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2:14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1

【关键词】登革热;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报告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healtheducationonpreventionandtreatmentofdenguefever.methods:tookconcentratedtrainingto338doctorsandnurses,introduceddenguerelatedknowledge,carriedoutquestionnaireandcomparedtheresultbeforeandaftertraining.Results:ther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indenguerelatedknowledgebeforeandafterhealtheducation,awarenessofrelatedknowledgehadsignificantlyincreased.Conclusions:Concentratedtrainingfordoctorsandnursesenhancedtheawarenesstodenguerelatedknowledgeaswellasthesensitivityofdiseaseinprevalentseasons.

[KeYwoRDS]Dengue;Healtheducation;awareness;investigation

登革热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一个非常严重的经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1],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海南省于1979~1991年曾经历2次登革热大流行,导致多人死亡。至今海南省已有十几年未发生本病流行,但于2007年7月,陵水县又发现了登革热病例,共27例,可能由于近年来人员流动频繁和国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2],增加了登革热流行的机会,为了防患于未然,更为了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重视,海口市人民医院对医务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登革热知识的健康教育培训,并对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对该病的知晓率进行了比较,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海口市人民医院参与集中听课的医务人员共338名,其中医生221名,护士117名。发热门诊和传染科共14人参加培训,培训率为82.3%,呼吸内科参加人数17人,培训率为81.0%,消化内科参加人数16人,培训率为80.0%,皮肤科参加人数3人,培训率为75.0%,其他科室共288人。

1.2调查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在培训前、后对登革热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培训前对前来培训人员发放问卷,共338份,回收338份,培训后半月再对该人群发放问卷338份,回收330份。

1.3健康教育方式

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进行培训,并每人发放医疗卫生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资料1册。

2结果

培训前医护人员对登革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在50.3%~92.6%,培训以后登革热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培训前相比均有提高,且在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病原体以及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重症病例等方面的知识有明显提高。见表1。表1培训前、后登革热知识知晓率比较注:与培训前比较*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获取知识的良好平台,由于登革热不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医护人员、尤其是新上岗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如果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诊断经验不足,首发病例和早期诊断不及时,使得病例的发现和控制滞后,就会有局部暴发的危险[1],所以,对医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医生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控制疾病的蔓延。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敏感性,这样,一旦出现相应症状的患者,医务人员就会想到本病,并且可以对患者实现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可能造成流行的地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预防本病的流行。另外,由于医务人员对本病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对一些重症患者,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降低其死亡率。

健康教育不仅适用于医院医务人员,把同样的方法推广到社区,给社区居民宣传登革热相关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该病流行的严重性,并告诉他们蚊子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媒介,通过防蚊灭蚊,清理门前积水、垃圾以及破旧的水缸、菜缸等蚊子容易孳生繁殖的地方来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有效预防登革热的发生及流行[2]。所以,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预防传染病发病及流行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2005年度登革热监测报告[J].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2006,10(6):130135.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2

【关键词】糖尿病2型健康教育饮食控制

2型糖尿病不仅是一个高发病,而且是一个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终身性及全身性疾病,患者逐渐产生形形色色的慢性并发症,造成重要脏器的伤残,最终导致死亡,使患者蒙受极大的痛苦和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对2型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等的不断改变、认识,综合治理已成为共识。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与方式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静安区曹家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某社区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32例,女70例,男︰女=1︰2.19,平均年龄(66.1±10.23)岁,文化程度:文盲4.9%(5例),小学21.6%(22例),中学68.6%(70例),大专及以上4.9%(5例)。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对照组54例,诊断依据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以饮食控制为主,量化个体每日食物摄入量,参照理想体重[身高(cm)-105]kg、工作性质、营养状况、生理状态和原有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供应每日所需总热量。一般休息状态下25~30kcal/(kg·d),轻体力劳动30~35kcal/(kg·d),重体力劳动40kcal/(kg·d)以上,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含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5%,一般为0.8~1.2g/(kg·d),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饱和、多价不饱和脂肪、单价不饱和脂肪比例为1∶1∶1,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d。按以上方法确定每日饮食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组成,然后根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均产热4kcal/g,脂肪产热9kcal/g,将热量换算为食物重量制订食谱。依照合理分配,少食多餐原则,分配为1/3、1/3、1/3或1/5、2/5、2/5,一日三餐的形式,患者每日记录进食的量。

相关知识培训,看录像及形象生动的仿真实物展示、图片展,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食物量的控制,食物品种的选择、补充营养等,同时进行血糖监测。

2结果

10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干预组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高于对照组。表110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102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几个月相比,食物摄入及运动量的变化情况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干预组健康教育后,食物摄入更合理,参加运动的人也多于对照组。表2干预前后食物摄入及运动量的变化情况

