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体育路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7:56

健身体育路径篇1

摘要目前,抚顺市积极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各项精神,力求更好更快的发展社区体育,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但是,各社区健身路径的设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本文试图就目前抚顺市顺城区将军街道三大社区健身路径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社区体育开展的相关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进而促进社区体育更加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全民健身路径设置社区体育开展影响

1995年,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城市社区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阵地。社区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人口的身心健康以及体育人口的数量。所以,1997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1996年度体育公益金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决定将体育公益金(国家体委提存部分)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在城市社区,有步骤地分配建设一批群众健身活动场所设施。从1996年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建成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7年,我国的全民健身路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陋到精细几个跨越式的转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抚顺市顺城区将军街道的三大社区(辑安社区、亦工社区、环卫社区)的健身路径设置与社区体育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及问卷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抚顺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图书馆电子检索等多种渠道查阅有关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统计学、健身路径和社区体育开展现状等方面的教材与学术专著。依据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实地测量法

到社区内进行实地观察,更贴切的了解社区内健身路径设置现状以及社区居民的具体活动情况。

3.访谈法

在亲自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对抚顺市顺城区将军街道的三大社区的部分社区居民进行访问,较为详细地了解他们对社区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度,及其对社区体育开展的影响,获得了有利于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4.数理统计法

本文采用办公软件microsoftexcel2003,对所有回收的有效问卷和资料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为进行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指标。

5.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98%,回收率和有效率均在95%以上,符合本研究需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利用健身路径锻炼的人群的年龄特征

社区健身路径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方式,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喜爱,据调查,利用健身路径锻炼的人群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知:利用健身路径锻炼的人群中,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约占总数的67%,其次为14岁以下的少年,约占总数的20%,参与最少的为15~44岁的青年人,仅占总数的13%。可见,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利用健身路径最为频繁的群体。

(二)居民对健身路径的了解

据调查,利用健身路径进行身体锻炼的居民,99%不知道“社区健身路径”这一称谓,而且15.7%的居民认为健身路径主要是政府依靠体育的公益金提供的,17.4%的居民认为是由街道办事处筹资的,12.4%的居民认为健身路径主要是企业赞助的,54.5%的居民不知道健身路径的资金由来。

(三)将军街道三大社区健身路径的设置情况

1.社区健身路径的种类

我国社区健身路径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力量型、平衡型、运动型、柔韧型以及趣味型,其中每种类型包括很多种路径,具体情况见表1:

据调查,在每个社区中,每种类型的路径在不同社区中安装的件数不同,具体情况见图2。所调查的社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趣味型健身路径,力量型次之,其次为柔韧型、平衡型,运动型健身路径最少,可能原因是:趣味型健身路径更能吸引社区居民的好奇心和健身欲望,而运动型健身路径运动型健身路径难度偏大,不适于老年人和儿童进行锻炼,且健身路径的参与者以中老年人和儿童居多,所以这种路径的安排方式,正好迎合了社区成员的健身需求,促进社区体育的开展。另外,据调查,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社区中健身路径的种类偏少,不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2.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的数量和人均占有量

社区健身路径中,影响居民参与热情的因素中,除了路径的种类还包括健身路径的数量,因此,本文对被调查的社区健身路径的数量和人均占有量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辑安社区健身路径的人均占有量0.006个,亦工社区健身路径的人均占有量0.005个,环卫社区健身路径的人均占有量为0.005个,可以看出,社区内健身路径的数量偏少,当晨练或者晚练的人过多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3.社区健身路径的安置情况

社区健身路径的位置和分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利用健身路径进行身体锻炼的参与积极性。根据《健身器材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一2003)中规定:“器材距各类办公楼房、居民住宅及各类楼堂馆所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5m。”被调查社区的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三大社区的健身路径均存在位置不合理的现象,距离居民楼过近,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另外,据调查,居民每次从家里到社区健身路径锻炼点的时间大多集中在1~10min,被调查对象对健身路径锻炼点的分布比较满意。

(四)健身路径的使用情况

1.健身路径利用情况

据调查,并不是所有的社区居民都会利用社区健身路径进行身体锻炼,大致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三大社区的居民利用健身路径的情况不容乐观。

另外,据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利用健身路径的时段大约集中在早晨6:00~9:00和晚上4:00~7:00,晚练的人数要明显比晨练的人数多,晨练的人群大多以4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而晚练的人群比较复杂。

2.社区居民利用健身路径开展体育活动

(1)活动形式

据调查,社区居民利用健身路径进行活动的方式多为自发的参与,而且三大社区未曾利用健身路径进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2)活动频度

居民每周利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次数分布如图4所示:

图4可以看出,每周利用健身路径进行身体锻炼的居民中,每周一到两次的占总数的28%人,每周三次以上的占总数的18%人,反映出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利用的频率较低。

(五)社区全民健身路径的损坏及管理

社区健身路径作为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有力手段,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参与热情。

由图5可知,在参与调查的居民中,对社区的管理现状满意的居民占总数的92.7%,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居民占总数的7.3%,据调查,被损坏的健身路径数量大约为1~2件,但是被损坏的健身路径大约经过1~7天的时间就会很快的被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社区的管理还是比较完善的,间接地促进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的参与积极性,促进社区体育的稳步发展。

(六)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度

三大社区健身路径的设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居民对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度如图6所示:

由图6所示,居民对社区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度情况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22.7%,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27.9%,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占总数的49.4%,所以,总的来说,居民对三大社区健身路径的设置情况的满意程度不高,设置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将军街道的三大社区的健身路径安放点分布较均匀,但种类不足,数量少,人均占有量低。

2.将军街道的三大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的认识不足,利用频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将军街道的三大社区居民对社区健身路径设置的满意度不高,路径设置的缺陷,严重制约社区体育的发展。

(二)建议

1.社区应使每一个社区居民了解健身路径的具体情况,包括使用价值、安全隐患等,促使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

2.社区安装健身路径时,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覆盖范围、分布以及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对社区居民进行初步的定位,安装充足且适合的健身路径。

3.社区应该充分的利用健身路径组织个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不经常锻炼的人群积极参与,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4.每个社区中应该适当的增加3~5名专业的指导人员。

参考文献:

[1]姜莹莹.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工程使用评价[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

