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5:57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1

行政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行政实践活动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它是“指行政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的统一体。”[1](p240)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组织与行政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系统,潜在地决定着行政组织管理运行的方向,左右着行政人员的思维方式。任何形式的文化体系都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观作为理论内核去支撑。“所以,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特点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因素。行政价值观在行政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如此。”[2](p2)支持行政文化系统运行的内在动力是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行政文化,它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包括阶级属性、民族文化、物质生产方式、自然生态环境、政治统治制度及行政管理体制与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模式相互冲突与融合的产物。”[3](p31)本文把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场域与时代精神发展的文化场景为视角,考察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

一、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

艾萨克指出,“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不涉及价值,质子和分子无所谓好坏;然而社会科学家却要涉及价值,因为人是道德的存在,所以社会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潜心于价值问题,政治科学尤其如此。”[4](p80)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必然发生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5](p32-33)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理论观点,只有联系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生活条件被引申出来的时候,这些理论观点才能被理解。马克思写道,“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6](p32-33)这种唯物史观并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线性历史决定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建立在单纯的理论基础之上,还应该下沉到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变动过程中。也就是说,在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当下,考察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所应具有的独特信仰和特色文化形式,要通过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动过程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政府行政行为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视域

当今的行政文化环境是由国家行政组织的技术化管理制度所形成的制度环境。但不容忽视的是,以货币和权力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凭借其强制力与渗透力,以利益最大化为人们思考的范式,从外部直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的生活世界出现殖民化的倾向,社会整合水平开始下降。同时,公民意识不强,公共精神尚未进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因此,直接将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理论移植到中国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构建以社会公平、公正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治理结构。这就给如何加强国家行政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平台。换言之,国家既为公民提供了公共生活的舞台,也使公民享有其公民身份资格有了根本保障。但必须承认,“如此重大的问题没有道德的革新和深化,没有对善与正义的意识,没有资源牺牲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没有基本的世界观和人性观,也不可能得到解决。”[7](p268)可见,这里要求的是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出场。因为如果没有对核心价值的确认和认同,没有正义秩序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个体对自身责任的认同。因此,构建以社会公平与公正为原则的社会公共治理结构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成的历史发展视域。

(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文化视域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成立至今,各种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不断发展深化,但是,综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还是较少,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而中国共产党人却知难而上,不懈地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塑造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气质,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内涵不懈追求的结果,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理论创新气魄,是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时代特色的新提法。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只有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大家能够互相认同的价值观理念系统,国家的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才能得到双向联动的运行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自身内在运行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因此,“三个倡导”中的价值理念能否与时俱进,适应时展,能否继承与创新,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行政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作用,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奠了价值基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文化视域,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成的时代文化视域。

(三)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体视域

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国家行政机构中的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该具有的共同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其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行政文化的活动主体是行政人员,其活动的目的是使一个政权能够遵守自己的执政理念,实现自己的执政价值,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同时,也是体现行政人员个人价值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我们,行政人员不仅是行政文化活动中的行政活动主体,而且是社会关系中的活动主体,其主体价值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中得以显现的。人不仅创造了社会关系,而且人的内在发展也表现为社会关系的现实发展。“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8](p314)这里涉及到的就是,在行动文化活动过程中,行政人员作为行政文化主体,要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行政行为,这将成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成的社会主体视域。

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构序

中央党校校长李君如在谈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突破时说,“用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理论的时候,不要忘记党的基本理论,就是我们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我们稳定的基础。因此,还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为社会底层的基层群众服务。”[9]毋庸置疑,这也应该成为国家行政组织发展的社会心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逻辑生成的价值视域。“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贯穿于国家行政组织活动当中,形成了以“正义、协商、责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保护带”。

(一)“责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加剧、社会结构的经济成分日益复杂化。中国文化并不是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文化和西方公共精神文化。中国文化还是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讲求个人道德,愿意用好人和坏人将人群归类。在判断事情时,道德评价往往占上风并主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之下,就需要行政人员思考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责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当我们谈及责任的时候,需要区分行政责任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行政责任”指的是,在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行政主体因违反了国家所规定的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自己在行政活动中所应尽的义务而产生的一种责任。“责任”指的是,行政活动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应自觉遵循的伦理准则。在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行政人员掌握着行政权力,所以,行政人员就更应该具有责任意识,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责任”意识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共精神,二是他者伦理,三是境遇意识。“公共精神”指的是行政人员运用公共理性,从公共利益出发,对自己所从事的公共事务、公共活动、公共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关切,自觉地维护人们之间交往空间的公共性。“他者伦理”指的是行政人员能够自觉纠正以“自己”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考范式,行政主体在与其他公民所构建的公共场域中,以他者为公共空间重心,以他者为事物关怀视角,这种视角转换与回应是主体之间建立平等关系的逻辑基础。“他者伦理”是行政人员必须具有的一种伦理意识。“境遇意识”是行政人员在从事行政活动过程中,能够以事物发展的历史现实为解决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实践境遇,把自己的行政行为放在事物结果中进行考察。“境遇伦理”从根本上是面向道德决策和行动的,它的目的不是构建一个精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从境遇出发来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道德难题。[10]总之,责任就是行政主体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每个行政人员既要充分发挥行政活动主体的作用,还要具有责任意识,运用理性的力量发展自己,拓展自己的社会责任范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表明任何责任都不是一种纯粹的外部设置,任何责任只有通过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个人具体的信念才能发挥作用并得以践行。”[11]因此,“责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

(二)“协商”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中介

“协商”是人们之间能够以理性的形式说服对方,或者相互交换观点的一个社会过程。协商的原则是以公共利益原则为导向,双方都以积极、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公然的冲突。“作为规范术语,协商是一种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它强调理性的论证和说服,而不是操纵、强迫和欺诈。在协商论坛里,自由和平等的参与者支持一系列程序旨在沟通而不是策略目标”。[12](p11)协商是国家行政组织与公众交往的对话过程。是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避免冲突,为了保护自己的集团利益而进行的相互妥协,最后实现多赢的一种理性论证与说服行为。古特曼和汤普森认为,协商作为政府社会治理形式,是指“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及其代表)通过相互陈述理由的过程来证明决策的正当性,这些理由必须是相互理解并接受的,协商的目标是做出决策,这些决策在当前对所有公民都具有约束力,但它又是开放的。随时准备接受未来的挑战。”[13](p7)通过协商行为,可以促使国家行政组织的行政行为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形成理性共识。明确人们的社会公共利益责任,增进人们之间的话语理解,使国家行政组织的程序和决策具有合法性与公共性,最终推动国家行政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协商”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中介。

(三)“正义”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终点

新公共行政学的倡导者沃尔多认为,“事实上,公共行政是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要理解公共行政,特别是要理解公共行政的价值,必须首先理解政治。”[14](p7)国家行政组织执行政策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价值判断与指引。我党的政治价值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国家行政组织和制度作为一个政治系统的“硬件组装”系统,那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灰色关联分析法;广电;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一、引言

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要实现这个目标,有效提升广电系统内部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水平,为一线的节目生产播出部门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在广电系统内部,公共管理部门(内部又称公共机构)是支持性部门,其工作结果并不会直接带来节目生产的提升、广告及活动收益的增长或收视率的提高,其主要通过为一线部门提供资源或保障而产生间接作用。相对于一线的节目生产播出部门的考核,对公共机构的绩效评价难度更大。一是因为其多数工作只适宜定性评价,缺少可量化性;二是其工作内容各不相同,缺乏可比性;三是其很多工作成果,如制订出来的规划和制度,需要一段时间才显出效果,缺乏时效性。但若不能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分出孰优孰劣,就难以督促各公共机构改进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某广电集团公共机构考核情况

某广电集团是某市唯一省级广电主流媒体机构,目前设有党群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办公室、总编室、总工办、审计监管办公室、计划财务中心、人力资源中心、技术制播中心、信息技术中心、行政后勤中心等公共机构。和全国大多数广电机构一样,其最初对公共机构的管理是粗放的,表现出来就是“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

2007年,其出台了《公共机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办法规定:各公共机构的目标内容总分为100分,分常规工作目标和单项工作目标进行考核。根据部门工作内容的不同,这两个目标的权重不同。常规工作实行累积加减分,最高减分不超过10分,最高加分不超过15分,单项工作实行倒扣分制。月底对目标考核情况进行综合评议,集团领导对公共机构评议和各业务部门对公共机构的评议分别按30%和70%计算综合得分。

2011年,其启动频率频道运营责任制改革,出台了《一级机构和直属企业单位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关于加强一级机构内设部门及员工考核与分配管理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并于2012年开展了对公共机构的考核改革。根据部门特点,将全集团的下属部门和单位划分为任务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两种责任类型,公共机构是按照任务成本中心进行管理,其目标内容包括任务指标、成本指标和管理指标,三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70%、20%、10%。任务指标主要考核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事项以及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通过常规工作、单项工作以及督办督查工作进行评价;成本指标主要考核部门可控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采取加扣分制;管理指标主要考核部门执行管理制度与流程、班子建设、团队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情况,采取扣分制。

