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变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0:01

经营管理变革篇1

伴随着世界经济、网络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网络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改变着人们生活节奏、工作方式。在一系列的生活工作变化之下,人们的营销环境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变化。所以企业应当对营销管理予以变革,使之符合营销环境,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开展网络化、市场化、有效化的营销活动,以便推动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营销管理如何变革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网络经济时代;营销管理;变革

网络经济是指以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网络化是现代化高科技信息技术发展所推动的。在网络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发展日益快速的情况下,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工作方式。在此种情况下,企业营销管理方面应当积极地进行营销管理变革,开展网络化、市场化的营销管理,使之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能够更好地规划、监管市场营销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营销管理的深刻变革

(一)营销对象变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市场细化。而在逐渐细化的市场环境中,传统营销因为没有对营销群体进行细分,其所开展的营销活动自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随着网络经济逐渐占据市场,人们纷纷在网络上进行消费,针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营销服务。由此看来,营销对象发生了变革,从具有某一特征的用户群转变为单个的消费者。

(二)营销基础变革

以往所开展的市场营销活动遵循“4p营销”,即从卖方角度出发,提出影响买方消费的四个营销因素,以便卖方可以科学、合理地规划营销活动,更好地进行产品销售。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推进,网络上的经营活动,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与感受。基于此,在促进营销交易上必然要以“4C营销”为营销基础。也就是考虑买方的消费需求,提出4C策略,将顾客整合到营销之中,如此可以更好地进行营销活动[1]。

(三)营销方式变革

网络经济时代下,营销方式的变革是指传统的间接营销转变为现代的直复营销。众所周知,传统的营销活动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要经过多个中间商传递之后才能面向市场,势必将产品价格提高,影响市场营销效果。但网络经济下所开展营销活动不同,是企业在网络环境中直接与消费者沟通,顾客通过对产品的了解,直接下订单付款,企业直接为顾客邮递产品。这使得营销方式发生了转变。

(四)营销组织变革

以往所进行的营销活动,均是由企业组织营销团队,在某个场地或一些店面展开营销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到营销组织。但网络经济下所开展的营销活动则是通过网络渠道展开的,人们能够在网站上、app上、网页上观看到营销活动,如若想具体了解营销活动内容,可以和专门的平台或渠道与客服人员进行沟通。但顾客却不能与营销组织直接接触。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下实体营销组织转变为虚拟营销组织。

二、网络经济时代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经济时代下,网络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支柱。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准确把握网络经济进行营销活动,可以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当然,网络经济下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网络经济中来进行经营活动,所以企业还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经济时代对企业营销市场及其要素的影响

传统营销活动的展开,买卖双方所进行的交易活动是在约定俗成的地点所进行的,双方正面接触、正面交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成产品交易。但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要想面向市场、面向顾客提供良好的营销活动,需要企业站在卖方和买方的角度时刻关注和了解市场动态,进而做出市场评估,以便合理规划营销活动。基于网络经济时代下营销市场的变化,可以确定企业需求是市场中的生产要素,也可以视为购买的生产要素[2]。

(二)网络经济使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产品及技术。相对来说,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方面具有优质条件和机遇。因为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技术发达,企业可以在产品生产和营销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营销活动。当然,企业也不得不面对很多挑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产品模仿。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竞争企业可以以惊人的速度进行产品仿制,并适当地降低产品价格,如此可以替代原企业产品,在线上和线下进行仿制产品营销,这自然会影响企业产品营销。所以,企业不得不面对“差异化”挑战。网络经济时代产品趋向高新化。网络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产品将趋于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必然会使大量劳动者失业。从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来看,目前我国还是劳动力密集型国家,通过利用大量劳动力进行原材料的粗加工,再出口。而科学技术将会侧重于人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如此使得原材料的应用减少,初级产品加工成本将降低,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自然也会降低,如此将会使我国失去劳动力成本优势。另外,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还是比较落后的,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这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3]。总体来说,网络经济时代下产品趋于高新化,会对企业乃至于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

三、网络经济时代的营销发展趋势分析

(一)体验营销

体验式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其以消费者的个人价值为出发点,设定消费者理想生活模式下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服务,让消费者能够通过体验感受产品的功能、产品的作用等,进而进行产品购买。基于此,体验式的营销的特性:一是个性化,即在体验营销的过程中注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针对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差异,为消费者提供适合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二是连续性。基于消费者体验营销后对产品的满意度,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分析,优化产品,进而推出升级版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消费者青睐,如此可以使消费者进行连续性的消费,购买产品[4]。

(二)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中,首先要保证企业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绿色营销的实行。绿色营销,主要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社会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从当前资源利用情况及各个国家发展情况来看,绿色营销将成为未来全球发展的必要市场条件之一。当然,要想有效实施绿色营销,关键是协调好消费者、企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三者的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根据消费者需求,合理规划设计绿色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且不破坏、不影响生态环境。

四、网络经济时代下企业营销管理变革策略

(一)产品创新

无论多么花俏、多么有创意、多么新颖的市场营销,如果营销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那么一切都是徒劳。基于此,在变革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将目光放在产品上,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也就是考虑未来营销发展趋势,积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低能耗、高质量、零污染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研究与生产,以便更好地运用体验式营销或绿色营销[5]。

(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网络信息时代下产品更新换代较快。为了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企业应当注意与消费者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及相关信息、相关服务,以便企业能够实时了解消费者心声,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更好地服务广大消费者,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

网络经济时代下,随着营销管理的变革,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日益重要。为了使企业营销管理变革可以符合时代特点、贴近消费者、联系市场,应当注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即结合营销管理应用需要,搭建网络营销平台,利用平台收集信息,如消费者、市场、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从中提炼有价值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营销管理优化,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总体来说,在网络经济时代到来之际,营销环境的变化使得市场营销向体验式影响、绿色营销发展。基于此,为了使营销管理更好变革,在企业充分发挥作用,应当注意加强产品创新、顾客的忠诚度的提高、网络平台优势的运用等,提高营销管理利用率,促进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下更好发展。

作者:张文博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党婧.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与发展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33(03):28,30.

[2]夏慧辉.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变革[J].经贸实践,2015,(13):37-38.

[3]吴怀涛.浅析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变革[J].改革与开放,2010(24):119-119.

经营管理变革篇2

尽管这次被冠以“足球革命”的波澜称不上壮阔,但却折射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些问题就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缩影。从法律角度看,足球界长期难以解决的比赛腐败、裁判“黑哨”等徇私枉“章”问题与社会其他方面存在的腐败现象、司法体系信任危机实乃同出一辙。不过本文主要就这次风波所引发的部分俱乐部与中国足协在深化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所涉法律问题上的歧见展开分析,以社会法暨经济法的理论和制度为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提供基本理念和具体法律工具的支持。

在现代资本力量无孔不入的大背景下,体育早已开始产业化、社会化了。在以经济为精神特质的20世纪,资本侵入了所有领域-慈善领域和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20世纪晚期第三域非营利组织勃兴:一方面,大批自主的私人组织,不再热衷于为其股东或经理孜孜逐利,而是致力于国家正式机制以外的公共目标,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继续分化(二者的区分不在于是否从事经营,而在于是否以向投资人分配经营利润为其设立宗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二者的融合,人们已经很难区分它们的界限(因为非营利性组织也利用营利性组织的运作方式从事经营,营利性组织也被提出了负有社会责任)。因此,如果欧洲某一国家的足球协会既具有管理职能又从事足球产业的经营并不会让人吃惊。2004年发生的中超风波是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以及政府组织之间在中超联赛自治方面的竞争与合作问题在中国难得一遇的典型、鲜活且集中的表现。这里面涉及到第三域的非营利组织-中国足协、球迷协会,又涉及到私域的营利性组织-俱乐部及其投资人、赞助商、电视转播商,还涉及到公域的公权力组织-国家体育总局。中超俱乐部投资人挑战中国足协,向其提出分享和行使中超联赛的财产权、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的要求,并以罢赛、延迟今年剩余比赛为武器。俱乐部及其投资人通过召开“投资人联席会议”并以各种名义充分表达了资本的逐利和话语权诉求。中国足协通过召开中国足协执委会坚决维护其对联赛的管理权和财产权。尽管冲突双方声称的目标是一致的-解决足球联赛中的种种问题,搞好中国足球,但是它们的具体看法却并不一致。社会自治两个重要领域-营利的私域与非营利的第三域-中的组织的分化与融合,以及它们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分化与融合,在中国足球领域表现极为突出,而且该风波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典型的社会自治领域的竞争与合作问题。这种法人团体要求自治的变革最终会促进社会立法和经济立法,并促进相应司法能力的提高。

