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9:06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1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充分就业劳动力培养

劳动力商品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断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全面认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对于完整和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述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是这样理解的,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和表述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不准确、不科学

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而每一种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否则,作为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商品都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如衣服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大米,大米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劳动力。衣服可以穿但是不能用于满足人们充饥的需要;大米可以充饥但是不能用于满足人们保暖或美观的需要;劳动力可以进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是既不能用于吃也不能用于穿。由此可见,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共同属性,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劳动力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时写道:“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即劳动力商品,引者注),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在此,马克思并没有将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特殊性简单地归结为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而是把它的特殊性正确地表述为“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对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能提供劳动,从而能创造价值”。这里,马克思为什么用“独特的使用价值”,而不用“特殊的使用价值”呢?“独特”一词才真正把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同其它商品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了,劳动力之所以成为特殊商品,最重要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相对于其它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这种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属性(相对于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的属性而言),其他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过程,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归结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这种归结和表述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其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属性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等同起来,既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又增加了人们正确理解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困难。

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全面理解

仅仅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理解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属性都是不全面的这种理解,并没有充分揭示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的不同特点。实际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结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一个最低限度或者说最小限度,而其他商品则没有这个限度。“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指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高于这个最低限度。

劳动力商品价值量具有特殊的构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不仅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作为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他有那些习惯和生活要求”。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普通商品的交换必然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并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的时间,如果他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必须始终让购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劳动力商品能否顺利交换有其特殊的意义“劳动力不卖出去,对工人就毫无用处,不仅如此,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他的劳动能力的生产曾经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它的再生产又不断的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其他商品卖不出去,可以暂时从流通领域中退出,作为商品库存,它的价值仍然存在。劳动力卖不出去,工人处于失业状态,不仅它的价值等于零,而且对于他的所有者来说,就会面临一种残酷的生存压迫。

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科学管理和使用劳动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在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认识上,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解决就业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

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从劳动力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失业也是工人的沉重灾难。虽然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实现就业,工人就会遭到资本家的剥削;但是,既使如此,就业也比失业强得多,受剥削也比不受剥削强得多。因为不受剥削、不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失业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同其他商品不同,人的劳动能力不仅不宜储存,而且不使用还可能会萎缩、消失。人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身上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它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一个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它自身沉睡着的潜力就可能萎缩、消失,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困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的经济资源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贫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实现充分就业的意义和困难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我们必须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的对策和方法。我们认为,国家应将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有一种过分关注GDp增长速度的倾向,好象只要保持一个高的GDp增长率,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诚然,高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充分就业的实现,但是,高的GDp增长率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充分条件。如果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大量萎缩,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不能增加就业,而且还可能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推动的,这种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当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效率而忽视就业问题,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实现两者的平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看,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并不矛盾,失业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效率的巨大损失,只有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效率,才是真正的效率,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效率。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的统一,我们认为,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应该大力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应该大力鼓励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个企业既使效率不是很高,只要能够大量的吸纳劳动力,我们就应该承认他的巨大贡献和存在价值,就应该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必须进一步增加国家对劳动力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投入

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商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和极高的培养效率。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中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同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得越好,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大。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构成来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全部归劳动力的所有者所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构成了资本的利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除了一部分被劳动力雇佣者占有以外,大部分形成国家收入变为社会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越大,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劳动力商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不仅如此,对劳动力的培养效率也是很高的。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对劳动力的培养多花1美元,就可以提高产出5―8美元,这种回报率,是其他任何投资都不可比拟的。

我国是一个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大国,国家很穷,需要办的事情又很多,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有限的财力,但是,无论财力怎样有限,都不能够成为忽视对劳动力培养和教育投入的理由。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几乎无人提出异议,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收益归学生所有,所以高等教育的成本也应该由受教育者承担。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它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对社会贡献就越大,外部性就越强。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而不是个人。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让学生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必然会使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人因贫困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会造成对潜在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建议,在教育产业化易被误解的情况下,最好不再提倡这个口号,国家应该采取明确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教育的经费投入,真正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力商品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同其他普通商品不一样。劳动力商品在出售过程中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商品的所有者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不是自已本身。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劳动力使用者对劳动者的管理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一般的道德原则。虽然劳动力的交换过程是自愿的,但是事实上劳动力出售者和劳动力购买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劳动力出卖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使得他们与购买者相比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更需要国家从法律上加强对劳动力所有者的保护,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现在看来,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一问题。

参考资料: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2

关键词: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劳作学校

凯兴斯泰纳(1854~1932),德国教育家,是德国职业教育走向辉煌的奠基者,也是职业教育领域少数几个理论研究的先驱,他关于职业教育的意义、地位和运作方式的阐述成为后人不断研习的对象。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凯氏理论的两大瑰宝。他的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性,成为世人坚定职业教育信念的思想支柱。但是,凯兴斯泰纳的研究不仅仅止于意识的宏观层面,他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也有自己的设想,而这些课程思想正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缘起。时至今日,我们既保留了凯氏课程理论的基本模型,又在时展进程中不断加入、改变了一些课程元素,但依然没有达到期盼的理想效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读凯氏理论有关课程设想的真正涵义并寻求其实践途径。

凯兴斯泰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

民族主义与国家责任凯兴斯泰纳生活在德意志民族由分裂到统一再到繁荣的大时代背景下,经历了民族融合的各种阵痛,因此他具有十分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思想毫无保留地反映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理念中。他指出:“国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①“教育者的全部教育必须具有民族精神的特征。”②他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继承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本身是一种理想的道德组织,公民与国家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每个公民都肩负起国家的责任,才能形成保护人民安全和福祉的坚强堡垒。作为最高道德的代表的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集体,每个公民都必须为这个最高价值的国家服务。因此,他极力提倡公民教育,认为只有实施全面的公民教育,才能唤起每个公民的国家道德感和责任感,才能让每个公民的行为成为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动力。但凯兴斯泰纳的民族主义与当时在德意志蔓延的偏执的民族主义情绪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坚持“国家的权力要掌握在人民的手中”③,并对魏玛共和国的体制表示认同。由此可见,凯兴斯泰纳的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的,特别强调公民教育对实现国家价值的重要性。

