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经济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7:49:59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1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02-02

一、我国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这140个新设置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这些新增专业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其中一个。该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与国际能源组织预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能源类领域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能源已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00年至2020年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之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国需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投资大约2万亿元,从现在到2020年的投资大约1.5万亿元。按照相关部门使用的投资拉动就业推算公式,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拉动量保持在297~706人之间,均值为474人/亿元来计算,则1.5万亿元可拉动就业岗位711万个。因此“十二五”期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呈现大幅上升的势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2011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是一个以培养新能源合理开发、高效清洁利用为目标的能源类专业,肩负着培养国家能源类紧缺人才的重任[2,3]。

二、天津市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天津市从事能源类的企业达到300多家,如天津市风电整机、关键部件和配套企业达到50家,总投资126.45亿元,从业人员24760人,在全国风电行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据统计,目前,天津市整机生产能力达到5600兆瓦,叶片生产能力为14000支,按三叶片整机计算,可满足4900台整机需要;齿轮箱5400台以上;发电机1500台;控制系统3200台;以树脂为主的叶片材料5.5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日前也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二次电池和LeD四大产业,计划每年从新区促进经济发展各专项资金中集中8000万元到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各相关功能区结合各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也将集中12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天津市西青区也计划在张家窝投资25亿元建立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园区。预计天津市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资金超过50亿元。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拉动就业岗位2.37万个,也就是年平均5925个。天津市19所高校中有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每年的毕业生不足1000人。因此,仅从天津市这一局部区域来说,能源类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

三、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4]。

1.建设目标。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如认知灵活性理论等),以“3.4.5.6”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本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本专业建设工作。首先是在以“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体系”为专业教学轴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优化该专业结构,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盟和协作机制,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该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育思想先进、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改革领先、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成果优秀”的目标。

2.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案。①以服务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天津市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构建具有都市型农业特色的“大农业”(郊区农业+市区绿化环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和绿色能源在“大农业”生产中高效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培养适合天津农业和工业领域人才需求的能源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②以“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能源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为此,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以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体,全科模拟岗位实训贯穿其中,实现专业交叉,融入艺术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③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致用求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打通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瓶颈,构建有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交流平台。首先,在重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路、方向、方法论基础和把握全局者的综合性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基础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好奇心的“催化剂”。其次,大力实施“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计划”、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无缝隙合作工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措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催熟剂”。

四、总结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其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必须紧跟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以动态跟踪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要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专业联系产业,学科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职业,积极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瑞,王胜辉,高微,王帅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400-402.

[2]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

[3]陈学俊.对能源科学与工程发展的若干建议[J].院士与学部,2005,20(6):451-455.

[4]韩新月,何志霞,王谦,吉恒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人才培养改革,2013,(5):9-11.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2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对采矿技术革新的重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矿业是工业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能源安全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能源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充分高效开采和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才能不受制于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家能源的安全需要无数采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采方式粗放,浪费巨大,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只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出色完成使命,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弥补了采矿专业学生学科面的不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采矿工程师对每一项技术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能够扩展采矿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关系到采矿专业学生能否出色完成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

本课程总授课48学时,由于培养计划学生课程设置中只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门经济学类课程,所以要先讲述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学时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及科研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体现信息时代教育特点。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运用微信、QQ、邮箱等网络工具辅助教学,突破课堂五十分钟的限制,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渠道,促进了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实践环节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科学研究需要,目前实验设备逐渐完善。开辟多个与矿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把经济学运用到所学专业领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评制度建设

对学生的考评应具有科学性,考评体系不仅要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成绩,还应增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采取灵活、科学、实用的考评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付考试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天赋,挖掘科学研究的潜力,从封闭型教学向研究型、开放型教学转化。

3.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培养复合型采矿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使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认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快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错误的认为经济学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会核心专业知识就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事实上无论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现场技术人员或者是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离不开经济学知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主体,只懂得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矿专业学生要想出色的完成使命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经济学常识、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思维。

(2)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优化课程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学生对矿业知识掌握的较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鉴于采矿专业学生的重要使命、矿大的学科特色及有限课时的限制,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内容设置上应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与经济学原理相互融会贯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高效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矿产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章节的课时数,把重点内容讲解的更加深入、透彻,使学生学有所获。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选择有采矿工程专业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教师任课较为理想,然而很少有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经验,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使得教师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矿业与经济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此外,教师应当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上与其互动,交换对问题的看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大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应该加入与采矿专业相关的工程案例,例如给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突出矿业特色,结合科研课题,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3

【文章摘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网络组织中,专利以企业战略资源的角色实现其自身的商业化价值,侧重论述了专利是怎么样的方式扮演企业战略资源的,专利作为企业战略资源又是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关键词】

网络组织;专利价值;企业战略资源;核心竞争力

0引言

专利法自从我国1984年实施以来,在促进和保护创新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作为促进企业经济和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政策工具而被很多企业广泛采用。现今处于开放式创新时代,专利在企业经营中所起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专利技术改善产品性能或者降低专利产品成本的作用,逐渐转向将专利作用一种社会资本,将其用于获取网络关系以建立可靠的竞争优势和合作联盟。建立竞争优势和合作联盟的过程是一个开放式过程,该过程具有动态性的特征,专利起着不断强化企业间的关系,在通过结网协作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

在网络组织环境下企业可以运用专利,通过关系网络途径能够获取必要的资源。在专利商业化进程中,专利商业化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等性、不完全竞争市场、交易成本及企业资源的异质性等,这就有可能会致使市场机制存在缺陷,这就需要企业导入一种能够强化企业间的关系的异质性资源,而专利正是一种这样的资源。

1企业战略资源述评

企业战略资源是指企业用于战略规划、执行及计划推行的外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资本及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企业信誉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社会资源。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其战略不断推陈出新,战略资源也在不断积累[1],特别是在网络组织环境中,战略资源的整合与合理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升经济主体的核心竞争力。动荡的网络组织环境使得经济主体必须进行持续创新并获得法律保护――专利权,才有可能创建基于长远发展的优势,企业所获得的新战略资源同样会面临着竞争者的强烈侵蚀,所以企业必须持续地进行创新,或者以基础专利为核心,创建专利网,不断地获取新的战略资源优势。