社会法暨经济法是传统的公法和私法不能妥善解决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多元、多层次利益交叉融合和矛盾冲突而出现的新兴法律部门,它以具体领域的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基准,协调“社会权力”之间和“社会权力”与公权力、具体领域的公众之间的冲突。但是,社会法暨经济法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还是个不为人所熟知、所充分理解的新生事物。社会法暨经济法的发挥作用既取决于公权力的自我限制和革新,也取决于自治组织的力量,没有均衡的力量匹配很难让法制变革发生,即使通过移植或者根据理性至上的精英意识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也很难让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004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风波为社会法暨经济法学的研究提供了典型的素材,也是以社会法暨经济法理论来武装参与变革的各种力量并促进变革和平、有序实现的良机。

部级的足球联赛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典型的社会生活的自治领域,在当代中国它还需要逐渐从政府的主导和支配中解脱出来从而演化为另外一种更具有时代适应性的面目-在公权力的支持下,实现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这场风波就是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变革中必然发生的要求重新界定各方权益集中而激烈的表现。可喜的是,尽管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件,但冲突双方都拿出了法律武器。在和平条件下,利益直接表现为法律上的权利,因此双方争议的焦点也集中在法律问题上。

一、中超联赛的财产权利问题

变革首先遇到的就是联赛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因为与美国、欧洲等国联赛的产权运作尤其是启动机制完全不同,中国足球联赛的产权人并非是徐明等俱乐部的“投资人”,也不是中国足协这一半官方半民间的非营利法人社团(它只是联赛产权所有者代表的委托人),其产权人是“全民”,即联赛财产是国有资产。从1992年启动中国足球改革并在1994年将专业化足球改革为职业化足球之后,中国足球的部级联赛开始了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但是,除了俱乐部自己对球队的投入之外,整个联赛的组织工作(中国足协及其地方协会来承担的)和初始投资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鉴于全民财产无法由全民直接行使所有权,所以联赛产权的直接代表是国务院下属的国家体育总局。俱乐部的会费、赞助商之赞助都是联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对价。故而徐明等所代表的俱乐部投资人对联赛财产权提出所有权的要求是难以成立的,而中国足协执委会在2004年10月26日会议中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足协是竞赛所产生的所有权的最初拥有者”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只是所有者(全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的委托人,而非产权人,甚至产权代表也不是。因此,在2004年中超风波中提出财产权要求的双方都缺乏法律依据。联赛的所有权人(全民)如果决定将其民营化则需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下进行决策并合理估价,在有关法人团体支付了合理对价后取得该项财产权。联赛所有权人如果决定继续维持国有公营的现状,则可以继续由所有权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委托中国足协这一非营利法人团体经营联赛。但是,按照20世纪末期开始的第三域团体革命和重塑政府运动所代表的潮流和趋势来看,中超联赛需要逐渐从全民所有通过公正程序变成第三域的团体(中国足协)所有或者私域的团体(中超联盟公司)所有。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俱乐部和中国足协提出所有权要求都代表了时代的要求,但是它们都需要支付合理对价并承担社会责任-譬如从联赛收入中抽取一定费用设立基金,以支付各级国家队的训练、比赛费用和用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国有公营还是部分或者完全的民营化都需要严格界定产权,以产权为该联赛运作的基础。须注意的是,联赛的财产权与俱乐部的财产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以混淆。“俱乐部的投资人”是不能通过偷换概念而变成联赛的投资人,更不能据此占有国家财产,否则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003年版的《国际足联章程》第71条第1款规定,“国际足联、其会员协会以及各洲际足联为由其管辖的各项赛事和竞赛所产生的所有权利的最初所有者,且不受任何内容,时间,地点和法律的限制。这些权利包括各种财务权利,视听和广播录制,复制和播放版权,多媒体版权,市场开发和推广权利以及无形资产权如徽章和版权。”中超联赛作为中国足协管辖的赛事,其各种财务权利、视听和广播录制、复制和播放版权、多媒体版权、市场开发和推广权利以及无形资产权如徽章和版权都应当在名义上由中国足协最初拥有。这与体育总局授权中国足协行使联赛的财产权利是相一致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超联赛的财产权在没有民营化之前仍然属于国有资产。

变革中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自治的有效性问题。中国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是适应世界潮流和中国体制转型的需要而逐步展开的。1994年创立职业联赛就是逐渐使原先的专业队由依附政府转为市场主体,足球事业的投入也由国家承担转为依靠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增加投入。另外,职业联赛也逐步将赛区的管理、组织工作由政府牵头的赛区委员会承担转为由实体化的各地方协会承担。2004年成立中超联赛的初衷也在于进一步通过改变联赛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按照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的话讲,中超联赛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制-在中国足协的领导下,以中超委员会为主导,以中超俱乐部为主要成员,以中超的章程为基本依据,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管理体制。这些年的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其实就是逐渐将官办的足球事业社会化、市场化,促进足球领域的社会自治。但是,自治的有效性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自治的有效性依赖于法人团体间协调机制的灵活高效,而现行的自治机制中缺少俱乐部对中国足协制约和监督的法律渠道,俱乐部的意见很难影响足协的决策。成立中超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制定《中超联赛章程》和成立中超委员会,在足协和俱乐部之间建立对话的平台和制约的机制,但是实践证明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固然与足协专制的官僚作风有关,也与俱乐部和足协在中超联赛中的财产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划分不清楚有关。在现行体制下,中国足协作为联赛财产权所有者代表的委托人是经营联赛的主导者,但是俱乐部作为联赛的生产者之一应当分得相应的利益,这种利益的基本部分甚至应当是固定的,经营不善的风险应当由中国足协承担而不能由俱乐部承担。在民营化之后,经营风险应当由承接联赛财产权的组织(譬如徐明等提出的联盟公司)承担,中国足协则取得固定收入,并以此收入经营国家队和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由于中超的财产权和经营权不清楚,所以其自治机制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此,改革或者明确现有的产权以及明确相应的风险负担是中超自治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否则还将是一本糊涂账,无法调动自治团体中各方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联赛财产权和经营权的明确界定需要通过自治团体中的各方协商解决并需要取得体育总局的支持,这与《国际足联章程》第71条第2款的规定也是吻合的。该条款规定,协会执委会应决定如何使用这些权利以及权利的内容并就此制定特别的规程。执委会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独自使用此权利或同第三方合作或完全通过第三方来行使这些权利。因此,通过成立中超联盟公司的方式运作中超联赛并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障碍,但是它需要相应的协商机制和法律制度安排。

其次,自治的有效性依赖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联赛的监督制约。球迷协会、球员工会、裁判员团体以及赞助商都可以以某种方式向自治的足球法人团体(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联盟公司)施加压力,它们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表达呼声,也可以用脚投票-离开中超联赛。在这次风波中颇为遗憾的是中国球迷的表现相对消极。中国足球联赛的发展促成了众多足球球迷协会的成立,但是这些球迷协会在事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没有发出什么有力的声音。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难能可贵的亮点。中超常委会开会前北京球迷协会的球迷代表在会场外发放传单、接受采访。在他们分发的题为“尊重球迷权益、净化赛场环境”的宣传单中,提出“采取球迷听证制度、尊重球迷利益”的要求。其中还有一球迷执着地举着“要求旁听会议”牌子,并不时呼喊要求旁听会议的口号。另据报道,上海、青岛、武汉、南京、天津五地球迷俱乐部所组成的中国球迷联盟联合在新浪网向中国足协发出公开信,并针对中国足球的改革提出加大足球产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建立规范的联赛管理体制、让球迷参与关键决策、保护球迷权益、发展球迷团体、规范各俱乐部票务市场等六点意见。这是民间自治力量监督作用的发挥,但是相对庞大的球迷组织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自治力量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欲望还较为有限。尽管后来中国足协召开了球迷座谈会,尽管变革中冲突的双方都把球迷利益放在他们高举的大旗之上,但是球迷对变革的直接推动作用很小。既然不能对足球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发挥什么直接作用,那就干脆什么也不说,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再次,自治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媒体的监督。媒体公开透明的及时报道和有关转播权的谈判是有力的制约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治、自律机制的形成。在这次风波中需要赞扬的是媒体。中国大陆的足球新闻至少具备相对的“新闻自由”,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的人都不难从近期传媒的自由报道中得到整个事件的具体情况甚至细节,都不难从传统的大众传媒和新型的电子网络上得到各色人等对这次被冠以“足球革命”风波的种种评论。有人赞同并支持徐明等“革命者”的“革命行为”,认为他们的行为不仅是要推动中国足球管理体制迈向完全市场化,而且这种超越足球领域的“宪政中典型的公民不服从”的行为可能会促进中国民主的发展;有人反对并质疑徐明等“革命者”资格和动机;还有一些传媒和球迷虽然早就对中国足协的专制无能不满,但倾向于认为徐明等人的“大亨革命”不过是场分肥闹剧,或者说是打着“全面市场化”、“谁投资、谁收益、谁享有”旗号行侵吞人民资产之实的“掠夺阴谋”的适时实施。总之,媒体给予该事件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作了充分、自由的报道、评论,各种不同的声音都得到了充分表达,提供了中国公民社会自治机制形成所必需的机会和平台。

