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4:44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

当前农业面临的挑战

报告指出,几十年来,农业科学一直关注如何通过新技术开发来促进生产,不但实现了大幅增产,而且实现了大规模农业耕作的低成本化。但这一成功是用高昂的环境代价换来的。它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些人通常从促进农业生产中获益最少。

当今世界发展极其不平衡,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可持续,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恶化,贫困和营养不良一直存在。食品质量低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肥胖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增加。农业与这些密切相关。报告认为,现在应重新审视农业知识和科技在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必须转向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小农业的需求和需求最大的区域。这意味着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赋予被边缘化的利益相关者权利,保护自然资源,增加生态系统提供的多重利益,考虑不同形式的知识,并为农产品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

生物技术能否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

一些传统的生物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如发酵面包或酿酒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这些技术已经被产业界广泛应用,例如生产酶。但生物技术的许多应用仍存争议。新技术被迅速开发出来,而环境、健康风险和利益的长期评估往往很滞后。这加大了投机性和不确定性。

取得转基因专利权的可能性或许会吸引农业研究投资。但它还往往会集中资源所有权,抬高成本,抑制独立研究,并破坏当地农业实践,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重要。它还可能意味着出现新的不利因素,如转基因作物可能会扩散到附近的农场。

气候变化如何威胁农业报告指出,农业以多种方式影响气候变化,例如通过把林地转变为农田和释放温室气体。反之,气候变化目前可能会对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在世界很多地方,全球变暖的效应已经显现。在一些地区,适度变暖可以略微增加农作物产量,但总体来看,负面影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洪水和干旱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发生土地和水纷争的风险。此外,气候变化还有助于有害物扩散和物种入侵,而且可能会扩大一些疾病的地理范围。报告认为,一些土地管理方法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这些方法包括植树,恢复退化土地,保存自然栖息地,并加强土壤和肥力管理。可采取的政策包括针对植树、减少森林砍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激励措施。未来,农业和其它农村活动必须被纳入国际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协议。

传统知识能否对农业做出贡献

很多有效创新的产生具有局域性,这些创新的基础是本土和当地社区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不是正规的科学研究。传统上,农民采取的是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当地和传统的知识已经被成功地用于一些农业领域,如野生树种驯化、植物育种以及土壤和水管理。报告建议,科学家们应与当地村落密切合作,而传统实践应在科学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应该努力去记录和评估当地人民的知识,并且在更加公平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之下对此加以保护。

农业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2

一、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现实的觉醒,也反映了人类在考虑自身生存问题上的重大进步。

过去,在农业发展中片面强调水资源开发,着眼于当前的增产。而持续性农业发展更关注的是未来的发展,关心的是在开发灌溉水资源的过程中,增强农业后劲,而不是随意破坏农业环境。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存在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存在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粮食作为政治武器的运用,并不新鲜。国外有人叫嚷“谁来养活中国?”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适当进口一点粮食以调节国内市场,过去这样做了,今后还会继续这样做,但绝不能把解决粮食问题寄托在别国身上。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化肥供应,培育良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等。但必须指出,水利不兴,农业不稳,这是关键所在,重中之重。现在的水浇地,一般单产可达7500―15000kg/mZ,而旱地750―1500kg/mZ还难保。所以,只有有了水,才能扩大灌溉面积,再配合其他增产措施,才有可能大幅度增产粮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又怎能有效地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没有水,光和热再好,施肥再多,也不起作用。不管作物品种多么优良,农田管理多么科学,政策多么正确,一次大旱,可以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场大水,可以冲得荡然无存。水旱灾害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粮食、财产和生命,即使动员人民群众抢险救灾,化险为夷,每年也要付出很昂贵的代价。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水利刮目相看,并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和作用。

二、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上的具体体现,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单方面的工作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农业的科学发展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对与农业联系最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如此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共同改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改革措施进行分析。

1.工程节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机电井建设、地面灌溉设施改善、喷灌和滴灌系统,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工程节水是我国水利工程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调整,有一些全局范围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内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还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们都要为农业灌溉服务,所以对于这些水利工程,特别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须重视工程技术措施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2.农业节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松、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进种植结构和耕作技术,以及防风林建设和水土保持,此类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农业节水措施,是对水利灌溉技术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这项重要的时代工程而言,要想将这项工作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就必须充分地正视技术创新在这项工作中所能够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水利资源的保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将整个水利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细节工作纳入到农业节水的系统工程中来。在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工程技术,这些工程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果。对这些工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业用水利用和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3.覆盖保墒技术

