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54:11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1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思维风格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个性化教学思想的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例如,开放课题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等。随着此类学习模式的实施,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种学习模式如何组织实施以及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1][2]及其理论基础[3],而有关大学生偏好哪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则为数不多。

思维风格作为介于智力与人格之间的一种特质,主导着人们对于思考方式的偏好,对于学生选择哪种学习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对大学生思维风格的分析,探讨其思维风格特征,从而根据不同思维风格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为学校在本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偏好选用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本项研究属我校主持的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和创新能力培养评估的研究与示范”的子项目,出于整个课题的需要,研究对象为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因此,研究结果适用于理工科专业的教学。

二、思维风格与教学

1997年,斯腾伯格在其《思维风格》一书中提出了“思维风格”的概念。按照斯腾伯格的观点[4],思维风格是指人们所偏好的思考方式。思维风格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偏好的表达和使用一种或几种能力的方式。他参照政府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心理自我管理”理论。在自我管理理论中,斯腾伯格按照5个维度将思维风格划分成了13种类型:(一)功能维度,包括立法型、执行型、审判型的思维风格。(二)形式维度,包括君主专制型、等级制型、寡头政治型和无政府型思维风格。(三)水平维度,包括全局型和局部型思维风格。(四)范围维度,包括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思维风格。(五)倾向维度,包括保守型和自由型两种思维风格。

斯腾伯格等人研究了思维风格与教学的关系。他们发现不同的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不同的教学方式。思维风格和教学方式的关系如下表1[5]所示。因此学校可根据学生思维风格特征,使用与学生偏好的教学方式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表1:思维风格与教学方式

三、大学生思维风格特征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调查和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征,从而确定他们偏好哪几种研究性的学习模式。调研对象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使用的调研工具为北京师范大学武欣修订的斯腾伯格思维风格量表,该修订后的量表已被武欣等人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量表分为13个诊断分量表,共77个项目。对于每个项目来说,被试根据项目陈述的内容与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采用里克特7点量表进行自我评定,13个诊断分量表的各自得分为分量表对应的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因调研的样本量较大,为方便调研工作的实施,同时也为了避免人工阅卷和数据处理中的错误,采用在线问卷调研的方式,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在线问卷调查系统,校园网内均可上网提交。同时为了方便低年级学生上网答题,我们印发了学校各公共机房通用的免费上机券,学生可持券上网。调研历时2周,回收有效答卷1492份,有效被试组成特征见下表2所示。整个调研过程均是遵循学生自愿填写的方式,且学生提交答卷后不允许再修改,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客观性。使用网上问卷调查,学生的答案直接导入SQLServer数据库,然后直接转换成excel文件,有效地避免了人工阅卷和数据处理中的失误。因此,笔者相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是真实、可靠、有效和可用的。

表2:有效被试的人口学特征

四、思维风格特征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将实验所得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得到本次调研的数据分析结果: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得分较高的是立法型、执行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这与武欣[7]等人研究得出的中国大学生总体上表现出立法型、等级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的结论也是不矛盾的,下面我们就重点分析立法型、执行型和自由型的思维风格与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关系。

(一)立法型思维风格和基于项目的学习

立法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创造和提出计划,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做事。根据表1中立法型思维风格对教学方式的偏好,立法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做课题的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应用做课题的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项目研究模式的教学[8]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集中关注某一学科的中心概念或原理,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安排自己的工作,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建立起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寻求资源支持以克服障碍。教师充当的是一种指引者的角色,主要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在教学开始后,对学生进行指导。

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与立法型思维风格的特征显然是相符的,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工作计划,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创造性的去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具有立法型思维风格倾向的学生才能很好的完成,学生的立法型思维风格也偏好这种教学模式相应的教学方式。在现阶段的理工科教学中,可推广使用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但是如前所讲,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可在学生进入三年级之后才对学生施以基于项目模式的教学,以避免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无从下手,而对这种教学模式丧失兴趣。

(二)执行型思维风格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

执行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按给定了的结构、程序和规则做事。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在执行型思维风格方面表现比较明显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体制下,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也就容易养成按部就班的思维风格。理工科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则更容易倾向执行型的思维风格。执行型思维风格的学生偏好给定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是应用给定问题解决的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9]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以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围绕一个或者一系列问题展开,以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为目标导向。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学习者的活动自问题提出与意识开始,到弄清问题的原委与性质为止。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可分四个步骤来进行:寻找问题,界定问题。提出假设,选择假设。

这种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重点不在与问题的提出而在于问题的解决。这与执行型思维风格的特点是相符合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按照有序的步骤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升。使用这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符合理工科大学生的执行型思维风格,对提高理科教育质量是有利的。

