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十篇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十篇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7:53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1

 

1 健康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 随着 科学 的 发展 和时代的不同, 现代 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 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 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     3 中学 体育 健康教学的对策? 

3.1 转变 教育 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 考试 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 发展 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置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3.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 科学 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   模式与方法     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而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角色,要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才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做好全身心的护理。我病区病房收住的病人教育背景、文化水平、年龄差距较大。收住的老年患者的动作缓慢,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差,但他们大多数人比较认真仔细,对护理工作服务质量要求高,对自己生命健康倍加重视。这些因素给病房健康教育增加了很大难度。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疾病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人们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临床护理工作正转化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恢复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模式,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实践。健康教育不可避免的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目前尚未发现一种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可借鉴,现对于健康教育方法探讨如下:

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1、程序化健康教育即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包括了以下5个基本步骤:评估:寻找病人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诊断:对病人和家属所需知识和帮助的判断。计划:对健康教育活动做出安排。实施:将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评价:对教育效果做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法将健康教育体系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

         2、健康教育路径法  我院于去年开始借鉴美国整体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的制订,即评估后以病人住院天数为横轴以入院指导、体位、活动、饮食、护理等11项为纵轴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表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后由护理专家审订路径表,各班次护士按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避免部分护士因年资短、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造成的低效性宣教。据调查,实施此方法后病人对护士服务的满意率、健康教育达标率、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都大大提高。此外,此方法还有助于医院——家庭互助治疗模式的开展。

         3、语言教育法  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它是通过语言的交流与沟通,讲解及宣传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加受教育者对健康知识的理性认识。如个别谈话、咨询、讲座、讨论、座谈会等。其特点是以语言为工具,直接交流,简便易行,灵活性大,针对性强,经济有效。语言交流对健康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有较高要求,要掌握人际交流的技巧,要与受教育者有共同的语言。

        4、图文宣传法  它是通过一定的文字传播媒介和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来达到护理健康教育目标。如采用宣传栏、健康教育小册、传单、科普读物、报纸等,将教育内容教给病人自己阅读。其特点是教育内容较系统全面,教育范围广,方便实用而经济,材料可反复使用。但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而且护士尚需给予必要的解释,使受教育者正确理解教育的内容。

         5、形象化教育法 通过实物、标本、图画、模型、照片等传递健康信息。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如与健康教育文字材料配合使用,可增强理解和加深印象。

         6、电化教育法  运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向受教育者传送教育信息的教育方法。其特点是发挥了视听并存的优势,形式新颖,形象逼真,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7、实践教育  通过指导受教育者的操作,达到掌握一定的健康护理技能,并用于自我或家庭护理的一种教育方法。

         8、综合性教育  综合使用上述诸多手段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

         护理健康教育使用方法中可重点推出的一类建议辅助方法

         1、激发病人及家属对于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兴趣    兴趣是能让人产生强烈求知欲的,有了求知的欲望,病人及其家属才会对护理人员所授的健康教育知识很好地接受和吸收从而大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将很大地影响健康教育地质量。

         3、护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科学性、实效性、整体性、程序性、保护性的基本原则。

         讨论

         1、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2、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3、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法律意识,避免护患纠纷,做到自强、自尊、自护、自爱。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3

