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13:00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上自成体系,连绵不断,特别是中国绘画,有其独特的成就。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而这种形神的体现都要依赖于笔墨去体现,笔以达气,墨以生韵。苏建军的大幅山水画,用笔大胆奔放,笔墨淋漓,而小品则精致细腻,富有情趣。

欣赏苏建军的画作,能感到博大浑厚、雄伟苍劲的气势,也能体会到清静中悠悠无尽的诗情画意。在勾、点、皴、擦、染上既有娴熟的传统技法,又不落俗套。他的山水画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师法自然,又驾驭自然;既不照抄自然,又不歪曲自然;既有山川之“骨”,又有山川之“气”;既有山川之“色”,又有山川之“神”。无论在构图布局、虚实开合、干湿浓淡和用色上的处理都很有新意。从他的作品中,透露着“气韵和神韵”,极富笔墨情趣,有雄伟豪迈的轮廓又有精巧耐看的细节;既适合远观,又适合细看;有笔情,又有墨趣;既有准确合理的造型结构,又有典雅丰富的色彩,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苏建军山水画中以水墨山水为代表的《渔父图》以宋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为立意创作。构思巧妙,意境优美,宽阔的水面上有一方舟,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冒着微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此幅水墨山水画显然继承了中国传统,笔墨、章法,借古而出。画之气势与意境的创造,平远、高远的空间处理,计白当黑的观念,以及或长或短的题跋,都显示了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力。尤其画家所用的表现语言,焦墨与水墨的融合,更体现了画家不同寻常的艺术追求。

与古代山水画所不同的是,苏建军的山水画洋溢着时代气息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苏建军山水画正是以个人写生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变更了传统山水画中某些一成不变的程式,创立了新的审美样式,从而推进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既传达了作者在写生时对大自然的感受,又运用了很大成分的写实手法,突破一成不变的陈规定法,破除表现手法中要领化、程式化的弊端,引入生活气息、地方色彩,以及独特的表现个性。

他的作品耐得住仔细品味,综观他的山水画,既润泽又清秀。近景画得挺拔刚健,远景画得苍苍莽莽,两相交映,虚实得当,很有情趣。读苏建军的作品,如读诗,既感到史诗的气魄,又领略抒情深挚而潇洒的美。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2

关键词:狄兰・托马斯语境语义

引言

诗歌语言是形象化、情感化及节奏化的精细语言,所以解读诗歌不能不顾整体语境,而只从零碎的只言片语进行断章取义的“片面化”式阅读,也不能脱离诗歌文本,忽略诗歌主题进行随心所欲的“创造性”误读,更不能在欠缺社会文化语境意识的情况下解读诗歌。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thomas,1914-1953)一生短暂而匆忙,但他的诗歌激昂而丰富,不仅在诗歌抒写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诗风的感性和坚实,也能让读者感受其诗歌如风景般的清新和诗艺的纯熟。他对语言的创新和个性化表达方式使得其诗歌语义在语境中颇具特点。语境是解读和运用语言的全部主客观要素,它对文本解读起着重要的约束、引导及深化的作用。

一、狄兰・托马斯首先通过对语言形象进行抒情化展示,从而使他的诗句在实际和具体的语言性语境中具备语义双重性的特点

以诗人的一首早期诗歌《月中小丑》为例,这首诗有两小节内容很容易让读者从语言的对象性中直接感受到由形象化语言所唤起的抒情因素。这种因素具有语义的多样性和外延性特质,是诗歌语义双重性的表现形式。如:“我的眼泪仿佛花瓣的飘零/静静地飘自神奇的玫瑰/而我所有的忧伤飘自裂隙/飘自雪花和遗忘的天空/我以为/如果我感动大地/大地就会崩溃/如此的悲伤而美丽/如此的相似/宛如一个梦。”该诗语言性语境中的“眼泪”“花瓣”“玫瑰”及“大地”等直观性语言形象并不是诗人要传递给读者的形象,他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语言性要素构成的“象”激发读者的情绪,使读者直接进入他的抒情状态体会诗歌的“意”。[1]诗歌在语言性语境的作用下产生了语义指称义。通过诗歌中的指称义,该诗很快生成帮助读者感受言外义的非语言性语境。这样在语义的双重性下,诗歌的美学张力让读者进入诗人创造出的意境当中。诗人要表达的悲伤和惆怅情绪同时也唤起读者的情感涌动,与诗人之间产生了共鸣。而他的另外一首诗《橡树》是一首自然主题诗歌:“强烈的色泽逃离枝丫/裹起凋零撒落的叶子/视而不见/危险的倒影/浸泡在夜晚/升腾/令森林茫然/起伏不安/掩饰些微干涩/些微不定/树皮深处声声呼唤/乐音无声。”这首诗歌在短短的语言性语境却能通过它其中的形象化语言直接达到诗人抒情目的。譬如它把树木色彩的季节转变情感化为“逃离枝丫”“裹起叶子视而不见”,把自然的力量比喻为“危险的倒影令森林茫然”。这些语言在语言性语境中很好地发挥了它们的指称意义,展示了客观世界的自然景象。更重要的是它们被情感化的同时,诗人升华了橡树与自然间的关系。[2]人格化的自然力量是无穷的,巨大的,所以诗中充分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崇拜的情感。诗歌以形象化的语言唤起读者的想象力、认知力。以视觉幻想使得诗句从整体上完成了言于表情的目的。

二、诗歌语义的双重性还体现在诗人在具体的语言性语境中对不同的形象化语言进行凝练、提升、重组成新的、更富于情感化和个性化的意象

狄兰・托马斯的部分诗歌就是在语言性语境下巧妙地运用他的诗艺技巧把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情感升华。而这种情况通常是在他创作的诗节较长的作品中。两节及以上的诗歌语言性语境中往往充盈着复杂而丰富的语言要素,所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对非语言性语境因素进行体会、分析,最后推导出语言性语境所要表达的更高级的、强烈的、浓厚的情感性非语言性要素。诗歌中不断出现、推进的语言形象的确立是诗歌从形象化走向情感化和表达意蕴的必然过程。而整首诗歌要抒发的情感和人生态度、立场在诗歌的语言性语境及非语言性语境的结合下,语义的形象及意义就应运而生。下面以狄兰・托马斯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为例,看看诗歌语义的指称义和言外义在语言性语境及非语言性语境共同作用中是怎样使得诗歌一步一步完成抒情目的的。

天空被撕破

穿过俩人这褴褛的纪念日,

三年来他们和睦相处

携手走过誓约长长的小道。

……

错误的雨中,一切太晚

他们相聚相会,爱却已分离:

窗户倾入他们的心扉

房门在大脑里燃烧。

第一节诗中客观语言形象是“天空、褴褛的纪念日、长长的小道”,这些语言的语义从指称性上是客观世界中物的表现形式,但是却能让我们联想到“两个爱人曾经的点点滴滴”的非语言性语境中更高层次的言外语义;当然读完第二节诗歌,直观性语言“爱神、他的病人、锁链、火山口、死神、阴云、房门”是为第一节诗的意象服务的。比如:“此刻爱已经丧失/爱神和他的病人在同一锁链下哀嚎”就通过词语的叠加和意象的增补进一步告诉人们,诗中两人间的爱发生了变化,进而在语言性语境下语义的新一轮组合中扩展出新的、凝练的非语言性语境下的高级“意象”即“两个人的爱所经历的一切是是非非”。从最后一节诗歌的形象化语言“雨中、窗户、房门、心扉、大脑”中引导出情感化、个性化的“意象”――“爱人之间情感的幻灭”也就是诗人通过层层的语义指称意义堆砌所要表达的言外的情绪和意图。[3]按照以上分析,在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中语义的共同作用下,诗人创造出的高级“意象”不断地把读者推向新的语境里,引起人们的联想、人生感悟和社会经验等非语言性要素。托马斯把诗歌中低级的形象性语言进行凝练、升华、重新组合确立出更深的、更高级的语言文学意象即诗人极具个性化的对爱的悲叹。一首诗的词语常常向人们展现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诗人借助于展示客观世界的直观性画面、外在表象等因素让读者构建与自己的认知、心理活动及文化背景相关的情感意识。由此,诗人情感化和个性化的语言成为人们把客观性外在因素上升为顷刻间的心绪与情感过程的催化剂和发酵体。《结婚周年纪念日》不仅仅是一首表现人们情感纠结的诗歌,在不同意象的语义推进中狄兰・托马斯诗歌主题的爱、生、死、力量、时间都被纳入到全诗。

三、在语言性语境中,诗人把诗歌中的实质性语言转化成非语言语境中具有音乐意境和感觉意境的隐喻以彰显诗歌语义的双重性

由于狄兰・托马斯追求艺术的新颖奇特造就了他艺术感觉的更为丰富和新奇,这些丰富和新奇体现于诗人把语言作为媒介在语言性语境下把诗歌以音乐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对诗歌的解读。诗歌的节奏和音韵错落交织,流动的语言和排列的诗行显露出诗歌特有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般的效果使读者在享受听觉美的同时,幻想出听觉所引起的视觉上的同感。听觉和视觉的共鸣是外在音乐和内在情绪的融合,它们带给人们审美视角的巨大冲击,诗歌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最美的语言,引发读者心灵深处内在的音乐情感暗示和抒情感受。理解托马斯的诗歌关键就在于把握他的感觉,诗人重视自己原初的感觉,直接呈现其感觉的同时他仍然采用各种语言手段显示他种种怪诞的感觉,甚至诗人故意推波助澜地强化他的各种新奇、独特的感觉。

