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文化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9:22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1

关键词: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德育德育功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在我国渐成趋势,而我们的这种在一两年之间便扩大几倍招生规模的教育并不是在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中实现的,而是在国家政策的规划下实施的,这使得高校的教育工作量空前加大,而高校德育也在此中,原本德育在高校中就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原本就以抓襟见肘的德育工作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高校德育是社会道德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高校德育更需要强化,而有效的强化方法第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来完善德育工作,补充原有的单纯的德育模式,因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有效性却不高,其关键症结就在于我们一直以来没有积极有效地依托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化传统的德育的功能,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

虽然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在目标取向上是有所差别的,即前者强调人的必备的社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后者则是主要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同时在实际的教育内容上也存有诸多的不同,即文化素质教育设计诸多的不同领域的思想文化内容,这里有音乐的文学的哲学的历史的等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而德育往往只涉及与人的思想道德相关的文化内容的教育,因而它在教育内容方面具有极强的单项性。

但是,这不能决定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就不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恰好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关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是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帮助来实现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文化素质教育对德育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德育,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更具效用的隐性教育模式。任何文化都是包涵着一定的思想观念。而之所以存在积极的健康的文化,就是因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被包涵在这些文化之中,是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的性质决定了文化的性质,而不包含思想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包含着好的或不好的思想的文化,而却没有不包含思想的文化。所以任何文化素质的教育在实质上都将是一定的思想教育,都是在传达一定思想、观念和态度给一定对象,使这些对象在思想观念上达到一定的素质,形成一定的态度或行为模式。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甚至是一种更为无形但却更为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理解为单一的德育模式,它是各种实现这思想传达的思想教育的总和),它是以更为隐形的载体即文化来实施德育的。有的时候,我们把德育单纯地理解为是由专门机构和人员所专门进行的思想道德观念的传达活动,这就使得整个社会性的德育陷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其效用也会因为缺少其它事物的支撑和帮助而弱化。但是德育却是全社会的,对社会进行德育是不可能在孤立的情况下进行,也是不可能有一种单一的德育模式来完成的,在有的时候,其它模式的效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为了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育我们有必要利用各种模式,在这些模式中文化素质教育就是具有持久效用的德育模式,它可以达到专业化的德育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从而对社会的整个德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传递社会道德文化,这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的甚至是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的积极的进步的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精神观念,人之成人的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化为人自身属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就是作为可以影响乃至是决定文化的接受主体如何为人的社会精神,而当这种文化成为了文化接受主体的作为完全意义上的人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时,文化所达到的程度就是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有层次的,社会群体为了社会的发展与存在都必然要对其成员进行文化素质的要求,因为一定程度的文化素质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有关于人之能够成为一个合格与健全的社会之人所必需的基本性的人文知识传达给人的教育方式。由于文化本身是一种由多文化元素构成的系统性的观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不能是一种单项知识或技术知识的教育模式,所以它必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文化素质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社会、国家的稳定与健康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文化体系的运作的持续与有效。因此,任何社会的主导力量都必然要把体现着自己利益与意志的文化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在社会中加以实施,这使得任何社会生活都不可能在没有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存在。而德育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是根本不可能单独地构筑起整个社会所需的文化背景,同时,它本身的存在和作用的发挥也是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的,在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同质的文化环境的存在,德育所分配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不会被社会群体所认同,将会到处受到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的排斥,因此,社会主义德育的有效实施必要有与之同质的社会文化作为背景,作为思想接受的心理基础。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此,即通过教育的形式把社会主导性文化灌输给青年人,从而为德育有效实施和目标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第三,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创造同质道德的接受心理,对德育的实施起着先导作用。任何社会的德育都是一种文化教育,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任何德育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每个国家的德育都是针对这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而这些德育的对象都是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成员,这些成员从其出生之时起便生活在该空间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背景之中,这些文化因子往往深植于社会成员的骨子里,因而这些文化成分对社会的成员具有不可无视的影响,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些成员对其它思想、观念的态度,甚至会决定他们是否接受这些思想,如果这些思想观念与他们日常所熟悉并已经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取向相冲突时,这些文化观念必然会排斥外来的德育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这将会使德育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必然影响其预期效果的实现,这样德育的有效性必将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如果不考虑克服这种文化的冲突性而影星地持续这种教育,不但会无功而返,而且还会强化这些控制着教育对象的文化观念中不良成分的生存能力,强化对德育所传达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排斥作用,这样下去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教育对象的这种文化固执,德育将无法实施,所以要教育必要先驱除教育对象的所有的不良观念和文化对其的控制。这一点的实现很难由德育自身来完成,因为它与这些文化观念对立太明显,太容易为人所觉察,也就太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在此,必须有文化素质的教育从心里、从情感以及从道德等方面来克服原有文化对教育对象的控制与支配,是与德育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相近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德育的有效实施起到文化先导的作用,而这一点是德育本身所无法单独完成的工作,这需要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

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促成人的健康的道德情感素质的生成,这可以帮助德育有效地实施更高层次的情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单项的教育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它是通过比较集中的方式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是人的社会化的综合形态,也是这种人成为社会指人的最为简便的形式,它是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而学习有关人的文化知识所采用的方式。它包括很多内容和知识,它是帮助人们形成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的活动,因此,它所教育的内容对人来说都是些基本性的知识、观念和情感道德,但是这些基本素质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必要的,是人进一步学习更为深化、更为抽象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与持久的人格、道德与情感的基础条件,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知识同化和激活新知识的并是新知识内化为人的自身属性的过程,就是以原有的道德情感来理解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以使之内化为人的新的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人的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文化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有关于人性的、道德的、情感的教育内容。例如通过对社会历史以及国家的历史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对象对本民族、自己的祖国的了解,使之不断地强化对民族和国家的情感,逐渐地形成对民族与国家的认同,生成积极的爱国情感。而这将有助于德育实施的更为深刻的也更为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而单纯地对教育对象实施这些思想观念的灌输既不是自然的,也将会因为缺少必要的知识情感的基础而效果甚微。但是,如果在进行这些层次更高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知识教育之前,很有必要进行与德育所要灌输的这些内容有关的基础性的知识与情感,从而使德育中的道德情感内容具有一定的接收基础,以便有效地实现德育有关与此方面内容的教育效果。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辐射激励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54-02