实践主义与和谐发展19世纪末,德国在民族统一的大背景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随着经济结构和就业分布的重大调整,工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上升,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是当时德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凯兴斯泰纳审时度势,提出了“劳作教育”的概念,迅速推动了20世纪早期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德国之后的双轨型教育体制。凯兴斯泰纳对当时德国传统教育中重记忆、轻实践的现象表示不满,他认为学校培育的只是“知识的仓库”,而非有创造力的新人。在这一点上,他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影响,坚信“纯真理的含义只存在于狭小的范畴里,而人类的智慧则建立在对其最直接的人与事的了解的牢固基础上。”④所以,他要求学校将劳作课程纳入教育内容,甚至提出以“劳作学校”取代传统的“书本学校”,帮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有用的知识。但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并非指简单的手工劳动,而是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他强调“劳作”的创造性,试图通过启发性的劳动发展学生独立、审慎的思考能力,从而使意志、情感和劳动技能得到全面锻炼。如果说凯兴斯泰纳将公民教育作为目的,那么职业教育则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

凯兴斯泰纳理论的课程意识

凯兴斯泰纳希望国民学校将职业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并要求开设劳作学校贯彻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他不仅希望职业教育能融入普通教育的过程中去,还试图建立职业教育的独立地位。在劳作学校里,他提出了自己对职业教育课程的设想。

(一)课程设计

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凯兴斯泰纳指出,尽管当时有些学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手工劳动作为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作为原则的劳作课与作为课程的劳作课是不同的,“只承认劳作课是教育方法的原则,而不允许作为课程设置,这是无头脑的表现”⑤。为此,凯兴斯泰纳给劳作学校课程定一个原则:劳作课作为必修课程。手工劳作课程不同于一般基础教育的国民学校的手工课,而是以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为教育蓝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职业态度,具备职业认知。劳作课不是简单的动手实验,而是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职业伦理观。将劳作课设置为独立的课程是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突破了劳动技能附属于书本知识的狭隘理解,提出了劳动创造文化、劳动创造财富的新型观点。凯兴斯泰纳充分肯定了劳作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

文化课中的劳作原则“以最少的知识素材,去换取为国民信念服务的最大量的熟练技巧、各种技能和劳动热情”是凯兴斯泰纳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他大量减少了读、写、算、历史、地理、文学语言等课程,尽量多地安排手工劳作课。在文化课的传授中,他反对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而是一再强调要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精神感悟。比如,要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就鼓励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各类遗留作品进行戏曲表演;要了解自然科学的原理,就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验,把握物理、化学、生物学的规律和要点。在他的著作《劳作学校要义》中,将三年级的数学课设计成对工具及其零件的估价、测量和运算,不断地进行计数、称重和买卖,帮助学生获得数的概念和演算能力。因此,凯兴斯泰纳劳作学校中的文化课和劳作课并非相互独立的课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职业伦理教育的渗透出于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凯兴斯泰纳渴望国家成为一个高尚的道德组织,因此职业伦理教育在他看来是异常重要的。他说:“自觉地为所属集团的利益而进行某项工作,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最低贱的工作,这种自觉性始终是我们从事工作伦理化的开始。”⑥而劳动集体原则是对学生进行伦理化职业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学生彼此接触,相互了解。首先形成的品德是“关心体贴”,在此基础上养成的道德本性会让学生领悟到“责任感”这一概念。劳作教育的目的还在于唤起真正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越来越严谨的工作作风。正是德国教育家对职业伦理道德的无限推崇,才使得德意志民族以严谨和准确的工艺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很明显,凯兴斯泰纳没有鼓励设计独立的思想品德课来“传授”职业伦理的“知识”,而是一再强调劳作本身就是品格形成的过程,团体劳作是道德培养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凯兴斯泰纳看来,团体劳作形成了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又促进了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职业课程的组织形式

独立思考是基本的学习方式独立思考是劳作学校的根本标志。凯兴斯泰纳认为传统的课堂领域仅仅传授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涵义并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抹杀了他们的判断力、观察力和思辨能力。他倡导用个体观察和个体体会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适宜的需要独立思考的劳作场所和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和天文学的图书馆,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凯兴斯泰纳认为独立思考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他指出,在传统的国民学校,这种独立思考的训练受到了限制,劳作学校要改变这一面貌,必须从根本上缩减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一切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切实体会到自己在某方面的不足,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获得赋予知识新价值的自由和力量,这是性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凯兴斯泰纳“独立思考”原则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的抵制与革新,劳作课程不是服务于表面的形象化教学,他从操作层面提炼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

教学方法突出实践原则根据凯兴斯泰纳的设想,在劳作学校中,教师应按照职业的种类对学生实施分组教学。为了推广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凯兴斯泰纳曾对慕尼黑市的学校进行改造。首先,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延长学制,让学生的在校时间延长到18周岁。其次,增设了实践课,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再次,建设了为数不少的教学实习工作室,如在学校中普遍配置手工室、烹饪室、缝纫室等活动场所,由学校聘请经验丰富的工艺技师进行现场讲学。经过改革,慕尼黑市的学校加强了生产、生活与教育活动的结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教育内容大量拓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次改造不仅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发展,也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欧洲传统的学徒制体制已将职业教育的责任移交给了劳作学校。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凯氏课程的比较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理论不断完善,今天的职业教育局面已非凯兴斯泰纳可以预见。职业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课程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关键的课题。凯兴斯泰纳的课程观在今天看来确实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他的许多课程意识还是先进的,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仍有启发性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每一种课程设计都有自身的目的,都是为特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普通教育以学术成就为目标,课程的安排以知识体系发展为逻辑线索,职业教育以技能成就为目标,课程结构则应该以工作体系的发展为逻辑线索。但即便同是职业教育,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很多情况下,职业教育被解读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手段。这种理解无可厚非,但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经济功效,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经济型的,一切以就业为终极目标,忽略了个体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教育的德育功能。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目标则不同,他认为职业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技术、有道德的有用公民而进行的,只有每个公民具有卓越的职业能力,国家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才能形成拥有最高道德的团体。因此,他的出发点是社会性的,这不仅指出了职业教育中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强调了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职业教育全面参与的重要性。

