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十篇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十篇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1:02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文明的进步,也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但是,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犯罪却日益频繁,犯罪形式不断升级,越来越千变万化,传统犯罪也在网络上出现了新的犯罪形式,给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建设带来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目前,网络犯罪问题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世界各国看,它都属于一种新的特殊犯罪。因此,各国对网络犯罪的规制及预防作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并且困难的课题。有鉴于此,本人主要针对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立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与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防控措施方面的见解。

(二)选题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现象不断出现。由于我国刑法典出台的较早,并且也未出台关于网络犯罪的单行刑法或者法规。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关于网络犯罪方面立法的缺陷,做了粗浅的分析并作出个人见解的法律对策。同时,面对网络犯罪高增长和蔓延的趋势,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不断强化和完善预防和完善各种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认识和理解网络犯罪,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制止和防范网络犯罪的蔓延和发展,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网络犯罪的发生,并惩罚和防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推动网络犯罪相关法律的制定步伐,加快互联网的推广及应用,扫除我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犯罪障碍,并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对我国法律的发展和完善有点作用,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拟对我国网络犯罪的特点、发展趋势及立法现状进行个人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及建议。

(二)主要内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给我们提供了便利把我们带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网络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衍生出许多新的事物和现象。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隐忧。近年来,网络犯罪正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而日趋严重,其犯罪的方式和手段也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这样既损害了网民利益,损害了网站的公信力,还污染了网络传播环境,同时对实体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安全立法从无到有,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对保护网络安全和促进我国网络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问题依然存在,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产生,由于我国刑法典出台的较早,并且也未出台关于网络犯罪的单行刑法或者法规。立法的滞后性就明显的凸显出来了。再现有法律体系中,关于网络犯罪的规定较少,或是不具有操作性,与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尚存有差距。因此,本文主要深入剖析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以及立法现状,最终分析研究相关防控措施。

(三)论文提纲

本文拟分为5个章节,从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的特点、当前我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网络犯罪的防控措施分开阐述。

第一章主要讨论网络犯罪的概念,目前网络犯罪概念众说纷纭,本文拟通过多种角度全面分析定义网络犯罪的概念。

第二章主要讨论网络犯罪的特点,网络犯罪是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进行的犯罪,属于高科技犯罪。它与传统的刑事犯罪相比较,主要有主体的智能型、罪行的隐蔽性、传播的广泛性、后果的严重性、手段的多样性、无时空性、侦查取证的困难性的特点。

第三章主要讨论当前我国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主要通过侵犯财物的案件多发、利用网络传销、传播非法信息、犯罪年龄分布广、犯罪后果越来越严重等特点。

第四章主要讨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主要由罪名设置不科学、概念不明确,缺乏相关的司法解释、犯罪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刑法种类和刑罚幅度不尽合理等缺陷。

第五章主要讨论网络犯罪的防控措施,主要通过完善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避网络犯罪的立法漏洞、完善网络实名制、提高执法队伍的技术水平,加强群众监督、建立安全责任层级制度、提高网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国际合作等几个方面分析防控措施。

第六章总结。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理论论证法、文献资料法、调研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总结法等。

(二)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

首先,分析研究课课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

其次,分析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课题现状和发展趋势,奠定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2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与防范对策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走私犯罪的成因与对策涉网金融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防范研究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与防范论职务犯罪轻刑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论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因与对策论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的成因与对策论当前外来人口犯罪的成因、特点与对策贵州民族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论少年农民工犯罪的成因及对策论网络犯罪的防范论中学生犯罪的成因与预防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年龄查证中的问题与对策论“吃空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农村留守子女犯罪的特征、成因与对策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的成因与对策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的对策与措施日本银行内部犯罪的特征、成因及防范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6]

[7]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

[8][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

[9]刘希:《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犯罪研究》2006年第3期。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犯罪;应对策略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网络犯罪提供了契机。网络犯罪指的是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在网络中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如淘宝欺诈、金融诈骗、散播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网络盗取重要资料、在线诽谤等等。网络犯罪对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网络犯罪具有高智商犯罪、管制难、隐蔽性强、作案成本低等对大范围的用户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加强管理制度,遏制网络犯罪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网络发展和普及非常迅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传媒工具。虚拟的网络对现实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使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网络普及的速度非常快,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网民的年增长率在29%左右,且仍保持着上升趋势。网民规模的越来越大,上网的人群越来越复杂,给计算机网络的规范管理造成了一定难度。

此外,由于手机上网业务的发展使得手机上网功能不断加强,我国的手机网民在整体网民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手机上网功能在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手机网络的应用产生了一种利用手机进行网络犯罪的类型,加大了网络犯罪侦查的难度。我国的网民中大部分是青少年,由于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因此对网络的使用比较多。但青少年正处于发展的时期,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强,在上网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网络中的不良因素的误导和影响。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

1.扰乱网络经营秩序

保持网络的正常经营秩序是组建和使用网络的重要前提,任何扰乱网络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行为。通常,扰乱网络正常经营秩序的手段和方法有:未经任何许可,私自与国际联网从事经营活动;个人或单位擅自通过非法信息通道与国际进行联网;非法侵占他人域名权等。这类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犯罪行为与网络有关,但不一定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的,能够对网络的正常经营和资源的利用造成较大的影响。

2.侵犯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因此,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对预防网络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侵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犯罪手段主要有:通过非法手段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破坏,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未经任何许可进入计算机系统等。

3.侵占计算机网络资产

计算机和硬件的设备、网络中储存的数据、计算机量化的资料这三种统称为计算机资产。侵占计算机资产的违法犯罪手段主要有:非法窃取和使用他人的数据资料;对计算机网络硬件和数据的破坏;非法使用网络服务等。[1]

三、应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策略

1.加大力度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

严厉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能够强制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应加大力度建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有《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条例》等,[2]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规定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

首先,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建设,对一些如病毒入侵、网络入侵、恶意散布信息的犯罪行为加大惩罚力度。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有关惩罚比较轻,没有达到理想的惩戒作用。

其次,应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行政体系,包括信息的监视、网络安全漏洞修复、信息审核、信息的保存和删除、病毒的检测等。

最后,重视国际间的合作。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国外一些先进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网络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不断的完善。

2.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相对滞后是造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范和管理,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管理包括反木马入侵技术、数据的加密保护、跟踪监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3]通过这些技术对计算机进行安全管理,可以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能够从技术上防止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生。还可通过举报制度的建立为网络技术防控提供举报平台,鼓励网民对网络犯罪行为积极举报,以便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处理。此外,设置访问控制是较为有效的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方法,可通过设置防火墙、属性安全控制、入网访问控制等方法进行网络安全访问控制。

3.提高网民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

加强对网民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尤其是青少年,通过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避免青少年受到不良诱惑进行网络犯罪,同时提高其安全意识防止受到网络犯罪的危害。为提高网民的法制观念和在上网过程中的自我防范意识,应定期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正确使用网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教育网民自觉遵守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在网络上任何有害国家、民族和集体的言论,不擅自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数据,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大力倡导文明使用网络,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好、作案成本低、作案手段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危害范围广、处置复杂化、作案主体低龄化、作案动机特殊的特点,给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范和打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内容,目前虽已经建立了部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法规,但随着网络犯罪的手段多样化,还应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相应体系的健全,使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曹华.青少年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研究[J].湖南大学.2012,09(5):12.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4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犯罪;网络文明;正能量

1946年,人类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机从一开始的科技研究到事务工作,从企业领域到日常生活,成为了无处不在的工具。但网络是以不同于计算机技术范畴为前提,以计算机为基础,随着互联网,网网相连。使得人类社会因为个体身份、思想的不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库。这个庞大的信息库因为每个网民的自主性而形成了一个虚拟、自由的空间,它就是我们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的特征

网络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那样,人人面对面打交道,而是人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空间范围内,更加自由随意的活动、交流。人们的真实身份都被隐藏在那些虚拟的字符符号背后,不同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们在同一个时空发生思想的碰撞。这就是网络社会的自由性,开放性,便捷性,虚拟性,平等性,互动性还有高速性等等。但也正是因为网络世界的种种便捷,使得网络犯罪这一新型犯罪得以发展。

二、网络犯罪的特征

网络犯罪就是指犯罪分子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这一新型犯罪不同于传统社会犯罪,除去一些直接身体接触的犯罪,其他社会犯罪在网络犯罪中都会出现。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包括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网上讹诈、网上走私、网上色情、网上洗钱、网上、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间谍等等,由此网络犯罪的特点在于:

