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2:40

生态环保标准篇1

近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oeKo-teX公布了2014版oeKo-teXStandard100生态环保纺织品检测标准及限量值。新版标准对全氟辛酸pFoa的监管将更加严格,同时,4种长链全氟化合物将被加入新标准的考察目录中,限量值与全氟辛酸相同。新标准的,表明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全力支持欧洲倡导的“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ZDHC”行动,积极支持并协助全球品牌商和零售商到2020年实现在整个生产环节中彻底消除有害化学物质的目录。

对有害物质范围进行扩充

与2013版相比较,新版标准中并未增加新的测试项目,而是对个别项目中考察的有害物质范围进行了扩充,并收紧了特定物质的限量值。新规实施后,4个级别的纺织品中全氟辛酸的含量将不得超过以下限量值:第一级别为50μg/kg(即0.05mg/kg,2013版限量值为0.10mg/kg);第二级别为100μg/kg(即0.1mg/kg,2013版限量值为0.25mg/kg);第三级别为100μg/kg(即0.1mg/kg,2013版限量值为0.25mg/kg);第四级别为500μg/kg(即0.5mg/kg,2013版限量值为1.00mg/kg)。

4种长链全氟化合物将被加入新标准的考察目录中,限量值与全氟辛酸相同。这4种化合物分别为全氟十一烷酸(CaS2058-94-8)、全氟十二烷酸(CaS307-55-1)、全氟十三酸(CaS72629-94-8)和全氟代十四酸(CaS376-06-7)。由于这4种化合物已经被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列入ReaCH法规的高度关注物质清单(SVHC),国际环保纺织协会也立即将其列入了有害物质的考察范围。

新标准中,oeKo-teX考察的全部全氟化合物(pFCs)将被作为一种物质分类单独列出,而不再统一归入“其他残余化学物”。对于烷基酚乙氧基化物(apeos)的测试将延伸到乙氧基化物链(1-20)。壬基酚(np)、辛基酚(o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在所有产品级别中的含量要求将更严格:壬基酚(np)与辛基酚(op)总计小于10mg/kg(2013版限量值为50mg/kg);壬基酚(np)、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20]、辛基酚(op)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1-20]总计小于250mg/kg(2013版限量值为500mg/kg)。

通过降低限量值,国际环保纺织协会为全面消除纺织生产中的壬基酚(np)、辛基酚(op)以及烷基酚乙氧基化物(apeo)付出行动,这已经成为整个行业为促进“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ZDHC)”付出的积极行动。oeKo-teX国际环保纺织协会认证的重要组成及全球统一的现场审核的执行,也将促进所有参与oeKo-teX认证的企业提高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认识,并不断减少乃至杜绝使用此类化学品。

作为对五氯苯酚(pCp)和四氯苯酚(teCp)的扩充,oeKo-teXStandard100认证将增加对三氯苯酚(trCp)的考察。地乐酯将被列入禁用杀虫剂清单,部分欧盟国家已经开始禁用此种物质。此外,在被考察的多环芳烃类物质(paHs)中,7种多环芳烃被单独规定了明确的限量值。在所有产品级别中,24种多环芳烃的总含量限值保持不变。

加强重金属监控范围

在2013年重新修订过程中,除了oeKo-teXStandard100中规定的10种重金属及离子外,新规还将对儿童玩具、日常消费品和新型包装材料等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将钡和硒也列入监控范围。

新规对于产业用纺织品,尤其是在非织造布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药品和助剂等对纺织品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产业用纺织品,特别是防护类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有害金属必须要进行限量控制。

在2000年修订oeKo-teXStandard100中规定,重金属的测定可根据测试条件和规定分别采用icp、aas或uv-vis等仪器进行测试。然而在2013年重新修订过程中,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的相关负责人Gavin表示,除了oeKo-teXStandard100中规定的10种重金属及离子外,还将对儿童玩具、日常消费品和新型包装材料等进行重新定位,并且将钡和硒也列入监控范围。

纺织出口企业须积极应对

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在每年年初所作的标准更新,往往被国内纺织企业认作是一种贸易壁垒,唯恐避之不及。但实际上,该协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竭力收集全球最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研究成果,并经过专家组的严格筛选和鉴别,为全球纺织行业、也为全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中国作为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纺织业更要提升自身的研究和创新力量,尽快从生产和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纺织强国。

据了解,oeKo-teXStandard100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最权威也是接受度最高的生态纺织品检测与认证标准。2013年,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在全球共颁发了12555张oeKo-teXStandard100证书。证书的地域分布继续呈现向亚洲市场转移的态势,亚洲占59.7%(上年为59%),欧洲占37.2%(上年为38%)。证书持有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德国、土耳其、印度、孟加拉和意大利。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在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中仍然优势明显,后劲十足。

随着全球业界对于纺织品消费的安全与环保关注度不断提高,环保纺织品认证等工作也会继续升温。由于oeKo-teX标准覆盖了全球所有对纺织品的生态要求,因此target、walmart等国际大型采购商都已把oeKo-teX环保纺织品标准列入其采购标准当中。对此,特思达公司建议国内纺织生产企业,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控体系,加强供应链的交流与互通,从原料着手,严格把关采购环节,从源头上杜绝禁用和限制物质的出现。

生态环保标准篇2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生态型城市指的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建成的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和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复合系统。并以生态环境作为根本出发点,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作的各个方面。生态型城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城市规划的方向,为了确保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必须要对其规划的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以其来作为城市规划的标准和参考。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为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就是将生态要求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中,充分体现城市规划方面符合生态要求,保证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生态型城市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

1、结合原则

在构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时候,必须要参考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充分了解国家生态指标中规定的含义以及要求,严格按照其中的要求去构建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保证规划标准中不出现与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相背离的内容。除此之外,要充分结合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因为规定中的一些措施和手段都可以为规划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促进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要结合国家生态指标中的规定。

2、兼容原则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貌及人文风俗等客观因素,在进行构建规划标准的时候,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对其进行整合并和规划标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不与当地的客观条件冲突。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具有当地特色的建设行为,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建中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这样可以建设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型城市。

3、简洁原则

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中,要将文字规定与指标量化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形式来制定规划标准,省去繁琐的计算和制定方法,节约制定时间,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建设生态型城市中。可以采用具体的数字指标体系,这种体系直观明了,让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指标,并且相当准确,摒弃了以往不精确的计算方式和指标体系,如此一来规划标准简洁明了,对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大有裨益。