(三)自由型思维风格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自由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情境,超出现有的程序和规则,对变化的容忍力高。根据郑磊磊等人的研究[10],自由型思维风格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倾向,对于形成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创新教育和创造力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的今天,学校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种思维风格特点,在教学中加以强化,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逐步形成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可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并为其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多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出现的,而且主要是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由举办单位比如学校给定题目范围,每个参赛小组必须选择自己的参赛题目,学习小组要明确参加活动的动机。同时,竞赛活动是有时限的,学习小组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品。即是说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参赛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一个给定的题目范围内独立完成自己用以参赛的作品。这就要求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必须接触大量的学习资料,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为了获得竞赛的胜利,学习小组还必须尽量做出新颖的有创造性的成果,这就需要学习者有容忍变化和面对不确定的情境的素质,同时又能找出一些超越常规程序的方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除了要具有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外,更要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探索能力,以增强小组的整体创造力,并使整个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强化。

课外科技活动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与自由型思维风格的表现特征相符,可在大学本科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五、结论

如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的重视。本文调研和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征,据此探讨在高等理科教学中,可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和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几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这3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符合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风格特征,同时根据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也是理工科大学生所偏好的教学方式。应用这几种教学模式,应能在高等理科教育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课题2005年获得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经费的资助)

参考文献

[1][8][9]李其龙,张可创主编.研究性学习的国际视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约翰・宾著.张仁铎译.朱永新审校.研究性学习[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

[4][5]SternbergR.J.thinkingStyle[m].CambridgeUniversitypr-

ess.1997.

[6]武欣.思维风格量表的修订与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9.

[7]武欣,张厚粲.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J].心理科学,1999,22(4):293-297.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2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思维开放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我们都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

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教育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特征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3

[关键词]数学知识;接受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仅有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够的,因为数学知识有不同的特征。本文主要论述数学知识的特征,进而阐述不同特征的知识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有的宜选择接受学习方式,有的宜选择探究学习方式。这里的接受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的内容不易探究、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呈现;二是指学生对于有的内容的理解有限,在不能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要先接受下来,进行相应的训练,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逐步加深理解。

一数学知识的特征

数学是关于数和形的科学,它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不同,并不以客观世界的具体物质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数”和“形”都抽象地存在于人的理性思维世界。从根本上说,数学对象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具体事物的抽象。但是,有许多数学知识,则显示出超验性、合情性或程序性。这些特征,对数学教学具有特殊的要求。

1知识的超验性和经验性

数是抽象的产物。“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是抽象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以苹果的数目,或者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同样在几何中研究的,例如,是直线,而不是拉紧了的绳子。”[1]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现实世界抽象的结果,甚至是对抽象的对象进一步抽象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数学才有今天的蓬勃发展。因而,数学的研究对象与日常生活经验就有了远近之别:有的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较为接近,他们可以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探究并建构起这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具有经验性;有的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晶,远离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经验探究、发现这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具有超验性。

人们没有见过自然数“1”,只见过一头牛、一只羊。自然数、分数、小数可以通过一些表征物来表示,较为直观,而负数就不直观了。无理数较为抽象,也很难找到一个具体事物作为原型。即便是最精确的尺子,也很难把无理数量出来。无理数是人类长期探索的结晶,是人类理性思维的结果。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人们对于“无限”难以把握,对于什么是“不循环”更不能直接感受,也没法说清楚。在中学,通常是用反证法来证明是一个无理数。从直观的角度来看,这个证明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具体的信息。因而,学生很难靠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无理数这个概念。如果说可以把看作边长为1的单位正方形对角线的长,那么,对π、e如何理解呢?难怪有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圆周率π是否可能以某个特别长的数作循环节而成为循环小数?代数式更加抽象,离我们的经验也就更远。对于数的运算而言,自然数的运算法则较为直观;小数和分数的运算法则介于具体与抽象之间;实数与代数式的运算法则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只能由自然数、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迁移过来。总之,像无理数、虚数这样一些数学知识,学生不可能用自己的经验“探究”出来。为此,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接受下来,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逐步地加以消化、理解。

数学知识并不都具有超验性,大量的数学知识具有经验性。例如,田地的面积用“亩”丈量,用分数表示“部分”的大小,用数据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都是一些很具体且可以通过经验来获得的数学知识。这些知识都具有经验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活动、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来建构。

2知识的合情性和演绎性

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经过严格的演绎证明。只有经过严格演绎证明的结论,才能称为数学知识,也才是可以接受的。数学知识的可证明性亦可称为演绎性。数学知识的获得,往往要经过不完全归纳、试验、猜测等探索与合情推理的过程。特别是在中小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许多结论是通过举例和不完全归纳得到的,是“混而不错”的,因而数学知识又显示出“合情性”。

比如,对于数的运算律的学习。自然数、分数乘法的交换律较为直观,可以通过画图、举例来说明。当然,这种直观的说明具有相当的深刻性。2×3=3×2,3×4=4×3,让学生感受一下,便可得出:a×b=b×a。这只是感受一下,只是一个猜想,而不是自己的发现、创造,也不是证明。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更像一种规定性的东西。规定的合理性源于“运算律的承袭性”。自然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都满足交换律,于是,为了保持运算律的承袭性,有理数的乘法也满足交换律。在实数范围内,由于出现了无理数,想通过例子直观感受一下实数乘法的交换律就较难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处理是一笔带过:在实数范围内,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仍然是成立的。