1校园文化与德育

大学之存在,校园文化之存在。这些年,对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然而,只要大学存在一天,校园文化也必然相伴而行。对于校园文化的界定前人已有很多的研究,综而得之为:高校校园文化就是以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共同营造的经过长时间沉淀之后的文化。

校园文化是集各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行为文明集合在一起的一种群体文化[1]p202,而在这种群体文化中,德育作用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今时代,道德在社会当中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高校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纷繁复杂的德育内容。虽然不能把所有的校园文化建设都概括为德育内容,但德育几乎充斥在校园文化的每一个角落。高校课堂上开设的思修课程、学校四周张贴的名人名言,花草丛中的温馨提示,都是在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着手,一点点感化我们,给我们以道德上的提升。一方面德育内容已深深的融入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德育内容的影响不断完善并且日渐健康。要想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等活动,不断解决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2.1思想引导功能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中,思想引导功能是其最基本的职能,甚至可以说,在所有学校(包括中小学)中,思想引导功能都是其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最核心的职能。思想引导功能就是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立场进行引导,使其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并勇于为其作出自己的努力。学校党员的选举,民主生活会的召开等等都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在思想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2.2辐射影响功能

辐射影响功能就是校园文化除了对其学校的影响外,产生的额外影响。在前文中说道校园文化是以大学校园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共同营造的经过长时间沉淀之后的文化。但其影响范围不仅仅是对师生和学校,同时也会辐射到社会生活中去。辩证唯物主义观表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学生和教师不仅仅只是在学校范围里活动,离开了学校,他们还有其他的身份,通过这些身份他们将自己在学校感受到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染给身边人,身边人又与社会紧密联系着,常时间下来,校园文化便于社会相互影响,从而为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起到了铺垫作用。

2.3凝聚激励功能

一所高校里面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经过时间的积淀,每所高校都会有一些人物的先进事迹,例如,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教师,学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台、学校官网、校报、开会等方式展现在师生面前,优秀的人物总是会给人以激励,模范带头的作用会不断的在校园里面上演,越来越多好的事迹展现在师生面前,这个校园也会变得更好。

2.4行为规范功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也存在着一定的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了学校的严谨性,表明学校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什么会得到奖励,做什么又会受到惩罚,长时间下来,学生们就会不断的按照规章制度来行事。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也会从心里影响学生的行为,校园内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如:身边的同学劝阻其他同学摘花,一旦该行为被看到,人们不自觉的就不会再去摘花了。

3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途径

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路通行无阻的,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建设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高校逃课率升高;高科技的发展,考试作弊成为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学生成绩的真实度大打折扣。这一系列问题迫切的需要我们去采取一些措施去改变当前这个状况,以便更好的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要认识到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这一任务的迫切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加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建设。

3.1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的管理制度,强化德育保障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2]p133。规范师生的行为不仅是讲道理讲人情,还必须要辅之以必要的制度约束。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需要制度的约束和规范,制度是德育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要构建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现高校教育目标、培养方式、办学理念、环境规划、管理模式等个性特征的规章制度[3]p203。如:加强校领导及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学生需要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师生合力才能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各项制度的评价审核,制度不能是一纸空文,要真正的实施下来,建立一定的评价审核模式,使每一项制度落到实处,确实发挥了自己的功效。只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了,才能强化德育保障。

3.2积极开展各项校园活动,丰富德育活动

建设校园文化需要各种活动的支持,德育活动的注入给校园文化以生气。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切实可行的校园文化活动。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综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活动,例如汉服社、社、网球社等,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并且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奖学金激励政策,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学习氛围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奖学金激励政策,表扬优秀学生,也鼓舞其他学生不断向上,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总之,开展一系列积极地校园活动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3.3重视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德育氛围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途径。文化设施的建设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设施,高校的图书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显性文化设施,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能对提升校园文化质量、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则是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有效途

径[4]p26。在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图书馆予以高度的重视,丰富图书馆信息资源,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并负责专人对学生的咨询进行解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怀。除了图书馆以外,校园标语、教学楼的建筑风格、名人纪念碑、花圃的格局等都是显性的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文化设施的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另一种是隐形的设施,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信息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们会利用网络创建自己的班级群、社团群、学习分享群,在各种群里分享自己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群消息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学校利用网络建设各种app及时向学生宣传学校的新闻和政策,不断加速校园文化的传播,从而提升了德育的氛围。

3.4加强校园文化与外界文化的联系,扩充德育途径

校园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深受家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影响。首先,家庭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校里面去,特别是对于刚入校门的新生而言,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体会到家的温暖;其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为学生们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当今社会学生的就业率低,迫切的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企业文化的渗透为学生求职就业打下了基础;最后,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不管我们在学校生活了多久,我们终归是要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园里面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对于久居校园的学生而言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很多学生扎根于学习之中,一旦离开校园很难适应社会的生活,在大学的生活里,让学生逐渐适应社会的文化氛围,减少离校时的不适应。

参考文献:

[1]柴荣兴.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9(8).