尽管改革相比以前已有很大改进,但仍存在细化评价难与业务部门绩效联动不够的问题。笔者建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公共机构管理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与业务部门绩效联动的机制。

三、对公共机构绩效进行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的一种,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数值构成的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由于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信息不精确、不完全确知的小样本系统有明显的理论分析优势,故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公正客观评价公共机构绩效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一)评价指标选择。通过实际调研和专家咨询,选择价值与贡献、管理与服务等3大类,工作质量、价值贡献、管理水平、队伍建设等8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二)确定指标值数列。由集团领导、各业务部门对公共机构的评议以及公共机构互评,累加得出各公共机构在这些指标的得分。选取部分公共机构得分见表1。(表1)

(三)归一化处理。方法是用标准数列中的最大值除以表中所有数值,以百分比数值表示各公共机构的考评情况。归一化结果见表2。(表2)

(四)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通过实际调研和专家咨询,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按上述评价指标顺序排列的权重为:

w=(0.3,0.3,0.1,0.1,0.1,0.03,0.04,0.03)

(五)计算灰色关联系数。由灰色关联系数公式:

(k)=

经计算,对公共机构1而言,两级最小差与两级最大差分别为:

X(k)-X(k)=0,X(k)-X(k)=62.5

取=0.5,则:

1(k)={0.45,0.38,0.71,0.45,0.71,1.00,1.00,0.56}

同理可得:

2(k)={0.40,0.50,0.40,0.40,0.50,0.67,1.00,0.67}

3(k)={1.00,0.71,0.71,1.00,1.00,0.38,0.56,0.56}

4(k)={0.71,1.00,0.56,0.45,0.38,0.45,0.71,1.00}

5(k)={0.56,0.71,0.33,1.00,0.45,0.33,0.56,0.33}

6(k)={0.45,0.33,1.00,0.38,0.33,0.38,0.38,0.45}

(六)计算灰色关联度,建立关联序。根据灰色加权关联度计算公式:

r=w(k)

代入上述数值计算,各公共机构的灰色关联度值分别为:

r=0.527,r=0.480,r=0.836,r=0.726,r=0.602,r=0.449

因此,上述公共机构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

r>r>r>r>r>r

从以上计算过程和结果可看出,公共机构3的管理服务水平最高,在绩效考核中得到认可。

四、相关建议

在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公共机构绩效进行排序评价的基础上,笔者建议应进一步根据其价值贡献、管理服务等对公共机构进行分类分级,以确定其部门薪酬系数;同时,根据一线业务部门当月的平均绩效水平,得出公共机构整体浮动系数,以便于与业务部门的绩效挂钩;月底进行综合评议,由集团领导、各业务部门对公共机构的评议以及公共机构互评计算综合得分,得出考核系数。将这三个系数进行加权计算,笔者认为能够实现对公共机构绩效的公正客观评价,若能实现这种改革,必将极大提高公共机构人员的管理服务意识和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3

一、当前工商干部职工价值观现状

目前,在社会转型、工作转型和观念转型的大背景下,工商部门干部职工价值观念呈现出一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滞后性。

社会转型,干部职工价值观出现多样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在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在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在深刻调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也必然带来个人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共处、激荡碰撞。人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选择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自主性、差异性和多变性。这必然会对处于社会群体之中的工商干部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乃至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工商干部队伍中尽管总体价值观念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念也不同程度地侵蚀着部分工商干部的灵魂和思想。“实用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落后思想仍然挥之不去,且有一定的影响面。

工作转型,干部职工思想情绪出现复杂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随着政府职能转型的进程也不断地进行转型和调整。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实施以及“两费”的停征,加速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转型。许多基层工商干部的思想转型却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形势,表现出思想观念复杂困惑,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士气低落的情况。有些老同志模糊了工作的目标,产生了困惑的心理;有些同志对工商事业的前途缺乏信心,产生了悲观的心理:公务员新一轮工资制度改革后,由于新的工作激励机制尚未及时形成,有些同志便认为今后先进落后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的动力和激情有所弱化。

观念转型,工商整体价值观出现滞后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中包含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现念,对我们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全体社会成员都面临思想观念迅疾转型的趋势下,工商干部队伍共同价值观养成与更新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缺乏必要的整合、提炼和完善,还没能很好地吸收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及时形成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整体价值观。

二、培育工商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基于当前工商干部队伍中价值观念多元、思想观念复杂、整体价值观尚未成熟的现状,工商部门积极加强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以工商共同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奠定科学的主导思想。当前,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呈现出多样、多变的特点。然而社会意识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从而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这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工商部门的价值观问题也同样如此,尽管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其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各不相同,体现出的具体价值观可以是多元的、多样的,但我们需要建立起工商部门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来整合、引领各种具体价值观。以工商核心价值观来统一指导思想,坚定正确方向,形成共同意志,从而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

有助于以工商共同价值观来凝聚人心,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毛泽东指出:党要有“共同语言”。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些重要论断,强调的都是要以共同思想、共同理想信念来凝聚人心。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迫切需要建立起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来形成我们工商部门的共同理想和共同追求。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增强广大工商干部对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与创新的信心、勇气和动力。

有助于以工商共同价值观来激励士气。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现代管理学中的团队建设理论在总结高绩效团队的基本特征时,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强调高绩效团队均有共同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和目标可以激发整个团队的创造力和活力,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团队的整体目标。培育当代工商的共同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全体工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围绕目标追求,形成共同行动,大力提升工商队伍精神士气,又可以充分激发个人潜力,为个人价值实现提供舞台,实现个人价值与整体价值的有机统一。

有助于以工商共同价值观来弘扬正气,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价值观本身体现着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价值观一经形成确立就不易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功力,把道德戒律内化为个人的修养和操守,使公务员能够由内而外地采取自觉的行动。在不需要他人、舆论、外力监督的情况下就能自然而然地作出抉择。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旧有的道德被扬弃,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每一个工商干部各自的理解去掌握行政道德的规范,难免产生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理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会进一步变成实践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积极培育工商共同价值观,有助于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构建起一种“集体道德理性”,使全体工商干部的行为在一个统一的道德评价体系下有了尺度和参考,在集体理性的导向下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工商共同价值观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工商共同价值观作为全体工商干部共同信仰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风尚,应当具备以下五个主要特征:

政治性。政治性是工商共同价值观的最基本的属性,这是由工商干部队伍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是一支国家公务员队伍,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属性是我们这支队伍的本质属性。因此,工商共同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反映,必须要体现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属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政治特性,而不能偏离政治方向。

主流性。当代中国各种价值观念激荡共存,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工商共同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工商共同价值观必然符合主流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其背后是由处于社会主流地位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来支撑的,必然带有主流性的特征。

时代性。工商共同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内核,是一定时期工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价值观念上的体现。尽管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是固定僵化的,它能够体现出时代进步的烙印。因此,工商共同价值观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使命的集中体现。必然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普遍性。作为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国家公务员担负着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要使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义务。公务员队伍所必须具备的宗旨意识、价值取向、道德品质、伦理精神等均体现在公务员的价值观中,这些公共伦理精神和价值对每一位公务员来说都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群体要求。因此,工商共同价值观必须遵循公务员公共价值观的普遍规律,体现人民群众对公仆的普遍要求。

特殊性。工商部门承担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特殊使命,行使着监管、服务、维权、执法的各项职能。工商职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工商共同价值观的特殊性。工商共同价值观既体现了普遍性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又反映出有别于其他队伍的职业特殊性要求。

四、工商共同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根据工商共同价值观的主要特征。笔者认为工商共同价值观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核心内容:

忠诚。工商干部应当要树立忠诚于党的政治观。忠诚是工商共同价值观最重要的政治属性,是关系到工商价值观最根本的方向性问题。忠诚的内涵包括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最为关键的是忠诚于党,这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忠诚于党就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培育工商共同价值观首要的就是要强化忠诚于党的政治意识。工商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忠贞不渝地听党指挥、跟党前进;,

公正。工商干部应当要树立公平公正的行政观。工商部门在监管、服务、执法、维权的过程中需要处处体现公正的行政价值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行政相对人。因为各个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平等,平等主体平等对待,要尊重其平等的权利,要给予其平等的机会。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对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的两个层次对我们很有启发:“作为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保护每个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第二是要机会平等,在机会有限的情况下,机会应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愿意,就有权利参与竞争去获得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准入上,推进公平准入,破除体制障碍,给予各种经营主体以平等的机会;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要有一种“非人格化”的依法精神,给予一视同仁的对待;在执法的过程中,公正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过罚相当,情节相同处罚幅度相同,使我们的执法更加公平公正,更加具有公信力。

为民。工商干部应当要树立勤政为民的宗旨观。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为谁执法,为谁的根本利益服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直接面对的一项根本性、宗旨性的问题。工商部门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宗旨观,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是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作为一支国家公务员队伍,工商部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根本宗旨,热情服务、依法行政、科学监管、为民维权,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根本目标。“两费”的停征和工商工作的进一步转型。反映出工商部门正朝着纯粹的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角色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摒弃过去狭隘的部门利益观,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观念,把实现公共利益作为我们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三是要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为根本要求。执法为民还要体现在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上。公民合法权利与国家行政权力之间。公民权利是本位的、第一位的。这就要求工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要摒弃管字当头的强势执法态势。严格依照法定依据和遵守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尊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与行政相对人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新型行政管理关系。

