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6:43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1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全国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3.25万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11%。而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早在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全部旅游就业已达7600万人。旅游从业人员的大幅提升,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

 

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之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从专科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

 

的完整教育体系。但是在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本专业就业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旅游业供需失衡的矛盾_直没有改善。一方面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强烈,另一方面是旅游管理毕业生有业不就,造成就业难。有学者研究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约为50%,但是三年后的流失率高达90%。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此种现象无疑是对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其就业观,对于引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为旅游产业发展积累人才意义重大。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倾向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就业因素及对策、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就业观等方面的探讨上。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定性研究,而缺乏定量探讨。在研究角度上,侧重于单角度的分析,而缺乏系统的视角。在研究层次上,侧重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探讨,而缺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旅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从业人员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对于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选取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即将就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汇总处理,综合采用卡方检验、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学生的就业倾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二、研究结果

 

(—)就业意愿及行业感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总体上意愿选择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为48.9%,这与以前很多学者实证调查结果接近。大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就业前景持保守态度,认为旅游行业就业前景不确定和_般的比例达到了69.7%。这在总体上反映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行业的认可度不高。为进一步探究旅游就业意愿及感知的细化特征,本文利用卡方检验和交叉列联表对性别、生源地域和专业填报动机对旅游就业意愿及行业感知的关联性进行详细的探讨。

 

通过卡方检验发现,性别(p=0.530>0.05)、地域来源(p=0.337>0.05)与本就业意愿的选择关联性不强,专业填报动机(p=0.028<0.05)与就业意愿的相关性很强。同时,性别(p=0.591>0.05)、地域来源(p=0.337>0.05)与就业认知的关联性不强,专业填报动机(p=0.022<0.05)与就业认知则具备较强的相关性。

 

如表1所示,调查样本中男生所占比例为11.9%,女生所占比例为为74.1%,城市学生为25.9%。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农村学生和女生为主。在行业选择上,相对于女生来说,男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的倾向比女生略强,而女生在旅游行业前景的感知上比男生略高。在行业选择上,农村学生对进入本行业意愿和对于旅游行业就业前景的感知上较城市学生较低。在访谈中也发现很多农村学生觉得旅游行业目前工资较低,怕无法支持其在毕业后基本生活用度。且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对旅游行业本身认知较差,在子女毕业择业时,其思想观念会对子女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专业填报动机对学生对本行业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感知影响强烈。在专业志愿填报上,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比例高达很多学生都是被调剂的,这在_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前期对专业的认同,从而也导致与本专业磨合时间较长,后期也影响了其在本专业就业和对本专业前景的认知。但也有部分被调剂的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对旅游行业产生了兴趣,愿意从事旅游行业。喜欢旅游(占26.7%)是学生选择本专业的第二个动机,大部分喜欢旅游的学生愿意在本行业就业,并且对旅游行业的前景比较乐观。随机填写在前期旅游专业选择中也占有重要比例(占11.1%),这部分学生大多对本行业就业意愿较低,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在填报动机中,喜欢旅游行业的工作(占2.2%)、看好旅游行业就业前景(占5.2%)、感觉旅游专业比较容易学习(占4.4%)和亲朋好友推荐(占5.9%)所占比例较低。先前填报旅游管理专业因为喜欢旅游行业工作和看好旅游行业前景的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前景依然乐观,但是选择行业就业的比例不高。通过访谈,有的学生谈到,经过专业学习和一定的专业实践,发现自己不适合做旅游行业,所以在就业时会放弃本行业就业。感觉本专业比较容易学习的学生对进入旅游行业的意愿较强,对旅游行业的就业前景也比较看好。通过访谈,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是属于知识学习能力较差,但是技能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而旅游行业重技能、实践和经验的特点适合此类学生就业。而因亲朋好友推荐而填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无论是本行业就业意愿,还是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选择比例都不高。

 

(二)就业领域及目标分析

 

在就业岗位方面,在意愿进入旅游行业进行工作的调查中,选择旅行社行业的比例最高,占到了75.7%,选择酒店行业的占到16.7%,选择景点景区的占6%,选择餐饮酒楼的占1.5%。在旅行社行业大部分领域里,高职学生接受从做导游和计调岗位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与其他学者对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导游”是最不看好的现状相反。很多高职学生限于知识水平和学历的要求,能够接受旅行社导游这一基础的工作,并且看中这份工作的自由度和对自身综合能力的塑造。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担心导游工作不稳定,而愿意选择酒店行业。访谈中也得知,大部分学生刚从酒店实习结束,酒店工作辛苦劳累,让很多学生也对参加实习较少的旅行社行业更感兴趣。而非选择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各类销售、文秘、会计等工作,这些工作也是高职文科类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在就业地域方面,63.7%的学生选择广州、深圳两个_线大城市作为主要就业地,这两个一线大城市丰富的就业机会,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充满了吸引力。27.4%的学生会选择机会相对较多的珠三角其他城市,仅有8.9%的学生会选择广东省其他地区和外省城市,并且这部分学生大多是选择回到家乡工作。而对于异地就业的学生,无疑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更有吸引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就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在未来就业规划方面,83.8%的学生接受先择业再就业的择业观念。30.4%的学生有意愿选择未来继续深造,争取获得本科或者更高的学历,为自己将来再就业积累基础。46.7%的学生有创业意愿,大部分学生接受3年之后进行创业。14.8%的学生坚持找工作_步到位,期待将来能在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继续发展。