[2]孟轲.孟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3

【关键词】初中德育班级文化教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总体精神风貌,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规范和引导等作用。班级的文化不能够只流于形式,应该发挥其原有的功能和意义。要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就必须将班级文化内涵渗透到平时的德育教化过程当中去。古来贤之,都注重道德的重要性,一个人良好的行为操守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的形成会受到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正确的处事态度是在学习生活中的实践中逐步养成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初中的班级文化中渗透德育的教化功能,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教化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处事习惯对我们非常重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性会是我们受益终生。学生步入初中学习之后,科目增多、难度加大,孩子们因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形成的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初中生的德育宣传教育引导,运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行与道德操守。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德育的教化引导作用,将宣传德育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实处。教师应在班级里加强德育宣传工作,提高全班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有利于为我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国的整体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加强德育教育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应该有针对性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一些德育的相关例子,利用各种具体的案例来教导学生们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学生学有所得并可以学以致用。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初中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和约束,加强德育教化,通过宣传增强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发挥教师以身作则的作用,让他们懂得为人师表的意义,促进本班学生在未来学习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形成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初中生嗯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教师应以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为契机,组织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班级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闪亮舞台。教师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引导与教化,促进班集形成正确的风气,推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监督。把德育的理念贯穿到班级文化活动中,有利于让初中生从内心去感受班级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优良的班风班纪。

二、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创建当中去。比如,班级黑板报的绘制,可让学生分组轮流完成,每一期都有特定的主体,在班会上可以上绘制成员进行展示与解说。或者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朗读优秀文章,然后交流感悟,让学生自主的获取德育教化知识。良好的德育教化工作可以规范本班学生的品德和操行,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追求更高的思想文化境界。教师在引导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班级规范的落实,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自觉维护本班班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笔者认为,出现了挫折个困难并不可怕,坦诚、承认错误、承担脆弱才成长,学会敞开心扉、互相理解,是最为难能可贵的。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沟通的作用,沟通的最高境界便是无言的理解,那时静默的温柔注视,是寸寸感动尊重的瞬间。

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以德育人,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班级的整体管理效果。教师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充分的调动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实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研究小结

班级文化建设少不了具体的班级口号,它作为班级和学生的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对学生成长有教化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在不断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时最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为师生创设了和谐美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发挥了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使得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有效的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小剑.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7(4). 

[2]陈国梁.高校构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弱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2-0015-02

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它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是为了让学生去感悟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应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学校应更好地进行完善,并借其发挥出更优良的德育功能,为高校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高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功能的内涵

校园文化,指的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融合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校园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的布局,各种基础设施等,是客观存在的;而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抽象的面貌,比如学校的校训等。德育文化的传播,既要有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要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两者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更好地强化德育功能。

二、高校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引导功能

高校对于学生的引导功能是很重要的,学生的道德、文化、思想等都会受到学校教学的影响。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必须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等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引导者,必须坚持国家的办学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演讲、话剧等表演形式来诠释出正确的道德观,来引导学生拥护集体主义,切勿误入极端个人主义,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入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规范功能

学校的制度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性,对学生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引导,能让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学校校规校纪、校训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去让学生照其去实行,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规范制度的潜移默化来达到自我约束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这种无形的约束力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层次,从而认同学校的各种观点和学校所引导的价值取向。

(三)健全人格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提高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是一个公共环境,很容易对其中生活的人群造成影响,学生在这个文化氛围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而长期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的思维观念会逐渐走向统一,形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观念。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和平衡感,这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四)审美功能

校园文化在对学生长期的熏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周围环境、氛围来确立自身正确的审美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黑白性。校园文化自身的物质条件也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比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带的设立。

(五)实践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因而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学生可以从自我实践、自我锻炼中找出自身的特长与缺点,然后通过不断地改正来完善自身,提高自我独立、自我管控的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

随着国家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的校园文化也逐步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完善了其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由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落后文化不断冲击着校园文化,造成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出现问题,并不断弱化。由于学生的知识需求量大,学校的固有文化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产生趁机诱导了学生,让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较单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融洽,造成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发生偏差,走向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道路,致使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弱化,也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校园文化的信服度,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四、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强化的方法

(一)坚持国家先进文化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是高校文化发展的目标,所以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高校须传授给学生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思想,引导学生接收正确的新思想,对外来文化进行择优,对本土文化进行舍旧,保证校园文化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好的环境能教育人、感染人、提高人的思想品质。高校德育功能的完善是靠校园文化作为载体的,因而校园文化的更好建设就会促进德育功能的强化。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身现有条件,丰富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与校园的建筑、花草等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健康学习、健康生活的环境。

(三)制度文化的提升

高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让学生有秩序地进行学习生活,通过建立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度文化,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改善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德育的教育不仅仅是靠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实现的,制度的规范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通过制度文化的规范,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德育功能所发挥的作用。

(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核心的价值取向,是由全校人员及学校校风共同打造的,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创新,而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学生与老师就应该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更优质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校园德育功能的强化。

五、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不利因素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国家经济和上层建筑的客观反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于当前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导致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由于旧的社会体制还未完全解体,而新的体制又还不完善,致使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冲突,引发学生价值取向的困扰,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功利思想变得严重。

(二)网路文化的冲击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文化,具有双面性。它的内容丰富、传播快捷、开放性强,为德育功能的完善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但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信息的广泛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未导致学生因自控力不强而误入歧途。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其中优秀的文化能打开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校园文化带来了负面性。由于校园文化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较少,导致学生的判断能力出现偏差,这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完善受到较大的阻碍。

六、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发挥主导性,如果任其发展,便会让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导致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在面对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从多各方面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面对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高校必须正确处理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关系,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5

关键词:武术文化传播;高校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90-02

、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了武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关在中、小学中弘扬武术文化的研究成绩斐然。但针对高校德育过程中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的研究却寥若晨星,令武术这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处境尴尬。

