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改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44:05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1

[关键词]设计“大杂烩”;日本设计;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设计前景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39-03

1中国设计“大杂烩”的现状

设计进入21世纪后,其价值进一步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无论欧美还是亚洲,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了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我国国家主席也曾指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然而设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不能产生好的工业设计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设计的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审美心理等在设计上的体现,它取决于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凝练。”《产品内涵设计研究》目前先进国家的设计体系都体现出了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如美国多元化与商业性相结合;北欧的设计优雅,充满人文关怀;德国设计的严谨、理性、高品质;日本的设计精美细腻,做工精良。而当今的中国文化就像一盘大杂烩,一股脑地接受了自由的美国文化、优雅的欧洲文化、精细的日本文化等,最终在设计中体现出一种奇怪的混合。中国现代的设计缺少自己的风格,虽然说这在工业设计刚刚起步不久的国家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优秀的工业设计师们已经意识到设计的定位不仅仅是产品外形的变化。回归传统是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境界,并且找出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

2优秀的日本设计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发展,一是靠自身的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积累和进步;二是靠外来文化的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现代化的作用》任何民族,不论其历史悠久与否,也不论其人数的多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但是,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一个民族要发展自己的文化,在自觉地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同时,要经常不断地、有选择地、有批判地接受外来文化的精华,取我所需,择我所用,这样才能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此方面,我国必须要向日本学习。

古代中国的华夏文明让日本人高山仰止,哪里会想到向日本学习?但是从何时开始,那个学习中国、学习朝鲜、学习西方的小国家在不断的学习与融合当中焕发出异彩?我们困惑,我们迷茫,我们不平,这个曾经长久仰视我们的国家为何能将学到手的各种文化很好地消化与吸收,从而演变成自己民族的风格,而且又能在现代生活中如此完整的保存与发展,使传统文化如此鲜活地出现在现代生活中?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中我发现日本之所以能在设计中游刃有余的体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不外乎三个原因:

2.1尊重传统文化

充分尊重本国传统文化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前提。一个没有历史文化的民族是苍白的,而一个不尊重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则是可恨可耻的。日本人总是极力固守那份并不十分丰厚的文化,并努力将其和现代设计的内容融合一体,日本的传统食品、传统服装、传统包装与平面设计、传统建筑等,都具有相当高水平的传统保存因素。以日本的包装设计为例,“日本的包装,特别是传统产品的包装,比如日本米酒、日本礼品、日本糕点、日本陶瓷等产品的包装,具有相当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世界包装当中独树一帜,不但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还影响到远东不少国家的包装设计”。

2.2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吸收

日本重视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性吸收,而不是像中国似的一股脑儿全盘接受。日本文化在与外来文化冲突中,实现文化的并存,并且最终达到完美的融合。在现代设计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日本现代设计―是完全基于从外国,特别是从美国和欧洲学习的经验发展而成的”。日本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却并未出现美国那样的高消费与资源的浪费现象。相反,日本结合了本国人口密度大,资源贫乏的国情,设计出精美、小巧、多功能的工业产品,并因此远销海内外,受到世界的欢迎。“现代,日本设计是良好设计的同义词,日本制造是优秀产品的同义词。”然而与此同时,madeinchina却成为廉价的同义词,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2.3耐心与恒心

这貌似与日本在文化与设计上的融合没有必然联系,然而这正是中国当今的社会最缺乏的素质。“我们在设计的快节奏中凸显的是粗糙与简略,我们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思想将人文精神丧失殆尽。”(《“快餐式”设计反思》)我国盲目崇尚多和大,却不考虑是否与环境融合,不考虑设计是否高雅,更加来不及考虑细节的设计了。相比之下日本设计对细节的无微不至令人感动,洗手间与电梯内残障人的专用设备,机场候机室的手机充电设备,无不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工业设计中从造型到材料、质感、颜色无不经过精心设计,与此同时,优质的施工和精致的制作,更使这些设计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有人说,日本的工业产品精度不亚于精美的工艺品,他们在生产上的耐心简直是登峰造极。设计不可“”,只有拥有充分的耐心、恒心,才能细致地体会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深深地从中汲取养分,才能改变中国的设计现状。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思想上的诸子百家,艺术上的琴棋书画,传统中的生肖、节日、建筑、戏曲、中医、民间工艺中的陶瓷、剪纸、刺绣,小器物如玉器、灯笼、折扇等,数不胜数。在此我从传统思想、传统审美、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四个方面各择其一两点举例加以论述。

3.1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的论述需要从传统思想开始,因为思想始终贯穿于事务发展过程中,在幕后影响着人们审美的偏好、材料的选择,以及工艺的实施。中国传统思想的代表为中庸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意为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从这一要求出发,先哲们一方面主张‘和而不同’,即对任何事物均采取有否有可的态度,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即绝对的统一,没有可否、是非之别;另一方面主张过犹不及。唯有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才是正确的尽美尽善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这种思想,一方面在有选择的吸收本土和外来文化以及促使文化融合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和谐节制,应用于设计中即不能过分强调设计的某一两个方面,而要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这影响了我国古代的审美观,使我国古代艺术家造型的审美趣味更多地指向朴素与内敛。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认为美在于与自然相协调,从而达到超越功利的自然无为。这与西方文化有本质的区别。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西方文化以征服自然为己任,因而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工业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工业社会病。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开始在东方哲学中寻求解救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人类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保护人类自身也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迪。此外,在设计界十分流行绿色设计、仿生设计、人机工程学等并非外国的专利,这些都是体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典范。

先人的思想是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验证而得来的,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涵着人类长久发展之道。

3.2传统审美

中国传统审美观充分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思想,由中庸思想而来的含蓄内敛之美,和由天人合一思想而来的自然纯真之美皆是其中的典范。以中国传统明式家具为例,“明式家具具有造型淳朴、大方,结构简练,突出木材天然纹理,不添加烦琐装饰,注重实用、美观等特点。”(《百度百科》)其中,造型朴素、大方,结构简练,不添加烦琐装饰等,体现了中庸思想的含蓄内敛之美,而突出木材天然的结构纹理,又体现出了由天人合一思想而演化的自然纯真之美。我们都知道外国设计师wegner设计的中国椅充满了中国韵味,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它的加工工艺和材料都符合中国传统。中国椅造型优美,装饰简洁,既突出了木材本身的美感,又含蓄内敛,尽显中国明式家具神韵。在现代,有许多仿明式家具的设计,其中不乏把明式家具劈开在中间安上玻璃水泥等,殊不知这样已经丧失了家具含蓄内敛的特点,变得扎眼,怪异。这与其说是对传统的发展,不如说是对传统的践踏。

中国文化重神不重形,这与外国审美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要在继承和延续中国古代传统审美,重要的在于继承含蓄内敛的精神,不夸张,不浮华,注重设计与环境的融合,与人体的适应,不突兀,不死板,并且在设计中要注重材料的天然之美,不伪饰,不浮夸。

综上所述,继承中国传统审美,更应注意其中的精神。

3.3传统工艺

中国传统工艺丰富多彩,其中刺绣、造纸、印染、石桥建造等,均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的宝贵财富。但是,应该怎样使这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呢?这种结合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仍然要举例说明。

刺绣:“十字绣是用专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任何人都可以绣出同样效果的一种刺绣方法。十字绣以其绣法简单,外观高贵华丽、材料价格低廉而在中国风行,并成为一项朝阳产业。”(《百度百科》)人们只知道十字绣是由外国传入的,却不知道其实十字绣起源于中国,“传统婚嫁时女方会给男方送自己一针一线纳出的鞋垫,这种鞋垫的工艺就是十字绣,只是现在会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习俗慢慢地都失传了。后来这种工艺传到欧洲,这才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百度百科》)我以此为例想说明中国的传统工艺,只要受到重视,就能与现代商机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中国传统剪纸艺术,材料简单,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在节日时装饰房间能创造出喜气洋洋的氛围,在古代都是由妇女自己设计剪裁,但在现今社会大部分城市妇女早已丧失了这项技艺,只是在商场买上几种已经剪好的窗花回家贴上。为什么不能向十字绣学习,在纸张上绘上裁剪的花纹,然后让女人们自己动手,参与进去,充分体会传统剪纸带来的快乐,并将其发展成一种产业。

造纸:“造纸术起源于中国,由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皆以廉价易得的原料进行造纸,晋唐时期为了延长纸的寿命,发明了染纸的技术,即从黄蘖中熬取汁液,浸染纸张,呈天然黄色,并且具有灭虫防蛀的功能。南宋时还发明了还魂纸,能利用废弃纸张造纸,是对纸张中纤维的再次利用。”(《百度百科》)中国的造纸术作为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辉煌一时。但是现在,传统手工工艺已经丧失殆尽,纸张皆由大机器生产,造纸厂排放的污水废气污染地方,纸张漂白剂更是使河流中鱼虾不生。其实,传统工艺手工作坊固然费时费力,但其中的技艺是经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而得来精华。我们可以依照其基本工艺,并将其中手工劳作的部分改为大机器生产,以此改善现状,使人与自然更和谐。