 

(三)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专家学者对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进行过探讨,本文参照其他学者选取指标并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情况,选取了29个影响因素,采用SpSS19.0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就业倾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首先根据最常用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alpha)对数据进行评估,整个数据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876,说明整个问卷信度系数良好,可靠性强。根据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问卷Kmo值为0.736,巴特勒球形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说明做因子分析的效果好。

 

1.公因子分析

 

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四次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共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9个,其累积贡献率为66.8%。将因子特征根大于0.5的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对因子进行命名和阐释。

 

2.影响因素阐释

 

第一个公因子包含5个项目,反映的是工作技能、工作或实习经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关系,工作技能相对来说因子载荷较低,体现的是学生在就业时具备的个人能力与人际关系,命名为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因素。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影响因素的特征根值最高,说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择职能力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个公因子包含6个项目,包含的信息是单位经济效益、薪酬福利待遇、单位工作环境、单位发展前景、工作是否稳定,反映的是学生选择单位目前所获得的福利和未来发展前景,命名为单位保障因素。这个影响因素反映的信息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存状况,也是很多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个公因子包含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两个项目,这两个因素相对来说因子载荷都较高,反映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命名为课程教学因素。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对其将来就业影响重大,在_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后期工作学习能力。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指导;市场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并成功实现了从旅游资源的大国向世界性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高职旅游管理人员的功劳,我国旅游教育的不断蓬勃发展,为旅游行业不断输送高职旅游管理人才。但问题仍然存在,高职旅游管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行业企业的需求。

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旅游局对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目前我国的旅游专业学生直接从业人员980万,并保持平均每年增长50万的速度,缺口至少有200万。近年来,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并有广阔的用人空间,在许多工作领域都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数据进行了公布,国内比较有名气的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100%。学生在大学毕业后,有一部分选择从事酒店、旅行社等企业的相关岗位,还有一部分也选择到国家旅游业相关部门机关和其他行业工作。

旅游业是操作性很强的一个行业,有着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相对于本科生来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对旅游实际业务更熟悉,吃苦耐劳,更加符合旅游企业的全面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中国目前的旅游行业企业的旅游管理人才需求远远大于人才供应,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本行业的比例却越来越小,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多方面的。下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2.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当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旅游行业的一线人员,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来说,一线人员的工作具有高变动性,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动。所以,高校教学培养的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来适应工作的需要。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创建时间较短,原有的教学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都不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虽然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专业人才的知识构成,但是由于学校在专业硬件或师资方面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往往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校内的实践起不到真正的效果。所以,高职旅游院校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旅游行业的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最终是否选择在本行业就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具备的各种技能是否与旅游行业需要的相吻合。

2.2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缺陷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应该有一个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和操作能力,并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为自己在将来的就业上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在部门高职院校,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仅仅片面性地重视学生的就业率。目前看来,我国的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发展远远落后,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很大的缺陷。

2.3学生择业定位缺乏理性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对本专业的择业定位缺乏理性的思考。许多学生走上对口专业的工作岗位后,盲目地致力于职位的晋升和争取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然而,旅游行业的工作,尤其是酒店企业,多要求的是管理者从最基层的服务员做起。高职旅游管理人员,需要丰富的旅游管理知识,同时更需要的是实践与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一个出色地管理人员,是充分了解各个基层具体工作和熟练解决基层问题的管理者,没有经验,管理只会是纸上谈兵,难以服众。

2.4学生职业认知存在偏差

旅游业高职管理人才欠缺,就业机会充足。然而一部分对口专业的学生存在传统观念,认为从最基层的服务员做起不符合本专业性质,甚至认为服务是侍候人的工作,从事服务职业是低人一等的,这种旧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一部分同学在最初填报专业时,由于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旅游管理可以满足自己经常游玩的愿望,在之后了解到本专业真正性质时丧失了信心;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旅游业要求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业务能力,而旅游业真正需要的是员工的团队精神、责任心和综合素质。

3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策略

针对上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四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3.1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旅游行业的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和具有高度责任心的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校期间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一方面,通过专业知识介绍和学习,让学生加强对本专业性质的认知和对就业方向的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使学生提前具备实践与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修养。

3.2创新教学模式,切实落实高职培养目标

学校应该明确培养方向,创新教学模式,开创结合旅游行业用人实际需要针对性培养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思路。加强与旅游行业的合作,以市场要求规划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学校应紧密联系相关的旅游企业,以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修订教学大纲,以培养旅游行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为旅游专业教学的指导目标。做到教学计划链接旅游行业相关模块,教学内容紧跟旅游行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学方式贴近旅游行业工作模式,实现就业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培养目标。