4、地方原则

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查当地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进行过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再将其结合到规划标准当中。每一个地区都有当地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这是环境长期存在的必然结果,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不可改变当地生态的自然循环和持续原则,要把生态环境放到城市建设的前边,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人与自然都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三、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构思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是城市规划的一种,是为了城市规划服务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包含着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两部分的内容。其中城市规划侧重于一段时间内,为了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对城市的土地和空间的使用计划以及开展建设的总体部署。而生态城市规划则是以生态环境和社会心理为出发点,目的是营造一个能够使人类、自然以及技术和谐发展的最佳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生产和创造的能力,让城市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得到共同的发展。可以看出,两个规划在建设领域以及主要内容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相比较来看,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内容架构方面是一致的,可以看出未来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达成更多的一致是具有充分可能性的。从字面来看,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中含有“城市规划标准”、“生态”两个重要词语,意味着标准注重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和结合,这也是规划标准的基本构思之一。我们知道,城市规划主要是对城市空间和土地的使用、公共设施、城市交通以及安全卫生等内容进行规划和管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的环境进行生态情况以及容量的分析;研究规划的目标,为评定工作进行指标体系的建设;调查和评价生态要素;划分生态功能区以及土地使用布局;制定规划来指导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园林、绿地的建设;合理的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制定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的措施。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个规划之间在土地使用以及环境卫生方面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可以进一步加大两者在内容上的联系,在具体内容层面上获得的对应越多,生态环境规划标准也就能够更好的为城市的发展服务。

规划标准是一种保证指导城市规划顺利编制的准则,目的是使城市规划的制定和管理更加的规范和标准。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服务的。目前,很多城市有了自己的城市规划标准,还有少数城市制订了生态建设指标,虽然不是以正式的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存在,但是其内容上与生态建设标准十分相似。在进行生态环境规划标准制定的时候,可以将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指标同时吸收进来,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融和,这也是进行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建设的一个重要构思。可以看出,建立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有效途径是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内容相对应,整合指标体系,二者的良好融合是关键。

四、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措施

在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加强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措施中可适当提一下当前的雾霾城市治理)

1、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在进行生态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其整体建设发展框架进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设计和构建。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社会。通过对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的统筹配置和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低排放,从而更好的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建设是其中最为主要也是基础性的规划内容。对它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几大方面,即:道路景观化,小区花园化,广场人文化,城区园林化,庭院公益化,河岸、湿地生态化以及环城森林化。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增大城市的绿化环保面积,从而在城市区域内形成一个良性、完整的生态平衡循环系统,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3、建设城市生态经济体系

各地政府要科学、合理、全面的统筹城乡生态经济建设,通过合理控制经济形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模式等措施,逐步的将企业由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型”、“低碳型”、“生态型”等现代化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转变。同时,还要大力增加生态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努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环保性产业,从而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4、大力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要积极倡导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生态文化,通过新闻、广告、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以及政策、制度等措施,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消费模式,引导人们自主的进行绿色消费、文明消费。通过多渠道的教育宣传,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其主动将“环保”、“低碳”等生态意识贯穿于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从而实现全民化的生态城市建设。

结束语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城市的现代化人居与自然化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降低了能源、资源、食物等的耗化,建立起能源、资源的生态化再生循环系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生态型城市时,要根据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发展实情,大力建设集约型、低碳型企业,构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全面落实“新森林城市”规划,从而创造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和谐人居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生态环保标准篇3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必然趋势;城市规划标准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生态型城市指的就是以生态环境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并且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城市规划与建设达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在这种指导理念下的城市建设称之为生态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城市建设的根本方向,为了保证生态型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有效性,必须要对其规划标准进行规范和统一,以此作为依据和参考总的来说,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就是将生态要求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中,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要求,以此保证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和谐统一,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针对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研究,需要对其基本原则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在保证不违反生态型城市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有效性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根本目标在于建设生态城市,使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一致,因此,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为基础;第二是坚持成长性原则,城市的发展是动态的长期的,因此其不能停留在其中的某一个阶段,要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生态型城市规划进行不断地更新与改革;第三,坚持生态环境为首的原则,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有科学的而分析,并且保证城市建设不会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由于人类过度的开采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第四,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下,需要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本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基础,才能使城市规划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保持平衡。

三、建设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通过对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下,生态型城市规划的内容与标准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接下来我们会从规划内容、规划标准内容以及标准与指标体系三方面进行研究。

1.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内容的对应与结合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规划标准,而是生态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首先要看到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城市的规划标准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标准总则。城市用地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等生态城市规划一般包括可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与土地利用以及环境容量产业结构布局等。经过我们细致的对比与研究,发现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生态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布局人口适宜容量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都与城市规划标准中的城市用地的合理使用相适应。所以我们只要再次的基础上加深和扩大两者之间相对应的内容,就可以使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相结合。

2.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对对应与结合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建立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的,生态城市规划是建立在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随意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需要与城市规划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城市规划是在一段时期内对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而生态城市的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自然生态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两者的结合,是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如在城市土地使用方面,在空间规模的预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在空间布局方面要有生态园区的划分,在绿地系统是要以建立生态绿地景观的规划,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系统,利用生态自身的调节力来设计生态绿地系统又比如在对自然历史的保护上需要考虑城市与自然的衔接设计,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对应与结合

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城市规划编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法制化,所以城市规划标准很好地知道了城市在建设中的发展但是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只是为了建设生态城市服务,所以会与城市规划标准有所不同目前有许多城市有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态指标体系,如2007年重庆拟出台的《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上面就有提到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与隔离带等向生态城市靠拢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直接以指标体系出台,所以基本没有达到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标准,将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以及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三者有效的加以整合,这样才能为研究有效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形成有利因素在以在构建生态城市标准的时候应遵循对应原则,将国家生态指标中规定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兼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地方规划标准,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有效的标准研究;简洁原则,在将文字规定与指标表格规定相结合,采取具体的数字指标体系,让规划标准简洁明了;地方原则,体现地方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不能随意试图改变生态的自然循环持续原则,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型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当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应当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标准相适应,并且通过有效的规划,将生态型城市建设充分融入到现代城市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生态型城市在当前市场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应当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标准,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马汉文,胡波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途径探析[j]大江周刊,2010(08)

[2]叶麟珀浅议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9(11)

生态环保标准篇4

国家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十分重视。2005年,“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出明确规定。2010年,《生态补偿条例》正式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各地在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中,也相继出台了流域、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政策文件。浙江省《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是省级层面比较系统地开展生态补偿实践的突出事例。①在实践方面,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等具有一定生态补偿性质的重大建设工程。同时,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各地也积累了一些实践基础。但是,我国生态补偿机制还存在着补偿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模式较单一、资金来源缺乏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补偿范围不明确

一是补偿主体范围不明确。从理论上讲,补偿主体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来确定,但实际上生态补偿主体的范围要窄于生态受益主体,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生态受益主体都有承担生态费用的能力,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个人作为生态受益主体,往往无力承担生态补偿费用。另外,后代人亦是受益主体,但不可能承担当前的生态补偿费用。二是补偿对象范围不明确。实践中往往很难界定补偿对象范围。

