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区域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7:47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1

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030-02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是农村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虽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如农村经济建设的力度大,但是我国农村确实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内涵,然而,在农村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时,却忽视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的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应放在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建设上。

一、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导向性;第二是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资源的优化分配。

市场导向性。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必须依据市场导向性,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在市场上的具体定位进行分析,以便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多样性,拓宽农村文化的传播途径,确定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模块的优先性,才可促使文化资源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地位。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必须依据市场的方向进行农村区域文化产业市场导向性的确定,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市场动态的跟进,实践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形式,丰富农村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所以,以市场导向性为原则,才可促进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效应性。

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必须以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目的是经济效益的产生,所以,对具有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产业实行优先开发的制度,在文化资源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的创新,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如不能进行效益可持续发展,就失去开发的价值和意义,遵循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仅是权衡农村文化资源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协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保障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创造近期利益的同时,做好长期创造经济利益的工作。

资源的优化分配。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要依据资源的优化实行分配开发,依据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之间的优势顺序,实现资源的优先分配,进而带动经济优势的产生,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转变为农村经济不断上升的主要动力,遵循资源优化分配原则的原则下,保证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有效开发,促使农村区域文化资源成为市场、产品、企业和生产上的基础和优势,同时在农村文化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以及成本资源优势的发展,结合开发的具体实践,提升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的经济和生产的动力。

因此,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不仅可以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而且在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农村实现小康生活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体现了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特殊意义。

二、制约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因素

目前,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状态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多数地区的农村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仍然处在原始状态,例如区域文化资源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缺乏法律方面的依据,主要制约因素为以下方面。

(一)文化资源产业人资力量的缺乏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涉及领域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度比较高,如与旅游、体育、教育事业的紧密联系,所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需要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组建专业的文化资源开发团队。但是,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资团队,缺乏从业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点培养,尤其是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农村区域优秀的文化资源不能被开发,无法利用独特的农村区域文化产业开发魅力吸引众多的人才加入到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队伍中。

(二)观念转变上的落后

农村本身与外界的沟通就欠缺,形成自我封闭式发展,造成农村文化思想建设的落后和脱离,更是缺乏农村文化资源的创新能力和开发活力;同时,忽视了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正确认识,不仅不能够弘扬农村区域原有的文化资源产业,而且也不能够引进外界先进的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策略,拉大了农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明思想建设的距离,此为外在的观念落后,其内在的观念落后主要是农民观念与思想上的落后,缺乏文化资源方面正确的认识。

(三)产业开发无保障政策

国外的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据非常大,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占据力被工业化的发展潮流覆盖,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重点提高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力度。但是仍然缺乏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只是存在宏观意义上的体系构架,其具体操作上的准则并没有明确指出,无法在法规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问题的解决措施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问题的解决措施是农村文化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力度。

(一)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人才资源应是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首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文化资源知识,发挥自身创作技能的优势,利用合理的技能和合适的手段,将可用的信息转换到文化资源产品中,体现最具有价值的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同时,人才资源的建设为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和基础平台,所以发展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最主要的是加强人才资源的建设。为此,在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中,可专门组建一支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团队,进行文化建设的特殊培训以及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使人才团队致力于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建设,也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合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

我国农村区域文化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悠久的历史文明为我国积累了诸多不可估量的文化资源,而且文化资源是产业开发的根本,所以农村文化资源的优势非常明显;对农村区域经济文化资源产业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可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同时将农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现代化的信息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经济型的转化,根据农村区域文化资源结构制定不同类型的产业开发策略,使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以不同层次不同姿态的趋势发展。

(三)提高政府在产业开发上的作用

通过政府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政府制定与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相关联的产业政策体系以及文化方面的政策,促进农村文化资源的发展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促进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与农村文化资源政策性的关系为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政府的支持是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有力保障和后盾支持,加快了产业开发的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力度。

综上所述,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而且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实际价值带动农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农村经济发展中注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发展的动力。同时,通过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在文化与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农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意义

农村建设是以社会、自然、文化、经济为主体的多项综合发展项目,尤其是农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其在农村人口的密集程度、农村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地位上都具有极大程度的不同点,所以,不论是国度上的差异还是生产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内涵是大不相同的。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细致化分工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最直接的表现和最内在的要求。农村文化资源产业的开发,其在实质上的意义是将农村文化建设中可实行产业化运作的一部分,以经济市场的作用为发展手段,利用市场经济作用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产业的调配和整合,通过对农村文化实行产业化的运作方针,为社会创造更多有价值的财富。所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在不断的建设与发展中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组成,实现农村文化从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转变。

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是具有社会通性的,与社会上的其他产业的开发是相类似的。但是,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同时也是一项兼顾物质属性与非物质属性的产品,以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本质而言,基于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作用下的农村文化产品可以丰富农村的知识内容,拓宽农民的知识视野;同时,对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农村文化资源之间的相互流通和相互共享,便于农村经济后期的二次开发和深层次开发。

结语

现代社会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现因素,片面性地理解造成农村文化建设的落后,农村区域内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也是确实存在的。所以,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应摆正农村区域文化资源建设的位置,加强农村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常平凡.产业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杨雍哲.农业发展新阶段与结构调整[J].农村文化与经济问题,2011,(10).

[3]熊澄宇.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冯子标,焦斌龙.农村产业结构传统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王冲.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资源开发[J].经济研究导刊,2010,(34).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2

1.1经济转型期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础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从投资到技术再到信息与知识的转变,社会形态也在这种变化之下经历了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20世纪90年代文化资本理论的兴起成为了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1]。文化资本能够转化成为经济资本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进入到21世纪,文化创意经济已经成为了主导经济模式,以人的创造性为核心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上具有文化特性,其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2经济转型期湖南省经济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经济转型期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就需要将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加入到农业经济中。文化创意与农业经济的结合诞生了农业创意,例如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的出现,表明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涵盖了文化、娱乐、艺术等,整体提高了农业价值。(2)经济转型期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2]。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对工业设计、品牌策划、推广营销等增加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经济转型期的工业经济更加看重的是顾客的价值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入整体提高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

2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的互动机制分析

2.1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分析

(1)从演化的角度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利用创意的深入、创意的扩散、创意的放大,实现了在产业内部的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将技术、创意与文化等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实现了整合,在优化生产结构的同时优化了经济结构。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文化资源实现了对经济资源的拓展,这种拓展体现在资源边界、资源内容、资源持续再生3个方面[3]。从资源边界的拓展方面,文化资源在湖南省的投入一方面推动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更是塑造了湖南省的文化品牌。文化资源中的精神文化资源因具有流动性,只要是接触到的主体都能够利用。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下,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相互之间发生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一种公共的文化资源。从资源内容的角度,本身文化创意产业最终会形成一个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集群,各种文化产品的出现带动了工业、传媒、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一直在我国省级卫视中获得第一,《快乐大兵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等多个十分具有影响力的节目从某种程度推动湖南经济发展。另外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资源能够反复利用,打破了经济资源有限的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定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这种局面的产生就是因为其具有价值创造机制的能力。云技术是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云技术能够适应大型综合的覆盖网络、媒体、杂志、广告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云技术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的支撑体系。(3)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不断涌现的创意成果促进了文化生产样式的出现与文化消费方式的出现,刺激着人们新的文化需求[4]。技术的创新直接体现在文化创意产品物理形态的多样化[5]。科技的创新提高了文化资源可利用的范围、数量、质量与种类。从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内容的来源来看,技术创新赋予了媒介终端内容生产功能,扩大了文化内容创意来源的多元化。通讯、视频等复合型功能的数字标准终端的出现就是一个良好体现。(4)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引发了文化创意产业制度的创新。其体制的改革与变迁,文化生产力得到激发,文化繁荣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制度内涵进行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制度作为激励与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则以及方式、手段。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制度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引导其主导产业带动与创新发展。反之,不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制度会提高制度运营成本,导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效率低下,影响经济增长。

2.2湖南省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动力

(1)经济总量的壮大成为了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湖南省2014年生产总值达到27048.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417.8亿元。经济总量的增加会带来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开始逐渐追求生活品质,人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精神与心理方面。从各项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我国人们在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方面的消费需求出现快速增长,这一点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经济总量的增长,对经济结构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收入得到提升,整个社会内部需求就会从物质产品向文化产品倾斜。从湖南省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值来看,第三产业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了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围绕着消费者的心理体验与感官体验发展而来,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文化创意产业从出现到发现到繁荣正是因为抓住了人的内在需要,满足了人们在心理、精神与文化上的多重需要,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进一步拓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文化创意与知识等精神产品已经取代了自然资源和技术在经济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6]。举例说明,日本的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日本第三产业的重点,并且其文化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汽车工业的产值。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2)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市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关键。经济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加,同时还带来了整个市场环境的成熟,这一点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中的产业要素依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别有文化资源、创意人才与金融资本[7]。文化资源内在所有的文化内容与信息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生产、经营、营销的基石。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就是重点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加工与提炼。利用科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新的产业组合链开始形成,利用文化形成的文化企业在发展下逐渐形成了文化集团公司,加快了文化商品的流通。创意人才提供创意是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8]。创意人才因具有共同的特性会不断集合在一些特定区域,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形成了一个创意阶层,正好给经济体系带来高质量的创意人才资源,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从湖南目前的创意氛围来看,整个湖南良好的社会氛围、浓郁的人文气息给创意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湖南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创意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条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前期启动资金多、投资回收慢等是其显著特征。加上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活动的投入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分析湖南省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湖南省目前的文化事业发展良好,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都是以生产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居多。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文化企业可以借助良好的金融行情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3)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渗透和经济在文化中的双向性使得整个市场氛围与人文环境保持在一定宽松、包容、信任、创新、合作的状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经济交易会选择在某个特点空间中来。经济形态的逐渐转移,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具有创意能力的创意人才会选择将未来工作的地方放在更加容易获得新思想的地方,因此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地区将会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这种人才的涌入又更好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2.3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共同演化机制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地方性、文化经济、地方发展

