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6:46:32

科研的特点篇1

   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简称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科研的特点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训练学;研究发展

针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口号的提出,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体育的宣传力度,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据调查,现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整个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学更注重体育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重视体育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但缺乏专业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最后,体育训练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训练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整个体育训练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培养出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丰富,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寻求。

1.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1.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内容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在2003年提出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但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传统理论对体育教学指导和运动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它与体育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它更注重体育训练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精神培养,更是体育科学的精髓。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教育学学科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重视,也注重运动实践训练,研究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而去发掘训练和运动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实践的体育教育学科,在社会的应用中非常实用。

1.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最初出现的时候,被定义针对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学科,换句话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含:“体育”、“教育”以及“训练”,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是体育学、教育学与运动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学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吸收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实际、更全面、更明显。高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项目、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的方向的学科,体育学非常注重体育的推广,完善体育科学体系,优化体育学科结构。综合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更侧重于教育学。通过体育等手段达到学生教育组织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专业课程指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具体内容就是把体育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规律运用到体育训练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偏好,设置适当的训练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运动,以此达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高校体育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包含体育的本质。

2.中国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发展趋势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中国的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获取成功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观众回顾了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更提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从“精英”向“大众”转变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体育教育训练的机制、体育训练具体办法以及体育部门组织形式的改革。世界首号体育强国———美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学生获得。这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战略调整中,需要为高校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服务和发展模式的一些学科,改变其服务功能是体育教育训练的主体。传统来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总体是为培养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人员提供服务。但是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将往辅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向靠拢。纵观世界上的一些体育强国,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在高校中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主要是为了本国或者本校运动员服务,这些专业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春田学院以及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它们都发挥了本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势,充分地为竞技体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随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型,中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从以前的单一培养体育训练员逐步转变体育科学和技术支持。体育教育与训练课程在转化过程中,首先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表现,实现生产的同时。运用体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学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平台,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把体育训练学和教育学联系到一起。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科学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学科的综合化性越来越强。这种大环境对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自身优化和社会环境需求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与心理学、生物学等其它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它的研究发展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其包含内容非常广泛,是其他体育教育学科不能比拟的。在中国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与国际紧密交流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必须要扩大自己覆盖的领域。综合延展的方法是强化学科竞争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对于本来就是综合其他学科而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进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学科综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强化关于生源选拔制度研究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在各高校均积极扩招的环境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则需要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冷静面对扩招问题,学校在对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就业需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制定相应招生计划,真正做到重质不重量。同时学校在关于学生入学选拔过程中,也需要提高选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是我国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选标准,那么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及就业。在目前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重文轻武问题,则需要结合考生及社会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选拔力度,在进行生源选拔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选拔,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免出现“纸上谈兵”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实践能力中,运动技能则最重要,属于基础技能,不管是教学还是健身均属于是技能知识经验的传授,强化训练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均能够促进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所以在生源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均具有真才实学。同时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也能够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招生考试制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真正做好学生质量控制,选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突出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2.4强化培训方案研究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能够为国家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则需要对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出现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合理提高选修课课程数量,以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更大自由度,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大一些实践课程或实践培训课程,以促进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增加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程,同时也需要基于专业训练课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技术和比赛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技术训练课程,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其中需要加大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3.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社会的潮流,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我国高校体育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培养方向以及学科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所以要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化,进而推动中国的体育事业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才华.河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李连伟.2003-2007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程庆山.上海市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四项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科研的特点篇3

关键词:篮球运动供能特点科学训练

1.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篮球科技工作者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对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和科学训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的来说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供能的关系

现代篮球运动具有复杂多变的技术系统,对抗强烈、攻守转换极快的特点,它是在长时间、多间歇、大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完成技术动作。因此,根据篮球运动的不同状态和运动强度,其供能特点也是不相同的。能量代谢是我们进行科学训练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

1.2三种供能系统的关系和特点

此表数据来源于刘志国的《对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和科学训练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二期,21卷。

篮球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不同程度地依靠三种供能系统的参与。在不同的项目中,由于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技术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三种供能系统所占的供能比例也不同。每个功能系统再合成atp的比例与进行运动的项目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项目能量供应途径以及各能量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连续统一体,简称为“能量连续统一体”。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1.3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供能的普遍性,一般都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即atp-Cp供能系统、乳酸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三者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完成篮球运动的供能需要,以atp-Cp系统为主,辅以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1.3.1atp-Cp供能系统

atp在分解供能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在间歇时使干竭的Cp尽快恢复,供下一个动作使用。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快速奔跑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力量。随着篮球技术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随之提高,在比赛中对抗性越来越强,身体接触也更加频繁,特别是半场人盯人防守,对抗性更强。弹跳力是篮球运动员的一大特点,而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通过爆发力使身体做功,主要依靠atp-Cp系统来供能。在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率可高达180-216次/分,不超过10秒。以上的状态在篮球比赛中有极大的比例,根据atp-Cp系统的特点,体内主要由它供能,然而人体的atp含量是极少的,所以在比赛中,不可能单纯地依靠一种系统来供能。

1.3.2乳酸供能系统

当人体肌肉中的atp-Cp供能系统耗竭时就会转化为乳酸供能,但此时仍为无氧供能,即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分解过程中再合成atp。在激烈的篮球赛中,个别连续的攻守转换或高强度的全场紧逼盯人,有时可以超过15秒以上,这时主要靠乳酸供能系统来供能。