职业伦理教育的实施正如前文所介绍的,凯兴斯泰纳从来没有将劳作学校视为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所,而是将其作为造就国家有用公民的基地,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内心人格价值”的完善以及包括团队协作精神在内的职业道德的养成,这是一种全面的职业教育观。首先,培养目标是技能和道德的整合体,因此,在课程上技能课程与道德课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其次,职业伦理教育区分了职业道德与普通公民道德的差别,职业伦理教育拥有了独立于普通德育的特征。再次,伦理教育与性格教育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反观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存在几个误区:德育课缺乏职业教育的明显特征,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取向;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相互独立,学生很难从劳作中习得职业精神。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只有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缜密的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敬业、合作的职业观念,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伦理观为解决当前职业教育中的德育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很多职业学校的课题设置都是依循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发展顺序。这种课程设置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因为大部分教师相信,只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了解专业的基本原理后,学生才能完成实践操作。但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在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已经产生了厌学情绪,他们普遍感到专业理论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实践课虽有兴趣,但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学艺不精。凯兴斯泰纳的课程思想并没有遵循这种教学顺序,而是强调职业教育一定要实现文化课与实践课的相互渗透。在教授语文、数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内容时,凯兴斯泰纳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建构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理解知识的内容,用生活案例领悟知识的涵义,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赋予知识新的价值。在实践课的学习中,他倡导独立思考,发现不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因此,他的文化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原则,而他的实践课程则强调了文化课的思维训练。

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观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两难选择:究竟是发展学生普适性的职业能力,还是将发展专门性职业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在课程实践上,前一种观点占了上风,具体表现为非常重视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人们一直困惑于一般能力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形成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所谓普适性是不存在的,能力是需要通过活动定义的,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只能来自能力本身,而无法来自所谓的一般能力。凯兴斯泰纳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要求受教育者的人格应是一切技能的合乎目的的统一。“他既反对天才主义者强调孤立地发展学生的某种特定的技能,也反对圆满主义者企图使学生的所有技能齐头并进。他主张教育应有特定的目的,以此目的为主,调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机能。”⑦一味强调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恐怕只能陷入无根据的发展论中。在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类型,充分挖掘他们特有的潜能,在专门性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普适性能力,才能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凯兴斯泰纳以其宽广的社会视野开启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大门,他对劳作教育的理想和实践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他及其他先贤的指引下蓬勃发展,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的楷模。尽管凯兴斯泰纳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但是对职业教育寻根溯源依然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发现,今天的职业教育改革步履维艰,是因为对职业教育的本质缺乏正确认识。充分理解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理念,走出困扰职业教育界的理论误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德)乔治·凯兴斯泰纳:《凯兴斯泰纳教育论著选》,郑惠钦译,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190,213,19,43,27页

⑦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四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参考文献

[1]吴海明.德国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2]陈爱江,等.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3

这个思考触及的是劳动的价值实现问题。通常意义上说,学校组织的劳动,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价值实现:其一,要引导每一个劳动者,重视个体劳动价值的实现。积极的劳动态度、基本任务的完成、在劳动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以上这些都是劳动所赋予个体劳动者的重要收获。其二,要在集体劳动中,进一步增进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构建合作意识,善于用积极态度帮助别人。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合”的教育,也就是要把学生融于集体之中,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观念。其三,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实践之于自己的生命成长和适应未来生活需要所具有的长远意义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必要性。

案例中教师的思想纠结点,主要是要个体价值实现,还是要集体价值的实现。以教育的眼光看,案例中劳动教育的实践存在两个或许不妥当的地方,由此造成了劳动中“个体、集体、社会”三重价值实现上的冲突性。简要说明如下:

1.班级劳动任务个体均等分,由学生独立完成,这种组织方式是否合适?

教师在活动中,较为重视的是劳动任务的完成本身,而忽视的则是这是一个教育实践活动。这或许是潜意识行为。

这次劳动分工还有第二种组织方案:把学生根据自愿和能力均衡原则分为若干劳动小组,三五人为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切分劳动任务。

与个体分工比较,小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具备几个优势:(1)减缓教师在该劳动中的管理压力,提高管理效率。试想,一个班级几十人,每一个人都等着老师划分拔草的区域,这个过程是比较耗时的,客观造成怠工。(2)小组编制,容易形成小组内的个体分工,兼顾到每一个人的能力。而且便于形成互助机制,会干的可以教不会干的,形成带动力。(3)教师的监控和评价相对容易。教师一人对几十人,监控过程,这非常困难;而以小组单位劳动,教师的关注点就减少了。在个体化劳动组织中,在教师发现问题时,做出纠正和补偿,例如让快的去帮助慢的,看到态度不积极的还要进行思想教育,这让教师工作负荷很大,照顾不过来。(4)在小组内,客观形成一个教育体,在其中有人消极怠工,也会被同学指正、批评。这似乎兼管了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育工作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劳动分工的方式,主要的意义在于让个体劳动价值与集体劳动价值的实现统合在一起了。之前教师存在纠结的问题迎刃而解。

2.怎么看待学生在等分劳动任务之后的差异化表现?