二十世纪末期的全球化竞争压力,促使欧洲多数的城市,不管是国际的、区域的还有地方的,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开始着眼于不仅仅是新的产业或服务业,而必须是在城市内看到完全“再创新”的机会。在80年代,过去在城市政策中被忽略的文化策略,开始对社会和政治的议程产生影响。文化的产业化,更使文化不仅开始重视生产、循环与消费,进而产生经济的效益,也促使其在社会再生产的累积过程中扮演相当程度的影响性。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个备受市场和业界高度关注的振兴规划,除指出了近两三年内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还明确提出,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基地、规划文化企业上市。文化产业已进入了崭新发展的时期,整个社会对其期望甚高。而要将文化产业真正建设成支柱产业,则需要创新体制和确立战略眼光,构建起适应其发展的动力机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仍存在如下问题:总量偏小,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集约化程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缺乏知名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产值偏低等。为此,通过集群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势在必行。从概念纷争、政策制定到资本运营,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表面上跟不上文化产业实践的步伐,实则是研究环境、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方向偏离了现实需要。对于当前中国文化产业来说,理论研究对于实践深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与产业发展实际却难以同步,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脱节和错位现象。如何应对这一困局,又如何求解良方,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文化产业能否再度腾飞的关键性因素。

一、文化政策与文化经济

世界上主要城市早期的文化政策,将焦点在提高市民自明性和公共社交情谊的催化剂,即提升社区的重建。文化经济的重视,主要是在八o年代中期,城市普遍对改造旧城环境和对经济发展殷切的企盼下,受到重视;这种策略方向被取代为一种高度重视文化政策对于城市经济和实质环境再生所具备潜在贡献的语汇。文化经济政策于是出现。基本方向有:文化产品的地方生产、文化观光、和城市政策的装饰,着眼于将文化视为城市组成的要环,并透过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与商品化,强调所有的文化产品或资源只能在当地被参与、享受与消费,以及独一的气氛,将城市化妆为非常具吸引力的地方,可以留住观光、访问与投资客,进而设置新的产业和产生新的白领就业机会,也就是文化的城市营销作为。

二、知识经济脉络下的文化产业

社区总体营造政策发展出来的地方文化产业概念是要抵抗工业化、市场关系扩张对社区共同体的腐蚀瓦解力量。不过在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政策脉络下,文化产业的概念则是源自于工业化与商品化的过程,文化被视为一种商品而被生产,其目的与其它商品一样,均是为了追求利润,不同之处仅是文化商品的生产、交易与消费的主要是意义、符号与象征等无形的内容,而非具体的物质。这种概念最早可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主要是用以批判大众文化的兴起,控诉文化被技术与资本主义意识型态所扭曲。然而文化产业能成为一个有前景并有爆发力的产业发展策略,则与信息通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信息通讯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幅降低了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成本,使得商品几乎可以零成本的方式大量生产、复制与流通。文化创意产业会成为各国重要产业发展策略,正是立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成熟发展上,在信息通讯技术产业所提供的技术基础上,文化与知识、创意被归类为同一范畴,甚难完全区分,他们均属无形的内容元素,并可利用新技术大量复制与传播。在这脉络下发展出来的文化概念,文化不只具有经济性,还潜藏庞大的商机。此外,网络与虚拟影像的出现,更是深化了象征消费与体验的广度与深度。

在知识经济论述脉络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文化产业”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文化产业系指那些以无形、文化为本质的内容,经过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的产业,而这些内容也特别受到著作权保障,并且可以用产品或服务形式来表现,文化产业或可被视为“创意产业”,以经济术语来说,则是朝阳或者未来取向产业,以科技术语来说,即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包含着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智能财产权等三个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所谓的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内容上产业变成同义词,这使得文化产业概念成为强有力的政策论述资源。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没有清楚厘清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与文化产业在哪些领域有交集,这使得全部文化产业所涵盖的领域都有可能等同于创意产业、内容产业。文化产业的本质与界线也难以明确定义。在知识经济论述脉络下的文化产业概念,只要某类产业被纳入这个产业的范畴内,自然就取得如同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同等的属性,也因而隐含庞大的商机,这也是文化创业产业论述迷人之处,任何特定产业只要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建立关联,就隐含着光明的产业远景以及等待开发的庞大商机。事实上知识经济型产业的发展,也会侵蚀传统上认知的文化产业基础,如被列为文化创意业产的出版业,特别是报纸新闻,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即使祭出智慧财产权的保护大旗,产业基础仍是岌岌可危,市场规模逐渐萎缩中。除了知识经济论述,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在区域发展的内化过程中,也结合了传统上中下游的产业分析架构。

三、文化产业创意区域的建构

一个城市成功的经济发展,在于掌握一个驱动产业,这个驱动的产业和服务能够透过专业技术和知识促使高质量的人类资源,得以对经济、生活有更密集的使用与贡献,在九o年代末期,文化这个先驱产业虽然呈现对都市竞争力提升的贡献,但当实证结果反映内部结构性危机的同时,厚实产业基本条件的教育、训练、研究、和发展管道,也开始受到政策的重视。文化厂商的着床、厂商间的网络与连结、厂商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是操控城市文化经济的要件,而透过非正式的社会和文化互动所产生的知识分享效果,更影响厂商着床的过程。此现象反映一个明显而动态的处理都市文化和经济政策的互动,使得文化产业可以紧密地植入城市的学习、创新与知识的发展环节。

1.产业文化创意产生的过程

一个城市要能够与其它地方有效产生区隔,当它在重建与营销的过程中,就不能再以生产中心为方向,应加强它的“可消费本质”。而这个观点与趋势,主因在有限的投资基金情况下,地方彼此间的竞争以及他们的活力与未来的生存发展就更要倚赖清楚和谨慎的文化策略之运用,以提升地方特性与被参与的兴趣;而所提供文化消费机会的“质与量”将是创造地方发展奇迹的关键。换言之,文化制度性氛围的建构和文化产业的生根,成为目前着重的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是指文化本身和其关联发展之活动、社会、环境与经济所共合的一种现象,整个过程中,除了城市再发展所亟须的经济效益外,社会结构的重整、意识的凝聚与相关元素的调和,应该是首要的考虑。

2.学习型文化空间的形成

在文化氛围建立过程中,创意区的想法已经落实到实质空间区块的发展、经理与使用,在这些空间中同时提供协助文化厂商找寻可能的风险、信赖和创意实践的轨迹。这些文化发展空间建立后,透过社会网络资源的整合,风险可以经理、信赖可以沟通,而空间内部所提供的互动机会,也慢慢抵消对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这样的概念,就是希望在空间中形成一个让文化厂商动态学习和成长的保障环境:在城市内的小空间中,透过密集的内部与外部互动、生活与专业紧密结合后,交织形成的社会和空间胶合体,可以进一步经由连续性消费空间、文化事件、和联盟关系的发生,催生创作、生产、与消费的网络,并孕育跨部门的活动和效益产生。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还有文化经济政策的执行,虽然还需要更多的垂直整合机制以及资源合作的建立,但是在许多城市的经验中,确实已经看到对一些小规模文化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活力、以及形成一些城市内有创造力的新小区现象,这些都是提供城市寻找新发展方向契机,同时也直接让城市内部有激发创意和凝聚共识的机会。然而在发展的当时,首先必须要注意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避免高估文化对经济的贡献;换言之,当我们普遍开始追求文化经济成就和文化产业可能带来的希望之同时,应回头仔细对地方和文化发展的当前和关键问题、方向做详细评估,才能引导地方文化部门和文化生产者,对地方潜藏的广大特点有正确的洞察力。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以文化所产生的符号价值,就要来带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在自由竞争的市场和价值快速流动的后现代社会中,确实不易。

如何能够达到政策的效果但避免社会结构松动的问题持续恶化,制度性的机制就必须加以建立。文化产业显然地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特性,也就是文化的地方性,将一些知识、创意、资源商品化后,透过经济自然形成的关联衍生作用,镶嵌于地方社会和文化网络中,它必须是一个内发性的产业。当有这些基础后,加上政府策略和空间经理的配合,经济的效益自然出现。认真思考城市、文化、全球化三者间彼此的互动关系,避免政策的形成只是单纯的快速迎合地方或时尚的需求,如此才能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重构一个有效率和价值的新经济体。而如何让文化真正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融入到社会中而不要只是附属在政策或经济的环节中,也就是让它是一个投资,能够实质回馈到经济和生活质量上,而不要只是政策推动当时的补助,也是最终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景民.从经济的视角审视文化——论美国文化产业理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2]徐丽芳,刘锦宏.数字学术出版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6,(06).

[3]左鹏.城市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与文化产品价格浅议——基于居民文化产品消费行为实证研究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05).