我国目前正处在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的格局中,要提高民族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大学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对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武术文化在高校中传播的研究,及对武术文化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可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参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武术文化传播的定义

郭玉成博士在《武术传播引论》中对武术传播做出了如下定义:“武术传播是指武术技术及与武术有关的文化,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在人与人之间横向和纵向的流动过程。”它包括武术技术传播和武术文化传播两个方面。所谓的武术文化主要是指武术自身的文化特征及其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要有传播者和传播的接受者。传播的接受者,可以是宏观的国家,也可以是组织,还可以是个人。

二、高校德育工作与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

1.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

在现代西方以强大威力重构世界的过程中,它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巨大的冲击。林效廷从高校德育内容的角度,指出高校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方向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三个基本层面。李岚清同志在其《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中提出:“有道德,就是既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具备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道德规范的高尚情操。”他还指出:“对于优秀传统道德,我看倒不用‘包装’,关键在筛选和提炼。我们现在需要提倡的优秀品德,几乎都可以从古代的传统中原原本本地追根溯源。其中关心国家命运、身系民族兴亡和讲究为人之道的格言警句,浩如烟海。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应当用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

从武术传播对象即武术接受者的角度看,武术文化传播具有教育功能。武术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相比武术技术来讲更有丰富的底蕴和生命力,它承载了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受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古代的“身传、口授”,发展到今天规范、系统的武术教育体系,武术文化基本上形成了习武者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的实质是对武术习练者进行身心调节。在这些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中,我们要传播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概括起来,笔者认为高校中武术文化传播的应该有以下内容:坚定的民族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品质修养;“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的浩然正气。这些武术文化内涵与高校的德育工作内容密切相关,政治方向教育中包含着爱国精神和民族志向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中包含着“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匡扶正义、操守节气”等内容;道德行为规范中包含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等内容。这些武术文化的思想精华可通过武术文化传播这一手段来传授给习武者。

三、武术文化传播的功能

民族文化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它可以传承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是进行武术技术和武术文化知识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从全方位角度进行的身心教育过程。

1.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精神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贵州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一项调查发现,在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缺乏民族使命感、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主义中国失去信心等情况。通过武术文化的传播,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达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精神的重要作用。

2.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有助于激励当代大学生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永不停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卦彖辞)。《彖辞》阐释其义说:“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是说在人生旅途向着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周易》告诉人们在危险和困难面前要具有开拓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经过人的努力,就可以转危为安,变不利为有利。

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武术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表现为向困难作斗争的精神、为国家为民族的奋斗精神、拼搏精神,还表现为一种人格理想和创新精神。武术伴随着战争而产生,习练武术技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磨炼意志、与艰难困苦抗争的过程,“闻鸡起舞”、“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都是武术培养意志、毅力的真实写照;同时,不管是攻击敌人还是自卫防身,应用武术技能也是一种强者的威武不屈的精神体现。中华民族这种奋斗拼搏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积极进取和不向恶劣环境屈服的人生态度造就了无数武林侠义之士,在国家民族落难与饱受屈辱之时不甘落后、勇于反抗。武术的各拳种流派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千秋,且善于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在实践与经验中创新,形成新的技能,这就是武术文化开拓创新的具体表现。武术文化传承着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向着理想人格不断奋斗、求道求真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高校中的传播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

3.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能帮助大学生增强宽厚包容意识,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地去理解人、关心人、体谅人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乾卦彖辞)。“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思是说,大地具有宽厚载物的德性,君子应效法天地,也养成宽厚、兼容的品格。《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达到了中和境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乃生长发育,和谐共荣。武术文化伦理观念的中心思想是“仁”。“仁”包含了极广的道德范畴,宽容、宽厚是其中的一部分。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载少林妙兴大师的“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的说法就充分体现了武术在攻防搏击时宽厚、仁道的精神。中国的武术家多表现为以德服人,先礼后兵,比武校技时都是“点到为止”,不轻易伤生。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可以增强其宽容、宽厚的修养品质。

4.高校德育过程中进行武术文化传播可以培育大学生自尊、自立的人格意识,自觉地弘扬正气,成为具有高风

亮节的新一代

受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当代大学生身处在一个经济、科技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对他们的影响与诱惑是巨大的,甚至在金钱和利益面前迷失方向。“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死有重如泰山、也有轻如鸿毛”等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已在当今社会中被淡化,然而这些精神正是从武之人显示自我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这种浩然正气才使得许多民族英雄在“天下无道”之时,仍能“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凛然于天地间。因此,在利益驱使的今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武术文化思想的渗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匡扶正义、操守节气”这种浩然正气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与道德品质层次。

结语

以上研究分析说明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功能是明显的,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武术文化传播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健康人生观、道德观,提升意志品质修养,这对国民思想道德的建设,民族精神的培育,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使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待于我们武术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和研究,从武术文化传播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功能的分析研究中,或许能使我们得到启迪。

参考文献:

[1]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68~375

[2]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69~160

[3]汪涌豪.中国游侠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63

[4]彭杰.古代官学与私学中的武术传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66~69

[5]邱丕相.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1~3

[6]符惠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高校德育的历史使命[J].江苏高教,2006(1):122~124

[7]商聚德,刘荣兴,李振纲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9~15

[8]栗胜夫.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科学,2005(25):161~65

[9]江百龙.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63~67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6

从中学思想课的定位来看,德育工作是其应有之义。但是从现实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许多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政治课普遍不感兴趣,对于政治课所宣扬的一些道德教育更是不屑一顾,认为假大空,是骗人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跟应试教育有着莫大的联系。但是也跟我们选择德育的方式有关。过于强调教育的应试功能,无形中消解了知识本身的价值。由于高考的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因此前者不是本文所要涉及的问题;至于后者――本文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成效,渗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传统文化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有所创新的结果。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也不例外。