企业资源是企业战略的主要依据。在企业企业战略研究中,企业资源的三大类型:(1)有形资产包括企业固定资产和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源;(2)无形资产主要是资产知识形态的资产;(3)能力的内涵是把资源组合起来或者将已经结合起来的资源重新组合,其目的是用来执行一定的任务和活动的技能,包括组织路径,资源重组的组织路径等。

2专利在企业战略资源中扮演的角色

企业战略资源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网络组织环境下,企业战略资源大多具有动态性,这种动态性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战略资源互动或者共享。当然这种商业行为是需要支撑的,而专利可以通过授权许可或者不授权或者建立交叉许可联盟,来维持其资源的战略性。这是一种凭借战略资源的异质性、垄断性、创新性及前瞻性来维持的。此时,专利在网络组织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战略资源的作用。

根据专利的特征,推测其具有企业战略资源的特质。专利是大多数行业的必备资源,它在单位总资产中的比重有逐渐增加趋势。特别是在网络组织中,经济主体可以凭借必要专利,强行获得专利许可授权,这是由于商品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利规模比较大,一个企业往往很难通过自己研发或者收购获得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全部专利,这就导致企业在生产商品或者将专利商业化的过程中,必须与企业进行专利许可授权[2]。所以,专利在网络组织环境下,扮演者越来越重的企业战略资源的角色。

3在网络组织中专利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网络组织的背景下,专利作为企业战略资源,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以下作用:(1)维护企业的技术领先性。在专利制度的国度中,企业技术经过专利局批准,就成为了一项可以公开的垄断性权利,可以在该国境内享有该项技术的垄断权。企业获取专利权后,将其作为一项基本专利,并对其进行技术改进和完善,形成具有相关技术,并将其申请为新的专利,从而可以形成以一个基本专利为核心的专利网。这种基于企业强项技术的专利壁垒,使得竞争对手难易突破。(2)阻碍企业潜在的竞争者入侵。正如上文所述,企业构建了专利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行业进入壁垒的难度,或者有助于构筑行业进入壁垒。(3)形成绝对成本优势。在网络组织环境下,经济主体拥有行业必要的专利、版权、商标及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上更易形成成本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领先性带来的结果。先进的技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这也是技术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经济主体以专利作为筹码,从其他经济主体那里获取必要的专利,可以减少技术的研发投入成本。

在开放式的网络组织环境下,经济主体对战略性资源的抢占、巩固及强化越来越给予重视。经济主体一旦失去了战略性资源,可能面临着失去竞争优势的危险。而经济主体在开放式的网络组织中,可以通过专利或专利网禁止授权的方式,阻止战略资源的流失;同时也可以凭借专利的异质性、垄断性及先进性对其他经济主体强行要求授权,这是因为该经济主体所拥有的专利技术是其他经济主体的必要专利,如若不进行专利技术交叉许可或者建立专利池,任何一家企业将专利商品化,都将面临着侵权问题。

4小结

本文主要是在网络组织的背景下,以专利的特征为支点,以巩固、增强企业战略资源为目标,对专利与企业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专利主要是以战略性资源的角色来帮助企业实现和完成战略布局的。

【参考文献】

[1]michaele.poter.competitiveadvantagecreatingandsustainingsuperiorperformance[m].newYork:theFresspress,1985,1-39

[2]刘岩,陈朝晖.经济视角下的专利商业化价值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35(1):25-29,39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4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一:农业经济复合型农经人才培养思考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主要分布在农业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政策出台以及落实,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2]。改革开放初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普遍紧缺,虽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也趋同,但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和学科发展的影响还不突出[3][4]。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形势的巨大转型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各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缩减和就业难等问题日益突出[5]。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衔接较差,不能直接满足岗位需要,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不足。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根据农业经济转型的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一专多能或者多专多能的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类人才不仅好提拔、好就业、好使用,而且能够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全产业链经营管理提供服务[6]。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社会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岗位需求的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该如何转变以适应和服务于这个转型,并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重点思考解决的前置性问题。

一、农业经济转型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一)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多元化和全产业链模式转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的追求产量目标转变为质量、数量和综合效益的协同多目标,农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由过度分割的分段式农业向全产业复合型农业产业转型。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农户有效衔接起来,将小农户通过产业化模式联合起来融进大市场、参与大流通。

另一方面,这种转变将农业产业链条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起来,形成了六次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渐由传统的原料供应部门向工业加工、环保、旅游、休闲等领域拓展,一、二和三产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工业、旅游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使之具备全产业链经营与管理知识以及交叉学科知识和职业能力。因此,面对中国农业经济转型,需要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这已经成为转型时期推进农业经济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工农关系的转化,农业经营发展需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职业能力人才

农业是工作辛苦程度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比较效益却较低的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实施细碎化的均分耕地资源的配置方式,进一步使农业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所以,农业领域很难吸引到专业人才。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日益缺乏,谁来种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吸引新型职业化经营主体成为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而职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管理者必然成为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提升的重要基础。这种转变既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由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同时需要以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来共同推进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7]。与此相适应,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要求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职业能力、农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能力都要高于传统的小农户,使其能够在复杂交错的经营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营效益。

因此,培养新型职业能力人才就是要培养其成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致富的带头人、领路人,带领专业的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建民族品牌,打造和推动农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升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渐萎缩、非农化趋势明显

这一问题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转型需要。首先,从农业院校农业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看,非农化趋势突出,工商管理、会计学等非农专业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林经济管理学院中专业招生人数日渐萎缩。其次,从课程设计上看,一些反映农业经济特色的课程逐渐消失。

例如,一些传统农业特色的反映交叉农学知识的课程,植物学、畜牧学、林学等课程已经被排除在一些高等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农产品贸易、农业推广、农村金融等农业经济管理特色专业课程,在一些农业经济管理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被削减课时甚至多年未开课。再从学生就业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90%都去了与农业有关的行业或部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进入农口工作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0%。这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日趋萎缩,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服务于农业的技能不断被弱化,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农业经济与其他学科融合较差