在耕地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秸秆或其他材料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的良好效果。秸秆覆盖一般可节水15%―20%,增产10%―20%,覆盖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层土壤水分1%―4%,节水20%―30%,增产30%―40%。

4.考虑农业种植结构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但仅靠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农业措施的结合,不仅是提高水分生产率的需要,而且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余节水灌溉形式都难以减少作物的棵问蒸发,特别在作物生产前期,作物的遮荫率低,棵间蒸发量大。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墒技术,如“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秸秆、地膜覆盖技术;喷洒抗旱剂如旱地龙;使用保水剂;采用抗旱新品种等。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

5.加强节水工程管理

节水灌溉重建轻管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有的生产方式下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有关专家认为,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总效益的50%,由此可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工程建设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的例子并不鲜见,哪里工程管理好,哪里效益就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农业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国出现了一些较为新兴的灌溉服务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节水抗旱服务组织,在工程的管理运行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各地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对于明晰产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含英.政企分开,建立现代水利企业制度[J].中国水利,1994,(3)

[2]相昆.95年水利工程发挥巨大效益[J].中国水利,1995,(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3

关键词农业“三品”;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安徽舒城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万业之本,农业的发展牵动着其他行业的发展[1]。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和农业投入的增加,舒城县农业发展较快,但农业生产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非常严峻的问题,亟待寻找对策和解决办法。其中农业环境的面污染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种植业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08年3月,舒城县进行了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农业环境的污染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农民为追求农作物产量,盲目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且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据调查,水稻田纯氮施用量平均超过300kg/hm2,五氧化二磷施用量平均超过127.5kg/hm2,氧化钾平均不足90kg/hm2,并且施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重氮轻钾现象,而氮肥利用率只有30%~40%,磷肥利用率40%左右,钾肥利用率50%~55%。这样大量施用化肥,既造成土壤板结,又通过地表径流污染环境。除种植业的化肥、农药使用的污染外,其他污染也不可低估,如生活源污染、养殖业污染、工业污染等等所有这些污染给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三品”)农业带来很大障碍,同时也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1发展农业“三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舒城县农业总体上处于发展的态势,某些方面还有突破性的进展,但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特别在一些方面、一些领域,还存在需要严重关切的问题和隐忧,而这些问题和隐忧如不加以切实有效的解决,农业“三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大打折扣;如果任其进一步积累纠结、恶性裂变,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是有限耕地的实际减少明显;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三是农业结构还远未达到调优预期,这主要体现在舒城县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低;四是经营规模小;五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六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形势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化组织竞争力比较弱;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3]。

2对策

2.1及早制订发展农业“三品”与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农业“三品”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为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发〔2010〕一号文件,并据此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展开相关工作。要围绕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制订激励与约束措施。要进一步激活创新农业优质服务体制,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农业产业优质化,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要制订“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措施。

2.2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和手段,严格保护耕地

土地是一切财富之母,耕地是稀缺资源。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广泛宣传保护耕地的极端重要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对农田保护区的监管;二是严格非农用地批准手续,并建立相应的复垦制度,使之实现动态平衡;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事件,对各种欺诈行为,要严肃处理;四是建立首问责任制度,县、乡行政首长及土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二追究对象。

2.3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若干情况和数据表明,舒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积极解决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评价体系及其标准。一是平衡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量化化肥、有机肥和复(混合)合肥投入结构及其数量,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化肥施用量要降低到不超过国际标准的50%。二是扩大生物防治比重。争取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今后5年左右时间,达到40%~50%。积极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严禁出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残毒农药及各种有害饲料添加剂。三是加强治污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集镇、村组生活污物污水处理,有效控制人畜粪便污染,坚持清理渠道沟河,使农田灌溉和畜禽、水产养殖用水符合现行国家规定标准。四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突破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今后5年内,全县秸秆还田争取达到80%的覆盖面。五是扩大“三品”覆盖率。“三品”不能满足于“基地建设”,要向普及化进军。到“十二五”末,“三品”覆盖率和农产品质量达标率均应达到70%以上。六是建立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三品”发展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措施的落实,重点是要将生产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要通过“三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广大农民选优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进一步发展“三品”在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业可持续的示范带动作用。

2.4发展农业科技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农业的支柱是科技,发展农业“三品”更需科技支撑。一是通过品种更新工程进一步实施,加(下转第364页)