奉献。工商干部应当要树立敬业奉献的事业观。奉献是工商部门在任何时期干好工商事业的精神支撑。国务院出台的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实施反映出工商工作转型过程中,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职能不是在弱化,而是在强化。工商部门目前履行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经营主体登记注册、食品安全、农资打假、商标广告管理、合同监管、网络经营监管等十多项法定职能。这些职能的履行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干好工商工作,没有一种爱岗敬业,为党、国家、人民利益牺牲自我、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不行的。有了不辱使命的奉献精神,广大工商干部才能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尽职守,不求名利,热爱岗位,勤业精业,积极投身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工商事业中去,履行好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责,确保法定职能履行到位,坚决完成好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履行职责使命中展现工商部门以及工商干部的社会价值。

荣誉。工商干部应当要树立崇尚荣誉的奋斗观。在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崇尚荣誉对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崇尚荣誉。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荣誉观。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弘扬优良传统,排斥不良风气,视荣誉为骄傲,把追求个人荣誉和维护集体荣誉统一起来,把崇尚荣誉与淡泊名利统一起来。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遵守道德规范统一起来。其次。要创造荣誉。全体工商干部要以追求荣誉为目标。以赢得荣誉为骄傲,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开拓创新,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业绩争创一流的目标荣誉。再次,要珍惜和发展荣誉。每一名工商干部都要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自觉珍惜和爱护荣誉,严格要求自己,不因自己的一点瑕疵而影响到来之不易的集体荣誉。取得荣誉后,还要进一步发展荣誉,放下荣誉的光环,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向更高目标、更高追求迈进。

五、培育工商共同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培育工商共同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脚踏实地、常抓不懈,扎实推进培育工作的开展,使工商共同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融入工作,为工商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深入学习讨论,使工商共同价值观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同深化。一种价值观主导地位的确立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这种价值观本身要符合社会或个人的科学发展,具有合理性;其二是有广泛的个体理解、社会认同、接受并实践这种价值观。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使工商共同价值观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同深化。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深化认识。采用印发工商核心价值观读本、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等方式使广大工商干部深刻理解工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使共同价值观入耳人心,内化为工商干部价值判断的基本尺度。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深入讨论。培育工商共同价值观既是促进工商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工商干部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强调主导价值观的同时,也必须尊重个人的主体需要和精神诉求。要多用民主讨论、交流疏导、说服教育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部分干部的思想困惑和价值偏向,引导广大工商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从内心深处加深对工商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加强典型宣教,使工商共同价值观由观念形态向具体载体量化。价值观属于一种思想观念的范畴。它看不见、摸不着,我们需要将它载体化、具体化。加强典型宣传教育,通过一种物化形象则能够集中反映和阐释工商共同价值观。在我们工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有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奉献,有的扎根基层坚守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岗位上,有的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为了群众利益舍生忘死、奋不顾身……。这些先进典型虽然事迹不同。但都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着当代工商共同价值观,具有极大的激励和感召作用。要通过广泛宣传工商干部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让广大工商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的思想和精神,让先进典型成为鲜活的教科书,使工商共同价值观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容易为广大工商干部认同接受。

坚持实践养成。使工商共同价值观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先进的价值观念最终要体现到实际行动中去,对实际工作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落实核心价值观,使当代工商共同价值观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一是要营造氛围,使工商共同价值观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要让每一位工商干部自觉把工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科学监管的能力、为民维权的能力,不断开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二是要领导带头,在实践工商共同价值观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领导干部的言行影响着基层干部群众,决定着一个机关的工作作风和整体形象。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践行工商共同价值观的表率,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廉洁奉公、勤政务实,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实践工商共同价值观。三是要制定制度,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培育机制。要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心态,避免把培育工商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搞成一阵风式的运动。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培育方案和计划,制定持久的教育培育制度,做到持之以恒,将培育当代工商共同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灵魂工程来抓,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4

【关键词】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文献资料

图书馆是搜集社会中的文献资料资源并进行分类保管、整理、传播、使用发挥其价值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其价值的体现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图书馆硬件设施,它是图书馆价值的物质承载者。第二,文献资源,是人类精神及物质文化的浓缩及精华,是图书馆价值的基础和核心。第三,技术及相关设备,是图书馆价值得以利用的必备手段及必需设备。第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它是图书馆实现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其价值通过图书馆人员的工作价值得以实现,是图书馆全部价值实现的中介和桥梁。第五,图书馆的使用者是图书馆最终实现社会价值,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者。这五个方面以工作人员价值和使用者价值为中心形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主体。因此,图书馆要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满足广大用户对文献资源的自由利用,使得人类精神文化财富不断得到继承、发扬和再创造,实现人类精神文化财富的不断发展。

一、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被国内外所广泛关注,有着多种研究成果,有的人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是“以最大限度的推动人类知识与交流为主要义务的职业”,有的认为图书馆以“用最为高效的时间将最好的图书推荐给图书阅读者为己任”,有的认为“图书馆应该重视人文关怀,让社会全体成员平等自由的享有平等的阅读与创新权力,重服务、重诚信,公正、无私、奉献。”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统领图书馆界及图书馆人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为图书馆所积极倡导的、为社会及个人提供无私奉献服务的一种信念,应该是图书馆价值观最为核心的理念,是图书馆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进行价值取向的唯一宗旨和原则,本文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应该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长期保存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知识遗产,广泛传播文献信息资源。

二、建设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图书馆开展文化建设

图书馆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图书馆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和谐稳定、崇尚服务的文化氛围。每个图书馆只有在内部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够推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为广大用户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发挥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价值。因此,图书馆开展文化建设,在馆内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能够团结所有成员,团结一心,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更是和谐文化工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纽带。通过在图书馆内部建设核心价值观,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有效的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忠诚意识、服务理念、履职责任感、服务礼仪、奉献精神,能够锻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不仅能够推动图书馆的繁荣发展,提高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同时还是建设经济强市有力的文化支撑。真正发挥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价值。

(三)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

通过在图书馆内部建设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消除管理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目前,我国部分图书馆在管理上还是较为传统和落后,重视对物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忽视了员工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仅仅将员工作为劳动人员,而忽视了其作为社会人的属性,使得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之间矛盾频出,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于对用户的服务,在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也有待提高,以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价值,因此,这些弊端的存在需要通过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加以完善和消除,在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上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从而全面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水平。

三、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建设途径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是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和具体体现,是图书馆价值的灵魂所在。图书馆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以服务为主线,通过对文献资源的收集、保管、整理、开发及传播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大众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图书馆正是通过自身的服务,实现其核心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图书馆的服务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开拓事业的前进,本文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及服务方式创新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服务理念创新。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二)服务内容创新。从目前图书馆的发展形势来看,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应该进行创新,其服务内容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增加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两个方面。

1、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目标。只有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整合及共享,才能使得图书馆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发展动力和源泉。

2、全方面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开拓便民服务思路。图书馆要实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就要考虑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将文化真正带入人们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3、重视服务的公平、平等,关注弱势群体。图书馆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社会文化机构,应该以公益服务为主体,倡导知识享有的公平、平等,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利用图书馆的权力。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互联网、新兴媒体等对图书馆所造成的冲击,图书馆只有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跟时代的要求,才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才能站稳脚跟,继续发扬图书馆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使得图书馆业得到不断光大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孙莉群.高职院校图书馆公共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当代图书馆.2010(02)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5

关键词:大学生伦理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14-0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应有机整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系统中,承担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任,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一、大学生伦理管理的理论之维

(一)大学生伦理管理的内涵

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和目的决定大学生管理不能是工具性、效率性、技术化和职能化,片面追求器物,忽视人的精神主体性的管理。大学生管理应是一项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与浓厚的伦理色彩的工作。

大学生伦理管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培育师生双方共同认可的伦理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以学生主体自律为主、管理者监控为辅的管理模式的动态过程”,这种管理“它只是把伦理的主体性(或曰精神性)、严肃性和神圣性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价值转换中予以弘扬,即通过构建物质动机――伦理动机的转换机制,揭示各种精神关系中存在的内在联系,发现人类思维质量关系的隐秘,来实现对人的伦理心理活动的合理调控和利用”[1]因此,大学生伦理管理是通过建设性的积极的动态管理,注重被管理者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倡人的主体性,尊重和维护人格,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的现代管理方式。