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越来越突出交叉学科融合与创新,这些新变化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延展要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交叉的综合知识和职业能力,需要交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教育平台。但是,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单一、专业面窄,社会实践缺乏,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向非农倾向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务农、亲农、服务农业经济的意识淡薄,能力弱化。培养的人才只懂基本的企业会计知识、企业管理原理等通识知识,缺乏农业特色和服务转型农业经济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导致其在职场竞争中缺乏特色和优势,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经营和管理的需要。

(三)传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单一

首先,从当前农业经济课程设置上看,缺乏应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设计,尤其缺少与企业互动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不具备独立的顶岗实习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积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再加之一些教师常年足不出户搞教学,而目前教科书更新速度较慢,教材上的农业经济知识落后于实践的问题突出,其培养的学生能力必然远落后于转型经济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也是很多学生感觉部分课堂知识学无所用的原因所在。

从授课方式看,目前普通高校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多学科综合知识的串联讲授,主要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没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但面对转型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很难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标准答案。这些新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映,需要紧密结合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趋势和规律的追踪研究、总结和报告,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深入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技能,形成与农业经济岗位可以对接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导向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模块化培养体系设计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载体是综合性的职业行动,区别于通识教育、职业培训[8][9]。应对农业经济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在兼顾高等院校优势和特色基础上,重点融合和互动教学模式改革,培养目标既要强调厚基础、宽专业,同时要突出强调农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按照模块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形成职业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块

从高校学生培养的学历层次看,本科生为主的金字塔结构已经被打破。近年来,本科生规模缩小、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学员结构呈现梭型的特点。本科招生规模严重缩减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适应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现实,高校学生的培养需要按照层次结构、按照精专深原则培养,重点拓展职业能力培训。其中,本科层面人才培养突出精度,重点在于突出对小规模本科学生核心基础职业能力的培养,抓住核心精品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培养,按照精品思维打造基础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硕士层面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度。

在突出相关方向的广度知识基础上,需要加强硕士生研究方向农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专业化的学习,保障其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经营管理中的难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层面则要有深度,这一层面需要掌握较为精深的复合专业知识,能够独立、系统、开创性地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复杂、关键性问题,并形成开创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能力。

(二)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交叉型课程体系模块

需要按照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发挥农业院校学科特色优势,搭建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目前,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主要按照文科、理科和工程类设计,形成了农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特色专业、食品科学特色专业等优势学科。这种割裂虽然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就业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打破这种割裂的学科分界,以农业经济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整合全校其他学科核心课程优势,将优势学科资源按照专业需要设置为集群优势平台,并按照卓越式或者精英式教育模式重点培养,架构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能力之间的桥梁。

例如,农业食品经济专业方向,重点培养方案以农业经济管理系核心专业为基础,实现农学系、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等学科核心课程交叉融合,并采取小班授课和专题授课方式,从食品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进行相关课程的系统设计,搭建集群式核心课程体系平台和配置师资力量供学员选择。在学分设置上,除了通识课程、经济理论等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增设必修的农学类核心课程、畜牧类核心课程和食品工程类核心课程,满足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建立职业能力导向的翻转式教学模块

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动手操作能力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激发积极性和投入精力,为此,需要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革新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课堂改革就是要告别课堂干讲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传统三部曲,需要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转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开展教学。教师的责任在于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学生在课前领取任务,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师生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实现信息知识的综合、凝练与传递。将课堂和实践场地变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所,包括知识运用、答疑解惑、总结提升。

(四)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块

要走出课堂、走进生产一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互动。生产实践环节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对接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要通过走进生产一线,直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增加学生对转型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直面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其中,农业经济的经营者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主体之一,包括专业农户、农业企业人员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这一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多学科核心知识的专题讲解,需要根据经营者面临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培训。其次是农业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省、县、镇(乡)村等各级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或者服务人员,主要针对农业经济政策、农业全产业链管理核心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进行专题讲解。

第三,农业经济研究者和从事农业经济职业教育的人员。这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农业经济前沿理论、方法和交叉学科核心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推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既要侧重学员对前沿理论和知识跟进学习,也要加强这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的补充学习,提升其研究和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农业经济问题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探究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耕地面积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历来被称为农业大国。但是,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有效的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持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不仅能推动生产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体制机制,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信息化角度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1.农业经济信息化重视程度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对农业信息化经济管理还不够重视,还在利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即缺乏效率,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消费市场已经由有什么吃什么的时代,逐渐在向吃什么有什么的时代转换。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需求市场,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很好的统计和分析市场需求,而且还能结合农业科技知识筛选出较好的种植方案建议。这样即高效利用了生产资源,又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能够最大化满足市场的需求,避免了产品滞销带来的农业经济损失。而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盲目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种植。不仅是农民自身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地方领导人员也是如此,对其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比较深的重视程度,以至于农业信息化体系无法从体制上得到保障,这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和推广。

2.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的欠缺。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的不足,使得地方农业经济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得到持续有效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农业信息网站的信息以新闻、政策法规、转载刊物为主,缺乏针对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行情调查分析,缺乏对市场行情动态的跟踪,无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大适用度等等。因此,需要迫切提升相关信息的更新度,迫切提升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完善数据库结构,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推行效率。除信息资源更新和分析不足外,资源展现形式单一,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一个表现。此外,基层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也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欠缺的因素之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素质水平越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越容易。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民所受教育不多、综合素质不够高,因此让他们掌握较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成为较难实现的任务。农业科技人员有足够的农业科技知识,并可以研究高效生产的方法应用于实践,这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但农村地区对于专业化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制约了农业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人员和地方政府职员的非专业化,也是制约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对于信息化意识和管理意识的缺乏、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低普及率使得他们获得高效有用信息、利用信息化技术解决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欠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基于信息化角度下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措施

1.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经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考虑多向地方政府宣传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知识,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以地方政府作为依托,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调动当地农民和基层作业者对于农业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农业经济信息化资源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到资源不足的制约,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信息库、资源展现形式和合作机制三方面入手。信息库的建立健全至关重要,信息库中的数据真实性、更新度、信息的加工准确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等等,都将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针对资源展现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考虑采用手机通信、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刊、网站等多层次的媒体平台来推广信息,也可定期举办交流会,实现信息互动。对于合作机制方面,可以考虑将各地信息库实现整合和共享,创设一个共享交流平台,这即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也能为建立更全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机制打下基础。