1.从犯罪主体方面来看,网络犯罪具有智能性,计算机犯罪行为人往往需要拥有一些技能化知识,在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的同时,攻击和破坏需要瞬间完成,并且操作复杂;而因为互联网的广泛性,网络犯罪往往涉及跨国问题,所以网络犯罪具有无国界性;在对于青少年,有些网络上的信息污染,也是诱发其犯罪的因素,在网络这一平台,信息交流往往会教唆、诱发并策划犯罪。

2.在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往往是处于故意的心态,在侵入其系统之前,需要运用一定技术手段突破其安全保障,而这一过程即显现出犯罪行为人强烈的故意心态。而如今的网络犯罪不仅仅只是以黑客攻击破坏此种炫耀心态的违法活动了,他们的目标已转变为谋取经济利益。

3.从犯罪客体方面来看,因其非法侵入了计算机系统,是对计算机所有人排他性权益的侵犯,更是扰乱了国家计算机信息管理秩序。并且若计算机所有人系统中涉及第三人的信息时,也会对其造成危害。

4.在犯罪客观方面。网络犯罪行为人,是在侵入计算机系统时,偷窥,复制,删除,更改信息。或是利用网络在诈骗,策划犯罪,传播不良信息与计算机病毒,侵犯他人隐私,或侮辱诽谤他人等等。而且这种危害是瞬间形成,并能快速蔓延。受害权利客体不计其数,但因网络犯罪作案证据的可删改性,和作案人员的隐蔽性,使得案件侦查困难重重。相对于网络犯罪的低投入、风险小的特征,受害群体之大,使得遏制打击网络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三、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治理

网络社会给予人类自由便捷的时空,并不代表人类可以一直沉溺其中,任非法分子为所欲为。还网络社会一片清新,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与责任。笔者认为网络犯罪的治理要从预防开始。所以我认为:

1.首先要普及公民网络安全知识,有关法律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有关部门应补缺,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并发挥公众监督作用,对于举报人进行奖励。

2.在技术层面,完善网络安全技术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途径,黑客大部分是为炫耀自己的能力或是为了经济利益。掌握他们的动机,开发网络技术新手段是阻止其破坏活动的最有效途径。对于网络警察,加大其技术水平和警力人数,使其队伍更正规化,技术化;

3.网络犯罪之所以如此严重是因为在网络世界中的道德失控,那些侮辱诽谤,侵犯个人隐私,传播非法信息的行为在现实社会都是违法的。若人们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能像在现实社会那样有秩序,有道德,那么我们的网络世界就会多一份清新,少一份污浊。所以开展“网络文明”活动,对人们进行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呼吁人们在网络中传播正能量,是需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并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167-168页。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5

关键词:网络网络犯罪社会治理立法完善

一、网络与网络犯罪

(一)网络与网络空间。

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依照涵盖的范围为标准,网络分为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缩写L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缩写wan)、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是网络的一部分,也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因特网是指运用客户、服务器技术,以及传输控制协议和因特网协议,将全球原本独立的计算机网连为一体,形成一个资源共享、信息自由的庞大空间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信息交流大舞台。所以说,今天的世界正向着网络时代,网络也就创造了一个由计算机之间连接的网的特殊的、虚拟的空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称为计算机化空间。

(二)网络问题与网络犯罪。

网络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这意味着网络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网络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网络也引起人们的极大担忧。尤其是网络犯罪问题。网络犯罪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非法发送电子邮件、非法程序攻击、非法盗用客户数据、非法盗用信用卡、非法侵占版权、非法传播儿童色情、非法入侵邮政储蓄系统、竞争对手互相攻击、黑客病毒袭击、黑客入侵非法交易、黑客入侵政府网站、黑客入侵新闻网站、黑客入侵军事网站、黑客入侵通信公司、外国黑客入侵。据资料显示,1986年我国发现了首例网络犯罪案件,犯罪人为了贪图钱财,利用计算机知识伪造存折和隐形印鉴,两次分别在深圳人民银行及其某支行,将李某的2万元人民币和赵某的3万元港币存款诈骗窃取而去。1988年3月,成都市农业银行某营业部的微机操作人员谢某,伙同他人修改计算机程序,几分钟内就盗取87万元人民币。这些利用互联网实施犯罪,对社会都构成了极大的破坏力量。2003年11月14日,甘肃省破获首例利用邮政储蓄专用网络,进行远程金融盗窃的案件。这起案件是一名普通的系统维护人员,轻松破解数道密码,进入邮政储蓄网络,盗走83.5万元。曾引起计算机系统一度瘫痪轰动一时的“熊猫烧香”被《瑞星2006安全报告》列为10大病毒之首,《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的十大病毒排行中,该病毒一举成为“毒王”。

(三)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青少年眼里,网络是极具有吸引力的梦幻世界,梦想着能够运用高超的手段和娴熟的计算机技术。由此,许多青少年对网络存在十分依赖的倾向,而且,现实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由网络成瘾引发的现实犯罪也不乏其例。曾经在某市发生一起令人至今记忆忧心的少年犯罪事件。一对孪生兄弟,由于父母亲忙于上班,不暇顾及兄弟俩,导致兄弟俩背着书包不是去上学,而是沉迷于网吧里,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一天,任课老师给其母亲打电话问其原因,孩子为什么两个多月了都不来上课时,母亲从单位赶早回家,经过多方寻找,在某一家网吧里,终于找到了兄弟俩,母亲硬是生拉死拽地把兄弟俩带回了家,然而,悲剧也就发生了,兄弟俩不甘心受到约束而想去上网游戏时,竟然将其母亲活生生地砍死在房屋的地板上,发人省醒。[①]

二、强化网络监管,加大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

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尽量减少和着力消除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社会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和预防网络犯罪的目的。

(一)可以明确在网络行为监管上相关的责任主体。

加强网络监督与管理,可以从一些具体单位的局域网入手,加大系统内部的信息管理,严查并追究不良网络行为。有关部门在网吧申请方面应加强必要的审批管理。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及时介入调查处理,并对违法行为作出相应的制裁,对违法者严厉惩处,为受害人消除不良影响。充分利用网络协会、行业协会以及人民团体和群众的力量,协助政府甚至直接承担一定的网络监管职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规范的作用。同时,在注重发挥各个部门独立作用的同时,完善协调机制。尊重网络空间中自发形成的行业约束,并利用这些自律规制网络秩序。

(二)有关监管部门应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学校、家庭都负起共同的责任。

经过分析发现,许多在网络空间里发生的犯罪,起初都是从“好玩”、“过瘾”、“恶搞”等引起的。尤其是网络“恶搞”行为,一些年轻人通过网络“恶搞”来寻求乐趣,或者以此出名,有的甚至不惜制造病毒,非法入侵信息系统,窃取企业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一些黑恶势力借此散布虚假舆论,制造社会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一些网络市民收到一些不良不健康的“恶搞”信息之后,很容易进行再创造,并以回贴的方式不断添加新意,使原本一件非常普通的“恶搞”信息,经过几经转手,也变得越来越恶劣,不仅涉及民事侵权,甚至触犯刑事法律。由于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像“恶搞”行为之类事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处措施。因此,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倡文明上网,提高服务网站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强化对网络“恶搞”的维权教育,加强执法查处,完善网络监管制度。

(三)重点打击网络不良行为,可以成立专门机构重点治理。

在网络发展的实践中,需要探索新的出路、新的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先进手段和措施,需要及时总结、借鉴全球的经验教训,坚持合法性、合理性相结合,把重点投入在电子商务、网络传媒、电子邮件等网络基本服务的领域,尽快使无序的网络行为之之有序化、规范化,成立专门机构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把它放在统一协调的层面来进行整体的研究,不能每当网络出现新问题,来重新进行讨论研究,这种网络管理思路是存在瑕疵的。关于网络的管理,目前,全国人大出台了一个管理条例之外,存在一些部门规章,但在实际管理中并没有都照章执行。要在纵向分割的管理体制下管好网络确实存在困难,因此,对网络的重视必须落实到理顺管理体制上来。去年,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中,关闭传播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违法违规网站多家,尽管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行动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但任务仍然艰巨,主要是一些违法违规网站变换网址重新开张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因此,要彻底切断违法网站利益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日前,有关部门正全面部署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的工作措施,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对那些顶风作案人员进行深入调查,落地查人,依法严厉打击。对不落实管理制度的网络接入服务商,将进行公开曝光,并责成主管部门依法追究责任,重点打击网络不良行为。

