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监管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0:02

资金监管办法篇1

第一条根据省、市融资精神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相关规定,我县加大了融资力度。为切实加强融资资金的管理,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融资资金是指县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融资机构(以下简称融资机构)代表县人民政府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资金,项目招商融资资金,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融资资金,资产资源融资资金,打捆到省市融资平台融资资金(以下简称融资资金)。

第三条各融资机构和县财政局是管理和监督融资资金的职能机构,对融资资金的使用和偿还实施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融资资金实行政府担保、财政兜底。县财政部门向省、市等相关部门出具偿还贷款财政兜底承诺书。融资机构是融资资金的承贷、还贷主体,负责全县融资资金申报工作等事务,积极敦促各项目业主按时偿还贷款本息。各项目业主要与融资机构签订贷款合同,承担贷款户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负责按时偿还融资资金的本息。为如实反映融资成本,加大融资申报力度,按承贷项目实际到位融资资金的3%提取融资申贷费用。

第五条使用融资资金的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本暂行办法的要求,完善好项目建设程序、项目评估、项目监管等工作。

第六条成立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项目建设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政府办、县工业园、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建设局、县交通局、项目融资机构等单位组成,下设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融资项目审定、融资资金的拨付、核算和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县财政局。每年从各承贷项目实际到位融资资金累计金额中提取7‰作为融资资金管理的办公经费。

第二章承贷与使用

第七条各融资机构管理的融资资金,应严格遵守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借款合同的条款规定,坚持计划转借、择优扶植、资产保证、专款专用、谁借谁还本付息的原则进行承贷和使用。

第八条使用融资资金的项目业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

(2)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借款项目业主应具有计划部门的批复文件并经县政府批准同意;

(4)资金使用效益好,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5)在银行已开设基本帐户。

第九条具备上述条件的借款单位,应向融资机构提出借款申请和其它应具备的相关条件和资料;融资机构根据借款单位的申请,对其财务状况、盈利的稳定性、发展前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等条件和资料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后与贷款单位签订预借款合同,合同中必须对贷款的种类、用途、金额、利率、期限、还款资金来源及方式、违约责任等进行明确,报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定,方可签订借款合同和办理借款手续。各融资机构按项目主管部门审核的项目工程进度情况和经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领导签署批复的工程支付申请报告拨付资金。

第十条设立融资资金结算专户和在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经费专户。使用融资资金的项目业主应在指定的商业银行开设专户,预留银行印签。资金结算专户只办理转帐业务,不办理现金收支业务。

第十一条各融资机构根据项目业主建设项目的工程进度及时安排用款计划,并报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批准下达。为确保贷款资金按时付息,项目业主只能使用90%的计划资金,其余10%资金留各融资机构专户,以备付息。

第十二条融资资金的工程预决(结)算,须经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审查认定,作为办理工程款拨付和工程竣工决(结)算的依据,并根据出具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结论,再予以清算。

第十三条融资资金的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追究制,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报建等有关手续,上述手续同时报县财政局、各融资机构备案。

第十四条为加强对项目业主使用融资资金的监督管理,成立项目业主使用融资资金监督管理小组,对项目业主的财务开支实行五人会审制。五人会审由分管各项目的政府负责人、分管项目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人、各融资机构主要负责人、项目业主法人代表以及经办人组成。项目业主对工程款的支付,根据合同要求按工程进度支付,业务经费的支出由项目单位提出申请,报融资资金领导小组批准,由各融资机构拨付项目单位经费专户。

第三章贷款偿还

第十五条利用融资资金收购储备土地的土地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土地收益金额缴入财政专户,再由县财政将应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拨入各融资机构资金专户;财政承贷用于市政等公益事业项目的融资资金,由财政列入当年预算,并根据合同约定,由县财政拨入各融资机构资金专户。

第十六条各项目单位和融资机构应当做好还本付息资金需求的测算和准备,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制定还本付息方案,在每年年初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并在所承贷的融资资金到期日3个月前,将应还本息如数拨付各融资机构资金专户,对能产生效益的项目建设单位,到期未能还本付息时,各融资机构和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依法采取措施,向建设单位收取借款本息。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每年年初,各融资机构应将上年度融资资金使用和偿还情况向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汇报。每到位一批融资资金,融资机构应及时向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县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向县政府常务会议做出专题汇报,并根据到位资金的额度、时间及项目运作情况,研究决定该资金的使用和偿还方案。

第十八条融资资金的使用依法接受同级和上级计划、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县融资资金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融资资金使用情况实行日常监督和检查。

第十九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并分清责任,依法处理。对截留、挤占和挪用融资资金的,应责令其限期归还。逾期仍不归还的,将依法扣缴款项和停止拨付有关资金。

第二十条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财会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对本部门、本单位各项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财会人员应当及时向本部门、本单位提出书面意见,有关领导仍坚持其决定的,财会人员应依法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反映情况,责任由有关领导承担。财会人员明知资金使用不符合财政法规规定,不予制止,又不向有关领导提出意见和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反映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融资资金使用和偿还实行项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不按时归还融资借款本息和截留、挤占、挪用融资资金以及因工作失职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由融资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责成相关部门和单位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行政处罚,违反财政法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资金监管办法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扶持、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重点项目为平台,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逐步建立涉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新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优化结构、集中投入。整合的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支持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支撑带动作用大的主导产业;同时,按照产业链条建设要求,优化投资项目的结构,促使产业各环节成龙配套。

(二)创新机制、提高效益。按照涉农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专款专用,将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相结合,通过创新投资方式方法,提高投资效益。

(三)全程管理、把握重点。项目是资金载体,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资金管理部门要从项目的立项效益评估入手,加强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管理,加大“立项效益评估”和“竣工绩效评价”两个薄弱环节管理力度。

(四)农民为主、政府补助。产业发展投入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给予一定扶持,扶持方式主要采取以奖代补。

(五)分别验收、分类考核。对整合的项目,按照项目所属行业的要求,实行分别验收、分类考核。

三、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制定及审批

(一)编制主体。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是制定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的基础,直接关系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因此,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制定主体构成要保持一定的广泛性,由市政府做出统一部署,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制定。资金管理部门抽调人员全程参与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工作。

(二)编制方法。结合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需要与可能”的原则,确定整合资金扶持项目以及项目的建设地点、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内容。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要做到全面、科学,产业项目设计要成龙配套,覆盖产业各个环节。项目内容既要考虑种苗供应、基地建设,也要考虑技术服务、道路交通、水利设施,还要考虑龙头企业、市场营销等各方面。

(三)编制程序。1.市政府部署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编制工作,提出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编制口径。2.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涉农部门,根据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市政府部署,在确定的项目实施区,会同项目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现场踏勘,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地点、规模、内容并绘制板块示意图。3.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分类汇总拟订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初步方案报市政府。4.市政府审核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5.按照市政府要求修改完善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后,以市政府文件下发。6.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主导产业发展计划,编制年度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确定各部门单位优先上报项目类别及金额。7.各部门单位根据整合项目设计的具体内容,结合各自职能和掌握的资金信息,组织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