[4]张海涛,张云,李怡.中国文化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J]财贸研究,2007,(02).

[5]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02).

[6]鲍玉珩,洪俊浩.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电影评介,2007,(16).

[7]田丰.论文化生产力[J]广东社会科学,2006,(05).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4

关键词: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问题与对策;河北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问题研究”(HB16GL04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6日

一、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政府重视,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效果明显。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早在2009年,河北省就颁布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对文化产业园区认定条件、申报程序以及对已经认定园区的管理和考核等做了明确规定。2012年召开的河北省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将重点聚焦在县域文化产业园区,会议提出在全省打造文化产业重点县(区)、创建文化产业聚集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引领工程,推进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效果明显,截至2015年,河北省共建成1个部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2个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2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文化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呈现多样化。河北省各县市区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具有地域优势的县域文化主导产业。目前,河北省初步形成了以武强年画、蔚县剪纸、曲阳石雕等为代表的民间手工业主导产业园区;以吴桥杂技等为代表的文艺演出主导产业园区;武强县按照“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聚集-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乐器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了以文化用品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同时,河北省部分区县充分利用当地独特自然风光,发展休e农业和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县域文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打造龙头产业项目方面大胆探索,县域文化产业园区中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河北中古红木文化产业园地处河北省青县,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家定位于红木雕刻技艺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营业务领域包括红木原材料及艺术品交易、红木雕刻历史展示及雕刻培训、明清影视拍摄、校企联合产品研发、会展等十项内容。该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规划建设周期为10年,总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园区全部竣工后预计可容纳2,000多家相关企业入驻,年产值可达110亿元,为全县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目前,石家庄市在正定县打造正定新区文化产业园、鹿泉市打造长城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等。唐山市重点打造迁西黄金文化产业园、迁安书画纸文化产业园、长城国家公园等重点县域文化产业园区项目。

(四)产业聚集度高,但同质化趋势明显。自2012年起,河北省开始实施文化产业“三个十”工程,即每年重点打造十个文化产业强县(市或区)、形成十个大型文化产业聚集区、评选出十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经过几年的培育和打造,全省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产业集群效果明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全省各县市区文化产业园区在布局上出现雷同化现象,同质化倾向明显。

二、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困境

(一)同质化制约园区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河北省各县市区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上注意到要突出自身特色,并在民俗文化、动漫、文化旅游、乐器制造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全省各县市区在园区建设执行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率低、集群发展效应差、配套不完善、园区建设同质化突出等问题。其中,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布局同质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协同力较弱。区域文化的协同有利于各地区文化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这种协同既体现在文化内容的互补,也体现在差异文化的共存,但应避免出现文化的雷同。河北各县市区文化资源丰富,各地也制定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但各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少协同发展意识。如临漳和磁县同为北朝要地和魏晋中心,临漳的叶城博物馆聚焦北朝,而磁县同样在磁州窑博物馆基础上建设北朝文化博物馆,两者因缺少协同而导致定位一致,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产业园区定位不准确,创意不足。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特色不鲜明、定位模糊及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部分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但园区发展仅停留在旅游观光层面,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缺少精品,旅游纪念品等开发不充分,导致园区产业链条过短。还有部分县市区依托当地民俗文化建设产业园区,但园区文化层次低、规模效应不明显,未形成完整的特色文化产业链。同时,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创意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制约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剧了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

(四)县域文化品牌创新不足。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实际,突出当地的特色,这就要求县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式,走特色发展之路,不能亦步亦趋的相互模仿。但河北省各县市区文化产业特色品牌缺乏、创新力度不够,大多数地区不能结合自身优势培植特色文化品牌,导致文化品牌知名度不高。个别地区甚至相互模仿,出现雷同现象,导致各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

三、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原因分析

(一)政府引导不足,规划执行不力。政府是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的主导者,产业政策引导不足导致园区建设的同质化现象。首先,部分县域文化产业园区未做好顶层设计。由于缺少创造性思维,在进行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时忽视当地实际,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经验,缺乏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导致园区功能定位不清楚,特色不突出;其次,未严格执行园区规划。部分园区规划虽合理,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落实不严格,导致与主体园区不紧密的产业入驻,造成产业结构的同质化;最后,政策不够细化。园区规划方案需要明确的行动指南和政策支持,但部分地区未针对园区建设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照搬了其他地区的经验,加剧了园区的同质化问题。

(二)相关利益主体忽视长远发展。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中,财政收入、GDp、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占了很多比重。而通过招商引资是迅速提升相关经济指标的有效途径,这导致地方政策在文化产业园区项目选择上倾向于选择那些有利于提升政绩的大项目。部分地区甚至忽视自身特色,为业绩争抢大项目,导致园区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园区竞争力的培育。还有部分园区为获得政策优惠,忽视市场需求和产品研发,走低端竞争的路线,最终导致园区的同质化。

(三)信息不对称加剧同质化。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文化产业园区及园区内相关企业在做园区规划及筛选项目时未能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忽视了市场需求,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甚至简单地复制成功地区的经验和上马其他地区已有的项目,导致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其次,园区间缺乏信息沟通。主要表现在同处一个县级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园区在项目选择方面相互模仿,不能突出各自特色,走差异化路线,导致园区各自为政,阻碍了文化产业园区间产业联动发展的可能性。

四、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破解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对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为河北省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是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也是三地文化的协同发展,三地政府制定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这些顶层设计规划为进一步优化河北省各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提供了战略保障和政策上的支持。

(一)做好园区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在做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时,应合理统筹审批园区发展数目,并依托当地核心优势产业打造文化a业集群,树立全县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实行错位发展之路。特别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区县市更应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打破地域限制,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功能区,让区域资源流动起来,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同时,政府应严格文化产业园区设立标准,对同质化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予批准。对于已经批准设立的文化产业园区,要加强规划执行监管,引导园区严格按照规划执行,避免出现规划一张牌建设一张牌的情况。

(二)改变园区考核模式。在进行文化产业园区考核时,要改变以往以GDp总量、园区入驻企业数量、税收、园区规模等经济指标为主的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向园区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特色经营等方向转变。同时,地方可以对文化产业园区实施分级管理,每年依据考核结果将文化产业园区分为若干等级,对于园区内盲目上马项目、入驻企业偏离园区规划、园区间相互模仿甚至搞低价竞争的产业园区采取降级处理,并在今后的园区扩建、土地审批、税收等方面予以处罚,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同质化发展的机会成本。

(三)加强园区间的合作交流。加强园区间交流,要做到鼓励文化产业园区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首先,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园区间信息互动共享平台,实现园区间产业方向、项目立项、政策制定等信息的动态共享,在避免同质化建设的基础上,为寻求园区间合作提供可能;其次,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间开展务实合作,鼓励具有互补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区合并发展,依据文化产业链发展规律,探索处于前后向产业链条的文化产业园区合并发展或合作发展,减少园区的同质化或恶性竞争。

(四)持续培育和提升园区品牌。通过品牌化经营,特别是结合当地优势资源打造的高端化和精品化产品和服务,是有效规避同质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此,河北省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园区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对成功实施品牌化经营的园区给予政策方面的优惠。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自身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到唯有品牌化才是走出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最佳手段,也是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五)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专业化之路要求各个县域文化产业园区瞄准地域优势、深挖地域资源,培育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例如,对于以动漫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园区,可以选择某个创意点带动整个专业化产业链的发展。此种模式不是依靠多样化发展,而是围绕创意点做足文章,不断围绕创意点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专业化创意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振艳,陈鹏.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

[2]郝正亚,王丽霞.河北省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未来英才,2015.13.

[3]张京,李清章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1.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5

关键词:不同地区、媒介传播、经营理念、文化定位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吃、住、行是主要的消费需求,并且三者的需求层次是阶梯上升的,往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后两者的需求就会变得更为重要。房地产作为一国的龙头支柱产业,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中的一员,市场经济机制将会更趋完善,竞争局面也将愈演愈烈,同行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同样再所难免。因此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及文化定位越来越重要。

万科作为中国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商业报道消息:8月30日,沈阳万科城遭电话举报,经沈阳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的现场突击检查后发现,其施工现场存在22项安全险患,被责令3天内整改。万科的品牌受到折损,品牌溢价必然下降。哈尔滨泰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宗旨是:“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因此,成功树立适合开发理念的房地产企业或项目都能较快的进入良好的运营状态。所以恰当确定开发理念对房地产企业或项目来说非常重要。

房地产文化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经验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文化。房地产文化内涵丰富,不单单是建筑本身的外观形象和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布局,上海的海派风格,安徽的徽派建筑,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还包括社区空间的人居生活、社会交往等活动中所蕴含的文化品位,生活方式等人居文化。房地产文化源远流长,既源自博大精深的东、西方传统文化,也来自生机勃勃的现代新兴文化。

房地产文化是整个房地产的经营开发的灵魂。优秀的房地产文化不但能形成持久竞争优势,而且可作为对付模仿的最有效、最坚固的壁垒。房地产文化贯穿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影响项目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对楼盘的市场销售起着直接推动力,也为未来优秀的社区文化形成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房地产文化丰富多彩,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文化。从项目选址、理念创意、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每一过程的都在综合应用和体现着文化因素。房地产文化既体现在社区名称、主体概念方面,也体现在社区空间规划、建筑风格设计方面;既体现在楼盘的广告策划、推广宣传方面,也体现在开发商的开发理念、目标使命方面;既体现在社区建筑风格、园林山水的物质空间布局与构建,更体现在社区生活方式、居住理念等精神生活的引导与创造。无论是景观房产、运动社区、智能住宅,还是"郊居运动"、"新都市主义"、"新自然主义"等,都是文化赋予楼盘社区以精神和灵性。可以说房地产业的每一个理念都离不开文化。

