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0:06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1

一、东莞农村集体经济的表现形式

(一)东莞农村以租赁为主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之一[1],经济发展模式采用集体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是我国农村发展前期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东莞农村中将大量的土地资源开发用于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形成东莞农村土地资源一半以上以租赁为主,这种租赁收取的土地资金占东莞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资产管理以固定式为主

东莞农村的土地资源管理大量用于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商铺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土地资源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使农民只能享有土地租赁获得的经济收益,享受土地租赁后带来的经济成果,失去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其次东莞的农村经济采用集体管理模式,这种集体经济管理模式使农民所分得的股份和资产利益也是固定的,这种“平均分配”[2]的制度促使农民手中的资产管理只能维持当前的固定财产管理模式,不利于农民的资本运作和资产管理。

(三)劳动力与资产管理分离的生产方式是东莞农村社会发展的主流

劳动力与资产管理分离的生产方式是东莞农村社会发展的主流。东莞农村中将大量的土地资源用于工业发展和商业租赁,农民可以从租赁中得到相应的租赁收益,但东莞农村的农民工作问题却依旧需要自谋生路,重新开辟生活所需要的发展道路,导致东莞大量劳动力闲置,不利于东莞农村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当前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形式单一

当前广东省注重对整体经济发展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东莞农村实施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受到一定历史环境的影响促使东莞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模式以租赁为主要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形成东莞农村的生产应试单一,并且农村经济的来源主要依靠租金增加农民受益,是农村的生产资金增长性较小,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严重的制约;其次东莞农村的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商铺,工厂的投入,造成东莞农村土地资源紧缺,并且近年来我国对土地的使用限制范围逐步缩小,造成东莞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东莞的农村集体经济建设。

(二)产业制度不完善

东莞的农村经济以集体经济作为农民资产管理的主要手段,农民的收益主要受到固定资产即土地的租赁获得经济收益,集体经济运行下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采用“一人掌权,多人服从”[3]的、产业管理制度,造成东莞农村产业制度季度不完善,不仅理论制度不完善,并且相关人员的应用和分配上也存在混乱现象。导致东莞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重影响。

三、政府职能在东莞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一)加强东莞农村土地的经营管理办法

政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管理者对东莞农村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服务职能,促进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与发展。首先加强东莞农村土地管理办法。转变当前东莞农村土地经营发展以租赁为主的单一经营管理模式,实行对东莞农村土地资源的重新划分,保留东莞土地租赁中的一部分发展,加强东莞农村建设中深入推行广东省农村建设将改革经济发展体制,加强旅游业与项目融资发展作为东莞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东莞地区部分农村推行这种新型土地管理办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推进东莞农业经济发展多元化发展,促进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建设模式的多样化转变。

(二)改革组织管理制度

加强东莞地区的经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制度完善,人员分配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东莞农村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将广东省加强落实三农发展新政策直接引用到东莞农业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中,形成东莞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国家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政策相协调,促进东莞农村的集体经济建设,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政府。例如:东莞农村的组织管理建设中积极引入先进的现代管理体制,将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理念与东莞农村的经济生产模式之间相联系,逐步完善东莞农村经济组织架构,促进东莞农村经济发展。

(三)完善农村资产产权管理制度

随着广东省对东莞农村经济生产模式的调整,带动东莞农村的资产产权制度的变革,使农村的经济资产管理制度有单一的租金为主的资产管理模式向着农业生产,旅游开发以及租赁租金的收益等多重组合的经济财产管理制度发展。此外,农民的生产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促使农民的股份投资方式的多种多样,依据政府制定的多重股份分配管理制度,促进东莞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经济经济收益。目前东莞农村资产交易已经在虎门试点网上交易平台取得一定成效,并积累一定的资产管理经验。东莞农村资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东莞农村经济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从而保障东莞地区产权透明化管理。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

加强东莞农村经济的公共服务建设,形成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发展。东莞作为我国沿海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提升了东莞农村的发展速率[4]。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经济建设职能,逐步完成对东莞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转型,一方面逐步实现东莞的集体经济管理模式向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型,促使东莞农村建设中集体经济发展受到政府“控制”力度降低,融入到市场自由竞争中,另一方面不断完善东莞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东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建设与市镇村按照合理比例承担,统统推进东莞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为东莞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经济保障,为促进东莞农村城市化进程奠定基础。

四、结论

东莞集体经济管理模式是我国历史发展中遗留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与进步,这种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东莞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得经济建设职能,利用政府的政策手段和管理手段对东莞农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转变东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东莞农村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作者:孔建忠单位: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

参考文献:

[1]余桔云.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2011.

[2]薛继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2

 

“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当前我党发展的重要基础形式,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又是一个农业发展的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解决我国建设与改革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农业的基础丰富,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才能将我国经济提升到社会前沿,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实现经济进步。

 

一、我国银行业“三农”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正规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的地位不断弱化,农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与农业发展、农户没有较大关系,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的逐渐退出,产权主体出现弱化现象,商业银行的经营形式与农业生产也存在背离现象,这些都能导致农村金融缺少较大资本。第二,农业银行的发展功能不断减少,随着农村市场的不断变革,执行的金融体制只是发放棉织品等收购贷款,支持粮食的流通,并没有充分发挥“三农”的金融政策。长期的发展形势下,资金的拨付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也制约了农业的积极发展与银行的自身进步,并且业务形式也比较单一,农业在发展形势上追求的是独立性的自保经营模式。第三,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呈现落后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村信用社在原有基础上,存在的一些新成员、新形式还无法清楚界定。随着合作社制度的不断变革,一些“官办”色彩的出现,影响了农民的发展积极性。第四,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主要是人们的思想认知还不够全面,运行的相关机制也不够完善。而且,在对农业资金进行投入期间,还缺乏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机制的有力保护。第五,邮政储蓄银行制度的缺陷,在业务形式上,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对外并不能办理贷款业务,从而降低了农户的发展需求,而且,邮政储存是一种内部设置的机构,利用央行对其进行管理很难有利实施。

 

(二)非正规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主要是农村的一些非法定的金融机构实现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村之间的融资形式。这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影响了农村的经济主体,主要是因为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地下化形式,这种形式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在私下里进行经营与高利贷等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很多来源的资金都不够明确,不仅筹资方式不够,供给的资金也不够充足。此外,由于缺失法人主体地位,很多责任人还不能完全保证。其他的金融组织机构也存在较大缺失,主要由于当前的组织制度都不够规范,不仅内部的管理形式不够规范,其中一部分的信用活动也不规范,在某些程度上,也影响了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的合理发展。

 

二、我国银行业“三农”金融服务法律制度

 