[2]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

健身体育路径篇2

1.健身操课程小组编排提高阶段的教学组织原则

当学生能将完整的一套大众健身操等级动作完成并进行考核后,教师利用半节课或者一节课时间对健身操的队形编排进行理论指导。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分组,人数定位6-8人为一组,分好小组后,由学生自主进行队形编排。在学生编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解决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也同时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编排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考虑到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采用较为适当的语言和谈话技巧与同伴交流,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每个成员都要自觉成为小组中重要的一分子,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学习,相互纠错,让小组中每位成员都能正确完整的完成动作;在编排中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尽量让编排后的动作做到最完美展现。这样的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原则是动作到位,创作编排新颖,相互合作,大胆展示。

2.健身操课程小组编排提高阶段的教学要点

(1.教师讲解队形编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做好监督和保护工作,对托举等难度动作要进行把关,确保安全性和动作合理性。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编排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对于编排较好的小组,尽量安排他们进行展示,并且让他们谈谈编排的创意,和大家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班会课等集体活动场合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知名度和对健身操的兴趣。

二、体育舞蹈技术成熟展现阶段

1.体育舞蹈技术成熟展现阶段的教学组织原则

当健身操学习与编排的教学逐渐完成后,学生对健身操这项运动的感觉就可以进入成熟提高阶段。此时,我采用了体育舞蹈中的牛仔舞进行教学。牛仔舞可以采用两人一组为长期搭档,由个子较高的女同学扮演男生。牛仔舞的节奏清晰,音乐感觉欢快、活泼。能充分体现高中阶段阳光、青春的年龄与性格特征,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沉浸在一种欢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提高最快,兴趣最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大多采用节奏清晰,欢快活泼的音乐,比较符合学生的口味。我们班的学生为了牛仔舞,大多自购了装备,自己下载牛仔舞视频,反复的看反复的学,寻找牛仔舞的感觉。我大胆的鼓励她们在学校的文艺汇演,班会活动课进行表演和展示,她们的表演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下一届的分班选项时,选修健身操课的人数是最多的。她们的展示对健身操课也是一个最好的宣传。对健身操运动的发展也是最直接的促进。这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原则是内容的选择要活泼轻快,调动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鼓励她们大胆展示。

2.体育舞蹈技术成熟展现阶段的教学要点

(1.内容的选择,节奏清晰,音乐轻快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活动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她们动作的准确性,优美性。

(3.大胆鼓励学生进行展示,克服学生的害羞心理,并鼓励学生展示时加入自己对动作的理解,展现具有学生风格特色的校园牛仔舞。

三、其他内容的穿插教学阶段

1.其他内容的穿插教学的阶段组织原则

由于受到场地、器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健身操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不能使用健身球、健身踏板、哑铃等常见的健身器材,因此,高中阶段的健身操课程基本是在没有器材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在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变换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达到目的。例如,在阶段性的编排任务结束后,教师采用华尔兹、街舞等形式教学;在天气比较适宜的时候,可以尝试在干净的地板上进行瑜伽等内容授课,这样穿插整个学年的课堂教学,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上课时突出健身操在现在社会的公众性,将来到了大学走上社会,单位的工会活动等经常会组织健身操比赛,这个时候学生打下的良好基础就可以发挥作用,充分体现自己的能力。这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原则是依据学生兴趣和教学大纲,有效地组织教学,开拓学生的眼界。

2.其他内容的穿插教学阶段的教学要点

(1.内容丰富多样,例如,华尔兹、街舞、瑜伽、纱巾操等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健身操,为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2.鼓励引导学生以健身操作为将来锻炼的手段,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健身体育路径篇3

关键词:蚌埠市社区健身路径认知情况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4-0044-03

“全民健身路径”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载体之一,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发到2011年《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持续发展,蚌埠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健身广场、城市广场、景观健身路径及利用健身路径健身的人群随处可见。为了进一步促使社区健身路径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通过蚌埠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认知调查,探寻影响健身路径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势在毖行。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蚌埠市现辖4个市辖区(淮上区、蚌山区、禹会区、龙子湖区),包括19个街道,6个镇,6个乡,115个居民社区,总人口90万。本文仅在4个市辖区的115个居民社区中抽取22个社区所属的健身路径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22个健身路径场地参与健身运动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进行实地考察。

1.2研究方法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相关原理,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1.2.1问卷设计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健身路径点多次实地考察,对问卷不断修正、改进,最终确定了淮南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认知情况调查的基本内容。

1.2.2问卷发放对象抽样

文中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法,根据市体育局群体处提供的淮南市健身路径分布一览表,按照各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安装点的类别,充分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在4个市辖区中抽取22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淮上区5个、蚌山区7个、禹会区5个、龙子湖区5个。

1.2.3问卷回收

为了使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淮南市社区居民健身路径认知与使用满意度的整体特征,根据既定的样本数量随机抽取社区,对在健身路径点锻炼的居民和未在路径中活动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489份,回收问卷440份,其中有效问卷416份,问卷回收率90%,问卷有效率85%,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1.2.4问卷效度检验

本研究问卷效度使用了专家评定法,请教了10位在高校长期从事体育教学研究的教授、副教授和5位市体育局群体处的管理人员对调查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问卷设计总体合理,区分度适中,专家反馈的问卷效度为有效,达到了科研标准。专家评定结果如表1所示。

1.2.5问卷信度检验

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在调查中采用重测法,随机抽取了五个市辖区使用健身路径健身的40位社区居民进行再次调查,两次调查时问问隔26天,再次调查的稳定系数R为0.846,相关性较明显。因此,调查问卷调查指标体系可靠,据此所得的调查结果可信。

2研究结果分析

2.1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主观认识

体育锻炼的主观认知是指人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及价值观念对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对身体带来的影响的主观评价[1]。也就是说,体育锻炼的主观认知包括对锻炼方式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认可及对体育健身情感等方面的感受。通过对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主观认知的调查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反映出社区健身路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从而透射出对体育锻炼认识的不同与健身路径使用的关系。

图1数据显示,受调查的416人中有265人(占样本总数的63.7%)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78人(占样本总数的18.8%)认为体育锻炼重要,只有18人(占样本总数的4.3%)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市全民健身的普及已取得一定成果,绝大多数居民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22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的动机分析

