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6:29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采取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及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指会计信息产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那些特征和特性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要想全面、正确地理解会计信息产品质量特征的本质,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质量受到信息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使用对象、社会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基本本质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相对的概念,而不是固定的概念,即要求内含的质量特征和特性均满足用户需要,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诸特征的最佳组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联系会计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的桥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约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特征。投资者把资源投资于企业,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出于这一目的,投资者需要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等。这些人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们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的信息都比没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有:可比性、重要性、及时性。

二、新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

美国国家商务部在1999年度报告中将新经济定义为:“新经济指在过去的15年中,由于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高速的电子通讯以及internet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进的市场的不同名称加在一起的简称,包括‘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社会’以及‘风险社会’等。”新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经济;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以智力为支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面向未来的经济。新经济对会计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以下两种挑战:

1.国际需求与国内需求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企业跨国化的发展造成资本和信用的跨国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经济与企业的发展与他国紧密相连,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成为必然趋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方面要满足本国会计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化和多样化,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受到挑战。

2.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挑战。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虽然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也导致不确定性,但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事前和事后不对称,相应地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另一种是由于信息事后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都使会计环境的风险加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显得十分迫切。

三、关于我国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

1.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纳入框架体系中。“概念框架”一词是在1966年由美国会计学会(aaa)在《基本会计理论报告》中提出。此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纷纷效仿建立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了会计准则制订的效率。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已达到较高水平,使得现有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在理论上与具体准则不匹配、不协调。因此,修订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建立概念框架显得十分迫切。在修订时应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概念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明确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会计基本理论中的地位,有利于使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深入发展。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符合我国的会计目标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取决于会计目标,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的会计目标也不相同。FaSB在其第1号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应当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估报告主体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国际会计准则也将会计目标规定为“决策有用性”,受会计目标的影响,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偏向于相关性,德日的会计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则偏向于可靠性。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目前并不十分明晰,但主要体现的是“受托责任观”,这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但所有者缺位现象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实现。笔者认为,“决策有用性”是指对信息使用者有用,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委托人等相关各方,因此“决策有用观”实际涵盖了“受托责任观”。根据新经济时代的特点,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大大增加,“决策有用性”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国会计目标应定位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二者的结合,这样才能与会计信息使用者扩大到全球范围的变化相适应。

3.构建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模式,但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多层次化,第一层次为总体质量特征,即有用性;第二层次为主要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可比性和充分性;第三层次为次要质量特征,包括如实反映、公允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前瞻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会计信息的制约因素包括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及相对性和动态性。

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该采取的对策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有赖于企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生产与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其中,企业会计信息生产是企业会计师在企业经营者领导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利用会计劳动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如实反映。为此,若将经营者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蓄意干扰、企业会计师的业务素质低两因素搁置不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企业会计准则的质量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由于审计问题已经成为今天的焦点,本文在此就不再赘述,本文着重从会计信息的生产方面来考虑,如何更好的生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iaSC;比较;构建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指的是会计信息应该达到的标准,反应了公司等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由于各国具体情况的差异,使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这些年来,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对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国外的做了很多比较与研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关联有一定的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系统由约束条件,基础质量,总体质质量和关键质量构成。《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中提出: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使之取代《企业会计准则》;同时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可见,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内在逻辑性不强,层次不够清晰。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外会计质量信息特征的差异,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质量信息特征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1.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1.1主要内容的比较

《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四个方面特征,提出两项有关可靠和相关信息的约束条件:及时性和效益大于成本。

我国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原则(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相关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1.2主要特征含义的比较

从以上可以看出,FaSB和i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内容虽然众多,但与中国一样,都含有几项基本的特征——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下面便对它们一一进行比较:

相关性:FaSB、iaSC表述为会计信息能帮助信息的使用者对过去和未来的事情形成一种判断,从而对经济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对相关性的要求为:会计核算要考虑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不同特点,确保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到满足,其主观性性较强。

可靠性:FaSB与iaSC对可靠性的表述基本一致,并且,FaSB的可靠性还包括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同样,iaSC的可靠性也包含了如实表达、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谨慎性、完整性的内涵。中国的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所确认的经济活动应当是客观的、真实的,显得过于笼统,操作性不是很强。

2.产生差异的原因

2.1经济制度与经济环境的差异

首先,这是由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们搞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政府对经济有较强的干预力度,而在会计的管理体制上,业主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政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其对会计信息及其质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相反,在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较少,实行自由贸易,资本市场发达,市场中有众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由此,也就造就了美国众多的民间会计组织。

2.2会计目标的定位

会计质量特征是对会计目标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会计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会计质量特征。会计目标的差异决定了会计质量特征的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会计目标的定位采用决策有用观的观点。

3.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

通过以上对我国和FaSB与iaSC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

完善和改进基本经济制度,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制度的成熟是会计制度成熟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够发达,使得一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符市场的要求,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制度的改革,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奠定基础。

4.结论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系统与其他国家和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异,较发达的会计体系已经形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第一,改革经济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制定明确的会计目标;第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层次与逻辑;第四,规定约束条件。(作者单位:1.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2.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与比较》.财会天地,2010,(9).

[2]刘晶,胡百东.《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研究》.商业经济,2009,(1).

