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挑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6:01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1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发展;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01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15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常态”,并以此来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时下,经济新常态成为2015年的热词,对于指导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经济新常态的含义,并探讨了当前经济新常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对审计工作的新使命进行了描述。

二、经济新常态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上来说,经济新常态是经济体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运行过程中所处于的一种经常性状态。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新常态主要表现经济发展由高速逐渐转变为中高速,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各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进而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就我国经济新常态阶段的特征来说,其主要表现为如下3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经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朝着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经济新常态的出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各种新问题与新矛盾也随之产生。

1.可观的经济增量,繁重的增长任务

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体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目前,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量仍保持可观的发展,对于促进国家财政增长,提高经济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客观角度来说,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挑战也非常明显,就业、物价等难题仍未解决,因此,如何保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内的增长运行,还需要进一步的采取各项综合措施。

2.多元化的经济增长,发展中的核心动力

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多元化,然而其核心动力却仍在培育当中。从城镇化方面来看,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并成为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还比较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工业化的角度来说,东西部工业发展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源泉,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创新与技术双方面的挑战,与“技术红利”的核心动力还很远。

3.稳定的发展前景,长远的晋升空间

受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下,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区域结构发展的持续优化。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我国的经济结构仍需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还比较落后,收入结构、城乡结构还不协调,这些仍旧制约着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4.释放的市场活力,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直以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和突破口。经济新常态从体制上放松了对市场主体的限制,并对促进市场的资源配置、减轻企业负担与激发市场活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地方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管理、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这都限制着经济的改革。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新使命

基层审计机关作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更好地为改革发展服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经济新常态给基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具体如下:

1.以“稳增长”为核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推动党中央的政策落实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其落实情况的与否直接影响着政策的成败。基于此,在基层审计工作中应认真对国家的重大决策进行跟踪和审计,贯彻落实改革发展、结构调整以及风险防范政策部署,监督政策执行进度与实际效果,成为国家政策在基层切实落实的推动器。

2.以“促改革”为指导,落实各项改革政策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定了以财税改革为发展的新目标,并提出了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从而全面实施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因此,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职能的过程中要科学的执行审计预算编制和决策工作,并从中间环节逐步向两端环节进行转变,合理配置财政资源,进而推动财政改革的深入发展。

3.以“抓作风”为指导,贯彻落实审计新职能

从整体上讲,基层审计机关的想想直接与政府的形象相关,所以,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审计队伍,对于做好审计工作、促进经济发展都非常重要。目前,基于审计工作的要求与审计职能,要不断加强对审计队伍的人才培养,推动审计职业化发展,提高审计干部的思想与作风建设。此外,面对审计人员老龄化、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需要公开选招年轻力量,补充新鲜血液,改善审计环境。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区层面来讲,经济新常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认识和完善。当前,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各企事业单位要做好谋划工作,积极迎接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审计单位中,要正确认识审计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工作执行能力,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凌云,辜娜.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湖北发展新机遇[J].湖北社会科学,2014,9(10):48-50.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创新;低碳生活方式;消费

当前,社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激发了快速发展―高碳排放矛盾的滋生。随着世界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的恶化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环保,开始意识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为了防止环境的持续恶化,我国已经开始逐步建立在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知识的低碳经济。

一、深刻理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与机遇

(一)低碳经济的丰富内涵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经济增长。我国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又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由于技术和设

备相对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1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例将达到20.7%,超过美国(20.1%)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我国未来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好处

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培育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都是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带动系数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既有利于完善能源结构,又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和举措

低碳经济为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选择。为此,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节能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等工作做起,与国际开展更多的合作,加快低碳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主要包括四方面:

a.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b.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c.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d.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并为此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启动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型活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格局。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2010年已完成节能减排的总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的目标。我国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力发电增速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累计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同时也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kw.h的目标;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发电的第一生产大国。

二、理性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一)温室气体排放

气候变化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但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根据对人均碳排放和人均GDp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近似倒U型的曲线关系,而我国正处于这一曲线的爬坡阶段。目前我国大陆地区人口已超过13.3亿,在今后15年内将以年均800万~1000万的规模增长,目前人均GDp为4300美元左右,且人均收入水平在持续提高。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但我国社会正处在生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的阶段,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必然会增加人均碳排放量。

(二)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6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是尚不富裕的发展中中国的沉重负担。

(三)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另外一个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低、中小型制造企业所占比重大,能源效率低,节能减排的能力不足,大部分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碳排放强度大,存在着大量的落后产能。尽管我国出台了比较严厉的措施以促使企业提高能效,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博弈,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效率始终不高,重复性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中小企业在保障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对其节能减排工作应当给予更多技术和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2]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26―28.

