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十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十篇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0:41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1

关键字:煤矿企业存在问题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煤炭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来提出一些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系列对策,并对此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能够促使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发展,这样就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我国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它的煤炭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矿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量作为基础能源在历史上已经具有一定地突破性。但是,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来说,处于比较高的态势。由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疏漏,从而导致85%的矿难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煤矿企业,国家在某个时期内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一些改进。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从而使安全生产处于十分严峻的趋势。

二、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

1、煤炭行业的整体水平无平衡性。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发展的煤炭工业,一些突出的矛盾仍存在。近年来,全国各类煤矿企业年均产能逐步地下降,产业集中度低以及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去解决。目前,虽然我国具备世界一流开采技术和装备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及企业集团,但是也有一些普遍井型小、生产工艺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小型煤矿。这样会导致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受到了一定地制约性。

2安全基础具有一定地薄弱性。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些方法,比如对煤矿安全质量的标准化、班组的建设、安全培训等等,使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取得了一定地成效。因此,一些刚进入煤炭行业的主业非煤的企业,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一些技术上的管理,这样就促使煤矿安全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地加强。

3、从业人员素质低又缺乏安全意识性。煤炭开采工作是一个高危行业,需要一些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对于过去,人们盲目地认为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体力劳动,从而造成招工上产生的误区,导致从业人员素质的偏低。所以,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会出现一些违规违章作业情况,从而导致“三违”现象经常地发生,这样就具有一定地严重性。

三、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并对此对策进行分析

1、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它的前提条件是安全。随着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发展,安全具有一定地保障地位。只有对煤矿企业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才能使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增加。

2、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政策。煤矿企业能够避免一些事故的出现以及减少一些生产的成本,都是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安全政策。只要安全化管理模式能够建立与实施,这样使矿山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控制,这也是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安全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去认识,把确保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列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之一。

3、对于一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基本单位是一线班组。一般情况下,煤矿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发生在班组。其中,班组是第一现场。因此,要对井前一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使职工们树立起“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理念,从而使煤矿企业得以保障,这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之一。对于井下安全生产来说,也是班组,但核心在于员工。在培训过程中,要员工牢记“三违”的危害性,并贯彻一些采掘安全作业规程,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4、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从技术上进行强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随之快速地发展起来。对于一些现行煤炭行业的工艺制造,都不是体力劳动了,而是大量的计算机涌入各个领域,在技术上以及管理中所使用。员工们对工艺操作技能不熟练,会造成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建立一条安全技术防线,对员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要进一步地加强。对于操作者来说,要对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要认真地学习,熟练后才可以正式上岗操作;并使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能够得以完善,这样才能够使它正常稳定地运行下去。

四、结论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本质出发,并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贯穿在整个工作实践中。同时还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还要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工作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操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并达到管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安伟,赵红元,等.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重于泰山[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15):1390-1394.

[2]李洁,程官文,张建军,张军伟,赵新轩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2):3440-3441.

[3]白启明.煤矿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安全生产,2011,12(05):1992-1995.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2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特点

煤炭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与其他行业在安全管理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作为高危行业,它在安全管理上有自己的特点:

1、从管理实体来看。随着煤炭行业的深化改革,大中型煤炭企业集团格局已基本形成,各企业之间形成了既松散又紧密的特殊关系,安全管理实体越来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广,管理越来越复杂。

2、从管理结构来看。在安全管理职能分工与合作方面,由原来主管、统管转化为各企业自主管理与主管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指导相结合的特点。

3、从管理方式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渐渐被现代系统管理方式所替代。

4、从管理观念来看。在部分煤炭企业中,现行安全管理观念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也能创造效益、创造利润,没有完全理解安全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5、从管理力度来看。在某些地区的煤炭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特别是对煤炭产业依赖较强的地区,还存在安全管理力度太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职工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二、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煤炭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依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安全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井下伤亡事故仍较严重,重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结果除历史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外,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落后还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1、缺乏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相对独立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察从属于且受制于生产;

2、习惯于事后式的传统管理,缺乏对前级诱发因素的研究和对策,预防为主流于“程序”;

3、缺乏信息的、指挥的、执行的网络,察无反馈,察而不监,以至于监、察都不落实,法规多而不认真执行;

4、只有局限于生产环节及短期行为的模糊目标,而没有整体的、长期的战略目标;

5、事故的发生涉及人的心理、情愫、素质、社会家庭及其他诸多因素,对此研究不多;

6、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科学成果;

7、没有建立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概括地讲,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生产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且这些直接原因的背后还隐藏着若干层次的背景原因及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即管理原因。管理的优劣是决定事故多少的首要条件。如果仅是就事论事的要求事故责任者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应付了事;或者不能对造成管理缺陷与混乱的管理者从上到下的依法严肃处理,只是“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用讲话贯彻讲话”的方式代替事故的查处或措施的落实与隐患的整改。甚至进行权钱交易,帮助事故隐患单位、事故单位或事故责任者隐瞒事故或事故隐患,必然形成事故不断的局面。