虽然现代诗歌不把重点放在音韵节凑的形式美上,但是它们却在“随情赋形”方面更完善和用心。托马斯的《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共十九行,由一个四行押韵诗节和五个三行押韵诗节构成。整首诗歌只有两个尾韵,它们分别位于诗歌的主题词“night(黑夜)”“day(白昼)”及“light(光明)”中,这里的韵律虽然简单且显得有些粗糙,然而重复的单音节韵律使诗歌在音乐性上颇具诗人的个性特色。[4]同时诗歌里还不断地出现双元音和长元音,元音和辅音之间的相互穿插完全能够在音韵形式的语言性语境下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纷繁复杂的思绪以及诗人对与死亡主题思索的非语境性氛围中。诗歌中辅音/g/、/s/、/t/等的重复出现,让诗歌在节凑上更加富于紧迫感,诗句在抑扬顿挫的语音里把诗人的迫切心情以非语境性因素的形式推向音乐美的意境当中。托马斯以此诗竭力劝说父亲勇敢地面对死亡并与它做斗争,当然他同样在诗歌的词语和节奏间抒发了自己对生与死的感悟。诗歌中“rage(愤怒)”一词贯穿全诗始终,该动词出现在五节诗歌中加强了诗行的动态美,使诗歌从单纯的语言性语境――词语的动感中进入诗人的情感隐喻里。人们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地体会到暗含在诗中强烈的内心感情变化。[5]借助于动词的运用,狄兰・托马斯把听觉和视觉效果融合为一体,让读者的感官受到全方位的刺激,以达到劝说父亲直面死亡与之作斗争的目的。在语言性语境因素下诗人成功地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隐喻,拓展了词语本身的语言空间,打破了语言本体界限。诗人虽然在他的诗歌中淡化语言本身的指称意义,但他却让语言在变形、异化、分裂中重新获得了诗歌语言的抒情力量及极具个性化和情感化的隐喻。

结语

狄兰・托马斯强调语言技艺上的革新与突破,他在语言性语境中不断地以情感化和个性化的方式改写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本体关系,把诗歌的语言从单一的指称性扩展到音乐节奏,甚至是绘画领域,从不死板地遵循语法规则,他的语言技巧丰富了诗歌的语义,让诗歌语言具备更强有力的表达效果及抒情功能。尽管托马斯诗歌语义弱化了其指称意义,但诗人通过诗歌语义的双重性使得人们超越语言本身的界限,以直觉的、想象的、打破逻辑的、抽象的思维活动体验和感受诗人在语言创新过程中的情感、心绪。语

参考文献

[1]狄兰・托马斯.狄兰・托马斯诗选[m].海岸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87.

[2]荣维东,路展霞.基于语境的文本解读策略[J].语文建设,2014(07).

[3]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64.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3

【关键词】诗歌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活动设计

一、把英语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诗歌的功能有利于语言学习

把诗歌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与诗歌在教育中的代表性(representational)和娱乐性(recreational)的功能是分不开的。首先,诗歌本身的潜在性和诗意性(potentialityandpoeticity)、语言的歧义性(ambiguity)和意义的非琐碎性(non—triviality)赋予诗歌极大的解释空间,允许不同读者对之做出完全不同的诠释,有利于激活交互活动中学生的独创性思维,使之不囿于权威的评说和结论。其次,外语学习中的诗歌教学对于开发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着非常有用的作用,因为每一次阅读英语诗歌都蕴含着一种对诗歌结构、意象、声调、词藻以及简洁效果等的再认识。第三,英语诗歌在语言教学中的代表性功能还体现在诗歌语言具有可持续记忆和可背诵的特点上,这有利于学生反复吟咏,由读诗进而产生语感。

(二)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

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要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由于诗歌写作弹性大,诠释诗歌充分体现了个体的主观意志,故诗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而这一点正好是文学教学中除文化模式、语言模式之外的第三大目的所在:个性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内容上使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有机融合,在形式上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诗歌活动中履行的是组织者、鼓励者、合作者、解难者的角色功能。通过朗读、分析、改写、评点诗歌,学生间相互讨论、共同磋商,综合运用英语的各项技能。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三)符合轻松地进行合作学习的情感需求

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处在一种被灌输的被动位置。长此以往,学生对大学英语课感到枯燥、乏味,同时还经常担心被老师提问。因心理的紧张产生的语言焦虑(anxiety)阻碍了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内化,挫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在诗歌教学活动中,学习者通过合作学习,心情愉快,注意力集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诗歌教学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英语中有无数优秀的诗歌作品,在选材上最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兴趣,除了完成书本上要求的英语诗歌的要素等基本知识及诗歌外,笔者所提供给学生的选材或是学生自己找的诗歌避免一味追求经典和永恒,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操作。同时,诗歌在课堂的利用性也要考虑,要是有音频资料效果会更好。由于每个学生的水平、爱好和兴趣不同,对诗歌也会有所偏好,在选材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找喜欢的诗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有选择的挑选或轮流使用。

(二)教学手段的应用

要理解作品需要大量阅读,包括原文、评论及背景的知识。课前准备活动中,笔者让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诗歌内容设计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课堂组织过程中可多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合作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这样可以思维互补,使分析的结果更加透彻。对一些重点和难点,笔者进行集体讲解。学生对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每个人提出不同观点和理由,其他同学同意或反驳,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经过多次讨论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语言及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1.选词填空。诗歌和其他文章一样在写作过程或文章结构上有一定的发展顺序,并具有独特的韵脚、节奏等。笔者在课前准备一些资料,把其中的顺序捣乱,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后将其恢复到正确的顺序。或将一首诗中主要词挖空,要求学生选择填空,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选用cloze的形式,每空提供多个词语供其进行分析选择。

2.诗歌和散文互相改写。改写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笔者适当的给与指导和帮助,更多的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图书,或互相帮助来完成。发挥积极主动性的同时也学到了课本和诗歌里所没有的知识。由于此项任务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难度,所以不要求全部学生完成。

3.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埃·爱伦堡在说明诗歌的特征时说,诗是“音乐和有趣思想的结台”,配合以适当的背景音乐,通过听歌填空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更仔细的了解诗歌的格式和韵律。

4.诗歌与图画相结合。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把诗歌和画相结合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不过此项工作要注意诗歌内容的选择,描绘自然景色的比较适合。

5.朗读或背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非常注重字音、重音、音节重读及节奏等的选择和安排,如果在朗读或背诵的过程中,能注意到这些小细节,那么诗歌学习也会变得有意思。笔者借助多媒体,指导学生组成小组配乐朗读,并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诗歌写作。课堂开始的时候,笔者简单介绍诗歌大意,或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资料,让学生想象可能会出现的词及表达方式,也可把诗歌内容中的一些主要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词来想象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尝试用这些词造句。通过不断的修改润色,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7.诗歌翻译。诗歌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和微妙的情感,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开始阶段可选择一些简单的或者学生已熟悉的诗歌,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逐步联想到自己学过的中文诗。对水平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将中文诗翻译成英文。

8.利用网络资源。充分的语言环境和大量的学习资料也是学好诗歌的必要保证。互联网上有很多好的英语学习网站,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在线或可下载收听的诗歌录音;flash形式的诗歌,以及一些专门的诗歌写作或学习网页,可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很好的资源。

笔者认为虽然一个单元的是个学习过于短暂,但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的欣赏能力既可以得到提高,同时也可以学习简练,生动的表达方法,同时在词义延伸及书面和口头语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和引导,并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使诗歌发挥真正的魅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综合英语教程6(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潘章仙.试论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融合[i].国外外语教学,2001,(4):35.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4

关键词:现代诗研究;汉诗词汇;语言风格

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1-0051-08

1917年,胡适的白话文写作主张开启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多样性,1920年代中期闻一多所提倡的“新诗的格律化”特别强调现代汉诗语言形式上的革新,1990年代韩东所提出的“诗从语言开始”使诗人们再次关注到诗歌的表现形式。这回,韩东们的主张不是针对古文,也不是诗的外在形式(格律、音韵、文法),而是强调现代汉诗语言形式与内容上的日常性,摈弃面向公众的宣传话语,从个人(非政治、道德)或本土(非西方性)意识出发,通过大众使用的口语表现现代普通人的日常性生活。由此,日常性、平民化、口语写作,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诗的重要特征。又一个20余年过去,这一提倡是否使现代汉诗重获了活力?现在的诗歌语言又以何种形式出现?