[3]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7.

[4]付允,马永欢,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4―19.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信息化;后续教育

知识经济源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理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基础,以变革、创新为灵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力、科技发展及其激烈竞争的必然产物,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生产(研究和开发)和传播(教育和培训)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进入的一个全新境界,也是人类发展所面临一个全新挑战。与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有以下基本特征:

1.以数字化信息革命为推动力量。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蒸汽机技术和电气技术。蒸汽机技术革命导致了工厂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代替了手工作坊,电气化技术革命导致了公司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力量则是90年代后期出现的数字化信息革命。随着社会规模上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大趋势,再一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

2.以知识和信息服务行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时代占主体地位的是第二产业,即制造业,知识经济时代则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而且服务业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行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以至“数字经济”、“网络经济”、“虚拟经济”将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特点。

3.以知识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为管理的重点。工业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是生产,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政策的目标在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知识经济时代的重点是知识的生产和开发,以及掌握知识的人的培训,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励创新。

4.社会主体和分配方式改变。工业经济时代工人阶级是社会的主体,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将成为社会的主体。工业经济时代的报酬分配主要按“岗位工资制”,知识经济时代将过渡到按“业绩报酬制”,人们凭各自的业绩在市场中获得自己的“价格”,每个人都是经济的主体。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时展的要求:一方面会计工作者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争取为其客户主要是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因此,会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接新的挑战。

一、完善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

如果说会计教育是会计人才的“生产过程”,会计继续教育则称得上是对会计人才实施修复、加工与提升的“维护过程”。会计人员要胜任日益复杂和多变的会计工作,成为国际型会计人才,就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道德修养,这势必要求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继续教育,不断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其知识和技能。面对我国会计环境的新变化,会计继续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应对各种挑战。具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的会计继续教育应力争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尽量扩大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范围。目前,接受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仅限于在职人员,范围过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都面临着知识更新的问题,接受会计继续教育的对象应尽量涵盖所有会计管理人员、会计教研人员和在职会计人员。

2.合理设计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新环境对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有会计和财务知识,还必须具备信息技术应用、管理、金融、法律、税收和外语等一系列相关知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在坚持有的放矢、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下得以扩展。

3.精心打造一支会计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作为一名优秀的从事会计继续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相当的会计理论知识功底,又要具备会计职业工作的实战经验;既要有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又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要满足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教育对象的普及性,就应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且懂得教育规律的师资队伍。

4.大胆开拓会计继续教育的实现途径。目前,在教育实现途径上会计继续教育至少有五种方式:即课堂培训、在岗培训、在线课程、远程教育和自学课程等。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会计继续教育的方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它不仅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重要,而且它使在岗培训成为一种可能。

二、对会计进行全面的改革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其核心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相关与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有用论)。其中,相关的信息是指投资者能够用来评估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可靠的信息则是指未被管理当局操纵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历史成本会计在提供相关与可靠的财务信息方面存在着上述弊端,需要进行较大的创新。

1.对相关无形资产实行资本化。无形资产是指由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源实践所形成的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鉴于无形资产(在企业盈利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续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核算无形资产,特别是将企业自创的无形资产进行费用化而不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进行反映,就不能准确地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甚至有可能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因此,对于无形资产特别是自创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需要进行改进。

2.突出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为减少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决策风险,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必然要求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信息披露的充分性。鉴于上述分析,为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应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适当创新。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在会计理论方面,提高及时性与会计分期假设有关,可考虑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根据业务经营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的报告制度。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从空间跨度来说,企业应提供“金字塔”式的报告结构,从最底层的原始数据到最高层的高度浓缩的信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充分性”的需求差异。从时间跨度来看,会计不但要提供“过时”信息,而且要提供“实时”信息与预测信息。可以肯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将是财务报表创新的主要方向。

三、重构会计理论创新体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转化必然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会计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面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我国会计自身的功能与结构如何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以物质和货币为对象,它所反映的资产内容狭窄、产权观念陈旧,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人才智力投入仅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地予以反映,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传统经济时代,有其存在的客观性。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应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体系,以充实填补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及空白。

参考文献

[1]张 辉.黄晓光.《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面临的挑战》,《黑龙江财会》,2004(3)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关税;碳足迹