三、加强煤炭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方式

1、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到位。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领导带班作业及值班制度;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组织一定次数的夜间突击检查。对重点建设项目环节必须进行跟踪复查,严防带着隐患和“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突击生产,各个建设项目小组要配齐配足各种特种作业人员,严防顶岗、串岗、脱岗、空班漏检现象的发生,认真抓好每个生产环节、工作细节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2、大力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煤炭建设项目企业要科学合理安排好安全培训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在培训期间,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坚持入井跟班带班制度,抓好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管理不断档,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监测监控人员的界定从《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培训内容分别执行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监测监控人员的培训大纲,各类人员应分别在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总之,相关负责人要全面掌握安全培训工作现状,明确下一步安全培训工作重点,更好地促进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3、硬化机电设备管理措施。各煤矿要切实完善井下机电设备“三大保护”和“三专两闭锁”,完善低压双回路供电,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推进高压下井,巩固机电设备“三率”,杜绝失爆、不合格、非标设备下井和井下违规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4、硬化提升运输管理措施。煤炭企业要完善使用“一坡三挡”,定期检测钢丝绳、安全闸,提升信号必须具备声、光功能,实行专人把钩、持证上岗,在部分矿井安装绞车后备保护装置,保证绞车、电机车和钢丝绳不带病运行。井下机车运输的矿井必须做到前有照明、后有尾灯,紧急制动灵活可靠。适时调整检修运输线路,杜绝跟车行人,违规运输。

5、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体系来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靠嘴上说的,也不仅仅是靠提出安全理念,它还需要完善的安全制度体系作保障,只有有了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安全理念的推广和深化,才能加强完善安全管理。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3

【关键词】薪酬管理安全生产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92L;F426.21;X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35-01

引言

无论在哪个行业的企业,薪酬管理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煤矿企业也不例外,为了煤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安全生产,薪酬制度在煤矿企业中更具重要性。薪酬管理与煤矿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介于我国煤矿生产在安全上频频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笔者通过多方调查总结研究,对薪酬管理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再思考和探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创新对策,期望实现煤矿企业在生产中能够少出现安全事故或者不出现安全事故,实现煤矿企业在生产中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薪酬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联系

从煤矿生产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组成。

(一)煤炭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成和运行。煤矿企业在生产中必须有固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监督实施生产,以期更小程度地遏止安全问题的出现。第一方面是由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矿党委书记、副书记、矿工会主席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煤矿安全生产委员会,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督促、处理。

(二)第二方面是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它是由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煤矿矿工人员日常工作的安全生产,它主要具有日常性和监督管理性质。

(三)安全检查、制定防止安全问题发生措施、监护和管理方面。这方面主要具备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尽量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和矿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监护等职能,是由煤矿的各级各部门、各区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兼职安全员负责。

(四)第四方面是安全生产监督和协助管理委员会。它是由党组织、团组织、工会组织及职工家属委员会等各类组织成立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委员会、安全生产协助管理委员会等,组织职工及家属广泛开展遵章守纪和预防事故的群众性检查、教育活动,组织群众搞好安全生产,形成了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煤矿安全管理监督网络系统。

煤矿企业在这么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下为什么还屡次发生安全事故呢?ZL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下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在现有人员素质和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不能仅靠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对职工采取“要我安全生产”的管理方式,必须换位思考采取经济手段和经济措施,改变管理方式,使职工形成自下而上的“我要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只有达到这种管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那么,当前煤矿企业薪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

煤矿企业过于简单化的薪酬分配方式,简化了职工在企业生产中的贡献,更难实现职工在生产中对企业的真实贡献。对当前煤矿企业的薪酬分配方式进行剖析,企业薪酬对资本要素的参与在分配上已有所重视和考虑,但对技术要素、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却明显重视不够,大多数职工的角色单一,取得薪酬的方式也就单一。从目前的薪酬水平来看,企业薪酬水平较低,增长缓慢。

薪酬考核体系的科学性不足。现阶段煤矿企业完善的薪酬考核体系比较少,煤矿企业即便完善了薪酬考核体系,也往往束之高阁,薪酬管理过度人性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考核也往往是停留在上级对下级的经验判断上,职工的薪酬很难与个人贡献紧密结合,考核制度缺乏科学的依据。

容易使薪酬体系的效能的正确涵义混淆。大多数企业过度崇尚薪酬的激励效能,把薪金制度看作是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万能钥匙,把激励等同于现金奖励,忽视激励因素中领导赏识、自我实现、社会认可等非物质因素的作用;与此相对应,有些企业则过度轻视了薪金制度功能,特别是国有煤矿企业过度地强调企业文化,要求企业员工高唱“奉献、忠诚”的调子,漠视薪酬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中的巨大作用,不注意调整薪酬制度以适应企业外部的市场大环境,从而导致了员工积极性的丧失。