陈省身先生曾说:“数学的主要方法是逻辑推理,因之,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思想结构。”①如此,中小学数学教学为何不追求严密的逻辑推理呢?如果遵循逻辑推理的要求,就要从匹亚诺公理系统和自然数乘法的定义出发,对自然数乘法的交换律进行证明。而证明实数乘法的交换律需要用到有理数的基本序列、极限等知识。这样的严密逻辑推理,谁能受得了。因而,相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些知识无需证明,也不可能证明。对于小学生而言,2×3=3×2,举个例子就行了。

“符号法则不能证明。人们只关心这个法则在逻辑上是否允许。这些法则是任意的,取决于使用上的方便,例如受承袭性原则的制约。我请求你们一般地不要把不可能的证明讲得似乎成立。大家应该用简单的例子使学生相信,或有可能的话,让他们自己弄清楚。从实际情况看,承袭性原则所包含的这些约定关系,恰好是适当的,因为可以得到一致方便的算法。”[2]

正因为如此,举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某些知识,充其量只是一种合情推理,并非是证明,也不是探究。教材中的这种处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这些知识产生的实际。对教学而言,关键在于如何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征,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解释性的阐述。事实上,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是这样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好。

既然有些数学知识不可能证明,也不宜证明,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先接受下来,到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再进行证明,亦是合乎情理的。比如,对几何的学习,开始的时候,可以画一画,量一量,感受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与学生的经验较为贴近,也较为直观。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必须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进而让他们学习演绎证明。否则,学生就只会停留在“测一测,量一量”的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能够用逻辑的方法加以证明,这亦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

合情性是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发展特征而言的。从理论上讲,数学知识完全可以通过严密的演绎来证明。数学的价值就在于证明。因此,对于演绎性的、在学生能力和知识范围内可以证明的数学知识,教师应鼓励、引导、帮助学生去自主探究和发现。

3知识的程序性和对象性

J.R.安德森(J.R.anderson)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数学中包含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如运算法则、解题方法和解题策略等。即便陈述性知识如代数式、方程、函数等大量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一般都要经过活动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图示阶段,因而许多数学概念都具有过程和对象的双重属性。可以说,程序性是数学知识的一个基本属性。知识的程序性要求对某些概念、技能的学习须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训练,从而在训练中加深理解,获得技能。

掌握一个概念,通常要经历由过程入门,然后转变为认识对象的过程。比如,对于结合律的学习,要先做一些诸如“(7+6)+2=7+(6+2)”的训练,其后,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先前的操作过程进行思考,正如皮亚杰提出的“反省抽象”,这样便可以得到加法的结合律。“加法、乘法服从交换律,无须去猜想、发现,‘做’就是了。”[3]

基本技能的学习需要经历3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训练对于基本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在帮助学生将基本的技能合成起来时,练习和反馈是两个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每一次练习和尝试均给两个潜在的有关联的产生式在工作记忆中同时被激活提供了机会,因而也给他们的合成提供了机会。”[4]如因式分解,学生容易理解什么是因式分解,但遇到具体问题时却不知怎样分解。要会因式分解,就要模仿一些含有一定技能的例题,进行适量的训练,在头脑中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要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否则,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去。探究中所需要的这些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来自于教学效率较高的接受学习。[5]

数学知识除了具有程序性外,还具有对象性或者概念性。亦即,数学知识既可表现为一系列的算法、步骤,又可表现为对象、结构,表现为“有联系的知识网络”[6]。如此,一方面要通过适当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算法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把该知识置于知识的网络之中,建立该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建立对该知识的理解。比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公式解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按照把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判断=b2-4ac的大小、带入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求解这样一个程序去练习,通过练习形成一定的技能。但是,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本质上是按照方程的同解原理,按照“化归”的思想,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进行的,因而要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法与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同解原理、配方法之间的联系。为此,学生首先可以自主探究、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相应的训练,把探究与训练结合起来。

二数学学习方式的有效选择

p.欧内斯特(p.ernest)曾说,数学教学的问题“并不在于教学的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而在于数学是什么。……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便解决不了关于教学上的争议”[7]。可以说,数学知识的特征影响着学习的特征,影响并决定着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选择:知识特征不同,学习方式各异。

l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接受学习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结晶,但是,这些知识超出了学生目前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言,这些知识也是不可证明的,不便探究,或者可探究的成分较少,需要先接受下来,再慢慢理解,理解也只能达到一个相对的水平。数学中还有一些程序性的知识,也要先接受下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学到手。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数学知识的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接受学习的大量存在。在这个阶段,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不能解释目前的困惑,所需的知识又尚未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只能把有关的知识先接受下来,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新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学习在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数学不是玩儿出来的。“我们并非按照学生喜欢的标准来选择题材。真正的教师会使计算变得有趣。我们不会用糖来宠坏自己的孩子,对吗?当然,我也并非主张味道愈是不好的食物就愈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我只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8]