3.4传统材料

中国古人善于就地取材,并且发挥材质本身特点。如陶瓷、紫砂、木材、竹子、石材、藤蔓等,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材料。古人善于挖掘材料本身的特点优势,及材质自身美感,从而制造出相应的物品。如传统紫砂壶,紫砂色彩本身就很美,于是不再上釉,又由于紫砂具有透气性好、传热缓慢等特点,加工成紫砂壶放入茶叶后能与外界自由交换空气,既不夺茶之香又无熟汤气,色、香、味俱佳。笔者现在使用的是LoCKLoCK的茶杯,采用树脂材料,在中国市场很普及,但是由于其本身不透气且透明,使茶叶丧失香气,茶垢显得杯子很脏,需要经常清洗。中国紫砂器皿若能与现代工艺结合,改进材料使其不易碎,并在设计中使杯子便携防漏从而适应现代人需求,就能很好的利用传统材料制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质产品。

4光明的前景

德国趋势研究中心亚太区总裁DirkJehmlich评论:“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喜欢跟随潮流,忽视传统,他们对设计没有持久的偏好。哪怕是不适合自己风格的设计潮流,他们也盲目跟风。在中国重要的不是让顾客满意,而是刺激新的需求。”这点在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对中国的奢侈品购买者来说,设计只占次要地位。它虽然强化了品牌的身份,但设计本身不占首要地位。”在商品社会中,几乎一切设计都是为市场服务的,所以这些都是中国目前设计混乱的原因。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事实不可避免地造成目前资本的高度集中于一批先富起来但文化素质偏低的人手中,他们迷恋的不是良好的设计与悠久的文化,而是外国高档的品牌、昂贵的价格对他们身份的彰显。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不可避免地跟随世界趋势进入信息化社会,将来,人才的流动才能决定财富的走向。这些人才正在中国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阶层,他们具有购买力、品位和智慧,回归了亚洲自身的文化。这一小撮精英追求真正适合自己的“亚洲之道并且为亚洲量身打造”的产品。并且,中国的发展战略也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发展本民族的设计,利用中国设计将中国制造打造成具有文化特征和精细工艺的优质产品。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2

一、新媒介对传统文学出版的冲击

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作为新兴的媒介载体,以轰炸式的信息对当代受众进行全方位侵袭,以娱乐化的总体特征颠覆着受众原有的审美惯习,极大地削弱了文学怡情养性的审美功效,侵蚀着受众的阅读耐心。身边之人特别是当代青年能静下来阅读书本的人越来越少,而利用手机和网络看电影或进行浅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以印刷书籍为己任的出版社想尽办法、变换花样地出好书,出大家喜欢的书,但是书籍种类的增多和书籍样式的更新也无法挽救书籍销售整体衰微的态势。传统出版业面临着新兴媒介冲击下的生存危机和挑战,如日本小林一博在《出版大崩溃》一书的序言中所说“许多企业都在进行残酷的重组与淘汰,在几万家出版企业以及出版关联企业中,己经有一大半无法生存了,这是近代出版构筑了一百多年的大厦将倾的危机,这是出版业面临全面崩溃的危机”。

(一)新媒介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外部生存环境

从最初的口头相传到当今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文学一直依赖着传播媒介而生存,并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记载它的发展轨迹,给后人留下了浩瀚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学达到其巅峰时期是在纸的发明和印刷术被广泛运用之后,因为刊登小说、喜剧等多样文学体裁的报刊和杂志相继涌现,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文学理论著述都达到了以往无法比拟的发展和繁荣。到了20世纪,新的电子媒介的出现使文学可以脱离对文字和纸张依附,从而被搬上银幕、走进广播,在适应新媒介传播特性的同时文学样式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丰富。近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人的存在方式,更是对文学进行全方位的影响和冲击,进一步地挤压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因其实时交互功能和对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可以帮助人们打造出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色彩缤纷的、独具魅力的、直观形象的、轻松幽默的、包罗万象的电子审美空间。如艾尔雅维茨所说“:在后现代主义中,传统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学的靓丽辉光所普照”。顺便问及身边的年轻人,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他们几乎没认真阅读过古代和现当代经典文学和文化著作,对它们的了解多限于对影视剧的观看,但对一些网络的姓名及其作品可谓是脱口而出且能评头论足,如痞子蔡、匪我思存、安妮宝贝、桐华、慕容雪村、流潋紫等。他们的作品在当代青年中异常火爆,从网上火到网下,从网络文学到纸质出版再到影视剧的改编,成为了当代社会消费的主流,严重挤压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

(二)新媒介改变了传统文学的文学场域

影视媒介和数字化媒介不仅改变了文学纸媒在大众传播中的中心地位,使文学的传播更加多元化,还为文学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书写工具和迅捷的传播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分化和改变了传统的文学场域,导致了新的文学生态和文化身份的形成。文学与新兴网络和手机媒体的对接迅速出现了繁华的文学景观,不仅形成了对传统纸质文学分庭抗礼的局面,并且有挤压和取代纸质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媒介作为文字载体不仅决定着文学的传播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文学搭接新的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介得以重新构建自己的话语平台,开启了互动领域,改变了读者市场的主从关系,使文学接受者以新的主体身份广泛参与到文学的生产场域中,不仅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权和评论权,还拥有了基于网络开放特征的参与文本创作的权利,体现了存在意义上文学新型的敞开、交互的美学内涵,开拓了文学创作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全新的审美体验。还有新媒介通过其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评估标准,要求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其新的传播特性和新的市场推介法则,在创造众生喧哗的繁荣景观下涌动着网络文学作品的类型化、模式化、图像化和消费化的创作趋势。总之,媒介的中介性和工具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学场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文学身份、文学生态、文学生产和传播模式,决定着传统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已无法适应新媒介、新市场的推介法则。

(三)新媒介削弱了传统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审美功效

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前,人们通常借助书籍、报刊杂志等媒介来欣赏文学作品,其思想性、精神性和语言审美性不仅起到怡情修德的功效,还起到净化社会、回归理性、确证崇高、实现人类精神超越与文化更新。所以,在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度,读书不仅为文人雅士所钟爱,也为普通大众所津津乐道。但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文学媒介巨大革新,颠覆了传统文学在社会话语和舆论导向中的主导地位,并使其越来越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游戏式的轻松、图像化的叙事、新奇古怪却生机盎然、数字化符号建构的网络或手机文学。其动态、多维和具象性的特点消解着受众文字阅读时的深度思考、丰富想象和深刻领悟,使整个社会进入了流于读图的浅阅读时代。图像符号逐渐形成了在社会文化中的霸权地位,改变了文学的审美功能,使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教化功能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为生活在重压之下的现代阅读受众走进文学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愉悦、情绪上的抚慰和心理上的消遣。所以新媒介不仅改变着社会文化形态,还渗透影响着我们文化精神,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文化精神,使他们过多地依赖以时尚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图像文化,结果导致了传统文学读者群的减少和传统文学出版的日渐式微。

二、新媒介语境下传统文学出版的突围之路

由上所述新媒介改变了整个文学的生态系统,改变了以往的文学生产顺序,作家和编辑以往的权威地位日渐式微,读者和媒介的地位日益突显,文学以往的文学性和严肃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大众可以不受约束地进入文学的领地狂欢。如袁勇麟所述“新媒介在写作方式、传播方式、发表方式和接受方式等方面都深刻地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突破以往的对文学的认识论框架,把对文学的观照从静态的认知拓展为人类共同体的一种活动”。所以面对新媒介对传统文学作品来势汹汹的冲击,很多作家和出版社在惊愕之余不免对其持保守态度。但不管支持与否,他们都无法改变新媒介对我们文化和生活发挥影响力的强劲势头,唯有顺应它的发展潮流,挖掘自身的优势,并利用新媒介的技术来拓展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让传统文学以新的面貌重新焕发光彩,才能挽救日益萎缩的传统文学出版业。

(一)转变观念,实现传统文学出版和新媒介的对接

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的“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要支持新闻出版企业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产品向多种介质出版产品共存的现代出版产业转变”。[4]由此可见,新媒介不仅为传统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出版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为传统文学的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唯有顺应媒介不断革新的历史发展潮流,挖掘自身的优势,利用新媒介的先进技术,才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术。近年来长篇历史文学巨著《大秦帝国》的畅销为传统文学的出版和营销带来了希望和生机。它打破了新媒介时代文学商业化诉求与传统文学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并不相符的规律,积极利用影视、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技术提高宣传力度和扩大其文学影响力。随着《大秦帝国》影视剧在海内外电视台和互联网上的热播,“大秦”历史成为了当下社会文化关注的焦点。更多人开始愿意了解那段历史,希望通过文字去更细腻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和金戈铁马的英雄生涯,并同时思索现实与未来。因此很多大型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把《大秦帝国》原作摆在醒目的位置,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世纪文景推出的《大秦帝国》全新修订版成了读者追捧的目标,极大地带动了原著的热销。它的持续畅销打破了当代社会消费语境下只有青春文学、玄幻文学或穿越文学才能成为市场销售宠儿的惯例,成为了传统文学经受住电子时代以图像为主导的消费市场考验的成功案例,为传统文学的发展和传统文学出版社的生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数字出版业务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文学出版业一方面需要改变观念,跟随时代变革潮流,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出版行业积累的经验和深入挖掘自身业已形成的独特优势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走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之路。因为无论对数字出版还是传统文学纸质出版来说,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是提供高品质的内容资源,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传统文学出版业在内容甄选和编辑水准比新媒体见长,只要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权威分析和精辟言论的优势,同时重视新媒体、吸收新技术并以读者为中心,及时、快捷地将最核心的、优质的内容提供给受众,就能打造以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新技术传播领域的竞争力。这实质上是要求传统文学出版业在自我强身健体之时,充分发挥品牌和资源优势,积极向数字出版转型。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业务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是由从事网络出版业务的网络公司掌控,而传统的优质出版社只是出版内容的提供者,不是电子出版的掌控者。而他们可以有意识地转变原有角色和功能,积极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市场数字出版业务,并加之自身所拥有的资金、资源、人才及其管理方面优势和已所拥有固定的广泛读者群和读者一般情况下所具有的图书品牌意识,传统出版业可以在电子文化时代打造以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找到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术,挽救日益衰微的出版命运,实现品牌内容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三)积极发掘网络文学佳作,开展网络文学出版业务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3