(四)为进一步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可以制订公众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尤其是一些非法网站,在互联网上制作超链接网页,并

通过层层设立并招募会员,以先汇款、后上点数的方式,聚集上万名赌徒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色情犯罪活动也十分猖獗。犯罪分子利用VoD点播系统网络传播。甚至出现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网上传播物品牟利、网络介绍、网站传播物品牟利、利用虚假电子商务网站实施诈骗和盗窃等。很多人认为,网络不良不健康信息的上传与,对未成年人遗毒深远,有的甚至利用一些不雅照片,严重扭曲中小学生认知以及两性相处的价值观,这些网络行为完全放纵了人性中恶的一面,这完全是一些恶意制造和传播不良信息之徒在作祟。因此,网络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三、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及对策建议

目前,打击网络犯罪的行动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展开,加大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惩治也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和完善网络方面的立法。因此,提出一些有关网络犯罪方面的立法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计算机运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令人头痛的问题。

数据显示,政府网站以及众多具有实力的企业网站都曾遭受到黑客的非法侵入。针对黑客行为,尽管政府及企业予以高度重视,着力提高应对黑客非法入侵的能力,但是一些问题依然是难以防范。特别是在金融行业、证券市场等,由于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及各种网上论坛,都可以轻易地虚假消息,各种诈骗以及网络黑客们利用非法手段在上市公司的网页上假消息,令其股价上涨或下跌,进而从中获利。对于一些盗用计算机资源、篡改帐目、数据和程序破坏等,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传递迅速,交叉覆盖,网络犯罪具有的时空性特征,使网络犯罪的侦查管辖权容易产生争议。[②]这是公安司法部门在网络犯罪事件中遭遇的最大执法司法难题。

(二)网络犯罪具有极强的社会危害性。

网络犯罪随机获取网络地址的技术,导致犯罪分子的身份容易伪藏,很难发现。网络犯罪证据有限,现场转移快速,难于捕捉。犯罪分子毁坏证据较容易,完全没有检测与跟踪。网络散布极其迅速,影响力巨大。无论从人员角度还是从业务角度,犯罪的智能性都高。网络犯罪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调查人员试图从受害人电脑入手,通过连串复杂的中间环节,搜集证据,捉拿黑客。但是,除应用新的电脑技术追查黑客以外,仍将使用传统手段打击黑客,如调查目击者和受害人,向法庭申请监听令和搜查令,直至找出键盘后面的黑手。在司法实务中,对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即电子证据能否作为一种法定证据形式还存在争议,目前通行的做法是转化成书证,或将其作为视听资料对待。[③]当然,将电子证据作为新一种类型的证据的观点更获认同。网络取证要注意维护用户权利与加强网络管理之间的矛盾,进行网络取证时要特别注意遵守审批等法律程序,要注意跨国、跨境的侦查协作,要发挥网络运营商和服务商在取证中的配合作用。因此,如何打击日益增加的网络犯罪问题已成为现实需要面临的严峻课题。

(三)法律不够健全。

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专门法律,虽然出台了对互联网的规范性文件,但绝大多数属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与当今计算机网络发展及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还是远远不够。从现行刑法的规定来看,网络犯罪主要是《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犯罪,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的犯罪,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规定。其中《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百八十六条以及《决定》第一条规定的犯罪是产生于信息网络时代的新的犯罪类型。目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早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立法者的想象,致使很多性质类似于传统犯罪的网络行为无法得到相应的处罚。比如,绝大多数木马病毒并不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对传播木马的行为就无法给予刑法处罚。由于传播木马的行为,其目的就在于盗窃网络上的虚拟财产,法律应该对这一行为进行规制。

(四)加强立法调研,可以对网络犯罪课以重罪或者增设一些新的罪名。

从目前科技发展的形势看,一些法律法规不配套,有的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有的内容笼统,不明确。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对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给予惩处的刑法适用问题,弥补现行刑法关于网络犯罪所存在的不足,课以重罪或者增设新罪名,提高偏轻的量刑幅度,形成防范网络犯罪的科学立法体系。借鉴国外立法的相关经验,比如,法国对网络色情课以重罪,从严从重处罚利用网络手段腐蚀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新加坡制定的《计算机滥用法》中也规定了非授权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罪名等。

参考文献:

【1】孙景仙,安永勇:《网络犯罪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明揩:《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屠振宇,范雪莹,王锰编著:《软件与网络侵权案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5】寿步(主编):《网络游戏法律政策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6】汪涌,史学清:《网络侵权案例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

[①]孙景仙,安永勇:《网络犯罪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华律网:《网络犯罪及其控制对策》()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6

论文摘要:网络在未成年人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特别要警惕网络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行为的消极影响。网络之所以会诱使部分未成年人产生重新犯罪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网络能够满足其部分心理需求有关。从客观上看,与网络自身的不完善、社会对网络文化监控不力、家庭教育的误区有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有必要指导家长预防未成年人的不良网络行为。

要解决网络对未成年人发展的负面影响,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的重新犯罪行为,有必要探讨网络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行为的影响及成因,寻求有效的家庭预防对策。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当指导家长有效地防止或矫正未成年人不良的网络行为。只有家庭教育的有效化才能保证网络社会管理的有序化,促进未成年人在信息社会的健康成长。

一、网络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行为的影响

一种是直接影响,即未成年人运用计算机技术,以网络为途径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行为要求犯罪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能熟练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网络技术,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其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犯罪心理也更复杂。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犯罪较集中地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⑴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犯罪;⑵危害社会经济秩序的网络犯罪;⑶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网络犯罪;⑷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财产权利等的网络犯罪。尤以第四种最为常见,如利用网络虚假信息,以达到下网后诈骗或抢劫他人、实施人身伤害的目的;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在网上发表言论对他人进行影响恶劣的人身攻击等。在网络犯罪中,最典型的是电脑“黑客”现象,即犯罪人通过破译密码、修改程序等手段非法侵入他人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窃取其中的政治、商业机密或他人隐私,以及传播计算机病毒,给国家安全及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的混乱。

另一种是间接影响,即由于网上不良资讯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侵蚀而诱发的重新犯罪行为。如未成年人接触黄色网站或沉溺于网络中的暴力游戏致使心理扭曲、变态而产生的性罪错、、对他人的人身伤害等。《成都商报》曾报道8个未成年人玩网络暴力游戏后觉得不过瘾,将一名14岁未成年人殴打至死的事件。这种犯罪行为往往与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特征和家庭教养背景有很大关系,是多重心理隐患的累积性爆发。

二、网络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行为的成因

网络之所以会诱使部分未成年人产生重新犯罪行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主观上讲,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和学习社会规范最关键的时期,尽管心理机能的急剧变化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但社会经验的贫乏和认识水平的不足,使他们面对社会现实时容易产生冲动和迷惘,分辨是非时容易形成背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一味追求刺激,甚至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来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认同。而网络的开放性、新奇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恰好极大地满足了未成年人的这种心理需要。有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玩电脑游戏成瘾的深层次心理原因主要有:一是网络能够满足未成年人儿童期幻想的延续,即通过网络游戏,能够实现对权力、财富、分数、美女和性幻想的满足;二是网络能够使未成年人产生虚幻的自信、自尊的认知体验。未成年人在虚拟网络中的成功体验,是他们应付学习失败、生活挫折、精神痛苦和其他负性情感情绪的最主要手段,体现了未成年人在应付挫折和防御方式上的不成熟的心理特点。

从客观上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网络自身的不完善。网络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虚拟性和交互性,它为人们跨越时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自由安全快捷的平台。但它无法形成对用户的有效约束,用户的所有言行全靠自己的道德自律,这就造成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和网络用途的滥用。据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这些色情信息的生产成本低且传播速度快,对未成年人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另据统计,60%的未成年人是无意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未成年人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而“黑客”式的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这1%中只有4%会被检控。

2、社会对网络文化监控不力。一些网络经营者受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较深,将黄色、暴力信息投放于网络平台,以期利用网络的优势达到改变受众的思想并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之目的,而我国对于网络文化生产的监控还存在诸多漏洞,对网吧经营还缺乏有力的法律监督和制度约束,这种管理上的滞后性及由于技术等原因对网络文化生产的失控与失察,使其难以根除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此外,学校在网络教育方面的乏力也是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