于这些知识,虽然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来掌握,但由于我国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变式教学,设置适当的铺垫等,因而建立了“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之间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9]。正因如此,这种接受学习大部分都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然而,如果教学策略不当,也容易导致机械的接受学习,这是应当避免的

2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数学角度来说,只有经过证明的结论才是可以接受的,经过证明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应该针对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然而,上述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不宜探究,即便是适于探究的知识,由于时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或是教学进度的需要,也没有必要都进行探究。如果所有事都从头做的话,那么别的什么也干不成。当我们提倡探究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探究学习的局限性。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4

关键词:语文阅读;探究目标;四大特征;探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80-01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带领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是这一学习方式的根本特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真正体现。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探究式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实际拟定可行性探究目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要通过实施探究性学习来完成这一任务,达到综合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素质与能力的目的,就必须根据探究主体(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能力实际,针对探究对象与材料的特点,拟定明确、具体、关联、层递的系列可行性探究目标,并把这些目标课始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检查自我知识储备,产生探究动机,闪烁探究火花,自觉、主动进入探究预备状态,为课堂探究学习奠基、蓄势、驱动。教学中,教师再针对设计的教学目标,拟出系列达标问题,并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的阅读、理解、讨论、概括、提炼、表达等探究性学习行为,逐个解决达标问题,逐步实现达成目标。如教学古诗《观沧海》时,我就在简介诗的写作背景,要求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探究目标:1、找出诗人“观”到的大海景象的诗句。2、找出并理解诗人由大海景象联想开去的诗句,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分析“观”字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4、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围绕这些目标,我设置了如下达标问题:1、作者曹操观沧海,“观”到的景象有哪些?2、作者曹操“观”到的景象都是实景吗?3、作者“观”到的景象有何特征?4、作者借这些景象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情怀?在这些目标和问题的指引下,我要求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朗读,推敲诗句,互相讨论,师生互动,通过探究较好有序地实现该诗文理解赏析的目标任务。

其次,在探究的全过程中着力凸显探究性学习的四大特征:实践性、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更应重力突出这些特征,才能让学生产生探究动机和热情。在探究中,热烈讨论,解决问题,逐渐达成设计的教学目标,学好语文,锻炼增长语文才干。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探究性学习凸显“实践性”,就是要让学生主体的探究行为在对阅读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要让学生主体成为语文阅读课堂学习全过程的主角,即是让学生在遇到课堂中能动地自觉地探究问题目标,教师只能充当配角,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带路人和“伙伴”。“问题性”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主体在语文阅读课堂探究活动中,以语文问题为纽带,实现问题的衔接过渡和目标的达成转换,即以语文问题为中心,探究解决系列问题,有序地实现单一目标向终极目标的递进,最终实现总体目标任务的完成。例如,教学古文《岳阳楼记》,我就设置写景和议论两部分的探究目标:对比分析“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古仁人之心”、作者宽广的胸襟。后用“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哪些、“古仁人之心”是什么、作者的心情和“迁客骚人”是否相同这些问题,让学生分别探究解答,衔接目标,达成任务。“过程性”特征,就是要让学生的探究行为在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一以贯之,高潮不断,保持问题探究的连续性和目标的整体性。“开放性”特征是指探究活动的空间、形式、问题的结果多种多样,只要科学合理,不求唯一。语文阅读课中有很多探究性问题,其答案有待学生开放讨论,如教学《孔乙己》,对末尾“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中“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一问,我就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时代背景,广泛深入讨论,对合情合理的回答均予以肯定。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凸显探究性学习四大基本特征,体现了学生主体自我、自主、能动、合作学习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达成语文目标,整合语文素质的有效性,是初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中得以科学贯彻实施的根本指针所在。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迁移延伸以巩固课堂探究成果。

任何一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就是学生主体能动探究,解决语文问题,实现语文目标,提高语文能力的语文课。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取得的各类探究成果,必须设法保存、巩固、迁移、延伸。教师要精心设计巩固学生探究成果的策略方案,把学生探究中积累的语文知识,形成的语文能力,通过各种延伸性学习活动,如布置学生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等形式,加以拓展和深化,并认真收集、分析、研究学生巩固探究性成果的各类信息,为以后探究学好语文提供必要预备资料。以教学古诗《春夜喜雨》为例,在组织和指引学生对律诗的艺术理解基础上,我进一步带领学生理解写景的语言艺术,诗歌优美意境,诗人杜甫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感情。达成这些目标后,我就设置检验学生“积累、感悟、潜、润、细”等词语表达效果的迁移能力题:1、朱自清在《春》中描绘春雨情景的语句是“,,”;与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用“砸”“扫”“倒”等词表现的夏雨情景不同;2、作者抓住春雨特点,塑造了丰富的诗中意向,请你体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意和生活哲理,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什么人、事和物等等。通过这些练习的设计,就可较好地巩固课堂探究所得,对拓宽学生语文思维,巩固语文课堂所得,迁移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信随着语文新课改工程的不断深入,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会越来越显示出科学、实用、高效的特性。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5