图2显示,蚌埠市社区居民使用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根据样本数据分析,在使用健身路径的人群中以“强身健体”为首要动机的有180人,占样本总量的43.3%;以“休闲娱乐”为首要动机的有114人,占样本总量的27.4%;以“减肥治病”为首要动机的有78人,占样本总量的18.75%;以“人际交往”为首要动机的有25人,占样本总量的6%;以“其它”为首要动机的有19人,仅占样本总量的4.5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30多年里,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生活的质量。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人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并付诸实践,如图2所示,有近一半的健身路径使用者以强身健体为首要动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升,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调查显示有27.4%的健身路径使用者选择通过健身路径的活动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反映出健身路径对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选择以“减肥治病”为首要动机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18.75%,其中大多是女性及中老年人。蚌埠市作为老工业城市、皖北中心城市,在经历转型发展的阵痛的同时也面临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市区中老年人的体育休闲时间和人数一直在逐年增多,许多老年人到公共场所的健身路径进行锻炼除了健身以外,更重要的目的是交友,6%的样本总量占比会在未来逐渐增加。

2.3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掌握程度分析

凋查发现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总体差别较大,许多健身爱好者并不准确知道自己每天使用的健身路径的正确锻炼方法。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健身者在使用健身路径前没有了解健身路径的具体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时也没有注意健身器材标志牌的相关说明。客观上可能因为部分器材的标牌说明较为简单(只有名称、功能),甚至出现破损、脱落、失修。

图3显示健身路径使用者不了解器材使用方法与其价值功能者竟然占到样本总数的24%,只有28%的使用者了解健身路径器材的锻炼方法及价值功能,48%的使用者只是部分了解。只有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各种健身器材才能真正实现器材的价值功能,否则将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健身路径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提高社区居民掌握健身路径器材正确锻炼方法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

2.4社区居民对健身路径锻炼方法掌握来源分析

取得良好健身效果的基础是要掌握正确的健身路径器材使用方法,进一步调查发现健身者掌握健身路径器材使用方法的来源主要有:专业人员指导、器械标牌说明、锻炼同伴指导、模仿别人。图4数据显示,健身路径使用者掌握正确使用器材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别人、器械标牌说明、锻炼同伴指导,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6%、20%:、19%。另外,还有占样本总数29%的健身路径使用者根本不知道相关器械的使用方法,只是随意练习,这样一方面会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无法实现健身效果,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身心损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器材的使用说明较粗糙,部分器材损毁、脱落的标牌说明没有及时修复、补充;第二,专业指导员的相关待遇较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指导员数量较少。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结合锻炼者对健身路径的认知分析,健身路径使用效果不高的原因有:健身者健身意识淡薄、锻炼强度不够、不能长期坚持;缺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健身者没有掌握科学使用健身路径的方法,只是模仿同伴或随意锻炼。

3.2建议

调查显示对健身路径科学使用方法的缺失是导致健身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适当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劳动报酬,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传播中的作用,使健身者掌握正确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健身效果,确保实现全民健身的目标。另外,加强健康意识的宣传,营造积极进取的健身文化氛围,也是提高全民健身理念、增强全民体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伟.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23-24.

[2]李亚楠,张杰,李海峰.实施灵敏素质路径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体育文学刊,2011(5):104-107.

[3]任续飞.全民健身计划下沈阳市中老年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状况的剖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4):13-16。

[4]李忠梅,西,肖谋远,曹晓蓉.成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组织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5):34-36.

ontheCognitionofCommunityFitnesspathinBengbuCity

健身体育路径篇4

断了“脚”的漫步机、锈了轴的扭腰器……笔者近日走访北京的多个社区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不少户外健身设施受损未能得到及时修护,不仅影响使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全民健身路径,这项旨在方便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的民生工程,却遭遇“建而不管、白忙一场”的尴尬。

健身器械,很受伤

2011年12月26日下午,东城区安化北里小区的健身广场上,4、5个老人一边聊天,一边活动着四肢。几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上肢牵引器、转腰器等健身器械,无人问津。

“有现成的健身器械,干吗不用?”记者好奇地问道。

“好些器械都有毛病了,稍微一动,就‘嘎吱、嘎吱’响,影响别人休息。另外,也怕用着不安全。”64岁的王大爷对记者说。

在王大爷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一台钟摆器的轴承部件开裂,摆动起来有些吃力;而8张腹肌板中,有2张的靠背木板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光秃秃的铁架子。

“平时没有人维护吗?”

“没见有人管。”

在西城区长椿街东里社区一健身园地,扭腰器的底盘与地面已完全脱离,根本无法使用,牵引器则锈迹斑斑。在朝阳区小庄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几件健身器械自身虽无大恙,但周围停放着好几辆小汽车,俨然成了一堆摆设。而西城区广内街道的一处健身路径命运最为悲惨一健身器械已踪影全无。“坏了之后一直没人修,先是有人用来晒被子,后来收废品的人就给拆走了。”附近一位居民说。

在其他一些小区,记者也看到不少有不同“残疾”的健身器械。

有人用,少人营

2003年出台的国家标准规定,有活动部件的户外健身器材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4年,固定部件式户外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6年。那么,为何在现实中户外健身器材多“短命”?

“有些是器材本身质量不过关。除此之外,日常管理不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总经理助理李爽表示,从整个行业的调查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户外健身器材受损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与不按相关说明使用有关。

安化北里小区的王大爷也反映说,由于没有专人看管,有些人胡乱摆弄健身器械,一些调皮的孩子更是把健身路径当作游乐场,又踢又打。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短命”,或许有器材本身的质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当的因素,

但说到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事实上,关于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维护、管理早有规定。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的《中国体育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作为捐赠方与受赠单位签订捐赠协议和责任书,由受赠单位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也就是说,全民健身路径由所属地管理,即街道和社区负责。

不过,在笔者所采访的社区、街道中,由于经费有限,几乎没有一个受赠单位能保证设专人管理、维护健身路径。“基层活儿多,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某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抱怨道。

民生工程需齐抓共管

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于1996年在广州诞生。截至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累计投入本级体育公益金6亿多元,资助全国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万多条,带动、引导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6万多条。这些建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健身条件。

如何才能保证全民健身路径有人建、亦有人管,让这项民生工程持久地惠民、利民?