3、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对未成年人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来完成的。一方面,父母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性发展,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又反作用于父母的心理状态、教养观念及其教养行为。不同的时代环境对人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家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在当今网络化时代,缺乏适应性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误区:一是有的家长轻视网络作为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禁止孩子接触。家长的本意是想让孩子远离网络的毒害,殊不知,一味地强调网络仅具有娱乐消遣功能,则容易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而未成年人特有的逆反心理也往往使他们忽略家长的正面引导。二是有的家长对网络技术盲目崇拜,将“网络”、“it”等字眼与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认为上网是时髦的象征,因而对孩子的网络行为放任不管。家长的这种行为,会加剧未成年人对网络不良信息缺乏“免疫力”的状况,使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偏离社会规范的轨道。三是有的家长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只重视技术教育,忽视道德教育。这些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高,能够接受一些社会新事物,思想也比较开明,对孩子上网和学习网络知识持支持态度,甚至亲自指导。但他们高估了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和道德认知水平,忽视了对孩子的网络道德教育,这样势必造成未成年人在网络行为上的无知,甚至重新犯罪。如浙江温州市的一位家长无意中将制造并传播计算机病毒的方法传授给儿子,没想到14岁的儿子制造出计算机病毒后,好奇心大发,忍不住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使很多用户的计算机陷入瘫痪状态。

三、未成年人网络重新犯罪的家庭预防对策

1、指导家长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使之有能力正确引导孩子的网络行为。在传统社会,往往由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灌输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而在现代社会,最先进的知识技能,最前卫的价值观念往往被年轻人掌握着,反向社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即传统的受教育者反过来对施教者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一些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少的现状,与未成年人对网络的熟稔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而有的家长仍抱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放,认为自己理所当然的应是孩子各方面的权威,理应胜任教育者的角色,这种一味由上自下的传统社会教化模式在现代社会必然是行不通的。学校要帮助家长认清时展的特点,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使家长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有能力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

2、帮助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网络道德教育涉及面很广,包括对网上黄色信息、暴力游戏、“黑客”现象及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诚信度等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控制。具体来说,首先,家长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及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影响而重新犯罪的典型案例,教育未成年人学会识别、筛选网络信息,正确区分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不同,使他们能够辨别网络中的是非善恶,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弃之,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其次,要教育孩子遵守网络公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不登录黄色网站,不散布黄色或反动消息、不传播计算机病毒、不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欺骗他人的财物和感情等。第三,要教育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信任网友而将个人信息泄秘,以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要引导未成年人为学习的压力寻找适当的宣泄口,通过健康有益的方式调整自己,而不要一味地释放到虚拟的网络中去。家长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式向他们传递一种信任感,他们才会乐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

3、指导家长采取技术性的防范措施,为未成年人浏览的网络信息把关。网络有着其他传媒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对它的管理不能简单等同于对电视、报纸、广播等平面媒体的管理。家长可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有效预防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⑴过滤技术(filteringtechnology),即设置过滤软件或安全防火墙,能有效地将自动封锁;⑵加密,即对已知的垃圾网站进行封锁和限制;⑶利用电脑对所浏览网页的储存记忆功能,查看孩子经常光顾的网站。

4、指导家长对有网络依赖症的未成年人,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迷恋网络的未成年人来说,家长一味地“堵”和“截”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家长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干预措施,给未成年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科学的疏导。其一,趋利避害式的心理干预。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发展利弊兼有。家长一方面要利用网络的优势,满足未成年人求知的合理要求,另一方面要控制他们上网的内容、时间,避免网络对他们的不利影响,指导他们趋利弊害地使用网络。其二,转移式心理干预。未成年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家长可通过创设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旅游、参加文体竞赛等,帮助他们逐渐摆脱对网络的迷恋。其三,淡化式心理干预。有的未成年人登录黄色网站,是由于青春期身心的困惑使然。由于家长对这些问题的有意回避,使他们不愿或不敢与家长探讨。家长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引导孩子观看生理知识的科技片、阅读生理卫生书籍等,消除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神秘感、淡化他们的苦恼。其四,强化式心理干预。家长可运用强化原理,对未成年人的正确网络行为给予表扬鼓励,对于他们的不良网络行为则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帮助其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学会自我控制。

总之,网络对未成年人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其进行家庭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深化,实践上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金诚.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公安大学学报,2001(3)

[2]夏菲.网络犯罪被害人论.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2)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7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蒸蒸日上。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服务,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商机,但随之而来,网络金融诈骗等一系列利用网络在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也急剧增加,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金融的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本文着重从网络金融诈骗的现状、特点、方式、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规制网络金融诈骗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金融诈骗规制

作者简介:俞庶言,浙江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20-02

网络金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网络与金融的结合。它利用电子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在数字化金融信息,电子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推进金融机构的虚拟化,实现金融交易的无纸化和金融市场的网络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工具的普及,全球金融业的电子化程度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网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蒸蒸日上和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电子支付产品的广泛应用。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最显著区别在于其技术基础的不同,而计算机网络给金融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更重要的是运行方式和行业理念的变化。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有:(1)虚拟化。网络技术的引进虚拟化了金融的实务运作。比如经营场所由实体柜台变为虚拟的网址。(2)高效性。网络金融的使得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联系从柜台式接触变为通过网上的交互式联络,这种交流方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缩短了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反馈时间。(3)经济性。从运营成本来看,虚拟化的网络金融无需承担经营场所、员工工资等费用,较之传统金融服务经营成本明显要小。但事物总有其自身的两面性,网络金融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风险。

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脆弱的东西,而网络也有其自身的技术风险,两者加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使原本就脆弱的金融变得更加脆弱。比如,相关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丢失,或者技术系统没有更新换代,与之带来的损失都是巨大的。网络金融犯罪的类型主要有:破坏金融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盗窃或篡改金融网络信息的犯罪;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的网络金融犯罪。其中我们相对比较熟悉又能感同身受的就是最后一种——以网络为工具实施的网络金融犯罪,而在这类中又以网络金融诈骗居多。

一、网络金融诈骗的概述

近年来,网络金融犯罪呈上升趋势。例如2009年吵得沸沸扬扬的花旗银行网银巨额失窃案。2009年12月25日,美国政府官员近日表示,联邦调查局目前正在调查一桩针对花旗集团的网络安全攻击案件,该集团怀疑电脑黑客通过网络安全漏洞窃取了巨额资金,造成数千万美元的巨额损失。2012年发生在国内的济南平阴特大“炒黄金”系列网络诈骗案。该案中的犯罪嫌疑人范某,李某、贺某等为实施诈骗行为,虚构“香港恒达金融国际有限公司”,以贺某设计开发的“恒达公司黄金平台交易网站”为依托,租用操盘软件模拟国际黄金网站走势,并指使聘用的业务人员,通过百度搜索电话号码,广泛进行电话联系,利用投资人快速致富的心理,冒充黄金投资人、黄金分析师等角色,告诉联系人炒现货黄金业务很赚钱,并通过网络发出网络模拟操盘,当与对方达成投资意向后,便诱导其将资金投入指定的炒作账户,然后通过后台操作,将投入的资金全部流入犯罪嫌疑人个人账户,从而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论文网]

由于网络需要以计算机为载体,因此网络金融诈骗实际上属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金融诈骗。《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利用计算机诈骗本质上和其他诈骗是一样的,即犯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但它因为有了独特的犯罪工具(或手段)——计算机,而有着不同于普通诈骗犯罪的特点:(1)犯罪主体技术性强。网络金融诈骗,由于它实施犯罪的工具是网络,决定了犯罪人是懂计算机和网络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计算机及网络的功能与特性,又洞悉计算机及网络的缺陷与漏洞。(2)犯罪隐蔽性好。网络的虚拟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不与被害人进行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诈骗活动。并且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往往使用虚假的身份证及其他相关信息,难以追踪定位。(3)犯罪取证难。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很容易被篡改和删除,而且删除后不保留任何痕迹,加上很多信息系统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安全防范设置不强,不具备数据保护、审计等功能。犯罪分子实施破坏、窃取数据后,系统没有自动保留犯罪痕迹,所以案发后也无法取证和调查。(4)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犯罪分子不用锁定特定犯罪对象,只需呆在家中,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轻点鼠标就可以修改信息或者将诈骗信息出去,几秒内收益可能就有几十万。(5)犯罪影响广。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犯罪人一条诈骗信息,可能几秒之内,该信息就能覆盖全球,因此它的受害人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省份甚至一个国家内。

