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十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十篇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0:10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1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现状;对策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质

教师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看到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在文学素养方面很是缺乏,接受过儿童文学培训的教师寥寥无几。有的是在职前接受过一定的培训,但是数量极少;在职后便不再进行培训。缺乏儿童文学理念及正确现代的儿童文学观仍是小学语文教师中呈现的一个严重问题。

2.抓不住儿童文学的特征

儿童文学作品不同于,它们针对的是儿童这群有着特殊特征的群体,因此,其内容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个性和美学品格。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相当的儿童文学素养,导致了对儿童文学独特美学个性的无知和漠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教师在讲授有关儿童文学课文的语文课程时不能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个性进行教学。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1.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文学理念,建立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小学语文教师要自觉树立正确的儿童文学理念,建立现代的儿童文学观。作为教师应该全面而深入地领会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其质的飞跃。

2.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向学生教授文学性的教学内容,而只有当教师具备丰富的儿童文学阅历之后才能顺利地完成语文文学性的作品的解读和扩展。因此,语文老师要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还要阅读大量的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产生过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我国儿童诗人张继楼等等。

3.把握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特性和共同点

语文教学中很大部分是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和解读,因此,语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2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现状

儿童文学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话题。儿童文学又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是现行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约有80%是儿童文学作品,如有童话《小马过河》《小公鸡和小鸭子》《凡卡》等,有寓言《我要的是葫芦》等,有儿童散文《秋天》《北京》等,有儿童故事《爷爷和小树》《兰兰过桥》等,有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四季的脚步》等。今年,甘肃省教科所和省小语会组织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现场课竞赛活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是为了引导教师从儿童文学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和课外儿童文学作品,根据课内外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特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课堂教学中,儿童文学对孩子的影响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不深,大多限于对其结构、段落大意、主题、字词的理解分析,没有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故事的真正含义(包括外延书籍)。

2.教师的文学素养缺乏,忙于应试,不能静下心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3.社会上普遍的快餐文化也直接影响儿童文学的创作和质量。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生之需求,浮躁与功利也体现在一些作品中。

4.有些儿童读物过多地强调对少年儿童的快乐教育,忽视了儿童对贫穷苦难挫折之认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韧之影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成年后走向社会不能很快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更强调的是“育”,重点是为儿童向少年成长过程中人格健全、价值取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6~11岁,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及所接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喜欢,儿童文学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识字习文的基础教学,还应加强精神层面、良好习惯、知识和兴趣、综合素质等诸方面的引导和培养。

1.精神层面之引导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精神层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美学观通过读物以涓涓细流的方式流进在儿童心田滋润发芽。真正做到将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作为“育”的重点。此类经典作品如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代曹文轩的《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等,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丁阿虎的《今夜月儿明》,韦伶的《寻找的女孩》《神秘信物》等。同时也要选择描述苦难挫折、愈挫愈勇的儿童读物,如讲述贫困农村孩子成长历程的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散文等,培养孩子人文情怀和敢于面对艰难、困苦、挫折、烦恼的勇气,给小读者以道义之力量和智慧之启迪。在美育的同时为其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打下精神层面的基础。

2.良好习惯之养成

少年儿童阶段是其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社会公德形成的黄金时间,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直接影响儿童的性格和人格的塑造。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会不由自主地被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感染,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从而得到心灵的陶冶。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少年儿童在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上要远好于他们的父辈,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当下《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电视剧都是颇受儿童喜爱的作品。将现代生活需遵循的社会公德和秩序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作品的一大特点,使学生懂得不仅要在学校守秩序、有公德、讲礼貌,而且回到家庭还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周围的人。

3.知识和兴趣之萌芽

现在知识类、科幻类的儿童读物非常多,既有国内作品也有国外作品,涉及自然科学和技术基础常识的方方面面,甚至还有逻辑思维类的作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读本,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广泛阅读学习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对学生的兴趣萌芽培养有重要作用。

4.综合素质之培养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3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地位;作用

一、儿童文学是语文教材的主要资源

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结构性以及系统性地组织语文知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科学体系。而儿童文学是依照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儿童文学教育需求而研究创作的作品,深受儿童喜爱。儿童文学不仅有利于进行儿童素质教学,还对小学的语文教学有积极影响。

