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9:15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一、研究现状分析

1.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整体研究方面。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系统的探讨了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近代的江西农业生产、近代江西农业科技发展、近代江西农业的赋税、近代江西农业发展的手工业、近代农村阶级关系的演变、近代农业的自然灾害、近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多个层次的问题。

2.关于近代江西农、副产品贸易的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学者有万振凡、胡水凤、吴赘、周海华等人。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经济研究》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涉及,探讨了农产品的贸易,对农产品的贸易量、商品率、农产品市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商品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胡水凤对近代江西茶叶、夏布两种农产品进行了一个研究,探讨了江西种茶面积的变化、茶产量的增减、茶价格的变化及夏布的生产和销售等具体问题。关于江西茶业研究,比较重要的还有周付华的研究,他从中长时段出发对九江开埠后,九江茶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九江开埠后带来的九江茶市的发展与衰落。吴赘、周海华等对近代江西渔业进行了研究。吴赘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鄱阳湖湖区的渔业发展变迁以及鄱阳湖渔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周海华则主要对江西的渔业进行了简单的述论,包括主要渔场分类及其区域、捕鱼方法、鱼产量的加工与贸易。此外,许金华还对近代江西的木材的外销进行了初探,分析了江西木材的外销情况。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仍集中在茶叶、渔业的研究上。

3.关于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的研究。主要的代表性学者有谢庐明、孙桂珍、游海华、白沙、万振凡等。谢庐明研究的重点在赣南,对明清赣南地区农村墟市的兴起、发展、特点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变迁关系进行了研究,也探讨了清代时期赣南地区独特的庙会市场、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南农村市场,对赣南庙会市场的地域分布以及客家文化中的庙会、习俗在赣南农村市场中起的整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孙桂芳通过对江西农村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江西近代农村市场的嬗变过程、市场体系的特点,得出江西农村市场呈现出商品量及规模增大、市场网络日益形成并逐步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土地市场形成、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发育并其作用的一种复杂态势。游海华则主要研究了赣闽粤边区的市场及市场网络的传承与嬗变。白沙、万振凡分析了农村集市的发展,得出民国时期的农村集市设施普遍增加、规模扩大、周期变短、布局日益合理,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关于20世纪30年代江西乡村建设的研究。这方面研究是近代江西农村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研究学者有温锐、魏本权、曾志文、吴小彬等。温锐分析了近代赣闽边区的传统乡村民间借债、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人口、企业的入迁等因素对这一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魏本权则分析了1931至1949年江西农村的合作运动,江西农村合作运动是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它担负着江西农村经济自治和社会自治的双重功能,是江西农村近代化的重要尝试和努力。经费的不足、理念的背离、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江西农村合作运动的开展。曾志文、吴小彬的硕士论文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江西农村建设上来,曾志文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江西地方政府在危机预防、危机应急、危机的恢复等机制;吴小彬则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出现的严重“三农问题”以及针对这一问题江西地方政府为此开展的农村合作运动、设立省农业院、建立农村实验区等一系列措施。曾、吴二者的研究具有许多相似性。

二、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文对近代江西农村经济问题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可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的领域得到扩展。21世纪前,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还较低,主要的研究人物就是万振凡、胡水凤,主要研究成果为1998年出版的《近代江西经济研究》。进入21世纪后,游海华、谢庐明等一批学者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一批硕士研究生也以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论文选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队伍得到壮大。研究队伍的扩大,也必然产生成果的增多,领域的扩展。现如今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涉及金融、市场、实验区研究等各个方面;从从时段来看,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

虽然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研究的视角急需扩展。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大多是从社会史的视角进行分析,虽有谢庐明从客家文化视角出发对赣南农村市场的研究,但总体仍是研究视角不够全面,更缺少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学界关于这一问题还需引进经济史、政治史等其他的视角来扩展其研究。

2.研究时段上忽略了晚清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学界一直将研究时段集中在民国,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时段的研究。晚清,受外来经济的冲击、商路的变化、清政府为近代化而实行的改革,其必然也对江西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3.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虽研究成果多,但有影响力的成果少。关于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的研究取得很大成绩,成果虽多但普遍缺乏分量,启发性小,在学界影响力小。对这一领域的学者仍需深入研究,提高成果的质量,出几篇有影响力、高水平、有启发性的学术论文,甚至产生几部相当有分量的大作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万振凡、吴小卫著:《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论近代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2]胡水凤:《近代江西茶叶的种植与加工》,《农业考古》,1998年底期;《近代江西的茶价》,《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略论近代江西r麻业》,《中国农史》,1989年第4期;《近代江西夏布的产与销》,《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3]周海华:《近代江西渔业述论》,《古今农业》,2002年第4期。

[4]许金华:《近代江西木材外销的历史初探》,《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5]孙桂芳:《近代江西农村市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6]白沙、万振凡:《民国江西农村集市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7]万振凡、宋青红:《民国时期江西农村发展实验》,《古今农业》,2005年第1期。

[8]刘白杨:《近代江西乡村实验运动中的人物群体研究》,《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

[9]万振凡、林颂华:《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吴燕等:《战争对近代江西传统农业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农业考古》,2009年第6期。

[11]魏本权:《近代江西农村合作运动述论》,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服务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3

紧迫。

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发端于农村,开始于农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对农业信息分析的需求不断强化,对农业信息分析的认识不断深化。

———市场经济体制越完善,就越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分析。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过程。市场经济体制越健全,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以来,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信息对于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凸显。实践表明,无论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还是弥补市场失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都必须占有充分的信息资源,都必须依赖于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分析研判,否则市场运行就会出现偏差,市场调控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总言之,农业信息分析工作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育程度和整个产业对外开放深度所内在决定了的。

———政府职能转变越到位,就越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分析。党的十七大指出,政府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这当然要从多方面入手,但要对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牢牢把握和驾驭农业发展的主动权,不占有相应的信息资源,不站在全局高度、以广阔视野开展农业信息分析显然是难以做到的。从近年农产品市场波动看,能否及时、准确、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能否高效捕捉和灵敏跟踪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否有预见性地对产业发展大趋势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已经成为衡量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国际竞争越激烈,就越需要加强农业信息分析。农业信息分析水平是国际农业竞争软实力角逐的一个重要战场。有关资料表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在“粮食作物为了和平”的旗帜下,通过援助、指导等方式介入日本农业,从而培养出了乐于吃美国面包而不愿吃日本大米的一代日本人,逐渐占领了日本农产品市场。当然,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日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那只被捉弄的老鼠。这给我们很多思考,如果当时日本能够从战略高度进行前瞻性信息分析,今天的日美农产品贸易格局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从我国来说,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我们常讲具有大国效应,但现在关键是如果发挥正向、为我所用的大国效应,而不是一旦我国有进口需求,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便闻风而涨,使我国利益受损。我们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不去争当“猫”的角色,但也决不能因为对信息分析不透,对走势把握不准,而处于被动境地。

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置疑,这些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已经迈出了重要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批从事农产品品种分析的专家,开始能够走上国内外一些大型会议的讲堂,有一批专业期刊开始诞生,决策层更加关注和倾听农业信息分析专家关于形势的研判和所提的政策建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确实才刚刚起步,急需一个大的飞跃。总体看,目前存在五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支撑乏力。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益多元化,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农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必须努力实现新的提升,否则直接影响农业信息分析工作质量和水平。产业基本数据不准容易引发农产品市场波动,最后为此付出代价的则是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

二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分析选题分散。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些值得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和制约,农业信息分析工作与农业科研的其他许多工作一样,科研跟着项目走,“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啥项目能拿到经费就分析啥。这种频繁变化研究和关注领域的情况难以培养出“大家”。当然,这种环境给农业信息分析工作者带来不少苦衷。但这导致一批重大农业信息分析选题出现真空现象,而另一批选题则在同一层面上徘徊不前。

三是独唱多合唱少———行政、事业、科研及其他社会力量缺乏科学的分工和配置。客观地讲,现在从事信息分析的专业和兼业机构和人员也不少,但是哪些是偏重农业经济理论研究的,哪些是偏重分品种信息跟踪分析的,哪些是专攻长期性、战略性制度安排的,哪些是为政府部门提供适时决策咨询的,定位还不够明确。一方面,政府部门在产业管理决策中缺乏信息分析支持;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及社会团体在研究中“自得其乐”,偏离产业管理主旋律。一方面,农业信息分析专业力量和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四是合作研究变成

了协助研究———缺乏农业产业安全意识。这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尤为突出。这几年,我们突然发现,为什么对于中国农业的有些情况,国外比我们自己掌握得还具体,研究得还更清楚!这里当然有发达国家的所谓先进遥感技术、有所谓的数学模型预测,但也有人指出这是前些年我们有些合作研究工作现了一些偏差与失误,应该是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研究却逐步变成了协助研究,但协助研究的总是中国的农业情况!这里面是有目的的,我们不少同志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日后可能涉及农业产业安全!