3农业经济信息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和农业人口基数大的因素,可以考虑采用远程教育方式,广泛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信息化意识培养。在地方设立专业信息化站点,对基层作业者进行农业科技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推动农业科技化知识的更好普及,减少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阻力。除了定期对广大农民的知识科普,还需要对管理部门职员定期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以更好的建设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对于技术人员缺失的问题,可以考虑构建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一些具备信息专业水平和农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具备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研究型人才,利用制度保障留住紧缺的农业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为农业地区提供专业性保障,组建一支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专业团队。以专业信息化站点、核心专业团队作为中心点,以地方广大农民和地方企业经营者为扩散面,加速科技信息的推广和应用,在完成知识普及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加速了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动。

三、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对广大的农耕土地和大基数的农业生产人员,为了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条件的利用程度,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推行是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今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行现状依然不够乐观,还存在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受重视程度低、信息资源欠缺、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而且还需要各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相互合作,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更好、更平稳、更平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5

一、国内海洋经济发展要求与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国内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良好

据统计,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7%,创造就业岗位3350多万个,比2009年增长了12.8%。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4%。创造就业岗位3420万个,比上年增加70万个。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6508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9062亿元。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海洋产业增长态势良好,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加快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战略转型。自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后,沿海各省纷纷开始规划“海洋梦想”。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发展战略;随后,国务院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自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深圳经济特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等沿海经济区域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业已基本形成。

(二)三大沿海经济区涉海人才培养基本特征

同样是海洋经济区,但三个省份的称呼各有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洋经济的发展侧重点也不同,面临的海洋人才培养问题也各不相同。

1.山东省海洋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半岛蓝色经济区的7座城市共有高校54所,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环境、船舶制造、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港口海岸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分布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7所院校。其中,中国海洋大学有12个相关专业,占了较大比例。高职专业主要面向水产养殖、水上运输、港口运输、港口水利工程等,与海洋高端产业有关的专科专业几乎空白。可见,山东海洋人才培养面临着海洋高端产业相关的专业空白点较多、涉海学科专业单一,分布点少且过于集中、人才培养层次搭配不合理及高校定位有待调整等问题。

2.广东省在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基本形成了一支汇集海洋管理、海洋执法与海洋科技人才的生力军,很多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湛江海洋大学等,在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海洋地质、海洋工程和造船等领域都有一批高水平的带头人。但是对于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海洋专业人才总量不足、海洋人才分布和专业结构不太合理等方面的不足。

3.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在近十年中发展迅速,海洋科技教育力量已初具规模,涉海学科和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全省已有涉海高等学校19所,省部级涉海重点学科9个,海洋本科、专科专业点数居全国第二位,拥有海洋类专业在校生4200多人。总的来说,海洋教育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涉海专业布局也日趋合理。但是,与山东、广东等地相比,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仍存在很大差距,如缺少学科优势鲜明的综合性海洋大学、缺少涉海国家重点学科、涉海专业种类分布较狭窄、人才培养层次较低、海洋新兴专业缺乏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现状

(一)加强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处沿海,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全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为陆域面积的2.6倍,海岸线长6500多千米,海岸线长度和海岛总数分别约占全国的1/5和2/5,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4500亿元。2011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意味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浙江省综合实力和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重要举措。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浙江省的海洋人才培养与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不相适应,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开发人才相对缺乏。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海洋人才的培养来推动,只有加大海洋教育的投入,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海洋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海洋高职教育,加快涉海工程类、涉海开发类和涉海管理类等涉海专业建设,为海洋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科研支持,实现大海、大地、大桥、大岛一体化,海洋风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以及海洋旅游、港口物流、港口贸易等蓬勃兴起,对早日实现海洋经济强省和海上浙江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二)浙江省高职涉海人才培养特点

1.涉海专业设置面相对狭窄。浙江省内涉海专业涉及面较广的高职院校主要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涉及的专业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船舶机械制造与维修、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船机制造与维修、港口业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海洋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等。其他高职院校往往只涉及一两个涉海专业,尤其是对应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要求的涉海专业明显偏少。

2.契合海洋经济的新专业缺乏。海洋产业一般包括海洋新材料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港口运输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造船业、海洋石油化工业、海洋纺织业、海洋地矿业、海洋药物业、海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等12类。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包括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现代海洋渔业等4大产业。从图1中不难看出,与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涉海类专业设置对比,契合海洋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利用业与海洋勘探开发业等新兴海洋产业的涉海类专业严重缺乏。与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各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工程建设类专业明显偏少。

3.涉海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经济和社会对涉海人才的需要,必须根据不同的涉海学科、专业要求,用多维视角创新涉海人才培养模式。涉海学科、专业对高技能应用型的高职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接受涉海专业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接受传承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和注重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的教育。#p#分页标题#e#