前言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也在引发新的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先进低碳能源技术也正在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竞争的前沿和重点,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中国要深刻认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顺应世界潮流,打造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低碳经济的含义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二)低碳经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一)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在产品、服务的生产、提供和消耗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碳耗用量”,碳耗越多,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也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

国际贸易的碳足迹主要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从贸易品生产和运输两个环节来考察:

1、从生产环节来看,贸易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温室气体。目前,出口国生产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都计入出口国名下,与消费产品的进口国无关。

2、从运输环节来看,国际贸易意味着更长距离的运输,意味着碳足迹的增加。有报道称,从新西兰运送1公斤奇异果到英国,会排放1千克二氧化碳,假如在英国境内产销,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50克,相差了20倍之多。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多年来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碳排放生产线。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大约有7%-14%是为生产出口美国的产品而产生的。在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中,机电、建材、化工、钢铁、塑料制品等传统高碳产品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比重。而这类高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又占有很大比重,对这类产业进行全面低碳化升级改造面临着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约束,短期内无法实现。如果发达国家不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对中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中国的外贸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贸易环节,都将面临重重障碍,而且很可能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二)碳关税

所谓碳关税,是指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根据相关人员测算,如果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产品征收30美元/吨的碳关税,将会导致我国出口总额下降0.715%;如果碳关税达到60美元/吨,出口总额就会下降1.244%。因此,一旦美国的碳关税政策得到相应支持,将对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对我国这样一个出口贸易占GDp很大比重的国家而言,碳关税一旦实施又将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狙击“中国制造”的新利器。

三、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二)完善法律法规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度计划,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鼓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农村的小沼气,运用得很普遍;水电、部分发展较好的风电等也非常有竞争力;中国每年所利用的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能,折合标煤约三亿吨,如果每年的商品能源消费总量是30亿吨,生物质能占了10%。

(四)鼓励技术创新

从当前中国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来看,短期内,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节能与能效提高技术,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从中长期看,中国的主要技术研究领域应当包括:主要行业Co2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与工程固碳技术,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不仅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总之,在低碳潮流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芳.浅析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0).

[2]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1).

[3]于立新,江皎.低碳经济压力下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J].红旗文稿,2010(2).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5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莱芜;经济发展方式

课题项目:2010年莱芜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进而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其实质却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本文围绕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莱芜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却明显地带有粗放型特征。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从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到集约式发展的轨道上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七大”改变了过去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报告提出了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方针、以实现“三个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尽管我们已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但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并不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最先受到挑战。从经济增长结构来看,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外贸出口的大幅下降成为拖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因;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明显超过消费增长速度表明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不够协调。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降幅最深的是工业,已成为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直接原因。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在外需收缩的冲击下,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在建产能逆势扩张势头强劲,同时近期一些新兴行业盲目扩张的趋势已然显现。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还不够多、不够强,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从城乡结构看,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与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政府和世界各国一样采取了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成功实现了8%以上的既定经济增长目标,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11.9%,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实行的一揽子经济措施尽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延续了投资驱动的增长机制,以2009年前三季度为例,7.7%的GDp增长中,投资贡献(7.3个百分点)仍大大高于消费贡献(4个百分点),说明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尚显不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变得更加严峻。

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莱芜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严重挑战

由于莱芜市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国际金融危机对莱芜经济发展的冲击更为严重,2009年成为莱芜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一年,经过莱芜市上下的努力,莱芜经济在经历了止跌企稳后,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但同全国的形势一样,莱芜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了投资驱动。数据表明,2009年莱芜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79%,这种方式不仅不能持续发展,而且呈现出投资效益递进的趋势。正如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同志指出的那样:“对于我市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不是‘想不想转、要不要转’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快转,不转就没有出路’的问题。各级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痛下决心、狠下工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

(一)从需求结构来看:在莱芜市三大需求拉动中,消费拉动能力过低,过度依赖投资、出口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以来,莱芜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均超过55%。以2008年为例,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7.38、12.03个百分点,特别是2009年,随着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实施,莱芜市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甚至达到了79.1%。可见,投资是莱芜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消费拉动作用偏低,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从建立地级市之初的50%以上下降到近年来的30%,2008年分别低于山东省、全国13.36、18.58个百分点。出口拉动能力2008年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5.97、6.55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不仅不能可持续发展,而且使投资本身效率下降。2006年莱芜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比2000年增长了3.43倍,而同期的现价GDp只增长了2.51倍,投资效果系数呈现下降趋势,每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GDp从2004年的0.5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0.45亿元。投资效率的下降,意味着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困难。