(二)补偿标准不科学

生态补偿是生态受益主体中具有支付能力的生态补偿主体向生态受偿主体即生态受损主体进行的经济给付。与一般补偿标准相比,生态补偿标准的界定存在着相当困难:一是生态受损主体的经济损失不易计算。二是生态受益主体的受益往往是非物质性的,无法量化,且生态受益主体并不能当然成为生态补偿主体。三是生态受损主体有时与生态受益主体交叉。四是生态补偿标准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个人、企业和地方受益主体的支付意愿等。实践中各地试点关于补偿标准的规定也不一致。②补偿标准主要取决于参与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和决策者的意志,导致补偿的随意性很大。

(三)补偿模式单一

现行的补偿方式以货币补偿为主,以一些项目工程为表现形式(如退耕还林工程),与这些工程配套的补偿政策通常固定为5―8年,在该期间内对相应主体发放固定金额的补偿金。这种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5―8年后,受偿主体往往很难得到生活保障。

(四)资金来源缺乏

目前,实践中仅把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收取的各种税、费,如《矿产资源法》规定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森林法》规定的育林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法》规定的草原植被恢复费、《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渔业法》规定的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等视为生态补偿资金。但是,上述税、费一方面存在定价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性质上定位不清,影响了国家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

二、国外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在国外,生态补偿实际上是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语境下提出的,通常指为生物多样性补偿而进行的生态服务付费过程。英国、瑞士、法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生态补偿制度,虽然形式和内容各异,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政府购买模式、市场模式和生态产品认证计划。

(一)政府购买模式

政府购买模式的生态补偿是指政府直接向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农村土地所有者及其它环境服务提供者进行补偿,即对出于保护目的而划出自己全部或部分土地以提供环境服务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补偿。就国外目前实践情况看,政府购买模式仍然是主导和最普遍的生态补偿模式。英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北约克摩尔斯农业计划③、瑞士保护农业环境的补偿政策④就是政府购买模式的生态补偿典型案例。

(二)市场模式

市场模式的生态补偿是私人之间直接进行的补偿,即由非盈利组织和盈利组织取代上文所说的政府购买模式中的政府而开展的一种补偿。各商业、非商业团体或个人消费者可以出于慈善、风险管理或准备参加管理市场的目的参与这类补偿工作。法国毕雷矿泉水公司为保持水质付费⑤、澳大利亚灌溉者为流域上游造林付费⑥都属于这类补偿。

(三)生态产品认证计划

生态产品认证计划即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为经由独立的第三方根据标准认证的生态友好型产品提供补偿的计划。它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服务的间接支付方式。欧盟生态标签制度⑦就是这类生态补偿。

三、对“十二五”期间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补偿范围

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的界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依据“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开发者。资源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开发者应当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二是资源开发受益者。主要是指资源开发带来直接或间接受益的群体,这些群体由于资源开发的生态建设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性而受益。如水资源开发的受益者包括电力用户、航运受益者、防洪受益地区等。三是影响或损害生态系统的政府或社会组织。资源生态环境一般作为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存在,应由政府负责养护和提供建设服务。社会组织实施的资源开发行为一般会导致环境问题,他们应是主要责任的承担者。补偿对象主要有三个:生态保护者和建设者;资源开发利益受损者;生态系统本身。补偿对象相对于补偿主体来说是弱势群体,因此,政府应当协调好地区、部门和群众之间的利益。

(二)合理制定补偿标准

对生态服务提供者的补偿标准和对受益者的征收标准是生态补偿的两个关键指标,必须建立一个明确的标准。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既要充分考虑受偿方的需求,又要兼顾支付方的意愿,并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供需平衡。要重点参照以下四方面的价值进行初步核算: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生态受益者的获利;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要加快完善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等环境状况的即时监控和准确计量,为资源补偿决策提供依据。此外,作为一种利益驱动机制,生态补偿具有十分明显的激励功能,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生态补偿的标准高低,只有高于生态受损主体经济损失的补偿标准才会发挥显著的激励功能。⑧

(三)完善补偿模式

从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情况看,政府主导仍是主要方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法律规范和制度、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上。另外,政府仅仅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承包者,有必要引入并完善资源分配和利益协调等方面的市场运作机制,研究制定完善调节、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政策法规,积极探索利用市场交易方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此外,对于受益范围广、利益主体不清晰的生态补偿,应以政府财政资金补偿为主;生态利益主体、生态破坏责任关系清晰的,应直接要求受益者或破坏者补偿。

(四)扩大补偿资金来源

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设立政府资源补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生态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设置生态受益税。国家进行生态补偿的目的是提升整体的生态环境价值,最终受益的是全体国民,所以由全体国民在其能力范围内承担一定费用是合理的。由于受益的是全体国民,所以用税的方式最合适,这种税可称之为生态受益税,其应是国家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二是征收生态损失费。这里之所以是费而不是税,在于其仅限于生态开发、利用者这一特定人群。国家在生态环境价值遭受开发、利用者正常活动而损失的情况下,应向开发、利用者征收生态损失费,然后将其用于生态环境价值恢复、建设的补偿资金。三是收取环境资源使用费。环境资源往往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主要所有者可以对其使用价值进行有偿拍卖,收取环境资源使用费以作为国家生态补偿资金。四是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国家通过发行生态等方式从社会募集资金,作为生态补偿基金,弥补国家生态补偿资金的不足。

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保领域和生态功能区项目建设。研究制订完善调节、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政策法规,引导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注:

①2005年8月,浙江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即“受益补偿、损害赔偿”、“统筹协调、共同发展”、“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多方并举、合理推进”原则。

②《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试点方案》规定的补偿标准是:化学需氧量每吨1.5万元;氨氮每吨10万元;总磷每吨10万元。《河南省沙颖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补偿标准是:规定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的标准值,按不同区间以基数×(1+超标倍数)进行计算。

③英国北约克摩尔斯农业计划是欧洲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的成功经验之一,是英国1985年环境法要求在农场经营中优先考虑生态保护的实施案例。1990年,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开始实施。根据1981年英国《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第39条的规定,农场主和国家公园主管机关按照自愿参与原则达成协议,目的是对促进并增强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价值的农场主提供补偿。

