给促发展惠民生。聚焦存量违建优化利用等民生领域和发展重点,制定出台《大鹏新区公共配套类历史遗留建筑核减工作方案》《大鹏新区原村民“一户一栋”住宅类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核减工作方案》等系列规章文件,以鹏城社区为试点,对满足“一户一栋”指标建设的历史遗留建筑,严格核实、迅速核减,助力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有序推进。二是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梳理全局规范性制度文件2件。

(三)提升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一是健全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修订完善《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自行采购管理办法》《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合同管理制度》《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项目及物资采购验收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程序。二是积极推进民主决策建设。凡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决策作出前,均有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建议,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可行。三是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2020年以来,局法律顾问共出具法律意见10份,审查合同34份,另就“华大基因农业研究院涉嫌违法破坏基本农田”“深圳市渔农居实业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占用国有土地”等重大案件出具案件处置建议。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制定《深圳市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行政执法公示信息内部审核和管理制度》,按要求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开事前和事后执法信息、年度行政执法数据。二是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修编《深圳市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现场执法记录设备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制度》《大鹏新区违法建筑拆除工作指引》《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扣押财物规范指引》,为全过程行政执法活动提供基本遵循。三是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修订完善《深圳市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案件审查会议工作规则》,依法召开集体讨论会议7次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查,由参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最后讨论形成案件处理意见。四是加强案卷评查工作。定期对各办事处规划土地监察队开展案卷评查,严格依据《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工作指引和评分细则》进行检查修正,确保在事实认定方面证据齐全、适用法律方面准确无误、遵循法定程序无瑕疵、案卷制作及装订方面规范整洁。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完善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设立工作窗口、责任到人等方式,建立健全涉土矛盾纠纷行政调解衔接机制,变上访为下访,尽力化解群众矛盾。二是加强信访线索案件办理。2020年共受理信访转办案件33宗,办结率100%,其中确认违法11宗。三是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结合“全国土地日”“12.4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场,现场发放宣传册页,大力普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提出诉求,促进凝聚法治统一思想认识。四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发办事流程简章,有效解决企业及群众办事难、办事繁等问题;在新区政府网站实时公开部门政务信息190篇,财政预决算不断完善公开程序、标准、要求。

(六)加强依法行政组织保障和机制落实。一是成立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制发《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主办较大规模法治教育培训4场,培训新区规划土地监察机构职工干部110人次,带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开展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完成学法考试网、法制教育网、学法新干线等线上法制培训,考试通过率100%;建立座谈讲法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局长办公会、“三会一课”等载体,由法制科宣讲本系统的重要法律法规,由党支部副书记赵靓同志作《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讲座。三是开展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组织本系统执法人员轮流参加庭审旁听8场次,其中新区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干部参与旁听1场次,通过以案释法,促进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七)党政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二是带头学习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民法典“大学习、广宣传、促实施”活动,带头宣读学习民法典,积极营造全局上下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浓厚氛围。三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积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及时答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2020年,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0宗,行政诉讼案件3宗,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率100%,暂无一宗败诉,另因行政执法案件引起的民事诉讼2宗。四是自觉接受检察监督。2020年,积极配合市委巡察组“回头看”工作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到期回复率100%,涉及事项基本整改完成。

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发挥群众监督举报作用不强。未建立健全对举报人的人身保障、奖励等制度,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基层法治力量薄弱。基层执法力量配备不充足,影响了执法效率;基层执法队伍聘用驻队律师或法律顾问流动率高,工作成效难以保证。三是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仍需改善。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成效缺乏顶层设计,建设“多规合一”图形系统、建设“互联网+监管”平台等工作有待进一步推动。

二、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健全文件修订机制。实施对接最新政策法律法规,推动实施部门日常评估清理,对滞后或已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主动及时启动立改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