四、上报项目管理

(一)建立会审制度。所有上报涉农项目的文本资料都要报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审核同意,经市财政部门盖章、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上报。

(二)优先上报整合项目。涉农部门上报项目,必须优先上报涉农资金整合方案确定实施的项目。

五、资金用途及使用范围

(一)资金用途。整合资金主要用于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种苗补助、配套设施建设补助、龙头企业扶持、技术措施及技术应用补助等支出。

(二)整合项目资金不得用于以下开支:行政事业机构的开支和人员经费,招待费开支,弥补企业亏损,购买交通及通讯工具,其他与涉农资金使用规定不相符的支出。

(三)资金使用范围。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种苗补助、配套设施建设补助、技术措施及技术应用补助,农民是受益人;龙头企业扶持资金限于市级以上与主导产业相关龙头企业。

六、账户资金管理

(一)账户管理。按照“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监督管理不变、优势互补”的资金整合原则,纳入年度整合方案的资金,仍为各部门单位的专项资金,指标由各部门和市财政局双重记账,存款按现行办法统一管理,不得在银行另设资金账户。

(二)资金调度。市财政局依照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分部门建立反映整合项目内容及所需资金规模的台帐,锁定并预留整合项目所需资金,保证整合方案资金落到实处。

(三)物资采购。整合项目需要的大宗物资,由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项目单位提出名称、品种、数量,供应商和价格由市政府采购办通过招标确定。

(四)资金支付。整合资金不再划拨到部门,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由市财政直达项目单位或商品供应商。

1.面向农户项目资金支付。种苗资金受益对象为农户,资金支付按兑付惠农资金的办法办理。一是造册。将种苗发放情况,包括户主姓名、种苗品种、数量、苗木状况(裸苗、营养钵苗)等逐户登录《苗木发放情况表》,并由农户签字(盖章);二是公示。将《苗木发放情况表》以组为单位公示7天;三是汇算支付资金。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公示无异议的《苗木发放情况表》,汇总计算全市苗木发放情况,依照招标确定的苗木价格确定应支付种苗资金;四是支付资金。根据项目主管单位提供的调苗通知单和验收报告,市财政将资金兑现给苗木供应商。

2.基础设施类项目资金支付。按照资金预拨制、竣工验收制、资金报账制的规定划拨资金。

资金预拨制。项目审批下达后、完工前,划拨一定比例(非全部)项目资金启动。

竣工验收制。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资金管理部门,对照项目设计要求开展实地验收,验收结果作为是否划拨剩余资金的依据之一。

资金报账制。项目单位将项目开支单据提交资金管理部门审核,审核结果作为划拨剩余资金最终依据。

3.技术服务类项目资金支付。采取审核拨付制拨付资金,即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分期拨付所需资金。

4.业主补助类项目资金支付。由出资部门、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见证方)与业主签订《项目工作目标合同》,项目达到合同约定目标后兑付资金。

移民后扶资金划拨在遵守上述规定的同时,注意与移民项目规划布局保持衔接。

七、资金划拨依据及程序

(一)划拨资金依据。市财政部门以市政府批准的涉农资金整合年度方案作为划拨整合资金的依据。

(二)预拨启动资金。项目准备工作到位后,市财政按照市政府批准的涉农资金整合计划预拨一定比例的资金启动项目,项目达到实施进度再按进度拨款。

(三)竣工验收。整合项目完工后,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及项目主管部门等按项目管理现行规定分类分项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竣工验收资料及验收结论由市整合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存档。

(四)报账审核。验收合格后,项目单位持项目开支凭证到市财政局报账审核。

(五)划拨剩余资金。经审核,项目开支与项目内容吻合,资金开支内部手续健全的,项目单位提供开支凭证复印件后,市财政划拨剩余资金,项目开支凭证原件退回到项目单位。项目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项目开支与项目内容不吻合的,剩余资金待问题整改后划拨;提出书面整改要求1个月仍没整改到位的,市财政收回剩余资金由市政府另行安排使用。

(六)建立质量保证金。项目竣工验收后,按项目现行管理的规定预留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保证期内没有出现质量问题的,到期及时划拨质量保证金;保证期内出现质量问题的,不再划拨质量保证金,作为整合资金结余滚存使用。

八、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范围。对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单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

(二)绩效评价内容。对项目执行结果、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经济效益、项目资金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资金监管办法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下达的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资金。

第三条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地环项目办”)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专户,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封闭运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的收入、拨付和结算等收支活动均在专户中核算和反映。

第四条项目资金使用范围。项目资金使用按《省地质环境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执行。项目资金支出范围包括工程施工费、拆(搬)迁补助及设备购置费、前期工作费、业主管理费、竣工验收费、不可预见费。

(一)工程施工费。按照项目预算、结算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及税金据实列支。

(二)拆(搬)迁补助及设备购置费。按项目设计需进行拆(搬)迁的补助支出和项目设备购置支出据实列支。

(三)前期工作费。项目工程施工前选址踏勘、立项审查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预算编制和初审等费用支出,按项目工程施工费据实列支。其中项目工程施工费在500万元以下的按不超过8%据实列支;项目工程施工费在500万元以上的按不超过7%分段累退据实列支。

(四)业主管理费。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所发生的各项管理性支出,按不超过工程施工费的2.5%据实列支。

(五)竣工验收费。因项目验收、结算、成果管理等各项支出,按不超过项目工程施工费的2%据实列支。

(六)不可预见费。项目施工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工资及物价水平发生较大变化而增加的费用,按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与拆(搬)迁补助费、业主管理费总额的1.5%核定。

前期工作费、业主管理费、竣工验收费可相互调剂使用,但不得高于控制总额。不可预见费的使用在财务决算报告中必须单独加以说明。

第五条严格项目资金拨付及审批程序。

(一)项目资金拨付实行计划管理。市地环项目办根据工程完成情况,每月2日前向市财政部门报送本月所需资金计划。市财政按有关程序审核报市领导审批后,将项目资金直接拨入到核算专户。

(二)严格工程款支付方式及支付比例。项目资金支付由施工方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提出付款申请,交工程监理公司核实工程量和项目负责人审核并签字后,由市地环项目办审批,项目工程款以转账方式转入到合同签订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用现金支付工程款。工程施工费1000万元以上的,工程量完成30%时支付工程施工费的10%;工程量完成50%时支付工程施工费的30%;工程量完成80%时支付工程施工费的50%;完成外业工作且初验合格支付工程施工费的80%;提交全部成果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合格付工程施工费的95%,留5%作质保金,一年后付清。工程施工费1000万元以下的,按以上完成工程量的比例少支付工程施工费5%;提交全部成果,验收合格后留工程施工费的10%作质保金,一年后付清。

(三)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审批。所有工程款及费用一律实行报账制。资金使用由市地环项目办负责人一支笔审批。

第六条项目工程结算。项目完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后,必须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经监理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审查确认盖章后,报送市政府指定的工程结算审计机构结算评审。审定批准后交市地环项目办办理。

第七条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

(一)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竣工决算的单位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资格(资质)。