④瑞士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现在农业环境政策中。1992年瑞士重新构建了《联邦农业法》,目的在于向生态实践提供补贴。该法根据农业的可持续性对三个层次的农业发展提供财政和补偿支持:第一层次是支持特定的生物类型,如广阔的草原和牧地、高杆果树和树篱;第二层是支持比保护性农业更高的生态标准的农业生产;第三层是支持有机农业,实现上述农业环境政策主要依靠生态补偿区域计划和生态税计划。生态补偿区域计划旨在增进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1999年起农民必须证明他们达到了生态环境标准才有资格获得相关领域的生产补助。第二部分是直接付费。第三部分是自2002年实施的额外奖金,如果生态质量的最低标准被实现,参与保护生物群落计划的农民能够获得额外奖金。改革生态税是体现生态保护补偿的另一重大政策。瑞士民众支持将生态保护费用的支付问题综合纳入全面的税收改革计划中去,从1990年起瑞士开始组建一个由200多个农场组成的网络,用于测试资源保护技术对农业活动在经济和生态方面的作用。这就创造了很好的实验基础和数据分享体系,极大加快了生态生产目标和环境保护标准得以普遍实现的进程。

⑤20世纪80年代,位于法国东北部的Rhin-meuse流域水质受到当地农民农业活动的威胁,依赖该地区的干净水源制作天然矿泉水的公司不得不作出选择,要么设立过滤工厂,要么迁移。毕雷矿泉水公司采取的措施就是购买保护水质的生态服务。参与者作为天然矿泉水最大制造商毕雷威泰尔矿泉水公司,它向居住于Rhin-meuse流域腹地40平方公尺的奶牛场提供补偿。20世纪90年代早期,毕雷威泰尔矿泉水公司认为保护水源是最为节约成本的选择,于是公司与农民进行磋商并协议减少水土流失和杀虫剂使用。这项协议是私人协议,政府仅仅支付总体费用很小的一部分,其中法国国家农业部支付研究费用的20%,法国水管理机构支付建造和监管费用的30%,私人和公共部门之间也未建立合作关系。

⑥在澳大利益墨里河和达令河流域的马奎瑞河的次水域,因为其地形的自然特征和空旷的流域特征,特地受到盐化侵蚀的严重影响。新北威尔士的政府林业部分负有养护和管理森林的责任,对此采取了一项生态保护及补偿的重要措施:灌溉者付费给上游造林者。马奎瑞河食品和纤维协会为其获得的流域生态环境功能价值付费。

⑦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于1992年出台了生态标签制度。欧盟生态标签制度是一个自愿性制度,目的是把各类产品中在生态保护领域的佼佼者选出,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逐渐推动欧盟各类消费品的生产厂家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使产品从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直至最后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都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生态标签同时提示消费者,该产品符合欧盟规定的环保标准,是欧盟认可并鼓励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如果生产商希望获得欧盟生态标签,必须向欧盟各成员国指定的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完成规定的测试程序并提交规定的测试数据,以证明产品达到了生态标签的授予标准。欧盟对于每一种产品都规定了相应的环保性能标准,这些标准主要是关于自然资源与能源节能情况、废气(液、固体)及噪音的排放情况等。

生态环保标准篇5

1生态工法基本理论及应用情况

生态工法,又可称自然工法,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应用概念,是将生物学及地域生态学的知识活用于构造物的建设或保全上的技术[1]。即在充分进行生态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工程学方法,科学开展构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工作,最大限度维持工程区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追求近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工法在采用原则上,强调人与环境相结合,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及天然材料,维护景观差异,减少混凝土等人工合成材料使用,恢复原有景观地貌等。自然生态工法源于德国和瑞士,1938年德国Seifert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最初应用于河川的治理、水域的规划设计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近年来逐步延伸至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再利用、绿色建筑等领域,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对自然生态工法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目前主要集中在河道治理工程、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公路工程等领域,并出现了一批成功范例,如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北京市2004年56件实事之一,在河道护岸建设中运用生态工法理念,避免了传统的河流人工渠道化,工程主体于2006年完工,经过3年的运行,各项功能均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极为显著[2]。近年来国内有关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多,部分成果与生态工法的理念接近一致。

2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必要性

2.1发展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需要

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项目环评在预防和减轻环境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立法仅作出了“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表述,缺少促进规划和建设项目主动革新以追求亲近自然之目标的原则规定,很多项目能通过“合法”性审核仅是做到了达标排放和减少不利环境影响等基本要求,较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生态有影响的项目,从方案设计伊始就对其近自然工法水平进行评估,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本手段。

2.2促进生态工法应用实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作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技术手段,生态工法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国内缺少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加之项目单位普遍没有追求生态效益最大化的主动性,其应用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环保法》虽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原则,但未就生产、生活各环节如何具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系统和原则性的规定,更未提及工程建设如何从设计源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制度措施。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则可以通过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和“三同时”管理措施,倒逼项目单位持续改进设计,采取更为积极的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的工程方法。

3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可行性

3.1环评导则等环保标准为生态工法评估指标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生态工法评估指标的建立涉及生态调查、景观生态和水土保持设计、生态资材利用、生态影响减缓措施、生态环境管理等诸多影响因子之考虑。我国环评制度自确立以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保验收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涵盖水、气、声、土壤、生态等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和评价,这些都为生态工法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依据。

3.2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广泛应用为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引入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参考

清洁生产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重要章节,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污染物产生、废物回收利用、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给出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并提出持续开展清洁生产水平的计划措施。生态工法评估机制引入环境影响评价也可借鉴清洁生产工作模式,根据国内外工程实践标准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方案建立生态工法水平考核指标体系,实行水平分级管理,对处落后水平的工程设计提出改进计划。

4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意见建议

4.1鼓励基础性研究,加快标准、规范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生态工法的学术研究、工程实践远远不够,生态工法的技术规范少之甚少,国家层面缺少统一规划,没有制定远期发展目标。应抓紧制定生态工法评估导则及验收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标准,完善与现行环评管理工作的衔接机制,使其相互促进和发展。同时,结合生态系统研究成果,完善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建设,系统科学解析生态因子,加快其质量标准、工程影响及评价标准、监测方法标准等基础性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4.2开展生态工法评估试点或立法研究

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高度,展开生态工法评估的立法研究,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义务,制定奖惩条款。法律法规未出台前,应积极开展生态工法评估试点,发挥其在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间的协调作用,并进行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

4.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生态工法及生态工法评估涉及环境保护、建筑、水利、景观生态、水土保持等多学科,对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大量懂工程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应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这一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5结束语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从促进工程建设改进自身设计,顺应自然要求,预防生态破坏角度看,是清洁生产制度的延伸,是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补充。因此,开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生态工法评估机制的研究实践,对于丰富和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生态环保标准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环保;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随着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能源消耗巨大,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大都是走以牺牲生态环境、高污染、高消耗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进入21世纪后,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社会的可持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开始不断反思、调整,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逐渐被人们提上日程并得到大范围推广。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目标,"低碳生态"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二、我国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市建设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是这种以牺牲环境、高污染、高消耗的城市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资源的短缺逐渐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态势,气候的变化和高排放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城市的发展模式。面对能源枯竭和环境变化的严峻问题,建设低排放、低消耗、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已经不再单单追求速度和质量,更多的是考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选择低消耗、低排放的低碳型城市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环保城市。因此,建设低碳型的生态环保城市是推动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低碳型生态环保城市存在的误区