莱芜市的投资驱动性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制约。莱芜市资源相对贫乏,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1/5,人均占有水资源可利用量只有226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8%,属严重缺水地区。人均耕地仅为0.8亩,低于山东省人均1亩的耕地警戒线,土地资源紧缺。2009年莱芜市万元GDp能耗为3.68吨标准煤,是山东省的3.5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于山东省60%,单位GDp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是山东省的2.85倍和1.23倍,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二)从产业结构来看:莱芜是一个以钢铁、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重化特征比较明显,发展的稳定性、均衡性、协调性不强。

1、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莱芜市三次产业一直是“二、三、一”的结构,第二产业占据着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占60%以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二产带动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山东省、全国产业构成相比较,以2009年为例,2009年莱芜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4∶62.1∶31.5,一产分别低于山东省、全国3.1、4.2个百分点,二产占比分别高于山东省、全国5.8、15.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分别低于山东省、全国2.7、11.1个百分点。一产、三产增加值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与山东省、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莱芜市经济主导地位的第二产业的内部构成。2005~2008年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比始终保持85%左右,处于绝对主导地位。重工业内部的构成中,钢铁产业占比大,一直以来,有“五、六、七”的说法,即钢铁产业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占50%左右,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左右,出口占70%左右。

3、莱芜市产业结构的特点。莱芜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四高四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钢铁产业比例高,非钢产业比例低。目前,莱芜境内钢铁产能达到2,000万吨,钢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5%左右,利税、利润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非钢产业相对弱小,造成产业之间互补性较弱,钢铁产业一旦出现波动,非钢产业难以弥补。这次金融危机中,钢铁产业受冲击最大,钢铁产业增加值减少20%以上,利税、利润减少均在50%以上,成为莱芜建地级市以来工业发展受到冲击最大的一次。

(2)传统产业比例高,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低。莱芜的主导产业以钢铁、纺织、电力等传统产业为主,骨干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三类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新材料领域,而且普遍规模偏小。2009年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9.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19.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缺少在本行业、本区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3)第二产业比例高,第三产业比例低。2010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6%,比山东省平均水平高10.4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为30.4%,比山东省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2001~2009年莱芜市第二产业年均增幅达到17.7%,而服务业年均增幅仅为13.7%。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偏大,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部门发展明显不足,作为现代经济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传输、咨询、金融证券、服务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地市相比差距明显,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4)国有企业比例高,民营经济比例低。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山东省省属企业较多,是莱芜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钢铁、电力、煤炭、采矿等行业,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大、综合实力强。2009年国有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亿元、利税65亿元、利润37亿元,分别占莱芜市的51%、71%和70%。民营经济近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有经济相比,实力相对较弱。2009年莱芜民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亿元、利税26亿元、利润16亿元,仅占莱芜市的49%、29%和30%。由于民营企业不够发达,导致莱芜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四高四低”的产业特点决定了莱芜产业结构相对偏“重”,这样单一的产业结构虽然体现了莱芜市产业的鲜明特色,但同时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节能减排面临巨大压力,也容易造成经济发展不稳定、不协调。

(三)从要素投入结构来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匮乏、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莱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

1、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R&D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R&D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R&D占GDp比例是国际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但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尽管近几年来莱芜市R&D投入有所增长,但投入强度仍然偏低,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7年莱芜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4.85亿元,只占GDp的1.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有较大增长,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1.7%,特别是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只有0.6%,而经验显示,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的企业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人才资源比较匮乏。莱芜市企业研发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比例只有19.6%,比山东省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人才均为空白。

3、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莱芜市就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都很低,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从产业结构分布看,莱芜市的农村劳动力占了大头,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将成为制约莱芜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

三、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莱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莱芜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莱芜市工业基础比较好、域内大企业带动能力强、城市化水平较高、农业产业化基础好和城乡差距相对较小的实际为莱芜市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必须抓住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良好机遇和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的步伐。一是推进优势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强做优钢铁产业,促进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非钢产业,支持能源、纺织、化工、建材等产业迅速发展,尽快膨胀规模,壮大实力。立足莱芜市汽车零部件、姜蒜加工、线缆、塑机、无纺布等特色产业基础,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强化指导扶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植新兴产业。密切关注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结合莱芜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制定发展新兴产业的具体规划。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运用先进生产方式,向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条发展。重点扶持高性能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等技术研发,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着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和节能环保产业,尽快培植新的经济发展支柱。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好优质企业培育。三是繁荣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生产业扩规模,生活业上档次。大力培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商贸流通等优势产业,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的作用,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规模,突出抓好莱芜雪野旅游区开发,加快特色旅游小镇、中国航空科技体育公园建设,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打造好“航空运动之城”和“浪漫雪野”的旅游品牌。