摘要:课的分类是多角度的,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特别引人注目。接受与探究式学习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依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将课分成三种类型。文章对三种课的含义、教与学主要特征、一般使用范围与教学基本过程及价值等作出探讨,旨为认识及科学合理地运用,为课程目标达成服务。

关键词: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育与健康课;分类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16

一、体育与健康课常见分类及价值

所谓课的分类,简而言之,就是按课的性质、特点来将其划分类别。

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的常见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按“教学内容的特性”将课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此种分类,体现了课程教学不仅要以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还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识,否则就有失偏颇,也会造成系统残缺;按“教学内容的项目类型”将课分为篮球课、体操课等。此种分类,能使课时教学内容的类别一目了然;按“课的作用”将课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此种分类,能够清晰地知晓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性,充分体现了一类课型的独特作用及其在一体化中的需要等。

从上来看,课的分类是多角度的,其在课程与教学中的意义、价值也有别。在课程改革后,尤其是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应进一步加强对课分类的研究。

二、依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分类

在本次(即第八次)课程改革前,我国中小学生在课中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特征是明显的,而且这样的状况延续了若干年,最终造成了所培养的人才存在一定缺失如能力低下等。在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时,我国课程教学中仍过分强调接受式学习显然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更不符合现代人才观培养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由过去近乎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科学、合理地发展,其中探究式学习倍受广大师生关注。

所谓探究式学习,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学的结果不是直接先“定论”的形式来呈现,而是通过一步一步探索研究的方式来发现或获取。它是人类了解未知、解决问题、不断创新以取得重大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也是最能体现优秀学习品质与能力的方式之一。

探究式学习不是现在才有的,己被人们认识了多年。过去在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未得以重视,这是当时的不足。

探究与接受式学习是对立的,也是矛盾统一的。依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可将体育与健康课分为三种类型即“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并重的课”、“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

三、课的含义、教与学主要特征、一般使用范围与教学基本过程及价值

(一)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

所谓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就是说课时教学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以“定论”形式来呈现的一种类型的课。

对于此类实践课,此时课中的“教”主要体现为:“示范、讲解、组织指导学生练习、纠正错误(或展示与评价)及组织学生再练习等”;与之相应的“学”则主要体现为:“观察示范、听讲解、按要求练习、接受纠错(或展示与评价)与再练习等”。对于此类理论课,此时课中的“教”主要体现为:“讲解及设问、提问、讨论、小结等”;与之相应的“学”则主要体现为:“听讲解及答问、讨论、回顾等”。

一般地,基本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等概念类教学内容采用这样的课进行教学,如“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等。

对于此类实践课,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教师示范(如单手肩上投篮)、讲解学生练习(分解或完整等练习依情况而定;有的教学内容还含保护与帮助)正误动作对比(或展示与评价)再练习等”。在本次课程未改革前,当时因大多教学内容都是概念性的,所以教学也就大多为此类课。对于此类理论课,此时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教师设问与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或学生回顾与小结等”。

此类课的价值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基本技术技能和基础理论,但一课程如果绝大多数是此类课,长期以往,学生的能力发展尤其是探究、创新能力等必会受影响。

(二)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并重的课

所谓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并重的课,就是说课时教学内容的教学以“定论”与“非定论”形式来呈现的一类课。

对于此类实践课,此时的“教”在课中不仅体现出了“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的“教”的特征,还应体现出“设问、观察、引导、组织展示与讨论、小结等”的特征;与之相应的“学”在课中既要体现出“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的“学”的特征,还要体现出“探索、讨论、练习、展示研究成果、评价等”的特征。对于此类理论课,此时的“教”在课中不仅应体现出“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的“教”的特征,还应体现出“提出问题、组织引导讨论、小结等”的特征;与之相应的“学”则在课中既要体现出“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的“学”的特征,还要体现出“探索、讨论、评价等”的特征。在课中学生所获得的“结论”明显地呈两种学习方式状态。

一般地,基本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等概念类教学及其运用等采用这样的课进行教学,如“健美操:脚步基本动作及组合创编”;“体能:概念及良好体能的意义”等。

对于此类实践课,此时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教师示范(如健美操:脚步基本动作)、讲解学生练习(分解或完整等练习依情况而定;有的教学内容还含保护与帮助)正误动作对比(或展示与评价)再练习教师设问(如健美操脚步基本动作如何组合成套呢?)学生讨论探究练习展示探究结果与解释(或说明)评价再练习等”。在本次课程未改革前,这样的课也是有的,但非常少。以上这一教学过程是学生先采用接受式学习后再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有可能是在接受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情形下一环套一环中交替进行,但课时教学内容的学习总体特征为接受式与探究式并重。对于此类理论课,此时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如什么叫体能)教师提问(如良好体能的意义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可能还存在教师的引导)学生发言与补充教师补充与小结等”。