(二)大学生伦理管理的主体

管理作为一种伦理文化现象,管理活动中呈现出特定的伦理交互主体关系。在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管理者和大学生是一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引导和发动主体,大学生不仅是管理客体,而且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接受价值观念的主体。作为管理者,主体性表现在利用现代伦理管理方式,引导被管理者提高思想认识,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而作为相对客体的被管理者,主要是在管理者的引导、帮助下完成思想转变,接受和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念,并逐步重构自己的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被管理者的主体性表现在他们还作为接受、认同、确立以价值观这一认知活动的主体而进行着主体精神活动。可见,在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和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他们彼此在所遵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进行交流、对话、沟通、理解、体验等活动,进而达到价值理念上的共享和建构。作为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管理活动,管理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更多地关切学生的精神世界。伦理管理不是管理者辅以外力控制权威,彰显强势话语权的单向管理,而应是以引导和对话方式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动管理。但是在实践中,管理者往往把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客体,忽视了其作为接受主体的这一客观事实,培育的对象结果是从人变成了事,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转到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和约束。由此,大学生成为接受价值观念的被动教育者,管理者对大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视而不见,忽视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本应有的判断、筛选、理解、内化等环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造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差强人意的现状。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伦理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既然大学生伦理管理是实践中一种全新的管理范式,呈现着基本的伦理精神,反映着特定的管理伦理关系,注重学生精神力的开发和个体完善发展。那么,提高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贯彻尊重、平等、公正的伦理原则。

首先,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是大学生伦理管理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也就是说,伦理管理的逻辑起点是从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出发,而不是首先从维护学校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一种管理行为。但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突出了价值观教育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了价值观教育完善人性的作用,忽视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个体心理状态,管理的方法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尊重,实质上就是营造管理者与大学生零距离的情感氛围,消除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隔阂,亲和二者的关系,形成一种人文生态力,促进个体的发展。马克思曾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这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予以深刻的启示。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只有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关注并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人生矛盾,才能增强自身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真正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3]。因此,管理者必须从把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求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才能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主动地进行价值选择,学会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行为主体。

其次,平等是大学生伦理管理中又一应把握的伦理原则。所谓平等原则就是指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每位学生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即人权),完全平等地享有学校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发展才能和品德、做出贡献、竞争职位和地位、获取权力和财富等非基本权利的机会[4]。把握平等原则的伦理意蕴就是要求在学生管理的各项活动中,管理者和大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相互接纳。只有这样,管理的目的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信息流的传达才会顺畅,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管理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管理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师生间要建立起平等、真诚和相互信任的关系,力求消除彼此间的绝缘层,让彼此间的信息流传达顺畅。管理者要转变为大学生信服的指导者,而不是强势训导者,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真诚的、宽松的管理氛围中管理者因势利导,从而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公正原则是大学生伦理管理对伦理至善追求的彰显。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中公正、能力和自由三大基本价值观念中,居于首位便是公正。高等院校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机构,大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而且也体现在通过教师与学生在大学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给社会提供一个健康民主的范式和在公共领域中活动的榜样。因此,在各种涉及公正问题的学生管理活动中,高等院校必须努力体现、维护公正观念。只有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体现、维护公正观念,高等学校才能够以公正的环境感染学生、培养出具有公正意识的公民,才能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三、大学生伦理管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之度

大学生伦理管理活动本身的伦理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决定了精神价值和伦理标准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观点,更应该成为学生管理的实践追求,以多种伦理管理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个体自我管理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个主要方式,可使主体主动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因此,个体自我管理首先就成为大学生伦理管理的一个实践向度。自我管理在此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个体自我管理是一种自我伦理凝练动态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个体自我,自我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伦理作为人的内在超越性的一种精神活动,自我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在自我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的选择、价值观的接受、价值观的确立需要自我超越性的考量、自我道德情感的接纳乃至道德意志的支撑。自我管理,不是伦理知识的掌握,也不是伦理行为的训练,而是深深触及个体价值观念、扎根人的心灵的管理活动实践。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矛盾运动并结合自我管理的客观方式来实现。

(二)主体互动管理

主体互动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以管理活动为中介实施目的性的交往进而实现被管理者自我意义建构的一种管理实践活动。个体自我管理是通过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能动性而完成的,而在主体互动管理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主体性将得到更充分地发挥。首先,在主体互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主体作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管理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的解读者、宣讲者和引导者,在互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是互动的源泉。传播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管理者自己除了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代背景、脉络、基本内容外,还要清晰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实行主体互动管理,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解读者、宣讲者和引导者主导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才能健康有效地深入开展。其次,管理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主体互动管理中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伦理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属于“潜性”教育。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在管理者高尚人格感召下,大学生耳濡目染,心甘情愿地进行自我体验的教育。主体互动管理中“潜性”的培育方式避免了“显性”的传统说服教育,有利于消除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收到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因此,管理者要身正行端,形成培育中的“人格魅力场”,使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来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和正确的行为取向。最后,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和信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其他教育活动不同,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对于价值理念的体验和认同。而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表现为“教师和学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地位泾渭分明,师生双向沟通交流阻隔”,大学生主体性的迷失、师生情感交流的阻断,这样的师生关系挫伤和压抑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得培育活动难以展现应有的效果。有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应该指向现实生活世界,在师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以诚相待、平等的交流、探讨中,实现情感的交融和价值的认同。因此,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感悟中发展自我,实现价值观念的建构。

(三)主体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是学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性、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主体参与管理关注被管理者个体的当下需要,管理实践活动指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把被管理者培养成为有理性的生活伦理主体。

当下的大学生个性突出,心理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特别是自主、自立精神明显增强,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表达需求。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凸显相对独立倾向。他们不希望被动地说教和不甘于附庸的身份,而是想参与其中,积极表达个人的思想、价值诉求。因此,这要求管理者善于尊重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实施主体参与管理方式,因势利导,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达到在主体参与管理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形成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满足其参与管理的心理需求,增强其责任感和自律能力,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接受度和认同感的培育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主体参与管理,是以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和平等为基础的。首先,基于主体参与管理平台,管理者要以谦逊的态度、平和的语言和大学生坦诚相见,平等地对话与交流,才能让大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才能得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真实信息的反馈,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有的放矢。其次,教师与学生沟通中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谈话氛围和管理环境。教育中要多提供给学生充足解释的机会,交心谈心,针对其暴露出来的思想实际问题进行沟通疏导,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有效途径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网络交流的匿名性、平等性、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成了大学生毫无保留地坦陈个人的思想观点、认识和看法的最爱工具与途径。因此,管理者应重视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工具,真正实现与大学生地位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这有利于管理者在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对症下药,更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莫飞平.大学生管理伦理化的基本原则[J].教育探索,2005(7):4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3.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6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1)05-0029-03

academicLibraryServiceConstruc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

wangLing(Xi'anShiyouUniversityLibrary,Xi'an,Shanxi,710065)

abstract: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isakindofadministrativemanagementthatbasedonthecriticismofthenewpublictheory.Duetothecoreconceptoflibrarymanagementisaccordwith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itisnecessarytobring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toacademiclibraryserviceconstruction.itwilltakeinspirationoflibrarymanagementsystem,talentsdevelopment,ideaformationandsoon.

Keywords:newpublicservicetheory;newpublictheory;academiclibrary;serviceconstruction

CLCnumber:G250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1)05-0029-03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运动,并不到十年时间里迅速扩展到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当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世界的发展热潮逐渐进入平稳降落阶段时,美国著名行政学家登哈特夫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缺陷的反思、批判基础上,构建出了一种全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为进入知识社会以来多国实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支撑,由此,新公共服务理论开始被更多的民众和服务机构关注和应用。对以服务为存在价值之一的我国图书馆来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图书馆服务理念、图书馆核心价值等理论研究风起云涌,但纵观十年来的研究热潮,归根结底都是对图书馆服务的研究,如提升服务质量、升华服务理念、延伸服务范围、革新服务技术等,因此,在图书馆服务建设上引进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理论支撑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疑将为未来的图书馆服务建设开拓一个全新视角。本文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核心理念、与图书馆核心理念的契合概述基础上,重点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带给高校图书馆的启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途径进行了分析。

1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1.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

新公共服务理论尽管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产生也有着相应的时代背景和动因。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共部门改革的实践中与新公共管理理论运动在取得一定成功后遇到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公民权利的概念得到了社会的极大重视,政治的焦点聚焦到了如何实现公民民利的问题上来,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促进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而以效率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显然不能解决如何充分实现公民权的问题,迫切的需要新的理论进行阐释,于是登哈特夫妇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想反思与替代观点整理基础上,形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理论和模式。[1]

1.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模式来代替之前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并为更适合当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的实践需要,提倡公共服务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由于新公共服务理论来源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四个方面,并将公共服务与公民权、民主结合,因而使得人们在公共服务的范畴内重新审视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与多元性。

新公共服务理论还认为,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为其划浆,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也就是说,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应该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分开,将公民置于整个治理的中心,强调政府治理角色的转变与公共服务价值的提升,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其核心观点主要有七项核心主张:(1)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2)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追求的目标而非副产品;(3)公共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行政官员;(4)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5)责任不是单一的;(6)服务而不是掌舵;(7)重视人,不只重视生产率。[2]