我国农业信息分析工作的发展方向

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构建新型农业信息分析格局,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使之服从和服务于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局,始终是

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这里有两句我们常说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句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第二句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又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信息分析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使我国农业信息分析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必须在五个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靠观念创新聚拢人力。在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农业信息工作者肩上是光荣而沉甸甸的一份责任。认识农业信息分析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地位,把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力量及各方有识之士吸引到这一工作中来,培养一支素质高、视野宽、能力强的骨干队伍,正是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正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任务。

二是靠基础创新强化支撑。基础数据、基本情况、基本政策是开展分析工作的前提。这一点大家是感同身受的。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改进调查方法,力争获取更为详实、及时、客观的农业数据。农业科研情报系统要发挥独特优势,在农业信息采集与整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分析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台和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靠方法创新提升水平。在市场经济理论更加完善、经济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分析队伍结构更加科学的条件下,究竟采取怎样的分析方法,当然不能简单而论,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应该“管用”。要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找到每个主题所适用的分析方法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总的出发点就是要“开门”搞分析,从办公室、研究室、互联网中走出来,善于、肯于、敢于向基层学习,向工作在一线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学习,要拿出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能够找到好的分析方法,拿出国家决策层及其他用户信得着、用得上的信息分析成果。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4

2、产业组织视角下的军民融合及其规制研究

3、陕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

4、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探讨

5、××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6、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7、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幸福指数调查研究

8、渭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9、适度消费与经济和谐增长的对策研究

10、中等消费阶层的消费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探讨

11、中低收入阶层实现小康的对策研究

12、渭南公共产品的城乡统筹问题研究

13、渭南地区(某地区)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的实证分析

14、渭南地区农业合作化发展研究

15、中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

16、浅谈我国循环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17、××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8、陕西农民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19、××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

20、渭南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21、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经济环境分析

22、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的政治环境分析

23、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调查

24、秦东地区民间资本投资研究

25、基于军民融合特色的西部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26、渭南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27、渭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研究

28、渭南特色经济研究

29、渭南特色产业研究

30、渭南农产品营销研究

31、渭南高技术产业园区研究

32、西安——渭南和谐发展研究

33、西部三农问题与社会城乡统筹体系

34、渭南城市化发展模式探索

35、关中文化优势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6、近年来关中文化发展的变迁与特征探悉

37、陕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38、关中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39、渭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40、渭南农业合作专业合作化发展现状分析

41、看陕西农业特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防范意识

42、渭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43、现代农业发展中融资问题研究

44、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研究

45、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46、论大客户营销与管理

47、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8、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

49、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50、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51、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52、商业贿赂的经济学分析

53、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54、高消费利弊分析

55、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及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56、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57、情感广告初探

58、网络营销广告特点分析

59、论广告创意

60、顾客与企业赢利能力关系分析

61、论企业形象营销

62、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63、事件营销与经济发展

64、企业市场定位分析

65、试论专业采购对中间商模式的影响

66、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67、基于组织再造的营销渠道建设分析

68、基于商品品牌的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69、试论营销团队的文化研究

70、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ci分析

71、浅谈现代农业的休闲营销

72、快速消费品终端管理的探讨

73、销售人员激励措施的探讨

74、乡村基市场营销管理

75、汽车市场营销策略

76、企业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研究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金融市场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市场竞争主体所采取的竞争战略与城市金融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根据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行业竞争理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原则和企业可能采取的战略,因此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最主要的基础。[1]对于各个金融机构而言,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深刻理解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利用波特的五动力模型分析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结构,为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战略选择提供依据。

   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

   (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

   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农村票据市场?农村同业拆借市场?农村证券市场以及农村外汇市场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同时,本文分析的信贷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不包括民间金融等其他信贷融资方式。本文分析的金融产品是农村一般性的信贷业务,不包括对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以及粮棉油收购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部分的分析。一般的信贷业务包括农户为满足生产需求而产生的贷款需求,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体工商户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产生的贷款需求。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力量分析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他们是潜在的行业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2]

   1.现有企业

   (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而来的农村合作银行。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供给方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农村市场最大的正规金融机构,其队伍庞大?点多面广,最接近农村基层群众,其信贷规模约占全国信贷总量的11%左右。[3]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成立了信用社,建国后农村信用社得到迅速发展,到1956年,农村基本实现了信用合作化。从1958年开始,我国农村信用社几经改革,但至今仍没有就其组织性质形成明确的结论。

   (2)商业银行。除农村信用社之外,农村市场还存在中国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是目前农村地区从事金融业务的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成立和撤销。1996年,与信用社分离后,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了收缩乡镇?巩固县城?拓展城区的经营战略,大量分支机构从农村撤出,仅仅保留部分营业网点。但是农业银行仍保留了一些农村的优质客户,比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资信状况好的个人客户。

   2.潜在进入者

   虽然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首先,目前农村借贷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资金需求者对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另外,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单一,不能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所以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出现新的竞争主体。

   (1)民间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如基金会?私人钱庄?企业集资?农民互助合作社等一直受到政府的严格限制甚至打压。据估计,目前全国地下信贷规模在7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央行有的官员也多次表示:要解决小额信贷和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放宽民间金融活动空间。民间金融的许多优点是国有银行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有着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等特点,在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所以我国对民间金融机构的态度由一味的打击开始向规范转变,管理部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解禁”信息,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006年是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底过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会全面开放。同时,中共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资银行来讲,具有一个非常好的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原来已经进入的外资银行一方面会进一步对我国的各类金融企业扩大投资份额和加强各项业务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农村金融。据悉,澳新银行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可能入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农村信用社。[4]

   (3)其他商业银行。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随着农村的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我国农村的机会增加了。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风险会相应降低,从而具备的投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显现出来。在这种趋势下,国内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一些商业银行会逐渐加入到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中来。

   (4)邮政储蓄。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介绍,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这家银行将成为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服务的金融机构。虽然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暂不经营信贷业务,但随着其内部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和管理的逐渐规范,未来的邮政储蓄银行会不断扩大资金自主运用范围,极有可能涉足农村信贷,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

   3.替代品

   (1)直接融资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间接融资的替代品,直接融资市场相对于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一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不仅融资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而且募集的资金是作为股权资本使用,相对于银行信贷,没有还本付息的要求。山东省目前共有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4家,通过发行股票累计发行融资近12亿元。[5]同时,上市融资在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还可以使企业在获取资金的同时理顺内部关系,完善治理结构,实现更好的发展。这些优势都是银行信贷融资所没有的。另外,正在探索中的企业债券也会对银行信贷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

   (2)民间借贷。虽然民间借贷目前尚未以合法的企业形式参与农村金融市场,但农村大量的信贷资金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私人借贷,民间借贷凭借其获取信息以及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其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单?便捷高效的服务特点,已经构成农村借贷市场的重要互补因素,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2003年全国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已达8000亿元左右。[6]

   4.储户和贷款者

   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是各类型的储户,既包括农民及个体工商户,也包括农村工商企业?各类经济组织和乡镇政府。因此,对储户资源的争夺就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融入者与资金的供给者有着高度的重合,因为金融机构就是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调剂资金余缺的中介组织,他们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到了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竞争强度,所以也成为农村商业信贷市场的重要竞争因素。

   二?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分析

   以上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利的最终潜力。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强度分析