从必修1至必修4的课本结构来看,编者明显渗透传统文化于其中,我们可以以2009年人教版“经济生活”为例。

1.爱国

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应有之义。教材在第八课“国家财政与税收”中,通过讲述财政的作用、财政与税收的关系等,让学生明白,公民依法纳税是国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自觉纳税是爱国的具体表现;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通过介绍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等。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诠释爱国主义的经典;到了近现代,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在生死存亡之际,黄宗曦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喊。

2.爱人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因为有了竞争,价值规律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与此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优胜劣汰。经济学不仅要考虑如何提高效率,也要考虑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教材第一课的综合探究在进行“正确的金钱观教育”时,教育学生“把钱用到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第七课在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时,倡导人们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第九课在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时,强调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3.爱物

现代经济学十分强调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比如第四课强调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特别强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比如,第三课在阐述“做理智的消费者”时,强调“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强调对地球资源的节约和可循环利用;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引述古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诫学生花钱要节制,用之有度;第七课讲效率时,指出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节俭。孔子提出的“温、良、恭、俭、让”五大德目中,俭是重要的一目。墨子则把俭约和淫奢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上去认识。他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中国传统的节俭观经过各派思想家的宣传教育和倡导,“戒奢崇俭”成为中国历史上正统的消费伦理思想,“成由勤俭败由奢”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生活格言。

从经济生活的编排来看,中学思想政治课处处渗透和体现了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也为中学思想政治的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素材。

三、活用传统文化,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的宝贵资源,但是又不能生搬硬套地移植传统文化。必须在善于借鉴和引用的同时,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之既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强调“实践+自省”的教育方式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除了外部的教化,自我反省、自我超越是最主要的途径。这跟传统文化提倡的“自省”是一脉相承的。《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主张引导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达到提升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体验感。

以2009年人教版“经济生活”为例。在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教材先是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的四种消费心理,然后要求学生树立四种正确的消费观。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如果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即使从网上下载许多贴近教材的新闻、图片,制成精美的课件,也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有所触动,根本起不到德育的作用。相反,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参加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做一个有关中学生超前消费的问卷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并践行相关的消费原则。

2.倡导“由小及大”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许多中学生对政治不“感冒”,一提到爱国主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学生就反感,认为假大空,是骗人的。这种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是也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着莫大的关联。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我们是不是满口的官样文章?是不是把理想、道德标榜得很高?是不是把奉献、集体主义讲得头头是道而对个人的权利、利益闭口不谈?是不是总是一副正义凛然、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极为关注道德的提升,但是它强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而使得这种德育更真实,更具有可行性。比如苟子《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告诉我们,只有由小才能及大;再比如我们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还是以2009年人教版“经济生活”为例。整本教材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但在处理这一主题时,教材采用了由小及大的编写方式。比如第三课中倡导的勤俭节约消费原则、第六课投资理财时应该注意的原则――投资时,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于细微中具体感受、实践爱国主义。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7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弱化

高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它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是为了让学生去感悟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校园文化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应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学校应更好地进行完善,并借其发挥出更优良的德育功能,为高校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高校校园文化及德育功能的内涵

校园文化,指的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融合所创造出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校园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校园的布局,各种基础设施等,是客观存在的;而精神文化指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抽象的面貌,比如学校的校训等。德育文化的传播,既要有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要有教师的言传身教,两者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因而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更好地强化德育功能。

二、高校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引导功能

高校对于学生的引导功能是很重要的,学生的道德、文化、思想等都会受到学校教学的影响。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必须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等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引导者,必须坚持国家的办学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演讲、话剧等表演形式来诠释出正确的道德观,来引导学生拥护集体主义,切勿误入极端个人主义,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入校园文化,在校园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规范功能

学校的制度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性,对学生的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引导,能让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学校校规校纪、校训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去让学生照其去实行,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规范制度的潜移默化来达到自我约束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这种无形的约束力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思想层次,从而认同学校的各种观点和学校所引导的价值取向。

(三)健全人格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提高在于学生能够自主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是一个公共环境,很容易对其中生活的人群造成影响,学生在这个文化氛围中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而长期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的思维观念会逐渐走向统一,形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观念。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和平衡感,这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四)审美功能

校园文化在对学生长期的熏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周围环境、氛围来确立自身正确的审美观念,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黑白性。校园文化自身的物质条件也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比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带的设立。

(五)实践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开展,因而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其中展现自我、表达自我,学生可以从自我实践、自我锻炼中找出自身的特长与缺点,然后通过不断地改正来完善自身,提高自我独立、自我管控的能力,最终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

随着国家高校教育的改革,高校的校园文化也逐步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完善了其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由于高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落后文化不断冲击着校园文化,造成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出现问题,并不断弱化。由于学生的知识需求量大,学校的固有文化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产生趁机诱导了学生,让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较单一,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融洽,造成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发生偏差,走向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道路,致使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弱化,也阻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加校园文化的信服度,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四、高校校园文化功能强化的方法

(一)坚持国家先进文化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是高校文化发展的目标,所以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引导。高校须传授给学生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思想,引导学生接收正确的新思想,对外来文化进行择优,对本土文化进行舍旧,保证校园文化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校园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极大的,好的环境能教育人、感染人、提高人的思想品质。高校德育功能的完善是靠校园文化作为载体的,因而校园文化的更好建设就会促进德育功能的强化。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自身现有条件,丰富校园文化,将校园文化与校园的建筑、花草等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科学的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健康学习、健康生活的环境。