1.3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理念与图书馆核心价值有共同的契合点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思想就是力图把以人为本的治理过程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价值目标相统一;把追求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平原则与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效率的经济原则相协调,以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所倡导的服务具有普遍性,其不仅适应于政府公共部门,也适应于以平等、优质、专业服务为行业核心价值中最为根本价值的图书馆事业,同时也符合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可以说,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相契合的,与当前我国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相一致的。因此,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启迪图书馆的服务建设思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机制、方法、途径的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2新公共服务理论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

2.1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作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突破了公共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效率、服务价值纳入到公民权、民主、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体现了一种平衡发展的新途径。因此,作为一种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疑将拓宽现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理论支撑,并将在服务建设的内部结构重构、管理模式创新、服务理念重塑、图书馆员责任建设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作用。如在管理模式方面,新公共服务理念一方面强调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也强调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性与竞争性,因此,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体制中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利益引导机制,将激发改善服务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外在表现质量。[3]

2.2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启示

(1)以公民权的视角去认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价值。公民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新公共服务理论把公共服务的价值提高到公民权的高度,这种揭示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本质的先进理念对于任何一个公共服务机构来说都是适用的,因此也有必要用此理论来提升我们对图书馆服务价值的认识,首先,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在校师生是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客体,但据新公共管理理论,他们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也不仅仅是图书馆领域所称的读者,更不是管理主义服务模式中的“顾客”,而是公民,[4]是现实社会中享有公民文化权利的公民。其次,高校图书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看来,高校图书馆工作还是一项公共管理活动,具有特殊的使命,作为高校最大和最不能或缺的教学辅助单位,其还应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和专业服务去培养人、发展人,促进人(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图书馆员的责任感是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一条捷径。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核心理念之一是“责任不是单一的”,也就是说对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除关注工作所要求的准则、宪法和法令外,还需关注社会价值、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等。对高校图书馆来说,这种理念的理解则是图书馆员在承担工作岗位所要求的责任外,还需认识自己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承担思考图书馆的事业发展规划、客体对象的深层次需求掌握等责任。

(3)服务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才能有效、最负责任贯彻执行政策和计划,同时认为实现政策目标的机制,不能只靠单一的公共部门,而应建立公共部门、私人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盟关系,以便调集各方力量和整合资源,回应公民的公共需求。[5]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的实现也可引入这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而这些共治主体,既可以是学校领导、教学/辅机构、学生团体、教职工团体、师生个人,也可以是愿意办好图书馆的社会团体、企业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图书馆内部治理的主体,实现从统治型管理图书馆范式向治理型管理图书馆范式的转变。[6]

2.3新公共服务理论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途径

(1)进行图书馆服务理念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界特别是学术界对于图书馆服务理念及核心价值的研究与倡导,“以人为本”、“读者永远是对的”、“读者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等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图书馆服务宣言》也提出“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由此可以说我国的图书馆服务理念理论研究与实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比较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共服务理念上升到公民权、民主与公共利益的高度,高校图书馆还可将图书馆服务建设的理念与公民权、民主及公共利益结合起来,通过理念的宣传、建设来提升图书馆员的服务理念认识,进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进行治理结构与建设体制的改革。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原因,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基本是以“馆长-副馆长-部室负责人-馆员”的领导体系,不利于汇集更多的领导力量,过度的权利集中也不利于民主协商。同时,图书馆的治理主体主要是以馆长、副馆长、部室负责人及学校相关领导为主,建设经费投资尽管出现了一些企业、个人的参与状况,但还是以国家投资为主,投资主体单一,但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即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在投资建设方面,应鼓励社会企业、个人的参与;在服务主体方面,还需要图书馆员、学生、教师或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参与。因此,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当前图书馆内部治理结构及建设体制的缺陷,有必要对当前的治理结构和建设体制进行尝试性改革,鼓励任何有愿景建设图书馆的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建设,并广泛听取师生、社会的意见,汇集广泛的建设力量,提升图书馆服务的管理水平。

(3)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图书馆馆员。进入到当今的知识社会以来,我国的图书馆界更加重视人才建设,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也已成为众多图书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同时,部分图书馆也采取了引进人才、成立研究院等战略措施去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图书馆学术界也就图书馆员的素质提高、素养教育、文化程度、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或实证、或理论的持久研究,在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对策中提出的人才建设比比皆是,如进行学科知识的掌握、外语水平的提高等,但据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工作人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如果高校图书馆馆员都能具有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责任感,以服务更多、更专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信息服务为己任,那么,之前存在的被动培训、学习、学术创作可能才会转变成馆员的自觉行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就自然会得到极大提升。

3结语

新公共服务理论尽管因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模式,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特色与特点,但由于其倡导的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更加符合我国当前“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及图书馆“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因此能带给高校图书馆很多的启示,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笔者在本文只是简单的对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理念、与图书馆核心理念的契合、带给图书馆建设的冲击作用及对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启示进行了简单概述,就新公共服务理论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途径进行了分析,但笔者相信,新公共服务理论带给图书馆的启示及理论支撑下的建设途径还有很多,还需更多的学者进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辛静.新公共服务理论评析――兼论对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D].长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08.

[2][5]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钟刚毅,程孝良,李勇.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5):79.

[4]黄建梅.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机制创新的启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5):58-60.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7

关键词:nGo;核心价值观;香港

在中国,政府始终扮演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角色。近些年,nGo(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的英文缩写,译为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以其鲜明的公益性和志愿性特点影响着社会价值导向,日趋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必要对非政府组织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在香港,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其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对大陆具有启示作用。相比非政府组织发源地的西方发达国家,香港与内地的文化同源性使这种经验借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nGo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非政府性质的组织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源于人道主义传统和慈善传统。具有慈善性质的组织产生较早,但代表这类组织的名称――非政府组织出现比较晚。直到20世纪50年代,联合国才首次使用nGo这一名词,并将其定义为:非政府组织是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志愿性的公民组织。这一概念明确指出了nGo的特点,即:(一)民间性,它独立于国家和政府体系之外,不包括政党、教会等政治性、宗教性的社会组织;(二)公益性,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分红,不包括企业等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三)自治性,它具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能够自主决策和自主活动;(四)志愿性,组织的成员并非受某种外在强制,而是秉持志愿精神自愿组成,其活动经费也来自志愿捐赠。

目前,nGo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涉及诸多领域,影响广泛,已经成为与政府、企业并驾齐驱的第三部门。nGo正以其鲜明的特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更重要的是,nGo的特性所体现出的独特精神和价值观与我国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因此,nGo不但扮演着社会第三部门的重要角色,还对彰显国家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nGo的这些特性与我国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首先,由于具有民间性,nGo必然要求成员具有公民公共意识。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政府和企业占主导地位,但政府和企业由于受自身利益的束缚,许多社会问题无法解决。nGo以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身份,来维护公民的公共权益,为公民提供向政府和企业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承担着培育公民公共意识的责任,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自助和互助的社会风尚。这种公民公共意识正是公民对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文明的追求。其次,nGo的公益性是关怀意识的体现。关怀意识的形成源于公民对社会资源、自然环境、弱势群体的关切。通过nGo,公民可以将自身的才能转化为各种有益的社会服务,使关怀意识转化成行动,从而促进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再次,nGo的自治性是自律意识的体现。nGo属于自发组织,自主决策、自我管理的组织,其成员的行为必须是自律的,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是nGo成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最后,志愿性是奉献精神的体现。奉献本身就意味着自愿,其深层次的内涵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人的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由此可见,与学校、媒体等部门的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不同,nGo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作用的优势在于,它通过利益相关者(发起者、资助者、管理者、执行者、受益者)的自愿参与,身体力行地来培育、维护、捍卫其价值观,它的价值观表现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现实行为的衡量依据、评判标准和奋斗目标。

二、香港nGo的发展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互动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nGo发展比较早,日趋成熟,表现在nGo的数量众多,从业人员数量庞大,拥有专业化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香港nGo能够在一种比较宽松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中发展,还能定期得到政府的资助和工商界的捐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nGo已经逐渐成为维护核心价值观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香港nGo的发展历程

从总体上看,香港nGo的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慈善救济到福利权利”的转化过程。香港nGo起源于19世纪本港开埠初期,在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下,香港出现了教会兴办的宗教团体、国际志愿组织以及华人社会的慈善团体,这些组织就构成了香港最初的nGo,当时他们的工作重点集中于经济援助和救济,如东华三院、保民局等。20世纪90年代,香港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nGo也发展到了黄金期。表现为nGo的机构数目快速增多,规模普遍增大,大型nGo陆续出现,而且一些国际性的nGo也相继在香港落户。从此,香港nGo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nGo不仅是社会福利的发送者,而且成为社会权利的倡导者和助人自助的增能者。

(二)香港nGo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贡献

1997年以前,香港的核心价值是“自由、人权、法治、公开透明”,这是由港督从英国本土引进的。香港回归后,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提出,法治人权、廉洁公平及包容多元等应成为香港新的核心价值观。

香港nGo对维护核心价值观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nGo是香港人权自由的守护者。每年“七一”游行活动便是公民社会嘉年华,宣扬香港的核心价值观。香港nGo还通过提出问题和议题、价值和信念来推动香港社会的进步,例如历史文化环境保育运动、平等机会和中文运动等,基本上都是由nGo发起的。