(一)单一化的组织形式与产权结构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严格管理,在金融体制改革形势下,对农村银行机构引进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三农”服务的银行在产权结构、管理机制等相关组织形式上,都存在一些计划经济色彩,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我国农村试着引入一些外资金融机构,并建立了合作金融组织,但一些非公有制金融机构,形成的数量以及规模都比较小,农村的一些资本要进入金融领域都比较困难。这些金融组织一直在地下生存,并没有得到法律的科学制约,所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单一形式还得不到有利发展。

 

(二)失衡的监管制度

 

随着农村经济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的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的农村金融管理制度不够严格,对农村金融组织、金融活动并没有得到严格限制。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我国农业银行发展的功能比较单一,不仅实现的业务范围小、覆盖面积小,农业的优惠贷款等相关利益也存在较大缺口。其次,商业化金融银行在主导地位上不断弱化,在追求利益期间,没有使农村的经济发展适合金融行业的发展需要。再次,农村信用社还没有适合农村的经济变化,主要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实现的利益比较大,选择的贷款对象也更强,这些表现形式都影响了农户个体的经营形式。最后,受传统方式的影响,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种金融组织,不仅实现的经济水平不够、市场化经济水平低,而且实际运行的商业形式以及金融组织等空间面还比较窄。

 

(三)垄断经营的存在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形式的单一化,该组织一般由农业银行、邮政以及商业银行等组成,这些形式的银行起步比较晚,受数量与规模条件的限制,农村的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较大限制。实际上,中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占有较大位置,其他行业在不断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不均衡地位。这种表现形式的实现,实际是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农村的良好经营与运行活力,也降低了规模性交易与有序的运行规范等方式。该现象是农村信用社的垄断经营模式,随着该格局的长期存在,农村的金融行业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下降,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三、我国银行业“三农”金融服务法律制度缺失的原因

 

(一)金融管理目标失衡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下,过多的重视金融安全,忽视了金融的效率发展。期间,利用国家发展的优势地位,根据宏观调控以及相关的立法手段,遏制一些民间金融组织进入到金融市场中去,并以金融效率作为牺牲条件,促进了金融的安全性发展,所以说,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存在较大失衡性。随着近几年金融理论的不断进步,认识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金融市场的合理化成为发展期间的重要目标。但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农村金融的管理机制目标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农村的金融组织也无法得到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政府的不当干预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不断变革,无论在政治发展上,还是在资源配置上,都将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只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批准,才能继续实施。在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确立、农业银行机构的变革等,都需要政府作为主导。政府执行的宏观调控是在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根据国有经济的变革需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实施的制度都加大了经济利益的影响,但不能从整体上分析社会效益。

 

(三)金融法律组织的滞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实施,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但金融组织的立法形式还明显存在较大的落后现象。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建设中,缺少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地位的明确规定,农村的金融组织能够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以及各个利用形式,但还没有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也不能维持正常的金融活动。对于农村信用社,近几年建立的各种机构也已经达到一定数量,但还没有确立出一套专门法律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性质、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等条件进行制约,从而造成了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的不均衡发展模式。例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建立,主要鼓励农民创建适合自己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但在法律形式上,该法规的建立并没有明确农民组织金融合作组织的权利。

 

(四)农村金融市场的制约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东、中西部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金融组织的偏好性发展导致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法律是经济规律发展中反应的基础条件,随着农村金融市场之间的差异变化,要合理制约金融活动,只有利用相关法律制度为其提供不同的基础条件。当前农村的法律制度还比较落后,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还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所以说,将我国农村的金融组织法律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改善,期间,不仅要加强对其进行调整、完善,还要充分利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形成,从而有效制约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

 

四、我国银行业“三农”金融服务的法律对策研究

 

(一)加强科学化价值理念

 

实现科学化的价值发展,主要遵循三种原则。第一,遵循平衡性协调原则。根据社会效益的实际情况,对效益主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并对其加以引导,以保证运行的形式能够与整体的发展目标相适应,从而促进经济效益以及经济结构的和谐发展。由于城市与农村的不同发展,农村将以低价的资源传输到工业发展中,导致城市与农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最主要的现象是反应在农村金融上,其中,就要引导农村的金融机构不断对农村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促进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在立法形式上,可以给农村的金融机构一些政策、经济上的扶持,并引导城市资金投资到农业发展中去,从而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遵循社会集体利益的原则,经济法就是根据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行研究的,在该形式下,经济行为、经济制度的优劣条件都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都能促进社会的整体效益发展。但由于资金被动的投资到风险农业上,导致一些垄断现象的存在,从而破坏了社会的整体环境。第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金融法制的不断完善,不仅促进了农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性发展,同时,还阻止了农村资金的不外流现象。所以,利用金融导向,促进农户的投资决策,可以不给予那些污染性大、规模小的金融信贷,从而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完善制度建设

 

利用相关制度能够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其中,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改善。一方面,对农村的金融组织实现放宽政策,期间,可以适当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市场的准入条件进行调整,不仅要降低对农村金融组织的注册资本,多增加资金发展农村的金融市场,还要创建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以农村市场上的多种金融范围以及经营活力,实现多层次市场的资本建设体系。另一方面,确立一些正式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因为这些非正式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积极发展,但由于在其中发展的不规范等相关问题,同时,其中也没有科学的法律作为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金融的稳定发展。所以,确定一些非正式金融组织的合法形式,能够扩大农村的金融市场,降低期间的风险,并解决社会上的隐患。特别是一些投资风险大、涉及的金融资金比较多的金融发展,就要利用相关法律进行制约,以促进农村金融的良性运转。

 

(三)加强金融监管

 

要加强农村金融的监管,首先,要建立多种金融组织法律制度,可以利用各种法律法规对农村的金融组织进行合理安排,还可以通过外国先进经验的学习,制定出统一、协调的法律形式,并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在不同层次上设立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可以设立农村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的金融组织,并加强对其管理。在这种立法形式下,才能将多种金融机构输送到农村金融市场中去,才能在农村对多种活动进行开展,以实现农村金融组织的健、有序发展。然后,对农村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要维护农村金融的安全发展,实现事后司法救济的管理形式,要以法律为主要的改进目标,明确管理机制中的主体范围以及管理程序等要素。而且,在能够促进金融安全期间,还要提升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其次,根据金融行业容易发生的风险性问题,可以相对应的建立一定标准。最后,改善农村金融机构外部运行的环境,要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就要在多方面实现内部的管理工作,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

 

(四)改善农村的金融环境

 