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拥有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往往最好的现代音乐作品中都汲取了民间音乐的元素和因子,因此,传统民歌也成为现代音乐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从1980年前后直到今天,随着大众文化、流行音乐的崛起,音乐创作不断地繁荣,越来越多的曲作者以传统民歌为蓝本,进行再度创作,取得不俗的成就和良好的社会效应。《走西口》就是一首常被当代曲作家改编的传统民歌之一。

传统民歌《走西口》是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文化——“走西口”现象的产物。大致从明末初始,一直到整个民国时期,在300余年间,无数“哥哥”们前赴后继走西口,留下一部黄土地上谋生存的苦难历史!传统民歌《走西口》就是当年“走西口”的人们,苦难生活和辛酸情感的自然流露和真实写照,是他们面对自己悲惨的命运、在漫漫的人生苦旅中,和着血泪吟唱出来的一曲生命之歌。它首先是一首表达西北人民生存苦难的悲歌,其次才是一首表达青年男女之间离愁别恨的情歌。这段黄土地上的人们用血泪谱写出的凄美旋律,历经百年、直至今天,还在向世人诉说着那久远的悲伤与无奈!

《走西口》在山西、陕西、内蒙、甘肃、宁夏等地已经流传了一百多年。各地流行的民歌《走西口》虽然在风格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歌词、旋律、曲式以及音律走向大体相同。1980年之前,由于政治、经济的方面的原因,它流传的空间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之后,由于文艺禁忌的解冻,科学技术的发展,声像传媒技术的发达,影视艺术的普及,它凭借影视、音像和网络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走西口》三十多年以来的广泛传播,不仅是依赖现代传媒技术,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当代作曲家和歌唱家再度创作、重新演绎,然后才被广大的听众接受和认同的。所以,至今为人们熟悉和传唱的多个版本,并不是原生态意义上的民歌,而是作曲家在民间曲调的基础上改编的版本,是一种对传统民歌的再叙述。这些版本有黄准编曲,李元华演唱的电影《北斗》插曲《走西口》;罗捷书编曲、胡月首唱的《走西口》;贺艺编曲、冯健雪演唱的民歌《走西口》;常宇宏编曲、龚琳娜演唱的电视剧《血色浪漫》插曲《走西口》以及赵越作词、景建树作曲、牛宝林演唱的《新编走西口》等。其中,流传最广泛是罗捷书编曲的版本。

作为一首并非原创的改编歌曲,如何处理好它与传统民歌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歌曲改编者还是接受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份乐谱是一部音乐作品X的改编曲”,那么这份乐谱应该是“一首忠实于X的音乐内容的作品”。也就是说,“改编者的乐谱应该要足够类似于或者维持原作品的音乐内容。”①这样的改编曲才能做到尊重它们的原型的音乐内容。但同时作者又指出,“改编曲必须应该要足够区别于原作品从而成为一部不同的作品,而不仅仅为原作品的复制品”。②由此可见,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改编本身就是一种悖论,具有所有悖论的两难处境——改编后的乐曲与原创音乐之间的差异,就在似与不似之间,其中的“度”的拿捏是非常难以把握的。一首纯音乐作品是如此,如果改编的对象是一首文学和音乐元素并存的民歌来说,难度相对更高。

一首经典的传统民歌已经有了一种其词曲规定了的情感模式,要改编这首民歌,如果其歌词规定的情景不变,那么旋律、曲式的变化一定会带来与原话语不同的音乐效果。这种“不同”就是改编民歌赋予原创性的传统民歌的新的意义所在。

下面我们将以冯健雪演唱的两种不同版本,来讨论传统民歌《走西口》改编的两难问题。其中的一首是电影《人生》插曲《走西口》,这是一首陕西府谷民歌,另一首是贺艺根据传统民歌改编的《走西口》。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传统民歌原型”,把后者称为“再叙述”。这两个版本具有相似的文学、音乐元素及其构筑的情感模式。传统民歌《走西口》之所以一再被改编,除了其优美、动听的旋律外,还有一个同样重要又为人们所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它所描摹的具有永恒意义的“离别”情景。离别是中国文化中的关键词,无论在文学还是艺术话语中,“离别”都是承载着中国人特殊情感的文化要素。从《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无限悲伤感慨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生命体验的深度。在某种意义上离别也就意味着一种永诀,那么,离别之后的重逢就是奇迹了,所以才有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羌村》)的唏嘘感慨。

离别对于古人是一个问题,但对今天的我们,只是一种平庸的经历。由于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再遥远的路程都可以早去晚归,所以,我们也不可能体验到古人关于离别的悲伤和欣喜,那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即使聆听或吟诵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的诗句,同样无法像古人一样体验生命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离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潜意识,当我们歌唱或聆听《走西口》的时候,这首经典民歌就会把我们带入一种文化符号规定的情景之中,重温和体验生命曾经的深度,领略情感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曲作家、还是演唱者,抑或聆听者,都会在离别的场景及其感伤的情感模式中,被人间的真情、深情、多情所感动。因为艺术的终极作用,就是让人感动。

这两首同名的《走西口》具有似曾相识的旋律和歌词,但是,我们在两首同名的《走西口》中听到、感受或体验到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正是重述民歌与传统民歌之间差异的关键所在。从表面看起来,两者之间有着相同的情感,再叙述保持了传统民歌原型的情感基调,其差异只是在音乐形式上的长短及其变化而已,但是实际上其音乐效果却有着质的差异!由于我们往往更多地去关注其共性,即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而忽略了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个性,差异性也就是个性才是一个事物存在的理由。

相对于传统民歌,贺艺重新编曲的《走西口》在曲式结构上有较大的改变,这种结构的变化,使其在传达情感内涵方面相应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作为原型的“民歌的旋律不同于一般的声乐曲或艺术歌曲,它具有声乐曲和艺术歌曲所难做到的精炼简洁性,所以结构上都较为特殊,以精炼的结构表达出特殊的民族风格”。③传统民歌《走西口》的结构短小,旋律简洁,优美,表达的是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最朴素的情感,整个民歌用四个乐句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贺艺改编的民歌《走西口》结构明显长于传统民歌,他把传统民歌单乐段的曲式,发展为一种小型的再现式三部曲,a、C乐段是舒缓的慢板,是抒情主人公因为离愁别绪的带有感伤倾向的缠绵抒情,中间的B段以情感相对宁静的快板叙事,曲式的变化使再叙事的《走西口》相对获得了更强的艺术表现力。B乐段的出现,与a、C乐段在节奏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对情感的渲染、烘托起到非常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歌曲,旋律更优美,音乐更动听,效果更感人。此外,“再叙述”比起原型民歌,无论作曲家还是演唱者都运用了更多的装饰音,来强化情感的深度和力度,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和美感,同时愉悦了受众的听觉。

再叙述的《走西口》在音乐上的变化,乍看与传统民歌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和冲突,变化的似乎只是形式,并没有改变传统民歌情感的性质、形态、方向和力度,增强了民歌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但是如果细细地体味就会发现,贺艺再叙事的《走西口》在音乐上的变化,对传统民歌的情感内涵的表达,产生了微妙且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虽然不能说颠覆了内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传统民歌的情感内涵,使其偏离了既定的情感的轨道。

首先,再叙述的《走西口》改变了传统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在两种不同的《走西口》叙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再叙述《走西口》中的女性形象,已经不是山野乡间素朴的女子,其情感、性格心理都具有某种“小资”的倾向。这个形象的改变,主要是通过音乐的改变而达成的。前者第一、二句“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在地难留”的音乐旋律,分别只用了两个小节来表述,后者则用了五个之多的小节来完成,通过节奏、旋律的变化,在情感的表达力度上更夸张也更饱满,充分刻画了女性的细腻、缠绵和多情。由于结构的延长,也就意味着离别时空的延长,在无形中烘托、强化了妹妹对于哥哥的千般留恋,万般不舍的感伤。这种过度的渲染、夸张,把离别之中女性的情感状态表达得细致入微,对情感的描摹惟妙惟肖,但是也使黄土地上朴素、豁达、坚强的女儿变得妩媚、缠绵,显得都市化、现代化,也更加的女性化了。如果还原到最初的语境中,就会发现在传统民歌中,置身于生离死别情境中的女性固然悲伤,但她知道这是为了谋生不得不选择的无奈之举,“走西口”是一种人生的境遇,也是一种磨难。在传统民歌中,送别哥哥的女性有着一种承受苦难的勇气。这是一种具有原始意义上的对于生存的执著与坚强,这种坚强在再叙事的《走西口》中被淡化甚至消解了。