二、网络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

(一)网银诈骗

以网银系统升级或者动态口令牌过期更换为由,诱骗客户登录假冒网站,并窃取账户信息,进行快速转账,盗取账户内资金。

(二)中奖诈骗

经常点开一个网页就会跳出一个窗口说:恭喜你成为今天被我们抽中的幸运观众,获得联想笔记本一台,请填写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等。

(三)网址或者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设计的诈骗网站网址与正规网站网址极其相似,往往只有些微的差异,不仔细分辨很难发现。当用户登录虚假网站进行资金操作时,其财务信息将通过该网站或者网址泄露出去。

(四)网络传销诈骗

比如以网络购物为幌子,假借“电子商务”“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吸引会员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并推荐他人参加购物成为会员,根据下线会员的数量或购买商品数额的多少获得奖励。

此类诈骗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统计,2004年,这个中心接到的欺诈事件报告一共达到223起,犯罪分子都是通过使用“盗号木马”、“网络监听”以及伪造的假网站等手法,盗取用户的银行账号、证券账号、密码信息和其他个人资料,然后以转账盗款、网上购物或制作假卡等方式进行诈骗。

三、规制网络金融诈骗的对策

(一)完善网络金融立法。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

20世纪90年代,美国颁布了《数字签名法》、《统一电子交易法》等法律,解决了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合法性问题。英国通过2000年5月施行的《电子通信法案》,也确定了电子签名和电子证书的法律地位,为网络金融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而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直到2001

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才颁布《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但这个部门规章过于简单、量化标准几乎没有,可操作性差。我国刑法对网络金融诈骗犯罪无论是刑事法规还是司法解释均存在明显不足。传统诈骗罪的规定无法规制新技术带来的难题,也使得公检法三机关在司法过程中在定罪量刑方面很难把握。因此完善相关立法迫在眉睫,只有完善立法才能有法可依。

(二)提高网络技术,加强技术防范

没有一个网络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存在漏洞。而这些漏洞也正被犯罪分子密切关注以便随时乘虚而入。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比如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资金投资力度,建立网络金融犯罪的预警系统,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等等。先进的科技是预防网络犯罪最有力的武器,甚至能把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完善网络金融监管制度

据美国fbi统计,在美国发生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70%是内部人员作案。我国公安机关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是由于疏于管理造成的。根据现状,网络管理的重点对象应是:网络服务供应商、涉足网络的机构、网吧及普通网民。同时要加紧培养引进金融复合型人才。

(四)提高网民网络安全意识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及时披露网络金融犯罪的新形式,培养公民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比如不打开非主流网页、不浏览不健康网站;认真核对网址,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轻信通过短信、电话或者邮件跟你索要密码的要求;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一旦感觉有问题及时到银行确认、挂失;要及时安装程序补丁,升级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等等。另外,专家也曾多次提醒,客户不遵守安全规则导致上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已经推出了适合不同客户需求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实践证明只要客户正确使用,安全是有保障的。比如,为帮助客户有效识别假冒银行网站,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网上银行“预留信息验证”服务。这项服务可有效避免因向假银行网站或网页输入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而导致的客户资金损失。还有各大银行发放的网上银行证书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放的数字证书。但无论银行的网络金融安全规则多么行之有效,只有用户认真遵守才能发挥效用。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打击犯罪

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金融诈骗的犯罪人和受害人也不仅局限在一个国家。这就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特别是司法合作。我国应加强与世界刑警组织以及其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的合作,签订有关条约,进行交流研讨等。

网络在繁荣金融业的同时也为犯罪大开方便之门,但我们不可能因为这一负面影响而从此不使用网络。众所周知,未来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如何采取有效对策规制犯罪,给网络金融交易创造一个安全绿色的环境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元月,等.网络金融的兴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6).

[2]佟志伟.论网络金融犯罪及侦查对策.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1).

[3]张靓.试析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祖国.2013(4).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8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分类立法缺陷立法建议

电脑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无穷的利益。但是,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电脑和网络领域的违法犯罪现象也已成为现代社会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对网络犯罪的规制、打击和预防遂成为现代社会、国家和政府的重大课题。有鉴于此,笔者拟对这一问题做一粗浅探讨。

一、网络犯罪概述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

网络犯罪是一种犯罪新形态,它是经济一体化、网络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1997年刑法,是第一部规范计算机安全与犯罪的刑事法典。其中的第285条、第286条和第287条以及随后修订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对我们了解网络犯罪的概念给出了实体法的依据。可以说,所谓网络犯罪,是指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笔者认为,可以将网络犯罪归为两类:一类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其为目标的专门性犯罪,比如现在在网络上频繁发生的黑客行为。这类犯罪一般不带有明显的利益目的,而是某些拥有专门技能的行为人在其技术层面上想要达到的某种追求。可是这种看似单纯的技术犯罪所能产生的后果和造成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另一类是行为人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所实施的其他较为传统的犯罪行为。这类犯罪是传统犯罪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是时展的产物。根据近期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也可以将这两类犯罪分别称为“纯正的网络犯罪”与“不纯正的网络犯罪”。

(二)网络犯罪的特征

1、犯罪客体

网络犯罪的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虽然我国刑法将其归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但是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是十分明确的。它侵犯的不仅是社会管理秩序,还有公共安全、公私财产所有权、公民个人隐私权、国防利益等。所以我们可以说网络犯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

2、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具体到网络犯罪,是指违反国家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制度,实施非法的网络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网络秩序的行为。表现为违反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破坏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设备等侵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以及利用计算机实施偷窥、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诈骗、教唆犯罪,网络色情传播,以及犯罪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等犯罪。

3、犯罪主体

网络犯罪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主体,也包括法人主体。属于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两者兼有的构成,即既以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又可以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的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个人所为的职务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的,此行为的法律后果应该由相关法人来承担。

4、主观方面

网络犯罪的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又包括过失。其中故意表现在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或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却对此种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则表现在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破坏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正常运行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是行为人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而造成上述结果的发生。

二、网络犯罪的分类

(一)危害网络安全运行的犯罪

1、制造、传播、使用病毒的行为

计算机病毒是指隐藏在计算机系统数据资源中,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并可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途径蔓延传染的有害程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所可以制造出的病毒的种类在不断增长,其破坏力也随之急剧增加。2007年上半年,新增计算机病毒样本超过10万种,与上半年同其相比增加了23%,其中木马病毒新增数占总病毒新增数的68.71%,高达76593种。1

2、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干预或阻碍合法的电脑使用之行为黑客行为,此为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黑客攻击主要利用“系统配置的缺陷”、“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或“通信协议的安全漏洞”等来进行的。攻击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拒绝服务攻击、非授权访问尝试、预探测攻击、可疑活动、协议解码、系统攻击等六大类。例如现今网路上非常流行的“DdoS(拒绝服务)攻击“,就是由于一些网络通讯协议本身固有的缺陷,通过伪造超过服务器处理能力的请求数据,造成服务器响应阻塞,从而使正常的用户请求得不到应答,以实现其攻击目的。

(二)妨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

1、妨害国家安全行为

包括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2、扰乱社会稳定行为

包括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等行为。

(三)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1、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主要是指在网络上对已有的、他人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音箱、图示、文字)等方面的不告知使用或是超出授权范围的使用,以求非法牟利。随着网络普及速度的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网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了,随之而产生的网络知识产权在立法与实践中的问题也更为凸显。

网络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域名权等,其中尤以侵犯著作权最甚。网络的普及加快了信息数字化的步伐,使得一部作品在表现形态和使用方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即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性质,或者法律上如何看待利用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

2、网络淫秽色情行为

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提供色情服务信息等行为。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为色情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我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一些淫秽色情犯罪行为,目前更多地转移到了网络空间来实现,给社会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危害,也加大了打击的难度。现在视频聊天软件可以在网上进行在线聊天,视频直播,这些聊天软件可以在设置的一个房间里同时有几百人在线聊天。犯罪分子通过聊天软件的这种特点在网上开设视频聊天室,利用视频裸聊吸引网民注册,通过网民赠送的各种虚拟物品获取利益。例如北京市公安局网监处在网上监测到一聊天室中正在进步淫秽表演。经查,发现该聊天室某房间内有一昵称为“浪漫太子”的男性用户正在组织登录房间的其余6人通过e话通视频聊天软件进行淫乱活动。