第一,降低农业的保险业务、担保业务等,并降低农业的风险。其中,可以在多种渠道上进行投资,如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政府的资金支持,建立现代企业发展公司;可以加快农产品的市场发展,鼓励农户多生产经营市场上存在的保值业务。还要以农业的订单数据为基本条件,对其存在的农业风险进行跟踪,并不断扩展农村的保险市场。这样不仅建立了多功能、多合作的金融业务,还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完成。第二,建立农村的征信体系。信息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信息出现不对称就会导致金融问题。在一个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下,各个企业之间能够利用信息实现经济效益,但如果在市场中利用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交易手段不够合理,就会因为主体资金的信用问题出现较大风险。其中,如果双方在借贷期间不讲诚信,就会影响道德风险问题,并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产生这种诚信问题主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易信息的隐瞒、突发事件的发生等。所以说,在银行中建立征信体系,能够降低金融的交易成本和风险。

 

五、结语

 

随着“三农”发展进程的不断变革,银行成为农村经济进步以及金融体系发展的有力保障。因为农业问题是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大问题,实现农业的创新性发展,就要求社会各界法律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将法律因素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一项制约保障。该形式的体现不仅能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市场不足、计划经济体制等问题,还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加快我国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经济发展金融支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较大比重。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民占有较大比例,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需求的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户主,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额有限。资金的缺乏使生产的扩大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受到阻碍,因此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未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也因此没有明显提高。农村金融机制作为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支配手段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远远不尽如人意,其范围、程度和效率仍有待大幅提高。

(二)研究目的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的实际作用做深入分析,明确农村经济发展中各资金需求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和农村金融体系对资金的资金供给状况,对满足需求的政策、制度、措施加以肯定和拓展,针对未能平衡的资金需求对金融供给体系做相应的政策制度调整和完善。本文写作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详细阐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现状和瓶颈,及金融供给体系对其所起支持作用和至今未解决的障碍。其次,对农村经济发展中未被满足的金融需求相关原因和解决途径做具体探讨,即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相匹配的部分做深入分析。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政策作了大幅调整,新的经济政策以事实为依据,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我国农村经济因此获得了较大发展。政府通过市场引导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和农业投资,使我国农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之后的六年呈现迅速急剧增长态势,其后则呈现波动式缓慢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态势并未改变,农民收入并未呈现乐观的增长态势,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并未提高。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

关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不同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性的研究表明金融制度体系的完善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水平改善投资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促进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都存在巨大潜力。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挖掘、释放金融体系作用,强化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增长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商业性金融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大致由四个形式的金融组织组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基础,商业性金融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商业性金融重视经营成本,资金效率,风险规避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市场活力是合作性、政策性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无可比拟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决定了其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和对农村经济发展所起支持作用的不周全性。因为若商业银行的规模过小则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必然不足,若规模过大则由于其商业性必然倾向于经营利润更高的非农业经济业务,如此便失去了其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本义。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由于地域、历史背景、经济现状的不同而呈现出形式和程度的差异,其满足应是不同形式金融组织功能相互补的结果。因此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前景应是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互补,政策性和民间金融组织共存。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经营的业务范围日渐缩小,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也随之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农村体系中的地位在逐渐动摇,因为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的形式和规模必然会不断改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作性和政策性金融必然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作用将起到无可代替的作用。

(二)农村合作组织

从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组织构成来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占主要地位。这是由当前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决定的。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农村经济水平还不高,因而金融需求偏向于小额分散的形式,而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业务形式正好大大满足了农村中小企业主和农民的融资需求。因此合作性金融组织成为农村融资主体的主要选择。而且农户和中小业主的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相对透明,因此,选择诚信社员的信息成本较低。在经济业务的办理上,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作为农村融资主体的主要选择,其与业务主体间的经济业务往来为了解客户信息提供了方便,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可信度。合作性金融组织的交易成功本相比其他形式的金融大大降低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金融组织

民间金融组织,指广大农村经济主体为满足融资需求,自发开展和形成的使用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进行民间经济融通活动的组织。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巨大的资金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因而在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之外出现了弥补其功能缺陷的民间金融组织。在现阶段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融资形式多为零散的小额分散式。这样的业务对于商业性和合作性的金融组织而言需要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相对较少,与经营原则相冲突,因而难以得到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民间金融m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遵循了市场需求。就其存在性而言,民间金融组织一直被认为是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一直未得到客观对待,其运行机制也未得到理性研究。

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障碍

(一)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持乏力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六种主要组成机构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该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主体地位,但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和业务,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农村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收了我国大部分的农村资本,但近来农业银行的经济业务逐渐转向收益率较高的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逐渐减弱。

(二)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技术手段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金融工具创新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农村,长期以来在金融机构经济业务中主要使用的是传统观的存贷款和结算等基础类金融工具,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经济及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加之经济基础薄弱,限制了金融工具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工具的改进不多见。股票、国库券、金融债券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在农村很难普及。

(三)农村金融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尚待完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用法律形式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规范农村金融行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是建立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提。然而相关农村金融组织所实际受到的政策扶持力度却远远现实需要,致使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满足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为维护自身运转,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直接导致了农村资金外流,使农村金融支持状况恶化。

五、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农村金融工具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市场机制和服务机制提供了契机,金融体系的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形势下,我国农村经济需求的满足程度依然差强人意。因此,不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来看,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工具的改进在所难免。首先需要积极完善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真正做到让需要贷款的人有款可贷,为农村资金需求者提供有力支持。其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促进和引导各种金融工具的综合使用,在原有金融工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融资形式,有效的进行资金管理和风险分散。再次,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因为农村金融的创新需要相关政策引导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与融合,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扩大信用范围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扩大农村信用范围,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将更多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接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扩大该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支持更多有条件的联接得到进一步延伸。其次,提高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t的培训。使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多用、用好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资源。最后,加强农村地区征信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农民培育信用意识,维护自身信用记录,提高自身金融素质,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三)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外部环境

除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外,农村金融支持的外部环境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支农力度也有较大影响。优化农村金融支持外部环境应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发展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尽力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保持农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使农村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其次,通过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系逐步完善,调整维护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六、结论

新形势下,金融支持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明确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尽力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金融支持的力度范围的分析,认清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势,了解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尚待完善之处,并将理论联系实际,针对金融支持障碍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只有不断顺应新形势,结合实际改革和完善金融体系,我们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七、致谢

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我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论文的结束,也意味着我四年大学生涯的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让我收获知识,也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丰富和美好。

在毕业之际,我首先感谢四年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授予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为我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还要感谢我的母校―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她给了学习的环境和机会,2009~2013的四年里让我在这里尽情成长。衷心的希望西亚斯的明天越来越美好。其次,要感谢我的同学。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与人相处,教会了我要宽容待人,教会了我感恩,是他们与我共同经历里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最后,要特别感谢周福顺老师,他热心负责的态度激励着我,他渊博的知识和科学严谨的作风让我敬佩,在周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初稿并最终定稿。所以,在此向周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和祝福!