其二,情感的漂移。传统民歌《走西口》并不是一首严格意义上的情歌,不是失恋,也不是相思、追慕(如《茉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和《敖包相会》);它所表现的不是爱情本身的快乐与悲伤,首先是生存的苦难,那种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状态。但是在“再叙述”中,由于曲式、节奏的变化,离别情感的过分渲染,女性的情感由原初的自然、质朴转化为缠绵甚至有几分娇媚,从而使这首民歌的苦难——情感叙事,脱离了传统民歌《走西口》所规定的现实语境,悄然转变为一种纯粹的男女两性之间的情感叙事。如前所述,因为在传统民歌的情感叙事中,离别固然忧伤,但是为了谋生的现实是更严酷的,所以离别的情感在传统民歌原型中是内敛的,节制的,毕竟男人的“走西口”,孕育着未来生活的希望,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民歌《走西口》,其感情不仅是凄婉、悲凉和缠绵,还有忍耐、苦撑的坚强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希望。

其三,情感的矛盾。在《走西口》再叙述中,a段、C段过于舒缓的节奏及其对于离别感伤的渲染,与B段过于欢快甚至有些俏皮的风格,在演唱的效果上,显得不统一也不协调,情感的瞬间转化也显得有些突兀。在某种程度上,B段的音乐的情感表述与传统民歌的节奏、情感状态有着某种默契,尽管在C段中的歌词“但等过上了好光景,咱们二人永不分手”,也与传统民歌原文本之间构成同一的关系,但在音乐上a、C段与B段之间,由于节奏、风格上的对比反差,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相互颠覆的关系。

最后是风格的变化。再叙述由于曲式、节奏和装饰音等方面的变化,从而使传统民歌自然、质朴、简洁的风格转化为细腻、缠绵、妩媚,使最朴素的民歌,成为一首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

在某种意义上,传统民歌《走西口》,只属于那个时代。现代音乐人在处理经典民歌原话语的时候,由于脱离了其产生时的语境,远离了当时人们最真实的生活和情感状态,把传统民歌现代化了。所以再叙事的《走西口》是曲作者置身此时此地对于一种过去时话语的现代想象,是对百年之前人们情感生活的一种现代演绎和诠释,但是这种诠释分明已经打上商品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印记。

总之,传统民歌《走西口》从原话语到再叙述,或把一种田间、乡野的小调变成一种学院化的艺术歌曲,或把一种具有地方色彩的歌谣变成一首广为传颂的流行音乐。这样做一方面突出和强化了歌曲的戏剧性、叙事性和抒情性,提升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和音乐的美感,感情更细腻,人物形象更鲜明。从乡村走进都市,从民间走进广场、舞台,从传统走向现代,最终把一首表达当时西北人们生存苦难的情感叙事,变为一种现代都市中的纯粹的男女之间的情感叙事。它以夸张、放大、修饰等手段,使传统民歌学院化、大众化和现代化,并以此使其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承继。这种再叙事,浸染太多的艺术的匠气,学院的贵族气、现代大众文化的的媚俗之气。传统民歌《走西口》毕竟不同于南方的民歌的细腻委婉的秀气,在其悲伤和哀愁之中,透露出的是北方民族在生死抉择中体现出的一屡苍凉和悲壮之气。在众多《走西口》的再叙述中,由黄准编曲、李元华演唱的电影《北斗》插曲《走西口》,由于汲取了北方戏曲的某些元素,在忧伤的情感内涵和凄美的旋律中依然保持着原话语中的那种沧桑感,以及为了生存而分别的理智和果决,而成为再叙事的《走西口》中最靠近传统民歌的一首。

再叙述的《走西口》,由于太多的雕琢、修饰,从而失去了原始和乡土情感的自然和质朴,也失去了传统民歌的原生态的美感,那是一种具有永恒意义的、置身苦难、贫穷之中才禀有的一种质朴之美。在现代文化工业社会语境中,改编后的经典民歌已不单纯是“带着边远地区山野风味”的民歌了④。在某种意义上,相对传统民歌,再叙述则是一种立足当下朝向时间过去的努力,由于叙事者立足的当下的时空,与民歌原话语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的跨度,在朝向过去叙事情景之中,叙事的流程变为“根据现在的意蕴重新打开时间的一种努力”。⑤正是在这时间过去与时间现在的跨度中,生成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对传统民歌的再叙述已经背离了原初的情境氛围,使其丢失了自发性、原创性等传统民歌因素,因此改编后的民歌在文化工业社会的语境中,由于承载太多的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信息,已经不再是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民歌,而成为一种承载商品属性、意识形态信息的媒介文化产品。

传统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的涌流之中显示自己的生命活力。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就是在不断被诠释的过程中得以传播和继承的。民歌的学院化、现代化,意识形态化,是所有传统民歌,也是民间文化的现代命运,是置身于现代性的语境中的传统必须付出的代价。要么死亡、消逝、被遗忘,要么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用别一种方式复活。在大众文化的“同化”洪流下,传统民歌只有改头换面,方能避免消弭的悲剧。经典民歌的重述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只有适切改变才能够保存自己,可悲的是它在变换别一种面孔保存自己的同时也在逐渐失去自己。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我们也应该能够体会到,即使解构意义上的重述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它以别一种方式也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面对传统民歌的现代遭遇,聊以的是,虽然我们接受的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民歌,但是只要清醒地知道这一点,就会使我们面对永恒流淌着的艺术河流,时时都怀着一种寻根溯源的冲动。

①斯蒂芬·戴文斯《音乐哲学的论题》,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②同①,第49页。

③吴叠《中国民歌中的旋律结构与调式》,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④刘大坚《论我国西南地区汉族山歌的音乐特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⑤[法]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4

通常发生文化变迁原因有两种:―是内部引发的,社会内部文化的深入发展从而引起文化变迁的发生;二是外部原因导致的,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及其他民族的接触交流、政治制度的改变等都会促使文化变迁的发生[1]。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渗透必将导致文化变迁的产生。传统管理方式是几千年文化的结晶,虽然其存在些许不足,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但是也不能一味参考照搬异域文化中的档案管理模式,需相互参考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基调。

2传动观念下的档案管理体制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奠定了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基本思想。传统档案管理的中心思想是绝对集中,方便君主的查阅及指令的下达。该种理念管理档案有助于中央集权,但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管理方式也暴露其存在的不足。

2.1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的精华

法国古典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经典管理理论,其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集中化的档案管理机制促使我国古代及近代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得以留存。集中化的档案管理体制尤其自身的优势。在我国古代,权力高度之中,君权至上,忠孝是治国的根本[2]。此种背景下,档案人员容易控制,服从上级的所有指令即是管理中的忠孝体现,自觉服从上次安排的理念使能掌控档案管理人员易如反掌。因此只需掌控文档管理人员即可完成对全部档案的掌控,由于档案的集中管理,也有效避免了珍贵资料的损坏遗失。

图1法约尔经典管理理论

2.2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的精糟粕

传统文化中集中管理档案的措施致使大量珍贵资料得以留存,但是留存下的资料并非都是研究价值极高的宝贵资料[3],有些没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献也鱼目混珠,掺杂其中,高度集中的文档管理方式缺少对文档的整理归类,文档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整个文档存储机构错乱复杂,利用极不方便。其存在的不足如图2所示。

图2传统档案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是档案实体管理存在的问题,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及完整性得不到保障[4]。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统治阶级将不利于自身的资料都进行了破坏,档案又进行了集中管理,因此其真实性得不到考证;其次,档案的系统性也存在根本性问题,档案的整理编制由许多官吏完成,资料收集编撰中,不利于统治阶层的文化思想将被剔除,因此整体资料的系统性得不到保障;最后由于朝代的变迁,集中管理的文档受人为破坏的影响,完整性存在问题。

档案的组织利用也存在很大的不足,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封闭[5];因此统治阶级不会向底层人员群众开放档案资料库,因此信息的组织利用基本没有实行。

3现在文档管理改革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方式相对落后,需进行一定的改革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不仅要在管理实践方面进行改革,还要适应当前社会的意识形态。

档案管理体制随着社会文化的更新而做出适应性调整,文化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刻更新变化,但其本质内涵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国家的档案管理体制各具特色,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脱离传统文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是不现实的,因此传统文档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参考当前先进的档案管理方式,对现存档案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首先,尊重传统集中化管理的档案管理理念,在该思想下进行档案管理改革,集权观念有助于国人注重集体利益,轻视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通过集体体现,个人在集体中又各司其职[6],这正是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集中的档案管理利于政府对全国档案的整体规划。

其次,借鉴国外优秀的档案管理理念,注重分级管理、资源共享。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方便利用,因此应借助当今社会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各地的档案信息网,相互之间不应独立存在,要相互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灵活的档案管理机制利于信息资源的交流管理。

最后,档案管理机制应该体现社会参与[7],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社会参与的途径,考虑公众上网参与档案的管理,这有利于管理档案价值的实现,最终服务于社会大众。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5

【关键词】社会转型;民族体育文化;变迁动力

前言

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有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效益占经济效益中的比重下降,加上外来体育文化活动的冲击,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少,许多珍贵的民族体育文化由于缺乏传承和宣传,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