此类课的价值,是学生在获取一定基本技术技能和基础理论之上注重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完整性与拓展性。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两者兼顾、学生认知能力经验不足等,往往会导致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不够全面与不深入。

(三)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

所谓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就是说课时教学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探索研究获取与发现“结论”或创新的一类课。

对于此类实践课,此时的“教”主要体现为“设问、观察、引导、组织展示与讨论、评价、补充、小结等”的特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学”则主要体现为“探索、讨论、练习、展示成果、评价、小结等”的特征。对于此类理论课,此时的“教”主要体现为“提出问题、引导组织讨论、得出结果、评价、补充、小结等”的特征;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学”则主要体现为“探索、讨论、发言、评价、小结等”的特征。

一般地,基本技术技能、基础理论等教学内容综合或组合运用的教学采用这样的课来进行,如“足球:二打一战术”;“重大体育赛事的评论”等。

对于此类实践课,此时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练习教师观察与引导学生展示探究结果评价与补充、小结再练习等”。本次课程改革后,此类课己较常见。对于此类理论课,此时教学的基本过程一般是这样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言评价补充、小结等”。

此类课的价值,使学生的能力等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方式要全面性的思想,但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技术技能和理论的时间却明显增加。

四、两类课之间的关系

本次课程未改革前,因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属性、过度追求知识的量等,造成“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课”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本次课程改革后,特别是课程改革初期,不少人又对“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课”产生了过度崇拜。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各有优缺点,过度走向一极都会带来问题或麻烦。从接受与探究式学习来讲,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属性等科学、合理地采用课型,积极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而不是将一类课的缺点无限放大并将之棒杀,或将一类课的优点无限放大并将之视为唯一。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这三种类型的课无论在何水平段都是存在的,即各具价值且统于一体之中。知其优缺点,客观对待。只有树立这样的思想,课程教学才有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五、结束语

依接受与探究式学习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分类,能清晰地看出学生在课中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提高对这两种以及多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关系认识;对课型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使课的分类认识得到了一定发展;便于在课程教学中,促进广大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课,有效甚至高效地践行课,为顺利、圆满地达成课程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吴永军著.新课程学习方式[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6

《探索5和2的倍数的特征》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陈继东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然后通过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总结等各种教与学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和理解5和2的倍数特征。学生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课件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自主发现规律的过程,还能与师生交流和分享探索成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和2的倍数规律的基本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是一堂体现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典型课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全面解析教材和分析学习者特征,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思考“教什么”,还要思考“如何教”。跨越式数学教学强调课堂的高效。教师要敢于为“高效课堂”进行创新试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的新颖性和灵活性是本节课的第一大亮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是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却是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下学期的教材拿到上学期来上,这是很大胆的尝试,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从本节课的效果上看,陈老师的这种大胆尝试是成功的。这得益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非常到位。第二,教师对学习者特征分析很准确,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使用的技能,对于上机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乐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具体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教材原定教授知识点的顺序(先教授2的倍数的特征再教授5的特征)来进行教学。而是在教授知识点的顺序上做了先后调整。这是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难易程度来做的调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组织教学内容也遵循了知识先易后难的学习规律。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探究情境贯穿整个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信息技术媒体的介入,使得数学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新颖。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矛盾”,让这种“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两方面的信息传递,在教法上要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以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意志、不断增强的学习自信心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不仅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其今后人生。因此,富有趣味性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应贯穿于常态课堂教学中,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素材相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爱学习,爱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置身于网络课件营造的探究性学习情境中,亲自经历数学课堂中猜想假设、操作探索、验证结论、归纳总结等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使得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善用“探究型”网络资源,课堂上实现“做”数学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7

课程改革是时展的方向,新课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构筑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改革实质在于创新教育教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开展探究式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物理课程中应加入物理“探究活动”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亲近生活、亲近社会的时空。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大致有以下几个教学特征:

1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特征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为良好的契机,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学习压力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将铅笔笔尖和笔尾分别顶在自己的拇指和中指指尖保持静止,问:铅笔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吗?平衡。两手的感觉有何不同?为何两指的感觉不同呢?学到大气压强时,用一空玻璃杯,上面盖住纸片后倒过来,看到纸片落了下来,再将玻璃杯盛满水后,用同样的纸片盖住,然后倒过来,问:玻璃杯里有水,且重力比刚才大多了,为何纸片和水都又不往下掉呢?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学生必然会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明白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道理。故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2加强思维开放和能力培养的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3课堂教学发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4课堂教学中渗透物理方法的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8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学习;基本特征;基本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用教材,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呢?下面是我对探究式学习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探究式学习体现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考性为前提,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问题性.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而非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的结论.即使是一个不太确定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来加深理解.因此,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二是生活性.探究式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学生的学习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知识.