(一)对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认识不足

国外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认识比较深刻,也积累了了丰富的经验,生态环保意识始终贯穿城市建设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正式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促进了全球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而我国在2009年才引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比国外整整迟了三十年,而且跟风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性较强。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名目和名称都比较混乱,出现了“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等诸多称谓。

(二)在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过程中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在实际中有些城市不能很好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等的关系,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国情、地方的实际情况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造成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改造的步伐与城市建设的步伐严重脱节。如上海东滩生态城、山东廊坊万庄生态城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没能很好利用现有的资源,大量占用农田,造成人地关系紧张,还使生态城建设停滞,陷入困境。

(三)缺乏有效的、权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支持。在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中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各地各自为政,很多与低碳、生态环保没有多大关系的项目或城市也冠以低碳生态的名号,误导民众。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方面也不完善,很多都是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后期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很多在建的以“生态城”命名的项目有很多,但是很多都不符合生态环保建设的标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个案不少。

(四)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大多注重新项目的开发,而对旧城区的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被忽略。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大张旗鼓地征地搞建设,新城开发的热度极高,而对旧城区的改造、生态环境的保护极为滞后,甚至被忽略。造成了生态环保城市建设就是新城的开发,建几个公园就是“生态环保”的认识误区。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建设都打着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旗号,但其建设仍然摆脱了不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发展、建新城的传统发展模式。

四、建设低碳型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议

(一)规范生态环保城市建设标准,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针对目前生态环保城市建设混乱发展、盲目立项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指导城市建设的发展,规范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标准,并建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对于不适合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的项目严格把关,统一标准。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应当涵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四个维度,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中要坚持以低碳、环保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三废”的达标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紧紧围绕打造“生态环保城市”这一建设目标,在开发新城区的同时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和生态保护建设,综合治理污染项目,加快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环境。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城市低碳发展基础。低碳产业是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重要内容,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业附加值高和能耗低、排污少、运量少、占地少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低污染、低能耗产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建筑节能设计,支持建设低碳建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筑领域严格低碳建筑建设标准,积极推广、普及低碳建筑理念。同时,还要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

结语

创建低碳型生态环保城市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思维,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为全面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和建设生态环保文明城市奠定一条长盛不衰之路。

参考文献

[1]余立风,谢永明.“低碳”与“绿色”的辩证分析[J].低碳世界,2011(03).

生态环保标准篇7

(一)水资源短缺。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淡水资源又十分匮乏。人多水少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目前农业用水量占我国整个用水量的70%左右,占整个农村用水量的90%以上。除了用水量大以外,农业用水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加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水体污染,导致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的严重紧缺。

(二)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加上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占用耕地,使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要保证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加强对耕地数量的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有限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

由于缺乏对农业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统筹治理,长期延续资源型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尤其以西部为最。目前,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扭转,水土流失面积的80%在西部,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以上在西部。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2.4%,在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同时,水土流失面积仍在增加。此外,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依然很严重,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沙尘暴20世纪50年代仅发生5次,80年代则上升到14次,90年代更高达23次。进入21世纪后,沙尘暴更是频发。

(四)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场退化。

近年,虽然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均有所增长,但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和单位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却明显下降,经济林面积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天然林、防护林的面积却分别下降了,此外还存在林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由于过度放牧、掠夺式开发,致使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突出表现为草原的退化、沙化、盐渍化、荒漠化以及草地涵养水分功能降低等。

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包括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配套的政策、标准等几个层次。首先,我国宪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规定。其次,我国于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对农业环境保护做出基本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的保护,新法第三十三条增加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统筹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农村环境。该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再次,部分行政法规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土地复垦规定》《自然保护区条例》等,部门规章如1999年颁布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和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都对农业生态环境作出了相应规定。在地方立法方面,我国地方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颁布了省级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还有多个省市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管理办法。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相关标准如《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保护农作物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

(二)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一是没有一部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长期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立法主要集中于城市且重污染防治、轻生态环境保护,对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立法更是重视不够。虽然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农业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也基本形成了以现行《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环境保护法》主要是原则性规定,尚缺乏具体详细的操作细则。二是一些重要生态环境领域的立法还比较薄弱。如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保护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还很欠缺。三是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同一行为,不同的法律往往有不同的规定,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草原法关于猎捕野生动物的规定、水土保持法和森林法关于在林区采伐林木的不同规定以及水法和渔业法关于“禁止围湖造田”的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等。四是地方立法位阶低。虽然我国地方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颁布了省级的农业环境保护条例,但是由于级别较低,且立法重点是农业生物的环境因素保护而并非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五是有关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相关标准,有些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修订,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

(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亟须完善。

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了许多生态环境相关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但是制度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较差,且主要针对城市工业企业,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较少,配套制度措施的供给不足和程序缺位也使得制度无法真正落实,必须进一步完善。以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为例,由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随机性、隐蔽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需要调动广大农户的环保积极性,这就需要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利用经济刺激手段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有关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主要体现在2002年国务院出台的退耕还林条例和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前者明确规定了退耕还林的资金和粮食补助,后者则对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对水环境生态补偿作出规定。但目前我国在生态补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尚缺乏必要的制度配给。

三、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完善

(一)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1)出台专项立法。

针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保护的迫切性,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监督与管理等固定下来,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法律基础。应树立侧重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立法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内容、主要制度、管理体制、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如关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法律责任设置,应明确责任主体、严格法律责任,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管理体制方面,应针对农业生态环保执法的现状建立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体制,可考虑设置独立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并打破地方分割,实行垂直管理。这样才可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高层次的法律基础。此外,还应加强有关生态农业、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和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弥补在该领域的立法空白。

(2)修改现行法律法规。

在现行《环境保护法》已作出重大修改的基础上,应尽快修订现行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将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化、配套化,同时改变目前有些规定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现象,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良性互动。为严格违法者的刑事责任,应考虑修改现行刑法有关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犯罪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加大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刑事打击力度。

(3)加强地方立法。

应加强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清理地方立法,修改不合时宜的条款,本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真正重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而非单一的农业生物的环境因素保护,进一步完善地方农业生态环境立法。

(4)应完善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体系。

目前要尽快修订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中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部分,进一步健全和严格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尽快在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面源污染等方面出台新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