3讨论

长期以来,饮食因素一直被认为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治疗必须通过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控制血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最终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

众所周知,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进行一定的饮食控制和运动,但究竟如何吃、吃什么、吃多少等细节问题,糖尿病患者并不十分明确,患了糖尿病后,患者多数不敢吃水果,不知吃杂粮的益处,奶制品、豆制品吃得少,对食油、盐没有控制,对吃零食不知如何掌握。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应结合患者的个体特点制订方案,目标是控制食物的总热量,限制脂类的摄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及蔬菜、水果、食物纤维、维生素C的摄入,以改善糖和胆固醇的代谢[2]。通过本次研究表明,普及、完善、健全糖尿病健康教育,把科学的糖尿病防治技能深入浅出地教会糖尿病患者和家属,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一个内容的拓展和深入,让糖尿病患者接受系统的常规治疗和全方位、连续性的管理,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适应糖尿病患者的需要,让糖尿病患者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监护,自我保健,掌握平衡饮食,合理摄取营养,控制血糖水平[3],对控制糖尿病的病程,稳定病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键.对3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的初探.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8(1):43-44.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输液室;健康教育;意义;方法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探索成为床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1]。健康教育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门诊输液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流动性大,我院利用病人等候及输液的时间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健康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1.1满足患者的需求

近年来调查资料[2]表明,100%的患者希望得到健康教育,特别是患者普遍对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求知欲很强。说明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掌握健康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患者和健康人所期望的生活目标。

1.2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为病人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而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健康教育。

1.3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患者来到医院会因为疾病的折磨和陌生的环境而产生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极易因为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而恣意宣泄,从而产生护患摩擦。医务人员适时开展健康教育,既可满足患者的需求,解除心理负担,同时又因为与患者接触机会增多,促进了相互间的了解,拉近了护患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从而降低护患纠纷。

1.4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沟通技巧,同时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内容

2.1健康教育的形式

2.1.1语言教育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输液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边操作边讲解。可简单介绍药物的名称、作用、可以治疗什么疾病以及药物的不良反映等。

2.1.2文字教育

包括开设宣传栏、发放教育处方、报刊、杂志、书籍等。宣传栏由专人负责,半月或一个月换宣传内容一次。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如: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春季如何预防感冒、呼吸道疾病治疗和预防、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健康教育处方:如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及健康生活方式和注意事项、癌症的早预防早发现、感冒后的饮食调节、糖尿病的症状及饮食治疗、冠心病的病因及艾滋病的预防等,根据不同病情发放给病人及家属,使病人得到针对性的教育;输液厅还摆放一些有关医学保健的报刊、杂志、书籍供病人观看,使患者通过自己阅读的方法获得与其所患疾病有关的知识。

2.1.3示范教育

如小儿高热的酒精擦浴,指导正确方法,并告知擦拭区域,以防发生意外等。

2.1.4电子传媒教育

为开展健康教育,输液厅配备电视机、VCD供病人及陪人观看,播放相关医学知识,还可以穿插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使他们精神放松,易于记住健康教育的内容。

2.2健康教育的内容

2.2.1输液前病人进入输液室时,热情迎接病人,询问是否需要排尿,是否已经进食以避免空腹输液引起胃肠不适,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病情评估。

2.2.2输液时嘱病人精神放松,适当握紧拳头,向病人简单介绍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如退热药会引起大汗,应及时擦干汗液,补充水份;灭滴灵有胃肠道反应,不要空腹点滴;应用头孢类药物后不可饮酒等。穿刺成功后详细介绍输液注意事项,不可随意调节滴数,以免发生意外。根据不同病情不同人群进行宣教,如高血压病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低盐低脂饮食,正确认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感冒病人要多休息、多喝水。老年患者接受能力较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反复讲解,内容尽量少而精,使其易于接受。输液过程中要勤巡视勤观,以及时接液、拔针和发现输液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解释及安慰病人,使其顺利接受治疗。

2.2.3输液后输液结束护士在拔针时耐心向病人示范按压针眼方法,告知按压时间为5-10分钟,减少因局部按压欠妥导致出血或皮下淤血,若造成皮下淤血者叮嘱回家后用毛巾温热敷,当病人离开输液室时,交代病人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使健康教育自始至终贯穿于输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3小结

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掌握健康教育的能力是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健康教育以人为服务对象[3],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使人们具有自我保健能力。对自己的健康从依赖医院逐步转向依靠家庭和自己,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伟英,王万娟,涂岚,等.胸心外科监护病房规范化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71-73.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4