“关键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区、县一级的政府。”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朱宏表示,将努力推动区、县一级政府把全民健身路径的维护管理开支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这样一来,社区和街道才能建立起“随坏随修”的健身路径维护、管理机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既然属于公共体育服务范畴,体育行政部门就有监督管理的义务。因此,他建议,体育公益金除用于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外,还应划拨一部分配套资金专门用于管理维护。

鲍明晓还表示,相关部门在户外健身设施的采购招标过程中,不仅要比较企业的产品价格,更要比较维护、保养等售后服务质量。他说,企业在全民健身路径的维修、养护多承担一些,既可体现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其市场营销也大为有益。

岂能只建不管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国已建成逾16万条全民健身路径。散落在公园、社区的体育设施,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然而,不少地方存在全民健身路径“重建轻管”现象,一些户外健身设施建成后“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残”,不仅公共服务效益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形象。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短命”,或许有器材本身的质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当的因素,但说到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依据《中国体育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即全民健身路径应由所在社区和街道负责维护与查验,并指导居民妥善使用。然而,现实情形却是,社区和街道受人力、经费所限,无法保证专人专职管理,健身路径往往是用的多、管的少。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自然大为缩短。

健身体育路径篇5

关键词:速度健身路径;大学女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成分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7-0082-04

StudyontheeffectofSpeedexercisepathonthephysicalFitnessofFemaleCollegeStudents

ZHanGJie,YanFei-fei

(p.e.Dept.,Chinaacademyofart,Hangzhou310002,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articleresearchedandformulatedspeedexercisepathforthefemaleuniversitystudentsandengagedtheminthespeedexercisepathforasemester.andthen,theresearcherscomparedthedatatheirbodyshape,bodyfunction,fitness,bodycompositionbeforeandaftertheexercise.theresultsshowedthebodyshapeindexesofthegirlsintheuniversityhavenoapparentchange.theindexesoftheinspirationtimeofbodyincreasedsignificantly.theindexesofthequalityincludingstandinglongjump,800meterrun,50meterrun,crossrun,tenmetersreplicationerrorwalk,holdingtherulerbetweentwohandsincreasedsignificantly.theindexesofbodycompositionandbodyfatpercentagedecreasedsignificantly.thepromotionofspeedexercisepathcaneffectivelyprovethehealthofthegirlsintheuniversity,andprovidescientificreferenceforhealtheducationoffemalecollegestudents.

Keywords:speedexercisepath;femalecollegestudents,bodyshape;physiologicalfunction;physicalfitness;bodycomponent

投稿日期:2010-10-18

投稿日期: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速度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DLa090301)。

作者简介:张杰,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与身体成份[1]。长期以来,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缺乏相应的锻炼,速度素质日益下降,体质也跟着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2],它是衡量人体功能水平和体质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速度素质锻炼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项目搭配是制约她们进行长期有效练习的关键因素,因此,编制不受场地器械限制且适合大学女生锻炼的速度健身路径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速度与训练、速度与项目关系的研究较多,关于速度与体质健康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大学女生性别特点、个体差异及场地、器材等条件,根据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设置多个运动项目,通过5~10个锻炼项目的组合,探讨适合大学生乐于参加的速度健身路径,并研究其对大学女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身体成分的影响进行实践论证,为高校大学女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科学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中国美术学院在校本科一、二年级19~22岁大学女生,共计16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查法查阅收集健身路径、体质健康等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论证法

1.2.2.1速度健身路径的建立应用健身锻炼最佳心率阈值理论,本测试设定基本部分平均心率为130~150次/min[3],采用的最佳心率控制区域:220次/min-年龄×0.8心率上限,220次/min-年龄×0.6心率下限,144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55次/min以上为中强度,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根据大学女生的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特点及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性和可行性,广泛征求了浙江高校体育专家的意见,以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素质练习项目为主要锻炼内容,先用小样本对速度素质练习项目进行组合,每个组合运动时间控制在10min~15min,单个小项目练习主要是以中小强度为主,在连续几个项目后,运动量达到了中强度以上,经过8次实践论证筛选,收集试验数据,编制了8套由8~9个锻炼项目组成的最佳效应速度组合运动处方。

表1八套路径优选内容

本实验每周选取一套速度健身路进行3次练习,每次运动时间10~15min,其强度用脉搏进行监控,全程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并分别对实验前、后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试。

1.2.2.2测试指标身体形态原始指标及派生指标:身高(cm)、体重(kg)、Bmi(kg/cm2)、人体体积(m3)、体表面积(m2);体表面积(m2)0.0071×身高+0.0133×体重-0.1971;人体体积(m3)0.00616+0.000022×身高+0.000756×体重[4];

身体机能原始指标及派生指标:闭气试验(s)、肺活量(mL);肺活量/体重(mL/kg)肺活量/体表面积(mL/m2)肺活量/人体体积(mL/m3);

身体素质指标:握力、立定跳远、50m、1000m、十字变向跑、十米复制误差走、快速按秒表、两手夹尺子。

身体成分指标:骨矿物质含量、骨骼肌、身体细胞量、去脂体重、身体水份含量、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蛋白质、骨骼肌肉量、矿物质含量。

1.2.2.3指标测试方法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测试:采用经过国家体质测试认定的大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方法、指标和仪器进行测试。

身体成分测试:使用韩国inbody520人体成分分析仪,输入年龄、身高、性别和编号后,双脚站立在测试位置,脚踝接电极,手握手电极,双臂自然下垂略分开,不要碰到躯干;测试过程保持安静,完成测试。

1.2.3数理统计法最后确定有效数据为157人,依据体质监测指标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应用excel2003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构建数据库,计算其平均数(X),标准差(s),依据X±5s的取值范围,对各指标进行取值,以使指标数据呈正态分布,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速度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表2数据表明,大学女生在速度健身路径锻炼后,身高、体重均有增加,但从t检验数据显示p>0.05,都无显著性差异,本文研究对象都是19~22岁大学女生,根据人体生长发育特点,大学女生身体的发育趋于成熟,身高、体重虽有微小变化但基本稳定,没有统计学意义。派生指标Bmi是是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的身体质量参考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主要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公认18~25之间为健康的标准体重,Bmi指数从20.71~20.81虽有微小变化但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现代大学女生的身体形态良好,属于标准体重,但应当适当加强锻炼加以保持。人体体积、体表面积是身高体重的派生指标,经统计分析人体体积预测值和体质指标的相关系数有显著性差异(p