1.3.3有氧氧化系统

篮球运动是一项争夺激烈、时间长、强度大的综合性运动项目。但这种高强度不可能是连续的,而是有间歇的,并且许多时候队员是在一般强度的较慢的攻守转换中,此时运动中氧供可以满足氧化供能的要求,运动所需的atp是由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再合成的。有氧系统供能的特点是:需要氧、产生大量能量、持续时间长、不生成乳酸、供能经济,但必须有充足的氧做保证。它提供中低强度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是长时间运动的供能方式。运动员在场上的跑动是根据战术需要,采用不同的快慢结合,期间有较慢的放松跑,也有较快的快速跑。因此有部分能量还是靠有氧氧化供能来提供能量。

1.4篮球各供能系统的科学训练

能量的供应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而不同的运动形式其供能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根据项目特点发展相应的供能系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对于非周期运动项目的篮球运动,其运动特点更是复杂多变,只有结合项目特点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才能提高运动员的相应运动能力。不同的供能系统其训练方法和原则是不同的,有氧代谢是一切代谢的基础,有氧代谢水平高,有助于快速消除运动中产生的乳酸,有助于Cp的恢复,而无氧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有氧能力的提高,其代谢的产物能刺激有氧代谢的进行。

1.4.1发展atp-Cp系统

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它不能过多储存,只能储存Cp,Cp的储存量的增加必须依靠酶活性的提高,因此在增加Cp的储量时,先耗竭Cp,才能使Cp恢复,并超过原有的水平,在耗Cp时要遵循短时(6-7秒)极限,不要出现乳酸堆积为原则,同时要控制好间歇时间,能使Cp在间歇时恢复。据研究证明,Cp在1分30秒内基本全部恢复。采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是间歇训练法。因atp-Cp系统是篮球运动的主要供能形式,在训练时要着重考虑。

1.4.2发展乳酸能供能系统

乳酸能系统的发展主要与糖原含量和糖酵解的活性有关,乳酸是抑制酵解的主要物质,在训练中要增加乳酸堆积的训练。训练原则和方法是多采用极限强度和次极限强度,时间不少于30秒,间歇时间让Cp得到恢复,注意不要让乳酸恢复,其目的是造成乳酸增加,使人体的耐受能力达到最高值,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

1.4.3发展有氧的代谢供能系统

有氧代谢是一切代谢的基础,现代运动训练特别强调有氧代谢供能的发展。在篮球运动中,有氧代谢供能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在运动训练中不能忽视。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原则和方法是采用大、中强度或者有氧心率(70-80%Hrmax)来控制训练强度。若心率过快,不可能使大量的血液回心,心输出量就不可能增加,使得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脏功能得不到增强,直至影响最大摄氧量。肌糖原耗竭,使血糖下降,下降到一定值时,使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疲劳。因此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关键是心脏机能得到提高。训练时间每次不少于3至5分钟,其方法可采用变速跑、间歇跑,以适应篮球比赛中起伏变化的运动规律,同时要注意糖原的补充。

2.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在研究、探讨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时,一般都是先描述篮球运动的共性,即技术动作和强度特点,再分析三大供能系统的一般规律。而对三大供能系统的分析、研究都是借用运动生理学中的一般共性理论,没有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具体研究,仍停留在描述原有理论的层面。若能结合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和生理、生化理论进行相应的实证性研究,就会大大提高此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价值。

2.2供能系统的科学训练,也是普遍借用现有的基本运动训练理论进行描述,没有形成专有的针对篮球运动的供能系统训练体系。并且有关本课题的重复研究过多,深入具体实践的实证性研究少。

3.结语

三大供能系统的基本理论运动训练中应是普遍适用的,在此基础上的“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也同样是普遍适合的;但篮球运动有其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律,只有结合这些内在规律,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再更深一步运用生理、生化理论进行实证性研究,才会取得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进展。对于供能系统的科学训练也是如此,不然研究只能停留在借用、描述的阶段。若在同一层面过多重复研究是不会有科研的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编写组.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刘志国,徐枫.对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和科学训练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

[3]赖锦松,李刚.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和科学训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3).

科研的特点篇4

一、网络信息环境改变了传统的科普档案编研服务对象单一的局面,最大限度征集社会需求,使编研成果更贴近社会、贴近群众

社会需求是推动科普档案编研工作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满足社会对科普档案编研信息的需求,科普档案编研产品才能顺利传播,才有市场。网络信息环境具有覆盖面广、信息传递快的特点。科普档案编研者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当前热点、难点问题,了解目前学术届和社会都在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信息。编者可以利用所收集的信息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组织选题,进行研究编纂工作,及时推出科普编研成果。同时,编研者可以利用网络征询用户需求,从而避免了不了解社会需求造成的过量出版和需求短缺现象。

二、网络信息环境改变了传统的编研模式,更有利于科普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一)网络信息环境为个人和非档案部门参与科普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了条件

在传统的科普档案编研工作中,科协档案人员一直是编研的主力,很少有社会组织和其他个人参与其中。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档案部门拥有资源优势,只有档案人员才能接触并熟悉科普档案整理和检索体系。而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编研工作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提供了一个全新互动的利用模式。档案编研者可以把自己的编研计划和编研成果在网上,通过QQ或电子邮箱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得社会各组织的档案需求信息,由此决定档案编研工作的进度和安排。在科普档案编研的选题和选材环节上,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编者提出要求或提供材料线索,保证档案汇编选题精确和材料齐全。另外,在网络环境中,当汇编出现问题,编者可以及时得到浏览者的发现和指正,进一步提高汇编的质量。