3、提供虚假信息行为

主要是指制造并有意传播虚假的商业事件或市场信息,达到损害他人或扰乱金融秩序的目的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利用互联网传播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及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四)侵犯公民人身、民主等合法权利的犯罪

1、网络盗窃行为

主要是指利用网络的公开性、交互性、匿名性的特点,通过计算机更改程序和数据,或非法获取信用卡资料等手段,实施的盗窃活动。目前,主要的网上盗窃活动包括偷窃信息和数据、偷窃密码和数据及偷用服务等。其盗窃的对象主要包括盗窃各类账号密码、信息和秘密、网络资源及网络服务等。尤其是对经济信息、商业秘密的盗窃活动,会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2、网络诈骗行为

主要是指利用网络技术,采用各种非法手段,实施诈骗活动,非法获取利益的犯罪行为。它的类型包括假冒、仿造、虚假信息,编制或篡改程序、数据库文件等。主要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包括网络拍卖、网络服务、信用卡、国际数据器拔号、非法多层次传销、伪造账户、操纵股市以及虚假的旅游、商业、投资、中奖机会等。

3、侵犯个人隐私行为

网络信息化社会日渐形成,人们对科技手段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人隐私逐渐暴露于公众面前,因此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隐私被侵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网络环境下的隐私只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个人信息和网上的个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传播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和财产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对个人隐私保护不周,既不符合充分保障个人权益的法治要求,也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阻碍。

三、网络犯罪的立法缺陷及法律对策

(一)网络犯罪的立法缺陷

1、立法层次过低,法律规定滞后

立法主体多、层次低,缺乏权威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目前,在各类网络立法中,除《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全球化,其余全部是法规和规章,政府管理性法规数量远远大于人大立法,就是在政府立法中行政法规的数量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更多的是由各类行政权力主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现行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已不能满足实际的管理需要。实际上,现行法规强化政府对网络管制的条款多,相关网络主体权利保护的条款少。较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规定立法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促进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作为目前我国有关网络方面法律效力最高的这个决定,其立法目的应该被所有的法规和规章所全面遵循,但在其后颁布的各类法规和规章都不约而同纷纷只强调规范秩序、维护安全,而忽视各网络主体的权利保护。

2、刑事管辖权难于行使

属地、属人、保护及普遍管辖原则并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网络犯罪之中所遇到的管辖权问题。其一,网络空间无国界,在网络空间中的犯罪行为可能涉及多国,各国对犯罪行为地或者结果地的判断形成实际冲突。其二,外国人犯罪问题突出。按照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境外对我国或我国公民犯罪,必须满足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且依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双罚制”原则才能适用我国刑法。事实上,例如外国人在境外利用互联网实施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在他国法律被确认为犯罪行为的情况极少。诸如类似的犯罪,我国刑法却束手无策。其三,网络行为带来“访问行为”、“网址”等新的管辖权确定因素,访问行为触及国,网址所在国是否理所当然地具有管辖权,各国并未达成共识。

3、罪名设置不科学

网络犯罪并不是某种具体犯罪,而是一个类罪名,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刑法典在制定之时不可能预见到如今网络犯罪的情形,因而网络犯罪不能在刑法典中得以深刻体现也是在所难免的。刑法将第285条、第286条有关网络犯罪的具体规定纳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如今已不太合时宜。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广泛性和依赖性不断增强,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甚至危及到公共安全。

4、关于犯罪主体的界定不尽合理

(1)单位犯罪的规定不充分

根据我国新刑法典第30条的规定,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有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单位犯罪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从刑法第285、286条的规定看,单位不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计算机系统罪的主体。

增设单位犯罪规定为网络犯罪的主体是我国刑法与其他法规协调的需要。

(2)不利于少年黑客犯罪的遏制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入危害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意即14至16周岁的人除犯上述八大罪外,不受刑事处罚。然而,少年黑客是一种不可小觑的破坏力量,其行为的社会危害可能和刑法第17条规定之罪相比更为严重,而且这种犯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大量出现。但限于该条的规定,对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少年黑客犯罪也只能无可奈何。

网络犯罪的低龄化对此提出了质疑。事实上不乏有14至16周岁的“网络奇才”非法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技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干扰、破坏,危害了国家安全,也不乏有“黑客天才”侵入商业经济信息系统,盗取商业秘密实施犯罪等。这些行为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并不小于八大罪,却处于无法可治的尴尬。

5、对网络信息系统保护的范围过于狭窄

刑法第28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的规定意在保护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其保护的领域过于狭窄,即仅保护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不利于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当然,由于我国法律持区分违法和犯罪的二元犯罪观,前述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如果侵入对象仅为一般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可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调控范围。

6、法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手段不全面

刑法第286条只规定了用技术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且破坏的对象实质上仅限于计算机软件系统,不能包括用物理手段来破坏计算机硬件或附件的行为,而后者也可能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或其他更严重的后果。

上述行为并不在《刑法》第286条规定的范围,但它同样也属于破坏计算机系统犯罪。

7、窃用网络服务的行为被忽视

我国刑法第265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号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中所列举的诸种行为,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物”,而是“服务或劳务”。窃用计算机系统同窃用通信系统一样,都是窃用这些设备所有人通过设备取得的服务。秘密窃用他人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侵犯了所有人对系统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并给所有人造成了经济。但是由于我国刑法并未规定窃用网络服务为犯罪,使得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案件无法处理或打击不力。

8、对网络犯罪的处罚过轻,刑种单一

国外对网络犯罪通常综合运用自由刑、财产刑和资格刑,但我国只规定了自由刑,且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而这类犯罪对国家安全的侵害非常严重,这就出现了罪行和处罚不适应的情况。

(二)法律对策

给予对上述网络犯罪立法缺陷的考察,笔者认为,对现行刑法应作如下的调整:

1、制定配套法律细化相应规定

面对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笔者认为目前应当着重于在原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网络空间的特点加以完善,并制定一套整体的网络法律立法体系规划,协调各类网络问题目的立法步伐,制定确定、统一的法律原则,等到条件成熟以后再制定专门的法律,全面规定网络的法律问题。此外,要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网络法还要作出实施细则。

2、创设新的司法管辖权原则

笔者认为,适当扩大但非无限扩大我国的刑事管辖权是必要的。属地为主、属人为辅、兼顾保护、尊重普遍管辖的传统司法管辖原则我们仍应遵循,但应有适当变通。这就需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制定出国际上普通承认的网络犯罪管辖权机制。

3、重新界定同类客体创设独立罪种

笔者认为应当将计算机犯罪的部分罪种由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犯罪群,调整至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犯罪群,或者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设立有关网络犯罪的独立罪种,使对网络犯罪行为的界定更为科学。

4、发挥附属刑法的功能完善相应的罪刑规范

(1)笔者认为刑法应当对单位非法侵入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严重违法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避免有罪无刑的现象。

(2)笔者认为,把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网络犯罪的主体范围,是未来立法的发展方向。

5、扩大调整领域伸展刑法的触角

笔者认为应扩大对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保护范围,将该罪的犯罪对象扩大到包括金融、医疗、交通、航运等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上述各领域中的关键部门应根据本行业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并建立有效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控机制。国家立法机关需综合社会系统的立法需要,确定保护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条款,为各领域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提供立法支持。

6、设置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增加物理破坏的规定

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该条中需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将第一款所列举的行为修改为破坏计算机硬件或者系统软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样适当加入对以物理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界定,可以更好的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7、增设计算机网络盗窃罪惩罚木马盗窃行为

绝大多数木马病毒并不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按照目前刑法的相应规定,对此行为无法给予刑法处罚。传播木马的行为目的在于盗窃网络上的虚拟财产,笔者建议应在刑法中曾设网络盗窃罪,对这一行为进行刑法规制。

8、增设财产刑和资格刑

网络系统已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现手段,一旦其遭到破坏以至于瘫痪,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由于很多网络犯罪会对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并具有贪利的目的,因此,增加财产刑可以有效的防止此类犯罪。另外,计算机犯罪是有大多数是由于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实施的,笔者建议增加资格刑,以此来防止此类人员实施此种犯罪。所谓资格刑,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犯罪人的某种行为资格的权利,实施资格刑,对症下药,能更为有效的起到特殊预防的效果。

综上所述,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此类犯罪涉及面较广,既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又包括计算机网络犯罪在空间中的变形。由于立法的滞后行,现行刑法对某些此种类型犯罪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制。除增加其他部门法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调整外,有必要在刑法上对此类犯罪客体的具体罪状和法定刑进行全面的考量。

参考文献

(1)孙春雨、贾学胜。计算机与网络犯罪专题整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云斌.网络犯罪[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孙景仙、安永勇.网络犯罪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4)赵秉志、于志刚.计算机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

(5)黄泽林.网络犯罪的刑法适用[m].重庆出版社.2005.