   目前,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绝大多数信贷业务由农村信用社提供,中国农业银行仅仅占据少量比较大的客户,二者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农村信用社实际上处于一种垄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农村信贷市场竞争者数量少且二者存在一定的产品差异,即农业银行只注重一些相对规模较大的优质企业或项目;二是农业银行正在逐渐寻求退出农村市场;三是农村正规信贷市场的进入障碍的存在使目前尚没有或者很少有竞争者进入这一领域。

   (二)进入威胁强度分析

   农村信贷市场之所以竞争强度有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种种进入障碍。但一些障碍正在逐渐降低,尤其是政策的限制。

   (1)规模和成本限制。这是阻碍其他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所以从资本逐利的角度来说,社会资金是不会向农村流动的。即使一些地方或者一些部门利润水平达到了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农村需求主体过于分散,且缺乏统一有效的征信体系,信息获取成本高昂,所以,进入这一市场的金融机构就很难扩大经营规模以确保盈利,规模的扩大会使经营成本上升速度提高。几大银行由于追求大市场?大银行的发展目标和降低成本考虑也逐渐退出了农村金融市场。这样,农村信贷市场仅仅有农村信用社发挥自己信息成本优势在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经营着农村信贷业务。

   (2)政策限制。虽然经营农村信贷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巨大的农村信贷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种民间融资形式,它们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的资金需求。但是,他们一直没有走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前台,因为我国没有出台正式的法规允许民间金融的经营,甚至将它们混同为高利贷等加以打击。但为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渐在放宽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目前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和外资小额金融机构的进入试点等措施证实了这一点。在政策不断放宽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的威胁不断增强,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机制将逐渐形成,从而打破信用社一统天下的格局。

   (3)其他因素制约。除了受规模?成本和政策的影响外,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基于客户转换成本?信贷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因素的考虑也是进入农村信贷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替代强度分析

   正规金融机构的缺位给其他的融资形式创造了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条件。作为与间接融资同样重要的融资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已逐渐被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经济组织所接受。《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如果说上市融资距大多数农村融资主体还较远的话,那么农业保险?融资租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则更加被农村融资主体所接受。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资金需求主体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会比较低,因为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还没有延伸到农村市场,不仅是直接融资需求较少,难以形成成熟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一定时期内,直接融资还不会对农村信贷市场产生太大的替代作用。

   尽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信贷市场存在很大障碍,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形式在满足农村信贷市场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地区,民间借贷的总量远远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放贷额。民间借贷有着天然的信息获取优势,信息成本大大低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同时,民间借贷具有方便灵活,手续简便等优势,所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市场的借贷具有相当强的替代作用。

   (四)储户及贷款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储户作为农村信贷产品提供者的资金来源,其谈判能力并不是很强,首先因为利率水平相对储户来说是外生的,我国目前尚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即使储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他们的选择也很少,能够吸收存款的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机构,况且地理上相对分散的农村储户,资金也相对比较分散,吸收他们的存款本身成本就比较高。另外,农村存款主体的储蓄率比较高,缺乏其他的资金融出渠道。这一切导致了他们在金融机构面前出于弱势地位。

   在贷款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谈判能力要区别看待。农村一部分运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借贷成本比较低,享受着较低的贷款利息,因为他们资信状况好?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盈利水平比较高,从而具有的谈判能力比较强。但个体的农户就不具备这样的谈判能力,他们往往成为金融机构“惜贷”的对象,正常的资金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缺乏担保人或抵押物,而且要求的资金数量少,周期灵活,金融机构贷款的单位成本高,所以面对金融机构,农户在贷款方面出于弱势地位。另外,利率的管制使对农户的贷款利率达不到弥补风险的水平,也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就以上分析看来,我国目前农村信贷市场竞争强度并不大,现有的两类金融机构按实力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细分市场。竞争意识的缺乏降低了涉农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6]何广文,冯兴元.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安徽省商务厅.中小外资银行涉足我国农村金融[DB/oL].http://anhui.mofcom.gov.cn/aarticle/sjgongzuody/200605/20060502215107.html(2006.05.18)[2006.07.13].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6

一、总部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事实上,“总部农业”是在“总部经济”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模式上单个企业的竞争转变为现代化条件下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从而美国、日本及欧洲许多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建设以跨地区企业和跨国公司为特征的总部经济,以适应竞争的需要。总部农业发展模式是总部经济理念在农业发展中的创造性运用。近年来,有的专家学者及实践工作者开始利用总部经济理念思考农业的发展与组织结构创新问题,提出了诸如“总部型农业”、“农业总部经济”、“农业总部”、“农业总部大楼”等概念,对总部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所谓总部农业,是指某区域特别是某城市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涉农企业将总部设在该区域或者该城市,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农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的一种农业发展形态;或者通俗地说,总部农业是指通过涉农企业(公司)设在某区域或城市的总部,指挥它分布在各地的子公司、控股公司、加工工厂、农产品销售部(批发部、办事处)、其他相关机构和生产基地,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和信息的集中运作,并通过产业链和市场链扩展自己发展空间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简言之,总部农业是在农业的市场资源与生产资源相分离的情况下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可使城市的科技、人才、资本、信息、市场等资源优势和农区的劳动力与土地、水利、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实践中,许多涉农企业把集团总部、行政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设在城市,在农区建基地、办工厂、设窗口,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通过资本外移、产业外移、产品外移等形式,实现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证明,总部农业具有空间分离性、内联紧密性、经营规模性、产业延展性、区域辐射性、经营共赢性等特征。事实上,设在城市的总部和设在农区的生产基地就是总部农业空间分离性的具体体现;对于一个涉农企业来说,发展总部农业必然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小企业发展总部农业往往得不偿失,这就是总部农业的经营规模性;总部农业在企业内部的空间分离,并没有隔断“总部”与“生产基地”的密切联系,这实际上就是总部农业在企业内部的连接紧密性,即内联紧密性的具体体现;总部农业往往依托设在城市的总部,敏锐获得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有效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延展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就是总部农业产业延展性的优势之所在;总部农业的空间分离式发展,实际上增加了其区域覆盖范围,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区域辐射性;总部农业无论对于涉农企业本身,还是总部所在地,抑或是生产基地所在地,都应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农业经营模式,这就是其经营的共赢性。

二、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必要性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遍布祖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在屯垦戍边、民族团结、安置就业、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农垦高举现代农业的大旗,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物质装备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棉、胶、乳、糖、种等主要产业的优势及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在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引领示范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农垦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自我封闭性特点突出。源于垦荒或为垦荒服务的农垦企业,大多数初创于祖国的边陲、荒漠与滩涂之中,造成农垦人信息闭塞;加上艰苦年代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体制,久而久之,使农垦自成系统,自我封闭,造成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二是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垦形成了“企业办政府”、“企业办社会”的体制。政企不分、社企不分,企业负担沉重。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垦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制约了农垦生产力充分发展。三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建之初,农垦以国营农场为主体,以全民所有制农业为支柱。改革开放以后,农垦人认识到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但由于人才、资金、技术、观念及地理位置偏僻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一些垦区的产业链条较短及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经济增长主要靠外延的扩张,增长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四是发展坏境艰苦,缺乏对优秀的人才吸引力。传统体制下,农垦事业的发展一直沿袭“重生产轻生活”、“重积累轻消费”的指导思想与模式。虽然近年来垦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体上,垦区与城市的差距仍很明显,甚至个别垦区的农场还赶不上当地农村。这使农垦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进而使农垦事业发展缺乏后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这对未来农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农垦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农垦科学发展,是未来农垦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农垦系统应该利用总部农业的发展理念,把一些大型农垦企业的总部建设在具有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优势的城市,以形成把垦区所缺乏的城市优势资源源源不断导入垦区的长效机制,从而促进农垦现代农业的持续建设与发展。

三、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Swot分析

Swot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的简称。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其中S、w是内部因素分析,o、t是外部因素分析。它是对企业内外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一种分析方法。对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内外在条件进行Swot分析,目的是为农垦发展总部农业提供战略指导。