表2速度健身路径实验前后大学女生身体形态统计(n157)

注:t0.05(157-1)1.97、t0.01(157-1)2.59。

2.2速度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影响

表3速度健身路径实验前后大学女生身体机能统计(n157)

注:t0.05(157-1)1.97、t0.01(157-1)2.59、t0.001(157-1)3.31。

由表3得出,肺活量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标、肺活量/体表面积指标、肺活量/人体体积指标的p>0.05,无差异性,说明实验后速度健身路径练习对大学女生肺活量及与肺活量相关的派生指标都没有影响。肺活量反映了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锻炼过程中,机体为了满足运动对气体交换的需求而加大肺通气量,通过速度健身路径练习,没有使肺和胸廓的弹性得到改善,它的派生指标与身高、体重相关,由于实验后对象的身高、体重没有显著变化,所以肺活量的派生指标没有发生变化。

闭气试验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

2.3速度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由表4得出,实验后身体素质指标握力、快速按秒表不存在差异性(p>0.05)。握力属于静力性运动项目,直接与人体前臂、上臂和指腕的绝对力量有关,速度健身处方一般与爆发力相关;快速按秒表虽然与速度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与大脑反应相关,信号通过大脑反应才能作出动作,所以通过速度健身路径练习对大学女生握力及快速按秒表影响不大。

立定跳远、800m存在有显著差异性(p

表4速度健身路径实验前后大学女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统计(n157)

注:t0.05(157-1)1.97、t0.01(157-1)2.59、t0.001(157-1)3.31。

50m存在很显著性差异(p

十字变向跑、十米复制误差走、两手夹尺子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2.4速度健身路径对大学女生身体成分指标的影响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成分的总称,身体成分是评价人体营养状况、健康水平、肥胖程度和体育锻炼效果的一项生理指标。从表5看出,t检验数据显示,骨矿物质含量、身体细胞量、骨骼肌、蛋白质、矿物质含量、身体水份含量、骨骼肌肉量、去脂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不存在差异性(p>0.05)。对于成人其身体成分一般比较稳定,以维持身体营养平衡的基本需求,所以身体细胞量、矿物质、水分、骨骼肌等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体脂肪和体脂百分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

表5速度健身路径实验前后大学女生身体成分统计(n157)

注:t0.05(157-1)1.97、t0.01(157-1)2.59、t0.001(157-1)3.31。

3结论与建议

1)通过适合的速度健身路径练习,可以提高大学女生的闭气时间,进一步提高大学女生身体机能的耐氧能力;可以提高大学女生身体素质中的立定跳远、800m、50m、十字变向跑、十米复制误差走、两手夹尺子的成绩,增强大学女生的身体素质;

能够降低大学女生身体成分中的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达到减肥的效果。

2)八套速度健身路径设计比较科学合理,符合现代大学女生的特点,改变以往的枯燥练习,增强练习的趣味性,能有效地提高大学女生的体质健康,大学女生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由选择练习,在高校体育锻炼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姜建华,陈志强.董晓虹郭海英.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方法与运动保健处方[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田麦久,主编.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13-415.

[4]陈志强,金晓峰,赵军,等.身高、体重对大学男生身体机能和素质影响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1):88-91.

[5]金晓峰,陈志强,吴晔,等.女大学生人体体积测量与回归方程初探[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1).

[6]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

[7]高炳宏,韩恩力.我国优秀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成份特征及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220-224.

[8]刘卫东,师庆新.山东省高校健身路径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3):102-104.

[9]朱丽萍.试论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432.

[10]包殿福.影响短跑运动的因素及训练方法[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5):88-90.

[11]徐浩明.青少年全能运动员动作速度训练特点和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3):60-62.

[12]陈必江.速度在跳远中的作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7,46:130-131.

健身体育路径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神经外科护理;健康教育效果;患者满意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16-02

医学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持续的改进,且以往功能制的护理模式已逐步被整体护理模式所取代。整体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健康教育,要想使健康教育取得相对良好的成果,就需要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而健康教育路径也就应运而生。所谓健康教育路径,指的是依据相关的健康教育计划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疾病种类,制定健康教育表格或者路线图并进行实施,使患者在其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的相关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1]。健康教育如果得到有效的开展,势必对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的程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健康教育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我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有140例,其中有67例女性患者和73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0岁至70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78±11.47)岁。就患者的文化程度而言,其中有10例是小学以下、有42例是初中与高中,有88例是中专与大专以上。我院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并无明显的差异,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健康教育,即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入院的时候,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在患者术前术后需要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抚慰、饮食指导、注意事项等。

1.2.2健康教育路径

观察组采用的是特色健康教育路径,即由护士长与科室内部的高年资护理骨干以及全体的护士进行共同讨论,制订出神经外科的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且需要依据病种来分阶段地设定健康教育路径,其相关内容如表1所示。

表1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

时间健康教育内容

患者入院当天介绍病区制度、设施、环境;介绍疾病相关检查与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

患者手术前日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与方式;术前常规准备;心理辅导

患者手术当天观察伤口情况;检测生命体征;防跌倒压疮;饮食指导

患者术后1至3日饮食指导;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肢体功能锻炼

患者术后4至14日饮食指导;肢体功能锻炼;伤口护理

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带药的使用方式、剂量与时间;出院饮食指导;出院功能锻炼;复查的具体时间

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电话随访,延续性家庭护理

在患者入院当日,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介绍我院的相关制度、病区环境以及基本设施等,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对周围的环境作一定的了解。然后,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患者所患疾病的注意事项、相关检查、手术方式与疗效,并讲述一些成功的案例,使患者可能出现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使患者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工作;在患者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其饮食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并简要介绍患者需要进行的手术的麻醉方式、时间以及方式,使其能够做好心理准备;在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肢体功能锻炼。另外,为了缓解患者因手术创伤而存在的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交谈,或者让患者观看一些有趣的节目,使其注意力得到有效的分散,从而减轻自身的疼痛感;在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饮食调整、功能锻炼以及出院带药的使用方式、剂量、时间等,并嘱咐患者定期回我院进行复查;在患者出院后的第1个月,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叮嘱患者一些注意事项,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恢复情况,并提醒患者按时回院复查。