案例中教师看到的个体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态度上的差异和能力上的差异。

教师最耿耿于怀的是,劳动态度比较消极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是“溜奸耍滑”。要看到,劳动教育的重点关注,也是这部分学生,以及他们好逸恶劳的思想改造。

思想的形成总是有特定的环境养成,学校教育应该营造普遍热爱劳动、热心助人的集体环境,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其积极的心理因素。主要实现途径,建议如下:

(1)在劳动之前,应该赋予本次劳动以充分的积极的意义诠释,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劳力付出对于全校师生享有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于是,在学生心理激发起劳动的热情,以及他们对于建设美好校园的责任感。这件事就是劳动教育,把这件事做好很考量教师本事。一定不要空洞地说教,需要以生活里有说服力的事实来阐释。

(2)劳动分工时教师刻意把劳动任务有轻重差异体现出来,以小组招标的方式,让学生以多为班级作出贡献为荣。这就是劳动竞赛的组织方式。应用好的话,可以激励学生争先劳动,不计较分工的不均等。在劳动过程中,也要做好鼓动和宣传工作,形成劳动竞赛的热潮。这有助于引导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劳动中。

(3)劳动教育是一个全过程,在劳动之后也一定要有针对本次劳动的个人和小组评价、总结,对于在劳动中表现良好、乐于助人的,要以班集体的名义给予表扬。如此,让一次劳动从前期动员到过后总结成为一个教育流程,发挥最佳的教育效益。

案例中,教师思想上还有一个焦灼的地方是,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劳动观念,“溜奸耍滑”的现象不是个例。

这是现实社会环境与教育价值偏离共同造成的结果。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属于关门经营,与社会的联系很少,社会提供给教育的资源,包括生产劳动的机会不多。现实条件下劳动教育的开展自然带有局限性,学生很难走出校门,服务社区。

国外在解决相类问题的时候,有两个基本做法:

一是,教育与社区是文化共同体,学校有责任要服务社区。因此,社区会提供很多公益性劳动机会,或有生产实习的岗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或者在劳动实习中增加生活体验。这一类劳动价值的实现,是不讲回报的,强调奉献精神。

二是,学生利用假日,到适宜的岗位上打工。这是一种最为真实的参与社会化劳动的形式。学生需要考虑的是,用自己的劳动来赢得相应的回报。这个价值实现是看得见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以及在劳动中需要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独立处境下的劳动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必要的。

社会化劳动,凸显出劳动的服务社会的价值。本案例中,劳动为学校环境里的劳动,与社会化劳动不同。

教师在思想中,顾及到未来学生的劳动态度的形成,以及是否可以发展出社会需要的劳动能力等,其实还不是以学校集体劳动可以实现的。而且以一次或偶然的劳动组织难于实现带有稳定基础的劳动观念和行为习惯。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4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人口和文化等总体因素发展,受到出生率不断下滑、劳动力数量收缩、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二胎”政策全面开放,这就对居民家庭、社会环境发展等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关键词:二胎政策;人类行为;社会环境;文化

在“计划生育”的一孩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社区生活、社会环境等并形成了较为固化的思想模式、行为表现方式。而近年来独生子女向“单独二孩”渐变,最后向“二胎”政策全面开放的进阶定型,犹如兴奋剂般注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行为和社会环境中,也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现有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

一、影响家庭成员行为方式

家庭是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在实施“计划生育”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各项生产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构建等相对滞后,在传统观念和落后生产制等条件制约下,全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出现井喷式的爆发增长,对生存发展和物质需求等提出十分迫切的要求,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国家总体发展能承载的数量,普通群众生活不断接受来自日常饮食、劳动就业、上学教育等严峻挑战,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经济基础弱,是困扰着每户家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则。在一孩政策开启后,我国家庭成员角色逐渐演变为倒三角的结构,罗杰斯等人的家庭生命周期认为,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担当着组织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生产、消费、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各项重要功能,就家庭而言,从一对夫妻结婚建立家庭生养子女(家庭形成期)、子女长大就业(家庭成长期)、子女独立和事业发展到巅峰(家庭成熟期)、夫妻退休到夫妻K老而使家庭消灭(家庭衰老期)。[1]在本阶段的家庭中,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儿童青少年成长需求增加,比如家庭玩伴的减少而带来的角色孤独感,个体成长教育出现溺爱等带来的行为偏差,角色中心论引发的个人思想和心理的自我同一感较低和集体思维较少等。父母等家庭主要成员过多地将注意力、关注度等集中投入,造成家庭系统教育出现缺失,层次偏低,也成为“空巢家庭或老人”、“失独老人(目前失独家庭过百万)”、“独居老人”等名词和现象出现最直接的主体原因。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人口(劳动力)宏观管控、老龄化趋势管控等措施的发展,家庭生活方式、人们行为方式都在一孩政策中逐渐成“常模”。伴随着制度、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和生活条件的逐步提升优化,家庭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得到有效确保,可以极大满足日常行为活动的所有需求,这个时期最大的关注点在家庭形成期和家庭成长期,对其他时期则是较大程度的放置于社会环境。

在经历多年“计划生育”的偏中年夫妻和年轻夫妻组成的家庭,在有了第二个孩子后,会产生如下问题:一是减少和降低了原先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分散父母等直系亲属的注意力,避免更多家庭问题的出现;二是有效修正“倒三角”家庭结构,总体布局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三是在增加家庭投入的同时,更能促进家庭教育、劳动就业和成长所需的资源实现增长。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人们的家庭观念、行为表现方式和互动模式等都会逐步变化,家庭教育成长、居家养老、家庭关系、劳动就业都在渐变,家庭有了“后盾式”多元化选择,今后家庭总体发展的关注点转向家庭成熟期和家庭衰老期,并和前两个时期处于持续均衡的状态。在家庭服务需求方面,则更多侧重在孩子的优势化培育、亲子关系疏导等,且较之前会呈现普遍性、一般性,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效能度会得到较大缓解和实质提高。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综合投入增加、成长和教育方式出现可比性、社区资源投入增加、社会正向影响增加、居民归属感增加,每对家庭夫妇承担和付出的力量成双倍增加,家庭总体关系不协调现象几率减少,从而家庭外在行为表现有所改变,在原有家庭思维模式、教育模式和系统模式下不断得到修正和改善。

二、影响人们文化行为方式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5

[关键词]成人教育经济价值价值提升

一、成人教育价值及其形成

1.成人教育价值释义。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它是关系的客体与主体在一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效用性满足或积极作用,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同主体需要之间的吻合。客体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本身对主体的的满足程度。