1临床资料

我们科于2003年~2006年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62例,其中男性102例,女性60例,年龄36~87岁,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我们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健康教育,接受教育的文化程度最低为小学毕业,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均能接受教育内容。

2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2.1健康教育对象糖尿病患者及家属。

2.2健康教育方式患者入院时询问糖尿病病史,若已经诊断明确即先初步讲解注意事项,每天利用晨间查房时再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还根据不同的患者及家属实施个性化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每个病房设立健康教育知识手册,让患者及家属阅读。出院后医护人员还要进行出院健康指导。

3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3.1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定义,临床症状,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高血糖及低血糖的知识。

3.2饮食指导①控制总热量,每日所需总热量=每公斤所需总热量(kcal)*标准体重(kg)。科学地控制饮食,Dm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常用的方法为食物交换方法,即根据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和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人休息者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30~35kcal、中度体力劳动者35~40kcal、重体力劳动者40kcal以上。②合理膳食搭配每日食物总热量中糖控制在50%~60%,脂肪20%~30%,蛋白质10%~20%。③少食多餐,以清淡粗纤维饮食为宜。每餐少于100g,不少于3餐/d,以植物油为主,低盐饮食,可进低糖水果如李子、柚子等。

3.3运动处方指导为患者制定或教会患者及家属自己制定运动处方,如慢跑、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有氧运动。空腹不宜参加体育锻炼,以餐后90min为宜,时间为30~60min[4]。运动时全身发热或微微出汗;运动后,自觉精神充沛、睡眠好、虽然稍微疲乏、肌肉酸痛、但休息后可以消失,次日感觉体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表明运动量适宜。

3.4药物治疗指导与血糖自我监测包括药物的种类、作用特点、用法、不良反应及保存方法等。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min服用,双胍类药物宜餐中或餐后服用,α2糖苷酶抑制剂应在进食第一口饭后服用。教会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技巧及注射部位的选择,强调"三准一注意",即时间准、剂量准、剂型准,注意注射部位的不同吸收速度不同。有条件的患者可鼓励购买自动血糖测定仪并教会使用方法,以方便定期检测血糖,并记录每次测得的血糖结果。

3.5低血糖知识的介绍及应急措施指导如患者出现心慌、面苍白、脉细速、乏力、大汗时说明已经出现低血糖现象,家属应立即为其口服一杯糖水或一颗水果糖。并告诉患者随身携带水果糖以起到应急作用。

3.6并发症的预防Dm眼病和Dm足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告知患者Dm眼病早期往往没有症状,要定期检查眼睛。重视足部护理,检查双足1次/d,如有危险因素,尽早妥善处理。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预防外伤,经常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鞋袜要合脚,穿厚胶底、圆头、宽松、软面、透气好的鞋;选用弹性适中、对皮肤无刺激、缝线口平整、没有破洞或补丁、吸水性好、浅色、袜腰宽松的棉质袜;不赤脚穿鞋、赤足行走[5]。

3.7心理健康指导充分理解患者,多与患者交谈,解除其思想顾虑及悲观情绪,协助患者做好在院期间的饮食管理及药物管理。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让患者了解糖尿病既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又是安全可以控制的,同时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生活的重要性,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以后漫长的生活道路上学会自我管理从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效果观察

通过两年多来对162例糖尿病患者的追踪、观察,我们发现老年患者、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健康教育和正视治疗,血糖往往控制的理想,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年龄轻、经济条件不好、心理状态不良、家庭环境差的患者,比较不容易接受健康教育,血糖波动也大,并发症的出现也早[6]。如何能够让所有患者乐于接受健康教育,全面、系统、直观地了解、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大程度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探讨更好的方法,是应该更加深入研究的内容。基层健康教育机构、医疗单位服务的对象大多数为农民,很多患者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仍占一定比例,思想观念、医学模式的转变尚需一些时日。健康教育是一项全民教育,涉及医院、家庭、社区,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共同参与[7],期望达到主观上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接受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芳芳.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对患者的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2):32.

[2]向红丁.国家糖尿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指南[J].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1992(5):9.

[3]唐慧兰,周莉.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1997,13(2):40

[4]张瑞芹,汪晓宇,李文景.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3-304.