二、有效设计薪酬激励制度。解决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一)做到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调配

员工的工作层次不同,就必须要求具备相应的适度的薪酬激励制度。对于低工资人群,奖金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收人水平较高的人群,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管理干部,晋升职务、尊重人格、授予职称、鼓励创新以及工作的自由度等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从事笨重、危险、环境恶劣的体力劳动的职工,搞好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岗位津贴等可能就更为有效。

(二)科学建立薪酬管理体系

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好煤矿企业在薪酬管理体系上存在的问题。解决煤矿企业薪酬体系的问题要抓住三个重点:薪酬与职位的价值应相互对等、合理的薪酬模式、企业职工工作绩效和薪酬要对等挂钩。对此,一是建立科学的职位体系,并按价值创造理论进行公平、公正的职位评估,以职位的价值创造作为进人职级与薪级的主要依据;二是改变现有的薪资结构,根据责任与贡献的层级,确定不同的固定/浮动比例;在薪酬体系中,给出员工晋升的双通道。三是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并真正与薪酬挂钩。

(三)巧设薪酬激励措施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讲究其发展的技巧性,薪酬激励措施更应具备其发展和实施的艺术性。在薪酬总额相同的情况下,支付的方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要想使薪酬既具有最佳的激励效果,又有利于员工队伍稳定,就必须学会使用一些技巧。一是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福利项目设计得好,不仅能给员工带来方便,解除后顾之忧,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望。二是在薪酬支付上注意技巧,对不同的人员要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三是适当缩短常规奖励的时间间隔、保持激励的及时性,频繁的小规模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减少常规定期的奖励,增加不定期的奖励。四是重视对团队的奖励。五是实施科学的绩效管理,科学的绩效管理能使企业进人“高工资、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学会运用尖端人才成就尖端事业,这样,将会使企业职工和企业两者飞速地向前发展。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4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的不断重视,煤矿采矿对人的安全的威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通过提高煤矿采矿技术,提高煤矿采矿现场管理,制定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制度等措施来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很多煤矿企业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对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乃至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我们需要对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造成的原因进行全面探析,从而探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效率以及煤矿采矿的形象。

1、煤矿开采中发生事故的原因

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煤矿采矿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欠账非常大。小煤矿违规开采引发煤矿事故居高不下,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我国煤炭资17%,绝大部分为地质工作程度极低的普查找煤资源量。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滞后。大多数新技术与新设备处在摸索阶段,尚不成熟、不稳定,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煤矿采矿中管理及监管力度不够

当前,很大一部分煤矿开采企业的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地方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部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思想与认识上真正意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从而造成了实际的煤矿开采中,安全生产没有作为首要标准来执行。当生产效率,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发生冲突时,没有严格基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与标准进行,而是迁就生产效益或生产效率,从而造成了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

2.2、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不足

煤矿开采企业对煤矿内部安全生产措施的重视不够,使得对于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了部分煤矿企业安全防范的设备陈旧,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安全防范设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3、煤矿企业管理松懈

据我们调查研究发现,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比较松散,给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很大的隐患。首先,很多煤矿采矿管理者没有亲自下过井,不了解矿井下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外行管内行的情况。这造成了很多时候管理并不到位,没有找出安全隐患,没有进行及时改正等情况。这是很多煤矿企业都存在的现象,给事故的发生留了很大的空间。其次,煤矿企业的管理浮于表面。很多时候,煤矿企业责任落实不到位,煤矿企业及上级部门重会议安排,轻检查落实,煤矿安全工作重在落实。在很多煤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对煤矿管理缺乏落实,管理松懈。这是煤矿企业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对煤矿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重视,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质量。

2.4、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技能不足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很多煤矿企业的工人安全技能不足,导致安全生产没有办法进行,同时,在煤矿事故发生后没有办法进行自救,这也是造成煤矿采矿事故发生之后伤亡人数过多,财产损失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我们对煤矿业的实地调查发现,煤炭行业由于生产任务过重、生产环境过差、生产安全难以保证等情况,造成了煤矿也从业人员大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基础技能的人员,这是煤矿企业招人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也煤矿企业发展过程的障碍。这些煤矿工人的存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煤矿企业却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安全技能培训。这些工人因为自身的知识水平低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安全技能差,不能够很到地保护自己,而企业也缺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所以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缺乏必要的应对能力,伤亡人数的增加。