中国古代文论中不少关涉文学语言的论说都有关诗歌。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篇探讨声律、章句、修辞等语言的外部问题,如说到用字,“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1]324,他重视文字本身给文学带来的美感。晚唐具有佛学意识的司空图在《诗品》中以为情不一定要通过文字直接揭示,他提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2],以无字胜有字,提倡含蓄诗风;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提出诗人的“诗家语”,为强调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有所区别;同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语言上追求“好奇尚硬”,“夺胎换骨”,“点铁为金”[3];南宋诗论家严羽的《沧浪诗话》语言主张近似司空图,“不涉理路,不落言筌”[4]24,他反对“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以骂詈为诗”[4]。对严羽来说,黄庭坚所标榜的写作不是最理想的诗歌写作。欧洲文论史上谈论诗歌语言的篇章不少,例如古罗马的郎吉努斯在《论崇高》论文学语言,他认为通用的词汇有时比高雅的措词更具表现力,“因为选自日常生活,通用词汇可以一眼就被大家所识别”[5]53。他反对用词不当,主张语言的纯洁,“如果有哪位敢用美好庄严的词汇来描述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好像给天真无邪的小孩带上了巨大的悲剧面罩。”[5]52他不追求语言过分的陌生,“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可鄙的毛病都归咎于对标新立异的盲目追求。当下作家已经为此而狂热了”[5]11。

虽然不同时代的理论家对文学(诗歌)语言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到:时代主潮导向下的创作风气与诗人修养、性格结合,最终决定诗歌所使用的语言和方式。我们知道,文学语言由声音、词汇、句子和语调四种要素组成。为论述集中,本文将专注于诗歌词汇的探讨。

现代诗歌采用何种词汇创作?这一问题貌似简单,事实上,我们常常热心探讨的诸如诗歌是否为大众接受,诗歌何以衰微这些话题都与诗歌语言,尤其是词汇的使用有关。语言是一把立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刃剑,相对造型、表演等其它艺术形态而言,文学更是语言的艺术,文字的艺术。刘勰有言:“言以文远”[1]304,我以为,诗以言存。

将近花了一百年的时间,我们已经习惯用现代汉语写诗,用书面语之外的口语写诗,诗歌的许多语言规范被破除:诗歌可以用文言雅语,也可以用白话俗语写作,句子可长可短,可分行也可不分行,可用韵,也可自由表达。随着诗歌写作实践的深入,诗人们还认识到:一、现代汉诗语言无法完全摆脱历史的承袭。20世纪30年代的施蛰存在《关于〈现代〉的诗》一文中解释过文言词进入现代诗歌文本的现象:“《现代》诗中有许多诗的作者曾经在他们的诗篇中采用一些比较生疏的古字,或甚至是所谓‘文言文’中的虚字,但他们并不是有意地在‘搜扬古董’。对于这些字,他们并没有‘古’的或‘文言’的观念。只要适宜于表达一个意义、一种情绪,或甚至是完成一个音节,他们就采用了这些字。所以我说它们是现代的词藻”[6]233。二是旧词也能碰撞出新意。诗人梁宗岱在《谈诗》中说到大诗人在用词上的特别,“一个大诗人底绝技,便在于运用几个音义本无关系的字,造成一句富于暗示的词气凑拍、音义浑成的诗。马拉美所谓‘一句诗是有几个字组成的一个新字’,并不单指意义一方面”[6]236。诗人们的看法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认识如此一致。黑格尔认为诗所特有的一些单词和称谓语,“可用古字,即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字;有时也可以铸新词,从而显出大胆的创造,只要不违反民族语言的特性”[7]。

阅读现代汉诗作品,我们发现,有的诗有韵且自然,有的诗用韵偏颇,有的诗是新词,制造出新的意义,也有的新词令人费解,读者不太捧场。有的旧词让人看上去像读口号标语,无美感可言,而有的旧词经过作者充满智慧的排列组合,完全面目一新。

从现代汉诗的词汇使用功能分析,组成现代汉诗的词语在表达内容上可分为景语、情语、术语;从韵律上可分为韵语与非韵语,从使用范围可分为书面语与日常用语,从读者的熟悉程度可分为熟语与新词。这些词语组合构成现代汉诗的各种风格,与其它现代文学类型的语言有所不一,并决定着汉诗接受范围的大小与成就的高低。

“景语”与“情语”古已有之,因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8]而流传广泛。“景语”不等同于现代汉语中所说的指代物体的“名词”,它应指视觉之内所见到的事物,可以是天空大地、自然山水。置于诗歌的意象系统,它是呈现自然意象有关的景语为描写自然景物的词汇,如山水、日月等。广义地说,也应包括指示物体的词语,以及相关颜色和形状的描述词。景语在文字中表现出功能性作用,一为地域或时间的纯粹指代,如“日出江花红似火”。这里的“日”与“江”、“花”都可视为景语;其次景语在作品中体现出比喻,这时它多与文化或历史积淀缠绕在一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李商隐借景言情的诗文中,我们看到了景语“月”、“珠”、“日”、“烟”在与地名结合的诗句中,产生特殊的情感含义。的语言。“情语”是表达情感的词语,含抒情性语言,也包括情绪化词语,如喜、怒、哀、乐、爱、惧及相关的表情词语。语气词辅助情感抒发,可视作情语的一部分。情语还当包括某些具有情感故事的典故,在诗中起到提示情感作用。如“化蝶”,它暗含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那种生死不渝的情感。现代汉诗中的情语多出现在抒情诗与议论性的诗中。王国维认为景语和情语并无多大区别,也不尽然。只有当景语被赋予象征功能时,景语才可以成为情语。

随着现代学术和科技发展,专业术语被来自各行各业的诗人带进诗歌,丰富了诗歌词汇。常见的有宗教语言、哲学语言、文化语言、社会学语言,在近些年来,生物学、金融学、数计语言等也在诗歌中可以看到。因为电脑、网络、博客、微博等成为大众交流的主要工具,网络中所使用的术语也逐渐写入诗歌,如淘宝体中的“亲”,常常成为网络诗歌的抒情对象;还有一部分日常用语,被谐音后进入诗歌如“同学”被谐音为“童鞋”,“什么”被谐音为“神马”。。这一类语言因写作者知识的扩展而有扩充的趋势。

韵语指押韵的文字,它是诗歌语言最外显的形式。在古代诗歌中,它常常成为评判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现代汉诗是否用韵已完全交由诗人。在富有乐感的现代诗歌中,韵不一定是押尾韵,也可以是行间押韵,或叠韵、随韵、抱韵、交韵等。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用的就是隔行押韵,也有随韵等,戴望舒的《雨巷》用了行间韵、叠韵等形式。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一般采用长短句,尾韵押韵,一韵到底。相对来论,韵语已不是现代汉诗必定的要求,非韵语的诗歌数量更大,凭借口语的自然节奏(语气的急缓、停顿的长短、节奏快慢),穆旦的《诗八首》、卞之琳的《断章》、于坚的《零档案》并未被韵限制,同样被认为是好诗。

书面语指纸质印刷品上供阅读的文字或公文交流中使用的语言,读者对书面语的要求基本是:用词是否妥当,文法是否准确无误,狭义的书面语指具有文采,使用修辞的语言,偏向古朴典雅的文人语,也被称“文艺腔”。其特点是,句子基本有完整的语法结构,为了情绪的表达使用复句、长短句等方式,形容词和副词,也就是定语与状语等用来修饰形象与心理的词汇相对较多,景语和情语使用密集。日常用语是生活当中使用的语言,属交际性语言,非正式场合使用的口语,也含对日常用品的命名。印刷术发达之后,口语也可能被当成书写文字、被印刷,但那并不成为书面语。诗歌中的日常用语,或口语写作,方便生活的表面形态描绘,语言简短明白。在抒情诗中,书面语是主要语言,叙事性诗歌中,日常用语以口语为主,也与熟语有交集,随着语言的社会化趋势,它还包含标语、网络语等公众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语言。

从语言使用的熟悉度来说,熟语是人所皆知并形成套话的语言,它起先来自口耳相传,是口语的一部分,后经印刷也成为书面语而流传。它有着稳固的语言结构和特定使用范围,有典故、成语、谚语,还有广为人知的标语、道德与政治领域中使用的大词,熟语有着稳定的词语联盟,即使一些比喻性的词语,如“黄河―母亲”这类本体与喻体组成的对应性比喻,通过传播,在一定时间之后因为使用频率高,也成为熟语。

新词的一类是随着新事物产生的新词语,还有一类指词语的陌生化组合,它可以是熟语,也可以是现有公众话语系统之外,读者不太熟悉的词语,随着诗人的拼贴组合进入读者视野中。另一种是已从生活中消失的古语,在现实中复活,正如前面所引到的施蛰存、黑格尔们对诗歌新词的描述。例如当前新媒体和新的生活当中诞生的词汇,如“”字,来源于古代的生僻字,后被网民们当做网络表情符号传播开来。

以上所论的词语尽管不是按照统一的逻辑划分,但在笔者看来,词语的多样性能够让我们从多角度观察诗歌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而且,与其它文类中词语有所不同的是,在诗歌写作中,某种特殊的语境之下,无论口语还是术语、熟语等都可能发生奇特的性质转换,大致情况如下:

1.景语=情语术语

2.熟语新词熟语

3.韵语≠非韵语

4.书面语≌日常用语

需做解释的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关景语和情语的原话是,“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8]王国维肯定有景语与情语的,他所强调的是,景语和情语在某种语境下可以转换并等同。的确,凡是以景寓情,借景抒情类的诗大多景语同情语,如“枯藤”、“老树”、“昏鸦”等景语(意象)叠加后,读者很容易感悟到意象中的悲情。

从语言的功能划分,术语和日常用语一样,皆归为功能性语言。术语为所指较强的抽象性语言,日常语言是交流性语言,而熟语和情语多为所指丰富的议论性语言。最为流行的术语应是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也有可能由新词向熟语发展,小范围进入诗歌。某一时候,术语可转化成与情感相关的语言,如于坚的《零档案》,诗中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有档案类、教育类、医学类等术语,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了对人的现实性存在以及被现成制度所束缚的反讽。

日常用语、专业术语在诗歌情境、语境的作用下,常常改变原有的语言性质,经过比喻、反复等修辞,脱离原始语言的生产基地而成为具有象征性的诗歌语言。

诗歌风格的形成与采用何种语言有密切关系。比如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写诗,诗歌再现生活场景和日常人情;使用典雅书面语言,诗歌相对唯美、艺术化,诗句有脱俗超凡之感。韵语写诗,诗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非韵语写诗,诗歌可能更注重事件的描述。熟语写诗,如没有创意,诗意流俗,很难唤起读者的激动与美感;新词汇写诗,如果只顾自说自话,完全不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力,不搭桥不暗示,诗歌易被读者拒绝。