(上接第362页)

快农业品种创新步伐和新品种推广步伐。二是通过技术更新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推进新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的形成,促进农业技术向标准化、产品化方向发展。三是通过知识更新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促进“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五是稳定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创新组织,逐步建立与农业产业带适应的跨越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使农民与科技更好地结合起来[4]。六是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3结语

发展农业“三品”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全面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和增加投入政策的同时,县、乡2级结合本地实际,配套更为具体的政策措施,把稳定农民之心、调动务农积极性的好事办得更好更实在。加强对社会化服务的研究和指导。“三品”发展倡导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推行“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健康种养”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实现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较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随着“三品”生产基地的不断扩大和安全优质生产资料的加快推广应用,“三品”将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发展,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带动作用。

4参考文献

[1]刘小平,王树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回顾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3,9(6):1-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5(2):27-33.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4

关键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负面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指的是,通过修建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实现改良以及调节农田水分情况和部分地区水利的条件,使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进而实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的目的。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采取引水、蓄水以及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实现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目标,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利用水土资源以及发展农业;第二方面,选择应用灌溉以及排水等措施实现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发展的目标,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使地产土壤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改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进而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

2.1对气候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地区性的气候往往受到大气环流的严重影响,但是部分地区在完成修建小型水利工程之后,原有的陆地区域转变成为水体以及湿地,进而使其周围的环境变得较为湿润,因此局部的小气候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局部的小气候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可以体现在对气温的影响层面,受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的影响,其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以及强度均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进而导致气温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也就是说年平均气温有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气温升高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2.2对水体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之后,水体势必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河流中原有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受长时间滞留水库中的影响,势必会发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其变化包括:严重影响航运的正常运行,水库中的水温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增高,水质也会相应的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岔中尤其易发生污染;在水库完成蓄水工作之后,随着水面不断扩大的趋势,其蒸发量也就随之增大,水汽、水雾等也会随着增多。

2.3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

大多数的疾病比如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疟疾以及伤寒等,均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受到水环境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造完成之后,出现水面增大,流速减慢的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部分水生生物很容易滞留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部分水生生物滋生繁衍的现象,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威胁。

2.4对环境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山洞进行开挖,极有可能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随之而来的粉尘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还会排出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较大,假如没有对这些废水进行相对应的处理,而是使其直接流入江河之中,极有可能造成下游水质严重下降,进而对城市和居民用水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淤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以及料场开采所占有的土地,如果其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或者是绿化,可能会造成植被的破坏。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具体运行措施

3.1尽可能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得以改革和深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农田灌溉以及排涝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入对灌、排技术标准的研究进程以及研究深度。

3.2尽可能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几年以来,随着水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水环境以及水质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为水产养殖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经常发生死鱼、死虾浮出水面的现象;与此同时,水土流失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使农村水环境治理不断加强,使农村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条件,进而达到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3.3尽可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实施节水灌溉不仅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构,与此同时还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可以尝试采取加大农业节水力度以及减少灌溉用水损失的措施,上述措施不仅对转变农业生产以及发展的方式极为有利,而且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也是极为有利的,加大农业节水力度以及减少灌溉用水损失可以实现为农民谋福利、使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上述措施也是一项革命性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大对节水技术以及节水设施的推广力度,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被加大,还要注意对节水灌溉的典型案例进行相对应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有效的发展喷灌工程以及滴灌工程,对浅湿灌溉技术进行重点的发展,利用上述措施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3.4尽可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

为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长久有效的发挥,需要尽可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严格遵守“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基本原则,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有效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主体。对于集体工程而言,可以通过选择应用联户分管、竞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以及统建统管等形式,进一步确定使用权、管理权、所有权以及经营权,其中单户工程的产权所有者就是农户;对于联户工程而言,可以建立相对应的用水合作组织,除去产权归属之外,其相关的管护工作也需要由其承担。根据我国相关的通知要求,尽可能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的改革进程,为工程良好的运行以及节约用水创造相对应的条件。

4结束语

要想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进程,需要重视水资源的安全问题,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的管理,尽可能做好节水工作,使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本文首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相关的阐述,由此引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且阐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具体运行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崔世彬马静曹三海.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1,29(4):123-124.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5

二十六年来,农业综合开发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阶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发展农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稳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战略性部署。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立足国情农情,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今年3月召开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绩,强调农业综合开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是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牢牢把握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联席会议精神,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理念上作了新的定位,在工作部署上作了新的调整,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提出了新的战略布局。