(三)制度文化的提升

高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为了让学生有秩序地进行学习生活,通过建立具有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制度文化,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改善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德育的教育不仅仅是靠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实现的,制度的规范性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通过制度文化的规范,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从而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高德育功能所发挥的作用。(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中核心的价值取向,是由全校人员及学校校风共同打造的,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创新,而要创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学生与老师就应该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更优质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校园德育功能的强化。

五、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不利因素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国家经济和上层建筑的客观反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由于当前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导致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由于旧的社会体制还未完全解体,而新的体制又还不完善,致使高校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冲突,引发学生价值取向的困扰,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功利思想变得严重。

(二)网路文化的冲击

网络文化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文化,具有双面性。它的内容丰富、传播快捷、开放性强,为德育功能的完善提供了平台和机遇,但同时由于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信息的广泛性,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一些不良信息不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未导致学生因自控力不强而误入歧途。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由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其中优秀的文化能打开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以及功利主义思想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校园文化带来了负面性。由于校园文化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较少,导致学生的判断能力出现偏差,这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完善受到较大的阻碍。

六、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必须发挥主导性,如果任其发展,便会让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导致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在面对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从多各方面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求。面对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高校必须正确处理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关系,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取向的选择、道德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而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功能则对于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良好的个人品质有重大作用。校园德育功能的健全不仅能让学生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还能促进校园文化的更好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健全是目前高校必需妥善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文春,桑雷.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及提升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2):98-100.

[2]王志虎.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建设研究———以X高校为调查对象[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刘旭,杜冰,张帆等.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科教文汇,2015(15):13-14.

[4]郝伊明.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8

关键词:功夫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启发

功夫茶是我国茶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分支,它不仅有特殊的茶艺,还有特殊的茶礼。就茶道精神而言,它呈现的是一种自然、放松、休闲惬意的情趣和意境,讲求的是安于和谐的心理状态,追求的是内在需求的平稳与协调。功夫茶在烹制与品饮的过程中,既能彰显中国传统茶文化底蕴,又能传达出一种敬意之心与礼让之情。功夫茶这种特殊的茶文化,既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素材,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的重要典范。

1功夫茶及其精神内涵

功夫茶,顾名思义,是一种颇费功夫的饮茶方式,此功夫,一在沏泡、二在品饮。功夫茶的考究,突出体现在物质与精神双重层面。就物质形态而言,功夫茶对茶具、茶叶乃至茶水都有特别要求。如在茶具上,功夫茶的茶杯一般会选用“小、浅、薄、白”的杯具,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更为甚者,有的功夫茶人还会对冲茶之水有着特别要求,如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所言:“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所有这些都彰显了功夫茶对物质、器皿等形而下的东西的考究。然而,与外在形态相比,功夫茶的闻名更多的还在于其形而上的内核,即其内蕴的茶道与精神。首先,功夫茶将其茶道之美贯穿于整个泡茶的过程之中。功夫茶的烹制之序重在冲茶与斟茶。功夫茶在冲泡时讲求“高冲”,即沿茶壶口内缘冲入沸水,不急不缓、一气呵成,且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据说“高冲”不仅美观,还能让茶味更香。而斟茶时,功夫茶则要求把茶汤依次轮转洒入茶杯,如此反复二、三次,直至把各个茶杯渐渐斟满,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各个杯中茶色一致,这就是所谓的“关公巡城”。可见,在功夫茶的整个烹制过程中,皆流露出一种自然的法度规则,并且再现了茶道之中的人性之美、环境之美。尤其是在功夫茶的泡茶之中,可以用任意的“圆道”加以解读和诠释,让人体味其中蕴含的形而上学的真实存在之感和平等、自然、和谐之意向。其次,功夫茶将其礼让之情与敬意之心融入整个品饮过程之中。功夫茶的品饮有着独特的礼仪。潮汕人请喝功夫茶,一般都是主人亲自冲茶,以示尊重。而且在喝茶间,如遇又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撤换茶叶重新冲茶表示欢迎。在分茶时,主人一般会把第一杯送给在座的长辈或声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后卑、先老后幼、先客后主”。功夫茶的这个礼俗潜移默化地体现出一种人们互相谦让,互相尊敬,礼仪相待、和谐团结的质朴精神。而当主人给客人筛茶的时候,客人还兴用手指轻点桌面表示谢意。敲一指(中指)表示自己致谢,敲二指(中指、食指)表示偕夫人同谢,敲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表示全家感谢。可见,功夫茶的品饮不光是对茶的享受,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礼仪的直接研修。最后,功夫茶还将“人化自然”的茶道精神渗入其中。在功夫茶的品茗之中,还充分蕴含有深刻的伦理思想,表达出人们在品茗时对自然的亲近和回归渴望,将品茗与自然相沟通,达到在品茗之中忘情于山水的境界,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并在人化自然的状态下提升自己的品格,顿悟茶道、天道与人道的融合精神。

2功夫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2.1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功夫茶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审美和思想内涵,它既有极其独特的茶学、茶艺、茶礼,又具备追求“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的精神品质。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重德”可以启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用正确的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尚和”可以启迪当代大学生用自然平和的心态与人交往,并以“和”为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标准,更好地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氛围。“崇俭”可以启示当代大学生崇尚勤劳和节俭,并在“茶崇俭,以俭育德”的茶文化熏陶和浸染之下,生成优秀的质朴、清廉的道德品质和人格。