[3]张国梅.《关于构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几点设想》.消费导刊,2009,(2).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3

关键词矿产资源;系统特征尺度;精益战略;临界战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7)04-0144-0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建立在粗放式的规模增长基础之上,建立在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基础之上。这种增长方式的结果,必然导致矿产资源供应的瓶颈约束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一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由资源消耗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以结构性调整为基础的由初级产品生产向精深加工产品生产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变。而要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对矿产资源的消费结构和数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如何审时度势,确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的理解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得到的经验总结,是人类重新认识和审视自身发展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结晶。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相继制定和开始实施符合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然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基础之上的,而矿产资源又具有现实的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有关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方面、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开展了深入广泛的研究[1]。但就如何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矿产资源的代际分配研究,探求矿产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和途径。这一方面的研究是基于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为了满足后代人实现其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要求,这些研究成果或者追求矿产资源代际配置的社会福利最大化[3],或者探求矿产资源耗减量与可更新资源补偿量的动态平衡等[4][5],实质上都是解决有限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时间维度上的合理配置问题。第二种是侧重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是基于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功能,探究不可再生的、有限的矿产资源如何实现持续供应,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6][7]。解决的途径或者是扩大供应范围的开源模式(如全球资源战略),或者是集约高效利用现有资源的节流模式(如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化战略)。笔者认为,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局限性,那就是将矿产资源和社会经济作为两个独立的对象来看待,立足于矿产资源的静态有限性,来解决经济发展的动态持续性问题。过多地关注于矿产资源的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忽视了矿产资源系统内涵和结构上的发展演变性。事实上,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含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性。因而,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同阶段的矿产资源需求要求相适应,矿产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内涵是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的(即矿产资源的发展属性),正是矿产资源系统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时间纬度上的发展演变属性,才使得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使得矿产资源系统本身存在着可持续性的可能性。因此,探究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第一,必须紧密结合地区产业构成及其未来的发展态势,不能就资源来谈资源;第二,必须从动态发展的观念来理解和考察矿产资源的构成和内涵的发展与变化,即必须强调发展的思想;第三,必须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思想来认识矿产资源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性。这样,探究一定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实际上就是要在全面分析和研究地区矿产资源系统发展演变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地区矿产资源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和更替升级问题。

2矿产资源的系统特征尺度及临界演进规律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系统属性。系统特征尺度是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特征时间尺度和特征空间尺度的统称。所谓特征时间尺度,是指能够体现系统本质变化的最短时间跨度;与特征时间尺度相对应的空间范围被称为特征空间尺度。系统特征尺度定义中的关键是“本质特征”,这一“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系统特征尺度反映了系统在保持其特定本质特征状态下的时空范围。同时,系统又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当客观事物的发展演化发生了质变时,标志着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表现为系统特征的根本变化,即系统的临界状态变化。“临界”的概念最早源于物理学,意思是说,对于一个物理系统,其性质随着物理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当物理参数达到或超过某一阀值时,物理性质将发生突变,超导现象就是典型的临界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prigogine)在研究非线性热力学系统时发展出了一套从混沌到有序的科学理论,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系统在临界分叉点上的选择[8]。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的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系统特征。研究表明,一国家或一定区域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同进程,对矿产资源的消费和需求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即矿产资源的系统特征时间尺度。在某一特定的特征时间尺度范围内,矿产资源的消费呈现出一种倒“U”字型分布,其变化过程由初始、增长、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组成。这种对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阶段划分与地区工业化发展过程的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大体相适应(见图1)。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这一发展变化特征,表现出矿产资源系统在保持其特定资源消费结构状态下,一个完整的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的发展演化过程[9]。

区域矿产资源系统不仅表现为特定系统性质特征时间尺度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变化规律,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来考察,矿产资源系统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和非平衡特征。当控制参数达到某一阀值λ0时,系统将发生分叉,系统在分叉点上所面临的选择可能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新资源结构(机会型或可持续性分支)、混合资源结构(波动性分支)和原资源结构(危机型或不可持续性分支)(见图2)。矿产资源系统在分叉点上具体选择哪一个分支取决于系统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偏好和对未来的预期。

上述矿产资源系统通过临界点选择实现的系统更替与演进规律,已被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消费结构的现实演变过程所证实。根据世界上不同地区工业化发展对矿产资源投入大规模开发的先后,区域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矿产资源消费结构大体上划分为三大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各自的主导矿种。具体类型划分及代表金属与能源矿种为:①传统类型-主导矿种有煤、铁、铜、铅、锡等矿种;②现代类型-主导矿种有石油及天然气、铝、铬、锰、镍、钒等矿种;③新型类型-主导矿种有铀、钴、锗、铂、稀土元素以及钛等矿种。由此形成了传统矿产资源系统、现代矿产资源系统和新型矿产资源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时间维度上的依次叠瓦状更替与演进规律(见图3)。

由区域矿产资源系统特征尺度及其临界演进规律可知,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两种时间尺度上的含义。一种是某一特定矿产资源结构基础上,在其系统特征尺度时间范围内的可持续性;另一种是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建立在系统临界点上及时科学的系统选择与更替上的可持续性,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真正内涵是这两种可持续性的综合。因此,建立在上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内涵基础上,研究区域未来一定时期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由此来规划和确定本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和对策,必须首先准确判断地区所处的系统特征状态,是处于某一系统特征尺度内的缓慢演进状态,还是处于系统发展演化的临界状态,才能对未来本地区矿产资源消费需求态势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不同的战略规划和对策,即矿产资源系统特征尺度内的精益战略选择和矿产资源系统的临界战略选择。

3基于系统特征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精益战略选择

当矿产资源系统演化处于远离临界点的稳定状态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需求处于某一特定资源需求结构基础上相对缓慢的量变过程。此时,如果从区域矿产资源系统特征时间尺度内某一时间点截面来观察系统运行特征,区域矿产资源系统是地区空间范围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工、利用等环节和过程构成的复杂大系统。按照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差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采选、矿产资源加工和矿产资源利用四个次一级的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之间表现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关系(见图4)。一方面,四个子系统相互依从,没有前一个环节的作用,后一个环节将无法进行。随着矿产资源勘查、采选、加工和利用的不断深入,前一个环节构成了后一个环节的前提和基础。区域矿产资源的现实可供量,是由其中最薄弱环节上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决定的;另一方面,后一环节对前面的环节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如果后一环节的资源利用不合理,会造成资源浪费,加重以前环节的工作强度。正是区域矿产资源系统各环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整个区域矿产资源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本质特征。