一、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一条囿于国内资源、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为目标的高投入、高产量和高资源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农业发展方式粗放、效率低下、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致使农业资源耗费过大,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态持续恶化。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也相当严峻,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尽管过去二十六年中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对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综合评估不够充分,使得部分开发项目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开局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关注不够,没有从长计议水资源承载能力,有些地下水超采比较严重的地区未能停止开发;对土壤条件考虑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应对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停止开发,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投入较少,过多注重了硬件设施的建设;对生态综合治理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把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农田开发同步协调。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以“休养生息”为核心,以增加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和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的新的开发战略。

财政部党组明确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着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业竞争力。要注重顶层设计,优化开局,既要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要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强化生态环境资源评估,适合开发的就干,不适合开发的坚决不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局,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把握一个总基调,明确三项硬任务,落实三大推进措施,构建一个保障体系”。一个总基调就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三项硬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三大推进措施就是优化农业综合开局,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机制。一个保障体系就是强化部门协作和组织保障。

二、实施战略调整的主要措施

围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综合开发要调整和优化布局,以县为开发单位,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分重点开发区、保护性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三大区域,分别研究制定不同的开发政策,整合项目,实行“保、调、转、退、减、进”六大具体措施,精准投入,规模开发。

(一)划分三大区域,调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高低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状况,一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能够永续利用的地方划为重点开发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我国粮食核心产区;二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复潜力,通过开发能够达到生态平衡的地方划为保护性开发区,适度开展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打造我国农业生态区;三是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生态比较脆弱的地方作为限制性开发区,不再大规模进行土地治理,使这些地方休养生息,恢复生态。

按照上述三大区域的划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保、调、转、退、减、进”等措施。在调整布局方面,首先落实“保、调、退、减”等措施。

保,就是要围绕“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战略,确保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定的建设任务。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财政部上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独立承担3.4亿亩、改造重点中型灌区1575处。要根据调整后的战略布局,重新划分开发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布局在13个粮食主产区,实施规模化开发,同时兼顾粮食主销区和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的产区。

调,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情况调整开局、开发结构和投入比例。调布局,就是要在批准的各省(区、市)总体框架下,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按照三大区域划分的原则,分解落实到适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开发县。无论哪一类区域,都要以水资源为前提,以土壤资源为基本,以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必备条件。在适合种粮食的地方,既支持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地区大规模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又支持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大土地治理力度和节水工程设施建设。将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调整为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调结构,就是既以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为开发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发展各具特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并按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股份合作经营等项目调整到合理区间。调比例,就是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投入比例,全国总体把握在75∶25左右,并根据不同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比例。三大区域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比例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支持发展股份合作的投入比例要逐步增加。

退,就是要退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包括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耕地,以及一些投入产出效益很低的项目。同时,严禁在湿地、草地、林地和25度以上坡耕地上开发农田,严禁围湖造田和填海造田。

减,就是要在实行保护性开发的地方,缩小开发范围,降低开发强度。对依靠开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复的地区,减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年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尽量不再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二)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落实“转”的措施,首要的是尽快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要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主线,围绕农业发展转型升级这一抓手,立足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中心,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农业,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要推进农田水利同步开发,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同步规划和实施。要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支持低碳化农业生物技术装备设施建设,加大对有机肥生产、培肥地力和土壤改良的投入力度,推进耕作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升级。要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加大养殖业畜禽粪便资源循环利用,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推广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要统筹生态资源适度开发,推进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带,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屏障和储备资源,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实施“节水工程行动”,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逐步停止地下水开采,改变自流漫灌习惯,确保已建成和在建高标准农田旱涝保收。

(三)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落实“转”的措施,还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重要抓手,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纳入扶持对象范围,努力推动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和面向市场的能力。要探索构建以供销社为载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商品转化率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目标,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示范群,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功能、生态资源涵养和特色经济种植功能、标准化规模养殖功能、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功能、农业科技“繁育推一体化”功能、物联网和精准装备功能,并结合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示范群体。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业产业链,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重点龙头企业,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销售利益,增加收入。形成一批运作规范、发展强劲的农民合作社,要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一批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

通过促进农业综合开发方式的转变,以及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转”的措施,力争实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大力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

此外,还要采取“进”的措施,按照市场化、商业化模式,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同时研究探索运用国内现有财政支农政策,对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业“走出去”项目给予支持。