2.2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当代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无处不在的诱惑、异常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经常会陷入迷茫与困惑的状态。对于自己的人生,很多学生常常不知所向、不知所选、不知所为。还有一些学生因此而产生抑郁,出现心理问题。对此,高校德育如果能引入功夫茶文化,以功夫茶中的“自然”理念、“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正面的教化和渗透,显然有助于他们平和心情,释放压力,整顿身心,清除烦恼,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2.3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前,在全面培育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素养,还应当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价值完善。高校德育通过引入功夫茶文化,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育和浸染。诸如,利用功夫茶文化中的清新、优雅、质朴的文化内涵,将简单质朴、优雅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追求融入到对大学生的德育教学之中,洗涤大学生的心灵,清除残留大学生之中的奢靡之风;用“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茶道精神,将儒家的慎独、勤俭的思想注入到大学生的道德思想血脉之中,帮助大学生养成勤俭自制的美德,填补其焦虑、抑郁、空虚的精神世界。

3功夫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迪路径实现

自媒体时代,高校德育通过融入中国传统功夫茶文化和茶道精神,可以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隐性道德教育;通过弘扬功夫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可以更好地引领和启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1充分明晰功夫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

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之中,要充分认识到功夫茶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并以此为科学教育规划的依据,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根植于茶文化的丰厚文化土壤之中,以大学生作为传统功夫茶文化的传承主体,用丰富的、深邃的、质朴的中国传统功夫茶文化内涵滋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好地引领大学生和启迪大学生的思想认知,使大学生充分而全面地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并熟悉与中国传统功夫茶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传闻轶事等内容,充分显露出中国传统功夫茶文化的人文价值,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功夫茶的美学内涵和茶道浸染之下,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升华自己的道德人格品质。

3.2努力建构和完善大学生茶道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当前,在学生主体性日益被强调的背景下,高校德育要想收获实效必须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高校通识课程教学中,融入丰富的中国传统功夫茶文化内容,可以使传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更为完善和优化。虽然当前许多高校都开设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然而其中对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涉及较窄,更没有深入地对中国传统茶道精神及其道德意蕴加以阐释和解读。因此,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高校通识课程的德育功能,高校教务部门可以使茶文化教学课程更为灵活和多样化,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联网络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提升茶文化教学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茶文化的学习和认知之中,汲取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营养和精神文化内涵。

3.3实时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茶道文化形式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创建丰富、多样的功夫茶文化活动形式,诸如:交流探讨活动、茶道实践活动、茶艺文化表演活动等,可以邀请名师到校开办茶学讲坛,组织座谈会,并邀请功夫茶专家和学者到学校开展功夫茶道演示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群体,参加茶道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活动,可以到茶叶生产基地、茶博物馆、茶展览馆等场所,真正地感知和呼吸到中国传统功夫茶文化和茶道精神,感受到中国传统功夫茶内在的魅力,并自觉地加入到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之中。此外,学工部门还可以发动学生组建茶道社团,塑造高校传统功夫茶文化的氛围,传播中国传统茶道的义理,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规律,更好地在茶事实践活动中追寻人化自然的神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树立高洁、自然、豁达的气度和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功夫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底蕴丰厚而深邃。高校德育以功夫茶文化为载体,既可以使大学生在品茗功夫茶的过程中获得文化性情的陶冶,还可以引导他们学会用自然平和的心态化解自身内心的焦虑和郁闷,用宽容平等的精神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借助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浸染和熏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实现生活化。

作者:袁慎芝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娇.中国茶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聂素民.功夫茶的精神内涵与文化生态审美[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3.

[3]王秀萍.明清茶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4]郭力群.功夫茶十一式[J].魅力中国,2015(43):108-109.

[5]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72-75.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9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的德育因素,具有潜移默化的德育力量。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论文在阐述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充分发挥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建议和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作者简介:

李世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2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隐性模式,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和道德场域,使学生将外在文化熏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而成为文化自觉、行动自觉。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学界对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进行了诸多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颇有见地的建设性方案。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强调并探索高职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以让高职校园文化更为和谐圆融,可以让学校德育效果卓然彰显。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思考与创构应成为当代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的理论先导。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主要体现

1.导向功能。

高职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治学理念、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中的教育导向作用,是校园文化最为核心与本质的功能,它充分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性和先进性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引导,通过进行精神、行为的塑造,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进而形成价值认同,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2.规范功能。

高职校园文化的调节规范功能,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来源于外部的约束力量,如大学章程、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准则等显性的规章体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属于深层次的心理、意识等隐性层面的规范要求。学生根据所处群体共同的价值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价值准则,如校风、校训等要求自觉规范言行,提升素养。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有助于学生把外部的约束力量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认同,将个性的发展与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把时代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心理和行为上与社会的规范要求达成适应性平衡。

3.心理培育功能。

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审美等方面的精神基础,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思想引领、情感陶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心理培育功能,就是指在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帮助大学生养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快乐和谐的生活氛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消除心理和情绪上的干扰和摩擦,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协调人际关系,推动自我发展和完善。第二,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增强人文素质,升华人格情操。校园文化的优美和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自觉倡导美的标准和规律。

二、制约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

1.观念滞后: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开放性。中国的教育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传统,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土壤中的。文化的开放性就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它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具有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的胸怀与魄力。然而现实中,许多高职院校观念滞后,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校园这个小圈子里搞建设,国际国内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或虽然形式上交往频繁但实质往往有所保留。为抵御世俗的、浮躁的功利主义的某些文化因素的干扰侵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交往也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这种自我封闭使得校园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完善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客观审视自身的优势与差距,不能与系统外部,主要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和西方文化形成良好互动,不能充分借鉴和吸纳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风格,既影响了对外界最新信息的捕获,影响了对社会文化精华的吸收,影响了对社会文化导向的发挥,也影响了高职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德育功能的充分体现。