在成人教育范畴内,成人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的人,成人教育的客体是成人教育活动。成人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作为社会的人有着接受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的存在、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人的发展,满足了这种需要。人们对于成人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的根本因素在于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实现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自身有着不断发展的需要,而成人教育在特定的范围内使人的发展的需要得以实现。成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表现于成人教育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由此,成人教育价值可以表述为: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发展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显而易见,成人教育价值存在于成人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是成人教育发展动力。

2.成人教育价值的形成。已经走上社会的人们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以及作为人本身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产生对成人教育的需求。有需求,也就有了创造价值活动的动力。在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中,主体的需求——人对价值目标的追求起主导作用,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核心。而成人教育客体——成人教育活动有着促进成人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功能,能使社会的人接受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没有客体的存在和功能,就不可能产生价值,成人教育客体是成人教育价值产生的基础。

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统一,客体的功能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才能形成成人教育价值。成人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成人教育价值形成的过程。成人教育主客体的相互运动的过程,表现为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个方面。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是指社会的人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其需要作用于成人教育客体,使成人教育客体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适应主体的需要,与主体的需要相接近。成人教育活动在主体社会的人的需求导向下,被主体所制约,并具备了主体需求的特征。

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化,是指成人教育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它影响、限制、改造着社会的人,进入主客体关系后,接受教育,被客体限制和改造,按客体所设置的教育目标,得到充实和发展,具备客体所规定的人才规格的特征。

成人教育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运动,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制约,以及成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成人教育价值的产生是成人教育主体客体双向运动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成人教育价值是成人教育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的总和,主体因客体而获得价值,客体价值因主体价值的实现而体现。

二、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存在及其特性

在以前的研究中通常把教育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劳动能力和素质,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使劳动者和物质生产部门均取得收入的增长。

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形成于成人教育过程之中。成人教育过程始终是围绕增进劳动者的素质,发展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形成教育经济价值而展开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劳动者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于智力的开发和技能的训练。人们的科技水平、生产技能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和培训。成人教育的教育培训功能与劳动能力提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对劳动者的能力增值,即劳动者增值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成人教育可使简单的劳动力加工为复杂的、较高级的劳动力,这一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使劳动者劳动能力形成并增值的过程。成人教育可以为劳动者提供不间断的教育和培训,使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阶段都能得到提升。劳动者智能和技能的提高直接效益显现于个人收益增加,同时生产效率提高自然会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也是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实践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形式。

时代的发展,价值的创造已越来越转向智力劳动,在教育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科学发明、技术进步,在价值的创造中显示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实现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固有特性的表现:

1.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双重性。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特征。在成人教育活动中,作为客体的成人教育本身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同时都体现了经济价值。成人教育的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作用、职能、功效、效用等),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精神上的效益、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成人教育主体实现其经济价值同时,客体经济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教育的直接效果不是经济价值或经济效益,教育的投资功效并不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而是必须在教育过程完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偿还。和其他类型教育投资一样,成人对教育投资变为教育能力发挥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有一个知识能力转化的周期。事实上,由于成人的学习特点的业余性也使学习到的技能可以相对较快地应用于工作,与青少年学校教育经济价值相比,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间接性虽然不是很明显。但相对于其他投资来说,间接性还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特点之一。

3.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显著性。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动因是教育。依靠教育的经济价值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近现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显著特点和成功经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计算出美国从1900年~1957年的50多年里,物质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加了3.5倍,而教育投资所增加的利润却高达17.5倍。现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普通教育资源和闲置社会资源来进行,成本低、需要投入相对小的特点也决定了成人教育无论是短期培训还是学历教育的费用相对较低。基于此,成人教育投资的高收益特点也是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显著性的具体表象。

4.成人教育经济价值的长效性。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的特征之一是持久显现性,它不会突然显现出来,也不会很快消失,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渐进的过程,它持续作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知识到技能和能力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经由成人教育培养出来的社会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只要在物质生产部门工作,就能长效地发挥效用,即使从事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作,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教育能力也能发挥出明显的经济效益。由教育把科学发明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作用效果更长久,成人教育的经济价值更持久地显现于经济运行中。

三、成人教育经济价值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6

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经济效率

2.人力资本

3.教育的个人需求来源:考试大

4.教育投资结构

5.教育机会成本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3.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4简述美国科恩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采集者退散

5.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题

1、教育经济效率即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效率等。其含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采集者退散

2.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3.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4.教育投资结构也称教育投资内部比例。这主要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投资内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关系。

5.教育机会成本即教育间接成本,是指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也叫“择~成本”。它由教育社会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复杂劳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答:(1)所谓简单劳动是指一般人类劳动,是简单劳动的耗费,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简单劳动力的耗费。

(2)所谓复杂劳动则需要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劳动者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的劳动称之为复杂劳动。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他的教育费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它自身的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等,都是成正比例关系。训练有学识劳动者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必然有较高的价值。

2.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1)教育是劳动力生产、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与主要手段。劳动力再生产包括人的自然成长过程和对人的教育和训练过程。

(2)教育是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因为,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社会一般生产条件即客观因素;二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劳动速度等即主观因素。考试大-全国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3)教育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环节的作用;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教育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一、可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管理者队伍;二、可以提高管理者素质。三、可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3.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答:教育投资分配结构主要包括:

(1)教育总投资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教育中分配的比例;

(2)各级各等教育中教育事业与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分配的比例;

(3)教育事业经费中人员经费(个人部分)与公用经费(公用部分)比例构成;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投资的分配比例。

4.简述美国科恩教育经济效率计量方法。来源:考试大

答:美国科恩关于计量教育经济效率的方法的基本思路为:

(1)对教育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类,其中教育投入分为学校投入和非学校投入。学校投入较易控制,包括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非学校投入一般难以控制,包括的内容比较复杂。教育产出分为四大类:基本技能、创造能力、社会态度、学校咨询作用等。

(2)用生产函数描述了教育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教育生产函数形式为:f(Q,x/s)=0(Q为教育产出,X为学校投入,S为非学校投入)

(3)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教师工资、学校图书、学生家庭背景,以及种族等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互关系,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令人满意。