(二)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充分发挥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优势,加快一批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新型钢材及钢铁深加工、粉末冶金、新型建材、有机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5条新材料主导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宽,加大研发力度,解决技术难题,加快成果转化。二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重点在钢铁、机械加工、纺织、建材、化工、能源等传统产业领域,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要不断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一方面大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对于企业研发活动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努力形成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吸引高科技人才落户。五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入手,制定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

(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抓好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优质高效农业品牌,提高农牧业市场竞争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实力;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抓好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监管,巩固节能减排成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进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生态化改造,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严格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搞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切实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强化环保执法,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抓好荒山绿化、平原绿化、水系绿化和镇村绿化等重点工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继续搞好水土保持,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落实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积极开展环境友好企业、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市民环保意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城中村拆迁改造,使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功能更加健全,形成现代化的新城区。规划建设一批精品工程、亮点工程,做好绿化亮化和水系治理工作,进一步增强现代气息,提升城市品位。积极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6

关键字:绿色经济,林业,内涵与态势,机遇与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3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1-002-038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与态势

1.1绿色经济的概念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就在他的著作--《绿色经济蓝皮书》中给出了绿色经济的最初定义,随后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也对其内涵与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由于概念多、杂并且其衍生分支多,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研究理论。不同领域的专家站在自身领域发展角度给绿色经济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环境学家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生态学家认为绿色经济必须要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能源专家则强调绿色经济必须要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发新型替代能源等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简称Unep)报告把绿色经济定义为“可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及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分析与研究,在学术界对于绿色经济的界定仍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它们都突出强调了环保与协调的特性。

1.2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传统经济模式指的是人类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原始资源,相应的加工利用完成后又将污染废弃物不采取任何措施而直接排放入自然界,而绿色经济模式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一种改进与发展。随着人们的肆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在逐步恶化,这迫使人类开始反思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此时,绿色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它能够做到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等的可持续发展,是应对经济衰退以及环境恶化的重要对策。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及生态经济共同构成了绿色经济模式,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够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因此,绿色经济是一种将有利于环境的诸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经济稳步增长的经济模式,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1]。

二、发展中国家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概况

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人口多、经济相对落后且基础相对薄弱,广大农村能源紧张,导致大量林地转变为农田,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面对这样的现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现状的严重性,进行了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向乡村林业转化,其重点在于发展农用林业即以营造薪炭林和生产薪材为主,进而解决毁林等问题。

我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进行了包括退耕还林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等几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林业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原料严重浪费、技术含量低下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与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相悖。

三、绿色经济视角下的林业产业协同发展

3.1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

森林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由于它具有可再生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使得其在绿色增长、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林业可以使森林资源得到更多的培育与保护,同时能够促进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其作为国民经济与绿色经济基础的地位与作用得到提升。我国从建国至今,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最初的毁林开荒到植树造林、再到今天的发展生态林业,促进林业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看出林业发展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各个发展阶段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使得相关管理部门在不断的调整思考、转变方式,直至今天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由于各地极端天气频发,使得我国确定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了多项以该发展战略为核心的工程,使得我国林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有效的调动了发展林业绿色经济的热情。各地林业部门充分利用生态文明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林业,使得我国林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现状[2,3]。

3.2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但是发展绿色经济会遇到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各项发展指标,使得出现了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两难选择,尤其是近年来各地疯狂发展的房地产业,使得绿色经济的发展遇到了阻碍。想要解决这样的现状,必须要坚定不移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聪明才智,找到利益的平衡点。除此之外,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也将会阻碍生态林业的发展。人口基数庞大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如何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单靠当前林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变思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但这其中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3.3中国林业在发展绿色经济中采取的主要对策

党的十以及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意见中都充分表明我国将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而林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林业部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具体如下:加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改革体制、机制以及发展方式,增强活力;加强林业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森林经营,保证森林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森林保护工作;完善林业法规,强化监督与执行;实施科教兴林,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市场;加强宣传,调动公众积极性,增强投资林业的吸引力[4]。

四、参考文献

[1]曹东,赵学涛,杨威杉.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和机制政策创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48-54.