(二)网络信息环境使不同地域的科普档案部门以及编者之间的协同合作成为了现实

传统的科普档案编研活动一直是科协档案部门和编者独立搞编研为主,由于信息不畅和对社会需求不了解,会出现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编研者都在编研同一个课题,从而造成选题的重复,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网络信息环境打破了这种编研方式,使科普档案编研工作从半封闭状态变为全面开放的系统。在各馆之间、同行之间以及与社会其他各部门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在自己的编辑系统中建立“虚拟编辑室”,将所要编研的科普选题或自己所需要的科普资料、自己拥有的科普资料在“虚拟编辑室”里,供不同地域的编研人员共同研究,从而达到空间上的联合,弥补了各自科普资源与编研人员不足,还形成了规模效应,扩大了科普编研成果的社会影响。

三、网络信息环境丰富了科普档案编研的技术手段,使编研成果更直观和丰富多彩

传统的科普档案编研形式较为单一,或以文字为主,辅之少量图片;或以声像为主,辅以少量文字说明。汇编很难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依托网络技术的支撑,科普档案的编研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汇编形式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网络为声音、图像、动画和文本等相互分割的媒体的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这就使得科普档案汇编做到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多种形式并用,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提高了档案汇编质量,吸引了更多的浏览者,真正发挥了科普档案的作用。

四、网络信息环境对科普档案编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对于档案编研工作有诸多优点,但它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比如档案网络技术上存在着如何防止侵犯传播者著作权、电子档案易被修改以及网络覆盖率不高等问题;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编研还存在着科普档案数据库规模不大,不能满足利用者多角度、高层次的利用需求;存在着如何通过网络技术将科普档案原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网络技术人员和科普档案编研人员的合作与交流。而在双方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中,将会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懂网络技术又懂科普档案编研的复合型人才,既提升了档案编研工作水平,又推动了档案编研工作现代化程度。

科研的特点篇5

关键词贵州省;遥感课程;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23-03

StudyonteachingmethodologyforRemoteSensingbasedonCharacteristicKeySubjectsinGuizhou//LiSong,DenGBaokun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dateachingmethodologyforremotesensingtoenvironmentalspecialtyofCharacteristicKeySubjectsinGuizhoufrombothcontentsandmethodology,aimedatthosewhoarenotmajorinremotesensing.integratedsubjectorientationanalysisofremotesensingandeducationofappliedtalents,thispaperdevelopeda2+1remotesensingteachingmodesforaspectsincludingtechnologyandscienceviews.Here1wastheaimofeducationofappliedtalents,and2meansthatteachingofremotesensingwhichcouldbedevelopedfromviewsoftechnologyandscienceviews.Consequentially,integrateduseofmulti-approachbasedonmultimediaandmulti-methodcouldimproveteachingeffectobviously.Finally,wegainedexperienceinthepracticesofteaching.

KeywordsGuizhou;remotesensing;teaching;appliedtalents

遥感出现了“多传感器、多平台、多角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相分辨率”的趋势[1]。随着数理统计、计算机和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作为空间信息科学的核心技术之一,已经成了各部门、各领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并在数字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来,遥感也成了一个热门甚至时髦的词汇,从专业领域进入人民大众的视野,遥感课程也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综合整合多种资源的基础上,从2013年7月1日到2015年底,利用优于1m分辨率的多源遥感影像,利用以遥感为基础支撑的中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调查地形地貌、植被、水域、荒漠及裸地、交通网络、居民地及设施、地理空间等,查清中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现状和空间分布,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探讨面向贵州师范学院的贵州省环境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的、针对非遥感专业的遥感课程教学及考核现状和改革方法。

1遥感课程现状

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方法、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由于遥感应用需求的增长,在武汉大学率先开设遥感专业后,越来越多高校纷纷开设遥感专业,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在没有开设遥感专业的学校,遥感也成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占用重要的地位。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习难度大。

遥感学科性质和课程特征显著影响遥感课程教学方法。关于遥感是科学还是技术的争论,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认识。著名遥感学者、中国科学院李小文院士更倾向于将遥感界定为一门科学[3]。李德仁院士则更多地倾向于将遥感定义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4]。

本文认为,遥感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技术课程,并采用2+1模式进行遥感课程教学设计。其中,“1”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2”是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教学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教学还需要围绕遥感的技术性特征。第一阶段安排36个学时进行理论教学。

第二阶段安排18个课时,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遥感软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第二阶段主要以上机和实践课程形式开设,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实验室完成,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完成教学。

2遥感课程教学内容

遥感教材比较多,面向21世纪教材《遥感导论》[5]和《遥感概论》[6]作为一个系列,相互补充使用,作为遥感课程教学的优选教材,配合《遥感基础与应用》[7]进行遥感课程教学。

对于遥感机理部分,借鉴《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8]《遥感物理》[9]《遥感原理与应用》[10]《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11],适当补充遥感机理教学。遥感前沿性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论文。由于课时的限制,遥感课程以《遥感导论》为指导教材,并开列相关参考书目,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学内容包括遥感概述、遥感基本原理、遥感图像处理、遥感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类、遥感应用。

遥感技术课程以上机和实践课形式开出,在enVi遥感软件上进行,主要包括相关处理和遥感应用。相关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增强、影像融合、目视解译和计算机分类,包括精度验证。

课时分配见表1。

3教学方法探索

遥感课程教学遵循基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技术性和理论性相结合、应用性和前沿性相结合等原则,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同时增加一些重要但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技术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结合2+1教学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从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课程教学;应用性和前沿性相结合就是应用能力培养注意跟踪前沿性的基础知识。