3、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3.1、矿场各部门要按照矿场下发的政策各司其职

矿山采矿工作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有不同的部门分工来完成采矿工作。这就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要求,无论发生什么,或者是在任何情况下,工作人员都要尽职尽责。不要因为一点私利,从中投机取巧谋得小利润,而影响其他部门的工作,甚至威胁到直接进行采矿工作的员工安全。此外,采矿工作也需要有程序性,不要因为一个部门的员工因工作不认真而影响整个矿场的采矿工作。

3.2、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

只有建立科学的、可行的、符合煤矿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制度,才能够让煤矿企业从业人员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做到有据可循,安全生产。首先,完善国家关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细化和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使得不法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办法钻孔子;加大对于违规违法煤矿企业的处罚力度,使得煤矿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不敢违规违法操作;落实监管机制,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茶的监督。其次,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应该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等,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认真落实这些规章制度,做到照章行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提高煤矿企业采矿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煤矿工人处于安全生产的第一线,所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对于防范煤矿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首先,对工人进行规范操作培训,使得其在采矿的过程中做到规范合理操作,不能违规操作。其次,提升煤矿企业工人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使得其在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保护自己,阻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后,变招工为招生,从而彻底提高煤矿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对口招生能够整体提高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防范事故的发生。

3.4、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

很多煤矿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设备老旧,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设施等。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加大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的投资力度,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其次,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通过建设有效的管理系统来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3.5、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各项工作均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并按照“企业全面自查、市县重点督查、省级同步突查”的交叉方式组织开展。检点为各县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主体企业对“不放心煤矿”挂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以瓦斯、水患、火灾防治为重点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治理工作情况;防治水、防汛、瓦斯等专项检查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备案、演练情况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情况等。

3.6、企业应转变思想,完善制度

企业应为煤矿采矿作业的管理与事故防范提供一个良好解决措施。应该尽快转变思想,思想决定行为,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应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到企业管理人员上,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应该了解采矿的安全防范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管理,最终形成稳定体系。此外,我们还要对企业的安全和效益方面进行平衡指导,要明确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要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安全,煤矿采矿业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效益。通过对上述煤矿采矿作业和生产过程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并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开采工作的安全生产问题,需要从企业的制度改革入手,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将安全开采的观念和管理制度落实到实际生产中,这样才能有效的增进管理和生产双效率。

3.6、把握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煤矿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是基础,企业的经济效益则是目的,两者缺一不可,而且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也就要求煤矿企业一定要将采矿施工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协调稳妥,尽量避免因为安全事故而带来的一些经济损失。这就要求企业要竭尽全力做好各方面的相关工作,确保企业能安全生产,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4、结语

安全管理工作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非常的艰巨,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设备资金投入的力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与培训,构建现代化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从而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和谐发展,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伏龙,冯大刚,高飞.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2:139-140.

[2]张润明,林刚.浅谈煤矿采矿与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35.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5

关键词: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研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但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一直较低。煤炭产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为解决煤矿“多小散乱”的煤炭生产格局,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山西省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目前,山西、河南已基本完成了煤矿兼并重组工作,云贵、内蒙古、山东等地的煤矿兼并重组工作都正在加速进行。随着我国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范围的不断扩大,兼并重组后的煤矿在实现生产规模化的条件下,能否带来经营集约化和采煤安全化的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如何并且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兼并重组后的煤矿在生产规模扩大化的同时,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艰巨,对提高兼并重组后的煤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兼并重组后的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和矿区范围迅速扩大,同时生产的矿井、工作面和矿工人数更多,倘若兼并重组后的“大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将比小煤矿更严重。因此,兼并重组后的煤炭企业不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而且对提高整合后的煤矿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煤炭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一般以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为主体,而国有煤矿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尤其是目前一些国有煤矿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作业人员素质严重低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煤矿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从全国来看,特大矿难大都发生在设施完备、安全投入巨大的国有大型煤矿。近年来,我国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煤矿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也揭露了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此,社会上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能否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所以,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的安全生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1.3 我国煤矿煤层条件复杂,煤炭赋存条件差。我国约91%的煤矿是井工开采,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复杂,受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威胁严重,防灾抗灾难度加大。大量被兼并的小煤矿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机械化程度低、装备水平差、安全欠账较多,实现安全生产难度很大。特别是大量的中小煤矿没有相对独立的整块煤田,绝大部分开采的是大煤矿的边角煤,矿与矿之间多被采空区阻隔。尽管分布在各大生产矿井周边的小型煤矿目前已纳入整合范围,但长期以来,小矿井数量开采底数不清,并且存在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私采滥挖行为,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摸清采空区范围和积水、火区情况,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和诱发灾害因素,这些在客观上给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矿井机械化生产水平造成了障碍。