三、完善战略调整的政策保障措施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整,必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一)调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结构,确保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投入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比重只增不减。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全国平均投入比例,将逐步调整为75∶25,用于农业科技推广中央财政投入比例由5%逐步提高到8%。实行中低产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入的补助标准。各级政府应稳定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使之与承担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相匹配。完善“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更多探索利用市场化的办法,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竞争立项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二)创新项目建管机制,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给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合作社全体社员享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可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造条件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同时允许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也鼓励由合作社先行流转,再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经营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种粮食,凡是搞“非农化”的,一律不支持,把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落到实处。要通过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项目建管。支持农民、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组织承担项目建设、使用和管护,积极推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对已建成的项目,要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管护主体,保证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探索由农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的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合作社自主经营或参股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红利在提取规定的公积金和资产折旧后,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全体社员分享。同时,探索龙头企业使用财政补助资金形成资产由农民合作社或农民持有的形式。

(三)健全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管理制度。围绕三类开发区域,指导省级编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布局开发结构,完善开发县推进机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力,积极推行项目竞争立项制度,完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提高项目立项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透明度、公正性。克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实施的盲目性,实行中期规划和年度滚动计划管理,建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判,逐步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水平。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6

摘要: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同时也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而土壤肥料作为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其关乎着农业,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并分析了现阶段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希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土壤肥料;存在问题;重要作用;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国民经济中农业生产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粮食生产,是我国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而土壤肥料对粮食安全产生有直接影响,基于此,对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相关措施。

1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土壤养分缺乏,质量下降

农户们在粮食或者蔬菜种植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农户们为了追求作物产量,对有机肥的用量不足或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使用大量促生产肥料,如化肥等,而忽视了有机肥,造成并加剧了耕地质量的下降。随之下降的还有土壤基础肥力与土壤缓冲能力,据有关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显示,很多耕地处于缺磷及钾状态,还有部分耕地不同程度的缺硼、锰、锌。同时过量不合理化肥的使用,造成各类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1.2施肥比例与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

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对有机肥、化肥的使用比例不当,尤其是在氮、磷、钾等肥料的应用比例上不均衡,表现在对钾肥施用过少,而氮磷超标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大部分农户,过于追求作物产量的增加,往往施用较多的化肥,而忽视或较少使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保持造成不利影响。

1.3化肥的利用率低

农作物的不同,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也不一样,如稻米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氮肥,而蔬菜生长则需大量的钾肥,同时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也会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各异。若违背农作物生长需肥规律,会使农作物无法吸收的微量元素,滞留在土壤里,造成微量元素的积淀,从而会改变土壤的结构。

2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2.1施用微生物肥料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在土壤肥料中,且在各农业试点区域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已成为今后土壤肥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如对有机磷细菌肥的施用,能够分解土壤的有机物质,可提升土壤的肥力;对菌根肥的施用,可有效增强农作物根部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对抗生素的施用,可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以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2.2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有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农作物种植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用肥不合理问题,如氮肥不合理的施用,会造成土壤营养成分失衡。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明确土壤中所缺成分,并及时对所缺少的肥料进行有效的补充,并通过平衡土壤的养分,对土壤的肥料性质结构进行有效改善。测土配方技术可以清楚了解到土壤中所缺少肥料的种类,并有针对性的给予补充,以达到满足作物生产需求,同时又可实现土壤肥料供需平衡的目的,大大改善与提高了肥料合理利用率。

3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1土壤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必要与基础条件,对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土壤的重视,能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有关资料表明:人类所消耗的热量,以及蛋白质与纤维绝大部分都直接来源于土壤。也只有抓好以土壤资源为基础的粮食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吃饭与生存问题。