(1)应完善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虽然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较为健全,评价对象也由传统的建设项目扩大到规划领域,同时在公众参与环节也有很大完善和突破,但该制度重点是针对城市建设项目设计的,关于农业开发和建设项目却鲜有涉及。应尽快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增加关于农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由于农业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质量,在公众参与环节,应针对项目或规划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影响的广泛性和农民的聚居性等特点规定特殊的公众参与条件、方式与程序等,在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提高参与的效果。在限期治理和排污收费制度等其他制度方面,同样存在主要针对城市工业企业设计的局限性,应增加和完善有关农业和农村排污和治理方面的具体规定。

(2)应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制度。

生态环保标准篇8

关键词:青海;生态环境;改善;倒逼机制

青海是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最大的省份之一,能源消耗密度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日渐增大,再加上青海特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青海生态环境存在着脆弱性、易损性和难复性。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海面临着生态环境亟待保护的问题。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研究和破解“如何利用倒逼机制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法规、标准及政策等,从而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无疑是青海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青海生态环境形势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从生态保护方面看,乱采滥挖破坏矿山生态环境现象仍有存在,由于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被损坏后的修复程度较低,加之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抗自然能力逐渐减弱,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生物多样性处于衰退状态;由于受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野生动物,物种分布区域缩小,物种生存条件恶化,受威胁的生物物种约占总类的15%-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0.21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面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沙化日趋严峻。全省沙漠化面积12.5万平方千米,潜在沙漠化面积0.98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地区和黄河源头区;退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全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73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20.3%,严重退化草地面积440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12.2%,沙化草地面积1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3%。退化草地中以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的草场最为严重。从污染治理方面看,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城河治理的进度较慢;用水源地上游村庄和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库水质;区域性、行业性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还比较低下,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青海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青海大气污染日趋严峻,特别是以西宁为重点的东部城市群,存在大气污染状况。其中,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不断增加。而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扬尘污染、煤烟污染以及工业污染等。[1]据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2013年上半年,西宁市大气质量中度、重度污染天数较前一年明显增多,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的超标天数占检测天数的90.6%。

协同组织力量较为薄弱。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牵涉建设、水利、农业、城管等20多个部门及各镇(街道),单靠政府部门去考核、检查、督查,力量比较单薄,工作往往只是汇总各项目进展情况,检查、监督力度不足,效果不是很好。同时,环保部门自身力量也不足,基层环保网络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就目前日趋繁重的环保执法任务而言,基层环境管理还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管理不到位问题偶有存在。

生态优先的理念普及力度不够。在青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边污染边治理或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对新污染产生的控制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对于提高生态承载能力、生态保护、减少污染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对生态环境共建的意识还不强,从自身做起、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定地把生态保护作为重大的历史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大力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加强大气和环境治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总体来看,青海生态环境总体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也存在一些需要长期加以修复的生态环境。

二、利用倒逼机制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思路

以环境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青海是资源型省份,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储量相当可观,特别是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2]随着工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如甘河滩工业园区,园区内工业聚集,企业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对于雾霾的形成,来自工业的占比较大,煤炭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化合物的排放,都为霾的形成输送了颗粒物。因此,要转型,首先要靠政策引导。优先突出环境问题,以环境质量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起相应的环境保护战略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等。其次,要转型,就是把生态环境的约束条件引入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中。同时,不断强化环境质量标准的导向作用,以环境质量标准倒推规划目标,按照规划所确定的目标确定重点任务,通过确定的任务需求配置所管理的资源,形成以环境目标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机制,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污染物总量约束倒逼环保产业结构调整。青海省多年来的粗犷、高消耗、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造成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再加上企业环境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等制度缺陷,使得环境污染势头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传统煤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青海面临的挑战之一,要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变“黑色发展”为“绿色发展”。[3]因此,首先,要摸清地方实际,对区域内环境容量加以测算,根据环境容量来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阶段性目标与总体目标。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以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为重要抓手,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其次,通过对现有污染物的梳理,将新污染物纳入总量控制范畴,实现对污染物的全面控制,并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再次,发展高新产业、环保节能产业等,淘汰重污染产业与排污大户。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加大行业整治,着力强化节能降耗措施,对造纸、电镀、水泥、印染等行业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如海西州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实施青海碱业脱硫、青海庆华煤化脱硫、海西化建脱硝、弘扬水泥脱硝、格尔木炼油厂酸性水汽体硫磺回收装置等8项减排工程。对重点区域大气、水资源和土壤污染情况进行了综合整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以环境政策的改革创新倒逼经济社会政策的“绿色化”创新。在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环境政策,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个关系,抓好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三江源二期工程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极推行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贸易政策以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环境收费、绿色税收、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控制污染环境产品的生产使用,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改革创新环境政策来促进倒逼经济社会政策的“绿色化”创新,使之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建立起与环境政策相协调的绿色财政、价格、税收、信贷、补贴、采购与消费等政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为绿色税收、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具体的可操作对象。

以生态红线倒逼区域布局优化。2013年,青海省政府下发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明确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区域。其中,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面积占全省面积近90%。应以此规划出发,强化生态红线的刚性约束,从法规制度、协调机制、目标考核等层面,形成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不断完善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青海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局,把主体功能区规划纳入相关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中,以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生态示范及绿色创建,完善“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做好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围绕城镇化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早实现各县建有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加快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4]

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倒逼新增项目节能减排增效。节能减排是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近年来,青海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大于减排量,污染物总量的削减任务异常艰巨。因此,要保证不突破下达的控制总量指标,就必须坚持项目准入、总量准入、空间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评价“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原则,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减排能力,对于新增项目制订严格的环境测评标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和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关,努力完成总量控制及减排目标任务。对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污染治理设施不能与主体同时投运的新建项目,一律不得投入试生产;新增污染负荷通过“以新带老”或区域削减等措施提前予以解决,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确保减排措施的落实;倒逼新增项目加大对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与污染治理的投入,实现节能减排增效。

三、以倒逼机制改善青海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

1.建立完善、高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青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建立独立监管和统一保护修复的体制机制,将分散在各行政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行政监管职能统一整合到环保部门,对其统一管理,并建立统一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环境监测和信息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打破以往单向管理模式,由社会公众参与,共同实现环境治理,是汇聚社会资源、社会力量、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最佳路径。因此,要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和社会个人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政府的行政决策以及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中,不断增强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能力,形成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相互监督、相互配合的“协同治理”新格局,使政府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和独立监管职能真正发挥作用。

2.建立完备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鉴于青海省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及制度安排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需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行完善与变革。因此,要围绕生态补偿、环境承载力与生态红线、主体功能区规划、排污许可和排污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立法;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和偷排罚款金额;进一步明确责任追究制度,构建严密的责任追究体系,对重大环境事故责任和危险废物污染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进一步从实体与程序上建立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在法规上,明确环境损害的概念、范围、标准和具体赔偿金额等;在程序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将公益诉讼进行具体化;建立环境纠纷的仲裁和调解机制,明确群体性环境纠纷解决的认定程序等。