最后,自治的有效性还依赖于国家体育总局重新定位和审视自己的职能。在这次风波中,无论体育总局的领导是如何幕后指导足协工作的,但是它始终没有公开出面干预足协的自治,严格遵守了《体育法》第31条的规定-“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不过,中国足协的高层官员仍然由体育总局任命的做法充分说明了足协还是有强烈官方色彩的半官方组织。这也是自治机制难以有效实现的瓶颈,而这也是与《国际足联章程》的规定相悖的。该章程第17条第1款规定,“会员协会的机构只能通过本协会内的选举或任命产生。协会必须在各自的章程中规定选举的程序以保证选举和任命的完全独立性。”如果不按照上述程序产生会员协会机构,国际足联是不承认的,即使是过渡性质的也不允许。因此,进一步的改革可能还需要改革足协本身,改革体育总局和足协之间的关系,促进政事分开。这也是公权力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之间在当代分化融合的需要。

依法处理国家与法人团体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并有效保障法人团体的独立法律地位,是团体自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保障团体的民间自治性,国家侵入或者抑制团体太多,必将重现罗马帝国末期、中世纪末期、20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法人团体萎缩、作用减退以及社会失去活力的现象。只有在团体自治以及团体与公权力组织合理分工与分离的时期,才有团体的勃兴和社会生活充满活力的局面。因此,确定团体与国家有关机构-登记管理机关和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同法律地位和职能范围的立法非常重要。这种分离与分工在西方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中国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自治并非是摆脱管制,重塑政府运动中的管制革新潮流也并非是不要管制,而是自治与管制关系的重构。管制是为了进一步扩充自治,在这里,政府管制革新与竞争自治是“一币之两面”,它们并非是排斥关系,而是一种融合并相互扩张的关系。

在中超联赛中,公域、私域与第三域的界限是极端模糊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的协商、协调和合作,也需要充分的竞争制约机制,更需要法律来规范、保障。因此,在新世纪的自治浪潮中,社会学所谓的规范饥渴并未减少,反而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跨越公、私两域甚至第三域的社会法暨经济法的勃兴。社会法暨经济法秉持其社会本位思想,是协调社团自治和政府管制之间冲突的有力工具。

变革中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法人团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根据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现行社会团体的管理体制采取了两种限制竞争的措施:第一,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的,一般不许设立新的社会团体;第二,限制社会团体从事跨登记管理区域的活动,条例中社会团体名称的地域性要求、禁止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章程中须明确规定本社团的活动区域等规定都是其体现。虽然并非对所有的社会团体都需要上述地域单一性限制,但为了保障竞争的有序性,对某些团体进行上述法律限制是合理的。这在体育领域则最为典型。《体育法》第31条规定,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第40条规定,全国性的单项体育协会管理该项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工作,代表中国参加相应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就中国足球协会来说,根据2003年由会员大会通过并依法登记的《中国足球协会章程》第2条规定,中国足球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足球运动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唯一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中国足球协会是唯一代表中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国际足球联合会会员和亚洲足球联合会会员。类似中国足球协会的地域单一性要求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是大量存在的,这种团体的地域单一性不是通过竞争形成的,而是通过法律取得垄断地位的。如果中国足协经营管理不好,中国的俱乐部和球迷(消费者)也无从选择支持另外一个社会团体。在西方可以通过选举更换无能的管理层,但中国足协的管理层是通过非完全民主的方式产生的。因此,对此种通过法律授权而取得地域垄断性的社会团体虽然在其产生初期需要政府主管机关进行严格的监管,但是最终还是应当通过逐渐推进依法自治来解决问题。

联赛财产权通过合法程序转移到中国足协手中还是俱乐部成立的联盟公司手中,都无法排除中国足协的管理权。中国足协无论以现在的半官方身份,还是完全自治之后成为彻底的民间组织,都具有管理、监督联赛的职能。这就涉及到营利的俱乐部之间以及它们与非营利的足协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如何规范的问题。无论是采取中国足协以其拥有财产权、经营权、监管权从而主导各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协调的机制,还是采取俱乐部通过联盟公司取得财产权而主导参加联赛的各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协调的机制,合作协调的机制都是经营联赛所必需的,但是它们都不得违反反垄断法的要求,不得利用垄断地位或者优势地位掠夺联赛消费者-赞助商、媒体、球迷-的利益,也不得利用其拥有的“社会权力”压榨劳动者-球员和裁判员-的利益。2004年中国足球联赛风波中出现的罢赛行为,威胁无限期停赛行为以及操纵比赛结果和追打裁判的行为,实际上都是既不顾消费者利益也不顾劳动者利益的行为(虽然其中可能有“黑哨”问题所迫,对“黑哨”问题必须有一个为所有各方公认的符合足球比赛规则的解决方法)。在中超联赛中,每个俱乐部球队都是垄断集团的成员,它们之间的部分或者全部成员的任何形式的卡特尔协议行为或者协调一致行为或者滥用优势地位的行为或者相互持股、关联形成任何意义上的两个俱乐部的结合,都是违反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和精神的。在欧盟,足球协会和成员国的足球协会操纵比赛门票价格的行为是可能遭到竞争法执法部门的审查的,价格要由市场决定而非由一个垄断的同业公会决定。

因此,《国际足联章程》第18条第2款规定,“各会员协会应确保所属俱乐部就任何同会员资格有关的事务的决定权,不受外部机构响且不论其采取何种法人结构。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比赛的完整和竞争性受到威胁,会员协会都应确保任何自然人或法人(包括控股公司和子公司)不得同时控制一家以上的俱乐部。”该条款的宗旨在于保持联赛的竞争性,从而提出了联赛的反垄断要求。所以,反垄断是中国足协的一个重要职能。

实际上,《国际足联章程》第72条规定的“国际足联、其会员协会以及各洲际足联有权对其各自管辖范围内的足球比赛和赛事的图象、声音和其他数据传输方式的发行进行独家授权、且不受内容,时间,地点和技术和法律方面的限制”仅仅是说协会有对赛事转播进行独家授权的权利,这种独家授权本身不受法律限制,但是协会如果滥用其垄断地位或者优势地位损害下游企业(转播商)和消费者的利益还是要受反垄断法规制的。

法人团体之间提供社会服务的竞争和为提供服务而展开的吸取资金(政府提供的财政支持、社会捐助、适当付费所得等)的竞争是需要相应的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来保障的。因此,联赛的升降级是“为赢得更高一个层次的市场而竞争”的重要制度。所以,足协取消暂停2004年中超的升降级是暂时取消竞争,正当理由不足,只是一种无原则的妥协。而且这种妥协是在实际解除了盛传属于“革命者”领袖徐明的“实德系”的四川冠城降级之虞的情况下,这就更使人们难免产生中国足协无能和无原则的印象。

变革中遇到的第四个问题是司法的最终保障问题。联赛中的“”、“假球”、“黑哨”等违法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狠狠打击,不然其他问题都无法解决,这就需要司法的深度介入。而足球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所有权保障、社团之间协调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竞争与合作的规范等也需要司法的最终保障。司法为自治团体在内部与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争议解决提供了权威性的裁决机制,为各方依法依章维护自己的利益提供了一个公正的场所与程序保障。但中国目前现有的司法体制可能还难以对此提供完善的保障机制。所以,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提高是社会法暨经济法发挥其社会正义性的基础,因为复杂、模糊、高级的法律需要更高素质的法官和更高水平的司法体制。

私域法人团体所谓的私法自治行为是建立在当事人的利益和力量较量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础之上,所以民商法的司法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具有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的痕迹,无论是其意思表示行为本身还是向法院进行相应的说服工作,甚至最终的司法强制性。社会法暨经济法则建立在对法人团体自治规范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以遏制社会权力暨市场权力的“恶”,并促进弱者合作、争取发展机会为目标准则。在社会自治领域既分化又融合的情况下,司法审查已经不可能严格区分二者的行为差异,而是统一进行司法审查,但在具体事项上则运用不同的理念来适用法律。

经营管理变革篇3

1.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实行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因此,我国才具有一批与国际化大企业相抗衡的企业,所以,我国事业单位要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这样不仅从制度上保证我国事业单位能够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也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我国事业单位制度上的完善。现今,只有企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上的完善性和系统性,才能为我国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换代升级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2.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是我国事业单位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在思想上和理念上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及相关理论方面比较匮乏和缺失。因此,聘用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思想的高素质人才对我国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提供思想上和制度上的改造,不仅能够迅速改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行政事业性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局面,带动经营管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从根本上和思想上改变现有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3.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更加完善。现代企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是经过长期在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发展和变革形成的,因此,在我国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过程中运用现代企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及相关理论,不仅能够使我国事业单位从管理制度和理念上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也能从本质上改变我国事业单位目前这种管理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的状况,同时也使得我国事业单位能够完善其管理制度和流程,真正做到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我国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1.引进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帮助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我国事业单位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管理毫无章法、混乱无序、考核制度形同虚设的问题,就必须从外部引进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制度上、流程上和人员素质上全方位的改革,这样才能一方面确保我国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同时也能确保从根本上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的深入改革,将改革切实有效的进行到实处。