一、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旨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因此,健康体与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在体育和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健康教育是为不可缺的一种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生存质量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康教育职能,改变以往的重技术,轻理论,重竞技轻健身的教育思想,把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环节紧密的衔接起来,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真正达到健身、启智、调心、育人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已开始想强身与人的思想转变。然而,至今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尚未成形,主要原因是没有把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造。因此,在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中应突出以健康健康育人为目标,以终身教育为主线,从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探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的新途径、新方法。真正体现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增强健身教材,健康教材,立意于健康改造竞技体育教材,使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既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又让学生掌握一定闲暇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手段和方法。因此,健康体育课程应传授这些方面的内容,为学生个人的终身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材体系现出健康性,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依据了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则是衡量体育教育是否遵循了内在规律的尺度之一。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起点,进步程度等均有不同。解决不同的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个性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因人施教”-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必须指出的是,在强调“因人施教”的同时,不能因之而忽视“因人施教”-因“材”而异,有的放矢,各显其效。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毕竟是班级授课制,与因人施教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因材施教”促使教学内容发生结构分化与过程重组,使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标准。“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的互动状态呈现教法与手段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四、拓宽视野,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修养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体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其体育兴趣,完善其个性为中心。教学中心的转移并不是放松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信息角度上分析,影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体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其体育兴趣,完善其个性为中心。教学中心的转移并不是放松了对教师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信息角度上分析,影响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主要原因,使体育教师缺乏获取体育和健康教育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缺乏对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科研前沿,相关创新经验知之甚少,对知识结构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不但限制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的培养。一旦体育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会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立场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自觉的将科学锻炼方法,运动处方理论,心理学理论,医学保健理论等运用到教学中,保持体育教学的持续生命力。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4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5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则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健康教育是该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为寻找科学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来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2003年6月~2004年6月,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结果发现健康教育对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资料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住院、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按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标准,分型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对于不典型患者结合实验室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测定。入选者随机分为强化健康教育组和一般健康教育组。强化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2~80岁;一般组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5~81岁。

1.2方法对上述患者分别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或一般健康教育,由健康教育人员和专科医生、护士负责教育工作。

(1)强化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对如何实施饮食控制、戒烟戒酒等。(2)强化教育组每月进行强化健康教育1~2次。教育方式采用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的人数每次限定在20例以内,患者尽量参加集体教育。对于行动不便、语言障碍、文化程度低或没有时间参加集体教育的患者,则约定时间进行个别教育。(3)一般教育组是在患者就诊时,给他们简单介绍糖尿病饮食知识等。(4)两组所有患者观察期均为1年。在教育6个月后,12个月后分别记录他们的吸烟、喝酒、甜食、油腻食物、食量控制等情况。

1.3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各指标采用两样本率的u检验。

2结果

用上述方法,经过1年的强化健康教育和一般健康教育,结果见表1、2。表1两组中6个月和12个月时不吸烟、不饮酒、不食甜食、不食油腻食物及食量控制良好的比例不吸烟和不饮酒方面两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食甜食方面两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2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2个月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1)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糖尿病患者对生活方式与病情的关系认识不足,大部分患者不懂相关知识且有不良生活习惯。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患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者5000万人,吸烟、酗酒、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也是影响和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1]。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

(2)本文调查显示,强化健康教育明显优于一般健康教育。一般健康教育组和强化健康教育组在经过6个月、12个月的健康教育后,不食甜食方面两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

(3)经过不同的健康教育,在不吸烟和不饮酒方面,两组的比例虽都有所提高,但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烟减少1/2以上和饮酒减少1/2以上方面,两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也差异无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干预患者吸烟和饮酒是困难的,应考虑增加健康教育强度和延长教育时间。另外,健康教育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被教育者,尤其是进行教育者本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讲课技巧,对受教育者的责任以及自身素质对患者的影响等。戒烟、戒酒主要是提高患者的认识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要随时监督和提醒他们,这些习惯对他们的康复大有裨益[2]。另外,患者在戒烟戒酒期间,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积极地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3]。因此,必须对处于戒烟、戒酒期间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4)在食量控制良好方面,两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这说明个别患者对减少食量比较难接受,还必须对这部分患者进行个别教育,帮他们分析恰当减少食量对疾病控制的好处。

经过健康教育,许多患者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强化健康教育组的患者改变更为明显。这证明健康教育可以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而强化健康教育则更有效,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彦.我国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78.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7