(二)实行专家库管理制度。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必须建立由技术和经济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并适时进行充实、调整。每次评审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

(三)地环项目办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项目内部资金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按项目单独建账,单独会计核算,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发改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及时报送有关资料。

(四)项目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项目管理、投资主管、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国土资源等部门的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资金监管办法篇4

第一条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规范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财政资金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遵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经政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三条专项资金由市发改局、财政局共同管理。

市发改局以项目管理为主,负责确定专项资金的年度支持方向和支持重点,统一接受项目申报,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市财政局以资金管理为主,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和审核拨付,并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市发改局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共同负责项目的跟踪绩效工作。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申报条件

第四条专项资金主要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形式用于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符合以下条件优先扶持:

(一)省级、市级重点项目。

(二)在全市新兴产业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品前景好的项目研发、新建和技术改造。

(三)国家、省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扶持项目的配套资金。

(四)新兴产业重点课题研究、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及新产品研发等。

(五)市委、政府决定扶持的其它产业和项目。

第五条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为当年实施的项目。实施项目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第三章专项资金使用方式

第六条根据项目和企业的不同特点,专项资金的使用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的方式。

(一)对主要利用贷款实施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品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一般采用贷款贴息的方式给予扶持。

(二)对主要利用自有资金实施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品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项目,一般采用补助的方式给予扶持。

(三)对专项规划编制、重点课题研究及产品研发等,一般采用补助或奖励的方式给予扶持。

第四章项目申报、审定和资金拨付

第七条申报程序

(一)市发改局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将确定的本年度市级专项资金使用领域和重点、申报专项资金的相关事项,通过发文的形式向社会公布。

(二)符合条件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根据申报要求,上报有关申报材料。项目所在镇(区)负责汇总后统一上报。

(三)各镇(区)负责本区域内项目申报的扎口工作,同时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并对项目的真实性负责。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一并出具书面推荐意见,报市发改局。

第八条申报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填写《市发展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申请报告表》。

(二)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三)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表。

(四)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

(五)申报企业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声明。

(六)其它要求提供的材料。

第九条审核及公示程序

市发改局受理申请后,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联合审核组,围绕行业方向、项目可行性、项目重要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评审意见和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建议,报市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审核。

经市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审定后,市发改局将拟下达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在“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公示一周后,由市发改局、财政局联合下达扶持项目的专项资金安排计划。

第十条资金拨付和使用

根据市发改局、财政局下达的专项资金安排计划,财政局按现行财政资金拨款程序办理拨款手续。

项目单位收到资金后,应根据专项资金下达计划明确的使用方向,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第五章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各镇(区)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跟踪管理,对专项资金使用效果每年要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有关情况报市发改局、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

第十二条市发改局会同财政局、经信局、科技局等部门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后评价。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发改局、财政局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所拨付资金,取消申报资格。对发生截留、挪用、侵占、骗取财政资金行为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专项资金的。

(二)转移、截留或者挪用专项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特别是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内容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或竣工完成的。

(五)其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项目申报单位提供虚假情况,并造成专项资金损失的,一经查实,三年内不得申报专项资金。

资金监管办法篇5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工业立区战略实施,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区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称贴息资金),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贴息资金,是指区现有工业企业为新上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当年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合法途径新增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区财政予以贴息补助的资金。

第三条财政贴息资金系引导性资金,通过贴息方式吸引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新上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第二章贴息资金的使用原则

第四条申请贴息资金的企业必须是在区依法注册、经营上年度上缴税金不低于50万元、不拖欠各项财政性资金和职工工资、不拖欠各项应缴税金和应为职工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企业管理、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良好的工业企业。

第五条申请贴息资金的项目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创税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在1年之内,最长不超过2年。

第六条申请贴息资金原则上是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贷款在1000万元以上、拥有自主产权和高新技术的项目,或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贷款在2000万元以上的传统产业项目。

第七条贴息资金规模为1000万元。区财政按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0%予以贴息,单个企业最高贴息额不超过100万元。

第三章项目的申报和审核

第八条区财政局会同区经信局按照贴息资金使用的原则、范围,确定年度贴息资金扶持重点,编制贴息资金使用预算。

第九条符合贴息资金使用条件的项目,项目承担企业须于每年月份向区财政局、区经信局报送下列相关资料:

1.项目简介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企业基本情况表和项目基本情况表;

3.企业当年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表;

4.企业上年度会计财务审计报告;

5.项目贷款合同;

6.项目贷款进账单据和使用、支出单据;

7.贷款发放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用途说明;

8.自有资金落实及支出单据;

9.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十条区财政局、区经信局收到企业的申报资料后,组织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对企业项目进行综合评审。根据评审结果,两部门共同提出项目贴息安排意见报区政府审定。区政府审定后,两部门联合下发企业项目贴息计划。

第四章贴息资金的核定与拨付

第十一条区财政局根据两部门下发的项目计划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企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终止执行贴息计划:

1.项目终止建设;

2.未经批准延长建设期。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承担企业实行法人代表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对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达产达效承担责任,要定期向区财政局、区经信局报告项目进度及银行贷款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四条区财政局、经信局要定期对享受贴息资金支持企业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掌握企业项目进展情况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检查中发现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贴息资金、项目实施存在重大问题的,将全额追回已拨付的贴息资金,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项目竣工投产后,区财政局、区经信局按项目管理要求及时组织验收。

第六章附则

资金监管办法篇6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解决办法

乡镇财政是财政体系的基础,也是涉农资金支出落实者和终端监管者,它直接面对广大的乡村和农民群众,是关系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关系到财经纪律在基层的执行,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的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重要性

(一)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财政部“两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两基”建设即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就是对“两基”建设内容的融汇贯通和具体实施,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基层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贯彻落实财政“三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两基”建设的最终落脚点。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推进乡镇财政职能转型的有力推手

财政部相继出台的两个关于乡镇财政管理改革的指导性的文件:《关于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镇财政干什么的问题,即职能问题,在界定乡镇财政职能中就明确了资金监管的职责,突出乡镇财政层级,全面具体明确其工作职责、目标、任务和措施,弥补了乡镇财政在涉农资金监管工作中无“位置”、无职责的制度缺陷,要求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来大力推进。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是落实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迫切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公共财政的建立,财政涉农投入逐年大幅增加。而资金的使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财政参与监管的力度严重不够。这要求乡镇财政必须发挥职能作用,发挥就近、就地优势,加强各种涉农惠农资金的监管。

二、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家尽管宏观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乡镇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财政资金的运用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大多数乡镇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当前很多乡镇的制度制定流行于形式,不够具体和完善,不切合当地实际,只是为了有制度而制定,并不是为了真正规范和执行,缺乏可操作性。

(2)财务制度监管不严,导致财务人员执行力度欠缺,实际执行过程中,制度流于形式。部分乡镇领导不按财经制度办事,利用自己的职权,以权谋私,制造假账,不接受财务人员的监督,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

