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9:32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1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由此而产生的压力会增加人们的心理负担,也是对其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大部分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自我的心态进行调节,恢复到最佳状态;但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调节能力不足,不能自己化解困扰,这时,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与帮助,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通过其他危险方式来缓解压力。近年来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如马家爵杀人案、刘海洋嗜杀案、薛荣华杀母案等,还有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行为偏差更是时有发生。悲剧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家庭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风气的原因和自己心理健康的原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当事人的心理原因。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的学生在面临巨大挫折后往往会通过过激言行来发泄压力,具体有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一,当事人的心理不够成熟,不能全面思考问题,客观分析事情的因果关系,往往产生杀人、暴利等过激行为;第二,当事人有自卑、自闭的倾向,心理承受能力不佳,经常处于过度压抑的状态,容易出现自杀、沉迷网络、逃避离家等问题行为;第三,当事人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不佳,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合理发泄,以至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不能继续学习生活。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方法策略

(一)在大学中设置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健全心理管理体系

目前,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已成为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给予大学生们及时、科学地心理帮助和指导;重视用理论知识指导解决现实中的心理问题,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模式,使心理管理体系更科学、更专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具体做法应从对学生日常管理入手,因此为了真正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独立学院应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四级网络,团结专业老师、辅导员、朋辈咨询员、班干、师兄师姐的力量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把心理工作做细、做广。独立学院应消除“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工作的全部”这一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发生为主,心理干扰为辅。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是教育机构应有的目标,而不是以处理问题为目标。

(二)将心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当中

第一,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以长期目标为导向,对自己人生合理的规划,积极思考人生价值具备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将困难转化为动力的能力,使自己更积极乐观地去学习、去生活,最终完成自己的目标。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讲座和活动,通过讲座、活动等不同的途径将正确的信息、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们,使学生们正视自身的状况,并努力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大学生总体的抗压和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公共必修课,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大学四年,使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中得到普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排解负面情绪,真正的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第四,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本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猛发展的社会,高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传授知识,而应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对学生生命的教育和本性的教育,正所谓先做人,后做事,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价值,“何以为生”,“为何而生”,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对周围事物保持豁达、平静、良好的心态,以从容应对这一瞬息万变的复杂社会,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第五,在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辱感,所以要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意在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转变对于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同时提高抗挫能力,激发潜能,最终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内涵式建设已逐渐成为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主线。独立学院应加大力度在软、硬件各方面建设自己专属的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气息,重视对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培养,从各方面入手,积极营造出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文化必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推动力量。

(四)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安全防控、治疗、康复新机制”

学生的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学校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家庭教育是学校的有力支撑和坚强后盾;社会教育途径多、范围广,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在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心理挫折问题的时候,除了学校方面积极关注,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和家长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原因,一起探讨解决办法,铸就学生的健康心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修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加大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力度,同时与具有相关心理门诊的医院保持长期的合作,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患防控工作水平。

三、结语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2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过程,拓宽保健知识,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康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理想效果。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尽管我们现在沿用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但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法规。它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得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有了法规的依据。1992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规定了每2周1课时和利用其他时间开展专题教育的要求。1993年国家教委印发《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1995年参与实验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促进学校发展纲要》。因此,学校健康教育除了有规定的内容外,还渗透到了各门学科类课程,其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就有健身原理、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养生保健、心理与体质健康、交通安全知识等方面,但涉及情感、家庭、社会实践问题处理、适应能力训练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的教师安排和组织形式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中安排,也可有计划地分散安排,或者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途径除了专门授课外,还可以健康咨询、健康经验讲座、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课程等,最好在高一、高二阶段完成。这样就出现了体育教师和保健教师授课安排问题、教学内容的整合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达不到《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的600名学生一名卫生人员的要求,而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存在不足。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上,首先要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把学校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内容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按照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的原则进行分类,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根据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的特点安排教学任务。最后,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提高健康教育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授课安排上,一般情况下保健教师安排上集中式(多个行政班集中)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同时负责日常健康、心理咨询等;而体育教师则根据学科特点以分散式(必修自选系列模块形成的班级)展开健康教育。

四、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体育教师应知晓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体力、认知水平以及社会和情感的需要。

体育教师要善于整合利用课程标准水平目标要求的内容,结合体育与健康实践课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学练方法,还要善于结合当前发展形势,主动摄取新的、和体育与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如:体育教师应了解和理解体能与个人健康、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心理与情绪健康、酒精、吸烟与其他药物、营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长发育与家庭健康、社会与环境健康、导致艾滋病的、其他性传染疾病和意外怀孕、过度节食、过度缺乏体育运动等健康教育领域的内容。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兼有科学性和活动性特点,并以大量课外体育活动为其强大支撑,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还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各种自救能力,避免机械外力的伤害和人体伤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本领,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体力,并给人以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状态。因此体育教师在工作职责上,要主动关注学生安全,不仅如《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维护工作,要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成为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护花使者”。