三是参与性.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最主要的特征.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一是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培养知识迁移类推能力.二是在教学中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三是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提倡多样性算法,渗透优化思想.四是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亲身体验探究过程

一是质疑问难,激活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情境插图、语言提示、说明和拓展性问题,这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材料,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独立探究,讨论交流.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因此要强化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学中要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探究,去发现,重新创造有关的知识.独立探究后再讨论交流,说出各自的心得或疑惑,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双向、多向交流,产生效应,共同进步.

三是实践应用,注重评价.探究式学习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把数学的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身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既用眼看又用脑想,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要注重评价.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表现,重视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及科学协作的精神.不能以单纯的分数或单一的模式对待每一名学生.

3.遵循原则,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一定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会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因此,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一是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二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加强指导,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而指导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尤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常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分类、符号化、集合对应、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化归、等价变换、统计等思想,解题常用顺推、倒推、枚举、归纳、类比、试探变更问题、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等思考方法.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及时鼓励,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有趣乐学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万龙.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0(4).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9

【关键词】实体造型入门教学设计

pro/e软件课是机械类学生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材使用,适合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训。它有贴合专业的特色,对相关课程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帮助和提高作用。实体造型是pro/e软件课教学中的重要章节,是初学者学习pro/e软件的必经之路,比较难入门。在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一条经验,不但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还能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pro/e软件课实体造型的教学作一探讨。

一、教材分析

零件模块分为实体、复合、钣金件、主体、线束五个子模块,常用的就是实体和钣金件两个模块。对于初学者而言,实体造型是pro/e软件课的重点与难点,下面针对这一子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实体:实体零件是众多的几何特征组合而成,几何特征包括:实体特征、曲面特征、曲线特征及基准特征等。详见如下表:

特征特征类型基本特征

实体特征基础实体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混合/高级

放置实体特征圆孔/倒圆角/拔模/管道/壳/倒角/筋

曲面特征基本曲面特征拉伸/旋转/扫描/混合/高级

操作曲面特征合并/面组

基准特征基准点/基准轴/基准曲线/基准面/坐标系

高级特征又分为:螺旋扫描、扫描混合、可变截面扫描。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三维建模的预备知识;

(2)熟练掌握草绘操作;

(3)熟练掌握基本实体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拉伸/旋转/扫描/混合及高级实体特征创建一般零件。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基础实体特征的应用

教学难点:高级实体特征的应用

3.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二、分析学生的特点,要求其掌握基本概念

pro/e实体造型是在二年级开设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理论与技能。但是,农村中职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尤其是对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在专业知识的入门上,不能按普高生的教学速度进行。pro/e软件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教师在讲授实体特征的概念时,不能照本宣科,一笔带过,尤其是高级特征概念。必须把概念的讲解融合在实体造型创建的过程中,这样才能具体形象的向学生阐述实体特征的概念,变抽象为具体。学生通过练习简单零件的创建,加深对实体特征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为今后复杂造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石。

三、强调二维草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掌握其作图技巧

二维草绘是pro/e最基本的独立功能模块。所有的二维图形都是由点、直线、矩形、弧、圆等基本图元构成的。每个实体模型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特征累计而成的,而在创建特征之前,往往都需要先建立二维截面图。所以,草绘是特征创建的基础,草绘贯穿于实体建模的整个过程,通常是实体造型的第一步。如果草图绘制不完整,就无法生成实体,所以学会使用基本图元的绘制命令是首要之务。在讲授实体造型之前,教师必须通过至少两周的时间对二维草绘进行精讲,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熟练的运用基本图元进行作图,掌握二维作图技巧,活灵活用,为实体造型的学习埋下伏笔。

四、突破传统教学瓶颈,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加粉笔,模式单一,实体造型的教学仅借助“黑板+粉笔”,学生会感到抽象,难以消化和理解。由于缺乏演示工具,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想象力感到茫然。

pro/e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人均一台电脑。笔者根据多年的软件课教学经验,总结了突破传统教学瓶颈,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供大家商榷。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相互讨论,为新知识做铺垫。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pro/e软件课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通过向学生播放视频,详细地展示实体造型的操作步骤,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并挑起好奇心。而且,通过视频教学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相互讨论、交流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精心设计,诱发探究

pro/e实体造型以案例教学为主,那么教师在案例上应该精心选择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例如台灯、幸运星、电话筒、鼠标盖等。而且教师在演示绘制零件的操作过程中分析它的结构特点,巧设问题,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例如,直齿圆柱齿轮,它的轮齿是利用拉伸命令创建的。如果要创建斜齿圆柱齿轮,它的轮齿是否也能运用拉伸命令创建?若不能,是否混合、扫描等命令可行;CaD的偏移命令是针对二维图而言的,运用灵活。那么pro/e的二维草绘环境是否也有偏移命令呢?答案是否定的。pro/e的偏移(偏距)命令只存在零件模块环境下,而且只能对曲面进行偏移,实体不能运用偏移命令。教师只有通过巧妙的设置问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问题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问题的设计,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更能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扩展多变,激发探究