2.管理层要从思想上和理念上对我国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进行深化改革。我国事业单位目前这种行政事业性管理体制和流程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制度上和流程上的问题,则必须从领导者和管理层方面在思想上和理念上切实执行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确保我国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和流程能够真正运用到日常单位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这样才能将我国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改革贯彻到实处。

经营管理变革篇4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由于许多民营企业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在组织构成上往往存在着先天的缺陷,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组织变革再造就成为最迫切的需要。但是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并非一日之功,要真正达-{’Jdr基础、添后劲增实力的效果,就必须对组织再造的目的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变革面临的主要障碍,选取合理的变革途径,解决好一些关键性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由于许多民营企业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在组织构成上往往存在着先天的缺陷.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组织变革再造就成为最迫切的需要。但是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再造并非一日之功.必须对组织再造的目的有清晰的认识,扫除变革的主要障碍,选取合理的变革途径,解决好其中的关键性问题,才能在变革中浴火重生。

一、明确变革目的——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起点

1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完善运营机制、满足客户需要。市场是推动企业组织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只有适应市场化运营的组织结构才能满足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市场化运作模式要求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建立起员工能上能下、机动灵活的分工协作组织体系,并逐渐强化企业组织战略规划、生产运营监督和控制等功能。从我国大型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来看,很多企业已经采用了适应市场化的组织模式,如独立董事制的产生,战略委员会作用的不断加强,审计委员会或投资委员会的尽责机制等等,这些都推动了民营企业组织向市场化组织结构的转变。特别是我国一些跨国经营的民营上市公司其海外分子公司的组织结构更多的采用国际上比较规范的组织方式如建立事业部.强调投资项目前期组织的建立强调计划部门的设计等。

2.满足股权变动需要——调整股东权益分配。企业国有股权的退出推动了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日益增加的企业购并促进了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外资企业的大量引入也促进了部分民营企业股权多样化。股权的变动意味着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较大的股权变动也可能导致原有管理层的退出或调整。而客观上.为了体现新进股东的利益.组织结构的调整成为必然。比如国际资本进入民营企业.在组织变革上就可能提出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借鉴或采用一些国外企业的组织运作管理机制和方法。

3.规范分工协作——清晰界定权责、避免多头负责。很多民营企业家习惯于简化部门管理.只设计几个简单的市场需要的职能部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本简单的组织结构就造成企业家忙于处理事务性工作疲于奔命而忽略了对企业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定位.由于组织结构没有随经营规模与技术发展做相应的调整企业发展出现停滞不前。所以当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之后,如何进行科学的部门划分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增补或削减哪些部门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4提高运作效率——扁平化、授杈充分、减少独断专行。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随着民营企业集团化和国际化经营.要求组织更多地因事设岗,其人员素质和管理能力及工作效率均需要有大幅度的提升.为了达到效率和效益提高的目的.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在逐渐趋向于扁平化,通过充分授权.减少独断专行,增加各部门进行组织协作的能力。

二、扫除变革障碍一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瓶颈

1企业发展战略不清造成的障碍。很多民营企业一直都没有自己的经营总体战略,不明确自己究竟该在哪一领域长期发展,经营项目转换过于频繁。因为缺少战略,导致民营企业在组织构成及人、财、物等运营资源的筹集上没有目的性,投放方向分散甚至出现错误,难以获得良好的长期收益,不但难以迅速扩大,甚至逐渐萎缩直至破产倒闭。战略问题首先是一个企业的使命问题,企业没有使命,发展目标不明确.就难以保证人、财、物的分配和部门设置等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而且会导致组织的设置、各种经营措施和手段的运用出现错误.制约企业的高速发展。

2民营企业家自身观念和素质造成的障碍。民营企业是否能够做大做强,其领头人的水平和素质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些民营企业家自身观念的落后和素质的低下导致企业组织管理中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盲目节约,给与人才的报酬和待遇偏低营销投入少舍不得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改造等.过于看重会计成本高低.导致组织运行不畅.丧失发展际遇大权独揽.事必躬亲.无暇估计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导致组织运行无序,由于没有预算管理,缺乏计划和预算管理机构,出现财务工作跟着感觉走.生产运作和营销管理漏洞百出,营销理念落后.导致营销组织失当.把做品牌认为是做广告,认为只要质量好不怕卖不掉.营销管理体系迟迟难以健全等。

3产权不清及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障碍。许多民营企业创业初始受当时政策环境的限制,缺乏治理结构上的制度安排.如一些民营企业注册登记时是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改制时面临很多股权分配方面的问题有的民营企业没有及时办理公司注册.以至于企业做大以后难以浮出水面;有的企业纳税一直不规范,由于没有付出规则成本使得~些企业家的心理十分脆弱.对其拥有的财富具有原罪感。这些制度上的缺陷是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瓶颈。~股独大与股权分散的矛盾是民营企业产权结构的另一个突出问题一些民营企业集团的组织定位不清晰,企业集团既做经营.又做管理.又做投资。要么集团就是挂~个牌子下面是个体户的集中营要么集团就是几块牌子一班人马,集团与下属分子公司之间混为一体。

4.创业者”效应产生的障碍。很多民营企业的创业者既拥有企业的股权,又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创业者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难处理好股东与经理人的角色关系。创业带头人从感情上不愿轻易改变原有创业者所处的高层管理者地位,但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创业者能力越来越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在位者优势”实质上形成了对新进人员的排挤。少数创业者自身能力不足,还居功自傲,不愿学习,看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爱在企业内部耍老资格”,接受不了企业的新变化,不能忍受新引进人员的工作新思路,导致新引进人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尽管一些有魄力的企业领头人,排除各种障碍,引进了一些人才,但因内部创业者与引进的人才之间的关系不顺.出现了”企盼人才重视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怪圈。

5.经验式管理产生的障碍。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组织结构比较松散,不成体系各职能部门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职能划分模糊,内部协调机制不健全。常常是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仅仅起到会计的作用:生产运作管理简单粗放:营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对销售人员不敢放开使用.或者放开使用又管不住;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管理沟通不够.老板高高在上,员工仅仅将自己当作一个打工仔.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这些都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三、机制全面优化——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路径

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再造往往是一方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协调各投资方关系,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发展初期已经形成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完善和优化。

1.正确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民营企业首先要正确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发展宗旨,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理清战略实现思路,建立战略保障机制和战略实施细则.并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平台。要舍得在企业的管理上投资,切实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构筑适宜的组织支持体系,方能使民营企业有较快发展。

2.努力提升企业家观念与素质。现代企业家必需具备的特点是智勇双全刚柔并济,自信严谨,敢于冒险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目标坚定、决策果断。民营企业经营者首先必须深入解剖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切实加以解决。要勤奋学习,超越自我.掌握最先进的组织管理理念和方法.方能够带领企业员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3搞好产权改革与组织结构再造。进行产权改革积极弓f入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和职业经理人,进行合理的股权稀释,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家特别要与职业经理人建立起相互信任.并通过合理分配价值划分权责,明确职业经理人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对职业经理人进行股权等有效激励。逐步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强化集团董事局的信息知情权.正确处理董事会与经营班子的权责关系,确定职业经理人的目标责任贡献.并进行有效考核。

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竞争状况和顾客需求,精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并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和资源能力进行科学部门设置和调整,明确各部门问的分工协作关系.合理界定权责,建立简捷高效的企业组织运行机制。

4.改善民营企业组织管理。

民营企业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做好企业的“立法”工作.然后进行组织制度的教育工作,即企业的”普法”工作,接下来才是不折不扣地贯彻组织管理制度,即企业的执法”工作;最后还要有监督制度,即企业的”司法”工作。要做到企业全体员工人人懂制度,事事有制度,制度表格清晰,工作成绩有量化考核,建立起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分层分类的关键绩效评价体系。

比如,高层领导可以采用述职报告制度,中基层员工采用季度绩效考评制度.操作层员工采用月度测评制度;对高层领导的考核更强调结果指标,对中基层管理者的考核要关注行为过程,对操作类员工要强调量化指标;各级干部要重视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对下属的工一作辅导,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分配和晋升挂钩;要让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权责和绩效考核指标,了解自己与同事的差距。这样就不仅给全体员工以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标准.而且使员工有公正、公平感,另外还能够相互激励.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四、把握关键问题——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核心

1组织变革应综合考虑.不能为了变革而变革。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往往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比如新员工往往依靠老员工的传、帮、带.员工日常工作很少对照岗位说明书,更多地是源自于一种组织内的学习.由于其工作方式常与个人职业理解和工作习惯联系在~起.一旦转变就很困难。如果一味地强调科学性——完全实施因事设岗、因岗设人.现有职工的思想观念却不具备自觉去适应新岗位的意识.反而可能影响变革效果。因此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要对实施组织变革企业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找到影响思想观念转变的途径,逐步推进。强迫式和一步到位式的理想化变革,可能对企业产生意想不到的破坏力。民营企业的组织变革必须考虑员工或管理层的接受程度,对于重大组织变革,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层面的意见;小的变革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连续进行.着重考虑怎样既能满足变革的需要.同时又能避免造成震荡性破坏。