(二)预算编制不完整、执行不到位

1.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完整

目前很多乡镇的预算编制基本采取“上年基数+增长”的方法,虽较好地发挥了财政总量控制的优势,但未能将“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相结合,从而导致预算不能很好地起到控制和执行预期。同时在预算编制内容上不够完整,当前乡镇预算编制存在着项目不细化、具体资金使用单位不明、所需资金未能在编制中详尽体现,财力无从保证,财政监督难以到位。

2.预算执行随意性较大,基本流于形式

乡镇预算执行中存在重预决算轻预算执行与调整的情况,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调整随意性大,预算控制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预算控制职能。

(三)财政资金浪费严重,使用效益不高

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存在专项资金支出不够规范,招投标、预决算手续不完善,因审计人员缺乏及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工程不审计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的监管职能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资金效益低下。

(四)资金监管制度建设不完善,难问责

近几年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越来越多,乡镇财政的工作内容也同时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但适用于乡镇财政的管理、考核、监督、评价机制未能及时充实和完善起来,不利于财政资金监管的高效运行。有些乡镇一级政府由于目前事权财权不对等,预算控制不严等诸多原因导致财力紧张“被迫”拆东墙补西墙保运行。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是由于行政行为造成的,如决策失误,管理不到位等。地方监督管理部门在问责时,往往从宽、从轻处理,长此以往致使监管不力,甚至是放任自流。

(五)基层财政人员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虽然省市县都高度关注基层财政建设,但是乡镇财政人员年龄偏大,人手较少,业务水平偏低的局面在很多地区依然未发生根本改变。乡镇基础条件较差,工作环境艰苦,报酬不高,人员上升空间狭窄,从而导致无法留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很多地方基层财政人员流动较快,人心浮动,这都给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愿意留在乡镇工作的财务人员又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匮乏,素质较低,业务生疏,以及一人多岗精力难以为济等问题,难以适应财政监管的要求,无法胜任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工作。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

(一)切实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加强制度建设,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出台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会审通过,然后执行。同时切实发挥乡镇财政部门的就地监管职能,定期上报监管数据,接受上级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强化制度执行的约束力。

(二)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完整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制度一是要增强预算观念,强化预算约束力,杜绝支出随意性和重支出轻收入现象。二是上级财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各乡镇在编制财政预算时,要对收入支出进行调查、摸底,使预算的编制全面、科学完整,具有可执行性。要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出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同时根据乡镇经济状况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预算出各项支出需求,在政府编制出年度预算草案的基础上,要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提交人代会审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预算制度流于形式和预算约束软化、预算编制滞后的现象。

(三)制定完整的乡镇资金监管制度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必须以制度为依据,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资金监管职责,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明确财政所在每个监管环节的监管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财政所在加强资金监管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制度上强化资金监管工作。

(四)加强业务培训,充实工作人员,提高资金监管能力

1.完善干部培训,打造业务素质强队伍

制订业务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乡镇财政干部进行轮训,使其尽快掌握和熟悉资金监管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达到有效开展乡镇资金监管工作。主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各乡镇对资金监管工作做具体指导,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财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2.完善用人机制,打造高素质乡镇财政队伍

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按照量力而行、人尽其才的原则,合理增加工作人员,选派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热心财政工作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同时积极探索财政所机构人员管理新模式,为基层财政人员的晋升创造上升的通道,从而努力打造一支“一专多能、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爱岗敬业”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为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打下良好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资金监管办法篇7

作为党和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地方政府关于金融工作政策和决议的执行者,地方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简称“金融办”)的地位和职能范围日渐明晰。从2002年上海金融办成立至今,国内各地金融办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协调服务到金融监管的职能扩充中,金融办在维护当地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金融办的一些固有缺陷也逐步暴露,必须加以有效应对和及时解决。

一、设立地方政府金融办的必要性

(一)促进地方金融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全国许多地区的现实选择,而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而且还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促进作用。作为地方金融的协调、服务和监管机构,地方政府金融办在企业上市、债券发行、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等许多方面都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近年来非法集资、非法证券等涉及金融稳定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类事件往往涉及人员较多、处置难度较大,其中大量工作需要地方政府金融办具体落实。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金融办异常活跃,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配合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开展工作,落实国家金融调控政策。按照国家现行金融监管框架,金融风险防范具体工作主要由“一行三会”及其派出机构承担。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极大的差异,这造成地方在落实贯彻国家金融方针政策过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适应性,排异现象的出现时有发生。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往往涉及人员较多、风险处置难度较大,这都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参与。金融办在日常工作之中,直面辖区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配合中央金融监管机构工作,提出改善金融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金融办的存在有效弥补了以“一行三会”为主的中央金融管理派出机构职能的不足。

(三)填补金融监管空白,管理地方金融机构。为满足市场需要,各地相继成立担保机构、典当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需要一个机构对上述已明确由地方政府负责监管的市场主体履行管理职责,金融办的职能由此得以扩展。“一行三会”主要关心的是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宏观货币政策实施,其虽然也为地方金融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但往往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一行三会”垂直监管也有其覆盖不到的领域。以广东省为例,证监会只设到省级,银监局设到地级市,保监局只在部分地市有设立,只有人民银行的分支可以设到区县。但现在很多小型金融机构活跃在县级甚至在乡镇,在“一行三会”触不到的地方,监管的职责同样落到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身上。此外,中国区域差异巨大,一刀切的监管制度可能并不适合所有的地方,反而会打乱地方原有平衡。因此在统一监管规则下,由中央和地方实行分别监管的模式,对于一些准金融领域或者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适当下放给地方,相应的风险责任也落在地方,从而形成大统一、小分权的监管格局,金融办则是这一格局的重要一环。

二、地方政府金融办在职能定位上存在的问题

(一)职能边界模糊。中央和地方金融管理机构间的职责边界模糊,职能存在交叉和重叠,容易产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地方经济发展局部利益之间的不协调。目前国家政策虽已对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但都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依然属于政府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地方金融工作办公室、金融服务办公室等在执法方面缺少法定依据。

(二)职权范围不断扩张,但自身力量薄弱,专业人才不足。地方政府金融办是金融改革的产物。本世纪初,国家对金融事务管理实行“一行三会”的垂直监管。在此金融监管模式下,作为议事协调机构的金融办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金融办出现在上海,成立之初的上海金融办并不在政府序列,也不具有行政审批权,主要任务是联系并配合“一行三会”在上海的工作。随后各地政府为协调金融管理也纷纷设立金融办。在地方政府对金融产业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金融办承担的职能亦实现了升级和扩容。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在培育金融产业、服务中小企业、支持小额贷款、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不少地方的金融办都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由于金融监管权的下放,金融办的职权范围在不断扩大,这对金融办人员配备的质和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金融人才属于高端人才,它会向经济发达的地区特别是金融中心流动,所以地方上的专业金融人才非常匮乏,这导致金融办金融专业人才不足,降低了履职的效能;其次,经过几次机构改革,金融办的编制指标非常稀少,这导致金融办的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正是由于金融办人员配备上的质、量差距,致使地方金融监管中出现的新问题没有专门的时间和人手去研究,也难以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金融办开展业务过程中出现“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就是金融办人员配备不足所致。