3.建立环保优先的综合决策机制及宏观经济政策。一是建立各方参与的宏观政策制定机制。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考虑到环保、生态、资源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共同参与,确保在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环境生态因素。二是在政府综合决策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评价的内容、对象、范围和程序等进行规范,从而增强环境影响评估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政府宏观重大决策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使其制度化。三是建立生态环境优先的决策机制。在地方政府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当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出现矛盾时,要将环境保护放在优先的地位,使地方经济发展要服从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中,考虑并充分体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需要,及时修改与环境保护不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制定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经济与产业促进政策。

4.不断完善国土空间及用途管制。政府在国土开发或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保持一种自然资源的底线思维,通过划定生存线、生态线和资源保障线,以保护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的国土空间。如何按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主体功能区的用途管制,是青海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主体功能区的法律地位,整合已有的各类规划和区划,不断完善现行的相关规划、区划制度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要求的空间规划体系。二要加强对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和污染防治的监测、统计制度和相关规范的梳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对统一、协调的监测、统计制度和规范。三要根据所确立的生态红线保护区,对其采取严格的用途管理措施,在配套实施生态补偿制度的同时,对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降低GDp的考核要求或不进行相关考核要求。四要建立严格的生态红线区域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方与管理责任,建立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制。[5]

注释:

[1]蔡雅雯.青海省出台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大力改善空气环境[n].西海都市报,2013-09-09。

[2]马风元.大美青海蓄势已发[n].青海日报.2012-05-07。

[3]刘继峰.环境约束加大倒逼环保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9-30。

[4]杨汝坤.环境保护如何在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n].中国环境报,2013-06-11。

生态环保标准篇9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11](p45-47,50)用aHp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的类或者簇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同一个簇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从统计学的观点看,聚类分析是通过数据建模简化数据的一种方法。

结果与分析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找出影响研究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因子,做到全面、客观和规范,再以重点论的思维为指导,从所有相关因素中选择那些起关键作用的因子。系统分层原则生态旅游环境系统是一个多层复杂的综合系统。故反映研究对象的因子必然涉及各个领域,数据类型复杂多样,对系统目标的贡献率也存在差异。因此,构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以系统分层的概念模型来组织相关因子,使各个因子同级之间的分类关系以及上下级之间的从属关系更加明了。因地制宜原则生态旅游环境系统类型多样,一般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海滨湿地、湖泊风景区、河流风景区、草原等。不同地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影响因子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针对具体研究区域选择能反映本地特色的指标。对于湖泊和溪流旅游区,应选择能反映水域特色的指标,比如水资源丰度、游船承载力和竹筏承载力,如果人工修建水坝则水资源丰度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定性与定量原则影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许多领域,对于社会影响因素的反映仅仅需要定性描述,而大部分经济影响因素可以数量化。所以选取指标时应视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定性描述或定量表达,对于难以量化的重要指标可以采取定性描述,并非定量指标总比定性指标好。简单实用原则一方面,选择指标应尽量简单化,不是越多越好。应选择相关性好、能客观明了地反映某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各个指标应相互独立,对于相似指标应作必要的取舍,避免可替代、包含或互相换算得来。另一方面,筛选指标应以实用为原则,对于难以获取数据的指标则需慎重选择,可以替换成易于收集数据、便于比较、易于量化的指标。

本文借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12](p452—464),[13](p53)构建水体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详见表1)。该模型所提出的评价对象的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与参照标准相对比的模式受到了很多学者的推崇。随着旅游的迅速发展,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环境施加了各种压力,比如快速增长的游人造成的人口压力和交通压力,过度开发旅游资源、随意丢弃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这些属于压力指标。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状态可作为状态指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采取的各种响应措施意在缓解旅游带来的各种压力并消除各种负面影响,这些响应措施则属于响应指标。为此,提出水体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pSR评价模型。根据泰宁风景名胜区实地情况,考虑2008年4月人工修建风洞蓄水大坝的竣工使金湖的水资源瓶颈消除了,因而水资源丰度对该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权重就比较低。

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并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R。2.筛选主要评价指标对于主要评价指标的筛选,通过SpSS软件对上述判断矩阵R进行层次聚类。当λ=25时,指标聚为两类,第一类13个指标e1、e3、e8、e9、e10、e11、e12、e17、e18、e21、e22、e23、e24的权重累计贡献率仅为32.3%,第二类14个指标e2、e4、e5、e6、e7、e13、e14、e15、e16、e19、e20、e25、e26、e27的权重累计贡献率达67.7%。根据简单实用的指标入选原则,舍去第一类指标,选取第二类起关键作用的指标作为评价泰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依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数据的多元、异构和波动性决定了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和相对性。本文根据泰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实际需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行政法规制定的标准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原则制定标准阈值,并将其作为判断泰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各项评价指标是否超载的基准。2.各项指标的标准阈值泰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由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阈值、预警信号等构成(见表2)。借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14]的分级办法并加以修改,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信号级别划分为5级,依次用绿、蓝、黄、橙、红等颜色表示。

压力指数:交通承载力、床位接待能力、游船承载力、竹筏承载力等指标为相应的实际接待量与其最大承纳量之比。游客增长率为当年较之上年接待游客数的增加量与上年游客数之比。状态指数:噪声污染指标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5]中的0类标准确定。水体水质达标率和水体综合污染指数主要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6]确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泰宁金湖水域功能为观光旅游、水产养殖区等,故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6]中的第Ⅲ类水质标准。上清溪水域功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6]中Ⅱ类水域功能特征,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汤等,因此执行Ⅱ类水质标准。大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大气污染指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7]确定。游客及居民对景区拥挤度和满意度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获取数据。响应指数:废物废水处理率反映生态旅游地环卫部门对旅游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和污水的处理能力,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8]确定。环保投资率是指当年生态旅游地环境保护投资占当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据报道: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不使环境状况遭到破坏,我国环保投资应占GDp的1.5%~2.0%为宜。[19](p33)居民/游客的环保意识主要体现在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方面。#p#分页标题#e#

小结与应用

生态环保标准篇10

(南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南宁530022)

(nanni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scienceResearchinstitute,nanning530022,China)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宁某水源型水库环境现状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该水源型水库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治和保护利用建议,为水源型水库整治和利用提供参考。

abstract:Basedonthedepthsurveyoftheenvironmentsituationofaheadwatersreservoirinnanning,thisarticlepropos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ofthisheadwatersreservoir,andpointedouttherecommendationsforitsregulation,protectionandutilization,toprovidereferenceforregulationandutilizationofheadwatersreservoir.