我科为使健康教育活动得到有效的落实,要求护理人员成立相关的护理小组,定期进行工作汇报与总结。在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时,针对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患者,需要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健康教育的内容与作用,并进行相关的指导与护理;在面对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患者,可以多讲述一些专业性的知识点。此外,护理人员必须确保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并对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的程度作相关的考察,例如应用案例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对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统计主要是采用SpSS13.0软件,并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数据,以p值小于0.05作为具备统计学意义。3讨论

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运用相对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情与疾病的相关知识作一定的了解与掌握,从而对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作相应的改正与警惕,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饮食调整与功能锻炼,使自身的防护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3]。开展健康教育路径,除了可以使健康教育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一定的提高,还可以对护理人员充分了解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并通过相关的工作积累经验使自身的护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4]。根据我院的相关案例可以发现,应用护理健康路径的护理成效要远胜于常规护理,这主要是因为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且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给予了相关指导以及充分的关爱,从而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工作,并使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提升。因此,健康教育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生梅,郝琴,张延红等.健康教育路径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9):144-145.

[2]周敏,马青华.特色健康教育路径在神经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3):144-146.

健身体育路径篇7

>>有氧运动与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有氧健身操改善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实验研究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女大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选测项目的有效性研究探析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途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路径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路径和方法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对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普通高等院校改善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模式的实验研究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路径创业创新:青年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有效路径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研究拉拉队运动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体质状况的试验研究大学生主体意识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探索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有效性路径选择浅谈大学生体质现状和改善对策大学生体质现状与改善措施高校党建网站与大学生的有效互动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孙柱兵.大学生体质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J].广西:体育科技,2010(2):120-123.

[3]周乐.在宁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调查及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124-126.

[4]孙玉敏,赵欣.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的干预措施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7-98.

[5]李彩平.西南高校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比较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1):91-93.

健身体育路径篇8

关键词: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影响因素

延安市地处我国西北部,经济欠发达,由于受经济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使社区体育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因此,如何改变现状,更好的推动全民健身在该地区的发展,将是我们讨论和研究的问题。通过本次对延安革命老区的调查发现,延安革命老区相对于革命时期来看,整体的健身热情不是很活跃,意识也比较淡薄。所以,在延安革命老区推行“全民健身”刻不容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延安地区6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研究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影响因素。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发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通过期刊、网络、相关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延安地区全民健身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文献资料;检索近年来有关全民健身研究的实施现状和延安地区特点等方面的大量论文,以便了解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影响因素。

1.2.2专家访谈法

本次调研重点咨询了枣园中学、河庄坪中学、长庆安塞油田、井家湾等10家单位的25位体育部长和领导,针对相关单位的身体素质、体育设施、参与锻炼情况进行咨询。

1.2.3综合分析法

依据相关标准对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

1.2.4逻辑推理法

根据相关理论原理和普遍认可的事实依据延安地区特点,推论出在延安地区开展全民健身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2.5数理统计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延安革命老区全民健身的特点

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参与人群较少,参与锻炼者主要为小区居民。而由于延安受特殊地势位置的限制不利于大面积发展小区,即使有些地方可以规划小区,但面积太小,因此对体育设施的投放也会相对减少。另外,大部分村民由于农务繁忙,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或是意识的淡薄,错误认为田间劳作等于体育锻炼。

2.2延安革命老区全民健身的影响因素

2.2.1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有344%的人认为没必要参加体育活动;有547%的人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很重要;有554%的人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有394%的人认为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可以看出,延安地区居民健身意识不强,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较低。井家湾村村民主要以经营农家乐为生活经济主要来源。通过对该村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在思想认识上从整体上讲尚显偏低,仅有30%左右的农民对全民健身的战略意义有所了解,令人惊疑的是尚有60%以上农村居民对健身的战略意义和对健身生理与心理的作用不了解或很少了解;几乎一半的的农村居民对健身的认识尚停留在“没病就是健康”的肤浅层次上,也有相当一部分百姓错误的认为自己平时的田间劳作就是锻炼身体。

2.2.2健身器材、场地、设施的投资也直接关系着全民健身的开展

延安地区健身场地设施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场地设施匮乏的原因有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其次是对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导致体育场地设施萎缩。整个延安市村民的健身场所仅局限于附近小区、机关单位的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另外,延安多山地,也就是说想要建设一些大的公园、娱乐健身场所还存在一定难度。

2.2.3特殊人士全民健身.

特殊人士全民健身也影响着全民健身的发展。目前延安地区的社会卫生保障体系和现有的健身设施也不能很好的满足残疾人的健身需求。

2.2.4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

延安地区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不利于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春季和秋季气候变化不稳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气候寒冷时放弃锻炼,而在气候宜人的季节又恢复锻炼。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延安地区居民开展体育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2.5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

延安区体育发展的水平、规模,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体育场地设施、组织体育活动的场次和体育管理人员等客观条件,及由此带来的群众经济收入增长和观念行为的转变。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场所和体育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使体育消费市场不发达,是制约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3延安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的状况

以井家湾为例,该村于2008年修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该工程选址修建在村委会院子中,该工程总投资32万元。该工程修建后,许多农民利用其进行体育锻炼。根据与村委会干部座谈,村干部中专门有一名负责村民文化活动开展及共青团工作的干部,每年利用农闲和节假日组织农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尤其春节期间,专门组织秧歌大赛、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比赛),且村民自愿组织和参与比赛。

3.结论与建议

3.1居民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全民健身运动。

3.2健身器材、场地、设施的投资和经济基础薄弱。

3.3残疾人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脆弱,对于残疾人的培训更是存在不足。

3.4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

3.5建议,首先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大众提供更多了解健身活动的信息和途径,增强健身意识。其次,加大对体育设施、场馆、场地的投入力度,让想锻炼和参与锻炼居民有地方练、有器材炼;最后,要注重对延安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尤其像腰鼓等具有延安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裴立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省发展改革委.青海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J].青海政报,2005(13)

[4]青海省统计局.2007青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5]张伟.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与维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