参考文献: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3

朱亚文:目前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教育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并有低龄化的趋势,这是我们十分不愿看到的。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是社会、学校和家长还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我认为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首先,要明确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其次,要明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三是要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

:“做成一个人”是德育的根本指向,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朱亚文: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自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有敏锐、深刻的认识能力,对环境有机敏、灵活的应变、应急能力,有良好的生存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坚强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有团队精神,对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

另外,还要培育健康的竞争心理,有耐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有集体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新事物敏感,有浓厚兴趣,有活跃独特的创新精神,敢于想象,勇于发明创造;具有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对自己信任的人能够敞开心扉,遇到心理失衡时,愿意接受别人帮助或进行心理咨询,永远追求心理健康,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德育创新是不断推进德育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淮安市努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四早”工程创新项目,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请问“四早”工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突破?

朱亚文:2008年,我们在全市实施了《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四早”工程,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创新项目。“四早”即早发现、早教育、早预防、早干预;“立体支持系统”即一维渠道:学校、家庭、社区;二维层次:学生、家长、教师;三维机构:市级机构、县级机构、学校机构。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现越早、教育越早,在时间上就越有主动权;预防越早、干预越早,在成效上越有突破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仅仅局限在学生方面,而忽略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样的心理健康也不真实,也不会长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若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必须建立市、县区、学校三级联动的网络机构,才能使工作的目标性、操作性、有效性更强。基于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要求全市中小学校注重排查异常学生,实施早发现、早教育,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的减压,积极实施早预防、早干预。通过组建淮安市心理咨询师俱乐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地,开设了“安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求助热线等手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区教育为补充,整合了全市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横向渗透,学生、家长、教师全程参与,市、县区、校纵向介入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

这一项目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创优项目和淮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恐怕是关键。淮安市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朱亚文:我们认识到,要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首先具备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解决道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上,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首先,明确要求,建设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求每所中小学校都要有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目前我们已拥有了一支由近5000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要求班主任工作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意识,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早”理念。

第二,科研引领,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市教育局组织老师走进校园,开展听课、研讨、调研、讲座、课题研究等活动,组织了全市优秀心理健康教师编写了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读本,撰写《淮安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淮安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态调查报告》及《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等。正在研究的省级规划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推进实践研究》,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2012年度精品课题。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研的省、市级课题有196项。

第三,多管齐下,搭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平台。我们通过组建淮安市心理咨询师俱乐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设立了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成立了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系统培训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000余人,全市取得部级心理咨询师资质证书的500余人。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淮安是如何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的呢?

朱亚文: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而对学生在家庭的心理教育关注较少,这是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了提升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近几年,我市文明办、教育局每年都精心组织中小学一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家庭面向家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千场心理健康教育公益讲座,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广大家长认识到家庭因素和家长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为平台,打造了“安老师”心理咨询热线,开通了心理咨询流动服务车。我市运用“淮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实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良好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了,遇到问题有了更科学的处理方式和解决途径。

:众所周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阻力,尤其在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方面,淮安市是如何思考和破解的呢?

朱亚文:早在2007年,我们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岗位。与中小学其他学科一样,建立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基地,成立了淮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督导和学校年度考核内容。为了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员缺乏和机构设置等问题,市教育局会同市文明办、市卫生局、市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成立了市、县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辖区内所有学校均要求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帮助和指导相关县区筹集资金,为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培训至少一名具有国家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解决后顾之忧,鼓励一线优秀教师积极投身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通过收集、学习、解读国家、省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法规、政策、文件等,调研本区域、基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本区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文件,修订完成了《淮安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法规文献汇编》。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多位专家成员多次来淮安进行调研、走访,这为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修订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资料和借鉴。

:我们正在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请问,新媒体新技术要如何应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上?

朱亚文:在信息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必然的。当今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我市也积极促成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智能化、网络化,已经投入运行的“淮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云平台”具有强大的心理数据收集、分析、处理能力,这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实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良好交流互动。如app心理咨询辅助功能,能够协助咨询师进行更好的心理咨询,提供快速、方便的记录模式,同时自动生成档案,方便档案的保存和提取。此外它通过大数据处理功能连接危机预警系统、测评系统,方便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快速了解来访者的资料背景,实现了不同学校间的心理咨询师互相协助的功能,让每个咨询师更好的发挥他擅长的领域专长;心理知识普及功能提供多种登录方式,家长、教师、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场合登录,学习了解平台上丰富的心理知识。但是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教育”,教育应该是核心,互联网只是技术和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目前,新课改正在深入推进。请您谈谈对新课改的看法,淮安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哪些突破?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4