5.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1)教师劳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独立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学生。教师必须进行独立的艰苦劳动,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作用。自主性体现在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具有高度的劳动自觉性和事业心。来源:考试大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7

一、社会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处于社会系统和教育系统的交联部位,也就是在文化体系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交界处。因此它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引起的环境变化等较之普通教育更为敏感。它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深远,诸如“读书不必种田,种田无须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另一方面也有力地冲击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使其内核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综观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经济上的需求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原动力。近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经济改革和给职业教育不断地注入动力和活力,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促使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并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运行机制。

然而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发生的摩擦也使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趋于突出和明显。

诸如,国营大、中型企业不景气,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动……,这些都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的企校联合办学出现波折,农村职校农类专业滑波等都是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问题。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得到社会改革系统工程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也受到它的制约。职业教育在改革大潮中的社会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动态变化。虽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经济建设正在转移到依靠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但在具体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方针时,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在选择正确合理的社会价值取向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对待。

二、个人(学员)的价值取向

个人(学员)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谋生;二是个体发展。“谋生”常随、地域和对象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需求。譬如,经济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走上致富之路;经济发达地区的职工、干部子弟则希望能获得一个报酬丰厚、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岗位。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为发展个人天赋才华提供了广泛选择的天地,因而能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挥个性特长等需求,但求职谋生与个体发展有时是相矛盾的。在人们的物质需求未得到较大满足的情况下,往往会舍弃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去谋求高报酬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家长所起的作用很大,而家长的价值取向又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人们通常把家、企业家、高干、工程师、教授、医生称为“人才”,而把普通工人、农民、营业员称为“劳动力”;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当然,个人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也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需要大批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职业人才,“学历社会”将逐渐转向“职业资格社会”,用人单位将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资格。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实现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统一,届时职业指导将成为职业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广泛地开展起来。

三、企业的价值取向

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计划经济下,企业依附于政府,重在完成计划下达的生产任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侧重于完成眼前的生产任务和职工子弟的入学和就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由依赖型转为自我发展型,成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决策主体、执行主体和利益主体。企业要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就会自觉地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不断地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企业也会越来越重视职工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转到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和经济效益方面来。

四、职业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一方面随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作为以育人为核心的办学实体,无论在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下,都基本上服从于社会价值取向。这是由职业学校教育属社会准公益性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劳动力市场、生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职业教育逐渐转入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的运行机制。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导致生源市场(各类专业劳动者需求)的涨落,迫使职业学校频频更换专业。但是职业学校不是生产物质商品的企业;培养职业人才不能商品化、市场化,更换专业也不象企业更新产品那样简捷,故职业学校教育偏转到纯经济功利的价值取向不仅有碍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五、优化调节职业的价值取向

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目的是为了较大程度地满足多元价值主体各种合理的需求,以推动的进步、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一)职业教育导向性价值目标的确定确定导向性价值目标必须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即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是判断改革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当然也适用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在教育界,人们曾对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服务教育)进行过长时间的争论。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功利”和“人本”是辩证统一的。从“功利”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的,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各种职业人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从“人本”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的解放。表面上两者的目的不同,然而辩证地思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又是为了提高人民(社会的主人)的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我们确定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目标,既要满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造就一支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大军;又要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劳动者的特长、潜能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科学、合理地投入、配置、使用职教资源,因为职业教育资源是整个教育资源的一部分,教育资源又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教育经费的投入要与国民的总收入保持恰当的比例,职教资源的投入也要与整个教育资源的投入保持恰当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以及培养造就的劳动力的层次和结构要与经济建设所需的劳动力以及生产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相一一致,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为此,投入配置职教资源须注意如下几点:

1.投入渠道多元化职业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范畴。大多数专业教育和培训是经济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计入生产成本。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因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可增加劳动收入,故职业教育的经费应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职业教育除了培养造就各类职业人才外,还在实践教学中生产物质商品,故“以教养教”也是职教的一条投入渠道。

2.市场和计划双重调节,合理配置资源用市场调节配置职教资源有利于培养造就的劳动力在层次、结构方面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然而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繁多,某些专业培养的是企业所需的劳动者,某些专业培养的是社会公益性和准公益性事业的劳动者。故前者要靠市场调节,双向选择;后者仍须计划调配。

3.构建符合国情的职教体系构建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教体系是合理配置、使用职教资源的关键。所谓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就是职业教育培养造就的人才要与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相同,层次相当,专业对口,质量规格相符,在劳动力市场上适销对路。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按地区构建职教体系,以适应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经济各具特色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适时调整职教体系的结构;三是正确选择符合城乡不同经济、社会特点的职教基本模式。在宜采用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在城市宜采用企校合作的模式;四是一手抓重点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建设,一个抓社会办学,努力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

(三)把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创业型职业人才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将迎接高新生产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挑战。原先偏重于培养一技之长和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己不能适应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故就业与创业复合,一技之长与综合能力复合是跨世纪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取向。

就业和创业都有一个“业”字。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创新能力。把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施二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是努力的方向。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必须调整现行的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

(1)扩大职业技能的内涵。在注重培养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智力技能的培养。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8

关键词:竞技运动起源辩识历程断想功能启迪

一、引言

体育究竟如何起源,众说纷纭。确定体育的最初形态,无疑在把握体育的逻辑规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关于体育起源的学说大概有如下几种:

劳动起源说。人类为了生存与劳动需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某些跑、跳、投掷的技能,提高自己在技术、速度、耐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形成了体育,体育是从劳动技能发展而来。

军事起源说。人类为了在军事冲突中获胜,而进行骑马、射箭等练习,从而形成了体育。

宗教起源说。在原始宗教中包含了众多的祭奠、竞赛的活动,这是后世体育发展的先河。

游戏起源说。人们在余暇时间中从事游戏,发展了自身素质与技能,形成了体育。

首先,在原始时期就有的“狩猎人、采集人、农耕人在闲暇时间里所进行的娱乐活动。现在我们说到“sport”是指运动或者就是特指竞技运动,本来的意思已经很少有人使用。这就提示着我们,现代化的竞技运动掩盖了体育娱乐的本源,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发现作为游戏的体育。