就内容而言,偏向表现现实生活的诗歌常用口语、情语、非韵语、熟语,而偏向浪漫或理想型的诗歌多景语、情语、书面语、韵语、熟语,思考型的诗歌多使用景语、术语、新词、书面语,情语少,对韵语无特别要求。

一首现代汉诗由哪些语言成份组成?可以徐志摩的《偶然》为例进行分析: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是一首抒情诗,表达抒情主人公对邂逅后又失落的情感的眷恋。诗歌使用的主要词汇有景语、情语,通过“比”(暗喻)发生意义的转换,“我”转换成“云”,“你”为“波心”,而自然意象“云”与“波心”的关系就比喻成人类意象“我”与“你”互相印照的关系。这首诗既写自然也写情感,因此,景语即情语。

从韵式上看,这是一首押韵的诗,一二五押同韵或邻韵,三、四句押同韵。两节字数对应。

从语言的使用范围来看,诗题为书面语,诗歌语言有的是书面语,如“偶尔”、“讶异”等,部分近似口语,在诗行中,为了押韵的需要,有语言倒置,如“讶异”,虽不属口语,但这种情况下在书面可行。再如“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为流畅的口语,诗歌省略了一个宾语,并没有为读者带来障碍。

徐志摩的这首诗具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抒情诗的特点:文白相间,自由形式,略带韵律,借景语说情事,体现含蓄抒情的风格。

当下汉诗的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非抒情类的,比较晦涩的大概要属余怒这一类诗。《圆满》:

“怪石,在花坛的中央,空的/首先是石,它后面紧跟着/比喻,花蕊,孩子的玩偶/在花坛的周围,在意义被注入/花中的血,唾液,被排净之后/一个石匠盯着,怪石,他惊讶/第一次,回到山中他隐而不出”

这首诗没有遵循严格的现代汉语规范,最明显的是诗人偏好用词组而非完整句子表达,诗中有景语“怪石”,但它是不是情语呢?这需要在语境中进行判断。第二行的“石”是术语,第三行写“怪石”的功能,用了术语“比喻”,景语“花蕊”、日常语“孩子的玩偶”,第四行为说明性语言,表现情绪,用了日常语“花坛”和术语“意义”。第五行两个名词“血”、“唾液”做术语用,诗人不是从它们的色彩或形状等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第六行,“怪石”由景语回到术语状态,石匠面对空空的假石头,没有工作的机会。这首诗借“怪石”(人造石)这一物体来揭示我们所见许多现象的虚假,它们与本质脱离。这首诗少情语,而具有反讽效果。

与余怒的诗相比,人们更容易接受徐志摩,因为徐诗中的景语就是情语,情语容易唤起读者的内心感受。余怒的诗,语句破碎,景语无情,术语较多,所指费解。虽然这首诗的意义比徐志摩表达的更富有哲理性,但语言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读者的喜欢程度。

为了印证公众化视野中当代诗歌的词语魔方的玩转,笔者随机抽取了李轻松的一首新作《梅》(《诗刊》2012年4期上半月)进行语汇分析。这首诗不从姿态和颜色写梅花,它以梅花为抒情载体,通过写梅的经历和文化意蕴表现对梅的偏爱。诗中用的是情语和术语,熟词典故、也有新词、书面语等。以我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对词语的感受力,不揣谫陋(以重要词语和短句为分析单位,括弧中的说明文字为笔者所加):

1.梅(熟语、景语)是我的病爱(情语、新词陌生化搭配,不是错爱,也不是偏爱)。

2.我在腊月(熟语、农业术语、日常用语)里煎熬(书面语、情语)

3.雪花(熟语、景语、日常用语)总比我来得更早(短句陌生搭配)。

4.丹青(美术术语)有着你的眉目(书面语、熟语、短句陌生搭配)。在悬崖的上边(熟语、书面语)

5.有我够不到(口语)的凛冽或清高(书面语、熟语、情语、短语陌生搭配)

6.我在月下煮酒(典故、熟语),煮(日常用语,熟语)这一世的傲骨(短语陌生化搭配,情语、书面语)

7.英雄比黄昏更寂寞(短语陌生化搭配,情语、书面语)

8.何况(熟语、书面语)在我的驿外(熟语、书面语)、境外(术语、熟语)和心外(书面语、术语)?

9.那些被扭曲的枝节,被摧残的精神(熟语、情语、书面语),

10.都在倾斜与疏朗间流传(短语陌生化搭配、熟语、书面语)

11.谁的意义在旁枝与末节之上?(短语陌生化搭配,熟语、书面语)

12.谁的妙笔(熟语、书面语)专注(熟语、书面语)于我的境遇?(情语、熟语、书面语、短语陌生化搭配)

13.我要填上一笔(日常用语,口语),尽管(书面语)尤喜长短句(诗学术语)

14.但我还要填(日常用语,口语)七绝或五绝(诗学术语)

15.尤其(书面语)是私藏的那一朵(书面语、情语)

16.带着行将崩溃的字(书面语、短语陌生化搭配、情语)

17.在我的手帕或扇面上(熟语、日常用语)

18.留下我的墨迹、血和天真(术语、短语陌生化搭配、情语)

19.而那些冷僻的今生被悬于崖上(书面语、短语陌生化搭配、情语)

20.我不上不下(口语),正好怒放(情语、熟语、书面语,短语陌生搭配)。

这首诗由20个分行诗句组成。虽描写日常事物,日常用语出现6次,口语4次,熟语19次,专业术语出现7次,来自美术、农业和诗学,属常识性的术语,不至于造成理解障碍。情语12次、书面语21次,中等文化以上的读者基本可以接受。诗意的产生多在新词和熟语短语的陌生化搭配中,短语搭配的陌生化形式约13次之多,新词1个。且不论这首诗的艺术水准是否超越了陆游《卜算子・咏梅》,单从词语的组合以及陌生化搭配的比例上看,使用频率高的书面语、情语、熟语显示出诗歌的抒情性特点,陌生搭配表现出诗人有创新意识,且考虑到诗歌能为一般文化程度的读者接受。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衍生不同的诗歌风格,也会让诗歌素养不同的读者接受或拒绝。一首诗要获得不同文化层次的大众认同,有相当的难度。为此,笔者想以纳兰容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长相思》为例,进行多种风格的改写,期望探索新的分析思路,使读者能够清晰看到景语、情语、熟语、新词间的词语转换,也了解到不同风格的诗(词)用语会影响到诗意的增失。

纳兰原词如下: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词分上下阕,字数相同,头两个短句词性相对,用同韵,后两句尾韵通韵。从词的内容看,“山”和“水”、“风”和“雪”为景语,与量词搭配后词性发生转变。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成分剖析,诗歌缺主语和谓语,山、水为宾语,而且是一对互文性词组,作者为了暗示路远,分开后加量词作补语;风和雪的用法也是如此。作者突出景语意象,为暗示气候不佳,两对词组在上下文形成互文,由景语转为在恶劣的环境中离乡久远,而倍加思乡的情语。“千帐灯”暗示着战事之宏大,参与人数众多。这首词的词眼应是“聒碎乡心梦不成”,为倒装句式的情语,有陌生化组合成分,“乡心”为新名词。“聒碎乡心”指思念家乡的心情风雪之夜,在长途行军之后的短暂休息中,不断被打碎,以表现离家愈远,心情愈复杂的情绪,因此最后一句,虽是熟词熟句,为直接性的情语,有解开陌生搭配之点题之用。这首词意象清晰,意境清冷,明白易懂。

如果要修改成同样通俗易懂,又带有韵律感的现代文字,可参考歌词的形式。现代歌词与古代诗词不同在于,前者可以是自由形式,只需在韵律与节奏上有所加强,原词中的某些自然意象(景语)在歌词中可为直接的情语替代,歌词写作不避熟语、韵语,按常规方式可如此:

“跨千山,/渡万水,/沿着榆关那边走,/夜深处处亮着灯。//风刮来,/雨打来,/想起故乡难入梦,/故乡此时无声息。”

歌曲的美感发生于歌唱者与听众之间的共鸣,因此歌词化写作中,熟语和情语是最佳选择,熟悉的意象有助于提示读者体会“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情感。原词中的第一句“山一程,水一程”,省略了主语与谓语,“山”和“水”为景语,人化,使读者的关注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对战争的破坏产生厌恶感。歌词版中,主语依然没有在文字中显现,但是谓语加入之后与宾语有关系,帮助读者听众想象抒情主体的行动。这种改写,侧重叙事思乡者的情感经历,便于感情的倾吐,但主题过于明确,诗意有所淡化。

此词还可以修改成去音乐性的抒情朗诵诗,同样采用熟语,与歌词略有不同。歌词版重旋律,通过句子对应、押韵而形成曲调,产生节奏,朗诵诗更重视情感的抒发与节奏快慢的关系。促成朗诵诗的节奏可以考虑情语附加语气词,强化或减缓情绪的抒发,从而控制节奏。公众化的抒情诗较多采用情语。因此,“山”、“水”等本为写景词语(景语),在朗诵诗改写中可以去除象征作用,而只指代路程遥远,还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性的熟语、口语,以调动听众的情绪:

“走过一座山啊,又有一座山,/趟过一条河呵,还有一条河。/我们向榆关前行,直至天黑/点亮千万盏营灯。//风一阵阵呵,雪一阵阵/吹得思乡的心点点碎/梦也做不成!/故乡哪里有这些声音!”