关键词:高校;健康体育

1.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体育教育不但要符合中国特色,同时,也应适应世界体育教育发展潮流。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努力构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较为科学的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创建健康体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2.1树立全面育人观。大学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要为国家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具有竞争意识的全面发展人才。在选择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标准等等,都应从全面育人的观念出发,以取得全方位的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2.2教育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现代健康观立足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空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这定义,不仅对体育课程的目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体育所强调的就是对健康认知的全方位理念下,去审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效果。也可以说一切的体育教育手段和措施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关键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健康的形式和培养。

2.3树立主动体育观。树立主动体育的教学概念,就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指导,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自练和互评的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

2.4教材观的更新。传统的体育教材仅仅限于体育课教材,而高校体育组织形式和基本途径是由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方面来体现。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健康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

3.高校健康课程体系的构想

3.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向科学化、生活化的调整。根据各高校的专业特色,以终身教育为主线,以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真正体现健康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增强健身教材、健康教材、立意于健康改造竞技体育教材,使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教材内容上要转向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体育、娱乐体既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又使学生掌握适度闲暇体育的生活方式、体育的手段与方法。为此,我们认为体育课程教材体系构建应体现出健康性、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和“乐、新、恒”的要求。

3.1.1体育课程的设置形式。课程门类的具体设置要“厚基础、重实践”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综合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取向,考虑到我校的师资、体育设施等条件还没有完全达到体育俱乐部制的要求,为些,我们选择了主副项制教学体系,让学生选其一作为主项,同时配多个副项的课程组合。根据时展及学生的需要,体育课程设置形式为:改现在的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为一、二年级主、副项制选项课形式(必修),三、四年级为公选课(选修)以选修课的新颖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技能。一、二年级1-4学期共126学时,计4学分或8学分为必修;三、四年级30学时,计1学分或2学分为选修课形式,规定在第5-8学期中选修,一旦选定必须完成规定学分。

3.1.2体育课程教材的设置。教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对人才的培养。教材内容的总体要求是:紧扣学科教学目标,吸收旧教材长处,注重打好基础、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对现行教材中繁琐重复、偏高、偏难、偏全的内容,作适当的删、减、降,求得整体上的“高、新、精、活”,以国外经验为借鉴,扬长避短,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素质为核心,重点增强体质,突出本校特色,深受学生喜爱的教材项目。

3.2教学方法与手段向个性化、多样化变更。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构成的,学生个体的多样性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而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依据了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则是衡量体育教学是否遵循了内在规律的尺度之一,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起点,进步程度等均有不同,解决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充分体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个性化,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因人施教”,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在强调“因人施教”的同时,不能因之而忽视“因材施教”——因“材”而异,有的放矢、各具其法、各显其能。就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毕竟是班级授课制与“因人施教”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因材施教”可促使教法出现分项而立的专一性,促使笼统的教学内容发生结构分化与过程重组,使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标准。“因人施教”与“因材施教”的互动状态呈现教法与手段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4.结论

高校健康体育课程体系的创建,符合时展的要求及广大学生的需要,它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建立了身、心社会、整体健康为目标饿课程结构,横跨体育、生理、心理、保健、卫生、社会、营养等诸多学科,涉及了操作、认识、情感、行为等领域,兼容基础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更有利于每个学生健康意识的体育、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效地保证了“健康第一”的思想的落实。该课程体系的具体量化指标如:各教材的时数分配,时间安排,各项考核标准规定等,尚需我们进一步研制与实验,不断克服缺点和不利因素,总结推广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8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及各种专门性活动,运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心理,结合体育与健康所蕴涵的身体练习心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与身体品质更完美地发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因,除了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应试行为以及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制约外,根本在于受到认知误区的束缚,错误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的附属功能,导致学校体育的实际操作往往重生理功能而轻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或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等同或混为一谈,使得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因没有摆正位置而缺乏相应的重视、研究、开发与拓展,也使得学校体育丰富生命力受到损害的同时面临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严峻挑战。摆正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在大学体育中的位置,牢固树立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与身体发展不可或缺的思想和观念,立足于应用和服务于学生,探索融理论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体系构建,为体育在实现和达成最优的育人建设中提供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理论和方法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发展性意义。