考核方法主要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范围内,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基于基础性、开放性、导向性、验证性、应用性等原则进行考核。基础性就是要考核时以基础知识为主,开放性就是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法,导向性和应用性就是要能够学以致用。考核综合成绩为期末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的30%包括作业、考勤等方面,70%可以包括笔试和机验。

1)综合式多媒体教学。遥感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的综合式多媒体教学方法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巨大、演示形式丰富多样、图文声光电并茂、动静结合、直观简洁明了的特点,便于学生接受课程教学内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现代化教学方法[12]。实践课程在GiS实验室教学,以enVi软件为基础,结合遥感理论课程和实验大纲的安排,分专题进行软件操作演示,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师生互动,解答学生专题学习和软件操作中的问题。

遥感是与计算机相关联的学科,课程教学适合于多媒体教学方法。但是多媒体教学方法常常局限于“以课件为中心,教师充当播音员甚至放映员”,这种“照屏宣科”变成现代版的“照本宣科”[13],容易导致师生互动失调、极大降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4]。因此,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做到幻灯片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应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教学手段方面,必要时应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注意教学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遥感机理部分的辐射传输原理,属于补充内容,难度较大,但有助于学生理解遥感机理。课程教学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抽象思维,必要时结合教具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可以弥补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缺陷,结合板书解析辐射传输过程,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暗目标法(或暗像元法)为例,讲解相对辐射校正以及基于enVi平台的辐射校正过程。并结合喀斯特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的特点,在辐射校正的基础上进行地形辐射校正教学。

2)启发式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可以作为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有效捕捉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应进行问题设计,通过必要的师生问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利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平时作业考核指标,给学生预留问题,通过图书资料和网络查询,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性的遥感知识。

如在针对热红外遥感内容的教学中,分别引入美国对中国的限制以及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的话题,通过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热红外遥感教学效果:为什么美国会如此限制中国在遥感尤其是热红外遥感方面的发展?东北大小兴安岭发生了火灾,在当地尚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什么北京反而会知晓并电话告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3)项目式教学。大多数教学方法都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项目式教学方法赋予学生主动吸取知识的热情。结合科研项目,在教师进行项目分解的前提下,学生结合项目方案,通过知识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遥感知识的掌握,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学生的被动学习可以有效转化为主动学习。

遥感是完成第一次地理国情项目的基本前提。在遥感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进入项目组后,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极大地增强学习效果。在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室内作业,以及必要的外业验证,所利用的知识点是遥感目视解译。遥感解译需要大量的先验知识储备,由于课时的限制,课程教学的目视解译内容不足以支撑项目的完成。所以,项目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只限于图斑界限的提取。但是,参加项目的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主动认识各种地物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尽量争取外业任务。

几何校正部分,先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几何畸变的来源及相应的校正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正模型教学。校正模型的学习主要包括二维和三维的几何校正。在相对高差不大于1000m的情况下[15],针对一般的应用目的,可以忽略高程对几何畸变的影响,采用二维几何校正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应精讲的内容。由于课时限制,教学重点是多项式几何校正。不能忽略高程影响时需要使用三维几何校正的方法,在多项式二维几何校正的基础上讲解有理函数模型,归纳有理函数的一般模型。学生在实际应用任务过程中加深对二维和三维几何校正的理解。

4结束语

遥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遥感和GiS专业的教学,除了遥感导论课程外,有专门的定量遥感、遥感地学分析、遥感图像处理等课程,理论和实践课时都比较充足。对于非遥感专业背景下的贵州省环境特色重点学科中的遥感课程建设,在有限课时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和数理基础都比较差,应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控制,实际教学课时也会明显大于教学大纲的控制学时。在此基础上,教学科研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学习遥感知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结合科研项目的教学方法目的性太强,知识系统性较差,从效果和作用上都不能取代主体教学方法。因此,增开一门遥感导论的补充课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变化检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8(S1):7-12.

[2]朱旭龙,张占睦.遥感图像获取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

[3]李小文.定量遥感的发展与创新[J].河南大学学报,

2005,35(4):49-56.

[4]李德仁.浅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J].东北测绘,

2002,25(4):3-5.

[5]梅安新,彭望,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彭望,白振平,刘湘南,等.遥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邓良基.遥感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8]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徐希孺.遥感物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李小文,刘素红.遥感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1]梁顺林,李小文,王锦地.定量遥感理念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2]阎波杰.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4-6.

[13]王行风.《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及改革初探[J].文教资料,2006:52-53.

[14]陈优良,徐昌荣,陈淑婷.GiS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教学改革与探讨,2010,8(1):151-153.

[15]李松.滑坡信息遥感识别和空间分析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

科研的特点篇6

abstract:engineeringtechnicaltrainingisthekeypartofpracticalteachingintechnology-appliedcolleges,itconcernsdirectlythecultivationofstudents'engineeringquality,practicemanipulativeability,initiativeandinnovation.withthoroughunderstandingofteachingrul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teachinghardwareconstructionofengineeringtechnicaltrainingbase,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system,teachingmode,constructionofcoursescontents,teachinginnovationtraining,weshouldstrengthenandimprovetheteachingqualityofengineeringtechnicaltraining,setupefficientengineeringtechnicaltrainingplatform,andcultivatethetechnology-appliedcollegestudents’engineeringpracticalabilitiesandinnovation.