(三)海洋经济示范区背景下的高职涉海人才培养思考

1.优化专业设置,增加契合海洋新兴产业的专业。学科专业建设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浙江省涉海专业人才培养就要围绕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渔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要求,对高职院校涉海专业进行合理设置、优化布局、整体提升。《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在涉海专业建设上取得突破”,“增设一批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新专业群,建成一批涉海特色专业,加大专业调整力度”,“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试点———舟山,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沿海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舟山市近期可围垦滩涂面积为12308.09平方千米。因此,科学合理推进围海造地是促进舟山新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到,要提高港口航运能力,海陆联动的集疏运网络日益完善,构建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网;积极开发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风能、潮汐能等资源丰富的舟山正在积极研究开发海上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海洋新能源“富矿”。涉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相关产业还有与民生相关的海水淡化处理、海岛旅游等方面,这些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涉海类人才。因此,有关高职院校要以海洋经济建设为导向,主动对接海洋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对现有涉海专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适时增设契合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专业,加快涉海专业建设,构建高职涉海专业群。海洋知识领域的多学科性和交叉性也十分明显,单一海洋学科的高校已不能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还要把涉海学科专业通过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进一步衍生新的涉海学科或专业方向,满足海洋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扩大涉海专业、涉海行业的人才培养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高职院校参与到涉海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根据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契合浙江省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将涉海学科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积极发展海洋开发专业群建设。学校涉海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是开设海洋工程类、海洋开发类、海洋管理类专业。其中,海洋工程类包括港口工程技术、海岸工程技术、海水淡化、近海测量等方向;海洋开发类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及电网自动化(海洋风力发电方向)、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海洋动力等方向或模块;海洋管理类包括港口物流、滨海景区开发与管理、电子商务等方向或模块等。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海洋经济融入教学。海洋知识领域涉及的学科面多而广,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而丰富的海洋开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通晓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和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现代海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中融入海洋经济的相关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海洋文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拓展涉海专业的教学实践平台。将海洋经济领域涉及的知识充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去,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水平的涉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开展校企合作,为涉海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高职教育的特点就是要紧贴市场需求培育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主要来源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一批涉海类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形成开放性、专业性的技术服务平台。要以涉海企业为主体,以海洋经济发展为导向,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人才培养平台。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大与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对接力度,与涉海类企业开展重大科研和产业项目的合作,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积极建设海洋科研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如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十二五”期间,拟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为港口物流)和海洋开发技术两个学科;拟新建海洋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团队,海岸工程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岸防灾减灾研究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海洋动力研究所等6个科研团队。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如何开发、利用、管理好海洋是一项很重大的工程。学校积极与国内一流的海洋教育资源、海洋科研基地合作,拟在海岸工程、海洋测绘、港口物流、海水处理、海洋防震减灾、滨海旅游、海洋动力、港口自动化等方面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

4.加强涉海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保障。《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学科建设、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打造形成海洋科技人才高效汇聚、快速成长、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启动海洋类师资与科技人才提升计划。”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由于涉海类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对师资的要求更有其特有的高要求、高标准。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就要通过聘用、外引和内培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重视涉海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派出去”是把教师送到国内外知名的涉海企事业单位和同类院校学习、进修;派教师去沿海水利、港航、交通等单位挂职锻炼,从事管理、施工、勘测等,获取最新的海洋开发技术和实践经验来指导教学。“请进来”是把海洋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请到学校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地提高涉海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涉海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仅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为培养高素质的涉海人才提供了智力保障。

5.政府积极引导,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在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政府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特点,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积极引导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准确定位,重点发展自身优势涉海专业或方向;整合教育资源,错位发展,避免省内高校涉海专业重复设置。#p#分页标题#e#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6

在我国的企业职工群体中,技术工人占一半比例,中级工所占比例在35%左右,而高级人才所占的比例却仅有5%。除此之外,我国的各个行业目前都面临着技术人才稀缺的尴尬局面,比如机械、电力信息、印刷、建筑以及环保工程等。技术性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资源,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益。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素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产业经济与人力培训的关系分析

经济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只有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兴产业才能有崛起的空间。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物质需求以及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来满足广大民众的要求。以建筑行业为例,在环保主义的号召以及节能减排的资源压力下,人们对于居住房屋的要求除了安全舒适以外,又提出了环保节能的新要求。在这样的需求下,建筑行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不仅建筑设计需要进行创新,施工方案也同样需要实现技术进步。对此,整个行业都面临着技术上的提升。只有不断接受专业培训,才能始终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借助人力培训为企业培养知识性与专业性人才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1.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提升整体素质。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到现在,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已经成为了其首要影响因素。不管是大的经济环境下就业结构的改变还是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都需要通过人力培训的途径获得根本性解决。只有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让我国劳动者不断获得整体素质的提升,我国的产业经济才能蒸蒸日上。以农也生产为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新产业的出现,农业生产也会逐渐向机械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发展,到时候转岗就业的农业生产人员将会大幅增加。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农业生产人员需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由此可见,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2.改变教育内容和专业的设置模式,提高人力资源的专业结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国家需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国家来说,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是提高人力资源专业结构的有效措施。只有改进当前的教育内容以及专业设置模式,尤其是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不同社会需求的有用人才。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管理 专家型人才

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一)分配模式,从按资分配转向按贡献分配

   在知识经济时代,分配关系所赖以存在的资源占有关系和性质发生深刻地变化,其分配模式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1、资本的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上发生了变化资本不仅仅理解为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不仅仅理解为有形物质,而且还理解为知识是资源,是资本的财富,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于是无形的知识资源也成为资本,它是可以生产社会财富的。

   2、知识存在人的大脑中,知识本身是通过人的智能活动来创造价值的,掌握了“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因此,知识资本与掌握知识的人是有内在统一性。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创造价值进一步表现为知识化劳动(脑力劳动)创造价值。

   3、企业的参与者不再是看你投人了多少资本,而是看你投入了多少知识和技能,你的知识技能创造的大小。

   4、由知识生产力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分配,显然是以投人的知识技能量作为分配的重要依据,而知识技能的量化形式只能以知识技能劳动产品果实的形式,即贡献大小。因此,按贡献大小分配应是知识经济时代分配的主体模式。人力资本管理就应着力于维护这种公平的分配形式。

   (二)以无形生产要素为主要的管理对象

   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对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等有形生产要素的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财富生产过程和结果科技含量的增大,科技知识等无形生产要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从而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价值与作用超过了资本价值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管理对象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企业对全球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体系的管理。

   2、企业对员工知识素质的培训、教育,不断的提高和发掘员工的潜能。

   3、对领导集体和专家队伍的知识和智慧的重视,特别是战略性决策,关系到

事业的成败。领导集团和专家队伍知识信息、能力和胆量的综合运用,是知识的创新。如何发挥集体智慧和专家队伍的作用,是开发知识资源最重要的方面,也是知识要素管理的焦点。

(三)以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为核心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价值链的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增值。价值创造就是在理念上要肯定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主导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要遵循2:8规律,要关注那些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的人。这些人形成了企业的核心层,是企业的骨千。企业要通过价值评价体系及评价机制确定人才的贡献,使真正优秀的、为企业所需的人才脱颖而出,使企业形成凭能力和业绩,选拔任用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价值分配体系的建立,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有效的激励员工。这就需要提供多元的价值分配体系,包括职权、机会、能力、工资、奖金、福利、股权的分配等。

   二、专家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8

关键词:高职专业;区域经济;适应性;扬州

专业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专业设置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长期需求。本文以扬州地区高职教育为例,讨论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布局与区域产业对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的对策与路径。