1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化的内容与方法

1.1自我概念的树立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其形成或改变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则依据自我知觉。在协助学生身体活动中证明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养成健康、理性的自尊。研究认为,愉快而自主的身体活动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依赖性贡献因素。总的来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培养和获得包括良好的社会隶属、适时的心理类型、和谐的人际关系、恰当的角色、理性的爱好与理想追求及其建设性的自我统合等是最为重要的几项建设内容。

1.2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社会化意识的培养,在体育运动情景中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交往沟通、归属需要、生态体育这样的一些意识和观念,达成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已有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促进人类社会化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就学校体育而言,体育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毋庸置疑,更多的要依赖于有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校要设立包括以体育为首的促使学生良性社会化的活动课程,利用和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体育运动优化人社会化的共识,同时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课堂社会”的作用和效应,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合作学习、游戏活动、见习服务、教学竞赛,体育节、课间体育、综合性运动会、集体性课余体育活动、业余训练、体育协会的团队建设以及校外的社区活动、生态体育、野外体育、校际体育交流等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纪律感、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等社会化的意识和观念。

1.3自信心的培养

让学生通过体验体育成功及失败培养和形成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达成自信与坚定。研究表明,个体从事体育活动后自我效能感都获得了提高,从而对以能力为基础的自信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一定的迁移效应。就自信心的获取与培养而言,主要从体育与健康课学习与活动的安全感、情感保障、自我认识、社会归属、能力感和使命感六个基本方面着手,基本途径有:(1)通过合理、科学的场地布置和设施布局、严密地组织教学,为体育教学、锻炼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2)教师要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投入体育的教学活动中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教学氛围。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的变化,实施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巧妙地给学生形成一种兴奋好学的心理状态,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3)协助学生根据自身体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实际树立体育学习的目标,使之内化为学生自身所赋有的使命感。(4)通过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组织形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能让学生张扬个性、能力、交往的不同舞台。

1.4进取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活动与锻炼中频繁、自然地品尝失败这种既正常又刺激人的结果,激发和挖掘“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进取精神。方法有:(1)通过目标设置、创设佳境、归因教育、积极反馈、价值寻求等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2)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强调学生达成学习与运动目标时要尽力而为,知难而进,坚持不懈。方法有自我暗示法、自我挑战法、竞赛法、心理激励法、榜样法、反馈表扬法等;(3)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教学“引趣”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转变或改善学生的体育态度,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4)挖掘和开发效率观念、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独立意识并注入课堂的学练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坚持努力的行为习惯。

1.5意志力的培养

通过体育活动科学、合理、有效的身体负荷与心理负荷,改善学生的耐挫折、包容的心理过程,发掘、激活和提高学生意志品质或意志能力。研究显示,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人脑的调整机能,提高人的行动统调能力和发展意志品质。基本的教育途径有:(1)在课堂教学中将意志品质的培养始终贯穿在学生身体练习之中,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融入意志品质的陶冶;(2)教师要结合体育文化、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课堂学习目标的解释、示范的讲解,说明练习要求、练习的提示与刺激言语等的同时内化意志的教育;(3)在日常的课余体育活动中关注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与坚持性并适时引导、激发和协助学生自我培养。意志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注意力训练法、疲劳负荷法、竞赛提高法、条件限制法、创设挫折情景法、角色置换法、自我强化法、自我暗示法、极限体育挑战法等。

1.6心理健康的培养途径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适宜的身体练习为载体,生动、活泼、有效地开展,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育途径有:(1)教师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知识内容,或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融入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与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之中;(2)对于严密的体育组织教学,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体育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体化;(3)结合体育教材特点,或面向全体学生,或因材施教、个别辅导;(4)发挥体育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作用;(5)通过学生自我的运动与心理体验来教育、培养。常用的方法有:沟通说服法、温和运动法、接触性运动法、锻炼体验法、体育服务法、自我教育法、心理辅导法等。