关键词:技术本科;工程技术;训练;教学规律;特点;研究

Keywords:technology-applieddegreeeducation;engineeringtechnic;training;teachingrules;characteristics;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69-02

1工程技术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旋律[2]。工程技术训练是高等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具有其它课程无法代替的作用。工程训练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必须对训练内容精心策划设计。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能力的训练不同于课堂教学,而是经过一系列符合工程要求的实践过程来实现。这样对过程就有一些基本要求,让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在一个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成。因此,包含内容和流程的工程技术训练过程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2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建设理念

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是在金工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他即继承了已取得的建设成果,又在建设理念、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有实质性的转变[3]:①把训练中心建成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基地。②三个转化和一个结合。由常规的金工实习和电子工艺实习向现代工程实践教学的方向转化;由单机技能培训向部分实现局域网络条件下技术集成的培训方向转化;由操作技能培训向技能与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化;工程训练的教学过程尽可能与教学产品(包括面向市场的产品和完成工程训练的产品)相结合。③训练中心要全方位开放。不仅要为理工科的学生服务,还要逐步为人文、经管、社会等学科的学生服务。④训练中心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宽阔的大工程背景,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⑤努力把训练中心建设成为本地区的实践教学研究中心、教改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

3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教学硬件建设

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训练中心的硬件条件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其中常规技术训练仍然是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发展中的训练中心必须有一定数量供学生演练的新技术、新工艺装备及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①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应开设下列机械类工种:铸、锻、压、焊、车、铣、刨、磨、钳等基本工种。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各主要工种应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学指导人员。②人机比合理,设备完好,教学用的全部设备要能正常使用和安全操作。设备配置的人机比要达到要求,且机床主要附件及工具、量具等要按设备配置。③配备一定面积的多媒体教室和相应教学设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④实习环境好。实习场地的日最高负荷人均面积要不小于10平方米,且所有实习设备要按规范合理布局、正常安装,学生能安全操作;教学环境要安全、明亮、整洁,噪音符合规范;各主要实习工种应配备相应的教室、模型教具和教学挂图。⑤根据“2009年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指组”,机械制造实习教学基本要求:a)建议机械类专业学生实习时间为4~6周。b)建议非机械类因专业数量多、差异大、时间短,上述教学基本要求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做相应调整,并注意结合不同专业需要,充实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教学内容。⑥先进制造实习设备至少要有:4台数控车床,2台数控铣床,2台线切割机床、1台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1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和1台氢弧焊机。⑦条件好的训练中心要规划、建设有局域网络管理系统,有一定显示度,体现综合性、设计性和实践性的训练或实验项目,体现出本校的特色。

4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教学软件建设

在拥有较好的硬件基础上,要特别重视教学软件的建设,它是保证训练中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发挥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

①指导思想明确。②教学文件齐全。③要有自编或精选教材。④要合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⑤岗位职责落实。⑥管理制度健全。⑦创新实践教学要落到实处。⑧育人氛围良好。⑨建立有健全的和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⑩在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认知层次提法的说明:了解:指对知识有初步和一般的认识。熟悉:指对知识有较深入的认识,具有初步运用的能力。掌握:指对知识有具体和深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运用能力。???积极推进模块式选课或教学。???健全实践教学组织机构,配备适当数量的、素质较高的人员辅导实习;要创建优秀教学团队,教师在实习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可运用实验、现场教学、参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讨论、写小论文、写创新思维报告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敏锐性,以及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5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在训练中心建设中,必须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建成一支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①至少要有1-2名全时投入实践教学教授或副教授,作为训练中心建设和管理负责人。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至少要有3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实习教学指导人员要有半数以上是高级工和3-4名工程师或技师、高级技师。③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要小于45岁。④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有较好的办公条件。⑤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指导人员的培训要有规划和具体措施。⑥建立有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

6程技术训练中心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成果

教研科研是提升师资水平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推动力。训练中心在重视教学工作的同时,要进一步重视教研科研工作。

①每年要有1项以上省、市级或校级教学研究项目。②每年要有1项以上纵、横向科研或技术开发项目。③每年要有训练中心自立的教学研究项目。④训练中心每年发表的教研和科研论文不少于5篇。⑤平均每4年有1项以上省市级奖励或省市级技术鉴定。⑥平均每2年有1项以上校级奖励。⑦平均每5年有1项以上专利。

7构建新颖的工程技术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技术训练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技术本科”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和方法统一,动脑又动手,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结构的人才”特点[4],技术本科院校可构建体现该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鲜明的,以平台为支撑、训练模块为载体、课程结构为内容的工程技术训练实践教学新体系。即以机械工程技术训练、电气技术训练和机电创新实践训练三位一体为平台,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综合性工程技术训练教学新模式,分阶段完成和实施工程训练[5]。在上述三个平台上,按照“内容分层次、训练分阶段、实施按模块”的思路,构建“认识―技术训练―技术革新―创新”的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安排建议见表1。

8实验实训室开放与创新性项目有机结合

实验实训室开放是为了充分保证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创新性实验,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大学生对开放实验实训室的利用率不高。因此,通过创新性实验项目来引导,进而参与到实验室开放中,最终形成实验室开放与创新性实验良性互动的局面,可采取以下3种类型的创新性实验。①设立开放基金。吸引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主要针对部分基础好、有创新意思的同学自愿参与。②增设必选型实践项目。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将这些项目适当的添加到基础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③设置创新性实践项目学分。开设创新性实验课程,要求学生按教学要求完成创新训练项目。以上三种模式的应用可有机的带动学生参与到创新项目中,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计春雷.技术本科院校工程技术训练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技术教育研究,2007(3).