[5]刘天.糖尿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5-307.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方法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也是医学模式和医院服务方向转变的标志。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自开展以来,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现将我院近两年的关于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方法作以介绍:

1住院健康教育是指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接受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教育、病房教育、出院教育几个方面

住院教育的开展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其及时性针对性和指导作用更加明显[2]。住院患者在院时间长、便于医护患之间相互了解,利于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健康教育的开展。但是,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心理变化大,又要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所以,在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时,按照患者的需求、治疗、护理、检查等的不同,分内科健康教育计划、外科健康教育计划、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1.1内科健康教育计划

1.1.1入院教育旨在使病人及其家属尽快熟悉就医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遵守医院制度。要求医护人员热情主动、态度诚恳。方法主要以口头讲解、文字介绍为主。内容有: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的姓名,介绍病区环境,介绍相关制度,安全告知,用物准备等。

1.1.2病房教育病房教育是住院健康教育的重点,在制定教育计划时,首先评估患者的需求,包括心理需求、知识需求、技能需求,适宜地选择或增加教育内容,健康教育的方式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口头讲解、文字阅读、示范、演示指导等。要求语言要通俗易懂;在教育时间上要根据患者需求和治疗护理的需要进行选择,如查房时间、治疗护理时、巡视病房时、患者或家属提出疑问时等,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病房教育的目的是增加防病治病知识,改善教育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内容:①疾病知识的宣教,包括:导致或诱发本疾病的主要原因,本病的症状及特点,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指导,预防本病发展的相关措施,饮食、活动锻炼指导。②药物知识宣教,包括:向患者解释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的名称及用法,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特殊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静脉用药的目的、注意点、滴速等;③辅助检查知识宣教,包括:有关本疾病常规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特殊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1.3出院教育包括: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知识,饮食、休息、锻炼的指导,出院后用药指导,复诊的时间,告知病人吸烟的危害性及控烟措施的指导。旨在使患者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消除影响健康的不良因素和习惯,形成健康行为,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保持健康,方式多选择口头讲解,健康处方,宣传册,解答患者疑问等多种形式,时间是在患者出院前2-3天进行。

1.2外科健康教育计划

1.2.1入院教育内容、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

1.2.2病房教育与内科健康教育计划内容相比多出术前教育和术后教育。术前教育有呼吸道准备,肠道准备,床上排尿、排便训练,术前日及数日准备等。术后教育有饮食、指导,活动、休息指导,各种管道护理指导,疼痛、发热等特殊护理指导,并发症的预防等。另外,还可根据患者出现的特殊情况或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需求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1.2.3出院教育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内容上多出指导患者继续康复训练、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

1.3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1.3.1入院教育内容、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

1.3.2病房教育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产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内容有:用物准备,指左侧卧位、自测胎动;告知胎膜早破、妊高症、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妊娠糖尿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注意事项,先兆流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后心理指导;产后孕妇健康宣教有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指导,如何保证乳汁充足,如何挤奶,分娩后的休息、饮食卫生活动指导,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意义,新生儿生理体重下降与黄疸的原理及处理方法,新生儿沐浴、脐带、臀部的护理方法,产后避孕的指导等等。以上内容仍然是根据患者的需求、治疗、护理等的需要选择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1.3.3出院教育目的、方式与内科的健康教育计划相同.内容有: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时间,产后饮食、休息、卫生、运动指导,咨询热线等。

1.4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对于各个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由本科室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全科患者及其家属,在本科室设置的“健康之家”集中进行。多采用讲座、幻灯片、发放宣传资料、演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旨在增强社会人群预防保健意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利于降低我国慢性病、传染病、多发病的发病率。

2患者健康教育的评价

为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施,检验健康教育是否流于形式,应当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再评价,这样一种模式,达到使患者确实从中受益[3]。我院是在每一项教育内容后面以填写表格形式进行评价。方法是行为观察、口头回答或书面问卷。表格内容有教育的时间、方式、效果评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签字。评价效果分优、良、一般、差四级。如评价为一般或差时,要求查找原因,修改教育计划,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3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

我国的健康教育的现状是起步较晚,健康教育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评估机制,健康教育内容泛化,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持,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一种科学的量化标准,质量控制中缺乏明确的,具体的考核指标[4]。鉴于上述现状,为了更好地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我院各临床科室每周一次,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加强本专科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知识的培训,方法多采纳讲授、幻灯片等。旨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防治疾病知识和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科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学习健康教育理论、方法、沟通技巧等,方法有讲座,发放学习资料等。目的是提高职工对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日]铃木美惠子,陈淑君.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1.