2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发展对策

首先,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是体育两大本质功能之一,两大本质功能和谐、协调、互动的发展是青少年学生习得和内化最优身心的关键。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的实际操作以及其评价均要以学生为本,切实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又是以体育运动为依托的,开展和实施必须与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而不能脱离体育实际,否则,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在职的体育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是必需和必要的。就我国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几乎都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缺乏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概念、宗旨、内容的知识框架,也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有关方法论。因此,对于今天在校的体育教师来说,拥有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了解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准备较充分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再次,进行综合全面的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卓有成效的基础、支持和保障。综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校要有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品性和健康心理的强烈使命感;要让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中来;所有体育教师必须主动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断自我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必须与学生体育成绩、行为的高标准要求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52-54

[2]申荷永,高岗.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5):17-19.

[3]班华.心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2):118-119.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9

[摘要]探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实施“双育”的途径和方法、基本策略,帮助大学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国家早已重视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发现,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意识和道德水平。

一、实现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二者的具体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让学生接受正确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但二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心理结构中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面发展,两者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学生品性观念的形成和适应社会各种现象及行为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扩展与延伸,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离不开社会认知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就难以改变学生心理认知上的偏差,这不仅要从思想道德的宏观高度上把握品德形成的规律,更要从心理的层面即具体、微观的层面上,解决具体和抽象的冲突。因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调整好各种心理不适,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盲目的。而怎样使学生心悦诚服地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既是一个思想道德修养问题,更是一个心理接受和承受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标准,关系到能否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问题,探索和研究二者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不相同,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相互渗透的结合点。

1.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结合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培育正确的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尽管二者的内容各有侧重,但目的是一致的。要把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目标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的宏观意义。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必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来促使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保证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角色变换带来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塑造;大学生择业心理及辅导等。这些具体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从具体、感性、学生可感知的认识出发,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能够见微知著,从心理上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品质和内容的深刻、长远的意义,对于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促进他们自觉达到思想的升华。实现“双育”内容的结合,既可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的针对性,避免盲目的说教,又能使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指导协助学生。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辅导法、倾听诉说法、自由讨论法、鼓励法、会谈法、心理测量法、生活技巧训练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矫正法和沟通分析法等。这些方法注重宣泄和暗示,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思想道德教育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特长和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倾向,以减少思想道德教育的阻力,使思想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实现道德内化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榜样、规范、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思想道德教育的说服教育、实践锻炼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互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可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3.通过学校的各项活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高校的特点,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如军训、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交、志愿者服务、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将“双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观念,锻炼意志,学会与人交往,认识和了解社会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转贴于

三、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1.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主渠道,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该门课的目的所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授课过程中,把理论与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使思想道德教育更符合学生实际;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基本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开展“双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载体,它用无声的话语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意识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要占领校园这块精神文明的阵地,唱响主旋律,抵御消极文化对校园的侵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紧密围绕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作为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校风、校训校歌等,能起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的作用;利用学工处、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渗透“双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举办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日系列活动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学校广播站、板报宣传栏、校心理卫生协会、校园网等校园媒介营造文明健康的气氛,形成人人重视、追求心理健康,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局面。把“双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的精神,达到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建设一支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源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由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互通性,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综合的教育队伍,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与心理学教师的有机结合,形成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合力。要从体制上把心理学教师纳入德育工作队伍,二者的结合,便于开展“育人”工作。对专兼职德育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心理健康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是政治观念的指导者、道德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他们的品质人格、道德情操通过言行也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而其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更是体现在工作方式方法中,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教育者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在完善他人过程中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人格感召作用,既掌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也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强化“双育”的地位与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道德训练与心理训练互相配合