(三)角色冲突,职能矛盾,弱化自身职能。从议事协调机构到政府部门,金融办地位日趋提升,职权范围不断扩大。但这也导致金融办自身职能之间以及与其他政府部门职能间出现了重叠和冲突,这不仅干扰其他政府部门履行职能,也弱化了金融办自身的职能发挥。

1、与人民银行部分职能重叠。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重要职责之一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金融办往往也会出台一些指导意见,形成了政出多门的状况,使金融机构处于无所适从的境地。在涉及整个地区的金融机构协调时,一般由金融办牵头,“一行三局”此时处于被协调和配合的角色。金融机构的相关活动中,通常也是金融办排在首位,之后才是“一行三局”。这弱化了中央金融监管机构的地位,干扰了中央金融监管机构履行职能,甚至有取而代之的倾向。

2、与宏观调控目标有时存在冲突。金融办作为地方政府的下属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要求,多从地方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中央金融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实施选择性配合。当宏观调控货币紧缩与区域型产业发展存在矛盾时,地方政府会通过金融办争取金融支持,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力度,容易造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不易显现,加大了金融运行的波动风险,增加了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运行成本。

三、合理划定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能边界

地方政府金融办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协调服务上:一是协调金融机构服务地方建设,即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协调地方政府服务金融机构,即要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服好务,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以此为中心,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能如下:

(一)服务职能。金融办的服务职能主要是营造金融发展环境。不论是全国性金融机构还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总量,有助于获取金融创新的先机。因此金融办要将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放到突出的重要位置。首先,金融办要大力推动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争取多部门信息共享,最大程度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成本,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切实帮助银行业机构防范和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协调地方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逃废债务的行为,增进银行信心,为金融机构整体功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其次,金融办要协助和会同金融监管机构、政府等有关部门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以及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等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保障地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二)协调职能。金融办负责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联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做好扶持发展、配合协调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协调推动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企业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和网点,促进金融机构合理布局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配合中央驻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及其金融管理部门制定的金融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监管措施。配合国家驻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对各类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以及注册地在地方的上市公司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配合国家驻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查处和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三)规划、引导职能。金融办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拟定当地推进金融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金融功能区域布局规划,完善地方金融业空间布局,加强对金融功能区的服务和指导。研究金融形势,分析发展中的问题,提高金融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四)监管职能。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办的职能范围不断突破,从原来的协调服务拓展到监督管理。金融办要承担对辖区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类民间借贷中介组织和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承担对所辖区内非上市企业股权、产权交易等权益类和合约类交易市场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典当行、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等投融资机构;目前在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案件多发的形势下,金融办应当承担依法开展打击非法集资、非法交易所等违法活动职责,维护金融秩序,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条底线。

上述金融办四项职能中,服务职能、协调职能和规划、引导职能属于金融办固有的职能。对于固有职能而言,因其体现了设立金融办的初衷和目标,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其中心地位,牢牢把握金融办改革发展的方向,避免金融办因职能扩张而模糊职能重心;监管职能属于金融办发展中扩充的职能,而且在金融办职能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必须处理好金融办固有职能与扩充职能之间的关系,避免因监管职能扩张而背离设立金融办的初衷和目标。

四、实现地方政府金融办职能准确定位的建议

(一)剥离金融办融资和金融资产监管职能。剥离融资职能。实现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化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目标,金融办在职能扩张过程中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对具体金融业务的直接行政干预明显减少,但与此同时,隐性干预现象仍然存在,并有加剧的趋势。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金融办所承担的融资职能。金融办承担的“为地方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角色与其金融监管职能之间存在冲突,地方政府利益动机会导致金融监管职能弱化和紊乱。例如,2009年某省农村信用联合社组织辖区内134家县级信用社,共计动用397.5亿元资金通过信托方式为地方融资平台提供项目资本金。此事早被某银监局发现,但银监局给省联社和金融办打了几次招呼,对方都置之不理。最后某银监局只好紧急报告银监会,银监会又报告国务院,然后银监会出面和其省政府交涉,才得以纠正。金融办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该是宏观的,通过发挥金融办固有职能和拓展职能予以实现,而非直接介入地方金融机构、企业的具体业务。融资职能会促使金融办背离其固有的服务、协调和引导的职能,在监管职能的助推下,必然导致其介入微观金融活动或决策,因此必须予以剥离。

剥离地方金融资产监管职能。2009年8月13日,上海市正式对外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出台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意见》,上海金融办通过《意见》实现了“扩权”。《意见》规定,“按照(上海)本市国资委委托监管有关办法,由市国资委委托市金融办对国家出资的市属金融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及“市金融办根据相关法规和委托监管职责,负责研究制定金融国资监管的具体办法,实施对金融国资的具体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金融办(或金融局)不仅仅是金融服务机构,还成了地方版的“金融国资委”。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身份重合,这必然加剧与金融办金融监管职能间的矛盾冲突。特别是多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都有政府参股情况下,如不剥离上述职能,金融办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必将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和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二)完善地方政府金融办的相关立法。到目前为止,将部分金融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的法律文件包括:2003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将农信社的管理交由省级地方政府负责;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对农信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48号),明确各省政府对辖内农信社的基本职责;2008年《银监会、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明确省级政府指定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2010年银监会、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公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监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准入、退出、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我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金融业基本法律中则没有地方金融管理职责的规定,地方政府组织法规中也没有地方金融管理的相关规定内容。

资金监管办法篇8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是指:**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的工业投资项目(包括财政拨款补助、贴息或入股等资金支持方式)。

第三条**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管理以加强项目执行过程监管,不增加企业负担为原则。主要任务是:对下达资金计划后的资金到位及使用、项目实施、竣工投产等进行跟踪监管。

第四条**市工业促进局、**市财政局主管并负责**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成立**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与验收管理办公室。各区县工业局(经委)也要承担起对所属项目监督管理的责任。

第五条**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六条**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坚持依法办事,不干预被监管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与监管项目无关的投资活动。

二、监督管理内容

第七条依据有关法规和政策,对**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的全过程及其效果实施全方位监督管理。

第八条对资金到位、使用和投资概算实行监管的重点是: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财政拨款、贴息及入股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投资概算调整、项目财务收支及财务管理情况;项目自筹资金来源、银行贷款本息按期归还情况;资金专款专用情况。

第九条对项目责任制实行监管的重点是: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第十条对项目投资效益实行监管的重点是:项目按期投产达纲、验收及投入产出情况。

三监督管理程序和方法

第十一条**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与验收管理办公室按照监督管理办法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项目跟踪制度和管理体系。受理对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举报,针对监管过程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定期或不定期向市工业促进局、财政局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第十二条建立项目定期调查制度。实行**市工业发展自经项目进度跟踪调查制度和效益跟踪调查制度。自资金计划下达之日起到项目竣工验收之日止,项目承担企业每年度1月10日和7月10日前填报项目进度跟踪表;自资金计划下达之日起到项目竣工验收后第三年止,项目承担企业于每年度2月10日前上报项目效益跟踪表。以上工作通过“**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系统”网上定期填报。