成功的开发商可以利用文化独特的亲和力,把具有相同文化修养与文化追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取得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达成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与顾客的亲密关系。优秀的开发商通过倡导和塑造优秀的房地产文化,能够真正为顾客提供独特的附加利益、居住体验和生活价值,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也为开发商长期发展提供文化积淀和品牌提升。

所谓的房地产文化定位,就是从楼盘项目本身出发,将投资理念、时代特征同目标顾客群文化价值观念完美地相融合,赋予房地产项目以富有魅力的文化生命,针对顾客的心智模式进行设计、沟通,从而使其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确立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这就是房地产文化定位。

定位的关键是在目标顾客的心智的相应坐标中,确立一个区别于竞争者的、独特的、鲜明的地位。文化定位是企业和顾客通过多种沟通渠道进行互动沟通的结果,最终反映为目标顾客对楼盘项目建立起的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联想。房地产文化定位贯穿整个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房地产文化定位可以是多个优势的优化组合,也可以是单项的优势强化。

房地产文化定位受开发商的文化底蕴和对房地产文化理解的影响。只有高品位的开发商,才能塑造高品位的房地产文化。同时文化定位也受到开发企业的使命目标、企业形象、内部实力和经营战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文化定位必须与企业自身的使命目标、品牌形象相匹配。

例如:绿城房地产集团在15年成长过程中,绿城始终坚信“讲正义、走正道,得正果”,坚持以“人文主义理想”为指导,坚守社会责任与义务,秉承“真诚、善意、精致、完美”的核心价值观,以“为员工创造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城市创造美丽,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使命,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文明、和谐、温馨、优雅的居住文化及人文环境,为城市和历史留下优秀的建筑作品。

在媒介传播方面不同企业有其不同的传播方式,无论选择哪一种作为传播载体,都要适应其自身的需求才可以。即时信息、电子邮件、BBS、Smn、网络视频、论坛、在线广播、手机等可以方便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双向沟通的新媒体,还有以博客、播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形式的新媒体,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企业整合营销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当前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是企业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工具,企业整合营销传播也离不开新媒体,两者为“鱼与水”的关系。对于房地产整合营销而言,新媒体将实现营销的全方位、速度化和持续性。

其中,网络媒体伴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媒体形式,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人们在购买不动产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不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查看口碑情况。互联网也在深入的改变房地产行业的营销模式。还有一种属自有媒体,就是房产企业发行的书刊杂志,比如SoHo中国的《杂碎》等,当然,这种媒体对项目销售没有直接帮助,却对企业品牌建设有着大功。

总而言之,无论选择哪种媒介传播方式,需要建立在企业自身适合条件下所选择的,媒介投放策略是一项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在了解项目定位的基础上,选对了媒体,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投放组合,才能够将合适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同时能让他们接受并记忆,只有在优秀的媒介策略下,才能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立体传播的推广合力。

参考文献:

【1】《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房地产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地产•中国:引导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研究》陈淮著企业管理出版社

【3】《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高晓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4】《房地产企业管理学》严治仁著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房地产文化》北京百年建筑文化交流中心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6

[关键词]“景德镇学”;区域品牌;影响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用以反映该地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行业、产业或产品系列,是该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区域品牌不同于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由独立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而创建的,而区域品牌的形成是无数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区域产业品牌是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精华的浓缩,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作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实践证明,区域品牌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和丝绸、茶叶一样,瓷器曾经是中国的象征。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景德镇因瓷而得名,也因瓷而出名,形成了一个集地名、产品名为一体的区域品牌。“中国瓷都”的称号曾经让这个城市“独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由于没有抓住经济体制转型的大好机遇,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其高档陈设瓷的市场份额不仅急剧降低,而且日用陶瓷在市场上也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一个千年老字号区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衰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本文试图从“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入手,研判“景德镇”构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旨在以学科建设视野来探讨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以重振景德镇陶瓷产业,重振瓷都盛誉。

一、“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

郭沫若曾作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在景德镇这块因烧造精美瓷器而置镇的著名的土地上,两千余年瓷魂窑火所淬沥积淀而成的文心血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王能宪,2005)。然而在既往对景德镇、景德镇陶瓷研究史上,实践经验与理论视野兼具的研究者并不多见,把景德镇或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开展研究的几乎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推进,与“景德镇”在历史上、在世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十分不相称。建构“景德镇学”,这一学术构想的提出,被认为高屋建瓴,史无前例,对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举足轻重。

那么,何谓“景德镇学”呢?

“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及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和美的生活方式。

可见,“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包括:

1.“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主要阐述“景德镇学”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对象、范畴与方法等方面内容,揭示其架构体系与价值体系。

2.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主要研究景德镇陶瓷生产器型、装饰、功能所蕴含和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陶瓷工艺和哲学思想。

3.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主要从景德镇陶瓷与宗教、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文学、哲学、民俗及建筑等关系入手,研究景德镇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4.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从景德镇陶瓷四大传统名瓷与景德镇陶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风格入手,研究其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独特的景德镇陶瓷的器物美学。

5.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从景德镇陶瓷的材质、工艺、装饰、造型、风格和样式、器型、功用等多方面,探讨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相连关系。

6.“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从“景德镇学”的价值体系入手,阐述“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之间的关系,进而凸显“景德镇学”对“景德镇”品牌提升的重要意义。

7.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自古至今,景德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他人之长,并加以融合,积极创新,从而呈现“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盛况,形成“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面貌,形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延续千年不衰的辉煌。千年制瓷历史概括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创新,创新即景德镇之魂,并用创新的精神,千年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技法,不断创造出至精至美的瓷器以满足世人物质的和审美的需要。

8.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市和兴市之源,“瓷业兴,百业兴”。重点研究景德镇区域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陶瓷文化遗产对景德镇区域的重要影响,陶瓷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开发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9.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普遍的情况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并且在吸取他人所长的基础上,更加彰显民族文化特性,系统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10.景德镇地域文化。主要研究“景德镇”得名由来,景德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景德镇地域文化与陶瓷历史文化的关系等内容。用艺术人类学、地域文化学的观点和文化地理学等的观点,研究景德镇地域文化。

11.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在系统研判中国各地名窑与名品的基础上,从材质、装饰、造型及烧成等诸多方面,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演进史和景德镇陶瓷文化史,并探讨各阶段所呈现的特征。

12.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主要从坯体的构成,釉的种类与组成及装饰工艺等角度,研究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特殊性及其表现力,进而表现其特有的科技史与科技思想。

13.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主要从青花、古彩、粉彩、颜色釉和玲珑等装饰表现手法,以及纹饰入手,详尽地探讨景德镇陶瓷的装饰文化及其特征。转贴于

14.景德镇官窑文化。主要对官窑的形成和特征与管理模式及其历史地位进行研究,揭示官窑文化对景德镇形成瓷都地位的主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和管理的启示。

15.景德镇陶瓷经济史。运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从中、微观层面对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在历史中寻找突破与启迪,进而振兴景德镇陶瓷经济。

16.景德镇陶瓷创新研究。以历史为主线,系统探讨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在景德镇文化发展上的地位与作用。

17.景德镇民窑文化。主要就景德镇不同历史时期的民窑和民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民窑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与景德镇官窑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各自对形成景德镇瓷都地位的作用。

18.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主要从陶瓷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出发,系统探讨景德镇坯、釉用颜料的开采与加工,坯体成型、窑炉结构与烧成装饰工艺,凸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19.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主要阐述陶瓷习俗文化的内容与分类及其特征,揭示陶瓷习俗文化与景德镇陶瓷生产、交易以及镇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等的关系。

20.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主要从器物语言中,研究和诠释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意识及时代变迁的轨迹,从陶瓷物质文化的研究中阐释陶瓷器物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器物思想和审美情趣等。

21.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从作坊的分类、布局、器具、功能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揭示陶瓷作坊的专业化、分工及其意义以及作坊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地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2.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主要从以坯房、窑房、窑炉为主的瓷业生产建筑以及商贸、行会、生活建筑为研究对象,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历史与建筑特色,研究和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的理念和构成方式及其规律。

23.景德镇陶瓷文献。从《陶记》、《天工开物.陶埏》、《陶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以及《浮梁县志》等古今陶瓷文献入手,阐述陶瓷文献对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4.景德镇陶瓷与科技。对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生产中瓷土配方、色釉的开发、烧成温度、工艺技法等进行研究,阐明科技进步与景瓷独步天下的密切关系。

25.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以“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主线,探寻景德镇陶瓷的传播路线及景德镇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展示景德镇所以称都的魅力所在,揭示“景德镇”这一世界级品牌的价值。

26.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是随着景德镇陶瓷发展的轨迹而展开的,其研究成果是丰硕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个研究史进行研究,现实的研究需要从历史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以不断创新研究方式与方法。