3.3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校期间,应加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其专业热情。一方面,要从主观上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教师要运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实际工作实践和开展野外实习、考察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

4小结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相关企业对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改变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必须从强化就业指导、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做起,同时学生要具有理性的择业定位思考,正确认识旅游管理的性质。

【参考文献】

[1]王天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20-22.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认同

一、调查背景

专业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是指学生通过参与互动的过程,内化专业价值观、知识体系、伦理守则和专业行为,形成专业的自我意向,具有专业的职业人格,产生执着感的过程。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因此,调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对于专业教学、学生管理和就业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此次调查通过学生班级微信群和实习微信群等共发放问卷114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问卷从专业选择、教学满意度、学习状态、就业意向等几个模块进行设计,共设计了32个封闭式问题和1个开放性问题,希望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态度。调查过程中的访谈部分主要在班主任工作和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等过程中展开。

三、调查结果统计

1.专业选择调查结果统计

在“报考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方面,调查显示“个人兴趣主动填报”的人数比例占4825%;“服从调剂”的人数比例占2632%;“父母朋友影响”的人数比例占965%;“认可就业前景”的人数比例占965%,其他因素如“意外选取”“分不够报其他专业”“随意选取”等人数比例占617%。

在“入学前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方面,“很感兴趣”的人数比例占2632%;“有点兴趣”的人数比例占5526%;“不太感兴趣”和“完全没兴趣”的人数比例占1842%。可以看出,入学前对该专业很感兴趣的学生占比较少。

在“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您还会选择本专业吗?”问题中,选择“会”的人数占2632%;选择“不会”和“不一定”的人数分别占193%和占5439%。数据表明,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足1/3。

2.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

在“对本专业的总体满意程度”方面,“大体符合预想、较满意”的比例占5614%;“符合预想、很满意”的比例占1491%;而“不太符合预想、一般”和“完全不符合预想、失望”的比例分别占2632%和263%。

在“您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整体学习氛围”方面,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比例分别占789%和3509%;认为“一般”的比例占5175%,认为“不好”和“很差”的比例共占526%。

在“您认为学习氛围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四个选项依次是“学习热情普遍较低”“对未来很迷茫”“班级凝聚力不强”和“课程枯燥无味”。

在“对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方面,认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占2544%和4561%;认为“一般”的比例占2632%,认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共占263%。

在“您最希望专业课程在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调查中,比例最高的选项是“讲解的趣味性”,占到7632%;其次是“内容的丰富性”比例占到5614%;再次是“课程的互动交流”“学生的参与性”和“课下与学生交流”比例均占到35%左右。

在“您最希望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哪些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方面,“专业技能”和“就业前景”选项比例最高,均占到42%左右;其次是“求职技能”和“社会经验”比例分别占到38%左右;而“职业规划”“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均占比达25%左右。

3学习状态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是否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面,“很清楚,有长远目标”占比965%;“比较清楚,有大致方向”占比5965%;“仅有模糊方向”占比2632%;“没有明_目标,很迷茫”占比439%。

在“您觉得自己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方面,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非常好”,368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比较好”,517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一般,其他不足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状态“不太好”或“很不好”。

在“学习状态不好的原因”方面,比例最高的是“学习动力不足”,占到了5938%;其次是“难以持之以恒”和“对未来充满迷茫”分别占到了5313%和4063%;再次是“学习氛围不好”占到3281%;比例最低的是“对专业没有兴趣”,占到2031%。“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方面,42%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将来没有竞争力和对未来充满迷茫;386%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专业学习;3421%的学生存在自我管理的不足;28%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193%的学生认为专业不好就业;1579%的学生认为高考失利影响了心态。

在“上课睡觉、玩手机的原因”方面,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自制力不够”的人数最多,达到60%左右;认为“老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提不起精神”的人数占到44%;认为“手机内容比上课所讲更有吸引力”的人数占到39%。同时还有18%的学生因为晚上睡觉太晚、睡眠不足导致上课没精神。

“在课下是否有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解或资料查询”方面,有80%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了解或查询;14%的学生表示“经常”会了解或查询;7%的学生表示“从不”了解或查询。

在“是否有主动进行一些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方面,62%的学生表示有过类似的实践;38%的学生表示没有主动进行专业实践。从访谈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会认为通过实践增进了对专业的了解,增长了见识和技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觉得通过实践了解到这个行业的许多负面信息,打击了专业信心。

4.就业意向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认可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方面,61%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景“一般”,18%的调查对象认为前景“很好”,其他21%的学生认为前景“不好”或“不太清楚”。

在“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方面,准备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人数占26%;准备在旅行社就业的人数占19%;而准备在“非旅游管理行业”就业的比例占29%;剩下25%的学生对于就业意向较迷茫。