第十三条建立现场检查制度。**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与验收管理办公室要视项目进展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承担项目的企业进行联合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形成督查和整改报告。要将督查报告报市工业促进局和市财政局审查,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对重大问题要向主管市长报告。

第十四条建立监督机制。**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监督与验收管理办公室鼓励和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报送有关部门。

四、绩效考评

第十五条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主要包括项目过程绩效评价和项目验收绩效评价。按照项目类型制定项目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技术水平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评价、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影响评价、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等。市工业促进局和市财政局按照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组织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执行相应的奖惩措施。

绩效考评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建立项目竣工验收制度。项目完成后,要求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市工业发展资金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并结合项目验收绩效评价,履行验收手续。

五、奖罚措施

第十七条保证工业发展资金按时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对截留工业发展资金的企业和部门,市工业促进局、市财政局对其给予通报批评,并于之后两年不予批准该企业使用工业发展资金的申请。

第十八条对给予拨款和贴息支持的项目,如有下列违规行为,可视情况收回部分或全部工业发展资金: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或发生重大问题未及时报告;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含银行贷款、工业发展资金、以及其他专项资金);提前偿还已给予贴息支持的银行贷款本金;自筹资金不到位,导致项目无法按计划执行;严重违反工业发展资金有关办法要求。

资金监管办法篇9

监管是手段,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离开了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其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就失去了保障。因此,规范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加强对开放式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基金管理公司的健康发展,稳定证券市场都十分必要。

二、中国现行的开放式基金监管模式

本文将主要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三方面来讨论开放式基金的监管模式。

(一)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的制度体系

世界各国证券市场对开放式基金的监管共有三种典型的制度模式,即集中型监管模式、自律型监管模式和中间型模式。

集中型监管模式也称集中立法型监管模式,是指政府制定专门的基金法规,并设立全国性的监督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全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一种体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积极参与市场管理,并且在市场机构中占主导地位,而各种自律性的组织如证券业协会、基金公会等则起协助政府监管的作用。自律型监管模式是指政府除了一些必要的国家立法外,很少干预基金市场,监管工作主要是由证券交易所、基金公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强调基金管理公司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作用,一般不设专门的基金监管机构。中间型监管模式既强调集中立法管理又强调自律管理,可以说是集中型监管模式和自律型监管模式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1](30)。

中国现行的开放式基金监管体制属于集中型监管模式,具有集中型模式的基本特点,但也有一些中国基金市场自身的特征:第一,基本上建立了开放式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尽管这一体系远未完善。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首先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有了关于投资基金的统一规范。2000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确定了开放式基金的运行框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国务院行政法规为基准、以证监会有关通知和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为补充的开放式基金监管法规体系框架。第二,中国目前的基金监管机构是以国务院下属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国家计委、原国家体改委、地方政府及有关部委、地方证券监管部门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中国证监会是国家对全国证券市场,包括基金市场进行统一宏观监管的主管机构。第三,从1997年开始,证券交易所直接划归中国证监会领导,强化了证券市场、基金市场监管的集中性和国家证券主管机构的监管权力。第四,基金管理公司中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以强化基金管理公司的内控机制和一线监管职能,培养理性投资。目前,已有50多位独立董事受聘于14家基金管理公司。第五,以“好人举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金业准入制度改革成为基金业规范化进程中的主要内容。

中国选择集中型监管模式是与中国长期实行集中计划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证券市场中法律法规和各项监管尚不完善以及证券投资基金从业人员素质较低、自律意识比较淡薄的现实状况相适应的。

(二)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

各国在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上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特点:美国式的特点是有一整套专门的证券(基金)监管法规,注重立法,强调公开原则。英国式的特点是强调市场参与者的“自律”监管为主,政府很少干预,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也不制定独立的法律,对基金等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其它相关的立法、法规来加以规范。欧洲式则多数规定严格的实质性监管,并在相关法规如《公司法》中写入有关基金管理公司及证券公司的设立、交易和运作等方面的条款,该模式也不设监管的专门机构[2](132)。

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自1991年创立以来,为规范基金发展,采取了先在地方上立法,为中央统一立法总结经验的立法思路。1993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证券上市试行办法》、《上海市人民币证券投资信托基金暂行管理办法》。1992年深圳市颁布了《深圳市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暂行规定》,1993年又颁布了《深圳市证券交易所基金上市规则》,此外还有《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基金估值暂行规定》。其它地方和部门也有一些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些规范对基金的创立、发展和健康运作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某些法律规范只着眼于地方和部门利益,弊端便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迫切需要有一部统一的全国性规范。1997年11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关于投资基金的统一规范的诞生。2000年10月12日,中国证监会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从而确立了开放式基金在中国的运作规范。期间一些涉及开放式基金运作的相关法律和部门规章也先后出台,形成了以国务院行政法规为基准,以证监会有关通知和交易所业务规则为补充的开放式基金监管法规体系。具体来说,该法规体系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一是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为代表的行政法规;二是由《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等证监会文件所组成的部门规章;三是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规则与证券交易规则、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登记结算业务规则;四是基金契约。

(三)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

监管的组织体系涉及基金市场监管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在集中型的监管模式下可以有三种监管的组织方式:以独立的证券监管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方式;以中央银行为主体的组织方式;以财政部为主体的组织方式。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组织体系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制度演进过程。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证券委)及其执行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基金)监管组织体系的正式诞生,初步确立了以国务院证券委及中国证监会为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国家计委、原国家体改委、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委、地方证券监管部门等在内的一个多头监管体系。1992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对于各监管部门的分工作了基本的规定。1998年,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合二为一,由中国证监会负责对全国证券市场实施监管。2001年,基金业公会成立,负责对基金业实行自律管理。至此,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其结构如图1。

附图

三、对现行监管模式的评价及其优化

由于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在我国发展较晚,又是首先在地方上逐步推行起来的,同时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立法模式等的制约,因此,中国的开放式基金监管模式不完全相同于国际上成熟的基金监管模式而带有部分中国特色。

(一)我国目前对开放式基金实行的集中型监管制度体系,较多地参照了美国的监管模式,具有鲜明的政府主导性特点[3](246)。首先是集权性和一元化,主要体现在中国证监会是中国证券市场上唯一的最高监管部门,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其次是高权威性和高独立性,表现在中国证监会改变以往事业单位的性质而成为国务院直属的行政管理机构,原证券委的宏观管理职能和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证券经营机构的职权被并入和移交给了证监会,从而使证监会具有了大一统式的、又相对独立的管制权利。尽管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体制与市场发展的国情客观要求确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集权管理,但自律机构及一线监管的重要作用仍是无法替代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现行体制中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基金公会只起辅助政府监管的作用,完全受制于证监会的集中管理,沪深交易所原本在当地政府驱动下的激励竞争态势转化为无竞争的垂直管理模式下的无进取态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一线监管的效率,抑制了交易市场的创新,其具有的低信息成本、应变灵活性和敏感性的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应适度形成交易所在组织和发展市场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加强它在上市公司、基金的持续信息披露、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和一般违法行为查处等方面的监管权责。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基金公会和证券业协会的机构和职能建设,切实增强它们在一线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