[2]陈银娥,高思.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制度构建[J].综合竞争力,2010(6):81-87.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发展;挑战

1知识经济的发展概况

按照世界经合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由此可知,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它是不同于以前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和通讯技术处于中心地位。因而,在此以信息产业的规模和增长率来作为衡量世界知识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

由图1可以看出,从2001―2006年,世界信息产业规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规模由2001年的2729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42457亿美元,增加近1.6倍。虽然年增长率由2001年间的11.2%下降到2002年间的7.5%,在2003年间又回升到10%,到2004年间又出现回降,2005年间又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以10%范围波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使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渗透性和带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经济和社会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从而也加快了世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

图2是赛迪顾问对信息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所做预测,2007年世界信息产业增长9.5%,总规模达到46497亿美元。到2011年,年均增速为11.9%,届时产业总规模将达到73068亿美元,总体发展趋势呈现递增形式。

2知识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所存在的差距。虽然世界各国信息产业保持高速发展,但美国稳居全球信息产业市场份额的霸主地位,2006年美国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027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6.1%;2006年日本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为2144.5亿美元,比2005年同比增长6.0%,信息服务产业销售额约为1274.1亿美元,同比增长4.2%;2006年欧盟信息产业规模达到864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在it839战略等政策的推动下,2006年韩国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全年产业总体规模约达到248.4万亿韩元,2006年中国信息产业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7500亿元,同比增长23.6%,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5321.0亿元,同比增长25.6%。虽然我国同比增长率较高,但同以上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增加值相比,我国还远远落后于其它发达国家。而从发展知识经济所需一系列的软件设施和软件基础来看,我国面临挑战更是巨大:

(1)发展知识经济需要较高的工业化水平,而由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可知,只有当一个国家农民人口比重降为约10%后,才开始所谓的“后工业化”“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以及“知识经济”。而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些地方甚至处于刚起步)。

(2)发展知识经济需要雄厚的教育基础,较高的社会知识水平。一个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越大,该国家创新能力就越强,就越能促进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我国情况是农村教育薄弱,教育经费短缺,中小学教育占主要地位,国民平均文化也较低。

(3)发展知识经济需要有先进的科技水平,尤其是先进信息化技术。我国近年来在科技方面虽然巨大的进步,但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水平,对于发展知识经济仍不成熟。

(4)发展知识经济需要有健全法制,从而保护知识产权。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一直受到西方抨击,特别是入世以来,更是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壁垒。知识经济对知识产权保护也极为重视,故此也正成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桎梏。

3我国如何面对知识的经济浪潮

面对发展知识经济的重重困难,不能因此报以悲观态度,消极应对,妄自菲薄。我们应立足现实,在认识到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不利条件时,也应看到我国近年来取得成就:在90年代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同样迅猛之势,1990年我国计算机工业产值才5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50%.而到2000年,我国计算机信息产业产值达1700亿元。而在2006年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人民币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7500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2700亿元,同比增长23.7%;软件产业实现收入4800亿元,同比增长22.9%。全国通信业务总量完成1532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6%。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592.1亿元,增长26.1%;邮政业务总量728.9亿元,增长16.9%。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作为经济资源的知识相对传统物质资源所具有的非消耗性共享性非稀缺性和易操作性等优点,结合我国目前经济情况,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并从以下方面着手:

(1)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需要人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不断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增强全民族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

(2)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需增加农业的知识含量。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农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还要靠尖端技术,靠基因工程”。

(3)坚持大力发展工业,提高工业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增加了工业生产部门中新产品的知识含量,实现劳动密集型工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4)注意提高教育效率和科技效率。教育效率和科技效率的提高能极大提高以上三方面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面对知识经济冲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甄俊田,于敏.浅谈知识经济[J].河南科技,1997,(12).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施出口拉动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积极促进双向投资,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中国正在成长为规模空前、增长迅速的第二大经济体。

一是货物贸易实现高速增长。2001年~2010年,中国出口规模增长4.9倍,进口增长4.7倍,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20%。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约10%,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0年来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了近8倍,包括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在内的数百种产品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首位,汽车、船舶、铁路机车、飞机、卫星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取得明显成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形成了各具特色、主业突出的产业带。

二是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步提高。2001年~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从719亿美元增加到3624亿美元,增加了4倍多,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3%提高到4.6%,成为世界第三大服务进口国和第四大服务出口国。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增速加快,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通讯、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服务进出口迅速发展。

三是吸收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01年~2010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468亿美元增加到1057亿美元,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投资战略的重要区域,来华投资的全球500强企业超过480家。截至2010年底,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累计超过1400家,比2001年底增加近一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外资在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四是对外投资实现迅猛发展。2001年~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不足10亿美元增加到590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10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由单一的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水平不断提升。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已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益呈现出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达到922亿美元,有54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在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五是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十年来,中国不断拓展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经贸合作日益成为双边关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先后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与香港、澳门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和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中国高度重视南南合作,向发展中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多边机制建设,展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维护并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机制中的权益。