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在其中的占有率较高,占整个教材内容的百分之八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与儿童文学相应的内容,许多较为经典的寓言故事以及童话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均能找到相应的内容版本。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与儿童文学频率接触。

二、儿童文学丰富了学生的课后阅读

除语文教材之外,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小学课后读物中,通常也含有大部分的儿童文学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以及延伸。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阅读目标,必须由课堂阅读以及课外阅读共同构成。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以及提升语文读写能力。儿童文学占据了小学生课外读物的三分之二,其内容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更接近儿童的生活,在语言文字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较为浅易,儿童能够轻易理解以及接受其内容,因此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儿童文学扮演着主要角色。

三、儿童文学为语文课后实践活动提供了素材

语文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听说读写等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儿童文学的内容较为丰富,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材料。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内容中浅易的儿歌、古诗以及散文等,开展朗诵活动;内容中的寓言故事以及童话故事可以用于儿童故事会的开展。除此之外,儿童文学中优秀的文章还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练习写作的有效范本。根据儿童文学所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儿童文学能够帮助教师走入学生的内心

儿童文学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较为相符,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儿童文学能够对小学生的心理、志向以及性格爱好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站在儿童的角度看待所有的问题,并且根据了解制订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五、儿童文学能够提升教师的涵养

语文老师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及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内容分析以及鉴赏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才能准确地利用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能从儿童文学中学习以及掌握相关的儿童语言,为语文教学增添更多的感染力。

六、儿童文学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培养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许多积极向上的人物,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以及模仿的心理,不仅有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情商的培养,还能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此同时,儿童文学中包含的不良形象的人物,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帮助小学生分辨是非对错,为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七、儿童文学能够有效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内容所描绘的多种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矛盾等能够引发小学生积极地思考,这对活跃小学生的思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提升小学生智力的有力催化剂。

八、儿童文学能够拓宽小学生的知识空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对未知的知识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其对事物的接触面较窄,而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丰富多样、形象生动且充满乐趣,其独特的魅力对小学生充满了吸引力,因此,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小学生拓宽视野以及积累知识的有效窗口。

总而言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据主要地位,对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丰富多彩且充满教育意义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格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儿童文学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还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4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价值和意义;方式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听、说、写、读的能力进行培养,在完成这些基础性目的之后,再以此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的传授。儿童和文学在我国的语言文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中国语言文学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分支,在小学教学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多样化发展的方式。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应用的地位以及作用

1.儿童文学有利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小学语文课堂引起面对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就与初高中的教学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教师在对授课的内容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以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作为依据进行挑选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文学突显出了它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创作概念本身就是以儿童作为受众主体进行创作的,所以,儿童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里面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创作所运用的语言均是儿童能够较为容易接受的,对于培养儿童接受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有着良好的效果。因此,儿童文学作品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利于使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得到加强。

2.儿童文学能够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儿童文学的作用,在将其引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之后就会逐渐显示出其与传统语文教学内容之间的不同之处,二者之间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小学生一旦发现其与传统课程之间的区别时,就会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自动的将二者之间进行对比。这种情况发生之后,在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就会形成一种对语文知识体系进行冲击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的开发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骆宾王《鹅》就是一个游历的例证,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小孩子对实物比较感兴趣,骆宾王的父亲洞悉了自己孩子的想法,就叫家里的下人端了一碗汤过来,并说明只要他能够以院子池塘里的鹅为题写出一首诗,就让骆宾王吃东西,于是骆宾王仔细对池塘中的鹅的样子以及动作形态进行观察,最终作出了诗。

3.让儿童文学有利于让小学生保持童真童趣

儿童文学虽然是由成年作家进行创作的,但是确是创作给儿童看的,因此对事物的看法均是站在儿童的视角上所进行的。但是成年人作为儿童创作的主体,不可能完全摈弃成年人的世界观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和经历造就的关于人生的思考。所以儿童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童心的世界观以乐趣和色彩,都是经过成年人思考之后所创作出来的,故事性强,逻辑也适合儿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内在思考,坚定自身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保持一颗童真的心。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方式

1.大量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基础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阶段,大量的进行阅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儿童文学作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创作技巧还是对儿童心理的认知程度都在不停的进步,再加上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引进、儿童文学连环画以及绘本的面世,让我国的儿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同时也使得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有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了让孩子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得到加强,以及从优秀的儿童文学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哲理以及思考,老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加强引导,让孩子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同时,在孩子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找准合适的时机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增加阅读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对孩子学习的自主性进行尊重