一、扬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经济发展概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部,下辖广陵、邗江等三区一县两个县级市,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2012年扬州市经济总量位居江苏省内第八位,人均GDp为6569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近十多年来,扬州作为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之一和上海(长三角)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主动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向南接受上海、苏南等地区经济辐射,经济建设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趋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544.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933.3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6.55%。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9.83%,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95%,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7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12.7∶52.5∶34.8调整为2012年的7.0∶53.0∶40.0。2009~2012年扬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

注:①资料来源:2009~2012年各地统计年鉴数据;②2012年财政总收入为新口径。

(二)扬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扬州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重排序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跨越。在对制造业、纺织服装、玩具及旅游用品、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结构改造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形成了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为龙头,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工电缆、电子信息、化纤纺织、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制造、船舶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支柱产业主要以加强自主创新和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高档轿车、特种专用车,加大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件的开发和生产;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烯烃类及其衍生产品,扩充乙烯、氯碱等产业链。目前已建成仪征上海大众轿车生产基地,拥有以扬力集团、牧羊集团、力创集团和宝胜电缆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扬农化工、仪征化纤为代表的石化产业集群,同时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电网、电子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二、扬州市高职教育发展和专业设置现状

目前扬州市共有高职院校3所,分别为扬州职业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扬州职业大学为综合类院校,曾先后合并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学院等10多所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17个大类,现有专业70个,专业设置中三产专业比例达61.4%,省级特色专业有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工程测量、园林技术等9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扬州唯一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以工科专业为主,化工和建筑为其特色专业,专业设置中二产专业高达61.5%,共覆盖10个大类,现有专业39个,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装饰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覆盖9个大类,现有专业26个,其中三产专业设置率达73.1%。2011年和2013年扬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对比情况见表2。

三、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分析

2013年扬州高职院校除水利和公安大类外,共设有17个专业大类,43个二级专业类,96个专业,135个专业点(见表2)。对比教育部2010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及目录外专业名单[1],江苏省招生专业分为19个大类,79个二级类、606个专业,因此扬州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二级类和专业种类的覆盖率分别为89.5%、54.4%和15.8%。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机械制造类和化工类专业具有较强办学实力,拥有多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对扬州的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有较强支撑作用,多年来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但扬州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总体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主要为:

(一)专业覆盖面不广及专业分布不够均衡

2013年扬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财经、文化教育、制造、土建、艺术设计,5大类共设专业53个,占专业总数的55.2%。专业点设置数居前5位的是财经、制造、文化教育、土建、电子信息,5大类共设专业点85个,占专业点总数的63.0%。说明扬州3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集中度较高,专业覆盖面不广,同时专业同质化现象较突出。扬州高职专业重复率达100%的专业共有10个,分别为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环境检测与治理、市场营销。扬州高职专业分布中一、二产专业偏少,三产专业设置偏多,未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存在偏离

2013年扬州3所高职院校开设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3个,制造、土建、生化药品等二产专业42个,财经、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公共事业等三产专业共51个,专业设置对应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1∶43.8∶53.1,与2012年扬州三次产业比重为7.0∶53.0∶40.0相比,存在一定偏离,不能符合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结构特点。装备制造业是扬州传统优势和支柱产业,但扬州高职与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发展缓慢、专业覆盖面偏窄。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焊接质量检验技术等专业,能满足船舶制造和压力容器生产等扬州支柱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但扬州高职院校均未开设;又如:新能源、新光源和新材料是扬州“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材料与能源大类仅设有2个专业,是扬州专业数最少的大类专业之一,远远不能满足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一方面,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数与专业点比例偏低,与第二产业在扬州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够匹配,难以满足扬州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第三产业专业比重偏大,极易造成三产专业培养人才出现供大于求,从而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力度有待加强

表2中,2011年扬州高职专业设置为包含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4所院校数据,2012年扬州职业大学与扬州环境资源学院合并后,减少了1所具有农业行业背景的院校,导致扬州高职办学规模有所下降,与2011年相比,2013年扬州高职专业设置数减少9个,专业点数减少28个。专业调整是高职院校为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采取的重要举措,2013年扬州3所高职院校共停办了应用日语、应用韩语、商务管理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等6个专业,新增服装设计与加工、石油工程技术2个专业,专业调整力度总体不大。与苏中其他院校特别是3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年开发了猪生产与疾病控制、养禽与禽病防治、水族科学与技术和渔业综合技术等目录外新专业;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夏航空公司联合,以定向培养形式开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新专业。苏中3所国示(骨干)校2013年停招专业有10个,新增专业数达24个,苏中国示(骨干)校平均新增专业数是扬州高职院校平均新增数的12倍。

四、提升扬州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适应性的思考与建议

(一)以优化三次产业专业比例为目标,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2]

要积极构建专业结构与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保持动态吻合的专业调整机制,使扬州高职专业布局按产业的结构分布,适应扬州产业按“二三一”排序的要求,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扬州高职院校应重点增加第一、第二产业专业比重,适度减少三产专业比例;要针对专业集中度偏高的问题,院校间坚持错位发展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专业的同质化。要加强新开专业的科学论证和劳动力市场潜在需求预测工作,各院校专业设置不应都集中在如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和电气自动化等制造类热门专业,或财务会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等三产类热门专业,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开设与本地区支柱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并不断加大专业覆盖面。

(二)以区域产业需求为依据,建设品牌特色专业群

构建品牌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3]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2013年提出的“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扬州市“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宁镇扬都市圈,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围绕扬州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光源和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的要求,扬州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制造、生化、材料能源等大类专业,重点建设与本地区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对接的核心专业,带动专业发展,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群,以专业群为平台,促进扬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扬州职业大学可重点建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园林技术、高级护理等专业,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重点建设工业分析与检验、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将以上专业由省级特色专业向省级以上品牌专业群提升。

(三)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基础,优化高职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作为专业设置的市场主体,必须密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随时掌握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信息和动态,使专业建设紧贴市场发展需求。[4]要通过主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争取获得地方政府在经费筹措、政策扶持等方面对高职办学的更多支持,推动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主动、企业参与的“政校行企”四方互惠联动机制。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办学模式,如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组建由社会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加强与扬州化工园区、邗江工业园区和扬州开发区的合作,通过建立“扬农化工学院”、“中联世纪建工学院”,与重点合作企业共同论证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强化了学院主要工科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切实提高了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

[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73-76.