一、广泛宣传,统一认识,让创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去管。

为进一步做好综治工作,切实加强综治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工作综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副校长具体抓,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教务处、各科室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首先,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刘根宝同志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法制副校长与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分工负责,协调统一。此外,召开了综治工作会议,校长向全校教职工提出了具体要求,把全校教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综治工作中来,认识到“安全无小事”,“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高于一切”,作为学校的一分子,创建“平安校园”人人责无旁贷。学校倡导“首问责任制”,并在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每位教师发现不安全隐患,能及时处置。行政人员、党团员教师及名优教师更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好,造就了创安工作人人都有责任去管的良好局面。

学校成立保卫组以来,利用会议、校园广播、黑板报、横幅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发动各班广泛开展知识讲座和竞赛,并以此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不断地把综治工作引向深入,使广大学生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使学校综治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分解和落实了各科室的工作责任,使各线工作齐抓共管,形成了中学安全工作管理网络图,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师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财务室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24小时巡逻制度》、《体育课、校外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治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制度》、《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制度》等,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定安全责任书,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让创安工作处处都做到了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三、精心组织,群防群治,让综治工作时时都有载体可托,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因此,一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方针,认真做好做足以“育”促“防”文章。

1、加强教育,促进自护。学校对安全教育进行了专题部署,确定了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和“认识社会,拒绝,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做到宣传与教育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全面抓和重点抓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宣传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校广播宣传阵地、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座、演示、训练、等活动,对学生开展了安全预防系列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接受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2、群防群治,常抓不懈。

为使各项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我们采用了“齐抓共管,全面出击”的群防群治方案。

一是依托社会,通力合作,我们积极与派出所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保卫工作,还特地聘请了为校法制副校长。

二是设立校园内师生行为监督岗,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

三是组建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安全保卫组,鉴于校门口时有社会青年向学生敲诈钱物和自行车失窃现象,成立保卫组在中午和下午放学巡逻值班,维护校门口的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同时,教育学生要用法制的武器保护自己,敢于检举,教育学生不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来往。四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班主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都要通过班主任这一“针眼”去贯彻落实,我们利用班主任集会,班主任研讨会,班主任工作论坛等形式,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管理水平。重点研究了“住宿管理、集会纪律、习惯培养”几个老大难问题,开展“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此外,政教处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黑板报、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等活动。几个老大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使管理不出现空档,学校配备了随班教师参与管理。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让综治工作事事都有记录可查。

为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学校各部门对学校各处进行安全检查,对学校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矛盾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安全检查做到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突击检查相结合,及时登记,及时整改,学校相应地配备了注册登记簿,如:《治安保卫会议记录》、《法制安全教育记录》、《外来人员登记簿》、《值班记录簿》、《巡查、安全检查记录簿》、《重点部位防盗、报警等设施登记簿》、《危险物品领用登记簿》、《问题学生情况登记簿》等,创安工作事事有记录可查。

(一)开展常规检查,摸排校内硬件设施隐患。学校要求各处室每学期两次所辖管理设施逐一检查,无一疏漏。总务处组织人员检查了房顶、楼梯、走廊及栏板、电器设施、体育设施、旗杆、围墙、供水装置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政教处对教室、电灯、插座、门窗的牢固作检查,教务处对实验室机房中的用电设施、化学物品的存放、消防设施等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检查基础上,提高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开展专项检查,关注学生的健康卫生。开展“五查”活动,对学生的健康全程跟踪。每月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并将成绩记入班级考核之中,抓实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生活规律——以“劳逸结合,促进生长”为原则,保证睡眠时间;抓饮食习惯——“吃好三餐,少吃零食”为原则,提倡俭朴,不吃无证摊位食物;抓个人卫生——以“表里合一,身心健康”为原则,抓好学生的头、脸、穿着、形态,做到学生像学生;抓文明礼貌——以“文明待人,文明语言”为原则,做到文明用膳,文明穿着,文明言行,爱护公物等。扎实开展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争创活动,开展“榜样在我身边”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时时处于一种文明、健康、洁净的氛围之中。

总之,我校的综治工作秩序井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距离,我们决心在上级领导下,进一步做好综治工作,使我校不仅是平安校园,是文明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中学

12月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校中心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和大队部工作的具体要求。依靠现代教育理念,继续围绕学校校本课程教育主题,扎实开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及各班主任

学校心理咨询室兼职教师:

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我校这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六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六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大队部、各中队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小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通过师资培训和课题研究及校本研修,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深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我校的教育特点,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以下几条途径。

(一)、开足心理健康课程

利用班队会,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上好班级心理健康课。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举行课堂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活动,上好心理健康课。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5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对创卫工作十分重视,把创卫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校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Xx校长担任,副组长由Xx和Xx担任,成员由中层干部、班主任、健康教师组成。并成立了创卫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创卫工作的协调和安排,使创卫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体育课教学常规要求》、《疾病防控制度》、《校园卫生公约》、《教办室卫生工作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要求》,使创卫工作制度化、有序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卫”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能了解创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卫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的创卫宣传栏和健康教育专栏进行创卫宣传,组织开展创卫知识和健康知识检测等各项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借助全校师生大会、班会、课堂等时机,采取“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利用专栏、墙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创卫知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卫生常识及食品卫生等,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改善办学条件,打造靓丽校园