也可以运用新的组合方式,将词修改成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诗歌。所谓现代主义风格诗歌,主要通过比喻、象征、暗示等修辞方法,表达人存在的渺小,流露出悲观的人生态度。在此诗中,“山”和“水”完全可以转换成拟人性与象征性语言,它既保留景语功能,又被拟人化,作为士兵的象征。这时的景语可为情语。

“又一座高山/沉沉睡了/水哗哗/流进梦里/微弱的火闪着刀光/和星星点燃/榆关的夜//风拍开/紧闭的帐门/雪飘下/无声的悲伤//送来破碎的故乡/和故乡的寂/静”

在这一次改写中,景语经过拟人化,与行路的战士(抒情主体)融为一体,景语即情语。陌生化搭配中的熟语“故乡”不再是一个功能性的名词,而是具象化的,被赋予形状与声音的一个意象,在战士心中被破坏,这才引出思念的悲痛。也就是说,景语、情语、日常用语、口头语在陌生化搭配之后,景语和意境的象征得到强化,诗意才会增强。

当然,一首好诗如郭沫若所说“不是做出来的”[9],那来自灵魂与性灵中的诗应天然浑成。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时期诗歌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写作者性情与文学素养各有不一,诗歌写作方式当有所变化。作者如果能把创作时所受的感动感染读者,与读者琴瑟和鸣,诗意得到最大程度的阐发,诗歌才算最圆满的完成。假若作者只顾自话自说,设置过多的隐秘机关,让读者进入一个看不到出口的迷魂阵,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限度,诗歌就可能变成高原堆积千年的白雪,成冰,看上去很美,但难以化成灌溉大地的水。

曾有一段时期,人们对诗人进行专业诗人和民间诗人的区分。专业诗人所作文人诗,多用书面语、景语、情语,陌生语,诗多颂道德品质、人间情怀,也思考终极问题;民间诗人相对偏爱用口语、情语、熟语,景语并非追求象征意义,为起兴而用;来自民间生活的语言更适合描写田间劳作、世俗爱恨;诗句无一定规范,结构随意,言到意到。也有过文人向民间诗学习,其结果表现在语言变化和题材转向,最显著的变化是口语、熟语、日常用语的词语增加,陌生语减少,目的是为了使诗歌能够为大众理解。艾青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他早期诗歌的语汇,多为土地、太阳、黎明、乡村、手推车等一类景语,有颜色,有造型和画面感,而后,他也创作了《吴满有》这一类直接写民众的诗篇,用民间口语而弃文人修辞。政治抒情诗是专业文人与民间诗人共同的写作类型。在这类诗中,写作者普遍用熟语、情语,政治术语,景语是模式化的,如“苏区”象征革命圣地,“红太阳”象征领袖,“星星”象征群众等。

若从语言的使用习惯上论新时期以来的重要诗人,北岛的诗多熟词、书面语、情语,和能够转化成情语的景语,语言节奏有力,《回答》、《日子》以高密度的景语意象加以陌生化的语法组接见长;而舒婷的《致橡树》、《惠安女》中的景语具有表意性和象征性,向情语转换;海子喜欢用熟语、景语、情语、书面语,但他在诗歌中会设置文化而非政治意义范畴的语境;于坚的诗歌将口语与术语结合,与书面化描写的细节一同组成日常化生活场景,以达到委婉的讽刺效果,情语轻易不出现。伊沙的诗歌多用日常性的口语和情语、熟语,他要批判的正是滥俗,相对而言,王家新、西川、柏桦更少用熟语和口语、术语、多用情语、书面语,保持诗歌的典雅传统。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5

一、表达技巧类

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方法: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形象意境类

1.形象

命题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方法: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2.意境

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方法: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特色类

命题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方法: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

四、思想内容类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6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世界影响力的扩大,中国已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刮目相看。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了解中国、与中国打交道,学习汉语就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汉语热”开始升温。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迅速扩展办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性需要,中国要加快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步伐。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仍然是加快汉语全球化推广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需要从教师、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加以努力和完善。中国诗歌作为教学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诗歌学习是提高外国人汉语水平,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增进对中华文化了解的有效途径。而要达到语言和文化学习双重目标,就要在中国诗歌教学材料的选择中遵循科学的选材原则,在诗歌实际教学中把握好一定的教学策略,并提高教师自身的诗歌素养。

一、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加强诗歌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是对外汉语教学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的重要一环。教学材料的选择原则首先要有助于学习者学习和掌握汉语语言,增强听、说、读、写能力,其次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和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容,使语言和文化学习两者相辅相成。

诗歌这种文学形式非常适合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材料。诗歌文字简练、语言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韵律感强,非常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汉语。既可以提高汉语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可以通过诗歌内容的学习,加深对中国诗文化的了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一)有利于汉语语言学习

外国人要与中国打交道首先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水平的汉语言,要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也必须通过语言交流才能实现。所以,对外汉语教学首先要把语言学习放在首位。然而,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语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积淀形成的,附载着一个民族的特殊文化历史。因此,汉语言的学习,必然要有其附载着的相应文化内容的学习。而且,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学习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掌握的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对文化的了解,而对文化的了解越广越深,也就越有利于汉语的习得和运用。诗歌兼顾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两个方面,是一种非常适合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材料。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最精华的部分,特别是古诗,它是古人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而且,古诗因有形式化的要求,语音具有节奏感、韵律感,更便于学生朗诵和记忆,这样可以使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收到双重成效。比如孟浩然的《春晓》体现了古诗语言特有的节奏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三个字,韵脚响亮,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对应,充分显示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有助于了解中国诗文化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形式,它们都可以作为对外汉语学习的材料。但笔者认为,诗歌是最为合适的教学材料。诗歌被誉为文学的皇冠,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璀璨的部分。中国诗歌深刻、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戴密微曾说:“汉诗为中国文化之最高成就或中国天才之最表现。”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海陶玮在其所撰《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一文中曾写道:“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抒情诗歌。诗歌的传统始于公元前数百年,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不曾间断,虽然其全盛时期远在唐宋二代。从量的方面来说,没有任何欧洲诗坛能出其右;从质的方面来说,也可以同欧洲同类形式文学作品相颉頏而无愧色。”至今,优秀的唐诗宋词已翻译成数十种外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诗歌语言,可以让异域文化的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来抒情言志的。通过对诗人和诗文化内容的学习了解,透过诗歌这样一个文学窗口,可以加深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学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在有一定汉语学习基础的中、高级水平的汉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诗歌教学内容,无论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语言,还是学习中国文化,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诗歌教材的选取原则与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诗歌材料,因材施教

中国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何选材就成为能否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随着“汉语热”在国外的持续升温,学习汉语的人在年龄、职业、文化、汉语基础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面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对外汉语诗歌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实际教学,就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多方面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汉语基础及文化背景等,科学合理的选择诗歌素材。可以从诗歌的篇幅、字词难度、寓意理解等方面做出初、中、高级的层次区分。在同一层次中也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安排教学材料。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区别对待,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满足每一位学生对中国诗歌学习的语言和文化要求。

(二)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

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它却是汉语言文字的高度凝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非汉语文化背景的学习者而言,仍然存在一定学习难度。如果不顾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施教,只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就难以达到通过诗歌学习掌握汉语言的目的。所以,根据不同汉语基础的学生,在选择诗歌题材时,最初开始的课时诗歌材料要选择那些文字上较为简单宜于识记、内容上宜于理解、文化背景差异不大的诗歌进行初步的入门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国诗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想方设法提升学生学习中国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渴望了解中国诗文化的求知欲,才能逐步把他们带入中国诗文化的王国,由热爱中国诗歌而爱上中国文化。

(三)选材和施教要充分考虑学生文化背景

有些诗歌内容可以反映具体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人情世故,诗歌教学材料的选材,要选择那些最能够贴近学习者文化背景和宜于接受的题材,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亚洲如韩国、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俗,针对有着与中国文化相近背景的学习者,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反映生活习俗比较接近的诗歌内容进行学习,如王安石的《元日》等。这样可以拉近学习材料的时空距离,学生对学习内容更有亲近感,情感上有了共鸣,就更有利于投入进去,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四)在反复诵读中掌握语音语调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通过反复诵读或背诵,可以得到很好的语感训练,对学习汉语是非常有帮助的。“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诗文的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可以采用。一般来说,汉语的四声变化是外国人学汉语普通话发音的难点,而古诗词富于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特点,通过反复诵读,对训练学生控制声调变化、掌握汉语发音规律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五)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在对外汉语诗歌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诗歌题材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方式,更为生动的传达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背景音乐渲染诗的意境,通过视频动画直观的展示诗要表达的人物、景象等,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三、对外汉语诗歌教学对教师诗歌素养的特殊要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师,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既是传道授业的先生,又是学生言语活动的教练,既是课堂艺术的创造者,又是学生眼里的百科全书。”[1]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除了要有良好思想品德之外,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除了要具备这些基本条件外,在对外汉语诗歌的选材与教学中,对教师来说还应该具有诗歌方面的特殊素养。只有具备了这些特殊素养,诗歌教学才能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诗歌教学在学习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要具有良好文学素养

拥有良好的文学修养是较好诗歌的必备基础。但是据调查资料显示,对外汉语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有中文专业学历背景的只占较少比例。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对2007年24所院校实际参加考研的1418名考生的分析来看,本科专业情况:外语专业704人,约占49.7%;中文专业365人,约占25.7%;对外汉语32人,约占2.2%;教育、心理、历史、图书馆等文科专业135人,约占9.5%;理工专业105人,约占7.4%;经济、管理等专业77人,约占5.4%。其中,中文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合起来仅占27.9%。这就是说,可能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绝大多数考生没有或缺乏汉语语言学、语言学理论、汉字学、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2]由此可见,在汉语国际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中,亟待加强汉语专业知识和中华文化知识的课程学习。

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诗歌又是文学的精华。要教好诗歌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和素养,对诗文有较高的理解力和驾驭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爱好,有广泛的阅读和较深厚的文学积累。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在诗歌教学中对诗的讲解才能恰当精妙,对相关知识做到信手拈来、驾驭自如,也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具有较高的诗歌鉴赏能力