1.社会转型影响民族体育文化变迁的因素

在传统社会形态中,社会变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行为,一次大型的灾难或者战争都可能导致大规模的迁移,由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会发生改变。民族体育文化是基本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产生的,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改变而改变,因此社会变迁对民族体育文化有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如果人们能够在社会变迁后及时改变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内涵,为其融入与新时代相符的精神特质,就能够使体育文化得以常新;另一方面,如果人们固守传统,不愿意汲取新时代和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就容易使传统体育文化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最终因为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而被淘汰。

2.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和传承的动力

2.1丰富民族节日内涵。民族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特定的民族节日都包含了人们浓厚的感情,传统的风俗习惯和特定的文化意义。例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中人们不管身在何处都要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圆月;而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而笼罩上了一层动人的爱情光辉,因此成了青年男女们谈情说爱的节日。由此可见,民族传统节日中包含着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了解了民族节日,就是了解了中华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不仅是汉族,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歌节等等,这些节日中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人情,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遗憾的是,当前社会由于受外来节日的冲击,许多民族节日正在消失。当代青年人更喜爱热闹而时尚的外国节日,却不屑于了解中国传统民族节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赋予传统民族节日新的含义,使其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时尚,以此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比如国家可以在大型传统民族节日中举办相应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在七夕节举办单身男女相亲活动,在中秋节举办全国圆月摄影大赛等等,通过活动的影响力来宣传传统民族节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民族节日背后的内涵和文化底蕴。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传统民族节日研究部分,对民族节日涉及的文化背景,相关人物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帮助民族节日树立更加扎实的文化支撑。

2.2巧妙利用民族节日开展旅游业。这项措施对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发展尤为有利,不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增进该民族节日的影响力,提高选宣度,还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下面笔者对于具体发展措施进行详述:首先,以少数民族旅游业为卖点的地区可以大力挖掘当地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源,找出该节日最为传统和著名的活动,将其发扬光大,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如内蒙古可在7,8月份开展草原赛马比赛,云南西双版纳可开展拨水相亲大赛,这类依据少数民族节日而形成的独特活动由于只能在当地感受,因此会受到游客的欢迎,同时主动宣传。其次,在民族节日传统活动演变成当地旅游项目的一部分后,一些时尚的元素就会主动融入传统民族节日中,甚至由于全国范围内游客的了解和参与,还会增添其他民族的一些活动元素。长期以往,民族传统节日就成为了兼容传统与时尚,具有民族性和开放性双重特点的特色民族体育文化。

2.3加快民族类高校建设。学校不仅是培养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的园地,更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苑,当前我国专业的民族高校数量较少。发展势头不猛,导致民族体育文化类研究人才比较缺乏。为了改善目前的研究现状,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扶持民族类高校建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新的民族高校,在高考时对于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度的优待。在民族类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着力体现我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此外,应该设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既注重传统体育项目的练习和继承,也在文化背景上进行深入了解。民族高校的教材编写应和普通高校区别开来,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教材的民族特色和传统特点,鼓励学生开展以实用为目的的实地学习研究,增加教材中实践的比例。只有民族类高校改变了现在尴尬的发展现状,才能够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研究上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为民族节日的变迁和革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可以说民族类高校能否发展直接关系到民族节日未来的去向和命运。

3总结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避免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两种极端的错误思想,既能够开放地汲取国外发展经验,实现取长补短,也要保留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推陈出新。总观全文,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下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前景有着巨大的可行性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6

Researchonreactivepoweroptimizationmethodforelectricitydistribution

networksystem

LiUYongjiang,CHenHao

(wuhupowerSupplyCompany,anhuielectricpowerCompanyofStateGrid,wuhu241000,China)

abstract:whentheconventionalgeneticoptimizationalgorithmisusedforreactivepoweroptimizationoftheelectricitydistributionnetworksystem,ithasprematureconvergenceproblemandpoorabilitytosearchthelocaloptimalsolution,whichmayresultintheoptimizationresultsthattheconvergencerateisslowandconvergenceprecisionislow.theadaptivedualpopulation,adaptiveterminationconditionsandnewfilial?generationgeneratingconditionsforoffspringareintroducedtoformanimprovedgeneticoptimizationalgorithm,whichcanensurethepopulationdiversityandavoidtheprematureconvergenceoftheoptimizationalgorithmintheprocessofpopulationiteration,andacceleratethesearchefficiencyoftheoptimizationalgorithmtoimprovetheabilityofsearchinglocaloptimalsolution.theimprovedgeneticoptimizationalgorithmiscomparedwiththeconventionalgeneticoptimizationalgorithmandthecontrolledcrossgeneticalgorithm(CCGa)bytakingieee57andieee30nodesystemsastheexperimentplatform,andthealgorithmsaretestedwithexperimentaldataundersameexperimentalconditions.thetestresultsshowthattheimprovedgeneticalgorithmhasthebestoptimizationeffect,fasterconvergencerateandhigherconvergenceprecision,canobtaintheglobaloptimalsolutiontomaketheobjectivefunctionmoreclosetotheglobaloptimalsolution,anditsaveragenetworklossobtainedbythisalgorithmislowerthanthatofotheroptimizationalgorithms.

Keywords:electricitydistributionnetworksystem;reactivepoweroptimization;geneticalgorithm;adaptivedualpopulation

0引言

对电力配电网络的无功优化控制,实际上是在符合系统运行的各种约束情况下,对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有载变压器分接头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综合调节,使得配电网络的电压分布和期望值差值、有功功率损耗和控制成本最小化,提高电压质量。线性与非线性规划方法、动态规划方法等传统的无功优化算法对于离散变量处理不尽人意,同时在使用上受到很大局限。

随着智能算法的不断发展,人工免疫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混沌优化算法以及遗传优化算法等智能算法在电力配网系统的无功优化问题上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3]。

文献[4]中使用具有强鲁棒性能的人工鱼群算法进行电力配网系统的无功优化,虽然该算法易于实现,计算简便,但是该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较难得到最优解。文献[5?6]中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电力配网系统的无功优化,粒子群优化算法同样易于实现,但是优化效率更快、收敛速度更快,然后该算法存在容易发生早熟问题影响收敛精度。文献[7?9]中使用遗传优化算法进行电力配网系统的无功优化,然而算法早熟问题以及局部寻找最优解能力欠缺是常规遗传优化算法中最常出现的问题。算法早熟问题主要来源于当多次迭代后,种群个体的多样性会随之下降,当前种群里不存在最优全局个体时,就产生了局部最优解,即算法发生早熟。局部寻找最优解能力欠缺主要来源于由交叉变异得到的子代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而优化算法在局部空间搜索时无法保证其可行性,有部分可能是通过交叉变异得到的子代的适应值低于上一代的适应值,故影响了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造成了优化算法的局部寻找最优解能力欠缺。

因此为了在种群迭代过程保证种群的多样性以避免优化算法早熟现象,以及对优化算法的搜索效率进行加快以提高局部寻找最优解能力,需要对常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研究。本文将自适应对偶种群、自适应终止条件以及全新的子代生成条件引入以形成一种改进型遗传优化算法。

1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

本文以经济角度考虑,以有功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数学模型表述为:

[minf=plossZs.t.GZ=0,Zmin≤Z≤Zmax](1)

式中:[Z]是系统变量;[Zmax]和[Zmin]是系统变量[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约束条件;[GZ=0]是潮流约束方程;[f]是目标函数。

通过罚函数的方式对目标函数进行重构,以对发电机无功和系统的节点电压发生越界时进行综合衡量,目标函数如下:

[minF=ploss+λuUi-Ui1Uimax-Uimin2+λqQgi-Qgi1Qgimax-Qgimin2Ui1=Uimax,Ui>UimaxUi,Uimin≤Ui≤UimaxUimin,UiQgimaxQgi,Qgimin≤Qgi≤QgimaxQgimin,Qgi

式中:第一个式子的第2项和第3项分别为节点电压越界以及发电机无功的惩罚项;[λu]是节点电压越界惩罚系数;[λq]是发电机无功越界惩罚系数;[Ui]是节点电压无功功率,kw;[Qgi]是发电机无功功率,kw;[Uimax]和[Uimin]是节点电压无功功率[U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w;[Qgimax]和[Qgimin]是发电机无功功率[Qg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w;[ploss]是有功损耗功率,kw。

潮流约束方程表述为:

[pgi-p1i-Uij=1nUjGijcosθij+Bijsinθij=0Qgi-Q1i+Qci-Uij=1nUjGijsinθij-Bijcosθij=0](3)

式中:[Q1i]是负载无功功率,kw;[Qci]是无功补偿功率,kw;[Gij]是[i]和[j]节点的电导,S;[Bij]是[i]和[j]节点的电纳,S;[θij]是[i]和[j]节点的电压相位差;[n]是节点个数;[pgi]是发电机有功功率,kw;[p1i]是负载有功功率,kw。

变量约束条件表述为:[Ugimin≤Ugi≤Ugimax,i∈ngBimin≤Bi≤Bimax,i∈nbKimin≤Ki≤Kimax,i∈nkUimin≤Ui≤Uimax,i∈ndQgimin≤Qgi≤Qgimax,i∈ng](4)

式中:[Ugi]是发电机端电压,V;[Bi]是无功补偿电纳,S;[Ki]是有载变压器变比;[Ugi,Bi,Ki]称为控制变量;[Ugimax]和[Ugimin]是发电机端电压[Ug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w;[Bimax]和[Bimin]是无功补偿电纳[B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S;[Kimax]和[Kimin]是载变压器变比[K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Ui]是负载节点电压,V;[Qgi]是发电机无功功率,kw;[Ui,Qgi]称为状态变量;[ng]是发动机节点个数;[nd]是负载节点个数;[nb]是无功补偿个数;[nk]是有载变压器个数[10]。