在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三十多万元,对校园教学楼、综合楼进行了彻底的维修,粉刷了墙面,更换铝合金窗、门帘、窗帘,并且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了更换、补充、维修。靓化了校园围墙,制作了精美校园橱窗,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文化氛围浓厚,称的上Xx最靓丽校园。

四、加强创卫工作的管理,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1、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我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排解学生郁闷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在老师方面,学校专门聘请省级心理辅导员田振勤老师为大家做“教师心理维护”专题讲座。我校李岩老师和李腊梅老师也分别做了“做一个健康阳光的教师”、“追求阳光心态,营造和谐团队”的心理专题讲座。既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健康意识,又维护了身心健康,使师生能够充实工作,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2、我校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大经费投入,添置体育器材,关注教师身体健康,提倡教师每天早到校二十分钟,用于教师锻炼身体。不仅丰富了老师们的生活,也锻炼了身体,充分调动了老师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计划在元旦举行阳光师训体育比赛。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生每天坚持做两操,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我校在十一月份举行了冬季长跑比赛。

3、校园环境卫生长抓不懈。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营造洁、净、美的育人环境,学校严格落实校园卫生管理制度,定位、定岗、定标志,定期检查、消毒。学校将各区域划分成块分到班级,落实到个人负责,每天实行两扫制度,每天由校领导、值日教师、少先队值日生进行检查评比。学校每周二进行一次全校大扫除,清除死角,特别是厕所,逐步做到各处地面平整、干净,无废弃物,各处室、各班都能做到洁、净、美。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教育学生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而且提升了校园文化质量。

4、加强教学卫生监督。学校定期对学生健康课以及体育课进行卫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一是学校用会议提出要求,引起教师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重视,注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控制近视的发病率;二是学校重视体育、健康课中的安全卫生教育,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当、健康的游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讲文明、讲礼貌、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手,以防止病从口入或疾病传染,强化了学生健康意识

5、、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预防传染病。学校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正常运行,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备课教案。大家都能按照要求写好教学计划、课时教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生活学习、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于教材,上好每周一次的健康课。并在上课时机随机进行创卫知识和健康知识检测,让学生能够更深的了解创卫知识。

6、、扎实做好师生体检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学生每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检查,教师两年一次的全面体检工作,做到准备充分,秩序井然,并建立相应的学生健康档案、教职工健康档案。

7、在除四害工作方面,我校高度重视,做到经费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讲究实效,高效。积极开展灭蚊、灭鼠、灭蟑、灭蝇的行动,每次行动都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汇报、有总结,落实责任到人,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

创卫工创卫工作的开展,既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也是衡量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提高创卫实效,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全面促进校园和谐、师生健康。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规范学校各级管理行为,强化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促进和保障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的文件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设卫生文明校园是国务院和教育部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学校管理思想与制度建设的重要工作部署,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学校管理,营造平安、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卫生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立文明和谐校园的有效工作机制,使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明显加强,育人环境明显改善,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让学校真正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三、组织机构

四、主要内容

(一)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1、加强健康卫生教育。我校将继续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开设好健康教育课(含《体育与健康》),确保有师资、有教材、有计划、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并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卫生健康教育讲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加强对学生的体质检测,做好学生个人卫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防治工作。我校还将在“5•31世界无烟日”开展“小手拉大手,劝阻吸烟”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控烟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我校将开辟卫生健康宣传专栏,宣传季节性流行病与常见病防治知识,倡导卫生健康好习惯。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并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落实责任,明确任务,规范管理,努力构建维护保持校园环境卫生的长效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全员动手,通过大力开展学校卫生大扫除等活动确保校园环境卫生。组织开展卫生排查,清除卫生死角。

3、组织文明示范活动。我校将继续开展文明礼仪示范岗活动,组织值周教室和“文明小天使”佩戴醒目标志,在上下学时间在学校及校外主干道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引导行人安全文明过马路,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及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予以劝阻。

4、开展社区公益活动。学校可结合实际,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卫生文明宣传、助残扶残、敬老爱老等活动,协助社区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原则,把青少年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抓,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努力构建社会化大德育体系。学生德育考核优秀率要求超过95%,学生违法率控制在0.1‰以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全德育领导机制。学校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健全德育领导机制,每学期召开四次德育工作会议,分析德育工作形势,制订德育工作措施,落实德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第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专门抓,德育主任具体抓,全员德育,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局面。

2、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学校进一步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制订一系列的学校德育工作措施和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使德育的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层层落实。