3.2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7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条件,从前瞻性角度,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面貌的变化、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承担着用占世界7%的耕地提供养活占世界22%人口食物的巨大压力,人口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资源稀缺程度的日益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恶化等都促使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寻求一种使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有效途径,在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同时使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第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农业不仅是国民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我国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也是建立在农业长期支持基础之上的,要保证这种比较脆弱的工业体系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生存、竞争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依赖于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失去支撑力和后劲,整个国民经济也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第三,解决我国在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客观需要。随着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现代经济的产品商品化、产业综合化、交易市场化、经营科学化、技术高新化等方面的特征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必然会对农村各业从业人员的经营素质、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农村社区和国家政府通过政策、法律等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能力和效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硬件”条件建设和政策、法律、信息等宏观调控手段等形成的“软件”环境的改善,都必须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为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一)关于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目标。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战略目标是一个多维的目标体系,从全社会范围来看,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特点及发展要求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加食物的生产与供应。民以食为天,要保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搞好粮食生产,满足社会需求。在确定战略措施时,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的调剂和储备,稳定粮食的生产和供应,以确保食物供给的安全;二是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实行农村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扩大劳动力就业机会,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繁荣和富裕。对此,我们既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已经解决温饱的大部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又要着力解决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人口的绝对富裕目标的实现;三是合理配置与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证青山长在,永续利用。为此,要持续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面貌,在不断满足和保证当代人生存需要的同时,又不至于破坏后代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通过综合化发展措施的实施,全面实现发达的农村、富裕的农民、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目标。在上述三个方面目标中,前两个是短期目标,后一个是长期目标。其中,短期目标是基础,长期目标是发展方向。在制定具体的战略措施时,应突出长期目标的战略指导性,对于分阶段实施措施的确定与选择应侧重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利用“滚动计划”模式,逐期推进,以做到立足当前,考虑长远,长短结合,统筹兼顾。

(二)实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1、统筹规划,全面安排。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全局考虑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四个战略重点:一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实施分阶段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改变长期以来工业偏斜发展和农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利用市场机制调整农村资源的配置与流向,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四是改革农村技术经济结构,建立融生产、科研、管理等方面功能于一体,政策、法律和道德控制手段相互配套,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条件的,以高新技术为引导的现代农村技术经济体系,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手段和技术的现代化。

2、因地制宜,模式多样。在确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区域性特点,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如沿海相对发达地区,主要是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当务之急是加强水土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促进农村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对中部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快商品农产品基地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在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同时要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西部贫困地区,重点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摆脱贫困,尽快实现富裕。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8

关键词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理念;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9-0159-01

作为一门一级学科,植物保护在农学门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关植保的研究不仅是拓宽科学领域的需要,更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是打造有机农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科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贯的基本国策。我国的有机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相比之下,虽然农业植保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却在有机农业发展后才逐渐得到完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不断拓展农业植保的相关理论,是促进有机农业形成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植保理念和措施2个层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植物保护,旨在为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献计献策。

1有机农业的植保理念

在构建有机农业的前提背景下,植物保护是服务于有机农业这一最终目标,因此有关植保的研究和开展,应在以下3个理念的指引下进行。

1.1坚持全程监控的理念

对有机农业的构建过程应实施全程监控,以确保根基牢固,层层推进。而有机农业植保的研究与有机农业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开展植物保护是实现有机农业的主要路径,因此对有机农业的监控,即是对农业植保的监控。在实施植物保护的过程中,要将生产过程中对肥料、农药等可能影响植物安全的投入物设置专门的资料库,对农事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分析。针对不同的农作物设置编码系统,借助编码系统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和各个生产批次的基本情况,对植保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从而确保农业植保的稳定开展。

1.2坚持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理念

传统农业的病虫害治理几乎完全依赖化学药物,这些药物虽然能够起到直接杀死害虫的作用,但却也为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隐患。因此,在有机农业背景下,坚持病虫害综合治理,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有机肥耕种,是科学实施植物保护的重要举措。

1.3坚持维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农业植保强调“绿色”植物保护,在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注重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实现农产品耕、护、收的有机运作,从而为有机农业体系的形成提供保障。

2有机农业的植保措施

2.1有机植物的耕作措施

土壤是农作物耕作的根本,在有机植物的保护过程中,除了农作物养护之外,耕作是实施农业植保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机植物的耕作原则是确保土壤和环境的自然和谐,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科学的耕作措施主要包括:①倒茬耕作,在同一块土地上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导致土传病原物的不断繁殖,降低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因此采用倒茬耕作,可加大对有机植物的保护力度;②土壤保护,主要举措是采用有机肥料加强土壤腐殖质和促进动植物机制的形成,确保土壤含有丰富的养分,为有机植物持续提供能量;③种子处理,采用有机肥料浸种,如堆肥、沤肥等,以确保种子不会对土壤造成影响;④水资源保护,传统耕作往往采用大量化学药剂或肥料,造成水资源污染,因此,采用病虫害综合治理手段,实行有机肥耕作,是保护水源和打造绿色耕作模式的重要举措[1-2]。