[2]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

合度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10-14.

[3]陈强,张忠.基于提升吸引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探析

[J].教育与职业,20113,(10月下):28-29.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9

关键词:行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1-0033-04

一、研究的意义

《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调查显示: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人均月收入居前50名之列,而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工资多徘徊在2500~3000元之间。专业兴衰和行业发展犹如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之亦能覆之。

1.专业存亡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

2013年就业率前50名均为应用型专业,生存困难的专业具有如下共性:一是行业趋于饱和,如语文教育、法学、数理化等基础研究学科;二是就业面窄,容纳力有限,如影视动画、新闻采编与制作音乐表演;三是过于宽泛,发展前景不明朗,如投资与理财、社会学;四是缺乏竞争实力,如临床医学告急,学制短、理论知识不扎实、实操能力低是其命门。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前景广阔。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如果能够积极转变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贴近市场需求,在课程建设上扎根于岗位需求,就可以化劣势为优势,转败为胜。

2.行业发展可以带动专业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带动了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有较高的社会享誉度,给专业发展、毕业生就业、校企结合等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由于受学制限制、课程体系凌乱、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低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亟需与本科区别开来,做到“独、优、强”。

3.专业发展能动地促进行业发展

典型如电商、服装、电脑设计等专业。当下,信息化管理成为主流和发展趋势,其必将影响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用人模式。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过去在技术方面无法和本科抗衡,今后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行业的整体发展相生相携。

二、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随我国经济形势发展整体呈蓬勃态势,显现出崭新的特点和需求:

1.中小企业成就业主渠道,就业市场广阔

首先,大型企业规范运作已成体系,用人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高职学生很难达到入职门槛。而数量占到七成的中小企业近年来用人需求激增,成为接纳毕业生的重要场所。

其次,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到70%以上,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未来十年,国际金融业都将投资目标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逢遇发展良机,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升级直接带动了其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视。

第三,中小企业主认识转变,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之前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等同于“人事管理”,往往由管理者兼办或临时就具体问题交他人办理,或由其他岗位行政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专业化和独立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受不到应有的重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及价值渗透,越来越多的企业主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2.行业内部分工呈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状态

2015年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证模块将一分为六,预示着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90后员工的强势挺进,劳动关系出现新的特征,以往简单粗放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引领新型的管理方向:管理人转向发展人服务人。

3.行业发展更重视“市场化”

鉴于许多企业倾向于将培训、社保等较集中的模块整体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将灵活地提供咨询、承揽等业务。

4.行业技能倾向于信息化、智能化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年会指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人力资管理面临人工成本快速上涨、企业升级转型、人才开发投入高而效率低、人力资源管控能力滞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等困境,e化手段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理念的有效落地。

5.专业技能倡导质素多元

除了要求专业技能精深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与市场营销技能、公共管理、法务、文秘、财会等临界学科混搭。

三、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

1.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呈递增趋势,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创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高职院校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状况并不乐观:

(1)从教学观念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操、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理念与方法严重滞后,技能与理论课分配比例不合理,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2)从课程设置看,由于缺乏核心的专业指导思想,导致所设课程各自为政,缺乏关联性,难以整合形成整体。没有为高职量身定做的专门教材,和本科教材同质化程度严重,即使教材打着高职的旗子,也片面追求知识覆盖的全面性、广泛性,而忽视了针对性、技能性,未能突出教学重点的高职特色;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市场需求,不能与企业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3)从师资结构看,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的激励制度、资格认定制度、培训制度,职称评聘机制不科学,这些缺失都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4)教学方法落伍,以传统的理论讲授为主,以过时的案例诠释原理,缺少鲜活的企业案例和仿真实训。

(5)从教学设施看,教学设备简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几近空白,不能形成以“专业”为核心的实体,向外发展服务社会,形成专业与产业一体化链条,体现高职优势与价值。

(6)从育人效果看,学生职业能力实用性差、缺乏实习实践机会和工学结合平台、就业路径狭窄,在就业市场缺乏专业竞争实力;湖南省七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0-12年就业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但对口就业率只有30%-40%。这反映出,企业普遍欢迎高职学生,但对其专业认同度较低。

2.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整体起步较晚,高职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更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大多借鉴本科院校的内容,未能形成“高职”特色.

(2)主观原因:许多高职院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受利益驱动,在条件不成熟时匆忙上马,对专业发展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架构支持。

(3)现实因素:一方面,发展进程决定了其尚处于实践阶段,没有形成行业标杆性的龙头专业及可资普遍借鉴的建设路径,可供借鉴的操作流程,未形成为业界认同的课程标准及课程体系;未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和示范作用的实习实训基地及操作模式。另一方面,理论研究以呈零星状态,以介绍相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经验为主,往往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校企结合等角度为切入点,就人力资源专业建设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以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十年建设的反思为主,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相较其他较成熟的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显薄弱。

四、关于发展路径的思考与建议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立足区域经济。高职教育只有与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相融合,才能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以实用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中初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专业竞争力,优化学分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高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人才。

(2)寻求政策支持。各地对发展职业教育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省财政每年拨1亿用于加强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一定要抓住机遇,善用政策。新近实施的211计划,虽然目前针对的是重点本科院校,但其指导方针是明确的。哪个专业可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技术支持作用,哪个专业就能够赢得经济扶持。

(3)紧跟行业发展。行业是市场发展的风向标,只有紧跟行业发展,才能扣准时代脉搏,贴合市场需求,否则就会陷入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窘境,错失专业发展的良机。

(4)瞄准中小企业需求。未来十年,中小企业将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军,世界金融界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投向中国中小企业,投向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只有关注中小企业的需求,在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其需求,才能赢得生机和活力。