3、突出工作重点,抓好德育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

一是重点抓理想前途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当代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设计教育的切入点、渗透点,以及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良好道德观念和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二是重点抓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设并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成立心理辅导站,为学生解难释疑,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是重点抓网络道德教育。在青少年健康上网教育活动中,要加强网络文明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在“数字化”、“虚拟化”的网络中,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能够“慎独”,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有害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四是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帮教工作。建立健全后进生帮教工作责任制,落实帮教对象、帮教人员、帮教措施、帮教效果,既要关心后进生的校内表现,又要关注后进生在家庭、社会中的表现,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帮教。

五是加强学生节假日的管理。加强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的教育和管理,认真做好假前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寒暑假、长假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使家长认真担负起管理子女校外生活的责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配合和支持社区开展丰富

多彩的校外德育教育活动,把学生旺盛的精力和课余时间引导到健康有益的德育教育活动之中。

4、大力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工作。

(1)认真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

(2)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让学生接受长期的、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4个课时。与此同时,努力发掘教材中的法律因素,采用合适的形式把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结合起来,使法制教育落实到每一学科,贯彻于教学的主要环节。

(3)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字仪式,让师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

(三)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是事关学校师生员工生命安危的大事。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教育在前,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1、加强安全工作领导。学校要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安全工作网络。第一把手亲自挂帅,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制定要害部位管理制度、危爆物品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巡查制度,巡查日志和记录详实、清楚,各类文件、档案资料齐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3、加大投入,加强物质装备,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学校要积极建立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队伍。

4、积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积极做到无集体中毒、火灾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校园内部无违章建筑、不洁饮食摊点和其他非法商业摊点;校内交通规划合理、标识完备;校内防火、防震设施齐全有效;校园教学、生活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治安秩序良好,师生员工对校园治安的满意度高。

5、大力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学校周围治安秩序良好,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刑事治安案件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严格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坚决清理整顿和取缔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音像书刊点和各类流动摊点,校园周边无违规违法经营现象;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及周边出租房屋的管理,加强校园流动人口管理;校园周边尤其校门出入通秩序良好。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

1、以正确舆论为导向,树立优良校园风气。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6

一、确实加强领导。

切实加强对教育局机关和市教育系统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1教育局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落实好健康教育。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要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2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加强健康教育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落实人员配置、工作责任和经费投入;强化健康教育网络建设,要具有开展健康教育服务的工作网络和基本设施;提高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启用《健康教育管理手册》规范健康教育工作台账资料的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落实健康教育工作责任。认真组织中小学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1学校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各中小学要健全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及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对学生重点进行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碘缺乏病及控烟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卫生与健康意识。

小学、初中阶段要确保每周0.5节,2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各学校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开足健康教育课时。开课率要100%。做到有课程安排、有教材、有教案、有检测、有成绩,并建立健康教育资料档案。教育局加强对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做好卫生与健康知识以及防治常见病和流行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80%以上)

提高学生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以上)要认真抓好学生个人卫生(如勤剪指甲、头发,3抓好卫生行为养成教育。各中小学要抓好日常卫生行为养成教育。勤洗头、刷牙、洗澡换衣服等)教育和检查,增添饮水和洗手设施,教育学生勤洗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近视眼新发病率。认真做好每学年的新生入学健康体检工作,4认真组织学生的体检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儿童免疫接种工作。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监测工作,使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3%

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控烟知识;利用“世界无烟日”禁毒日”等,5抓好控烟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园)内张贴控烟宣传画。大力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开展争创“无烟学校”健康教育局宣传活动。

三、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四化”绿化、美化、净化、艺术化)建设。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做好鼠、蚊、蝇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努力改善校园环境卫生,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7

[abstract]thequalityeducationisthereformdirectionof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healthfirst"istheguidingideologyofnewcurriculumofphysicaleducation,andtheteachingof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security"healthfirst",thedutyandtheresponsibilityalsoiseachhighschool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shoulddo.topreventinjuryaccidentsinphysicalandhealthteaching,ensurethesafetyofstudents,physicaleducationandhealthcourseuniqueteachingtasks,butalsostrengthensthestudentphysique,promotehealth,animportantguaranteesystemforteachingwork.asaphysicalteachermustattachgreatimportanceto,andactivelytakepreventivemeasures,tostrengthenthesafetyeducation,accordingtothephysicalandmentalcharacteristicsofthestudents,acarefulanalysisofteachingmaterials,carefulpreparation,taketheclassseriously,carefuldesign,strictmanagement,tocreateasafeandharmonioussportsclassroomatmosphere.