中国学生从小学、中学开始就接触和学习诗歌,在中考、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一定比例的诗歌内容。虽然有了一定的诗歌方面的学习经历和积累,但是对许多学生而言,学习诗歌只是为了掌握语文知识应付考试,诗歌鉴赏能力仍然缺乏。所以,要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胜任对外汉语诗歌教学,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必备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对外汉语教育师资培养中,要开设一定课时的诗歌赏析课,培养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审美感悟能力和分析讲解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崔西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7

关键词:戈麦语言张力否定绝对性意味多重转喻色彩变形

戈麦,原名褚福军,1967年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文学》杂志社工作,1991年9月24日自沉于北京西郊万泉河。至今日,戈麦离开人世已经十二个年头了,但他的诗歌仍不如比他稍早时期的北大诗人海子、骆一禾等人那样知名。戈麦的长期被“埋没”,并不证明他的诗歌是平庸之作,相反,这位把诗歌作为“语言的利斧”的诗人,生前一直致力于在自己的诗歌中发现语言突破之可能,并通过语言张力的运用使诗歌本身呈现出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紧张感,互否与悖论充斥与诗句之中。正如同戈麦对诗歌的理解中所陈述的那样,他的诗歌的确是“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作中,一定会显现出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i因此,对戈麦诗歌语言中呈现出来的张力进行分析,能够从一个角度展示戈麦诗歌的美学特征,也使这位喜欢一切“不可能”的事物的诗人的作品的价值得到应有的评价。

一.诗歌语言中的“张力”概念综述

“张力”一词,本是物理学术语,是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力的运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1937年,艾伦·退特首先将张力引入诗学,主要在事物内涵和外延的范畴上进行讨论。稍后,1943年罗伯特·潘·沃伦进一步提出诗歌解构的本质即张力的观点,新批评流派的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最终确定了张力在诗歌艺术中的“本体性”地位。因此,“张力”是一个从西方文论中引进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典哲学、诗学中,“张力”的含义也隐约有所体现,但尚未形成完整、具体的言说系统,如道家强调的“有无相生”、格律诗中的“一字易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运用)等。所以,“张力”的被提出,有其历史渊源。

中国大陆近年来对诗歌语言中“张力”这个概念的研究,比较系统和具体的有陈仲义教授。本文所引用的观点大多来自于他在2012年的著作《现代诗:语言张力论》一书。陈仲义教授在书中对“张力”一词做了这样的定义:“张力是诗语活动中局部大于整体的增值,诗语的自洽能力(即“自组织”状态)以最小的‘表面积’(容量)获取最大化诗意。”ii并且陈仲义教授认为,诗歌语言中的“张力”是“对立因素、互否因素、异质因素、互补因素等构成的紧张关系结构”iii,因此“张力”主要体现为词与词、句与句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通过“差”与“合”建构起来的,在语感方面给读者紧张感、惊奇感的语言艺术修辞效果。不仅如此,诗歌语言中的“张力”还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与情感,“张力”的存在好比潜伏、流动于诗歌内部的炽热熔岩,使诗人的平淡语言充满力量。因此,“张力”对诗歌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富有张力的诗歌语言,自然也是富有诗性的诗歌语言。“张力”的存在能彰显一个诗人运用语言的艺术功底。

二.戈麦诗歌语言中的“张力”分析

如前文所述,“张力”对于诗歌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戈麦,作为一名热爱语言、重视语词、“意识到我们时代的语言的弱点并竭力创造新的语言元素来加以矫正”iv的诗人,在诗歌中运用“张力”完全是潜意识中对语言的创新,也是个人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的体现。不仅如此,戈麦对诗歌语言“张力”的运用也是“利用朴素的形式传达超负荷的情感”v的需要,他在表达上追求客观性,将内心炽热的情感压缩至近乎于“无”的境界,呈现出一“冷”一“热”的对比,这种对比在他自《誓言》之后的那些诗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诗人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人类中的一员”的所有悲剧与不幸,他对人类的命运始终保持着警觉态度,并对俗世生活表现出了排斥。而语言让戈麦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通过“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这种对诗歌语言“张力”的自觉追求,使戈麦“在自己和语言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和亲密的关系,他从中找到了生命的拯救”。vi因此,戈麦虽然自沉于万泉河,使自己的肉身在尘世中消失,但他的灵魂却在诗歌语言中得以保存,读戈麦的诗歌,便会感受到他看似平淡、冗长、繁琐甚至晦涩的语言背后“张力”的奔流,“张力”的存在使他的诗歌语言不同于稍早于他的海子的“热烈”,也不同于骆一禾的“平静”,而是类似于两者的综合,呈现出“外冷内热”的特点。而具体到文本,戈麦诗歌语言中的“张力”又有如下特点:

1.否定性连接词的大量运用,如“不可能”“不是”“不会”“不好”等,使连接起来的意象和诗句之间产生尖锐的对立感和紧张感,通过“不可能“来达到诗人心目中的“可能性”。如《界限》:“发现我的,是一本书;是不可能的。/飞是不可能的。/居住在一家核桃的内部,是不可能的。/三根弦的吉他是不可能的。/让田野装满痛苦,是不可能的。/双倍的激情是不可能的。/忘却词汇,是不可能的。/留,是不可能的。/和上帝一起消夜,是不可能的。/死是不可能的。”诗人先设置了一系列陈述句和意象,然后立即进行斩钉截铁的否定:“……是不可能的。”那什么是“可能性”呢?诗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但细读诗篇,结合诗人生平的信念和观念,可以推测出诗人虽然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持悲观态度,但诗歌使他发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他把自己的灵魂置于诗句中,因此“死是不可能的”。戈麦诗歌中运用否定性连接词的例子还有“学不会的舞蹈”(《命运》)“不再理会活的东西”(《我要顶住世人的咒骂》)“生活是再也编织不好的花篮”(《我是一根剔净的骨头》),等等。诗人对现实中的“存在”总体上是持否定态度的,“现实不过是一场令人惊悸的破碎的噩梦”,因此他“渴望一种超越的生活”“向往现实背后的彼岸世界”vii,所以戈麦在诗歌中设置的否定,实质上是为了达到心中对“超越”、对“彼岸”的肯定,在“否定——肯定”之间,张力得到了凸显。

2.戈麦对于富有“绝对性意味”的词语的喜爱,在他的诗歌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戈麦喜欢把话说“绝”,与前文所述的否定性连接词的运用一起促成了诗歌中的紧张感,并彰显出诗人在诗句中流露出来的对世界、对人类彻头彻尾的绝望。如“人类呵,我要彻底站在你的反面”(《我要顶住诗人的咒骂》)“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竟能梦见/这荒芜的大地,最后一粒种子/这下垂的的时间,最后一个声音/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件事情,黄昏的星”(《献给黄昏的星》),同时,戈麦诗歌中的“绝对性”词语的运用也有“完成性”的意义,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只要此在存在,它也向来已是它的尚未”viii。而“最后”“毁灭”“死亡”这些词语,在意味着“存在”的终结的同时,也意味着它的完成:“死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ix。如诗人在《誓言》中所述:“好了。我现在接受全部的失败/全部的空酒瓶子和漏着小眼儿的鸡蛋/好了。我已经可以完成一次重要的分裂/仅仅一次,就可以干得异常完美。”戈麦的生前好友西渡认为,《誓言》这首诗标志着戈麦的写作风格从此发生了重要转折,诗人从而更为彻底、决绝地拒绝俗世生活,走上一条追求内心理想完整性的道路,直至死亡。

3.戈麦诗歌语言中的“张力”还有一个表现是戈麦善于把表面上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词语用“串珠串”的方式连接起来,把它们组合成诗句。这使戈麦的诗歌语言简短、简洁、富有力度的同时,又增加了读者理解戈麦诗歌语言的难度,有时甚至晦涩。这些诗歌多以“十四行诗”的面目出现,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戈麦对于诗歌语言形式规范的严谨性。如《爱情十四行》《儿童十四行》《欢乐十四行》等。《爱情十四行》的主题是“爱情”,但诗句中出现的却是与“爱情”不相关的词语:“黑夜。苦水。照耀中的日子。/早晨的花。一个瞎子眼中的光明。/苍白的脚趾。苔藓。五行血的歌子。/死者喉中翻滚的话语。/不知名的牺牲者。残废的哑巴。……”一个词,就是一句诗,运用了一种类似于“换喻”的手法。所谓“换喻”,“是以密切相关的事物在推理过程中从本来事物转换到另一事物去”x,因此诗中出现的词语,表面上看与“爱情”没有太大联系,给读者一种陌生感,这是因为诗人常对“此在”的人生存在怀疑与悲观情绪,“爱情”在诗人眼中也是具有消极意义的,而诗歌中出现的词语,如“黑夜”“苦水”“死者喉中翻滚的话语”等,皆有悲伤、痛苦、短暂的特点,无形中契合了诗人心中对“爱情”主题的认知,把个人的情感紧密在包裹在词语的内部,如果不仔细品味,很难发现诗中所指,也很难体会诗人的感情。因此戈麦的诗歌语言,有一种“谜语”的韵味,这便是“张力”造成的效果。