在调查中,有56%的学生准备继续提升学历,其中希望通过“学校专升本”的学生占68%;希望通过自学考试提高学历的人数占45%;希望出国学习提高学历的占20%。

在“提升学历的原因”方面,58%的学生认为高学历社会认可度高;50%的学生认为高学历会增加自信;45%的学生认为高学历好就业;37%的学生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转到自己另外喜欢的专业;只有23%的学生因为喜欢旅游管理专业而想继续深造。

四、调查结果分析

1.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自愿填报率低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主动选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数占比较少,未达到调查总人数的一半。而且通过访谈得知,在主动填报该专业的人数中,还有一部分没有将旅游管理专业填报为第一志愿,而是作为第二志愿等后备志愿被录取。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兴趣而主动选择该专业的人数较少。

结合访谈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前的专业自愿填报率低和专业兴趣较低是导致入学后专业认同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希望提高课堂趣味性、实用性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近1/3的学生对专业不太满意,同时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整体学习氛围一般或不好,超过1/4的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不够满意。

在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注意加强课程的趣味性,丰富课堂内容,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方面,学生相对重视专业技能、就业信息、职业规划和社会经验,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工作中进一步面向就业、增强实用性,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

3.高职旅游管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中,有清晰学习目标的学生不足1/10,有超过1/3的学生学习目标模糊、较迷茫,一半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太满意。

许多高职学生对高职学历不够满意,并且自信心不足,同时在学习方法上需要进行指导。在教学和学生工作中需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进行专业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调整不良心态。

除了课程应增强趣味性外,学生的“自制力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重要原因,同时手机、网络等外在因素以及生活、作息习惯也会影响学习状态和效果。需要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同时增强自制力。许多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困惑和不足,需要学校和教师加以指导和培养。

在实践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实践进行指导,对实践效果反馈进行了解,对于正向的反馈应予以鼓励,对于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应予以及时分析和疏导,以免影响接下来的专业实习。

4.高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

根据数据显示,有很大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就业前景信心不足,准备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不到总数的一半,1/4的学生就业方向较迷茫。这也是影响高职旅游管理学生对专业认可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学校和教师在平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多介绍行业前景和就业信息,及时纾解就业困惑,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

调查显示,大部分想提升学历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旅游管理专业才继续学习,而是认为高学历能带来更好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或者想通过再学习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学生中存在的这种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而不考虑职业兴趣和就业方向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就业。需要帮助这部分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和职业兴趣,做好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徐秀玉,张春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1).

[2]姚丽芬,程瑞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5).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4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状况;调研

为了做好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明方向,我们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近五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意见反馈与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管理的教师等分别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分析目前社会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学生的就业意愿,学校促进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意在辅助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就业,实现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合理对接提供借鉴。

一、河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调查目的,我们侧重四个方面编制了调查问卷。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毕业生工作情况、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评价、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2.调查样本确定

调查对象限定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2010届-2015届五年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本专业负责就业辅导的教师。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填写设计好的调查表并收回,与教师进行的访谈作好记录。

根据我系学生管理办公室统计,近五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共1040人,设定抽样人数为50%,原则上按每人一份进行统计,应走访人数520人,实际发放问卷520份,收回问卷493份,回收率为94.8%,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达到93.4%。

3.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

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北京、承德两地,河北省内,其他地区分布较少。就业单位集中在私营、民营、外资企业,专业对口率高,薪资水平多数在3000元以上,1―2年晋升一次比较普遍,感到个人发展前景一般的占多数。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

首先北京作为首都,是政治经济中心,对人才需求量十分巨大,特别对于高职高专这种中低层实干人才需求量较大,相对发展空间和机遇较多,这是导致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在北京就业的主要原因。其次,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承德,距离北京较近,气候、饮食、文化、生活方面和北京也有相似方面,所以对北京没有陌生感,融入速度快。

其次,毕业生在承德学习生活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对承德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承德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对高职高专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很大,所以留在承德的毕业生相对较多。也可以看出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增加就业安全度,回到家乡就业,有一定的基础,将“稳定”作为自己就业的重要标准。

再次,去国企、党政机关的毕业生相对较少,说明这些单位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低。毕业生自主创业非常少,说明毕业生的创业观念较弱,对自主创业望而却步。

最后,从就业单位地点与工资待遇两项交叉比对,发现留在北京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工资水平还处于低水平。从个人发展前景与晋升空间两项交叉比对,我们发现80%的毕业生在就业岗位得到了合理的使用,但是多数毕业生对职业发展没有长远的规划。

表2毕业生教育教学情况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我系的职业能力培养持肯定态度。我系所授专业课符合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开展的各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与活动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然而我系在教学方面仍存在实习与实践课课时不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系应着重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研讨,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表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从表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持肯定态度,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好。通过职业能力优势与单位晋升考虑因素这两项相比对,发现最欠缺的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恰恰是单位晋升员工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适当加入能够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素质的课程及活动。