2组织变革应围绕客户进行。组织变革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对组织结构的评价应该是按照客户服务的满意度来评价.而不是内部权利平衡性来评价。具体开展时.一般的工作思路是内外结合,即内部关注企业的组织诊断,外部关注组织设计相关的理念及标杆企业的分析。变革具体实施时.切忌简单抄袭别的企业的组织条文和方式,要重视目标方案的设计和现实阶段的方案设计两个层面的问题.在关注实施方案执行的同时.不断地强化目标方案的理念灌输,保障整个组织的演进方向。

经营管理变革篇5

也是一部金融创新史。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无论是业务功能、产品种类、服务方式,还是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无一不在创新之中孕育着生机和活力。

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商业银行就开展了一系列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管理模式,包括以信息技术系统升级为主导的业务流程整合与流程银行再造,以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导的机构扁平化、审计及授信体制垂直化,以面向市场、贴近客户为主导的高效、集约、专业的事业部制改革等。总体来看,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经营管理体制的深层次变革。本文以组织结构改革为例,探讨中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变革中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变革与创新的背景和动因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是根据地域、产品和客户这三个维度开展的,其相应的组织结构也是以处理和管理这三者的关系来进行组织的。从国际先进银行发展经验来看,其组织结构经历了以地域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到以产品为中心的组织结构的发展过程,目前正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发展。首先,以区域为中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分支行制,其管理是按照区域进行的,在每一个地区有一个最高授权人,负责该地区所有业务的开展。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了这种组织结构。其次,对于以产品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则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业务和产品来设置部门机构,银行的业务开展是以产品线为主导的。商业银行通常以业务和产品为导向设定事业部和专业子公司,再依据专业化和分工的要求,对专业子公司实行专业化横向管理,并与事业部制的纵向管理相结合,构筑了矩阵式的管理模式。这种组织结构以花旗集团、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国际性银行的矩阵式管理为典型。第三,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则是按照不同客户群来设置部门机构,银行的业务开展是以按照客户设置的战略业务单位(SBU)为主导的,每一个客户战略业务单位都是相对独立的运作主体,可以存在产品和地区的子战略业务单位。这种组织结构尚未完全成熟,也未被广泛采用,荷兰银行是实施战略业务单位模式的典型例子。

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来看,自改革开放之初就普遍采用了分支行体制,实行以地区为中心,以分行为主导的总、分、支三级架构。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内商业银行也不断推进内部体制改革,在组织机构的整合方面已逐步进行总行一级法人对全辖机构统一管理、引导资金流向、协调利益分配的模式转变。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组织架构模式还是难以从全局的角度优化资源配置,总行对不同区域的分支机构缺乏集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集约化管理能力,使得银行被按照不同的区域分割成无数独立的利润中心。由此,在利益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的驱动下,各级分支行具有一定的准法人权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商业银行总行经营政策的落实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此外,这种分支行制度的主要缺陷还直接体现为:在竞争中难以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区域和渠道的协同效应难以发挥、总行产品部门对机构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力度较弱、核算利益分割影响产品销售和服务能力、风险管理和稽核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等。

在改革和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都意识到现有的组织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体制因素已成为银行全面战略转型的掣肘。因此,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经营管理体制创新之路,努力构建更为灵活的体制和高效的运作模式。可以说,矩阵式的管理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均结合国情和行情,有选择地实行了渐进式的组织结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国内商业银行在组织管理变革中的创新与实践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不断创新推进体制改革,提高体制运行效率。改革的重点一方面是推进组织架构改革和流程再造,致力于建立扁平化、集中化、垂直化、专业化、矩阵式的组织体系;另一方面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运行体制,推行渐进式的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之所以采用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体制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与现有行政体制较为吻合,各分支行积极性还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组织结构改革涉及面大,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需要稳妥进行,避免管理体制调整出现过大的震荡。

从改革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来看,组织管理改革与创新重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界定总分支行之间的关系,有效实现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转换,强化总行条线的垂直管理能力和集约化管理能力,从过去的以块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条块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强调专业化和贴近市场。可以说,国内商业银行改革以来普遍实行的总分支行职能的调整为其后实施事业部制创造条件。从改革实践的效果来看,各商业银行均合理界定了总分支行的职能定位,实现了决策集中化和经营专业化的有机统一。经过调整,总行将更多地成为经营决策、风险控制与经营管理中心,分行逐步成为二级管理与区域营销分中心,支行发展成为产品销售与客户服务中心。

改革总体维持了现行的分支行体制框架,将总分支行职能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在总行层面,主要作为全行业务的决策中心、风险控制中心、管理中心、后台作业中心和部分专业业务经营中心,重点是要提升各系统的专业化管理能力,引入矩阵式管理模式,推进各专业化的体系建设,为分行业务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专业化服务、管理和指导。在分行层面,主要负责所辖区域的各业务条线营销和拓展,重点发挥其在区域市场统筹营销管理与协调职能,确保全行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各区域的市场发展、经营成果和经营质量负责。分行在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兼顾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多样性,承担部分管理职能,包括地区经营策略的研究制定、总行授权下的风险审批、地区产品开发、地区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区域战略客户的集中营销等。在支行层面,重点是推进支行网点的转型,加大支行的零售业务职能,功能逐步向销售和服务转变,促使支行由综合营销、交易结算型向销售服务型网点转变。支行作为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前沿部门,主要负责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客户服务、信息反馈等。逐步实现从“利润中心”向“销售终端”转变,成为全行经营的基础和服务的窗口。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在对支行业务功能的设置上,明确了与当地资源、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不在所有地区采取“大一统”的调整模式。

二是将业务流程横向切割为前台、、后台的功能,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强调控制与效率,达到互相支撑与制约的作用,并最终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各业务的流程再造。改革之前,国内商业银行改革一般是先调整机构,然后由各职能部门自行设计,因而流程的划定只是为了适应既有组织框架的需要,这样的体制使得部门之间职能重叠、责任不清。正是基于这样的弊病,国内商业银行均调整改革思路,将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调整由职能主导向流程主导转变,最终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的改革目标。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实践来看,前台、、后台职能的划分为:前台与客户直接接触,对客户直接营销。可基于客户细分,根据客户类型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品和服务,强化前台的对外销售能力,最终提高前台服务效率和价值。主要按照专业化、垂直化的原则构造,包括了风险管理、授信管理、财务管理等板块,对前台业务提供风险预测和控制、风险资产管理、行业风险分析与预测、宏观经济市场分析与趋势研究、资金融通、财务管理、业务规划与预算、内部资金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有利于风险控制。后台主要有行政管理和技术信息部门,其中信息技术保障体系主要集中在总行层面。后台主要发挥银行集约化、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按照前台业务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集约性的组织方式,从而达到商业银行规模效益最大化的特点。

三是以渐进式改革为突破口,在总分行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稳步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可以说,事业部制正成为国际银行业组织架构的主流模式。在总分行体制下,分行是主要的利润考核单位,而事业部改革之后,事业部是主要的利润考核单位。事业部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实施公司化运作,享有独立人事权和财务权,并实行责权利结合,激励约束配套,风险收益匹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作为完整的利润单位,各事业部均有利润和业务指标任务,事业部之间实行内部计价法,既要充分考虑资金价格和公共费用分摊,也要通过管理会计系统核算到产品、客户和业务条线,形成对事业部的有效考核。从创新实践来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均已将事业部制作为其组织架构改革的努力方向,本着贴近市场、风险可控、效率优先的原则,在不断推进技术手段、转移定价、风险控制、业绩考核等一系列后台支持系统的同时,在主要业务线实施事业部制改革。整体来看,由于事业部制改革涉及信息系统、会计核算、后台管理、绩效考评等一系列的深层变革,同时考虑到各大商业银行现行的管理水平及地域经济的差异,因而事业部改革的实现只能是一个稳步推进的过程,大多国内商业银行现有的事业部改革严格意义上只是准事业部制。

从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通常选择产品相对单一、业务流程相对独立、盈利来源清晰的主线或部门进行事业部制改革或准事业部改革,如信用卡中心、私人银行中心、投资银行中心等。这些事业部门实行单独核算,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架构和营销团队,实行专门的薪酬制度、业绩考核、人员管理制度等。由此,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呈现出不同业务线多种经营组织管理模式并存的格局,而这种因地制宜的组织结构创新有效地推动了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