⒈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优势分析。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优势,首先是相当一部分大城市的农垦企业由于受发展空间和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等条件制约而形成了作为农业企业总部来培育和建设的实力和条件,如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农垦集团总公司等,其很容易被培育为农业总部,或已具备农业总部发展雏形;其次是垦区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具备了在具有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优势的大城市建设总部的愿望和条件;再者是我国绝大部分垦区的农业生产在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走在了前面,适合作为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来建设,如黑龙江垦区、新疆兵团、广东垦区、内蒙古海拉尔垦区等,可以通过企业并购等方式作为一些农业总部的生产基地来建设。

⒉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劣势分析。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劣势,首先是由于地处边远、信息不灵,加上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民所有制农业”的长期影响,思想观念亟需进一步转变;其次是体制机制改革的滞后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垦区农业的生产经营,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且管理层级多,降低了生产经营的效率;再者是一些大垦区距离中心城市遥远,如果其间建设总部农业体制,必然会使管理、运输等成本费用增加,影响农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

⒊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机遇分析。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机遇,首先是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引导和促进有利于我国农业提档升级的有效资源投向农业,而建设总部农业实际上就相当于建起一个把城市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优势资源源源不断导入垦区农业的“管道”;其次是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已经进入到具体落实的新阶段,城乡一体化不仅要使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而且还要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相互融合,而总部农业是城市与农村相融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再者是一大批特大型城市以至一些大城市、中小城市都提出了在本市建设企业总部基地的发展战略,而且提供优惠政策进行招商,这为垦区的农业总部进入城市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⒋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威胁分析。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主要威胁,首先是我国农业的弱质性,比较效益差,而且许多免税免费政策对企业有利,但往往对企业总部所在地的税费收入不利,因而其他行业的企业总部会对农业企业总部的入驻产生威胁;其次是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生产经营的低成本会对农垦农业作为总部农业的生产基地产生威胁。综上所述,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而且许多不利条件都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转化为有利条件的,如生产经营成本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和扩大经营规模等予以消化;比较效益差,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化经营予以克服等等。总之,农垦发展总部农业大有可为。

四、农垦发展总部农业的思路与措施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农贸市场购买行为定量分析

1概述

农贸市场作为生鲜农产品的重要零售终端,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和渠道,关系民生保障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农贸市场由于基础设施、管理水平、运营方式等诸多方面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农贸市场建设是城市商业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农贸市场的独特性,国外学者关注于生鲜超市的研究,国内学者在2002年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农贸市场发展问题,对发展方面进行了探讨,学者吴一平(1996)认为对农贸市场应合理规划,注重市场的本质;学者王义峰(1997)认为构建完善的信息网络,注重农贸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学者杭永根(2000)认为农贸市场要配备良好的物流设施,完善服务职能。自2002年以来,我国一些城市对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即“农改超”,部分城市新出现的生鲜超市由于种种原因亏损、倒闭,带来了许多问题,对于传统农贸市场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具体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学者胡定寰、俞海峰对我国的农产品超市经营的前景充满期待,农超将会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顾国建(2001)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与零售业的迅速发展,在多种消费需求的刺激下,连锁经营超市将替代农贸市场;牛宝俊(2006)认为农产品超市是未来发展必由之路。另一种观点是对我国农产品超市的前景不容乐观,赵尔烈(2003)指出“农改超”应与社会发展水平、消费习惯、居民收入等相适应。李东升(2009)认为“农改超”问题上忽略了城乡差异,针对县以下农村农贸市场,提出了适合农村农贸市场的业态模式。

本文试图从农贸市场消费者行为视角出发,运用数量分析工具,对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地方政府对农贸市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2研究设计与方法

2.1研究假设

人口统计变量与消费者行为有着显著相关,消费者行为常因性别、年龄、收入、所受教育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可以将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消费者如何行为的替代变量,为了获取影响农贸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子,现将农贸市场消费者分类、归纳,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综上所述,本研究将探讨如下假设:

H1:不同性别的农贸市场消费者,对去农贸市场购物有差异;

H2:不同年龄的农贸市场消费者,对去农贸市场购物有差异;

H3:不同文化程度的农贸市场消费者,对去农贸市场购物有差异;

H4:不同家庭收入的农贸市场消费者,对去农贸市场购物有差异;

H5:距离农贸市场不同的农贸市场消费者,对去农贸市场购物有差异;

2.2问卷设计

通过专家访谈法和文献探讨法,确定调研问卷内容,第一部分为消费者在淮安市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的态度和行为,共有12个问题,采用5点李克特(R.a.Likert)尺度进行测量,第二部分为人口统计变量,按照经济学的消费理论,消费者购买行为通常是由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商品的质量、个人偏好、环境政策等因素决定的,消费者去农贸市场购物,受消费者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收入水平、购买次数、购买地距离、消费者对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的关心程度、购物环境、品种齐全等变量影响。在设计完问卷后,本研究进行预先测试,发放对象选取了淮安农贸市场规模适中的一家农贸市场,发放50份样本,共取得有效问卷36份,alpha高于0.7,显示本研究问卷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具有较高信度,可以继续进行正式调研。

2.3样本选择

以淮安市清浦区、清河区、淮安区、淮阴区、开发区(五城区)农贸市场的消费者为调研对象,调研时间为2013年6月20日-6月25日,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问卷671份,有效回收率83.9%。

2.4信度与效度检验

将问卷调查表的数据输入SpSS19.0,分别作同质性信度(aLpHa)检验和分半信度(SpLit)检验,根据有效的671份问卷,量表整体的Cronbach’salpha系数为0.819,从分半信度检验中可以看出,Spearman-Brown系数为0.764,GuttmanSplit-half系数为0.764,所分成的两部分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792和0.638,这些结果表明,问卷调查表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能够给调查工作提供稳定的测量结果。

在效度方面,本研究的问卷是根据文献探讨整理出相关变量,再经过专家修正,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容效度。

本文以因子分析的方法来验证构建效度,通过Kaiser-

meter-olkin值为0.844,Bartlett’s卡方值为2031.022,相应的概率p接近0,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研究分析结果

3.1描述性统计

通过汇总、分析调查问卷,人口统计汇总如下表一所示。从调查问卷中,女性比例较多,占60.1%,男性比例较少,占39.9%;年龄结构上除20岁及以下,比例较少,仅占1.0%,其他年龄段比例分布较均匀;文化程度上,高学历的去农贸市场比较少,大学本科以上的仅占6.0%;到达农贸市场采用步行方式的较多,占47.7%,使用私家汽车、公共汽车仅占3.7%;家庭月收入集中在2001元-6000元,占58.8%;去农贸市场购买频率,每天去农贸市场购买的所占比例最多,达到61.5%。

3.2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本研究针对农贸市场消费者的购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众多购买因素提取出本研究的购买因子,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其中对因子呈现较强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其余的予以剔除,以便发现因子的实际意义,如表二所示,累积解释变异量为63.522%,在因子一中,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共有4项,其内容反映出消费者去农贸市场购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命名为“农贸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在因子二中,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共有3项,反映出消费者关注农贸市场独特的农产品特点,因此命名为“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特色”;在因子三中,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共有3项,反映出消费者关注农贸市场改造后,农产品的价格,因此命名为“现代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在因子四中,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共有2项,反映出消费者关注农贸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命名为“农产品新型消费模式”。

3.3假设检验

经过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因子,将因子保存作为因变量值,将问卷中人口统计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以便了解农民市场消费者在农贸市场购物决策因子上有所差异,如下表三所示。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淮安市农贸市场消费者以女性为主,购买群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为中等学历层次,去农贸市场购物主要步行或用电动车,可以看出消费者去农贸市场购买农产品是因为农贸市场选址便利,消费者选址每天去农贸市场的比例较高是看中农贸市场农产品的特色,如产品新鲜、价格公道、品种齐全等。

研究经过因子分析后,提取出4个因子:农贸市场软硬件设施、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特色、现代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农贸市场新型消费模式,从假设检验的结果来看,农贸市场消费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对农贸市场软硬件设施有显著差异;农贸市场与消费者家距离(农贸市场选址)对于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有显著影响;农贸市场消费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对于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有着显著差异;农贸市场消费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对于农贸市场农产品新型消费模式有明显影响。

4.2建议

农贸市场的建设应该更加关注农贸市场的消费者,即“民生”,地方政府应该注重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农贸市场的运营管理等软硬环境的建设;农贸市场的选址应该更加科学,便于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现代农贸市场的建设不能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前提,应该扶持农产品流通主体;对于农贸市场新型消费模式应该与城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匹配。

参考文献:

[1]何军,纪月清,吴豪杰.生鲜食品消费行为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3).