中国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近40万亿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10%,世界排名由第6位跃升至第2位,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的经验与体会

回顾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历程,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悟和体会:

一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逐步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开外贸经营权,大幅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1不断削减非关税措施,取消了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中国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中央政府30个部门共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出19万多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并分别进行了修改和废止处理。通过将世贸组织所倡导的统一性、透明度和公平贸易等基本原则转化为国内法律,提高了经济活动的平等与开放,促进了政府行为的公开、公正与透明,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二是坚持通过开放引进竞争与合作,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十年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曾有人担心国内脆弱产业遭到冲击。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相关产业面对市场开放和关税下调的压力,通过积极应对和艰难调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开放有助于产业和企业在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同时参与国际竞争,整合全球优势要素,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的空间和机遇;同时,开放有助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竞争与合作,激发技术的进步和体制的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是坚持履行规则与享有权利相结合,维护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全面享有了世贸组织成员的各项权利,为深度参与全球化提供了稳定、透明、可预见、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保障,营造了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十年来,中国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在农业、非农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谈判中,为推动谈判早日取得进展作出了建设性贡献。积极参加对华贸易政策审议活动,认真回答和澄清了成员提出的3500多个问题,使世贸组织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中国还完善了贸易救济相关制度,逐步积累了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宝贵经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十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国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参与者,逐渐成长为世贸大家庭中的一个成熟伙伴,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战略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较长时间内处于变革和调整期。中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步入加快转型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和外部需求发生新变化,稳定和拓展外需面临较大制约。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保持

复苏态势,但全球性通胀压力加大,欧美债务违约风险不断升级,日本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中东局势动荡冲击世界经济,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综合判断,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后续增长仍较乏力,全球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各国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实施扩大出口战略,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力求改善失衡和产业“空心化”状况,加速了全球要素重组和产业调整步伐。在世界经济调整复苏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经济面临的整体外部市场环境也将趋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二是各种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压力有增无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升温。2010年11月,经合组织、世贸组织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二十国集团贸易和投资措施报告》,指出金融危机以来新增贸易限制措施显现累积效果,保护主义压力上升。与此同时,贸易保护的形式、手段、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从具体产品层面的贸易纠纷向挑战产业政策、制度体制等宏观层面延伸的态势更加明显。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将持续面临较大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三是跨国投资回升前景不明,双向投资面临诸多障碍。2010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t)实现了较快复苏。但受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脆弱、加上汇率大幅波动以及保护主义威胁等不利影响,新一轮国际投资高潮的出现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国为增加国内就业、缓解社会矛盾,竞相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本国企业在国内投资和开展研发,国际引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面临投资保护主义的困扰。日益严峻复杂的境外安全形势,以及如何妥善处理中外文化差异等问题,是中长期内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严峻挑战。

四是国内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削弱。201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又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期间,各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建设用地供应紧张,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经济和社会转型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有专家预测,至迟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供应可能进入“刘易斯拐点”,这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将由全面剩余转向局部和结构短缺。同时,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也将成为中长期趋势。这些问题反映在开放型经济领域,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亟待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具体来说,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良性互动,提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能力。在继续保持外贸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从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变,从重视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转变,加速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质的飞跃。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中国服务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促进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实施积极主动的进口战略,更好地发挥进口对缓解能源资源约束、促进宏观经济平衡、稳定市场运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居民消费升级、改善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财政、金融、外汇、保险等进口促进政策,简化进口通关、检验检疫程序,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

二是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高配置全球优势资源的能力。在优化结构、注重质量、提高效益、保持外资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出去”,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内外联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农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稳步推进医疗、教育等服务行业对外开放。鼓励跨国公司在华增加研发投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推动我国从全球加工制造基地向研发、制造和服务基地转变。抓住后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以对外投资生产替代部分传统出口,实现我国优势产品的“产地多元化”。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价值链组合,培育一批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