参考文献

[1]邹雪娇.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12月.

[2]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5月.

[3]江美芳.农村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苏州大学,2011年9月.

[4]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7月.

[5]马立珍.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5月.

[6]孙艳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4月.

[7]卢娅.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广西大学,2008年5月.

[8]陈华.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6月.

[9]LiYan.alienationofRuralCooperativeFinanceandtheinnovationofFinancialorganizationinChina.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1,3(1):68-71.

[10]JinKe.Studyonnew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inChina.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2011.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4

关键词:构建;多层次;农村;融资担保体系;对策

一、当前农村经济主体形式及其融资需求状况

以辽西某县级市为例,当前其经济主体主要可分为以下五大类,那就是经济联合体、乡镇企业、专业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和农户,各类经济主体的构成模式、发展能力、资金需求等差别较大,具体情况如下。

1.农村经济联合体

近年来,在农村组建了形式多样的经济联合体。尽管这种以农户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并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由于它能把各家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资金以及生产活动等联结起来,因此对于农村经济主体融资能力的增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具有较大意义,从而在农村经济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这种经济联合体获取了一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认可,但因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联合经营容易产生纠纷,加上订单类贷款涉及部门较多等因素影响,使金融机构不敢大规模开展信贷营销,削弱了联合体的辐射力和影响面。

2.民营的乡镇企业

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辽西某县级市的乡镇企业经过改制已经全部转变为民营,从而导致投资主体、支农义务、划分标准、地域性等几个方面重大变化的发生:如在投资主体方面,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有自有资金也有吸引来的域外资金;原乡镇企业承担的支农义务基本取缔;以所有制形式的划分标准已经转变为按照财产组织形式、法律责任形式进行划分;改制后的民营企业不断突破地域限制,逐步进军城镇和大中城市,有的企业成长为大型集团公司。转制后的乡镇企业与现代企业越来越接近,融资渠道大为拓宽,在各方面也都发挥了其应发挥的积极作用。但从全局及整体上看,乡镇企业仍然属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没有稳固的信用基础的企业群体,依旧面临着比较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它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不明晰,产权主体虚置情况比较严重,资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目前,在新型的、以“产权清晰、保护有力、权责明确、管理民主”为特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由原集体经济组织在整合集体土地、财产等存量资产的基础上,通过村、社、农户入股的方式,组建了股份合作制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又如,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由农户联合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参与的农户或者是提供的服务属于同一类型,或者是生产经营的产品属于同一类型。由于农村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从而就可以顺利实现生产所必须的一些要素,如资金、土地、信用、技术等的联合,联结农户利益关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带动农户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其中的融资能力,与市场机制的对接更加容易。可在实践中,由于在市场的主体地位方面,农村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仍然受到大多数金融机构的质疑,再加上在发展能力的可持续性方面,一些新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所有这些,都对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4.农村专业大户

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日益呈现出规模化的大趋势下,农村专业大户应运而生。农村专业大户由两部分构成,即已经转变为家庭农场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户以及经营规模扩大后的非农(如服务、运输、加工等产业)个体工商户,但家庭仍然是农村专业大户的基本经营单位。农村专业大户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都比较强,有更加稳定、也更加有效的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农村专业大户还有着较旺盛的融资需求,以满足它们扩大再生产追加资本的需要。只是现在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专业大户的金融支持仍显不足,造成其资金缺口较大,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5.农户

现阶段,我国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农村经济主体就是农户。农户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很小的养殖户或者种植户,二是农村规模很小的、非农个体工商户。一般说来,由于农户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从而导致其生产经营各项成本都比较高,收益相应较低,对市场以及自然风险的抵御能力也较弱。农户的上述弱质性,再加上其能提供的合格抵押品和担保人非常有限,从而造成过高的融资成本,存在着比较突出的贷款难问题。

二、当前农村融资能够开展的担保形式

当前,农村融资能够开展的担保方式主要有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信用担保。

1.抵押担保

属于现行法律规定中物的担保中的一种。抵押担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的抵押贷款,一是以各种土地附着物,如农作物等作为抵押品,二是以各种动产,如交通运输工具、原材料、生产设备、产品等作为抵押品,三是以企业的厂房和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品,四是把企业财产集合作为抵押品,五是把动产浮动作为抵押品。

2.质押担保

也属于现行法律规定中物的担保中的一种。质押担保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动产质押,只要是可依法转让的动产,如生活用品、生产资料、产品等都可以用作质押;二是权利质押,如订单、仓单、存单、应收账款质押等。

3.信用担保

属于现行法律规定中人的担保,具体担保形式有以下三种。

(1)农户联保

要先成立一个联保小组,小组成员至少为两家农户,然后小组成员之间再签订一个贷款联保协议,以此明确相互之间信用担保的提供以及连带责任的承担。

(2)农村的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

这种农村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于地方政府,当借款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农村担保机构可为其提供信用担保乃至于再担保。

(3)农村新型经济组织担保

其主要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单户信贷模式,即以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中的单户成员为单位分别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二是混合信贷模式,即由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统一与金融机构商定贷款,金融机构分别向各个成员发放。三是集团化信贷模式,即以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为贷款主体,然后以预付定金等形式分配给内部成员使用。

三、商业银行在农村多层次的融资担保体系的构建中应采取的对策

商业银行具体构建五个层次的、与农村的经济主体相对应的融资担保机制,即可实现全覆盖。

1.与农村的经济联合体相对应的融资担保机制

农村的经济联合体由于其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以如果它作为贷款主体直接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那是不可以的,然而借助于它,却可以成功联结农村其他经济主体的信用、资金以及生产活动,从而使得联合体内各家成员的融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大大增强。正因如此,形式灵活多样的各种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以使其融资平台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2.与乡镇企业相对应的融资担保机制

通常情况下,乡镇企业在如前所述的农村五类经济主体当中,有着更强的经济实力、范围更加广泛的有效担保品以及规模更庞大的融资需求。可供乡镇企业使用的融资担保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种是企业将其所拥有的厂房及其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抵押给银行而获得的贷款。第二种是将企业的财产集合作为抵押品而向银行申请的抵押贷款。这里所说的企业的财产集合,是指企业的所有财产(即不动产和动产)及权利加总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整体。第三种是动产浮动抵押贷款以及动产抵押贷款。第四种是各种形式的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如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等。第五种是农村地区的担保机构开展的各种担保和再担保业务。

3.与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相对应的融资担保机制

一般情况下,以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典型代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具有比较强大的经济实力、较大规模的融资需求数量以及比较多的有效担保物。针对其上述特点,可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的融资担保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动产或者动产浮动抵押贷款。第二种是仓单、订单、存单或者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第三种是充分发挥农村地区担保机构的担保功能。