二、河北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探析

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从调查来看,总体上我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是从整个就业情况来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少,私营、民营、外资企业是旅游管理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因此,学校应加大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力度,从学生一入学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并严格要求学生通过这种渠道,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通过对学生择业心理、就业技巧和就业方法的指导,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另外,学校就业处应注意收集整理就业信息,积极建立与人力资源市场的紧密联系,建立高效运转的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信息,为毕业生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这样才能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快速溶合,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导师制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实训与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系从新生入学开始,除正常班级编制授课外,通过兴趣爱好分类,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精品班,进行特色培养。我系开设的静雅班、茶艺班、导游班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通过与净雅集团、北大勺园、诚信旅行社等企业的合作,聘请了长期服务于企业的一线员工,要求他们带着所在企业的新一代培训软件为学生上实训实习课,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岗前实习,使学生熟知酒店、旅行社等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特性,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业设计。由于整个创业设计过程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始终,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系为每组学生分配专业导师,从学生选题、设计、完成等几个步骤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同时在生活中导师们也要配合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岗位教育与职场引导,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优良的职业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

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37.

[2]郝登峰,卓晓岚.广州市大中专毕业生跳槽问题的实证

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41-44.

[3]李斌.试谈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0-

142.

[4]刘奎颖,郄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

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

(6):48-52.

[5]高姝.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D].河北科

技师范学院,2013.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5

现代学徒制是产学研相互融合的结果,也目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中关键的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教育阶段重要的专业之一,在我国旅游行业一片大好的前景下,基于学徒制教学模式,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概述

作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就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以提升学生现代化职业技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学徒制流行于欧洲地区,从2014年开始才逐渐在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开展。

实行现代学徒制教学,需要开展联合培养、校企合作等,对学生实施双重管理和教育。学生在接收职业教育过程中,不仅是在校学生,更是学徒工。这种教学培养模式,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还能够对优化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在我国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服务技能等,同时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现代学徒制的出现,符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技能培训,是时展过程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与其他高职专业课程相比,旅游管理专业属于隐形的服务行业,对文化素质、服务意识等要求更加严格,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旅游企业在选择人才过程中,需要从服务技能、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工作经验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应聘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这一特点,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改革显得很有必要。通过现代学徒制中教师与师傅的传帮带,帮助学生更好的联系实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现阶段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开展过程中,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办法,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教学设施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对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

(一)高职院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和旅游行业一起构建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机制,教学团队组成部门包括旅游企业的师傅、高职院校教师以及专兼职教学人员等,负责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需要经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这种螺旋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首先在学校由专业教师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进入企业中由师傅指导,回到学校后进行继续学习,最后在进行实习过程。经过这种现代学徒制螺旋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自身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养成了养好的职业习惯等,对提高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效果。

(二)拟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单位需要根据旅游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在素质、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以及教学任务等明确定位,同时加强课程建设等,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以及企业中的各种资源,构建各个教学培养模块等,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为目标。

(三)共同制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校企合作单位从职业工作岗位任务着手,根据国家相关职业考核标准等,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标准,加强对适应现代化学徒制的专业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中,需要明确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界定。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和旅游企业一起,对整个旅游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为课程实际运行提供依据。

(四)高校和合作企业一同制定教学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为了能够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职业技能,帮助学生尽快的了解各个服务环节对能力、素质等的需要,同时熟悉企业对人才的客观需要等,认真分析旅游企业各个岗位中对管理技巧、接待礼仪、岗位任务等续期,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方式,通过考核评价的引导,让学生更快的熟悉这些技能,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专业技能。

(五)加强教学评价模式改革

根据旅游职业认证考试标准、岗位晋升标准等,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应该与旅游企业一起,制定明确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告别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考核。在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师傅也可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将评价分为几个重要的部分,根据每一个部分的重要程度划分权重等,几个部分的综合就是学生的评分。

(六)加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合理的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等,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科研工作等。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6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人文素质;重要性

一、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严重的“重专业,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一味的强调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传授和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在课程安排以及实践实习方面都以技能学习为主,对于一些和学生技能无直接关系的课程被当做副科,课时安排较少,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人文社会知识了解甚少,人文素质水平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均推行“双师型”教师建设,而高职院校在师资引进培养方面并没有注重引进高质量的人文科学教师,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水平低下,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人文素质培训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生存的本领,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自己生活的现实意义,学会主动去思考“我是谁”,有助于学生寻找自己正确的人生导航和目标。爱因斯坦曾提起,“对学生仅仅进行专业教育,只会让他们成为一种“会干活”的机器,但并不能满足和谐发展的需求,专业教育的前提应该使学生理解并认识价值的内涵与定义,具备辨别美和道德的能力。”由此可见,人格道德教育应该是学生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形成美好精神,塑造一个人高尚道德,升华伟大人格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经济以及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心灵正在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败思想所侵蚀,导致很多人物质追求欲望膨胀,人格和理想丧失而逐步走向自我毁灭、自甘堕落的不归之路。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在步入社会后会接触各种社会阶层人物以及各型各色的人,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沉溺于物质生活享受和追求,最终误入歧途,坠入无底深渊。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核心主要体现为“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同志曾明确指出,“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引导广大学生不仅应学会做事,同时应该学会做人。”人文素质是指意志、情感、知识、观念、能力等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人类几千年来沉淀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是一种职责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是一种成才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也就是为社会提高大批真正满足社会以及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就业导向的必然选择。