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系统时间尺度范围内的任一时间点上,区域矿产资源系统均表现为相同的系统作用要素构成,不同的是,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即系统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各个作用要素的作用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系统运行的初始期和增长期,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对本地区现有资源储量的大量消耗,其它作用因素影响程度较小;当系统逐步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加工深度的加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环节的技术进步,表现为矿产资源系统开源要素(包括: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开发替代资源、非资源的资源化、矿产品进口、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和节流要素(包括:提高资源的加工深度、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回收率、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等)作用强度的增大,实现了对地区原有资源储量消耗强度的降低,从而构成了区域矿产资源系统的波状运行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则必须保证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根本的选择在于以技术进步为标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精益战略的选择与实施。通过矿产资源系统勘查、采选、加工和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增加资源的有效存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10][11],从提高矿产资源开源与节流各个要素的精益程度来保证一定时期内,系统的输入应大于或至少等于系统的输出。鉴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由于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以及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输入,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和步伐在明显加快,矿产资源系统特征时间尺度明显变短,使得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曲线分布区间变窄,对矿产资源需求强度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短期内对矿产资源消耗需求量的大幅度增长,使得一定时期内资源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系统自身的供应能力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供应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如我国目前出现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资源勘查、加工、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全面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精益战略,切实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技术贡献率,才能实现资源供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实现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矿产资源系统演变状态的临界战略选择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包含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量变意义上的持续性,又包含不同资源消费结构系统演化质变意义上的持续性,是通过系统不断量变和质变的循环往复演化过程来实现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而这一过程的另一关键点就在于系统远离平衡态时临界战略的正确选择。

矿产资源系统的临界状态和分叉点类型与控制参数密切相关。在构建矿产资源系统模型时,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就表现为参数。矿产资源系统的环境发生变化(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地区产业结构对矿产资源的消费构成发生了变化)就导致控制参数发生变化。环境对矿产资源系统的非平衡约束能够使隐藏在系统非线性特征之中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充分展现出来,使矿产资源系统远离平衡态,出现临界状态和分叉行为。此时,对于矿产资源系统发展的战略选择来说,客观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战略选择。第一类是新资源结构战略,即机会型或可持续性战略。这一战略选择随着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适时地实现了矿产资源构成结构的转变,由传统类型的资源结构转移到现代类型的资源结构,再到新型类型的资源结构等,从而保证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见图5)。如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不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能源结构上也发生了变化,先后经历了柴薪为主阶段、煤炭为主阶段、石油和天然气为主阶段,以及未来的核电为主阶段、太阳能及风能为主阶段等。能源系统结构的演变与更替,向人们展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远景。第二类是混合资源结构战略,即波动性分支战略。本战略选择基于地区的资源基础特征,采用了旧资源结构与部分新资源结构的结合,由于区域资源与经济结构的不适应,造成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供应的制约,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代价增大。第三类是原有资源结构战略,即危机型或不可持续性分支战略。本战略选择往往过分地强调本地区原有的资源优势,没有及时地实现资源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转换,基于特定类型资源自身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表现出地区矿产资源系统资源供应能力的不足。

5结论

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关键的问题在于“发展”,在于地区矿产资源系统的结构和内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要不断地演变和更新。这一可持续发展过程依赖于系统特征尺度范围内矿产资源供应和消费产业链运行中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精益战略选择和实施。可通过矿产资源系统勘查、采选、加工和利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进步,增加资源的有效存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提高矿产资源开源与节流各个要素的精益程度来保证一定时期内,系统的输入应大于或至少等于系统的输出。这一可持续发展过程还取决于矿产资源系统演化更替过程中临界战略的及时选择与正确实现。矿产资源系统的临界状态和分叉点类型与控制参数密切相关,对于矿产资源系统发展的战略选择来说,客观上存在着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新资源结构战略,是机会型或可持续性战略;第二类是混合资源结构战略,是波动性分支战略;第三类是原有资源结构战略,是危机型或不可持续性分支战略。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根本的原因不是资源的供应能力不足,而是产业技术落后及资源低水平利用造成的需求压力和环境负荷。现实的解决途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因此,实现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在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条件下精益战略选择和临界战略选择的循环往复和有机结合。纵向上实现资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横向上满足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不突破生态环境的承载水平,并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要求,及时地完成资源结构的更替与变迁,从而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昌明,黄孝林,丁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6):17~21.[YangChangming,HuangXiaolin,DingFeng.ResearchadvanceonSustainedDevelopmentofmineralResources[J].ChinaGeology&miningeconomics,1999,(6):17~21.]

[2]wCeD.ourCommonFuture[m].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3]刘家顺.论资源代际有效配置的运行机制[J],河北学刊,2003,23(4):34~37.[LiuJiashun.DiscussingoperationmechanismofeffectiveConfigurationofResourcesintergenerational[J].HebeiacademicJournal,2003,23(4):34~37.]

[4]魏晓平.矿产资源代际配置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4~79.[weiXiaoping.StudyonproblemsofintergenerationalallocationofmineralResources[J].Journalof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SocialSciences),2002,(2):74~79.]

[5]魏晓平,王新宇.矿产资源最适耗竭经济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5):78~81.[weiXiaoping,wangXinyu.economicanalysisofoptimumexhaustedonmineralResources[J].Chinese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02,10(5):78~81.]

[6]夏传勇.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415~421.[XiaChuanyong.ReviewonStudiedofeconomywidematerialFlowanalysis[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05,20(3):415~421.]

[7]张雷.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与区域开发战略调整[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162~167.[ZhangLei.mineralSustainableSupplyanditsSpatialReorganizationinChina[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02,17(2):162~167.]