2.健全基金的治理结构。中国(开放式)基金试点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基金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基金三方当事人——持有人、管理人、托管人之间靠基金契约来调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中国目前的5只开放式基金和49只封闭式基金都是契约型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资产,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它们背后各自体现了所有权、经营权和保管监督权。由于基金治理结构不完善,持有人对管理人的监督有限,持有人的合法利益难以得以充分保护;托管人由于竞争等原因的存在,也未能全面履行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责任。鉴于此,一方面要完善基金契约,明确和细化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要探索向公司型基金的转化。因为公司型基金是以公司的形式成立和运作基金,而公司制是现代社会企业发展的最高形式,三权制衡体现得更为明显,这必然有利于保护大众投资人的利益。同时要在继续实行“好人举手”制度的基础上,加大独立董事在基金董事会中的比例(目前中国规定为1/3,发达国家多为2/3以上),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管职能。

3.完善开放式基金的信息披露。“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开放式基金要依靠社会监督并由社会各方展开公开的评论,以此达到监督和约束基金的目的。一般来说,开放式基金的信息包括按照监管机构规定的内容与格式披露的信息和为投资人服务而披露的信息两类。其中,第一类信息是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管理层对投资人利益的保护,更是基金持有人所关心的。但是根据目前的规定,开放式基金只有在发生巨额赎回或公布中报和年报时才被要求公布份额变动情况,对于日常申购赎回期间的份额变动该如何披露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就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因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基金净值的变动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因此管理层应根据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对信息披露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如增加开放式基金有关信息披露的频率和内容等。

另外,应积极推进中小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和利益赔偿制度,使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置于广大投资者的集体监督之下,增大监督的震慑力。

(二)相对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是任何资本市场必备的要素之一。实践证明,中国开放式基金监管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开放式基金的发展、规范开放式基金的运作和加强对基金的监管,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基金试点的逐步推进,现行的法律体系已不能适应开放式基金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

1.目前由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还迟迟未出台,有关开放式基金管理的规定散见于一些零碎办法中,其中主要是《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及实施细则和证监会先后颁布的一些文件和通知。这些法规层次低、权威性不强,而且一些文件前后不统一,与其它相关法规如《证券法》、《公司法》衔接不够紧密,而且有许多条文明显相冲突。因此要尽快出台《投资基金法》、《投资者保护法》、《投资顾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修改其它一些大法中明显不适应、相冲突的条款和提法来规范开放式基金,使之运作和发展有法可依,尽快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

2.因为历史条件限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规范的内容和范围都非常有限,与国际成熟市场的规范标准有较大差距,而且其中条文多为原则化的表述,缺乏对实际操作的指导。开放式基金试点和运作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现象难以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如基金的治理结构、私募基金的地位和中外合资基金的设立等。第一现状要求在加快制订出台《证券投资基金法》的同时,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作为基金监管法规体系基准的法律地位,并且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办法》和有关规章,细化条款和规定,提高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法律依据。

(三)中国现行开放式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主要由中国证监会及其直属派出机构,即地方证管办两个层面构成,9个区域证管办又辖若干办事处,体现为垂直的三级管理。地方监管机构以前对地方负责,现在转而对中央负责,其一线监管的职责得到了加强。这种组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地方利益的约束和制约,监管的效力得到了强化,但是仍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完善和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监管的效率。

1.中国证监会和其它相关的政府机关,如人民银行对开放式基金都负有一定的监管职责,证监会主要负责基金管理人的市场准入、运行和退市等的一系列监管,而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对基金托管人的监管。2001年的“基金黑幕”和私募基金等问题的出现说明了在现有的分业经营和监管模式下,应当加强有关监管机构和其它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保证监管制度与政策的全面合理性,更好地发挥监管的合力作用,消除现存和可能出现的监管真空。

2.要加强政府监管部门自身的建设和约束机制。根据导致监管失灵的“俘获论”和“寻租论”可以得知,在集中立法型模式下,权力集中会带来和监管非效率,被监管者完全可能通过“寻租”而使监管者成为被俘获的猎物,从而使监管背离了其初衷。因此,应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两方面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的公正性和高效率。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制订能有效约束监管人员的内部规章和制度,并以高薪养廉;外部监管的关键在于增强监管的透明度,使社会各界都能对监管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监督和反馈。

3.目前有关开放式基金行业的自律机构都已组建完成:沪深交易所在一线监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金公会和证券业协会也都已经成立。但问题在于这些自律性机构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和监管职责,使得它们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形同虚设。故而要尽快完善自律性监管机构的机构和职能建设,使其在制订基金行业的执业操守、监管形式、基金的日常运作,交流开放式基金监管经验,研究基金的发展战略和维护基金业的利益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此确保开放式基金的规范稳健运作。虽然,中国开放式基金的监管模式目前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应当看到,中国开放式基金毕竟还年轻,其成长的速度明显滞后于股票市场,可供全社会分析研究的样本和案例都十分有限,使监管模式的制订缺乏了对照。但应当肯定地说,开放式基金的监管模式和体系一定会随着这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何望.走进开放式基金[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2]赵锡军.论证券监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资金监管办法篇10

长期难产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pe基金在业内和媒体大多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而在有关部门被称为产业投资基金。据报道,2008年7月28日,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工作指导小组(以下简称“指导小组”)召开第五次工作会议,研究起草《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有关事宜。其实,早在1995年国家就对产业投资基金予以高度重视,着手产业投资基金立法工作,并授权国家有关部门起草相应管理办法,历经12年未果;2007年转向起草产业投资基金试点总体方案;如今又回归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老思路之上。

回首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认为,长期以来以国家有关部门主导的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监管思路和试点工作是基本失败的;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思路和实践来看,有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基本概念的探讨与反思:

正本清源回归市场

总结并反思中国pe投资基金发展的监管实践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探讨,尤其是对产业投资基金本身。回顾产业投资基金名称的出台过程,不难看出产业投资基金(在英文只能翻译为industrialinvestmentFund)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属于中国特有。国外通常称为私募股权投资,即privateequity,简称pe,根据国际相关研究机构的定义,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90%是社会的公共机构投资者。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较大,信息披露不充分,故往往采取非公开募集的形式。近年来,出于对流动性、透明度和募集资金的考虑,上市的pe管理公司的数量有所增多,如2007年6月在纽交所上市的百仕通集团就是一个例子。

在我国,pe又被流行地称为产业投资基金,追溯概念的形成与流行,首推有关部门主观主义先行的一意孤行。有分析论者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莫须有的概念,股权投资基金并不是如福利基金之类的资金集合体,而是特指由两个以上的多数投资者通过稽核出资而形成的“集合投资计划”。有关部门之所以强调并坚持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其实质想法是偷换概念借“管理产业”获取行政前置审批权。