4.戈麦诗歌语言中出现的色彩,也呈现出视觉上的“张力”感,这是因为戈麦把色彩的传统象征意义取消了,换之以陌生的意义,用来表达诗人的独特认知,与整首诗的氛围相契合。纵观戈麦的诗歌,这种“陌生化”效果最显著的是对“绿”的运用。有的研究者曾认为戈麦对“绿”是持一种“厌弃的态度”xi,其实细察戈麦诗歌中出现“绿”的诗句,其中蕴含的情感的不仅是“厌弃”,还有“绝望”“悲伤”的寓意,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甚至与死亡相挂钩,与“绿”在传统意义中所持有的“生机、美丽、活泼”等具有积极意味的意义相逆反。如“死死命定的冰冷/指甲已染为绿色”(《经历》)“那些冷绿的太阳/从不曾预期的位置/向你走来”(《冬天的对话》)“在云涡中抖动的是一颗发绿的心/在一朵黑云上张望的是一个灵魂的空壳”(《大风》)等。这种对色彩陌生化意义的运用,与海子在后期诗歌中对“桃花”色彩的描写有相似之处。人们经验中的桃花是粉红色的,从色彩学上讲,这是一种柔和的,给人以美好希望的色彩。而海子笔下的桃花却是血红色的,这是一种处于压力与爆炸力边缘的颜色,从某种程度上讲,血红比黑色更黑暗xii。海子对桃花的色彩进行了“变形”,而戈麦也对自己诗歌中“绿”的色彩意义进行了变形,“张力”即在“变形”中产生。

“语言对个人的压力常常转而表现为个人对语言的贪婪。”xiii正如臧棣所说,对语言的珍爱以及对语言“张力”的运用造就了戈麦诗歌的“尖锐”的特点,这在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但对语言的热烈追求,也使得戈麦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加速”的特点,加之戈麦自觉地“站在人类的反面”,因此他的诗歌在冰山般的表面下是汹涌奔突的火海。戈麦在诗歌语言中找到了通向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但他却使自己的肉身消遁于尘世中,只留下他的那些闪烁着苦痛灵魂的诗作,以及他的格言:“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戈麦:《戈麦诗全编》,西渡编,上海文联出版社,1999年。

2.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

3.谭五昌:《诗意的放逐与重建》,昆仑出版社,2013年。

4.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5.【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6.孙佃鑫:《戈麦诗歌色彩论》,《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第5期。

7.吴昊:《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分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注释:

i戈麦在《关于诗歌》一文中曾有如下观点:“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能够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原载《诗歌报》1991年第六期。

ii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88页

iii同上,第73页

iv臧棣:《犀利的汉语之光——论戈麦及其诗歌精神》,《戈麦诗全编》,西渡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438页。

v谭五昌:《诗意的放逐与重建》,昆仑出版社,2013年,第252页

vi西渡:《拯救的诗歌和诗歌的拯救》,《戈麦诗全编》,西渡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454页。

vii孙基林:《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第127页。

viii【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82页。

ix同上,第302页。

x陈仲义:《现代诗:语言张力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128页。

xi孙佃鑫:《戈麦诗歌色彩论》,《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第5期。

xii吴昊:《海子诗歌中的桃花意象分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8

“湖畔派”诗人的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期他常常前往学校附近的大自然中嬉戏游荡,结识农夫与羊倌。这一时期的生活对其日后文艺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后在剑桥大学期间,他在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的感召下,游历了欧洲各国的山区,进一步深入到大自然中去。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政治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英国产业革命到法国大革命,所形成的社会巨变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一、《抒情歌谣集》的创作

同住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华尔华兹与柯勒律治文学志向极为相近,两人希望以全新的方法来创作诗歌,用清新的风格来传递他们对时代的理解。于是1798年两人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问世了。《抒情歌谣集》的出版在文坛犹如晴天霹雳一样,使所谓的文人雅士极为震惊。此诗集中以柯勒律治的著名长诗《古舟子咏》为开篇,其它大部分为华兹华斯所作。其中著名的有《我们是七个》、《丁登诗》、《早春》等。这些诗作大多选取下层民众的生活为选题,挖掘人们内心的世界,歌颂大自然。这些诗歌以其真实的情感,淳朴的语言和清新的风格,开创了英国诗歌浪漫主义的一代新风。自此华兹华斯逐渐形成了自己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及特点。华兹华斯的创作思想与理论体系集中展示在1800年《抒情歌谣集》和1815年再版时所写的序言中。

二、诗的本质与目的

在序言中华兹华斯对于诗的本质问题与目的议题,给出了很明确的见解。在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崇尚情感抒发的时代里,华兹华斯也不例外的,重视人性中的情感元素,认为诗的本质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在他看来,情为诗的本源,自诗存在以来,所有成名之作,都源于诗人的真情实感。在他看来,诗歌的创作可谓是由现实生活所引发的冲动使然,所有诗歌的语言都是情有所感的产物。诗歌与情感不可分割,人们真挚而强烈的情感需要一种渠道来抒发,正是诗歌的诞生使得情感得以宣泄。而且,在华尔华兹的诗中,他把诗歌的选题集中于微贱的田园生活,这完全符合诗歌本质要求。他认为,纯朴单纯的田园生活才是人们情感萌生的最佳土壤,这里有别于充斥着虚情假意的工业文明环境。华兹华斯对于诗的目的的理解可以归纳为“真理”两个字。对于其准确的含义,华兹华斯在序言中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界定。以至于理论界对它有较为广泛的讨论。而大多数学者始终认为“真理”学说是对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出的:“诗是一切文章中最富有哲学意味的”理念的一种肯定与继承。他认为诗歌所表达的应为社会生活的普遍规律。通过对个性事物与个人情感的描述,实现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哲学高度。其实,华兹华斯是在诗歌应该表达出事物的普遍性与必然性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诗的理念。所以,华兹华斯的“真理”的定义应相近于亚里斯多德提出的“哲学意味”,其中心实质为诗歌表现的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而是普遍的有效的。

三、诗歌应采用日常语言

对于华兹华斯而言,为了实现诗歌的本质与目的,去描写“真理”,他就必须更新诗歌的表达方式——语言。在《序言》中,他反复强调诗歌应采用真实的语言,合情合理的语言和自然的语言,而且多次强调诗歌语言除韵律和节奏以外与散文语言无本质差别。他本人强烈反对以高雅绮丽,矫揉造作为特征的古典主义宫廷语言,反对脱离生活实际去编造出华而不实的辞藻。由于华兹华斯选取平凡的日常生活或田园生活作为描写对象,来抒发人们真挚的情感、热情及天性,那么诗歌所应用的语言就应顺应题材的本质,选取人们日常生活真实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题内容与语言载体的一致。而且,诗歌的阅读受众也使得诗歌需要采用日常语言。在华兹华斯看来,诗歌绝不仅仅是写给诗人自己的。他是在为人们写诗。其实诗人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在向人们传递一种感受与情感。但这并不表示华兹华斯认为日常生活中的通俗语言可以不经加工与选择直接写入诗歌。他提倡的理论需要对诗歌语言进行“筛选”,也就是加工提炼删除其中的不宜之处。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诗歌语言。

总之,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理论倡导诗歌语言的清新、自然、纯朴、通俗化及口语化,批评并修正了之前古典主义文学艺术文体中语言应用的各种缺点,对于英国文学体系中诗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客观的来讲,他对于诗歌语言改革的主张,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一定的过激之处。华兹华斯太过强调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相同之处而忽略了两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这样的后果就是会造成诗歌语言的过分散文化。一些文艺学家指出,他过度的把某一阶层或某一群体使用的语言绝对地定义为诗歌的标准语言有些不够严谨。对于某种形式的过分刻意强求,很容易使得其不够自然。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9

关键词:诗歌《疲惫的布鲁斯》前景化语言变异

1.引言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黑人诗人之一。作为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一颗闪亮的新星,休斯的诗歌深深植根于丰厚的美国黑人文化土壤,最重要的艺术创新体现在他将美国黑人音乐形式及方言巧妙地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而要欣赏一首诗歌的独特魅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从前景化角度进行赏析不失为一个最佳选择。因此,本文围绕前景化理论,对休斯诗歌《疲惫的布鲁斯》中重要的前景化技巧——变异进行简要分析。

2.前景化的概念

“前景化”一词源于绘画艺术。“一幅画中总有一个人或物处于前景或突出的位置,其他的人或物构成背景。将同样的道理运用于文学语言,则可以说正常的语言好像是背景,变异的语言现象便好像是突出的部分。读者在看到某种不寻常的语言现象时总被它吸引,给予它较多的注意,甚至进而揣摩和玩味它的涵义”(王佐良、丁往道,1987:418)。前景化是在俄国形式主义思潮中诞生的,并得到了mukarovsky、Leech和Halliday等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文体分析中重要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相对而言,前景化在诗歌语言中体现最为明显。Leech指出,诗歌语言中的“前景化”蕴藏着作家的动机,而读者需要对其作出解释(2001:58)。这样,语言分析与文学理解之间的鸿沟能够得到填补,也就是说,前景化理论在相对客观的语言描述和相对主观的文学评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正如秦秀白指出的,运用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文本的语用特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领会文本的意义,而且可以为我们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比较客观的(而不是主观臆测的)依据(2002:6)。

一般说来,为达到前景化的效果,可以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是偏离正常语言规则的运用,这称之为变异(Deviation),另一种则是对语言现象的过分规则使用,这称之为平行结构(parallelism)。而本文将对诗歌《疲惫的布鲁斯》中体现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分析。

3.《疲惫的布鲁斯》中的语言变异

作为前景化的手段之一,Leech(2001)在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一书中将变异划分为8种形式: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和历史时代的变异。本文对休斯诗歌《疲惫的布鲁斯》中的四种变异及其作用进行分析。

3.1语音变异

语音是语言的表层结构和外在形式,语音层面上的变异不如语音层面上的平行结构的前景化效果明显,虽然如此,在诗歌赏析中,但一些语音变异现象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3.1.1尾音脱落