2改进遗传优化算法

本文将自适应对偶种群、自适应终止条件以及全新的子代生成条件引入以形成一种改进型遗传优化算法。

假设[xit]表示父代种群,[i=1,2,…,n];[xkt]表示种群中最优个体;[yit]表示经过遗传操作后,父代种群[xit]得到新的种群。[zit]表示对偶种群;对称中心为父代种群中最优个体[xkt];对称中心[xkt]对偶后得到新种群[yit];使用处在搜索范围内的随机个体替换不处在搜索范围内的对偶种群[zit]中的个体;两个对偶种群中各一半最优个体构成了子代[xkt+1];[xkt+1]表示最优的子代个体。

优化算法终止条件表述为:

式中:[ffitness_best]和[ffitness_worst]是分别为第[i]次进化迭代的最佳函数适应值及最差函数适应值;[i]是进化迭代次数;[εi]为精度函数:

式中:[a],[b],[c],[d]均为常数量;精度函数[εi]用于判断优化算法结束的条件,为单调递减函数,与进化迭代次数[i]相关。

对常规遗传优化算法的改进步骤如下:

Step1:首先初始化常规遗传算法模型的最大进化迭代次数[G]、交叉概率[pc]、变异概率[pm]以及精度函数常量[a],[b],[c],[d]等参数。在算法起始阶段,优化算法处于随机搜索状态,这是因为精度函数常量[a],[b],[c],[d]等参数使得精度函数[εi]具有较大值,而当进化迭代次数增加,精度函数[εi]逐渐变小,使得优化算法处于局部细化搜索状态。

Step2:初始化种群[xit],对种群个体进行编、解码操作,计算个体的适应值,得出最优种群个体[xkt]。

Step3:对种群[xit]进行交叉变异操作,得到新的种群[yit]。

Step4:选取一个关于新种群[xk]中心对称的对偶种群[zit]。使用处在搜索范围内的随机个体替换不处在搜索范围内的对偶种群[zit]中的个体。

Step5:对进化迭代次数[i]、精度函数[εi]等参数进行更新。

Step6:当终止条件满足后,结束对常规遗传算法的改进,若终止条件没有满足时,跳回Step3继续迭代[11]。

3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对本文研究的改进遗传优化算法对电力配电网络无功功率优化性能进行研究。使用的是ieee57节点系统和ieee30节点系统作为测试平台。ieee57节点系统具有发动机节点、有载变压器支路以及无功补偿节点,个数分别为7个、15个以及3个。ieee57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12]。

使用常规遗传优化算法(常规Ga)和可控交叉遗传算法(CCGa)与本文研究的改进遗传优化算法进行对比,使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进行测试。设定遗传优化算法系统参数,种群的规模为[n=50],进化最大代数为[G=150],交叉和遗传概率分别为0.7和0.2。设定精度函数的常数量[a]为e-2,[b]为e-6,[c]为9,[d]为8。使用常规遗传优化算法和可控交叉遗传算法与本文研究的改进遗传优化算法进行对测试系统进行优化操作后,得到有功损耗结果见表1。

通过优化结果可以看出,系统有功损耗在使用三种优化算法优化计算后有较大改观,本文研究改进遗传算法使得ieee57节点系统的有功损耗的最好值、最差值和平均值优化结果最好,平均降损率达到了27.4%,明显高于其他算法。通过对比有功损耗的标准方差可以看出本文研究改进遗传算法具有最好的稳定性。

使用常规遗传优化算法和可控交叉遗传算法与本文研究的改进遗传优化算法对测试系统进行优化操作后,得到的电压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三种优化算法均能够使得系统最低电压高过0.95pu,其中本文研究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最优。

下面使用ieee30节点系统继续进行优化实验。ieee30的系统结构图[13]如图3所示。

使用常规遗传优化算法和可控交叉遗传算法与本文研究的改进遗传优化算法进行对测试系统进行优化操作后,得到的网损如图4所示。

电压分布优化效果

网损优化效果

电压曲线如图5所示。从ieee30节点系统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与ieee57节点系统测试结果类似,本文研究的改进遗传算法具有最好的优化效果。该算法计算得到的平均网损均低于其他优化算法,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更高,能够在局部最优解处跳出,距离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更加接近。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电力配电网络的无功优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常规的Ga算法通常存在算法早熟以及局部寻优能力弱等问题,本文将自适应对偶种群、自适应终止条件以及全新的子代生成条件引入以形成一种改进型遗传优化算法。

电压分布优化效果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7

一、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的范畴

民间传统手工艺分类大致从艺术性、民俗性、生活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张道一等有关民艺专家的分类观点,民间传统手工艺分为八类,装饰美化类是其中类别之一,是指民众对环境和自身的美化和装饰,主要包括节令活动、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中的年画、窗花、布画、杂画和室内装饰品;民众对自身的装饰,包括服饰剪纸花样、鞋样等。装饰美化类民艺品起源大都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目的,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其原初的功能有所减弱,审美功能不断加强。装饰类民艺一般只限指在二维的平面范围之内,有平面造型艺术的特征,无论是创作观念、表现方法还是存在形式,与一般所指的美术范畴更为接近,从而集中体现了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具有朴素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征。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

1、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许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交流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许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2、价值观的改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很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承担。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择业标准趋于实用化、功利化,将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发展作为择业价值标准,轻视精神、责任和义务。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少,以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作坊,社会生存越来越艰难。要练就达到大师级别境界的技艺,要耗费人生很长的经历,且经济报酬微薄,属于冷门寂寞的“无前途”行业。在当下全社会追求高报酬,青年择业价值观本位化现状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后继乏人。3、传统的手工艺传承形式束缚了民间装饰艺术的创新查阅我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资料,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母女间的口传心授以及物传,将工艺技术的艺诀、经验、装饰艺术样谱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后人在前人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工艺、图式逐渐完善,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固定内容和形式,束缚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使得装饰样谱跳不出原来的样式,有的几乎几代一成不变(如图不同时期的杨柳青年画)。如表现连年有余必用莲花和鱼元素,表达长寿要用寿星翁或松鹤等元素,这种程式化使得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受到束缚。

三、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活化途径探索

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产业化规模很小,随着民众观念和审美的改变,已经不作为普遍的日常装饰使用,大部分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被用作收藏或者发挥工艺礼品的功能。虽然新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但是其物化过程反应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将会对新生手工艺的产生起到启智和推动作用,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动态传承。虽然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日益维艰,但是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政策,以创新为钥匙,通过全社会多方努力与配合,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要,在流淌着传统血脉的土地上,传承之路必将充满希望。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颁布一些有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政策、制度,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保驾护航。一方面,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民生的前提下,尊重农村民俗习惯,保护传统村落文明,避免村落“空心化”,重新构建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土壤。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力度,鼓励地方院校开办非遗专业,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保障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再次,引导和推动传统民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很多传统手工艺因为民俗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涉及到服饰、室内装饰、活动物品等。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多渠道入手,尊重传统民俗,构建传统文化环境,让年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装饰手工艺回到百姓生活中,把民间传统最富有创造性的源文化留住。同时,用现代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入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2.发挥传统手工艺文化技艺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最大程度上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造物智慧,包括造型语言、工艺技法、民俗内涵等等。可以说是典籍之外的-支活态文脉。但是市场需求决定发展规模,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的转变,导致传统装饰类手工艺产品需求量剧减,使得原先轰轰烈烈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日益萧条,如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等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鞋子、衣服、帽子等服饰用品琳琅满目,再也不用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自己动手。因此,因服饰制作而存在的民间服饰的花样剪纸也很少见了;有些传统技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被现代化新生产工艺所取代,如传统手工雕刻到现代的数码雕刻,原先的雕版、丝网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传统刺绣到电脑刺绣等,不仅节约人力,效率也飞速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因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需要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性、情感性特征,这给传统装饰类手工艺活态化留出了继续存在的空间。传统手工艺独特的人文魅力是对机器标准化产品的情感补充,为消费的多元化提供了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择。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传承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要以创新为动力,发挥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技艺,制作限量版的艺术品或纪念品,把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人文气息发挥到极致,满足小众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需求,不失为保护和传承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方式。3.发挥DiY的亲和力,让传统装饰类手工技艺走近市民生活。根据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流程,开发成DiY体验项目,既能让民众丰富生活,排解日常工作压力,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手工技艺操作流程,体验中国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智慧。如剪、刻纸类工序较少的可以开发成单独的项目;如果工序多的,如年画类,可以按照工序分解成画稿、刻板、印刷等几个项目,组成系列项目,体验者在精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悠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制作的过程,也是放下繁杂,自我精神享受的过程。4.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查阅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没有哪一门传统手工艺是亘古不变的,都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审美心理的变化而产生流变,有流变就有创新。传承与创新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沿着螺旋线向前发展的关系。没有创新的传承是难以为继的,同样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没有依托和支撑的。装饰类传统手工艺融入创意产业行业的途径有多种,用现代解构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创意产业具体产品设计的需要,局部融入,可以是艺术形式、工艺的运用、传统图样的提取应用。在艺术形式应用上可以运用现代软件编程技术,既能体现传统装饰类图样的艺术风韵,又提高了效率,通过变量的改变,还能改变图样的视觉效果。比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就能把剪纸的镂空特点用于建筑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形象代言人的服饰设计中,形成一种通透、斑驳的艺术效果。在装饰纹样的运用上,要用现代创意思维方法对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样进行提取,并运用现代造型方法进行新的构想与再创,“借其形,承其意,传其神”,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形象。传统装饰美化类民间手工艺的“活化”,要营造适合传统装饰类手工艺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原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装饰图样,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更要以创新为灵魂,用现代设计给过去一个未来,使民众在享受现代设计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记忆,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唐家路民艺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p32