第二,nGo是公民参与香港管治的重要途径。香港nGo或是通过与政府合作,或是与政府抗争,分享其影响力或权力。为了加强政府与市民的沟通,香港特区政府赞助成立了一些社区咨询组织。这些由香港政府支持的组织在政府与市民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成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半官方的中间组织。这些组织对稳定社会、加强政府合法和可信性、提高尊重民意形象有显著作用。

第三,nGo能够解决香港政府不能解决的诸多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各阶级和各团体的合作;nGo还从事咨询和信息活动,并且对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进行监督。

香港nGo之所以能够在维护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一方面,nGo可以真正独立于政府,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可以代表民众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并采取示威游行等行动向政府施压以督促其解决民众的诉求;另一方面,nGo的自身管理比较完善,提供的社会服务能够随着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因此,在香港具有很好的社会基础,民众信任并依赖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比如慈善捐款在香港能够得到民众普遍的响应和支持。

三、对内地的启示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政府组织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国内地,nGo是市场化改革及其相应的社会转型进程的产物。广义地看,内地的nGo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这类非政府组织是自上而下建立的,完全由政府资助,具有明显的行政特点,属于“半官方”性质。一是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民间组织”,包括各种协会、学会、企业联合会、基金会等。这类组织是由民间自发成立的,资金来源于其成员的捐助和社会捐赠,受政府限制较多,属于政府的附属物。在内地,关于nGo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政府和社会对nGo的支持有限,nGo在管理运营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都是横在内地nGo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一)nGo与政府关系方面的启示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量的非政府组织原本是政府的一个机构,随着社会改革不断深化,逐渐从政府部门中分离出来,但这些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官办色彩浓厚,这样就导致这些内地nGo缺少本该具有的非政府性和独立性。比如学校归教育部门管,医院归卫生部门管;再如社科联、妇联、文联、共青团等,都是“准政府”组织,扮演政府行政助手的角色。至于那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学会、协会、志愿团体、公益组织等,由于受到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独立性不强,贡献有限。因此,这些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nGo,属于“GonGo”,意为“政府管制下的非政府组织”,这就导致了内地很多nGo自治程度较低,对政府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我国内地nGo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如何解决与政府关系的问题。

相对于内地,香港nGo与政府的关系表现为越来越多元化和复杂化。那些受政府资助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既依赖又自主;而那些不受政府资助的组织与政府之间则是既竞争又合作。香港政府与nGo之间是伙伴关系、合约关系。

鉴于此,政府要转变角色,从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社会公共服务的购买者和管理者;从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审查者。还需要转变观念,社会福利不应该是只靠政府单方面提供,而应该由政府部门、非营利部门、营利部门等共同承担,应结合民间的资源和力量来推动各项社会福利议案。

(二)nGo运作管理方面的启示

目前,内地已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nGo组织大约有30万,分布在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涉及教育、环保、健康、儿童和老人、助残、扶贫赈灾等20多个领域。这些组织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提供服务单一,m足社会需要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制度因素,内地缺乏健全的nGo管理运作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是nGo受资源不足的制约,资金、人员都很缺乏。很多非政府组织很难成功地进行市场推销,难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社会认可,从而难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捐助。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8

论文摘要: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公共管理者以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实现服务的公共伦理价值。现代公共管理强调职业伦理价值,包括彰显法律权威,配置优质公共物品,承担公共责任,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已故行政学大师沃尔多曾经讲过:“公共行政该表现出职业的精神,即使它很难成为一个职业的领域”。在大力倡导公共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今天,职业伦理塑造亦是公共管理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目标。它既关系到公共管理的政治合法性,也关系到公共管理职业的社会理性价值。

一、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归属

公共管理的概念,当前学界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致。正像美国学者列恩所说,“将公共管理己经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的辩解基本上是武断的,这个词仍然是含义不明的”。克拉克和纽曼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组织信仰与实务,是新的国家机关经营方式。”张成福教授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社与公共利益”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尽管如此,学者们在认识本质上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最终的是满足一定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性就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核心问题,使一定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而对于职业,学者米歇尔·贝利指出,职业包括三个基本的因素:从事一种职业需要经过广泛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涉及某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专门的技能者为社会提供重要的服务。除此之外,职业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经过某种认证或得到执照,存在职业的组织,的白主性等。学者巴伯则认为,职业人士的行为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系统化的知识;以社会的利益为取向而非以自我的利益为取向;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利益为取向;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高度的自我控制力作为作成绩象征的报酬制度。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一学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和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侧公共管理的职业化,不仅表现为公共管理领域成为各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云集的领域(如工程师、律师、医生、教师),他们经过职业的教育和训练,在社会管理某方面具备专长,通过规则的职业准人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职业属性呼唤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职业精神,而基于对职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更要求从业者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并在符合规范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从历史角度看,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之所以在西方社会为广大民众接受,是以公共管理者不使用公共特权谋取私利为条件的,当公共管理者损害了这一条件,便丧失了公共管理职业的合法性根基和从业资格。

二、公共管理的伦理价值核心是服务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表现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邪恶等的价值判断和一系列原则规范。伦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便构成公共管理伦理这种伦理关系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孕育形成,并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它又具有多重向度:在整体层面土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个体层面上则主要是公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共管理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整体与个体的联结处则是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者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概言之,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也主要是指以公共管理者个人为核心的那些由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为所引发的伦理价值。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理模式。它不仅是理性管理的领域,而且是价值追求的领域。如果说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治权术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为摹础的社会治理的话,那么,现代公共管理所代表的社会治理模式赖以确立的基础则是伦理化的服务精神伦理为人生设定某种至善的境界,它把对一真、善、美的追求确定为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公共管理中,服务就是“善”,就是社会治理全部伦理价值所在尽管对公共管理制度方面的伦理评价对公共管理者行为方面的伦理评价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所有标准都根源于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原则。服务价值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最高价值)正是以门飞公共管理拥有这一价值,才使它与以往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别开来。农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以统治秩序为最高价值,工业社会是以效率为最高价值,现代公共管理确立的服务价值则是对述两种价值的超越。只要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全心全意的服务行为,只要公共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充分体现了服务精神和原则,也就自然地获得了和谐的社会治理秩序和充分的效率。

伦理价值对公共管理的协调功能应体现在公共管理者的意识自觉土,以使管理整体是自然和谐的,这一点与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构成的强制性秩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和谐是现代公共管理追求的一种良性境界,而服务的伦理价值把这种自然和谐转化为现实。伦理关系的和谐,会赋予并强化公共管理主体自身的合法性,它通过其他同构的道德规范作用于公共管理客体,获得整个社会治理的有序进而,公共管理客体在享有服务中感受到伦理价值的关怀,将唤醒提升他们的道德自觉和文明意识,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构社会生活,使之充满伦理精神,促进整个社会关系和和谐。

三、现代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意识的构建具有多维向度

现代公共管理,不仅关心专业领域的技术价值,更重视对公共服务伦理道德的追求。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其发展职业的伦理,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机制和制度化的利他主义机制、历史表明,仅依靠法律和外在的控制,无法创造一种更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促进负责任的行动,没有道德的伦理支撑,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持久的。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在公共管理中突显出的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一些职业标准和人生准则,如现代西方国家公共治理中不同层面所确立的对生命的尊重、公平、正义、责任、廉洁、高效等。这些观念和标准的确立及实践,在树立公共管理组织良好形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共同利益。

从各国实践和我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构建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彰显法律权威

公共管理突出社会的公共意志,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不可能稳定地为个人所意识和代表,它必须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设置加以确定。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促进民主、维护秩序的坚强保障。柏拉图认为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L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提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并强调国家的执政人要严格执行法律,维护司法正义。法不执行无所谓“法”,缺乏执行效力的法或充斥不确定因素的法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破坏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耗损公共管理职业的核心服务价值。作为权力委托人,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国家法律规范的忠实执行者,并在国家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基于法律制度为本的规范程序为依据,公正合理地履行自身职能,最终实现在法的普照下更好地体现服务价值。

2.配置优质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化、分立后的产物,有了公共部门才出现了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才成为专门的绝大多数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如果说在传统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管制、管理是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话,在走向现代文明的「业社会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里,服务则取而代之成为最重要最稳固的公勿品。“社会中其他公共物品以至于整个公共物品体系,都是建立在服务这一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基石之上的。”“公共管理提供一类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公共性决定了只依靠市场和社会不能保证有效供给,必须由公共管理执行组织来负责提供。职业的公共组织不是为组织自身利益而创设,它的产生应具有一更厂泛的社会公共标公共组织的行为应促进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者则应运用其专门的职业技术和特殊的权力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并合理配置,创造出公众所需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3.承担公共责任