[8]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Zantingquan.Systemeconomicsexploration[m].Beijing:SciencepublishingHouse,2004,(3).]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4

一、经济型酒店的概念

经济型酒店是指将客户锁定在中小企业商务人士、休闲及自助游客人,房价适中的中小规模酒店。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型酒店又称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

二、经济型酒店的特征

(一)市场特征

经济型酒店一般是以商务人士、工薪阶层、自费旅游者和学生群体等中低收入群体为主要目标市场。其定位于对价格敏感的普通消费大众,尤其是国内消费群体。它的市场具有规模大、需求稳定的特点。

(二)价格特征

经济型酒店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酒店,价格适中,属中低档。以中国为例,经济型酒店价格一般在人民币300元以下。

(三)服务特征

经济型酒店主要提供以住宿为主,辅以简单、大众式免费早餐的酒店服务。这种相对于中高档酒店的全套服务的有限服务,强调的是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标准化的酒店服务模式,突出了经济型酒店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

(四)经营特征

一般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和扩张。各经济型连锁酒店之间有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投资额度不高,经营活动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进行。这也是经济型酒店区别于其他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的一个明显特征。

三、中小城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营销方式的落后

相比国际性的酒店集团往往都拥有庞大的全球预定网络,国内较好的经济型饭店只是具备了基本的饭店计算机管理系统,在网络营销上,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小城市营销手段更是单一,有的经济型酒店甚至只接受电话预定或当面预定。

(二)市场细分不足

在我国中小城市,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型酒店是在加盟连锁酒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些经济型酒店照搬连锁加盟酒店管理模式,最终导致了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局面。

(三)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经济型酒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培训方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经济酒店品牌相比,不足之处仍然很明显。目前酒店人力资源普遍呈现专业不对口、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

(四)缺乏品牌建设

目前中小城市的经济酒店,由于考虑成本需求,大多是以租赁和改造旧有楼房、现有物业等方式等来实现。毋庸置疑,这样的改造确实可以节约成本,体现经济型酒店“经济”的一面,但是这种模式的设计风格、服务模式等方面过于单一,缺少品牌文化的深度延伸。

四、中小型经济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一)改善营销策略

首先,完善网络营销。中小城市的经济型酒店需要建立自己的酒店网页和预订系统,使客人和酒店之间进行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调,保证酒店营销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其次,加强口碑营销。这种营销策略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优质的服务对待顾客,满足顾客的合理的要求。这种营销方式在价格上不仅可以降低宣传成本,而且有利于为酒店树立和传播良好的形象。

(二)注重市场定位

经济型酒店在中小城市发展应该在市场调研和细分的基础上,选准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注重品牌差异,做好市场定位,避免同质化。例如,以学生消费群体为例,其主要的消费心理就是价格低廉,购买习惯往往喜欢通过网络预订,经济型酒店掌握了学生消费群体的心理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如通过网络销售,采取“会员享受优惠”制度的方式,打出低价房间,并且可以参考青年旅社“一房多床型”的住宿方式。

(三)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经济型酒店应该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结合自身薄弱的环节,开展技术培训、技能大赛,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服务培训,以便于全面的提升服务质量。此外,还可以参考优秀酒店集团的服务模式方法,用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来保证其服务质量。

(四)加强品牌建设

有一些中小城市的经济型酒店因为缺少品牌,往往会急功近利,违背了诚信经营。因此,酒店需要打破短期行为,形成全局观念,不能因为一时的小利而违背酒店长期经营方针、策略,加强品牌建设。

(五)获取相关部门支持

中小城市的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可以协助成立了相关的经济型酒店协会或商会,这样不仅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建议,而且还为各个经济型酒店提供了一个共享管理经验的平台,便于业内开展经验和教训的学习和工作交流。

五、总结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41-02

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趋于国际化,对会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会计必须提供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述

1.含义: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相联系,是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获取并提供的会计主体价值运动方面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满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是衡量会计信息有用程度的基本标准。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作用。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的行为指南。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对会计信息质量作了具体要求,因而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行为活动中,应当遵从原则性规定,直接受质量特征的指导。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评判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的最终产品就是生成的会计信息。做为“产品”的会计信息是有质量的,质量的优劣程度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者影响很大。有了明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供需双方才能够在利益分配关系上找到平衡的支撑点。

(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会计的目标简单地来说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能够对会计信息起到约束作用,进而有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经济的飞速发展,会不断产生新的经济事项,原有的会计准则、制度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会不相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会计准则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会计理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观点

中外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信息质量争论较多,各国会计准则对会计质量特征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规定,即: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相关性内含有预测价值和确证作用以及重要性的部分,而可靠性则涵盖了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及完整性。另外作为约束条件有及时性、成本效益原则。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规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以“决策有用性”为核心的会计信息质量分级体系。其要点为:第一,会计信息首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的构成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的构成有如实表达、中立性和可核性。第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次要和交互作用的质量特征。第三,可理解性是针对用户的质量特征。第四“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是提供会计信息的普遍性约束条件。

3.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规定。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借鉴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有了一定创新。它将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内容有关。主要有:相关性及内含预测价值和证实价值,可靠性及内含如实表述、实质性、谨慎性、中立性、完整性等;第二部分信息质量与报表表述有关。主要有:可理解性、可比性及其内含一致性和披露。第三部分信息质量是约束会计质量的。主要有:质量标准权衡、及时性、效益大于成本等。另外还有传统性要求的真实与公允性。

4.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我国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和2000年的《企业会计制度》是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角度论述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客观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明晰性、及时性、谨慎性、完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不再提及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而明确了八个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指标,即:“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三、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内容

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如实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并具有可核性。相当于把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原本的认识,不附加外部的主观条件。客观、公正、中立体现了可靠性的实质。

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其一,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经济情况进行评价;其二,对过去已作出的评价得以证实或纠正。因而相关性质量特征具有预测、反馈的价值。

3.明晰性。明晰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楚明白。财务会计报告内容应做到完整清晰,形式简洁明了,容易被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当然这种可理解性是建立在会计使用者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基础上的。

4.可比性。可比性质量特征内涵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同类或类似的会计信息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可比;其二是同类或类似的会计信息在不同企业应当可比。信息使用者据此可以进行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分析评价。

5.及时性。及时性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在时效上的要求。信息的价值和时效相关,所以企业要对当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及时处理,及时传递和报送,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保证信息使用者能充分利用信息以作出决策。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6