其次由于旅游专业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第三产业,不仅为旅游的人提供出行、住宿、饮食、购物、游玩以及娱乐等优质服务,同时也是人与人、大自然之间实现情感交流的大好机会,因此旅游业还具有传播并渗透着一种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的使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同时也要求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以及人文素质,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业人才得益于人文素质教育。

(三)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岗位竞争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都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并获得成功,渴望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渴望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渴望自我超越。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对于如何正确看待斑驳陆离的社会现象,怎样看待失败与成功,怎样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怎样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怎样对待名利和诱惑等等问题都不得法。这些问题无利于学生的以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旅游业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可激情洋溢、积极乐观的态度,并能够将这种情绪传递给旅游者,让游客在整个行程中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常常可能发生意外事故,需要从业人员应具备灵活处理危机的能力,能够从容、冷静面对,及时化解矛盾。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思想修养、组织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好的适应陌生环境,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7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旅游这门专业本就靠的是基础的实践,应注重实操,空有理论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当然也包括旅游这类专业,这种教育过于放大了理论知识的用处,学生只需要知道相应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应付纸面上的考试,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受此影响让更多的学生是关注理论知识,从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而且大部分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都是“单面性质”都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展开,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受到限制,形式单一,很难说有针对性和特色性可言,用这一类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可想而知效果肯定不会理想。良好的平台是进行实践操作的基础,这一条件的确实让学生在未来很可能因能力不足导致在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还容易造成好高骛远的现象,或者让学生在工作中丧失信心,出现无法就业的情况。因此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学生学习事物的媒介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老师身上,但现在的问题就是,老师的知识本身也是偏于理论的,这导致老师更多的是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提高,而实践的环节就很容易遭到忽略,很难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或者提高的很有限,这样一来教学的目的肯定也难以达到了,所以从师资力量下手也是改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二、关于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改革策略

(一)要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想要鱼和熊掌并得就得考虑其他的途径,那就是与企业进行合作,那些企业往往才是最了解市场的,让企业参与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能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同时还能提高培养的效率。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培训学生的时候,相关的学校就可以减轻相对应的金钱投资,从事相关的人员也能寻找到好的工作位置,突出自己的能力。

(二)要制定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实践教学方案

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才精英,那么院校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将重心往实践方向偏移,尤其是实训实习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到实际“工作”上的层面,让学生明白这一行业需要的能力的是什么,方便学生把握自己的立场,针对自己的能力方向做出更好的就业选择。

2.在锻炼人才的时候,学校不能再使用以前老旧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对不一样的人用不一样的方法再结合相关公司,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寻找工作方法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社会经验,在加深学校教学质量的时候,减轻公司的压力。这样才能一石二鸟。

3.校外实训,例如与当地的旅游行业公司,或者高星级酒店交流沟通,让学生到此类地点进行实习活动。在自身实践中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总结经验,明白以后在工作中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去累计相关的经验,使得自己的能力逐渐提升。

三、同时提高旅游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专业的教师团队,应该同时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所以可以适当通过寻找并招聘有这方面工作经验或者是在这些工作单位中这方面的人才。逐渐让教师团队的知识多元化,从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等等,让学生从多方面受益。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教师的培训,不能光专注于学生,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老师们进行进修,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不能落后于社会的需求,所以重视教师就是重视学生,只有教师的能力及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所以对于现在学校里旅游专业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先加强对老师知识的提高,于此同时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教学条件。

四、结语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8

关键词:就业期望;旅游管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背景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我国第三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市场对于各类旅游人才尤其是有着专业院校学习背景的旅游人才的需求是极为迫切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着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又具备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因而其旅游专业毕业生也成为旅游人才市场的重要来源。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对口就业率低、流失率高的问题,导致目前众多旅游企业依然陷入“人才荒”的境地[1]。龙岩市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客家文化和绿色资源,古田会议会址和永定客家土楼两大景区更是家喻户晓,全市旅游业围绕“清新福建.欢乐龙岩”的旅游品牌,以“红色摇篮、客家祖地、绿色家园”为主题,目前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地、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9个4a级旅游景区,拥有星级饭店3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15家,形成了以土楼世界遗产观光、古田红色朝圣、冠豸山观光休闲度假三大品牌景区为龙头,乡村旅游形成了“一镇一特”“一村一品”良好发展的局面。龙岩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工贸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2016年8月《中共龙岩市委关于实施产业兴市战略的决定》中,文化旅游产业列为龙岩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提出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到2020年培育起千亿产业集群”。《龙岩市“十三五”旅游专项规划》中指出,到“十三五”末,龙岩将初步形成集土楼世界遗产观光、古田红色朝圣、冠豸山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福建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区。预计实现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确保6000万人,力争8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确保600亿元,力争1000亿元。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龙岩市内唯一的高职院校,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1998年,为福建省最早开办此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是“省级精品专业”“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省内也形成了较强的专业影响力。本文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龙岩市旅游行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出相应的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对策。