从最狭义的解释来看,公共责任是指向卜级负责,要求向某种权威来源说明个人行动的过程,处理的是有关监督和报告之机制。此种公共责任概念采用的是“命令与控制”的定义方式,含义是外部监督、辩护、顺服、奖惩、控制等意义,它通过清楚的法规命令和正式的程序、监督与强制来达成在当代,公共责任的概念已扩展出更广义的内涵,它具有多种善恶价值判断,涉及到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利益关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作为一种义务,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承担为国民尽责,为服务对象效力、谋利的重任,这种义务的具体内容则由国家、政府和管理机构的性质、任务、政策法规以及道德原则确定。同时,公共责任又是一种任务,它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完成权力主体交付的任务。从伦理价值角度来看,公共责任赋子了行为人道德上的寄托和约束,是伦理准则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的统一。准则意识是管理主体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通过对管理客体的调控,达到由内及外的日的,它突出表现为主体的严格律己精神和责、权、利的平衡;目标意识的核心则是公共治理的理想,是激励人们进取的精神力量,它对公共管理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组织系统的良性运行起着调节、内驱和导向的作用。

4.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9

论文摘要: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公共管理者以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实现服务的公共伦理价值。现代公共管理强调职业伦理价值,包括彰显法律权威,配置优质公共物品,承担公共责任,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已故行政学大师沃尔多曾经讲过:“公共行政该表现出职业的精神,即使它很难成为一个职业的领域”。在大力倡导公共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今天,职业伦理塑造亦是公共管理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目标。它既关系到公共管理的政治合法性,也关系到公共管理职业的社会理性价值。

一、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归属

公共管理的概念,当前学界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致。正像美国学者列恩所说,“将公共管理己经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的辩解基本上是武断的,这个词仍然是含义不明的”。克拉克和纽曼认为:“公共管理是一种组织信仰与实务,是新的国家机关经营方式。”张成福教授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社与公共利益”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还有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一套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安排。”尽管如此,学者们在认识本质上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最终的是满足一定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性就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核心问题,使一定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而对于职业,学者米歇尔·贝利指出,职业包括三个基本的因素:从事一种职业需要经过广泛的训练;训练的内容涉及某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专门的技能者为社会提供重要的服务。除此之外,职业还有其他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经过某种认证或得到执照,存在职业的组织,的白主性等。学者巴伯则认为,职业人士的行为有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系统化的知识;以社会的利益为取向而非以自我的利益为取向;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利益为取向;山职业道德所产生的高度的自我控制力作为作成绩象征的报酬制度。

在当今社会,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利一学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渗透,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和分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管理职业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侧公共管理的职业化,不仅表现为公共管理领域成为各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云集的领域(如工程师、律师、医生、教师),他们经过职业的教育和训练,在社会管理某方面具备专长,通过规则的职业准人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职业属性呼唤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职业精神,而基于对职业精益求精的追求,更要求从业者遵循职业伦理规范,并在符合规范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的能力、从历史角度看,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之所以在西方社会为广大民众接受,是以公共管理者不使用公共特权谋取私利为条件的,当公共管理者损害了这一条件,便丧失了公共管理职业的合法性根基和从业资格。

二、公共管理的伦理价值核心是服务

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表现为对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正义与邪恶等的价值判断和一系列原则规范。伦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便构成公共管理伦理这种伦理关系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孕育形成,并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它又具有多重向度:在整体层面土主要指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个体层面上则主要是公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共管理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整体与个体的联结处则是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者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概言之,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也主要是指以公共管理者个人为核心的那些由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为所引发的伦理价值。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理模式。它不仅是理性管理的领域,而且是价值追求的领域。如果说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政治权术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确立为摹础的社会治理的话,那么,现代公共管理所代表的社会治理模式赖以确立的基础则是伦理化的服务精神伦理为人生设定某种至善的境界,它把对一真、善、美的追求确定为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在公共管理中,服务就是“善”,就是社会治理全部伦理价值所在尽管对公共管理制度方面的伦理评价对公共管理者行为方面的伦理评价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但所有标准都根源于公共管理的服务精神和原则。服务价值是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最高价值)正是以门飞公共管理拥有这一价值,才使它与以往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别开来。农业社会的社会治理以统治秩序为最高价值,工业社会是以效率为最高价值,现代公共管理确立的服务价值则是对述两种价值的超越。只要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全心全意的服务行为,只要公共管理的制度和程序充分体现了服务精神和原则,也就自然地获得了和谐的社会治理秩序和充分的效率。

伦理价值对公共管理的协调功能应体现在公共管理者的意识自觉土,以使管理整体是自然和谐的,这一点与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构成的强制性秩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和谐是现代公共管理追求的一种良性境界,而服务的伦理价值把这种自然和谐转化为现实。伦理关系的和谐,会赋予并强化公共管理主体自身的合法性,它通过其他同构的道德规范作用于公共管理客体,获得整个社会治理的有序进而,公共管理客体在享有服务中感受到伦理价值的关怀,将唤醒提升他们的道德自觉和文明意识,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构社会生活,使之充满伦理精神,促进整个社会关系和和谐。

三、现代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意识的构建具有多维向度

现代公共管理,不仅关心专业领域的技术价值,更重视对公共服务伦理道德的追求。公共管理的职业属性要求其发展职业的伦理,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机制和制度化的利他主义机制、历史表明,仅依靠法律和外在的控制,无法创造一种更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促进负责任的行动,没有道德的伦理支撑,公共管理是不可能持久的。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在公共管理中突显出的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一些职业标准和人生准则,如现代西方国家公共治理中不同层面所确立的对生命的尊重、公平、正义、责任、廉洁、高效等。这些观念和标准的确立及实践,在树立公共管理组织良好形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社会共同利益。

从各国实践和我国实际出发,笔者认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构建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彰显法律权威

公共管理突出社会的公共意志,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不可能稳定地为个人所意识和代表,它必须通过法律规定和制度设置加以确定。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促进民主、维护秩序的坚强保障。柏拉图认为法治的关键是树立法律至高无l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提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并强调国家的执政人要严格执行法律,维护司法正义。法不执行无所谓“法”,缺乏执行效力的法或充斥不确定因素的法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破坏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耗损公共管理职业的核心服务价值。作为权力委托人,公共管理者应该成为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价值的体现者,国家法律规范的忠实执行者,并在国家法律制度的框架内,以基于法律制度为本的规范程序为依据,公正合理地履行自身职能,最终实现在法的普照下更好地体现服务价值。

2.配置优质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化、分立后的产物,有了公共部门才出现了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才成为专门的绝大多数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如果说在传统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管制、管理是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话,在走向现代文明的「业社会及随之而来的后工业社会里,服务则取而代之成为最重要最稳固的公勿品。“社会中其他公共物品以至于整个公共物品体系,都是建立在服务这一最基本的公共物品的基石之上的。”“公共管理提供一类特殊的公共物品,它的公共性决定了只依靠市场和社会不能保证有效供给,必须由公共管理执行组织来负责提供。职业的公共组织不是为组织自身利益而创设,它的产生应具有一更厂泛的社会公共标公共组织的行为应促进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者则应运用其专门的职业技术和特殊的权力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并合理配置,创造出公众所需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3.承担公共责任

从最狭义的解释来看,公共责任是指向卜级负责,要求向某种权威来源说明个人行动的过程,处理的是有关监督和报告之机制。此种公共责任概念采用的是“命令与控制”的定义方式,含义是外部监督、辩护、顺服、奖惩、控制等意义,它通过清楚的法规命令和正式的程序、监督与强制来达成在当代,公共责任的概念已扩展出更广义的内涵,它具有多种善恶价值判断,涉及到国家、政府以及人民利益关系,既是制度又是伦理。作为一种义务,它要求公共管理人员承担为国民尽责,为服务对象效力、谋利的重任,这种义务的具体内容则由国家、政府和管理机构的性质、任务、政策法规以及道德原则确定。同时,公共责任又是一种任务,它要求公共管理者在履行义务和职责的过程中,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完成权力主体交付的任务。从伦理价值角度来看,公共责任赋子了行为人道德上的寄托和约束,是伦理准则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的统一。准则意识是管理主体的原则立场和根本态度通过对管理客体的调控,达到由内及外的日的,它突出表现为主体的严格律己精神和责、权、利的平衡;目标意识的核心则是公共治理的理想,是激励人们进取的精神力量,它对公共管理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对组织系统的良性运行起着调节、内驱和导向的作用。

4.提升公共职业价值期望

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篇10

关键词: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对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我国公共组织绩效管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广提供一些借鉴。

一、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的独特优势

卡普兰和诺顿认为:“虽然平衡计分卡最初的焦点和运用是改善营利组织的管理,但它在改善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上效果更好”。当前,我国公共组织的绩效管理工作既需要与国家及各地方组织长远发展规划相适应,又要结合当地实际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基于平衡计分卡进行公共组织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具有诸多优势。

1.推动公共组织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平衡计分卡始终以战略为核心,关注客户价值主张,并将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置于战略地图的顶端,充分发挥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同时,把组织的愿景和战略转化为四个层面的具体目标和评价指标,通过指标的跟踪监测,衡量战略实施的全过程并及时采取优化措施,促进组织战略的顺利达成。