〔2〕王楠论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p170

〔3〕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J]上海工艺美术2016.3.15p8

〔4〕陈建成姜宏瑶浅谈我国发展森林文化创意产业路线[J]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2007-06-11p7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8

【关键词】袍服;工艺方法;民族融合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67-01

满族属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在“白山黑水”之间生长发展,是有名的“马背上的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发展史中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研究价值非常高,他们以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他们服饰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人民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在逐步进行调整。在此之中,“满族文化观”的发展和变迁得到了充分体现。

满族服饰反映出满族人民对不同文化持有的态度,一是对本民族自有传统文化的保留;二是对外来文化的融合。

满族祖先在长白山及黑龙江一带长期生活,为适应生存环境,他们一直采用游猎的生活方式,骑射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入关后,满族的生活环境发生转变,开始进入平原定居,不再是游牧状态,服饰也发生了较大改变。

袍服贯穿于满族服饰的发展中,它是满族服装的“核心”。最初袍服是由皮毛制成,逐渐形成以麻、毛、丝等面料为主,结构也由左衽式转变为右衽式。满族传统文化的不断变迁,体现着早期满族人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

从先秦时期到明代,满族袍服一直是左衽式,从“后金”向清朝的过渡时期,袍服开始变为右衽式。清朝的皇太极时期,袍服都是大襟右衽式,从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努尔哈赤的朝服既有左衽式又有右衽式,据此可以推算出努尔哈赤时期是满族传统服装由左衽式向右衽式过渡的时期。

入关后,满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习俗,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该政策遭到了汉人的强烈抵制。为了缓和满族和汉族之间的冲突,清朝政府采纳了金之俊的“十从十不从”建议,即“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幼不从,儒从释道不从,倡从优伶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这一点点有限的让步,使某些明代服饰得以保留,满族与汉族服饰并存为满汉服饰的相互融合打下了基础。

在满族文化中,比较典型的民族特色就是他们对裘皮服饰的热爱和崇尚。在先秦、汉朝、三国时期,满族人冬季都会利用猪皮抵御寒冷,他们非常青睐不同种类的兽皮。当时还没有出现等级划分,像一些珍贵的动物皮毛,只有少数人穿着,大多数人穿着的是鱼皮、猪皮或狍皮等材料。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毛皮比较容易取得,也更为方便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满族人入住中原之后,便出现了身份等级上的差异,服装也逐步突出审美的功能。

随着满族统治者不断对衣着进行改进与完善,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饰系统,同时也给汉族服饰带来了深远影响。入关后,满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袍服作为满族的主要服饰,其基本廓形没有变化,但是在结构上却发生了改变。

在晚清时期,满族服饰受到汉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女性的服装从长袍变成了配以镶、嵌、滚等手工装饰的宽衣袖,此时以氅衣、衬衣、裤子、坎肩为主的服装开始变成主流。

1911年,满族统治阶级走下历史舞台,以满族服饰为主的服饰等级制度也被取消,这使得服装结构及样式发生了快速变革。1912年到1949年,服装经历了从传统服饰到中西服饰的杂糅,同时融入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等工艺方法。“镶”,是指用宽的直丝绦料扣光边缘,利用暗针在服装表面钉缝,在通常条件下绦料之间是单层的贴合;“滚”,是指把斜纱绦料做成的滚边工艺。

民国初期,受新文化运动和新思潮的影响,传统服饰开始向现代服饰转变。当时,女子服装有袄衫和袍服,其中“袍服宽大平直、衣长至足”[1]。此时的袍服和晚清的袍服相比,没有了镶边滚边的装饰。男子依旧身着长袍、长衫、马褂、马甲、袄、长裤等传统服装。民国中期,女子服装先后经历了袄裙装或上衣下裤、长马甲旗袍、扫地旗袍这三个阶段,并且逐渐演变成现代旗袍的基本样式。男子服装主要以中山装和西装为主,改良的旗袍和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服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用到今天。

满族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特色和象征,这体现了满族人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肯定,这是值得被尊重和认可的,同时也代表着民族特色文化应该得到更进一步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淑慧.满族传统服b造型结构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3).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 文化传统

一、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

我国的文化传统作为课程改革不予选择的文化场域和无法逃脱的知识基础,是课程改革无法逾越的最大国情和改革发展的文化立场。文化传统,简言之就是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即“透过文化现象人们能够体验领悟到的一种精神、风格、韵味,这便是传统。”[1]文化传统是本民族文化出生、生长、生活及生存方式中所蕴含和表现的稳定的价值取向、自发的思维特质和自在的精神诉求。退一步说:“传统虽然产生在过去,但必然是仍影响甚至决定着今天生活的东西,它仿佛无所在,又无所不在,既无形的存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又存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2]

文化传统的另一文化学称谓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的文化,在内容上,它囊括着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制度方面的一切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其实,二者的区分并非汉界楚河,泾渭分明,而是血脉相连,血浓于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3]二者可谓道以育器,器以载道。

我们中华民族由于独特的文化生态孕育出了一个以求善重德为旨趣的伦理型文化传统。正如著名学者张岱年所说:“中国的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4]第一代新儒学代表梁漱溟也曾明确说过:“中国是一个伦理型社会,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整个社会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之,务使其情益亲,其义益重。”[5]

伦理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突出表现为重视自我修养,在思维特征上注重内在的自省和悟性,着重经验描述的整体思维,而相对缺乏逻辑分析和推理论证,相对缺乏冷静、客观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正如李泽厚所言:“中国哲学和文化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毋宁更欣赏和满足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6]

此外,这种伦理型文化因为长期盘踞在封闭自足的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也塑造了以继承为本,多述而不作的瞻后式的保守怀古的思维特质。中国的历代学者大多都是经学大师,其著述大多是对经典的注释、阐释,或是对注释的再注释。与此同时,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氏族宗法血亲传统遗风的强网力量和长期延续,使中国文化在深层次呈现出注重经验理性、务实础虚的思维模式”[7]。更进一步说,在世俗文化中,人们较少追求精神的“天国”,也不玄想抽象思辨的形和道,都只是为了保持现实和追求世间的幸福和快乐的经世伦理之学和实用所求的实用科技(如兵、农、医、艺等)。

一直有人草率地断言传统应该属于过去,应该被尘封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更有甚者认为应该成为激进分子的“臭老九或是发了霉的奶酪”。其实恰恰相反,文化传统内在于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们的道德标准、真理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一切判断之内。在这种意义上,每个个体都被抛入到文化传统的这个漩涡之中,传统成为了波兰尼(m.polanyi)的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希尔斯(e.shils)所指的“不言而喻的成分”[8]35。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本质不是在过去,而是在现在,甚至可以说,‘传统’就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2]。在这个层面上,文化传统构筑了整个民族流淌着的共同品格和思维,俨然成为了荣格(c.jung)的“集体潜意识”。从关照文化传统的立场审思课程改革,文化传统决定了课程改革的知识基础土壤。一方面课程改革要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汲取优秀的理论资源;另一方面,课程改革要成长于这片土地,要从这片知识基础中拔地而起,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同时,弥补和完善传统文化的缺乏和薄弱。

二、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症结

厘清了文化传统的核心内涵,接下来把目光集中在发轫于2001年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的话语表述和理论资源中弥漫着大量的“欧风美雨”,诸如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论等等;在研

究方法上也流露出质化的滥觞和叙事的转向,而中国教育自身的实践和理论的传统术语却被刻意地回避起来。其实,西方的每一个理论的背后都是对西方教育自身问题的回应,即“同样的教育问题在不同国家的体制中,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性。”[9]就多元智能理论而言,其创始人加德纳(h.gardner)所提倡的八又二分之一智能,其实是深受哈佛大学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所创建的《零点项目》的影响[10],其价值取向和学术定位都是对西方启蒙思想以来的唯科学主义、认知性思维的发展中所带来的困境和危机的反思和超越。进一步说,多元智能理论是对西方过于重视抽象思辨理性的反弹与超越。而反过来反思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于此恰恰相反,我们从文化根源上就缺少西方现在较为淡化的科学思维和理性思维。由此,中、西方文化传统根源的差异就决定了当前中、西方所面临教育问题存在着巨大差异。