[6]秋实.西安市体育锻炼群众“全民健身路径”利用状况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7]曾秀英.浅析全民健身路径损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新西部,2010(22)

[8]徐云.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建设全民健身路径的现实意义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9]李相如.我国健身路径工程特征与未来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5(4)

健身体育路径篇9

[关键词]公益性;健身业;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3-093-2

体育健身业是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身业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康复、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的需要和消费而发展起来的面向大众的体育文化服务行业。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通知指出: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该通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体育健身业投资市场,进一步的社会化、产业化才是必由之路。

一、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有了转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日趋旺盛,带动了体育行业的发展。有统计表明,我国居民的人均健身时间和健身投资都有较大的增长。

(一)国内体育产业形势。根据全国第一次体育及相关产业专项调查数据及2009年、2010年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期,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已由2006年的98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0亿元,增长126%;产业增加值以年平均22.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

(二)全民健身运动。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中明确题出“深入贯彻落实体育发展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努力奠定建设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在《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指导下,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以河南为例,全省18个省辖市、105个县(市、区)成立了体育总会,基层体育组织遍及各地,一大批颇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已叫响全国,如“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三山同登”登山大赛、郑州少林武术节、焦作太极拳、郑开马拉松等都已颇具影响力。尤其是2011年以来,河南新增健身场地面积3237万平方米,使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1平方米。

二、资金保障

(一)中央财政方面。财政部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要求,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以推动县级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重点,初步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到2012年底,全国有近82%的县(区)、98%的地(市)、100%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中央财政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了对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不仅在国家体育总局本级支出预算中加大安排了全民健身经费,还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仅2012年中央财政就从中央集中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专项资金中安排地方全民健身计划经费14.5亿元,其中东部地区为1.9亿元,占总量的13.1%;中部地区为3.9亿元,占全国的26.7%;西部地区为8.7亿元,占全国的60.2%。同时财政部继续做好全民健身经费投入保障工作,落实“三纳入”的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工作统计指标体系、数据体系、指标评价体系和公布体系。下一步财政部将通过《体育事业统计年报报表制度》,增加保障全民健身工作投入的量化指标,同时利用现有资料,生成体育经费和全民健身经费的统计数据。

2.将各级财政部门落实保障全民健身工作情况以系统工程方式整体推进。2013年仍主要以地(市)级为主,落实各级财政部门的责任分工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增强各级财政部门落实“三纳入”的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内部统计制度,加强内部通报,与体育系统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二)各级地方财政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对全民健身工作做了具体全面的部署。各省投入资金数额差距较大,可见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有很大差异。

(三)体育方面。截止2013年,我国通过发行体育共筹集公益金1932亿元,仅2013年全年体育公益金达就到339亿元,并广泛用于体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体育在我国政府的指导下,通过不断地创新发展营销策略、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来突破困境,实现自身发展。2013年体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生命线”的作用更加显著,有力地发挥了国家对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撑作用。2013年,体育总局积极推动《“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推进基层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中,投入总局本级体育公益金约13.3亿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5万个、“雪炭工程”190个,采购符合新国标健身路径器材1192套。

三、全民健身路径

“全民健身路径”是指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把群众喜爱的若干种户外健身器材经过结构工艺上的特殊设计和处理,巧妙地安装布置在环境较好的社区、公园、绿地以及其他宽敞的公用活动场所,供群众锻炼的综合健身娱乐设施和新兴的健身器材。它使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有机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需求。

自1996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决定把体育公益金的60%用于实施全民建设计划,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全国城市和农村资助修建以“全民健身路径”为主要配建项目的“全面建设工程”。“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资金渠道是多元化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体育公益金,同时结合社会引资与捐赠。2006年底,我国共从体育公益金中支出30多亿元,投资兴建了6万多条全民健身路径,增加体育场所3000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全民健身条件。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公布的《“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办法和保障措施,包括“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等具体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是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础物质保证,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数量与分布的不足与不均匀。数量上不足与投入的不足成正比,我国公益金达到1932亿元,05年以前共支出4.1亿元,05年以后有了较大的支出。一些发达和重视的省份很好的执行了公益金60%用于全民健身工程,但也有些省份把公益金当做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不从财政中投入资金还挤占挪用公益金。刘鹏局长在听取工作汇报时曾指出政府要真投入,不要仅依赖公益金。同一种体育器材不同品牌之间价格相差多达百倍之巨,不做细致的审计难保资金外流。在布局上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新建居民社区、公园、学校和户外绿地,农村全民健身路径数量少,乡村几乎没有。令人惊奇的是偏远乡村有妇女跳广场舞,因为没场地改在街道上。

(二)全民健身路径的跟进和维护问题。考虑到其公益性和便利性,全民健身器材大都放置在室外,风吹日晒雨淋。由于缺少跟进措施和维护资金放置在室外的健身器材极易出现损毁、缺失等问题,给居民锻炼造成不便或安全隐患。

(三)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目前,居民在健身路径上锻炼大都是自学为主,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也会有部分群众多器材不会使用等问题,各地体育部门没派专业人员前去指导,从而降低了器材的使用率和效果。

五、建议

(一)制定适宜的制度、尽快法制化。我国应在《全民健身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之后,尽快出台《全民健身法》。规定各级政府投入财政收入的比例、公益金投入的比例。企业、个人等赞助、捐赠等办法和使用细则、以及后期的管理、维护、指导等具体事宜。另外,修改公益金使用办法,与时俱进。比如大型运动会已经成为盈利项目,体育公益金就没必要再投入了。体育公益金进入助学、环保等领域不合适,专款专用,简单明了,便于财务审计。资金是全民公益性健身事业的物质基础,做好资金的管理和利用是我国全民健身业良好发展的保障。应该如所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

(二)发挥体育人才的作用。我国体育院校和体育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体育课。体育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这些人才出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其做出的劳动给与表扬与适当的奖励。

(三)加大宣传力度,适当搞些活动。对偏远落后地区多做锻炼宣传工作、改变劳动就是锻炼等片面认识。举办小型多样的活动,提高锻炼的兴趣和正确高效使用器材,提高锻炼的效果,减少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欧阳明,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阮伟,钟秉枢.中国体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