值得提出的是,事业部改革本身是具备多样化形式的。国内也有商业银行的事业部改革选择的是对公核心业务领域,采取的是较为“颠覆性”的改革模式。这类商业银行自身具有的优势在于较为灵活的经营管理机制、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良好的业务条线基础、集中化的管理平台、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的客户结构特征以及业务受行政层级体制影响较小等,从而使其在推行事业部制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正是基于这种优势,该类商业银行对现有分散在各分支行的公司业务人员按照客户、产品和行业三个维度进行重新整合,调整改革公司金融机构,改变以分行为中心的块块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销售、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评审,对公司业务主要产品线和行业线实行事业部管理体制,从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这种事业部改革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渐进式改革,是银行盈利模式和销售模式的重大改变,是整合全行资源、优化经营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业务专业化、集约化管理的重要实践。

对国内商业银行组织管理变革与创新的简单评价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稳步推进组织结构变革,积极开展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践证明,各大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功效正在逐渐发挥作用,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及全面、垂直、专业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逐步改变了过去粗放型、间接式管理和偏重单一管理的状况,从而对分支行的管理效率和管理幅度加大,管理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更贴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逐步建立了系统化的业务流程和安全、有效、集约、专业化的运营平台,专业能力明显加强,从而带来了在管理成本、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经营管理变革篇6

关键词:管理会计;会计体系;改革

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要转变现有的会计管理理念,重视会计改革工作,以管理会计改革为切入点,做好企业会计监督和核算工作,结合企业管理制度开展会计改革工作,制定科学的会计改革方案,以增强企业的创造力,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优化企业的工作格局,保障企业会计改革顺利进行。

1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科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根本性变化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加入所有者权益这一要素,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需要按照生产计划要求开展销售和生产活动,拨款过程中都是按照额定金额,这些金额就是企业的资金来源,国家保有企业生产资金的调动、支配和所有权,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资金用途使用资金,保障企业的资金能实现专款专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投资人依法享有剩余分配权、收益分配权、投资额偿还债务的责任,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纳入所有者权益,确认企业法人自然人的义务和权利;其次,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纳入负债,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资金都必须在定额之内,资金均由国家拨款,临时性的资金需要向银行贷款,从银行贷款并不需要承担风险,贷款期间员工的利益并不会受到影响,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为国家拨款和企业贷款,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资金使用的时间和来源渠道。现代企业制度将负债纳入会计核算中,企业债务人应承担还本付息和破产清算的风险,债权人应承担贷款本息收取的权利;再次,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纳入资产这一要素。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生产物料和资金,这些资金为企业占用资金,国家享有处置和调拨的权利。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与资金占有不同,是企业法人的财产,本身属于企业共同拥有的财产,法人拥有使用、支配等权利,企业依法具有自主经营的条件和权利,自己承担风险和盈亏;最后,根据企业新型经济利益关系建立会计报表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为国家,是国有企业重要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国家要重点控制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资金应用,要求企业编制成本费用表和资金平衡表,国家弥补亏损,利润上缴国家,利润表无法起到管控作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设计财务报表时,要反应企业的产权关系、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以便更好的满足相关利益者和经营管理者的要求。

2深化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的企业会计改革

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决策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简言之,经济转型发展要求推动与深化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的企业会计改革,这一改革无疑是健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并必将使企业会计工作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3推进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企业会计改革

(1)将”记账算账“观念转为”为经营决策与管理服务观念企业开展内部会计改革工作时,要充分发挥会计在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转变会计观念,由“记账算账”向为经营决策与管理服务的转变,企业管理人员也要转变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财务由国家财务取代,企业只需要承担管理和服务经营职能,这种会计职能观念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需求,企业的会计部门不是资金的被动反映着,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会计数据的提供者,工作内容并不仅仅指记账算账活动,还包括管理相关数据和记账算账为主的经营方式,并不是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外。

(2)将单一财务会计体系转变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综合会计体系。部分企业会计体制仍旧存在财务会计体系过于单一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要将其转化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综合会计体系。企业财务会计主要包括:管理会计组织系统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两大体系,构件管理会计体系时,必须保障管理会计业务体系与会计组织系统构架、各类数据服务需求相匹配,提升财务会计体系与管理会计体系的协调性,提升企业会计部分的工作效率。

(3)重视管理会计理论学习,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改革环境。企业要开展会计改革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管理会计理论学习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储备量,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以便为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另外,要想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科学化的支持作用,还必须高度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科学化的需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学习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学决策管理视野,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学决策管理意识,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科学决策管理欲望,进而为管理会计业务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4结束语

企业开展会计改革工作过程中,要了解会计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借鉴国内外会计改革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会计改革方案,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能达到预期要求。另外,企业会计改革工作开展时,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适当的给予企业关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业务培训等的引导,做好现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以便为企业会计改革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满,崔怡.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助力企业价值提升[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4).

经营管理变革篇7

一、作用成本制度的变革

银行业的发展中,成本问题始终是影响银行运营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当前银行管理变革中,成本制度的变革成为主要的趋势之一。

在成本观的更新上,新形势下我们更多的倡导作业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观念。具体来说,需要对每个具体部门的工作及其作业所产生的成本进行计算和确认,在此基础上考察产品对相关作业的具体需求,循着业务流程,使成本最后落脚于产品。其次,新形势下的成本制度将提供更多层次的作业相关信息,这是信息时代对银行管理的必然要求。只有将银行的广泛管理具体到各个作业的单元,排除不增值的作业,进一步降低成本,保证作业质量,最终形成一个高价值的作业链。第三,新兴的作业成本制度致力于构建更丰富的成本动因系列,这个系统不仅强调原有的财务变量,更强调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在运营成本中的影响,从而使银行的成本分摊进一步完善,提高了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二、积极推行银行业务的外包

我国银行经营的一个拓展和创新发展的表现就在于积极推行银行业务外包,突破传统内部化的经营思想和模式,更加追求对内部核心资源的创造、储备和运用,与此同时加大对外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以此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业务的后台工厂化同样是银行运营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措施。利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将银行网点非即时性业务和复杂业务集中于后台中心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实现业务的分离和流水线作业的协同工作格局。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银行运营的信息化需要大量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于银行的独立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因此,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银行需要将眼光放在对自己信息部门的功能转换上,部分地外包原有的信息技术工作,特别是非核心的银行信息业务。这能够确保银行更加专注、并有能力进行银行其他的高价值工作。

三、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变革

银行的变革在当前来看更多的是一种分散的、局部的变革,这在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发展背景下,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快速升级的现实需求,因此,银行业务流程的再造变革成为其变革的趋势之一。随着银行业务数量和处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其业务处理模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而这对业务处理流程的优化和进步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新的变革模式下,银行的业务开展需要实时关注客户需求,以此为基本原则,投入更多高附加值的工作,舍弃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全面压缩冗杂的工作。这是为了切实提高银行业务运作的效率,有力地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其次,银行经营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优势功能,优化选择,重点培养,将其他非核心功能虚拟化,分化到外部,实现服务外包下的虚拟经营,实现银行业务功能的最大化发挥。

第三,在业务流程安排上强调灵活性和多样性,简化业务处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当然,随着业务的集中处理不断实现,其中所包含的风险也在不断集中。因此,为了保证新形势下银行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来进行安全防范,保证整个银行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

四、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变革

随着全球银行业的全面进步,我国银行业中的集约化经营思潮也开始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我国银行业积极融入世界金融先进生产模式的一种体现。但总体来说,集约化经营在我国还处于理论阶段,在实际运营中还需要更多的空间和平台去实行,所以我们积极倡导银行集约化经营的变革。

银行集约化首先讲求科学性,这主要强调银行运营的核心在于业务流程,在高效益的业务流程系统基础上真正实现科学的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务处理中的作用,突破传统的信息技术运用局限,将信息技术的功能从文字、数据、图标处理中解放出来,向更广的范围进行延伸,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在集约经营中的巨大潜力。最后,注重银行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在战略高度思考银行经营管理思维和模式的转化,从自我生存向战略合作转变,寻求全方位、多层次、持久可靠的战略合作,为银行发展继续优质的外部资源。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经营管理变革篇8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内部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74-03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十多年来,后勤社会化取得显著成效,后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实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与此同时,后勤财务管理改革步伐滞后,内部财务控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与后勤社会化进程不相配套,与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改革完善后勤财务管理,不断探索建立符合后勤社会化要求的内部财务控制模式,促进后勤事业科学发展。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后勤内部财务控制演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引起了后勤服务思想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经营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也带来了后勤内部财务控制模式的革命性演变。

1.财务管理体制由行政管理体制向企业管理体制演变。后勤财务管理体制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而变化,改革之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后勤是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部门之一,后勤财务属于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二级财务。改革后,后勤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学校和后勤服务机构成为平等互利的市场合约关系,后勤服务机构按照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要求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学校与后勤服务机构之间的财务关系由同一财务主体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财务主体,财务管理体制由行政管理为主向企业管理为主转变,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变,由行政调节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