2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2016年12月~2017年4月针对我院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7份,回收问卷170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8.8%。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有就业相关度分析、就业地域分析、就业收入情况分析、就业满意度分析、离职情况分析、毕业生的能力、知识培养情况分析、就业对教学的反馈分析等七个方面[2]。

2.1就业相关度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毕业后从未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为31人,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18.2%;目前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为82人,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48%;主要分布在旅行社的导游、海外领队、计调岗位,旅游景区的讲解员岗位、后勤管理(计财、人事)岗位、酒店人事岗位。从中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中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且专业就业“流失”人数逐年在增加。

2.2就业地域分析

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回收的170份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在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内,共158人,占92.9%,而福建省内又以龙岩52(30.3%),厦门37(21.6%),泉州18(10.9%),漳州17(10.2%),福州15(8.9%).在就业地域选择的原因方面,“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占到了40.2%,“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占到了32.7%,“以顶岗实习的城市作为自己的就业选择”占到了17.2%,“个人的职业发展改变”占到了10.9%。从中可以看出,龙岩还是学生就业城市选择中的最重要选择,此外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省内发达的厦门、泉州、漳州、福州四地。

2.3就业收入情况分析

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回收的170份调查问卷分析,专业学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2728元,其中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平均为2670元,略低于从事其他行业学生的平均收入。

2.4就业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中对就业“非常满意”的占34.69%,“比较满意”的占40.32%,“基本满意”的占17.4%,“不满意”的占7.59%,可以看出大多数毕业生对于现有工作和就业现状还不够满意,希望将来能有可提升的空间。

2.5离职情况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中有过至少1次离职经历的有83人,占回收问卷总人数的48.8%,在对离职的原因分析中,“个人发展空间不够”是最主要的原因,占32%,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占27%;影响毕业生离职的其他原因还有:“家庭原因(结婚、生子)”占23%,“工作压力太大”占8%,就业没有安全感占4%,“对企业制度或文化不适应”占4%,准备求学深造占2%。

2.6毕业生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情况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最应具备的三项素质是爱岗敬业168(98.8%)、人际沟通153(90%)、团队合作146(85.9%),这和在对旅行社管理人员访谈中关于旅行社在招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时最注重沟通能力、技能水平、合作能力、实践经历、敬业精神等因素基本一致。

2.7就业对教学的反馈分析

通过对调差问卷的分析,旅游管理专业2012-2015届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对就业发展所起的帮助,认为“帮助很大的”有62.3%,认为有“较大帮助的”有23.4%,认为“帮助不大”的有14.3%。在具体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学方面,有58.7%的学生认为“课程理论化较强”。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3.1就业期望值高,与现实差距有一定差距

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之初对就业期望值预期较高,认为对“旅游管理”专业重在“旅游”和“管理”,相比户外工作更愿意选择在办公室内的相关管理工作。然而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相关管理岗位因为企业要求高,学生刚毕业能力也尚未能达到相关要求;因而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从事的都是导游、讲解员、计调等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岗位工作,需要直接面对客人服务,需要经常在户外活动,也需要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

3.2社会对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认可度不高

当今社会虽然旅游业的发展很迅速,但社会对于旅游服务行业人员的认可度缺不高,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就业最多的导游岗位为例,社会舆论过多地关注极个别“黑导”的“阴暗面”,但是对大多数导游的“正面形象”报道少之又少,造成社会大众对该群体认识的偏颇,造成导游整体群体在社会认可度较低,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几年却缺乏认可,导致部分学生工作几年后转行或“跳槽”。

3.3个人发展空间不足,行业整体待遇较低

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到,学生在从事的旅游企业工作主要集中在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极少数酒店中,工作岗位性质主要有两种,一类是从毕业到现在工作岗位没有晋升或变动的,如导游、计调,这类型的岗位主要依靠经验,依托丰富的经验给予自己个人待遇的提升,但在个人发展提升方面却较难获得机会;还有一类是有小幅的晋升空间,如景区和酒店,但大多数学生在晋升到领班、主管一级后再往上发展的空间较小。同时,旅游行业工资待遇较其他行业偏低,随着家庭和个人生活成本的增加,专业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忠诚度”也会大打折扣。

3.4课程教学与企业实际操作有一定脱节

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相应内容还是偏理论化,虽然目前的专业课程都以项目化、理实一体化开展进行,但与企业结合的紧密度还较低,专业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的限制,以书本内容为主教授给学生相关知识与技能,但缺乏与企业实践相同步,故而会让学生感到学校学习的知识在企业中缺乏对应点,所学专业知识不太能够完全符合工作的需要,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分析