[2]成琼,郝建平等.培养综合工程素质创新工程训练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30-132.

[3]胡大超,程奕鸣等.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模式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

科研的特点篇7

【摘要】儿科病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及心理变化特点,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心理表现,加上当今社会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使孩子的心理变化更加复杂,加重了心理护理的任务。随着现代化建试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对儿科护士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为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掌握病儿的心理特点,注意病儿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工作,使之配合医疗,促进康复。随着医学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地位,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其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护理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十余年,对患儿心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们运用自创的心理护理,配合治疗和护理颇有心得,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贏得了患者及家长的好评。

 

1.儿科病人的心理特点

 

1.1耐受力低,反应性强

 

三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处在生长发育初期,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耐受力低,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稍有不适或有疼痛,表现出急躁不安。哭叫不宁,婴幼儿的哭声是一种生理需求的反应,应当引起父、母亲和护理人员的重视。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迅速,表现出兴奋性明显高于抑制性的特点。因此。常表现为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等。护士应注意观察,多接触婴幼病儿,仔细分析微小的变化,掌握其心理需要和变化,做好针对性的护理。

 

学龄前期儿童,脑神经发育接近完好,并大至接近成年人。由于依恋父、母亲或者其他亲人的心理十分明显,对陌生的医院、疾病的痛苦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有的儿童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依赖性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当他们生病,特别是住院时,由于离开家、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环境,常表现为哭叫不安。情感不能自控,往往会出现要回家、要爸爸、^妈、发脾气、乱骂人等现象。为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关心、爱护他们,新近他们,给病儿以亲切的安慰和良好的照顾。

 

1.2恐惧和不安

 

住院病孩的心理变化是十分繁杂的,由于小孩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表现为兴奋过程占优质,因而易于激动、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转移快。对外界的刺激耐受力低,使病儿处于一种急躁不安的状态。常表现为愤怒、惊骇、烦闷、不安等。并影响病儿的生理、神经体液等一系列变化,甚至发生夜惊、尿床等。

 

1.3独立感和自尊心

 

孩子生病,常常受到家长和护士的格外关怀,表现出分外的同情和爱抚。因此,放弃了正确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很不利的。学龄前期学龄期的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自控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就在护理工作与病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之间产生了心理冲突,应当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同时少年儿童的成人感,要积极支持这种心理因素。这部分孩子往往不愿别人把他们当成小孩看待。对各种限制往往产生反感和抵制,要求有独立的权利,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病孩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要,对他们表现出尊重、热情、体贴和爱护,要以理说服,而不能强迫、恐吓。否则会加重病儿的恐惧感。

 

2.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2.1关心和爱抚

 

孩子一旦生病,不论是离开母亲来住院,还是由母亲陪伴来医疗,护理人员都要以高尚的护理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病孩,去关怀病孩,对孩子要有和善、亲切、微笑的面孔。在护理操作中,动作要轻巧、敏捷、熟练。以减少对病孩的不良刺激。护士要创造条件,使小病人尽快地适应住院环境,同小病友建立起密切的关系,以增强病孩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对大一点的病孩,给他们一定的监督医疗护理权,尊重他们对护理的意见,密切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2.2细心观察,耐心解释

 

护理小孩可不能像护理成人那样,等待病人的主动反应,必须仔细检査病儿的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收集病情资料,以利正确估计病情,作出护理诊断和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大一点的病孩,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做到细心观察,耐心解答。护士要努力树立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对病孩热情安慰和解释。通过语言或非语言交往,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护士应把患儿当做朋友,在接触交往中应使用礼貌性语言,并注意语言的温柔和亲切,使患儿在陌生的医_环境中感到心情安定,达到配合治疗护理,取得疗效的目的,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

 

2.3人性化的服务

 

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药物治疗是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造成患儿痛苦;恐惧的主要原因。如输液、注射等均可给患儿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恐惧和肉体上的痛苦,导致患儿产生反抗行为。因此,在治疗护理中要抓住患儿的心理特点,巧妙地使用亲近的动作,鼓励、暗示的语言,排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争取患儿的合作。消除患儿见医生就哭、谈针色变的畏惧心理。治疗时要用娴熟的操作技术,稳、准、轻、快地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让患儿顺利完成从不愿接受治疗到主动配合治疗的心理转变。

 

2.4特色化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引导与教育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一种教育过程。在对儿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我们采取了符合患儿特色化的健康教育,因其健康教育对象是患儿家长及患儿,我们首先针对患儿疾病特点,指出其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及预后等,开展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儿,则按不同年龄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如运用儿童喜欢的图案、积木等作教具,结合本次的病情,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患儿喜听、易记、容易接受的语言形式进行讲解和诱导。

 

3.结论

 

满意的治疗和护理质量首先源于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来源于对儿科患者及家长心理的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去认真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且很好地与儿科临床相结合。儿科护理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为前提和基础的。这就要求儿科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要经得住委屈,以极大的爱心去接纳他们。

科研的特点篇8

高校;学报;特色建设;综合服务

【作者简介】陈静(1977—)女,河北省泊头市人,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特色是期刊的生存之本与核心竞争力,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个性或没有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在期刊林立、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学报要谋求生存和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是学报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高校学报只有重视自身特色建设,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报的突出特点,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品牌,才能不断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但是,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天然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承担着登载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宣传高校教师学术观点、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任务。为更好地展示所在学校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学报必须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建设全局的需要,根据学校开设的学科和专业进行栏目设置。而高校专业设置的多学科性与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报不可能像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那样,只专注于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而必须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全局出发,兼顾综合性和全面性。而如果没有侧重、面面俱到,很容易造成专业分布的平均化倾向,导致学报质量的降低与个性特征的弱化,不利于学报影响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的关系,在确保学报综合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学报特色,成为高校学报必须思考的问题。