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让作品具有启发性,同时将作品的说教性进行淡化。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更多的让孩子自己进行学习,用自己的思维对文学作品当中的含义进行理解。儿童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含义,唯有孩子自己所理解到的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因此不论儿童在该作品中有着怎样的理解,获得怎样的阅读结果,只要是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思考之后得到的,就是有效的阅读,而该作品也达到了自身的目的,完成了创作者所赋予的使命。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才是学习的主体,是阅读文学作品的主体,所以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对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接受能力进行充分的关注,课堂上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拒绝呆板僵硬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可以在教学的时候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设置情境教学,以活动的方式让儿童参与进来,解放儿童的天性,提升儿童的思想境界。

3.对儿童文学的作品选择以及作品的编排能力进提升

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非常的多,但并不是每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适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尽管它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因此,在对语文课堂上所需要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其是否符合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是否适合作为素材。为了让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保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收获,应该在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以及编排的方面做出合理的设计,让所选择的内容与儿童的阶段性心理相适应。例如在语文课堂上,除了引进传统的文学作品(诗歌之类的)之外,还可以对图书作品进行引进,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可以引进注音版的连环画。小学阶段的儿童对于色彩鲜艳的图案非常感兴趣,可以利用颜色鲜艳的图案的吸引力引导儿童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除此之外,图案有对文字进行解释说明的作用,若是简洁短小的语言使儿童在阅读理解时发生了障碍,那么儿童还可以借助图案对其进行理解。图画书不仅可以让儿童发挥无穷的想象力,更能够激发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以后进行更好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仅限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进行阅读学习。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范围不断变大,改革的深度也在不停的推进,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自从儿童文学进入了小学语文课堂,不论是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来说,都有了巨大的改观,为课堂现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的主体特征受到应该有的尊重,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择以及编排也不可大意,需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仔细的编排,如此才能够选择出最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种方法不论是对现在还是对未来,都将是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李远.小学儿童文学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5

1、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

何谓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满足儿童阅读需求,切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适合8-13岁少年儿童阅读与学习的作品多以寓言神话故事,儿童诗歌,童话故事等为主,,与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善良勤劳的秉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促进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文化的养分。儿童文学作品伴随着小学生的成长,儿童文学作品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小学教师要通过对于儿童文学作品讲授,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兴趣,不断拓展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认识社会,体味生活,做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浅析

2.1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较差

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培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主动学习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文学作品作家也并不感兴趣,对于儿童文学作品具体的概念及范畴,自己也不熟悉儿童文学发展史,没有掌握系统的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不能区分不同体裁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什么,在教授儿童文学作品课程的时候最终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2.2儿童情趣挖掘不够

虽然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教学观念伴随着新课改不断更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观念的影响,仍然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对在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挖掘不够,从而忽视了小学生的童趣需求和情感体验。

2.3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单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生活活泼,充满欢乐与想象,它能够给小学生带来纯真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乐趣与人文素养养成。但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按照语文一般课文一样的程式的讲解与分析,使得本应是一节充满了快乐童真的儿童文学课变得枯燥单调,时间一长,小学生就会对儿童文学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产生阅读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儿童文学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2.4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小学阶段对是进行阅读指导与教育的最佳时期。很多学校有图书馆,教室有图书角,阅读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教师忙于平时的教学,根本没有意识和时间精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让小学生自行阅读。

3、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儿童文学作品,所以儿童文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把握儿童文学特性,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3.1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直接关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对小学生文学修养的启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时不我待。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加强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学习,通过全面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建立全新的儿童文学观、知识观和育人观。只有小学语文教师明确了了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无限育人功能,才能能够深刻地去理解儿童文学,更好地去指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小学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下一代的全面发展积极努力。

3.2全面挖掘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富有儿童情趣,如《槐乡五月》、《我和祖父的园子》、《桂花雨》、《珍珠鸟》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儿童情趣。第一,儿童情趣可从主人公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3.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授儿童文学

成功的教学方法可以愉悦小学生的身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儿童文学中有趣的故事、色彩斑斓的插图等创设情境;儿童文学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教师可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趣味;儿童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教师可采用表演法,调动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4全面指导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营造一种积极热烈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第一,教师要重视指导阅读儿童文学课外,要精心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如写读书笔记、班级读书会、读书交流会读书汇报会、等活动;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儿童文学阅读活动进行评价,对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进行评价,不断增强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第二,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多领孩子去书店,帮助孩子挑选适合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亲子比读、亲子共读等方式和孩子共享儿童文学阅读的美好时光。