[3]袁寿庄.国民经济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健身体育路径篇10

关键词:中学;田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2.06.015

田径是体育最基础的运动项目,起源于古代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主要由走、跑、跳、投等组成,简单实用易于推广,且对器械条件要求不高,具有基础性、全面有效的强身健体作用,不仅是体育的“主打”科目,更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必修课程。走、跑、跳、投等田径项目就是最简单、最自然的身体练习,是其他体育项目的基石。田径教学贯穿于学校体育的全过程,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田径教学的困境

与田径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首先由于田径教学本身相比球类教学而言的枯燥乏味、技术难度高,学生普遍感到又苦又累及安全性问题等,学生宁愿选修娱乐性较强的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而不愿上田径课。其次,当今中学生升学压力过大,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现象比比皆是,体育被边缘化,变成了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之他们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难容易退缩;他们虽然喜欢上体育课,但只喜欢上兴趣高、不太累的球类课,而非又苦又累的田径课。再次,中学体育教师也不愿意上田径课,随着中高考田径测试项目的日益减少,中学体育教师也只对需要测试的田径项目作重点练习,而对枯燥、教学难度大的田径整体教学不予重视。这样一来,中学田径教学就成了体育教学中的“冷板凳”和“被遗忘的角落”。

二、问题的根源:对中学田径教学不够重视

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其实答案并不复杂,用现在的流行语回答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因为对中学田径教学的整体不重视,致使中学田径教学陷入了困境。其一是中高考评价体系不重视。各地中高考指挥棒近年来对田径测试项目逐年减少,而代之以游泳等项目,这是造成田径教学得不到重视的最根本原因,不考的不教,考什么教什么。其二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重视。虽然素质教育呼声很高,但其实“素质教育是幌子,应试教育才重要”。体育在中高考中相对于主科本来就不重要,而测试项目日益减少的旨在发展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田径教学就显得更不重要了,这种应试教育的导向使学校领导、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对田径教学表现出无奈和不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田径教学的发展。其三是学生和家长不重视。由上述分析可得,在日益严峻的中高考形势下,学生和家长自然也不会重视对田径的学习,哪科考学哪科,既然田径项目不太列入考试范围,自然也不会努力去学,因此田径教学日益被边缘化。

不难看出,对中学田径教学不重视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这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体能素质的整体下降,最近几年中学生患肥胖症和近视眼的人数明显增多,而肺活量和基本身体素质有所下滑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证据,未来国民的身体素质很不乐观;另一方面,作为奥运会最多项目的田径来说,中国田径的整体水平本来就不高,再加之国家田径后备人才匮乏,势必会影响中国体育的整体实力。因此改革中学田径教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改革中学田径教学的新思路

中学田径教学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和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中高考对体育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教育政策制定者应该清醒意识到,田径是体育的基石,田径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中学体育教师也应加大对田径教学的改革和研究,拓宽思路,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想学田径,学会田径,强身健体,终身受益。

1、教学理念:技术性向终身健身性转变

以往的中学田径教学过多偏重运动技术规范性,偏重单一技术性的教学规范,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和严密性,易形成“技术论”、“体质论”的并非科学的田径教学理念。在这种传统的田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传授、示范,学生被动模仿,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特长,忽略了不同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心理需求、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一方一味追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达成,而学生一方则不问兴趣和志向、不管体能差异一律被动接受,这也是中学田径教学多年来存在的弊病之所在。在素质教育和新教改的背景下,现代田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单纯的技术性指向转为关注学生个体的体能提升和培养终身田径习惯,并确立了“五领域”的新教学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田径教学的困境和弊端,使中学生“乐学”、“愿学”、“会学”,自主地发展自身的体育个性特长和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田径健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2、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田径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以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为中心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课程评价观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上田径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身体素质和体能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在设计田径课教学时,应树立科学、合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整合田径教学,注重增强学生体质,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田径教学的健身、娱乐、运动专业等多项功能于一身,让学生充分体验田径教学的兴趣和乐趣,并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田径实践的志向和兴趣,突破纯技术性的动作技能的局限,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终身体育健身等方面全面发展。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设计活泼生动、难易结合、师生互动、以生为本的田径教学。

3、教学内容:生活化、技术简捷化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田径教学生活化、技术简捷化是其改革教学内容的最有效途径。关于教学生活化这一课题,中美著名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这一对师徒先后发出了“教育是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感慨,田径教学也不例外。田径运动本身就起源于古人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有很强的社会实践针对性,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从学生的自身、家庭、学校、社区环境等取舍教材内容,尽量做到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本土化,并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备课做到首先备学生,从学生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教学素材和设计思路,有的放矢地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大胆处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发展需要。应该看到,体育所给予人的健康的身心、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状态、顽强拼搏的意志力是任何其他学习都不能替代的。

4、教学方法:趣味性、快乐教学

要想改变原本枯燥乏味、难度过大的中学田径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创新是重要一环。如何使田径课变得为学生所喜爱,采用充满趣味性的快乐教学就是一个极好的思路。体育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大胆采用“游戏法”,寓教于乐,教师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学得开心、用心。如在田径教学中加入学生普遍喜爱的球类训练方法,把球类和田径有机结合起来;再如换个思路来设计训练项目,练习短跑冠以“追赶豹子”,练习投掷冠以“看谁投得远”、练习跳高则用“牛顿摘苹果”、练习跳远可说“跨越黄河长江”的等诙谐生动的称谓,使学生觉得上田径课很好玩,很有趣。此外,还可运用“情景教学法”、“竞赛法”、“分层分组教学法”、多媒体理论课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上“活”田径课,把“快乐田径”和“成功田径”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享,适当降低技术难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田径的学习达到强身健体、身心愉悦、终身锻炼、磨练意志、普及群众性的田径项目等短期和长期的教学目标。

毋庸置疑,田径作为健身的基础项目,具有极其重要和独特的科学功效。中学田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将来的长远发展,高屋建瓴,站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国民的高度来思考当今中学田径教学的种种弊端和困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把握当下,积极探索改革中学田径教学的新思路,这不仅在理论上是大有裨益的,而且在行动上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冰.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7).

[2]黄应章.浅谈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田径教学的五个转变[J].成功(教育),2012(6).

[3]刘健.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1(7).

[4]虞春山.中学田径的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