2.2有机植物的病害防治

在农业植保过程中,有机植物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有2种,即通过改造环境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及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蔓延。其中,改造环境的主要措施有3种,一是采用倒茬轮作改变土壤环境,或采用间、套种植,以消除因病原物扩散而导致的农作物大面积病害;二是通过耕翻整地,使依赖土壤和农作物根茬的病原物被天敌捕食或自然消灭,从而减少农作物的病害;三是以保护水源为主要手段,使水源的各项指标都能够满足有机植物生长的要求,利用水源的优势来改善土壤环境。进而,抑制病原物的主要举措包括控制病原菌传播和根除病原菌2种,其中,前者需要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检疫检验,而后者不仅需要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清理,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对有病植物和栽培环境不断改善[3-5]。

2.3有机植物的虫害防治

有机植物的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的活动,首先,在耕作时需要依赖有机农业的植物培肥及营养方式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科学浸种,使农作物的种子影响土壤,一方面提升种子的抗虫害能力,另一方面也将土壤改造成消灭害虫及其幼虫的“有机农药”。其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充分利用虫害天敌来实现对有机植物的保护,如小黑隐翅甲、大草蛉、捕食螨、小花椿、塔六点蓟马等,寄生性天敌包括平腹小蜂、茧蜂、赤眼蜂等。再次,采用空间电场生物效应或土壤电消毒法进行物理防治,以、光诱和味诱捕杀害虫成虫,优点是能够大大降低农作物的虫害率,对大棚种植具有显著的作用,缺点是成本较高,不适合家庭使用。

3结语

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坚持构建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才能在农业植保中化被动为主动,提升植物保护的效率和质量。有机农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植物和土壤环境并非唯一的主体,只有将人、植物与环境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为农业生态的多样性提供持续关注和保护,进而也才能实现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参考文献

[1]尹立成.有机农业迅速发展背景下博山区新型植保体系构建[J].小麦研究,2010,31(1):9-13.

[2]张百臻(译).欧盟农药再登记影响有机农业用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0):63.

[3]丁长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研究[D].长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9

关键词:农业;病虫;防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

1全球农业现状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与环境危机,人口数量日益剧增,根据联合国2001年的统计,世界人口在过去的30年中,大约每十年增加100000万人。世界人口2000年为606000万人,2006年为650000万人,预计2015年为720000万人,2030年为830000万人,2050年为930000万人。庞大的人口数字造成了除了人均占地空间的日益减小,更重要的是对赖以生存的农业作物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气温上升以及水土流失等,这些不良现象导致了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农业自身的特点,极易受病虫危害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生存,维护好生态平衡,各国先后都提出了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全球农业的不乐观现状迫切希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早日步入正轨。

2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农业发展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及有机农业。原始农业是以自然经济为背景的一种低端农业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依赖于自然规律,再加上这种生产模式的生产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产量较低,经营模式粗放。现代农业模式就是当今已经发展的模式,依靠各种化学物质去除病虫,提高产量,这种模式为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药物残留、生态失衡,一系列的影响让人们开始向新的模式发展。有机模式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这种模式生产的有机食品生产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结果。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必须高度协调地发展,人类需要在遵循和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的生产,这样才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继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

2.1病虫害防治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生物灾害,病虫危害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植物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好坏意义非常重大。根据农业专家的观点,现代农业种植的各种作物,只能收获到总产量的60%~70%,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只能达到50%甚至更少,而如果没有植物病虫害有害生物的为害,全世界的作物田间产量可比现在增加20%~30%。由此可见,植物病虫害防治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为农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服务,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本身是一个自然的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过程,这就要求实现生态的效益和经济的效益的最优化,这决定了病虫害的防治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2.2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当今社会,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尤其是这几年,各地没有意识到耕地的潜在价值,大量占用土地用于商业用途,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不完善的农业土地产权制度,以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沙漠化严重、土地流失,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在走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耕地资源大量流失现象需要引起注意,更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农业的健康发展。

3病虫害防治措施

3.1统筹管理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互相平衡,病虫害综合治理是可持续植物保护的本策略。有效的保护有机农业物,去除病虫害,可以采用一定原则,即:当病虫的危害数量增大到一定的程度,超过评定值时,根据资料分析,当它造成的经济损远大于防治付出的代价,以及此病虫危害甚重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出现不显著的病虫密度,将容忍这种情况现。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有机模式。有机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同,不是以破坏单一利益为基础,而是以特殊的方式获取自然资源,需要在保护资源环境中开发,同时在开发有机农产品中保护资源环境,从而建立良好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很好的保护土壤、水源、物种和环境,继而保持和发展土壤肥力。