[2]吕资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0-177.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6

1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 2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家庄医院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 要】目的:总结健康的饮食结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89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及饮食控制效果。结果:患者饮食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饮食的控制都比健康教育前好。结论:正确的饮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药物的剂量,促进健康行为,是与运动、药物治疗并重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法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结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也是终身性疾病。它的患病率在我国快速增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列第三位的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来越年轻化,给个人、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饮食治疗是糖尿病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2]。我们在糖尿病管理过程中,通过对89个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9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5例,女44例;年龄35~59岁。糖尿病史2~20年合并高血压35例,糖尿病肾病13例,糖尿病性心脏病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糖尿病脑血管病16例,其他11例。

文化程度:大学25例,高中29例,初中22例,小学13例。职业:干部36例,工人23例,农民15例,其他15例。全部符合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89位糖尿病患者分别建立糖尿病专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健康体检情况、对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饮食控制效果)。

通过各种饮食健康教育的方法,让患者了解饮食结构,内容包括饮食治疗的目的、标准体重、热卡的计算;指导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蔬菜、水果、奶类的合理摄入量和食物交换份的计算及血糖生产指数方面的知识等。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血生化指标的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糖化蛋白(Hbalc)、体重指标数(Bmi)的测定。

2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饮食的控制都比接受健康教育前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后数值均较教育前好转,说明采用的饮食健康教育有利于降低FBG、CH、Hbalc、Bmi,有助于糖脂代谢水平长时间的控制。

3讨论

3.1饮食健康教育的意义

糖尿病饮食健康教育是达到患者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重要途径,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前提[3]。健康教育的方式能使我们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从而增进护患关系,建立信任感,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

3.2饮食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一是随机性教育。

二是专家讲座。

三是座谈会形式;四是多方面宣传教育。

3.3饮食健康教育内容

3.3.1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方法(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之一,也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无论是哪一类糖尿病,病情是轻是重,有无并发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坚持饮食治疗。社区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一般来说,糖尿病饮食制定要做到“1个平衡,3个兼顾”,即平衡饮食,兼顾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兼顾并发症的防治,兼顾个人的生活及工作时间。

3.3.2饮食原则

是控制总热量,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限盐、高纤维素饮食。总热量是生理需要,必须做到保证营养,所以要求进餐定时、定量。理想的食物摄入比例是蛋白质占20%,脂肪类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0~55%。

3.3.3良好饮食习惯培养的方法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2)主食粗细搭配,食物多样化。

(3)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戒烟限酒。

(4)水果限量食用。

研究表明,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用药、规律运动,饮食的控制更是极为重要的治疗环节,它关系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饮食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有关糖尿病饮食方面的知识,才能更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邓英.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96.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05-406.

[3]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171.

[4]范淑君.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8):174.

[5]吕阳梅.糖尿病新型饮食疗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1):2.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7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评价。方法从社区、家庭及患者三个不同层面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本组28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血糖水平(7.2±0.9)mmol/L,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5.5±0.7)mmol/L,前后对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患者群增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健康管理

糖尿病是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并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第3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糖尿病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它强调医患合作、病友互助、患者及家属参与,可以弥补动态管理的不足,特别适合糖尿病的日常管理。将糖尿病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部知识向社区群众广泛宣传,使糖尿病的社区教育达到个体化、系统化、生活化、社会化、终生化,带动了社区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本文对2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2月间我社区门诊及入户调查的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56.5岁。血糖≥6.1mmol/L。均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

2方法

2.1健康教育的内容:糖尿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糖尿病与饮食、运动的关系,并发症及危害等。

2.2健康教育的形式:定期举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利用板报、口头宣传、书面材料、举办座谈会及定期家访等。

2.3效果评价:测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前后的血糖水平。

2.4统计学处理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遵照医嘱用药、控制饮食、积极参与运动和监测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本组28例患者健康教育前血糖水平(7.2±0.9)mmol/L,健康教育后血糖水平(5.5±0.7)mmol/L,前后对p<0.01,有统计学意义。

4护理体会

4.1心理疏导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关系密切。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缺乏知识,所以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恐惧、悲观等情绪,医护人员态度要积极热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患者正确看待糖尿病,不要过度紧张。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心理活动较大,特别有并发症的易产生悲观,因此护理时要耐心,经常在其床前用温和的语言交流,制订合适的饮食计划、运动处方,增强患者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2饮食指导:它是糖尿病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如饮食控制不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制定均衡饮食计划,避免摄取过多的油腻、高热量食物及过多的食盐。合理控制摄入的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1]。让患者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少量多餐,把每日进食分为4~6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根据年龄、性别、职业、标准体重[(身长-100)×0.9]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g,占总热量的50%~60%。戒烟、限酒。

4.4运动指导: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的抵抗,降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运动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1~1.5h运动,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并有益于肥胖或者减轻体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以不疲劳为度,及时调整运动方式,运动量及运动时间、运动方式以规律运动效果为佳,提倡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掌、气功、打门球、跳健身操。此外,为保护足部,运动时有必要穿合适的鞋袜。

4.5药物指导:当饮食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指导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降糖药宜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轻其不良反应,具体用量因人而异,根据血糖的情况适时调整用药。

4.6定时监测:定时检测尿糖及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使其尽量接近正常,进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病情监测。每位病人都应有自己的血糖自我监测日记,并养成每天记录的良好习惯,血糖自我监测的日记[2]。