尾音脱落作为一种传统的诗歌创作技巧,是将单词词尾的字母或音节脱落,这样易于诗人灵活地处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达到诗人所需要的音韵效果,如在本诗中,诗人以“o”代替了“of”,“frowin”代替了“frowing”,“mo”代替了“more”。由于尾音脱落,“o”,“frowin”和“mo”的读音比它们原本的完整形式听上去更短、更急、更快,这样就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效果,使之节奏紧凑,读起来朗朗上口。

3.1.2不规则发音

在《疲惫的布鲁斯》中,主人公——一位黑人歌者所唱的布鲁斯歌词就是典型的黑人英语。与标准英语相比,其中的一些词语的发音是“不规则”的,如,“gwine”(“going”),“ma”(“my”)等,而这恰恰是黑人日常生活用语的真实反映,通过这些不规则发音的运用,诗人形象地展示了黑人语言的独特魅力,也使得读者对歌者的黑人身份和社会背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3.2语法变异

语法变异具体说来包括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在诗歌创作中,诗人不再恪守而是违背传统的语法规范以取得前景化的表达效果,于是诗歌中拥有了许多结构灵活、形态多变、表述新颖的诗行。在《疲惫的布鲁斯》中,语法变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3.2.1悬垂修饰

悬垂修饰在传统语法中被认为是一种不正确的语法结构,分词结构的逻辑主语并不是主句的主语,因而会在理解上引起歧义或在表意上引起混乱,但是本诗的前三行(“Droningadrowsysyncopatedtune/Rockingbackandforthtoamellowcroon/iheardanegroplay.”)中,诗人有意采用悬垂修饰这一语法变异手法来“突出歌者与听者之间的隔阂,暗示着存在于部分黑人心中的对黑人文化的地位的疑惑”(杨新宇,2008:62)。

诗歌前两行中分词结构的逻辑主语事实上是歌手,而并不是主句中的主语“我”,这种悬垂修饰所带来的逻辑问题正是诗人所要传达的表现效果——凸显黑人歌者的孤独与哀愁,“我”作为诗歌的叙述者,也是黑人歌手唯一的听众,当黑人歌手缓缓拉开演奏的序幕时,听者“我”只是在一旁静静聆听,虽然也可能感受到歌者歌声里的悲伤与无助,但是听者“我”却是无能为力的,无法真正走进黑人歌者的世界。

3.2.2双重否定

双重否定是黑人方言的一大显著特点。本诗歌词所用的语言正是黑人现实生活中所说的方言,里面就有双重否定的使用。如“ain’tgotnobodyinallthisworld,/ain’tgotnobodybutmaself.”这一句,用标准语言表达则是:“Haven’thadanybodyinallthisword,/Haven’thadanybodybutmyself.”这一双重否定的运用,一方面彰显了布鲁斯音乐中带有的黑人方言特色,另一方面突出了黑人歌者心底孤独的呐喊:“这个世界里没有任何人而只剩下我一个人!”因而,在黑人歌手的歌声中,读者能受到一种悲凉无奈情绪的感染,不禁为黑人的境遇感到黯然神伤。

3.3语义变异

简单而言,语义变异就是指语义逻辑上的不合理。具体说来,在本诗当中,主要体现在矛盾修饰和歧义两方面。

3.3.1矛盾修饰

矛盾修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义偏离现象,它指“将意义互斥的两种表述强行组合在一起”(Leech,2001:132)。本诗中的“SweetBlues”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布鲁斯是一种抒发伤感情绪的音乐形式,而此处诗人却用表达快乐意义的“甜蜜的”这个词语来修饰它,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解释可能是悲伤的布鲁斯音乐代表着黑人歌手悲伤的心情,他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沮丧,情绪低落,只好借用布鲁斯音乐来抒发心中的不满与伤感。布鲁斯音乐是悲凉、忧伤的,同时,布鲁斯音乐起源于黑人民族,是黑人民族的代表音乐,是黑人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动体现,因而黑人歌手为他能在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找到些许心灵安慰感到一丝欣喜和庆幸。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布鲁斯又是带有甜蜜和愉悦色彩的。

3.3.2歧义

歧义指对同一语块有着多种不同认知意义的解释,在非文学语篇中,歧义通常被认为是表达不清、意义模糊的,因而是不受欢迎、需要避免的,但是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诗歌中,歧义有着独特的前景化功用。双关就是一种前景化的词汇歧义现象,它与同音同形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有渊源(Leech,2001:209)。本诗中的“Blues”(“布鲁斯”)一词就是一个典型的双关,它包含两层基本意思,既可以指悲伤的布鲁斯音乐,又可以指歌手悲伤的心情。当然,在这首诗中,诗人赋予布鲁斯更深层次的含义,“布鲁斯更多地是以一种文化符号出现的,它承载了黑人对其社会地位的不懈抗争,代表了黑人文化的精髓”(杨新宇,2008:62)。就如StevenC.tracy在LangstonHughesandtheBlues中所总结的那样:歌者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那悲鸣的布鲁斯——一个黑人灵魂的展现,而正是这些布鲁斯帮他得以生存下去。他能够生存下来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布鲁斯帮助他维持了黑人身份的认同感,甚至可以这样说,他所吟唱的布鲁斯,就是在吟唱他自己的生活,吟唱他和其他黑人同胞如何在与白人社会的抗争中生存下来(tracy,1988:63)。

3.4书写变异

书写变异是一种视觉上的前景化,包括特殊的文字排列形式、大小写字母形式和标点符号的应用等。诗歌中的书写变异通常与诗人所要取得的表达效果和所要传达的主题相关,所以,书写变异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分析的。

3.4.1诗行结构

诗歌《疲惫的布鲁斯》共有35行,就全诗的诗行排列而言,它模仿了传统的布鲁斯歌词的形式,但又有所创新。从诗行结构看,前景化效果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诗人将两段布鲁斯歌词直接插入诗歌当中,在视觉上凸显了本诗的音乐性特征,使得读者一看到这些歌词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处在当时布鲁斯音乐的哀伤氛围中,与黑人歌者一同吟唱,一同摇摆。另一方面,该诗视觉上的显著特点是长短句错落有致地排列组合,使得全诗的节奏和韵律富于变化。长诗句就像是在缓缓叙述故事,而短诗句则像发自心底悲愤的控诉和无助的感叹,这种长短句的任意组合使得该诗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恰好反映了诗人既忧伤郁闷又愤慨感叹的矛盾情绪。

3.4.2大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大写字母和一些标点符号在诗歌中的使用上看似普通,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前景化效果。大写字母在视觉上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不难看出,全诗中的“weary”和“blues”的首字母都是大写形式,诗人旨在渲染“疲惫倦怠”这一诗歌基调,深化“布鲁斯”在全诗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意象。

至于标点符号,在这首诗里,“oBlues!”和“SweetBlues!”中的感叹号的运用增强了诗人感叹与呼喊的力度,并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紧张感,加快了诗歌的节奏,与全诗整体慵懒缓慢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moan—”和“more—”这两处破折号的使用,在视觉上和听觉上拉长了韵脚,给读者以缓慢疲惫之感,与诗歌的主题相呼应。

4.结语

总之,前景化是一种有效的诗歌赏析方法,为诗歌主题欣赏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采用前景化理论对诗歌《疲惫的布鲁斯》中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读者把握暗含其中的诗人的创作意图,更好地品味休斯诗歌独特的布鲁斯音乐特点和黑人方言魅力,并且有助于读者深入挖掘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理解与尊重黑人民族及其文化。

参考文献:

[1]Leech,G.n..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2]StevenC.tracy.LangstonHughesandtheBlues[m].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8.

[3]秦秀白.英语语体与文体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诗歌语言的作用篇10

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

这几个方面就是诗歌鉴赏的重点内容。概言之,凡诗歌鉴赏题不外于考查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这几方面的内容。

2.《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诗歌中的词语多是内涵丰富、文学性很强的词语,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对于正确分析综合并鉴赏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一定的思想,高考通过对概括诗歌中心思想的考查,透视考生的整体概括能力。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诗歌是作者思想的产物,同一事物,作者的世界观不同,处境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就不同。古代诗歌阅读,就是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是艺术地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高考通过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鉴赏的考查,可以评估出一个人的文学品位。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属于创造思维的范畴,不但需要调动考生阅读、复习近两年的诗歌鉴赏高考试题、熟悉考点,还要开动考生主观思维的机器,因此,科学地评价一首诗的思想内容,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二、分析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熟悉考点

全面审视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可以看出,试题命制完全遵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纲规定的考点,在检测考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的"初步"二字上设题。典型题例有:意象选择、意象分析、词语运用、诗眼评析、辞格识别、句章理解、手法探究、情景关系、意境鉴赏、内容分析、情感表达、观点评价。

以上只是一个大体的分类。事实上,一道试题关联的内容往往可能同时涉及两个方面。从今年诗歌鉴赏试题的考点看,表现手法、思想情感、语言特色依然是题干中的三个高频词语,明确这一点,对备考2011年的诗歌鉴赏无疑具有借鉴作用。

三、诗歌鉴赏试题的解答误区:(重点)

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是考“文学底蕴”“文化修养”,也是考“思维意识”“思维品质”,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诗文阅读难在哪,应该是:第一,作品难懂;第二,题目难懂;第三,难于作答。所以诗歌鉴赏要求我们考生有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语言意识、审题意识和表达意识。

一种意识是全局的意识、整体的意识,也就是语文学科的语境意识。

诗歌虽然很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一个完整生命,所以有些学生把某一句孤立的理解,脱离整体来理解这是不恰当的,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理解,整体的把握,局部问题要依托整体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