[keyword]sportsandhealth;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safety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素质教育是体育与健康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指导思想,而体育与健康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主导潮流。

学校体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的体育参与和体育能力。现代社会的学生不但要学会社会适应,更应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练习的安全,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是体育与健康课特有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系统地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仔细分析教材,认真的备课,认真上课,精心设计,严谨管理,营造和谐安全的体育课堂氛围。

为了能高效安全地上好一堂体育与健康课,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校方和体育老师对此要有清醒、明确的认识。我们要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要对国家教育方针负责,切实安排好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教学规定,开足课程,要从面上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使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体现,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应有落实。教学活动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供选择,我们应结合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还有季节、气候等因素去安排教学内容,在综合上述因素中,不能脱离实际,凭空想象,要周密考虑,合理安排,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2、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充分了解学生。学期前,上课前,我们都要先了解自己所任教的学生情况,尽可能熟知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守纪情况等,这样,可以为我们备课提供依据,也可以为我们上课打基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体育教师应针对上课内容及学生情况,去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步骤。要加强预见性,预见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的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这样,我们可以较好地去组织、驾驭课堂,有效地实施教学,有效地防范伤害事故发生。同时,要求学生要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既往病史;另外,锻炼是为了健康,当身体不舒服时不提倡坚持锻炼,要主动请假。3、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好课堂常规。学生参加体育课,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生性好动,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把安全第一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对安全锻炼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伤害事故,如何进行预防和自我保护。另外,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之一。体育课上,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并努力要求学生做到,切不可忽视组织、纪律性的要求,更不能放纵学生,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得以落实,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也就能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4、做好准备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体育课上,老师非常注重准备活动,但学生往往不重视、不配合,这样在身体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我们的同学一定要对准备活动有新的更清晰的认识,让自己在充分活动好的情况下参加体育课的练习。5、课堂运动负荷安排要合理性。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在不断适应中锻炼身体。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时,学生得不到锻炼,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专业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有张有弛,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6、认真做好整理运动。

激烈运动后的整理运动必不可少。整理运动有助于血液返回心脏,促进运动中代谢物的排出,加速运动后的体力恢复。通过舒展肌群,还可以消除肌肉痉挛,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7、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场地、器材是上体育课的必备条件,能否保证这块安全,将直接影响课堂能否安全进行。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场地、器材,避免场地不整,有障碍物等隐患出现。布置场地器材时,首先要考虑合理的空间位置,防止相互拥挤相撞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每次上课前,首先要对场地、器材本身做一次安全检查,要防止因器材本身安全隐患而发生伤害事故。8、要掌握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实际工作中,伤害事故是难免要发生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掌握一些急救方法,争取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开展救治,阻止伤害事故进一步恶化,也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专业体育教师都应该掌握中暑,脱臼、骨折、抽筋、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如果遇到也不要惊慌,首先开展急救,同时应尽快通知校医、学校等,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为了使体育与健康教学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我们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和谐的氛围下有序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参考资料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安全第一;意外伤害事故

1前言

随着安全问题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凸显,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不出安全责任事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降低难度或者根本不选择有危险的教材教学,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宁肯坐死,也不跑死”的态度。当“安全第一”与“健康第一”的思想双重并存下,这两个“第一”产生了巨大抵触,学校体育工作者“为了学生安全,只好牺牲学生身体健康”。到底是“安全第一”还是“健康第一”,孰轻孰重,已经不是一个体育教师能主宰和左右的问题了,本文就此现象的出现和如何应对谈一些个人的见解,希望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2学校体育教育中“安全第一”和“健康第一”的矛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为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

3正确看待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

3.1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学生是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属不可控因素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身体练习全是依靠一定的身体活动或者器械来进行的,运动中的伤害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哪个时候会出现伤害事故不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反复地强调安全第一,但是事故仍然发生了。而在体育运动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家长要正确认识运动中的安全事故,明白运动中的伤害事故是难免的,参与者能做的是只能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事发生。

3.2学生体质下降是学校体育中容易出安全事故的一个直接因素

过去的体育教师在教器械课时,想的是如何高质量完成计划,现在体育教师在教器械课时,想的是会有什么后果,宁肯被别人说没本事也不去冒险了。而近些年学生体质下降,协调能力、灵敏度、耐久力、肺活量等呈下降趋势,这些都为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校体育中的意外伤害事故

4.1学校应有强有力的体育工作安全机制

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体育工作安全领导小组,领导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安全工作,并常抓不懈,层层负责;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布局合理,给学生创造安全的环境。

4.2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对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起重要作用

4.2.1体育教师必须要有安全观。教师首先在意识上要警钟长鸣,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放松警惕,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个微小细节的设置都可能引发一起安全事故。课前认真备好课,对课中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体质、技能较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帮助。

4.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安全措施,强调体育课堂常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各项纪律,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安全教育作用。有序的课堂纪律是不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

4.2.3教师多用语言提示学生,避免运动中的伤害事故。在平时的体育活动和日常的教学中最应该注意的是反复对学生进行安全问题的强调,在课堂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发生情况及时处理,让意外伤害事故的危害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