2.资产管理方式由非经营性管理方式向经营性管理方式演变。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后勤资产是学校整体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资产性质上属于非经营性,后勤服务机构一般无偿使用资产。学校资产管理以实物形态资产的直接管理为主,后勤服务机构则主要负责购置和使用资产,而不考虑资产的经营管理问题。改革之后,后勤资产性质由非经营性转变为经营性,学校对后勤服务机构注入资本资产投入,学校资产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控制为主,由实物管理为主转变为价值管理为主;后勤服务机构对后勤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不仅要有效地使用好资产,而且要经营管理好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3.财务核算体系由事业财务核算向企业财务核算演变。改革前,后勤服务机构不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不具备完整的自主经营权、所有权和分配权,财务核算以事业核算为主。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服务机构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财务核算性质和体制也就因此而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事业财务核销转变为企业财务核算。财务核算体系的演变,有效解决了后勤管理层次不清、职能不明、信息不畅的问题,成本意识不断增强,后勤服务效益逐步提高。

4.预算管理模式由“包干”模式向事权与财务相统一模式演变。传统后勤管理体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学校无法对后勤服务机构的工作量进行准确测定,但又必须控制后勤服务资源的浪费和后勤经费支出的过快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一般采取经费“包干”式的预算管理办法,将后勤服务的各项经费整合捆绑打包,按照上年度基数和本年度发展目标确定包干经费。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后勤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不断变化。后勤服务机构从学校预算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核算的市场主体,学校根据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要求编制财务预算,各项经费按照各接受服务单位的职能进行分配,后勤服务机构按照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收取费用。

5.财务约束机制由行政约束向市场约束演变。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学校和后勤服务机构之间是行政约束关系,学校向后勤服务机构直接拨款,没有硬化约束。在这种体制下,学校各接受服务对象享受免费服务,普遍缺乏节约意识,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后勤服务机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改革以后,后勤服务机构和各接受服务对象之间是市场约束关系,双方按照市场运行原则进行消费选择活动,市场机制在后勤服务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约束条件下,各接受服务对象提高了节约意识,后勤服务机构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高校后勤内部财务控制现状评判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财务管理改革不断推进,各个高校后勤系统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普遍探索建立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财务管理不断完善,为高校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与此同时,高校后勤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后勤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还很不完善,后勤财务在预算、核算、控制、监督以及成本效益分析、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不小差距。

经营管理变革篇9

关键词:公共服务;体育场馆;政府职能;民营化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广大群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民众对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传统的公共体育场馆基本上是被政府垄断经营。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2月的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近20m2相比,我国居民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存在着将近十多倍的差距。2014年10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80%以上都存在设施落后、场馆闲置、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再加上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有管理思维使政府财力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共体育场馆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公共体育场馆严重的供需矛盾。传统的由体育部门运营的制度安排日益捉襟见肘,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与娱乐所需,特别是对公共体育场馆的需求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如何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体系,借以提升政府公共事业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当下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及至政府领导皆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1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本质是公私部门合作治理

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研究是以增强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丰富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和体育健身需求为目的,因此在进行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过程中。首先在保证公共体育场馆参与社会性、服务公益性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民营化建设步伐。其次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工作职能,增强各自的义务与责任。第三在此基础上加深各自领域内的合作,建立相互间的管理和监督互动机制,努力促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发展。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现阶段急需解决的是如何改变政府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中的角色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要真正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调动社会资本力量参与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同时开拓民间企业多渠道经营空间,从而缓和公共体育场馆供需矛盾。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政府一枝独秀的垄断地位”。事实上,世界各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垄断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具有低效、无能和缺乏回应性的现实境地。究其原因,并不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能力比私营部门低下、工作方法比私营部门差、员工素质比私营部门员工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问题的实质不在于是公营还是私营,重点在于是垄断还是竞争。因此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竞争意识和市场力量引入到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中来。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是基础的民生设施,但这不是意味着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只能由政府来亲自承担。因此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健康锻炼、娱乐生活、休闲活动的需要作为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安排者的政府部门完全可以选择由民营部门来组织生产,而自己只需要承担公共体育场馆服务质量标准的落实与监督。这种政府与民营部门之间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消解政府的行政与经济压力,而且还为民营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提供了契机,符合现代公共服务社会化、民主化、分散化的发展要求。

2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中政府责任的主要表现

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从现阶段来看,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取得的成效,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确存在着许多优越之处,如:节约运营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分担了投资风险、增加了政府收入、提供了民营部门参与政府行为的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就业率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但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也潜藏风险和弊端,如:产权归属不明、服务核心偏移、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缺失、新的腐败现象产生和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等,导致体育场馆市场竞争十分紊乱、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众形象。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过程中政府不能对市场进行全面的干预,并不意味着免除了政府在民营化改革中的责任,而是重点放在民营化后存在的问题、强化民营化改革中的监督、规制等间接管理。具体而言,政府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应承担以下责任:

2.1引导民营化过程中的市场秩序责任

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归根到底是一次政府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制度变迁,政府作为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策划者、参与者,首先,应该积极为本次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相关政策、制度等方面,以保证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顺利进行。其次,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改革,可能会在产权归属、服务价格、利益分配等方面出现不完善或不成熟的现象,政府在这时候有责任主动规制相关制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化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政府在民营化改革中要自觉表明政府的立场与态度,并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宣传、引导,消除民营部门对改革的顾虑。第四、规范民间组织进入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工作,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规范有序经营,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2.2积极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竞争环境

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市场化是迅速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效率的一个有效手段,良好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是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效率的关键所在。由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的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不连贯性、自然垄断性和公益性,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应从措施为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优越的经营环境。

2.3树立科学的政府规制行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不但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弊端,也使经济改革的成果大受影响,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也是国家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权、管理体制权一旦出让给了民营部门,容易使国有资产脱离了政府的管辖范围,难免也会出现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树立科学的市场信息规制意识,采取正确的市场经济规制措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避免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2.4承担民营化过程中的监管责任

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过程中,由于民间组织经营的趋利性和经营信息的不对称性,如果政府部门对改革的进程不加以监管,极容易出现价格紊乱、服务质量下降、公共物品供给不合理、私人垄断等损害政府和公众利益的行为与现象。因此,政府应本着保障广大市民公众利益的理念,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3民营化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实现途径

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不但是一项文化工程、体育工程,而且是一项民生工程,如果把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营运、维修等责任全部交付于私营部门,容易导致体育场馆在经营过程中过于追求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在运作过程中偏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往往容易忽视体育场馆的公益性、社会性,造成公共体育场馆服务质量下降、市场价格混乱等现象,对公共利益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政府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进程中应做到:

3.1以角色转变为基础,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民营化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转变和公共物品管理方式的变革,政府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转变观念,认真履行其行政职能,各政府职能部门在执政过程中应加强执政理念,特别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努力把提升自身的服务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努力从执法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把创导服务型政府为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宗旨,提高政府部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信任度。3.1.1明确政府的执政理念,调整政府的职能重心。在日常工作职能执行过程中要时刻以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要作为根本目标,积极主动做好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和服务工作,切实有效地解决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休闲体育和强身健体的工作,充分体现作为一个执政党的执政本色。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过程中扮演好决策者和监督者的角色,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避免对民营市场的过度干预。3.1.2优化管理机构,完善政府职能。政府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中的其中一个基本职能就是协调好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在民营化改革中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创建一个共赢的合作互动关系。特别是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初期,面对复杂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完善包括价格、质量、服务在内的各项公共事业管理机构,保证民营化改革的顺利进行。3.1.3转变政府管理角色的重要一个体现就是规范政府行政工作方式。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体育职能部门在依法行政、公平行政、文明行政、绿色行政的基础上,重点在于如何抓好人性化行政这一现代执法手段。由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刚刚起步,目前还缺乏比较完整的、适应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作为决策者和监督者的政府很容易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应更深入地了解民营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增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与建议,千万不能“习惯性”地行政,更不能“教条”式的执法,真正做到阳光行政、人性行政。

3.2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政府的公正力

目前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具体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往往依据的只是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容易出现盲目性执法和经验性执法,急需修改或制定一套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法律体系。使广大民营企业在民营化运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府也可以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准确,提高政府执法的公正力,维护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地位与形象。

3.3建立合理的政府规制机制,提高市场有序竞争

随着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规制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善。然而,在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方面,由于市场化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政府规制机制还在不断的改正与完善之中,因此,笔者认为,依据市场竞争的发展流程,政府应当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3.3.1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随着广大市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的需求也逐日增强,健身娱乐业作为新生产业包含着巨大的商机,因此经营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也逐渐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新的经营渠道。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经营者,政府对经营者的选择一时无从下手,特许经营、合同承包、委托经营、租赁等方式层出不穷,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制,在具有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类似于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政府在选择经营者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不作为”或“集体讨论”等行政陋习,造成新的市场混乱。3.3.2制定严格的价格规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价格永远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前者总是希望在经营过程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而后者则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好的服务。因此如何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求得平衡,就要求我们政府需要根据当地公共体育场馆服务行业的发展阶段、市场供需情况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加以确定,使公共体育场馆使用价格更具科学性、灵活性。3.3.3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民营部门经营公共体育场馆服务,都应当以服务质量的提升作为基准。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作为一种典型的公益,始终要以安全、合理、良好的质量规制为目的,眼前最为现实的手段就是通过制定详细行业质量标准对公共体育场馆服务进行定期的评估与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和改正意见。3.3.4制定强有力的市场退出规制。由于市场经济的特点,无论政府还是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经营者都需要面对经营期限届满或中途退出等情况的出现。特别是由于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经营的周期往往较长,而经营期内又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经营风险,因此当民营企业在体育场馆经营过程中,政府和市民的公众利益遭到损害或者威胁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有必要对相关企业实施市场退出规制,并进行临时接管。

4结语

由此可见,公共体育场馆服务民营化改革的要旨并非政府从行政管理的全面脱离,而是政府责任的重新定位以及政府角色的变迁和职能实现新的途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保障民营部门的合法权力和利益的基础上,本着恪守市场规律和政府规制的原则,在遵照新的政府规制的前提下,迅速由公共服务经营者向服务利益保障者的角色转变,促进我国民营化改革健康顺利地发展。

作者:蒋金山崔世君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2]聂永有,王振坤.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背景下的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

[3]王涛,崔世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5,37(5):17-20.