[2]赵晓飞,杨英.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武昌区的调查[J].财贸研究,2009(2).

[3]杨欧阳,唐熠坤,陈晨.北京市安全农产品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4]欧洋凯.蔬菜消费者购买行为调查分析[J].上海蔬菜,2007(4).

[5]周发明,杨亦民,杨婧.城市居民对生鲜农产品购买地点选择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市消费者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集群;Swot分析;战略选择;延安市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59-03

ClusterDevelopmentStrategyofmodernagricultureofYan’anCitybasedon

Swotanalysis

YanYu-jie,XUeYan-fei

(Collegeofmanagement,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Xi’an710021,China)

abstract: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swellasopportunitiesandhazardsfacingYan'anCityinimplementclusterdevelopmentofmodernagriculturearediscussedbasedonSwotanalysis.ascience,basedonstrategy,whichisappropriateforfutur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inYan'anCity,tohelpthecitytomaintainthesustainablecompetitivenessofagricultureinfuture,wasestablished.

Keywords:modernagriculture;clusterdevelopment;Swotanalysis;strategychoice;Yan’anCity

1延安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基本概况

延安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2010年总人口有219.55万,全市乡村人口有154.30万人,占总人口70.4%。20世纪90年代,在“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延安市在农业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等,主要发展烤烟、苹果、羊、薯类这四大类主导产业,使得四大产业规模迅速扩张,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1世纪初,随着国家对卷烟制造行业实行严格的计划定额管理,并运用经济杠杆推动烤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延安的烤烟产业受到了极大冲击,烤烟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从鼎盛时期的2.00万hm2下降到2003年的0.25万hm2,烟农纷纷转产[1]。按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总体规划,占全市耕地总面积31.25%的25°以上的陡坡耕地全部用于退耕还林还草,再加上封山禁牧政策的推行,薯类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羊存栏量锐减,延安的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受到巨大挑战。

“十一五”期间,烤烟、薯类两项产业逐渐淡出,羊的饲养方式转变为舍饲圈养,产量经过短暂的大幅下滑后又开始回升,自此,舍饲圈养方式逐步推广开来,带动了草畜业的大力发展。在这一时期,苹果的产量稳步上升,和“十五”期末相比翻了一番多[2,3]。与此同时,其他园林水果的生产也有了较快发展。新兴的棚栽业发展迅猛,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协调了大量贷款,鼓励农民种植大棚菜[1]。到目前为止,林果、草畜、棚栽成为延安三大新的主导产业。

2延安市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对延安市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出适合延安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正确战略决策,为农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2.1优势(S)分析

2.1.1特殊的地貌和气候资源优势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依赖很强的产业,地域、地质、气候、土壤、水文等内在的先天禀赋,对农产品的产量、品质、成本、类型等影响很大,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成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原生基因”[4]。延安得天独厚的黄土高原地貌和气候资源优势,特别适宜于陕北杂粮和苹果的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丰富营养的陕北杂粮,诸如糜子、谷子、荞麦、豆类、薯类成为人们普遍看好的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而延安的洛川苹果早已享誉中外,由此而带动的苹果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化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2.1.2丰富的矿资源优势延安地下储藏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藏,是国家能源重要战略接续区。“十一五”期间,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迅猛,为延安市的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均达到80%以上[5]。延安市已经把“能源化工强市”作为日后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可以预见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将会继续增强。

2.2劣势(w)分析

2.2.1延安农业的整体基础差首先,到目前为止,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山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仍然比较差。其次,延安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普遍缺乏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薄弱[6]。第三,延安的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农资服务不到位、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比较突出。第四,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较慢[6]。这些因素导致延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

2.2.2产业规模小,开发不足除了苹果产业之外,其他的产业规模均处于扩张阶段,产品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开发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2]。尤其是陕北杂粮,虽然符合了目前人们所倡导的绿色饮食、健康饮食的理念,但是其市场开发程度比较低,以陕北杂粮的加工、销售为主导的下游产业链并未真正建立。

2.2.3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业信息入户难农业信息是现代农业得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纽带,延安村级信息站点的建设缓慢,没有达到全覆盖,而有些地方虽然农业网站、语言热线、农业频道等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很多,但在农民中的实际普及率并不高。农民对这些途径了解很少,能真正接受的更是微乎其微。农业信息无法上下互通,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延安农业集群式发展的一大瓶颈。

2.2.4延安北部山区难于发展机械化,面临技术难题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农机装备为基础的农业。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必须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延安北部属于丘陵沟壑区,耕地多以陡坡地为主,所以在平原地区使用的一些机械化农机具在此都无法使用。

2.3机会(o)分析

2.3.1农转非推动了农业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农民进城政策的出台,使得许多愿意进城的农民从过去的农产品生产者变为纯粹的农产品消费者,带动了农产品商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转非进程的加快,将推动人均农产品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整体农产品需求的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这就给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2.3.2产业集群式发展已经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它能够产生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形成更好的产供销市场和渠道,同时也能带动整个区域取得跨越式发展。因此,为我们在农业中采用产业集群式发展开辟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2.3.3有了良好的政策扶持进入21世纪,国家政策长期向“三农”倾斜,连续8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指导“三农”工作,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建设现代农业,从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为延安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扶持。

2.3.4智力和人力资源不断加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逐步展开。近几年,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人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农村。大学生“村官”为发展“三农”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优势人力资源。

2.4威胁(t)分析

2.4.1国外成熟的现代农业和国内农业发达地区的竞争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尤其是美国、法国、荷兰和日本。国内东南部地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这将使得延安在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过程中受到市场、渠道、贸易壁垒等方面强有力的竞争。

2.4.2工业对优势农业要素的掠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扩大,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村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老、弱、幼人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6]。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大,农村优质耕地不断被城市化、工业化、居民住宅等侵噬,无法满足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对耕地的需求。

2.4.3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矛盾升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全面实施导致延安16.67万hm225°以上的陡坡地需要全部退耕,再加上工业用地对农业耕地的掠夺,使得本来就紧缺的耕地更为紧张。如何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3延安市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战略选择

3.1So战略

1)与时俱进,将陕北杂粮纳入主产业行列。把林果、草畜、棚栽、杂粮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结合各区县已有的发展情况,在主导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建立生产基地,取得先期的经验后,打破地域界限,向周围的地区辐射,加强各区县之间在产业功能上的联合与协作,建立产业圈,形成规模经济,然后依托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中心和批发市场,以此推动整个产业圈实现跨越式发展。

2)政府应该对主导产业加以引导,使其朝着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拉长产业链条,实施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在现阶段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和国内成熟的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经验,着重拉长苹果产业链条,尤其要积极开拓各环节的销售渠道,探索出一套适合延安市苹果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然后迅速复制到其他农业产业。

3.2St战略

在同一个产业圈,可以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注册集体商标,使用地理标志保护特色农产品,走区域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商标、品牌意识,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将品牌发展为名牌,打造名牌企业[7]。同时,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品牌质量管理,注重品牌维护,运用品牌营销战略,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力,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地向前发展[8]。

3.3wo战略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陡坡耕地都有通山公路,力争早日实现村级信息站点建设达到全覆盖。鼓励并招聘高素质、有知识、懂技术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利用他们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群众学会使用各种农业信息平台搜集、分析、利用和传递信息,学会在泥沙俱下的信息中筛选有效资源,从而适时把握农业商机。

3.4wt战略

走农业产业差异化道路。农业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换个思路,让农业横向扩展,发展农业旅游。例如,农家乐,农家自助游采摘,等等。吃吃农家饭、干干农家活,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在这里体验到农村田园的纯朴生活。农业旅游不仅可以在延安本地搞,还可以在其他城市建立延安农家乐连锁,一方面可以宣传延安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建立新的产业销售渠道。总之,发散思维,开拓农业产业差异化道路。

在延安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还应该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控制与解决,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农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孝卫.延安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延安市统计局.2010年延安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平稳较快发展[eB/oL].(2011-03-09)http://stjj.yanan.gov.cn/news/tjxx/20113990249.htm.