其次,“体育是一种文化形态”,这里的“文化”包含着强烈的“独立”意味。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自由的人,独立的人,文化也是自由的文化,独立的文化。独立的文化意味着,它只以自己的方式关注人的存在,而不被任何其他文化形式加以利用,不作为达到某种外加目的的工具使用。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的基本动作可以说来自劳动,但劳动决不可以作为体育的最初形态。人所进行的跑、跳等技能练习,归根结底是参加劳动生产必要的预备过程,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不具备独立性。比如,射箭本身是一种捕猎方式,但射箭运动则是在射箭捕猎的功能消退之后人们为了消遣与娱乐而设立的休闲方式。可见,劳动起源说不能体现体育的独立性。

军事起源说也基本面临相似的困境。《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明确指出:“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以前体育文化不可能对当时的社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体育被视为实现政治和军事目的的一种手段。

宗教起源说道理类似,但是要复杂一些。“宗教”的概念在这里我认为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的古希腊向神“献祭”的活动,这里面的体育活动从属宗教的性质较为浓厚,即使奥林匹克运动也是如此,其辉煌的“人的展示”的意义,是后世逐渐开显出来的。另一种是指原始宗教。我们常说,人类最早的文明形态就是原始的图腾崇拜与巫术活动,这种活动后来逐渐分化为政治、法律、诗歌、舞蹈、音乐等,体育自然也包含于其中。应该说这种“起源”的意义和我的“起源”理解不同。我所说的“起源”,是体育的最初形态,是能够作为一种独立文化形态获得确定的状态。

游戏,才是古代体育独立姿态的唯一体现。在理想状态下,人在进行游戏时,不带有任何功利的色彩。只是追求精神上的轻松愉悦、无压迫感,充分享受游戏。人在游戏中实现了最初的自由与独立的状态。在远古人一直受到生存环境的严酷挑战之时,游戏搭建自由性质的舞台,这应该是体育十分引以为豪的事情。

从游戏起源论我们还可以知道推论,就是游戏不只是在体育开创期为体育独立性起作用,体育产生之后,任何一种体育形式的产生历程,也必然要以游戏的姿态开始。这在后世大多数体育形式的出现中也得到了验证。

从更高级的意义来说,游戏作为人存在的独立性体现,人每开发一种新的游戏,就是人生存空间的一次拓展。人在与原始环境搏斗的阶段不可能产生游戏,只有在人基本适应了原始生存环境,摆脱了生存的压力与困扰时才会进行游戏。当人适应了冰天雪地的环境,又产生了冰雪上的游戏。

二、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进程历史的断想

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

竞技体育运动发展进程历史的断想分为四个阶段如下:

1.第一阶段――体现格斗生存能力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猎的生产活动中,为了生存人不得不学会走、跑、跳、打、杀、投,等等。所以古代体育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的时候往往都是动荡的乱世,只有在乱世才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试验机会。因为古代体育就是一项依赖实践的技术,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所以,古代的体育体现在格斗生存能力这些方面。

2.第二阶段――呈现在娱乐技能这些方面

现在我们都知道,体育确定了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在古代也是一样的,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许多项目,都没有象西方体育那样走上竞技的路子,而是更多地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表演,体育运动能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与文化、艺术等活动一样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人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乐趣和,因而它也成为人们娱乐的一种形式。

3.第三阶段――展现科技、经济实力强弱

竞技舞台竞争的背后,人才的竞争、科技、经济实力的较量日趋激烈,也与经济实力的强弱,物质基础的雄厚程度休戚相关。竞技体育已进入以当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综合训练的阶段。过去的那种教练员靠经验悉心指导,运动员埋头苦练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当今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高科技的运动器材,现代化的训练手段,优越的训练环境,这一切无不都对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第四阶段――从健身养生的社会价值及发展方向

体育的健身养生特点极富东方文化特色。例如,以太极拳为代表的绵缓类健身性为主的武术对老年人大有裨益。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际关系日益淡薄的社会里,这种运动方式不仅能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中国武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就是从其高层健身方面而言。中国武术,特别是其中的健身养生武术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的这种注重和谐、自然、统一的文化特征正与现代社会在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契合,同时也迎合了许多西方人想“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个人与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去领略一个全新的、富有‘中国人心智’和‘东方人思维方式’的境界”的需要,而且也将解决中国社会老龄化以后老龄人群的健身问题,这些必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强大内因。所以,我们应立足于健身养生武术的传统文化及高层体育特点,加之现代科学的锻炼方法,通过组织健康大会的形式,作为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内容,将其发展起来,推广出去。

三、竞技运动功能作用

在当代中国,体育运动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1.增强民族体魄,培养民族意志

这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和持续不断存在的原因。通过体育手段来实现增强人的体质的目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地发展。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和事物对人和社会作用的根本点,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基本特征。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

2.实施多元教育,加强社会交流

通过体育和身体锻炼,可以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并使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可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增强人的体质,还包含着培养、开发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体育具有政治功能、对外交往功能、科学研究功能等多种派生功能。体育的派生功能和体育的独特功能一样,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运动本身在人类社会中的不断发展。

3.培养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

体育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地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不可能取得胜利。人类现实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场所,需要团结和协作精神。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是体育运动所独有的。

4.体育具有促进文化的发展质量作用

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体现参与者的个性化,其实就是倡导一种健康的包容文化,一种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的和谐文化。反映在运动形式中的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体育运动向人们和社会所展示的,以公平、公开、公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普遍尊重和推崇。“阳光下的公平竞争”正是现代人类社会所需要重新构建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的道德核心。

5.体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体育是人主动参与的一种体育活动,在这种体育活动中,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参与者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身心健康有了促进,社会交往的需求得到满足,并能体现出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一种尊重个性差异,尊重社会的文化,因此,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6.体育具有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的功能

体育部分项目有亲近自然的属性,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长期从事户外运动的人都有一个理念,自然就是我们活动的场所,为了自己活动的舒服,必须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在户外的活动中,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对自然现象和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逐渐产生一种感情――对大自然的力量产生敬畏,其结果,就是尊重大自然。

参考文献:

[1]程晓峰.从体育运动的起源探体育教育的社会功能.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9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篇10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现状研究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StudyoftheCurrentSituationofCollegeStudents'LaborValues

YULiren,Hewanwen

(LingnanCollege,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

abstractLabor'svaluesarecognitivevaluechoicereflectedbyworkersinthelaborprocess,collegestudents'laborvaluesareimportanttotheirdevelopmentandcareeremploymentandthewholesociety.Basedonthefindings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CollegeStudentsexploretheintrinsicvaluesoflabor;tocarryoutvarioussolutionstocorrectthevaluesofthelaborandcareerplanning,solvetheemploymentproblemofcollegestudentsfundamentally.