[4]杨凤华.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认识[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

[5]陈元欣,张崇光,王健.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的民营化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1).

[6]谭建湘,周良君,陈华.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3(5).

经营管理变革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与核算

高校后勤改革前(1985―1998年),后勤财务是隶属于学校的二级核算部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需经费均通过学校财务部门划拨,后勤财务的核算工作只是对学校划拨的经费进行分配和列支,确保专款专用,既不考虑经济效益,也不进行成本分析,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屡屡发生。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后勤资金更是难以保障,后勤部门在“等、靠、要”中度日,造成后勤保障服务远远满足不了高校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瓶颈”。高校后勤改革的呼声不断,而决定其改革成败的内因――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变革就成为了人们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逐步实现社会化。”

1999年1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争取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6月,朱钅容基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把后勤从学校剥离出来,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11月,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2000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

2000年12月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指出“必须全面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后勤问题。”

2001年12月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果还是阶段性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地进展很不平衡。”

2002年12月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在肯定改革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又指出后勤服务设施远远满足不了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必须在各级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继续积极推动和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调动社会资金和力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

从2000年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在全国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是机构管理制度上的变革,还涉及到人、财、物等的改革,这里的“财”就是财务管理与核算。可以肯定的是,后勤财务管理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成败。

二、社会化改革时期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核算

1999年始高校后勤进入了社会化改革时期,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后勤集团应运而生,负责管理高校后勤各实体,后勤实体则划分为服务型实体、经营型实体和经营服务型实体三大类。随着后勤实体的细化,后勤财务管理与核算开始走出被动的报账型会计模式,呈现了多样化的变革趋势,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实践证明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服务型实体,包括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这类实体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收入来源于对学校教学、科研的服务性收费,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的方式多样,有会计委派制、财务制等,后勤财务根据学校与后勤签订的合同,核算各项经费的收入与开支,没有实行成本核算与分析控制,不讲求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首先,服务型实体的福利型属性决定其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其在零利或微利的前提下,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两者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这里服务的质量受到质疑。其次,服务型实体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配比,其真正经营业绩无法在日常核算中体现出来,会计委派制与财务制也只是机械地进行着收支的核算,没有对经营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作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结果是学校服务型实体的经费开支有增无减,而学校又无法判断其收支变动的合理性,后勤服务型实体由原来设想的为学校分忧,演变为学校为其担忧的局面,有的甚至利用管理的漏洞做着违法乱纪的勾当。例如:高校食堂作为服务型实体,不得擅自提价,但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外包食堂就会铤而走险以降低饭菜的质量来换取较高的收益,后果是食品卫生安全也大打折扣。据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应急发[2011]26号,通报2010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有26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1541人。

2.经营性实体,包括校办工厂、酒店、加油站、车队等,是从高校中剥离出去,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注重成本与经济效益,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存在的问题:在羽翼未丰的情况下,盲目地从学校剥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独立核算,依法纳税经营,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经营陷入困境;经营性实体管理缺乏监控,管理混乱,经营效益下滑,学校该收的收不上来,有的还要为经营型实体的亏损买单,学校的投资付之东流,学校资产悄然流失。此外后勤财务人员仍然沿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方式,企业财务会计业务技能不高,会计信息失真。例如:高校的校办企业从学校剥离后,由原来完全依靠学校,变为自谋生存求发展,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另辟市场的计划困难重重,有些校办企业因税收筹划失败和经营不善而入不敷出。

3.经营服务型实体,包括校医院、幼儿园等,这类实体既有为学校服务而收取的收入,又有对外服务获得的收入。财务管理与核算分别为服务和经营类型而有所区别,服务类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经营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前者只注重收支平衡,后者既要实行成本管理控制,还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

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服务只求收支平衡,不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还会造成经营者为谋求自身利益而偏好对外服务的境况,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在保证优先服务学校职工的硬性前提下,经营者只好忍痛割爱,放弃利大的校外服务,导致经营收益萎靡上不去。例如:幼儿园、学校为本校职工支付的托儿费远远低于幼儿园对外服务收取的费用,也就是对内部职工采取内部抵账的方式收取费用,导致这类实体的经营收入不实,虽然学校作为补偿从其他经费上给予实体一定的支持,但使经营服务型实体财务管理账面上理不清,形成收取校内职工幼儿越多收入则越低的局面,不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核算发展的思考

高校后勤改革的出路――社会化,社会化的含义应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改变学校办后勤的老局面,把高校从繁杂的后勤保障事务中解放出来,完全投入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又使实行后勤财务管理的变革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然而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这样那样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最严重的是借改革之际而滋生的腐败。例如:武大后勤舞弊案的发生,在社会上影响极其恶劣,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敲响了警钟,此案凸显后勤经营体制改革中的缺陷,那就是改革步子过大,后勤机构迅速膨胀,监管缺失,财务管理混乱,由此人们开始审慎对待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也开始放缓,有些人开始对后勤社会化改革产生了质疑。

改革遇到问题是好事,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最终达到完善后勤改革工作的目的。不能因为遇到问题、挫折而否认后勤改革的社会化方向。把握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后勤财务管理就要坚定地为后勤改革保驾护航。

《会计法》规定会计的职能是核算与监督,即在做好核算的同时还要履行财务监督的职能。核而不监或监而不核,都是不完整和有悖于会计法规的。由此怎样既要搞好核算,又能积极履行监督的职能,是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实行会计委派制仍是解决当前后勤财务监管不到位的一剂良药,原因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改就灵,它应有一个过渡的阶段,改革的步伐太快,摊子铺的太大会造成后勤管理工作力不从心,不利于后勤实体改革的稳步发展。所以应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地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行会计委派制也是高校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扶上马,送一程”的具体体现。会计委派制由高校财务委派会计人员到后勤集团,帮助后勤集团建章立制,理顺后勤集团各实体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隶属于学校,会计人员与后勤实体无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会计人员依据各项法律法规为后勤搞好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学校对委派的会计人员应实行定期轮换制度,避免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其次,由于企业会计不同于事业会计,企业会计涉及面广,业务技能要求较高,学校在对后勤实体委派会计人员之前,应对委派人员进行企业化会计理论知识的专门业务培训,使其能够真正胜任委派工作。最后,学校还要完善对后勤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审计监督管理制度,将查疑补漏工作经常化。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根据后勤实体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1.服务型实体仍应在学校按事业部门进行管理,这是由其福利性属性决定的,但会计核算的科目应与教学、科研科目有所区别,收入分对内、对外两个部分,收支实行配比制,改变以往“一锅烩”的会计核算模式。会计人员模拟企业化管理模式,定期分析服务实体对内、对外的收支情况,编制收支明细表,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同时与上年同期实际收支进行比较、分析变动原因,编写分析报告,寓监督管理于日常会计核算之中。这样学校可以实时掌握服务型实体的收支状况,以及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为今后服务型实体的社会化转型做好下一步的规划。2.经营型实体不应盲目地与学校剥离,在与学校剥离前,应认真测算其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发展的前景,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实体的税收筹划工作,避免与学校剥离后收支倒挂导致的经营失败。经营型实体与学校剥离前应实行模拟企业化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实行成本管理控制,努力开辟校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剥离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实体社会化条件比较成熟时,再从学校彻底剥离出去,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制度。3.经营服务型实体,实行内部抵账不利于对经营服务实体的财务管理核算和经营业绩考核,因为既然后勤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那么就应甩掉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方式的影子,将实体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看待,对其应该模拟企业化财务管理与核算,根据统一制定的收费标准向服务对象(包括学校内部职工)收取服务收入,实行收支配比,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控制,充分调动经营者参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通过企业化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发现问题并不断给予完善解决,为实体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任重而道远,后勤财务管理与核算也必须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的完善和变化发展,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才能更好地解决改革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为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寿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J].财会通讯,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