4.与农村的专业大户相对应的融资担保机制

由于农村专业大户的生产更加科学,并且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因此,它和普通农户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融资规模方面,农村的专业大户由于融资需求比较旺盛,所以有较大的融资规模;二是在经济实力方面,由于专业大户拥有较强的抗击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能力,所以盈利较多,盈利中用于追加资本的金额也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三是在担保资源方面,专业大户的担保资源非常丰富,如其拥有的产品、生产设备及土地等,都是极为有效的担保物。据此,可供专业大户采用的融资担保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以已有的或者将要拥有的下列动产,如运输工具、生产设备、产品、原材料等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动产浮动抵押贷款或者动产抵押贷款。第二种是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质押贷款,可用的质押物有订单、仓单、应收账款以及存单等。第三种是通过与有关经济单位组建联合体,来使自己的融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联合的对象可以是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企业。第四种是逐渐尝试把农民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品来获取贷款。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5

一、温州模式的基本特点

“温州模式”是温州前期改革的最重要成果,起初就是作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而出现和形成的,是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非农产业,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成功典型。对于什么是“温州模式”,学者和官员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从“温州模式”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出发,把“温州模式”的基本特点概括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主导,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以创富精神为带动。

1、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广大农民是“温州模式”的发动者和创业者,从1978年开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温州地区基本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也推动了农村工业的改革。广大农民迅速地把农业领域家庭经营的基本经验广泛运用于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依靠自身力量,大力发展家庭经营的商品经济,使家庭经营成为农村所有产业部门一种占主体地位的经营方式,成为温州模式的基础。

2、以专业市场为主导

温州的专业市场在温州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通过专业市场,温州农村家庭工业从事的小商品生产得到了集中,利用社会化的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突破了农村家庭工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的局限性,发挥了专业合作的群体结构的优势,并通过专业市场使专业化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流通领域,实现了规模经济,在温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商品、大市场”格局。

3、以产业集群为核心

“温州模式”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精细的社会化分工和协作,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特色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在产业内部是一种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价值链的垂直协作形式,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非常细,形成“块状经济”,这些专业化的生产行业迅速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由单纯追求利润到创名牌树形象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以低压电器、服装、鞋、打火机和眼镜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4、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温州先后进行了3次大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建制镇从1978年的18个,猛增到现在的125个,约占全市乡镇的46%。通过发展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到互补,城镇的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温州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5、以创富精神为核心

温州的文化是闽越文化,提倡经世致用,讲求事功,主张“功利与仁义并存”,反对离开“功利”而言“道义”,强调个性、个体和能力,具体表现为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以及为拥有财富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受温州文化的熏陶,“温州模式”的核心之处在于温州人有很强的创业精神和致富欲望,普遍具有艰苦创业、敢冒风险、永不满足的精神。

二、“温州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打下的良好基础

“温州模式”启动了温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市场化,逐步解决了农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致富问题,为温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促进了农业发展

通过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了整个市场体系,提高了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商品率,逐步将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从而带动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和农业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实现了农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

2、家庭经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温州通过鼓励发展以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家庭工业,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一部分农民先富了起来,并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整体增加。2006年,温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43元,比上年增长10.3%,农民收入增幅超过了城市居民。

3、家庭经营和创富精神打造了农村文明的主流

温州人在发展家庭经济的过程中形成的团聚特点和互助精神,再加上温州文化固有的勇于创业和致富的因素,在温州农村形成了敢冒风险、勇于开拓、艰苦拼搏的主流社会风气,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4、小城镇建设改变了农村面貌

“温州模式”以小城镇为依托,走出了一条依托城镇并以城镇为经济支撑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统筹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小城镇的带动下,周边农村成片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大幅度改善了城乡结合部和道路沿线的环境,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5、市场经济和创富精神推动了农村民主自治

在“温州模式”下农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主力军,温州农民敢冒风险、勇于尝试,将改革中发生的问题置于改革中去解决,从早期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涌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全国农村新型合作试点的瑞安农村合作协会的出现,都对推进农村民主自治和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温州模式”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温州模式”在促进温州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固有障碍,对一些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1、私营的家庭经济造成了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

私营的家庭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温州农业的弱质产业地位,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程度还较低,农业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耕地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新技术和新的组织方式在农村的推广速度受到制约,政府的作用在农村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公共物品严重缺乏,特别是水利设施和道路。

2、工业化和城市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专业化生产的日益集中和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在带来温州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使得各种经济要素与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于城镇,加大了城乡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导致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不协调和城乡关系的不正常,农民并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国民待遇,农村、农民被进一步置于边缘地位,农民的收入增长十分困难。

3、农村文化受到私营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家庭化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温州人在变得富有的同时,农村文化中在过去困难条件下逼出来的那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第二代和第三代温州人中间已经很难再传承下去,农村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约束和其他社会控制机制己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合时宜或者弱化,新的社会规范、法律体制以及交往模式尚未完全确立,主流意识日益淡化,给不良文化的泛滥提供了机会。

4、家庭经营和产业集群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温州在大力发展家庭经营和产业集群的同时,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造成了耕地减少、能源紧缺、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等问题。“温州模式”表现出强烈的“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的特征,造成了大范围的、难以逆转的区域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农村居民的环境状况显著落后于城市。

5、家族企业和私营经济影响着农村民主管理

在温州的家庭企业中,宗族势力往往是幕后的主要操纵力量,于是在温州推行村民自治、实行基层民主政治、导入现代村民自治制度之后,宗族势力引起了很多矛盾,影响了村民的资格准入,影响着村干部所拥有的实际权力及其工作方式,甚至影响着对国家法律的理解和对自治权的干涉等,个体的私营经济与村民自治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冲突,使得村民自治的运作缺乏经济能力的有力支撑。

四、温州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

“温州模式”的本质就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一种不断超越自我、谋求发展的能力。过去的“温州模式”主要是解决了农村发展的启动问题,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大力发扬创新精神,适应新的环境,创造新的模式。

1、提升家族企业实力,带动农村产业化发展

要在个体企业和家族式企业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学会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从而突破资本约束、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品牌、上规模、连基地、带农户的加工型和外向型骨干龙头企业。

2、围绕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要根据市场需要,将传统的落后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用新的技术改造原有的传统农业及其产品,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3、发挥专业化生产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要在专业化生产和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走“开放一发现一创业一扩散一升级”的道路,培育相关的配套产业,扩大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要认真分析农业生产的每一环节,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重新安排、精细组织生产细节,尽量减少各环节的资源消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4、通过合理规划推动中小城镇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要把重点放在巩固提高现有小城镇方面,建设一批起点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俱佳的新型小城镇,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向城镇的集中,让农民“建城进城”,成为城镇的居民。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和“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把农村基础设施从公益型开发供给转向经营型生产供给,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平衡、自我补偿的新机制,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完善村镇总体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组织,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如何与国内外市场衔接,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进入市场,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真正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党中央明确指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经济组织体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