1.4 过去有的企业只注重兼并重组的过程,而不注重兼并重组后的内部整合工作,从而不能带来人力资源、组织和制度、文化上的协同效应所产生的安全管理效果。当前,许多小煤矿老板对兼并重组持有抵触情绪,行动上消极应付。一些国有矿迫于行政压力,表面上并购了小矿,其实很不情愿。为了应付兼并重组,有的只是口头上达成协议,或者拟订协议,形式上小矿归大矿所有,但是实际上这些小煤矿还是相对独立地存在着,还是各自经营。有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增加了小煤矿整合重组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

1.5 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兼并重组后企业管理成本相应地增加,这些势必都会导致企业安全投入的减少。当前主体企业面临着小煤矿的改造、采矿设备的升级等费用和退还被兼并企业资源价款及固定资产的压力。比如,根据目前机械化生产建设的要求,每提升15万吨产能大约需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这样,要达到要求的生产能力,每个矿井都需投入大量资金。

1.6 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能力亟待提升,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的煤矿安全规制亟待完善。当前,监管监察机构职能设置与分工不尽合理,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职权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执法职责部分重复,对煤矿安全工作采用的考核方法不科学,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严重不到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所采取措施(包括提高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关注安全技术、健全煤矿安全规制、加大对事故的追究力度、建设安全文化、重视安全培训等)的效果并不理想。倘若各级政府再放松对兼并重组后煤炭企业的安全督察,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和安全责任制不能统一,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也就难以落实。

2 提高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对策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产业调整的政策要求,加快煤炭工业集约化发展步伐,着力推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准确把握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工作重点,做好瓦斯治理、水害治理和防火治理等工作,切实抓好整合期间的煤矿安全生产。三是要切实加强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组织领导,落实整合责任,加强政策研究,加大督查力度,开展反腐倡廉,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有效开展。四是要加强各煤炭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的责任意识。在推进兼并重组整合中,主体煤矿企业及其各煤矿都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增强新形式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2.2 切实做好兼并重组煤炭的资源、组织、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内部整合工作。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合并,扩大生产规模,其核心应是提高煤矿技术和管理水平。由于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完成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要从实际出发,做好资源、组织、制度和安全文化的内部整合工作。特别是要在做好矿井灾害预防和提高矿井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前提下,推进煤矿安全文化的整合和建设工作,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切实解决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层面可能发生的冲突,注重组织整合后的安全文化的整合,消除“安全文化冲突”风险,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2.3 强化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企业各层次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应该加强煤矿企业的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者安全责任意识教育。要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角度,在强制的基础上把企业各层次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和安全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安全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企业各层次责任主体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前,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要严格加强对过渡期生产矿井的安全管理,确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凡兼并重组整合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重新组织复产验收,对不符有关政策及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复工、复产。对确定的关闭矿井和未保留矿井在未关闭移交之前,要安排专人盯紧看严,特别对尚未实质性接管的各类矿井更要落实监管责任,防止出现非法、违法生产行为。

2.4 继续深化煤炭企业改革,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兼并重组后的主体企业一般以国有或国有控股煤矿为主体,而国有煤矿目前仍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导,企业行政化、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把行业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煤矿工人素质的轨道上来,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稳步发展。通过优化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强化煤矿矿工的培训,强化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组织学习,增强遵章守纪的意识,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矿井安全科技水平,提高煤矿安全事故防范能力。要不断学习和采用现代企业科学管理制度,加强煤矿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安全投入,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不断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6

【关键词】煤矿产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

1前言

近几年,由于受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影响,我国的煤炭产业发展并不容乐观,我国的煤炭规模企业年利率逐渐下降,尽管在我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观,但是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仍然是举步维艰,越是在这样严峻的新形势下,煤炭企业越应该稳固人心,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确保矿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以前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虽然国家和煤炭企业也采取了不少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但是还是会有瓦斯爆炸等惨烈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提高生产安全管理质量,尽量避免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煤炭企业必须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总结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和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以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2.1煤炭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转型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却忽视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尤其是我们生产危险系数比较高的煤炭企业,有的企业领导被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的社会现象所困惑,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意识大大减弱,以至于煤炭企业的其他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2煤炭安全生产技术及环境条件不达标

我国的煤炭矿区大多数分布在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较差,并且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本来自然的安全隐患已经比较大,再加上在安全生产技术上比起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更加大了安全隐患的系数。另外,煤矿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老化以及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落后也会给煤矿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3煤炭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不到位

首先,我国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管理体制还不能与国际接轨,安全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再加上煤炭企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的力度不够大,甚至缺乏安全生产监督的意识。其次是我国的多数矿区分布在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煤矿产业成为当地政府和公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煤炭产业受到地方的保护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再次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在进行事故原因的排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来说已经是为时已晚。

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分析

3.1煤炭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理念的提出

煤矿生产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无不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只要我们做好足够的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就能够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绿色象征着环保、安全、健康以及富有勃勃生机的生命力,为了能够增强人们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把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更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提出了绿色管理理念。在煤矿生产的采掘、运输、通防、排水、调度等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相关的设备设施都要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实现绿色管理理念的推广。