关键词:资源禀赋;“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1-0125-08

一、引言

自然资源作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品,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自然资源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神赐天粮”还是对经济发展存在“资源诅咒”?对此,经济学界争论不一。rosensteinrodan(1943)、murphy等(1989)、christa(2008)的研究结果都显示自然资源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积极作用。但是二战后,绝大多数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并没有因为这些“神赐天粮”飞速发展起来,尤其是经历石油危机前的资源繁荣后,其发展速度显著低于很多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对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提出了质疑,prebisch(1950)、singer(1950)等人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解释资源出口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认为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致使依靠初级产品的国际贸易不可能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auty(1993)首先提出“资源诅咒”的概念,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sachs和warner(1995)则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检验;此后,sachs和warner(1997)、gylfason等(1999)、gylfason(2000)等学者的实证研究都支持了“资源诅咒”这一假说在国别上是成立的。在国内研究方面,徐康宁、韩剑(2005),徐康宁、王剑(2006),胡援成、肖德勇(2007),邵帅等(2008)以中国的省际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源诅咒”假设在我国的省际层面同样成立。而方颖等人(2011)依据95个地级或地级以上城市的横截面数据,发现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因此,自然资源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福音”还是“诅咒”至今未有一致的结论。纵观上述研究,研究者在分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均以经济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事实上,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但绝非全部。金德尔伯格、赫里克(1986)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经济发展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投入分布的改变。”所以,要深入剖析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研究资源禀赋与整个经济发展系统的关系。从系统观点看,如果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那么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张歧山等人(1996)提出的灰关联熵理论,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可以由两者之间的灰关联熵来度量。熵值增加,说明两者之间的协调度降低,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毒药”;反之则说明资源禀赋是经济发展的“福音”。因此,本文首先利用灰关联熵测算了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然后分析了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影响,从而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检验。

二、区域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给出了开放系统协调度的度量依据,他指出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的总熵变化为:ds=dis+des,其中dis是系统本身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始终为正;des是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引起的熵流,这一项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在孤立系统中,没有熵流,des=0,因此系统总熵变ds=dis≥o,系统只会从有序的协调走向无序的非协调。而在一个开放系统中,系统的熵流des不等于零时,系统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热力学平衡态。在这种状态下,虽然dos不等于零,但由于dis>0,所以ds>0,从而加速了系统趋向无序。第二种是线性非平衡态。这种状态中有ds≈0,系统

开始有一些有序结构,但抵抗不了系统内部的熵增而趋于无序。第三种是系统远离平衡态。这时des<0,且当dis的绝对值大于dis时,系统总熵变化ds可小于零,从而系统就能保持甚至提高自己的协调度。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一个系统要处于耗散结构,也就是动态有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只有处于开放状态,并从外部补充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即输入负熵,以抵消内部产生的熵增,才能使系统由无序的非协调转为有序的协调。第二,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差距很大,系统只有处于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动态特征。第三,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机制。非线性机制是指事物要素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的机制,耗散结构只有在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第四,存在涨落。在耗散结构里,不稳定之后出现的宏观有序是由增长最快的涨落来实现的。那么,区域经济系统是否具备耗散结构的特征呢?第一,区域经济系统它同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和人口流的交换,是一个具有输入输出且内部含有多重反馈环和控制变量的复杂开放系统。第二,区域经济系统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功能上都是有序性的,具有远离平衡态的特征。从时间角度看,区域经济系统内各要素发展速度不平衡;从空间角度看,区域产业布局、集聚程度存在着经济势差,正是由于各种势差的存在,引起竞争并形成动态的流和力。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有规则的波动和随机扰动相叠加出现新的涨落,驱使系统远离平衡态。第三,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各个行业、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等非线性关系。第四,区域经济系统具有涨落特征。区域经济系统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整个经济系统在其影响下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的程序达到一定的结果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从当前的状态跃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从而不断地推动系统向前发展,区域经济系统的涨落主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的失调。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系统基本符合耗散结构的特征,因而可以利用熵变模型来度量系统有序度的动态变化。三、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测度

(一)测度方法:灰关联熵

本文研究的区域经济系统包含两个体系,一个是资源体系,另一个是经济发展体系,我们称之为“资源一经济”系统。我们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要测算“资源一经济”系统的协调度。由于该系统涉及到两个指标体系,因此我们采用张歧山等人(1996)提出的灰关联熵来分析两个指标体系之(二)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测度

根据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本文所研究的区域为省际区域。要测度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首先必须确定资源禀赋的度量依据和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在资源禀赋表征量的选取上,研究者并没有一个一致的表征指标。徐康宁、王剑(2006)采用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来衡量自然资源的综合禀赋状况;张景华(2008)以农林牧渔业与采掘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之和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来表示资源禀赋状况;邵帅等(2008)则以能源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作为资源禀赋的表征量。本文采用徐康宁、王剑(2006)所提出的方法,用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来衡量自然资源的综合禀赋状况,作为y的表征指标。本文选取如下指标构成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其中前三个指标用来度量经济发展的总量方面的特征,第四个指标到第七个指标用来反映经济机构的调整方面,第八个指标到第十个指标用来衡量经济关系的改善,最后两个指标用来度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样本数据的选取上,考虑到重庆市的设立,本文的样本为1998—2010年间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数据资料,共有30个截面单位的12年的观测数据。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其余指标数据来源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利用样本数据以及灰关联熵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各地区的“资源一经济”系统的灰关联熵以及熵变值,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地区的熵变值在最近两年由正变为负,这说明我国的资

禀赋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这得益于我国最近对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所做的努力。而从横向来看,资源禀赋高的地区在2002-2004年间经历了一个熵变值为正的时间段;而资源禀赋低的地区其熵变值几乎一直为负,这是因为2002-2004年间正是我国各种固定资产投资高涨的时期,钢铁、电解铝等行业迅猛扩张,重复性建设屡见不鲜,导致了在资源丰富的地区采掘业投资急剧增加,自然资源大量而无节制地开采,致使这些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下降。