同样,建构主义这一美丽的理论曾打动了很多学者的心扉,然其之所以产生并流行于美国而非世界上其他国家,足以说明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不是简单的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浓烈的文化现象,是对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态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反映。建构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诠释出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价值准则,将教学解释成是师生主观的建构行为,而忽视了学校教育实践的制度化特征,忽视了教学行为的社会制约性。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则恰恰相反,我们在教学中过多地集中在集体性和社会性上。其实建构主义理论本身也远非完善,很多学者对它进行了批评和否定。有西方学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鸿沟,建构主义只是对杜威、皮亚杰和瓦根舍因等人思想的拼凑,不能代表一种新的教学论[11]。其实,我们无法回避课程改革的浓厚社会性和历史性,杜威很早就警示过后人:“任何时候我们想要讨论教育上的一个新运动,就必须具有比较宽阔的或社会的观点。否则,我们会把学校制度和传统的变革看成是某些教师的任意创造……教育方法和课程正在发生的变化如同工商业方式的变化一样,乃是社会情况改变的产物。”[12]中、西方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其真实的场域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而现如今,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却成为了“西方诸国课改新理论的大拼盘”,陷入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尴尬境地,课程改革也越加迷离,其出路也愈发混乱。

最为关键的是,《纲要》的目标和内容上,提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从关照文化传统的立场出发,《纲要》中提出了加强以继承、发扬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教育,其实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同时,是对文化传统进行着“优秀的”选择。然而仅仅继承和发扬却远不能让传统永远保持“优秀”。虽然《纲要》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课程标准中“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但是从文化根源上看,《纲要》并没有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进行有效诊断和解构,就如何补充我们文化传统自身的不足和盲点也明显重视不够。希尔斯曾说过:“传统依靠自身是不能自我再生或自我完善。”[8]15所以,课程改革除了选择、保存、传播、继承文化传统,还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历史重任,那就是要对这块满是“伤疤”的“传统布帛”进行修补和完善。

三、文化传统的回归与课程改革的路向选择

有必要强调,文化传统在自身成长变迁的历程中,“它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13]。作为自在文化样式的文化传统只有在与外在的自觉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相遇震撼中,不断地发生动态冲突而又相对稳定地积淀才能持续发展。然而,这里就需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地自我诊断,对“优”的传统大力继承和发扬,而对于现今时代相对为“劣”的、薄弱的文化根源,则要重新评价并不断地完善。正因为如此,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它可以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系,永葆创新的源泉;若处理不当,它也会成为一种惰性力量,规范甚至扼杀人们的思想创造。基于此,希尔斯明确指出:“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是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8]2,又进一步说:“传统是人们既有的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8]10。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路向的选择上应坚持“本土成长”。本土成长绝不等同于本土化。“本土化本身就是文化殖民主义的一部分,是一个自内的文化殖民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外烁过程进而得出,本土化无法成为弱势文化有效的解殖出路。”[14]本土化这一说法的背后,蕴含出全然接

受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实践的逻辑倾向。萨德勒(m.sadler)早就提醒过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之林,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颗具有生命的植物。”[15]而“本土生长”这一路向却坚持将课程改革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之中,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养分和肥料的前提下,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效的自我诊断和细致解析,在把握自身传统优点的同时弥补和改善自身传统的不足和薄弱。也就是说,改革之中需要的不是同过去一切文化传统彻底决裂或是忽略不计,而应该妥善利用传统,补充传统,在传统的地基上构筑课程改革的大厦。而这一路向必然诉求于自身文化传统根源的薄弱和症结的实际解决。

最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根源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所面临的教育困境及真实的场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在借鉴、吸纳舶来理论的同时,应该对这些理论的真实历史背景进行反思性厘清与前提性追问。此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设定、理论资源的路向抉择切不可急功近利,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维度和改革进取的生命向度,它提供了课程改革的最大实际隐性国情,切不可无视或忽视。由此,课程改革的初衷便要从文化根源上改善我们传统的缺乏与薄弱。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1.

[2]生.传统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4.

[3]庞朴.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3.

[4]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11.

[5]梁淑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77-94.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05-306.

[7]冯天瑜.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8][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美]霍尔姆斯,麦克莱恩.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10][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

[11]terhart,e.constructivismandteaching:anewparadigm

ingeneraldidactics?vol.35[m].curriculumstudies,2003:25.

[12][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7-28.

[1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6:8.

传统文化的改变篇10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家庭养老养老结构

一、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主要是指养老的一种方式,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3个方面。在养老的3项内容中,收入保障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其他两个方面的经济基础。中国传统家庭类型是以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为辅,这样有利于老年人的赡养,因此,家庭养老是中国历史长期遗留下的产物。费孝通曾经用“反馈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养老模式,即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义务,而子女长大成人后也必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孝道。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熟知和实践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应运而生。而在这一养老模式的背后,则有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组织运行机制和社会文化的强大支持。家庭养老是宗族制度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传统社会中宗法家庭与宗法政治所具有的同一性,家庭养老及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和运行逻辑也因与国家体制相联通而成为整个社会所公认的规范,可以说,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孝道文化、家庭模式等为家庭养老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基础和社会支持。家庭养老适应了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伦理道德要求,成为人们伦理道德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社会家庭结构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家庭养老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首先,传统家庭结构在近几十年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家庭规模小型化,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家庭户规模从1982的4.57人/户下降到2003年的3.60人/户;另一方面,虽然20世纪90年代之后三代直系家庭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家庭结构的简化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家庭结构简化的一个重要后果是,不同代际间的生活照料关系削弱,家庭养老资源趋于萎缩,这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削弱。同时,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家庭的经济基础也在悄然的发生改变,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父权制逐渐衰落,家庭的个体化趋势日见加强,家庭和宗族的联系大大减弱,家庭伦理重心转移,老年人传统权威丧失,年轻人赡养意识淡化。作为传统家庭下自然选择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传统家庭式微,现代家庭结构侵入、接替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家庭养老给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变得越来越困难,养老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家庭的养老功能也逐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似乎是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消解,家庭养老支持力弱化、养老资源减少。

在父权制衰落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庭代际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家庭养老问题。例如,有研究尖锐指出,目前城乡家庭存在“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社会问题。有学者通过对华北部分的实地研究后指出,代际间的权力关系发生向下一代和部分向女性的转移,但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社会舆论明显减弱,老人已经日益退到家庭生活的边缘甚至外面。另有研究在分析过资源在家庭成员之间分配比例以后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向下一代子女,而非自己的父母。同时,老年人又面临照料资源不足,子女不在身边的问题。这就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机。他们无法享受儿孙绕膝的欢愉,甚至面临无人赡养的危机。而老年人无论在生活支持还是精神支持方面都缺乏足够的资源。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改革开放后资源配置加速了社会流动,人们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现代性价值体系受到冲击,都使传统的赡养规范和孝亲观念发生着变化,致使老人的赡养呈现为问题化的趋势。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中国家庭养老发生的这些变化呢?

二、现代性的必然后果:来自现代化理论的视角

对于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最早也最多的解释来自现代化理论的视角。现代化理论家认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向现代化方向迈进。艾森斯塔特说:“从历史上看,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这种趋同现象不仅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后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改革的推进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家庭的发展和变迁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联。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力将对传统的家庭制度、家庭模式及其结构、功能以至观念等等发生全面的影响。

费孝通对中国和西方家庭经过比较研究后指出,与西方家庭夫妻成为家庭主轴不同,中国的家庭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夫妻关系是配轴。但时至今日,中国城乡家庭代际间的权力关系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家庭关系从强调亲子、血缘关系转向夫妻和姻缘关系,传统的父系社会在中国已经衰落。持现代化理论的观点大多认为父权制的衰落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的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化有关,这进一步导致了家庭成员享有更多的个人独立,彼此更为平等。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有的家庭伦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家庭的区别会逐渐消解,逐渐走向一致。

在现代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家庭养老的弱化表面上看是老年人无人赡养的问题,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则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然后果。具体而言,现代性对于家庭养老的消解意义在于:

1.现代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从家族主义到家庭民主,从宗法制度保障到主要依靠舆论约束,从无条件、非功利行为到条件性、功利的转变,也就是说,父权制弱化导致了家庭养老制度的变化,使其对父辈赡养的制度强制力和约束力都大为减弱。

2.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引进的一系列价值观冲击了原有的“孝”文化,“礼治”秩序趋于消解,家庭养老制度正在失去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同时,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变化也使公众舆论在赡养问题上日渐沉默和有意忽略。

3.由于年轻一代物质欲望以及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代沟问题日渐凸显,代际交流受到影响和伦理关系发生变化。

现代化的理论视角对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但是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丰富性和特殊性也使中国家庭内部的问题要比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所描述的复杂得多,一些非现代化因素对家庭的变迁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与建国以来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政治实践过程也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三、国家政治和权力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在现代化理论看来,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但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虽然现代化是转型中重要的环节,但并非全部。无论在转型伊始,还是现实的结构性制约,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逻辑,中国的社会转型是非常独特的。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并非是从传统社会开始,至少在下列方面不同于现代化理论所描述和内涵的发展轨迹。

1.再分配的经济体制与对资源的高度垄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过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而在转型现代化过程中,它的经济主题是从再分配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是推动整个社会转型的基础,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复杂和潜移默化的变化。

2.资源高度垄断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在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国家掌控资源配置,同时也形成国家控制一切的社会体制,此时的社会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建构起来的。除了资源垄断制度之外,城市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是单位制和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在国家控制之外的独立社会力量都不复存在。

3.社会运作的动员方式。国家垄断了社会资源,缺少其他形式的资源配置方式,缺少自组织的社会。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运动式的社会动员就成为运作经济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

可以说,正是上述不同于现代化理论中假设的传统社会,使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套独特逻辑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在转型过程中完全终结。无论是作为一种历史遗产还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制约条件,社会主义的制度因素都在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