4.7预防感染: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尤其要加强口腔、皮肤和的清洁,做到勤洗澡和勤换衣。平时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和有关症状的出现,以便及早处理。酮症酸中毒常因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因素诱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上述因素。

4.8低血糖的预防和护理: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告诉病人低血糖发生时的表现和预防处理方法。严格按医嘱用药,及时按血糖情况调整剂量,用药后按计划进食,适当控制活动量。低血糖一般发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3~4h,有时也可在注射15~30min出现。其症状为突发饥饿感、苍白、心慌、倦怠、软弱、多汗、头晕,可出现昏迷、休克甚至死亡。一旦发生立即平卧保持安静,轻者食糖水或点心,严重者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40ml。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嘱咐患者平时应准备面包等食品。病人清醒后应及时进食,防止再度昏迷。

5小结

认真抓好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有效途径。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身心健康素质的重要手段。定期家访,对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每周定期进行随访,进行健康查体,了解患者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2]李明珠;郝秋华;徐秀萍.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归转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7~8.

作者单位:221200江苏徐州市睢宁县高作中心卫生院

(上接第368页)

3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两县广泛深入地普及了Rti防治知识,辖区内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率明显提高。结果显示:目标人群通过多种渠道学习了健康教育材料,促进了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提高,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4讨论

4.1形式多样的传播材料是普及Rti防治知识的必备工具用多种健教材料,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妇女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相互传播,使更多的妇女反复学习接受Rti的健康知识和行为。不仅可以选择喜欢的传播材料和急需的知识,增强学习的自动性和自觉性,还能有效地提高个人和社区防治Rti的能力,为社区健康传播工作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2以人为本的传播材料是普及Rti防治知识的重要途径以当地人为传播主体开发的传播材料,由于具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并以急需的知识、防治的疾病相一致;同时又尊重了社区的人权和需求,关注了重点的弱势人群,采取了当地喜欢的形式和方法,所以有利于个人和社区学习健康知识,达到提高健康素质的目的。

4.3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是普及Rti防治知识的有效措施采用专项的知识读本、健教处方、挂图、电视录像等多种传播材料,通过讲座、咨询、面对面传播,同伴教育,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较强的Rti防治健康促进活动,使传播质量不断提高,知、信、行转变得到加强。

4.4针对性强的传播材料是提高健康素质的有利条件利用针对性强的传播材料,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与人之间、家庭之间、乡村之间、社区之间相互传播,使更多的妇女学习接受Rti的健康知识和行为。为使社区中的妇女和家庭成员积极学习健康知识和建立健康行为,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积极自动地参与防治Rti感染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社区防治Rti的能力,还为降低社区Rti,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社区健康传播工作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范文燕,袁兆康,任金祥,等.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干预对象“知、信、行”影响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4):209.

[2]励晓红,吴擢春.社区健康促进项目评价的有关问题.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4,20(2):158-160.

[3]张红杰,耿玉田,李凤良,等.北京市密云县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现状及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02,5(5):273-276.

[4]陈锦辉.强化卫生科普精品知识.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0):262.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87-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代国人的健康理念、生活质量品质及消费理念也随着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高层次、高质量和全方位的需求,因而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护理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把整体护理工作做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显得非常重要。

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是医院健康教育。医院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住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病人及其家属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活动。其教育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实现三级预防,促进身心健康。

2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入院教育患者入院后,其周围环境及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希望能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和精心诊治。因此,护士要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热情并微笑接待患者,做好入院时的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并带领至床旁,介绍医院及病房的管理制度,科主任、护士长、责任医生、责任护士及作息时间,教会患者使用床头呼叫器。观察患者入院时的心理及生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加深患者对护士的信任,让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快速进入患者角色,有利于治疗及护理的顺利进行。

2.2心理指导当患者的社会角色及环境突然改变后,会产生不适感、紧张、焦虑等情绪,特别是危重患者会不能接受现实,处于一种高度紧张、恐惧状态,导致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首先,让患者了解有关资料,使患者主动掌握一些有关疾病方面的知识;利用录像宣传医学知识,提高患者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其次,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共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更进一步加深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应每天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并耐心为患者解答所提问题,介绍该病的病情治疗过程、成功病例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该病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达到心理康复,最终战胜病魔,回归社会。

2.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提供能量,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不同患者需要不同的饮食,根据患者所患病种,给予相应的饮食。如腹泻病人应给予高热量、低脂、低纤维、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并补充液体,同时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机体正常营养能量的供给。高血压患者进食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胃炎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摄入过热、过冷、过于粗糙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糖尿病患者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