一、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从农村工作实际看,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经营规模较小,城乡经济分离,农业和工业脱节。这使农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加工和运销环节基本被排斥在农业之外,农业内部只剩下盈利较少的生产环节。这造成了农业发展过程中投入不足与利益流失、效益低下并存的问题。再加之个体农户与大市场信息不对称、资金量不对称、专业化不对称,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弱化,进入市场的难度加大。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多种经营,把农民从分散的领域和地域中组织起来,通过规模化生产,牵动农业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发展,使新经济组织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因此,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扩大产业链条,促进专业化、提高区域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加快农业第二次飞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二、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1、规模经营原则。在新形势下,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创新组织形式,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布局,在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竞争实体,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农村双重经营体制。

2、农民意愿原则。农民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主体,建立新型经济组织,不能搞行政命令,要按照自愿、自治、民主管理的要求,尊重群众的意愿,坚持农民入社、退社自由,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在组织创新中,要团结广大农民,利用市场规则,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合法地开展经贸活动,帮助农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契约关系,依法建立集体与个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3、积累功能原则。目前,农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农民分散经营,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和竞争优势。各级政府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和途径,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通过农民自办、官民合办、能人领办、嫁接联办等多种形式改造传统组织,发展民间组织。同时,充分发挥新型经济组织的积累效能,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以此来增强凝聚力,维护合法性,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

4、政策倾斜原则。农村经济组织创新难度大,政策性问题多,需要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对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农业一体化经营企业或企业集团给予鼓励,财政的支农资金应重点支持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扶持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应区别不同情况,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照顾;对市场开拓力强的外向型企业,在出口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积极为新型经济组织在农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提供优惠条件,使它们能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快速发育。

三、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几点建议

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必须着眼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同时通过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来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因此,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角色,从培植主导产业、构建市场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强化金融和服务等方面营造农业组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1、因地制宜,夯实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必须从当地资源、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好市场空间大、资源后备优、经济效益高的产品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搞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主导产业覆盖地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从而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健全和完善包括市场流通组织、市场调节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的市场组织体系,把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做大、做强,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3、突出龙头企业,增强经济组织凝聚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必须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来抓。着力完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引进和推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数量,扩展涵盖农户面;实行企业整合,坚持采取优胜劣汰的思想,把现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源向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规模龙头企业集中;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入股等方式参与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将小型企业改造为实体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7

农村社会资本在不同的层面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村民社会资本、家庭宗族社会资本、功能组织社会资本及社区社会资本。这是从表现形式角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划分。家族宗族网络主要表现为因血缘、姻缘或者说亲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农民自身占有的关系网络资源为村民社会资本。当前农村社会结构仍表现为“差序格局”,家庭宗族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占重要地位。但当代农村中家庭宗族不再以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形式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功能组织网络主要体现为村民为达到某些团体特殊利益,而自发设立的一些功能性组织所形成的网络,如经济合作组、果蔬协会、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社等。社区社会资本主要指因惯例、习俗、等原因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和一定行政区域内制度规范。宗教在农村某些地区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农村社会的运转。如各种庙会、天主教组织等。一般人际关系网络主要体现为个体之间因地缘、业缘等而形成的个人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关系。如同乡、同学、同事等等。文秘站:

第二,现代信任型、组织参与型、制度规范型及社会精英型社会资本这是从客体内容角度对农村社会资本进行的划分。村民可以通过个人诚信程度、拥有组织成员资格、与他人结成私人关系、认同和运作规范制度等形式来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占有。如果以农村社区为分析对象,它可以通过和普遍信任、协调人际关系、调整社区或社会结构和强化规范制度风俗习惯等形式,实现对社会资本的占有和提升。而社会精英型社会资本则是指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本的经济能人乡村精英。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临经济转型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传统的以政府与市场为二元因素的分析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为传统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构建政府、市场及社会资本这样一个三位一体模式,使得社会资本角度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得以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件”部分包括村貌、村容、基础设施等,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形物质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部分是指在农村社会关系上建立的无形的互信、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制度规范等,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无形社会基础。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软件”即信任、合作、规范等是社会资本的最基本要义。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社会资本的现实状况为依据,加强村民之间信任、团结、互助、合作等公共精神,增强村民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要寻求农村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发展,还要更加注重农民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不断加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而社会资本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内生力量,侧重于从农民及农村社会关系等主体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不失为一个全新的尝试。

有学者认为,“农村社会资本体现在以参与网络为载体的公民间的信任、互惠和合作等维度之上,这是与传统农村社会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结构相联系。”①“现代性意义上的社会资本是建立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权利和义务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传统的血缘、亲缘和地缘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②

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发掘传统社会资本的积极功效、如何通过改革及制度创新等来有效增加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资本的存量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社会资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特定共同体之中存在的的以互惠、信任、合作及规范为主要特征的的关系参与网络。它本身是一种社会结构资源。其中信任、互惠及合作是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在我国农村社会,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而构成的关系网络。这些关系参与网络承载着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是关系农村社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将社会资本这一理论解释范式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社会资本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衡量农村社会转型期中农村社区的效率、农村社会活力,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发展。社会资本虽然有不同的类型,但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人们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发挥重要功能。社会资本是市场与政府发挥作用的中介,是“联结之手”。社会资本不仅有助于支撑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限制政府权力的扩张,协调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发展。占有社会资本可以促进政府和市场携手,节约政府管理成本,从而降低市场交易费。

1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十二五”时期,农业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协调粮食和其他作物种植比例,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力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2整合农村力量,促进有效集体行动的产生

通过对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关系网络的利用和开发,可以有效规范村民行动,不断整合农村力量,从而产生有效的集体行动。在当前农村社会中,村民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建立一个具有很好权威的组织,可以代表村民的利益来行动,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有效保证自身合法利益。在这个组织内,村民们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和协调,从而增强彼此的信任及合作,不断提高组织的谈判力和凝聚力。比如一个良好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规范村民个人的经济行为,使村民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整体的规模优势。村民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可以通过和各种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互动及交流,实现生产互助、信息共享,从而增强彼此信任及合作,产生更多的有效的集体行动。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8

关键词:农家乐;休闲体育;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4-02

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休闲体育经济、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体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文将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主要指在加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休闲体育建设,引导农民依据自身资源和需求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加强组织和宣传,形成新农村休闲体育发展有效机制。农家乐体育休闲发展推动政府引导与农民自身发挥作用相结合,作为推动农村经济与体育文化等建设的新兴产业,政府加强对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发挥出政府的调控功能;同时还要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使新农村体育经济文化得以积极健康的发展。