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素质训练是一个急需探索的新课题。尽管道德训练与心理训练在训练目标、过程和方法上有一定差异,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一致,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多渠道、分层次交叉进行的过程,在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结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信心训练”、“自我心理坦露训练”、“解除考试焦虑训练”、“情绪放松训练”、“心理剧”等专门性训练课程;在道德训练方面,则可以设置情境、角色扮演、开展各种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实际的仿真训练机会。同时,要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人生的价值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已有的道德认识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将社会道德要求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使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的转化。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丰富而生动的情感体验,使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思想道德的理论、规范得以践行,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5.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思政网站”,并在“思政网站”中开辟、完善心理健康专题,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咨询网站,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维护、救助自身心理健康的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施“双育”,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联互动、及时沟通,克服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更加真实而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生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把网络技术和网络“双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四、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解决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给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必须注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行为积极向上。具体策略如下:

1.从提高认识入手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提高认识。教育者对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要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充分认识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道德品质的心理基础。因此,要使思想道德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内容、方式上贴近大学生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并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符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2.因人施教

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过去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人的个性,采用灌输的方法,影响了教育的实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者只有切实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因势利导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和正确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克服消极不良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4.积极引导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高校教育健康教育终身教育

在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而想要精力充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国家的建设服务就要有着良好的身体。所以教育他们良好的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就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通过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国家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视。因此,通过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如何教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人才,已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现代教育中要不断转变观念,引用新的教育方法,开拓创新,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意义

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项教育,是实行素质教育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任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人的身体素质是提高科技文化文明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秀的行为规范,健康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现如今,各高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已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下,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全新的课程体系,将原有的、老旧的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替换以经破不容缓。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健康,但是要转变传统的观念,要以新的健康观、体质观最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立足于体质健康、心里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人们对自身的基本关怀。高校体育教育要秉着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将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基础、与主体,以适应学生身心健康的中心,全面的建设与发展高效体育教育李奶奶,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二、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在1965年法国人保尔・郎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而与终身教育相反的即是“一次性学校教育”,即是学习与工作完全分开,没有学习的连续性。终身教育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了主导的教育思想,并对许多国家的教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终身教育就是使学习和教育延伸到每个人的一生,让每个人终身的去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终身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体育健康教育也在逐渐发展,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兴趣、习惯,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拓宽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的思路,体育教学不但要重视具体某一节课的生理效果,而且更加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重视对学生健康方法、体育的锻炼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独立的从事体育锻炼、终身维护身体健康。在掌握了正确的锻炼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在离开学校后继续进行身体锻炼[2]。人的是习惯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体育锻炼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要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需要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运动技能的因素、身心收效的因素、体育状态的因素。所以,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到发挥,在使学生良好的掌握基本的运动理论、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对体育运动产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清楚的感受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力,从而能够经常的进行体育锻炼,使其终身锻炼的信念得以加强。高校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人们形成终身锻炼的重要教育之一。终身体育锻炼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但是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终身教育的习惯需要怎么做呢?首先,要用新的方式安排教学的课程,不能以以往的运动项目划分课程。要以参与运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来划分学习领域,并相互关联的进行教学,构建成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其次,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便利的条件。以组织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及体育能力,增强学生以健康为中心的锻炼思想。在高校教育中要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多边互动的方式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

三、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素质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针对传统升学教育的弊端的同时结合终身教育的理论而产生的。随着中国逐渐走向现代化,人的素质问题逐渐成为限制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传统社会下的国民素质与现代化要求的素质存在这巨大的差异,而教育的长期忽视是照成国民素质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素质教育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一种能够长期发挥着作用的个人品质。人的素质包括身体、智力、心理、道德与社会角色五个方面[4]。人们学习到的知识或技能会通过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们淡忘,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是永远不会满足的。而人的素质对人们形成求知欲,对人们掌握知识的能力起到着长期发展的作用。

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的素质已经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需要教育的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体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以公平为基础,和谐为准绳,进步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在竞争激烈、高紧张、快节奏的当下,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评价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达到身心均衡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健康第一”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生存能力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要利用高校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配用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养成学生持之以恒的基本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增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心理困惑,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进而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得适应能力。(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左自立,周军.试述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意义[J].体育科学研究,2011(4)