2.认识错位: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环境氛围营造,价值观念引导、心理素养培育,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等多方面,必须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设计,对文化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和决策。与学校整体改革一样,要强调高职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要追求一种有序的、有机的、优化的整体建设,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文化建设的设计缺乏系统设计和统筹规划,也没有独立的宏观调控管理机构从系统外部对文化建设予以指挥和引导,导致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广度、科学性、结构性和系统性还比较薄弱。同时,系统性原则要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努力达成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要求高职院校党政工团各部门以及广大教师在文化育人工作中都能齐抓共管,协同育人。但是,由于目前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看不到文化软资源的道德力量,尚未意识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也是德育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使得文化建设往往停留在理论讨论的层面,没有促进高职院校在发展目标、育人模式、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的牵制。

3.机制缺失:

缺乏有效的考察和评价方式。研究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高职校园文化评价的有效体系,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虽然各校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事项,但在加强和推进高职文化建设过程中,就会显现出其工作的着力点,推进的方式方法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文化评价,才能发现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认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只有通过有效的文化评价,才能把握文化建设发展趋势,挖掘具有推广价值的高职文化建设经验和做法;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文化评价,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指导和推进文化建设,创造性地开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确保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由于文化本身是无形的,构成的因素也难以量化,高职校园文化又都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而且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具有隐匿性、不确定性、持久性等特点,研究制定文化评价体系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思熟虑的修炼,是一项有难度和富于创造性的过程。尽管当前,部分学者和高校也进行了有关评价体系的探讨,但大多数高职院校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时,过于重物质轻精神,或将校园文化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此外,很多高校在评价和规范体系的设立上缺乏人本精神,不能着眼于人的精神建设和全面发展,导致无法构建一套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理性考量和效能考察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强化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路径选择

1.坚持导向性: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价值共识,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规范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高职校园文化思想引领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为其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基本价值导向,也为文化育人的方向提供明确的引导和指示。广大高职院校应将之贯穿于高职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得到充分落实和贯彻。通过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教活动,通过加强活动阵地建设,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三风建设以及诚信教育、心理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活动中,在校园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引导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实践。

2.坚持人文性:

汲取优秀民族文化精神,丰富拓展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人生哲理,深刻影响着今天的青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是我们迎接挑战、与时俱进的重要动力源泉,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民族传统文化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是,正如黑格尔曾经诗意般地描述,“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而是有如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离它的源头越远,它就膨胀得越大”。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同样需要通过多元文化的角度和视域来认识、审视、理解自己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与引导大学精神的丰富和创新。因此,高职校园需要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教学内容,真正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内化为广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起到涵养德性,提升修养,培育人格,丰富精神世界的功能。

3.坚持规范性:

建立制度文化,有力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充分实现。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构建具有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诉求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围绕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现高职院校发展战略、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等个性特征的管理制度以及群体行为规范等,加强学校法制化、民主化的建设进程,保障学校有序、高效地运行和校园文化德育功效的充分实现。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必须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处处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征,体现职业性和文化发展的规律。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注重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把人的尊严、人的发展、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在制度动态执行的过程中要注重与时俱进,强化制度本身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同时要引进奖惩激励机制,着眼于发挥制度在学校良性运行中的应有功能和载体作用,切实提高校园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力,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

4.坚持职业性:

彰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强化文化育人针对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外延,是划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类型边界,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和优势所在。高职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职业性”这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要建立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培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等特点,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彰显高职教育类型上的特色和优势。高职院校要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在课程教育中注重职业素养的渗透功能和导向功能,注重对学生心灵的教化,让学生既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的特征,应该大力推行“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高职精神文化建设中培育“职业”素质,制度文化建设中引入“职业”模式,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职业”特点,活动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内涵,以提高高职教育整体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其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作者:李世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邓和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现状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3).

德育的文化功能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功能“通识―思想德育主阵地”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通识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人文精神作为重要方面贯穿始终,虽然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引导课外阅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

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术语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3]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但是就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政课与通识教育在德育功能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确立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两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融合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快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德育效果,从而建立一系列德育创新机制。

1.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目标和理念上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方面存在契合:第一,都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作是目的,关心人的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存在智慧。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育,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第二,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读一些中外经典,比如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及唐诗宋词等。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和道德素养,另外,通识教育中涵盖了经典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思政课同样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关注也是思政课德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第三,两者都致力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都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面、强健的体魄、能明辨是非,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德育培养新途径。

在理论上,要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厘清,打破常规的专业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解放思想,将“通识”与“思政”更好地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有学者提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必须坚持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重新确定学生所必须阅读的与思政课教学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包括原始经典与阐释这些经典的经典),拟出篇目,并确定为实验教材。也可以完全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按知识领域,或按专题,或按时代,或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以确定篇目的编排。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还可根据各地实情,在目前高校的学分制允许的范围内,压缩部分公共课学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编选国情经典读本,引导学生拉近自己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和社会底层的距离,促进其社会关怀。

三、“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建设

要使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成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发挥两者在德育上的功能,共同起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慎思明辨的能力的作用。建设这样一个主阵地,关键在于处理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在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思政课则从“三观”出发,使学生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主义道德素养与马克思主义精神,两者殊途同归,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拓展功能。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思政课的德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德育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多种学科,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高校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教育等方面落实德育内容为辅助途径的不足。同时,通识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从而,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思政课理论培养延伸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德育拓展功能。

3.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常态功能。

一般来讲,人的道德基本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个体要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一个认识,并对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形成一种内心体验,形成道德情感,以及准备履行道德原则的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成为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外,更重要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通识教育与思政课都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教育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养成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无形但却更有影响力的常态化德育模式。

4.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机制的有效整合,变德育主渠道为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把单一的思政课德育主渠道变为“思政―通识德育主阵地”。在课程设置方面,两者可以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按照科学的内容比例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充实思政课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与师生互动来进行思想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0.

[4]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1).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6]黎海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6).

[9]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1.

[10]江海.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