农家乐休闲体育方式的形成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的健康意识,促进了农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在农村营造出和谐健身气氛,同时也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参加到体育健身的热潮中。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农村有效健身机制。政府在农民体育健身热潮中引导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带动群众参与形成长期有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政治建设提供基础。

二、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休闲体育资源蕴涵着独具魅力的地理和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吸引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前去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这些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农村环境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农家乐休闲体育的立足点,通过推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特色产品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休闲体育产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三、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在满足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基础上,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提升农村的环境和发扬农村的整体精神风貌。从提升综合环境的角度,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开展增加了农村体育健身设备、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建设,可以优化农村的综合环境。从发扬农村精神风貌的角度,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以其老少皆宜、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涵,强身健体、实现自我的功能作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需要,必将对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体育文化对人口素质作用分析,农家乐休闲体育对体育文化建设最直接作用是吸引农村人口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中,提升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从而让他们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另外,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农村人口从事了体育健身活动,就自然把闲暇时间从扑克、麻将、甚至等活动中脱离,把拼搏进取的精神融入自身,从而显著提升内在素质。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

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影响主要指在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经济、文化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休闲体育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休闲体育产业制度,以农家乐休闲体育产业解决农村就业等社会问题。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在农村的农家乐休闲体育消费和投资对农村地区来说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经济注入,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家乐休闲体育在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农家乐休闲体育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由于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迅速和广泛,其工作岗位增多,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为不具备太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中、低层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吸纳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论

休闲体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长的体现和客观需求,而农家乐体育休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农村广泛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农村休闲体育工作,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活跃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为全面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雪峰,曹秀玲.中国体育生态研究现状与思考[J].上海体学院学报,2006,(1).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9

刘荣材

(广东商学院政治与教育学院,广州510320)

摘要: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社会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和转型,具体而言,就是要逐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二元经济制度,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塑造现代新型农民,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制度环境。而农村社会转型,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归宿和目标。

关键词:农村;社会转型;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44-04

引言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并指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

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和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农村的完成,建立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村经济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新制度的确立使农村生产者成为真正的生产主体和利益主体,潜伏在社会中的生产力被激发了出来,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在新的制度安排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当新制度刚刚展现出其较好的制度效率时,新一轮的制度变迁因国家工业化目标的需要而随之发生,农村合作化、集体化生产的制度安排被确立,集体化制度安排在与其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在最初生产者同样以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所具有的积极性加入到团队生产中去,但是,由于集体化生产下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更主要的是利益分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了农村生产的低效率。与此同时,以二元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和土地上,更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密化使用,在土地产出受地力限制不可能无限提高的情况下,过密化劳动力的投入进一步降低了队生产效率,也降低了队生产成员的经济福利。

家庭联产责任制是对集体化制度安排的创新,它通过科学处理国家、集体和生产者的利益分配制度而确立了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又一次调动了农村经济主体生产的热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创新是在国家计划体制没有根本改变下进行的,当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农民在没有外在经济机会和比较利益选择的情况下,对土地的专注投入的确提高了生产力和土地产出,但这种产出的提高是相对于计划体制下的土地产出而言的。相对于计划体制长期的低效率和产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势一下子就显示出了。但是,在二元经济制度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难以有效释放出来,这种制度所包含的潜力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逐渐释放完毕,使得当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农村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很难完全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中获得与城市经济主体大致平均的利益,城乡收入差距由此逐年拉开并呈扩大趋势。

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二元经济制度,使农民能以和其他的市场主体和经济主体相对等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内在要求变革二元经济制度,实现制度创新。新农村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作为制度支撑和制度保障。为此,本文拟围绕农地制度改革、二元制度改革、非正式制度创新及生产方式创新等方面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界定模糊,一方面抑制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有效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要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法制和保障难民土地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制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农民家庭承包使用的多重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多重存在形态,为各级政府通过集体组织侵犯农民土地权益设置了制度空间。在如何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上,有些学者提出土地私有化模式或国有化模式,应当说,这两种模式都认识到了界定土地产权主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从目前来看并不具有可行性;有些学者主张通过完善集体土地承包制来界定集体组织和承包家庭之间的权利关系,虽然,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多重产权结构,从而也就达不到制度改革所预计的目标。从立法方面来看,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都从法律上对农民的权利作了规定,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土地产权主体多元化和模糊化的既有产权主体结构。只要继续保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结构上多重主体构造,“农民长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为此,就构建一种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而国家(包括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在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上,则是作为管理者而不是产权主体行使职能,避免了国家和村委会既是管理者又是产权主体而发生角色错位。至于集体经济组织,由于法律界定的模糊性在现实中难以作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而农民家庭作为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组织,成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则是顺理成章的制度安排。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多重产权主体并存而导致权利界定不清的局面。当我们明确地找到产权主体时,产权的界定自然也就明确了,产权排他性行使也就得以实现。

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需要确立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1]。

首先,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是在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农民家庭为单位构建的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把承包土地的产权完整地赋予农民家庭,使农民家庭拥有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内的完整的产权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其次,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家庭是唯一合法的土地产权主体,国家和村民委员会则作为农村土地管理者发挥作用。农民按照利益最大化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国家和村委员会作为管理者主要负责因公共利益、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需要而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

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产权主体,有利于土地产权在彼此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交易和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目前来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村土地开始出现转包、转租、代耕等各种自发的土地流转形式,但是,由于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不明确,这种流转处于一种无序和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状态。在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产权流转因为产权主体的明确化将会变得更加规范、稳定和有效。

二、二元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前提

如果说,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是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经济利益的制度保障的话,那么,改革二元制度则是为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提供制度前提。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等二元经济制度,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度。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实行一种严格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人的身份被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从那时起,农村人口被严格限制自由迁徙,长期被束缚在农村及土地上,并且成了一种身份制度而沿袭至今。同时,农村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长期被限制在农村,不能自由流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有所松动,但是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人口自由迁徙的制度安排。

二元户籍制度不仅仅是人口管理制度,更主要的是隐藏在户籍制度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演变,二元户籍制度逐渐完备并形成一种制度惯性和利益关系而难以触动。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导致了一个国家内部,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公民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它们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而形成的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

二元户籍制度决定了农民的就业等经济活动是二元的。二元就业制度安排是伴随二元户籍制度而衍生的。它把城镇就业和农村就业从制度上进行分割,农村人口只能在农村安排就业,从事农业生产。由于现行的就业制度安排没有把农民就业纳入正式就业制度之内,不管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进城务工,都不是国家正式职工。因此,政府或国家不需对农民的非农就业承担和城市职工一样的各种义务(如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二元就业制度设计的歧视性,使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处境极其艰难。而从国家现代化进程来看,二元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共同作用的后果是把农业和工业化分开,把农村及农村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分开,农民的身份被固化和职业化。