4.1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在知识基础较差,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较滞后,在自我学习方面能力较弱,如不加以引导,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对职业理解的“误区”。因而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应当报以更多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心理建设、拓展训练、行业认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聘请企业专家、优秀校友入校进行“职业成长规划”讲座,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与专业校学生组建临时家庭(1位干部、教师结对若干位学生),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让专业教师以家长身份无微不至关心家庭成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以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引领学生,以学识才华经验和人生阅历教导学生,从而做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学业成长的指导者、为人处世的辅导者。

4.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企业行业引导

1)积极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优化,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定期召开会议,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依托龙岩丰富旅游资源,与龙岩市旅游局、龙岩市旅行社行业同业公会、古田会议会址景区、福建永定土楼景区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逐步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全面推行定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形成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完善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满足旅游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2)积极探索校企融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与企业探索“双主体”联合联合办学,通过“订单班”“二元制”等形式,实现“招生即招工”的目的,一方面为学生对口就业提供无缝连接的端口,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从而促进旅游对口就业率的提升,也让企业能够“留得住”人才。

4.3建立教学质量提升机制,提升学生素质技能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并执行到位。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信息化管理。全面建立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积极探索选课制、分阶段完成学业等教学组织模式。把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改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建立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评价核心,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顶岗实习跟踪监控机制,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质量管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关注毕业生群体与个体职业发展状况。

4.4鼓励旅游企业重视员工职业规划,拓宽员工发展渠道

鼓励旅游企业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要让其明确了解在企业未来的升值发展空间如何,拓宽员工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发展渠道,可以将其作为企业的储备干部进行培养,为其发展晋升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秀玉,张春霞.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1):12-13.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9

>>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效果调查与分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效果评价研究浅论如何管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国内不同层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模式比较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效度研究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基地评价机制构建研究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优化管理探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模式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关于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研究浅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浅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酒店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的影响浅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实习中的合理性安排浅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顶岗实习问题及解决方法浅析旅游管理专业酒店业务顶岗实习管理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探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本文为长治学院校级课题(2013105)“长治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效果评价研究”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旅游管理职业分析篇10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旅游管理课程;课改

引言

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发展,尤其是现阶段,我国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此寻求就业的机会。尤其是高职院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受市场变化影响较大,为此,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职业核心能力

1.1职业核心能力概述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就业人员在职业活动当中所掌握的最为核心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根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企业用人的关键已经不是原来的单看成绩,而是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1.2职业核心能力与旅游管理联系

目前旅游业最为缺乏的人才就是从事旅游实务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的相关课程中,开设了旅游类、酒店类的专业课程与选修课,对高职院校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发展。因此,他们更应该具备决策力、组织力、创新力、逻辑力、交际力、灵活处理问题等一些突出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靠的正是我们自教学中应该着重体现的职业核心能力。

2高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改革措施

2.1结合实际案例,全面促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此教师进行教学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可以在其中结合实际案例或是管理活动,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对旅游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与掌握。教师要特别注意所选用的案例中要体现的关键信息,学生要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此全面提升自身的实践与分析能力。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地了解具体的分析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深入细致的分析问题,灵活的运用知识点,更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结合案例教学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讨论做出总结,得出结论。针对案例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调,将知识点讲透。

2.2通过情景教学的形式提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

在旅游管理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可以让情景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讲解“入住登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模拟手续办理情景,让学生扮演前台服务员以及住客,以此了解未来在工作时会遇到的问题。进行情景教学时,学生可以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服务员,另外一组为客人,按照实际入住的流程填写表格、办理手续,无论是服务员还是住客,在这样的情景教学中都可以获得实践知识,提高对于旅游管理基础知识的实践与运用。

2.3重视校内、外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要求必须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是实习实训课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校内的实训室建设主要是满足学校教学日常的需求,满足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的需要,便于实训课堂的演示、练习和学生课上、课后的训练要求。而校外的实训基地则为学生的就业和与社会需求对接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其中最主要的形式就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应该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规格比较高的,或是在行业内有良好口碑和示范作用的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作为学生校外见习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能真正的接触到各个岗位,了解岗位的需求,从而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2.4重视结合地方特色进行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多是服务于地方旅游行业,例如广西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广西以及周边地区输送一线的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时要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比如广西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壮族的特色建筑、饮食习惯和节庆活动,以及与政策紧密联系的北部湾的发展和丝绸之路沿线的相关情况等。

3结束语

文章中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通过文章中的分析,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水平,以此为社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可.基于游客满意的旅行社质量评价体系[D].电子科技大学,2008.

[2]杨晶,孙静.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226-226.

[3]田丰.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J].中国海关,2011(7):74-74.

[4]王田甜.试析半岛蓝色经济区如何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98-98.

[5]赵爱华.基于CDio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6-99.

[6]刘金锋.浅析陕西省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J].科技信息,2012(21):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