1.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关系

表面上看,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可以共同发展的。

a.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报生存和发展丰厚的土壤,对学报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特色建设只有在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成功。只有高校学科建设搞好了,从事特色方向研究的人才多了,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才能更好地涵养稿源,推动学报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报特色的形成。强大的学科建设成果的支持是学报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前提和基础,学报特色建设不可能脱离高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去单纯追求所谓的特色,而必须基于本校教学科研实际,根据本校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特色建设对本校教学科研可能产生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a.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和优势学科是特色栏目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重点学科大多承担有部级科研课题或省级科研课题,拥有雄厚的课题资金和大批的研究者,反映了高校的最高科研水平,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重点和优势学科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学报打造了一支稳定而优秀的作者队伍。这些学者围绕相关研究课题广泛收集资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可为学报特色栏目提供充足的稿源。有了高水平作者与研究成果的支持,学报特色栏目的存在就有了必要的前提,学报特色栏目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报特色栏目影响的扩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如果没有重点学科提供科研成果,没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稿源,围绕着这个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特色栏目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走向消亡。

b.学科建设中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可以带动特色栏目的发展,推动学报质量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

重点学科发展与特色栏目发展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特色栏目的发展。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研究水平提高了,有一大批高水平成果作支撑,特色栏目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随之提升。[1]

B.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集中力量推出本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借助学报宣传提高本校重点和优势学科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为学科发展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促进新兴学科建立与特色学科形成、促进学位点建设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a.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社会影响

特色栏目以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集中力量收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并通过在刊物上予以发表将之推向社会,可在某种程度上向社会宣传本校的学科特色、科研实力和研究人员的风采,提高学校重点和优势学科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b.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可集中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为相关领域研究者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最新学术动态提供渠道,为相关研究人员发表自己在该领域的见解提供平台,有利于相关领域学术探讨和信息交流的进行,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争鸣与学术繁荣。同时,通过特色栏目建设,宣传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思想和方法,可为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将作者引导到热点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中来。

可见,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建设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科建设是特色建设的基础,学报质量的提升与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和发展;特色建设推动和引导学科建设的进行,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学报这一具有特殊功能的阵地。因此,必须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及学报自身发展的需要,理顺学报特色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的关系,重视学报特色建设,提高学报影响力与竞争力,使之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

科研的特点篇9

北京语言大学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

50年来,学校在保持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优势的同时,着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相关学科,已经由一个以教授留学生汉语为主的单科性学校,发展成为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鲜明特色,兼备外语类院校与人文社科类院校双重特征的多科性国际型大学。学科是教学、科研的平台。学科建设是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学校不求盲目的做大、做全,而是突出重点,发展内涵,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科结构,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在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家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先后获得了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形成了语言为体(即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中外(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两个一级学科)比翼齐飞、相互支撑,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学校目前拥有本科专业25个,硕士专业30个,博士专业1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科门类涵盖文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领域;国家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

围绕国家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构筑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群

近年来,学校提出以特色创一流的理念,旨在以学校的个性特征为基础,结合社会需求,以特色学科、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支撑,不断升华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要立足在汉语国际教育和弘扬中华文化上,在国家汉语国际教育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推进和学科建设提供更为全面而有力的支撑。为此,学校在提升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的同时,整合相关力量,着力建设跨学科、应用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着力开展了三大课题:一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建设”,以特色学科建设为重点,着力建设跨学科、跨文化、应用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群;二是“以培养高精尖汉语人才为目标的留学生汉语教育研究”,以留学生汉语本科教育与教学为基点,连通留学生短期教育、进修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以国际汉语教学基地为依托,整合留学生汉语教育各个层次的教学模式和理论研究的优势,进一步加深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是“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是为了提供可供推广的教学范式,在规范性汉语教学中起到规范教学和保证质量的作用,目的在于为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提供一套适应海外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群建设

北京语言大学是全国第一批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设有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方向的博士点院校之一。学校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正是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为中心而凝练学术方向的,在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有着显著的优势和特色,于2001年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在全国重点学科“十五”建设成就考核评估中取得学科第一的优异成绩。围绕该学科构建的学科群,现有5个研究方向: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习得与认知、语言测试、语言信息处理。

学校不仅特别重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在学校总体发展和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高度重视它在我国同类学科发展中所肩负的引领作用,下大力气整合多种资源,为本学科的发展搭建了宽广而坚实的学术平台。该学科学术平台有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外汉语研究中心;4个校级实体研究所——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汉语国际教育研究所;2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对外汉语实验教学中心;两种语言学核心期刊——《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该学科现已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完善、年龄分布合理、人员精整、协作精神强的学术团队。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它是整个学科群的核心,涉及到汉语言文字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外汉语教学在研究方向上可分为“道”和“术”两个层次。前者是这个学科的基础研究,后者是这个学科的应用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以下4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包含不同的学科方向,围绕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个研究核心,构建出放射状学科群落:一是本体论——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包括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音研究、汉语语法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词汇研究、汉字研究、语义研究、篇章研究等。二是认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研究。不仅要了解所教的语言,而且还应该了解教学对象。具体包括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汉语二语习得过程的研究、具体个案的专题研究、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动机的研究等。三是教学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法研究。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四是工具论——对外汉语教学手段与教学工具研究。对外汉语教学除了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之外,还应该研究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学校把这个层次称作“器”的层次。