零件是由一个个基本特征累计而成的。是否一个零件只有一种创建方法呢?不是的,pro/e提供了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多种建模方式。例如创建一个圆柱孔,方法一:可以通过绘制两个同心圆,运用拉伸命令生成:方法二:运用混合命令生成一个圆柱,然后利用拉伸除料的方法创建孔特征;方法三:运用扫描命令生成一个圆柱,然后利用拉伸除料的方法创建孔特征。若发现圆柱孔的尺寸或形状不对,是否要彻底删除,重新创建呢?不是的,可以对模型树中指定的二维草图进行编辑定义,修改二维草图的参数便可。

通过灵活多变的习题,学生既能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学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兴趣。发散思维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建立不同知识点间的桥梁。不但能促成知识的迁移,又能有效的发散学生思维空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多方位发展。

(四)动手实践、主动探究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创新学习,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pro/e实体造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掌握作图技巧与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尽全力的为学生创造学练结合的机会。按分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讲授、演示操作同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直观的获得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并结合课本、视频亲自动手实践。学习中若出现瓶颈,通过认真反复的观看视频,找出自己的操作步骤与视频有何差异,主动探究;可以与同学相互探讨、交流,合作学习;可以向巡视的教师请教。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进度,并对理解、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分层次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现个性化教学。同时,尽量培养多个“小助手”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变空间想象力为现实实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就感,促使他们愿意去主动探究。

五、教学效果

pro/e实体造型的教学宜精讲多练,通过教师的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在观看――讨论――分析――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实体造型的创建流程及各种命令的作图技巧。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实践教学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通过教师巧设问题,相互探讨、交流,参与课堂互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实践操作完成课堂任务,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师生、生生在交往互动中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享受学习pro/e实体造型的乐趣。由于机械零件缤纷多样,创建方法复杂多变,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达到真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探究误区

一、关于探究的几个重要概念

1、探究的含义:中文“探究”一词源于英文inquiry,其本意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在这里可以看出,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相似之处,但学生的探究学习绝不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有时也被人们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因此“问题”往往被视为探究式学习的核心。

2、探究的特征(要素):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0年组织编写出版了一本专著,对科学探究式教与学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比较有说服力的阐述,其中,将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⑵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⑶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⑷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⑸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我们通常把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归为探究的七大要素,原因就在于此。

二、课堂教学应该走出探究的三个误区

1、不要将探究理想化。如果理想化地理解探究,很可能会认为只有包含上述全部五个基本特征、且每一类学生的活动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才能称得上是探究学习。导致有些老师在组织物理教学的时候,总是试图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

2、不要将探究形式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现象都可称之为形式化的探究:⑴教师热衷于分组实验,言必称探究,不管有没有必要,可行不可行,或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堂上,有的老师化了很大的精力组织学生分组探究重力的方向,而重力的方向每一个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都早已烂熟于心,这无疑会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要想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也会大打折扣,还会因无谓地浪费时间,而导致后面的知识来不及学习。

尽管我们不怀疑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因授课时间、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即对于一些特定的学生来说,一些内容的学习,用分组探究的方式,不仅效率太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直接学或者由教师“扶”着探究习好。分组探究只能适时、适量地运用,完全没有必要每课分组探究,处处分组探究。再者,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它强调的是探究的要素,更不等于学生的分组实验。

总之,探究应该用在最适合探究的地方,也就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切不可流于形式。那么,这个“最有价值的地方”存在何处?在《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教师读本》当中就明确提出:“它存在与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科学之处,存在于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于学生对课堂内发生某一事件产生疑惑或露出兴奋的表情时等等。这些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价值的地方。”

⑵教师以问代讲,一问到底。虽然课堂教学从来都离不开问题,新课程也特别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但关键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大量问题要么思维含量极其低下,学生能脱口而出,要么空洞无边,让学生不知朝哪个方向思考,一脸茫然。显然,这样低劣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与探究“精神”背道而驰,这样的问题问得越多,只能使学生在课堂探究的歧途上越走越远。前面也提到,“问题”往往被视作是探究学习的核心,所以好的问题,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的关键,根据同行和专家们的研究,好的问题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要有启发性,通过层层递进关系的体提问,启发学生一步一步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②要有针对性,一方面,应针对重点,别引导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周旋;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的难度和梯度,尽量接近学生的“思维区”,即“跳一跳,够的着”的问题,否则,过难、过易的问题,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欲望。③开放求异性,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等达到“殊途归一”的效果。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设置诸如“还有其他方法?”“如果不…结果又将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3、不要将探究“神”化。这里所说的把探究“神”化,指的是有些老师把探究的地位看得过高,认为学习物理就是学习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万能和“至高无上”的“神”,有了探究就有了一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

其实,任何探究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在一定的概念原理指导下,观察现象,形成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使科学理论(探究结果)在探究中步步逼近真理。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力的图示都不会画,怎么能够去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学生连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哪些特征都不知道,又怎么去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呢?在物理学习中,每一次的探究结果往往都是下一次探究的基础,环环相扣,逐渐形成学生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策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