总之,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人文品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儿童文学过程中,可以丰富儿童文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6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

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师均缺少儿童文学素养,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素养。而具有儿童文学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语文兴趣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根据调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均是儿童文学作品,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亦是时代、社会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没有根据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由于儿童文学的主体是儿童,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缺失,直接导致儿童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与美学品格难以通过教师向学生讲授出来。教师在授课时难以抓住儿童文学课文的美学特征进行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儿童文学课文教学工具化严重,教师以非儿童的视角进行教学,致使儿童文学课文教学变得工具化,导致小学生只能僵硬地将课文上的知识复印,而非深入理解;(2)儿童文学成人化严重,正是教师没有儿童文学素养,导致教师将儿童文学作品与作品等同化,从而以成人的视角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儿童文学课文教学变得成人化与功利化。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7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程研究流派众多,名师辈出,主张纷呈,其中在“语文”前面添加定语以凸显自己主张的更成为惯常之举。从积极意义解读,这无疑表达着语文专家、学者以及教师们对语文的炽热情感、深入探索与不懈追求,这些立论也是对语文教育研究的不断激活。但无论何种流派,抑或哪家之言,小学语文研究首先都应是“儿童派”“儿童观”,不管谓何“语文”,都首先应是儿童的语文,因为是儿童学语文,“儿童”成为语文不可替换的恒定主语。

教学研究说到底是儿童研究,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理应成为教师研修的第一专业,是每一位教师终身的修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在不断探索要“到哪里去”的同时,还要时常省思我们“从哪里来”,也就是要回溯到小学生语文学习本质和规律的源头,这一回溯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向着儿童本义的回溯和回归。

回到儿童的语文,回到儿童的阅读,要研究和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学什么、读什么,二是怎么学、怎么读。“学什么、读什么”,指向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载体,一方面指阅读的文本(选文),共计12册国标教材作为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的“例子”固然重要,但不能、更不可能要求其承载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无限责任”。因而在国家课程的引领下,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面对浩如烟海又纷繁杂陈的读本读物,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选择、推荐最适合的、最优秀的作品。阅读也是有季节秩序的,对于小学生,儿童文学作家专为儿童所写的儿童文学作品理应成为小学六年的首选阅读文本,无论科幻、魔幻,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无论诗歌、童话,还是散文、小说,其中的人物、事情都与儿童的生活最近,与儿童的想象最近。应该说这一大类读物就母语儿童文学而言,拥有着大量优秀经典的作品,能够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这是力学小学作为校本阅读的主流推荐,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尊重学生对读物的自主选择和个人偏好。2003年以来,学校推出“一位作家・一套丛书・一本经典”,每年寒暑假为全校学生精心遴选、拟定分年段的儿童文学推荐读本,在假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各年级、各班级还精选其中的作品作为新学期组本、班本读书会的共读内容。当然,我们主要推荐儿童文学阅读,并不表明我们排斥其他读物,作品适合儿童,作品足够优秀,完全可以进入儿童阅读的视域。

另一方面,面对整套、整本、整篇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在文学课、阅读课、读书会等课时上,还需要通过精选、优化和整合,将其转化为适切的教学内容,编辑为“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校本活页教材,提供给儿童阅读。2013年,学校语文组共同研发“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三至六年级共编写四个分册,以七大主题――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小孩们”“大人们”“经典人物”“探险经历”“奇幻世界”“动物世界”“风景画面”等为单元架构,对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主题化重构。此校本教材将搭载“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融合,与国标教材对接,并科学嵌入学期课时计划,实现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互补共建。