三是推动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有机融合,提高以开放促发展、促和谐的能力。依托各地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对外开放的主体功能,逐步形成分工协作、特色发展、互动发展的空间格局。提升沿海开放水平,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门户的重要作用,优化价值链和产业供应链体系,提高沿海地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层次。扩大内陆开放程度,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经济开发和工业化承载能力较强的优势,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建设一批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园区、进口资源加工区、边境贸易中心和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发挥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发展面向周边国际市场的外向型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落实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拓展“两岸四地”经贸合作深度。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9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2o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审视经济全球化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主流看法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他们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从自己的国际利益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先导和主体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以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全球化,其受益者主要是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状况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弱势状态,不占主导地位,更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并且这种关系在21世纪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一体化、市场世界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国家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固有界限,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高科技手段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使国际经济全球化或者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自行运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跨人了政治、道德、文化等领域。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来看,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而且涉及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领域的冲突。

二、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的进入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提高有关部门的效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及贸易壁垒不断下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4.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将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引进、学习、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体制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赖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一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账户的逐渐开放,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就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以及整个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震荡。国际游资的存在肯定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归根源之一。自60年代起,尽管各国的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对国际游资的监管方法,许多深受游资之苦的国家也曾努力加强资本管制。但总体而言,这些探索和努力的收效并不明显。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全球经济、贸易迅速一体化的情况下,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正在不断下降,国际游资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方便地绕过或躲避资本管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就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会使它们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是名义汇率下降导致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减少。在过去1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汇率出现了不少程度的下降。在一些发生危机的国家,货币的名义贬值自然使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誉值减少。况且,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被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总体而言,这种让渡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不安和对未来信心不足。虽然我们不能把环境恶化的责任简单地推到全球化头上,然而,正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家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市场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市场扩张、城市化、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富者的过度消费及其消费模式的“传染”、“普及”效应,是地球环境退化和恶化的主因。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劳动分工和布局的大转移,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成了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许多发达国家和全球性公司不但没有为地球环境恶化承担更多责任,反而自私地推卸责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四、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

1.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联合自强的趋势。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并且在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国家中,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自强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给了发达国家有力的回击。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

2.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保证经济安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经济发展的挑战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困境策略

abstract:theessenceofalowcarboneconomyistofinda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alresourceincoordinationdevelopmentroad.thispapertoa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analyzesthebackgroundoflowcarboneconomy,thispaperdiscussesthesuitableforChina'snationalconditionsof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fortherealizationof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ofeconomicdevelopmenttoprovidesomevaluablereference.

Keywords:lowcarboneconomyplight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核心思想并无出入。即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以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核心,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同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都是人们就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同自身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产物,但是仍然是不同概念。低碳经济的侧重点是针对碳排放量的,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以实现能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维持较低的碳排放量。

第二,低碳经济是相对十高碳经济而言的,不同十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十降低单位能源消费量的碳排放量,在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消费方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一个涉及能源、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低碳经济的发展目的就在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不但对能源的消耗量大,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增速明显,我国对钢铁的需求已经超过了美国和口本需求的总和。在未来的十多年里,我国仍将处十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资源短缺问题将进一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口趋严重,不但带来了治理方面的经济成本,也使低碳经济的发展更具紧迫性。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多是高能耗工业部门,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因此对能源的需求必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虽然近几年的比重略有下降,但对煤炭的依赖程度无法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三)低碳技术发展困难。低碳技术就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的技术,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型发电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等。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能否不断推进低碳经济前进的关键。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技术转让和应用方面都存在困难。

(四)体制障碍依然存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气候变化,我国早在1990年就设立了气候变化协调小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管理机构十分薄弱,直到2008年的机构改革才设立气候变化司,正式拟定战略规划,出台政策。由于正式的管理机构成立时间短,而气候变化涉及的问题既广泛又复杂,无论在人员编制还是宏观管理能力方面都与其承担的重大责仟产生一定差距。并且,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政策、法律体系等都不完善,有很多领域还是空白,无疑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管理上的障碍。

(五)国际压力日趋增强。随着碳排放量的继续增大,我国己超越美国成为碳排放第一大国。虽然在目前没有承担具体的减排仟务,但是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我们受到的国际压力可想而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一定会要求我们承担减排仟务。如果一味追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必将对经济增速造成影响。

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在全球都逐步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能源安全战略口标的趋势下,我国也应当针对口前的新问题与新变化,在构筑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方面进一步增强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以适应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高度敏感,囚此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并淘汰落后产业,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三)树立企业的低碳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也不可避免的要向低碳转型,依靠低碳技术的支撑,对整个产品的生产体系、生产过程、生产方式进行转变。由于对企业而言,非碳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成本过高,囚此可以将重点放在提高能源的生产利用效率和提高生产技能等相关技术方面,配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杨志,郭兆晖.低碳经济的由来、现状与运行机制[J].学习与探索,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