二、“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在世界各地提及陶瓷,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景德镇”。可以说,“景德镇”在某种程度上是陶瓷的代名词,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弱于国内外任何一个区域品牌。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缓慢,“景德镇”这一区域品牌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其经济价值在逐步稀释至尽。为此,拯救“景德镇”,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十分重要。

1.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理论上而言,区域品牌是社会公共资源和财富。区域品牌更加容易传播,传播力强,影响力大,通过政府行为打造区域品牌,可以大大地增加属地产品的附加值。如挂上统一标志的枫溪陶瓷产品在2006年广交会陶瓷展区的展厅里格外引人注目,高雅、时尚的外观设计和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的各式产品,吸引着参展商的目光,使枫溪军团在本届交易会上取得了1.7亿美元合同成交额的可喜成绩,“枫溪陶瓷”这一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建设。品牌实际是一个沉淀的结果,集群是区域品牌的基础,而区域品牌的价值积累也有利于集群的建设。由于没有意识到“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经济价值,缺乏对“景德镇”区域品牌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导致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遭遇发展的瓶颈。基于景德镇现有的陶瓷产业集群基础,着力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无疑是景德镇陶瓷继续做大做强的最佳战略选择。

3.区域品牌提升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国内外陶瓷业竞争十分激烈,就国内而言,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福建德化等新老陶瓷产区群雄并起,作为市场的一种调控,大品牌联合起来清理市场是一种市场的正常行为,并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品牌重组。同时,由于能源短缺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了陶瓷行业的利润空间萎缩,部分大品牌称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促成行业性的洗牌,将部分劣势品牌清理出局。而且,区域品牌的提升势必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地区产业的手段之一。

三、“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关系

“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陪伴了景德镇人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上千年了,但是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只局限于本领域,人们对“景德镇”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对景德镇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武断的,这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将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方面,去丰富和完善“景德镇”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景德镇学”的研究就是“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研究。

1.“景德镇学”学术构想的提出,不仅填补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史上的空白,而且把景德镇纳入国际学术的大视野,促其和“红学”、“敦煌学”、“徽学”一样成为国际性显学。这将有利于我们从更多的层面去认识“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去研究“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发展历程、演变里程;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全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观念背景下,不断的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进行丰富,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发展“景德镇”区域品牌。

2.把景德镇区域品牌视为一种区域文化,以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地展示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内涵,而且立意高远,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品牌研究的品位,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引领。

3.用文明史的观点,以大量鲜为人知、未曾面世的图片、实物藏品照片和首次公诸于世的文献资料,对“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进行考辨与研究,将景德镇地区文明的早期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将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景德镇陶瓷产品、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认知度。

4.以集众合力的形式,突破单一艺术背景下陶瓷研究的局限性,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克服了陶瓷文化研究的艺术本位主义。摆脱以往的“闭门造车”的艺术创作,在产品设计、品牌内涵的提升等多个方面,为“景德镇”品牌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景德镇学”的构建对“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影响

1.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品牌代表了一种或一个系列产品的质量、文化、品质、社会属性、使用阶层等内涵,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有助于挖掘那些被当代人所遗忘、所忽视的陶瓷历史,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如对《周礼·考工记》进行考究,可以发现,其中说到,“凡陶旖之事,髻、垦、薛、暴不入市。”意思是说,凡是陶人和旖人的成品,若有损伤、顿伤、破裂、偾起、不坚致的,不许出售。可见,中国古代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制瓷者对陶瓷制品的品质和品牌都十分重视。

转贴于

2.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在国外,无论哪个级别的品牌,都有严格的制作和生产标准,而这个问题在我国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所谓标准化,是经营上的标准化,是从原材料到产品到服务的标准化。比如温州的打火机,首先必须拿到这个打火机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权,按照国际化标准接轨角度,制定出标准来。这个区域品牌的标准应当是“以国际化为立足点,以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为技术性支撑,以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

景德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历史上曾长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与其在制瓷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领先是分不开的。所以,可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日用瓷和艺术瓷的制作工艺,结合当前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同时向其他产瓷区和国外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重新屹立于世界陶瓷之林,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陶瓷生产和研发中心,再现“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进而重振“景德镇”区域品牌。

3.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信息。“景德镇学”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资料和行业信息,这将有助于“景德镇”品牌在短时期内汇集全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信息,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如在”景德镇学“的研究基础上,整合其他方面的资源,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工程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工艺设计中心与信息平台,是公共性的部级或国际级综合性工程中心,它有两项职能: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加强国际、国内最新工艺和设计技术、产品、市场和原材料信息的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

4.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良性发展。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宋代以后,独特的官窑与民窑两大生产体系的形成,进而在客观上要求建立行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一些主要的陶瓷生产地、集散地普遍设立了行会组织和会所。从古代制瓷业的行规制度中,我们发现,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行业组织和行规来协调行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消除无序竞争,以保护业主利益,促进行业的壮大发展。所以,当前景德镇各级各类陶瓷协会都要制定完善的行业管理规章和办法,加强行业自律,维护陶瓷行业的竞争秩序。同时,协会要组织好陶瓷行业的产学研协调,引导本行业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攻关、人员培训、技术交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侵犯本行业正当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武跃丽.塑造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2]胡大利,谌飞龙,吴群.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前沿经济,2005,(4).

[3]马永平.区域经济品牌何去何从?“陶瓷封都”与“区域经济品牌”的思考[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7).

[4]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2005,(1).

[5]陈和平.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J].科技创业,2006,(6).

[6]夏曾玉,谢键.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7]王能宪.为构建“景德镇学”[J].光明日报,2005-07-21.

[8]郑云云.“景德镇学”能否进入国际视野[J].江西日报,2006-09-16.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空间相关性

引言

2003年文化部对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与文化事业相区分;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十二五”规划中更将文化产业作为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发展,那么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和其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贡献率的问题,就成为国家和政府亟待认识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理论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研究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理论是产业集聚,其本质是人们在研究影响经济增长原因中发现的一种经济现象(paulR.etal.,1994),国内对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理论的研究开始比较晚。钱紫华等(2006)最早提出在城市油画行业中出现的集聚,分析其具有的经济优越性;花建(2006)进一步指出城市空间、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在集聚、融合、创新上的相互推动,开启了空间分布理论在文化产业研究的大门,典型代表:赵彦云等(2006)、王家庭等(2009)从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的角度、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产业效率分析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做了定性研究,为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研究进入定量实证研究领域,提供研究基础和平台。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采用信息熵中的theil熵度量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状况,选取文化产业中部分典型行业做实证,拟合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theil熵是用于衡量收入差距(又称不平等度)的常用指标,它因theil根据信息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拓展其衡量各省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度。theil熵的计算公式:

其中,HiteCHjt是j省区在t年的某文化行业值,ut为该文化行业t年全国平均值。theil熵的值可以评估文化产业分布的不均衡性,其值越大说明观测值分布越不平均。当各省区文化行业发展水平完全平均时theil=0;在最不平衡情况下,即全国的文化产业集中在一个省区时,theil=ln(31)=3.4012。

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在地理分布中是否存在与临近省区的交互作用,空间计量学者指出: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基本都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特征(anderssontetal.,2004),即一个省区上的文化行业值与地理邻近省区同一文化行业值相关。并提出采用moran提出的morani指数反映空间邻接省区的行业相似程度(anselinL,2001)。

计算morani指数前,首先要构造各省区的空间权重矩阵w,元素wij构造方法为

因此,w是一个n×n的方阵,省区自身之间认为不相关,取值为0;海南没有其相邻省份,但考虑到海南是从广东省分出,且二者联系紧密,因此在矩阵中认为二者是相邻的。

morani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将Xi=ln(HiteCHit)代入公式,HiteCHit表示第t年i地区的某文化行业值。morani指数的取值在[-1,1]之间,i0表示正相关。

为能够直观的反映各行业的空间相关性,找出各行业发展中的高峰和低谷,以Z和wz的数值分别为坐标轴,绘制空间分布散点图。其中:

HiteCHij表示i地区第j年的行业值,n为统计数据时间跨度,Zi表示i地区的某行业均值,w表示各省区空间权重矩阵,wzi表示考虑省区间相关性的地区行业均值,Zi的正负反映观测值高低,wzi的正负反映周围区域的高低。第一象限表明高观测值的区域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形成高原;第二象限代表低观测值的区域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形成谷地;第三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被同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形成平原;第四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形成山峰。

(二)研究意义及数据来源

横向对比,我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较国外发达国家劣势明显;纵向比较,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贡献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而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和文化基础设施是影响各地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正向显著因素(王婧,2008)。依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界定,选取图书出版业和录像制品发行业做为文化娱乐消费的代表,选取艺术表演业,图书馆业,博物馆业为文化基础设施的代表,研究其空间分布对第三产业经济的贡献。

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考虑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数据的不可得性,仅以大陆地区的省市为研究对象。为保证数据能够对该行业具有显著代表性,决定显性数据:艺术表演业以表演场所为统计数据,图书馆业以地区所有的图书馆数量为统计数据,广播影视业取录像制品(品种×数量)为统计数据,博物馆业以地区所有博物馆数量为统计数据,出版业以儿童出版物(品种×数量)为统计依据。