2.促进公共组织部门间有效协作。对于公共组织而言,重视协调一致是实现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和确保组织战略能够顺利落地的重要保障。平衡计分卡的战略协同理论“可以有效减少部门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摩擦,并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协调组织内的纵向和横向的整合”。通过对组织目标的层层落实,平衡计分卡以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和支持组织的绩效管理,从而促使部门之间实现密切配合和协同作战。

3.强化公共组织的服务导向与责任意识。平衡计分卡格外强调“顾客导向”,将客户层面作为绩效结果层面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通过明确战略导向和设定绩效目标促使公共组织从自身使命出发,同时,随着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和战略执行“责任机制”的层层落实,确保“对工作成效负责”与“对公众负责”的目标得以顺利落实。

4.塑造学习型公共组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形资产已成为组织持续性创造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平衡计分卡在其框架体系中创造性地设置了“学习与成长”层面,强调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和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等无形资产对组织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针对人员素质培养、信息化程度提高和组织氛围营造提供了明晰而可行的优化路径,为提升公共组织管理绩效和构建学习型公共组织建立了良好的保障机制。

二、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应用实践的主要问题

作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之一,平衡计分卡通过化战略为行动,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等营利组织的业绩改进和持续发展,并逐渐推广应用到政府等非营利组织中。近年来,平衡计分卡在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应用中也逐渐拉开帷幕,但在实践中仍然凸显出一些问题。

1.平衡计分卡认识不够到位,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有名无实。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管理理论,涉及到使命描述、价值观提炼、愿景规划、战略定位等一系列管理范畴,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绩效管理与战略执行工具。如果不深入系统地认识理解,“照猫画虎”地设计出一套平衡计分卡,就难以将平衡计分卡的设计理念与组织绩效管理实践有效契合,对组织的发展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2.绩效管理工具混合使用,绩效评价指标确定标准混乱。在绩效管理领域,平衡计分卡不是唯一工具,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工具的应用也很广泛。平衡计分卡与这些工具有诸多显著差异,但实践中却经常被混用或误用。其结果是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各绩效管理工具之长,反而打破了平衡计分卡原有的设计逻辑,无法实现平衡计分卡对组织战略的有力支持。

3.公私部门价值导向存在差异,指标选择容易陷入困境。营利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产品收益大多能够通过市场交易转化成直观的价格,而公共组织的行为结果多以无形产出的形式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这就导致公共组织绩效指标的设定处于两难的境地。在公共组织绩效管理实践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和“绕道而行”的现象时有发生。指标选择的轻重不分或者模糊笼统导致战略目标偏离和评价结果失真,难以发挥平衡计分卡的独特优势。

4.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足,绩效反馈往往受到忽视。当前我国的公共组织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重评价轻反馈的误区,没有形成闭环的反馈管理系统。虽然绩效评价结果与考核对象的薪酬激励、职务调整等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挂钩,但是往往忽视以绩效评价结果信息为依据的绩效诊断,既不利于发现考核对象在工作开展中的尚待改进之处,也不利于对组织的各项战略计划进行适时的优化与调整。

三、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设计优化的实施路径

平衡计分卡是以战略主题为中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中的目标、指标、目标值和行动方案的全面设计,实现战略的层次化、具体化、可衡量和可操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平衡计分卡的促进作用和规避现有的应用误区,在设计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体系时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核心环节。

1.构建公共组织战略地图模型。战略地图是对组织战略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可视化描述,为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之间的鸿沟搭起了一座桥梁。关于公共组织的战略地图模式,学界目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在开展中澳政府合作项目“中国领导人才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的平衡计分卡模式,如图2所示。从整体结构来看,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仍然置于顶层;主体框架调整为“利益相关者”、“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三个层面。其中,利益相关者层面涉及政府、社会和居民三类主体;实现路径层面包括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等七大领域;保障措施层面则涵括政府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和财政资金三大基础。

2.做好顶层导向设计。

(1)使命。使命确定了组织存在的价值和根本宗旨,使命的陈述必须抓住组织的本质,陈述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易于理解与沟通,以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例如,夏洛特市的使命是“了解城市需要并为市民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2)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决定了组织的行为准则,体现了组织的态度、行为和特质,是组织文化长期积累和沉淀的成果,并得到了全体成员的认可和遵从。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要紧扣组织实际,表述上直接明了,数量控制在5条以内,便于深入人心。例如,青岛市政府的核心价值观是“坚持经济、效率、效益、公正的现代机关价值取向,创建施政成本低、法制意识强、管理绩效高、服务品质优的机关治理模式”。

(3)愿景。愿景描绘了组织的发展蓝图,愿景陈述应简明扼要,并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时间一般是5到10年。例如,某市旅游局的愿景是“到2020年,建设并申报成功1个5a级景区,实现景区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4)战略与战略主题。战略是关于为或不为的选择,战略主题则是创造价值的少数关键业务流程的集合,体现出了组织战略的差异化。战略主题通常表述成一个高度概括的定性短语,数量控制在2个至7个之间。例如,韩国富川市的战略主题是“以知识经济为中心的经济城市”、“享誉世界的文化城市”、“生活便利的空间城市”、“洁净、适宜的环境城市”、“共同生活的福利城市”和“有竞争力的自治经营城市”。

3.准确定位平衡计分卡纵向三层面。

(1)利益相关者层面。把利益相关者置于绩效结果层面,有助于公共组织拓展眼界和思维,使其认识到利益相关者的多元性、广泛性,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作为公共组织的绩效结果层面,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政府、社会和居民三大类。公共组织需要密切了解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从保障措施与实现路径两个层面着手,推动利益相关者层面各项目标指标的顺利完成。

(2)实现路径层面。在公共组织的平衡计分卡中,实现路径层面是对组织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决定了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公共组织的目标实现路径应当与战略主题紧密衔接,以政府组织为例,结合“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要求,可以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文化发展、改革创新等七个方面设计实现路径。

(3)保障措施层面。在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的保障措施层面,结合我国公共组织的公共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对原有的学习与成长层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政府组织为例,包括“政府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和“财政资金”三个战略主题,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战略目标。三个战略主题三管齐下,密切协同,为推动利益相关者层面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4.科学设计平衡计分卡横向四要素。

(1)目标。平衡计分卡中的目标即战略地图所确定的目标,作用在于指明工作方向。不同期限(长、中、短期)的目标之间的组合为价值创造的有序性提供了基本框架,不同目标之间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有机组合体现了战略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协同路径。设计者应把握好以下四个要领:一是紧盯战略主题。总卡抓大放小保重点,分卡统筹兼顾保特色。二是区分目标类型,让目标“各司其职”。通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纵向协同以及共享目标、分享目标和特有目标的横向协同,促成战略目标的成功达成。三是要兼顾战略重点和薄弱环节。通过Swot分析等发现组织劣势和薄弱环节,以防止其对组织战略优势产生掣肘。四是合理控制目标数量,一般在8个~10个之间,保证目标既不缺失也不重叠,避免目标分散或偏颇。

(2)指标。指标是将绩效完成情况与预计结果进行评价与沟通的标准,作用在于对目标进行全面准确衡量,以便真实反映组织、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状况。为了提高指标设计质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平衡计分卡特有的设计思路。平衡计分卡主张通过目标的承接与分解来引导指标的选择和设计,这既明确了指标设计的路径和选择范围,又保证了指标对目标的支撑与衡量效度。二是把握重要指标的遴选标准。主要包括与战略紧密相关、易于理解、使各层面指标间存在因果关系链、定量化以及可以收集获得等。三是关注指标之间的平衡与因果关系。平衡计分卡强调指标结构的均衡性与逻辑性,需要通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外部评价指标与内部评价指标等综合平衡来保障。四是在指标数量上,通常按照目标与指标1∶1.5比例来控制,以确保目标可以获得有效衡量。

(3)目标值。目标值是组织所期望达成的绩效结果,用来确立目标在某项指标上的期望标准,表述上一般带有时间限制,具有量化特征。要发挥目标对员工的内在激励作用,需要把握目标值设置的合理性。目标值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员工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成。但也不宜过高,不能让员工望而生畏,产生过大的压力,否则当目标值没有达成时,容易影响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对其薪酬和个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方案或计划。不同目标的行动方案通过战略主题捆绑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行动方案组合。在公共组织平衡计分卡中,利益相关者层面的行动方案以采集公众或服务对象对绩效结果的评价信息为主。实现路径层面和保障措施层面则需要设计驱动价值创造的具体行动计划。

四、结论及展望

公共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实体,肩负着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利益的重大职责。但目前我国的公共组织绩效管理还存在缺乏科学的绩效管理理论的支持、考核标准不够客观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共组织的责任履行和功能发挥。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提出与不断发展,为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工作开辟了新的视角。科学设计平衡计分卡仅仅是恰当运用这一工具的开始,紧密结合公共组织的使命与价值取向,自上而下地推进平衡计分卡各层面确定的目标,及时回顾执行成效并不断调试、检验、完善指标体系,才能最终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不断推动公共组织管理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H・波伊斯特.公共和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美]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张定安.平衡计分卡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6).

[4][美]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战略中心型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美]保罗・尼文.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干部选拔工作的中国特色、成功经验与改进路径研究”(项目号:14JD7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