四、“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与分析

(一)“资源诅咒”命题的初步检验

为初步检验“资源诅咒”命题,本文以各地区的熵变值为因变量,各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为自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影响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经济制度等因素。本文选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物质资本投入的度量指标,用cap表示;对于人力资本投入的指标,选取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这一存量指标作为其度量指标,用hum表示。对于经济制度的度量指标的选取,考虑到对外开放度是“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之一——“荷兰病”的主要考察点之一,因此本文选择对外开放度作为描述经济制度条件的变量,而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反映在进出口贸易水平上,因此,我们使用人民币表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dp的比值作为对外开放度的度量指标,用inst来表示,实际上该指标就是表1中的外贸依存度。cap指标的数据来自于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hum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所有自变量均取对数形式,加入这些控制变量后的面板数据模型如下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变量y的参数估计值大于零,而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说明熵变值随资源禀赋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越差,验证了资源禀赋并非经济发展的“神赐天粮”,因此从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资源诅咒”命题在我国省际层面是成立的。hum变量和inst变量的参数估计值均为负,说明制度的改善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能减少熵变值,也就是能提高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但是hum变量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inst变量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cap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值,说明资本投入越多,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协调度越低。

(二)“资源诅咒”现象的时变特征

为了进一步解释“资源诅咒”现象在不同时期上的时变特征,下面引人时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来对“资源诅咒”命题进行进一步考察。该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从表4的估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在2003-2005年三年间影响是最大的,说明“资源诅咒”现象在这些年份体现得更为明显。从2007年开始,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的影响变为负值,说明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经济系统有序度产生了正面影响,资源禀赋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福音”。物质资本投入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的影响开始为正,此后慢慢变为负值,这体现了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而人力资本投入与制度特征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影响在大部分年份是正的,说明这两个因素对“资源一经济”系统有序度的促进作用。

(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时变特征

对“资源诅咒”命题的检验或许只是研究者在研究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时的第一步工作,研究者的最终兴趣是要找出“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资源诅咒”的一个可能传导途径是“荷兰病模型”(cordenandneary,1982):资源繁荣带来的收入增加了非贸易品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只能依赖于本地非贸易品部门的扩张,同时外汇收入的增加导致汇率高估,从而影响非资源贸易品部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本国制造业的萎缩。“资源诅咒”另一个可能的传导途径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在资源繁荣的条件下,资源充裕地区的政府或家庭过分自信而没有形成对高水平教育的需求,忽略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此外,制度也是“资源诅咒”传导的可能途径。本文从经济制度与人力资本投入两个传导路径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如下的模型:

同样以式(6)为状态方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具体的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

,资源禀赋对人力资源投入会产生挤出效应,资源禀赋对地区的制度建设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论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还是制度建设,资源禀赋的负面影响都在不断减小。此外,在所有年份,制度途径的“资源诅咒”作用都要大于人力资本途径,也再次说明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经济制度建设并进而影响“经济一资源”系统有序度的突出性。

五、结束语

本文在区域经济系统为一个耗散结构的前提下,利用灰关联熵测算了2000—2009年我国省际“资源一经济”系统的熵变值,以此来度量“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然后,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影响有序度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此对“资源诅咒”命题从系统论的角度加以检验。考虑到这种经济关系的时变特征,我们在“资源诅咒”命题的检验上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的fgls估计和状态空间模型的估计。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从整个样本区间看,“资源一经济”系统的有序度同资源本身有着负相关关系,这验证了“资源诅咒”现象在我国省际层面的存在;第二,资源禀赋对“资源一经济”系统熵变值在2003-2005年三年间影响是最大的,说明“资源诅咒”现象在这几年表现得最为突出;第三,资源禀赋会通过人力资源途径和制度途径产生“资源诅咒”.但这两种途径的影响度在不断减弱,而制度途径的“资源诅咒”作用要大于人力资本途径。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7

一、税收本身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统治职能,凭借政治权力,用法律手段,强制地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从税收的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税收体现着国家在经济上的存在(马克思说:“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而且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税收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强制征收,而并非一种自愿献纳;其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无偿课征,是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再次,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的一种固定征收,非经国家法律调整、纳税人和征收机关都不得任意改变这个固定比例或数额。税收的这种强制、无偿和固定征收的特征,要求税务机关必须坚持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做到应收尽收,保证国家财政收人。而另一方面,在依法治税的同时又要严格治队,保证队伍清正廉洁,不断增强队伍的战斗力,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理解,思想政治建设规定着税收业务工作,促进税收工作的完成,税收业务工作成果则是思想政治业绩的最终体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税收工作在整个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起重要,税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面对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局面,在税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注重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加强自身的勤政、廉政建设,做到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税务人员形象。

二、新时期治税思想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国家税务总局指出:新时期治税思想要贯彻“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征纳双方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对于税务机关来说,纳税人既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只有优质服务寓于管理的全过程,才能营造“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环境。因此,税务机关在依法对各项税收工作进行管理的同时,还要对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如建立税法公告制度,定期向纳税人提供有关税法咨询和纳税指南,在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提供“一条龙”服务等。对纳税人来讲,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时,有权获得优质服务,税务机关优质服务搞得好,纳税人才能舒心、愉快、高效。准确地履行纳税义务,从而促使纳税申报率的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纳税申报率普遍在90%以上,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率在城区达85%左右,在农村也在70%左右。另一方面,纳税人违反税法会受到法律制裁,税务机关违反税法同样也会受到法律制裁。新刑法第六节危害税收征管罪第二百零一条到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了量刑的标准,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到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那些偷、逃、抗税者,要狠狠打击和严厉地制裁,同时也要完善内部执法机制,加大监控力度,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干部,也要分清情况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真正把依法治税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三、税收征管改革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税收征管改革是指对税收征收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包括对征管制度、征管机构、征管模式、征管方法、征管环节、征管手段等方面的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批准的《工商税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征管改革实践为基础,借鉴国外现代税收征管的成功经验和惯例,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切实改善服务,促进依法纳税,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确保税收宏观调控和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税收征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纳税人自我申报制度,建立税务机关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双层服务体系,建立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税收监控体系,建立人机结合的稽核、稽查体系,建立以征管功能设置机构和划分职责的组织体系。