“怎么学、怎么读”指向语文学习的形式和方法,语文学习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及近现代数十位泰斗级大家均有经典性学术论断,可谓博大精深,但语文学习作为母语学科,又有其自身的一般规律和基础方法,这恐怕就是各家之言的共性之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语文教育特点揭示了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基础方法,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教育必须遵循儿童性。关于“儿童性”,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让热爱(让爱),一个是让实践(让知)。让儿童阅读,让儿童言说,让儿童写作,让儿童评价,“让”是教学理念,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的智慧和境界。即便是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方法、引领的路径如果没有从儿童出发,其结果只能是迫使儿童沦为学习的机器和阅读的容器。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内涵作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儿童文学作为优秀文化,被引入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能丰富小学语文的课程资源,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符合如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应用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儿童文学的内涵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适合儿童年龄特征、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以儿童为阅读对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学应充满儿童趣味和儿童情感。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不能够集中思想,尤其是对于枯燥乏味的文字。因此,儿童文学应插入较多具有趣味性的图画,要在符合文学特点的同时赋予其足够的童趣;第二,儿童文学应切合儿童的特点。儿童年龄尚幼,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儿童文学应使儿童看得懂和喜欢看,除语言应浅显易懂外,内容也不应该过多;第三,儿童文学应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任务,儿童的身心发展应符合其年龄特征,阅读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能够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因此要求儿童文学应为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第四,儿童文学应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事物都具备自身的规律,并且规律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是不能被改变的,只能被利用。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必须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作用

(一)丰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丰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一。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便是儿童作品。教师通过对优秀儿童作品的讲授,帮助学生丰富和积累语文知识。学生通过对优秀儿童作品的学习,记住许多难以记住的字、词、句、古诗等。儿童文学富有童趣,且语言大多规范简洁,因此易被小学生记住。此外,学生通过对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的学习,还能认识和分析不同的文学体裁,学习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进行讲授,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培养学生动脑动笔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其享受文学带来的精神韵味。因此,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二。如今,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形成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一现象已经被社会和教育界广泛认识到,引起家长、教师、学校甚至全社会的深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必须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小学阶段的儿童获取认知和满足其好奇心最主要的途径是语文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发现新奇的事物,并解决心中的困惑,还可以通过对课本中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激发其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儿童文学作品是为满足儿童阅读而创作的,创作者在创作时是基于儿童的角度进行的,以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为目的。总的来说,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在为儿童带去欢愉和引导儿童积极向上的同时,培养儿童健全的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陶冶儿童的文学素养

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三。儿童文学不仅丰富学生课堂内的阅读,还丰富学生课外的阅读,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儿童文学是反映生活的文学,是一种具体的、概括的和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是创作者以儿童对生活的感受为基础,通过生命和情感的加温,将创作者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通过文字传达给读者。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赏析时,应尽量鼓励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判断创作者所描述的现象和表达的情感,并对自身的观点进行阐述。如《小王子》这一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自我见解的阐述,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见解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该作品是作者以孩子的眼光透视成人的空虚、愚妄和盲目,是作者以浅显的语言写出人类随风流浪的命运和孤独寂寞,是作者以自身温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对真善美和讴歌和向往。儿童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学会欣赏、判断和品味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提高儿童的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意义是重大的。儿童文学不仅对儿童的影响巨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影响也重大,使教师从中获取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多阅读儿童文学,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特征等,使其在处理班级事务时真正做到为学生着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学习,学生充分感知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给学生快乐的童年,保护学生的童心和想象力,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如今,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珊,鲁俊.简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探寻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密切联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5:188.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9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激发

一、儿童文学为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

新课标规定语言课要“致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的教育总结目标为:语文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儿童文学的作用和功能就是帮助儿童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它与我们中小学的目标是一致的,为社会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为促进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

近代以来,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的重要的位置,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语文中教材中,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诗歌、寓言、童话、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诗、科技文艺等,占有大约85%以上的比重。儿童文学最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最容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九年义务教学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做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要贴近儿童生活,课文类型应以童话、寓言和故事为主,建立起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大纲所要求的课文类型都是儿童最常见的文体。以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为例,入选课文3209篇,其中儿童文学作品就有264篇。由以上得出儿童文学正在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

此外,由于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规范,富有一定的儿童情趣,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材料,是进行美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有望实现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二、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师得力助力

(一)儿童文学帮助教师认识儿童

儿童文学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可以知道儿童文学作品中可以反映出儿童的内心需要,透过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看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因此,儿童文学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儿童,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儿童的想法及快乐,进而在儿童文学中找到适合小学语文开展的方法。儿童文学中反映的生活情况以及说话方式、行为思维、心理感受等都是从儿童角度的真实反映。教师看了儿童儿童文学之后,会更加明白儿童的想法、言行、心理、兴趣爱好等。通过了解儿童文学作品,了解作家的创作思想,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儿童的内心距离,距离的缩短,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儿童,把握儿童的内心需要,从而制定更好的教学策略,赢得良好的教学反响,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儿童文学唤醒教师逝去的童心