(6)许秀中.网络与网络犯罪[m].中信出版社.2003.1

(7)皮勇.网络犯罪比较研究——刑法分则比较研究丛书[m].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8)杨正鸣.网络犯罪研究——东方法学丛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9)张远煌.犯罪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李春雷、靳高风.网络预防理论与实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9

摘要: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是惊人的、前所未有的,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还滋生了计算机犯罪。科学技术不是外在于社会的力量,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社会的生产关系、规章制度、法制法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都要有相应的变革,只有这样高技术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至成为祸害。

我们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近二三十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发展异常迅速,在迎接信息社会来临的同时,人们也发现计算机犯罪现象正在急剧增加。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一体化的典型表现手段和形式,全球化的进程将深刻影响互联网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问题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平均20s钟就会发生一起黑客事件,目前全世界约有80%的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除原有的计算机犯罪频频发生外,其他新型的网络犯罪如网络、网络诈骗也在蔓延。网络犯罪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络犯罪及其控制对策予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的研究集中在计算机管理、网络安全及技术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防范犯罪的措施,有的从法律视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也是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最的有效措施。

1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再认识

网络犯罪是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还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上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虚拟社区这些新生事物不断发展,网络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犯罪也呈现出一种犯罪的新形态。网络犯罪正是经济一体化、网络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机犯罪基础上“孵化”出来的网络犯罪,因为计算机发展迅猛,广泛为经济服务,而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网络,网络正是由这种需求而构造起来的,它使经济得到更为迅速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带来了负面效应—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常常发生在特定的场所—网络空间内,有人称之为“虚拟空间”“赛博空间”或“第五空间”,它区别于现实的生存生活空间,是一个没有客观实体的世界,是一种数字化的虚拟空间、精神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网络犯罪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

2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展态势

在网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犯罪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完成,并且,网络技术的运用大大方便了这些犯罪的实施。大量的网络诈骗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汤普生警告说:“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增长最快、涉及面最广的一种白领犯罪行为。”英国首相布莱尔曾经说:“电子商务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核心,但其安全间题常令人头痛万分。”一份研究发现,英国约有8%的商品在网上订购后始终没有送到消费者手中。骗子利用人们善良的天性,在电子交易活动中频繁诈骗用户,对此各国法律专家也很头痛;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将更加严重。近年来,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之市场失范和法律的不健全,网上假冒、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屡禁不止,十分猖撅,案件数量持续增长,重、特大案件增多,犯罪后果严重,损失巨大。在众多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尤以侵犯著作权和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最为严重;针对网络银行的犯罪将不断增多。据美国官方统计,银行每年在网络上被偷窃的资金达6000万美元,而每年在网络上企图电子盗窃作案的总数高达5-.100亿美元之间,“电子扒手”平均作案值是25万美元,而持枪抢劫银行只有7500美元。“电子扒手”多数为解读密码的高手,作案手段隐蔽,不易被抓获,通常能够查获的约为1/6,而只有2%的网络窃贼被抓获;网上贩毒将发展迅猛。因特网也把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有类似意向或目的的人联系到一起,并且使他们能通过因特网确定供应来源。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利用等级结构图和清晰的地域边界的执法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网络犯罪的发展。

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篇10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诈骗;表现形式;特点;原因;预防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网络的多变性决定了网络诈骗犯罪方法的多样性,网络诈骗犯罪的出现是在传统意义上的诈骗犯罪的变形,它不再是直接的人与人相接触的诈骗,而是用过运用网络这个工具,对被害人进行诈骗,使其遭受财产损失。因而对于网络诈骗犯罪,我们可以定义为: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过定义我们可以更好的区分网络诈骗犯罪和传统诈骗犯罪,且可以看出其已具备了传统诈骗犯罪所没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数字化时代,聪明的骗子们也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找到了他们另一块“战场”,他们与时俱进着,想出了比以往更加具有欺骗性的网络诈骗手段,网络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也愈加多样性,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将网络诈骗犯罪的常见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以下三种:

第一,网络购物诈骗。网络购物诈骗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而这种网络诈骗形式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普及而日渐猖狂。犯罪分子主要是通过利用假身份证在拍卖网站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在开始阶段通过“托”进行几次低金额的交易换取高等级的评价,然后,便在网上推出价格极其低廉的产品,当购买着汇款后,此名“安全等级”为优秀的诈骗者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都无法接通。[1]网络购物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诈骗者既可能伪装成出卖人,欺骗购买者汇款购买实物与拍卖商品不符的商品,或是根本不发送产品;也有诈骗者伪装成购买者,用购买商品的虚假信息,骗取出卖人的信任,收到商品却不付款等。网络购物是一把双刃剑,再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由于网络机制的不完善和运营的缺陷等问题,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实施的温床。

第二,网络钓鱼诈骗。网络钓鱼的英文拼写是“phishing”,是Fishing和phone的混合再创。网络钓鱼诈骗是诈骗者运用网络,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木马盗号形式、网址欺骗形式或是伪照网站、提供免费网页等形式对受害者进行诈骗。[2]而通过欺骗性的电子邮件或伪照网站等形式来进行诈骗,受害者往往容易泄露自己的财务数据,可能是信用卡账号或是口令密码。而网络钓鱼诈骗的诈骗者就是抓住人们的好奇心,诱骗吸引人们去点开那些带有木马病毒的网址或是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他们再通过技术手段获取这些信息,是这些对骗局作出响应的人遭受损失。现在还有一些诈骗者们不愿再只是做等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了,他们开始主动出击,“明出”了最新的“钓术”,即他们不再只是简单的发送假链接和仿冒站点,而是使用“嫁接”的手法,直接用真是的站点进行诈骗。新的骗术将普通的“网络钓鱼”与跨站点脚本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诱饵邮件中的包含嵌入脚本的链接触发。用户只要点击了这类链接,除了会被带到一个正常的银行站点,而且同时恶意脚本会在电脑上弹出一个酷似网上银行的登陆界面,一旦登陆该界面,不仅会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还可能在以后对用户的账户继续进行窥窃。[4]网络钓鱼手段的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让人防不胜防。

第三,信用卡诈骗。网上支付业务的繁荣让无处不在的网络诈骗者们又发现了一处“商机”,网上电子商务对资金支付要求实时、迅速、便捷,传统的现金、票据等方式不再适合,于是网上支付的信用卡业务开始出现,网上银行、支付宝平台等都只需要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行交易。于是,网上信用卡诈骗就只需通过利用网络破解行用卡密码或是利用网络病毒窥窃到他人的账号密码后,伪照并冒用他人信用卡,也有与信用卡特约商户勾结冒用他人行用卡等手段进行诈骗的,不再需要像传统信用卡诈骗那般持有或是伪照被害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因而信用卡网络诈骗具有便捷和隐蔽的特点,被众多诈骗者青睐。

除了以上三种网络诈骗犯罪方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网络诈骗方式,如网络传销诈骗,网络诈骗,网络交友诈骗,虚假机会诈骗等,这些诈骗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网络,同时也同传统的诈骗犯罪有着不同之处,有着自身的特点。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网络诈骗犯罪与传统的诈骗犯罪不同,传统诈骗犯罪活动实施,需要人与人之间有一定的沟通,通过言语或是行为对被害人进行欺骗,是一种“人人对话”模式,而网络诈骗犯罪,由于其犯罪工具是网络,诈骗者们多是通过网络对被害人完成初步的诈骗目的,是一种“人机对话”模式。[3]正是由于这种“人机对话”模式,决定了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了一些独有的特点:

其一,手段简单、容易进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网络诈骗犯罪的实施,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网络进行,而网络作为一项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生活的工具,让网络诈骗犯罪的方法更加简单,更加容易进行。进行网络诈骗只需要一台电脑,会一点打字就可以进行一些诈骗活动了,稍有技术一点的也只需会一点创建网页、制作表格罢了,同时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每个人的信息都可以造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网络,并没有真正接触,犯罪分子作案后所留下的只是网络上的一些对话或是一些已经放弃的网页,得不到实质的证据,受害者也指认不出诈骗者的真实身份或是模样,这就让犯罪者有了逃避法律处罚的可能。犯罪活动隐蔽性强,犯罪手法简单,容易进行,这些特点都让诈骗者们不愿离开网络这片实施诈骗犯罪的“天堂”。

其二,犯罪成本低,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在网络诈骗犯罪中,诈骗者们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勾出一张精美的“大网”,并不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的花费,最简单的诈骗工具就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同时由于网络的“无国界”,传播速度快、便捷,传播范围极其广泛,欺骗者更乐衷于通过网络进行诈骗犯罪,因为这意味着在网络这个大海里,广撒网可以捞到更多的“鱼”,犯罪活动所获得收益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多。这几年的网络诈骗犯罪开始呈现国际化,受害者不在只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网络用户,而是多个国家地区的用户,通过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使得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用户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二、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

网络诈骗犯罪是传统领域的诈骗犯罪在网络虚拟空间的延伸,其形成既有着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本身原因,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以及经济原因。

(一)犯罪人主观认识错误,价值取向扭曲

犯罪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产物,是行为人在其犯罪心理和意思选择与决定后外化的结果。在2001年的时候,曾发生过一起较早且影响很大的网络诈骗案件,在美国纽约,一名精通计算机叫亚伯拉罕的32岁男子,利用图书馆的几部电脑,成功“克隆”出那些富人的身份,然后破译出他们的信用卡卡号和他们在投资公司和经济公司以及银行的账号,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亚伯拉罕几乎如出一辙的进行诈骗活动,诈骗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4]此案影响极大,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诈骗犯罪,且其中犯罪人亚伯拉罕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才,但对于该犯罪行为,他明知这种行为会侵犯他人权益,却仍积极追求所获得非法利益。在主观认识上,亚伯拉罕表现出直接的故意,在行为意志上,积极主动,从犯罪人针对富人进行的诈骗行为,可以看出,该人在价值取向上已经扭曲,有所谓“仇富”心理,在这些因素的主导下,亚伯拉罕开始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疯狂的犯罪敛财行为。网络诈骗犯罪的出现并迅速增长,与诈骗者们自身的主观意思密不可分,犯罪人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侵占他人财物的目的,他们对于选择网络作为工具,通过欺诈的手段来进行诈骗,不仅是因为网络这个适宜的犯罪环境,更多的出自自身的主观认识错误,他们想要通过网络诈骗谋取暴利,不劳而获,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又相信在网络上犯罪不会留下证据,可以逃避法律追究。诈骗犯罪人员的价值观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已经发生了扭曲,从其它一些关于网络诈骗犯罪的研究中,有些犯罪者一般有着“以财富论英雄”和拜金的价值取向,他们希望赚大钱,却又不想劳动,在其主观认识错误和扭曲价值观的影响下,不少人剑走偏锋、以身试法。

(二)法律的不健全

法律发展总是受制于社会的进步,并且具有滞后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网络犯罪的规定比较粗鄙,难以适应打击和防控网络反罪的需要,同样这也是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在制定现行刑法时,我国互联网刚刚起步,对于网络诈骗犯罪没有专门规定,对于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犯罪数额、犯罪形态等细节问题也没有规定,没有考虑到网络诈骗犯罪存在的特殊性。立法的滞后性,导致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影响了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网络诈骗犯罪发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司法机关对于侦查、取证、定罪量刑方面缺乏重视以及技术知识。法律的不健全,侦查手段的落后,以及由于网络诈骗案件管辖权的模糊,都为犯罪者逃避法律追究提供了便利,一旦这些诈骗者们发现存在可以逃避法律追究的犯罪方式,那么势必该类犯罪的数量迅速增长。

(三)网络技术存在漏洞,网络管理比较松散

一种犯罪的出现或是存在,总是需要适合其发展的“土壤”的,网络诈骗罪之所以如此的增长迅速,是因为网络技术的漏洞和网络管理的松散,为它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网络本身技术上得出漏洞多数来自网络操作系统的缺陷,也有来自网络协议上的缺陷,等等。这些技术上的漏洞给诈骗者在实施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如黑客在网络上创建免费浏览网页却附带病毒入侵用户电脑,获得用户信息进而实施诈骗等。管理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相联系而产生的,可以说,凡是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然网络作为一个无国界的虚拟空间,也是一个人类活动繁盛的空间,自然是需要进行管理的,但由于网络管理的局限性,网络管理机构的松散,犯罪者们从中间总能寻找到漏洞,从而实施犯罪活动。

三、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以及整个犯罪科学的最终归宿,是研究犯罪现状,特征以及原因的最终目标。犯罪预防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犯罪,,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关于预防的概念,比利时的一位学者曾是这样定义的,“预防,是指国家或地方组织及社会团体,通过消除或限制致罪因素及对孕育着利于犯罪机会的物质及社会环境的恰当管理,已达更好的控制犯罪的目的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5]而同对于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和特征以及存在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于网络诈骗的预防进行讨论:

(一)针对诈骗犯罪人群,加强法制教育预防

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人群在主观上出现认识错误,以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为目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对症下药,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从而进行预防。现在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人呈现第龄化的特点,我们对此,要特别注意,对于这些犯罪人,我们不仅需要在他们的主观认识上加以纠正,加强法制教育,而且需要向他们教授正确的价值取向,防止其继续犯罪的可能,这方面,我们可以从监狱改造方式上入手,即对该类犯罪人进行引导教育,区别教育,针对性的纠正,也可以从社会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有时从事诈骗活动的人,多数智商是较高的,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引导,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对于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犯罪人,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源头上预防,即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二)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增进国际司法合作

与网络诈骗犯罪作斗争,立法和司法是不可轻视的手段,从某方面而言,预防网络诈骗犯罪更主要的措施是刑事立法与司法的专门性预防。因而,针对现在有关现行法律,结合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与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致罪原因和借鉴外国国家的经验来完善立法,同时加大侦查技术手段的运用力度,提高案件的侦破率,也要针对网络犯罪的无国界化,加强国际间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司法合作,进一步构建一个完善的预防体系。同时通过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等方式解决网络诈骗犯罪中涉及道的法律实物问题,如犯罪金额的确定、犯罪管辖、犯罪完成形态等,以期达到增强关于网络诈骗犯罪在实践中的执法力度。由于网络诈骗犯罪通常是跨地区、跨国家作案,调查取证难,成本高,管辖权交叉,因此,对于预防网络诈骗犯罪,我们不仅在国内要加大各地公安机关的协作办案力度,建立侦查系统信息共享机制,互相通报案情,实现侦查资源共享,共同合作打击网络诈骗罪。[6]而且,对于跨国家的网络诈骗犯罪,我们应该展开国际间的司法合作,加强执法合作,共同打击和预防跨国性网络诈骗犯罪。

(三)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单位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网络监督分工,减少职能交叉重叠,落实监督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其次要转变监管观念,建立适合社会发展要求和经济建设的监管工作机制,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研究,作出合适调整;第三,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部门同行业单位的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共同抵御和预防网络诈骗犯罪。对于网络技术本身,我们可以特别注意网络扫描监控技术、数据指纹技术、数据信息的恢复、网络安全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来保障对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和取证,这样就势必能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从而对诈骗者们起到震慑作用、减少犯罪。

结语

对于网络诈骗犯罪,它是一种新型的犯罪,是一种利用高新技术的犯罪,每当高新技术的发展,就会带来犯罪方式的变化,就会出现不同的犯罪特征,加大打击犯罪的难度,从犯罪学角度而言,我们通过研究网络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原因,就是为了是更好的打击和预防该犯罪,对于目前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和预防,我们需要综合治理,多方面合作,不仅需要法律作为后盾,网络技术与网络管理作为支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作为引导,更需要全体网民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正鸣.网络诈骗犯罪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73.

[2]王丽云.网络诈骗:类型与特点[J].农业网络信息,2008(11).90.

[3]冯前进.浅议网络诈骗犯罪的遏制对策[J].问题与对策,2008(04).33.

[4]袁桂荣.试析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