中国五个文化行业空间分布与经济贡献实证分析

(一)五个文化行业的空间分布

根据所建立的theil熵计量公式,在excel中计算我国文化产业中艺术表演场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录像制品、儿童出版物行业2001-2011年间的行业theil指数,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知,在2001-2011年时间段内空间分布集中行业与分散行业差异明显:艺术表演业、图书馆业、博物馆业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比较均衡,且逐渐趋于均衡,图书出版业和录像制品发行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消费空间分布比较集中,且集中度逐渐增加,领先与落后省份之间的差距正逐渐拉大,其中音像出版业集中趋势尤为明显。

(二)五个文化行业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及散点图

采用morani指数计算公式,在matlab7.0中编程,计算各年各行业的morani指数值,结果如表2所示。

morani指数表明:中国的五个文化行业在省区间存在着正向空间依赖,但依赖度在逐年下降。在2001-2011年的时间段内,图书馆业几乎不存在与临近省区的空间依赖,艺术表演业与博物馆业与邻近省区的空间依赖度较低,音像制品业和儿童出版业与临近省区间有较紧密的依赖。

计算五行业Z和wz的数值,绘制空间分布散点图。

图1显示,本区域高且周围区域高的地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山西、福建、上海、河北、辽宁;本区域低被高区域包围地区:海南、重庆、内蒙古、天津、北京;本区域低且周围区域低的地区:青海、贵州、宁夏、广西、云南、、甘肃、新疆;本区域高被低区包围的地区:吉林、黑龙江、陕西、广东、湖南、四川。

图2显示,本区域高且周围区域高的地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山西、福建、河北、辽宁、内蒙古、贵州、广西、甘肃、黑龙江、陕西、广东、湖南;本区域低被高区域包围地区:海南、重庆、、宁夏、吉林、上海;本区域低且周围区域低的地区:北京、天津、青海;本区域高被低区包围的地区:云南、四川、新疆。

图3显示,本区域高且周围区域高的地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山西、福建、河北、广西、陕西、广东、湖南;本区域低被高区域包围地区:重庆、上海、海南、宁夏、吉林、贵州、内蒙古;本区域低且周围区域低的地区:、天津、北京、青海、新疆;本区域高被低区包围的地区:辽宁、黑龙江、甘肃、云南、四川。

图4显示,本区域高且周围区域高的地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重庆、广西、湖南、广东;本区域低被高区域包围地区:海南、河北、贵州、天津;本区域低且周围区域低的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本区域高被低区包围的地区:吉林、陕西、北京、四川、辽宁、云南。

图5显示,本区域高且周围区域高的地区: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辽宁、天津、吉林、广东、湖南;本区域低被高区域包围地区:贵州、海南、重庆、山西、黑龙江、河北;本区域低且周围区域低的地区:青海、宁夏、云南、、甘肃;本区域高被低区包围的地区:陕西、四川、新疆、北京、内蒙古、广西。

综合分析术表演业、图书馆业、博物馆业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设施行业空间分布散点图,和图书出版业和录像制品发行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消费行业空间分布散点图可以发现:第一象限高原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处于第二象限谷地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处于第三象限平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处于第四象限山峰区域在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三)文化产业分布不均衡度与第三产业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提供的数据,得到第三产业同比增长率表(参照2000年价格,见表3)。结合各行业theil熵做回归分析,R2=0.928343,调整后为0.713904,表明对增长的表达是非常显著的。在95%显著性水平下,回归方程检验数F=15.54634,Sig=0.004566,表明方程是非常显著的反映样本,得到回归方程:

y=-0.0856x1-1.26907x2+2.067913x3+0.090606x4-0.01236x5

其中,y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率,x1为艺术表演场所的theil熵,x2为博物馆的theil熵,x3为公共图书馆的theil熵,x4为录像制品的theil熵,x5为儿童出版物的theil熵。五个变量的检验值表明:艺术表演场所和儿童出版物对第三产业增长是显著相关,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对增长中度相关,录像制品对增长率相关性差。五变量的系数表明:艺术表演、博物馆、儿童出版物地区不均衡度与增长率是负相关,越均衡分布对第三产业发展越有利,公共图书馆和音像出版对增长率是正相关,则分布的不均衡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是有利的,且公共图书馆的地理集中对第三产业增长率的相关性很强。

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在2001-2011年间,公共图书馆业的地理分布是稳定的;艺术表演场所、录像制品和儿童出版物行业的地理空间分布趋向失衡,逐渐集中;博物馆业的地理分布是趋向分散的。

艺术表演场所、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业、录像制品和儿童出版物行业与地区周围的文化环境是正相关关系。录像和出版行业对地区周边的文化环境依赖度要求高;表演和博物馆业对周边环境要求较弱,而对行业自身环境要求高;公共图书馆业对周边环境依赖度弱,其的发展依赖行业自身的环境。

对五行业相对增长速度的计量揭示出,我国正由京津、沪浙、广东、重庆和辽宁五个文化高速发展的地区带领文化产业快速进步。

(二)启示

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繁荣地区文化时,不能仅关注本省区要素条件,还要具有广阔的视角,充分分析和利用区位优势、知识溢出、空间依赖等地理条件,加强地区间交流,扩大文化扩散的范围和强度,最终实现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

本研究关注的是单一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没有对产业间的空间集聚进行分析,事实上,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仅是由单个产业内部的地理接近,更多的是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之间的地理接近。不同产业之间的地理接近可能缘自产业之间的相互投资,也可能由于企业拥有共同的要素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aulR.,Krugman,RobertZ.Lawrence.trade,Jobsandwages[J].Scientificamerican,1994,270

2.钱紫华,闫小培,王爱民.城市文化产业集聚体:深圳大芬油画[J].热带地理,2006(3)

3.花建.创新・融合・集聚―论文化产业、信息技术与城市空间三者间的互动趋势[J].社会科学,2006(6)

4.赵彦云,余毅,马文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4)

5.王家庭,张容.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31省市文化产业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6.袁海.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3)

7.刘立云,雷宏振.中部地区“嵌入型”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8)

8.雷宏振,邵鹏,潘龙梅.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经纬,2012(1)

9.袁海,曹培慎.中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0)

10.袁俊.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1)

11.anderssont,Hansonew,SergerSS,eta.ltheClus-terpolicieswhitebook[R].iKeD,Stockholn,2004

12.anselinL.Spatialeconometrics[a].BaltagiB,aCompaniontoeconometrics[C].oxford:BasilBlack-well2001

13.王婧.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8(3)

作者简介: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8

关键词:邮轮经济;区域转型;研究动态;展望

一、国外研究学术史及动态

(1)微观消费市场与产品开发研究。随着邮轮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对邮轮游客特征研究更加细化,研究者开始采用各种市场细分手段,并设计各种差异化营销策略。李和彼得里克引入社会心理学中投资模型理论,研究游客满意、投资规模和替代品质量因素对游客忠诚的影响。孙晓东等发表在interna

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上的论文从微观角度回顾邮轮产业研究成果,包括一般性市场研究、邮轮收益管理及航线规划问题。也有学者从营销和管理的角度,对邮轮文化与消费习惯、消费行为、满意度、产品和品牌进行评估。(2)宏观邮轮旅游业研究。在微观消费市场研究基础上,推动了全球邮轮产业和各地邮轮市场发展状况研究。(3)邮轮旅游政策法规研究。政策完善同产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受到重视,比如,在业界和学界推动下,美国2010年《邮轮安全法案》出台,而靠泊政策、税收政策和地区法规研究也很多见。(4)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西方社会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出现对邮轮产业与区域经济关联研究,包括邮轮产业发展战略和趋势、不同区域比较研究,联结邮轮旅游市场发展与区域潜力。

二、国内研究学术史及动态

(1)发展邮轮产业的价值与进展研究。邮轮产业链的发

展,使得高端旅游产业正成为我国航运业、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等的新增长点,也成为撬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大量研究聚焦邮轮产业选择的意义和价值,关注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的东亚潜力,以及对区域经济转型带来的积极影响。(2)邮轮产业政策与区域规划,以及邮轮产业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的机制研究。发展邮轮产业与国家、地区的政策保障密切相关,从2008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13年国家旅游局将邮轮旅游列入重点培育的旅游新业态,邮轮产业扶持政策在区域规划层面,侧重研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部门合作等。比如,沪港深蓉津厦等都在规划和建设邮轮港口,预见未来在我国沿海城市将会崛起一座座“邮轮城”;专家提出尽快制定《中国邮轮产业总体规划》,科学布局,避免重复建设。(3)区域经济现状对邮轮产业发展的制约、呈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宏观上,郑炜航、王崧、程爵浩、祝静思、赵岩、李悦铮、王昔琴、闻银玲和殷翔宇等专家学者针对邮轮城建设、沪津浙及大连的邮轮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予以针对性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4)沿海港口城市转型中的竞争与合作研究。为避免邮轮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导致恶性竞争,就必须把握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空间规划,促进有效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形成,相关研究目前并不多。有沈迪、王前锋《基于petS分析的邮轮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研究――以上海、天津、宁波、烟台四地为例》(《中国经贸》2012.22)等。(5)沿海港口城市区域转型与产业发展的政府管理研究。侧重于如何进行政策创新,为邮轮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如徐光《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邮轮经济良性发展》(《港口经济》2010.3),唐国治《发展邮轮经济必须完善费收政策》(《中国港口》2011.11)。