因此,在有关的基本概念方面,我们需要还事物之本来面目,并在概念上与国际通用概念相接轨,即倡导以私募股权投资替代产业投资基金的流行;同时有关监管部门应当据此而摈弃落后过时的行政审批的监管思路,尊重市场规则。这是我们对12年来pe发展的总结与反思过程中,需要把持的第一个原则。

监管实践的回顾与总结:

“兜圈子”的困境

在上述混淆的概念指导之下,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即前文所论的产业投资基金)的行业监管思路基本可以说是经历了长达12年之久的从起点回到原点的迷途之旅,陷入了一个曲折式徘徊的迂回怪圈之中,其间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进行一下简要回顾,可以将相关的监管思路归纳为“立法说”、“管理办法说”和“总体方案说”三种。

其一,立法说。其中,关于主张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法,加入私募股权投资的章节,笔者认为很难行得通。首先,证券投资基金与pe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极度不匹配,难以统一协调立法和执法工作。证券投资基金经过5年多的立法之后的发展,全国59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超过2万亿元的基金净资产,基金份额超过2.167万亿份。而产业投资基金经历12年的徘徊,从第一只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第一批试点,到如今的第三批试点,共十多只基金,仅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募集了60多亿元,其余募集工作至今未见完成。pe试点落后之现状可见一斑。其次,当初的立法障碍依然存在,必然造成长期争论不休而步入死胡同。

其二,管理办法说。自1995年由原国家计委着手研究至今,主张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有关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说与国务院的个案特批试点相伴而生。事实是,“管理办法”千呼万唤出不来,见到的只是国家个案特批的模式,批准的10只基金带有几个共性特点:行政性、地方色彩和行业局限为主等特点,市场化特征明显不足。从某些方面来说,可以认为是试点工作的基本失败:

1.基金借用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将来的运作必然受到政府的限制。以渤海基金为例,其投资选择就受到较大的限制,要求50%以上资金投资于天津;限制其投资方式会影响运作效率。2.国务院个案特批模式的选择,及其“先基金,后管理人”的模式同样会影响基金的运作效率。而管理人通常夹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诸多掣肘,难以履行勤勉尽职的义务。3.更大的障碍是,pe的监管牵涉多个政府部门,它们的思维往往遵循“屁股决定脑袋”的法则,导致无法达成一致,这个“症结”已经在试点中暴露:多个部门权力的不配合导致筹备中的“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的难产。

管理办法说产生的大环境和基础在于有关主管部门首先混淆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创造了中国特有的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然后坚持“通过立法设置行政权力”的原则,对一个市场化的产物强行带上了前置性行政审批的紧箍咒。这样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不符合pe的实践和发展规律,而先行实验的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又严重扭曲pe的面目,不能为“管理办法”提供经验,又不承认失败并总结吸取教训,只好长期“兜圈子”,耽误了pe发展的大局,以至出现外资pe在中国“一枝独秀”的不利局面。

其三,总体方案说。在管理办法说、立法说相继失败的背景下,由发改委牵头,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下称一行三会)、商务部和国务院法制办等七部门成立了“产业投资基金部际指导小组”,一方面负责拟订产业投资基金的试点总体方案,另一方面在总体方案获批后,部际指导小组将承担产业投资基金的核准权。该种方案和监管思路摈弃了国务院个案特批的办法,认为根据pe的市场化特点,现有的法规已经足够规范和调整,无需另行出台法律或管理办法。应该说这种模式属于一种比较符合现实和市场特点的监管模式,是一种进步。

虽然在2008年春节前总体方案上报了国务院,但仍然保留产业投资基金的称呼受到市场质疑,而且七部委意见不统一和操作不配合的情况依然存在;在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停止审批、总体方案议而不决、终被放弃之后,对未来之路彷徨之下,又迂回到先前的“管理办法说”的老路上了。

以上在监管思路和模式上的反复曲折,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的监管思路是不是出了问题?有关部门是不是违背了市场发展本来规律,以部门利益为先,扭曲pe本来面目,从而妨碍了行业的发展呢?或者,是否陷入各相关部委之间的协调难以解决的困境?

思路与出路:

创新思维放松管制改变起草办法

通过上述对基本概念的探讨、监管思路的回顾、当前困境的深度解析,我们认为推动我国产业投资发展的正确监管模式应当首先从思路上变革并创新地寻求出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权力协调不是硬道理;立足于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不是人为计划市场的发展。针对有关主管部门的担忧,如果先放行后立法有可能导致一哄而上的问题,由此而强调前置审批、强化监管等行为,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金融创新的规律的;更多的有危言耸听以包藏部门垄断利益之嫌。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金融创新,都必然受到市场的检验,诸多问题都是在后期市场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步解决的。国外成熟国家的金融市场如此完善,其间也是历经诸多检验,并不断修正的。即使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了诸多问题,诸如“基金黑幕”、“老鼠仓”问题、基金业绩不良问题、粗放型管理问题等等各种弊端。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主管部门采取了发展的眼光,在发展中不断改善监管,至今成绩是肯定的,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得到了充分发展。

回看pe,我们的pe发展还在婴儿期,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这个婴儿是否会得老年痴呆症。我们需要服务市场的发展,让pe得到市场的锤炼才可以发展壮大,不需要政府凭空杜撰一个市场来,然后天真地认为由政府审批出来的一定会得到市场的认同。总之,以发展作为硬道理,许多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第二,要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当前的难题。

如前所论,12年过去了,pe的产业发展和监管思路办法久拖不出,问题长期悬而不决,其关键在于国家有关部门“屁股指挥脑袋”的思维定势,坚持维护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是问题难以解决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需要以创新的思维解决当前的困难,这个思维的核心就是以“市场指挥脑袋”为原则。按照党中央十七大精神,政府运作的宗旨在于权为民所用;在pe基金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先审批后发行的陈旧思维定势导致了个案特批的监管模式,市场要素得不到充分发展,这种与国际成功经验背道而驰的监管思维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有关部委对私募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故意混淆,对基本事实和规律视而不见,实乃中国pe行业发展之怪现象,个别部门垄断利益居上的思维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却依然在那里掩耳盗铃式地固执己见。

第三,坚持市场化原则,放松管制,还pe以本来面目。

私募股权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化的产物,说到底在于成熟老练的投资人(机构投资者和富有个人),其本身具备市场风险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有能力选择相关的管理人和团队,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违背这个市场规律,人为设置审批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增加了扰动因素,干扰了成熟老练的投资人的判断和鉴别。

我们都知道,股权价格反映的是历史和投资者可以获得的全部信息的综合;同理,投资人对管理团队的信任和鉴别也是如此。政府缺乏市场判断和市场风险的鉴别能力,却滥加审批,对投资人来说,从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政府对他们所审批的投资基金投了信任票。但是政府仅仅管了审批,政府却不投资,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为管理公司背书,反而容易误导投资人的决策。因此政府的监管应当从金融服务的角度,借鉴英国金融服务局的经验,施行软监管,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第四,在明确上述思路与原则的同时,需要考虑如何起草管理办法的问题。经过12年的起草管理办法的徘徊不前,我们有理由怀疑本次管理办法的起草也是难有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