[3]延安市统计局.延安市果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eB/oL].(2007-01-25)http://stjj.yanan.gov.cn/news/tjxx/200752293614.htm.

[4]王锦旺.内生性农业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eB/oL].(2008-08-25)http://www.hljagri.gov.cn/fxyc/zh/200808/t20080825_208918.htm.?

[5]刘江.延安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实施能源、农业、旅游三大战略[eB/oL].(2009-07-17)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9/yananxing/yw/200907/17/t20090717_19561731.shtml.

[6]刘珍品.延安市农业普查数据资料综合分析[eB/oL].(2009-2-17)http://stjj.yanan.gov.cn/news/tjxx/2009217142411.htm.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农业市场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商务

中图分类号:F3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9-0124-05

农业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库茨涅兹所揭示的三大产业演化规律正在上演,如今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三农”问题等等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农业由于受自然资源约束和自然环境影响,存在着天然的弱质性,分散的农户经营产生了合作的需求,农村合作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研究,大致有三个方面:(1)对合作经济理论的一般探讨,包括理论基础(以产业组织为主)、运行机理、必要性与紧迫性、概念和作用等。(2)对合作组织的探讨,包括合作组织的形式(模式)、合作组织内部治理与运作及合作社成员培训等。(3)对合作经济环境的探讨,包括政策供给与规制、法律调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本文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分析,发现市场化与合作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需要实现合作化与市场化的联动,在市场基础上进行合作经济发展思路的研究。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阶段

从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合作元素。不过,这种合作化因子经历了一个从狂热到速冰而后逐渐回归理性的发展轨迹,市场化也经历了从有到无至再现的过程。图1将市场化、合作化与农业的发展轨迹进行配合分析。

1.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后期的“强制合作化阶段”(i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逐渐攀升于社会规则之上,在“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信念引导下,农业生产的合作化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合作化程度迅速提高。从一开始的自发互助,到自觉行动的初级合作社,再到自为式的高级合作社,乃至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农业合作化成为一场不折不扣的社会运动。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化了农业中的“合作”因素。1950年互助组1131个,到1975年达到16448个(集政治经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高度合作化的集体组织),数量扩张了近15倍,覆盖全国范围。

强制性制度变迁,还表现在政府以计划的名义,将市场因素逐渐从社会经济生活中消除。农业生产所涉及到的生产资料、要素资源和农业产出完全由国家统购统销,市场受到严重限制甚至禁止。

同期的农业产出显示,1952年为342.9亿元,1975年971.1亿元,仅增长两倍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序列中(见图1),这20多年中的农业GDp呈现出近乎水平线的状态,发展水平很低。

2.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去合作化阶段”(ii区)

强制合作化阶段处于一个特殊的不稳定阶段,复杂的因素导致农民面临参与经济生活的“参与约束底限”,即如果继续“参与”当时的经济游戏就可能危及生存,才有1978年18个农民颇有壮烈意味的“秘密约定”及由此触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种来自底层的变化,可以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不过,此阶段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经由政府的力量仍然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从而呈现出一种诱致倒逼式的类强制性制度变迁行为,不过与前一阶段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向相反,即“去合作化”,才能消除前次行为带来的负效果。

这一阶段,农民重新获得独立生产经营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激发,在拥有私人控制权的土地上生产出可能获得“剩余控制”的产品,产出不断增加,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种来自剩余控制权的产品,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之后,剩余产品就有进入市场的需要。当经济建设成为政府的工作重心之后,国家意志逐渐从单纯的计划经济失效中领悟出“市场”的重要性,开始寻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因之市场化程度逐渐恢复并缓缓增加。

3.80年代中期之后的“新合作化阶段”(iii区)

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为市场经济的回归与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1984年中国政府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因子逐渐增强。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更是确立了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这些制度层面的变革,得到了经济大发展的回报。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在前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但与上一个阶段(ii区情形)相比,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却大大增加。农业生产的家庭化、多样化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市场冲击下却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分散化、原子化的劣势。

数亿中国农民直面市场的时候,新的合作需求产生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分散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不确定性)之间出现了矛盾,市场经济大潮还拉大了农业与其它产业收益差距,农业的相对比较利益不断下滑,20世纪90年代大量的“离农”甚至“离乡”行为,正是农民的理性选择,大量青壮年农民加入农民工行列,使得农业生产力削弱,农村出现空户化、老龄化、农民兼业化、土地撂荒闲置等诸多问题。不过,这种“离农”行为,却在客观上为农村经济合作化提出了迫切需求,也提供了自然基础。农村人口的外流或外迁,使得农业实际劳动力减少。人地比例缩小,增加了农业生产压力却缓解了人地矛盾,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需求产生,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这些新情况为新的农业合作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农业税的减免(直至取消)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走向“新合作化”阶段。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08年9月底,全国依法新登记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96万户,实有成员数108.15万个,其中农民成员104.09万个,占成员总数的96.24%。从业务范围看,有3.23万户的经营范围中包含种植业,占实有总户数的27.63%;2.59万户的经营范围中包含养殖业,占实有总户数的22.15%。现实情况表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开始走向新的发展快车道。

从以上分析来看,20世纪70年代后期之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极低甚至被人为消除,孤立的合作化并未带来农村经济大发展。随后的几年过渡时期,合作化因历史原因被抑制,单纯的市场化仍然不能产生效用。而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化与合作化联动发展互相促进,才有效促进农业增长。

二、农业合作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

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农业合作化与市场化联动的基础上进行。以农业市场化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以现代商务为核心,寻求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

1.推动和完善农业市场化进程

农村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等诸多方面事务。农业的投入、经营管理、产出等活动,是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关注点。

第一,加快农产品商品化建设。农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均来源于农业产出――农产品,只有农产品通过市场顺利完成“价值实现”过程,才能根本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富裕问题。农产品商品化建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农产品销售与流通环节的建设,二是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农产品销售与流通,以市场“价格”为导向,主要目的是充分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让农业产出卖个好价钱,以确保农民生活改善和农业再生产投资的来源;同时也要解决经常遇到的由买方市场特性引起的农产品“卖难”问题。这需要通过农产品商务中的信息流和物流方案的设计来解决。农产品商务中的市场信息搜集、需求行为分析、供求匹配等活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展,农民承担着较高的交易成本,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为此,我们要从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供求信息匹配、农产品交易技术开发等方面着手,扩大农产品市场范围,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从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同时建设通畅的农产品物流通道和辅助环境,降低物流成本。

农业商品化生产问题,实际上是“需求导向”问题。农民选择作物品种、耕作时间和管理方法,必须遵从“需求导向”的市场法则,适时、有效地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农产品需求。以农产品为中间投入品(生产资料或流转)的企业,以农产品为消费品满足吃、穿、用等需求的居民,都是农民的客户。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生产当然要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才能适应市场规则。订单农业、绿色农产品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内生要求。

第二,实行有保护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保证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价格,影响着农业的“成本”,进而影响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和变革。笔者认为生产要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资料,如土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物质品,另一类是农业技术、信息知识、劳动力、农民企业家、资金等资源品。从目前情况来看,物质品投入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农民通过市场采购必须的农业生产资料,但由于农民的个体分散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他们在购买中谈判力量弱,信息甄别能力不足,同样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和生产风险。因此,需要对农资供应环节进行改造,构建既符合市场化规则又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农资供应体系。对于资源品投入而言,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落后和严重缺乏的局势。农业资源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三类。信息技术的投入目的在于降低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这方面的供给目前主要由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本中,劳动力的投入基本依靠农民家庭自给自足,在农民工队伍增加的情况下,农村的季节性雇工有所增加,但劳动力流动范围受到限制,而农业企业家的供给则严重不足。货币资本可以物化为农业生产资料,其使用暂不作考察,但其来源和供给数量应该引起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自有资本积累数量有限,农业生产再投资力度较小,所以需要依靠外部资金的注入,但由于农民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农民信用度不高等原因,他们获得外部资金的渠道和数量都比较少,大大制约了农业生产再投入,影响持续性。