3.2煤炭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煤炭企业管理者要想及时预警煤矿生产的井下作业安全状况,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井下安全状况评价考核体系,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绿色管理评价考核体系应包含以下内容:矿工的专业操作状况、事故隐患的预警状况、环境安全隐患分析状况、绿色安全管理状况等。

4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研究

4.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给煤炭矿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传播煤炭企业多年以来在实践中总结的安全隐患预警经验和专业的煤炭企业安全预警知识。发现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并排除,煤炭企业所有员工要严格按照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坚决杜绝自作主张,随意作业。

4.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带头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于违法违纪操作的人员要进行严惩。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要对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工具等及时进行检测检修,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第一时间排除。企业领导要定期针对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会议研讨,不断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制。带头履行企业规定的各项安全行为。

4.3强化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加强自我完善约束制度,细化管理责任,明确安全管理内容,使每个人都承担起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共同营造绿色安全管理环境。

4.4健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加强煤矿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重点保障安全检测和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5结语

综上所述,煤炭企业作为我国规模庞大的基础性能源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煤炭能源需求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持,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再加上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如何更好地做好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煤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快改变煤炭企业发展现状是我们煤炭企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先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6(03):08.

[2]杜立科.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2016(03):01.

[3]伦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现状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6):25.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7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现代煤炭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煤矿安全检察体系,改变传统的煤矿生产检察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机工程在煤矿中的应用,实施安全全员管理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最终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为了保证现代煤矿企业本质安全体系能够得以有效的贯彻和运行,煤矿企业必须在危险源辨识、风险预警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措施基础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配套保证措施,是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贯彻落实。随着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多数煤矿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以及相应的制度体系,为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来自煤矿人为和自然的事故与灾害却给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断发生的煤矿事故引起了社会、政府和企业的极大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故事,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地区的稳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增加了难度。因此说对于现代煤矿企业来说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研究如何减少与控制煤矿事故的关键方法及机制,对于提高煤矿工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现代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煤矿生产的危险源主要有地质条件、技术设备、管理和矿工的素质等,从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工人违章作业或煤矿漠视安检造成的,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我国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最大的危险源。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安全意识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小煤矿的职工,普遍存在着安全生产意识差的问题。一种是头脑里根本没有煤矿安全生产的概念,还有一些职工只知道煤矿危险,但具体有哪些危险,危险程度如何则不清楚。另一种是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也知道煤矿的危险源和隐患所在,但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表现为麻痹大意、违章操作。在安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我国目前的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煤矿环境艰苦,而且危险性较高,煤矿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也就制约了他们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想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煤矿职工的整体素质。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中存在着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灾害的威胁,因此,作业工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和矿井经济效益的好坏。

3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管理的措施

3.1把安全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1)做好“安全理念”的思想预防。在现代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众多事故的祸首。只有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预防工作搞好,才能把事故后处理变为处理后无事故,避免因煤矿企业没有把预防工作做到位而发生事故。

(2)做好“安全文化”的行为预防。就是在事故发生前或刚有事故征兆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在行动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造成事故隐患。避免有些职工因存在侥幸心理而发生事故。应该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预防。因地制宜、切实有效的做好预防工作,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技术环节薄弱的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力的,要敢于加大管理力度;设备有缺陷的要舍得投入资金进行革新改造。从设备质量和人员技术力量上做好预防工作。

3.2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技术培训是现代煤矿特殊生产环境的需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掌握煤矿各类事故(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便作业中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并做到自主保安。在安全教育方面要做到经常性教育常抓不懈、典型性教育警钟长鸣、针对性教育重点突出、主题性教育寓教于乐、情感性教育贴近生活。

(1)配套建立矿对区队、区队对班组、班组对职工的三级安全思想教育责任制、安全谈话制度和井下单位职工身心健康调试网络。

(2)开展经常性的“查找安全思想隐患、反三违、反事故”大讨论以及安全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达到安全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建立矿队两级安全教育“三台”(警示台、闪光台、曝光台),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案例教育职工,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职工。

(4)组织严重“三违”人员及往年工亡家属组成报告团,深入基层巡回演讲,利用他们的血与泪的亲身教训,对职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3.3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最细处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很多管理人员很难把安全管理做细做好。煤矿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安全,生产安全必须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在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带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整改隐患。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微处人手,想在心理、挂在嘴上、看在眼里、跑在腿上,时刻绷紧安全这个神经。对于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要始终关注细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也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安全管理尤其要注重从细节人手,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需要每个细节很完美很难,但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说要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最细处,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4结语

总之,现代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对职工安全培训的投入,切实提高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8

论文摘要:通过对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关系的分析 ,论述了煤矿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对其进行监督监察的必要性