税收征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目标都要求税收工作重点必须转向基层、转向征管,狠抓基层征管单位、税收征管基础。税务干部基本技能的“三基”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水平。深入一线、深入企业,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办事程序,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提供方便,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征管环境和服务环境。同时,结合深化征管改革工作的实际,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在征管工作中,才能有效地防止偷、逃税,促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现代化,促进税务机关良好形象的树立。当前全国税务战线工作的同志一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面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依法治税,确保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稳步增长。据统计,1994年全国工商税收3,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gdp8.8%;1995年全国工商税收5,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gdp9.2%;1996年全国工商税收6,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占gdp9.4%。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税收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竞争性、开放性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税收,增强了综合国力,丰富了物质基础。但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需要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如对社会供求总量的调控、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控、对产业结构的调控、对地区分布的调控、对收人分配差距的调控等。通过调控,保持平等竞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会影响税务队伍的廉政建设。如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搞权钱交易;市场经济中的金钱观念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拜金思想;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容易使一些税务人员产生贪图享受、吃喝玩乐的思想。据统计,1994年,全国税务系统查出非法代开、虚开专用发票1442起,查出涉案人1482人,拘捕453人,判处死刑25人。1997年国家税务总局查处的浙江“金华”案件,涉及税额60多亿元。涉及税款6亿多元。所有这些都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税务队伍廉政建设,打击腐败现象,弥扬廉政之风,维护公正廉洁的行业道德。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8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含义

现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逐渐被众多公司所重视。那么,什么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呢?根据大学会计书本上的定义是这样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指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质量。从会计学的另一角度来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也可以定义为:企业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那么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可以根据会计信息所具备的质量特征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来衡量,它不仅反映了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水平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的会计法规和会计政策能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在现如今企业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原则性的指导作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标准,是财务目标的具体化。总的来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分为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之所以称为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只有企业会计信息具备了这些特征才可能真的有用,基本特征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基本标准主要有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和及时性。其中,可靠性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特征。而它的其他特征则是,重要性、谨慎性、可理解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会计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当前的企业环境分析,具体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会计信息不真实,数据不完整;由于一些领导为了追求任务指标的期限内完成,一旦没有达到目标就依靠调整报告蒙混过关,对一些数据加以改造,以及少数会计人员做假账,隐瞒公司真实情况,虚报虚假信息,从中得到不法收益。二,会计信息没有披露完整,不够及时,相关信息也没有得到反映;在一些企业里面,有部分企业领导偷税漏税、为了个人私利以及个人业绩,保留一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只是披露一些与会计工作的无关的消息,从而相关的信息得不到充分反映。三,会计信息传递时效过慢,影响信息的发展需求;在一些公司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从而降低相关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及时性。一般企业会计系统是不定期提供会计信息的,而且企业年度报告要在财政年度数月后才能公布,企业管理机构往往由于了解信息的不及时而难以确定一些重大事件系于何时发生,使得会计实际信息与真实信息传递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影响使用者对信息发展的需求。

(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

由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了一些问题,从长远的角度讲,虽然暂时赢得了一些公司利益,但是最后终会使企业陷入困境,损害多数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为此许多研究者进行市场调查和相关研究,分析后指出主要原因为:一,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公司的制度没有很好的进行权力分散牵制,导致一些部门权力过度集中,一些部门权力相对分散,这就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二,企业人员自我约束力不清,没有严格的自律意识;企业的一些内部员工没有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为标准,自我规律意识不够强。三,外部监管机构监督不力;一些监督机构没有完全的认真监管,导致一些企业虚报会计信息。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不够完善,需要加强;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味听任上级安排,不假思索,从而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优化创新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的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我们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要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权力牵制,杜绝权力过度集中。让企业内部人员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以调动公司人员的积极性,为维护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数据完整性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管体制,由国家加强社会监管,保证不让一些监管部门,从中获取不法利益。严格执行国家监管体制的标准,对违反国家监管体制的监管部门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批评。出示相关法律文件,维护监管体制的完善,保证监管体制的实施,为维护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只有在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共同优化下,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才会更加良好。

(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创新

同时,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意识方面也应该进行创新。首先,增强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企业人员的遵纪守法的规范意识,尊重法律法规的相关制度,从而避免虚报虚假会计信息,虚构不真实的会计报告。严格按照自我规律要求,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管部门的监察,良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规范职业道德;在企业内部,定期开展会计人员思想教育课程,让会计工作人员更加真实有效的完成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积极提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弘扬会计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认真谨慎的完成每一笔业务。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思想意识,规范企业内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共同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些列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发展。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标志,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加强外部监管机制,规范企业人员自律意识,弘扬会计职业道德,才能够共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9

中国开放改革30多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大大提高。中国的金融界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加入wto后,融入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中国的现代金融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本质就是人才的差距。我国金融的核心业务主要是信贷业务。不管金融业如何创新、变化,业务品种如何不断更新(中间业务、网+业务乃至今后的大数据平台等),银行的企业属性是改变不了的,它在担负社会义务和经济责任的同时,也要赚取利润。这些利润点主要靠信贷业务、变相的信贷业务或信贷的延伸业务来完成。因此,一个优秀的信贷人员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在影响信贷人员队伍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愈加显现出地位重要。如何科学选拔信贷人员、合理开发和利用成为金融业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去探索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有其重要意义。

一、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胜任特征的定义及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

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曾通过构建胜任刨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胜任特征[1]。胜任特征有多种定义,笔者比较认同Spencer夫妇的概念。他们认为,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这一概念分三方面: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校标。参照校标即衡量某特征品质预测现实情景中工作优劣的效度标准,它是胜任特征定义中最关键的方面[2]。有了具体的伦理体系和实际的操作框架,我们就可以结合具体工作的实际特点去探究相对应的“胜任特征”。按照各种具体的工作岗位特点建立“胜任特征模型”,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科学和便捷。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model)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者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指界定胜任特征的关键性要素)、行为指标的等级(反映胜任特征行为表现的差异)[2]。