语文教学所教的是一帮小学的可爱孩子,因此童心很重要。只要拥有孩子般的童心,才能更好的融入儿童,让学生喜欢。儿童文学会使教师早已逝去的“童心”,再次被唤醒,使其像儿童一样有一颗纯真、童趣的心灵,进而在教语文时,能像儿童的伙伴一样,被学生喜欢,使自己在可爱的学生面前,更加可亲。用童真的方法去了解语文,再用儿童所喜爱的方式去传授知识,使语文教学在儿童中的教育作用得到完整实现。

(三)儿童文学使教师更具魅力

每一位教师在学生面前都有其自身形象,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是其外在(相貌、举止、衣饰)和内在(师德、性格、学识)等组成。富有形象魅力的教师应该有性格魅力:多才多艺、童心童趣、幽默感、热情和爱心等,还应该无所不知:天文地理,远古未来,人类与大自然的林林总总,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等,而且这些最好能以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直观、具体的事物(形状、颜色、声音、形象等)仍易于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儿童文学中的故事儿童文学中的故事、童话、科学小品、科幻等无疑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力,当这些源源不断的从教师口中流出来的时候,自然会使教师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形象魅力。

三、儿童文学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通过阅读儿童文学,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儿童文学本身拟人化的形式,故事化的情节,丰富的语言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儿童对故事是永不厌烦的,由于故事的吸引,学生自会去寻找故事之源。语文学习兴趣对一个人语文学习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与其他形式的语文学习材料相比,能够更好的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二)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思维力

儿童文学中,童话是特殊的幻想文学故事,它可以描绘社会现实也可以传达科学新知。童话以幻想为特征,童话对于小学语文的作用正是童话的特征“幻想”所带来的,“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谓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者,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童话中幻想都是作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受到某种启发创作,学生阅读童话能使其获得身心人愉悦,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儿童文学体裁的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既有故事性,对儿童有强烈的吸引,又有突出的幻想色彩,能够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通过阅读儿童文学,提高儿童审美素养

巴金曾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培养儿童爱的感受,接受美的熏陶上有独特的功效,儿童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认识世界。优秀的儿童文学以更贴近儿童的语言表达,以丰富的知识内容吸引着儿童,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儿童从小接受这种美的熏陶,会对其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及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凡是文学作品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儿童文学是文学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同样依循美的规律,使作品充满各种形态的美,并且由于是为了孩子而创作的,所以更是强调了艺术的美。通过儿童文学培养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及审美素养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蒋风.中国儿童文学史[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10.

[2]王泉根,赵静.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0.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篇10

一、在教学中运用儿童文学的现状 

儿童的教育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儿童文学的。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入儿童文学这种教学资源后,其课程内涵能够变得丰富多彩,对小学教师来说,平常繁重沉闷的工作也会变得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儿童文学素养不够,而且对于儿童文学中的美学特征和问题特征的领悟程度还没达到要求,无法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儿童文学是一种最符合当下小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的文学形式,对其资源的挖掘可以帮助教师组织更加实际的语文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儿童文学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方便进行教学设计,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和建议 

1.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有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人手,首先是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儿童文学理念,形成一套现代的儿童文学观念;其次,小学语文教师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此提高自身审美鉴赏能力和对儿童文学的感悟能力。儿童文学与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是通过语言艺术来塑造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小學语文教师不仅可以从儿童文学作品中汲取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素材,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一举两得。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理解世界,了解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在了解了儿童对世界或事物普遍的看法之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和文体特征来开展教学。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问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学特质,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其间流露出的儿童情趣,这能让儿童在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快乐的内心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情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与儿童情趣有关的课本内容类型和其存在的位置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以便于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妈妈的爱》中,作者通过描写几个生活中的小细节来抒发对儿童纯真美好的赞美;还有几篇苏教版的课文,语文教师则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发掘和体会世界的善良和美好,如《小猴子下山》《小狐狸卖空气》《捞月亮》《六个孩子六个坑》等。在对儿童文学的问题特征进行把握时,语文教师需要对儿童文学的文体系统构成以及分类有一个完整的学习,了解不同文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面对特点不同、体裁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区别对待,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进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