基于此,对于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在目前形势下不能完全任由市场机制发挥,而有必要实行“有保护”的市场化。一方面,拓展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渠道,降低农民购买成本;同时要增加资源品的投入激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此容易出现失灵,就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国家力量推动。

第三,促进农业经营产业化。基于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分析,我们自然提出促进农业经营产业化的思路,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农兴百业兴,农损百业衰”。农业产业化要求多类市场主体的参与,产前农业生产要素供给、产中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产后加工销售以及政府的全程监管与服务,各类活动相互衔接,各类主体协同参与,以农业产业链为主线,增加链条上的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总量,从而使农民获得较多的价值量。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到三次产业的融合,在得到农业补给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和商业等服务业,应该大力参与到“反哺农业”、“辅助农业”的过程中来,建成“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第四,实现农村基层政务服务化。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农业曾经为工业做出巨大牺牲、农业效益下滑带来“粮食安全”、“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决定了我国政府必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村基层政府,是国家政权的末梢。为了推动农业市场化进程,基层政府要在“为农服务”上下功夫。当前各地出现的乡村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案例和征地等导致的社会冲突,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基层政务应该实现“服务化”。农村基层政府承担着信息服务、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等重要责任,这种供给无法完全依赖于市场。同时基层政务中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从制度上保证农村稳定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高效的市场主体、建设流畅的农村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应该成为基层政务的主要工作。

2.加快以现代商务为核心的农业合作化进程

现阶段我国农业合作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各类专业合作社纷纷出现。然而,合作化过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多样化运营而缺乏核心业务。促进农村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需要在这方面做明确、深入的探讨。

第一,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合作组织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既具备市场要素又表现出企业组织的形式,通过市场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克服市场失效,降低交易成本。但正因为此,合作组织又兼有了市场和企业两种组织形式的缺陷,一方面市场的失灵不能完全通过内部化来消除,另一方面又由于没有完全或完善的控制权而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这些情况导致合作组织不能成为完全而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虽然2007年开始实施《专业合作社法》,但合作社的经济性质并未得到清楚界定,作为调节企业范围事务的《公司法》无法适用于合作社范畴,缺乏“合作社法人”的明确界定和法律认可。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往往有在民政部门登记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两类,前者属于社会团体性质,后者具备部分的企业法人性质。这种“中间”状态导致合作社内部治理和外部运作都存在着众多难以调和的矛盾。

从法律层面明确“合作社法人”地位,是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将合作界定为一种服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流通过程提供服务的企业,其核心产品就是专业于合作和协调的“为农服务”。这样合作社就完全按照法人的方式和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内部治理,避免所有权不完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确立现代商务为农村合作经济的核心事务。从功能上来看合作组织涉及到生产合作、流通合作、消费合作、资金合作等很多方面,当前最适合中国农民需要的无疑是流通、营销等市场服务型合作组织,即使在生产领域的合作数量较多,从农民的角度来看,最终也是需要落实到农产品的出售(价值实现)上来。生产及其它环节当然不能忽视,但在信息技术、机械技术和生物化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农业生产并未成为“瓶颈”,现实中存在大量“卖难”、“增产不增收”、“假种子假农药”等现象表明,市场才是农业发展中的根本制约因素。

因此,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需要以“商务”作为核心事务并据此进行合作社的业务设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商务活动为核心,需要以农民(农户)为中心,专注于两个环节:生产前的采购(农业生产要素)和生产后的销售(农产品商品),专心做好为农服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信用流和人员流等关键商务事务。

第三,发展现代农业商务技术和商务服务模式。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供为农服务时,要重视“商务”活动及相关服务,现代农业商务技术的研发和商务服务模式的创新最为关键。在信息技术日益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背景下,合作社要更多接受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商务活动,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信息的广域和接收,进行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商品的市场宣传、供求匹配,开展农产品网络推广,为农户进行客户购买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和市场信息数据挖掘等。通过专业信息工具(如即时通讯、自动谈判系统)等为交易环节提供服务,加快交易谈判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利用电子支付、第四方物流综合服务等为交易的完成提供全面服务。技术发展的同时,商务模式也要创新,针对不同的供应(农资)和需求(农产品)主体,采用流程通畅、多方共赢、结合实情、突出特色的商务模式,协调好农户和其它交易主体的关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协同运作。农业电子商务既是现代农业商务技术的应用,又是农业商务服务模式的创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该成为农业电子商务的主体和强力推动者。初期阶段可以从合作事务的信息化流程式处理着手,产生示范效应,逐渐扩展为全程农业电子商务。

三、结论

本文通过新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轨迹的分析,发现市场化和合作化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农业绩效的影响。据此设计出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合作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要求农村合作经济必须建基于市场之上,合作化与市场化协调上升发展。相应的,需要突出和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选择现代商务作为农业合作经济的核心事务,利用现代商务技术和创新商务模式提供为农服务,从而形成以农户为中心,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依托信息技术、现代商务技术和现代商务理念实现农业产业链协同运作、互利共赢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新图景。

参考文献:

[1]潘劲.合作社的产生及其对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贡献[J].经济研究参考,1997,(B6):13-18.

[2]郭红东,钱崔红.关于合作社理论的文献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5,(1):72-78.

[3]苑鹏.现代合作社理论研究发展评述[J].农村经营管理,2005,(4):15-19.

[4]王代,国鲁来.全国农村合作经济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1988,(2):56-59.

[5]罗宏翔,曹阳.云南省城镇化进程及耕地保护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4);100-105.

[6]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24-33.

[7]高贵如,王慧军.农业家庭经营交易成本与交易受损根源分析[J].农村经济,2008,(10):36-38.

[8]黄胜忠,林坚,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65-73.

现代农业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U-V分析;民工荒;就业难

0引言

在以往的公众认识中,我国的农民工劳动力资源可谓“十分丰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也认为,在城乡存在收入差距的条件下,只要没有其他障碍,农村劳动力应该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但是,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曾经的9800万进城民工忽然“断档”,曾经被各家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民工潮”忽然变成了“民工荒”,这种经由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不断蔓延开来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呢?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民工荒”的成因更是众说纷纭。针对“民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并发的这一特殊现象,笔者尝试用劳动经济学中的U-V分析方法来探讨这一问题。

1农民工劳动力市场U-V分析模型的建立

U-V分析是从失业(unemployment)与职位空缺(vacancies),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

在失业U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职业空位V则是求大于供的表现。U,V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如图所示:

联系上文所说的“民工荒”现象,可知当今不仅东南沿海城市,就连中西部城市的一些企业之中,都开始出现了在民工劳动力方面的职位空缺,但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却还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一方面雇主雇不到员工,而另一方面可以从农村转移出来成为农民工的潜在劳动力却宁愿失业也不填补为数不少的职位空缺。不妨令农民工劳动力的职位空缺为V*,不愿就业、失业为U*,如图1所示,纵轴取U与V,横轴取供求关系。横轴上的点e是充分就业点,点e左侧的区间表示求大于供,右侧的区间表示供大于求。如果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之间的差异恰好等于职位空缺V或失业U增加量时,它们的关系就可以用向左上、右上倾斜45°的线ev、uv来表示。此时在e点上,劳动力供给恰好等于劳动力需求,且此时既无失业也无职位空缺,是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想状态。

但是事实上,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很难达到这样的一种理想状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民工荒”和失业并存的现象,说明了此时市场上既有供大于求失业的存在,也有求大于供职位空缺的存在。这样的状态,就不能单纯用ev、uv这样的直线来表示了,图1引入了两条曲线分别用来描述职位空缺U、失业V和供求关系D之间的关系。此时图上两条曲线的交点a代表了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平衡的均衡点,在这个点上,虽然同时存在着职位空缺和失业,但市场已经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ea所代表的均衡状态下的失业与职位空缺,这时候的二者就并不是由需求不足或供给不足而产生的了,而是由于受劳动力市场上资源配置效率影响所致。笔者将未出现“民工荒”之前的失业和职业空缺关系对比出现“民工荒”之后的二者关系,绘出如下U-V分析图。