关键词:水源型水库;整治;保护利用

Keywords:headwatersreservoir;regulation;protectionand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183-03

作者简介:吴洁敏(1981-),女,广西藤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保科研、环境影响评估、环境影响评价。

0引言

南宁某水库集雨面积907.5km2,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集防洪、发电、养殖、供水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04.40m,死水位100.00m,设计洪水位109.41m,总库容6.38亿m3,死库容1.36亿m3,具有年调节性能。

作为南宁市战略备用水源,该水库对南宁市的供水意义重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水库在环境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对水库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对远期保障南宁市饮用水安全,促进水库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流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水库环境现状

1.1水质现状

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根据实际需要共布设10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方案见表1。

由监测结果可知,水库水质超标项目主要集中在溶解氧、粪大肠菌群、总氮、锰四个指标,铁、总磷也有部分监测数据超标,其他项目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从监测断面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监测点位靠近库底区域均出现锰超标,在双鱼梁断面距库底0.5m处出现铁超标,超标的主要原因为丰水期降水地表径流冲刷入库所致;除猫儿山、那盆监测点未出现溶解氧超标外,其余所有监测点位都存在溶解氧超标情况,总体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粪大肠菌群数超标主要集中在那盆、那花、坛蝉、大沙田水厂取水口附近;所有监测点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总氮超标,总体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

水库tLi值范围为27.64~38.26,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中营养,评价结果为良。

1.2底泥现状

本次底泥现状监测根据实际需要共布设8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方案见表2。

从表2-表4结果来看,底泥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监测因子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除了那徐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三叉口监测点位分别出现镉和砷因子超标现象,超标主要原因是受到长期累积的影响,但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可以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

水库各监测点底泥有机质含量为1-3级水平,整体评价为中上;各监测点底泥全氮含量为1-3级水平,整体评价为中上;底泥碱解氮含量除了新坡和那花监测点为缺乏,其它监测点均为丰富水平。底泥全磷含量除了坛禅和那花监测点为缺乏水平,其它监测点均为中等水平。

1.3水库污染因子相关性分析

根据本次水质监测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各个因子对于水库水质的影响效应。

选取指标包括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铁、锰以及水温,其中以水温作为基础数据。利用SpSS对上述数据做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本次分析的指标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表,详见表5和表6。

由表5和表6可知,水库水体中Chla含量和水温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95;tp浓度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tn浓度和水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18;CoDmn浓度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282;锰浓度和水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91;锰浓度和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67。溶解氧浓度和水温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45。这说明水体中Chla含量、tp浓度、CoDmn浓度与水温密切相关,尤其是tp。

一般来说,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的各环境因子中,Chla是基准因子,直接反应藻类现存量,比其他的任何指标都重要。总氮和总磷是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以Chla是基准因子来看,相比较总氮而言,Chla与总磷更呈负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67。因此,治理该水库富营养化首要控制因子为磷。

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2.1水质超标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水库水质不能完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尚未达到供水水源水质要求。主要原因为:过去10余年来水库水质受周边工业污染源累计排放影响。另外近年来,水库养殖业较普遍,氮、磷、CoD等大量富营养物质直接或间接排入库区,造成环境和水体水质污染。水库汇水流域内的村镇大多没有有效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污水长期直接排放,严重影响水库水质。

2.2生态破坏行为较严重

该水库集水范围属于水源涵养重要功能区,土壤侵蚀敏感性为一般到中度,石漠化敏感性为一般,生物多样性敏感性为一般到轻度,水源涵养重要性为极重要。近年速生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另外水库周边农业生产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表土层疏松浅薄,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并易受侵蚀,对降雨冲击的抵抗力弱,经雨水冲刷后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2.3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合理规划

水库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由于开发利用缺乏合理统筹,旅游开发存在着环境污染隐患。库区内各种旅游设施没有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和严格监管。此外,周边群众和库区移民开垦库区周边的滩涂和坡地进行大面积耕作,严重破坏库区生态环境,导致周边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2.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滞后

根据现场调查,水库集水范围有较多村民居住,由于环保资金缺乏,周边村庄无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点等环保设施,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

2.5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及易流失的化肥是引起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水库沿岸陆域农业种植污染严重,库区集水范围内使用化肥量高达17654t,n和p年地表径流随水的流失量达3621.33t和151.08t。各类农药使用量达133.59t,品种多为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除草剂等,个别农户甚至使用毒性较大的特丁硫磷农药。农药、化肥对库区总磷总氮的浓度贡献率达75%。

2.6管理机制不健全

水库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基层部门监管能力比较薄弱,多头管理、多头治水的管理现状使水库管理难以统筹协调。缺乏流域性整体应急管理体制和较为完善的水污染事故预警预报系统,在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时难以快速反应。

3整治及开发利用建议

该水库作为南宁市的战略备用水源,其地位举足轻重,针对水库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①根据水库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将水库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允许开发区。对不同区域进行分区整治,分区治理,分区开发。

1)禁止建设区为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包括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这些区域需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

2)限制建设区为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或轻度敏感,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的地区。这些区域以生态保护、生态农业生产为主,严格限制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规模,禁止新建高污染工业项目。

3)允许开发区为生态功能较重要或一般、生态环境敏感性一般,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环境承载力较强,资源较为丰富,经济功能较强,主要为在城镇体系和工业布局规划中需要进行工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的区域。

②加强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完善水库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建立部门执法责任制,全面提升监管力度。

③预警应急能力建设。构建水库水质基础信息平台和水质模拟系统。一旦污染事故发生,立即对污染事故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运算预测污染影响范围及污染危害程度分级和评估,提出事故处理对策。

④加大区域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4预期达到的效果

4.1生态环境效益

针对水库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允许开发区重点整治与保护工程,可保持水库优良的区域生态环境,使水库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市供水的生态安全得到保障。经整治措施和保护规划实施后,水库水质近期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远期可以达到ii类水质标准。水库可满足周边群众饮水和南宁市备用水源的需要。

此外将进一步提高大王滩水库周边的林草覆盖率,有效涵养水源,改善区域气候;改良土壤物化性质,增加土壤入渗,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土壤侵蚀,达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4.2经济效益

通过水库生态功能区划分、各项重点保护工程实施,结合生态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生态经济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进入良性循环体系,生态效益型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3社会效益

规划实施后将对减轻自然灾害、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益。通过生态恢复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生态补偿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完成农林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高效利用,将有效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生产结构,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缓解人地矛盾。通过库区流域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活垃圾集中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发展沼气池等有利于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城乡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向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系统和谐、社会融洽的生态文化转型,全面生态素养逐步提高,生态意识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刘庄,沈渭寿,吴焕忠,等.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2):31.

[2]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水利电力科技,2007,3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