三、展望:邮轮经济研究与区域转型关系的探讨空间

相关研究往往与各区域邮轮产业发展水平匹配,国外以微观领域研究见长,“区域经济转型”和“邮轮产业发展”二者较少交集,因此只可借鉴。而国内现有研究尚处起始阶段,邮轮产业发展难题与区域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尚未展开,港口型城市发展大型邮轮母港所存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尚需探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具体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展望未来,可立足中国区域经济转型和沿海城市邮轮产业发展现实,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参照国际邮轮城市发展成功个案和实际效应,借鉴国际滨水区经济转型经验,对各地区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发展邮轮产业的状况和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各城市拟借助航运服务业驱动区域转型的路径规划和现实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对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进行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政府规划与市场发育的联动、邮轮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联动、各沿海城市之间竞合关系的联动进行理性设计,提出具有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探索构建以邮轮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转型升级的机制,以及港口城市之间良性竞合关系。具体拟为:

(一)梳理沿海港口城市区域经济转型进程,以及邮轮产业发展状况。1978-2007年,为中国水上旅游及邮轮旅游产品缓慢引入时期;2007至今,发展邮轮经济时机日益成熟,中国大陆已建成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天津国际邮轮中心、厦门海峡邮轮中心、三亚凤凰岛国际客运中心,中国邮轮产业规模、出入境游客、邮轮消费市场发展都到达新历史阶段。从中国发展邮轮旅游总体情况看,产业发展规模扩张加快、邮轮旅游消费市场日趋成熟、政府利好政策相继出台、邮轮港口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国际邮轮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各邮轮港口城市,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有不同历史、模式和特点,发展邮轮业有不同资源、禀赋和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促进因地制宜、港城联动、城城竞合,可利于政府引导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9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整体研究衍生研究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始终贯穿其中的力量。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对于其发掘区域优势,充分调动区域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理论成果,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衍生研究三个方面来说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的产生是一个演化何积累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溯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创新理论,从而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首次将“创新”引入经济学的范畴,提出了创新理论,并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1]

第二阶段是创新系统概念的提出。门斯(1975)在其《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分析创新与经济发展周期的规律问题时,研究了基本创新的集群式出现的现象。创新集群概念的出现可以被看作创新系统概念的一种重要形式。[2]

第三阶段是英国学者弗里曼在1987研究日本的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时,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中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3]

第四阶段是随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众多学者发现,如果缺乏区域的支撑,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会特别的空泛和笼统,不能很好的解释区域层面上的创新活动,因此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1992年,英国学者库克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在其后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而开创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的国内外学者专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区域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分支。而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产生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之后,是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分析研究深化之后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延伸,它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区域化和本地化。

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整体研究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涵义

最早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是:企业及其它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的从事交互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库克的定义:(1)交互学习;(2)环境;(3)根植性。[4][5]

还有其他国外的学者也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定义。瑙韦莱斯和里德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一套经济的、政治的和制度的关系,能促进知识迅速扩散和产生最佳业绩的集体学习过程。”[6]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从国外迅速传到了国内,国内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的具体实践,提出众多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定义和看法。如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格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7]

丁焕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新、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8]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综合分析已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的内涵有以下几点:(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国外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是阿希姆和艾萨克森的观点。他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两类主体和它们之间的互动构成的。第一类是区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同时包括其支撑产业;第二类主体是制度基础设施,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4]

在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构成有多种看法,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胡志坚和苏靖认为,构成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要素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其中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9]张敦富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创新结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主要组成部分。[10]

综上国内外各种观点,这里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三个子系统,即主体子系统、运作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主体子系统有三个要素:一是企业;二是研究和科研机构;三是中介机构。运作子系统主要是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即创新运作的各个环节。环境子系统是指政府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一般性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整体性、自组织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研究是侧重于区域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的区域竞争能力以及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贡献。黄鲁成(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应具有:(1)协调功能;(2)催化功能;(3)化险功能;(4)解惑功能。[7]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衍生研究

(一)区域创新的过程研究

关于区域创新过程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创新运行机制;另一个是区域创新的模式研究。

1、区域创新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运行机制形成并运转正常,区域创新系统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人认为主要包括:(1)利益驱动机制;(2)学习培训机制;(3)决策信息机制;(4)竞争协作机制。[11]

2、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

纵观国内外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区域创新系统的模式分为线性模式和非线性模式(网络化模式);另一类是分为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1)线性模式与非线性模式。

传统的线性创新模式观点提出于20世纪60、70年代。这种观点认为,技术创新的过程一般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

内尔森等学者较早的提出,由于创新过程的长期复杂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企业创新能力不能仅仅限制在单一的企业内部,创新过程不再是简单地按照原来地线性模式发生。而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地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地结点,而创新地来源也扩展到企业地供应商、客商以及内部地市场化过程。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以上地创新模式可称为非线性模式。[12][13]

(2)自主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

学者傅家骥在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三个基本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发展模式。(1)自主创新模式;(2)模仿创新模式;(3)。[14]

(二)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是由1985年成立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率先提出的。他们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有限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结点)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集体学习过程,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高了本地的创新能力。有国外学者认为(aydolot),本地环境(主要指社会人文环境)作为创新的“温床”或孵化器,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还有国外学者认为,创新环境是指整个地域生产系统的创新问题。创新环境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对于生产问题和市场机会的共同理解、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的行为模式、企业利用技术方式等,更应考虑到企业外部的技术文化、技能、劳动力市场等非物质的社会文化因子的创新环境。[12]

四、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的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自上世纪末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并很快的与实践相结合。但毕竟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的体系没有完全建立,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都是以案例为基础,不同的案例都有不同的政策环境和组织结构。且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在一些基本概念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不同学者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时具有不同的创新观点。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缺乏对创新服务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往往基于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这些企业既是新技术的生产者,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在一个交互式网络创新环境中,中间服务部门起着催化剂和协调者的角色。对于创新服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创新系统理论缺乏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以对具体地区的创新系统描述为主,缺乏系统和规范化的分析指标体系,即无法对一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较为完善的分析。评价体系的空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理论的深入发展,并使理论研究更多的停留在实证分析上。

(4)对某些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创新的分析研究较多,而对于落后地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如何根据本地区的优势构建自己的区域创新系统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著,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谓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3]Freemanc.technologypolicyandeconomicperformance,LessonsfromJapan.London:pinter,1987

[4]顾新著,区域创新系统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naulaers,c.&Reid,innovativeRegions?acomparativeReviewofRethondesofevaluatingRegionalinnovationpotential.Brussels:europeanCommission

[7]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技管理,2000年3月,第21卷第2期

[8]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科研管理,2001年11月,第22卷第6期

[9]胡志坚和苏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科技日报,1999,(05)

[10]张敦富著,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王丽丽,面向知识经济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山西科技,2000(06)

[12]盖文启著,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文化产业区域研究篇10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演进态势

中图分类号:F4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6-0066-07

一、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为促进产业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间进行转移,进一步深化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试图以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关于战略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存在一定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实际产业转移态势与政策预期并不一致,产业转移并未显著发生[1-3];另外也有研究认为已经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4-5]。因此,沿海地区的产业是否如预期一样,大规模转移到资源供给相对充足的中西部地区以及沿海欠发达地区,仍需进一步验证。而合理有效地定量测度产业转移将更为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以及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政策偏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测度区际产业转移规模,近几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与测度方法、标准选择的不同,导致测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及得出结论存在一定偏差。国外学者通过区位熵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指数,对意大利产业发展与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6],其他相关研究通常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指标度量国际产业转移[7-8]。在我国定量测度不同省份间的产业转移因缺乏各省份间直接投资的准确数据而无法使用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指标。国内学者多采用间接方法对区际产业转移进行测度,张公嵬等(2010)将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与产业的绝对份额结合,对制造业转移的整体态势进行研究[9-10],但其测度结果因产业绝对份额忽视了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而有失准确性,故仅反映了转移的相对规模。刘红光等(2011)利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进行测度,发现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显著,而是具有明显的北上特征[11],该方法完全依赖投入产出表,而投入产出表编制时间具有间断性,滞后性强,时间跨度大,故无法准确揭示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过程。陈建军(2002)[12]、桑瑞聪等(2014)[13]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研究产业转移,一方面该方法所需的微观企业数据获取难度较高,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进行的企业生产转移分析对于宏观层面的行业转移并不完全适用。范剑勇(2004)运用Sp指数与最高市场份额所属区域结合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以及转移的状况进行分析[14],该方法难以揭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分布特征,而且对于某些生产高度地理集中的产业,将难以发现小规模的产业转移。冯根福等(2010)[15]、龚晓菊等(2012)[16]利用各地区相应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该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对我国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仅发生了部分相对产业转移且转移并未完全遵循梯度规律,该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际产业转移的方向与产业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但并未直接呈现出转移的相对规模。

综观相关文献,首先,国内研究侧重于对我国工业产业或者对部分代表性行业的区际转移状况进行测度与分析,而完全针对制造业的转移测度比较缺乏。其次,相关研究多从整体上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状况进行分析,而较少对我国区域等细分区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相关研究的疏漏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冯根福等(2010)[15]产业转移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改善,构建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与区域间的制造业转移状况分别进行定量测度。该方法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不同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转移方向与相对规模,而且可以揭示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产业转移测度方法

产业转移指在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空间分布变化的过程,根据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进行转移的空间方向,将产业转移分为集聚式转移和扩散式转移。具体而言,集聚式转移是指产业由低水平区域向高水平区域集聚的过程,扩散式转移是指产业由高水平区域向低水平区域扩散的过程[17]。