企业注重节约成本,重能力轻牌子、重招聘轻培训,很多企业趋向于将行政与一线生产、营销等岗位挂钩,采用工资双轨制和职责双向性的模式。

2.转变观念,创新育人平台

(1)深入领会协同创新理念,将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应该尝试开拓一条“双主体”合作模式,即企业与学校均为盈利主体,变实习为服务,通过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就业能力的成长、专业建设的成长。比如,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为企业进行政策解析指导。对社保、劳动法等政策新动向进行传达阐释;与企业共建“互依联盟的”新型校企关系。进企业和引进企业人才结合,变被动寻求实习机会为主动服务企业,通过自身的工作为企业赢取经济增长点,给企业实质的帮助。在企业的成长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就业能力增长、专业建设的成长。为企业服务解忧,为自己寻找合作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结合领域创新育人模式。

(2)创新校企结合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难以深度进行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企业要求差异性大,难以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二是企业用工量小、岗位需求共性差,引入订单式培养模式难度大。应该积极寻找区域中小企业的共性需求,为之定制合口味的“人才培养套餐”,涵盖人才输入、技术支持、政策解析、信息传达、社交平台介入等项目。

3.课程设置

将课程设置至于专业建设的背景下。专业建设与专业群建设同步进行,以能力为主线,以素养为辅线,课程设置应该涵盖基本素质、专业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模块。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置工学结合课程,见表1。

4.师资建设

着力建设“教师工作室”,和专业群建设捆绑进行。

(1)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主线,集合相关专业优秀人才,拆除系与系之间的藩篱,建立起以专家为维、专业为经的组织结构。

(2)建立以层级制为基本机构模式的教师工作室。原则上以专业和学科为配置标准,但也提倡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借鉴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的做法(见表2)。

(3)在现有薪资制度下,积极探索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奖金激励制度,变僵化的条块分割薪酬模式为以实际贡献为指标的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到教师工作室的建设中来。创新工作方式,多方位开发教师成长路径,建立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教师工作室给教师注入活力,通过对教师的不断开发,使其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发展,让教师随着教师工作室的不断成熟而实现专业成长。

5.教学效果评价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四维一体的评价体系。

(1)按照工作量、企业反馈、学生评价、社会贡献等维度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避免传统的以工作量和年限、职称为指标的僵化的评价手段,将激励机制引入评价标准,调动教师钻研业务、积极创新的热情。

(2)将教师贡献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不再简单地以论文、专著等指标作为量化指标。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区经济的作用,将教师为单位及企业创造的实际贡献作为衡量指标。

(3)将学生的贡献与教师评价挂钩。

(4)采用追踪评价体系。不满足于将学生送毕业,应将毕业生未来创新发展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对教师贡献进行追踪奖惩。

(5)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通过组织专业师生与企业合作进行立项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或业务帮助,对企业棘手的员工管理、劳动关系、薪酬制定、工作分析等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在实际研究中锻炼师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师生的创新能力,并创造性地拓展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平台,最大程度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育成果的转化。

这一评价体系的优点在于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灵活调整评价比值,利于发挥教师特长激发工作积极性,也间接促成了“工作室”成员“取长补短”的深度合作。

五、总结

从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源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成为国家经济腾飞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从社会发展和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发挥知识经济平台作用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与提升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同时,根据时代及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是专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法宝。

参考文献:

[1]江梦.中小企业:大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朱春江,庄红蕾,颜静,段云鹏.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3]吴雪莲.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11).

[4]王月芳.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0(7).

[5]周涵.浅谈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J].中国外资,2013(8).

[6]黄宁.中小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4(1).

[7]黄宁.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管理现状调查[J].现代企业,2014(1).

[8]黄宁.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教师工作室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之关系[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2(11).

[9]2013年度麦可思-大学生就业年度指标[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

新能源经济专业篇10

本文以徐州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为例,研究区域经济与高等院校协同发展。并对此进行总结,分析徐州高职院校的现状、徐州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徐州高等教育的一个Swot分析,再研究徐州区域经济的分布情况和徐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最后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一、徐州区域经济的分布状况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徐州区域经济具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如下:

(一)以工业为重点的徐州中经济区:该区域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优势突出,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工业经济技术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二)以旅游业、现代农林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徐州北经济区:该区域旅游资源和农林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旅游业和农林业得天独厚。

(三)以种养业和矿业为重点的徐州经济开发区: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铝、锡、钢等矿产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生物资源多样,山地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依据其在全区区域发展中的战略作用,该区域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是:建设成为徐州“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生产基地,以铝、锡、钢、等为重点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基地,积极开发云龙湖水能资源,形成与徐州高科技开发区、徐州各区相互匹配并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资源基地。

二、徐州高职院校的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装备制造业更是又上了个新台阶,新型工业化之路也不断向前推进,同时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面临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术型人才紧缺的现象愈发严重,投资环境等待改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徐州高职院校主要有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九州学院、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主要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材料工程、信息技术、机械自动化、农业工程、化工工程、建筑工程、商务管理等专业。

三、徐州区域经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两者是协调统一的关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下:

(一)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动力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不是来自教育内部,而是源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引发的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会对高职教育提出服务区域经济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紧密依托区域经济,培养大批具有必要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高职教育从所在地区得到办学经费,并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徐州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要求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与支柱产业需求的全面适应

区域社会需求既是专业设置的客观依据,也是专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适应区域社会需求,不仅符合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需要,同时适应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也符合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朝着更规范、更贴近就业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型技术人才,两者是一种双赢的关联关系。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从总体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应用型技术人才一般来自当地高职教育的培养。因此,目前高职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社会。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专业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开放性,易受到区域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有着更直接、更紧密的关联,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和岗位不仅变化更加频繁,这些特点和趋势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集中反映在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上,高职专业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依据,不仅要重点突出,特色明显,能较好地适应本区域行业或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

(三)要形成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设置应服从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由区域产业结构所决定,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从生存发展状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和人才培养都不约而同地力图实现与地方政府及区域产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也出现了职业导向、订单式、模块+岗位、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

(四)要优化整合高职专业设置结构。

区域经济的情况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适时地压缩或淘汰衰退专业,稳定和巩固成熟专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力争通过专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这种专业设置结构的整合优化应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大局出发,以稳定高职教育为主体,结合高校优势,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栾贵勤.区域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p10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188-195

[3]伊继东.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基于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的视角,上海:科学出版社,2009,p126-134

[4]王洛林.中国服务业开放与发展---特点与区域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p8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