2.4作息指导根据科室病房管理相关制度,与病人讲解并解释,需按照病房规定统一作息,并说明按时作息的重要性,良好的作息,可以促进康复,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心健康。

2.5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严格按医嘱给药,向患者讲解用药剂量、方法、药物的作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知识。

2.6特殊指导凡需临床特殊治疗及护理的病人都应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针对不同患者的疾病做出相对应的特殊指导,如糖尿病的患者应限制糖类的摄入,骨折患者应注重康复期的功能锻炼等。

2.7行为指导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传播疾病知识,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在知识宣传的同时,对病人的疾病知识获得情况作出评价,并掌握病人的信念态度,转变和行为改变,帮助病人建立起健康行为。

2.8出院指导出院前进行的教育,为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及自我照顾能力,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促进早日康复的方法。

病人情况稳定或康复即将出院时要对病人进行出院教育,对于许多病人来说,恢复健康需要较长的进程,护士应针对病人的康复情况,重点介绍合理用药,饮食营养、生活起居、康复训练和防止复发的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及随诊时间等知识,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人生之旅。出院后需要连续服药的患者,应告知病人严格按医生规定的时间、给药途径、方法服药,定期复查服药的效果,用药后如有异常的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复查。

3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讲授法主要是针对患有相同或相近疾病的多数病人或健康人群,通过集中讲授某一专题的健康内容达到向听讲者传递相关知识的目的。可指定时间进行课堂讲座的形式给同一病种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同时病友间也可互相交流,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3.2谈话法谈话法是护士根据患者和家属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提问,引导其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责任护士每天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及病情后,与患者共同制定护理措施,从而更好的得到治疗。

3.3演示法演示法是护士配合讲授或谈话,将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具展示给患者或家属,或者通过示范性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或所示教的技能。如教糖尿病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注射针注射,发生心绞痛时应如何自我急救等。

3.4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一种方法。

3.5传单法传单法是指单页的文字及美术宣传品,可结合实际,针对患者和家属区的需要,比较详尽的阐述某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和家属以及现有的客观条件,选择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4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因时而异,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和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检查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务质量,通过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使患者早日康复。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

1前言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致残率、死亡率较高。wHo报道,目前糖尿病人约有1.75亿,我国糖尿病患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居世界第二。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为此,社区教育是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6月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例建立慢性病档案的糖尿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14例;年龄38~68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21例,高中及以上30例;均居住在农村。

2.2方法

2.2.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教育前和教育后3个月的各项指标进行自身对照研究。

2.2.1.1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依据《中国全科医生》等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日常行为习惯、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及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2.2.1.2质量监控

对患者具体情况由全科团队的医生、护士询问,病人回答,并填写完成。

2.2.1.3统计学分析

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有效回收率100%。数据资料按性质由统计人员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统计描述和t检验。

2.2.1.4健康教育方法(1)患者第一次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时,通过与其交谈,了解既往史及用药情况,并认真填写慢性病档案。(2)利用病人就诊时向其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如一定要按医嘱服药,严格控制饮食热量与钠盐的摄入,合理蛋白质摄入,有氧体力活动和锻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置糖尿病防治小册子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者免费取阅。(3)每周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板报宣传、发放健康手册、组织百题培训,实时测量血糖。每周定时安排医生护士下社区居民点,进行家庭访视,上门进行健康教育,告诉他们格列齐特应在饭前30分钟服、二甲双胍就餐时服,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自己登记在册。

2.3评价方法

比较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日常行为的改变以及健康相关行为的变化。

3结果

见表1、表2。患者建档时填写的问卷与健康教育3个月后填写的问卷比较。从表1可发现经过社区教育,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对饮食热量控制、坚持用药、血糖的自我监测与管理、适当的有氧运动或锻炼的知识有了显著提高。从表2可发现,除了合理饮食的人数改变有了显著变化外,规律运动、自我监测血糖和管理、足部护理、遵医用药的人数变化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是常见病,但我们周围人群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及治疗率和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在调查的患者中,有很多人对糖尿病了解甚少。通过我们近距离的宣传、教育、讲解及示范,使患者对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如何正确监测血糖、正确服药、正确使用胰岛素,怎样进行有氧运动,如何进行饮食热量控制,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