产业转移规模具体测度方法:若在第t年和第t年(t

λ=iaVtqp/iaVtq-iaVtqp/iaVtq(1)

若λ>0,则说明第t年至第t年期间,地区p中产业q的增加值份额提高,即地区p中产业q存在产业转入,转入产业的相对规模棣耍蝗籀

(二)区域划分

相关研究多从整体上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状况进行分析,而较少对我国区域等细分区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区域,分别是东北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京津区域(北京、天津)、北部沿海区域(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区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区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北区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南区域(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18]。此外,本文选取的是除、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三)数据说明

考虑到我国从2000年开始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级战略,本文选取2001―2014年为样本时间,并将其划分为2001―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三个研究时间段。为全面考察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趋势,本文选取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进行研究,并将2012年、2013年、2014年中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保持行业一致性。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3》《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5》。由于相关统计年鉴仅报告了2000―2007年样本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根据统计体系的数据估算原则构造出全部年限样本行业的工业增加值[19-20]。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前文构建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计算出各地区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值,各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对变化状况如表1所示。

(一)东中西三大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特征

1.东、中、西部地区间制造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2001―2006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的有食品制造业(-9.9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5.68%)、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08%)、专用设备制造业(-2.91%)等4个产业,占样本总数的1/5。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0.6%)、烟草制品业(10.98%)、纺织业(6.43%)等15个产业增加值比重在增长,占样本总数的3/4,多数产业转入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这些产业的增加值份额在下降,且东部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幅度与中西部地区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幅度之和相等。这说明,2001―2006年,我国大多数制造业还处于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式转移的状态,东部地区多数产业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扩散式转移。

2007―2010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7.65%)、食品制造业(-5.5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8.06%)等17个产业,占样本总数的6/7。其中,东部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降幅超过5%的产业,即发生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产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9.92%)、通用设备制造业(-9.13%)、金属制品业(-8.18%)等11个产业,约占转移产业总量的2/3。总的来看,从2007年起东部地区大部分制造业已经向外扩散式转移,转移产业的类型和数量剧增,转移规模大幅度扩张,已经出现了制造业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现象。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承接的产业数量为17个、15个,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上,中部地区占有一定优势;在承接产业的规模上,中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规模也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吸引力要明显大于西部地区,说明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2011―2014年,东部地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5.30%)、食品制造业(-3.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6.49%)等17个产业发生扩散式转移,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降幅只有0.84%,所以,在此期间东部地区有16个产业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约占到样本总数的4/5。产业增加值份额降幅超过5%的产业,即发生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产业仅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22%)、金属制品业(-7.10%)等8个,占转移产业总量的1/2。总的来看,在转移产业的数量上,2011―2014年较上一时期变化不大,转移产业的数量基本保持在较高水平,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持续保持较大范围。在转移产业的规模上,2011―2014年大部分转移产业的规模以及发生大规模转移的产业数量与上一时期相比均有所缩小。新时期的制造业转移不再具有转移产业数量剧增、规模大幅度扩张的迅速发展态势,而是持续保持在较大的转移范围和较高转移水平稳定不变,但转移规模较高峰时期略有s小。

从整体上看,2001―2014年,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和规模均具有明显的增长态势,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大规模扩散式转移。2001―2006年,东部地区制造业扩散式转移并不显著,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均处于较低水平,此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主要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式转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2007―2010年,制造业转移的趋势逐渐加强,达到转移的高峰期。该时期内,转移产业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整体比前一时期有了飞跃式的增长。2011―2014年,制造业转移基本保持了上一时期的较大范围与较高水平,但转移规模略有缩小。

2.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制造业转移的次序特征。首先,在转移产业的次序方面。2001―2006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0.6%)、烟草制品业(10.98%)、纺织业(6.43%)、造纸和纸制品业(5.02%)等产业不仅未发生转移反而实现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医药制造业(-0.14%)、专用设备制造业(-2.91%)则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转移。这说明我国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规律顺次进行,而是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的状况。

其次,在转移区位的次序方面。2001―2006年,西部地区是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不仅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且部分产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至西部地区,研究发现与冯根福等(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15],本文不再赘述。2007―2010年,中部地区对东部转移产业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此时期,中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数量为17个,西部地区为15个。在承接产业的规模上,中部地区超过西部地区的产业有16个,而西部地区超过中部地区的仅为2个。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日渐成为东部转移产业的主要承接地。2011―2014年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继续保持绝对优势,而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数量与规模有所减少,劣势越发明显。总的来看,在转移区位的次序选择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顺序转移,而是出现了部分产业优先转移到西部地区的梯度背离现象。

(二)区域之间制造业转移的特征

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制造业转移与承接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各具特色,为了具体研究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差异与特征,现依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区域划分,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区域,计算出区域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值,其产业转移相对变化状况如表2所示。研究发现:

1.四个沿海区域(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域,转出的制造业类型、数量众多,规模较大。2007―2010年主要转出的产业,即四个区域均有转出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7个产业,占样本产业数量的35%;在其中三个区域向外转出的制造业有食品制造业(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京津、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医药制造业(京津、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仪器仪表制造业(京津、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等4个,占样本产业数量的20%。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三个区域向外转出的产业在另一个沿海区域的增加值份额却是上升的,这表明在沿海区域内部之间产业转移也在发生,即向产业更具实力与优势的其他沿海区域转移。2011―2014年,四个沿海区域制造业转移状况基本延续了前一时期的状况,产业转移持续保持较大范围,但大部分产业的转移规模相比上一时期有所缩小。

2.东北区域产业发展缓慢,转出产业数量日渐增多。东北区域在2001―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转出产业数目分别为12个、7个和17个,转出产业规模不大但数量较多。结合实际情况,该状况表明东北区域产业发展增速缓慢,大量产业在该区域无明显发展优势,甚至劣势更加突出,致使大量产业转出该区域。尽管2007―2010年我国重点推行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而使东北区域在该时期内转入产业增多且转出产业明显减少,但在新时期,转出产业急剧增多至17个,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3.中部区域作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其承接优势随着时间的延续越发明显。2007―2010年,中部区域承接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17个,占样本总量的85%,且承接产业的规模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中部区域在承接产业的数量及规模上均具有领先优势,且这一优势在2011―2014年得到了保持。

4.西部两个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均低于中部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2007―2010年,两个区域均有承接的产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10个,占样本产业总数的50%;而2011―2014年,两个区域均有承接的产业数量降至5个,仅占样本产业总数的25%。西部地区的产业增加值份额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部分产业出现负增长,如2007―2010年,医药制造业在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分别下降了0.64%、0.44%,表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利地位,这一不利地位在2011―2014年并未得到改善,甚至产业增加值比重出现负增长的产业数量增多了,说明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劣势更加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和区域两个角度,对2001―2014年我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区际转移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分时间段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转移的具体方向、相对规模与动态演变趋势。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2001―2006年,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与规模水平均较低,制造业整体呈现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态势。该时期|部产业的主要承接区为西部地区,说明我国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为制造业转移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大规模扩散式转移。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远超西部地区并较上一时期有了突破式增长,这和我国“十一五”期间正式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着直接关联。2011―2014年,基本保持了上一时期产业转移的较大范围,但是转移规模比上一时期略有缩小,在转移产业承接地区的选择上,中部地区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2.2001―2006年,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未按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逐级转移;并且该时期在转移区位的选择上也并没有完全遵循梯度规律顺次转移,即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顺序转移,部分产业优先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出现了梯度背离现象。

3.区域的制造业转移状况有着各自的特点。四个沿海区域为我国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域,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水平均较高;东北区域产业转移态势持续走低,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中部区域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承接优势愈发明显;西部两个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与中部区域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新时期,不利地位并未得到改善。

(二)建议

为有效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结合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演进态势与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产业转移政策,并制定相关合理有效的措施,如对于部分区域和部分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等,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对产业转移进行科学引导。

2.沿海区域应当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将传统制造业向外转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沿海区域自身的产业创新与升级创造空间,同时中西部区域以及部分沿海欠发达区域不能对转入的制造业全盘接受,应当选择本区域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优势产业的承接。

3.对于东北区域,应将发展新兴工业与淘汰传统落后工业相结合,改造升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挖掘老工业区自身的发展潜力,加快技术的运用转化与创新,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优势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业不向西部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59-71.

[2]赵伟.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变化趋势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9(2):18-32.

[3]陈秀山,许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4]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J].经济学,2014(4):1533-1556.

[5]黄顺魁,王裕瑾,张可云.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J].经济地理,2013(12):90-96.

[6]maRiaS,RoBeRtoS.internationalrelocationofproductionandthegrowthofservices:thecaseofmadeinitalyindustries[J].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2004,13(2):112-139.

[7]JanSenK.themacroeconomiceffectsofdirectforeigninvestment:thecaseofthailand[J].worldDevelopment,1995,23(2):193-210.

[8]SUnH.Directforeigninvestmentandlinkageeffects:theexperienceofChina[J].asianeconomics,1996,25(1):5-28.

[9]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70-1674.

[10]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23-34.

[11]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8.

[1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6):64-74.

[13]桑瑞聪,刘志彪.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14(6):53-60.

[14]范τ.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77-84.

[15]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2):1-10.

[16]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4):89-94.

[17]覃成林,熊雪如.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J].产业经济研究,2013(1):12-21.

[18]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