4.3家长应该理智地看待体育运动中的伤害事故,给孩子投保险,让其在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保障

让家长提高素质,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安全事故之后,可以心平气和地进行解决。同时,家长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外出时,尽到自己的责任,教给孩子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并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督促孩子在学校能自己遵守体育活动中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9

长期以来,卫生部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坚持把学校卫生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研究出台了许多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的指导与监督,促进学校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卫生部及地方各级卫生部门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校卫生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们、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关心学校卫生工作。特别是去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问题,颁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中央7号文件,强调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为学校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一手抓学校体育,广泛开展了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一手抓学校卫生,积极开展平安文明健康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卫生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加强了学生的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农村学校校舍,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堂、饮用水和厕所等卫生设施得到改善;积极推进加强学生营养餐等营养干预措施,向农村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促进了学生营养水平和体质健康的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学校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结果,凝聚了教育战线、卫生战线特别是学校卫生工作第一线老师们和同志们的心血和劳动。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关键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其中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提高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青少年健康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关键。它不仅关系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全面小康,必须全民健康。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把学生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二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责任。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要完成好这个根本任务,一定要贯彻的指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安全第一、健康第一,责任重于泰山。健康不保,何谈教育。生命不保,何谈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于教育和学校来说,就是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把学生安全放在心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程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突出问题。比如学生视力不良比例居高不下;不重视科学营养,肥胖和超重比例上升;学校卫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学校卫生事业依旧整体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适应。解决这些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深刻认识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任务,切实把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中央7号文件明确了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目标任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学校体育与卫生的政策措施,每一条要求都很具体,都有非常强的操作性,都要逐条予以贯彻落实。

第一,要切实加强学校公共卫生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青少年是各种传染病易感人群,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卫生防疫和食品(饮水)安全为重点,抓好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生命安全。

首先是要牢固树立卫生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凡是涉及学校安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落实。要重点做好学生食堂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要抓好学校饮食、饮水卫生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要认真落实《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卫生和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监督检查和安全防范,严防食品中毒和因水源污染造成的疫病传播等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因病缺课登记、学生晨检以及新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等项制度,把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深入;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通报制度,在各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来临之前,及时做好预警工作。要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确保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使患病学生得到及时治疗。

总之,千方百计地把学校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比例降下来,这是评价学校卫生工作的硬指标,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第二,要大力加强卫生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卫生安全、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要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活动,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校卫生条件,认真搞好校园环境卫生,使学生在干干净净、清清洁洁的校园环境中,体验文明卫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和禁毒控烟教育,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健康意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做好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重点抓好科学营养和预防近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确保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当务之急是有针对性地抓好两项重要工作,一是提高学生营养水平,二是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

加强学生营养工作,一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科学营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二是要下大力气办好学生食堂。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因地制宜,进一步改善学生膳食结构,满足就餐学生生长发育需要。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学生营养配餐等营养干预措施。三是要认真落实中央的“一补”政策,切实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营养。

降低青少年近视率,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落实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继续改善教学卫生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确保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养成科学用眼习惯,自觉加强对视力的保护。

第四,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健康体检是加强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加强对学生卫生、保健和营养指导的重要基础。今年5月,卫生部、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组织和落实好学生的健康体检工作。今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根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体检单位给出的健康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教育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及时予以公告,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努力开创学校卫生工作的新局面

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实现学校卫生工作总体要求,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学校卫生工作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通力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确保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校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联系本地区的实际,研究制订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狠抓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工作,加强联系,沟通情况,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工作。

第二,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学校卫生工作保障机制。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落后是影响青少年健康和学校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中央7号文件对学生卫生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5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卫生部颁发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卫生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和条件。中央财政已经将农村学校食堂、饮用水设施、厕所、操场的建设纳入到相关教育工程规划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使学校的卫生设施尽快达到标准要求。

要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规定,设立卫生室,加强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要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篇10

(一)提高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要把学校体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紧迫性。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通过5年左右时间,使我市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二、认真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四)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科学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学校要认真做好健康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新生入学测试制度、测试报告书制度和测试结果公告制度。将健康标准的测试情况作为小学生的成长记录和素质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各地各学校应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2012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完成数据上报任务。使85%以上的学生达到及格以上等级。

(五)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落实《省中小学校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要组织开展好体育科普、体育辅导、体育竞赛进校园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要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对达到健康标准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在79年级阶段连续2次获得“阳光体育奖章”的学生在高中招生录取中,享受市级体育竞赛成绩优录政策。教会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技能,做到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把学生身边的体育活动开展好。要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自制学生喜爱的、安全耐用的小型体育器材,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把学生身边的体育器材配备好。

(六)扎实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高中阶段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和《省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实施细则》,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知识讲座,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努力提高学生军训工作质量。