Keywordslaborvalues;situationstudy;careerplanning

1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现状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我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实际上都是个人思想意识的反应。我们从当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择业倾向和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出其内在的劳动观。

1.1劳动意识淡薄

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不喜欢劳动,甚至厌恶和逃避劳动,缺乏对劳动人民的质朴感情,不懂得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发放调查问卷并与受访者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劳动是很辛苦的,但却近似地将体力劳动与文化水平低下等同起来。有部分人不喜欢劳动甚至厌恶劳动,家境条件并不富裕却热衷于生活享受,自身的物质需求高于父母的需求,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宿舍卫生条件较差。这些不会凭靠自己劳动付出收获劳动成果的人,既不会尊重劳动人民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更不会懂得丰富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1.2价值取向功利性

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导,竞争不断加剧,人们生活压力随之加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相继涌现,一些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扭曲。过度的看中劳动报酬、工作待遇、福利享受以及享有的社会地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个人兴趣、理想以及工作与个人的匹配度,并不是毕业生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求职中体现的劳动观价值功利化。在职业的选择中,许多人往往是基于对身份的识别来评价某种职业,这就给自由择业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与错误的障碍。这本质上反映的是大学生对劳动分工的片面认识。在职位选择上,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缺乏投身基层的热情,还有些学生会对一些服务业轻易定义,认为其是不体面和不光彩的。这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就业选择,还意味着会不尊重这一行业的其他劳动者。

1.3价值判断多元化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价值观,认同的价值尺度即对社会的贡献。新生的价值观有个人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价值观等等。这些也都在大学生身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有些人在就业中重视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不再默认传统的设定,不局限于专业的对口选择,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还有些人执着坚定,“一切向钱看”,追求物质的最大化。无论出于何种心理,都无可厚非,毕竟这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宽容和自由。

1.4大学生价值主体的个体本位性

即追求自我为中心和自我本位,表现为过多的要求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但自己为社会尽义务的观念淡薄。独生子女是社会环境中单独长大的一代人,这样的成长环境容易导致性格上的缺陷,例如孤僻、不善于合作、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等。具有这样的性格的人,融入社会时难免责任意识相对淡漠,缺少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求职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盲目的埋头苦干,不能够谦虚求教,轻视团队的力量和前辈经验。此次调查中,85%的人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都是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与同学交流的有73%,但与前辈交流、聆听讲座、向老师和就业指导中心寻求帮助的却不多。前辈及老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理论上,他们才能给大学生最多的帮助,但很多大学生浪费了这样宝贵的资源。

2从个人、家庭、社会多角度塑造学生健康劳动观念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尽管当前大学生劳动就业的主流和方向是好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业过程中,也不乏部分学生存在错误的认知和行为。这都是劳动价值观缺失和职业规划不够科学的结果。而这除了属于学生的个人选择之外,也让我们反思当前的劳动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2.1从学生自身角度端正劳动观,主动就业

诚然,劳动的确有艰苦的一面,但是不可(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22页)否认,劳动中也包含着无穷的创造意义和自我实现意义,是一场快乐和特别的生活体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还可以唤醒我们体内的潜能。从大学生角度来考虑,在我们人生观、世界观即将定型的关键时期,务必要自觉提高劳动认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劳动价值观。树立了正确而高尚的劳动观之后,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参与就业,决不能有业不就、眼高手低、消极懈怠。要摒弃懒惰、被动、自利的负面思想,要把追求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与社会的需要与进步结合在一起,作为我们劳动的初衷和就业的目的。

2.2鼓励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实现自主创业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劳动也从机械的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过渡,劳动形式不断地创新,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独到的眼光。大学生自身应当重视个人劳动习惯的养成,注重平时的积累,重经验、强技能,不断发展个性、施展才能,探索创造性的劳动,而不局限于原有的领域,激发劳动的创意,大胆创新,开辟更多新的、适合自己的就业途径。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近7成的大学生表示在就业过程中,家庭因素对他们就业的影响较大,如家庭经济水平、父母期望、父母教育水平、父母职业和是否独生子女等。

2.3从家庭方面培养健康的劳动观念

家庭是人类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关键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耳濡目染而又根深蒂固的。因此,强化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必须从家庭开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摆脱过去愚昧的劳动等级观念,正确看待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培养健康的人格。此外,还要在家庭中形成“知行合一”的劳动观教育体系,督促学生参加体力和家务劳动,增强身体素质,也可以借此磨练个人意志,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4提高就业指导和劳动观教育的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其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体现。劳动观的价值在于,尽管劳动观只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其中一个内容,但劳动却是我们认识世界、思考人生、衡量价值的开始。高校要想突出就业指导和劳动观教育的地位,必须首先从两个群体做起。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教学中形成劳动观教育的目标,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强化对学生劳动观的培养。其次,要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务必将就业指导和劳动观教育作为一个长期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各个部门倾力配合,积极开展相关的工作和活动,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3结论

归根到底,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劳动价值观和职业规划在共同作用,劳动价值观的缺失和职业规划的不合理都会带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高。这一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寄望于能够引起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和改进,以有效促进广大大学生充分、健康就业。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不断涌现新的变化。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思考和努力,也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不断的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变化,最终对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等有所裨益。

本文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1年度当代大学生劳动观调查与职业发展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2011ZZ003)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