(二)胜任特征模型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

胜任特征的名称通过定义对职位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释,更重要的是在行为指标方面,从基本合格的行为等级水平到最优秀的表现等级水平都有详尽的描述。这就为我们选拔、培训、行为评价和反馈,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这一点在银行业选拔、培训、行为评价信贷人员等方面非常重要。银行业的信贷人员工作性质复杂、灵活,又规矩严格、程序严密。信贷人员所面对的客户多是银行的高端客户群,是各个行业的法人、高级管理人员、股东、资产的实际控制人,随时面临的是沟通、谈判、合同及法律,信贷人员时时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压力和知识快速更新、变化的焦虑和不断提升学习的压力,这样的工作要求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很高。有时信贷人员的一个工作失误、不当行为会给银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死存亡。信贷人员能不能有效胜任工作对一个银行来说有时候是致命点。

行为经济学在研究组织行为时,会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格力量”。它对组织的作用效果与外生的激励(如金钱)相比,更加持久而深远。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现象:金钱激励可能会“挤出”内生激励,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3]。当金钱激励过高时,就会产生一种抑制员工的自然反应,导致个体心神不宁,进而影响工作绩效。人们一般情况下用来指导自我行为的知识都是非常简单的、经过长期进化而来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人格特质对人们的工作表现影响更大、更深远。对于某种工作,选择出相对应特质的人会让人―职匹配更加合理,让工作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创造出佳绩。

二、银行业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

(一)银行业信贷人员的工作特点

信贷人员作为企业和银行联系的一线直接工作者,他们的工作能力与质量直接影响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甚至影响到银行业的兴衰存亡。信贷人员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各具特色的各行各业,会产生较大的工作挑战及心理压力。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要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一定经验的积累、过硬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一个信贷人员要成长为优秀的银行客户经理最少也得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且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也不尽相同,有些类型性格的人士不适合去做信贷工作,因此,信贷人员的选拔就非常关键。

银行业信贷条线基本分为内勤和外勤两种岗位。尤其信贷外勤人员(银行客户经理)经常要去开拓市场、挖掘、维护客户。每天都要约谈、接待不同的客户,整理贷款资料;到客户的经营场所去实地考察;同客户谈判定价、签订合同;与借款人、担保人、各种登记部门的经办人员及银行内的各级部门沟通、协调。时时游走在商业营销与法律、法规的边缘。这些特殊的工作内容与情景,形成了对信贷人员素质能力的一些要求: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稳定素质;持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优良的道德与法律意识;良好的冲突管理与营销谈判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探究出哪些人格特征更有利于信贷人员的工作特点,建立一套简单、通用、行之有效的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将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信贷工作与人格特征的关联。

人格特征即一个人在很多情况下显示出的一些特征。人格特征越稳定,人在不同的情景中的行为表现就越频繁,这种人格特征对该人的影响也就越显重要。现在世界上被最为广泛使用的人格评测工具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即大五人格模型,它包含的大五特质为:(1)外倾性;(2)随和性;(3)情绪稳定性;(4)开放性;(5)责任心[4]。人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这大五特质能够涵盖人类绝大多数个性特点,而且这五个人格维度与人们从事的各种特性工作相对应的绩效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信贷工作中常常都在面临营销与谈判;时时都在做知识更新与储备;常经历情绪与压力的体验。这些实际情况要求信贷人员应有较成熟的、稳定的人格特征。随和型人更倾向于寻求合作的方法,不会去硬碰硬,利益坚守不住;外向型的人开朗而友善,往往会透露不该露的信息,利益会无意间损失;内向型的人往往难以相处,但他们对谈判结果更感兴趣。开放性高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更易接受、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6]。

(三)银行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探究

阜新银行于2013―2014年,通过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对阜新银行信贷条线从业人员355人进行了全员的人格特征、气质类型及专业能力等方面资料的采集。经过初轮单人个体面询;二轮每组10人群体面询;专业能力考评数据,建立了阜新银行信贷条线从业人员的人格特征、专业能力数据库。具体的数据结果355人中初步筛选结果有301人可胜任本职工作;有54人工作胜任能力不佳。具体对应的大五人格特质如表1。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信贷胜任人员大五人格特质为:首先,5个维度中的责任心维度与该岗位关联最紧密;其次,是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再次,是外倾性和随和性。

确定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

1.高责任心、高情绪稳定性和高开放性;

2.中等偏高开放性;

3.中等偏低随和性。

(四)具备胜任特征信贷人员选拔、培养的研究

有了信贷胜任特征模型,银行业选聘信贷人员就有了具体、可实操的工具。信贷人员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就较容易解决了。按照信贷胜任特征模型去选拔,充分考虑到个人的人格特质(性格、气质类型、兴趣)、能力与该工作岗位的人―职匹配,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潜能,增强人员的心理能量,提升工作效率及成就感[5]。

在信贷人员挑选的实际操作时,我们首先在海选时从人格特质的维度初步筛选。运用心理投射测验、16pF人格特质测试、职业性向测验量表等测量工具把我们想挑选的人员选出来;然后从能力、经验累积的维度再次复选。我们可以运用行为事件访谈、焦点访谈技术、文件筐、情景模拟等技术方法对复选人员做出定性选拔。我们把定性选拔出的人员做好备案、储备,接下来进行职业素养、专业化培训;运用教练技术针对每位人员进行量身定制的特色化教练;最后为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当具备信贷人员胜任特征的人员选拔出来后,如何训练、培养成优良客户经理,这是个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企业教练技术为之贡献了具体、可实操的时效性工具。企业教练技术是欧美流行多年的管理技术,是一套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最好表现,增加效益、达成目标的有效管理技术[6]。通过建立“教练式”的工作关系,令被教练者聚焦于他们实现的愿景、目标。通过进行有效的对话,令被教练者发现问题,发现答案,发现自我潜能,令被教练者看到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激发教练与被教练者朝向预期的目标前进,并不断挑战自己,提高业绩,创造非凡的表现。

三、未来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篇10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的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研究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而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必然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当代文化生产已不完全是个体性的生产方式,而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再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自身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精神层面,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的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化和社会化程度,是判定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世界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这就是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游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99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社会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粮食而工作,而在发达国家仅有2%—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1980年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分析。他测出,在这期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员与“蓝领”工人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即使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文化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层次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今日的主流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总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批判地借鉴其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世界文化交往的经济规律,并制定自己的文化安全策略,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艺术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时尚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历史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