统筹管理即需要全方位的考虑问题,除去病虫不能只顾当前的利益,从而忽略了未来的发展,需要采取最优化的措施,尽量采取非化学的措施,尽量不破坏生态坏境。病虫害的防治从多角度考虑,既要考虑化学性,又要考虑生物性、科学性,比如选择性作物及品种、科学的种植制度、保护益虫天敌等,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化学物质除虫。

3.2维持生态平衡

大自然本身有自己的运转节奏,正因为如此,大自然才可以繁衍生息数10亿年,大自然中很多物种是相克的,因此物种多样化,更容易使得大自然循环稳定,健康稳定发展。通过增加农田的物种多样性,保持原来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充分利用物种间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及时的减轻植物病害的危害,这样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和环境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一种植物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种植其他植物,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问题。大自然的植物之所以繁茂,就是基于赖于系统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因此,治理病虫害问题,不能主要利用化学防治,需要更好的维持生态平衡。真正做到使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措施由偏重化学防治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3.3技术创新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开始将人类的文明成果用在自己领域,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可以将崭新的文明成果用在自己领域中。利用电子计算机的优势,结合数学分析理论知识,可以建立起一些病虫害预测及治理系统。通过将病虫害危害信息、植物本身特点及其他因素作为考虑对象,经过算法处理,这样可以提供病虫害发生程度的预测,并且可以相应地提供最优防治策略,以期能够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更好的治理病虫害,从而可以更好的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4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他问题采取的措施

4.1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农业中由于农田的水利工程不配套以及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耕地土壤盐碱化大大加重,造成更多耕地资源流失,针对于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大力宣传耕地流失的危害,减少耕地资源的流失。

4.2低碳经济理论

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入到空气中,造成全球日益变暖,而大量的二氧化碳和过高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非常庞大,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需求,我国相比其他国家,更迫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于此,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智燕,廖桂平,高必达.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5).

[2]陈征,英黄.农业病虫害防治决策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1997(1).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0

关键词:农田水利特点地位措施 

 

0引言 

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主要内容是:①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②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主要内容是: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扩大田块,改良低产土壤,修筑道路和植树造林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1小型农田水利的特点 

1.1地位作用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精辟地表述出农田水利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了完善的灌排设施,良种、化肥、耕作栽培等先进农业技术才有用武之地。但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农田水利,投入多,见效慢,管理难,本身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多表现为间接的社会效益,在一些地方易受忽视。对农田水利的重要地位作用,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2群众性强,需要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遍及全国各地,与所有农民的生产、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项群众性的事业,每年都要发动近亿劳动力从事已建成工程的清淤维护岁修、水毁工程修复和新工程的兴建。群众性、互助合作性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特点之一。 

1.3公益性较强,需要政府扶持。农田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治碱、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既可以为花卉、蔬菜、果园、养鱼等高附加值产业服务,又承担着大田作物灌排,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 

1.4具有垄断性,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按受益农户多少区分,小型农田水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户自用的微型工程,如水窖、水池、浅井等;另一类是几十户、成百上千个农户共用、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农村公共工程性质的泵站、水库、引水渠等。受地形、水资源等条件限制,多数公共工程具有天然垄断性,不能像乡镇企业那样搞市场竞争、破产倒闭。灌溉所用水资源,属国家或集体所有,是公共资源。所有生活在当地的农户都有公平用水的权利。用水权是农民生存权的组成部分,为农民生存条件服务的公用水源和公用设施不适合让私人垄断。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战略地位 

2.1基本国情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与水旱灾害斗争的治水史。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持续减少,但灌溉面积总体上稳定增加、灌溉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后,一方面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过去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和水利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的能量得以集中释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粮食长期严重短缺的局面。

2.2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2.3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主要产于灌溉耕地,加快现有灌区的持续配套和更新改造,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由于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均只能依靠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此外,高效现代农业对灌溉保证率、灌水方法与技术的要求更高,对灌溉的依赖性更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2.4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包含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体要求。如果我国农业不能解决未来16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的基础”。农业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还取决于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3.1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首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是手段,直接的目标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根本目标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无论是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还是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以支持水资源向生态环境、城市和工业转移,最大受益者都是国家;其次,农民和农业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在农业和农村有困难时,即便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工业和城市也应该支持农业和农村,国家财政应该向农业和农村倾斜;第三,农民负担重、农民尚不是土地的所有者,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和各级财政理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