图中C1代表出现“民工荒”以前,正常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和职业空缺状况。出现“民工荒”以后,同样的失业水平下,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职位空缺,同时,市场上失业并没有减少。据不完全估计,中国农村拥有至少1.5亿的富余劳动力,其中至少1/3的农村劳动力或多或少地存在就业不足的问题;而城镇自2000年以来,登记失业率也是逐年攀升,这几年分别是3.1%、3.6%、4.0%、4.3%,另外,这几年由于大学扩招的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失业现象也很严重,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城镇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故而相较于C1曲线,在出现“民工荒”的当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与职业空缺都比之过去要大,故而这里将C1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得到了C2曲线用来描述现在的U-V状况。从原点绘制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45°线,分别与C1、C2曲线相交于a点、b点,这条45°线代表着当市场上失业等于职业空缺时,也就是当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供给等于需求的时候市场均衡的点。即使在均衡状态下,市场达到了充分就业,b点所对应的U-V状况点(V2,U2)也均大于a点所对应的(V1,U1)点。

可见,现在的“民工荒”现象,并不是一种由于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不足而引起的现象,通过U-V分析我们知道,即使是在农民工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职业空缺V2仍然会大于以前的职业空缺V1。这种现象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我国的农民工劳动力已经从以前的“无限供给”状态过渡到了“有限供给”状态,而是因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摩擦性失业的产生。那么,究竟是些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出现了变化呢?

2“民工荒”现象的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U-V分析,我们得出“民工荒”并不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而导致的现象;也并非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我国的农村待转移劳动力已经小于市场潜在需求;出现了“有限供给”状态了;而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针对这一原因,笔者认为“民工荒”的出现至少受到了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预期使得农民工工资刚性。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指出,在经济增长的第一阶段,剩余劳动力由农村传统部门逐渐转移到城市现代部门,这一阶段劳动力处于“无限供应”状态,这一状态保证了现代部门超常的资本积累,决定了二元经济转型的速度和成败。在这一阶段,工资水平是呈现很强刚性的。而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成之后,劳动力成为了稀缺生产要素,此时现代部门为了获得劳动力供给才会开始提高工资水平。

面对“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对“无限供给”的否定,甚至有人提出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已进入了“有限供给”状态。但是,这一说法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出现“民工荒”的同时,农民工工资仍然呈现出“无限供给”状态下很强的刚性。

根据我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所权威的统计,近年来全国外出务工农民达到9800万人,并且这个数字一直以5%的增幅稳步增长。据官方估计,今后10年中大约有1.5亿农民要进城务工。可见,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态势可以说在未来5~10年内仍然不可能根本改变。因而并不能因为出现“民工荒”就判断我国已经进入了农民工“有限供应”状态。事实上,面对以上数据,包括用人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对于农民工市场产生了一种“无限供给”的预期,在这样的一种预期之下,用人单位将会尽可能地向农民工压价,农民工工资呈现出很强的刚性。所以,虽然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社会对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仍然保持着“无限供给”的预期,这种预期不变,农民工工资将无法得到提高。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12年间珠江三角洲农民工月工资增幅仅68元,如果折合物价上涨因素,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农民工工资呈现下降趋势。毫无疑问,这种廉价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预期,导致了用工单位对农民工的轻视态度及农民工的工资刚性。面对总也提不高的工资和不断上涨的物价,用工单位的轻视所导致的各种权利的丧失,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黯然离开城市,宁可回家赋闲也不进城务工。这实际上是造成“民工荒”的主要因素。

第二、农民工进城务工成本增大。我们知道,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假设是理性经济人,因而在对农民工是否进城务工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的时候,我们也遵循这一假设。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是否进城务工这一行为将视其成本和收益而定。在前面,笔者已说明了现阶段农民工工资呈现很大刚性,故而这部分收益是很难提高的。但在同时,我们发现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却在悄悄上升。

(1)农村平均收入上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增加。

自国家“三农”政策出台以来,国家财政支出对“三农”支出的增长使农民的收入普遍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民2004年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净增10.9%。但是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工资收入却并没有上升,甚至如前文所述,扣除价格因素有些地区农民工工资还有所下降。由于进城务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在家务农所可能获得的受益,因而被放弃掉的在家务农所可能获得的受益,就是在外务工所必须付出的机会成本。显然,这些年来,随着在家务农可能获得的受益不断增加,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也不断上升。

(2)进城务工的直接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工进城务工还存在着一些直接的成本。包括异地转移形成的交通费、为获取在城市的暂住证和就业证及其他相关证件而形成的证卡成本、职业介绍信息费;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于农村而使转移劳动力所多支出的那部分生活成本,以及农村劳动力为获取就业机会而参加职业培训所支付的培训成本等人力资本投资等。很显然,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职工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往往需要比以往更多的生活费、路费、保险医疗费、培训费、介绍费等等费用,这些无疑大大增加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

(3)间接成本未有减少。除了上面提到的机会成本、直接成本之外,农民工进城务工还存在着一些隐形的成本,这些成本无法确切地用货币计量,但却真实存在。它是一些社会的、心理的、人文的因素,比如:离乡背井的心理成本,在城市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对待的成本等。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体系都在进行着一些改革,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实质性的改善,其进城务工的间接成本并未有明显减少。

综合上述,在收益并未提高的情况下,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反而增大了,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分析了进城务工的成本-收益之后,进城务工的吸引力比之过去而言会有所下降。一部分农民工在城市中得不到其预期的收益,甚至一部分人还付出了未曾想到的高额成本,一部分还未转移到城市的农村潜在劳动力看到这些失败的例子,也选择了在家务农规避风险,故而选择进城务工的农民正在悄然减少,逐渐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

第三、社会“知识断裂”。这些年来,我们习惯于听到“下岗”、“就业难”等话题,但即使在出现“民工荒”的这种情况下,失业率仍然并未降低。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民工荒”究竟“荒”的是怎样的“民工”?有学者指出,中国目前的社会处于一个“断裂的阶段”。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因产业的升级与调整新创造出的工作岗位并不一定会给失业者、下岗者或农民工提供职位空缺,这些用人单位“荒”的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民工”,而是有技术、有素质、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高级技术工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一些企业已经逐渐拥有了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手段,但是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并没有能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能力、文化素质,故而我们可以看到就业难与部分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同在。“民工荒”的短缺现象,其实质是普通民工与高素质劳动者之间的断裂,是一种“知识的断裂”。社会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导致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出现了“知识的断裂”。在“民工荒”中,许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雇工,但是“知识的断裂”却使得许多农民工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被迫失业。而需求低层次雇工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而无法媲美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从而无法获得高额利润,其工资率也无法提高。根据上文的分析,面对这样的低工资企业,一些农民工选择自愿失业。于是,农民工面前就出现了这种“高不成,低无法就”的两难选择,最终导致“民工荒”愈演愈烈。

第四、面对“权利荒”呼吁无效后的退出选择。“退出、呼吁与忠诚”理论是赫希曼在其著作《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面对组织绩效的衰减,消费者或成员有两种选择:一是退出;二是呼吁。一般来说,组织成员较优的选择为呼吁,呼吁无效后逼不得已才会采取退出的选择。在许多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深入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民工荒”的背后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权利荒”。例如:“职业培训无、劳动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经济援助少”的局面,又如工资一再被拖欠,申诉无路以至于农民工频频跳楼的问题,既没有工作保险、医疗保障,又没有失业救济,工作环境往往还十分恶劣、“职业病”缠身等等。面临这些问题,农民工却往往找不到一个可以呼吁的途径,上街游行、以死相鉴、频频上访等等行为屡见报端。但是至今为止我们还未曾看到一个能够让农民工的市场力量足够壮大,与用人单位处于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博弈和谈判的途径。面对呼吁无效的一再的打击和失望,农民工只能选择用退出来表达其愤怒和拒绝。可见,部分农民工们面对“权利荒”频频呼吁无效后被迫作出的退出选择也是“民工荒”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学院出版社.1989.

[3]俞位增、朱芝洲.“民工荒”:另一种解析――基于“退出、呼吁与忠诚”理论的分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