科研的特点篇10

关键词:金融;学科建设;优势特色;交叉培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69-03

一、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

现代金融的发展迫切要求金融学科的动态发展,金融学科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金融学主要包括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方面;后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重组,资本市场理论获得发展;当今,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增长,金融风险规避与监管理论兴起,金融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实践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金融实践发展推进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创新性与学科综合化,研究视角微观化,研究方法和手段数理化、模型化。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学科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动态地把握金融学科体系的真实内涵,拓展与更新金融学科领域的内容,对金融学科建设进行准确定位。

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应与办学目标的定位相一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有多层涵义:一是办学层次的定位。如高校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或定位为富有地区、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其学科建设的定位必然不一样。二是学科性质的定位。很明显,将院校办成诸如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在性质定位上是不同的,在确定的学科性质范围内的学科建设目标、方向、重点无疑不同。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由于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如金融本科、硕士、博士层次,或如学术型、管理型、技术操作型等金融分类人才培养等。分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学科建设的布局重点、分类人才培养科学衔接和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其准确定位无疑应契合办学目标。

二、走出“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找准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金融学科建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其基本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陷入“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将“社会需求”简单等同于“市场需求”,导致学科建设上追求短期效益和短期目标;将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混同于就业“热点”,将优势学科与优势专业混同于“热门”专业,脱离自身实际,热衷于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趋同,导致人才培养低水平重复和单一化,造成的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失衡与扭曲现象,最终使其原有的某种优势特色的学科或专业严重滑坡甚至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找到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一是学科建设必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绝不意味着学科建设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短期目标。恰恰相反,确立学科建设的目标必须放弃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应树立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的目标价值取向。就金融学科而言,应注意紧跟金融学内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扩展的动态,以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金融学科体系,做到金融基础学科宽厚、主干与重点学科突出、优势特色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

二是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原则,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持续性。既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求,又要超越其现实需求。这不仅因为“社会需求”比“市场需求”要宽泛得多,而且因为社会需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它不仅仅显现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还隐藏着潜在的社会需求。还因为金融基础学科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带动金融经济发展的长久利益和金融学科的根本建设来看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停留在就业“热门”专业这些外在化的现实需求上,就很难应对科学技术发展、金融经济周期变化等对金融人才多元化的、动态的需求,无异于无为地受市场牵引、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尤其是潜在的、具有拓展趋势需求的挖掘、引领和创造,难以抓住社会需求链条,无从发挥学科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整体效应。

三、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着力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金融学科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是由一个“学科群”组成的。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要求金融学科建设上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以最终体现金融学科发展的全面完整和真实有效性,而首当其冲地是打造重点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

(一)合理学科布局

明确区分金融重点学科与一般分支学科,着力进行三级重点学科(院级、省级、部级重点学科)的递进建设,使金融重点学科的布局形成金字塔式结构,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撑的态势,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带动其他分支学科建设。

(二)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

金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因其具有示范作用和广泛的凝聚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要注意遵循金融教育教学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择优、强优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要根据金融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其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性、独创性、适应性。

(三)以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培育,离不开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金融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体现在专业下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

1.要形成优化、创新、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结构,把握好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揭示的中心任务。一是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门高质量的统帅课程,以主要体现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如金融本科层次的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投资学等10门,其统帅课程就是金融学。二是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各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传统财经类院校可以突出其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综合类院校则更多体现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特色,理工类院校可特别强化在数理金融和方法论方面的发展等。就各高校而言,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好优势特色学科;就全国而言,以有利于形成一个“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推动国内金融学科建设整体发展。

2.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业、金融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积极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与研究性、反思性、合作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

3.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建立开放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注意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或参与企业等实体单位的研发项目;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和信用学会、保险学会、理财学会等学术性社团,活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攻占学术高地,培育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定,尤为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衡量标志。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学”与“术”不可偏废;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学科方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扬长避短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培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修养;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氛围;建立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攻占学术制高点;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创立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等。

学科是否有优势、有特色,前提是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要依据金融学科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在梯队培养模式上可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如产学一体化模式、产学同组化模式、委托模式和市场化模式。要制定培养、扶持和吸纳学科优秀人才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如学科带头人“科研休假制度”,招揽人才的“筑巢引凤工程”,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人员出国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等。

五、重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培植,整合创新,发掘学科建设的“亮点”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及教育与学科发展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金融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融关系。例如,金融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需要从金融活动的视角研究法律问题和以法的方式考察研究金融问题,把社会成员的金融活动置于履行社会契约的境域中。又如,金融学与数理经济学的交叉融合。现代金融理论中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体现。这些理论已成为西方金融学领域中的主流金融学。再如,金融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融合。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纳入金融投资的行为分析,在西方已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派。还有,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态结合。计算机技术是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它推动着具有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特征的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学只有与其他学科之间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的生态系统,才能使金融学科建设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金融学科建设必须及时顺应这一学科发展态势,探求自身与新兴学科的契合点,在学科交叉的结合部和空白地带挖掘金融学科建设的“亮点”。

参考文献:

[1]中央财大等高校联合课题组.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9-156.

[2]曾康霖.论当代金融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J].金融研究,2005(10):1-8.

[3]姜波克.推进金融学的教学与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