3.2健康教育对患者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患者对糖尿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提高,但是健康知识的增长并不是总是伴随着不良行为的改变。例如遵医行为、规律运动、自我血糖监测与管理、足部护理的人数并没有明显变化。许多患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的习惯,还有不少患者认为药物总有副作用,如果自我感觉良好,就不用一直服药,血糖高了再吃药,同时再控制饮食热量的摄入;人们讲究肥甘厚味,忽视了低盐低脂饮食,这说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个长期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收到明显效果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健康教育及其他形式的社区护理干预不应是一味地传授知识与监督行为。仅仅依靠护理人员而没有调动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心,不利于发挥患者及其家属的作用和社区管理、监测糖尿病的潜能。应更加广泛地开展患者的自我管理活动。社区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通过电话随访等行为经常提醒和监督患者,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3.3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掌握了有关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了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并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起到一定的潜在影响。虽然本次调查中,患者行为改变并不显著,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改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的生活方式更健康,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危害,减少发生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的几率,就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促进防治糖尿病在国际上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已经证明通过干预可使患病率、发病率、并发症、相关死亡率等指标降低。控制血糖主要不是针对糖尿病本身,而是影响血糖的危险行为因素。糖尿病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社区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80-382.

[2]龙黎民,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13-431.

[3]李秀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护理与康复,2004,6(3):158-159.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篇10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而发热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但当小儿发热时,家长往往紧张不已,不知所措。为了使小儿尽快退热,有时采用一些不当方法,反而影响了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发热患儿家长的知识、心理状态以及行为对减少非正规治疗,降低并发症,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2月~2007年8月,对300例发热患儿家长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对300例愿意合作,能表达自己主观愿望的1~5岁的发热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其中男138例,女162例,年龄21~65岁,平均47.8岁。职业:农民57例,工人103例,公务员34例,职员89例,教师15例,医务人员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2例,高中及中专141例,大专以上77例。患儿所患疾病:疱疹性咽峡炎45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2例,急性白喉11例,急性支气管炎62例,急性肺炎41例,急性胃肠炎21例,细菌性痢疾5例,急性中耳炎13例。

1.2方法:调查问卷参考有关文献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内容见表1。在家长候诊时、就诊后,护送患儿治疗或检查过程中现场询问、交流,填写调查表。由调查人员介绍调查目的和要求,对调查项目逐一解释并指导家长填写。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

2结果(见表1)

3讨论

患儿抵抗力差,起病急,发展快,加上患儿哭闹,不合作,不会主诉,需要及时诊治,如白喉、急性肺炎等。家长往往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向工作人员询问,包括发烧时的饮食要求,如何降温,用药的不良反应等。护士接诊后除了为患儿做好治疗、护理外,还需要安抚焦躁、恐惧不安的家长。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直接的影响[1],家长的心理状态好,就能给患儿很好的心理支持,使患儿配合治疗,反之则会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医疗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减轻患儿家长的焦虑,进行健康教育,是医护人员所必需面对的问题,而这种挑战在以往传统医学模式中,通常被忽略而又欠缺有效应对方式。本次调查显示,门诊发热患儿家长需要健康教育。

3.1门诊发热患儿部分家长对发热知识欠缺,存在一些误区:其中有42.35%的家长凭主观经验护理发热的患儿,衣被包裹过于紧实,夏天禁忌开电扇、空调,室内温度过高,影响散热。21.38%的家长用碳酸饮料取代温开水,12.84%的患儿家长判断小儿发热程度仅凭手感,23.21%的家长不能正确读数体温表,9.8%的家长自购退烧药致体温不升,43.15%家长要求医生用抗生素输液,认为可以快速痊愈,9.08%的家长在小儿抽搐时将手指或筷子塞进其口中以防咬伤舌头,65.34%的家长认为寒战高热可用冰敷降温,并且冰敷的位置没有禁忌。护士针对这些误区,一一耐心讲解有关知识,纠正误区。

3.2门诊发热患儿家长对发热知识需求较普遍:患儿发病急,体温升高快,哭闹不止,家长普遍存在焦躁、忧虑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简单有效的物理降温法(61.32%),科学喂养,增加机体抵抗力(59.34%),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58.67%),合理使用抗生素(58.01%)。由于患儿体温增高,家长心痛不已,迫切要求安全有效降温,减轻患儿痛苦。其次是科学喂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避免发热。接诊护士在为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利用各种方式安慰家长,讲解发热的预防知识及病因,降温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对患儿发热时的衣着、环境、饮食、出汗后的护理,指导家长。健康教育可以是各种形式,如口头讲解、黑板报、CD循环放映,制成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发放给家长等。

3.3门诊发热患儿家长对非疾病知识信息需求较低:家长就诊时对接诊医生和护士姓名、医院有关情况等非发热知识需求低,分别为22.00%和29.34%。护士对家长行健康教育时,着重点应放在疾病知识方面。

3.4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施有效健康教育。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发热健康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多个病种,护士必须具有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较强的交流、指导、沟通技巧,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娴熟的操作技术、通俗易懂的讲解能力,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接受能力的家长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有的放矢,把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