(七)认真组织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和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要认真执行《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初中毕业生升学的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成绩。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有利于方便学生,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严谨操作。要认真组织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工作,各高级中学体育特长生招生人数不得低于招生计划的3%。

(八)建立完善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学校要建立体育活动的常规制度,开好春、秋两季体育运动会。因地制宜,经常开展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市教育局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选拔优秀运动员组团(队)参加省级比赛,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列入当年预算。青少年体育竞赛要以“团结、奋进、文明、育人”为宗旨,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的成绩,将作为办理运动员等级证书和制定升学、优录政策的依据。

(九)建立完善“教体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意见》(鄂政发〔〕31号),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广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要鼓励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在招生选材、课程计划、考核评价、助学奖励、毕业升学等方面予以政策优惠。

(十)积极争创国家“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把“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办法、明确部门职责、完善保障机制,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力争用2至3年时间,创建部级示范区。

三、完善学校体育的保障机制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确定分管领导,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要明确分管校长,成立体育工作领导机构,履行工作职责,健全规章制度,达到国家在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培养、科学研究、体质监测、体育活动、训练竞赛和体育设施等要求。

(三)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市财政每年将学校体育经费单列并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内予以保障,且做到随教育、体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体育经费单列并纳入办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内容,统筹安排。

(四)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要把学校体育设施纳入基本建设规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规划、设计和建设体育场地及相关体育设施。在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要统筹考虑,优先保证、重点建设学校体育设施。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应向学校和学生免费开放,发挥其公益性和综合效益。各地学校要按照《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将体育器材纳入教学设备购置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年用不低于8%的公用经费来添置体育器材,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年用学校总收入的5%来添置体育器材,保障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需要。

(五)建立防范责任意识,确保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纳入公共安全及突发事件的防范体系,既要组织好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也要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要树立健康第一、科学锻炼、预防为主的观念,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要严格大型体育活动的审批程序,建立与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配合的应急协作机制,制定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体育活动在安全条件下进行。要建立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为学校妥善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解除后顾之忧。

四、加强督导评估,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各地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和检查,将保证体育课教学、落实体育活动时间、实施健康标准、配备体育教师、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体育设施建设等,作为对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制度,每两年进行一次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并实行督导结果公示制。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按规定开设体育课,不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不执行健康标准,不关心学生健康,不落实体育经费的学校和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整改,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此类学校不得评为合格学校。对学校体育政策法规不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检查不合格,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并持续下降的地区与学校,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不能评为教育、体育先进单位和示范性学校,主要负责人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对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并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五、落实健康教育,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学生的营养状况

(一)明确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职责。各地各部门和各学校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制定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和体质健康监测,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病。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地方卫生预防与卫生监督体系,作为政府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学校校长要认真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卫生防治、食品安全、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测等制度,把学校卫生室的建设、常用卫生设施的配备纳入学校基本建设。学校规模在600人以上的应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卫生技术人员,600人以下的应配备1名专(兼)职校医或保健教师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

(二)保证健康教育课时和学生健康检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保证每周0.5课时的健康教育,高级中学要开展以疾病预防、科学营养、食品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健康检查,每学期进行两次视力监测,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坚持每天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市财政要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单列并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生健康体检经费管理(拨付)办法按照省教育、财政部门规定办理,其具体费用标准按省财政、物价、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健康体检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办理。要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数据管理网络,将学生体质健康纳入国民体质监测系列,定期我市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性措施,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三)改善学校的卫生条件和学生的营养状况。要高度重视解决寄宿制学校的“三难”(饮水难、就餐难、入厕难)问题。要在新农村建设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资金用于解决寄宿制学校的“三难”问题;市财政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一定的财力用于解决“三难”问题。学校教学设施的环境噪声、室内空气、采光照明、黑板和桌椅等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提高对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保证其基本的营养需要。

(四)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要把学校公共卫生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城乡中小学生作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点覆盖人群,依法开展学生免疫接种,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要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巡查制度。教育、卫生、工商、城管等部门应联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要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疾病防治等工作进行监督和监测,定期开展“维护中小学生健康行动”执法检查,防止传染病流行。

六、齐抓共管,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体育和学生健康的合力

(一)认真履行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主要职责。各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政府分管领导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述职内容之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制定配套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体育部门要在规划体育工作和实施全民健身“朝阳工程”中,突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统筹安排学校体育的发展和需求。卫生部门要指导和协助学校做好疾病预防、食品卫生管理、饮用水监督、健康体检和体质监测等工作,并提供保障性服务,促进学生健康和卫生条件达到标准。共青团、少先队和妇联等组织要按照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文体活动,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中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充分发挥社区、家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社区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完善体育锻炼设施,开展文明健康社区和家庭体育文化创建活动。广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和健康观,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体质健康状况,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他们共同参与体育锻炼,使家庭教育、生活方式更富有时代朝气,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好局面,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