与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一样,中国城乡社会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分割的。在国家所提供的正规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只能另寻出路。这替代性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就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以农民家庭和村集体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依法建立的,由国家和社会向公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或使其达到某种生活质量的制度,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方面)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社会保障的对象包括全体国民。社会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对一国内所有公民是平等的,其目的在于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在二元户籍制度和二元就业制度决定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的。农村居民被排斥在国家正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这种二元保障体系的结构是:城镇居民享受着国家提供的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的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的情形恰好相反,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

因此,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首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目前,由于国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缺位,土地扮演着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使土地资源难以资产化和有效利用。国家应当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在农村的投入,在农村逐步建立广覆盖的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其次,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给予农民以国民身份待遇。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从农村有效释放出来,导致农地关系矛盾尖锐化。因此,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迁徙、就业,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机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三、生产方式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进农村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是为农民经济权益和农村生产力的提供制度保证。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流行的观点,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亟须实现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型。生产方式的转型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

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回归,它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性质和生产方式。虽然在改革初期,在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尚未形成时,通过对家庭个体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生产方式日益成熟,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分散生产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和弊端也就逐渐的突显出来。(1)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降低。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解散,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也日趋荒废,而对于分散的单个农户来说,工程巨大的农田水利建设,对其既没有积极性,也无力进行。农业生产和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变得异常的脆弱。(2)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单位是分散的单个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单个的农户已无法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单个的农户资金有限,没有大规模生产实力,难以有效地开发或利用现代农业科技,难以有效地组织农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和销售,从而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而只能局限于温饱状态下的小农经济。(3)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的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的两极分化。由于农民家庭拥有的主客观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在自发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贫富差距会拉大,在失去集体经济组织的统筹安排下,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显而易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转变分散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走向联合生产或合作生产道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指出,为了避免小农经济自发发展必然导致农村严重的两极分化,为了满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原料、资金和市场的大规模需求,唯一途径,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穷,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人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2]国家通过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它体现了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化与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要求和内在关系,奠定了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基础,指明了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与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农业现代化技术日益被推广和应用,分工与合作日益深化和密切,农户个体经营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从农村改革实践来看,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方式解决温饱问题有余,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村分散生产的经营方式。、华西村发展的直接证明与小岗村发展现实的间接证明:农户个体经营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的温饱需求,解决不了更高层面的富裕需求,因此,农民整体要增收走向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3]。

四、非正式制度转型: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中,除了产权制度、二元制度、生产方式等之外,还包括存在于农民之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而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前者属于正式制度安排,后者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甚至是起关键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但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演进中形成的独具体系的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思想意识,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决策和选择,从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来看,新的正式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学习比较容易,但是,要从根本改变深深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则并非易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转型过程中,采取同样正式制度的两个不同社会(或国家),其经济绩效却完全不同。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外,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而言,正式制度的引进、复制或移植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正式制度的实施则需要非正式制度的配合。非正式制度,是一个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自发形成的被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它一般包括风俗习惯、文化价值、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通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已深深地浸润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在其自身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难以自纠的“路径依赖”。正是由于本土非正式制度的惰性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新借鉴引进的正式制度和原有的非正式制度势必产生冲突,其结果使得借鉴引进的制度可能既无法实施也难以奏效[4]。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内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改变封闭小农社会下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与习俗。只有当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朝着与正式制度转型一致的方向转变时,正式制度的引进、创新及其实施,才能有效地进行。

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非正式制度的转型?

首先,实现农民身份转化,赋予农民作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逐步废除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度,构建公民社会,赋予农民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平等权利。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上获得平等地位和待遇,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念体系才能有实质性的转变。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指出的那样:“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而且,赋予农民作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和地位,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内在要求。

其次,塑造新型的现代农民。农村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民的现代化。为此,就需要把农村的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教育来改造人,通过教育来实现人的现代化。一方面,通过基础义务教育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现代职业技能,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此外,通过科普、文化下乡和农村文明基础工程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荣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选择:构建农民家庭产权制度[J].经济体制改革,2008,(3).

[2]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9.

[3]于金富.生产方式变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J].经济学家,2007,(4).

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篇10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同志认为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坚持长期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应在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主体同市场经济的充分衔接和融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规划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集体经济的全称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它包括城乡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或者合作社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则是指农业以致农村中的各种合作社经济。新型集体经济在改革中脱颖而出,是劳动者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坚持合作制,真正民有民营的经济形式。与传统集体经济相比,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关系明晰,劳动者真正成为集体经济的主人,实现资本与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具有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机制市场化,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集体经济的效益和发展后劲。  

  

一、集体经济的作用  

  

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集体经济也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实力的强与弱,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福利的提高,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拓展了集体经济的内涵和实现形式,实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有机统一,其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要求,符合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能够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户提供服务等职能,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就会就丧失了有效的载体。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扩大农业公共积累,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效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工业布局和城镇布局,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展集体经济可以改善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在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地方,农民分散经营的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经营信息不灵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农村能够真正带领农民集体致富的,还是要靠集体经济组织,典型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农村就建设得好。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都是一种强大的支撑,并且在农村转型与发展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把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作为繁荣农村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努力探索更有效支持方式、寻求更有效发展途径。从当前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应当努力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性质 

家庭联产承包制,不是单干,不是个体经济,而是把家庭承包经营引入集体经济,从而成为集体经济的一种责任制形式,一种双层经营的体制形式。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农业经济再生产在某些地区处于停顿状态,集体服务和支持流于形式,农业生产和收益受到影响,这是引发农村地区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必须重视集体经济的建设,努力完善各种制度,切实保护和使用好各种集体资源,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其活力,才能树立和巩固其参与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一步赢得农民的认可和信任,完成其重大的历史使命。 

(二)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依法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建立规范的村级财务运行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和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各级政府及其政策要积极引导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集体经济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在银行贷款、技术支持、产业项目、人员培训等方面鼓励和扶持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发展,使集体经济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三)发展集体经济要重视制度建设 

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加强农村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财力和物力上增强集体经济自我积累的功能。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制度和合理的管理约束机制。统一经营不只限于村庄,还应逐步扩展到各种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另外,为了维护集体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还应从法律上对集体经济给予保护。 

(四)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集体经济发展快的地方,集体经济的力量就雄厚,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就较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的体现。而在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地方,儿童失学辍学问题严重,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甚至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和之风盛行。 

(五)壮大集体经济力量,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比较利益低下的状况 

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可以改变目前单个农民的弱势地位,增强作为经济整体的“集体农民”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