   1 问题的提出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煤矿安全监察应当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实行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这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进监察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所以,探讨如何实现煤矿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是搞好安全监察,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

    我们进行安全监察的目的,在于依照有关煤矿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事故隐患,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生产。但是,我们煤矿安全监察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盯在现场,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最主要的还是依靠企业自身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因此,必须着力于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挖掘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部潜力。这是因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搞好安全生产决定性因素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缺乏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那么,任何外部的监督检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安全监察,促进安全管理是我们作好监察工作的新课题。

2 煤矿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通过我们的安全监察发现,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相对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下,安全装备水平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起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上,在职工的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试想,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对于煤矿安全来说,煤矿安全监察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关键的因素在于煤矿企业本身。这是因为:一是煤矿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所以说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二是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三是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四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五是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说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加强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1)严格监督监察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矿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落实党的安全第一的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的责任制度,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制度和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它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使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煤矿法律法规在现场得到正确答案,它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增强了安全管理的责任心,能够真正做到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是煤矿的专业部门和个人根据部门和个人专业的范围,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范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如果部门业务保安做得好,每一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按章作业,每一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安全生产,那么全矿也就做到安全生产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是落实“预防为主”的重要基础工作,它要求每一个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生产现场的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各专业和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制定措施,落实时间、资金、人员、责任,限期整改,并进行验收,使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事故责任追究制是发生事故后对事故责任者根据责任的大小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促使煤矿管理者增强责任心,使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实现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和职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等都对煤矿安全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必须作为重点进行安全监察。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9

[关键词]煤矿企业采煤技术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2-56-1

0引言

现阶段,随着社会对现代化能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方面的要求的逐渐提高,不断加强对煤矿采煤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成为各煤矿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在采煤过程中,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以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是政府、社会及企业员工个人的需要。

1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对其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采煤过程中,特别是井工煤矿,道路狭窄、粉尘浓度与噪声都比较高,工作人员需面临着机械、电气伤害及高处坠物等事故的威胁,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总的来说,中国煤矿企业的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抵御灾害的能力,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1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在煤矿企业中,由于其采煤过程中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导致所招收的员工素质都比较低。如主要生产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素质,直接导致整个生产管理的水平较低,而部分从业技术人员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教育与培训,不仅不熟悉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其技术水平也无法实现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特别是采煤过程中,大多数一线员工都是农民工,仅仅只是靠体力来工作,这就直接促使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最终促使伤亡事故发生。

1.2缺乏安全生产的责任机制技术水平落后

据历年来煤矿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大多数都是由于企业违章、违法生产与开采造成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往往只重视煤矿开采量与经济效益,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完全发挥不了作用,更多重视于效益,而不是安全。而且一些责任机制的贯彻与实施也没有形成与之对应的预案、设施及处罚等环节的配合,直接导致采煤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预防营救措施都得不到全面落实,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由于现今大多煤矿企业普遍都是家族式管理或个人管理,缺乏科学管理机制和高度安全意识,且缺乏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使安全生产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为有效提高煤矿采煤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引进新设备、提高其生产技术水平是煤矿企业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

2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离不开对煤矿采煤技术的分析与研究,传统的采煤技术普遍采用爆破技术并使用单体支柱形式支撑工作面,整体机械化程度较低,且在通风巷道与作业巷道布置方面问题也较多,而这些问题当前的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中仍然存在,为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当前,中国部分煤矿企业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管理与安全管理,在采煤技术的选择方面还比较落后,创新程度不够,且对采煤技术规程也缺乏安全性分析,在采煤过程中片面地追求利益,管理方式落后,从而造成了煤矿事故的发生。

提高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对现有煤矿采煤技术实施全面改革,即选择先进的采煤设备,并对传统的采煤技术实施优化,将其转化为新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中国众多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在煤矿采煤过程中,需要将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作为整个煤矿企业实现安生生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出现,从而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提高煤矿采煤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3.1提高安全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是对各企业展开经营活动的最基本要求,不仅可给人们带来幸福,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而且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因此,人们在日常生产实践中,需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规律,对灾害事故行为要有防范意识。

(1)对于煤矿企业工作人员来说,需对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以促使其全面掌握安全操作的相关技能,从而为在实际采煤过程中做到按规章操作;(2)对于煤矿企业管理者来说,需对其实施安全管理,并要求其做好接受安全管理的模范,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以帮助其获得科学、有效且利于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3)由于安全生产是各方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事故的发生就是安全管理出现弊端的表现,因此,在煤矿企业,就可通过直接实践与间接实践以提供所有员工与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要求煤矿企业内部所有人员都学习专业的科学理论知识,并全面把握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的规章制度,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煤矿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避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

3.2强化安全生产培训

实施安全生产培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那些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采用何种措施去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以保障个体的生命安全,也是各级管理者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表现,是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性保证。而安全生产培训的方法,就是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与学员以实现共同的培训目的,并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完全通用的最佳培训方法是不存在的,但是,针对特定企业定工作活动最佳安全生产的培训方法是存在的,因此,对于培训的管理者来说,其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地挖掘本行业的根本性特征,以寻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安全培训方法。

4结语

煤矿的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重视,加快对安全基础设备的建设,强化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从各方面着手以杜绝煤矿伤亡事故发生,以保障煤矿企业长期发展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篇10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30-00

对煤矿安全的管理作为煤矿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对煤矿安全管理格外重视。近几年来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有问题存在,对煤矿的生产运营有着直接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煤矿发展的稳定。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煤矿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保证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对煤矿安全要加强管理。

1对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事故事实证明,煤矿生产中安全意识欠缺,将直接导致生产违章作业,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了煤矿生产中事故频发。因为煤矿工人对安全问题缺乏认识,对生产安全不够重视。生产管理者管理方法不合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对职工管理使用高压政策,没有民主公正性,让职工对安全管理毫无主动配合的意愿。

1.2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现在煤矿企业的经管模式,都是以美国的管理模式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由于美国管理模式先进、管理方法成熟。美国煤矿市场的积极竞争和企业多元化的结构等原因造就了美国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围绕成本管理、严谨的分层责任负责制等系列性的措施使安全管理纵贯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始终。对比来看,我国的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管理理念落后措施欠缺,很多政策甚至仍然处在生产时期的管理方式,某些国有煤矿企业延续着上个世纪的承包制度,经过层层承包,政策无法通达基层,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再加上近些年煤矿企业萧条,国内几乎没有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的煤矿企业[1]。

1.3对人为因素缺乏重视

调查资料表明,因为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出现的事故在总体安全事故占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比例。大多数煤炭行业中的事故都是因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操作造成的。由于目前煤矿工作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缺乏正规的系统培训。除此之外,煤矿生产工作需要长时间进行难度高、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工作,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量让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势必会出现达不到要求的操作,增加了事故出现的概率。

1.4安全管理体系和赏罚制度不健全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建立正规的管理负责部门,目前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通常都是该层的分管管理着或者是部门的领导,管理主体有着严重的错位。此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没有做到从生产底层的矿井职工抓起,导致了矿井职工对于安全管理接受被动,态度消极应付。

煤矿安全管理一直沿用的是过去十几年的赏罚制度,以“罚”立威只罚不奖。这样的奖惩制度在当今工作双向选择的背景下,造成了很多煤矿职工工作态度消极,甚至离职出走,最终导致了很多国有煤矿企业劳动力不足,人才流失问题[2]。从而致使了煤矿企业后备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影响到煤矿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生产安全意识

定期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坚决贯彻安全生产的理念,对员工中安全于己无关的思想彻底的订正和消除。对员工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员工提出有关于安全管理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意见。

2.2安全理念要与时俱进

在原有对事故进行预防控制的安全理念上,提出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即将降低生产中轻微伤害作为最终目标,杜绝出现事故死亡的情况。有了这样的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导,煤矿企业需要将任何可能导致伤害的不安全操作作为安全管理基本工作进行控制,对于每个月中出现超过月度轻伤标准的管理人员进行加倍的处罚,紧抓所有轻伤事件。这样做既体现了企业狠抓安全的决心,同时也让企业各级部门吸取教训,牢记安全生产理念。

2.3健全煤矿安全管理的赏罚制度

处罚一直作为反向激励的一种,但反向激励过多将失去激励的作用,造成员工对制度和政策的反感,甚至会出现反抗[3]。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可以将处罚和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奖励进行配合运用,适度的倾向使用安全奖励措施,激励职工积极性和自觉性。将原有的管理人员领取奖励,职工承担处罚的格局进行彻底的转变,改变对职工只罚不奖的制度,稳定职工的情绪。

2.4改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由原来的监管型转变为主动型,对煤矿的安全管理自主性和约束制度进行探索。将矿井进行区域化属地化管理,对矿区的安全巡视加强。矿井下的工作区域也进行明确的责权划分进行属地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各自负责自己区域内的所有的生产安全问题,熟悉每个成产步骤中会出现的潜在问题,由责任人组织问题控制和事故防范。

重视对煤矿企业领导层的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管理中心,将安全生产意识作为企业领导工作开展、问题分析以及任务部署的指导方针。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各层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形成完善的责任人考核制,构建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约束制度和生产激励机制。

3结语

总而言之,对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危险源的控制,由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标准直接决定的。安全管理措施标准良好可以在事故还未发生的时候,对事故发生征兆选择合理的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将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中。对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上,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保证生产的安全,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韩秀成.浅析煤矿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11,6(18):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